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指标算方法说明
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标计算方法说明
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标计算方法说明(1)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 就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100%。
同期就诊总人次目的:在总体水平上,考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明确抗菌药物的范围。
就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指使用的抗菌药物人次,无论其用了几种抗菌药物,即一个患者挂一次号就诊时使用了抗菌药物,就计为:就诊使用抗菌药物1人次。
同期就诊总人次:指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内,患者就诊总人次,即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内挂号的患者人次。
统计:将每次就诊使用抗菌药物的例数除以就诊总人数乘100。
(2)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出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总例数×100% 。
同期总出院人数目的:测算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此项是以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例数计算的,一个病例中无论其使用了几种抗菌药物(包括不同剂型),都只计为1例使用抗菌药物例数。
(3)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率=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例数×100% 。
同期I类切口手术总例数目的:测算I类切口手术病例预防用药的水平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例数:只指用于预防用药的I类切口手术病例同期I类切口手术总例数:是按I类切口手术例数统计(4)接受外科手术及内科介入手术,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率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率= 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例数×100% 。
同期外科手术及内科介入手术总例数(5)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 使用了抗菌药物的出院患者中送检例数×100% 。
同期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出院患者总例数目的:测量提供病原学检查,从而决定最佳治疗方案的能力。
住院用抗菌药物患者:是指治疗用抗菌药物患者。
统计:做了病原学检查的出院病例数除以同期使用治疗性抗菌药物的住院病例数乘100。
(6)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计算公式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抗菌药物累计消耗量(累计DDD数)×100 。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及计算方法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及计算方法引言:抗菌药物是对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
正确使用抗菌药物对于控制和治疗感染疾病至关重要。
而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衡量和计算是评估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和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一、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定义和概念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是指其中一地区或单位在特定时间内使用抗菌药物的总量,一般以每百人每日定义(DDD:Daily Defined Dose)。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反映了该地区或单位抗菌药物的使用水平,对比不同地区或单位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可以评估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和对耐药性的影响。
二、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计算方法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计算主要依靠DDD的概念,DDD是指一种药物在成年人中,一天内单位时间内的推荐剂量。
DDD是一个国际标准,由世界卫生组织制定,旨在提供全球范围内抗菌药物使用的参考数据。
DDD的计算包括两个主要的成分,即单位时间内的标准剂量和临床常规用药途径。
计算公式为:DDD=(总剂量/推荐剂量)x(推荐剂量/人群体积)其中,总剂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该药物的总消耗量,推荐剂量是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成人每日剂量,人群体积是其中一特定地区或单位的人口数量。
三、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影响因素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医生的处方行为、疾病的严重程度、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医疗机构的制度和政策等。
合理抗菌药物使用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干预和管理,包括医学教育、临床指南、抗菌药物审查、抗菌药物使用监测和预警等。
结论: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是评估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和效果的重要指标。
通过计算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可以了解其中一地区或单位的抗菌药物使用水平,及时发现和解决抗菌药物滥用等问题,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减少耐药性的发生和传播。
同时,通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比较,可以评估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并引起相关单位和机构的关注和改进。
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标计算方法说明
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标计算方法说明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是衡量抗生素使用情况的重要指标,用于分析和评价不同地区、不同医院或不同科室的抗生素使用情况和控制措施的效果。
在以下文章中,我将详细介绍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标的计算方法。
1.患者人次法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人次是指在特定时间段内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总数,总患者人次是指在特定时间段内住院的总患者数。
例如,在医院内有1000名患者住院,其中有200名患者使用了抗菌药物,那么抗菌药物使用率就是200/1000×100%=20%。
2.非重复占床天数法使用抗菌药物的非重复占床天数是指在特定时间段内使用抗菌药物的床位数,总非重复占床天数是指在特定时间段内全部床位的累计天数。
例如,在医院内有100个床位,其中有20个床位在特定时间段内使用了抗菌药物,那么抗菌药物使用率就是20/100×100%=20%。
1.DDD/1000患者天DDD(Defined Daily Dose)是一种国际通用定义的抗菌药物标准剂量,可以根据不同药品和不同病情进行调整。
总患者天数是特定时间段内所有患者的累计住院天数。
例如,医院在特定时间段内使用了500 DDD的抗菌药物,且总患者天数为10,000天,那么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就是500 / 10,000 × 1000 = 50 DDD/1000患者天。
2.药物销售量/居民口径药物销售量是特定时间段内使用抗菌药物的总量,居民人口数是特定地区的居民总人口数。
例如,在地区特定时间段内卖出了10万元的抗菌药物,且该地区的居民人口数为100万人,那么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就是10万/100万×1000=100元/居民口径。
需要注意的是,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调整和改变,以更好地反映抗生素的使用情况。
此外,这些指标仅是衡量抗生素使用情况的一部分,还需要结合临床用药指南、疗效监测、感染预防措施等多个因素来判断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和控制策略的效果。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计算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计算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评估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率表示在特定时间段内使用抗菌药物的频率。
通常以每1000人天(PD)或每千克体重(PKG)为单位计算。
抗菌药物使用率的高低反映了抗菌药物的常见使用程度。
2.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指标: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指标是对医院、科室或临床领域中特定抗菌药物的使用量的描述。
这可以通过评估每100个住院患者、每100个入住患者或每100次手术手段使用抗菌药物的次数来计算。
3.药物消耗指标:药物消耗指标是衡量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以每1000患者床天(PCD)或每1000门诊患者来计算。
这可以通过评估抗菌药物在医院或门诊设置中的总使用量来衡量,反映了抗菌治疗活动的强度。
4.药物使用强度指数:药物使用强度指数是通过各种指标(如药物消耗、使用率和临床应用)的组合计算得出的一个综合指标。
该指数可以体现抗菌药物的整体使用强度,有助于评估和跟踪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计算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估合理用药与非合理用药之间的平衡,并通过监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相应的储量情况,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以减少滥用和不必要的使用,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
对于评估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应采用多种指标的综合评估方法。
选择合适的指标和计算方法应基于具体需求和实际情况,并在不同场合做出相应调整。
此外,还应考虑与其他数据进行比较,比如与医院、科室或国家平均水平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了解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总之,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计算是评估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合理用药程度的重要方法。
通过定量分析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和数量,可以及时监控和改进抗菌药物的应用,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提高抗菌治疗效果。
在临床实践中,综合考虑多个指标的评估方法能够更全面、准确地评估抗菌药物在特定人群中的使用情况。
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指标算方法说明
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指标算方法说明:
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标算方法说明
1、引言
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标的算法说明,以及相关的法律名词和注释。
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标是评估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合理用药的重要指标,对于预防和控制抗菌药物耐药性具有重要意义。
2、抗菌药物使用率的计算方法
抗菌药物使用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内,某地区或机构使用抗菌药物的频率。
计算方法如下:
- 统计特定时间内,某地区或机构使用的总抗菌药物剂量。
- 将总抗菌药物剂量除以相应时间段内的人口数或患者数。
- 最终得到抗菌药物使用率。
3、使用强度的计算方法
使用强度是指特定时间内使用抗菌药物的平均剂量。
计算方法如下:
- 统计特定时间内,某地区或机构使用的总抗菌药物剂量。
- 将总抗菌药物剂量除以相应时间段内的人口数或患者数。
- 最终得到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4、附件
本文档涉及以下附件:
- 表格1:抗菌药物使用率统计数据
- 表格2:使用强度统计数据
5、法律名词及注释
- 抗菌药物:指具有抗菌作用的药物,可以抑制或杀灭细菌的
生长和繁殖。
- 耐药性:指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的耐受性或抗药性。
- 合理用药:指根据临床实际情况、临床试验和指南建议等,
合理选择、使用抗菌药物的行为。
6、结束语
本文详细介绍了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标的算法说明,以及相关的法律名词和注释。
通过准确计算和评估这些指标,能够
更好地了解和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而预防和控制抗菌药物
耐药性的发展。
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指标算方法说明
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指标算方法说明.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标算方法说明1.引言本文档旨在说明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标的计算方法,以便于合理评估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提供依据和参考。
这些指标对于衡量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2.数据收集在计算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标之前,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
以下是数据收集步骤的详细说明:2.1 收集用药信息:●收集各医疗机构的抗菌药物使用量数据,包括每种抗菌药物的用量、使用频度等信息。
●收集患者信息,如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
●收集抗菌药物使用目的及诊断信息。
2.2 收集耐药菌信息:●收集各医疗机构的耐药菌检测结果,包括耐药菌的种类和分布情况。
●收集耐药性监测数据,如耐药菌的药敏试验结果、病原菌感染率等。
3.抗菌药物使用率计算方法抗菌药物使用率是评估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关键指标之一。
以下是抗菌药物使用率的计算方法:3.1 定义分子和分母:●分子:抗菌药物的总使用量,以药品单位表示。
●分母:评估范围内的患者总数。
3.2 计算公式:抗菌药物使用率 = (抗菌药物总使用量 / 评估范围内的患者总数) × 100%4.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计算方法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是评估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以下是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计算方法:4.1 定义分子和分母:●分子:抗菌药物的总使用量,以药品单位表示。
●分母:评估范围内的患者总病床天数。
4.2 计算公式: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 (抗菌药物总使用量 / 评估范围内的患者总病床天数) × 1000病床天5.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供参考:●抗菌药物使用量统计表●耐药菌检测结果报告●耐药性监测数据统计表6.法律名词及注释为了方便理解,以下是本文档中涉及的一些法律名词的注释:●抗菌药物:指能够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药物。
●使用率:指在一定时间内特定药品的使用量与总体患者数量的比例。
●使用强度:指在一定时间内特定药品的使用量与患者病床天数的比例。
抗菌药物指标(附计算公式)
用过抗菌药物的人数之和
指标名称 每次就诊人均药费 就诊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 就诊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急诊) 就诊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门诊) 就诊使用注射药物的百分率 就诊使用注射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 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 抗菌药物用药指标 住院患者人均使用抗菌药物费用 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抗菌药物费用占药费总额的百分率 住院用抗菌药物患者病原学检查百分率 住院用特殊类抗菌药物患者病原学检查百分率 住院用限制级抗菌药物患者病原学检查百分率 外科清洁手术预防用药指标 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百分率 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人均用药天数 清洁手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百分率 清洁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用药时机合理率 介入治疗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 指标基础数据 同期就诊人数(急诊) 就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急诊) 同期就诊人数(门诊) 就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门诊) 就诊用药总品种数 同期就诊人数 就诊药物总费用 就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 就诊使用注射药物人次 就诊使用注射抗菌药物人次 就诊用基本药物品种数 同期就诊用药总品种数 同期使用抗菌药物出院总人数 出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总费用 出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总例数 同期总出院人数 抗菌药物消耗量 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 已使用的抗菌药物总费用 已使用药品总费用 出院使用抗菌药物患者病原学检查送检例数 出院使用特殊类抗菌药物患者病原学检查送检例数 同期使用特殊类抗菌药物出院总人数 出院使用限制级抗菌药物患者病原学检查送检例数 同期使用限制级抗菌药物出院总人数 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例数 同期清洁手术总例数 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总天数 同期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总例数 清洁手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例数 清洁切口手术预防在0.5-2.0小时用药病例数 同期清洁切口抽样病例数 介入治疗预防用药病例数 同期介入治疗预防抽样病例数 处方指标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计算方法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的计算方法,来自于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颜青教授于2011年4月25日卫生部医政司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视频培训会议上所做的讲解。
释义: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是指住院患者每100人每天中消耗抗菌药物的DDD数。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计算公式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抗菌药物累计消耗量(累计DDD数)×100 。
同期全院出院患者(人次)×同期全院平均住院天数计算的结果的单位为:DDD/100人/天1.抗菌药物累计消耗量(累计DDD数)=所有抗菌药物DDD数的和。
2.某种抗菌药物的DDD数=该抗菌药物某一时段消耗量除以DDD值。
值:按照WHO推荐的药物应用日处方协定剂量计算:(defined daily doses , DDD),以《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的剂量为准,药典未收载的药品结合其说明书及临床实际而定,同一通用名的药物,剂型不同DDD值也不同,具体DDD值见附件。
在实际的统计工作中要计算AUD值,拿到一份病历,需要查阅的是这份病历中全部医嘱中的抗菌药物的消耗量,以及患者的住院天数。
然后查阅涉及的抗菌药物的DDD值。
例一:比如指定某年一月一日共出院甲乙丙三人:病人甲使用注射用头孢米诺一次2g,一天两次,总共用了6天,替硝唑注射液一次,一天两次,总共用了6天;住院天数6天;病人乙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一次,一天两次,总共用了2天;住院天数11天;病人丙住院5天,未使用抗生素。
计算:查表,分别找出每种指定药物的DDD值。
头孢米诺DDD数=2g×2×6/替硝唑DDD数=×2×6/头孢呋辛DDD数=×2×2/抗菌药物累计DDD数=头孢米诺DDD数+替硝唑DDD数+头孢呋辛DDD数=24g/++=;总住院天数=6+11+5=22天抗菌药物使用强度=22 ×100=例二:简化全院只有A、B两个科室,并且只有罗氏芬和头孢硫脒两种抗生素,科室A在1月份共消耗罗氏芬100g,头孢硫脒60g,出院100人,每人平均住院5天;科室B在1月份共消耗罗氏芬50g,头孢硫脒180g,出院200人,每人平均住院10天。
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标计算方法说明
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标计算方法说明()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就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 .同期就诊总人次目地:在总体水平上,考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明确抗菌药物地范围.就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指使用地抗菌药物人次,无论其用了几种抗菌药物,即一个患者挂一次号就诊时使用了抗菌药物,就计为:就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同期就诊总人次:指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内,患者就诊总人次,即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内挂号地患者人次.统计:将每次就诊使用抗菌药物地例数除以就诊总人数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出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总例数× .同期总出院人数目地:测算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地情况此项是以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例数计算地,一个病例中无论其使用了几种抗菌药物(包括不同剂型),都只计为例使用抗菌药物例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率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例数× .同期类切口手术总例数目地:测算类切口手术病例预防用药地水平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例数:只指用于预防用药地类切口手术病例同期类切口手术总例数:是按类切口手术例数统计()接受外科手术及内科介入手术,术前小时内给药率术前小时内给药率术前小时内给药例数× .同期外科手术及内科介入手术总例数()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使用了抗菌药物地出院患者中送检例数× . 同期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地出院患者总例数目地:测量提供病原学检查,从而决定最佳治疗方案地能力.住院用抗菌药物患者:是指治疗用抗菌药物患者.统计:做了病原学检查地出院病例数除以同期使用治疗性抗菌药物地住院病例数乘.()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计算公式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抗菌药物累计消耗量(累计数)× .同期全院出院患者(人次)×同期全院平均住院天数释义: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是指住院患者每人\天中消耗抗菌药物地数.值:按照推荐地药物应用日处方协定剂量计算:(, ),同一通用名地药物,剂型不同值也不同,具体值见附件.某个抗菌药物地数=该抗菌药物某一时段消耗量除以值.例:如某医院所用头孢呋辛注射剂规格为:克支,查其值为:克,年月份住院部共计消耗该药支,年月份出院患者数人次,该月平均住院天数为天,则该药月份消耗量为:克支×支克,据此数()为:(头孢呋辛注射剂)克克,则该院头孢呋辛注射剂年月份地使用强度()为:(头孢呋辛注射剂)×(人×天) 人天.如果需要计算某个科室某个抗菌药物地,也是计算出该科室某抗菌药物地,再乘以后除以全院该取样时间段地(出院人数×平均住院天数).全院抗菌药物累计消耗量(累计)=所有抗菌药物数()地和.如果该院年月份共计使用抗菌药物种,个规格,应该分别计算每一个规格地数(),此时应该得到个,最后将个累加得出该医院年月份所有抗菌药物地和(累计),再按上述公式计算即为该院年月份地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也可计算出每一个规格抗菌药物地值再相加),单位为:人天.某个科室地所有抗菌药物地也是如此计算.注:本附件所有计算方法,均来自于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颜青教授于年月日卫生部医政司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视频培训会议上所做讲解: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指标.。
相关抗菌药物DDD值和计算方法
抗菌药物DDD值注:本表中DDD值,如备注中无说明则表示来源于2011年4月国家卫生计生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所下发的药品字典及DDD值,其余均在备注中表示数据来源。
又:表中一些复合制剂在备注中标注以“XX计”是指在计算DDDs时,以主药计算,如头孢曲松/三唑巴坦规格为1g/支,每支含0.75g头孢曲松与0.25g三唑巴坦(3:1),以头孢曲松计的意思是以每支药品0.75g头孢曲松计药物消耗量,不计入三唑巴坦。
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标计算方法说明(1)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就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100%同期就诊总人次目的:在总体水平上,考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明确抗菌药物的范围。
就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指使用的抗菌药物人次,无论其用了几种抗菌药物,即一个患者挂一次号就诊时使用了抗菌药物,就计为:就诊使用抗菌药物1人次。
同期就诊总人次:指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内,患者就诊总人次,即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内挂号(2(3)I使用率同期I目的:测算I类切口手术病例预防用药的水平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例数:只指用于预防用药的I类切口手术病例同期I类切口手术总例数:是按I类切口手术例数统计(4)接受外科手术,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率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率=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例数×100%同期外科手术及内科介入手术总例数(5)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使用了抗菌药物的出院患者中送检例数×100%同期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出院患者总例数目的:测量提供病原学检查,从而决定最佳治疗方案的能力。
住院用抗菌药物患者:是指治疗用抗菌药物患者。
100。
(6DDD),同年3月份11.8天,则该药3(头孢呋辛=1500克/3克=500DDD,则该院头孢呋辛注射剂2011年3月份的使用强度(AUD)为:注射剂)AUD(头孢呋辛注射剂)=500DDD×100/(800人×11.8天)=5.30DDD/100人/天。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公式计算表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公式计算表1.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此项是以病人使用抗菌药物例数计算的,一个病例中无论其使用了几种抗菌药物(包括不同剂型),都只计为1例使用抗菌药物例数。
2.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DDDs (用药频度)值该药(某药某一时期销售总量一定时期某药DDD g DDDs ) 某药一定时期销售总量:是指对同一品种、不同规格、不同厂家,分别计算同期其销售总量(g),最后求和得到该品种消耗的总量(g )。
3.抗菌药物使用强度①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是指每100人天中消耗抗菌药物的DDD 数②收治患者人天数:指在同一抽样时间段内出院患者总数与同期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的乘积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 出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总例数 同期总出院人数 ×100% 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 = 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数 同期处方总数 ×100% 抗菌药物 使用强度 = 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DD 数)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 ×100③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DD 数):a.DDD 值:按照WHO 推荐的药物限定日剂量计算(defined daily doses , DDD ),同一通用名的药物剂型不同DDD 值也不同 某个抗菌药物的DDD 数(DDDs 即用药频度)=该抗菌药物消耗量(克)/DDD 值b.某药一定时期销售总量:是指对同一品种、不同规格、不同厂家,分别计算同期其销售总量(g),最后求和得到该品种消耗的总量(g )抗菌药物累计DDD 数=所有抗菌药物DDD 数的加和4.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5.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人均用药天数6.Ⅰ类切口手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百分率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 =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例数 同期Ⅰ类切口手术总例数 ×100%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人均用药天数 =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总用药天数 同期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总例数 Ⅰ类切口手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百分率 = Ⅰ类切口手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例数 同期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总例数×100% Ⅰ类切口手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百分率 = Ⅰ类切口手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例数同期Ⅰ类切口手术总例数 ×100%。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计算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计算DDD值:按照WHO推荐的药物应用日处方协定剂量计算:(defined daily doses , DDD),同一通用名的药物剂型不同DDD值也不同。
某个抗菌药物的DDD数=该抗菌药物消耗量除以DDD值(克/DDD值)。
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DD数)=所有抗菌药物DDD数的和。
收治患者人天数:指在同一抽样时间段内出院患者总数与同期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的乘积。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是指每100人天中消耗抗菌药物的DDD数。
菌药物使用强度的计算方法如下: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DD数)×100(人)/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
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DD数)=同期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实际消耗量与标准限量DDD值相比的总和。
举例说明某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假如某院这一个月共出院5名患者,其中3人未用抗菌药,一人住院8天;一人住院10天;一人住院5天;其他两人用抗菌药。
具体情况如下:张三每天阿奇霉素针0.5g,用3天;阿莫西林针每天4g,用7天。
住院10天。
该患者阿奇霉素针共消耗1.5 g。
标准阿奇霉素的DDD值是0.5 g,实际消耗的1.5 g与标准0.5 g的比值是3。
该患者阿莫西林针共消耗28 g。
标准阿莫西林针的DDD值是1 g,实际消耗的28 g与标准1g的比值是28。
该患者的DDD比值是:3+28=31李四每天头孢哌酮舒巴坦针4 g,用10天;奈替米星针每天0.4 g,用6天。
住院10天。
该患者头孢哌酮舒巴坦针共消耗40 g,标准头孢哌酮舒巴坦针的DDD值是4g,实际消耗的40 g与标准4g的比值是10。
该患者奈替米星针共消耗2.4g,标准奈替米星针的DDD值是0.35 g,实际消耗的2.4 g 与标准0.35g的比值是6.86。
该患者的DDD比值是:10+6.68=16.68 那么该院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31+16.68)×100/8+10+5+10+10=4768/43=110.88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计算步骤1. 确定抗菌药物的限定日剂量(DDD)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定义:为药物主要适应证的平均每日维持剂量(成人)。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计算方法及降低措施(神经外科)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计算及降低措施一、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计算公式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抗菌药物累计消耗量(累计DDD数)×100同期床日数总和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是指住院患者每100人/天中消耗抗菌药物的DDD数。
DDD(defined daily doses , DDD)值即药物的限定日计量,是指为达到主要的治疗目的而用于成人的药物平均日剂量。
某个抗菌药物的DDD数=该抗菌药物某一时段消耗量/ DDD值全院抗菌药物累计消耗量(累计DDDs)=所有抗菌药物DDD数(DDDs)的和。
二、使用强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降低措施1.减少日使用量。
1)在符合临床抗菌药物使用原则要求、能够控制患者临床感染指征的前提下,控制日用药量低于该药品的DDD值(如:我们发现对于一些轻度感染,我们使用头孢西丁治疗时,只需要2g bid即可,而头孢西丁DDD值为6g);2)特别注意相同药品不同规格的选择,非严重感染或预防用药可以先选用小规格的药品,如我院头孢呋辛有0.75g和2.25g规格,因头孢呋辛DDD值为3g,所以我们建议1.5g bid 使用。
3)特别注意特殊人群的用法用量,如在相同情况下应该可能会减少日用量患者,包括儿童、老年患者、低体重患者、肝肾不全患者等。
如头孢他啶治疗65岁以上老年人感染时的给药量可减少至正常量的2/3-1/2,每日剂量不超过3g,所以我们建议65岁以上老年患者一般感染给予1g bid,严重感染给予1gq8h。
2.在患者住院期间,尽可能减少使用抗菌药物的人数和天数。
1)杜绝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现象,病程记录中无说明且无明显感染指征(如:无发热、无血象增高、无感染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手术、无免疫力低下等)使用抗菌药物;一些不应该预防用药手术(如甲状腺、乳腺、腹股沟疝、关节镜检查、颈动脉内膜剥脱、颅骨肿物切除、白内障手术及介入检查手术等)。
2)减少预防用药患者人数和天数。
i减少外科手术预防用人数和天数天数(包括I类切开、II类切口);ii减少需要预防用药的一些非手术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天数。
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标计算方法说明
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标计算方法说明(1)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 就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100% 。
同期就诊总人次目的:在总体水平上,考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明确抗菌药物的范围。
就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指使用的抗菌药物人次,无论其用了几种抗菌药物,即一个患者挂一次号就诊时使用了抗菌药物,就计为:就诊使用抗菌药物1人次。
同期就诊总人次:指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内,患者就诊总人次,即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内挂号的患者人次。
统计:将每次就诊使用抗菌药物的例数除以就诊总人数乘100。
(2)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出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总例数×100% 。
同期总出院人数目的:测算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此项是以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例数计算的,一个病例中无论其使用了几种抗菌药物(包括不同剂型),都只计为1例使用抗菌药物例数。
(3)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率=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例数×100% 。
同期I类切口手术总例数目的:测算I类切口手术病例预防用药的水平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例数:只指用于预防用药的I类切口手术病例同期I类切口手术总例数:是按I类切口手术例数统计(4)接受外科手术及内科介入手术,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率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率= 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例数×100% 。
同期外科手术及内科介入手术总例数(5)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 使用了抗菌药物的出院患者中送检例数×100% 。
同期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出院患者总例数目的:测量提供病原学检查,从而决定最佳治疗方案的能力。
住院用抗菌药物患者:是指治疗用抗菌药物患者。
统计:做了病原学检查的出院病例数除以同期使用治疗性抗菌药物的住院病例数乘100。
(6)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计算公式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抗菌药物累计消耗量(累计DDD数)×100 。
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标计算方法说明
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标计算方法说明(1)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二就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X100% 。
同期就诊总人次目的:在总体水平上,考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明确抗菌药物的范围。
就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指使用的抗菌药物人次,无论其用了几种抗菌药物,即一个患者挂一次号就诊时使用了抗菌药物,就计为:就诊使用抗菌药物1人次。
同期就诊总人次:指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内,患者就诊总人次,即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内挂号的患者人次。
统计:将每次就诊使用抗菌药物的例数除以就诊总人数乘100。
(2)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二出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总例数X 100%。
同期总出院人数目的:测算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此项是以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例数计算的,一个病例中无论其使用了几种抗菌药物(包括不同剂型),都只计为1例使用抗菌药物例数。
(3)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率=1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例数X 100% 。
同期I类切口手术总例数目的:测算I类切口手术病例预防用药的水平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例数:只指用于预防用药的I 类切口手术病例同期I类切口手术总例数:是按I类切口手术例数统计(4)接受外科手术及内科介入手术,术前0.5-2.0 小时内给药率术前0.5-2.0 小时内给药率二术前0.5-2.0 小时内给药例数X 100%。
同期外科手术及内科介入手术总例数(5 )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 使用了抗菌药物的出院患者中送检例数X100% 。
同期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出院患者总例数目的:测量提供病原学检查,从而决定最佳治疗方案的能力。
住院用抗菌药物患者:是指治疗用抗菌药物患者。
统计:做了病原学检查的出院病例数除以同期使用治疗性抗菌药物的住院病例数乘100。
(6)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AUD计算公式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抗菌药物累计消耗量(累计DDD数) X 100。
各种抗菌药物控制指标计算公式公式
1.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抽样时间段内使用抗菌药物的出院病历数/抽样时间段内出院总人数2.各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率: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率=抽样时间段内使用非限制级抗菌药物的出院病历数/抽样时间段内出院总人数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率=抽样时间段内使用限制级抗菌药物的出院病历数/抽样时间段内出院总人数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率=抽样时间段内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的出院病历数/抽样时间段内出院总人数3.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百人天)=100*抽样时间段内住院病人抗菌药物消耗汇总/(抽样时间段内出院人数*平均住院天数)4.住院患者各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百人天):住院患者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百人天)=100*抽样时间段内住院病人非限制级抗菌药物消耗汇总/(抽样时间段内出院人数*平均住院天数)住院患者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百人天)=100*抽样时间段内住院病人限制级抗菌药物消耗汇总/(抽样时间段内出院人数*平均住院天数)住院患者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百人天)=100*抽样时间段内住院病人特殊级抗菌药物消耗汇总/(抽样时间段内出院人数*平均住院天数)5.抗菌药物费用占药费总额百分比:分为门诊、住院部6.各使用级抗菌药物金额占抗菌药物使用金额的比例: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金额占抗菌药物使用金额的比例;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金额占抗菌药物使用金额的比例;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金额占抗菌药物使用金额的比例7. 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用药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用药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病历数/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例数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用药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用药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病历数/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例数8.住院患者人均使用抗菌药物费用=抽样时间段内使用抗菌药物总费用/抽样时间段内出院总人数。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国际合作:各国政府、医疗机 构、制药企业等共同参与
交流平台:国际会议、学术交 流、网络平台等
合作内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监测、研究、培训、推广等
交流成果:分享经验、推广最 佳实践、制定国际标准等
PRT SIX
研发方向:针对耐药菌株开发新型抗菌药物 研发策略:加强基础研究提高药物研发效率 研发目标:提高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降低副作用 研发挑战:耐药菌株的变异和传播药物研发成本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抗菌药物滥用现象严重导致耐药性 增加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与医院等级、地 区等因素有关
医生过度依赖抗菌药物 患者对药物的过度需求 抗菌药物的滥用和误用 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指导
细菌耐药性增加:长期使用抗菌药物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影响治疗效果 药物不良反应: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可能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肝肾损害等 医疗费用增加: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过高会导致医疗费用增加增加患者负担 公共卫生风险: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可能导致细菌耐药性传播增加公共卫生风险
PRT FIVE
制定抗菌药物使用 指南明确使用原则 和标准
加强抗菌药物使用 监测定期评估使用 强度
建立抗菌药物使用 评价体系对不合理 使用进行干预
加强抗菌药物使用 培训提高医务人员 合理使用意识
培训目标:提高医护人员对抗菌药 物使用强度的认识和重视
培训方式:线上培训、线下培训、 研讨会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培训内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定 义、标准、监测方法等
培训效果评估:通过问卷调查、考 试等方式评估培训效果
制定宣传计划:明确宣传目标、内容、方式、时间等 制作宣传材料:包括宣传册、海报、视频等 开展宣传活动:在医院、社区、学校等场所进行宣传 培训医务人员:提高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认识和重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指标算方法说明
(1)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
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二就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X 100%
同期就诊总人次
目的:在总体水平上,考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明确抗菌药物的范围。
就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指使用的抗菌药物人次,无论其用了几种抗菌药物,即一个患者挂一次号就诊时使用了抗菌药物,就计为:就诊使用抗菌药物1人次。
同期就诊总人次:指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内,患者就诊总人次,即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内挂号的患者人次。
统计:将每次就诊使用抗菌药物的例数除以就诊总人
数乘100。
(2)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二出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总例数x 100%
同期总出院人数
目的:测算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
此项是以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例数计算的,一个病例中无论其使用了几种抗菌药物(包括不同剂型),都只计为1
例使用抗菌药物例数。
(3)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
使用率=1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例数x 100%
同期I类切口手术总例数
目的:测算I类切口手术病例预防用药的水平
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例数:只指用于预防用药
的I类切口手术病例
同期I类切口手术总例数:是按I类切口手术例数统计
(4)接受外科手术及内科介入手术,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率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率= 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例数X100%
同期外科手术及内科介入手术总例数
(5)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
率
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举使用了抗菌药物的出院患者中送检例数X100%
同期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出院患者总例
数
目的:测量提供病原学检查,从而决定最佳治疗方案的能力。
住院用抗菌药物患者:是指治疗用抗菌药物患者。
统计:做了病原学检查的出院病例数除以同期使用治
疗性抗菌药物的住院病例数乘100。
(6)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 )计算公式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二抗菌药物累计消耗量(累计DDD数)X100
同期全院出院患者(人次)X同期全院平均住院天数释义: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是指住院患者每100人天中消耗抗菌药物的DDD数。
DDD值:按照WHO推荐的药物应用日处方协定剂量
计算:(defined daily doses , DDD ),同一通用名的药物,剂型不同DDD 值也不同,具体DDD值。
某个抗菌药物的DDD数=该抗菌药物某一时段消耗量除以DDD 值。
例:如某医院所用头孢呋辛注射剂规格为:1.5 克/支,查其DDD 值为:3 克,2011 年3 月份住院部共计消耗该药1000 支,2011 年
3 月份出院患者数800 人次,该月平均住院天数为11.8天,则该药3月份消耗量为:1.5克/支X1000 支=1500克,据止匕DDD数(DDDs )为:DDDs (头孢呋辛注射剂)=1500 克/3 克=500 DDD ,则该院头孢呋辛注射剂2011 年3月份的使用强度(AUD )为:AUD (头孢呋辛注射剂)=500 DDD X100/(800 人X11.8天)=5.30 DDD/100 人/天。
如果需要计算某个科室某个抗菌药物的AUD ,也是计算出该科室某抗菌药物的DDDs ,再乘以100 后除以全院该取样时间段的(出院人数x平均住院天数)。
全院抗菌药物累计消耗量(累计DDDs )=所有抗菌药
物DDD 数(DDDs )的和。
如果该院2011 年3 月份共计使用抗菌药物50 种,90 个规格,
应该分别计算每一个规格的DDD数(DDDs ),此
时应该得到90 个DDDs ,最后将90 个DDDs 累加得出该医院2011 年 3 月份所有抗菌药物DDDs 的和(累计DDDs ),再按上述公式计算即为该院2011 年 3 月份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也可计算出每一个规格抗菌药物的AUD 值再相加),单位为:DDD/100 人/天。
某个科室
的所有抗菌药物的AUD
也是如此计算。
注:本附件所有计算方法,均来自于卫生部医院管理研
3 / 4
究所颜青教授于2011 年 4 月25 日卫生部医政司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视频培训会议上所做讲解: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指标。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
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