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与青少年消极情感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低年级大学生亲子依恋、孤独和手机依赖的关系
低年级大学生亲子依恋、孤独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牟生调【摘要】目的:探讨低年级大学生亲子依恋、孤独与手机依赖三者的关系.方法:采用手机依赖指数量表(MPAI)、亲子依恋问卷(IPPA)和感情与社会孤独量表(Emotional versus Social Loneliness Scales)对甘肃省四所高校的1800名一二年级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检出率为17.31%;②手机依赖的大学生与非手机依赖者在亲子沟通、亲子疏离及孤独上得分均呈显著差异(P<0.001);③亲子沟通与孤独和手机依赖都呈显著负相关,亲子疏离与孤独和手机依赖均显著正相关,孤独与手机依赖显著正相关(P<0.01);④孤独分别在在亲子沟通、亲子疏离与手机依赖的关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低年级大学生亲子依恋对手机依赖的影响是部分通过孤独的中介作用实现的.这些结果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期刊名称】《甘肃高师学报》【年(卷),期】2017(022)005【总页数】4页(P55-58)【关键词】低年级大学生;亲子依恋;孤独;手机依赖【作者】牟生调【作者单位】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甘肃定西 74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844.2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凭其便携性、功能性、互动性等特点,颇受年轻人青睐。
大学生是使用手机的主流群体,我国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普遍。
手机依赖(Mobile Phone Dependence,MPD),又称手机成瘾,是指个体因为使用手机行为失控,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的痴迷状态。
[1]手机依赖因其广泛性和隐蔽性,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危害较大。
[2]大学生手机依赖检出率在15~40%之间[3],手机依赖问题日益严重。
大学低年级学生(17~21岁)正处于青春期后期阶段,追求人格独立和维持家庭依赖二者并存。
尽管他们远离家庭,但家庭的影响并未削弱,与父母之间形成的亲子关系模式仍对大学生的心理社会发展与适应发挥作用。
亲子依恋与初中生人际宽恕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文献综述
然而,以往研究大多单独探讨亲子依恋或初中生人际宽恕,较少将两者结合 起来考虑。因此,本次演示旨在通过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深入探讨亲子依恋 与初中生人际宽恕的关系。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式访谈的方法进行数据收集。样本为某初中的学 生及其家长,共发放问卷300份,有效回收280份。
结果与讨论
反之,对于回避型和焦虑型依恋风格的初中生来说,由于他们更容易体验到 负面情绪,因此难以宽恕同伴。此外,该模型还受到个体自身特质的调节作用。 例如,对于一些性格更为开朗、乐观的初中生来说,即使面对负面情绪,他们也 更容易从积极的角度看待问题,从而更容易表现出对同伴的宽恕。
图1.亲子依恋与初中生人际宽恕 的关系模型
参考内容
亲子依恋与初中生亲社会行为: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引言
引言
亲子关系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而亲社会行为则是青少年 在社会化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积极行为。近年来,研究者开始探讨亲子依恋与初中 生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并其中可能存在的中介效应。本次演示将围绕这一主 题,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和分析。
未来研究方向
未来研究方向
尽管本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本研究仅了 亲子依恋对初中生人际宽恕的影响,未涉及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如家庭环境、 学校环境等。其次,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式访谈的方法收集数据,虽然具 有一定的代表性,但仍可能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研究 范围,探讨其他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可以采用更为客观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 档案法等以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培养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自我 概念
2、培养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自我概念
留守经历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对情绪调节策略的影响:亲子沟通的中介作用
留守经历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对情绪调节策略的影响亲子沟通的中介作用4 讨论4.1 留守经历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亲子沟通和情绪调节的关系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留守经历大学生父母温暖理解与认知重评呈显著正相关,与表达抑制呈显著负相关;父亲惩罚严厉与认知重评呈显著负相关,与表达抑制呈显著正相关;父亲过分干涉与认知重评呈显著负相关;母亲惩罚严厉与表达抑制呈显著正相关。
这表明教养方式和情绪调节方式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具体来说,父母越是采用良好的教养方式,留守儿童越倾向于采用认知重评作为自己情绪调节的手段;父母越是采用不良的教养方式,留守儿童越倾向于采用表达抑制作为自己情绪调节的手段。
以往研究结果表明父母拒绝、控制的教养方式通常与消极策略的使用有关,而关怀和情感温暖的教养方式与更多积极策略的使用有关[20-22]。
本研究还发现,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父母沟通性与父母温暖理解呈显著正相关,与父母严厉惩罚、父亲过分干涉呈显著负相关;同时,亲子沟通对认知重评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对表达抑制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也就是说,父母温暖理解的程度越高,则亲子沟通越好;类似地,亲子沟通越好,留守儿童越倾向于选择认知重评作为情绪调节的方式。
相反,父母采用不良教养方式的程度越高,则亲子沟通越差,留守学生越倾向于选择表达抑制作为情绪调节的方式。
相关研究表明,亲子之间的良好沟通有助于亲子双方的了解,形成亲密的情感联结,充分的亲子沟通是一个有效的资源[23],良好的亲子沟通能让青少年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支持,这种支持有助于他们选择积极的应对方式,而与父母沟通不良的青少年则容易对自己、对他人和周围环境产生不良认识和消极体验[24]。
图l 中介效应模型图4.2 留守经历大学生亲子沟通在家庭教养方式与情绪调节之间的中介效应中介效应的分析结果表明,亲子沟通在父母温暖理解、父母严厉惩罚对情绪调节方式中的表达抑制维度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表明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对情绪调节的影响主要通过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实现的,也就是说,良好的亲子沟通可以增强良好家庭教养方式的保护作用,缓冲不良家庭教养方式的消极影响,有助于抑制表达抑制情绪调节策略的形成。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题目:亲子依恋与青少年的问题性网络使用: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作者:陈武,李董平,鲍振宙,闫昱文,周宗奎第一轮审稿人1意见:该研究通过大样本的调查考察了亲子依恋对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影响机制,并对青少年的同伴因素(越轨同伴交往)的中介作用,以及意志控制的调节作用进行了分析。
研究的理论逻辑清晰,模型构建依据充分,研究也具有一定理论和实用价值。
但仍然需要在一些概念的完善,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方面进行提高。
详细请见审改稿。
意见1:1.1中―社会控制‖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为什么它会导致沉迷网络?在这里应该做些简单地交代,在讨论中也需要抓住这个议题。
在依恋理论中,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是两个基本维度(Brennan et al., 1998),温暖支持和社会控制与这两个维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回应:感谢专家的意见。
社会控制是指社会成员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他人行为以符合社会规范和期望的一种调节功能,即使他人主观上不愿意做出相应的改变(Lewis & Rook, 1999)。
在本研究中,良好的亲子依恋提供了社会控制的功能,此时个体担心沉迷网络及相伴出现的问题(如学业失败)会让父母伤心(Hoffmann, 2011),因而减小了PIU的可能性。
这里仅对其做出简单交代。
1.3 意志控制的调节作用第三段对社会控制作了更多介绍:根据社会控制理论(social control theory),家庭相关变量具有社会控制的作用(Hirschi, 1969)。
在实证研究中,研究者最为关注直接社会控制和间接社会控制两种具体形式(Oxford, Harachi, Catalano, & Abbott, 2001)。
当个体较为年幼时,父母作为一种权威对孩子更多施加直接控制(如父母监控),随着个体从童年期到青少年期自主性的增加,直接控制减少,间接控制增加(Oxford et al., 2001),且后者的作用更为显著。
初中生亲子依恋和社交焦虑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
初中生亲子依恋和社交焦虑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1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研究生赵素素指导老师毛海东副教授摘要:社交焦虑症状的萌芽主要出现在青春期,但往往被忽视,这严重阻碍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本研究为提高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社交焦虑领域提供理论支持,从亲子依恋和自尊角度出发,探讨它们对社交焦虑的影响。
本研究使用问卷调查法在陕西省几所中学方便取样,以初中三个年级共511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了《父母同伴依恋量表》(IPPA)、《青少年社交焦虑量表》(SAS —A)和《自尊量表》(SES)进行研究。
使用SPSS21.0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出:(1)初中生亲子依恋关系是安全健康的,亲子依恋在年级和是否担任班干部上存在显著差异。
从初一到初三,亲子依恋水平呈下降趋势;担任班干部的学生,母子沟通较好。
(2)初中生社交焦虑处于正常水平,在性别、生源地上存在显著差异。
女生社会焦虑水平较高,更害怕否定性评价;农村学生的社交焦虑及不同情境下回避与苦恼水平更高。
(3)初中生自尊在生源地、是否担任班干部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城镇学生的自尊水平较高,担任班干部的学生得分更高。
(4)亲子依恋、父子依恋、母亲依恋及各个维度、社交焦虑及各个维度和自尊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5)亲子依恋对自尊有正向的预测作用,自尊对社交焦虑有负向的预测作用,亲子依恋对社交焦虑有负向预测作用。
(6)自尊在亲子依恋与社交焦虑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亲子依恋;社交焦虑;自尊;初中生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Parent-child Attachment and Social Anxiety Research:Mediating Role of Self-esteemAbstractThe germination of social anxiety symptoms mainly occurs in adolescence,but it is often ignored,which seriously hinders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mental health.In order to improve the mental health level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field of social anxiety,this study explored the influence of parent-child attachment and self-esteem on social anxiety.In this study,511students in three grades of junior high school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by questionnaire survey in several middle schools in Shaanxi Province.The subjects were IPPA,SAS-A and SES. Using spss21.0to process and analyze the data,we can get the conclusion:(1)The parent-child attachment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s safe and healthy.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rade and whether they are class cadres.From the first to the third day of junior high school,the level of parent-child attachment has a downward trend;students who are class cadres have better mother child communication.(2)The social anxiety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s at normal level,and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ender and origin.The level of social anxiety of female students is higher and they are more afraid of negative evaluation;the level of social anxiety of rural students and avoidance and distress in different situations are higher.(3)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elf-esteem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he source of students and whether they are class cadres or not.The self-esteem level of urban students is higher,and the score of students who are class cadres is higher.(4)There ar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among parent-child attachment,parent-child attachment,mother attachment and all dimensions,social anxiety and all dimensions and self-esteem.(5)Parent-child attachment has a positive predictive effect on self-esteem,a negative predictive effect on social anxiety,and a negative predictive effect on socialanxiety.(6)Self-esteem plays a part in mediating effect between parent-child attachment and social anxiety.Graduate:ZhaoSusu(Major mental health education)Directed by:Prof.Mao HaiDongKey words:parent-child attachment;social anxiety;self-esteem;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目录引言 (1)1文献综述 (2)1.1亲子依恋研究综述 (2)1.1.1概念的界定 (2)1.1.2亲子依恋的工作模型 (2)1.1.3亲子依恋的相关研究 (3)1.2社交焦虑研究综述 (3)1.2.1概念的界定 (3)1.2.2社交焦虑的相关研究 (3)1.3自尊研究综述 (4)1.3.1概念的界定 (4)1.3.2自尊的相关研究 (5)1.4亲子依恋、自尊与社交焦虑的研究综述 (5)1.4.1亲子依恋与社交焦虑的关系 (5)1.4.2亲子依恋与自尊的关系 (6)1.4.3自尊与社交焦虑的关系 (6)1.4.4三者之间的关系 (6)2研究意义 (7)2.1理论意义 (7)2.2实践意义 (7)3研究方法 (8)3.1研究假设 (8)3.2研究对象 (8)3.3研究工具 (8)3.3.1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IPPA) (9)3.3.2社交焦虑量表(SAS-A) (10)3.3.3自尊(SES) (10)3.4研究过程 (10)3.5数据处理 (10)4研究结果 (11)4.1初中生亲子依恋、自尊及社交焦虑的总体状况 (11)4.1.1初中生样本描述性结果 (11)4.1.2亲子依恋、社交焦虑及自尊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12)4.2亲子依恋、社交焦虑与自尊的相关关系 (17)4.3中介效应检验 (19)5分析与讨论 (21)5.1初中生亲子依恋、社交焦虑和自尊现状分析 (21)5.2亲子依恋、社交焦虑和自尊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22)5.2.1亲子依恋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22)5.2.2社交焦虑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24)5.2.3自尊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26)5.3初中生亲子依恋、社交焦虑与自尊的关系探讨 (27)5.3.1亲子依恋与社交焦虑的关系探讨 (27)5.3.2亲子依恋与自尊的关系探讨 (28)5.3.3社交焦虑与自尊的关系探讨 (29)5.4自尊在亲子依恋与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探讨 (29)6结论与建议 (30)6.1结论 (30)6.2建议 (31)6.2.1强化家庭教育的积极影响 (31)6.2.2关注易感人群 (32)6.2.3做好心理问题预防工作 (32)6.2.4提高自尊水平 (32)6.3研究局限与展望 (33)参考文献 (35)附录 (39)致谢 (42)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43)初中生亲子依恋和社交焦虑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初中生亲子依恋和社交焦虑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引言流行病学研究指出,在13到19岁之间,社交焦虑状况有显著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其主要特征害怕否定评价主要出现在青春期(李敬阳,2007)。
青少年父母依恋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心理素质的中介作用
青少年父母依恋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心理素质的中介作用陈万芬;张大均;潘彦谷;罗世兰;刘广增【摘要】采用青少年父母依恋问卷、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简化版)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在中国七个省(市)调查1953名初一至高三的学生,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法考察青少年父亲依恋和母亲依恋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及其差异以及心理素质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青少年父亲依恋、母亲依恋、心理素质和生活满意度之间两两显著正相关.(2)控制性别和学段后,心理素质在父亲依恋、母亲依恋与生活满意度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父亲依恋和母亲依恋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无显著差异.【期刊名称】《心理学探新》【年(卷),期】2017(037)004【总页数】6页(P352-357)【关键词】青少年;父母依恋;心理素质;生活满意度;中介作用【作者】陈万芬;张大均;潘彦谷;罗世兰;刘广增【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心理学部,重庆 400715;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心理学部,重庆 400715;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心理学部,重庆 400715;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心理学部,重庆 400715;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心理学部,重庆 4007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848在积极心理学影响下,研究者们质疑了传统的心理健康标准——没有心理疾病症状,它只是心理健康的必要非充分条件(Suldo & Shaffer,2008;王鑫强,张大均,2011)。
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个体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者们除了应考察心理健康的消极指标(如,抑郁、焦虑等),还应考察心理健康的积极指标,如生活满意度(Suldo & Shaffer,2008)。
生活满意度反映个体对其生活经历质量的认知判断(Diener,1984)。
有关青少年的研究发现生活满意度与许多生理、心理、学业、情感变量密切相关,对其发展有重要影响(Huebner,2004;Suldo & Huebner,2004)。
亲子依恋与小学生社交焦虑的关系:祖孙依恋和学校联结的链式中介作用
亲子依恋与小学生社交焦虑的关系:祖孙依恋和学校联结的链式中介作用1. 内容概括本研究旨在探讨亲子依恋与小学生社交焦虑之间的关系,并考察祖孙依恋和学校联结在其中的链式中介作用。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了1000名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亲子依恋对小学生社交焦虑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亲子依恋水平越高,小学生的社交焦虑程度越低。
祖孙依恋在学校联结与小学生社交焦虑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即祖孙依恋能够正向预测学校联结,而学校联结又能够正向预测小学生的社交焦虑。
研究还发现,亲子依恋通过学校联结间接影响小学生社交焦虑的程度显著高于直接效应,说明学校联结在亲子依恋与社交焦虑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
这一研究结果对于理解亲子依恋、祖孙依恋、学校联结与小学生社交焦虑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实证依据,对于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家庭结构、教育方式以及亲子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些变化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社交焦虑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社交焦虑是指个体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紧张、担忧和恐惧的情绪,这种情绪可能会影响到个体的日常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
亲子依恋是影响小学生社交焦虑的重要因素之一,祖孙依恋作为一种特殊的亲子依恋形式,对于小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尚不明确。
本研究旨在探讨亲子依恋与小学生社交焦虑之间的关系,以及祖孙依恋和学校联结在这种关系中的链式中介作用。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亲子依恋对小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机制,特别是祖孙依恋及学校联结在其中的链式中介作用。
本研究旨在填补当前研究的空白,以更全面和深入的视角理解家庭因素与小学生社交焦虑之间的关系。
具体目标包括:(3,)分析学校联结作为另一个链式中介变量,如何影响亲子依恋、祖孙依恋与小学生社交焦虑之间的关系;基于研究结果,为家庭、学校及社会各界提供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和建议,以减轻小学生的社交焦虑问题,促进其健康成长。
亲子依恋与初中生亲社会行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亲子依恋与初中生亲社会行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亲子依恋与初中生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并深入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我们将首先界定亲子依恋和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并阐述它们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随后,我们将梳理相关理论和研究,探讨亲子依恋如何影响初中生的亲社会行为,并识别其中可能的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
通过实证研究,我们将进一步验证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中的机制。
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亲子依恋和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也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促进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二、文献综述亲子依恋是指儿童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父母)之间建立的情感纽带和关系质量,它是儿童早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以往的研究中,亲子依恋对儿童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特别是进入初中阶段,青少年面临着身心发展的巨大变化,亲子依恋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初中生亲社会行为是指初中生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的合作、分享、助人、同情等积极的社会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有助于初中生的社会适应和人际关系的发展,也是其心理健康和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
关于亲子依恋与初中生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已有研究表明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
即亲子依恋质量越高,初中生的亲社会行为表现越积极。
这一关系的存在,为我们从家庭教育的角度,促进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然而,仅仅了解亲子依恋与初中生亲社会行为之间的直接关系是不够的。
在实际生活中,许多其他因素也可能影响这一关系。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其中的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
根据已有研究,我们可以假设某些心理过程或社会因素可能在亲子依恋和初中生亲社会行为之间起到中介或调节的作用。
例如,个体的自尊水平、情绪调节能力、社会认知等都可能成为影响这一关系的重要变量。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亲子依恋与初中生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并尝试揭示其中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
儿童中期和青春期早期独处偏好与心理适应之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收稿日期 : 2014-11-0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0085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CSH039, 12BSH056)和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14ZS112)资助。 刘俊升与周颖同为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 周颖 , E-mail: zhouying1980@
DOI: 10.3724/SP.J.1041.2015.01004
儿童中期和青春期早期独处偏好与心理适应 之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刘俊升 1 周 颖2 李 丹1 陈欣银 3
(1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 上海 200234) (2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研部 , 上海 201204) (3 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学院 , 美国费城 19104-6216)
2
2.1
方法
被试 采用简单随机整群抽样法 , 选取上海市两所小 学和两所中学的 3~4 年级和 7~8 年级学生为研究对 象。首先委托教师发放介绍本研究的《家长知情同 意书》 , 由父母签名后再由教师收回转交给研究人 员。 98%的父母同意孩子参加本项研究。在此基础 上 , 发放问卷 1046 份 , 回收有效问卷 1026 份 , 回
1
引言
自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 , 有关社会退缩 (social
(preference for solitude) 来指代这类社会退缩的儿 童 (Goossens, 2014)。 独处偏好的适应功能是研究者关注的重要问 题。从现有的研究结果来看 , 独处偏好与心理适应 的关系似乎存在文化特异性。 西方的研究结果表明 , 独处偏好似乎与心理适应不良没有直接的联系 (Coplan & Weeks, 2010; Bowker & Raja, 2011; Coplan et al., 2013)。而针对中国儿童青少年的几项 研究则发现 , 独处偏好与心理、社会和学校适应不 良密切相关 (Chen, Wang, & Cao, 2011; Liu et al., 2014; 苑春永 , 邵爱惠 , 梁丽婵 , 边玉芳 , 2014) 。 Chen 等人 (2011)认为 , 西方社会强调自主、独立以 及个人目标的达成 , 在这种情境下 , 选择独处可能 只是被视作个人选择的一种表达 , 并不意味着社交 技能差或者不成熟。而中国社会强调相互依赖和群 体 依 附 (Greenfield, Suzuki, & Rothstein-Fisch, 2006)。 在这种情境下 ens, & Caes, 1987), 其应对独处的 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Marcoen & Goossens, 1993)。 在这种情况下 , 相比于儿童中期的儿童 , 青春期早 期的个体由于意识到自身的自主需求 , 很有可能会 更加理解和尊重独处偏好儿童的选择 , 从而在一定 程度上接纳这类儿童。如此一来 , 独处偏好经过同 伴接纳影响心理适应的中介作用很有可能受年龄 因素的调节。相比于儿童中期 , 在青春期早期 , 独 处偏好经由同伴接纳影响心理适应的效应可能会 大大降低 , 甚至消失。也就是说 , 独处偏好与心理 适应之间可能存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如图 1 所示)。
初中生亲子关系和学校适应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对自己生活的满意程度和情感体验。对于初中生来说,主 观幸福感是衡量其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研究发现,亲子亲合和情 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影响。
针对以上背景,本次演示将探讨留守初中生亲子亲合、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 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具体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法和相关分析法。问卷调 查法通过发放问卷收集数据,相关分析法通过计算相关系数来分析变量之间的 关系。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及重要性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完成某项任务或达成特定目标的信念。在 初中生中,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具有重 要影响。研究表明,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更有可能积极面对挑战,克服困难, 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业成绩和社交能力。
亲子关系和学校适应情绪调节对 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3、回归分析:在控制了其他影响因素后,通过回归分析发现,良好的师生关 系(β=0.17,p<0.01)和同伴关系(β=0.21,p<0.01)对初中生的学校适 应具有积极影响。此外,亲子沟通在师生关系与学校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中介效应量为0.07,p<0.01),说明亲子沟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初中生 师生关系对其学校适应的影响。
六、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初中生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与学校适应之间存在密切,而亲 子沟通在这些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这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理解初中生学 校适应问题的新视角,并提示我们在日常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应更加重视良好人 际关系和有效沟通的培养。为了进一步提高初中生的学校适应能力,我们应从 改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和亲子沟通等多方面进行干预。
亲子亲合是指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情感和依赖。在留守家庭中,由于父母长期不 在身边,孩子与父母的情感可能会受到影响。研究发现,亲子亲合与孩子的心 理健康、社会适应和学业成绩等方面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提高亲子亲合程 度对于留守初中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00个心理学专业论文选题
100个心理学专业论文选题心理学涵盖与心理学相关的人文学科、社会科学,以及数学、物理学、化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尤其是脑神经科学、神经生物学、基因组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
学姐给大家精选了100个心理学专业论文选题,供相关专业同学参考。
1、景颇族初中生的民族社会化觉察及其特征2、特征观点对购买意愿的影响:在线评论的情感分析方法3、自爱与他爱:自恋、共情与内隐利他的关系4、跨期选择单维占优模型的过程检验5、社会公平感对不同阶层目标达成的影响及其过程6、情绪概念加工与情绪面孔知觉的相互影响7、网民对“人祸”事件的道德情绪特点,基于微博大数据研究8、家庭环境对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影响:阅读投入、阅读兴趣的中介作用9、汉字的无线索回忆再认效应:重复学习和重复测验的作用10、选择性注意对听觉内隐学习的影响11、基于记忆的注意捕获和注意抑制效应:ERP证据12、削弱效应是否存在:工作场所中内外动机的关系13、团队断裂带对团队绩效的影响:团队交互记忆系统的作用14、工作性通信工具使用与双职工夫妻的幸福感:基于溢出-交叉效应的分析15、公司形象和产品属性超越的协同效应:基于刻板印象内容模型16、情绪性注意瞬脱的认知机制:来自行为与ERP的证据17、大学生自伤行为的强化敏感性基础18、副中央凹中字N+2的预视对汉语阅读眼跳目标选择影响的眼动研究19、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及其分离对建议采纳的影响20、MAOA基因rs6323多态性与母亲支持性教养对青少年抑郁的交互作用21、有关创造力测量的一些思考22、形旁和声旁在形声字识别中的作用23、多身份追踪中基于表情特征的分组效应24、孤独让我爱上你:产品陈列对孤独个体产品偏好的影响25、做会后悔还是不做会后悔?,自我调节模式对不作为惯性的影响26、权力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机制及相关因素27、情境对共情的影响28、双语即时切换下非目标语言语音和语义的激活状态29、暴食症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30、公仆型领导:概念、测量、影响因素与实施效果31、员工为什么乐于助人?多层次的领导–部属交换对帮助行为的影响32、失眠的自助式认知行为治疗元分析:疗效、影响因素及证据评价33、消费者触摸渴望的形成机制解析,基于认知体验视角34、中学生学业羞愧:测量、生理唤醒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35、出声阅读和默读之间的差异37、从效应量应有的性质看中介效应量的合理性38、中国象棋经验棋手与新手的知觉差异:来自眼动的证据39、祖辈共同养育背景下多重依恋关系及对幼儿社会-情绪性发展的影响40、社会交往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41、相对剥夺感:概念、测量、影响因素及作用42、时间分解效应及其对跨期决策的影响43、冲动性对不同成瘾行为发展的调控及其神经机制44、内隐序列学习意识的具身机制45、经验取样法,一种收集“真实”数据的新方法46、听障和听力正常人群空间主导性和空间参照框架的交互作用47、粗暴养育的内涵、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48、片段再认任务在内隐序列学习研究中的有效性检验49、认知重评对负性效价的抑制促进条件性恐惧消退50、领导-成员交换与情绪枯竭:互惠信念和权力距离导向的作用51、社会网络视角下的同伴关系与心理健康52、羞怯与攻击的关系:受欺负和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53、科学发明问题解决的脑机制再探54、大学生无聊倾向对学习倦怠的影响: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55、焦虑情绪对奖赏学习的影响56、语言转换对非熟练双语者不同认知控制成分的即时影响57、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网络欺负:隐性自恋的中介作用58、表达抑制调节负性情绪的男性优势,来自事件相关电位的证据59、阅读中的“心不在焉”:理论假设和影响因素60、男性身体意象失调:大众媒体的影响及作用机制61、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与青少年消极情感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62、社会偏好中的框架效应63、离婚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父母冲突的重要作用64、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绪调节65、当事人的投入:概念、测量与影响因素66、阿尔兹海默症及轻度认知障碍静息态大尺度脑网络功能连接的改变67、正念冥想的生物学机制与身心健康68、幼儿汉语口语感知特点及神经机制69、心理干预的优先获益者,来自发展可塑性的研究证据70、全依恋者注意偏向的形成机制及神经基础71、父母情绪调节困难对流动儿童对立违抗症状的影响72、从信任违背到信任修复:道德情绪的作用机制73、团队决策中的共享信息偏差:基于隐藏文档范式的机制、影响因素探究74、5~6岁不同数学能力水平儿童的执行功能差异研究75、结构需求:概念、测量及与相关变量的关系76、大学生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生命价值观的中介与调节作用77、重参数化的多分属性诊断分类模型及其判准率影响因素78、多媒体学习中线索效应的元分析79、付出-回馈失衡工作压力理论的迁移、拓展与展望80、远离“城嚣”:自然对人的积极作用、理论及其应用81、独立自我建构、创造性人格、创意自我效能感与创造力的关系83、师生关系对小学生创造性的作用: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84、知觉到的威胁、愤怒情绪和敌意归因偏差的多重中介作用85、认知神经研究中的积极共情86、野心家取向:概念、测量、成因与影响87、SPT效应的自动突显机制:来自输出监测的证据88、母亲养育压力对幼儿创造性人格的影响: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89、情绪复杂性对精神症状的影响途径及干预技术90、自尊、社会支持在成人依恋与抑郁情绪间的中介效应检验91、父亲关于自身教养价值的态度对其教养投入行为的影响92、课业负担对学校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学校氛围的多水平调节作用93、父母婚姻满意度及其相似性对协同教养的影响:基于成对数据的分析94、大五人格测验在中国应用的信度概化分析95、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与家庭亲密度、学校归属感的关系96、基于fNIRS的运动执行与运动想象脑激活模式比较97、心理时间旅行与自我:发展中关系模式的转换98、母亲教养方式及青少年自尊与羞怯的关系99、睡眠影响记忆巩固的同步EEG-fMRI研究100、经颅直流电刺激提高记忆功能。
青少年同伴依恋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综合论坛新教师教学作为时下最热门的心理学话题之一,亲社会行为是提倡青少年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内核,其内容包括的帮助、分享等正是 “友善”,是体现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以及社会适应良好的产物。
培养亲社会行为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处于自我意识变速发展时期的心理特点对培养亲社会行为提出了挑战(罗洪菊,2010)。
而同伴依恋在青少年发展时期中,是父母依恋的延伸及拓展,体现了重要他人的作用,是同伴关系的深化。
研究同伴依恋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有利于亲社会行为在学校环境下的培育,尤其有利于青少年的人格培育与心理健康。
一、亲社会行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L.G.Wispe 最早 提出,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 )为所有与侵犯等负性行为相反的行为,如同情、慈善、分享、帮助等。
而朱智贤(1989)主编的《心理学大辞典》中关于亲社会行为的定义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 也有国外学者认为,亲社会行为是个体一种主动自发的、有益于他人以及社会群体的行为,包括捐赠、帮助他人、分享等(Penner ,Dovidio ,Piliavin ,& Schroeder ,2005)。
亲社会行为在不同的青少年时期有差异,如Carlo 等人(2003)通过修订后的亲社会倾向量表(PTM )使用多维测量法对138名青少年调查发现,比较前青少年时期和中青少年时期的亲社会行为,差异显著;而且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也会有所不同,Scour field 等人(2004)采用SDQ 和父母-教师评价的方式研究682个家庭发现青少年亲社会行为随着年龄增长而受到所处环境和遗传基因的影响下降,并且父母报告的得分显著高于老师报告。
除了青少年时期和评价方式,性别和共情也对亲社会行为有影响。
一项追踪研究表明亲社会行为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这种情况尤其发生在男生身上(Carlo ,Crockett ,Randall & Roesch ,2007)。
初中生亲子关系和学校适应_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年第23卷第1期评价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学校适应,即学生在校综合情况的表现与内在感受[1]。
依恋理论与社会学习理论都认为,亲子关系是青少年适应行为的一个重要保护因子[2]。
大量研究表明,亲子关系与初中生的学业、情感功能、同伴关系等学校适应行为均有显著相关[3-5]。
但两者之间的关系机制还不是很清楚。
近年来,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Regulatory Emotional Self-Efficacy )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渐渐引起研究者的重视,也为我们解读亲子关系和学校适应间的关系提供了新视角。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能否有效调节自身情绪状态的一种自信程度[6]。
以往研究[6-12]表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会对抑郁、害羞、亲社会行为、犯罪行为及成瘾行为等产生重要影响,促使个体有效应对压力、提升人际关系以及增强主观幸福感。
这提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可以通过影响情绪状态以及调节行为,进而影响到学校适应。
例如,李秀娟[13]发现,高中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投入呈正相关;张庆林[14]研究也指出调节积极情绪的自我效能感可显著预测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
而学习适应、人际适应(同伴和师生关系)都是学校适应的重要指标。
但目前还没有相关文献系统地探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学校适应之间的关系。
另一方面,研究还发现亲子关系与个体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有关。
具体表现为,家庭亲密度能正向预测高中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14];教养方【基金项目】本研究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14YJC190007)、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DJG20142133)和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2012kyjj107)资助通讯作者:黄时华,Email:huangshihua@初中生亲子关系和学校适应: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黄时华1,2,蔡枫霞3,刘佩玲2,张卫1,龚文进1,2(1.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广州510631;2.广州中医药大学应用心理系,广州510006;3.汕尾职业技术学院,汕尾516600)【摘要】目的:考察初中生学校适应与亲子关系、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
亲子依恋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亲子依恋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亲子依恋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亲子依恋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通过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来进一步了解其中的机制。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共有405名中学生参与本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亲子依恋可以直接预测中学生心理健康,同时也通过自我概念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
具体地,当中学生的父母支持感受到较强时,亲子依恋对自我概念的影响更为明显;当中学生的父母支持感受到较弱时,亲子依恋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更为显著。
关键词:亲子依恋;自我概念;心理健康;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中学生1. 引言亲子关系是个体发展的基础之一,而亲子依恋则是亲子关系中最基本、最普遍的关系类型之一。
亲子依恋是指儿童和父母之间的一种情感相互作用,是指儿童与父母之间的双向适应过程。
过去的研究表明,亲子依恋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患病率、自我调节、情感调节等。
2. 文献综述2.1 亲子依恋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亲子依恋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多种因素的作用。
一方面,亲子依恋可以提高中学生的社交能力、心理健康、情感安全等,另一方面,亲子依恋不良的情况下,也可能会导致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例如抑郁、焦虑、自闭症等。
因此,早期工作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学校适应性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研究,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来证明亲子依恋与中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同时,一些研究发现,亲子依恋与中学生的自我概念和自尊心等因素密切相关,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较强的影响。
2.2 中介模型分析研究已经证实新的中介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亲子依恋与中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中介模型能够指出连接亲子依恋和中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因素,同时还能够识别适应性调节因素的作用,这是研究亲子依恋和中学生心理健康之间机制的有效方法。
3. 研究方法3.1 研究对象本研究的对象为南京市某中学的405名初中生,包括219名男生和186名女生,年龄在13-15岁之间。
青少年早期社交回避与同伴关系问题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青少年早期社交回避与同伴关系问题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青少年早期社交回避与同伴关系问题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其中的调节和中介机制。
社交回避是指个体在社交场合中倾向于避免与他人互动的行为倾向,而同伴关系问题则是指青少年在与同龄人建立和维护关系时遇到的困难。
这两者之间可能存在密切关联,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产生重要影响。
为了深入理解这一关系,本文将构建一个调节的中介模型。
该模型将考虑可能影响社交回避与同伴关系问题的多个因素,并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这一模型,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青少年早期社交回避与同伴关系问题的发展过程和影响因素,为预防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首先将对社交回避和同伴关系问题的概念进行界定,并综述相关的理论和研究。
接着,将构建一个包含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来检验该模型的合理性。
将根据研究结果讨论青少年早期社交回避与同伴关系问题的干预策略和方法,以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二、文献综述在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诸多领域中,社交回避与同伴关系问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社交回避指的是个体在社交情境中倾向于避免与他人互动的行为,而同伴关系则是指青少年与同龄人之间的社会互动关系。
近年来,随着心理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青少年早期社交回避与同伴关系问题,并尝试探究其中的影响机制和调节因素。
关于社交回避的成因,学者们提出了多种理论解释。
一些研究认为,社交回避可能与个体的自我认知、情感状态、家庭环境等因素有关。
例如,自卑感强的青少年往往更倾向于回避社交场合,而积极的情感状态则有助于个体更好地融入社交环境。
家庭环境中的亲子关系、父母的教养方式等也会对青少年的社交行为产生影响。
同伴关系问题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青少年形成健康的人格特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而同伴关系不良则可能导致青少年出现孤独感、焦虑等心理问题。
因此,探究如何改善青少年的同伴关系,对于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亲子依恋与青少年的问题性网络使用: 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各变量的平均数、标准差及相关矩阵
表 1 列出了各变量的平均数、标准差和相关矩 阵。 首先, 根据 Young (1996)的网络成瘾诊断标准, 本研 究网络成瘾的总体检出率为 6.3% (n = 174)。 该比 例与雷雳(2010)的结果非常接近。其次, 青少 年 PIU 也存在一定的人口学差异。具体而言, 男生 的 PIU 水平显著高于女生, 年龄越大的青少年更容 易 PIU。 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青少年在 PIU 上没有 显著的 差异。此外, 相关分析表明, 亲子依恋与越 轨同伴 交往、PIU 均呈显著负相关, 说明亲子依恋 越好, 青少年的越轨同伴交往、PIU 越少。另外, 越 轨同 伴交往与PIU呈正相关, 意志控制与PIU呈负 相关, 这与以往研究相一致(Lei & Wu, 2007; 宋静 静等, 2014)。
的主观性, 也有助于减少单纯让被试从 声望类别标签 中作出选择时的不确定性。家庭经济 困难采用王建平、 李董平和张卫(2010)开发的工具 进行测量。包含 5 个 项目, 例如, “我家没有足够的 钱买新衣服”。采用 4 级计分, 1 表示“从不”, 4 表示 “总是”。计算所有 项目的平均分, 分数越高表示家庭 经济困难越大。社 会经济地位的合成方法是, 将上述 三个指标转换为标 准分, 在此基础上进行主成分分 析, 并根据下列公式计 算得到合成分数(任春荣, 2010):社会经济地位 = (β1×Ζ 父母受教育水平 + β2×Z 父母职业状况 + β3×Z 家庭经济困难)/εƒ。其中, β1、β2、β3 为因子负荷, εƒ 为第一个因子的特征根。合成分数越高, 表示家庭 社 会经济地位越高。
具体来说究将基于2758名初中生的大样本数据考察亲子依恋影响青少年piu的中介亲子依恋怎样起作用调节机制亲子依恋何时起作用探讨越轨同伴交往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以及意志控制对中介链条的调节作用以期为青少年piu根据近年来广东省各地市人均gdp合性发展指标选取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比较靠前广州深圳和相对落后梅州河源地区的初级中学作为本次调查的总体
青少年期亲子依恋与抑郁_友谊质量的中介作用_丁俊扬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年第23卷第2期抑郁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主要情绪和心理健康问题之一。
据预计,至2020年抑郁将成为导致人类死亡和残疾的第二大因素,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1]。
横断与纵向的研究结果均表明,相较于童年期,青少年期的抑郁发生率迅速增加[2,3],此后,抑郁发生率趋于稳定并接近成人总体水平[4,5]。
因而,青少年期抑郁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是抑郁研究领域的重要和热点研究问题。
亲子依恋是儿童与主要照料者(通常是母亲)之间建立的一种特殊的情感联结。
它是个体抑郁的重要预测指标,那些与父母建立了安全型依恋关系的个体,通常表现出较低的抑郁水平[6-9]。
根据依恋理论,亲子依恋形成了个体关于自我和他人的内部工作模型,该模型会作用于个体的其他人际关系的发展,进而影响其社会情绪与行为问题的产生。
同伴关系是青少年的重要人际关系之一。
友谊质量是测量同伴关系的常用指标。
既有研究也表明,亲子依恋与友谊质量密切相关[10-12],且友谊质量能够显著负向预测抑郁[13-15]。
因而可以假定,友谊质量可能在亲子依恋与抑郁之间起中介作用。
鉴于目前尚未见到有相关研究报道,本研究拟以初中生为被试,考察友谊质量在亲子依恋与抑郁间的中介作用。
1对象与方法1.1被试采用方便取样,选取德州市两所学校的476名初中生进行测量,剔除无效问卷和特殊家庭背景(单亲家庭和再婚家庭,占4.6%)问卷后,剩余总有效被试454名。
被试平均年龄14.41±1.09岁。
其中初一150名(男72名,女78名),初二158名(男80名,女78名),初三146名(男70名,女76名)。
1.2工具1.2.1亲子依恋问卷根据Cicirelli 的亲子依恋量表修订而成[16]。
采用回译法将之翻译成中文,并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CFA)和心理测量学分析确保问卷与英文版的同质性及其信效度。
修订版问卷由15个题目组成,每一题均要求被试分别评定与父亲和母亲的关系和题目所述情况的符合程度,里克特7点计分,从1(完全不同意)到7(完全同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6,Vol.32,No.2,226⁃235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DOI:10.16187/ki.issn1001⁃4918.2016.02.12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与青少年消极情感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王英芊1 邹 泓1 侯 珂2 王明珠1 汤玉龙1 潘 斌3(1.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875;2.北京师范大学文科学报,北京 100875;3.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济南 250014)摘 要:以3353名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学生为被试,探讨了青少年消极情感的特点,并进一步检验了不同依恋类型对青少年消极情感的独特效应、同伴依恋在亲子依恋与消极情感中的中介作用以及二者对消极情感的交互作用。
结果发现:1)青少年的消极情感水平总体上呈现从初一到高二逐渐上升的趋势,且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2)同伴与父子依恋对消极情感的独特效应显著,但母子依恋的独特效应不显著,且同伴依恋在消极情感中的独特效应显著高于父子与母子依恋;3)同伴依恋部分中介父子依恋与消极情感、完全中介母子依恋与消极情感的联系,同时,父子与母子依恋又调节同伴依恋对消极情感的影响,表现为同伴依恋对消极情感的预测在高亲子依恋个体中更显著。
因而,依恋对消极情感的作用机制中,间接效应模型与交互作用模型同时成立,是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关键词:亲子依恋;同伴依恋;消极情感;青少年分类号:B844∗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4JJD190003)。
通讯作者:邹泓,E⁃mail:hongz@1 引言青春期是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疾风暴雨期”,也是情绪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
已有研究多分别探讨抑郁、焦虑、孤独感、自卑、羞怯等离散情绪,虽然更具针对性,但是许多消极情绪体验是相互关联的(Zelenski &Larsen,2000),且对于基本情绪类别的争议与概念重叠进一步增大了研究结果的不稳定性(邱琳,2011)。
因此,选取更加上位的概念,对特质性的消极情感进行探讨,有助于对青少年的情绪情感问题形成整体性认识,也有助于家长和学校从宏观上把握关注青少年的消极情感,合理引导,趋利避害。
消极情感(negative affect,NA)是对主观压力及不愉快体验的总称(Watson,Clark,&Tellegen,1988),反映了情绪性方面相对稳定的个体差异(Watson,2000)。
高消极情感削弱了青少年的心理社会功能,引发诸如攻击性(Donahue,Goranson,McClure,&Van Male,2014)、问题行为(Loney,Li⁃ma,&Butler,2006)、进食障碍(Ivaova et al.,2015)、物质滥用(Mason,Hitch,&Spoth,2009)等一系列问题,并影响身体健康(Curhan et al.,2014)。
由此可见,消极情感可以说是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危险因子,因此有必要对其基本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在众多相关因素中,依恋与情绪情感的关系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
依恋(Attachment)即个体发展过程中与他人建立的一种深层的、坚固的、持续的情感联结(Bowlby,1979)。
生命早期,这种情感联结主要是在与父母的互动中形成的,以往研究多笼统地讨论亲子依恋或只考虑母子依恋对个体的影响,但父母在孩子心理与情感发展中扮演不同的角色(Kenny &Gallagher,2002)。
已有研究也发现,母亲和父亲对子女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的影响机制有所不同(琚晓燕,刘宣文,方晓义,2011;吴庆兴,王美芳,2014),因此本研究拟将二者区分开来,分别进行探讨。
随着年龄增长,照料者以外的重要他人对个体的影响逐渐增强,至青春期,依恋对象不仅局限于父母,也发展起了重要的同伴依恋关系,其在青少年发展中的作用甚至已经超过了亲子依恋(Bogaerts,Vanheule,&Desmet,2006)。
例如:Laible 等人(2000)按照亲子依恋与同伴依恋的得分622高低将青少年被试划分为四组,结果发现,高同伴依恋、低亲子依恋组在抑郁、同理心等情感适应指标上的得分优于低同伴依恋、高亲子依恋组。
但也有部分研究者认为,父母仍是青少年最重要的依恋对象与情感支持(Ainsworth,1989;Helen,Vollebergh,&Meeus,2000)。
究竟父子依恋、母子依恋、同伴依恋对消极情感的影响孰轻孰重?这是本研究希望解答的问题之一,也即三类依恋的独特效应(unique effect)———多个预测变量作用于同一结果变量时各自独特的预测作用是否有差异(McMahon,Grant, Compas,Thurm,&Ey,2003;李董平,张卫,李丹黎,王艳辉,甄霜菊,2012)。
随着发展情境论(Lerner,2011)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不再局限于关注不同影响因素的独立作用,而开始探索诸如家庭、同伴等情境变量在个体发展中的多重影响途径。
梳理以往研究可以发现,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及青少年情绪情感相互作用的方式可大致分为三种(田菲菲,田录梅, 2014)。
第一,交互作用模型,个体从不同关系中获得的社会与情感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彼此重叠、互相调节(Gaertner,Fite,&Colder,2010),具体到亲子与同伴关系对情绪适应的影响,可能存在增强、干涉、缓冲三种交互方式(Cohen,Cohen, West,&Aiken,2013)。
1)增强模式认为,亲子关系与同伴关系均可以进一步促进对方对情绪情感的预测作用,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如田录梅等人(2012)发现,高父母支持的情况下,友谊支持对孤独感及抑郁的负向回归系数会被进一步放大。
2)干涉模式下,在亲子或同伴关系的不同水平上,另一方对情绪情感的作用方向发生改变。
如Young等人(2005)在一项追踪研究发现,在高父母支持组中,同伴支持与青少年抑郁负相关,但对于父母支持较低的被试,同伴支持则变为抑郁的危险因子。
3)缓冲模式则主张,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补偿不良亲子关系对青少年情绪情感的消极影响(Rubin et al.,2004),反之亦然,因而二者之一保持良好即可保证青少年积极的情感状况。
第二,间接效应模型,由于内部工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IWM,Bowlby,1979)的相对稳定性,个体在早期社会互动中建立起来的亲子关系模式自然地迁移到包括同伴在内的其他人际关系中,进而间接影响其情绪适应。
例如:吴美兴与王美芳(2014)以13~19岁青少年为被试,发现同伴依恋完全中介母子依恋与焦虑,部分中介父子依恋与焦虑。
第三,独立作用模型,家庭与同伴分别独立地作用于青少年情感与行为(Cauce&Sreb⁃nik,1990),但这一孤立看待两个系统的观点只在部分年龄段、少数发展结果变量中得到了验证(Helen et al.,2000;Gaertner et al.,2010)。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家庭与同伴的交互作用模型与间接效应模型都得到了研究证据支持,但由于只关注中介与调节的其中一个方面,造成大量结果“各自为政”、比较零散(田菲菲,田录梅,2014)。
家庭与同伴作为个体发展中两个重要的微系统,更有可能通过多种不同的模式持续对青少年情绪情感产生影响,且上述两种模型本身并不冲突,因而本研究拟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考察。
此外,以往研究关于家庭与同伴的交互形式并未达成一致结论,由于测量指标、评价主体等方面的差异,增强、干涉与缓冲三种交互模式均得到了部分实证支持,针对消极情感这一问题,何种模式更适宜也是研究关注的问题。
以亲子依恋与同伴依恋作为家庭关系与同伴关系的衡量指标,本研究参照Kochanska与Kim(2014)的研究,提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如图1),即亲子依恋通过同伴依恋影响青少年消极情感,同时调节同伴依恋对消极情感的影响。
图1 亲子依恋尧同伴依恋与青少年消极情感的假设模型综上,本研究拟探讨以下问题:(1)青少年消极情感的特点;(2)父子依恋、母子依恋、同伴依恋对青少年消极情感的独特效应;(3)同伴依恋在亲子依恋与青少年消极情感中的中介作用以及二者对消极情感的交互作用。
2 方法2.1 被试选取北京市8所中学初一、初二、高一、高二4个年级的学生为被试,共发放问卷3671份,剔除作答规律性强及多数题目缺失的问卷,得到有效问卷3353份。
被试年龄在12~19岁之间,平均年龄15.51±1.58岁。
其中女生1796人(53.6%),男生1525人(45.5%),缺失32人(1.0%);初一713人(21.3%),初二636人(18.9%),高一1104人722王英芊 等: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与青少年消极情感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32.9%),高二900人(26.8%)。
2.2 研究工具2.2.1 青少年积极/消极情感量表(Positive Affect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PANAS)采用Bradburn(1969)编制、陈文峰与张建新(2004)翻译修订的积极/消极情感量表中的消极情感分量表,共6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从“没有”到“经常有”分别计1~4分,得分越高,消极情感水平越高。
本研究中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9。
2.2.2 青少年父母同伴依恋问卷(Inventory of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IPPA)青少年父母同伴依恋问卷(Armsden&Green⁃berg,1987)包含81个项目,其中父子依恋与母子依恋分量表各28题,同伴依恋分量表25题。
每个分量表均包含三个维度:信任、沟通与疏离。
在最初翻译修订的基础上,金灿灿等(2010)将父子与母子分问卷精简为15个项目。
量表采用5点计分,从“从不”到“总是”分别计1~5分。
各分量表中疏离均为负向维度,将信任和沟通维度的平均分相加再减去疏离的均分即为个体依恋质量的总分。
正式施测前,对15题父母依恋问卷及25题同伴依恋问卷进行预测(N=592,含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四个年级被试,平均年龄15.13),删除同伴问卷中载荷较低的3个项目,并修改了部分表述。
采用Mplus对正式施测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父子依恋分问卷拟合指数χ2/df =16.23,RMSEA=0.071,CFI=0.919,TLI= 0.902;母子依恋分问卷拟合指数χ2/df=15.83, RMSEA=0.069,CFI=0.919,TLI=0.902;同伴依恋分问卷拟合指数χ2/df=13.74,RMSEA= 0.064,CFI=0.891,TLI=0.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