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曼 货币政策的作用 翻译
比较分析凯恩斯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并分析其理论的政策含义
比较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与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德异同。
在背景和前提假设方面,不同的地方有,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时期,所以他的理论侧重于解决那个时期的主要问题――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而弗里德曼德的货币需求理论旨在解决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的“滞涨”,所以他的理论前提就不再是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
在凯恩斯的理论中,他做的是短期分析,这意味着价格P是不变的,即在时间长度可观的短期内需求上升是不会导致价格上升的。
相反,弗里德曼长期理论认为,价格不是固定不变的常数,而是一个变动的量,是对国民收入有影响的。
在通货膨胀的条件下,价格或多或少地会影响实际国民收入;在“滞涨”的条件下,价格P影响名义国民收入。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中把货币定义在M1层次上,即此时的货币时没有任何收益的。
而弗里德曼却扩大了货币涵盖的内容,将货币定义在广义货币的层次上,即M2层次。
他认为货币定义应以严格的计量经济学方法来测定。
所以根据货币总量与国民收入的相关系数最大以及货币总量与国民收入的相关系数要分别大于总量中各个组成部分与国民收入的相关系数这两个标准,他把货币定义为M2。
相同的地方有:凯恩斯和弗里德曼都认为货币是收到利率影响的一种资产。
在需求函数的建立方面,不同的地方有: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只与两个变量有关,即收入(Y)和利率(i)。
具体分析来说,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的动机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交易动机,指个人或企业需要货币是为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
按照凯恩斯的说法,出于交易动机的需求量主要决定与收入Y,收入越高,交易数量越大,从而所需要的货币量就越大。
所以货币的交易需求量是收入的增函数;第二,预防动机,指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这一货币需求大体上也与收入成正比,是收入的函数;第三,投机动机,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由于有价证券的价格和利率是成反比的,有价证券的价格上升意味着利率的下降,反之则反是。
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
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是20世纪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的现代货币数量论对货币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他的理论中,货币数量论是核心,他认为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详细介绍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并分析其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的核心观点是,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
他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会影响货币需求量,而货币需求量的变化又会影响经济活动和价格水平。
因此,货币供应量的稳定性对于经济稳定至关重要。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供应量主要由中央银行控制,而中央银行的目标应该是保持货币供应量的稳定性,而不是追求特定的经济增长率或通货膨胀率。
他认为,中央银行应该根据经济状况灵活调整货币供应量,以保持货币需求的稳定。
二、理论意义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对货币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强调了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性,认为中央银行应该将其作为货币政策的核心目标。
此外,他还提出了关于货币需求的理论,认为货币需求量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这些理论对于后来的货币政策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应用价值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在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首先,它为中央银行提供了制定货币政策的基础,帮助中央银行更好地理解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控制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增长。
其次,它为经济学家提供了研究货币政策的理论框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经济现象和预测未来趋势。
四、结论总的来说,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对货币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它强调了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关于货币需求的理论,为后来的货币政策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然而,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它忽略了其他因素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影响,如技术进步、国际贸易、人口变化等。
弗里德曼货币理论研究第一章货币数...
内容摘要(一)选题背景米尔顿·弗里德曼,20世纪最著名、最具影响力的美国经济学家之一。
2006年11 月16 日,这位 1976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在美国旧金山去世,享年94 岁。
米尔顿·弗里德曼于1912年7月31日生于纽约州的布鲁克林,他的家庭是来自喀尔巴阡山脉罗马尼亚的移民。
美国的多元文化氛围让他成长为“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的一代宗师。
他曾先后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等多所院校任教,是美国芝加哥学派的领袖,一直遵循芝加哥学派的传统,主张经济自由主义,被称为反凯恩斯主义的先锋。
在公共政策领域中,他曾经担任过美国总统候选人巴里·戈德华特及尼克松总统与里根总统的非正式顾问。
弗里德曼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强烈抨击政府过度干预市场,这与当时被人们奉为经典的凯恩斯主义格格不入。
“离经叛道”的弗里德曼凭借自己对美国经济的深刻体验,清醒地看到凯恩斯主义所面临的理论危机。
他坚持不懈地宣扬自己独到的经济见解,随时准备着为探寻真理而与他人进行辩论,他自己为此也受尽了那些无法理解他的人们的嘲弄。
事实上,只有在过去的15至20年里弗里德曼才受到实事求是的看待,而在此之前,弗里德曼的经济思想被人们视为荒诞不经,像杜克大学这样的名校图书馆甚至连其著作都不被允许摆放在书架上。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自由化趋势的日益显现,他几乎“独自”恢复了“货币数量论”的重要历史地位,同时发起了一场广为人知的反凯恩斯主义论战,并取得了成功,他本人也因此而成为了自由市场精神的旗手。
弗里德曼与他一直反对但始终保持尊敬的凯恩斯,曾先后深刻影响了20 世纪的下半叶和上半叶。
受他们学说影响的国家,如今还在实践中或明或暗地按照其理论前行,而他们却从此只能留下其思想的光影,将长达半个世纪的思想争战留给了这个争论不休的世界。
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货币理论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它几乎成为了现代货币政策理论和操作的代名词。
他在货币理论与政策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宏观经济学 货币主义 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
三、货币主义的政策建议和影响 (一) 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是无效的 1、没有相应的货币政策相配合,纯粹的财政政 策在刺激经济方面是无效的; 2、由于政府支出(或投资)往往是非生产性 的, 而私人投资一般是生产性的,因而 “挤出”发 生的结果往往会降低整个经济的增长能力。
总之,凯恩斯主义所主张的扩张性财政政 策无助于刺激经济增长、降低失业率,反而会 引起通货膨胀,降低国民经济增长。
40
30
20
10
0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00 01 01
第5章
货币主义、供给学派 货币主义、供给学派 和理性预期 和理性预期
第一节
新自由主义诞生的背景
20世纪 60年代西方国家的滞胀严重动 摇了新古典综合派的地位: 1、难以解释滞胀现象。 2、难以提出有效的政策措施。 3、长期的政府干预导致严重后 果。
弗里德曼:价格指数P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Y 发生变化时,所需要的货币数量M同比例变 化,故此M应该是P和Y的一次齐次式。则:
f ( λ P , rb , re , r P , ω , λ Y , u ) = λ f ( P , rb , re , r P , ω , Y , u )
约 定:
1 λ = P
P E` P` P E
AS`S ASS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D y ` y* y` y
一、货币主义(货币学派)
货币主义是二十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个经济学流 派,亦称货币学派,其创始人为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弗里德曼。 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 1912-2006) :经济学家 货币主义(亦称货币学派)创始人,芝加哥学派主要 代表之一。1932年在拉特格斯大学毕业,1933年获 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1935-1937年在美国自然资源 委员会工作,1941-1943年在美国财政部赋税研究署 工作。1946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去芝 加哥大学任教,1948年任该校教授。1977年退休后 去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任高级研究员。1967年任 美国经济学协会主席。1969-1971年任尼克松总统经 济顾问委员会委员。1976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金。
9《货币政策的作用》(1968)_ 米尔顿_弗里德曼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merican
Economic
MARCH 1968
Review
Number 1
VolumeLVIII
THE ROLE OF MONETARY POLICY* By MILTON
FRIEDMAN**
There is wide agreement about the major goals of economic policy: high employment, stable prices, and rapid growth. There is less agreement that these goals are mutually compatible or, among those who regard them as incompatible, about the terms at which they can and should be substituted for one another. There is least agreement about the role that various instruments of policy can and should play in achieving the several goals. My topic for tonight is the role of one such instrument-monetary policy. What can it contribute? And how should it be conducted to contribute the most? Opinion on these questions has fluctuated widely. In the first flush of enthusiasm about the newly created Federal Reserve System, many observers attributed the relative stability of the 1920s to the System's capacity for fine tuning-to apply an apt modern term. It came to be widely believed that a new era had arrived in which business cycles had been rendered obsolete by advances in monetary technology. This opinion was shared by economist and layman alike, though, of course, there were some dissonant voices. The Great Contraction destroyed this naive attitude. Opinion swung to the other extreme. Monetary policy was a string. You could pull on it to stop inflation but you could not push on it to halt recession. You could lead a horse to water but you could not make him drink. Such theory by aphorism was soon replaced by Keynes' rigorous and sophisticated analysis. Keynes offered simultaneously an explanation for the presumed impotence of monetary policy to stem the depression, a nonmonetary interpretation of the depression, and an alternative to monetary policy
货币主义弗里德曼
货币主义弗里德曼“规则”?伟大的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11月16日去世了,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经济理论遗产。
其中的货币主义,对我们来说,仍然是一个常学常新的课题。
货币主义(Monetarism)是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形成的一个经济学流派,也称货币学派或现代货币主义,其主要创始人为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米尔顿·弗里德曼。
上周刚刚辞世的这位身材矮小的思想巨人,被人们普遍看作20世纪下半叶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货币主义的“教父”以及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货币主义与政策主张货币学派在理论上和政策主张方面,强调货币供给量的变动是引起经济活动和物价水平发生变动的根本原因,卡尔·布伦纳于1968年使用“货币主义”一词来表达这一流派的基本特征,此后被广泛沿用于经济学文献之中。
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物在美国主要有弗里德曼、哈伯格、布伦纳和安德森等人,在英国有莱德勒和帕金等人。
货币主义的核心命题是货币在经济活动中最重要,主张货币发行增长率要保持一个不变的速度,让经济中的个体对通货膨胀有充分的预期,这种货币导向机制被称为“弗里德曼规则”。
货币主义认为货币是重要的,货币存量的变化是解释货币收入变化的最主要因素。
通货膨胀在任何时候都是一种货币现象。
弗里德曼从20世纪50年代起,以制止通货膨胀和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为主旨,向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主张提出挑战。
他在1956年发表《货币数量论-重新表述》一文,对传统的货币数量学说进行了新的论述,为货币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此后,弗里德曼和他的同事们利用美国有关国民收入和货币金融的统计资料,进行了大量经济计量学方面的工作,为他的主要理论观点提供了论据。
弗里德曼还以一些实证的研究支持了货币主义关于货币存量的变化在周期性经济波动中发挥独立作用的观点。
自20世纪60年代末期以来,美国的通货膨胀日益严重,尤其是对于20世纪70年初以后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物价上涨与高失业率并存的“滞胀”现象,凯恩斯主义理论无法作出具有说服力的解释。
弗里德曼货币与通货膨胀理论
货币主要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支付债务、投资等。它也可 以作为一种价值储藏,用于在将来购买商品和服务。
货币供应与货币政策
货币供应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供应应由私人部门决定,而不是由政府控制。他主张实行 “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即让货币供应量以固定的比率增长。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来影响经济的政策手段。弗里德曼主张 通过控制货币供应来保持物价稳定,并认为货币政策应具有透明度和可信度。
货币政策的操作与实践
货币政策的操作
弗里德曼认为,为了实现物价稳定,中央银 行应该根据经济形势和预期通货膨胀率来调 整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
货币政策实践
在实践中,美国等国家采用了弗里德曼的货 币政策主张,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节经
济活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弗里德曼的政策建议与评价
政策建议
弗里德曼认为,为了实现物价稳定,中央银行应该保 持独立性,避免受到政治干扰,同时应该向公众和市 场提供明确的政策信号和预期引导。
03
弗里德曼的货币政策主张
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
货币政策目标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应该是 实现物价稳定,并以此为出发点,探讨了货 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
货币政策工具
弗里德曼主张采用单一规则货币政策,即通 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节经济活动,同时认 为应该将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设定为一个相 对固定的目标值。
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影响
正面影响
弗里德曼认为,温和的通货膨胀可以刺 激经济增长,因为价格上涨会刺激消费 者增加支出和投资,从而促进生产和就 业。
VS
负面影响
然而,过度的通货膨胀会带来一系列负面 影响。首先,它会扭曲价格信号,使消费 者难以做出正确的购买决策。其次,它会 增加经济的不确定性,使企业和个人难以 规划未来。此外,过度的通货膨胀还会导 致社会不稳定,引发社会不满和政治动荡 。
经济学最全词典 中英对照
经济学词典提供经济学词典.向他致敬!Ability-to-pay principle(of taxation)(税收的)支付能力原则按照纳税人支付能力确定纳税负担的原则。
纳税人支付能力依据其收人或财富来衡量。
这一原则并不说明某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到底该比别人多负担多少。
Absolute advantage(in international trade)(国际贸易中的)绝对优势A国所具有的比B国能更加有效地(即单位投入的产出水平比较高等)生产某种商品的能力。
这种优势并不意味着A国必然能将该商品成功地出口到B国。
因为B国还可能有一种我们所说的比较优势或曰比较利益(comparative advantage)。
Accelerator principle 加速原理解释产出率变动同方向地引致投资需求变动的理论。
Actual,cyc1ical,and structual budget 实际预算、周期预算和结构预算实际预算的赤字或盈余指的是某年份实际记录的赤字或盈余。
实际预算可划分成结构预算和周期预算。
结构预算假定经济在潜在产出水平上运行,并据此测算该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税入、支出和赤字等指标。
周期预算基于所预测的商业周期(及其经济波动)对预算的影响。
Adaptive expectations 适应性预期见预期(expectations)。
Adjustable peg 可调整钉住一种(固定)汇率制度。
在该制度下,各国货币对其他货币保持一种固定的或曰“钉住的”汇率。
当某些基本因素发生变动、原先汇率失去合理依据的时候,这种汇率便不时地趋于凋整。
在1944-1971年期间,世界各主要货币都普遍实行这种制度,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Administered(or inflexible)prices 管理(或非浮动)价格特指某类价格的术语。
按照有关规定,这类价格在某一段时间内、在若干种交易中能够维持不变。
(见价格浮动,price flexibility)Adverse selection 逆向选择一种市场不灵。
简述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1. 引言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于1956年提出的一种描述货币需求与相关因素之间关系的经济学模型。
该函数被广泛应用于宏观经济学领域,用于解释货币供应与货币需求之间的关系,以及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2. 函数定义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可以表示为:其中,M表示货币供应量,Y表示实际国内生产总值(Real GDP),R表示名义利率,k和h为正的常数,表示货币需求对Y和R的弹性。
3. 用途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主要用于解释货币供应和货币需求之间的关系,以及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具体用途如下:3.1 描述货币需求与实际产出之间的关系货币需求函数中的参数k表示货币需求对实际产出的弹性。
通过调整k的值,可以描述货币需求在不同经济环境下对实际产出的敏感程度。
当k较大时,货币需求对实际产出的弹性较高,说明货币在经济中的流通速度较快,货币供应对经济的影响较大;当k较小时,货币需求对实际产出的弹性较低,说明货币在经济中的流通速度较慢,货币供应对经济的影响较小。
3.2 解释货币需求与利率之间的关系货币需求函数中的参数h表示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弹性。
通过调整h的值,可以描述货币需求在不同利率环境下的变化情况。
当h较大时,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弹性较高,说明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较大;当h较小时,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弹性较低,说明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较小。
3.3 分析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货币政策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经济活动。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可以帮助分析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货币需求函数中的M项增加,表示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刺激经济活动;当名义利率下降时,货币需求函数中的-hR项减小,表示利率的下降会刺激货币需求。
因此,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可以通过货币需求函数来预测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4. 工作方式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描述了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之间的关系。
简述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简述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他提出了一种货币需求函数,用来解释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是如何决定的。
货币需求函数是描述货币需求与货币供应、收入水平和利率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领域,对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可以表示为:M = P * L(R,Y),其中M表示货币供应量,P表示物价水平,L表示货币需求的函数,R表示利率,Y表示收入水平。
这个函数表达了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取决于物价水平、利率和收入水平。
物价水平是影响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
当物价水平上升时,人们需要更多的货币来购买商品和服务,因此货币需求增加。
反之,物价水平下降时,人们需要的货币减少,货币需求减少。
这是因为物价水平上升会导致货币的购买力下降,人们需要更多的货币来满足购买需求。
利率也对货币需求有着显著的影响。
当利率上升时,存款利率提高,人们更愿意将资金存入银行而不是持有现金,因此货币需求减少。
相反,当利率下降时,存款利率降低,人们更愿意持有现金而不是将资金存入银行,因此货币需求增加。
这是因为利率的变化会影响人们持有现金和储蓄的选择。
收入水平也是影响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
收入水平增加时,人们的购买力增强,因此货币需求增加。
相反,当收入水平下降时,人们的购买力减弱,货币需求减少。
这是因为收入水平的变化会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进而影响对货币的需求。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说明了货币需求与货币供应、物价水平、利率和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货币需求的分析和预测,政府和央行可以制定合理的货币政策,以调控货币供应量,维护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
此外,货币需求函数的研究也对个人和企业的决策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和运用自己的资金。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是基于一些假设前提的,如理性预期假设、货币中性假设等。
弗里德曼名言
弗里德曼名言1.米尔顿61弗里德曼的名言,"通货膨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货币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者弗里德曼(Friedman)认为“通货膨胀在任何地方都是货币现象” (Inflation is always and everywhere a monetary phenomenon)。
然而,实际经济中的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并不是简单地为表现为货币的多少。
大量的数据经验表明,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向关系主要适用于长期,在短期这种关系并不明显存在。
弗里德曼教授考察了美国历史上1867~1960期间货币供给(以M2度量)与通货膨胀(以GDP减缩因子度量)之间的关系。
注意,他考察的是这两个指标每十年的平均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即以每十年作为一个数据点来考察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所得出总的结论是:高的货币供给导致高的通货膨胀。
但是,当把这种考察用于短期分析,特别是观察月度的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的数据时,经济学家们却很难发现二者之间有什么规律性的关系。
“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这个说法,是从长期的角度,撇开了经济中具体因素作用的过程,而对最终结果所做的一种概括性描述:即通货膨胀最终都归结为货币过多。
这如同发洪水是由于水过多一样的道理,而不论水是来自长江的水,还是来自黄河的水,还是来自天上下的雨。
总之,水多是发洪水的基本条件。
同样可以理解为:货币过多是通货膨胀的基本条件。
因此,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与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谈论的是不同层面的问题。
这意味着从长期来看,要抑制通货膨胀就必须要有效地控制货币供给;而从短期来看,抑制通货膨胀必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总的来说,弗里德曼是否认为世界的扁平化是好事还是坏事弗里德曼名言:自由、私有、市场这三个词是密切相关的。
在这里,自由是指没有管制的、开放的市场。
单单使用市场并不足够。
任何国家不论富庶或贫穷的,都在使用它。
只有私有市场也是不足够的。
比较分析凯恩斯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并分析其理论的政策含义
比较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与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德异同。
在背景和前提假设方面,不同的地方有,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时期,所以他的理论侧重于解决那个时期的主要问题――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而弗里德曼德的货币需求理论旨在解决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的“滞涨”,所以他的理论前提就不再是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
在凯恩斯的理论中,他做的是短期分析,这意味着价格P是不变的,即在时间长度可观的短期内需求上升是不会导致价格上升的。
相反,弗里德曼长期理论认为,价格不是固定不变的常数,而是一个变动的量,是对国民收入有影响的。
在通货膨胀的条件下,价格或多或少地会影响实际国民收入;在“滞涨”的条件下,价格P影响名义国民收入。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中把货币定义在M1层次上,即此时的货币时没有任何收益的。
而弗里德曼却扩大了货币涵盖的内容,将货币定义在广义货币的层次上,即M2层次。
他认为货币定义应以严格的计量经济学方法来测定。
所以根据货币总量与国民收入的相关系数最大以及货币总量与国民收入的相关系数要分别大于总量中各个组成部分与国民收入的相关系数这两个标准,他把货币定义为M2。
相同的地方有:凯恩斯和弗里德曼都认为货币是收到利率影响的一种资产。
在需求函数的建立方面,不同的地方有: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只与两个变量有关,即收入(Y)和利率(i)。
具体分析来说,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的动机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交易动机,指个人或企业需要货币是为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
按照凯恩斯的说法,出于交易动机的需求量主要决定与收入Y,收入越高,交易数量越大,从而所需要的货币量就越大。
所以货币的交易需求量是收入的增函数;第二,预防动机,指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这一货币需求大体上也与收入成正比,是收入的函数;第三,投机动机,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由于有价证券的价格和利率是成反比的,有价证券的价格上升意味着利率的下降,反之则反是。
弗里德曼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弗里德曼货币政策传导机制1. 前言弗里德曼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货币政策执行模型。
该机制主要揭示了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和传导途径。
本文将详细介绍弗里德曼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基本原理、传导途径以及相关政策效应。
2. 弗里德曼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基本原理弗里德曼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货币供应量的调整来影响利率,从而进一步影响投资、消费和总需求,最终对经济产生影响。
这一机制的核心是货币供应量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根据弗里德曼的观点,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会影响利率,进而对经济产生影响。
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市场上的货币供应相对充裕,市场利率有可能下降;反之,当货币供应量减少时,市场上的货币供应相对紧张,市场利率有可能上升。
利率的变动进而影响投资和消费决策,从而对总需求和经济产生影响。
3. 弗里德曼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传导途径弗里德曼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主要通过利率对经济的影响来传导货币政策。
具体而言,该机制的传导途径包括以下几个环节:3.1 货币供应量调整货币政策的执行首先需要调整货币供应量。
当货币当局希望通过货币政策来对经济产生影响时,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来实现。
增加货币供应量通常会通过开展公开市场操作、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来进行;而减少货币供应量则相应采取相反的措施。
3.2 利率调整货币供应量的调整将会对市场利率产生影响。
如前所述,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市场利率可能下降;反之,当货币供应量减少时,市场利率可能上升。
利率的变动会对企业和个人的投资、消费决策产生影响。
3.3 投资和消费决策利率的变动将对企业和个人的投资、消费决策产生影响。
一般而言,当市场利率下降时,企业和个人倾向于增加借贷行为,从而增加投资和消费;反之,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借贷成本上升,企业和个人可能减少投资和消费。
3.4 总需求变动当投资和消费决策发生变化时,将影响总需求的大小。
一般而言,增加投资和消费将增加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减少投资和消费则相应降低总需求,抑制经济增长。
理解货币主义领袖——弗里德曼的理论
理解货币主义领袖——弗里德曼的理论米尔顿·弗里德曼的学派以货币主义为人所知。
作为货币主义的领军人物,弗里德曼对货币和货币、金融政策的观点格外引人注意。
在《资本主义与自由》一书中,在对自由与政府关系作一般概述的第一、第二章之后,紧随其后的第三章《货币的控制》和第四章《国际金融和贸易安排》就集中表达了弗里德曼在这方面的观点,以及对政府在这方面活动的忧虑和建议。
在第三章一开头,弗里德曼就猛烈的抨击以“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为主要借口的政府对经济事务的干预。
他说,据说,私人自由企业经济具有固有的不稳定性。
听其自然,它会产生繁荣和萧条这种周期性的循环。
……那次[1929年]经济大萧条像大多数其他严重失业时期一样,是由于政府管理不当而造成,而不是由于私有制经济的任何固有的不稳定性。
……为了经济稳定和增长,我们迫切需要的是减少而不是增加政府的干预。
……减少干预仍然会使政府在这些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需要使政府为自由经济制度提供一个稳定的货币机构——这是提供一个稳定的法律机构的一部分职能。
我们来看看弗里德曼在此基础上对货币政策的看法。
在第二章列举政府作为规则制定者和裁判员的作用时,弗里德曼提到了政府对货币的责任,并说,“这种习惯性的和迄今已经几乎不假思索地承认政府的责任使我们彻底地理解这种责任具有更多的必要性,因为它增加了政府从适合于自由社会的活动扩展到不适合自由社会的那些活动的危险性,增加了从提供货币机构到决定个人之间资源的分配的危险性。
”作为一个对货币史了如指掌的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当然知道历史上,各国政府曾经多次利用铸造和发行货币的权利不惜以制造灾难的方式搜刮财富,在这些货币危机中,几乎所有的社会阶层都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在其中获益的,只有做这些事情的政府或者国王,政府以此解决财政困难,国王减轻或者摆脱债务。
还有各种投机家和冒险家。
最终的结果,一般都是革命或者长期的社会动荡。
比如,伴随法国大革命的大量发行不可兑换的纸币所引发的通货膨胀,有人说,损失都落在了“工人阶级、雇员以及低收入家庭的身上。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及含义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及含义1.引言货币需求函数是宏观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描述了人们持有货币的意愿和行为。
本文将介绍由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的货币需求函数及其含义。
弗里德曼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对货币供应和通货膨胀的理论与政策有着深远的影响。
2.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弗里德曼提出的货币需求函数可以表示为:M=P*L(Y,R)其中,M代表货币需求量;P代表物价水平;L代表实际收入(Y)和利率(R)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3.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量主要受到以下两个因素的影响:3.1实际收入(Y)实际收入是指个人或者整个经济体在一定时期内的总收入减去物价水平对应的总支出。
弗里德曼认为,实际收入是货币需求量的主要决定因素。
当实际收入增加时,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通常也会增加,因为他们有更多的钱可以用于交易、储蓄和投资。
3.2利率(R)利率是指借贷资金或存入银行所需支付的费用。
弗里德曼认为,利率对货币需求量有着负向影响。
当利率上升时,人们更倾向于将资金存入银行以获取更高的回报,而减少现金持有量。
因此,利率的增加会导致货币需求量的下降。
4.货币需求函数的含义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4.1通货膨胀的影响货币需求函数提供了解释通货膨胀原因的一个框架。
当物价水平上升时(P增加),货币需求量也会上升。
这是因为人们希望持有足够的货币来应对价格上涨带来的购买力损失。
因此,货币需求函数揭示了通货膨胀与货币供应之间的关系。
4.2货币政策的作用货币需求函数对货币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具有指导意义。
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M),中央银行可以影响物价水平(P)和经济活动。
当经济衰退时,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来刺激货币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复苏。
反之,如果通货膨胀过快,中央银行可以通过限制货币供应来抑制通胀压力。
4.3个人行为模式与经济预测货币需求函数还可以用于分析个人行为模式和经济预测。
弗里德曼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弗里德曼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弗里德曼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一、引言弗里德曼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学家之一,他的学说对于现代经济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货币政策方面,弗里德曼提出了一种新的传导机制,即“货币供应量传导机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弗里德曼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基础、实践应用和优缺点。
二、理论基础1. 货币供应量理论弗里德曼认为,货币供应量是影响宏观经济变化的关键因素。
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公式:“M×V=P×Y”,其中M是货币供应量,V是货币流通速度,P是物价水平,Y是实际产出。
这个公式表明了货币供应量对于物价水平和实际产出有着直接影响。
2. 期望理论弗里德曼认为,人们对于未来经济状况有着明确的预期,并且这些预期会影响他们的行为。
因此,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需要考虑人们对于未来通货膨胀率、利率等方面的预期。
三、实践应用1. 货币供应量目标制度弗里德曼提出了一种新的货币政策制度,即“货币供应量目标制度”。
这种制度要求中央银行设定一个特定的货币供应量目标,并通过调整利率等手段来实现这个目标。
这种制度被广泛运用于美国和其他国家。
2. 市场化利率调节机制弗里德曼主张采用市场化利率调节机制,即由市场力量来决定利率水平。
他认为,中央银行干预市场利率只会导致更大的波动和不稳定性。
因此,他主张放弃对于市场利率的控制,让市场自由决定。
四、优缺点分析1. 优点(1)货币供应量目标制度可以更精确地控制通货膨胀;(2)市场化利率调节机制可以增加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率;(3)弗里德曼的理论基础较为完备,能够较好地解释宏观经济变化。
2. 缺点(1)货币供应量目标制度难以预测货币需求变化,可能导致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2)市场化利率调节机制可能导致利率波动过大,影响经济稳定性;(3)弗里德曼的理论假设较为理想化,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五、结论弗里德曼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一种重要的货币政策理论体系,其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简述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说
简述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说在经济学中,有两种非常相似的理论,都是讨论和分析货币的存在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并深入假设就业与货币的关系。
它们分别是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理论和凯恩斯的理论,它们的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现代西方经济学各流派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这个层面上,现代货币数量理论和凯恩斯理论都对货币的存在进行了区分和分析。
然后,它们的内容似乎是一样的。
即使他们不是,他们也很可能彼此很亲近,但他们不是。
现代货币数量理论主要认为货币是重要的,它是市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货币是债券、股票、股份的替代品。
对于个人来说,货币类似于黄金和玉石,是一种财富资产。
它不重视利率。
它认为市场上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会影响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同时会像蝴蝶效应一样影响国民收入和企业对产品总产出的变化。
对于凯恩斯理论来说,并不否认货币的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货币产生的利率可以转化为另一个层面的商业投资或者通过工资收入的变化来调节市场供求和劳动就业。
重要的是利率。
它们不同吗?他们也有共同点。
但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它们的基本内容。
▲货币现代货币数量理论现代货币数量理论起源于50年代,最初以美国弗里德曼为首的流派认为货币是衡量个人总财富的主要因素,但实际上个人总财富是难以衡量的,那么就只能总永久性收入或者用定性以固定总收入来衡量,不能用不稳定的收入来代替。
那么这时候弗里德曼就考虑到了货币需求,他还对其列出了最基础的公式。
货币需求是个人拥有的财富或者是其他资产对于货币预期的收益率(回报率)的函数。
Md/P=f(Ypη-,, -rm),对于一般人来说,随着个人收入的增加也就是个人财富的增加,那么对于货币的需求也会增加。
▲函数图但弗里德曼不同。
他认为人的永久收入是稳定的。
在商业上升周期的扩张区间,人们的短期收入会大于永久收入,收入的波动范围相对稳定。
因为工资在一条平均线上上下波动,所以往往是永久性收入。
然后得出永久收入稳定的结论。
弗里德曼-货币政策作用PPT文档共34页
怎样思想,就有怎样的生活
The Role of Monetary Policy ----Milton Friedman
货币政策的作用 ------米尔顿·弗里德曼
王慧敏,货币政策的作用主要是:
primacy:promotion of full employment ——促进充分就业
二、货币政策做不到的
These considerations explain why interest rates are such a misading indicator of whether monetary policy is "tight" or "easy."
上述这些考虑说明了为什么在货币政策是 “紧缩”还是“宽松”的问题上利率是一个 令人误解的指示器。
二、货币政策做不到的
影响二: Rising income——raise the liquidity
preference schedule and the demand for loans: 收入的增长——提升人们的流动性偏好 和对贷款的需求;
二、货币政策做不到的
影响三: Rising income—— raise prices ——
二、货币政策做不到的
二、以失业率为评判依据:
A lower level of unemployment is an indication that there is an excess demand for labor that will produce upward pressure on real wage rates.
二、货币政策做不到的
As an empirical matter: low interest rates are a sign that monetary polic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景: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战争结束后,经过恢复与改造,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南部呈现繁荣景象;第二阶段,面对危机与“通胀”,经过调整,8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形势好转,但债务负担沉重;第三阶段,通过调整政策,90年代以来,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
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发展及其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骤然增长,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占有全面的优势。
在完成了由战时经济向和平时期转变之后,美国经济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上述优势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持续增长。
从1955至1968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以每年4%的速度增长。
虽然在同一时期西欧各国和日本的整体经济增长速度赶上了美国(法国为5.7%、联邦德国为5.1%、日本为7.2%、英国为2.8%),但是战后美国经济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中仍占有优势地位。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时期美国经济曾经出现连续106个月的持续增长,这一记录直至90年代出现所谓的“新经济”之后才被打破。
针对美国70年代的滞胀,弗里德曼提出了货币政策的单一原则,认为货币政策应该主要抑制通货膨胀,而不是就业与经济发展,因为他认为货币是中性的,这与传统的凯恩斯理论是不同的,凯恩斯主义认为货币是非中性的,因而二战后西方国家都采取了凯恩斯的方法,通过赤子财政扩大总需求以推动经济发展,然而在美国却出现了财政赤子巨大与失业严重的局面,导致了滞胀.所以弗里德曼提出了他的货币理论.《The role of Monetary Policy-货币政策在经济中的地位》这篇论文就是要讨论其中一种经济政策的手段--货币政策。
详细阐述货币政策手段的贡献有那些,究竟怎样运用该政策才可一使得经济成效达到最大值。
本论文从三个方面对货币政策进行了详细的阐述1.究竟什么是货币政策所达不到的2.货币政策可以达到的目的有那些3.怎样来执行货币政策才是合理的。
货币政策的作用人们对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问题的看法是广为一致的:即高就业率,稳定的价格,及迅速的经济增长。
然而,在这些目标是否彼此协调的问题上人们的看法却不是那么一致,或者,在那些认为这些目标彼此并不协调的人当中,人们对这些目标可以且应该以何种代价相互替换的问题的看法也不是那么一致。
人们在对下述问题的看法上意见是最不一致的:即在取得这几个目标的过程中,各种政策工具可以且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今晚我的中心议题是这类工具中的一种——货币政策的作用问题。
货币政策能有哪些贡献呢?而且为了使货币政策发挥最大作用我们应如何指导它呢?关于这些问题众说纷给。
在新创造的联邦储备系统第一次激发起人们的热忱时,许多观察家将20世纪20年代的相对稳定归功于(用一句适当的时髦话说就是)该系统良好的协调能力。
人们普遍地相信:一个崭新的时代到来了,在这一时代里,商业周期已因货币技术方面的进步而变得过时了。
尽管毫无疑问还存在着某些异议,但这种看法却为经济学家及外行人所共同特有。
大萧条摧毁了这种天真的想法。
于是,人们的看法又转向了另一极端。
货币政策是绳索一根。
你可以拉它以中止通货膨胀,但是你却不可以推它以防止衰退。
你可以将马引到水边,但你却无法使它喝水。
这种格言式的理论很快地便为凯恩斯的更有活力的、更加深奥的分析所代替。
凯恩斯同时还提出了一种解释,以说明货币政策在抑制衰退方面所谓的无能为力,这是关于衰退问题的一种非货币解释,是货币政策的替代物,用以对付衰退。
凯恩斯的建议得到了热烈的欢迎。
如果流动偏好是绝对的或近似于绝对的——正如凯恩斯在严重失业时期所认为的那样——那么利率将不可能通过货币措施而降低。
如果投资与消费受利率的影响极小——正如汉森及凯恩斯的许多美国支持者所认为的那样——那么较低的利率(即使可以实现的话)所能起到的作用也很小。
货币政策受到了双重限制。
据认为,由投资崩溃或投资机会短缺、或顽固的节俭等因素带来的经济紧缩,是不可能为货币措施所中止的。
然而还有另外一种办法,那就是财政政策。
政府支出可以弥补不充分的私人投资。
税收减免可以破坏顽固的节俭习惯。
经济学界对这些观点的广泛接受,意味着:在大约二十几年的时间里,除少数具有叛逆精神的人以外,大多数人都认为新的经济知识已使得货币政策变得陈腐过时。
货币根本不重要。
它的唯一作用是这样一种微不足道的东西:使利率保持较低,以便在政府预算中减少利息支付,促进“食利者的消亡”,也许还将极大地刺激投资,从而在维持高水平的总需求方面对政府支出起辅助作用。
这些观点致使廉价的货币政策在战后得到了广泛的采用。
然而,当这些政策先后在一国又一国中遭到失败时,当一个又一个中央银行先后被迫放弃它们可以不确定地将利率保持在一较低水平上这一夸口时,这些观点受到了猛烈的冲击。
在美国,尽管直到1953年才正式取消钉住政府债券价格的政策,但据根联邦储备系统一财政部记录,公开停止这种做法是在1951年。
为廉价的货币政策(而不是人们普遍认为的战后衰退)所刺激的通货膨胀,结果却成了当代的“正常”现象。
这一结果使得人们对货币政策之能力的信心开始复苏。
在经济学家当中,这一复苏强烈地为下述理论发展所推动,这些理论发展为海伯勒所首创,然而是以庇古的名字来命名的。
这一理论发展指出了一条途径,即财富的变动,通过这条途径,即使不改变利率,实际货币数量方面的变动也会对总需求产生影响。
这些理论发展未能对凯恩斯的下述论点提出有力的反驳:即在流动偏好为绝对的情况下,传统的货币措施将无能为力。
这是因为,在绝对流动偏好的情况下,通常的货币活动只涉及货币对其它资产的替代问题,而不涉及总财富的变动。
但是,这些理论发展确实指出了以其它方式产生的货币数量变动,如何得以对总支出产生影响(即使在绝对流动偏好的情况下)。
同时,更为根本的,这些理论发展确实驳斥了凯恩斯的下述主要论断:即使在一价格灵活可变的世界里,充分就业下的均衡位置也不可能存在。
所以,失业同样地必须由刚性或不完善来解释,而不能作为充分运行的市场过程的必然结果。
对1929-1933期间货币作用的重新评价,也促进了人们对货币政策效能之信心的恢复。
凯恩斯及那一时代的大部分经济学家都认为:尽管货币当局实行了攻击性的扩张政策,但美国还是发生了大萧条——也就是说,货币当局已尽了最大的努力,但仍然无能为力。
近期的一些研究已证明:事实与他们的看法完全相反,美国货币当局当时奉行的是高度通货紧缩的政策。
在经济紧缩的过程中,美国的货币数量下降了1/3。
而且,货币数量下降的原因并不是人们不愿意借款——并不是因为马不愿意饮水。
货币数量下降的原因是联邦储备系统迫使或允许货币基础的急剧下降,是联邦储备系统未能行使联邦储备法案赋予它的职责,即为银行系统提供流动资产。
大萧条是对货币政策之力量的悲剧性证明。
而不是象凯恩斯及如此之多的凯思斯支持者所认为的那样,是货币政策之无能的证据。
在美国,对财政政策之幻想的日益破灭(人们对财政政策影响总需求之能力的幻想的破灭程度,轻于人们对如此使用财政政策的实际可行性与政治可行性的幻想的破灭程度),也促进了人们对货币政策之效能的信心的恢复。
支出对于按照经济活动的进程而对其所作的种种调整反映迟钝,且时滞很长,所以,人们将侧重点转移到税收上面。
这里,许多政治因素掺杂其中,妨碍了人们对实际需要作出迅速的调整。
从我开始撰写此篇文章到现在这几个月中所发生的事情,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
在这个电子时代,“协调一致”是一个极有感召力的词句,但它与可能存在的实际情况相去甚远——也许我应该补充一句,那就是:可能存在的实际情况并不总是意味着灾祸。
经济学界在货币的作用问题上的看法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要认识到这一变化的程度是非常困难的。
今天的经济学家很难接受二十几年前的一些观点,而这些观点在当时是得到公认的。
下面我将引证几个例子。
在1945年发表的一篇讲话中,当时的联邦储备委员会研究部董事E·A·戈登威泽将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描绘为“保持政府债券的价值……”。
他写道:“美国将不得不把安全的、长期货币的收益率调整到2.5% ,这是因为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在这一时代里,风险资本的收益不再象过去那样,可以是无限的。
”在由保罗·霍曼与弗里茨·马克卢普编辑并于1945年出版的一本关于美国繁荣之融资问题的著作里,阿尔温·汉森花了9页的篇幅来讨论“储蓄与投资问题”,结果并没有发现有何必要要使用“利率”或其它任何类似的词句。
在弗里茨·马克卢普所写的文章里,他写道:“与利率有关的问题,特别是与利率的变动性与稳定性有关的问题,不可能属于战后最关键的经济问题之列,但它们却毫无疑问地属于疑难问题之列。
”在约翰·H·威廉姆斯所写的文章里——约翰·H·威廉姆斯不仅是哈佛大学的教授,而且是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长期顾问——他说道:“在战后时期普遍的货币控制之恢复问题上,我不抱乐观态度。
”另一本探讨这一时期出现的战后政策问题的著作,《充分就业:计划与代价》,是由亚伯·P·勒纳与弗兰克·D·格雷厄姆编辑的,而且其撰稿人禁括了各方面的经济学观点——从亨利.西蒙斯与弗兰克·格雷厄姆到亚伯·勒纳与汉斯·内塞。
然而,艾伯特·哈拉西在他对这些文章所作的精辟概述中总结到:“我们的撰稿人没有讨论货币供给问题……这些撰稿人对于为医治实际衰退而采取的信贷政策没有进行专门的论述……通货膨胀也许可以通过提高利率而得到更为有效的防治……但……其它的反通货膨胀措施……更为可取。
”由霍华德·埃利斯编辑并于1948年出版的《当代经济纵览》正是为理顺当代的经济思潮而作出的一次“官方的”努力。
在亚瑟·史密斯茨的文章里,他写道:“在补偿性行动方面,我相信财政政策一定肩负着大部分重任。
而财政政策的主要竞争者——货币政策,在习惯方面似乎是不合意的。
从长远来看,美国这一国家似乎仍将处于目前这种低水平的利率状态之中。
”上面引述的这些论断可以使我们略见二十几年前的经济学观点之一斑。
如果你还想继续进行这一令人沮丧的探究的话,那么我建议你将战后早些时候的《原则》文本中的有关货币部分——当你找到它们时——与现在有关货币的长篇累牍作一下比较,特别是当早期的《原则》文本与最近的《原则》文本是同一著作的不同版本时,情况尤是这样。
从那时起,经济学观点的重心便远远地偏移开来,即使不是完全地回归到20世纪20年代后期的观点上来,与对1945年观点的回归相比,对前者的回归也是更为接近得多。
当然,那时与现在之间存在着许多不同,这其中,在货币政策之效能方面存在的差异,比在货币政策之作用及经济学界所认为的应该用来指导货币政策的标准方面存在的差异要小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