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赏析
苏轼诗词赏析:《定风波》
苏轼诗词赏析:《定风波》【原文】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赏析】《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为苏轼于“乌台诗案”幸免于难后被贬黄州时所作。
词前有小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这里所云“沙湖”在黄州东南30里。
那一天苏轼在去沙湖路上遇雨,本来是带着雨具的,但途中以为不需要就让人带走了。
不料后来竟下起雨来,同行的人一下子就被雨给打乱了:我的衣服要湿了,我的鞋子要脏了!心里先紧张起来。
但苏轼觉得,不管紧张还是不紧张,雨始终都要打到身上来,又何必为这件事情而狼狈呢?所以他说:“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这就是苏东坡之所以为苏东坡了——他有一种达观的、超然的思想:狂风骤雨不会久长,紧张和狼狈也于事无补。
“已而遂晴”,果然没多久,就雨过天晴了。
苏轼联想到自己的遭遇,“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写得非常潇洒。
“穿”和“打”都是力量很强烈的字眼,雨点儿穿过树林、打在树叶上,使得我们以为它马上就要打到身上来了。
可是苏东坡说不要理会它,这体现了一个词人的哲思。
在这第一句里,“穿”和“打”两个字把打击的力量写得那么强,但是“莫听”两个字把它们全都否定了。
陶渊明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这是儒家最起码的修养。
当然,陶渊明所说的“而无车马喧”还只是喧哗的声音。
而苏东坡所说的则是马上就要加到你身上来的强烈打击。
这里面有象征含义,象征他一生经过的那么多的迫害。
但你可以不在乎外界的打击,但是麻木迟钝地站在那里挨打就不对了。
所以苏东坡接着就说“何妨吟啸且徐行”。
“何妨”写得多么潇洒!我选择的路我仍然要走下去,而且我过去怎么走现在还怎么走。
苏轼定风波赏析
苏轼定风波赏析也无风雨也无晴?你Get到这种意境来么?它出自于苏轼的苏轼《定风波》,下面就有店铺为你进行《定风坡》的赏析吧 !苏轼《定风波》原文欣赏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译文不必去理会那穿林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走。
竹杖和芒鞋轻捷的更胜过马,怕什么!一身蓑衣,足够在风雨中过上它一生。
料峭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
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信步归去风雨,天晴,我无谓。
苏轼《定风波》赏析一一.写作背景该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即乌台诗案发生后的第三年。
1069年至1073年,王安石陆续推出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
苏轼初入仕途便遇上王安石变法,他站到了反对派一边。
这在当时非常不合时宜,立即遭到了革新派攻击。
于是他离京先后出任杭州、密州(今山东诸城)、徐州、湖州等地的地方官。
此间写了一些讥讽新法的诗文,片面夸大变法在施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七月二十八,宋神宗接受何正臣、舒亶等人对苏轼的指控,派人到湖州将他押解到京,打入大牢。
何正臣、舒亶等人将苏轼写的有关变法的诗文无限上纲,而与变法无关的诗文则引申曲解,牵强附会,欲置之于死地。
对此神宗并不以为然,又怜惜苏轼的才华,加上太后和官员们的营救,百姓的焚香祷告,苏轼最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
该词便在此情况下写就。
二.内容赏析上片主要写词人在绵绵春雨中的所见所感。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表现了词人的豁达与洒脱,恼人的春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词人却毫不在意,并劝大家不要将其放在心上,是一种坦然面对风雨的态度。
苏轼《定风波》诗词原文及翻译赏析
苏轼《定风波》诗词原文及翻译赏析《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
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轼《定风波》诗词原文及翻译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注释】① 三月七日:指元丰五年(1082)三月七日。
② 沙湖:湖北黄冈县东南三十里处,又名螺师店。
③ 狼狈:形容处境困窘、难堪。
④ 已而:不久。
⑤ 吟啸:吟诗、长啸。
⑥芒鞋:草鞋。
⑦烟雨:烟波风雨。
⑧料峭:开容风力寒冷、尖利。
⑨ 萧瑟:风雨穿林打叶声。
【译文】不必去理会那穿林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走。
竹杖和芒鞋轻捷的更胜过马,有什么可怕!我披着一身蓑衣,只管在风雨中过上它一生。
料峭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我感到有些微冷。
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译文二】莫要听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低吟长啸缓步徐行。
竹杖草鞋轻松胜过骑马,风狂雨骤有何可怕,一件蓑衣迎烟雨度过此生。
料峭春风把醉意吹醒,略略感到有些冷,山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
回头看那刚下过雨的地方,回去吧,风雨虽已停止天还未放晴。
【评点】本篇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
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乐观情怀。
词的上片以“莫听穿林打叶声”开篇,一方面写出了风大雨疾的情景,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写出外物不足萦怀之意,即使雨再大,风再烈,都不会受影响;“何妨吟啸且徐行”承接上句,何不低吟长啸缓步徐行,突显出词人的'情趣和兴致。
苏轼词《定风波》赏析
苏轼词《定风波》赏析【原文】【原文】【赏析】这首词从表面上看是写狂风中的树木,实际上是通过风来隐喻政治上的坎坷。
全篇语言明快,没有半点做作之态,苏轼在政治上遭受打击,但精神不倒。
“定风波”表面是说树木在风中摇动,但实际上是影射官场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莫听”、“何妨”,一个是表示主张,一个是表示反对。
词人以“风”比喻政治上的打击和迫害,而以“吟啸”、“徐行”两种行为来消释和排遣,意谓虽然在政治上失意,但是,这些并不会动摇我为国效力的决心和信念。
苏轼这时正被贬到黄州,政治上处境极其艰难,因此他自己常以诗酒自娱,既不愿意与当权者同流合污,也不愿意卷入朋党的是非争斗。
这种无所谓的态度,使他得到了人民的爱戴。
即便是最狂妄的东西,也要对它恭敬三分;这就是谦逊。
即使你飞扬跋扈,可以将天地搅得混乱不堪,你却不能高高在上。
皇帝在宣政殿接见大臣,大臣在宫门外下车步行,如果让天子等候,那么他将低三下四地迎上去。
不管你多么伟大,都必须把自己摆在一个下属的位置上,这就是谦逊。
苏轼在黄州所取得的成绩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黄州是历史悠久的名城,又有很多山水和名胜古迹,在这里,苏轼认识到了自己的局限性。
苏轼此时正被贬黄州,他利用这段时间在荒野中耕种,亲近自然,寻找心灵的归宿,思考生命的价值,反省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现在的苏轼依旧像当年出仕之时那样,乐观豁达,还没有被人生的逆境磨灭了热情和斗志。
他积极接触社会,广泛参加各类活动,经常与朋友欢聚畅饮,抚琴赋诗。
本文为您提供了《定风波》赏析及原文翻译等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作者介绍】苏轼( 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苏”。
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 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
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
苏轼 定风波 赏析
苏轼定风波赏析苏轼的《定风波》是一首非常经典的词作,其通过自然气象的描绘,寄寓了词人的人生哲理和感悟。
下面是我为您准备的赏析。
首先,我们要理解这首词的背景。
这首词是苏轼在被贬官之后所作,他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在这首词中,苏轼以“莫听穿林打叶声”开篇,暗示着人生的不如意和挫折。
然而,苏轼并没有陷入消极的情绪中,而是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面对人生。
接下来,我们要分析这首词的主题。
这首词的主题主要是人生哲理和感悟,苏轼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来表达他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何妨吟啸且徐行”表达了苏轼对人生的态度,即从容淡定、豁达乐观。
“一蓑烟雨任平生”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态度,即使面对人生的风雨和坎坷,也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和淡定的态度。
此外,我们还要探究这首词的艺术手法。
这首词的艺术手法主要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苏轼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同时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自然景象中,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和感人。
这种手法使得这首词的艺术价值更加突出,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苏轼的情感和思想。
最后,我们要探讨这首词的影响和价值。
这首词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它不仅表达了苏轼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和文化背景。
这首词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的文学价值,更在于它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思想意义。
它告诉我们,面对人生的挫折和不如意,我们要保持从容淡定的心态和乐观的态度,才能更好地面对人生的挑战和机遇。
综上所述,苏轼的《定风波》是一首非常经典的词作,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来表达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通过对这首词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苏轼的思想和情感,也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发展历程。
同时,这首词也告诉我们,面对人生的挫折和不如意,我们要保持乐观的态度和淡定的心态,才能更好地迎接人生的挑战和机遇。
定风波 苏轼赏析
定风波苏轼赏析《定风波》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古典诗歌史上的经典之作。
它描绘了苏轼在岳阳楼上看到洞庭湖波涛汹涌,感叹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变化的深刻感悟。
本文将从诗歌的结构、意象、哲理等多个方面进行赏析,探究《定风波》的艺术魅力和思想内涵。
一、诗歌结构《定风波》是一首七绝诗,全诗共四十个字,分为两个部分,前十六字为上阕,后二十四字为下阕。
上阕主要描绘了洞庭湖波涛汹涌的景象,下阕则表达了苏轼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整首诗歌语言简练,情感真挚,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又有人生哲理的思考,构成了一幅深刻的意境画卷。
二、意象描绘《定风波》的意象描绘十分精细,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来表达人生的感悟。
首先是洞庭湖波涛汹涌的描绘,苏轼写道:“三十里波光照晴空,岳降千嶂出皆虚。
”这里的“三十里波光”和“岳降千嶂”形象地描绘了洞庭湖波涛汹涌的景象,给人一种壮阔的感觉。
接着是对湖面上的船只的描绘,苏轼写道:“白波乘风偏有意,济物细看方觉讳。
”这里的“白波乘风”和“济物细看”把船只的运动和功能都表现得十分生动,给人一种细腻的感觉。
最后是对天空的描绘,苏轼写道:“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这里的“瀑布”和“飞流直下”描绘了天空中的壮丽景象,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三、哲理思考《定风波》不仅是一首写景诗,更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思考的诗歌。
苏轼从自然景观中汲取灵感,思考人生的无常和变化。
他在诗中写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里的“一夜春风”和“梨花开”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给人一种深刻的感悟。
苏轼还写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里的“登高处”和“茱萸”把人生的境遇和传统的文化习俗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亲人离别和人生变化的思考。
四、艺术魅力《定风波》的艺术魅力在于它的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和思想深刻。
苏轼在诗歌中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洞庭湖波涛汹涌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慨。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通过日常小事表达人生哲理和作者精神追求的佳作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通过日常小事表达人生哲理和作者精神追求的佳作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一首以风雨为题材,通过日常小事表达人生哲理和作者精神追求的佳作。
以下是对这首词的详细赏析:一、作品原文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二、译文及注释1、译文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的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有人带着雨具先走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
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放开喉咙吟咏长啸从容而行。
拄竹杖、穿芒鞋,走得比骑马还轻便,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春风微凉吹醒我的酒意,微微有些冷,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2、注释定风波:词牌名。
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
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
已而:过了一会儿。
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
吟啸:吟咏长啸。
芒鞋:草鞋。
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
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料峭:微寒的样子。
斜照:偏西的阳光。
向来:方才。
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三、创作背景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三月,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
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四、作品赏析1、整体赏析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
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1. 起承转合“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唐代诗人苏轼的一首著名词作,表达了诗人在意气风发、志得意满之时对社会风雨飘摇的感慨与忧虑。
在这首词中,苏轼通过对自然风景的描绘,与社会变革的对比,展现了他对当时政治乱局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国家前途的忧心忡忡。
通过深入赏析这首词的意境和情感,可以更好地理解苏轼对时局的深刻反思,以及他对国家兴衰的深切关怀。
2. 诗意风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词中通过对自然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豁达洒脱的心境。
清风徐来,竹林中的叶子因风而哗哗作响,而诗人却心平气和,高歌自赏,表现出一种乐观豁达的态度。
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示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也折射出对当时政治乱局的忧虑与反思。
3. 社会风云“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这两句描绘了当时政局的风云变幻和社会动荡。
苏轼以自然景色与况且对比,表现了对乱世动荡的深刻敏感。
落寞的树木和滔滔不息的长江,与诗人孤独颠簸的人生遭遇相映成趣,表达了对乱世不安的愤怒和无奈。
4. 个人感悟在“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苏轼通过自然物象的对比,表达了他对当时乱局的忧虑与悲凉。
然而,诗人并没有完全堕入消极情绪之中,而是通过超然的心态,坚守“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与对国家兴盛的追求。
这种乐观的心态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正是诗人坚持不懈追求理想的表现,也给我们后人以深刻的启示和勉励。
总结回顾通过对“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的深度赏析,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苏轼优美的词艺,更可以感受到他对社会风雨的深刻关怀和对理想的坚守。
诗人在词中通过超然的自然描摹,对乱世的点滴反思,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气贯长虹、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形象。
这种追求理想不屈不挠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当代人学习和借鉴的。
相信通过对这首传世名篇的深入理解和领悟,我们一定会受益匪浅,为人生道路上的追求奋斗更添一份深刻的启示。
定风波黄庭坚赏析
定风波黄庭坚赏析引言定风波是黄庭坚的一首代表作,该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内涵,深受后世文人的喜爱和推崇。
本文将对定风波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赏析,从诗的结构、意境、语言形式等方面对其进行探讨。
诗的结构1. 五言绝句定风波是一首五言绝句诗,每句五个字,共四句。
这种简洁的结构使诗的表达力更加集中,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时,五言绝句也符合古典诗词的传统格律要求,体现了作者对古典文化的尊重和延续。
2. 押韵排列工整黄庭坚在定风波中巧妙地运用了押韵手法,使得诗句的节奏感更加明显。
例如,“山风已满树,山鸟正相亲”中的“满”与“亲”押韵,使得整首诗流畅而和谐。
3. 单纯平和的诗句定风波的诗句朴素而平和,没有过多修饰和华丽的装饰。
例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中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用简洁的词语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生命哲理,给人以深思。
诗的意境1. 山水情怀诗中以“山风”、“山鸟”为象征,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热爱和追求。
山水象征了自然和人的心灵,通过描绘山水情景,诗人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人生体悟。
2. 人生哲理黄庭坚通过诗中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苦乐的思考。
诗中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既是自然界的变化,也是人生不可避免的经历。
黄庭坚通过这些自然景象,反思人生的无常和变幻,表达了对生命的独特见解。
3. 志向和追求诗的最后两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意义的追求和个人志向。
西湖和西子象征了美好和完美,诗人以此显示了自己对人生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的语言形式1. 平实朴素的语言定风波的语言通俗易懂,没有过多的修辞手法和华丽的词藻。
这种平实朴素的语言使诗的情感更加真实和质朴。
2. 自然意象的运用黄庭坚善于运用自然意象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例如,“山风已满树,山鸟正相亲”中的“山风”与“山鸟”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人的内心世界,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3. 强调抒情的表达手法诗中通过对人生多变和追求的描绘,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和深厚的思考。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柳永《定风波》原文及赏析
柳永《定风波》原文及赏析《定风波》年代:宋作者:柳永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
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
无那。
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
悔当初、不把雕鞍锁。
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
镇相随,莫抛躲。
针线闲拈伴伊坐。
和我。
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作品赏析【注释】①是事可可:凡事不在意,一切事全含糊过去。
②暖酥消:脸上搽的油脂消散了。
③腻云亸:头发散乱。
亸:下垂貌。
④蛮笺象管:纸和笔。
蛮笺:古代四川产的彩色笺纸。
象管:象牙做的笔管。
⑤镇:镇日,整天。
【评解】这首词以深切的同情,抒写了沦落于社会下层的歌伎们的思想感情,反映了她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内心的烦恼与悔恨。
上片融情入景,以明媚的春光反衬人物的厌倦与烦恼情绪。
下片通过细腻的心理刻画,反映歌伎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这首词是柳永俚词的代表作之一。
全词运用通俗的语言,不加雕饰,把人物的生活情态与心理活动,刻画得细致入微,颇能体现柳词的特色。
【集评】张燕瑾《唐宋词赏析》:柳永的身世处境,使他对处于社会下层的妓女的生活,有着很深的了解,对她们的思想感情也有着很深的了解。
因而,词里刻画的许多妇女形象栩栩如生,描绘她们的心理活动,显得格外生动、真切。
《定风波》就是一首描写很成功的以妇女为主人公的词。
艾治平《宋词名篇赏析》:这首词的语言生动地体现出柳永“俚词”的特点。
柳永在语言上的“俚”和他“变旧声,作新声”,制作了大量的慢词一样,是他在词的发展上作出的贡献。
这首词以代言体的形式,为不幸的歌妓似诉内心的痛苦,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歌妓的深怜痛惜,这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封建社会是不为正统文人所认同的。
相传柳永曾去拜访晏殊,晏殊就以这首词中“针线闲拈伴伊坐”相戏,足见两者艺术趣味之迥异。
这首《定风波》表现的是被情人抛弃者的一腔闺怨。
词从春来写起;“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自从春天回来之后,他却一直杳无音讯。
《定风波》原文及赏析
《定风波》原文及赏析2篇《定风波》是唐代杜牧的一首抒发感情的诗歌,它广泛流传于后世。
本文将分为两篇,分别以原文及赏析为主题展开。
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下《定风波》的原文:《定风波》原文: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赏析1:《定风波》以描述自然景色及抒发主人公感情为主线,通过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使作品更加生动鲜明。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通过离合并用的手法,展示了主人公抛开杂念,专心向往自然的豁达心态。
其次,这句还运用了“穿林打叶声”、“吟啸且徐行”等修辞形象的描写,使人联想到避世而出的主人公气质,进一步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
接下来的三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游走自然间的情景。
其中,“竹杖芒鞋”通过对比“胜马”而显得轻盈灵动,“谁怕?”更展示了主人公无所畏惧的豪情壮志。
最后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则进一步强调自然情趣的追求,以及主人公无所畏惧的态度。
最后两句“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则切入主题,表达了主人公离经叛道的生活态度。
其中“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巧妙地运用了气象描写来表达主人公退隐山野的决心,并通过“山头斜照”,营造了诗中的风景意象。
最后两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则表达了主人公对过往的洞察和对所选择的生活方式的坚定信念,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定风波》赏析2:《定风波》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主人公的心态展示,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倡导了一种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来丰富表达,使作品在揭示现实的同时,更寄寓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首先,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展示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1. 诗歌背景及作者简介。
词·定风波-苏轼赏析
苏轼词《定风波》赏析词·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并序)宋●苏轼】译文:不必去理会那穿林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走。
竹杖和芒鞋轻捷的更胜过马,怕什么!一身蓑衣,足够在风雨中过上它一生。
料峭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
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信步归去风雨,天晴,我无谓。
赏析:烟雨之中,坦坦荡荡一峭劲身影落落而行,何在等旷达洒脱!东坡好竹,字字句句便如峭拨修竹般一片疏影斑驳,不染俗尘,风起风住处,透出逍遥情致。
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
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
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
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
“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
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赏析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定风波》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其“莫听穿林打叶声”一句尤为著名,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高洁情操和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
本文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赏析,带您领略其中所蕴含的哲理与韵味。
《定风波》全诗如下: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意境赏析苏轼在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诗人置身于林间,耳边传来阵阵穿林打叶的声音,但他却选择不去聆听,而是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
这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寓意着诗人超然物外,不受外物干扰的境界。
二、哲理赏析“竹杖芒鞋轻胜马”,诗人以竹杖芒鞋代步,却自信地认为其轻便胜过骑马。
这里表现出诗人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心态。
同时,诗人提到“一蓑烟雨任平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态度:即使一生都在烟雨中奔波,也依然可以悠然自得。
三、情感赏析“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春风吹醒了诗人的酒意,带来一丝寒意。
然而,在这寒冷之中,山头的斜阳却给人以温暖。
这里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坚定信念。
四、艺术手法赏析苏轼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艺术手法。
如“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里的“回首”寓意着回顾过去,而“归去”则代表着回到现实。
诗人通过对过去的回顾,展现出自己对人生的深刻理解:无论是风雨还是晴朗,都是人生的一部分,无需过于在意。
总结:《定风波》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林间景色、表达人生哲理、抒发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
其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一句,更是寓意深刻,引人深思。
定风波原文及赏析
定风波原文及赏析定风波,苏轼的一首词作,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佳作之一。
下面将为您带来《定风波》的原文,并对该词作进行赏析。
定风波,原文如下: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黯度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定风波》描绘了一幅壮美的北国风光,并抒发了词人对逆境的坚毅与对爱情的追求之情怀。
首节写北风吹草折断的景象,展示了自然风力的威力,也暗示了词人所处的战乱年代,身临逆境却表现出坚强的品质。
词句“胡天八月即飞雪”以北方八月的严寒气候描绘,表达了逆境与坚毅的关联。
接着,第二节用了一个突然而来的春风来形容一种转折的气氛。
春风吹来,树上的梨花纷纷绽放,如诗如画的美景展现在读者面前。
第三节以暗喻的形式,描绘了词人对于爱情的向往和渴望。
珠帘、湿罗幕、狐裘、锦衾等词语,暗示了贵族的生活,也体现了词人对于温暖和幸福的追求。
第四节再次用来表现逆境,将军的角弓、都护的铁衣,都是军人特有的器具,但在严寒中却无法让人感到温暖。
这里用军人的形象,抒发了词人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
第五节以“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黯度玉关情”,以雄浑的意象,揭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伤痕。
通过对战乱时期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世情的慨叹,凸显了词人的社会责任感。
最后一节则是词的高潮,蛾儿雪柳和那位神秘人物的爱情,成为整首词的点睛之笔。
通过“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表达了在逆境中词人对爱情的坚守和追寻。
总的来说,《定风波》凭借精妙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词人对逆境的坚毅与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它不仅是一首壮丽的北国叙事词作,更是表达了人生中所面临的挑战与不屈的力量。
文章格调较为庄重,采用的是叙事的方式,通过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交融,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背后的情感寓意和人生哲理。
苏轼定风波原文及赏析
苏轼定风波原文及赏析
苏轼《定风波》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该词是苏轼在北宋时期,即公元1077年写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面是《定风波》的原文及赏析。
定风波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赏析】
《定风波》是苏轼晚年创作的一首抒发豪情的词。
整首词以写景抒情的手法,描绘了江南水乡的山水风光和个人豪情壮志。
词的开头,苏轼以“莫听穿林打叶声”为引子,以借景抒怀的手法展现出自己无拘无束的心态,婉转地表达了自己随心所欲的生活态度。
接着,“竹杖芒鞋轻胜马”形象地描绘了苏轼步履轻盈的情景,从而突出了他与众不同的个性和豪情。
下面几句中,苏轼以“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形容春寒,同时抒发了自己对旧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不眷恋。
最后一句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既抒发了对过去的惋惜,又展示了对未来的从容。
整首词以简洁明了的言语表达了苏轼快意人生,不爱世间荣华的态度。
同时,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使得词中的豪情壮
志更加真切可感。
这也是苏轼作品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苏轼《定风波》以其深厚的艺术魅力和独特的表现手法,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首词通过写景抒情的方式,表达了
苏轼豪情壮志和随心所欲的生活态度,同时展示了对过去和未来的凡
尘不染的态度与情怀。
这也使得词作具有广泛的时代价值和文学价值。
定风波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10篇】
定风波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10篇】篇一:前言篇一这首词不仅刻画了歌女柔奴的姿容和才艺,而且着重歌颂了她的美妙情操和高洁人品。
柔中带刚,情理交融,空灵清旷,细腻柔婉,是这首词的风格所在。
篇二:定风波原文翻译及赏析篇二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宋朝苏轼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
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因为缀词云。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
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凉爽。
(天应乞与一作:天教分付;尽道一作:自作)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译文经常艳羡这世间如玉雕琢般丰神俊朗的男子,就连上天也怜惜他,赠予他优美聪慧的佳人与之相伴。
人人都说清亮悦耳的歌声从她芳洁的口中传出,令人感到犹如风起雪飞,使炎暑之地一变而为凉爽之乡。
她从遥远的地方归来,更加容光焕发,更显年轻了,微微一笑,笑颜里似乎还带着岭南梅花的芳香;我试着问她:“岭南的风土应当不是很好吧?”你却坦然答道:“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家乡。
”注释定风波:词牌名。
一作“定风波令”,又名“卷春空”、“醉琼枝”。
双调六十二字,上片五句三平韵,二仄韵,下片六句四仄韵,二平韵。
王定国:王巩,作者友人。
寓娘:王巩的歌妓。
柔奴:即寓娘。
王定国:王巩,作者友人。
寓娘:王巩的歌妓。
柔奴:即寓娘。
玉郎:是女子对丈夫或情人的爱称,泛指男子青年。
点酥娘:谓肤如凝脂般光滑细腻的美女。
皓齿:洁白的牙齿。
炎海:喻酷热。
岭:指大庾岭,沟通岭南岭北咽喉要道。
试问:试着提出问题,摸索性地问。
此心安处是吾乡:这个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家乡。
赏析这首词不仅刻画了歌女柔奴的姿容和才艺,而且着重歌颂了她的美妙情操和高洁人品。
柔中带刚,情理交融,空灵清旷,细腻柔婉,是这首词的风格所在。
上片总写柔奴的外在美,开篇“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描绘柔奴的天生丽质、晶莹俊秀,使读者对她的外貌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真实而又寓于质感的印象。
苏轼《定风波》赏析
千古名句也无风雨也无晴,生活不如意就读苏东坡宋词霁云收,山间料峭的寒风吹来,使得全身淋湿的诗人酒意全消,微觉寒冷,这时候,前路山头,夕阳斜照,迎接诗人的,已是风雨过后的一片光明。
原文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翻译莫听那风雨吹林打叶声,何妨低吟高歌慢步行。
竹杖草鞋轻便胜于骑马,有何可怕?我愿披蓑戴笠在烟雨之中度一生。
料峭的春风将醉人吹醒,我仿佛感觉到阵阵寒冷。
山头的斜阳又蓦地笑脸相迎,回首走过的风雨之地,一切都毫无踪影,哪有什么风雨与天晴!赏析这首《定风波》作于元丰五年的三月七日,这是苏轼贬谪黄州的第三个年头。
在这个时期里,诗人的心灵倾向于逐渐获得解脱,但生活的负担却越来越沉重地压在他的身上。
为了生活下去,他先是托老友马正卿在郡中请得城东的营防废地数十亩,垦辟躬耕,是为“东坡”。
后来他又在黄州东南三十里的沙湖买了一些土地,并亲往相看。
本词题中所说的“沙湖道中遇雨”,即指诗人前往沙湖相田,途中遇雨的事情。
这本来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出行在外,难免途中遇雨。
携带雨具的仆人先走了,同行的人都被淋得狼狈不堪,可是唯独苏轼从容不迫,毫不介意,似乎身边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坚定地向前走去。
词中通过这一极为平常的生活细节的描写,表现出作者对于生活的乐观坚定的态度,和豁达坦荡的胸怀。
“莫听穿林打叶声”,过去有些人解释这一句,说是写“大自然的突然变化铺天卷地而来”,“真有点席卷天地的气势”,这其实是理解上的偏差。
作者在词题中说得很清楚,“余独不觉”——他认为这点风雨是微不足道的,不过“穿林打叶”而已,根本不值得放在心上,所以依然故我,“何妨吟啸且徐行”,一副闲适从容的样子,似乎毫不经意。
这样,诗人内在的精神和外在的表现就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了。
《定风波》原文及赏析
《定风波》原文及赏析《定风波》是明代文学家文徵明所作的一篇散文。
作品以文学形式表达了文徵明对人生变迁的感慨和对历史沧桑的思考。
今天,我们通过对《定风波》原文的赏析来一窥文徵明的文学才华和思想深度。
《定风波》原文如下:夜坐阑风劲,几番揽不住雕楼欲坠。
明月楼台,高处不胜寒来早;飞龙在天,故人有意情多。
三千里外音书绝,已随风车度。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江自清风来,爽气儿都有;问余何事森然消魂?中秋时节,风和日丽,夜晚万里无云。
文徵明坐在阑夜,感叹风劲如刀,无法阻挡雕楼倾颓的势头。
这雕楼既可以是意味着权力,也可以代表美好的事物逐渐消逝的感觉。
他以明月楼台形容世事如梦,高处寒冷早已心知肚明。
又以飞龙在天来比喻故人有意,情感丰富。
接着文徵明又以三千里外音书绝、沾衣欲湿杏花雨等句,形象地描绘了离别后的凄凉和对故乡的思念。
尽管沾衣欲湿,他却感受不到寒冷的杨柳风。
这里的杨柳风既可以是对友谊的赞颂,也可以代表对自然的感慨。
接下来,文徵明起问自己:“江自清风来,爽气儿都有;问余何事森然消魂?”这是一个自我启发的疑问,他思索着什么事情让自己如此忧心忡忡。
《定风波》从描写外在景色和人物转向对内心情感的探索,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文徵明以细腻的笔触写出了离别之苦、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变迁的感慨。
总体来说,这篇散文以其独特的文学才华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折射出他那敏锐而深邃的洞察力和对人世间无常的领悟。
在这篇作品中,文徵明将自然景观与人生状况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通过描写风、月、龙等形象,抒发自己的苦闷之情。
他以纯净高洁的情感,将自然景物与人的内心感受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抒发对人生沧桑的痛苦和渴望。
他巧妙地运用了比喻、修辞等修辞手法,使得文章充满意境和哲理。
《定风波》这篇散文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文徵明对人生变化和寂寥的思考。
他一方面表达了对离别和故人的思念之情,另一方面又以自然之景抚慰自己内心的不安和彷徨。
通过对比和比喻,作者通过自然景物向读者传达了人生变迁的无常和对友情的珍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定风波》赏析苏轼《定风波》赏析《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为苏词名作,历来被人评为悠闲从容、旷达乐观。
它不仅是苏轼的一首闲适词,更是一篇夫子自道之作。
该词作于黄州谪所。
借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抒写了作者任天而动、苦乐随缘、开朗达观、意存归隐的人生态度和坦荡胸怀,描绘了一幅极传神的“东坡雨中行吟图”,表现了他处变不惊、笑对苍茫、“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潇洒气度,流露出悠游自在、“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达观之思,揭示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恬淡妙境,也是苏轼人生的真实写照。
这首词道眼前景,写心中事,以曲笔抒胸臆,言在此而意在彼,以小见大,富含哲理。
全词言简意赅,不事藻绘,却能够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语意双关,令人回味无穷。
全词记述了作者一行人在沙湖道上突遭雨袭之事。
上片以“莫听”二字起,似有突兀之感,而“穿林打叶声”勾画出风雨的声势之猛。
急风挟雨而来,对此作者却说:“何妨吟啸且徐行”,“何妨”表现了词人的淡定,“竹杖芒鞋”透露出词人安贫乐道的隐逸之思,“谁怕”一句反问,加上“莫听”“何妨”的映衬显得气度从容,由此勾勒出一幅苏公披蓑烟雨行吟图。
试想于沙湖道上慢行的词人,拄竹杖,履芒鞋,在风雨中吟啸而来,那种闲庭信步的潇洒,那是要具有怎样一种淡定的心态啊!然而,作者所要表现的仅是这种洒脱吗?且看下句:“一蓑烟雨任平生”。
若仅是郊游俊赏,又何须如此感慨呢?遥想苏公当年,19岁中进士,正是春风得意,青云之志等待机遇施展之时,却遇到了一连串的挫折打击,竟致一生颠沛困顿。
乌台诗案,党锢之祸,政治上的腥风血雨都已经承受,又何惧眼前这一阵急雨呢?读到此处,读者的眼前浮起了一幅深浅分明的画面:一个竹杖芒鞋的老人踽踽独行于风雨飘摇的人生路上,身前身后皆茫茫无所见,但词人并未黯然神伤,而是从容面对,正所谓“来往烟波非定居,生涯蓑笠外无余”是也。
诚如宋代学者胡寅所言“及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
(《酒边词序》)东坡确实做到了昂首面对人生的风雨,超越世俗的烦扰。
人生有顺境,有成败,有荣辱,有祸福。
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苏轼皆以坦然而超脱的心境去对待,在人生的风雨中磨练自己,修炼人格。
下片“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料峭”二字点出时令,三月七日,正是乍暖还寒之时,然二月春风早已裁出翠柳条条,时至三月,早应是一派春光。
而作者却似一无所见,仅以“微冷”二字寄寓所感,弥漫着一种萧索意味,这是否还暗示了作者的落寞心境?急雨既过,斜阳展颜,对历雨者来说,这应是很值得欣喜的,而作者回望了适才烟雨凄迷的经行之处,却吐出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妙句来。
若非深察人世无常,历经社会坎坷,是难以做到如此宠辱不惊,得失无意的。
苏轼在另一首词中说到:“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深波静觳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夜归临皋》)。
词中似透露了作者欲归隐山林的愿望,这也可算作是《定风波》最好的注解。
此词写于宴会上,写毕苏公挂冠乘舟而去。
据说当地县令以为苏公真要“江海寄余生”,急忙驾船追去,待到追上,发现苏公已是鼾声大作,哪里有一点要隐逸山林的样子。
苏公是真正的智者,他深知这“世事”是如何无论也逃不出去的。
即便做了和尚还是要穿衣吃饭,还是要为世俗所累,所以,他不象陶渊明那样躲起来,他却以俗世为山林,故而,苏公才是真正的洞彻世事人情,洞明为人处世之道。
事实上,我们只要随便检索一下苏轼的词作即可明白,苏公潇洒的人生里有通达的空漠和心灵的超脱。
苏词中有“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的乐观自信,也有“小轩窗,正梳妆”的缱绻缠绵;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情愿,也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飘逸。
也正如林清玄说的,在烟中腾云过了,在雨中行走过了,生命的事情一经过了,却是枉然。
然而苏轼的一生并不“枉然”,千百年来,苏轼的诗词文章乃至他笑对苍茫的人生态度,对后世文人有着巨大的影响,而苏轼更以其多姿的艺术形象和深刻的人文精神永远占据着中国文学史辉煌的一页。
总之,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他的一生坎坷,仕途多舛。
可面对人生的挫折,诗人坦然处之,不管是阳光灿烂还是山雨欲来,得也萧然,失也萧然,任其自然。
究其根源在于苏轼兼容了儒、道、佛三家的思想,并能够很好地把他们内化到人生实践中去。
在人生得意时,以儒家的积极用世来处理政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当人生失意时,便用道家的无为超脱和佛家的空灭来排解胸中的块垒,修炼自己的品性。
所以,苏轼一生活得坦然,活得自在,活得有味。
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
人生即便遭遇再多的风雨,读了东坡词作之后,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
因此,苏轼为我们撑开了一把遮蔽人生风雨的“伞”,撑出了一片笑对人生的晴朗天空,愿我们也能活得像他那样乐观,那样豁达,那样自在!想象一下,在某个早晨是天高气朗的日子,几个朋友一起去郊游,待到高兴时,却下起了大雨,同行的人皆抱怨连连。
怪天公不作美,这是游玩的兴致全无,可是有一人却与众不同。
别人都在奔跑找避雨的地方,而他却听着雨打竹叶声,哼着小曲,慢慢的走着。
同行的人一定都笑他疯癫。
然而,别人笑‘痴’,谁解其中味啊。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
及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
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静,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
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
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
“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
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
“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读者面前。
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译文;不要去听雨打到林叶的声音,不妨边吟诗长啸,边慢慢渡行。
手拄着竹杖,脚穿着草鞋,走起来比骑马还要轻快。
怕什么风吹雨打?披着蓑衣,顶着风雨,漫步在崎岖的人生路途上,这是自己平生经历惯了的。
寒冷的春风吹醒酒意,身上感到一股寒意,山头夕阳西下,给自己送来一点暖意。
回望刚才走过的萧瑟处(偏向于心理精神上),所谓的风雨都已经无所畏惧了!上片,写遇雨后的情境。
“莫听穿林打叶声”雨滴打在竹叶上发出响声,你不要感到扫兴。
如果你把它当着美妙的音乐来欣赏,就不妨“吟啸且徐行”了。
可见“莫听”两字,到出了苏轼的心境。
对客观事物,客观存在不要太在意。
不妨去欣赏它。
人们都说,生活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那么如何才能善于发现呢?不妨学学苏轼。
我们多数人都被外界的各种不顺心的事手烦恼,整天抱怨老天不公,有用吗?没用。
可能当你抱怨后,却来个“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这时人们又要说。
真是天意弄人呢?是吗?我说你这么认为就应该好好像苏轼学习了。
不要被客观存在所牵绕。
不妨去学着欣赏,大不了就像学看一幕悲剧一样,其实悲剧的人生才有价值。
生活条件不好。
“竹杖芒鞋轻胜马”又有什么好怕的呢,“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样才旷达吗。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既然朝廷不给我兼济天下的机会。
“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
”(《初入庐山》诗)也涂个清净逍遥,说到底。
谁不想,逍遥自在的生活呢。
我觉得这才是人追求的最终生活境界。
“一蓑烟雨任平生。
”是我最喜欢的一句。
有这样一种解释:“:“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这表示能够顶得住辛苦的生活)。
”(胡云翼《宋词选》)。
我到不这么觉得,我觉得是:我没有什么身外之物,下雨也只要有一蓑衣就行了,管你三七二十一。
燕子很轻盈才能飞的很敏捷。
风筝很轻,才能飞的很高。
人只有不被声明荣誉所累才能,领悟人生真谛。
下片是写,天转晴了。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
料峭的春风把酒吹醒了,有点冷,冷吗。
“山头斜照却相迎”不冷了吧。
这个转,转出了味道:当你被外在的困境所困绕时,如果一味的抱怨,可能到顺境时,你也不能把握了。
你应该时刻记着“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天晴后,回头看看“萧瑟处”,刚才还是大雨,现在已经天晴了,大自然就是这样,月圆了就缺,缺了有圆,反复循环。
雨后便是天晴,天晴后便是下雨。
如此循环,难道不是“也无风雨也无晴”吗?佛说“菩提本无树,明净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当你心静如湖水,全不在意外在事物的得失时,你便可以领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快乐了。
前面我们已经说了: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
官场黑暗。
被贬不知道有没有被升的机会,要想“也无风雨也无晴”,只有“归去”了。
(照应上文“一蓑烟雨任平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