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血肿清除术幻灯片课件
合集下载
颅内血肿微创除技术ppt课件

颅内血肿微创去除技术
颅内血肿微创去除技术重点之一是血肿的 准确定位,定位方法也是微创术的难点, 总结近八年来宽广医务人员运用较广,穿 刺胜利最高、既简捷,又方便运用的方法: A. CT引导、标志物定位法;B. CT片定位 法;C. 二点定位法等三种。为了确保穿刺 胜利,做到一针见血,积大家的临床阅历, 我们特别强调还有条件的单位,都应优先 思索采用CT引导、标志物定位法,因该定 位方法既顺应于颅内任何部位的血肿,操 作又简便,穿刺胜利率高,下面详细引见 血肿定位的相关知识和这三种定位方法。
〔3〕双侧脑室呈铸型血肿,采用双针同时 穿刺双侧脑室前角或侧脑室三角区。
〔4〕基底节、丘脑、小脑出血并血肿破入 脑室,靶点可直接选择在基底节、丘脑、 小脑血肿中心位,凡破入脑室血肿引起脑 脊液循环梗阻者,都要另加打一微创针在 积血较多的一侧脑室,如血肿量过大,破 入双侧脑室,且呈双侧脑室铸型血肿,病 情非常危重,那么应采用三针治疗,双侧 脑室都要各加打一微创针,以尽快排空血 肿,挽救患者生命。
〔1〕确定血肿穿刺平面N、头 表穿刺点G、 穿刺靶点H方法同上〔略〕 〔2〕确定穿刺描准点L 〔3〕在头表确定穿刺描准点L的位置
〔4〕划线 按照CT下直接定位法和CT片定 位法的相关原理和方法,在患者头表分别划 出血肿穿刺平面标志线,并在此标志线上划 出头表穿刺点G和穿刺描准点P的准确方位。
〔5〕在患者头表确定头表穿刺点
按以下三步进展:
a.在头表划出正中矢状线,在前额部 正 中矢状线与血肿穿刺层面线必有一交汇点 P〔此点与CT片中P点同位〕;
b.用不断角尺摆放在患者头表血肿穿 刺层面线上标志,要求其中直角尺一条直尺 摆放在患者前冠状线方位上,另一条直尺摆 放在最外侧线方位上,两直尺都要摆放在血 肿穿刺层面头表标志线上,两直尺内侧沿的 交点相当于CT片上O点;
颅内血肿微创去除技术重点之一是血肿的 准确定位,定位方法也是微创术的难点, 总结近八年来宽广医务人员运用较广,穿 刺胜利最高、既简捷,又方便运用的方法: A. CT引导、标志物定位法;B. CT片定位 法;C. 二点定位法等三种。为了确保穿刺 胜利,做到一针见血,积大家的临床阅历, 我们特别强调还有条件的单位,都应优先 思索采用CT引导、标志物定位法,因该定 位方法既顺应于颅内任何部位的血肿,操 作又简便,穿刺胜利率高,下面详细引见 血肿定位的相关知识和这三种定位方法。
〔3〕双侧脑室呈铸型血肿,采用双针同时 穿刺双侧脑室前角或侧脑室三角区。
〔4〕基底节、丘脑、小脑出血并血肿破入 脑室,靶点可直接选择在基底节、丘脑、 小脑血肿中心位,凡破入脑室血肿引起脑 脊液循环梗阻者,都要另加打一微创针在 积血较多的一侧脑室,如血肿量过大,破 入双侧脑室,且呈双侧脑室铸型血肿,病 情非常危重,那么应采用三针治疗,双侧 脑室都要各加打一微创针,以尽快排空血 肿,挽救患者生命。
〔1〕确定血肿穿刺平面N、头 表穿刺点G、 穿刺靶点H方法同上〔略〕 〔2〕确定穿刺描准点L 〔3〕在头表确定穿刺描准点L的位置
〔4〕划线 按照CT下直接定位法和CT片定 位法的相关原理和方法,在患者头表分别划 出血肿穿刺平面标志线,并在此标志线上划 出头表穿刺点G和穿刺描准点P的准确方位。
〔5〕在患者头表确定头表穿刺点
按以下三步进展:
a.在头表划出正中矢状线,在前额部 正 中矢状线与血肿穿刺层面线必有一交汇点 P〔此点与CT片中P点同位〕;
b.用不断角尺摆放在患者头表血肿穿 刺层面线上标志,要求其中直角尺一条直尺 摆放在患者前冠状线方位上,另一条直尺摆 放在最外侧线方位上,两直尺都要摆放在血 肿穿刺层面头表标志线上,两直尺内侧沿的 交点相当于CT片上O点;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ppt课件

②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监护患者意识、瞳孔、脉搏、 呼吸、血压、体温、尿量,及时 发现异常变化,尽早处理。 ③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液体平衡:尿量+500ml, 体温升1℃+300ml,电解质、酸碱 平衡失调,及时纠正。
④脱水剂使用: 指征:病情严重或有一侧瞳孔散大。 首次清除血肿不满意 颅内压过高或CT示脑水肿明显 CT示中线移位,环池结构不清 方法:20%甘露醇液125m,Bid、ivgtt, 或与速尿(甘油果糖)交替使用,5-7d, 建议:除占位效应明显,病情危重外, 6h内,酌情慎用高渗脱水剂,以减少继 续出血的危险。
缺点: 1、不是直视手术 2、血肿清除欠完全。 应用范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高血压性脑出血、外伤性颅 内血肿(硬外、硬下)、脑室、 小脑、丘脑出血等。
三、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的临床应用。
• • • • • • • • • • • • 1、治疗原则: 2、急诊处理要点: 3、适应证: 4、禁忌证: 5、手术时机: 6、术前准备: 7、手术方案选择: 8、手术操作方法 9、常见血肿治疗要点 10、术后处理: 11、再出血处理: 12、预后分析:
4、适应证广: 微创除多脏器功能衰竭、 脑干衰竭外,均可实施,广州177医院做97 岁,30天婴儿均成功。 5、费用低: 2000.7全国24省、144家医 院统计结果:微创一次费用3500元左右。 其它6800元左右。 6、安全快捷: 微创,因此对脑组织损作 小,避免了开颅创伤大的危险,其次应用冲 洗,液化,引流,不易造成再出血,加重病 情,手术非常安全。手术时间仅需20-40分 钟即可完成。
94年,北京朝阳医院贾保祥教授完 成了“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的研究。 于1997年5月在全国推广,2000年被卫 生部定为“十年百项”计划项目,得到 了全国认可。该技术使用特制穿刺针具, 直径3.0mm,具有正压粉碎技术,结合 血肿液化技术,使血肿排出体外。 优点:创伤小、操作简便、适应症广、 生存率高。 缺点:不能直视。
脑出血及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PPT课件

-
40
-
41
-
42
CT扫描基线
-
43
-
44
OM
-
45
典型标志:眼球,外耳道
-
46
EM
-
47
-
48
特殊层面结构
❖ 第五层面:前角,后角,三脑室. ❖ 第六层面:脑室呈x型. ❖ 作为参考层面的理论依据.由于头颅近似圆
-
21
(1)无高血压病史。
(2)年龄在40岁以下。
(3)以往有剧烈头痛、呕吐发作历史。
(4)发生出血前就存在神经症状体征。
(5)既往有头痛和癫痫者。
(6)高龄患者反复发作的脑叶内血肿,或 者颅内多灶性脑叶血肿(指同时出现两个 不同动脉供血区域的多发性脑内血肿,其 原因可能为血管淀粉样病)。
-
22
(7)头颅CT显示血肿区密度不均匀,或 有异常密度影。
-
2
概况
❖ 重组活化因子VII (NovoSeven)的II 期临床 试验证明,对发病4 小时内脑内出血患者 给予重组活化因子VII 治疗可减少血肿扩大 、死亡率和致残率;III 期临床试验正在进 行中。
❖ 辅助呼吸、降低血压、颅内压监测、渗透 疗法、控制体温、预防癫痫和营养支持是 重症监护病房中进行治疗的基础。
(8)与额叶底部和中线相连的血肿,位 于顳底部的血肿,常与前交通动脉或大脑 后脉动脉动脉瘤破裂有关。
(9) 位于外侧裂内的积血或位于额、颞 叶间的血肿与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有关
(10) 胼周池积血(包括大脑纵裂硬膜 下血肿)常为胼缘动脉动脉瘤破裂所致。
(11)有出血病史并有显著的凝血机能障 碍和使用抗凝药物者。
-
8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护理ppt课件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 除术的护理
1.输血的适应症 2.输血的目的 3.输血的注意事项 4.输血的不良反应 5.输血操作流程
输血的适应症
• • • • 1.急性出血 2.严重感染 3.贫血或低蛋白血症 4.凝血功能障碍
输血的目的
• • • • • • 1.补充血容量,提升血压 2.增加血红蛋白,纠正贫血 3.补充抗体,增强机体抵抗力 4.增加蛋白质,纠正低蛋白血症 5.补充各种凝血因子,改善凝血功能 6.促进骨骼系统和网状内皮系统功能 。
3.预防 各个环节都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和检查制度。
输血的不良反应
(五)循环超负荷
心脏功能减退的病人、老年人、幼儿或慢性严重贫血病人(红细胞减少而血 容量增多者),输血过快或过量可引起急性心力衰竭和肺水肿。可表现为心 率加快、呼吸困难、发绀、咳血性泡沫痰,颈静脉怒张、肺部湿啰音、静脉 压升高、胸部摄片显示肺水肿征象,严重者可致死。
•
•
•
输血的不良反应
(四)细菌污染反应
较少见,但后果严重。如果污染血液的是非致病菌,由于毒性小,可能只引 起一些类似发热反应的症状。但如果是毒性大的致病菌,则输入后,立刻发 生休克和DIC。 1.原因 采血、储存过程中无菌技术有漏洞而致细菌污染。
2.治疗 中止输血,涂片检查及细菌培养,有效的抗感染和抗休克治疗。
输血的不良反应
• • (一)发热反应 这是最常见的早期输血并发症。发热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1~2小时内, 先有发冷、寒战、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伴有头痛、出汗、恶心、呕 吐、皮肤潮红,症状持续l5分钟至2小时后缓解,多数血压无变化。 1.主要原因 致热原、免疫反应、细菌污染和溶血。 2.治疗 发热反应症状出现后,要立即减慢输血速度,严重者应停止输血 并对症处理。
1.输血的适应症 2.输血的目的 3.输血的注意事项 4.输血的不良反应 5.输血操作流程
输血的适应症
• • • • 1.急性出血 2.严重感染 3.贫血或低蛋白血症 4.凝血功能障碍
输血的目的
• • • • • • 1.补充血容量,提升血压 2.增加血红蛋白,纠正贫血 3.补充抗体,增强机体抵抗力 4.增加蛋白质,纠正低蛋白血症 5.补充各种凝血因子,改善凝血功能 6.促进骨骼系统和网状内皮系统功能 。
3.预防 各个环节都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和检查制度。
输血的不良反应
(五)循环超负荷
心脏功能减退的病人、老年人、幼儿或慢性严重贫血病人(红细胞减少而血 容量增多者),输血过快或过量可引起急性心力衰竭和肺水肿。可表现为心 率加快、呼吸困难、发绀、咳血性泡沫痰,颈静脉怒张、肺部湿啰音、静脉 压升高、胸部摄片显示肺水肿征象,严重者可致死。
•
•
•
输血的不良反应
(四)细菌污染反应
较少见,但后果严重。如果污染血液的是非致病菌,由于毒性小,可能只引 起一些类似发热反应的症状。但如果是毒性大的致病菌,则输入后,立刻发 生休克和DIC。 1.原因 采血、储存过程中无菌技术有漏洞而致细菌污染。
2.治疗 中止输血,涂片检查及细菌培养,有效的抗感染和抗休克治疗。
输血的不良反应
• • (一)发热反应 这是最常见的早期输血并发症。发热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1~2小时内, 先有发冷、寒战、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伴有头痛、出汗、恶心、呕 吐、皮肤潮红,症状持续l5分钟至2小时后缓解,多数血压无变化。 1.主要原因 致热原、免疫反应、细菌污染和溶血。 2.治疗 发热反应症状出现后,要立即减慢输血速度,严重者应停止输血 并对症处理。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治疗技术PPT课件

2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3)如延期(发病>48小时),应尽量抽 吸;(4)如遇再出血,可用0.9%冰生 理盐水250ml加肾上腺素1mg经针形粉碎 器反复冲洗;如不能控制,可适当增加肾 上腺素的浓度,或用0.9%冰生理盐水 3ml加立止血1KU关闭数分钟,开放引流; (5)如使用上述措施不能控制者,应考 虑开颅手术。
线照射2次,定期做空气培养。
11
操作方法
❖(一)计算血肿量 根据CT血量最大层面,测量血
肿的最长径,短径和血肿的层数。 血肿量(ml)=长径×短径×
血肿层数×π/6
12
操作方法
❖(二)血肿定位 ❖ 1、根据CT片定位; ❖ 2、CT下用标志物定位。
13
14
充电式手枪式电钻
15
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
18
操作方法
❖ (3)血肿半固态部分的处理:抽出液态血 肿部分后,用500ml生理盐水,经针形血 肿粉碎器加压冲洗残余的液态血肿和半固 态血肿部分,如果血肿量大,也可先用25 -50u/ml肝素的冲洗液,后用生理盐水 冲洗,冲洗时应遵循等量置换或出略多于 入的原则。
19
❖ (4)紧密固态部分的处理:用l0rnl注射器抽吸 2-3ml生理盐水,经侧管徙手用适当力度快速 推注及抽吸交替震荡手法,在血肿中央融蚀出 一个空洞,然后,使针形血肿粉碎器有一个起 步工作空间,用3-5ml(1-2万单位尿激酶+ 50-l00mg肝素+1500单位透明质酸酶)血肿 液化剂,经针形血肿粉碎器喷注到血肿的各个 部位,保留4小时以上,后开放引流。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治疗技术
副主任医师 卞志远
1
开展这项技术需要必备的条件
❖(1)具有CT的单位; ❖(2)有相关知识的执业医师; ❖(3)建议在手术室或治疗室操作; ❖(4)使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
❖ 3)如延期(发病>48小时),应尽量抽 吸;(4)如遇再出血,可用0.9%冰生 理盐水250ml加肾上腺素1mg经针形粉碎 器反复冲洗;如不能控制,可适当增加肾 上腺素的浓度,或用0.9%冰生理盐水 3ml加立止血1KU关闭数分钟,开放引流; (5)如使用上述措施不能控制者,应考 虑开颅手术。
线照射2次,定期做空气培养。
11
操作方法
❖(一)计算血肿量 根据CT血量最大层面,测量血
肿的最长径,短径和血肿的层数。 血肿量(ml)=长径×短径×
血肿层数×π/6
12
操作方法
❖(二)血肿定位 ❖ 1、根据CT片定位; ❖ 2、CT下用标志物定位。
13
14
充电式手枪式电钻
15
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
18
操作方法
❖ (3)血肿半固态部分的处理:抽出液态血 肿部分后,用500ml生理盐水,经针形血 肿粉碎器加压冲洗残余的液态血肿和半固 态血肿部分,如果血肿量大,也可先用25 -50u/ml肝素的冲洗液,后用生理盐水 冲洗,冲洗时应遵循等量置换或出略多于 入的原则。
19
❖ (4)紧密固态部分的处理:用l0rnl注射器抽吸 2-3ml生理盐水,经侧管徙手用适当力度快速 推注及抽吸交替震荡手法,在血肿中央融蚀出 一个空洞,然后,使针形血肿粉碎器有一个起 步工作空间,用3-5ml(1-2万单位尿激酶+ 50-l00mg肝素+1500单位透明质酸酶)血肿 液化剂,经针形血肿粉碎器喷注到血肿的各个 部位,保留4小时以上,后开放引流。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治疗技术
副主任医师 卞志远
1
开展这项技术需要必备的条件
❖(1)具有CT的单位; ❖(2)有相关知识的执业医师; ❖(3)建议在手术室或治疗室操作; ❖(4)使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技术MPSppt课件

微创颅内穿刺技术常规
十、穿刺过程中再出血的原因及处理 (二)处理 小量鲜血只需迅速控制性降低血压,一 般降至100/70mmHG,配制冰盐水 200ml+正肾2mg+凝血酶4000万单位的 冲洗液,每次2-3ml,反复冲洗至冲洗液变 淡、变浅。 大量出血难以控制时,需立即备血,做 开颅手术准备,向家属再次交代病情。
微创颅内穿刺技术常规
二、禁忌证 (一)绝对禁忌证 1. 出血时间(发病时间)≤2小时。 2. 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大剂量抗凝治疗。 3. 全身严重疾病,难以治愈者。 4. 脑疝发生单侧瞳孔散大≥6小时,双侧瞳孔散大 ≥2小时。 5. 家属不同意手术拒绝签字者。 6. 局部头皮严重感染者。
微创颅内穿刺技术常规
5.
6.
把握穿刺针穿透颅后的深度或器具拔出,注意声洞变化。
证实穿刺针穿透颅骨后,拔出钻芯,接通侧骨,旋紧盖帽,小心抽吸, 抽吸量不超过总量的2/3,若吸出脑组织及鲜血应停止抽吸,密切注意 引流的量、颜色、变化等。
微创颅内穿刺技术常规
七、冲洗与注药 检查侧管证实无活动出血后,可用冲洗 液或生理盐水等量冲洗。注意:入量等于或 小于出量。冲剂量多为2-4ml,不要超过 5ml,酌情决定冲洗次数。然后用2-4ml生 理盐水加尿激酶2-3万单位从侧管注入,闭 管4小时。日后每日2-3次,的、同等剂量 及闭管时间。
微创颅内穿刺技术常规
九、拔管指征 1. 术后患者意识好转,症状减轻。 2. 引流液变淡、变浅。 3. 术后CT复查血肿基本吸收。
微创颅内穿刺技术常规
十、穿刺过程中再出血的原因及处理 (一)原因 1. 病人血压过高,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2. 穿刺位置欠准确,累及血肿边缘。 3. 穿刺过猛、过深,未避开重要血管。 4. 过度抽吸,不恰当的冲洗。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 ppt课件

结论 CT机定位的准确率明显优于CT片定位。
ppt课件
13
CT机定位法的技术改进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技术规范化治疗指南》指 出“如标志物所安放的位置与所需头表穿刺点差距 较大,此时应在确定的血肿穿刺层面上前后方向平 行移动头表标志物,直到移到所选定的头表穿刺点 的位置为止,CT重扫此层面确认。”
ppt课件
7
CT机定位法进行定位的具体方法
头部CT扫描 基底节区、丘脑、颞叶血肿以OM 线为基线进行CT轴位扫描。
确定血肿穿刺层面 根据CT扫描结果在CT机的显 示屏上选血肿最大层面作为血肿穿刺层面。
回移扫描床到血肿穿刺层面 根据血肿穿刺层面 所显示的床位数据,将CT机的扫描床移动回位 到血肿穿刺层面所在的位置。
ppt课件
16
ppt课件
17
一般资料 血肿较小或CT扫描基线不准的 患者采用CT机定位,设为观察组,共183例; 血肿较大且CT扫描基线较准的患者采用 CT片定位,设为对照组,共112例。
ppt课件
5
CT机定位法进行定位的具体方法
在拟行颅内血肿微创 穿刺清除术的脑出血 患者的头皮上用胶布 贴上一根长约12cm的 金属标志物
ppt课件
11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 清除术中CT机定位的效果评价
以穿刺针针尖位于血肿中心0.5cm以内为命中靶
点;穿刺针针尖距血肿中心0.5cm~1.0cm为轻度 偏移;穿刺针针尖距血肿中心1.0cm ~ 2.0cm为
中度偏移。
ppt课件
12
CT机定位法的优点
CT机定位由于能够将CT扫描时的血肿穿刺层面 直接“复制”到患者的头皮上,加上根据金属 标志物的位置能够准确确定穿刺点,故定位效 果精细准确。而CT片定位由于受扫描基线偏移 的影响较大,手术者有时难以将实际的扫描基 线准确地“复制”到患者的头皮上,故定位的 准确性相对较差。
ppt课件
13
CT机定位法的技术改进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技术规范化治疗指南》指 出“如标志物所安放的位置与所需头表穿刺点差距 较大,此时应在确定的血肿穿刺层面上前后方向平 行移动头表标志物,直到移到所选定的头表穿刺点 的位置为止,CT重扫此层面确认。”
ppt课件
7
CT机定位法进行定位的具体方法
头部CT扫描 基底节区、丘脑、颞叶血肿以OM 线为基线进行CT轴位扫描。
确定血肿穿刺层面 根据CT扫描结果在CT机的显 示屏上选血肿最大层面作为血肿穿刺层面。
回移扫描床到血肿穿刺层面 根据血肿穿刺层面 所显示的床位数据,将CT机的扫描床移动回位 到血肿穿刺层面所在的位置。
ppt课件
16
ppt课件
17
一般资料 血肿较小或CT扫描基线不准的 患者采用CT机定位,设为观察组,共183例; 血肿较大且CT扫描基线较准的患者采用 CT片定位,设为对照组,共112例。
ppt课件
5
CT机定位法进行定位的具体方法
在拟行颅内血肿微创 穿刺清除术的脑出血 患者的头皮上用胶布 贴上一根长约12cm的 金属标志物
ppt课件
11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 清除术中CT机定位的效果评价
以穿刺针针尖位于血肿中心0.5cm以内为命中靶
点;穿刺针针尖距血肿中心0.5cm~1.0cm为轻度 偏移;穿刺针针尖距血肿中心1.0cm ~ 2.0cm为
中度偏移。
ppt课件
12
CT机定位法的优点
CT机定位由于能够将CT扫描时的血肿穿刺层面 直接“复制”到患者的头皮上,加上根据金属 标志物的位置能够准确确定穿刺点,故定位效 果精细准确。而CT片定位由于受扫描基线偏移 的影响较大,手术者有时难以将实际的扫描基 线准确地“复制”到患者的头皮上,故定位的 准确性相对较差。
【高质量】开颅血肿清除术PPT文档

头颅解剖
三、脑膜
脑组织外有3层脑膜覆盖,即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
硬脑膜内层反折处形成静脉窦,静脉窦壁厚缺乏弹性,破裂
时止血困难
蛛网膜位于硬脑膜下,两者间为硬脑膜下腔。 软脑膜紧贴脑表面,深入脑的所有凹陷和裂沟,在一定部位
形成邹襞,与室管膜愈合形成脉络膜组织,进入脑室形成脉络丛
手术适应症
•术
查房目的:
• 讲解手术入路、特殊配合、特殊器械准备、麻醉及手术体
位要求等。
• 强调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在术前准备和术中配合是确保手
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 熟悉掌握手术全过程是保证手术效果的关键,通过查房使
全科护士得以及时掌握专科护理知识,使重大手术得以顺 利开展。
颅内血肿
• 颅脑损伤导致颅内出血,使血液在颅腔内聚集达到一定体
二.颅底部 CT发现在硬膜下有一较大的梭形血肿,使中线移位者。
手术野皮肤常规消毒铺単:递消毒钳,碘伏纱布消毒头部皮肤,并用酒精棉球脱碘。 拟实手术: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 压疮:与体位和手术时间有关
由不规则的软骨化骨组成,颅底内表面由前向后为阶梯型 的颅前窝、颅中窝、颅后窝,前高后低。前大部半部被面部诸 骨覆盖,后半部枕外粗隆、上项线以下部分称 枕下区,是手 术通向颅后窝的途径。
积,成为颅内血肿。一般幕上血肿量在20ML以上,幕下血 肿在10ML以上,即可引起急性脑受压症状。按出血来源和 发生部位可分为: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和脑内血肿。
治疗原则
• 1、非手术治疗
• 适应症主要包括:①无意识障碍进行性恶化;②无新的神
经系统阳性体征出现或原有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无进行性 加重;③无进行性加重的颅内压增高症;④CT扫描显示: 除颞叶外,大脑凸面血肿量<30ML,无明显占位效应;⑤ 颅腔容积压力反应良好。
颅内血肿清除手术护理课件

手术器械与物品核对
器械核对
确保手术器械、缝针、纱布等物品数 量准确,种类齐全,符合手术需求。
物品核对
对手术中使用的药品、血液制品等进 行核对,确保无差错,保障手术安全 。
术中监测与记录
生命体征监测
持续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 命体征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处理 。
VS
护理记录
详细记录手术过程中的护理操作、病情变 化及处理措施,为术后护理提供依据。
THANKS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记录生命体征
详细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为医生 提供参考依据,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预防并发症
采取一系列措施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如 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等。
处理并发症
如发现术后并发症,如颅内出血、感染等, 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确保患者安全
。
05
康复指导与随访
康复锻炼与日常生活指导
康复锻炼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锻炼计划,包括肢体功能训练、语言训练、认知训练等,以 促进患者康复。
日常生活指导
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以促进身体健康的恢复。
饮食与营养建议
饮食调整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包括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摄 入,减少油腻、辛辣食物的摄入等,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营养补充
对于存在营养不良的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营养补充,如使用营养补充剂等。
定期随访与复查安排
要点一
定期随访
在患者出院后,应定期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 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颅内血肿清除术ppt课件

• 用电钻钻孔时,注意往骨瓣上冲水,输甘露醇时快速滴入 • 皮肤消毒前,患者外耳道内塞棉球,眼睑涂金霉素眼膏,
注意勿将碘伏流入眼内,烧伤角膜 • 术中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以及静脉输液、尿量、监督无菌技
术操作 • 术中所用双极镊焦痂不能用刀刮,最好用湿纱布擦 • 显微镜电钻等精密仪器用后要擦拭干净收好,放回原处,
21
.
22
10.创面止血,冲洗切口,保护手术野 递咬骨钳咬除不整齐 骨缘,骨腊止血,冲洗术野,脑棉片保护脑组织,更换细 吸引器头,
11.切开硬脑膜(调节显微镜,根据手术者需要准备) 递脑 膜钩提起脑膜,11号刀片切一小口。脑膜剪扩大,脑膜镊 夹棉片拭血,双极止血(双极功率调制需要,备小棉片, 棉片碗里盐水不能当冲洗盐水用)
铺一成无菌巾。 3.开颅时间长,创面及皮瓣以湿纱布包裹,骨缘以湿棉片覆
盖,脑组织要不断以生理盐水湿润 4.术中注意体位,固定牢靠,防止压伤和灼伤,注意保暖,
调节室温。 5.双极用湿纱布单齿擦,不能用刀片等锐利器械刮 6.洗手护士传递显微器械要做到稳、准、轻,保证器械干净
无血迹
25
小结
• 脑棉用生理盐水浸湿后才可使用,注意清点脑棉,而且湿 脑棉的水不用于冲洗脑膜
适用于额、 颞、顶及 颅前窝的手术
侧卧位:
适用于小脑、 脑干等后 颅窝的手术
俯卧位:
适于枕部、后颅窝、 脊髓的手术。
20
手术步骤及配合
1.消毒皮肤,铺巾,贴脑科贴膜 递消毒钳消毒碗消毒皮肤, 递无菌巾、巾钳、递脑科贴膜、干纱布1块协助贴膜 2.固定吸引器、单极电刀、双极电凝,输液皮条接生理盐水。 3.弧形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腱膜层 递干纱布,大圆刀片切 开,头皮夹止血。 4.游离皮瓣止血 递组织钳拉开皮瓣,暴露骨板,刀片游离皮 瓣,电刀双极止血,三角针7号丝线缝吊皮瓣 5.切开及剥离骨膜 递刀片切开,递骨膜剥离子 6.颅骨钻孔 递动力系统,边钻边用生理盐水冲洗,骨腊止血 7.锯骨瓣 递铣刀或线锯,线锯导板,手柄,生理盐水冲洗 骨渣 8.撬开骨瓣 递骨膜剥离子撬开骨瓣,湿纱布包裹,妥善保 管 9.悬吊硬膜 小圆针、1号丝线悬吊硬膜
注意勿将碘伏流入眼内,烧伤角膜 • 术中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以及静脉输液、尿量、监督无菌技
术操作 • 术中所用双极镊焦痂不能用刀刮,最好用湿纱布擦 • 显微镜电钻等精密仪器用后要擦拭干净收好,放回原处,
21
.
22
10.创面止血,冲洗切口,保护手术野 递咬骨钳咬除不整齐 骨缘,骨腊止血,冲洗术野,脑棉片保护脑组织,更换细 吸引器头,
11.切开硬脑膜(调节显微镜,根据手术者需要准备) 递脑 膜钩提起脑膜,11号刀片切一小口。脑膜剪扩大,脑膜镊 夹棉片拭血,双极止血(双极功率调制需要,备小棉片, 棉片碗里盐水不能当冲洗盐水用)
铺一成无菌巾。 3.开颅时间长,创面及皮瓣以湿纱布包裹,骨缘以湿棉片覆
盖,脑组织要不断以生理盐水湿润 4.术中注意体位,固定牢靠,防止压伤和灼伤,注意保暖,
调节室温。 5.双极用湿纱布单齿擦,不能用刀片等锐利器械刮 6.洗手护士传递显微器械要做到稳、准、轻,保证器械干净
无血迹
25
小结
• 脑棉用生理盐水浸湿后才可使用,注意清点脑棉,而且湿 脑棉的水不用于冲洗脑膜
适用于额、 颞、顶及 颅前窝的手术
侧卧位:
适用于小脑、 脑干等后 颅窝的手术
俯卧位:
适于枕部、后颅窝、 脊髓的手术。
20
手术步骤及配合
1.消毒皮肤,铺巾,贴脑科贴膜 递消毒钳消毒碗消毒皮肤, 递无菌巾、巾钳、递脑科贴膜、干纱布1块协助贴膜 2.固定吸引器、单极电刀、双极电凝,输液皮条接生理盐水。 3.弧形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腱膜层 递干纱布,大圆刀片切 开,头皮夹止血。 4.游离皮瓣止血 递组织钳拉开皮瓣,暴露骨板,刀片游离皮 瓣,电刀双极止血,三角针7号丝线缝吊皮瓣 5.切开及剥离骨膜 递刀片切开,递骨膜剥离子 6.颅骨钻孔 递动力系统,边钻边用生理盐水冲洗,骨腊止血 7.锯骨瓣 递铣刀或线锯,线锯导板,手柄,生理盐水冲洗 骨渣 8.撬开骨瓣 递骨膜剥离子撬开骨瓣,湿纱布包裹,妥善保 管 9.悬吊硬膜 小圆针、1号丝线悬吊硬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术前工作
• 接到通知后选择合适手术间,检查各种仪器设备性能,调 节温湿度及光线
• 判断病人意识及配合程度 • 核对病人身份(自述、腕带、病例)、手术名称、手术部
位、药物过敏史、术中用药及过敏实验结果、影像资料、 病史、全身皮肤情况 • 准备静脉通路、摆放体位、约束及保暖
12
用物准备
• 脑科包、布包、大巾、剖腹单、电钻、凝胶垫
23
术后访视
• 术后一天到病房了解病人情况:意识是否清醒、生命体征 是否平稳、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 颜色及量
• 指导病人及家属饮食注意事项及卧床休息不宜激动 • 进行心理安慰、树立治愈的信心 • 访问病人及家属对手术室的评价,虚心接受他们的意见及
建议
24
护理要点
1.严格无菌操作,了解手术步骤,敏捷配合 2.切开硬脑膜之前应洗手或换手套,冲洗术野,术野周围再
神经外科手术的护理配合
1
主要内容
• 颅脑的应用解剖 • 麻醉方式 • 术前工作 • 用物准备 • 体位 • 手术步骤及配合 • 术后访视 • 护理要点
2
颅脑应用解剖
• 头皮的应用解剖 • 脑的应用解剖 • 脑膜应用解剖 • 脑血液循环应用解剖 • 脑神经应用解剖
3
头皮的解剖.
皮肤层 皮下组织 帽状腱膜 腱膜下层 骨膜
适用于额、 颞、顶及 颅前窝的手术
侧卧位:
适用于小脑、 脑干等后 颅窝的手术
俯卧位:
适于枕部、后颅窝、 脊髓的手术。
20
手术步骤及配合
1.消毒皮肤,铺巾,贴脑科贴膜 递消毒钳消毒碗消毒皮肤, 递无菌巾、巾钳、递脑科贴膜、干纱布1块协助贴膜 2.固定吸引器、单极电刀、双极电凝,输液皮条接生理盐水。 3.弧形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腱膜层 递干纱布,大圆刀片切 开,头皮夹止血。 4.游离皮瓣止血 递组织钳拉开皮瓣,暴露骨板,刀片游离皮 瓣,电刀双极止血,三角针7号丝线缝吊皮瓣 5.切开及剥离骨膜 递刀片切开,递骨膜剥离子 6.颅骨钻孔 递动力系统,边钻边用生理盐水冲洗,骨腊止血 7.锯骨瓣 递铣刀或线锯,线锯导板,手柄,生理盐水冲洗 骨渣 8.撬开骨瓣 递骨膜剥离子撬开骨瓣,湿纱布包裹,妥善保 管 9.悬吊硬膜 小圆针、1号丝线悬吊硬膜
• 用电钻钻孔时,注意往骨瓣上冲水,输甘露醇时快速滴入 • 皮肤消毒前,患者外耳道内塞棉球,眼睑涂金霉素眼膏,
注意勿将碘伏流入眼内,烧伤角膜 • 术中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以及静脉输液、尿量、监督无菌技
术操作 • 术中所用双极镊焦痂不能用刀刮,最好用湿纱布擦 • 显微镜电钻等精密仪器用后要擦拭干净收好,放回原处,
• 一次性用物:刀片(11,22)、丝线
(1,4,7)、
组套针(12)、脑科护膜、明胶海绵、骨腊、脑棉、冲洗
球、头皮夹、引流管、腹腔镜套、一次性双极电凝镊、输
液皮条,根据需要时准备显微镜、显微镜套
13
.
14
.
15
16
.
17
•头架
• 显微器械
头圈
脑室-腹腔分流术通条
18
.
19
体位
平卧位:
登记本上记录使用情况,电线不宜打折并定期上油保养
26
铺一成无菌巾。 3.开颅时间长,创面及皮瓣以湿纱布包裹,骨缘以湿棉片覆
盖,脑组织要不断以生理盐水湿润 4.术中注意体位,固定牢靠,防止压伤和灼伤,注意保暖,
调节室温。 5.双极用湿纱布单齿擦,不能用刀片等锐利器械刮 6.洗手护士传递显微器械要做到稳、准、轻,保证器械干净
无血迹
25
小结
• 脑棉用生理盐水浸湿后才可使用,注意清点脑棉,而且湿 脑棉的水不用于冲洗脑膜
4
颅骨的解剖.
5
6
脑的应用解剖
• 端脑:即左右大脑半球,是脑的最高级部位,由胚 胎时的前脑泡演化而来
• 间脑:由胚胎时的前脑泡发育而成,位于脑干与端 脑之间,可分为五个部分:背侧丘脑、后丘脑、上 丘脑、底丘脑和下丘脑
• 脑干:延髓、脑桥和中脑 • 小脑:位于颅后窝内,其上面借小脑幕与大脑的振
叶相隔
21
.
22
10.创面止血,冲洗切口,保护手术野 递咬骨钳咬除不整齐 骨缘,骨腊止血,冲洗术野,脑棉片保护脑组织,更换细 吸引器头,
11.切开硬脑膜(调节显微镜,根据手术者需要准备) 递脑 膜钩提起脑膜,11号刀片切一小口。脑膜剪扩大,脑膜镊 夹棉片拭血,双极止血(双极功率调制需要,备小棉片, 棉片碗里盐水不能当冲洗盐水用)
7
脑膜
• 颅骨与脑间的三层膜 • 由外向内分为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
8
脑血液循环
动脉系统 静脉系统
9
1.嗅神经 2.视神经 3.动眼神经 4.滑车神经 5.三叉神经 6.展神经
脑神经
7.面神经 8.位听神经 9.舌咽神经 10.迷走神经 11.副神经 12.舌下神经
10
麻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式
• 全身麻醉:即全麻,是指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或静脉、肌 内注射进入人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呈现神志消失, 周身不疼痛,也有反射抑制和肌肉松弛的表现
12.缝合硬脑膜前,清点脑棉、缝针数目正确无误后 递小圆 针1号丝线缝合,生理盐水冲洗
13.放置引流管骨瓣覆盖,递圆针7号丝线间断缝合,缝合前 再次清点棉片、缝针数目
14.缝合帽状腱膜 递圆针7号丝线间断缝合 15.缝合皮肤,覆盖切口,取下头皮夹 酒精消毒皮肤,递三
角针4号丝线间断缝合,酒精纱布盖切口,纱布绷带包扎切 口。
术前工作
• 接到通知后选择合适手术间,检查各种仪器设备性能,调 节温湿度及光线
• 判断病人意识及配合程度 • 核对病人身份(自述、腕带、病例)、手术名称、手术部
位、药物过敏史、术中用药及过敏实验结果、影像资料、 病史、全身皮肤情况 • 准备静脉通路、摆放体位、约束及保暖
12
用物准备
• 脑科包、布包、大巾、剖腹单、电钻、凝胶垫
23
术后访视
• 术后一天到病房了解病人情况:意识是否清醒、生命体征 是否平稳、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 颜色及量
• 指导病人及家属饮食注意事项及卧床休息不宜激动 • 进行心理安慰、树立治愈的信心 • 访问病人及家属对手术室的评价,虚心接受他们的意见及
建议
24
护理要点
1.严格无菌操作,了解手术步骤,敏捷配合 2.切开硬脑膜之前应洗手或换手套,冲洗术野,术野周围再
神经外科手术的护理配合
1
主要内容
• 颅脑的应用解剖 • 麻醉方式 • 术前工作 • 用物准备 • 体位 • 手术步骤及配合 • 术后访视 • 护理要点
2
颅脑应用解剖
• 头皮的应用解剖 • 脑的应用解剖 • 脑膜应用解剖 • 脑血液循环应用解剖 • 脑神经应用解剖
3
头皮的解剖.
皮肤层 皮下组织 帽状腱膜 腱膜下层 骨膜
适用于额、 颞、顶及 颅前窝的手术
侧卧位:
适用于小脑、 脑干等后 颅窝的手术
俯卧位:
适于枕部、后颅窝、 脊髓的手术。
20
手术步骤及配合
1.消毒皮肤,铺巾,贴脑科贴膜 递消毒钳消毒碗消毒皮肤, 递无菌巾、巾钳、递脑科贴膜、干纱布1块协助贴膜 2.固定吸引器、单极电刀、双极电凝,输液皮条接生理盐水。 3.弧形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腱膜层 递干纱布,大圆刀片切 开,头皮夹止血。 4.游离皮瓣止血 递组织钳拉开皮瓣,暴露骨板,刀片游离皮 瓣,电刀双极止血,三角针7号丝线缝吊皮瓣 5.切开及剥离骨膜 递刀片切开,递骨膜剥离子 6.颅骨钻孔 递动力系统,边钻边用生理盐水冲洗,骨腊止血 7.锯骨瓣 递铣刀或线锯,线锯导板,手柄,生理盐水冲洗 骨渣 8.撬开骨瓣 递骨膜剥离子撬开骨瓣,湿纱布包裹,妥善保 管 9.悬吊硬膜 小圆针、1号丝线悬吊硬膜
• 用电钻钻孔时,注意往骨瓣上冲水,输甘露醇时快速滴入 • 皮肤消毒前,患者外耳道内塞棉球,眼睑涂金霉素眼膏,
注意勿将碘伏流入眼内,烧伤角膜 • 术中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以及静脉输液、尿量、监督无菌技
术操作 • 术中所用双极镊焦痂不能用刀刮,最好用湿纱布擦 • 显微镜电钻等精密仪器用后要擦拭干净收好,放回原处,
• 一次性用物:刀片(11,22)、丝线
(1,4,7)、
组套针(12)、脑科护膜、明胶海绵、骨腊、脑棉、冲洗
球、头皮夹、引流管、腹腔镜套、一次性双极电凝镊、输
液皮条,根据需要时准备显微镜、显微镜套
13
.
14
.
15
16
.
17
•头架
• 显微器械
头圈
脑室-腹腔分流术通条
18
.
19
体位
平卧位:
登记本上记录使用情况,电线不宜打折并定期上油保养
26
铺一成无菌巾。 3.开颅时间长,创面及皮瓣以湿纱布包裹,骨缘以湿棉片覆
盖,脑组织要不断以生理盐水湿润 4.术中注意体位,固定牢靠,防止压伤和灼伤,注意保暖,
调节室温。 5.双极用湿纱布单齿擦,不能用刀片等锐利器械刮 6.洗手护士传递显微器械要做到稳、准、轻,保证器械干净
无血迹
25
小结
• 脑棉用生理盐水浸湿后才可使用,注意清点脑棉,而且湿 脑棉的水不用于冲洗脑膜
4
颅骨的解剖.
5
6
脑的应用解剖
• 端脑:即左右大脑半球,是脑的最高级部位,由胚 胎时的前脑泡演化而来
• 间脑:由胚胎时的前脑泡发育而成,位于脑干与端 脑之间,可分为五个部分:背侧丘脑、后丘脑、上 丘脑、底丘脑和下丘脑
• 脑干:延髓、脑桥和中脑 • 小脑:位于颅后窝内,其上面借小脑幕与大脑的振
叶相隔
21
.
22
10.创面止血,冲洗切口,保护手术野 递咬骨钳咬除不整齐 骨缘,骨腊止血,冲洗术野,脑棉片保护脑组织,更换细 吸引器头,
11.切开硬脑膜(调节显微镜,根据手术者需要准备) 递脑 膜钩提起脑膜,11号刀片切一小口。脑膜剪扩大,脑膜镊 夹棉片拭血,双极止血(双极功率调制需要,备小棉片, 棉片碗里盐水不能当冲洗盐水用)
7
脑膜
• 颅骨与脑间的三层膜 • 由外向内分为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
8
脑血液循环
动脉系统 静脉系统
9
1.嗅神经 2.视神经 3.动眼神经 4.滑车神经 5.三叉神经 6.展神经
脑神经
7.面神经 8.位听神经 9.舌咽神经 10.迷走神经 11.副神经 12.舌下神经
10
麻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式
• 全身麻醉:即全麻,是指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或静脉、肌 内注射进入人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呈现神志消失, 周身不疼痛,也有反射抑制和肌肉松弛的表现
12.缝合硬脑膜前,清点脑棉、缝针数目正确无误后 递小圆 针1号丝线缝合,生理盐水冲洗
13.放置引流管骨瓣覆盖,递圆针7号丝线间断缝合,缝合前 再次清点棉片、缝针数目
14.缝合帽状腱膜 递圆针7号丝线间断缝合 15.缝合皮肤,覆盖切口,取下头皮夹 酒精消毒皮肤,递三
角针4号丝线间断缝合,酒精纱布盖切口,纱布绷带包扎切 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