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分计算题计算公式
药物分析计算题公式大全
校正因子(f )= A S /C S A R / C R 含量 % =C x D V 100% mC x 含量% = f A x C sD V A s ^m100% 1 0(%一、原料药百分含量的计算(一)滴定1. 直接滴定法含量 % =7) T F 10卫100% m2. 剩余滴定法含量 % =(Vo-V ) T F 1°3100%m(二) 紫外1. 对照品对照法C R ALD V 含量 % A R100%m2. 吸收系数法A 1一XDXV 含量%= E1cm 100 100% m(三) 色谱1. 外标法C R AXD V含量% AR 100%m2. 内标加校正因子法二、制剂标示量百分含量的计算(一)滴定分析法1•片剂 (1)直接滴定法标示量%」T F 估W 血%标示量%=(—0)T F 仗W(2)剩余滴定法J3 —标示量 % Z -V )T F 10 W 100%2.注射液(1)直接滴定法 A S /C Sm B(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片剂 (1)对照品比较法标示量%标示量%=V T F 10卫每支容量100%(2)剩余滴定法 标示量% , V 0—V )T F 心每支容量100% A X — C R - D V W标示量% A R 100% m=< B(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A 1 i% D V W 标示量 %=E1cm 100 100% m x B(2)吸收系数法(三)色谱法A X—C R -D V W A 100% m B2、注射液2•注射剂(1)对照品比较法 A X C R 标示量% =— D V 每支容量 —A R 100%标示量% = 1% E 1 cm 1 D V 100 B s 每支容量 100% 标示量% C X D V 每支容量100% V s B。
rsd计算公式药分例题
rsd计算公式药分例题
RSD是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的缩写,它是一种测量方法,用于评估数据的可重复性和精确度。
计算RSD的公式如下:
RSD= (标准偏差/平均值) ×100%
其中,标准偏差是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的测量值,平均值是这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数量。
以下是一个药分例题,展示如何使用RSD计算药品配制的精确度:
假设一种药品的规定含量为45mg,从同一个批次的药品中随机选取5个样本,分别测得它们的含量为43mg、45mg、44mg、46mg、45mg。
求这个药品的RSD。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计算方法如下:
平均值= (43mg + 45mg + 44mg + 46mg + 45mg) ÷5 = 44.6mg
标准偏差= √(((43mg-44.6mg)^2 + (45mg-44.6mg)^2 + (44mg-44.6mg)^2 + (46mg-44.6mg)^2 + (45mg-44.6mg)^2) ÷
4)
标准偏差= 0.9798mg
然后,我们可以将这些值代入公式,计算出这个药品的RSD:
RSD = (0.9798mg ÷44.6mg) ×100% ≈2.2%
因此,这个药品的RSD为2.2%,表明这个药品的配制精确度比较高。
中国药典统计学计算公式表
中国药典统计学计算公式表统计学在药学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解释药物的效果、副作用以及药物的质量控制等方面的问题。
中国药典作为我国药物质量标准的权威性文件,其中包含了许多统计学计算公式,用于评估药物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国药典统计学计算公式。
1. 平均值(Mean):平均值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在药学中,平均值常用于评估药物的效果。
计算公式如下:平均值 = 总和 / 数据个数2. 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标准差是一组数据与其平均值之间的差异的度量。
标准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
计算公式如下:标准差= √(∑(数据 - 平均值)² / 数据个数)3. 相对标准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相对标准差是标准差与平均值的比值,用于评估数据的变异程度。
计算公式如下:相对标准差 = (标准差 / 平均值) × 100%4. 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置信区间是对总体参数的估计范围。
在药学中,置信区间常用于评估药物的效果和副作用。
计算公式如下:置信区间 = 平均值 ± (标准差× t / √数据个数)5. 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方差分析用于比较多个样本之间的差异是否显著。
在药学中,方差分析常用于比较不同药物的效果。
计算公式如下:F值 = 组间平方和 / 组内平方和6. 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相关系数用于评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强度和方向。
在药学中,相关系数常用于评估药物的相互作用。
计算公式如下:相关系数 = 协方差 / (标准差1 ×标准差2)7. 回归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回归分析用于建立变量之间的数学模型。
在药学中,回归分析常用于预测药物的效果和剂量。
护考的各个计算公式
护考的各个计算公式在护理考试中,各种计算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护士需要掌握这些公式,以便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正确的计算,确保患者得到正确的治疗和护理。
本文将介绍一些护考中常见的计算公式,帮助护士们更好地准备考试。
一、药物计算公式。
1. 药物剂量计算公式。
药物剂量=体重(kg)×剂量(mg/kg)。
2. 滴速计算公式。
滴速(滴/分)=(总量(ml)×滴数)/时间(分)。
3. 输液速度计算公式。
输液速度(滴/分)=总量(ml)/时间(min)。
4. 药物浓度计算公式。
药物浓度(mg/ml)=药物总量(mg)/溶剂总量(ml)。
5. 静脉注射速度计算公式。
静脉注射速度(ml/h)=总量(ml)/时间(h)。
二、生命体征计算公式。
1. 心率计算公式。
心率=心跳数/时间(min)。
2. 呼吸频率计算公式。
呼吸频率=呼吸次数/时间(min)。
3. 血压计算公式。
平均动脉压(MAP)=(舒张压+2×收缩压)/3。
4. 体温计算公式。
华氏度转摄氏度,C=(F-32)/1.8。
摄氏度转华氏度,F=C×1.8+32。
5. 体重指数(BMI)计算公式。
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
三、液体计算公式。
1. 补液计算公式。
补液速度(ml/h)=补液总量(ml)/时间(h)。
2. 输液速度计算公式。
输液速度(滴/分)=总量(ml)/时间(min)。
3. 液体摄入量计算公式。
液体摄入量(ml)=饮水量(ml)+饮食中的水分量(ml)。
四、营养计算公式。
1. 能量需求计算公式。
能量需求(kcal)=基础代谢率(BMR)×活动系数。
2. 蛋白质需求计算公式。
蛋白质需求(g)=体重(kg)×蛋白质摄入量(g/kg)。
3. 脂肪需求计算公式。
脂肪需求(g)=总能量摄入量(kcal)×脂肪摄入比例。
五、输血计算公式。
1. 输血速度计算公式。
输血速度(滴/分)=总量(ml)/时间(min)。
药剂学常用计算题公式word精品
药剂学所有计算题公式(均出过考题)
一、片重计算
1、片重=标示量/颗粒主药百含量
2、片重=干颗粒重+片前辅料重
应压片数
二、栓剂所需基质的计算Xn = (G—W/f) n
制备鞣酸栓剂,已知每粒含鞣酸0.2g,空白栓重2g,鞣酸的置换价为1.6,则每粒鞣酸栓剂所需的可可豆脂理论用量:X=2-0.2/1.6=1.875g
、表面活性剂混合后HLB 计算HLB=( HLBa Wa + HLBb Wb)/ (Wa + Wb)
四、注射剂渗透压调节计算
1、冰点降低法:W = (0.52 -a ) / b
例2;处方:乳隧环丙沙星0.25(g)
on這量
注射用水加鋤00助帥)
制成尊港注射液。
乳酸环丙沙星的】屜(”血1)水溶液冰点降
为0.04。
氯化钠的水溶液冰点降低值(花)为05爲初融I曉朋妙硕翊越傭站
即:上述处方中加0用盹氯化讷即为等渗溶液、
2、氯化钠等渗当量法:与1g药物呈等渗效应时相当于氯化钠的量E
X =0.009V —W
五、Edler假说:几种水溶性药物混合,混合后的CRH等于各药物CRH的乘积。
药物分析计算题(附答案)
药物分析计算题计算题1.取葡萄糖4.0g,加水30ml溶解后,加醋酸盐缓冲溶液(pH3.5)2.6ml,依法检查重金属(中国药典),含重金属不得超过百万分之五,问应取标准铅溶液多少ml?(每1ml相当于Pb10μg/ml)解: L=CV/S V=LS/C=5×10-6×4.0/10×10-6=2ml2.检查某药物中的砷盐,取标准砷溶液2ml(每1ml相当于1μg的As)制备标准砷斑,砷盐的限量为0.0001%,应取供试品的量为多少?解: S=CV/L=2×1×10-6/0.00001%=2g3.依法检查枸橼酸中的砷盐,规定含砷量不得超过1ppm,问应取检品多少克?(标准砷溶液每1ml相当于1μg砷)解: S= CV/ L=2×1×10-6/1ppm=2.0g4.配制每1ml中10μg Cl的标准溶液500ml,应取纯氯化钠多少克?(已知Cl:35.45 Na:23)解: 500×10×10-3×58.45/35.45=8.24mg5.磷酸可待因中检查吗啡:取本品0.1g,加盐酸溶液(9→10000)使溶解成5ml,加NaNO2试液2ml,放置15min,加氨试液3ml,所显颜色与吗啡溶液[吗啡2.0mg加HCl溶液(9→10000)使溶解成100ml] 5ml,用同一方法制成的对照溶液比较,不得更深。
问其限量为多少?解:计算题1.取苯巴比妥对照品用适量溶剂配成10μg/ml的对照液。
另取50m g苯巴比妥钠供试品溶于水,加酸,用氯仿提取蒸干后,残渣用适当溶剂配成250ml提取液,取此提取液5.00ml,用pH=9.6的硼酸盐缓冲液稀释至100ml,作为供试液。
在240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对照液为0.431,供试液为0.392,计算苯巴比妥钠的百分含量?(注:苯巴比妥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54.22,苯巴比妥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32.24。
吉珠-药分-计算题
1、对乙酰氨基酚中氯化物检查:取对乙酰氨基酚2.0g ,加水100ml 时,加热溶解后冷却,滤过,取滤液25ml ,依法检查氯化物(中国药典,附录VIIIA ),所发生的浑浊与标准氯化钠溶液5.0ml (每1ml 相当于10µg 的cl -)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
问氯化物的限量是多少?2、非那西丁含量测定:精密称取本品0.3630g 加稀盐酸回流1小时后,放冷,用亚硝酸钠液(0.1010mol/L )滴定,用去20.00m1。
每1ml 亚硝酸钠液(0.1mol/L )相当于17.92mg 的C 10H 13O 2N 。
计算非那西丁的含量。
3、精密称取青霉素钾供试品0.4021g ,按药典规定用剩余碱量法测定含量。
先加入氢氧化钠液(0.1mol/L)25.00ml ,回滴时消耗0.1015mol/l 的盐酸液14.20ml ,空白试验消耗0.1015mol/l 的盐酸液24.68ml 。
求供试品的含量,每1ml 氢氧化钠液(0.1mol/L)相当于37.25mg 的青霉素钾。
4、取司可巴比妥钠胶囊(标示量为0.1g )20粒,除去胶囊后测得内容物总重为3.0780g ,称取0.1536g ,按药典规定用溴量法测定。
加入溴液(0.1 mol/L ) 25ml ,剩余的溴液用硫代硫酸钠液(0.1025mol/L )滴定到终点时,用去17.94ml 。
空白试验用去硫代硫酸钠液25.00ml 。
按每1ml 溴液(0.1mol/L )相当13.01mg 的司可巴比妥钠,计算该胶囊中按标示量表示的百分含量。
30.101017.9220.000.1=100%100%99.72%0.363010T V F W ⨯⨯⨯⨯⨯=⨯=⨯含量3-=100%0.1015(24.6814.20)37.250.1100%0.40211098.5%V V T F W ⨯⨯⨯-⨯⨯=⨯⨯=测空白()青霉素钾含量(-)%=100%0.102513.0125-17.94 3.07800.10.153620=100%=94.3%0.1i T F V V m ⨯⨯⨯⨯⨯⨯⨯⨯空白平均片重标示量标示量()30.015100%100%0.01%25210100C V L S ⨯⨯=⨯=⨯=⨯⨯5、中国药典(1990年版)规定维生素B 12注射液规格为0.1mg /m1,含量测定如下:精密量取本品7.5m1,置25ml 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混匀,置lcm 石英池中,以蒸馏水为空白,在361±1nm 波长处吸收度为0.593,按 为207计算维生素B 12按标示量计算的百分含量。
每分钟滴数计算公式题目
每分钟滴数计算公式题目【静脉滴速的计算公式】静脉输液器的点滴系数:10、15、20三种输液时间(小时)=液体总量(ml)×点滴系数÷每分钟滴数÷60(分钟)(1)已知每分钟滴数,计算每小时输入量.每小时输入量(ml)=每分钟滴数×60(min)/每毫升相当滴数(15滴).例:每分钟滴数为54滴,计算每小时输入量.每小时输入量(ml)=54×60/15=216(ml)(2)已知输入总量与计划使用时间,计算每分钟滴数.每分钟滴数=输液总量×每毫升相当滴数(15滴)/输液时间.例:日输入总量2000ml,需10h输完,求每分钟滴数.每分钟滴数=2000×15/(10×60)=30000/600=50(滴)【计算每分钟输液滴数】有1000ML的液体.如果从早上9点半输,在要下午1点左右输完。
应调节滴数为多少?每分钟滴数=输液总量×每毫升相当滴数(15滴)/输液时间每分钟滴数=1000x15/(4x60)=62【输液时间计算公式】输液总量为500毫升,每分钟滴数为60滴,求输液时间?液体总量乘以点滴系数(一般是15滴)除以时间500乘以15 除以60=125分钟【护理学基础计算滴数】已知每分钟滴数与液体总量,怎样计算输液所需的时间?已知液体总量与计划需要的用的时间,怎样计算每分钟滴数?俩个都要谢谢,输液过程中,溶液每毫升的滴数(滴/毫升)称为该输液器的滴系数.各厂家生产的输液器滴系数不同,临床常用的有10、15、20、50等。
静脉输液的速度及输液所用时间的计算方法如下:1、已知输入液体的总量和预计输完所用的时间,求每分钟滴数.每分钟滴数=液体的总量(ml)×滴系数(滴/毫升)/输液所用时间(min)2、已知输入液体的总量和每分钟滴数,求输完液体所用的时间宏章教`育网搜集整理.输液所用时间(h)=液体的总量(ml)×滴系数(滴/毫升)/[每分钟滴数(滴/分)×60(min)]或者输液所用时间(min)=液体的总量(ml)×滴系数(滴/毫升)/每分钟滴数(滴/分)一瓶250ml液体计算液体滴数及时间的公式是什么?每分60滴。
药物分析计算题
药物分析计算题
9/29
例题四
❖ 精密称取司可巴比妥钠0.1036g,按药典要求 用溴量法测定。加入溴滴定液(0.1mo/L) 25ml,剩下溴滴定液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 (0.1020mol/L)滴定到终点时,用去17.24ml。 空白试验用去硫代硫酸钠滴定液25.00ml。每 1ml溴滴定液(0.1mol/L)相当于13.01mg司 可巴比妥钠,计算本品百分含量。
= 108.9%
药物分析计算题
15/29
片剂含量(二)
❖ 剩下滴定——阿司匹林两步滴定
标示量%
V0
V W
F
1000
T
平均片重(g) 标示量(g) 100%
药物分析计算题
16/29
例题六
❖ 取标示量为0.5g阿司匹林片10片,精密称 定,总重为5.7650g,研细后,精密称取 0.3565g,按要求用两次加碱剩下碱量法测定。 消耗硫酸滴定液(0.05015mol/L)23.04ml, 空白试验消耗该硫酸滴定液39.94ml,每1ml 氢氧化钠(0.1mol/L)相当于18.02mgC9H8O4。 求阿司匹林含量为标示量多少?
药物分析计算题
7/29
解:
❖ 已知 W= 0.6080g V=8.86ml V0=0.02ml F=0.1012/0.1=1.012
%=(V-V0)×F×T×100% W×1000
=(8.86-0.02)×1.012×67.68×100% 0.6080×1000
=99.6%
药物分析计算题
8/29
原料药含量(三)
❖ 精密量取维生素B6注射液(规格2ml:0.1g)2ml置 500ml量瓶中,按药典要求进行测定。精密量取稀 释液5ml,置100ml量瓶中,加0.1mol/L盐酸溶液 稀释至刻度,在291nm波优点测定吸收度为0.426。 已知E11c%m为427,计算维生素B6注射液标示百分含量。
儿科用药的计算方法
儿科用药的计算方法儿科用药是指针对儿童临床需求,根据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合理计算给药剂量的过程。
由于儿童的生理特点与成人存在差异,精确计算儿科用药剂量十分重要,以确保药物达到预期疗效并保障患儿的安全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儿科用药的计算方法,帮助医务工作者更好地应对儿科用药挑战。
一、根据年龄划分药物剂量1. 婴幼儿期(0-1岁):婴儿期的用药剂量主要根据体重来计算。
常用的公式包括体重(kg)× 给药剂量(mg/kg)= 婴幼儿剂量(mg)或体重(kg)× 给药剂量(mg/kg)× 体表面积修正系数= 婴幼儿剂量(mg)。
另外,有些药物的剂量会根据婴儿的实际出生天数进行调整,如早产儿及新生儿等。
2. 幼儿期(1-3岁):幼儿时期的用药剂量一般是根据体重进行计算的。
可以使用与婴幼儿相同的公式来计算幼儿的给药剂量,即体重(kg)×给药剂量(mg/kg)=幼儿剂量(mg)。
此外,根据儿童年龄和发育情况,不同药物可能具有不同的用药评估方法。
3. 学龄前儿童(3-6岁):在学龄前儿童时期,用药剂量仍是根据体重计算。
常用的计算公式为体重(kg)× 给药剂量(mg/kg)= 学龄前儿童剂量(mg)。
4. 学龄儿童(6-12岁):学龄儿童的用药剂量可以根据体重或体表面积来计算。
计算公式包括体重(kg)× 给药剂量(mg/kg)= 学龄儿童剂量(mg)或体表面积(m²)× 给药剂量(mg/m²)= 学龄儿童剂量(mg)。
在特殊情况下,还需根据儿童的生理和药物代谢特征来调整剂量。
5. 青少年期(12-18岁):青少年期的用药剂量可以采用成人剂量,具体剂量还需考虑患者的生理特点、年龄和发育情况等。
二、根据体表面积调整药物剂量1. 什么是体表面积(BSA)?体表面积是指一个人体的外表面积,根据身高和体重可以计算得出。
计算BSA的公式有多种,其中常用的有Du Bois' 和Haycock'公式。
药物分析计算题公式大全
一、原料药百分含量的计算(一)滴定1. 直接滴定法含量% (7T F 10卫100% m2. 剩余滴定法含量% =(V o-V)T F 1沪100%m(二)紫外1. 对照品对照法C R ALD V含量% 冬100%m2. 吸收系数法A 1 亦 D V含量% = E1cm 100 -------- 100%m(三)色谱1. 外标法C R A XD V含量% AR100% m2. 内标加校正因子法校正因子(f)=筈H含量% = C xD V 100%A R /C R m二、制剂标示量百分含量的计算(一)滴定分析法1•片剂(1)直接滴定法(2)剩余滴定法J3.—标示量% h(V0-V)TF10 W100% 2.注射液(1)直接滴定法V T F 10^ W标示量% =-100%标示量%川议)T F H100% 含量% =f A x C s D VA s汇m100%A S /C S标示量% T F 10乜每支容量100%(2)剩余滴定法m B(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片剂 (1)对照品比较法A X —C R -D V W 标示量% A R100%m=< B (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A 1 i% D V W标示量 % =_100100% m xB (2)吸收系数法1每支容量 D V E1 cm 100100%标示量 % = B s(三)色谱法1、 片剂A X一C R -D V W 标示量% = ------A R 100% m 汉B2、 注射液 C X D V 每支容量 ’标示量% - 100%V B s【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 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标示量% ,八 T F 忙每支容量100%2•注射剂 (1)对照品比较法 A X C R 标示量%二一D V 每支容量 —A R 100%1%E1 cm。
生物药剂学计算题讲解
1.安定治疗癫痫发作所需血药浓度为0.5-2.5 ug/ml,已知V=60L,t1/2=55h.今对一患者,先静脉注射8 mg,半小时后以每小时8 mg滴注,试问经2.5小时是否达到治疗所需浓度?解:静脉注射30分钟后的血药浓度为:C1=Ce-kt=0.1324(mg/L)=0.1324(ug/ml)其中C=8/60(mg/L) k=0.693/55(h-1) t=0.5h在此基础上静滴2.5小时,血药浓度为:C2=K(1-e-kt)(KV)+C1e-kt将K0=8mg/h k=0.693/55(h-1) t=2.5h V=60L C1=0.1324(ug/ml)代入上式得C2=0.3281+0.1284=0.4565(ug/ml)由于此时的血药浓度不在0.5~2.5 ug/ml之间,所以不在治疗范围内.或C0e-k×3+k/Kv(1-e-k×2.5) =0.3281+0.1284=0.4565(ug/ml)2.给某患者静脉注射某药40mg,同时以20mg/ h速度静脉滴注该药,问经过4h 体内血药浓度为多少?(已知V=60L, t1/2=40h)解:已知,X0=40mg, K=20mg/ h, t1/2=40h, t=4h, V=60L则C=40/60(mg/L) k=0.693/40(h-1) 静脉注射4小时剩余浓度为:C1=Ce-kt=0.622mg/L=0.622ug/ml静脉滴注经4小时血药浓度为:C2= k(1-e-kt)/Vk =1.288(mg/l)=1.288(ug/ml)因此,经4小时体内血药浓度为:C=C1+C2=1.910(ug/ml)3.利多卡因的有效血药浓度是2.4~6μg/ml,如分别以150mg/h和300mg/h的速度进行静脉滴注,问是否合适,如果使患者的稳态血药浓度在6μg/ml,则最佳滴速是多少?已知k = 1.04h-1,V=40L。
【解】以150mg/h速度静滴时,稳态血药浓度为:mg/L = 3.61μg/ml以300mg/h速度滴注时其稳态血药浓度为:μg/ml由于利多卡因血药浓度≥7μg/ml时会产生毒性反应,故以300mg/h的速度滴注是不合适的。
药剂学常用计算题公式讲课稿
药剂学常用计算题公
式
药剂学所有计算题公式(均出过考题)
一、片重计算
1、片重 = 标示量/颗粒主药百含量
2、片重 = 干颗粒重+片前辅料重
应压片数
二、栓剂所需基质的计算 Xn =(G—W/f) n
制备鞣酸栓剂,已知每粒含鞣酸0.2g,空白栓重2g,鞣酸的置换价为1.6,则每粒鞣酸栓剂所需的可可豆脂理论用量:X=2-0.2/1.6=1.875g
三、表面活性剂混合后HLB计算HLB=(HLBa Wa + HLBb Wb)/ (Wa + Wb)
四、注射剂渗透压调节计算
1、冰点降低法:W =(0.52 – a ) / b
2、氯化钠等渗当量法:与1g药物呈等渗效应时相当于氯化钠的量E
χ=0.009V—EW
五、Edler假说:几种水溶性药物混合,混合后的CRH等于各药物CRH的乘积
即CRHAB = CRHA× CRHAB。
药物剂量换算法
由于小儿与婴幼儿得用药剂量很少或极少,护士执行医嘱时必需将患儿得用药剂量(g、mg、u)换算为毫升(ml),然后才能注射。
为了快捷、准确地换算,笔者研究推出“药物分类系数换算法”即mg→ml速算法(口算法)[1]。
为临床解决了小剂量用药mg→ml得换算容易失误、出现差错得难题,为抢救紧急用药赢得了时间与效率。
本法已被20多家医院及2间医学院校推广应用,获得一致得好评:简单实用、教学效果高。
介绍如下:1换算公式:所需毫升量(ml)=用药剂量(g、mg、U)×分类系数/10n(小数点定位)[1]。
首先掌握“分类系数”与“小数点定位”,然后才能快速换算(口算)。
ﻫ1、1分类系数(简称:系数)1.1.1定义:将所有注射液按每毫升含药量得1、2、5、25、125分为五类(不论单位、小数点与0),分别赋予换算系数10、5、2、4、8,每类数只有一个系数,又称“分类系数”,如下:①0、001、0、01、0、1、1、10、100、1000、10000(1万)、10万等,属“ 1类数”,系数10;ﻫ②0、002、0、02、0、2、2、20、200、2000、20000(2万)、20万等,属“ 2类数”, 系数5;③0、005、0、05、0、5、5、50、500、5000、50000(5万)、50万等,属“ 5类数”, 系数2;ﻫ0、025、0、25、2、5、 25、250、2500、25000(2、④5万)、25万等,属“25类数”,系数 4;ﻫ⑤0、125、1、25、12、5、125、1250、12500 (1、25万)、12、5万等,属“125类数”,系数 8。
1.1.2 找系数:①将1、2、5、25、125等5个数字,称为“分类数”,每毫升“含药量”不论单位与数字大小,一律以“分类数”寻找“系数”,非常简单,如西地兰0、2mg/ml、阿托品2mg/ml、2%利多卡因20mg/ml、依地酸钙钠200mg/ml、青霉素200000u/ml等,因分类数相同(2),系数只有1个(5);②“凑10法” 找系数:如1×10(系数)=10、2×5(系数)=10、5×2(系数)=10、25×4(系数)=102、125×8(系数)=103。
药物计量换算法
3 摩尔浓度( mol/L ):
一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分子数称为该溶液
的克分子浓度。 如 0.1 M 的 NaCl 溶液表示 1000ml 中含 NaCl 58.44 g ( NaCl 分子量为 58.44 )
现有5%新洁而灭,你要配制1: 1000浓度的新洁尔灭1000毫升的 溶液,如何配制?
如果有好像、大概的不确定的想法时要及时 和医生进行沟通,做好双人查对,晚上单独 值班时更要慎重。
注意事项
6、药物的浓度要注意识别,如硫酸镁浓度有
33%和50%,氯化钠有10%和0.9%及3%; 在临床上用得最多的为10%氯化钾10ml/支。
药物浓度
药浓度是指一定量液体或固体制剂中所含
主药的分量。常用以下几种表示法: 百分浓度:是按照每 100 份溶液或固体物质 中所含药物的份数来表示浓度,简写成 % 。
1 )重量 / 体积( W/V )法:
表示每 100 ml 溶液中含有药物的克
数,如 5% 葡萄糖, 是指 100 ml 溶液中含有 5g 葡萄糖。
2 )重量 / 重量( w/w )法:
适用于固体药物, 如 10% 氧化锌软膏,指 100 g 中含氧化锌 10 g 。
即每 100 g 制剂中含药物的克数,
3 )体积( V/V )法:
即每 100ml 溶液中含药物的 ml
数,适用于液体药物,如 75% 乙醇, 指 100 ml 中含无水乙醇 75ml 。
2 比例浓度:
常用于表示稀浓度的浓度,如 1 : 5000 高
锰酸钾溶液,是指 5000 ml 中含高锰酸钾 1 g , 1 : 1000 肾上腺素即 0.1% 肾上腺素。
药物计量换算法
重量换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