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课的新理念与新教法[优质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二
很大程度上,是教师逼着学生在课堂上说假话。
[案例] 不酗酒
• • 傍晚,小强和同学一起去郊游,随行同学带了一些
白酒,同学们都兴致勃勃拿出杯子准备喝酒。小强觉得 这样做不对,他该怎么办?
两种德育思维模式导致不同的引导方法
常见的教学引导思路
(1)强化对酗酒危害性的认识 (2)按照正确的道德规范思考应该怎么做(口号式的教学)
有效的道德学习
有效的道德学习
Leabharlann Baidu
教师应做到
(五)自主的道德学习
在道德与法治课学习中
(五)自主的道德学习
43
案例:《我们并不拥有无限》
通过看数字、读地图、看图片,读柱状图,引导学生发现和寻找我国可 耕资源越来越少的原因,再设想结果,最后探讨怎么办,我们该怎么做。 老师不把现成的结论直接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获得感悟和认知。
有效教学的引导思路
(1)认识酗酒的危害性 (2)学生行为选择的困惑点(别人笑他、失去朋友……) (3)如何选择恰当的行为策略(我找借口不喝……)
36
这样教育的结果
学生课上说的与心里想的不一样,他们在课堂上 越来越不会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他们能够察言 观色,说出成年人想要的答案。 同时,学生会说不会做,言行不一致。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刘月霞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点
•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 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 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 关键能力。
明确核心素养,一方面可通过引领和促进 教师的专业发展,改变当前存在的“学科本 位”和“知识本位”现象,一方面可帮助学 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激励学生朝着这一 目标不断努力。
道德与法治课的新理念
专题一: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新理念
目录 CONTENTS
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二 课程改革给小学品德课教学带来的变化 三 道德与法治课程倡导的新理念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教育部目前对课改提出的新任务
1.“立德树人”是课改的核心; 2.注重顶层设计,突出大教育、大课程的关系;统筹好各个学科育人功能和作 用; 3.统筹好各个教育环节和各个方面要素,发挥合力;(课程的设置、课程标准 、学业评价的作用等配套进行) 4.突破难点,具化中国学生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基本品格;(核心素 养) 5.以学生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压缩必修(基础性)、扩大选修(多样性)注: 这一点主要是对高中教育的定位。
童文化中教育儿童。
• 我们要“走近儿童,走近些,再走近些!”
•
——鲁洁
26
(三)以活动为教学的基本形式
要把静态的教材变为儿童主动参与的各 类活动来进行教学。
引导儿童通过观察、调查、讨论、参观、 访问、制作、种植、饲养、交流等多种 方式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与环境互动、 与同伴合作。
1.选择适宜的活动形式
• 2016年6月教育部 、司法部 、全国普法 办联合颁布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
• 2016年9月《道德与法治》课在全正式开设。
17
• 本课程的理念来源于两个课标与一个大纲 •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
18
(一)生活德育理念
• 过去的德育课程存在着理性化、知识化、 学科化等诸多问题,在课程改革中,德育课 程改革由“知性德育”向“生活德育”转型。
10
•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2001
年课程改革中诞生的一门新型德育课程,
15年来,广大教师和教研员立足于课程教
学的实效性,进行了许多有价值的探索,
使这门课教学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
(一)“教学范式”的转变
调查、实验、交流、讨论、表现和汇报等 正在成为品德课中常用的学习方式。
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 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励学 生的思考。
•
(二)儿童为本的方针
• “我们要创造一个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 推选适合教育的儿童”的理念。
•
——麻省大学乔治·福门教授
• 我们应该在教学中给予孩子思考和活动的空 间,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中精彩!
25
(二)儿童为本的方针
• 无论是教材或是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都要注意营造一种儿童文化,倡导教师在儿
引导学生思考道德两难问题
(五)自主的道德学习
不回避适当的经验传授
(六) 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结合
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
办于2016年6月颁布了《青少年
法治教育大纲》,今年9月又在
中小学起始年级开设《道德与法
治》课。 • 学生从小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
教育部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六大素养)
社
会
参
责任担当
与
实践创新
自
主
学会学习
发
健康生活
展
全面发 展的人
人文底蕴 科学精神
文化基础
《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 特定学科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 一门学科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 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学科育人 价值的集中体现。
二、课改给小学品德课教学带来的 变化
活动内容要贴近主题 ,活动形 式要服从内容
符合儿童的生活经验、认识 能力、学习方式等
不能为活动而活动
2.重视活动的整合
3.开放地组织活动
3.开放地组织活动
(四)有效的道德学习
• 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是困扰我们多年的话题
•
为什么我们 的学生知行
脱节?
学生为什么 常说空话和
套话?
问题一
我们时常听到学生在课堂上说套话 、空话、大话,满口成人腔,缺少 童真童趣。
具体表现
生活德育理念
• 生活德育理论要求学习者成为生活的当事人而不是旁观者。
• 过去的学生 •
• 现在的学生
在课程学习中要成为生活和道德问题中的当事人。 教室中作为学习者的“我”(学生)应与课程内 容所呈现的生活事件中的“我”相交会 ,让两个 “我”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进行融合
(二)儿童为本的方针
(二)教材观的转变
教师不再是教材的忠 实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创造 者,上课不是讲教材,而 是将教材作为学习资源和
引导学生活动的线索。
(三)学习方式的转变
(四)教研方式的变化
三、道德与法治课程倡导 的新理念
• 2016年4月教育部发出通知,将原小学《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 品德》课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