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推荐

合集下载

分子靶向治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分子靶向治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分子靶向治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子靶向治疗是一种新型的癌症治疗策略,它通过针对癌细胞的特定分子靶点,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与传统的化疗方式相比,分子靶向治疗具有更高的治疗效果和更低的毒副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分子靶向治疗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治疗方法。

分子靶向治疗的基本原理是寻找特定的分子靶点,这些靶点在癌细胞内部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

通过抑制或阻断这些靶点,可以干扰癌细胞的生存和增殖信号传递,从而实现抗癌的效果。

分子靶向治疗的原理基于对癌症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的分子差异进行利用,以实现治疗肿瘤而不影响正常细胞的目的。

分子靶向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小分子靶向药物和单克隆抗体药物。

小分子靶向药物是指能够与癌症细胞特定靶点结合并干扰其功能的低分子化合物。

这些药物通常能通过口服或注射的方式给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组织渗透性和药物代谢特性。

单克隆抗体药物则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的,能够与癌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靶点结合,并诱导免疫细胞的攻击。

单克隆抗体药物通常需要通过静脉注射给患者进行治疗。

除了以上提到的药物治疗方式,分子靶向治疗还包括其他一些策略。

例如,基于基因的治疗是通过操纵癌细胞内部的基因表达来实现治疗效果。

这可以通过基因敲入、基因静默或基因编辑等技术手段实现。

另外,肿瘤免疫治疗也是一种重要的分子靶向治疗方式。

它通过强化患者的免疫系统,增强对癌细胞的识别和攻击能力,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分子靶向治疗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其针对性和个体化治疗方面。

由于分子靶向药物针对癌细胞的特异性分子靶点,相比传统的化疗方式,它所引起的毒副作用更低。

此外,分子靶向治疗可以根据癌症患者的基因型和表型进行个体化治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药物耐药性的产生。

然而,分子靶向治疗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分子靶向药物往往只能对一部分患者有效,对其他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此外,药物的耐药性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由于癌细胞的不断进化和适应,它们很容易产生对特定药物的抵抗。

最新: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推荐-文档资料

最新: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推荐-文档资料
体,将药物或其他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物质选择 性地运送到肿瘤部位,把治疗作用或药物效应尽 量限定在特定的靶细胞、组织或器官内,而不影 响正常细胞、组织或器官的功能,从而提高疗效、 减少毒副作用的一种方法。
靶向治疗和传统细胞毒药物对比:
靶向治疗
细胞毒药物
1 靶向性:高度特异性 高度选择性 高度亲和作用
Gliveec(STI571,imatinib,格列卫)
临床应用: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 恶性胃肠间质瘤(GIST) 特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胃肠间质瘤(GIST)
指主要发生于消化管道含有梭形细胞、非普通 型上皮样细胞或含有两种细胞的间叶细胞瘤。
特点:CD117阳性 CD34阳性
胃肠间质瘤
VEGF旁分泌、自分泌方式特异性地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 殖和迁移
VEGF旁分泌、自分泌方式
主要与flt-1 及flk-1/KDR)结合
导致DNA合成和细胞分化
激活酪氨酸激酶
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
VEGF强表达肿瘤: 乳腺癌、结直肠癌、卵巢癌、肾及肾
上腺肿瘤等。
人类VEGF/VPF引物含有四个功能强大的 AP1位点,它是ras基因信号转导途径的关键部分, 所以突变的ras基因通过VEGF/VPF直接的转录控
1
2
3瘤10%
特异的表 达c-kit
超过30% 是恶性的
对常规化 疗和放疗
能手术切 除的病人

(即转移 性或浸润
抗拒
占很小一 部分
性)
STI571 produced response rates of 60% PR and 20% SD > 6 mos in metastatic GIST.

史上最全恶性肿瘤靶向药(包括单抗)

史上最全恶性肿瘤靶向药(包括单抗)

肺癌靶向药乳腺癌靶向药结直肠癌靶向药白血病靶向药
奥斯替尼T-MD1阿柏西普Blinatumomab
阿法替尼拉帕替尼瑞格非尼Idelalisib
厄洛替尼帕博西尼贝伐珠单抗Venetoclax
艾乐替尼依维莫司雷莫芦单抗博舒替尼
吉非替尼帕妥珠单抗帕尼单抗达沙替尼
克唑替尼曲妥珠单抗西妥昔单抗依鲁替尼
赛立替尼尼罗替尼
贝伐珠单抗普钠替尼
雷莫芦单抗伊马替尼
耐昔妥珠单抗阿伦单抗纳武单抗奥法木单抗
派姆单抗奥宾尤妥珠单抗
说明:全球上市恶性肿瘤的靶向药物有71个,其中抗体药物有21个
靶 向 肿 瘤 药 物
淋巴瘤靶向药甲状腺靶向药黑色素瘤靶向药肾癌靶向药
Idelalisib凡德他尼重组人白介素-2重组人白介素-2
硼替佐米卡博替尼易普利姆玛依维莫司
罗米地辛乐伐替尼卡比替尼替西罗莫司
贝利司他索拉非尼达拉菲尼阿西替尼胃肠道间质伏立诺他维罗非尼卡博替尼
依鲁替尼曲美替尼乐伐替尼奥宾尤妥珠单抗纳武单抗索拉非尼
本妥昔单抗派姆单抗舒尼替尼
利妥昔单抗替西罗莫司
纳武单抗帕唑帕尼
替伊莫单抗贝伐珠单抗
托西莫单抗
有21个,而中国获批上市的抗体药仅有5个(截止2016年11月25日)
胃癌多发性骨髓瘤妇科癌症软组织其他
雷莫芦单抗Lxazomib奥拉帕尼帕唑帕尼Dinutuximab 曲妥珠单抗帕比司他贝伐珠单抗前列腺癌疫苗
硼替佐米狄诺塞麦胃肠道间质卡非佐米索尼德吉瑞格非尼达雷木单抗维莫德吉伊马替尼埃罗妥珠单抗伊马替尼舒尼替尼贝伐珠单抗食管胃结合部西妥昔单抗胰腺癌雷莫芦单抗
依维莫司曲妥珠单抗
厄洛替尼
肝癌
索拉非尼。

肿瘤靶向治疗经典药物

肿瘤靶向治疗经典药物

肿瘤靶向治疗经典药物
EEGFR(表皮生长因子)抑制剂:
(1)单克隆抗体:Erbitux(爱必妥。

西妥昔单抗,IMC-C225)
(2)作用于TPK系统的小分子靶向药物:
①IreSSa(gefitinib,ZD1839)(易瑞沙,吉非替尼片)可抑制EGFR酪氨酸激酶;是肺癌生物靶点治疗中较为成熟的药物,公认适用于复发、晚期NSCLC二线、三线治疗;IrSSSa治疗临床观察:女性,腺癌,年龄>68岁,不吸烟者疗效较好;
②TarCeVa(erlotinib,0SI-774)(特罗凯,盐酸厄洛替尼片)酪氨酸酶抑制剂。

认为主要对细支气管肺泡癌最有活力,而且在不吸烟中有较好RR;
2、其他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①GIiVeC(格列卫)针对BCR-ABL基因靶目标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针对C-Kit基因靶目标从而治疗GlST(胃肠道间质瘤)。

通过与ATP竞争性结合酪氨酸激酶催化部位的核甘酸结合位点,使得激酶不能发挥催化活性,底物的酪氨酸残基不能被磷酸化,使其不能与下游的效应分子进一步作用,导致细胞增殖受抑,诱导细胞凋亡。

②SOrafenib(多激酶抑制剂)索拉非尼
③SUtent(多个受体TK抑制剂)舒尼替尼
3、其他单克隆抗体:
①HerCePtin:赫赛汀,抗HER-2受体单抗;
②Mabthera(美罗华,rituximab利妥昔单抗)抗CD20受体单抗。

4、血管生长抑制剂:AVaStin(贝伐单抗制抗VEGF单抗。

沙利度胺(反应停)。

胃癌的分子靶向治疗进展和前景展望

胃癌的分子靶向治疗进展和前景展望

胃癌的分子靶向治疗进展和前景展望胃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关注。

传统的治疗方式,如手术、放疗和化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疾病的进展,但其疗效往往有限,且伴随着一系列不良的副作用。

随着生物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分子靶向治疗崭露头角,为胃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本文将探讨胃癌的分子靶向治疗进展,并展望其前景。

一、胃癌的分子靶向治疗1.1 HER2靶向治疗胃癌中的HER2过表达已被广泛研究,HER2是一种重要的治疗靶点。

药物特拉斐福(Trastuzumab)是针对HER2的单克隆抗体,已被批准用于治疗HER2过表达的胃癌。

研究表明,特拉斐福联合化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率,为胃癌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

1.2 PD-1/PD-L1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帕卢珠单抗(Pembrolizumab)和尼伯替尼(Nivolumab),通过抑制PD-1/PD-L1信号通路,激活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

这些药物在晚期胃癌的治疗中显示出卓越的效果,改善了患者的生存期。

1.3 EGFR抑制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胃癌中也是一个重要的治疗靶点。

药物西妥昔单抗(Cetuximab)和埃克替尼(Erlotinib)可以通过抑制EGFR的活性来抑制肿瘤的生长。

这些分子靶向药物已被用于一些临床试验,显示出潜在的治疗效果。

1.4 抗血管生成治疗胃癌的生长和扩散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药物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可以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从而减少肿瘤的营养供应。

这种分子靶向治疗在一些胃癌患者中表现出明显的疗效。

二、分子靶向治疗的前景展望2.1 个体化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的发展使得医生可以更好地根据患者的肿瘤特征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通过基因检测和分子分析,可以确定患者肿瘤的分子特征,从而选择最适合的靶向药物。

这有望提高治疗的针对性,降低不必要的药物毒性。

2.2 药物组合治疗在胃癌治疗中,单一的分子靶向药物往往难以完全控制疾病的进展。

恶性肿瘤研究靶向治疗的新药物发现与创新应用前景

恶性肿瘤研究靶向治疗的新药物发现与创新应用前景

恶性肿瘤研究靶向治疗的新药物发现与创新应用前景恶性肿瘤是当今社会面临的头号健康威胁之一。

为了有效地对抗恶性肿瘤,科学家们一直在不断探索和研究创新的治疗方法。

靶向治疗作为一种细胞分子水平的治疗方法,已经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

本文将探讨恶性肿瘤研究靶向治疗的新药物发现,并展望其在未来的创新应用前景。

一、背景恶性肿瘤是一类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疾病,传统的治疗手段如化疗和放疗常常带来严重的副作用。

因此,寻找切实有效的靶向治疗方法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新药物发现2.1 靶向治疗的基本原理靶向治疗是通过作用于特定的分子靶点,来抑制肿瘤发展的策略。

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靶向治疗在选择性和精确性方面更具优势,能够减少对正常细胞的伤害。

2.2 靶向治疗的新药物研发进展随着对恶性肿瘤病理机制的深入了解,越来越多的新药物被开发出来。

这些新药物具有特定的分子靶点,并通过不同的机制实现对肿瘤细胞的作用。

例如,针对HER2基因突变的恶性肿瘤,靶向药物三嗪胺酮和曲妥珠单抗已经获得了良好的疗效。

三、靶向治疗的应用前景3.1 恶性肿瘤个体化治疗随着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进步,个体化医疗在恶性肿瘤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靶向治疗的新药物可以根据患者的基因型和蛋白质表达情况进行选择性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不必要的副作用。

3.2 联合治疗策略的开创恶性肿瘤的复杂性使得单一的治疗手段难以取得理想的疗效。

靶向治疗的新药物多以特定的分子靶点为作用对象,因此在联合治疗中可以与其他治疗手段相结合,实现多方位的肿瘤抑制。

3.3 靶向治疗的免疫调节作用免疫治疗是近年来肿瘤治疗的一个重要领域。

靶向治疗的新药物在调节肿瘤免疫环境、增强机体免疫应答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靶向肿瘤细胞的分子靶点,新药物可以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加强对肿瘤的攻击。

四、总结恶性肿瘤的治疗一直是医学领域的难题,而靶向治疗的出现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希望。

新药物的发现和创新应用为恶性肿瘤患者提供了更加个体化、精准和有效的治疗手段。

恶性肿瘤治疗中靶向治疗的应用

恶性肿瘤治疗中靶向治疗的应用

恶性肿瘤治疗中靶向治疗的应用恶性肿瘤是导致世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

从过去的化疗、放疗到现在的免疫治疗,癌症治疗一直在不断进步。

近年来,靶向治疗作为一种新的癌症治疗方法,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靶向治疗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一、靶向治疗的概念靶向治疗是一种基于生物学特征的癌症治疗方法,它利用分子靶点特异性作用,选择性地杀死肿瘤细胞而不影响正常细胞。

靶向治疗的理念是针对恶性肿瘤所特有的分子靶点,干扰或抑制其异常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

靶向治疗优点在于针对恶性肿瘤的分子特异性,因此其对正常组织的损害相对较小,副作用少,且能够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二、靶向治疗的分类靶向治疗根据其作用方式和靶点,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抗血管生成治疗(ANGT)抑制血管生成,因为新生血管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生长和营养依赖物,固抗血管生成治疗可以有效地减缓肿瘤的发展;赫赛汀治疗(EGFR)干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是一种针对鳞状细胞癌,乳腺癌等结构类似癌细胞的治疗方案;激动剂治疗(TKI)干扰酪氨酸激酶活性,是治疗某些白血病和胃肠道肿瘤的新兴疗法;赛格恩治疗(HER2)干扰Her2/neu的生长,是治疗乳腺癌等HER2过表达的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案。

三、靶向治疗的应用针对某些癌症病种,如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和结直肠癌等,多年发展过程中已经积累了相对完整的治疗体系,包括手术、化疗、放疗以及激素治疗,而靶向治疗则是这些治疗体系之外的一种补充。

通过对肿瘤分子靶点的治疗,靶向治疗大幅提高了治疗效果,并且副作用也相对较小。

靶向治疗大幅提高了年轻癌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为癌症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已有多项临床试验证明,靶向治疗显著提高了某些癌症的生存率,让一些被认为不治之症的患者有了重新生存的机会。

四、发展趋势靶向治疗是一种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其主要应用于疗效不佳的或不能接受传统治疗的患者。

近年来,随着癌症分子诊断技术的进展和靶向治疗的发展,肿瘤的分子靶点越来越多,新的靶向药物也相继研制上市,靶向治疗将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

恶性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内容参考)

恶性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内容参考)

恶性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摘要】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是指在肿瘤分子细胞生物学的基础上,利用肿瘤组织或细胞所具有的特异性(或相对特异的)结构分子作为靶点,使用某些能与这些靶分子特异结合的抗体、配体等达到直接治疗或导向治疗目的的一类疗法。

分子靶向药物以某些肿瘤细胞膜上或细胞内特异性表达的分子为作用靶点,从而能够更加特异性地作用于特定肿瘤细胞,阻断其生长、转移或诱导其凋亡,抑制或杀死肿瘤细胞,达到控制肿瘤之目的。

近年来分子靶向治疗的迅速发展使其高选择性和非细胞毒性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就用于恶性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分类及其临床研究状况做一综述。

关键词:【关键词】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对无法手术切除的肿瘤,化疗和放疗仍然是目前的一线治疗方法,尽管随着新一代化疗药物如紫杉醇、吉西他宾的应用,患者的生存获得一定益处,但大多数癌症患者的预后仍较差。

研究人员一直在试图寻找新的药物以杀灭肿瘤细胞并尽可能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害,近年来分子靶向治疗研究取得重大进展[1],新的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的数量不断增加并进入临床领域,在肿瘤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疗效,使肿瘤个体化治疗前进了一大步。

这些新药物与传统治疗方法的结合有望成为治疗肿瘤的有效手段,显著提高肿瘤治疗的疗效。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常用的治疗靶点有:细胞受体、信号传导和抗血管生成等[2]。

本文综述针对这些靶点的几类主要分子靶向药物。

1单抗类药物: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 McAb)是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特点设计的一种治疗方法。

肿瘤细胞表面有一些特异的肿瘤抗原可供利用作为单克隆抗体攻击的靶点[3]。

当前单克隆抗体在肿瘤治疗中已取得实质性进展,该治疗方法利用某种生物制剂,通过载体注入局部或全身给药进入人体后,在体内选择性地对表达某种基因蛋白的癌细胞起着“对号入座”的杀灭作用,可减少正常组织与细胞的毒副作用。

1.1 曲妥珠单抗Herceptin(Trastuzumab,贺赛汀):是一种针对HER-2/neu原癌基因产物的人/鼠嵌合单抗,能特异地作用于HER-2受体过度表达的乳腺癌细胞。

恶性肿瘤的靶向治疗精准攻击癌细胞

恶性肿瘤的靶向治疗精准攻击癌细胞

恶性肿瘤的靶向治疗精准攻击癌细胞恶性肿瘤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健康问题之一。

传统的癌症治疗方法,如化疗和放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挽救患者的生命,但对于身体健康的副作用往往是难以避免的。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靶向治疗出现在医学领域,并成为攻克恶性肿瘤的一大利器。

本文将介绍恶性肿瘤的靶向治疗原理以及其在精准攻击癌细胞方面的应用。

一、靶向治疗的原理恶性肿瘤的靶向治疗是一种基于癌细胞特异性表面标志物或相关信号通路的治疗方法。

通过特定的药物或抗体,靶向治疗可精准识别并攻击癌细胞,从而降低对健康细胞的损伤。

靶向治疗的原理与癌细胞生长和转移的分子机制密切相关。

在肿瘤形成的过程中,癌细胞往往会以不同于正常细胞的方式分裂和扩散。

通过研究癌细胞的分子生物学特征,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与肿瘤发展相关的关键分子,如癌基因、信号通路和细胞因子等。

靶向治疗则是利用这些关键分子为攻击目标,进而达到抑制癌细胞生长的效果。

二、恶性肿瘤的靶向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靶向药物是目前恶性肿瘤靶向治疗的常用手段之一。

这类药物通常针对癌细胞表面的特定受体或信号通路,通过阻断或抑制这些受体或通路的功能,从而达到抑制癌细胞生长和转移的目的。

以乳腺癌为例,乳腺癌细胞表面过度表达的雌激素受体是其生长的重要驱动因素。

因此,针对雌激素受体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2.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恶性肿瘤靶向治疗方法。

它通过刺激或增强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对抗癌细胞的能力,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蔓延的目的。

目前,免疫治疗主要包括细胞免疫治疗和生物制剂免疫治疗两种方法。

细胞免疫治疗通过采集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如T细胞、NK细胞等,进行体外扩增和激活,然后再输注给患者,以达到增强免疫应答的效果。

生物制剂免疫治疗则是通过注射激活免疫细胞的生物制剂,如干扰素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来促进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攻击。

三、靶向治疗的应用靶向治疗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的疗效。

恶性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

恶性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

KK
细胞内信号传导的抑制剂
(PKA, Ras, MAPK, PKC, COX-2)
抗凋亡信号的阻滞
优势:
(l-2, akt)
血管生成抑制剂
增强化疗及放疗的细胞毒作用. 低毒. 更好的选择性. 适合长期治疗. 口服给药 (某些药物).
(VEGFR)
单抗类药物抑瘤示意图
免疫效应细胞 与补体
偶联核素 或放射源
HER家族共有4个成员,包括HER1(EGFR/erbB1), HER2(neu/erbB2),HER3(erbB3)和HER (erbB4), 具有高度同源性及相似的结构:能与特异性 的配体结合的细胞外部分、跨膜部分、能将信号传导 至下游的细胞内酪氨酸激酶部分,但在能结合的配体及 酪氨酸激酶活性上有所差异,HER1/EGFR的配体包括表 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转 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α,TGFα)、二性调节素(Amphiregulin)、β-细胞素 (Betacelluin)、表皮调节素(Epiregulin)、结合 肝素的EGF样生长因子(Heparin-binding EGF-like growth factor)等;HER3/erbB3,HER4/erbB4的配 体包括神经调节素(Neuregulin)、Heregulin、 Betacelluin等;HER2/neu则尚没有已知的配体。 HER家族成员通过与特定的配体的结合时可形成同源 或异源二聚体,在ATP存在的条件下通过细胞内片段 的酪氨酸残基的磷酸化,核向传导增殖信号,不同的 配体与不同的受体结合,其信号传导通路会有明显差 异,借此形成HER受体生物学功能的多样化。
ErbB受体家族和配体

最热门抗肿瘤靶点及小分子靶向药物全景报告

最热门抗肿瘤靶点及小分子靶向药物全景报告

最热门抗肿瘤靶点及小分子靶向药物全景报告抗肿瘤靶点是指对肿瘤生长、转移等过程具有重要调控作用的蛋白分子或通路。

小分子靶向药物是一类能够专一靶向抗肿瘤靶点并抑制其活性的化学物质。

随着抗肿瘤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抗肿瘤靶点及小分子靶向药物被发现并应用于临床。

以下将介绍一些当前最热门的抗肿瘤靶点及小分子靶向药物:1.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一种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参与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等过程。

一些小分子靶向药物如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等通过抑制EGFR的酪氨酸激酶活性,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2.HER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是一种细胞表面受体,参与调节细胞增殖和存活等过程。

一些小分子靶向药物如曲妥珠单抗和拉普替尼等能够靶向结合HER2,抑制其信号传导,减少肿瘤细胞的增殖。

3.ALK(酪氨酸激酶受体):ALK是一种重排基因,其突变被发现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相关。

小分子靶向药物如克唑替尼和艾尔莎替尼能够抑制ALK的活性,阻断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4.BRAF(B型RAF激酶):BRAF是一种信号转导分子,突变导致了多种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生。

例如,维米非尼和达替尼等小分子靶向药物能够抑制BRAF的活性,减少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5.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和PD-L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1和PD-L1参与抑制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攻击,突变导致肿瘤逃避免疫监视。

一些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伊普替尼和纳武利尼等能够靶向PD-1或PD-L1,恢复免疫系统的抗肿瘤活性。

除了上述靶点外,还有许多其他热门的抗肿瘤靶点及小分子靶向药物,如PI3K、FLT3、VEGFR等。

这些靶点及药物的发现和应用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进展和希望。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靶向药物在抗肿瘤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

个体化治疗是当前的研究热点,通过检测患者的肿瘤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来选择最合适的靶向药物,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格列卫(571)
&
:
:
,
:
:
:
:
周期蛋白、细胞凋亡调节因子、蛋白水解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特点: 主要是针对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影响小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分类
根据其作用机制可分为两大类: 针对肿瘤细胞本身的分子靶向治疗 针对肿瘤生长微环境的分子靶向治疗
分类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针对肿瘤细胞本身治疗
生 细细细细细
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定义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以肿瘤细胞的标志性分子为 靶点 研制出有效的阻断剂,干预细胞发生癌变的环节,
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干扰细胞周期、 诱导肿瘤细胞分化、抑制肿瘤细胞转移、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治疗肿瘤
传统化疗药物作用位点
肿瘤治疗的分子靶点 : 肿瘤的生长因子受体、信号转导分子、细胞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
二、临床常用的肿瘤分子靶向药物 单克隆抗体类药物 小分子化合物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
单克隆抗体类药物 西妥昔单抗() 贝伐单抗() 曲妥珠单抗() 利妥昔单抗()
西妥昔单抗(爱必妥)(1)单抗
曲妥珠单抗(赫赛汀)(2)单抗
单抗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
针对肿瘤细胞本身的分子靶向治疗
(二)针对细胞内信号转导分子的靶向治疗 1、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受体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单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针对肿瘤细胞本身的分子靶向治疗
(二)针对细胞内信号转导分子的靶向治疗 2、酪氨酸激酶下游信号转导通路关键分子抑制剂 信号通路

恶性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1

恶性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1

恶性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概念就是针对性地瞄准一个靶位进行治疗“有的放矢的治疗”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是指利用肿瘤特异性为靶点,达到直接治疗或导向治疗目的的一类疗法。

阻断其生长、转移或诱导其凋亡,抑制或杀死肿瘤细胞,达到控制肿瘤之目的。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常用的治疗靶点有:细胞受体、信号传导和抗血管生成等。

一、单抗类药物:单克隆抗体是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一种治疗方法。

肿瘤细胞表面有一些特异的肿瘤抗原可供利用作为单克隆抗体攻击的靶点1、曲妥珠单抗-贺赛汀:是一种针对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单抗,HER-2受体过度表达的乳腺癌。

静脉给药输液反应和心脏毒性。

需要检测靶点。

一年治疗费用为30万。

2、利妥昔单抗-美罗华:是近年来治疗低度恶性淋巴瘤的最重要进展。

低度恶性B细胞淋巴瘤,有效和稳定者维持治疗6个月。

过敏反应.CD20抗原膜外,需要检测靶点,每3周1次静滴,6~8次。

2.4万/次(6个月)。

3、贝伐单抗-阿瓦斯汀:为新型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单克隆抗体,目前正在进行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

静脉给药。

不需要检测靶点。

胃肠穿孔/伤口愈合困难。

4、爱必妥(西妥昔单抗):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先进的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克隆抗体,结直肠癌和头颈部鳞癌。

2007年中国上市。

需要检测靶点。

过敏反应,呼吸困难,低血压二、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1 伊马替尼,格列卫:能抑制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的抑制剂,对Ph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缓解率也高达70%,胃肠道恶性基质细胞瘤,对化疗和放疗高度拮抗的恶性胶质瘤(最常见的脑肿瘤)可能有效。

口服需要检测靶点。

2 吉非替尼易瑞沙: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拮抗剂,铂类、泰素帝等化疗失败的非小细胞性肺癌,对乳腺癌、前列腺癌及头颈部肿瘤等均证实有效。

亚洲人、腺癌、女性和未吸烟者疗效优势。

不需要检测靶点,口服。

间质性肺病,皮疹,腹泻3 埃罗替尼、厄罗替尼、特洛凯、特罗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拮抗剂。

胰腺癌的分子靶向药物治疗

胰腺癌的分子靶向药物治疗

胰腺癌的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胰腺癌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困难,常常已经转移到体内其他部位才会被发现。

目前,传统的化疗和放疗虽然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而且还带来了很多副作用。

因此,寻找一种高效、低毒副作用的分子靶向药物已成为当今治疗胰腺癌的热门研究领域之一。

一些研究显示,针对胰腺癌干细胞的分子靶向药物能够更好地发挥治疗的作用。

其中,针对肿瘤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分子靶向药物便是其中之一。

由于EGFR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生长因子通路中起关键作用,因此靶向EGFR也能抑制胰腺癌细胞的生长。

目前,可用于靶向EGFR的药物主要有培美曲塞(Erbitux)、西妥昔单抗(Vectibix)等。

除此之外,还有针对VEGF/VEGFR信号通路和RAS/MAPK信号通路的分子靶向药物。

其中,VEGF通路是参与新生血管的形成,因此对于肿瘤生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可用于靶向VEGF/VEGFR的药物主要有贝伐单抗(Avastin)等。

而RAS/MAPK通路是肿瘤增殖的一个主要信号通路,在常见的肿瘤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激活。

因此,针对该通路的分子靶向药物也成为了治疗胰腺癌的热门研究领域之一。

可用于靶向RAS/MAPK通路的药物主要有曲妥珠单抗(Erivedge)等。

此外,针对肿瘤免疫调节的分子靶向药物也备受关注。

从前几年的科学研究来看,免疫治疗已经成为了治疗肿瘤的主要方法。

对于胰腺癌而言,因其免疫逃逸的特性,免疫治疗也成为了一种很受关注的治疗手段。

在肿瘤免疫细胞疗法方面,可用于靶向PD-1的药物主要有克唑替尼(Opdivo)等。

总体而言,靶向分子药物是目前治疗胰腺癌最具前景的一种治疗手段,而新的分子靶向药物的不断出现必将会使胰腺癌患者享受更好的治疗效果。

肿瘤靶向治疗

肿瘤靶向治疗

对于未来的展望。 迄今为止,许多分子靶向药物已经在临床起 了极其重要甚至是奇迹般的作用。有些已经按照循证医学的 原则进入国际肿瘤学界公认的标准治方案和规范。更多、 更有希望的药物也在研制和早期临床试验中。希望不久的将 来,随着人类基因组学中功能性基因组以及肿瘤基因组的深 入了解,结合癌症是一类多因素、多环节、多阶段、机制复 杂、高度异质性的疾病、不可能设想单一疗法能够取得理想 效果。相信这类新一代的分子靶向生物治疗模式,将在临床 治疗癌症实践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肿瘤内科治疗将进入 传统的细胞毒性药物攻击与非细胞毒性靶向性药物相结合使 用的时代。
肿瘤靶向治疗
肿瘤靶向治疗(targeted therapy)亦称 肿瘤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是当前癌症 治疗新的研究热点,并代表未来发展 的方向。分子靶向治疗是选择癌细胞 特异的分子靶标,即肿瘤细胞特有的 受体、激酶、分子结构等特异靶点, 应用针对该靶标的药物直接或阻断信 号通路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或促进其 凋亡,而不杀伤或仅很少损伤正常细 胞,其安全性和耐受性较好,毒副作 用轻微,临床应用其有很大的优势。 近几年来分子靶向治疗发展迅速,先 是小分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 酶抑制剂(EGFR-TKI)吉非替尼和厄洛替 尼等,之后是大分子血管内皮生长因 子(VEGF)单克隆抗体贝伐单抗,均对 一些晚期肿瘤有不俗的疗效。
二.当前分子靶向药物主要治疗哪些肿瘤? 1。曲妥珠单抗是1998年10月,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 Her-2过表达的转移性乳腺癌。作为第一种获准应用 于临床治疗实体瘤的单克隆抗体,曲妥珠单抗可使 约1/4的难治性乳腺癌患者得到有效治疗和生存期延 长,为Her-2阳性肿瘤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2。利妥昔单抗(美罗华、rituxan)作为第一个应用于临 床的嵌合性抗CD20单克隆抗体,在B淋巴细胞恶性 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已获充分证明,极大地改变了CD20 阳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和预后。它是一种针对恶 性细胞的CD20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用于治疗低度 恶性、CD20阳性B细胞淋巴瘤,效果良好。利妥昔 单抗联合化疗可显著改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和 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的预后。

恶性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

恶性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
38
美罗华(rituximab)
• 抗CD20人鼠嵌合抗体 • 1997年11月26日上市,是第1个应用于临床肿瘤的 靶向治疗药物 • 批准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低度恶性或滤泡性 CD20阳性的B细胞淋巴瘤
39
作用的机制
• ADCC(抗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
• CDC(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
• Apoptosis(凋亡)
33
肿瘤血管生成理论
Judah Folkman 教授
1971年,提出“肿瘤的生长依赖于新生血管生成” 这一观点,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肿瘤的生长有两个明显不同的阶段,即无血管的缓 慢生长阶段和有血管的快速增殖阶段。 大部分实体瘤可长期处于无血管的休眠 ( dormant ) 状态, 肿瘤细胞依靠被动扩散获得营养, 最大直径小于 波士顿儿童医院医疗 中心外科教授 2mm。
警告和注意事项 (1)肺炎:严重,包括致命性,治疗-相关肺炎曾观察到。有 治疗-相关肺炎诊断患者中永远终止。 (2)肝实验室异常。 (3)QT间隔延长。 (4)妊娠:当给予妊娠妇女时XALKOR可能致胎儿危害。
最常见不良反应(≥25%)是视力障碍,恶心,腹泻,呕吐,水肿, 和便秘。
26
索拉非尼(Sorafenib )多吉美
• 由于在本药输入中可能发生暂时性低血压,所以需考虑在输入本药前 12小时及输入过程中停止抗高血压药治疗,对有心脏病病史的病人 (如心绞痛,心律不齐或心衰)应密切监护。
41
美罗华不良反应
美罗华相关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症 :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出现的时间最常见是在输注美
罗华的1-2小时,这可以和美罗华的急性过敏反应相鉴 别.过敏反应常常为速发,多发生在5分钟左右。发热伴 寒战是应用美罗华时主要的不良反应,是细胞因子释 放综合征的表现。

恶性肿瘤靶向治疗

恶性肿瘤靶向治疗
4
靶向治疗可以根据患者的基因和蛋白质表达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靶向治疗的优势
针对性强:针对特定基因或蛋白质进行治疗,提高疗效
个性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基因和蛋白质特征,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提高生存率:靶向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副作用小:与传统化疗相比,靶向治疗对正常细胞的损伤较小,降低副作用
04
治疗注意事项
01
严格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药
02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03
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04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免疫力
05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
4
恶性肿瘤靶向治疗的未来
发展趋势
A
个性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基因和肿瘤特征制定治疗方案
B
联合治疗:靶向治疗与其他治疗方法相结合,提高疗效
09
血液肿瘤:针对BCR-ABL、JAK2等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
10
治疗效果
提高生存率:靶向治疗可显著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
01
降低副作用:与传统化疗相比,靶向治疗具有较低的副作用
02
提高生活质量:靶向治疗可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03
延长无进展生存期:靶向治疗可延长恶性肿瘤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
01
它通过阻断或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
02
靶向治疗的原理
1
靶向治疗是一种针对特定基因或蛋白质的癌症治疗方法。
2
靶向治疗通过抑制或阻断肿瘤细胞生长和扩散所需的特定基因或蛋白质,从而阻止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3
靶向治疗与传统化疗相比,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选择性,对正常细胞的损伤较小。

分子靶向药物都适用于哪些癌症患者

分子靶向药物都适用于哪些癌症患者

分子靶向药物都适用于哪些癌症患者众所周知,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其治疗也是人们一直关注的焦点。

手术治疗、放疗和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三个主要方法,但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不足之处:手术治疗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一旦肿瘤发生远端转移,手术治疗就束手无策了:化疗和放疗由于缺乏特异性,在取得疗效的同时往往也给患者带来较大的毒副作用。

而近年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分子靶向治疗方法就避免了这些问题。

分子靶向治疗是利用肿瘤组织或细胞所具有的特异性(或相对特异性)结构分子作为靶点,使用某些能与这些靶分子特异结合的抗体、配体等达到直接治疗或导向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这种治疗方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能够高效地杀伤肿瘤细胞,并能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随着人们对肿瘤分子生物学的深入研究和对新的肿瘤特异位点的不断认识,大量的靶向治疗药物也不断涌现。

分子靶向药物的优势在于:①该类药物只针对肿瘤细胞发挥作用,基本上不损伤使用者的正常细胞,对其全身毒副作用较低。

②恶性肿瘤患者可长期地使用该类药物,直到该类药物不再发挥作用。

③该类药物尤其适用于难以耐受或抗拒放疗、化疗和失去手术机会的恶性肿瘤患者。

但是,分子靶向药物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它并非对所有的肿瘤患者均有疗效。

该类药物只“青睐”于患有某种特定肿瘤的人群。

那么,分子靶向药物都适用于哪些肿瘤患者呢?易瑞莎(吉非替尼):适用于亚洲不吸烟的肺腺癌女性患者。

易瑞莎是一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该药通过对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活性的抑制来妨碍肿瘤的生长、转移和肿瘤血管的生成,并可加速肿瘤细胞的凋亡。

该药主要适用于既往接受过化疗或不适宜进行化疗的属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包括肺腺癌、肺鳞癌和肺大细胞癌)的患者。

该药的主要毒副作用是可使使用者出现消化道反应和痤疮样皮疹,但这些反应患者均较易耐受。

易瑞莎的疗效有明显的人种差异。

全球的临床应用结果显示,亚洲不吸烟的肺腺癌女性患者接受易瑞莎治疗的效果非常显著,其整体生存率和缓解率明显优于其他人群的肿瘤患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ppt
23
(二)VEGF在肿瘤发展中的作用
VEGFR-1.VEGF-A、B,主要分布于肿瘤血管内皮表面, 调节肿瘤血管的生成并影响微血管的数量; 2.VEGFR-2,相应配体为VEGF-A、D,主要分 布于肿瘤血管内皮表面及原发性肿瘤细胞表面,调节肿瘤 血管的生成 3.VEGFR-3,相应配体为VEGF-C、D,分布于 淋巴管内皮表面,调节肿瘤淋巴管的生成。
❖ 小分子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如:埃罗替尼及吉非替尼.
医学ppt
20
举例: Gefitinib (Iressa,易瑞沙)
医学ppt
21
吉非替尼(Iressa,Gefitinib,易瑞沙)
作用机制: 一种口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EGFR-TK)拮抗
剂,是信号传导干预治疗药物(属小分子化合物)。
医学ppt
12
肿瘤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
⑴基因调控与肿瘤转移 ⑵粘附分子与肿瘤转移 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粘附 整合素
粘附因子的种类和作用 钙连接素 免疫球蛋白粘附因子 选择素
⑶血管生成和肿瘤转移:VEGF、EGF、和FGF通过促进血管生长增加 肿瘤转移的几率
⑷纤维蛋白溶解酶与肿瘤转移
医学ppt
13
Text Text
医学ppt
16
EGFR signal transduction in tumour cells
TK
PTEN
PI3-K pY
pY GRB2
pY
STAT3
AKT
TK
SOS
RAS
RAF
MEK
Proliferation/ maturation
Chemotherapy / radiotherapy resistance
医学ppt
14
肿瘤发展的机制
❖1. 肿瘤细胞分泌促进细胞增生的特异性分 子----生长因子(GF)
❖ 2.肿瘤细胞通过细胞膜表面生长因子选择 结合的特异性蛋白----生长因子受体(GFR) 的异常过度表达而获得自主性及失调性增 生的能力。
❖ 两种过程均触发一系列细胞内信号传导
通路,最终导致癌细胞增殖,诱导血管形 成及转移。
按作用机制分类: 1.信号转导途径抑制剂; 2.新生血管抑制剂; 3.环氧合酶抑制剂; 4.叶酸抑制剂。
按药物特点可分为二类: 小分子化合物() smart drugs) 单克隆抗体(Mab)
医学ppt
6
小分子化合物(Smart drugs )
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2.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抑剂制
4.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单抗: 贝伐单抗Bevacizumab(Avastin)
医学ppt
8
大分子单克隆抗体(Mab)
1974年,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将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经绵羊 红细胞(SRBC)免疫的小鼠脾细胞(B淋巴细胞)在体外进行两 种细胞融合,结果发现部分形成的杂交细胞既能继续在体外 培养条件下生长繁殖,又能分泌抗SRBC抗体。他们称这种杂 交细胞系为杂交瘤(Hybridoma)。该项科学成就获得了1984 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医学ppt
15
(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肿瘤发 展中的作用
受体、配体结合
受体活化,构象改变
生长刺激信号传至细胞核
激发MAPK、PI3K通路
阻止凋亡 激活侵袭
转移 刺激血管生成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 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 kinase PI3K)
4.多激酶抑制剂
医学ppt

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ies)
1.抗EGFR单抗: 西妥昔单抗(Cetuximab, Erbitux爱必妥)
2.抗HER-2单抗: 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 Herceptin赫赛汀)
3.抗CD20单抗: 利妥昔单抗(Rituximab,美罗华)
Gene transcription
G1
M
S
G2
Angio医g学epnpet sis
MAPK
Survival (anti-apoptosis) Metastasis
17
医学ppt
18
医学ppt
19
目前,两种EGFR拮抗剂已成功经过3期临床验证并广泛应用于临床
❖ 抗EGFR单克隆抗体 如:C-225(爱必妥)
LOGO
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molecular targeting therapy of cancer
杨谨 西安交大一附院肿瘤内科
2010.04
医学ppt
1
Contents
1
分子靶向治疗的概念
2
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分类
3
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
4
分子靶向诊疗基本步骤
5
结语
医学ppt
2
概念
❖ 针对可能导致细胞癌变的环节(如细胞信号传 导通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细胞因子及受 体、抗肿瘤血管形成、自杀基因等),从分子 水平来逆转这种恶性生物学行为,从而抑制肿 瘤细胞生长,甚至使其完全消退的一种全新的 生物治疗模式。
❖ 是近年来肿瘤治疗学最重要的进展之一。
医学ppt
3
靶向治疗
狭义的定义: 肿瘤靶向治疗是利用具有一定特异性的载
体,将药物或其他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物质选择 性地运送到肿瘤部位,把治疗作用或药物效应尽 量限定在特定的靶细胞、组织或器官内,而不影 响正常细胞、组织或器官的功能,从而提高疗效、 减少毒副作用的一种方法。
Text
临床应用: 目前Iressa主要用于治疗NSCLC。
主要毒副作用:消化道反应和痤疮样皮疹 。
医学ppt
22
VEGF 4 种cDNA克隆: VEGF-A、VEGF-B、 VEGF-C 及VEGF-D。
VEGF受体有VEGFR-1(c-fms样酪氨酸激酶,flt1)、VEGFR-2(胎儿肝激酶,flk-1/KDR)和 VEGFR-3(flt-4)
单抗特异的靶:肿瘤组织表面的蛋白结构。 健康细胞基本不受影响。
医学ppt
9
单克隆抗体已经从鼠源性、人鼠嵌合性转向完全人源化, 从而最大限度降低由 于人体免疫系统识别药物中的鼠蛋白而引发的免疫应答, 在提供有效治疗的同 时减少毒副反应。
医学ppt
10
医学ppt
11
靶向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 及常见药物举例
医学ppt
4
靶向治疗和传统细胞毒药物对比:
靶向治疗
细胞毒药物
1 靶向性:高度特异性 高度选择性 高度亲和作用
2 非细胞毒性,副反应轻 3 疗效/毒性比高 4 个体化程度高 5 对肿瘤细胞起调
节和稳定作用
靶向性差
细胞毒性,副反应重 疗效/毒性比低
个体化治疗较难实施 有杀伤和抑制作用
医学ppt
5
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分类(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