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地质认识实习报告(367)
秦皇岛地区地质认识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区地质认识实习报告(一)前言实习地点:河北秦皇岛市石门寨地区柳江盆地实习时间:2010年7月10日——2010年7月19日实习目的:通过对野外地质、地貌现象的观察、认识、描述和分析,获得最基本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实际动手能力,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实习任务:掌握本区的地层层序及实习地区各时代地层的主要岩性特征、地层分界标志及接触关系,掌握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的识别标志和判定方法。
熟悉和掌握野外地质工作方法及基本技能,学会使用罗盘测量岩层产状,学会画地层刨面图。
实习方法:在专业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观察各个实习路线中的各年代地层、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特征等。
实习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成果:观察了鸡冠山教学路线、东部落-潮水峪教学路线、亮甲山-瓦家山教学路线、黑山窑教学路线、上庄坨-傍水崖教学路线、义院口教学路线、潮水峪教学路线、祖山教学路线的地层及构造特征。
实习评价:本次实习是我们进入大学以来的第一次地质实习,在实习指导老师的带领下顺利完成各个教学路线的学习,圆满完成本次实习任务,通过在野外徒步、爬山,深入自然当中,真切的观察到以往课本上学习过的地质构造现象、不同岩性的岩石以及各地质年代的地层特征,使我们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二)实习工区概况秦皇岛市位于河北省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0′~119°50′,北纬39°50′~40°10′,包括三区四县,三区为海港区、北戴河区和山海关区,四县为昌黎县、抚宁县、芦龙县和青龙县,总面积约7812.4km。
市区长50 km,宽6 km,是一个狭长带状滨海城市。
北倚燕山,南临渤海,东越长城与辽宁省绥中县毗邻,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燕山山脉东段,南部为华北平原北端的滨海冲积平原。
鸟瞰秦皇岛地区,表现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总趋势为西北高,东南低,由山地、丘陵、平原、滨浅海四个地带组成,总体上属于丘陵区。
秦皇岛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秦皇岛野外地质实习报告实习报告地点:秦皇岛日期:xx年xx月xx日-xx年xx月xx日一、实习目的本次地质实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实习生们在实践中学习地质学知识,提高实地调查和实验技能,加深对地质学理论的理解,并掌握运用地质学知识进行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评价的基本方法。
通过实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二、实习内容1.地质调查和样品采集根据导师的安排,我们组分别前往秦皇岛著名景区北戴河、海港公园等地进行地质调查和样品采集。
在野外实地调查中,我们结合地质图、剖面图等工具,观察了岩石的颜色、质地、结构等特征,收集了大量的岩石样品,并进行了标本的鉴定和描述。
2.矿产资源评价根据实地调查的结果,我们对采集到的岩石样品进行了分析,通过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设备研究了岩石的成分和结构特征,并评价了岩石中存在的矿物资源潜力。
对于有潜力的矿产资源,我们还进行了现场的矿石采集和地质勘探工作,通过分析样品中的金属元素含量和矿石层位分布情况,初步评估了矿产资源的价值。
三、实习收获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不仅巩固了地质学科的理论知识,还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在实地调查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将地质图上的信息和野外实际观察到的地质现象相结合,对不同种类的岩石进行测绘和记录。
在样品采集和矿产资源评价方面,我们学会了运用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设备进行分析,并通过多方面的观察和分析,准确地评估岩石中的矿产资源潜力。
此外,实习还增强了我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作能力。
在实地调研中,我们互相协助,共同解决问题,形成了相互支持的工作氛围。
在实验室分析时,我们相互学习,互相交流经验,提高了团队的整体效能。
四、实习总结通过这次地质实习,我们深刻理解了地质学在实践中的重要性,通过实地调查和样品分析,结合地质学理论,我们不仅增加了对地壳运动、岩石成因等方面的了解,还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此外,实习还增强了我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作能力。
秦皇岛地质实习基地报告

秦皇岛地质实习基地报告一、前言秦皇岛,位于河北省东部,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和美丽风光的海滨城市。
秦皇岛地质实习基地位于市区东部,占地面积约 3 平方公里,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实习基地之一。
作为一名地质专业的学生,我有幸来到这里进行为期两周的地质实习。
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入了解了秦皇岛的地质特征,收获颇丰。
二、实习内容1. 地质地貌观测秦皇岛地质实习基地拥有丰富的地质地貌资源,包括海岸地貌、河流地貌、喀斯特地貌等。
我们在实习过程中,通过对不同地貌类型的观测,深入了解了各种地貌的形成机制和特点。
2. 地层剖面观测秦皇岛地质实习基地拥有多个地层剖面,包括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的地层。
我们在实习过程中,通过对地层剖面的观测,了解了不同地层的岩石类型、化石组合和地质年代,加深了对地层学知识的理解。
3. 岩矿鉴定在实习基地,我们参观了岩矿标本室,观察了大量的岩矿标本,学习了岩矿鉴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岩矿鉴定实践,提高了自己的岩矿鉴定能力。
4. 实地考察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秦皇岛市区的若干地质景点,如北戴河鸽子窝公园、山海关长城等,了解了这些景点的地质背景和形成原因。
此外,我们还考察了秦皇岛市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了解了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和防治措施。
三、实习收获1. 知识方面的收获通过实习,我深入了解了秦皇岛的地质特征,巩固了所学的基础地质知识,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同时,我还学会了岩矿鉴定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技能方面的收获在实习过程中,我掌握了地质地貌观测、地层剖面观测、岩矿鉴定等基本技能。
这些技能对于我今后从事地质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
3. 思维方面的收获实习使我认识到,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密切相关。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总结秦皇岛地质实习基地之行,让我受益匪浅。
在实习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地质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秦皇岛地质认识实习报告doc

秦皇岛地质认识实习报告一、实习基地交通位置及自然经济概况石门寨地区位于秦皇岛市北二十八公里,属河北省抚宁县石门寨地区,区内有公路,与秦皇岛相通,从秦皇岛市去北戴河,海滨、山海关等,又有公共汽车往返行使,所以交通极为方便。
工作区坐落在柳江盆地,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北、东、西三面为陡峻的高山所包围。
贯通盆地的大石河是本区的最主要的水系,它流向东南,在山海关以南入渤海,盆地内最高的山峰为老君顶,海拔。
南部大石河河谷内的南刁部落海拔70米左右,盆地的中西部的火山岩分布区是本山区山高陡峻的部分。
一般都在海拔200到500米左右。
本区年降水量为400---1000毫米,多集中于七、八月份,可为全年降水量对70%,山洪也主要集中在这个时期内。
二、地质概况本区地层属华北型,除较普遍缺失中上奥陶统至下石炭统,下中三叠统,白垩系、第三系外,就华北型地层而言,该区地层出露较全,化石较丰富。
各单位地层划分标志清楚,地层特征具一定代表性,全区范围内所出露的地层有元古界的青白口群,下古生界的寒武系,下奥陶统、上古生界的中石炭统至二叠系,中生界的上三叠至侏罗系,新生界的第四系,本区的地层顺序,地层单位的划分和各地层单位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间的接触关系,河北省抚宁县石门寨地区综合地层柱状图本区地层,自下至上简述如下:(一)元古界青白口群1)下马岭组下马岭组是区内出露最老的沉积岩,地层单位不整合于绥中花岗岩r2之上,在张崖子一带,发育良好,出露全,张崖子西剖面可作标中剖面本组厚91米,主要岩性为杂色页岩(包括紫红色,蛋青色、灰黑色,黄绿色等)。
下马岭组的层型剖面,在北京西北昌平县境内,最早的称为下马岭页岩,后又称下马岭页岩组等。
其实下马岭组的岩性不都是页岩,与本区一样还有部分砂岩,区内本组地层有两个韵律组成,第一韵律的底部是灰白色粗粒长石石英净砂岩可作玻璃原料。
本组除主要在东部落近南北向分布外,在西南部的鸡冠山一带也有分布,其与绥中花岗岩的沉积接触关系,在鸡冠山和张崖子西一样明显,波痕、泥裂等现象亦易见到。
2024年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2024年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报告目录:一、实习概况1.1 实习目的1.2 实习时间与地点1.3 实习队伍与组织管理二、地质背景与地质构造2.1 地理位置与地层组成2.2 构造演化与构造特征三、岩石与矿产资源3.1 岩石类型与特征3.2 矿产资源分布与勘探开发四、实习成果与收获4.1 实习过程中的工作内容4.2 实习所得到的经验与启示五、实习评价与建议一、实习概况1.1 实习目的本次地质野外实习的目的是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了解秦皇岛地区的地质背景、地质构造、岩石类型和矿产资源等方面的情况,提高对地质学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1.2 实习时间与地点本次地质实习的时间为2024年7月1日至7月15日,实习地点为秦皇岛地区。
1.3 实习队伍与组织管理实习队伍共有10名成员,由导师负责组织管理。
实习队伍成员分工合作,每个成员负责不同的任务,包括地质调查、样品采集、实验分析等。
二、地质背景与地质构造2.1 地理位置与地层组成秦皇岛位于华北地区,东临渤海,北濒黄海,地处河北省东北部。
该地区主要由白垩纪、新生代和第四纪地层组成。
白垩纪地层包括白垩系、沛县组、威县组等;新生代地层主要有第三系地层,包括震旦系和石灰岩等;第四纪地层主要是冰碛层和冲积层。
2.2 构造演化与构造特征秦皇岛地区经历了多个构造事件的影响和演化。
主要构造特征包括断裂带、褶皱带和喀斯特地貌等。
断裂带主要有北岭断裂带和南岭断裂带,经历了多期构造活动;褶皱带主要有弯曲褶皱和斜坡褶皱,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地貌景观;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威县和沛县地区,形成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
三、岩石与矿产资源3.1 岩石类型与特征秦皇岛地区的岩石类型主要包括火山岩、变质岩和沉积岩等。
火山岩包括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等,主要分布在北岭断裂带附近;变质岩主要有片麻岩、云母片岩等,分布在南岭断裂带附近;沉积岩主要有页岩、砂岩等,在秦皇岛地区广泛存在。
3.2 矿产资源分布与勘探开发秦皇岛地区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铁矿石、石灰石等。
秦皇岛地质工程实习报告总结

秦皇岛地质工程实习报告总结
一、前言
实习是地质工程专业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野外地质、地貌现象的观察、描述和分析,获得最基本的感性认识及整体规律认识,加深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地质学、地貌学野外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实习地点与时间
我于20xx年7月23日至28日,在秦皇岛柳江地区进行了为期六天的野外地质实习。
三、实习内容与过程
实习以班级为单位,由一名指导教师带队,我们油工095班由戴春雷老师带领,并分成若干个小组,每天沿着既定的路线进行实习。
这六天的实习路线分别为:
7月23日:亮甲山—石门寨西门—四方台—瓦家山
7月24日:鸽子窝—北戴河海滨
7月25日:柳江小北山
7月26日:张燕子—东部落—潮水峪—沙锅店
7月27日:山羊寨——秋子峪—吴庄—大傍水—小傍水—上庄坨
7月28日:鸡冠山
四、实习收获与体会
通过实习,我掌握了常见的矿物、岩石、水文、地貌等的野外鉴定测量和观察方法;掌握了地层层序及实习地区各时代地层的主要岩性特征、古生物特征、沉积旋回特征、地层分界标志及接触关系;熟悉和掌握了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实践,理论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同时,我也锻炼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五、实习总结
通过这次秦皇岛地质工程实习,我对地质学、地貌学野外工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实际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团队合作和吃苦耐劳的重要性。
我相信这次实习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秦皇岛地质实习报告个人心得

秦皇岛地质实习报告个人心得在2023年的暑假,我有幸参加了秦皇岛地质实习活动。
这次实习让我收获颇丰,不仅提高了我的地质学知识,也锻炼了我的实践能力。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的个人心得。
首先,实习让我深刻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在实习之前,我对地质学有一定的了解,但大多数是理论知识。
通过实习,我亲身体验了地质工作的艰辛和乐趣。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观察各种地质现象,还要进行实地测量和采集地质标本。
这些实践操作让我对地质学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
我明白了理论知识是建立在实践之上的,只有通过实践,理论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其次,实习培养了我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都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实习的,大家需要分工合作、相互帮助。
有时候,我们需要在恶劣的环境下工作,如炎热的天气、险峻的地形等。
但是,我们没有人退缩,大家都坚持不懈地完成任务。
这种团队合作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将对我的未来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再次,实习让我对秦皇岛的地质地貌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参观了秦皇岛各个地区的地质景观,如柳江盆地、山海关、北戴河等。
这些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地质地貌特征,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
同时,我也了解到秦皇岛地区丰富的地质历史和文化底蕴,激发了我对地质学的兴趣和热爱。
最后,实习让我明白了保护地质环境的重要性。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参观了一些地质自然保护区和地质公园,看到了各种珍贵的地质现象。
然而,这些地质现象也面临着被破坏的风险。
实习让我认识到,作为地质学从业者,我们不仅要研究地质现象,还要积极参与地质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为保护地球资源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之,秦皇岛地质实习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
通过实习,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地质学能力,也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我相信,这次实习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为保护地球资源贡献自己的力量。
秦皇岛工程地质认识实习报告

秦皇岛工程地质认识实习报告秦皇岛工程地质认识实习报告一、前言通过这六天的实习,加深了我对工程地质这门课的认识,让我从书本中走了出来,亲眼见到了真实的地质现象,了解了断层、背斜和滑坡等重要的地质现象,亲自观察了和体验了各种岩石的分布和形态,让我从本质上对三大岩石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实习让我们在自然中更好的理解了原来抽象的概念,使知识具体化,印象更深刻。
实习丰富了我们的学习生活,为我们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实习的过程激发了我在将来学习的热情。
所以,实习对我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我们对这次实习也做了缜密的部署:1.时间:5月4日-5月9日2.地点:河北省秦皇岛市柳江盆地国家地质公园3.路线:1).秦皇岛市石门寨镇2).秦皇岛市祖山东门3).秦皇岛市北戴河区鸽子窝公园海滩4.目的:1).使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和巩固课堂知识,提高在野外识别各种地质现象的能力同时增加感性认识,扩大视野,培养提高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鉴别和观察常见的岩石,矿物特征及工程性质;3).了解三大岩石的形成过程,产生年代、结构、产状、形成原因及现象以及流水的地质作用对岩石的影响和冲刷成河谷的过程;4).学习运用罗盘仪器测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二、实习地区概况1.柳江盆地地质概况柳江盆地为我们在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的主要区域。
它位于秦皇岛市区北侧,其中心距秦皇岛市28km,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管辖。
区内有纵贯南北的公路及地方窄铁路与秦皇岛市区相通,交通极为方便。
该盆地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其北、东、西三面为陡峻的高山所包围。
贯通盆地的大石河是本区最主要的水系,自西北流向东南,出盆地后在山海关的南侧入渤海。
盆地内丘陵一般海拔200-300m,最高的山为老君顶,海拔493.7m。
本区年降水量为400-1000mm,其中70%集中于7、8月份,所以山洪也主要集中在这个时期。
2祖山国家地质公园概况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公园和国家级稀有植物及濒危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秦皇岛地质认识实习报告

( 实习报告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秦皇岛地质认识实习报告Qinhuangdao geological cognition practice report秦皇岛地质认识实习报告一、实习基地交通位置及自然经济概况石门寨地区位于秦皇岛市北二十八公里,属河北省抚宁县石门寨地区,区内有公路,与秦皇岛相通,从秦皇岛市去北戴河,海滨、山海关等,又有公共汽车往返行使,所以交通极为方便。
工作区坐落在柳江盆地,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北、东、西三面为陡峻的高山所包围。
贯通盆地的大石河是本区的最主要的水系,它流向东南,在山海关以南入渤海,盆地内的山峰为老君顶,海拔493.7m。
南部大石河河谷内的南刁部落海拔70米左右,盆地的中西部的火山岩分布区是本山区山高陡峻的部分。
一般都在海拔200到500米左右。
本区年降水量为400---1000毫米,多集中于七、八月份,可为全年降水量对70%,山洪也主要集中在这个时期内。
二、地质概况本区地层属华北型,除较普遍缺失中上奥陶统至下石炭统,下中三叠统,白垩系、第三系外,就华北型地层而言,该区地层出露较全,化石较丰富。
各单位地层划分标志清楚,地层特征具一定代表性,全区范围内所出露的地层有元古界的青白口群,下古生界的寒武系,下奥陶统、上古生界的中石炭统至二叠系,中生界的上三叠至侏罗系,新生界的第四系,本区的地层顺序,地层单位的划分和各地层单位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间的接触关系,河北省抚宁县石门寨地区综合地层柱状图本区地层,自下至上简述如下:(一)元古界青白口群1)下马岭组下马岭组是区内出露最老的沉积岩,地层单位不整合于绥中花岗岩r2之上,在张崖子一带,发育良好,出露全,张崖子西剖面可作标中剖面本组厚91米,主要岩性为杂色页岩(包括紫红色,蛋青色、灰黑色,黄绿色等)。
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及背景秦皇岛地区位于河北省东部,地处渤海之滨,地质构造复杂,地貌多样。
作为地质学专业的学生,我们通过此次野外地质实习,旨在了解秦皇岛地区的地质特点、地貌演化过程、矿产资源情况等方面的情况,提高我们在实践中的地质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实习内容1. 地质构造实习我们首先进行了秦皇岛地区的地质构造实习。
我们走访了秦皇岛地区的多个地质剖面,观察了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特征。
通过观察实践,我们了解到秦皇岛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的东缘,这里的地质构造活动相对较强烈。
同时,通过观察断层和褶皱的延伸方向和形态,我们推测出了地壳的应力状况和地壳运动的方向。
2. 地貌演化实习在地质构造实习之后,我们进行了秦皇岛地区的地貌演化实习。
我们参观了秦皇岛的海岸线、河流等地貌特征,并根据地貌特征和地质构造分析了秦皇岛地区的地貌演化过程。
我们了解到,秦皇岛地区受到了构造运动的影响,形成了复杂的地貌特征。
海岸线的形成是由于海平面上升、地壳抬升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 矿产资源实习我们还进行了秦皇岛地区矿产资源的实地考察。
我们参观了秦皇岛地区的煤矿、铁矿等矿产资源开采现场,并学习了相关的矿产资源勘查和开采技术。
秦皇岛地区以煤炭资源为主,煤炭资源的开采对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我们在实地考察中也了解到了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三、实习成果和收获通过此次野外地质实习,我们对秦皇岛地区的地质特点和地貌演化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我们的地质观察和分析能力。
我们学习了地质构造理论和矿产资源开采技术,并了解到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我们还与地质学相关的专业同学进行了交流和合作,增进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实习总结通过此次野外地质实习,我们深入了解了秦皇岛地区的地质构造、地貌演化和矿产资源情况。
这对我们的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在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为地质学的发展作出贡献。
秦皇岛地质认识实习报告

第一章前言艳阳高照,景色迷人,环境优美……,带着美好的期待我们来到中国地质公园秦皇岛,而秦皇岛地质认识实习是对我们所学课程的综合考查。
老师想通过这次实习,让我们学会了很多课外知识也能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我们更多的是想旅游!在学校已经学习很多了,对一些地质现象和一些岩石与矿物有一些理论和概念上的认识。
然而此次实习,一方面让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和巩固课堂知识。
另一方面,通过学习培养和锻炼学生体质,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实习基地—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镇上庄坨村,位于秦皇岛市北部,其中心距秦皇岛市区28km,地理纬度119°34′45″E~119°36′50″E,40°7′45″N~40°9′50″N,位于燕山山脉东段。
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管辖。
鸟瞰秦皇岛地区,表现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总趋势为西北高,东南低,由山地、丘陵、平原、滨浅海四个地带组成,总体上属于丘陵区。
但其北部和西北部的局部为低山区,低山区以东、以南为丘陵地区,山体海拔高度在500m以下,并且多孤山,少线性山脊。
柳江盆地地处燕山山脉东段,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
北、东、南三面为燕山期花岗岩形成的陡峻山岭所包围,东南面多为丘陵。
最高峰为西北部的老君顶,海拔493.7米,最低处为东南部石河河谷内的南刁部落村,海拔70米左右。
盆地中西部火山岩分布区山高坡陡,多在海拔400米以上,东部山丘的海拔高度一般为160—300米。
总的地貌特征与全区相同,亦表现为西北高,东南低。
该区工农业并重,农业主要种植玉米,小麦,高粱等。
山坡多种果树,尤以桃树较多,盛产蜜桃。
矿产以煤,耐火粘土为主。
其中煤矿开采历史悠久,煤质为无烟煤,局部为劣质煤。
柳江煤矿为区内最大工矿企业,年产60万吨。
其次是北山发电厂,主要满足秦皇岛市工业和居民用电。
此外,水泥厂,建材厂在盆地内星罗棋布。
秦皇岛市交通便利,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水陆空优势明显,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图1秦皇岛实习区交通位图7)柳江盆地的地层发育演化情况:柳江盆地于晚古代发育,到中生代沉积了厚度较大的地层,这段时间内,由于缺失泥盆纪、志留纪的地层,所以在这里有很大的不整合面,而且有过明显的海陆变迁。
秦皇岛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秦皇岛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摘要:通过对秦皇岛地区的地质地貌实习,本文对秦皇岛地区的地质构造、地貌特征、地貌形成机制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分析。
实习过程中,我们采取了野外考察、采样分析、实地测量等方法,结合现场观察和实验室分析,揭示了秦皇岛地区地质地貌的形成过程和特点,对该地区的地质地貌发展历史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一、引言秦皇岛是位于中国河北省东部的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地理位置优越,拥有独特的地质地貌特征。
此次实习的目的是通过观察和研究秦皇岛地区的地质地貌,了解其地质演化过程和构造特点,进一步探索地球科学的奥秘。
二、实习过程1. 野外考察:我们选择了秦皇岛地区的几个重要的地质地貌景点进行实地考察。
首先,我们前往北戴河海滨,观察了沙滩、海蚀崖等典型的海滨地貌现象。
其次,我们参观了位于海城镇的千里草原,仰望着壮丽的黄花草海洋,感受到了草原地貌的独特魅力。
最后,我们来到北戴河山海相对比的地区,观察了冲积平原、河流谷地等特殊的地质地貌。
2. 采样分析:我们在实习过程中进行了一些采样工作,收集了一些岩石和土壤的样品。
通过实验室的分析测试,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些样品的岩性和成分,从而进一步了解地层的特点和地质的演化。
3. 实地测量:我们采用了GPS定位和测量仪器,对实习过程中观察到的地貌特征进行了测量和记录。
通过实地测量,我们可以得到更准确的数据,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三、实习结果与分析1. 地质构造特点:秦皇岛地区位于山海相对比地带,地壳构造复杂多样。
经过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了由古老的地壳构造活动形成的一系列构造线aments,如断裂、褶皱等。
这些构造线aments影响着地层的堆积和地质演化过程。
2. 地貌特征:秦皇岛地区的地貌形态多样,有海滨地貌、山地地貌、冲积平原等。
其中,海滨地貌是最为典型的景象,由于海蚀作用和泥沙运动,形成了美丽的海滩、风化崖等景观。
山地地貌则主要分布在秦皇岛东部的连山地区,山体陡峭,河流纵横交错。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秦皇岛

秦皇岛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意义本次实习是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
其目的在于通过秦皇岛石门寨地区地质认识实习,全面认识工程地质条件,学习和掌握工程地质工作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地质认识实习是工程地质测绘的基础。
工程地质测绘是工程勘察的基本工作方法,主要任务是为了研究拟建场地的地层、岩性、构造、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及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对工程地质条件给予初步评价,为场址选择及勘察方案的布置提供依据。
二、实习地区概况秦皇岛石门寨地质教学实习基地位于秦皇岛市(海港区)北28km,其高斯坐标为y20714~20728km,x4437.24455km,总面积未知。
实习地区地处河北省东北部,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地形地貌复杂,地层岩性多样,地质构造发育,水文地质条件独特。
三、实习内容与过程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秦皇岛石门寨地区的多条地质路线,包括亮甲山地质路线、张崖子~东部落剖面路线、石门寨西门~瓦家山剖面路线以及上庄坨大石河河谷、沙锅店岩溶路线等。
通过实地观察和测量,我们对实习地区的地层、岩性、构造、地貌和水文地质条件有了深入的了解。
亮甲山地质路线:该路线主要展示了亮甲山地区的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
我们观察到了厚层状砂岩、泥岩和页岩等地层,并了解了其形成过程和构造特征。
张崖子~东部落剖面路线:该路线穿越了张崖子和东部落两个地区,我们通过观察和测量,了解了实习地区的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等地层特征,并对地质构造进行了研究。
石门寨西门~瓦家山剖面路线:该路线展示了石门寨地区的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
我们观察到了砂岩、泥岩、石灰岩等地层,并了解了其形成过程和构造特征。
上庄坨大石河河谷、沙锅店岩溶路线:该路线主要展示了大石河河谷和沙锅店的岩溶地貌。
我们观察到了岩溶洞穴、岩溶槽谷等地貌特征,并了解了其形成过程和地质意义。
四、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秦皇岛石门寨地区的地层、岩性、构造、地貌和水文地质条件有了深入的了解,并学会了如何进行实地观察和测量。
秦皇岛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报告第一篇:秦皇岛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报告第一章前言实习时间:2010年5月25日—5月31日实习地点:国家地质公园秦皇岛市实习人员:齐齐哈尔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系学生实习目的:1.练习做野外笔记,锻炼野外工作技能2.能比较正确地分析和认识一些地质现象3.掌握地质罗盘的使用4.了解实习区地层发育情况和接触关系5.初步分析实习区矿产、地貌、水文地质等的一半轮廓实习要求:1.要听从老师的安排2.在实习过程中要认真做笔记3.在实习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日程安排:第一天,上庄托——花厂峪。
第二天,石门寨西门——瓦家山。
第三天,砂锅店——潮水峪。
第四天,北戴河实习区概况:实习地点在美丽的海滨城市——河北省秦皇岛市柳江盆地周围及海滨地带。
秦皇岛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北依燕山,南临渤海,西隔缸山与嵑石山遥望,东越长城与辽宁绥中为邻。
市区划分为秦皇岛、山海关和滨海3个区。
其外围尚有抚宁、昌黎、卢龙和青龙4个市管县,所谓秦皇岛地区即包括上述3区4县。
秦皇岛区是全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山海关区的“天下第一关”是万里长城的东端起点,雄伟壮观,为山、海相接的隘口,向为兵家必争之地。
海滨区为疗养避暑胜地,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滨海沙滩最适宜海浴。
秦皇岛市为东北和华北两大经济区得交通咽喉,铁路和公路交通发达。
现在有京沈、京秦、大秦和青秦四条铁路。
公路除了京沈和津秦两条国道外,并有地方性沥青路多条。
柳江盆地位于秦皇岛市区之北的抚宁县境内,属石门寨乡管辖。
南起黑山窑村,北至义院口长城脚下,长约15km,东起张崖子村,西至伍庄——山羊寨一带,宽约12km。
盆地中心南距秦皇岛市23km,由秦皇岛市区开来的班车通往盆地内个村寨,青秦铁路纵贯盆地中部,交通较为便利。
在柳江盆地范围内,个时代地层的发育具区域代表性且连续出露,岩石类型也较齐全,地质构造清晰直观、外动力地质作用现象较多。
此外,在海滨和山海关一带可以观察到许多近、现代海洋地质作用现象及各种地貌。
秦皇岛地区地质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区地质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任务本次秦皇岛地区地质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实地操作中全面认识工程地质条件,学习和掌握工程地质工作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习任务包括掌握岩石、构造的描述以及采集地质标本等基本功,观察认识地球内、外力地质作用及相应地貌表现形式,熟悉实习地区流水地貌、山地丘陵和喀斯特地貌的成因、发育过程和改造利用的途径,以及参观不同旅游景点,理解旅游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二、实习地点与时间实习地点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镇,实习时间为2021年5月24日至2021年5月31日。
三、实习路线与内容实习期间,我们沿着预设的路线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学习。
具体路线和内容如下:5月25日:大石河柳江向斜小傍水崖离堆山吴庄背斜5月26日:砂锅店潮水峪5月29日:山海关老龙头5月30日:北戴河——老虎石海滨浴场四、实习地区地质环境特征1. 地形地貌:秦皇岛地区地势较为复杂,有山地、丘陵、平原等地貌类型。
山地和丘陵地区地质构造活跃,地貌变化丰富,有利于地质实习的观察和研究。
2. 地层岩性:秦皇岛地区地层发育较全,包括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地层。
主要岩性有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等。
3. 地质构造:秦皇岛地区位于华北地台燕山台褶皱带,地质构造复杂。
实习地区主要处于山海关隆起东南缘的柳江盆地,构造活动较为频繁。
4. 水文地质特征:秦皇岛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主要表现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和碳酸盐岩岩溶水。
水文地质条件对工程地质有重要影响。
五、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实习,我们对秦皇岛地区的地质环境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掌握了地质实习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在实地观察和测量过程中,我们认识了许多常见的矿物、岩石、水文和地貌等地质现象,加深了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
同时,实习也锻炼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吃苦耐劳的能力。
六、总结秦皇岛地区地质实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实践机会,使我们在野外实地操作中掌握了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对工程地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秦皇岛地质实习报告(带插图)

地质实习报告学院:车辆与能源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实习日期: 8月20日—26日秦皇岛地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燕山山脉东段,南部为华北平原北端的滨海冲积平原。
秦皇岛被评为国家级地质公园,有柳江盆地地质遗迹,祖山、燕塞湖、角山、长寿山等山峰,还有悠远的人文历史。
此次实习总共7天,实地考察了燕大西校区一带、鸽子窝公园、柳江庄、北林子、祖山、上庄坨、石门寨和鸡冠山等地。
实习期间,我们上午跟老师到野外实习,剩下的时间都用来记录和复习当天所学,这是个繁琐的过程,我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也感受到地质工作者的伟大和艰辛。
实习第一天,我们在燕山大学西校区看到了距今27亿年的太古界的岩层。
观察风化壳,发现了明显的分带现象,包括土壤层、残基层、半风化层、未风化层的地质构造,土壤层主要是黏土和有机物,残积层为耐风化矿物,半风化层只有微弱的风化,而未风化层完全没有风化。
还认识了侵入岩,伟晶岩岩脉,观察了岩石的矿物构成。
我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要有双善于观察的双眼和善于思考的大脑。
鸽子窝公园,我们观察了海岸地貌和花岗岩,以及三角洲的沉积作用。
赤土河河道入海口的三角洲,河口沙坝呈现透镜状,顺着河流方向,以减小水的阻力,也会有少许的横向的沙坝,主要是由海浪冲击作用形成,在三角洲的水下还有分流河道。
还可见明显的海蚀地貌,海蚀崖高约10米,在其上有浪蚀的沟槽。
鸽子窝海蚀崖在柳江庄观察到砾岩的板状交错层理,层理一般分为板状层理、槽状层理、波状层理和楔状层理,在鸡冠山还观察到了波状和槽状层理。
板状交错层理一般形成于河道中,柳江庄砾岩多为巨砾砂岩和粗砾砂岩,成层状分布,砂岩呈次棱角状,最大约5cm,一般为1.5cm,颗粒多沿一个斜面排列,顺水流方向排列。
北林子矿场,观察了石灰岩,见识了内碎屑灰岩、生物碎屑灰岩、豹皮灰岩,在祖山路边,见到了鲕粒灰岩。
豹皮灰岩,表面有褐黄色斑点,像豹身上的斑点,与周围灰色质有明显的分界线。
秦皇岛地质实习报告总结

秦皇岛地质实习报告总结一、前言2023年6月10日至6月20日,我在秦皇岛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地质实习。
此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地考察和观察,深入了解地质现象,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地质实践能力。
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秦皇岛地区的多个地质景点,进行了实地测量和地质标本采集,对地层、构造、地貌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二、实习内容1. 地层: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主要观察了秦皇岛地区的地层结构,了解了不同地层的分布、岩性和特征。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对地层的形成、变化和分界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2. 构造:实习期间,我们重点观察了秦皇岛地区的构造现象,了解了断层、褶皱等构造形态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对构造运动的特点和地质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 地貌: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参观了秦皇岛地区的 various landforms,如valleys, mountains, cliffs 等。
通过观察和分析,我们了解了不同地貌的形成原因、发育过程和特点。
4. 地质标本采集:实习期间,我们进行了多次地质标本采集活动。
通过亲自挑选、切割和整理标本,我们对各类岩石、矿物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实习收获1.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我们将所学的地质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同时,实习过程中的观察和分析,使我们对地质现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 团队协作:实习期间,我们与同学们共同面对各种地质问题,共同完成实地测量和标本采集任务。
在团队合作中,我们学会了沟通、协调和合作,锻炼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吃苦耐劳:实习过程中,我们顶着炎炎烈日,穿梭于山野之间,亲身感受到了地质工作的艰辛。
在实践中,我们学会了坚持、克服困难,培养了自己的吃苦耐劳精神。
4. 环保意识: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重要性。
在实地考察和标本采集过程中,我们遵循环保原则,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秦皇岛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一、前言为了更好地将地理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于2023年7月23日至28日,赴河北省秦皇岛市进行了为期六天的地理学野外实习。
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柳江盆地、山海关、北戴河等地,通过对野外地质、地貌、植被等现象的观察和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二、实习地点及概况秦皇岛市位于河北省东部,北依燕山,南濒渤海,地处华北平原与燕山山脉的过渡地带。
此次实习主要在秦皇岛市的柳江盆地进行,该盆地位于秦皇岛市北28公里处,属于抚宁县管辖。
柳江盆地是一个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四周被高山环绕,中部有大石河贯穿,是一个典型的向斜构造。
三、实习内容与过程1. 地层观察在柳江盆地,我们观察到了从新生界到古生界的地层,包括第四系、侏罗系、二迭系、石炭系等地层。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了解了不同地层的岩性、化石组成和分布特征,加深了对地层学知识的理解。
2. 构造观察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重点观察了柳江盆地的构造现象。
通过实地测量和观察,我们识别出了不同级别的断层、褶皱等构造特征,了解了构造运动对地层发育的影响。
3. 地貌观察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观察了柳江盆地内的地貌现象,包括流水地貌、山地丘陵和喀斯特地貌等。
通过实地观察和分析,我们了解了不同地貌类型的成因、发育过程和改造利用的途径。
4. 植被观察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对柳江盆地内的植被进行了观察和记录。
通过观察不同植被类型的分布和生长状况,我们了解了植被与环境的关系,加深了对植被生态学的认识。
四、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这次野外实习,我们不仅加深了对地理学理论知识的掌握,还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运用地理学知识观察和分析野外现象,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增强了环保意识。
总之,这次秦皇岛地理学野外实习是一次难忘的实践经历。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还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秦皇岛地质实习区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质实习区实习报告一、前言秦皇岛地质实习区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本次实习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地质现象相结合,提高我们在野外识别各种地质现象的能力,锻炼我们的实践操作技能。
在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实习区的各个地质景点,进行了实地测量和观察,收获颇丰。
二、实习区地理概况秦皇岛地质实习区地处河北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0'~119°50',北纬39°50'~40°10'。
实习区包括海港区、北戴河区、山海关区和昌黎县、抚宁县、卢龙县、青龙县等三区四县,总面积约为7812.4平方公里。
市区长50公里,宽6公里,是一个狭长的带状海滨城市。
三、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路线实习期间,我们按照预定的路线参观了实习区的各个地质景点,包括亮甲山、石门寨西门、四方台、瓦家山、鸽子窝、北戴河海滨、柳江村小北山、张岩子、东部落、潮水峪、砂锅店、山羊寨、秋子峪、吴庄、大傍水、小傍水、上庄坨鸡冠山等。
2. 实习内容(1)地层岩性观察:我们观察了实习区的地层岩性,包括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和白垩系等地层,了解了不同地层的分布特征和岩石类型。
(2)地质构造观察:我们观察了实习区的地质构造,了解了断裂、褶皱等构造现象,分析了实习区的构造发展史。
(3)地貌观察:我们观察了实习区的地貌现象,包括流水地貌、山地丘陵和喀斯特地貌等,了解了各种地貌的形成原因、发育过程和改造利用的途径。
(4)水文地质观察:我们了解了实习区的水文地质特征,观察了地下水位、泉水、岩溶地貌等水文地质现象。
四、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实习,我们深入了解了秦皇岛地质实习区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貌和水文地质特征,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地质现象相结合,提高了我们在野外识别各种地质现象的能力。
同时,实习过程中我们也锻炼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
五、总结秦皇岛地质实习让我们对地质学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使我们更好地掌握了工程地质工作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前言艳阳高照,景色迷人,环境优美……,带着美好的期待我们来到中国地质公园秦皇岛,而秦皇岛地质认识实习是对我们所学课程的综合考查。
老师想通过这次实习,让我们学会了很多课外知识也能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我们更多的是想旅游!在学校已经学习很多了,对一些地质现象和一些岩石与矿物有一些理论和概念上的认识。
然而此次实习,一方面让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和巩固课堂知识。
另一方面,通过学习培养和锻炼学生体质,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实习基地—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镇上庄坨村,位于秦皇岛市北部,其中心距秦皇岛市区,地理纬度°′″~°′″,°′″~°′″,位于燕山山脉东段。
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管辖。
鸟瞰秦皇岛地区,表现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总趋势为西北高,东南低,由山地、丘陵、平原、滨浅海四个地带组成,总体上属于丘陵区。
但其北部和西北部的局部为低山区,低山区以东、以南为丘陵地区,山体海拔高度在以下,并且多孤山,少线性山脊。
柳江盆地地处燕山山脉东段,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
北、东、南三面为燕山期花岗岩形成的陡峻山岭所包围,东南面多为丘陵。
最高峰为西北部的老君顶,海拔米,最低处为东南部石河河谷内的南刁部落村,海拔米左右。
盆地中西部火山岩分布区山高坡陡,多在海拔米以上,东部山丘的海拔高度一般为—米。
总的地貌特征与全区相同,亦表现为西北高,东南低。
该区工农业并重,农业主要种植玉米,小麦,高粱等。
山坡多种果树,尤以桃树较多,盛产蜜桃。
矿产以煤,耐火粘土为主。
其中煤矿开采历史悠久,煤质为无烟煤,局部为劣质煤。
柳江煤矿为区内最大工矿企业,年产万吨。
其次是北山发电厂,主要满足秦皇岛市工业和居民用电。
此外,水泥厂,建材厂在盆地内星罗棋布。
秦皇岛市交通便利,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水陆空优势明显,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图秦皇岛实习区交通位图)柳江盆地的地层发育演化情况:柳江盆地于晚古代发育,到中生代沉积了厚度较大的地层,这段时间内,由于缺失泥盆纪、志留纪的地层,所以在这里有很大的不整合面,而且有过明显的海陆变迁。
中生代构造变动是在古生代的褶皱基础上,二叠纪末期的时候,发生强烈的构造变动,形成柳江盆地的雏形,侏罗纪的时候,以角度不整合覆盖在古生界之上,产生地形上的差异——北高南低,下侏罗纪的时候,又发生一次构造变动,地层发生变形,改变了盆地的沉积中心,西翼出现沉积,西翼角度不整合于下伏之上。
新生代第四系以来,有明显的上升运动,全区遭剥蚀,所以山区河谷有明显的阶地发育,全新世以来,亦有海积和海蚀地貌。
由此发育成了现在西部陡东部缓的向斜地貌——柳江盆地。
第三节实习区地层秦皇岛地区地层连续,出露较好,属华北型地层。
除普遍缺失中奥陶统至下石炭统、三叠系、白垩系及第三系之外,其他时代发育较好,出露较全,各地层单位划分标志明显,化石丰富,很具代表性。
全区范围内出露的地层有上元古界青白口系,下奥陶统,上古生界中石炭统、二叠系,中生界侏罗系以及新生界第四系。
(一)地层(从老到新)下古生界寒武系(∈)包括:)下寒武统府君山组厚度米暗灰色豹皮状含沥青质馒头组厚度米砖红色泥岩、页岩,底部角砾岩)中寒武统毛庄组厚度米紫红色页岩,含白云母徐庄组厚度米黄绿色、暗紫色粉砂岩,细砂岩夹少量鲕粒灰岩透镜体。
张夏组厚度米下部鲕粒灰岩夹黄绿色页岩,上部鲕粒灰岩夹泥质条带灰岩。
形成于碳酸钙过饱和的海和湖的地方。
是由于波浪作用和潮汐作用形成的。
)上寒武统崮山组厚度米上、下部为紫色砾屑灰岩及粉砂岩,中部为灰色灰岩。
沉积物经过搬运、破碎、磨蚀、沉积形成竹叶状灰岩,有藻灰岩、钙藻。
叠层石中富含藻类的纹层。
长山组厚度米砾屑灰岩,粉砂岩及页岩互层。
命名于唐山市长山沟。
与固山组地层接触关系为整合关系。
凤山组厚度米黄灰色泥灰岩夹砾屑泥灰岩,黄绿色钙质页岩夹泥质条带灰岩。
命名于唐山市赵个庄凤山。
寒武纪与元古界的青白口系的地层接触为平行不整合。
下古生界奥陶系()包括)下奥陶统冶里组厚度米下部微晶纯灰岩夹少量砾屑及虫孔灰岩,上部灰色砾屑灰岩加灰绿色页岩。
亮甲山组厚度米中厚层豹皮灰岩,下部夹少量砾屑灰岩、钙质页岩。
)中奥陶统马家沟组厚度米暗灰色白云质灰岩夹白云岩,含燧石条带白云灰岩,顶部少量灰岩。
)缺少上奥陶统上古生界石炭系)中石炭统本溪组厚度米下部为铁质砂岩或褐铁矿(山西式铁矿),上部为粉砂岩及页)上石炭统太原组厚度米灰黑色粉砂岩,以含铁质结核为特征。
总体为灰色,含有煤,但煤中黄铁矿多,煤质不好。
采出来的煤中有煤矸石,煤矸石是非煤物质。
煤层中有顶板、夹矸和底板。
在点位:北纬°′″东经°′″高程米的亮甲山我们观察了太原组和山西组的岩层。
在这里老师向我们讲解了煤的形成过程:煤——可燃有机岩成煤环境——泥炭沼泽古植物遗体→泥炭→褐煤→烟煤→无烟煤→天然焦→石墨本溪组()——主要岩性为砂页岩和灰岩夹煤层,灰岩厚度很小,富含海生动物化石,总厚度不超过一、二百米.上古生界二叠系()包括:山西组()——砂页岩夹煤层,属于沼泽盆地成煤相地层。
在秦皇岛地区厚度为米,在山西厚度为米。
在秦皇岛是河床发育,有局厚层状的石英含粒杂砂岩,是黄绿色。
下石盒子组()——黄褐色含砾粗粒杂砂岩、长石岩屑杂砂岩、泥质粉砂岩、粘土质粉砂岩构成三个韵律。
上石盒子组()——灰白色含砾粗粒长石砂岩夹少量紫色细砂岩和粉砂岩。
石千峰组()——紫色粉砂岩、细砂岩、中粗砂岩和含砾粗砂岩。
.上古生界侏罗系()包括:黑山窑组厚度米灰白色中粗粒长石石英杂砂岩,炭质页岩,粉沙岩,含线。
北票组厚度米下部:砾岩和含砾粗砂岩为主,夹少量粉砂岩、页岩,厚米。
上部:以粉砂岩,灰质页岩为主,含煤线,厚米,底部为蓝旗组厚度大于米下部:灰绿—黄绿色安山质流纹质集块岩夹凝灰岩和火山熔岩,厚米以上,中部以中性为主,安山质、角闪安山质、粗安质火山熔岩,集块岩与火山角砾岩互层,厚米,上部为中基性,黑绿色、紫红色、青灰色玄武质火山熔岩,集块岩互层,厚米以孙家梁组厚度米为一套灰色酸性和中碱性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
包括流纹质、粗面质,粗安质火山熔岩,凝灰岩,火山角砾岩及集筷岩。
新生界第四系厚度米冲积粘土、砂砾石层及部分黄土堆积,同下伏岩系为不整合。
各地层标志层及各组之间的接触关系:平行不整合接触:也叫假整合接触,是指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平行或基本一致,但是两套地层之间有明显的沉积间断。
原有的沉积地层,由于构造运动,地壳抬升,岩层受到剥蚀,部分地层缺失,由于地壳下降,地层有接受新的沉积。
地壳可以是经过一次下降抬升,也可以为数次。
下降、沉积-上升、沉积间断、遭受剥蚀-下降、再沉角度不整合接触:也叫斜交不整合接触,是指上下两套地层之间,不仅有地层缺失,而且上下地层的产状不一致。
本区有四个明显的角度不整和界面,它们分别至少代表四次强烈构造事件。
,上古生界青白口系龙山组以角度不整合沉积在绥中花岗岩上,标志着华北地台经历了剧烈的吕梁运动,结束了早元古代地槽发展阶段,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地质发展阶段。
,中生界侏罗系北票组沙砾岩层以角度不整合沉积在古生界不同时代地层之上,标志着华北地台转入一个崭新的地质发展阶段,地台的稳定性遭到破坏,经历了海西——印支运动。
,中生界侏罗系蓝旗组以角度不整合覆盖在北票组之上。
孙家梁组以角度不整合覆盖在蓝旗组之上,它们分别代表燕山运动第一,二期活动。
沉积接触:岩体经过风化剥蚀以后,又有沉积物质堆积在上面,不整合面之下岩体(不同种类:变质岩、岩浆岩)的年代老于上覆沉积岩层的时代。
秦皇岛地区地层接触关系如下所示第四纪角度不正和接触————孙家梁组:没印象蓝旗组:安山质火山喷出角砾岩、集块岩角度不整合接触————北漂组:砾岩角度不整合接触————黑山窑组:抱歉,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去。
角度不整合接触————石千峰组:紫色页岩(河流相沉积,由于干旱,在氧化条件下呈现紫色)上石河子组:绿色砂岩,粒度较粗下石河子组:黄绿色粉砂岩,粒度较细山西组:粉砂岩太原组:晋祠砂岩,球状风化本溪组:铁铝岩段与畔沟段平行不整合接触————缺失、、、马家沟组:白云岩亮甲山组:白云质灰岩,有辉绿岩岩墙。
冶里组:多虫孔灰岩凤山组:砾屑灰岩—风暴岩长山组:砾屑灰岩崮山组:发紫色的碎屑灰岩平行不整合接触————缺失?张夏组:鲕粒灰岩,有藻灰岩、竹叶状灰岩,接近陆源区...徐庄组:黄绿色的粉砂岩(垂直距离有米)毛庄组:紫色页岩和黄绿色砂岩的交互层馒头组:砖红色发紫的泥质页岩(猪肝红)平行不整合接触————府君山组平行不整合接触————景儿峪组平行不整合接触————下马岭组:浅肉红色长石石英净砂岩(含海绿石)沉积接触———混合岩化花岗岩附抚宁县石门寨地区综合地层柱状图(二)构造柳江向斜构造盆地是一南北向延伸的不对称的甚至是局部倒转的向斜,它的西翼产状陡峻,秋子峪倒转,地层挤压很紧密,岩层产状变化急剧,倾向东,倾角达°,甚至直立或倒转。
断层以南北走向的逆断层为主,规模大,由于受到巨大的挤压,岩层薄甚至缺失,可供开采的矿产资源少。
东翼产状平缓,面积很大,约是向斜面积的。
东部地层的宽度是西翼地层的五倍以上,倾角是°~°之间,有好多断层,以正断层为主,但规模小。
在核部,安山岩构成山地,形成地层倒置的现象,例如:老君顶。
主要的断层构造为:鸡冠山——汤河地堑,伍庄——傍水崖断裂带,苏庄——伍庄——山羊寨逆断层。
构造发展史柳江盆地于晚元古代早期发生海进,在长期遭受风化侵蚀而使地势平缓的古老变质岩系之上,开始接受沉积,直至古生代,沉积了厚度较大的相互平行的岩层。
在这一漫长的时期里,柳江盆地与华北广大地区一样,有过时间长短不等的上升侵蚀期,如自中奥陶世起至中石炭世初的漫长时期,遭受风化侵蚀,以致上古生界与下古生界之间有一个长时间间断所造成的平行不整合。
景儿峪组与下寒武统府君山组之间有一个较短暂的沉积间断.上古生界的小、晚石炭世为海陆交互相,而至二叠纪时全为陆相,在陆相的沼泽环境下有煤形成,自晚元古代至古生代末,古地理曾有明显复杂的变化。
尽管海陆变迁,和大陆条件下的气候变化,但柳江盆地地区只发生过平稳的刊降运动.所以这个时期的所有岩层的接触关系都是整合或平行不整合,而没有角度不整合的接触关系.从小生代初以来的整个中生代时期里,所经历的构造变动在性质上与古生代不同,中生代的构造变动使本区的青白口系及古生界地层发生褶皱及断裂,经历几个阶段后形成了柳江向斜。
自二叠纪末至侏罗系沉积之前,本区发生了强烈的构造变动,岩层发生裙皱。
开始有了柳江向斜的雏形,以致侏罗系地层以明显的角度不整合超复在古生界地层之上,侏罗系底部跺岩中有安山岩及其它成分的火成岩砾石,这次强烈的构造变动不仅开始形成早期柳江向斜构造,而且还引起了侏罗系沉积之前的岩浆侵入活动,甚至还伴有一定规模的喷出活动.在这次构造变动之后,本区产生了地形上的差异,形成北高南低,以致侏罗系沉积之前,古生界地层在不同地区遭受不同深度的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