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油分布及潜力综合治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剩余油分布及潜力综合治理

摘要:分析了某油田储层沉积特征,总结了七种砂体沉积模式,精细描述治理区剩余油分布,按其成因分成四种剩余油类型,精细认识综合治理的潜力,并给出了措施潜力。实践表明,某区a、b

排某油层剩余油综合治理挖潜,可改善低产低效井的生产状况,提高了区块的整体开发效果。

关键词:储层沉积特征;剩余油类型

abstract: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reservoir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f some oil field, and summarizes the seven sand body sedimentation model, fine description of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control, according to the cause of remaining oil into four types, fine know the potential of th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and gives the measures potential.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district of a and b row a comprehensive control of remaining oil reservoir oil-field, may improve the condition of low production status of the well and improv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block effect.

keywords: reservoir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residual oil type

中图分类号:te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精细研究储层沉积特征

应用精细地质研究方法,将a、b排c+dii组油层细分为50个

沉积单元,并对每个单元的砂体类型进行了详细描述,概括总结出7种砂体沉积模式。

(1)低弯曲分流砂体。属于此类砂体沉积的有4个单元:a1、a2、a3、a4。由于ab排东部东、西跨度较宽,由西到东水动力强度逐渐减弱,所以区块的东、西部河流的规模及砂体沉积类型有所不同,西部河流有一定的规模,平面为弯曲条带状,两侧较协调,连续性好,有较强的方向性,在弯曲段宽度略有变化。而东部河流以条带状分布,河道砂体通常窄而分散,河间沉积区面积较大。该类砂体是泛滥平原相向三角洲分流平原相过渡,地形坡降不断增大,决口作用逐渐增强,致使决口水道相对较发育,沿河流走向分布,之间由伴生的薄层砂及泥质沉积所连接,主体河道砂的渗透率与厚度较稳定。

(2)顺直分流砂体。属于此类沉积的有5个单元。 a5、a6、a7、a8、a9。此类砂体属于三角洲分流体系末端高度分散的衰竭型河流,由于河流及水动力作用的强弱不等,使此类砂体在ab排呈现出不同规模。但总的趋势上是在区块的西部,河道砂规模小,但有较好的连续性和方向性,砂体呈简单的网状交错、汇集,其间为不稳定的薄层砂及泥质沉积。由于水流强度和切割能力弱,洪水期有决口水道伴生,厚度分布常呈串珠状。砂体内部主要表现为沿整条河道的垂向充填,因此侧向连续性较好,渗透率的方向性也较明显。而在区块的东部,河间沉积区增大,河道仅以窄小的条带状分布,其间为不稳定分布侧向连续性很差的河间薄层砂,其中有面积

不等的的河间淤泥分布。

(3)枝状三角洲内前缘相沉积砂体。属于此类沉积的有3个单元:a10、a11、a12。沉积环境处于河流-湖泊共同作用时期,河道规模愈来愈小,但由于水体很浅,仍有较强的河流作用,粗碎屑物质供给充足,河道以水下分流的形式继续地向前伸展,并随之出现各种类型不稳定分布、侧向连续性很差的联合前缘席状砂。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发育较好,呈不规则条带状、树枝状向下伸展分布河道内部连续性较好。席状砂以表内为主体,表外席状砂发育较少,区块内泥岩尖灭区仅零星分布。

(4)枝-坨过渡状三角洲内前缘相沉积砂体。属于此类沉积的有17个单元有: b1、b2、b3、b4、b5、b6、b7、b8、b9、b10、b11、b12、b13、b14、 b15、b16、b17。沉积时,河流能量逐渐减弱,而湖浪作用不断增强,对席状砂的改造作用随之增强,所形成的席状砂较枝状稳定而广布。但水体较浅,单河流作用相对减弱,砂体发育介于枝状和坨状三角洲之间,水下河道呈更窄的条带状或坨状厚层砂体,河道间分叉合并现象较少,有明显的南北方向性,表内席状砂局部成片,与水下河道共同组成了砂体的主体骨架。在a三组部分单元的席状砂侧向连续差,泥质沉积局部连片分布。

(5)坨状三角洲内前缘相沉积砂体。属于此类沉积的有13个单元:c1、c2、c3、c4、c5、c6、c7、c8、c9、c10、c11、c12、c13。这类砂体沉积时期,由于河流作用较弱,而湖浪作用不断增强,而使水下河道规模更小,连续性也较差,平面上呈豆荚状。形

成的大面积分布的席状砂,稳定并有明显的方向性,但厚度分布形式不够稳定,大部分单元的席状砂以表内为主体。表外储层及尖灭区以小条带状、孤立散状分布。部分单元如sⅲ101席状砂发育不稳定,侧向连续差,局部泥质沉积片分布,平面上表内外砂体变化频繁,分布复杂。

(6)三角洲外前缘稳定席状砂。属于此类沉积的有6个单元:d1、d2、d3、d4、d5、d6。经湖浪作用的充分改造,使主体席状砂广博而稳定的分布,且有较好的连续性。由于段发的构造运动,使三角洲内前缘末端砂体发生搬运,伴有断续分布且有较好方向性的河道砂体分布其上。这是外前缘相中储层物性最好的一类砂体,平面上为完整的席状,层位极稳定,每个小韵律段都可连续追溯。相间分布的表内外砂体有较好的方向性,少量的尖灭井点不规则地散布其上。

(7)三角洲外前缘不稳定席状砂。属于此类沉积的有2个单元:e1、e2。由于强烈的湖泊作用及作用的不稳定性,使其没有有充足的能量和时间把河流带来的泥砂改造成广薄稳定的席状砂,而形成了侧向连续性很差的不稳定外前缘席状砂,呈网状、条带状分布,偶有孤立的坨状河道砂零星分布。主体带由一些储层物性极差,岩性以泥质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为主的储层组成,砂体形态复杂,厚度分布不稳定,连续性较差。井间连通状况不好,尖灭井点多。局部砂体平面上呈条带状、网格状分布,剖面上形态及厚度不稳定。

二、精细描述治理区剩余油分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