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心理与教育测量第十章讲学课件
心理测量学 PPT课件

因此,心理咨询师有必要了解心理测量的理论和技术。
❖
心理测量学知识部分的主要包括的内容有: 第1节 概述 第2节 测验的常模 第3节 测验的信度 第4节 测验的效度 第5节 项目分析 第6节 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 第7节 心理测验的使用
参考书目
❖ 主要依据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的《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考试 中的《心理测量知识》部分进行。这本书的主要参考教材有: 1.郑日昌、蔡永红和周益群著,《心理测量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2.龚耀先主编,《心理评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姜长青主编,《心理测验学》,吉林教育出版社,2004 4.戴海崎、张锋和陈雪枫主编,《心理与教育测量》,暨南大学出 版社,2002 5.顾海根编著,《学校心理测量学》,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6.宋维真、张瑶主编,《心理测量学》,科学教育出版社,1987 7.彭凯平编著,《心理测验——原理与实践》,华夏出版社,1990
的人数百分比。百分等级55的分数表示在常模,样本中有55%的人低于 这个分数。
最早的一个范例是葛塞尔发展程序表 (二)智力年龄
比内-西蒙量表中首先使用智力年龄的概念:基础年 龄与在较高年龄水平的题目上获得的附加月份之和。 计算方法:假如某儿童6岁组的题目全部通过,7岁组通过 4题,8岁组通过3题,9岁组通过2题,其智龄为:6(岁) +42(月)+32(月)+22(月)=6岁+18月=7岁6个月。 (三)年级当量
第一节 概述
【考查要点】 1.测量的含义; 2.不同的测量量表:命名、顺序、等
距和等比量表; 3.测验观:错误的和正确的; 4.不同的测验种类。
第一单元、测量与测量量表
一、什么是测量 • 测量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 定义中包括三个主要的元素:(1)事物 (2)数字
最新心理测量相关知识教学讲义ppt

第三单元 心理测验的分类
❖按测验的功能 ❖按测验材料的性质 ❖按测验材料的严谨程度 ❖按测验的方式 ❖按测验的要求
第一节 概念
❖ 测量与测量量表; ❖ 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 ❖ 心理测验的分类; ❖ 正确对待心理测验; ❖ 心理测验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一致的效应; ✓随机误差:产生的效应是随机的; ✓系统误差:产生的效应是恒定的;
(A)命名 (B)顺序 (C)等距 (D)等比
➢在顺序量表中,变量有( )。
(A)相等单位 (B)绝对零点 (C)等级 (D)可以做加减乘除运算
第一节 概念
❖ 测量与测量量表; ❖ 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 ❖ 心理测验的分类; ❖ 正确对待心理测验; ❖ 心理测验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第二节
测验的常模
常模的类型—标准分常模
常见的标准分数 标准九分:以5为平均数,以2为标准差;
标 准 九 分1 2 3 4 5 6 7 8 9 百 分 比 ( % ) 4 7 1 21 72 01 71 27 4
标准十分:以5.5为平均数,以1.5为标准差; 标准二十分:以10为平均数,以3为标准差;
Hale Waihona Puke 第三节 测验的信度心理测量相关知识
你是谁?
心理测验学
外表? 知识? 能力?
气质? 态度?
♥ 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以 普通心理学和统计学为基础;
♥ 一种测量工具和研究手段, 应用在人才选拔、职业指导、 临床诊断及学绩评估等方面;
第一节 概念
❖ 测量与测量量表; ❖ 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 ❖ 心理测验的分类; ❖ 正确对待心理测验; ❖ 心理测验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心理与教育测量》课件-1

1.2 心理与教育测量的性质 1.2.4 心理与教育测量中的测验
测量是在测验中完成的。
选择
简答
心理测验(阿娜斯塔西) “心理测验实质上是对行为样本的客观的和标准化的测量”。
1.2 心理与教育测量的性质 1.2.4 心理与教育测量中的测验
编制一个测验应该具备的条件: 选择 简答
(一)行为样本 (二)标准化 (三)难度或应答率 (四)信度和效度
A:错 B:不确定 C:对 D:不存在
1.1 一般测量概述 1.1.3 测量的量表
名词解释
选择
(1)称名量表
(2)顺序量表
(3)等距量表
(4)比率量表
1.1 一般测量概述 1.1.3 测量的量表
(1)称名量表 表事物或用数字对事物进行分类,其中的数字只是事物属性的 符号,并不具备有意义的固定原点、单位的等距性和数字的顺序性,因而该类数字没有 数量的意义。
应答率:
编制诸如态度测验、兴趣测验、性格测验不存在难度问题,却有一个对项目的应答率问
题。如果在某些项目上,答“是”或答“否”的被试人数太多或太少,则同样不能有效
地区分不同态度、兴趣或性格的人。
1.2 心理与教育测量的性质 1.2.4 心理与教育测量中的测验
(四)信度和效度
选择
简答
信度指的是一个测验的可靠性,即用同一测验多次测量同一团体,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
通俗地说,测量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使用量尺对事物的属性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模拟演练
关于测量,正确的说法是( )
A:测量就是心理测量 B: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C:就是用数字来描述事物的法则 D:就是用一些题目或数字来描述事物的属性
模拟演练
《心理与教育测量》课件-强化课

真题演练
统计回归效应 统计回归效应也叫做向平均数回归,是指进行重复测量时,前测中获得极低或极高分数
会在后测时倾向于向平均值偏移,即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分成绩下降,低分成绩升高,这 种自然倾向被称为“统计回归效应”。
真题演练
试述并评价人格测验的几种方法。
真题演练
试述并评价人格测验的几种方法。 人格测验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对在人的行为中起稳定调节作用的心理特质和行为预测
真题演练
举例说明什么是效标关联效度,列举几个效标(准则)关联效度的具体指标。 常用的效标指标有: (1)相关系数。 计算测验分数与效标测量的相关系数。 (2)区分能力。 被试接受测验后,让他们工作一段时间,再根据工作成绩的好坏将其分成两组。这时,再 来分析这两组被试原先分数的差异。若两组被试测验分数差异显著,则说明测验效度较高。 (3)命中率。 当用测验做取舍决策时,决策的正命中率和总命中率是测验有效性的较好指标。其中,总 命中率是指选出的合格的人当中合格的人数与淘汰的人当中的不合格人数之和在总人数中 所占的比例,比例越高效度越高,强调社会公平。
真题演练
简述Z分布、t分布的特点,并说明异同。
真题演练
简述Z分布、t分布的特点,并说明异同。 Z分布也称标准正态分布,是连续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的一种,标准正态分布的平均数为0。
标准差为1,Z分布通常写作N(0,1)正态分布。正态曲线的形状像一口钟,两头小,中间 大呈对称分布,其平均数、中数、众数实际上对应于同一个数值。大部分的原始分数都集 中分布在均值附近,极端值相对而言比较少。曲线先向内弯曲后向外弯曲,拐点在正负1个 标准差处。两端向靠近横轴处不断延伸,但始终不会与横轴相交。正态曲线下面积为1,由 过平均数点的垂线将其划分为左右相等的两部分,左右两部分的面积备为0.5。
新教材-心理测量学课件

将心理测量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实现被试心理状态的真实、自然 评估。
综合应用领域拓展
心理测量学将进一步拓展其在教育、职业、临床等领域的应用,为个 体和群体的心理评估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心理测量学的主要内容
• 心理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心理测量学是一门应用统计学和心理学原理,通过数 学和心理量表的方法来评估个体心理特征的学科。它涉及到心理测验的编制、 施测、评分和解释等方面。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01
02
03
人才招聘
心理测量学可以帮助企业 识别应聘者的性格、能力、 价值观等,选拔适合的人 才。
员工培训
通过心理测量学了解员工 的培训需求和潜力,制定 针对性的培训计划。
绩效评估
心理测量学可以评估员工 的绩效、工作满意度和职 业发展,为人力资源决策 提供依据。
在临床心理学中的应用
04
心理测量学的应用
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评估学生能力
心理测量学可以帮助教育者评估 学生的能力、兴趣和个性特点,
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依据。
选拔人才
通过心理测量学的方法,选拔具有 特殊才能的学生,如创造力、领导 力等,为学校和社会培养优秀人才。
评估教学效果
心理测量学可以评估教育方法和课 程的有效性,帮助教育者改进教学 方法和课程设计。
总结词
通过观察被试者的行为和表现,分析其 心理状态和特征。
VS
详细描述
观察法是心理测量学中另一种常用的基本 方法,它通过观察被试者的行为和表现, 分析其心理状态和特征。观察法可以收集 到被试者在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表现,具有 较高的真实性。但观察法的结果容易受到 观察者主观因素的影响,且需要耗费大量 时间和精力。
《心理与教育测量》课件

利用心理与教育测量工具,评估个体的人格特质和心 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咨询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感谢观看
THANKS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
利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创造沉浸式的测量环境,提供更加 真实和客观的测量体验。
测量理论的发展
综合测量理论
01
结合多种测量理论,形成更加全面和系统的心理与教育测量理
论体系,提高测量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动态测量理论
02
研究心理与教育测量的动态变化过程,发现新的测量方法和指
标,提高测量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01
心理与教育测量的 误差与控制
误差的来源
被试误差
被试的态度、动机、情绪、个性等个体 差异可能导致测量结果的误差。
施测误差
施测环境、施测人员、时间安排等因 素可能影响测验结果,产生误差。
测验设计误差
测验的题目设计、难度、区分度等不 科学、不合理,可能导致测量结果的 误差。
评分误差
评分标准不明确、评分主观性强、评 分误差大等可能导致测量结果的误差 。
心理与教育测量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目录CONTENTS
• 心理与教育测量的基本概念 • 心理与教育测量的类型 • 心理与教育测量的误差与控制 • 心理与教育测量的应用 • 心理与教育测量的未来发展
01
心理与教育测量的 基本概念
定义与目的
定义
心理与教育测量是对人的心理特质和教育成就进行数量化的评估过程,通过使 用测量工具和技术,收集和分析数据,以了解个体的心理特征、能力水平和发 展状况。
心理测量学知识ppt课件

调查法
总结词
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大量样本的 数据,以描述心理现象的分布和特点。
VS
详细描述
调查法是心理测量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 一,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大量样本 的数据,以描述心理现象的分布和特点。 调查法可以覆盖大范围的样本,具有较高 的代表性,能够揭示心理现象的普遍规律 和趋势。
个案研究法
信度与效度
信度的定义
信度是指测验的一致性程度,即多次测量结果之间的稳定性。
效度的定义
效度是指测验的有效性程度,即测验是否真实地反映了想要测量的 心理特质或行为。
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信度和效度是评估心理测验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信度是效度的必 要条件,但效度更高的测验不一定信度更高。
因素分析
因素分析的定义
根据研究和实践反馈,不断更新和改进心理测量 学的理论和方法。
THANKS
感谢观看
03
心理测量学的应用领域
教育领域
01 学科能力评估
通过心理测量技术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科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程度,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依据。
02 人才选拔
运用心理测量工具对学生的学习潜力、天赋等进 行评估,选拔优秀学生。
03 教育质量监测
通过心理测量手段评估教育质量,为教育改革提 供数据支持。
职业领域
职业能力评估
心理测量学的重要性
提供科学依据
心理测量学通过客观的评估方法, 为心理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帮 助揭示人类行为的规律和机制。
促进个体发展
心理测量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有助于了解学生的能力、兴趣和 潜力,为个性化教育和人才培养 提供指导。
辅助决策制定
在职业领域,心理测量学可以为 招聘、选拔和晋升提供参考依据, 帮助组织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政 策。
第十章:心理测量

亚健康人群
根据调查发现,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患者年龄 多在18至45岁之间,其中城市白领、尤其 是女性占多数。这个年龄段的人因为面临 高考升学、商务应酬、企业经营、人际交 往、职位竞争等社会活动,长期处于紧张 的环境压力中,如果不能科学地自我调适 和自我保护,就容易进入亚健康状态。
谁是最容易亚健康的人?
常见精神障碍的症状
一、感知障碍 一、思维障碍 三、注意、记忆与智能障碍 四、自知力障碍 五、情感障碍 六、意志行为障碍
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 一、感知障碍 1、感觉过敏。 2、感觉减退。此症状多见于抑郁状态、木僵 状态和意识障碍者。感受迟钝。 3、错觉。对客观事物歪曲。 4、幻觉。很重要的一种精神病症状。 (1)幻听。(2)幻视。(3)幻嗅。(4)幻 味。(5)幻触 5、感知综合障碍(视物变形症)
案例2(摘录) 夏XX,女,17岁,高中学生
求助者:我怕见语文老师。(沉默) 咨询师:(沉默、等待) 求助者:不是真怕,是想见到他,可见到他时就心 跳、脸红。我怕别人看到我脸红,所以上语文课 时从不看老师,努力控制自己。结果,心理很乱, 也不知道老师讲得是什么。(沉默) 咨询师:(沉默,等待) 求助者:其实,我心里的事,老师一点也不知道。 我最怕老师提问我,怕叫我的名字,一叫我,我 就心慌。你说该怎么办?我原来各门功课的成绩 都不错,现在语文成绩一塌糊涂。
• ⑸恐怖症:是指对某些事物或特殊情境产 生十分强烈的恐怖感。常有:①社交恐怖 ②旷野恐怖③动物恐怖④疾病恐怖,此外, 还有不洁恐怖,黑暗恐怖和雷雨恐怖等等。 • ⑹抑郁性神经症:表现为情绪低沉忧郁, 整日闷闷不乐,自我遣责,睡眠差,缺乏 食欲,通常遭受精神刺激后发病,出现难 以排解的抑郁心境,对生活没有乐趣,对 前途失去希望,认为自己没有用处,还会 有胸闷,乏力、疼痛等症状,严重时会出 现自杀观念或行为。
《心理测量学》全套精品课件 第十章 目标参照测验

的被试进行预测,由此获得预测数据,然后 才能在此数据基础上对项目的难度和区分度 进行量化分析。目标参照测验的预测方法主 要有三种:前测-后测方法、已接受教学组未接受教学组方法、对照组方法。
难度分析
难度是指测验项目的难易程度。目标参照测验 的项目难度计算与常模参照测验相同,一般以通过 率来表示。但对目标参照测验的项目难度的计算, 在多数情况下只是作为项目区分度的基础,这是因 为目标参照测验一般注重的是所测内容范围以及被 试在所测内容范围上的掌握程度,因而若某项目被 确定为内容范围内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那么无 论该项目是难是易,均应得到保留。
测 验 A 目标参照测验的产生 由于常模参照测验所存在的局限性,即并不是所有的测验都只关心个体间的差异,有些测验的目的在于了解和界定个体在测验内
容上掌握的绝对水平,所以1962年戈莱塞(R.
个人获得指数越接近+1.
决策效度可以以在测验中被评为掌握组和未掌握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来表示,也可以以在预测源测验中和效标测验中均通过和均
目标参照测验在其分数解释上最常见的做法就是 将被试分类,一般是根据某一分数分界点将被试分 为掌握者和未掌握者两类。对目标参照测验分类的 一致性的度量指标,就叫做分类一致性信度。
其最常见的估计方法是考查被试在同一测验的两次 施测中或两个复本的施测中是否被分在同一类中。
具体的做法类似于常模参照测验中的再测法荷复本 法,但统计方法和所用指标不同。在此是将同一被 试团体在两次测验结果中均被分为及格或不及格类 别中的人数百分比例作为分类一致性信度的指标。
D为-1.00时,表明题目也能将掌握者和未掌握者 做最大的区分,但问题在于掌握者无人通过该题, 而未掌握者却全部通过。这种情况表明该项目存在 错误,或是出题错误,或是将正确答案弄错。
《心理测量技术》课件

一、心理测量技术概述1.1 定义1.2 发展历史1.3 应用领域1.4 心理测量技术的意义与价值二、心理测量原理2.1 心理测量基本概念2.2 心理测量属性2.3 心理测量方法2.4 心理测量指标三、心理测量工具3.1 常用心理测量工具介绍3.2 心理测量工具的选择与评价3.3 心理测量工具的使用与施测3.4 心理测量工具的编制与修订四、心理测量误差与控制4.1 心理测量误差概述4.2 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控制4.3 心理测量中的其他误差及其控制4.4 提高心理测量可靠性与有效性的方法五、心理测量应用案例分析5.1 企业招聘心理测量案例5.2 心理咨询与评估案例5.3 教育领域心理测量案例5.4 临床心理测量案例六、心理测量中的统计分析方法6.1 描述性统计分析6.2 推断性统计分析6.3 相关与回归分析6.4 因子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七、心理测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7.1 心理测量数据预处理7.2 心理测量数据分析方法选择7.3 心理测量结果的解释与报告7.4 心理测量数据处理软件应用八、心理测量伦理与法律问题8.1 心理测量伦理原则8.2 心理测量中的隐私与保密问题8.3 心理测量法律规范与标准8.4 心理测量纠纷与法律责任九、心理测量技术的未来发展9.1 心理测量技术发展趋势9.2 心理测量技术的创新与变革9.3 心理测量技术在新技术应用中的挑战与机遇9.4 心理测量技术在跨文化研究中的应用十、心理测量技术实践与应用案例讨论10.1 心理测量技术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10.2 心理测量技术在心理健康评估与干预中的应用10.3 心理测量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与实践10.4 心理测量技术在临床心理学中的应用案例讨论重点和难点解析本课件《心理测量技术》共包含十个章节,全面介绍了心理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工具、误差控制、统计分析方法、数据处理与分析、伦理与法律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内容。
每个章节都包含了大量的知识点,下面是对每个章节重点和难点的解析:一、心理测量技术概述:重点是心理测量的定义、发展历史、应用领域以及其意义与价值。
心理测量学(新)PPT课件

测验场景图片
(3)表露法:画人测验
画人测验是美国心理学家F.L.古迪纳夫于1926年编 制的一种适于4~12岁儿童的智力测量工具。它是团体测 验,也可个别施行,无时间限制,一般在15分钟内完成。测 验方法需一张白纸和一支铅笔,指示被试在纸上画一个男人。 对人的形象没有具体要求。画完后由主试按标准化量表评 分。古迪纳夫编制的量表包括51项内容,画中每出现1项 得1分,分数代表各年龄被试的智力水平。1963年,D.B. 海瑞斯将古迪纳夫的测验修订为古迪纳夫-海瑞斯画人测 验。该测验可以画男人,也可以画女人。量表计分的项目 共有73项,其中男人和女人相似的项目有71项。重点仍放 在测查儿童观察事物的准确性及概念思维的发展上,并不 测查儿童的艺术技能。画人智力测验最初被广泛应用于临 床,后来也用于对不同文化和种族间的跨文化研究。 中国心理学家萧孝嵘于1929~1935年在南京、上海、 杭州等地大规模应用并修订了画人测验。他根据中国特点 制定了量表,获得了常模。根据其量表,在测验总分求出 后,只要查表即可得到智力年龄,计算出被试的智商。
8.假如我是一種交通工具,我希望是╴╴因為╴╴╴ 9.假如我是一種電視節目,我希望是╴╴因為╴╴╴ 10.假如我是一部電影,我希望是╴╴因為╴╴╴╴ 11.假如我是一種顏色,我希望是╴╴因為╴╴╴╴ 12.假如我是一種樂器,我希望是╴╴因為╴╴╴╴ 13.寫下你認為別人對你的看法是╴╴╴╴╴╴╴╴
(二)心理测验作为研究方法和测量 工具尚不完善。
第五单元 心理测验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目前心理门诊中运用较多的3类心理测验 一、智力测验 二、人格测验 三、心理评定量表
第六单元 心理测验的发展史
一、科学心理测验的产生与发展
画人测验举例
(4)完成法 a.句子填充测验
心理测量学课件共126页文档

32
33
第三节 信度
概念 评估方法 解释 影响因素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第四节 效度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THANK YOU!
125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 CocoCha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 杰纳勒 尔·乔治 ·S·巴 顿
16
17
3.分组抽样 4.分层抽样
18
常模分数与常模
19
第二单元 常模的类型:发展常模、百分位常模、标准分常模、智商
一、发展常模 年龄量表——个人分数指出他的行为在按正常途径发展方面处于什么样的发展水平
1.发展顺序量表
葛塞尔发展程序表——按月份显示儿童在运动水平、适应性、语言、 社会性四个方面的大致发展水平。
20
2.智力年龄 比内-西蒙量表中首先使用”智力年龄”的概念。
心理测量学(详细)PPT课件

测量所要求具备的基本条件。更重要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熟练掌握不同 心理测量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有:心理测量的基本内涵及其评价和测量的一般步骤和方
法两部分。内容涉及一般测量解析,测量的要素及量表类型,测验信、效度、难度和 区分度,测量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等心理测验,以及心理测量的 综合应用和心理测量理论的新发展等内容。
6
第二章 经典测验理论的基本假设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经典测验理论的基本假设,心里特之及其特性,
心里测量的误差和种类,以及真分数的含义等内容。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内容: 一、心理特质(Trait)及其可测性假设
1.经典测验(Classical Test Theory ,CTT)理论 2.特质假设
3
二、测量的要素及量表类型 1.测量的要素 识记: 单位(Unit),参照点(Reference Point),量表(Scale) 2.量表类型 (1)称名量表 称名变量只说明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在名称、类别或属性上的不同,并不说 明事物与事物之间差异的大小、顺序的先后及质的优劣。 (2)顺序变量 顺序变量是指可以就事物的某一属性的多少或大小按次序将各事物加以排列 的变量,具有等级性和次序性的特点。 (3)等距变量 等距变量除能表明量的相对大小外,还具有相等的单位。 (4)比率变量 比率变量除了具有量的大小、相等单位外,还有绝对零点。
5
(五)心理测量的道德准则 1.心理测量工作者的素质要求 (1)心理测量工作的知识结构.(2)对心理测量的态度 2.心理测量工作者的道德准则 (1)测验的保密和控制原则(2)测验中个人隐私的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测验项目的难度分析
• 1、目标参照测验的难度计算与常模测验的 难度计算采用同一种方法。
• 2、有人认为,目标参照测验中属内容范 围中不可缺少题目并不在乎它是难还是易, 都要测。
• 3、计算目的:分析区分度的基础。
(三)测验项目的区分度分析
考
考
查 目
识理应分综评合
查 内
标记 解 用 析 合 价 计
容
1. 心理测量的理论基础 2
2. 测量的信度和效度
0
3. 心理测量的误差
0
4. 心理测验的项目分析 0
5. 心理测验的编制技术 2
6. 心理测验的施测
2
7. 测验常模
2
8. 标准参照性测验
0
合计
8
2 2 4 0 0 10 4 4 5 2 10 25 000505 2 2 0 8 0 12 8 0 0 0 0 10 600008 10 2 6 0 0 20 0 10 0 0 0 10 32 20 15 15 10 100
• 测验项目的内容效度分析
– 1、分析目的:
• 检验所命试题的内容是否与测验内容范围所规定的 内容一致。
– 2、分析方法:专家评定法。
• 请专家对测题所测内容与测题编制者宣称要测量的 目标内容间的一致性进行评价。具体方法见内容效 度这一章节,我们已经讲过。
• 测验项目的难度和区分度分析
– 测验的预测 – 测验项目的难度分析 – 测验项目的区分度分析
够正确回答的被试人数比例。范围在[0,1]之间。 • 局限:未考虑前测中通过而后测中失败的被试。
举例:请用前述两种方法计算表中项目的区分度
• 相关系数法
– 方法同常模参照测验。但区分度大小的评价标 准不同。
• 相关系数为负值,应检查题目问题所在,予以删除 或修改。
• 相关系数为正值,其值越大,越具有区分力。项目 越有效。
的界定作前提。
– 内容范围的特点
• ① 内容范围有边界:边界有大,有小,须界定。
• ② 内容范围中的内容可以分类、分层。每一类每一 层有其相对地位,划分清楚类层及地位,如此构成 内容的结构。
• ③ 明确了内容范围的边界和其内部结构,则认为内 容范围得到了明确的界定。
– 内容范围界定的依据和方法
• 特定测验目的是界定的依据。
• 评估计方法与常模测验方法相同。
2、效标关联效度
• 考查效标关联效度的原因
– 目标参照测验的目的在于鉴别人的合格与否, 某测验的鉴别结果是否准确应以客观评价为准, 因此,目标参照测验的效标关联效度成为测验 评价与客观评价一致性程度指标。
• 评估方法
– 不适合采用测验分数与效标成绩的相关系数评 估目标参照测验的效度。
• 难度差值指标:
• ① 掌握组—非掌握组鉴别指数(D)。
• 计算公式:D=PA-PB,其中PA为掌握组的得分率, PB为非掌握组的得分率。
• D值范围在[-1,1]之间,D值越大,区分度越高。
• ② 个人获得指数(DIG)
• 一般应用在前测-后测方法中。 • 计算方法为:前测中错误回答某项目而在后测中能
• 方法:分类一致性信度(P0) ;荷伊特信度
1、分类一致性信度
• 原因
– 目标参照测验关心的是对被试合格与否的分类 是否一致,分类一致性指标成为目标测验的信 度是顺理成章的。
• 方② 统计以合格 线为界分别进行。③ 计算在两次测试中分数一 致人数(两次均及格或两次均不及格人数)在总 人数中之比。④校正。
– 可用两次评价一致的人数在总人数中的比作为 效度,也称为“决策效度”。
心理与教育测量第十章
第十章 目标参照测验
• 目标参照测验概述 • 目标参照测验的项目分析 • 目标参照测验的信度与效度 • 目标参照测验分数分界点的确定
第二节 目标参照测验的项目分析
• 内容范围的确定
– 内容范围确定的意义
• ① 目标参照测验本身的要求,要有明确的内容范围。 • ② 项目分析的需要以至测验总体的评价都要以内容
分类一致性信度的求取及其校正
PO
b N
c
POPePOPAPBqAqB
1Pe 1PAPBqAqB
POPePOPAPBqAqB
1Pe 1PAPBqAqB
• 评价:
– ① 越大,信度越高,意义明确,计算简单。 ② 但再测、复本的测试缺陷存在。
– ③ 依赖于合格分数线的准确划分 。
举例
• 若有一个60人的团体,采用某测验前后施 测两次,两次测试中均及格的人数为21人, 均不及格的人格为12人,请计算分类一致 性信度。
• (A) 如某专业资格测验,可以通过该工作分析来界 定,测验内容范围。
• (B) 教学测验可通过教材、大纲来界定,测验内容 范围。
• 形式就是测验双向细目表。由三个要素组成:一是 考查目标;考查内容;每一类内容和每一种目标相 结合后在整个内容范围中所占的比重(即重要性)。 如下表:
《心理测量学》期中考试双向细目表
(一)测验的预测—数据收集方法
• ① 前测—后测法:
• 含义:同一项目对同一组被试在学习之前之后 分别测试一次。
• 图解:
• ② 学过组—非学过组法:
• 含义:同一项目对学过组和非学过组被试各测 一次。
• 图解:
• ③ 对照组法,掌握组—非掌握组法:
• 含义:同一项目对两组被试各施测一次。 • 图解:
• 相关系数接近0,一般不予保留,但应视该项目所测 内容在内容范围中的重要性而决定其取舍。
第三节 目标参照测验的信度与效度
• 信度及其估计
– 定义:与常模参照测验的信度定义一致。 – 计算:
• 不能采用相关系数法求取信度,原因:相关系数信 度高低与被试团体的特质水平分布有关,被试异质 性越强,信度越高,目标参照测验不在于鉴别被试 差异,因而分数分布相对集中,即使测验可靠稳定, 其相关也不高,因此相关系数不适用于目标参照测 验。
2、荷伊特信度
• 计算公式:
rxx
1
MS人题 MS人
• 评价:由于此式不受被试分布及测验目标 影响,可用于目标参照测验,又因为不涉 及合格线,因此优于分类一致性信度。
• 效度及其估计
– 内容效度 – 效标关联效度
1、内容效度
• 目标参照测验要求有明确的内容范围,要 求试题严格限制在内容范围之内,且有最 充分代表性,因此,内容效度是对目标参 照性测验关心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