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史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中外电影史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中外电影史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填空:2*5 判断对错:2*5 名词解释:6*5 简答:10*3 论述:20*1 第一章电影的产生书本P2~11了解即可电影是通过摄影机或其他视听信息记录手段,将活动影像记录在胶片或其他载体上,然后通过放映机或其他放映设备,将这些活动影像映射于银幕或其他观赏载体上的过程。

——源自人类的“木乃伊”情节诞生日:电影是1895年12月28 日诞生的,至今已有117年的历史。

第一部有声电影出现——1927年《爵士歌王》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1931年3月《歌女红牡丹》电影与其它艺术形式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是科学技术的产物。

因此,电影在诞生之前经历了漫长的孕育过程。

电影诞生的三大技术基础——诡盘、幻灯、照相术一、光影原理的发现首先,光影理论对电影的产生起到了一种奠基的作用。

历史渊源:早在2100年前(西汉),我国便开始运用简单的光学原理,作光影投射,映显物相。

皮影戏——“影戏之原出于汉武帝”,武帝之“李夫人亡,齐人少翁言能致其魂,少翁夜为云帷,张灯烛,帝坐他帐,自帷中望见之,由是世间有影戏。

”后人据此发展了皮影戏。

幻灯机——此后,中国的皮影戏在元清两代传到欧亚大陆,法国人将其改制成法国灯影。

在18世纪,有了幻灯机,人们把画到玻璃上的彩图投影到幕布上。

幻灯可谓是电影放映机的老祖宗,而真正活动影像的产生还是20世纪前夜的事。

二、电影活动机的发明在19世纪30年代进入电影的发明与实验阶段。

我们目前所观赏的电影,是以每秒24格画面匀速转动而成。

这些运动的画面是依靠我们肉眼的一种幻觉——滞留性而造成的。

人眼在某个视像消失后,仍可使该物象在视网膜上滞留0、1~0、4秒左右,这就是物理学著名的“视觉暂留”原理。

(生理上的视觉暂留和心理上的心理认同两种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幻盘——1825年,幻盘出现(欧洲)。

利用该原理,将两个分散的形象组合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诡盘——1832年,“诡盘”出现,法拉第轮在能够转动的活动视盘上画上一连串的图象,而当视盘转动起来时那些呆滞的、无生命的图象便运动起来,活灵活现。

2022最新资料《中外电影史》试题库及复习资料

2022最新资料《中外电影史》试题库及复习资料

2022最新资料《中外电影史》试题库及复习资料试题1《中外电影史》历年试题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电影史》试题课程代码:03511一、单项选择题1.“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

”这句话出自(C)A.恩格斯B.列宁C.马克思D.格里菲斯2.以下的艺术门类,必须是集体创作活动的是(A)A.电影B.文学C.绘画D.音乐3.左翼电影运动兴起于(C)A.1930年B.1949年C.1932年 D.1978年4.中国电影的第一个黄金时代是(B)A.二十世纪二十年代B.二十世纪三十年代C.二十世纪四十年代D.二十世纪五十年代5.电影《红高粱》的导演是(C)A.陈凯歌B.冯小刚C.张艺谋D.田壮壮6.谢晋导演的影片《芙蓉镇》是(B)A.喜剧B.悲剧C.正剧D.连续剧7.戏剧大师卓别林的代表作是(B)A.《大学新生》B.《摩登时代》C.《大将军》D.《红高粱》8.被称作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影片的是(A)A.《工厂大门》B.《火车进站》C.《出港的船》D.《代表们登陆》9.中国电影事业的开拓者是(A)A.郑正秋B.田汉C.史东山 D.洪深10.好莱坞三、四十年代最突出的类型电影有西部片、强盗片、音乐歌舞片和(B)A.推理片B.喜剧片C.恐怖片D.剧情片二、填空题11.被人称为“痞子文化",是“痞子写,写痞子,给痞子看,培养新痞子”的作家是王朔。

12.将中国电影推进世界电影先进行列的影片是吴天明导演的《老井》O13.中国电影的拓荒者,第一代导演的代表人物是张石川与郑正秋。

14.粉碎“四人帮”以后的中国电影进入“新时期"o15.“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是“四人帮”提出的三突出。

16.文革开始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全国人民所能看到的电影只有三战:《南征北战》、《地道战》和《地雷战》。

中外电影史复习资料

中外电影史复习资料

中外电影史复习资料【填空】1.早期电影的摄制与放映主要集中在三个国家:法国、英国和美国2.卢米埃尔兄弟是电影的创始人之一,他们在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放映的电影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公开放映的电影。

这些电影包括:《火车进站》、《工厂的大门》和《水浇园丁》(戏剧性最强)等。

开创了纪实主义3.乔治•梅里爱是早期电影最为重要的一个人物。

其代表作有《贵妇人的失踪》、《月球旅行记》等等。

开创了技术主义4.卢米埃尔和梅里爱之后,法国电影工业的代表是百代与高蒙。

百代的策略主要是垂直整合与横向整合。

5.“布莱顿学派”代表人物:阿尔伯特·史密斯(《祖母的放大镜》)和詹姆斯·威廉逊(《中国教会被袭击》)6.美国早期电影最重要的人物是鲍特代表作有《一个美国消防员的生活》(1902)、《火车大劫案》(1904)7.格里菲斯代表作《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年)和《党同伐异》(1916年)8.印象派电影代表人物和作品:杜拉克《微笑的伯戴夫人》《西班牙节日》、阿贝尔·冈斯《车轮》、路易·德吕克《流浪女》、让·爱普斯坦《三面镜》、莱皮埃《黄金国》9.抽象主义:维金•艾格林《对角线交响乐》,费尔南•莱谢尔《机器的舞蹈》超现实主义:路易斯·布努艾尔的《一条名叫安达鲁的狗》和杜拉克的《贝壳和僧侣》10德国表现主义代表作:罗伯特·维内的《卡里加里博士》、保罗·威格纳的《泥人哥连》弗莱德立希·茂瑙的《吸血鬼诺斯费拉枚》、保罗·莱尼的《蜡像陈列馆》11.蒙太奇学派的主要人物和代表性作品: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号》、《十月》,普多夫金的《母亲》,等等12.第一部有声电影的诞生:1927年10月6日《爵士歌王》13.诗意现实主义大师代表导演、作品:让·维果《操行零分》,卡内尔《雾码头》,雷诺阿《大幻灭》、《游戏规则》14.《电影手册》上首先出现“新浪潮”15.左岸派的代表导演和作品:代表导演是阿伦·雷乃(《广岛之恋》、《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罗伯·格里耶、玛格丽特·杜拉斯(《印度之歌》)。

中国电影史

中国电影史

中国电影史复习资料一.填空判断选择1.西洋影戏在中国首次放映是在1896年8月,地点是上海徐园的“又一村”。

2.西班牙商人加伦白和雷玛斯在上海经营放映。

雷玛斯在1908年搭建了上海第一个专门的影院——虹口大戏院3.(填空)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庆泰拍摄了《定军山》,此片揭开了中国电影制片的第一幕。

4.由张石川、郑正秋等人于1913年在上海创办的新民公司,以及黎民伟等人在香港创办的人我镜剧社,在资金和技术上都与外国电影商人有密切的联系。

其中,后者协助美国商人布拉斯基的华美影片公司拍片。

这两家机构拍摄了中国最早的两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1913)和《庄子试妻》(1913)。

5.1916年,商务印书馆开始拍摄电影,并在1918年正式成立影戏部。

商务印书馆的影戏部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资本开办的第一家电影机构。

6.(判断)1921——1923年间,“明星”公司和“商务”影戏部先后出品了《阎瑞生》凶杀片(1921)、《海誓》爱情片(1922)、《红粉骷髅》警匪片(1922)、《张欣生》(1923)、《孝妇羹》(1923)和《孤儿救祖记》(1923)等9部长故事片。

7.(填空/判断)张石川在20世纪20年代初为“明星”公司拍的故事片《劳工之爱情》(1922)是中国电影资料馆保留下来的年代最早的中国影片,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

8.《孤儿救祖记》(1923)由“明星”公司拍摄,由郑正秋编剧,郑正秋、周剑云撰写字幕说明,张石川导演。

主要演员有王汉伦、郑鹧鸪、郑小秋等,此片成为了中国民族电影确立的标志。

9.(选择/判断)20年代上海6家电影公司:明星影片公司,长城画片公司,神州影片公司,上海影戏部,大中华百合公司(1925),天一公司(1925)。

还有一个公司后来迁至香港——民新影片公司。

10.洪深编剧了《卫女士的职业》和《少奶奶的扇子》,以及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电影剧本《申屠氏》。

其中,《申屠氏》第一次以景为单位。

中外电影史复习资料——简答题3

中外电影史复习资料——简答题3

03511中外电影史主观题及答案一、简答题题目1:国防电影。

(难度等级:6)答案:指在“国防文学”号召下提出的在1936年提出的电影创作口号及摄制的电影,旨在发起“一个最大限度地动员文艺上的一切救亡力量的运动”,主张电影工作者在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以电影为武器,更好地为抗敌斗争服务。

受当时条件的限制,未能很好地解决理论和实践问题,但对电影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代表作费穆的《狼山喋血记》,沈西苓的《十字街头》,吴永刚的《壮志凌云》,袁牧之的《马路天使》等。

知识点:国防文学电影为武器推动作用题目2:政治电影。

(难度等级:7)答案:指60年代后半期到70年代中期西方各国兴起的以政治事件为题材的电影创作潮流,它着重表现当代真实的政治事件、政治运动,以及个人与这些事件、运动有直接关系的行为与命运。

起源于法国,后来发展到整个欧洲,以意大利最为重要。

代表作品有科斯塔-加夫拉斯的《Z》,戈达尔的《中国姑娘》等。

知识点:政治事件起源于法国题目3:后殖民主义。

(难度等级:7)答案:是在后现代主义思潮之后诞生的一种探讨帝国主义与殖民化状况,并以权力、历史、文化、宣传媒介对殖民地主题的作用、身份、民族、颠覆、压抑与反叛为主要课题的理论思潮。

代表人物詹姆逊。

知识点:殖民地理论思潮詹姆逊二、论述题题目4:简述长镜头理论。

(难度等级:9)答案:一种与传统的蒙太奇理论相对立的电影美学流派,是一种与唯美主义、技术主义相对立的写实主义理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代表人物是法国巴赞和德国的克拉考尔。

他们强调电影的照相本性和记录功能,贬低情节结构和蒙太奇之类形式的作用,认为只有在记录和揭示了实际现实的时候,电影才获得自己的生命。

巴赞列举了长镜头的三大优点,即保持时空的完整性和可信性、保留生活内涵的暧昧性和丰富性,饱赏多角度看动作的“眼福”;他抨击蒙太奇是一种人为创造的方法,以考分且、组合,割裂完整的时空,破坏电影的时空真实和感性真实。

中外电影史(复习资料)

中外电影史(复习资料)

中外电影史1、电影的诞生时间,电影之父。

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2、梅里爱的创作(1)魔术片贵妇人的失踪停机再拍多头人遮盖法魔窟跌引法(2)排演的时事新闻片德莱弗斯案件(3)神话故事片小红帽仙女国灰姑娘(4)科幻探险片月球旅行记太空旅行记贡献:(1)发现“停机再拍”(2)初步确立了电影的制作模式(3)将电影引向了叙事,“以人为安排情节”的方式来讲述故事,具体表现在:a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b将戏剧的方法引进到电影中c实现了电影叙事的一些基本技法,如叠印、淡入淡出、渐隐、移动摄影等意义和价值:a充分发掘了电影的表现性b认识到电影叙事是电影的根本出路c将魔术和戏剧引入电影d开创了科幻片的新类型电影局限性:a拘泥于戏剧美学b用戏剧叙事取代电影叙事c始终把电影当作舞台剧处理d固定视点——“乐队指挥的视点”e特技成了目的,而不是表现手段3、布莱顿学派的主要导演、作品、贡献。

1阿尔培特·斯密士《祖母的放大镜》《望远镜中所见的风景》在一个场景里交替使用特写镜头和远景镜头,打破了传统艺术时空的固定模式。

电影最早的“分镜头”原则由此产生。

2詹姆士·威廉逊《中国教会被袭记》强调运用物体强烈的运动感来造成景别上的奇特变化,根据剧情需要将两个不同情境中的形象交替出现,具有典型的“追逐片”特征,为以后的惊险片、美国西部片开辟了道路。

3埃斯美·柯林斯《汽车中的婚礼》用移动摄影和正反打交替表现两辆汽车相互追赶的场面,运用大特写表现戴戒指。

这些电影语言的最初使用成为日后电影叙事的普遍的创作手段。

尤其正反打发展为好莱坞经典情节剧的主要叙事语言。

4塞尔·海普华斯《义犬救主记》《士兵的归来》《战争前的一个后备兵》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

布赖顿学派就此发展了社会文献性影片,如柯林斯的《衣衫褴褛》《贫民窟的孩子们》4、艺术电影运动的经过及其影响a法国人是最先把电影当作一门艺术来看待的。

在当时法国戏剧中盛行上演由文学名著改编的剧目,电影效仿戏剧,从古典文学和戏剧中寻找题材进行表现。

电影史复习资料 (1)

电影史复习资料 (1)

世界电影史概论复习梗概电影艺术的初创时期(19世纪照相术发明~ 20世纪一战前后)第一节电影的诞生:从凝固的瞬间到活动的影像爱迪生“电影试镜”的不足之处有两点:一是它只能供一人观看,没能将影像放大到和真人一样的大小,并且不能以投影的方式放映影片;二十由于没解决胶片传送过程中的间歇问题,画面虽然是动态的,但不清晰。

卢米埃尔:借用缝纫机的机械原理设计了胶片传送装置,解决了电影胶片在传送过程中的间歇问题。

设计的“活动电影机”是一种轻便的手动控制设备。

这种设备由手动曲柄控制,可以将影像投放在大屏幕上给多个观众看。

它合并了摄影,显影和投影的功能在同一个机身中,是一个双重作用的电影放映机和电影摄影机,并在1895年取得了专利权。

第二节法国:从现实记录到艺术表现卢米埃尔的电影电影理念:卢米埃尔兄弟已经很恰当地规定了影片的真正领域,小说,戏剧真正表现人得心灵,电影表现的乃生活的动态,自然界和它的现象,人群和人们的变动,凡是运动的东西都在摄影机的拍摄范围内,电影机的镜头是向世界开放的。

梅丽爱的贡献之一:将戏剧引入电影梅丽爱的贡献之二:从魔术师到电影特技的创新者梅丽爱的局限性:他认为的“无所不能却也有自己的局限性,没有能够摆脱舞台、戏剧对他的束缚。

他一生死守着一套戏剧纪录片的美学。

(在他看来,摄影机只是一场戏剧表演的忠实记录者,整场戏都从一个机位拍摄,没有景别变换。

虽然在他的电影了出现了不同场景的镜头衔接,有了最初的分解镜头,使电影开始具有“分解与组合”的特征,距离蒙太奇的分解,组合近一步,但这只是一种简单的连接,他并没有理解到这种连接组合的巨大意义。

)第三节美国:早期电影业的成长埃德温·鲍特对美国电影的贡献:改进了放映机的稳定性,使电影图像更为清晰明亮。

他导演的《一个美国消防员的生活》被称为每股哦第一部纪录片,文献片,小说化得人物传记或现实的叙事电影等。

他第一次对电影进行剪辑。

电影史上,鲍特影像力最大,最重要的影片是他在1903年拍摄的《火车大劫案》她通过电影剪辑和讲故事的方式。

编导和导演专业考试复习资料之中国电影知识题

编导和导演专业考试复习资料之中国电影知识题

编导和导演专业考试复习资料之中国电影知识题中国电影知识题1.中国第一部电影是_____(1905年)拍摄的_____,这是一部_____(京剧题材)的电影,主演_____成为中国最早的电影演员。

2._____于1913年拍摄的家庭短剧_____,被认为是最早的中国故事片。

3.1913年,香港电影之父_____与布拉斯基拍摄了香港的第一部电影_____,它成为最早在国外放映的中国电影。

4.我国第一部动画片是1941拍摄的_____(《铁扇公主》)。

5.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电影进入第一个发展时期,在这段时期中,比较有作为的有_____、_____、_____“神州”、_____“民新”、_____“大中华百合”、_____“天一”等影片公司。

6.1926年,我国著名的戏剧家_____开始了他的电影创作,并创立了_____电影剧社,在中国早期的电影史上写下了杰出的篇章。

7.1930年,电影_____中_____与"电影皇帝"_____演唱的《寻兄词》是最早的中国电影歌曲。

8.1930年8月,几家大电影公司合并,成立联华影业公司,在最短的时间内就成为与明星、天一鼎足而立的新兴势力,吸引来一批高水准的电影人才,比如导演中的_____、_____、_____,编剧里的_____、_____,再加上阮玲玉、金焰等一代巨星,构成了中国30年代电影无可复制的黄金阵容。

9._____年,第一部有声影片_____(《歌女红牡丹》)首次公映,预示中国电影走进有声时代。

10.对开始走向一个全盛期的30年代中国电影而言,选举最佳电影明星,自然是最吸引人的一项活动,其中最轰动的应算1933年_____陈蝶衣发起举行的"电影皇后大选举",_____艳压群芳,夺得影后的桂冠。

11._____宣告成立的_____标志_____的全面展开。

12.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时期的经典电影有,沈西苓的_____、蔡楚生的_____、费穆的_____、袁牧之的《马路天使》等。

中外电影史复习资料——简答题2

中外电影史复习资料——简答题2

03511中外电影史主观题及答案一、简答题题目1:电影制片厂制度的含义。

(难度等级:6)答案:又译大公司制度,是美国电影历史上出现的一种大公司生产电影的制片模式,其突出特点是采用流水线式的制片模式,以制片人为主导,强调明星的作用,强调精细分工和规范的流程,并由制片人全权管理。

制片厂制度起源于20世纪初,启斯东公司的麦克·塞纳特是这一制度的奠基人。

知识点:大公司制片模式制片制度题目2:类型电影的分类及代表作品。

(难度等级:7)答案:①.西部片:代表作《关山飞渡》②.喜剧片:代表作《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淘金记》成为卓别林最高艺术成就的四大经典之作。

③.歌舞片:1927年《爵士歌王》第一部歌舞片,代表作《雨中曲》。

④.恐怖片:代表作:无声片:《巴黎圣母院》,有声片:1932年的《木乃伊》。

⑤.强盗片:第一部强盗片是格里菲斯《猪巷火枪手》,早期代表作《小凯撒》。

⑥.超类型影片:指所谓的好莱坞“大片”,指在制作上投资浩大、场面华丽、明星汇集,并且在票房上要求巨额回报的影片。

代表作:《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知识点:西部片歌舞片题目3:蒙太奇的类型。

(难度等级:7)答案:①.巴拉兹:思维蒙太奇、隐喻蒙太奇、诗意蒙太奇、寓意蒙太奇、理性蒙太奇、节奏蒙太奇、形态蒙太奇、主观蒙太奇②.普多夫金:对比蒙太奇、平行蒙太奇、比拟蒙太奇、同时发展蒙太奇、主题反复出现蒙太奇③.爱森斯坦:长度蒙太奇、音调蒙太奇、协调蒙太奇、理性蒙太奇知识点:巴拉兹普多夫金爱森斯坦二、论述题题目4:简述十七年电影。

(难度等级:9)答案:十七年电影指1949到1966年,中国电影在继承三、四十年代进步电影和解放军革命文艺两方面传统的基础上,发挥各自的传统与优势,开辟了中国电影的新阶段。

在风格上,十七年电影主要的样式是戏剧式的,主要以革命的正剧为主,喜剧电影(如吕班的《新局长到来之前》、《未完成的喜剧》)、散文电影(如水华的《林家铺子》、谢铁骊的《早春二月》等)也有所发展,它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继承了我国优秀的民族文艺传统,体现了现实性和时代感,注重人物形象塑造,造就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电影艺术家,然而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电影直接为政治服务,导致作品缺乏艺术生命力,没有深入去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也很少借鉴外国电影的艺术成就,对电影本体的研究基本上没有展开。

电影史复习资料 (1)

电影史复习资料 (1)

电影史复习资料 (1)世界电影史概论复习梗概电影艺术的初创时期第一节电影的诞生:从凝固的瞬间到活动的影像爱迪生“电影试镜”的不足之处有两点:一是它只能供一人观看,没能将影像放大到和真人一样的大小,并且不能以投影的方式放映影片;二十于没解决胶片传送过程中的间歇问题,画面虽然是动态的,但不清晰。

卢米埃尔:借用缝纫机的机械原理设计了胶片传送装置,解决了电影胶片在传送过程中的间歇问题。

设计的“活动电影机”是一种轻便的手动控制设备。

这种设备手动曲柄控制,可以将影像投放在大屏幕上给多个观众看。

它合并了摄影,显影和投影的功能在同一个机身中,是一个双重作用的电影放映机和电影摄影机,并在1895年取得了专利权。

第二节法国:从现实记录到艺术表现卢米埃尔的电影电影理念:卢米埃尔兄弟已经很恰当地规定了影片的真正领域,小说,戏剧真正表现人得心灵,电影表现的乃生活的动态,自然界和它的现象,人群和人们的变动,凡是运动的东西都在摄影机的拍摄范围内,电影机的镜头是向世界开放的。

梅丽爱的贡献之一:将戏剧引入电影梅丽爱的贡献之二:从魔术师到电影特技的创新者梅丽爱的局限性:他认为的“无所不能却也有自己的局限性,没有能够摆脱舞台、戏剧对他的束缚。

他一生死守着一套戏剧纪录片的美学。

第三节美国:早期电影业的成长埃德温·鲍特对美国电影的贡献:改进了放映机的稳定性,使电影图像更为清晰明亮。

他导演的《一个美国消防员的生活》被称为每股哦第一部纪录片,文献片,小说化得人物传记或现实的叙事电影等。

他第一次对电影进行剪辑。

电影史上,鲍特影像力最大,最重要的影片是他在1903年拍摄的《火车大劫案》她通过电影剪辑和讲故事的方式。

《火车大劫案》所塑造的电影艺术形象,用今天的便准看没有什么特别,但在当时却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格里菲斯对美国电影的贡献:第四节英国布莱顿学派:镜头的运动与思维的组接布莱顿学派初步解决了卢米埃尔和梅丽爱所未曾想到的三个问题:1同一场景里的镜头可以分割;2一个场景内的镜头可以运用不同景别;3场景间可以转换。

中国电影史复习资料

中国电影史复习资料

《中国电影史》练习题及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第一章“影戏”——中国电影的奠基(1896年~1932年)
第一节最初的尝试
一、电影传入中国
1、最初的电影放映
(1)电影的发明,通常是从__年__月__日法国人____在巴黎第一次公开放映他们摄制的《工厂大门》、《火车进站》等最初的电影片断开始算起的。

(1895,12,28;卢米埃尔兄弟)
(2)__年8月11日(光绪22年中秋节),上海徐园的杂耍游乐场中推出了一种新玩意儿,人们管它叫做“西洋影戏”。

这是关于电影在中国放映的第一次纪录。

(1896)
(3)__年,西班牙人__首先将一些有简单情节的故事短片拿到中国来放映。

后来他成了在中国第一个经营
(4
(5、。

中外电影史复习资料

中外电影史复习资料

《中外电影史》复习资料第一章电影的发明与初期发展1.爱德华•幕布里奇于1878年发明了摄影术。

2.卢米埃尔兄弟于1895.12.28 拍摄了《墙》、《工厂大门》、《婴儿喝汤》、《火车进站》、《水浇园丁》。

3.梅里爱的《月球旅行记》、《仙女国》、《太空旅行记》、《小红帽》、《灰姑娘》。

4.英国布莱顿学派代表人物及作品:《老祖母的阅读镜片》(史密斯)、《大吞咽》(威廉逊)、《中国教会被袭记》(威廉逊)1900年,世界电影史第一部追逐片,给后来的蒙太奇叙事提供大量灵感。

5.格里菲斯1915的《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誉为“无时代的杰作”,第一个隐喻蒙太奇的运用。

6.二、电影胶片的发明爱迪生、狄克逊7.国际四大电影节:一、美国奥斯卡电影金像奖(AcademyAwards)二、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号称“国际电影节之父”。

三、柏林国际电影节:有“金熊奖”和“银熊奖”。

第4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红粉》。

四、法国戛纳电影节:成立于1939年夏天,分为“金棕榈奖”、“评委会特别奖”。

8.华语获奖情况:1975年,胡金铨的《侠女》获得戛纳技术奖,成为首部折桂戛纳的华语电影。

1990年张艺谋的《菊豆》获得路易斯-布努埃尔奖。

1993年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获金棕榈奖,侯孝贤的《戏梦人生》获评委会大奖。

1994年张艺谋的《活着》获得评审团大奖,葛优成为首位华人戛纳影帝。

1997年香港导演王家卫的《春光乍洩》,夺得最佳导演奖,成为首位获得此奖项的华人导演。

2000年王家卫的《花样年华》获得最佳艺术成就奖,梁朝伟凭此片荣膺戛纳影帝。

2004年张曼玉以法国电影《清洁》获得戛纳影后桂冠。

2005年王小帅的《青红》获得评委会大奖。

2006年,王家卫成为第一个担任戛纳评委会主席的华人。

第二章美国电影1. 1911年第一本影迷杂志《电影故事杂志》出版上市,标志着电影明星时代的到来。

2.洛杉矶郊外,1920年好莱坞正式建城。

中国电影史复习资料

中国电影史复习资料

中国电影史复习提纲一、填空判断题。

1、“西洋影戏”在中国的首次放映是在1896年8月,在上海徐园里的“又一村”。

1908年雷玛斯搭建了上海第一家专门的电影院,虹口大戏院。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老板任庆泰拍摄了由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揭开中国电影制片的第一幕。

2、由张石川、郑正秋等于1913年在上海创办的新民公司拍摄了《孤儿就祖记》(开创了“家庭伦理剧模式”),是中国民族电影确立的标志。

同时,比较好的满足了思想性、艺术性、商业性等方面的要求,且表现出比较明确的民族意识,因此被认为是这一时期的巅峰之作。

黎民伟(“中国纪录片之父”)等人在香港创办的人我镜剧社拍摄了《庄子试妻》(黎民伟编剧、黎北海导演),是中国最早的两部短故事片,严姗姗(黎民伟妻)是中国第一位女演员。

3、1916年由张石川、管海峰等人拍摄的《黑籍冤魂》为故事片由短到长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4、1931年由费穆导演的“明星”公司出品的完整的歌唱配音片《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是用蜡盘发声方法实现的。

5、1922年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劳工之爱情》是中国电影资料馆保留下来年代最早的影片。

《阎瑞生》是中国第一部多本电影,由杨小仲编剧,任彭年导演。

6、侯曜深受易卜生喜剧观的影响,主张以艺术表现人生、批评人生、美化人生、调和人生,主要作品《弃妇》、《一串珍珠》等,濮舜卿(侯曜妻)是中国第一位电影剧作者。

“天一”公司的创办人是邵醉翁。

7、孙瑜赴美国攻读文学、戏剧和电影是中国第一位学习电影的专业人士,被称为“银幕诗人”,代表作《野草闲花》。

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故都春梦》。

8、1931年1月,左翼戏剧家联盟成立时发表了《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最近行动纲领》。

中国电影文化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电影文化运动正式开始。

标志着中国电影进入现实主义阶段。

9、以1935年“一二·九”运动为标志,新兴电影运动进入第三个阶段—国防电影运动阶段。

10、由袁牧之导演的《都是风光》是中国第一部音乐喜剧片,也是一部完全意义上的有声片。

中国电影史复习资料

中国电影史复习资料

中国电影史※ 19,丰泰摄影馆第一次尝试拍片《定军山》的历史意义1、把电影这一舶来品与中国传统艺术相结合,使电影(影戏)在中国生根并发展开来;2、影片已戏曲为内容,为影戏的传统的发展奠定了开端,并且为使电影的语言本土化开了先河。

※ 商务印书馆 19 拍摄影片《天女散花》和《春香闹学》(梅兰芳)※ 郑正秋和张石川作为中国电影拓荒者对电影艺术的追求的异同1、郑正秋:认为戏剧改良社会,教化民众,以艺术形式进行社会教育,“文以载道”;2、张石川:更重视商业性。

※ 郑正秋对中国电影的奉献1、把原本附属西方语言的电影引进中国,并力求本土化,做出奉献;2、开创电影现实生活从戏剧艺术吸取营养,补充电影的发展;3、把自己的戏剧经验和叙事传奇手段艺术结合,发明出适合中国观众观看的家庭伦理剧叙事模式,善于虚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

※《孤儿救祖记》作为开放性影片对中国史的意义1、本片中形成了自己的叙事语言体系,不像以前单出模仿外国;影片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创作办法,加以运用;2、吸取传奇、文明戏等形成自己的叙事方式,形成自己的语言方式;3、形成中国家庭伦理剧的规范;4、含有影戏风格;5、本片商业上的成功,刺激了电影商业性的发展。

※ 影戏特点1、重视社会教化,郑正秋开创“文以载道”,以褒善贬恶为主题;2、根据戏剧原则、冲突叙事;3、舞台空间、平面展开人物调度;(多横向)4、镜头语言方面多以中近景为主,焦点载第三像部的中间,所谓“中近景语言体系”。

※ 明星公司的创作模式、特点1、通俗社会片模式上,取材家庭伦理故事为主;2、价值判断上,富于社会责任感的改良思想和同情弱者的人道主义取向;3、在技术运用上,是以传统文艺的传奇手法和平俗流畅的叙事构造,峰回路转、有头有尾的创作办法为特点,争取了多数市民和观众的支持。

二十年代中国电影的不同风格、流派1.长城派开办于19,华侨李泽源承接;重要特点是拍摄问题剧,提出中心问题,直接面对当时社会现实,达成针砭时事的目的;重要的创作人员是侯曜,他坚信为人生而艺术;侯曜作品中提出一种社会问题和几个各式各样的人生问题,如妇女问题、战争和平问题等锋利社会焦点。

最新北京电影学院电影理论考研复习资料

最新北京电影学院电影理论考研复习资料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理论考试复习资料北京电影学院电影理论考试复习提纲第一章电影理论考试内容:外国电影理论发展史(重点)电影理论中国电影理论发展史电影本体论一.外国电影理论发展史经典电影理论部分(一).法国印象派——先锋派电影思潮1.法国印象派——先锋派电影思潮(德)抽象电影抽象电影(法)纯电影(法)印象派电影(法)先锋派电影达达主义电影超现实主义电影法国20年代(1917——1928)的这场艺术运动的前期和后期有明显的不同。

前期的理论探索和艺术实践主要集中于对光的认识;而1925年以后,则倾向于抽象化。

所以将1925年以前的法国电影艺术运动称为“印象派”,而将1925年以后的法国学派成为先锋派。

不过,印象派电影一般被视为先锋派电影的前奏,甚至有人干脆把它归入先锋派,视为该运动的第一阶段。

20年代的先锋派电影运动是世界电影史上的第一次电影运动。

【名词解释:先锋派电影】不以营利为目的、不叙说故事、而主要对默片纯视觉形式的美学形态和表现功能进行各具风格的实验和探索的影片。

这种影片一般由创作者独立拍摄,大多为短片。

拍片活动开始于20世纪10年代末,于20年代进入鼎盛时期,在有声电影发明后,先锋电影趋于衰微,代之而起的是在拍片方式和艺术主张上大同小异的实验电影。

20年代的先锋派电影活动的中心是德国和法国;然而,以“复兴法国电影”为起点的这场先锋艺术运动,几乎从一开始就超越了民族电影的命题,而成为对电影艺术的表现潜能的多方面的论证。

其兴起的原因有二:一是好莱坞电影占领了欧洲的电影市场,使欧洲电影艺术上停止不前,商业化倾向严重,这使得欧洲的电影艺术家产生了振兴民族电影的愿望;二是一战带来的精神危机加速了19世纪末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发展,先锋派电影便应运而生了。

其主要流派包括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构成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立体主义、印象主义等。

他们的艺术主张是:①.反对商业电影,否定电影的大众化性质,使之成为供少数人玩赏、无功利目的的艺术品;②.搬用现代派文艺的各种主张和手法,并创造了诸如纯电影、绝对电影等术语,反映了逃避现实的抽象化、潜意识化倾向;具体的说可归结为四点:①.反对叙事,将情节纠葛和性格刻画列为电影的“敌对元素”,要求以抽象和空洞的抒情作为影片的全部内容,主张“非情节化”、“非戏剧化”;②.鼓吹通过联想的绝对自由达到“电影诗”的境界,排斥任何真实、任何理性的含义;③.描写梦幻的世界,即一个充满了潜意识活动的非理性世界;④.万物有灵论,把表现物放在比表现人更重要的位置上,排斥含义和逻辑。

电影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电影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1.电影:物质上的电影是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运用照相(以及录音)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以及声音)摄录在胶片上,通过放映(以及还音),在荧幕上造成活动影像(以及声音),以表现一定的技术。

美学上的电影则指电影艺术,即以电影技术为手段,以画面和声音为媒介,在银幕上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形象,再现和放映生活的一门艺术。

电影诞生日: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首次公映《火车进站》。

2.影视影像的特性:逼真性、假定性、复制性、幻觉性、符号性。

3.电影与科技(课本P10)4.电影工业背景(课本P17)5.电影艺术与市场观念(课本P21)6.镜头:电影是由一个个镜头组成的。

镜头是电影的最基本构成单位。

每个镜头独立拍摄,每次开机至关机拍摄所得为一个镜头。

每个镜头都包括下列影像要素:景别、构图、光影和色彩、镜头运动等。

7.景别:是被拍摄住的主体(可以使人、物或环境)在画框内呈现的范围。

一般是以画框内成年人多少为标准。

可以分为以下几种: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五种。

(课本P35)8.《公民凯恩》的导演奥逊·威尔斯9.构图的三种样式:纪实风格构图、表现主义构图、经典风格构图。

10.景深:是指画面向内方向上焦点清晰的空间范围。

11.关于电影运动的划分(课本P44):就运动主体而言,可以划分为演员的运动和摄像机的运动;就运动方向而言,可以分为环形、横向和垂直。

12.电影运动形式的分析(重点掌握):推、拉、摇、移、跟、升降。

(课本P45)13.光线是形成活动影像并产生视觉的前提,是电影摄影创作的灵魂。

按照投射方向:顺光、前侧光、侧光、侧逆光、逆光、顶光分类按照造型作用:主光、辅助光、轮廓光、背景光、修饰光按照光源:自然光、人工光、混合光按照光调:高调、低调光线完成摄影画面曝光工作,实现影像确立。

控制画面亮度水平和反差关系功能决定场景气氛效果突出、强调被摄体的造型特点为影片确定视觉基调14.色彩心理效应的三属性:(1)写实,既反映了自然社会的属性和自然界的规律。

中外电影史复习资料

中外电影史复习资料

《中外电影史》复习资料第一章电影的发明与初期发展1.爱德华•幕布里奇于1878年发明了摄影术。

2.卢米埃尔兄弟于1895.12.28 拍摄了《墙》、《工厂大门》、《婴儿喝汤》、《火车进站》、《水浇园丁》。

3.梅里爱的《月球旅行记》、《仙女国》、《太空旅行记》、《小红帽》、《灰姑娘》。

4.英国布莱顿学派代表人物及作品:《老祖母的阅读镜片》(史密斯)、《大吞咽》(威廉逊)、《中国教会被袭记》(威廉逊)1900年,世界电影史第一部追逐片,给后来的蒙太奇叙事提供大量灵感。

5.格里菲斯1915的《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誉为“无时代的杰作”,第一个隐喻蒙太奇的运用。

6.二、电影胶片的发明爱迪生、狄克逊7.国际四大电影节:一、美国奥斯卡电影金像奖(Academy Awards)二、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号称“国际电影节之父”。

三、柏林国际电影节:有“金熊奖”和“银熊奖”。

第4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红粉》。

四、法国戛纳电影节:成立于1939年夏天,分为“金棕榈奖”、“评委会特别奖”。

8.华语获奖情况:1975年,胡金铨的《侠女》获得戛纳技术奖,成为首部折桂戛纳的华语电影。

1990年张艺谋的《菊豆》获得路易斯-布努埃尔奖。

1993年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获金棕榈奖,侯孝贤的《戏梦人生》获评委会大奖。

1994年张艺谋的《活着》获得评审团大奖,葛优成为首位华人戛纳影帝。

1997年香港导演王家卫的《春光乍洩》,夺得最佳导演奖,成为首位获得此奖项的华人导演。

2000年王家卫的《花样年华》获得最佳艺术成就奖,梁朝伟凭此片荣膺戛纳影帝。

2004年张曼玉以法国电影《清洁》获得戛纳影后桂冠。

2005年王小帅的《青红》获得评委会大奖。

2006年,王家卫成为第一个担任戛纳评委会主席的华人。

第二章美国电影1. 1911年第一本影迷杂志《电影故事杂志》出版上市,标志着电影明星时代的到来。

2.洛杉矶郊外,1920年好莱坞正式建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电影史※1905年,丰泰照相馆第一次尝试拍片《定军山》的历史意义1、把电影这一舶来品与中国传统艺术相结合,使电影(影戏)在中国生根并发展开来;2、影片已戏曲为内容,为影戏的传统的发展奠定了开端,并且为使电影的语言本土化开了先河。

※商务印书馆1920年拍摄影片《天女散花》和《春香闹学》(梅兰芳)※郑正秋和张石川作为中国电影拓荒者对电影艺术的追求的异同1、郑正秋:认为戏剧改良社会,教化民众,以艺术形式进行社会教育,“文以载道”;2、张石川:更重视商业性。

※郑正秋对中国电影的贡献1、把原本隶属西方语言的电影引进中国,并力求本土化,做出贡献;2、开创电影现实生活从戏剧艺术吸取营养,补充电影的发展;3、把自己的戏剧经验和叙事传奇手段艺术结合,创造出适合中国观众观看的家庭伦理剧叙事模式,善于虚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

※《孤儿救祖记》作为开放性影片对中国史的意义1、本片中形成了自己的叙事语言体系,不像以前单出模仿外国;影片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创作方法,加以运用;2、吸取传奇、文明戏等形成自己的叙事方式,形成自己的语言方式;3、形成中国家庭伦理剧的规范;4、具有影戏风格;5、本片商业上的成功,刺激了电影商业性的发展。

※影戏特点1、注重社会教化,郑正秋开创“文以载道”,以褒善贬恶为主题;2、依照戏剧原则、冲突叙事;3、舞台空间、平面展开人物调度;(多横向)4、镜头语言方面多以中近景为主,焦点载第三像部的中间,所谓“中近景语言体系”。

※明星公司的创作模式、特点1、通俗社会片模式上,取材家庭伦理故事为主;2、价值判断上,富于社会责任感的改良思想和同情弱者的人道主义取向;3、在技术运用上,是以传统文艺的传奇手法和平俗流畅的叙事结构,峰回路转、有头有尾的创作方法为特点,争取了多数市民和观众的支持。

二十年代中国电影的不同风格、流派1.长城派创办于1921年,华侨李泽源承办;主要特点是拍摄问题剧,提出中心问题,直接面对当时社会现实,达到针砭时事的目的;重要的创作人员是侯曜,他坚信为人生而艺术;侯曜作品中提出一个社会问题和几个各式各样的人生问题,如妇女问题、战争和平问题等尖锐社会焦点。

影片:《弃夫》《春归梦里人》长城派受到社会舆论好评,认为他曲艺高尚,不失艺术趣味。

2、神州派1924.10 汪煦昌创办,认为电影应该陶冶性情,给人潜移默化影响;反对粗制滥造、以牟利为单一目的,他希望能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改造社会。

代表作品注重艺术形式,多位家庭、婚姻、手足情为题材,宣扬人情和人性,希望通过情绪莱感染观众,最终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影片:《难为了妹妹》《可怜天下父母心》《好儿子》神州派主要收到了知识分子的欢迎,认为他是当时出类拔萃的影片,但不为一般平民所接受,所以导致了他商业上的失败,于1927年结束。

3、上海影戏公司即上海派、上海群体,但杜宇极其家人为发起人,但杜宇画家出身,所以他认为“影戏是动的美术”,他把绘画经验带到创作中,作品具有追求形式感的唯美倾向。

影片:《海誓》4、欧化派以王元龙、史东山为代表的大中华百合影业公司,在内容上,欧化派表现对西方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认同;在造型上,中西风格相糅杂。

影片:《美人计》《王氏四侠》5、民粹派/稗史派天一影片公司为代表,以宣传传统(旧文化)为偏好,从历史传统中找题材,鼓吹传统道德、旧伦理;多拍摄民间故事片,以忠信和平、人类互助为伦理范畴。

二十年代片种三个概念:古装片、武侠片、神怪片,1926年下半年开始1、古装片又称“稗史片”,多根据旧文学素材改编为题材,采用人物和故事原型主要来源于评弹数目和演义小说,多直接扮演“才子佳人”或“英雄美人”等传统叙事母题。

影片:《美人计》《西厢记》由于过于切近商业功利意图,并未得到当时舆论肯定;但个别杰出之作在技术创作上还是值得肯定的。

2、武侠片是继古装片后,商业电影竞争中的第二个浪潮,兴起原因主要直接来自市场的诱惑。

影片大多取材传统侠义小说和武侠小说,更有类型化特征:多种明确的冲突主题,如除霸型、复仇型等;角色设置吻合观众的想象;注重明星效应;影片:《大侠甘凤池》《儿女英雄传》某种程度影片也带有曲折隐晦的方式评价生活的意味,但由于质量不能得到保证,佳作很少。

3、神怪片是武侠片在二十年代的一个变种,用武侠片有一定渊源关系,但又有自己不同的创作特征:不注重武术较量,而热衷于武林门派间的法术争斗;在视觉形象上,依靠特技制造的视觉奇观;更注重连集片,往往一集成功后连续拍摄,直到观众看烦为止;影片:《火烧红莲寺》总结:当时起到很坏的社会作用,青少年走入山林不在少数,国民政府下令禁止,但他对特技的探求应予以肯定,他集中探讨了摄影机的无限可能性。

联华影业公司的早起创作风格1931年商人罗明佑创办,提出复兴国片的主张。

制片口号:提倡艺术、宣扬文化、启发民智、拯救影业。

早期创作力量是孙瑜、朱石麟、黎民伟等人。

早期创作面貌较杂,编导创作人员大多是受资产阶级教育的知识分子,而不同于过去的优秀的鸳鸯蝴蝶派的文人和文明戏出身的电影工作者。

联华的创作未卷入武侠、神怪、古装影片的制作中,也摆脱了文明戏的影响。

联华创作突破了中国电影长期以来流水帐交代故事的陈规旧套,比较讲究导演技巧,注重电影艺术的特性,在当时给人新进的感觉。

其趣味受当时青年知识分子、学生的欢迎,成为明星、天一之外风格独特的一面大旗。

田汉早期的电影主张1926创办了“南国电影社”,摄制《到民间去》《短笛余音》。

具有强烈的民粹主义倾向,号召到民间去寻找力量。

影片《到民间去》是代表作。

霸电影看作造梦的机器,强调电影是一个宣泄苦闷的工具,佑强烈的个人主义倾向。

左翼电影※左翼电影运动兴起的原因1、一二、八事变”对中国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大敌当前,观众厌恶脱离生活、逃避现实的蝴蝶派和武侠神怪电影,并相电影界发出猛醒救国的劝告。

按以往创作方式制作的影片,无人问津,影业老板纷纷遭到失败,经济遇到严重危机。

2、作人员表达了题材创新的愿望。

3、中共地下组织加强了对电影工作的关注,着手参与和影响电影工作。

瞿秋白组织了“五人领导小组”——沈端先(夏衍)、阿英(钱杏邨)、王尘无、石凌鹤鹤司徒慧敏五人。

4、社会时代要求,创作界本身呼吁和主动改变现状的愿望,以及中共的重视,最终形成了左翼电影的创作GC。

※左翼电影的创作方法现实主义真实性和革命主义文艺倾向性的结合。

表现为两种道路:1、现实主义基础下的写实原则,能不能真实具体的反应三十年代现实是区别新旧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

三十年代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尖锐,优秀作品成功之处是通过电影这一艺术手段,生动的把真实显现在银幕上。

夏衍是现实主义道路下走写实风格的典型代表。

《狂流》以写实的笔触,写长江大水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灾难。

《春蚕》以近生活流方式记录三十年代农民丰收下反得丰灾得残酷现实。

2、现实主义基础下与浪漫主义结合。

田汉、孙瑜为代表,他们得作品也反映了三十年代社会现实,但是充分利用浪漫主义诗情、激情。

影片:《大路》《风云儿女》等。

※夏衍剧作特点1、题材多样,反映现实。

反帝反封主题下,描写农村、城市各类人物,暴露不合理现象,给人真实亲切感受。

2、人物刻画生动鲜明。

夏衍塑造各式人物,工人、农民、资本家、地主、市民各个表现得真实可信,具典型性。

3、剧作形式多样,借鉴郑正秋得编剧方法,学习外国编剧手段,创造多种结构形式。

《自由神》——纵向式诗史结构;《压岁钱》——横断面得社会风貌展示。

4、善于运用对比手法。

5、剧作富有电影感,善于运用特写手法,达到对比强化效果,注重剧作的语言功力,人物的对话具有生活化和个性化的特征。

※田汉剧作的特点※阳翰声剧作的特点※为什么说三十年代摄制的《姊妹花》是郑正秋的一大进步和影戏电影的一个创作高峰?1、通过《姊妹花》,扩大了创作者的创作视野,由婚姻、家庭伦理到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

2、不再是抽象的善恶说教,由善恶观到阶级观的转变,以生动对比的画面展示阶级悬殊、贫富对比的生活现实。

3、艺术上保持了一贯的艺术特长,情节曲折、动人,雅俗共赏。

4、电影蒙太奇手法灵活顺畅,结构打破时空顺序,并运用闪回联想和技巧,推动剧情。

所以说《姊妹花》既体现了郑正秋的进步,也体现了二十年代影戏但应美学的特征,是影戏电影的高峰作品。

5、由善恶走向阶级观。

※孙瑜创作风格1、以劳动人民生活为题材,以青年男女为主角。

2、具有浪漫主义倾向、向上的精神。

3、用小的细节和动作来刻画人物,渲染情节。

4、注意作品的娱乐性、趣味性。

5、善于运用歌曲营造情绪,叙事流畅、注重造型语言。

(《小玩意儿》《大路》)※吴永刚的创作风格1、吴永刚把中国绘画艺术特点运用到电影创作,形成自己淡雅含蓄的风格。

2、导演手法简洁明快,叙述、叙事简明流畅,善于运用镜头画面来揭示人物心理矛盾。

(《神女》《壮志凌云》)※为什么说《神女》是中国无声电影的一个创作高峰?1、本片不仅具有社会意义,还有文化意义,反映了空洞人道主义在畸形的社会现实钱的软弱无力,悲剧意义不仅是母女悲剧,也是时代悲剧。

2、《神女》比较重视视觉因素,并通过造型推进叙事,具有强烈的电影美感。

3、体现了一种民族情绪,形成一种委婉含蓄的艺术风格。

影片创造除一个不同于当时一般影片的民族审美艺境。

※蔡楚生的创作风格(左翼时期)1、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作品取材于现实,主题是反帝国主义、抗日、反封建主义。

2、善于利用家庭悲欢离合的人物和命运来概括历史。

3、尊重电影观众,具有大众意识,雅俗共赏。

4、电影表现手法善于运用对比和细节。

(《迷途的羔羊》《新女性》《渔光曲》)※沈西苓的创作风格1、关注现实。

《十字街头》就是代表2、强烈的对比手法。

3、悲喜剧的艺术风格。

4、具有诗情画意,造型感强。

5、对电影蒙太奇运用做了大量的探索,注重短镜头的组接。

※为什么说:“《马路天使》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先驱(萨杜尔语)”?1、题材来自现实生活,并运用严格的现实主义手法真实再现三十年代中国现实生活,这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追求真实美学的战后状况相一致的。

2、《马》描写一些小人物的不幸命运,正符合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非英雄化的主张;结尾无概念化说教和光明结尾,这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提出问题、不解决问题是一致的。

3、《马》运用了运动长镜头、实景拍摄,表演质朴自然、生活化,都达到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纪实性的艺术效果。

※左翼电影继承民族传统两种倾向1、影戏传统:蔡楚生继承了郑正秋,又发展了三点。

2、吴永刚民族文化,意境派。

※软性电影和国防电影1、软性电影:1933.08 左翼电影创作GC时期,国民党文人刘呐鸥等人倡导主张“电影是给眼睛吃的冰激凌,是给心灵坐的沙发椅”,他反对左翼电影在银幕上闹意识、充满说教和左倾色彩,他认为电影应该是软性的,提倡艺术快感论。

电影:《化身姑娘》希望人们脱离现实,但不合时宜,是反动的思想,受到左翼的批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