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油分布及潜力综合治理

合集下载

复杂断块油田高含水区块剩余油研究及挖潜对策

复杂断块油田高含水区块剩余油研究及挖潜对策
4 , 油 速度 0 7 % , 出程 度 1 . 2 , 积产 油 采 .3 采 9 9 累 2 4 4 ×l ‘。油井 平均 动液 面 1 0 m; 井开 井 4 0 . 1 Ot 32 水 7 口, 日注水 平 2 1 m。累 积 注 水 1 6 . ×l ‘ , 71 , 5 5 3 Om。 累 积注 采 比 1 1 。 . 4 2 储 层 层 内非均 质性 研 究
维普资讯
内 蒙古 石 油 化 工 口井相距 8m, 0 但渗透率变化很大 , 具体如下表 。
20 年第 1 07 期
岩 中 的砂岩 透 镜体 。胡 1 严重 的非均 质 性 , 造 2块 是 成 胡 1 综 合 含 水高 、 出 程度 低 、 2块 采 自然 递 减 难 以
关 键词 : 复杂 断块 ; 高含水 ; 剩余 油 ; 究 ; 益 研 效
1 地 质 概 况
1 1 油藏 概 况 . ‘
其 是 I 层水 驱采 收率 的 提高 带来 极 大 的难 度 类
胡 1 2块 为 石家 集 断层 、 7 胡 —7断层 和胡 1 2断
层 共 同夹持 的 西高 东 低的 一个 鼻状 构造 。油藏埋 深
入水 首 先沿 阻 力较 小 的粗 、 中型 孔道 向前 推进 , 量 大
储层非均质性有加强的趋势 从该块取芯井 1 —2 、 J 岩芯分析结果看 , 2 OH 1 两
的剩余油在低渗段 的细孔道中存留, 给注水开发尤
收 稿 日期 :0 6 I - 1 20 - I 2
作 者 简 介 : 梅 ( 94 ) 女 , 在 中 原 油 田 采 油 五 厂 采 油 管 理 四 区工 作 . 徐 17 一 , 现
有 效控 制 的根 本原 因 。 3 剩 余油 分 布特 点及 分 类评 价 根据 胡 十 二 块 历 史 动态 分 析 , 综合 数值 模 拟 结 果 , 十 二块 水 淹 储量 主要 分 布 在 主力 I 油 层 内 , 胡 类 油层 厚 度 大 ( — 5 , 3 m) 物性 好 , 驱 控制 及 动 用 程度 水 高 , 出 程 度 超 过 2 , 余 地 质 储 量 :2 . 采 5 剩 5 6 3×

应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

应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

一、单元概况1.油藏地质概况胜二区东三5单元位于胜坨油田胜利村构造西南翼,北面、东面分别被7号断层和9号断层分割与三区坨21和坨11断块相连,西及西南与边水相连,呈扇形分布,为三角洲前缘沉积的中高渗亲水砂岩油藏。

东三5砂层组埋藏深度1610-1720米。

单元含油面积2.3平方千米,油层平均有效厚度20.3米,地质储量830万吨。

单元整体为三角洲前缘沉积,全区以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主,其次为道间沉积。

储层主要是中、细砂岩,其成分成熟度,结构成熟度都较低,岩石胶结类型为孔隙-接触式,胶结疏松,出砂严重。

共有5个含油小层,小层平均渗透率最大值2412×10-3平方微米,储层的整体变异系数均处于0.4-0.65之间。

平面上渗透率1000-3000×10-3平方微米,平面上有较强的非均质性。

各小层西南面受边水控制,5砂层组水侵系数1.26×104方/(月·兆帕)。

原始油层温度60-65摄氏度,原始油层压力16.7兆帕,饱和压力9.8兆帕。

地面粘度范围225-2661毫帕秒,地层水型为氯化钙,目前地层水矿化度17000毫克/升,总之,胜二区东三段5砂层组是一个构造简单、油层厚度大、渗透性较好、油稠、低温、高盐、出砂严重、边水活跃的构造油藏。

2.单元开发简历胜二区东三单元1968年10月投入开发,到目前主要经历了天然能量开发阶段;投入注水开发阶段;综合调整产能扩建阶段;综合治理减缓递减阶段以及综合调整细分阶段,共五个开发阶段。

目前处于综合调整细分阶段,2011年针对日益变差的井网,单元实施细分单元综合调整,将单元进一步划分为二区东三13、二区东三1-3不含13、二区东三4和二区东三5等4个细分单元,其中东三4及东三5实施综合调整,共钻新井26口,东三13实施水平井开发,钻新水平井9口。

实施综合调整后东三4主体部分投入注聚开发,并于2012年11月投产。

二、基础模型建立1.静态模型的建立首先统计了352口井的静态数据(井信息、分层数据、井斜数据、砂体数据、测井数据等),保证了油藏地层格架模型的准确性。

剩余油分布研究课件

剩余油分布研究课件

二、剩余油平面分布
• 剩余油的平面分布,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因 素控制。一是油层平面非均质性尤其渗透 率的平面非均质性的影响;二是受井网条 件的控制。归纳起来,剩余油平面分布的 基本特征如下。
• 1.剩余油平面分布的一般情况
剩余油分布研究
剩余油平面分布
• 在注水开发油田中,注入水的平面运动主 要受渗透率差异和采油井点位置的控制。 渗透率高的地带,注入水大量进入,油层 水洗动用好,剩余油较少;渗透率低的地 带,油层水洗动用差,剩余油较多;在采 油井点附近,由于是泄压区,地层压力特 别低,因而注入水大量汇集,水洗动用好; 而在远离采油井的部位,由于地层压力较 高,因而注入水难于推进到,剩余油较多。 这就是剩余油平面分布的一般规律。
• 在一些砂体窄小的油藏中,常常出现如 图6-2-3所示的情况:某些砂体有注水井控 制但局部方向无采油井钻遇,或某些砂体 有采油井控制但局部方向却无注水井钻遇, 形成注采连通不畅或缺乏注采连通的情况, 从而形成局部水洗不到的剩余油。
剩余油分布研究
图6-2-3 注采缺乏连通的剩余油
剩余油分布研究
剩余油剖面分布
剩余油分布研究
剩余油平面分布
• ②裂缝造成的水窜。当注水井和采油井之 间裂缝比较发育甚至出现裂缝连通时,这 时的水窜是惊人的,油井可以在短短的几 个月内全部水淹。这时油层的过水断面很 小,注入水波及体积很小,大量剩余油分 布在(被注入水封闭在)裂缝通道的两侧,成 为基本未驱替的优质易动用剩余油。
剩余油分布研究
• (5)平面水窜形成的剩余油 • 注水开发油田平面水窜有两种情况: • ①油层渗透率方向性差异形成的水窜。这
种水窜普遍沿一个方向并有大量井发生, 但水窜程度一般不严重。它多发生在河流 相砂体的主流线方向上,或其它具条带状 特征的砂体中。在这些砂体主流线两侧的 砂体边缘部位,注入水难于水洗到,一般 有较多的剩余油。

油藏分类现状分析及治理对策探讨

油藏分类现状分析及治理对策探讨

油藏分类现状分析及治理对策探讨摘要:我国油藏资源丰富,种类颇多,不同油藏的开发方式受油藏类型影响,甚至存在油藏类型一致但不同资源的占比不同而需要采用不同的开发方式的情况。

在这一前提下,应当进一步进行油藏分类,并根据油藏分类合理选择不同的开发方式,完成油藏的分类处理。

本文根据技术和经济指标将已开发油藏划分为“双高”、“双低”和“双负”三类油藏,并围绕“双高油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双低油藏”提高采出程度,“双负油藏”效益开发等关键问题,进而根据油藏的特点多角度的提出提高油藏开采率的方法,为进一步提升油藏开采公司的经济效益提供参考和支持。

关键词:已开发油藏;分类治理;效益挖潜;油藏管理一、油藏分类1.1分类体系本文根据技术和经济指标,基于对中国石油322个已开发油田的分类研究,将已开发油藏划分为“双高油藏”、“双低油藏”和“双负油藏”(见表1)。

1.2分类油藏开发特征双高油藏经过长期开发,整体上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开发阶段,剩余油分布零散,进一步挖潜难度大。

大庆萨杏喇油田是双高油田的典型代表,综合含水高达93.9%,地质储量采出程度48.15%,可采储量采出程度90.6%,处于“双特高”开发阶段。

双低油藏储层物性差,储存的天然资源较少,且开采的难度较大。

这些油藏主要集中在长庆、大庆、吉林和新疆4个油田,开发对象以低渗透、特低渗透油藏为主,单井产量低,经过多年采,剩余油分布复杂,稳产难度大,面临“多井低产”的局面,油田开发效益面临挑战。

1.3分类油藏分布状况目前中石油双高、双低和双负三类油藏动用地质储量、年产油量分别占公司比例的62.7%、53.6%。

其中,“双高油藏”动用地质储量、年产油量分别占公司的40.1%、40.2%,主要分布在大庆长垣、新疆稠油、吐哈等油田;“双低油藏”动用地质储量、年产油分别占公司的12.9%、6.4%,主要分布在大庆外围、长庆低渗透等油田;“双负油藏”动用地质储量、年产油量分别占公司的9.7%、7.1%,主要分布在吉林、辽河等油田(见表2)。

河14断块高含水期剩余油研究及挖潜对策

河14断块高含水期剩余油研究及挖潜对策

河14断块高含水期剩余油研究及挖潜对策摘要:河14断块经过30多年开发,已经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

2010年在精细油藏描述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基础上,通过钻新井、转注、大泵提液等工作,优化产液结构和注水结构,见到了明显的控水稳油效果,有效提高了开发水平。

关键词:高含水期精细油藏描述剩余油挖潜1.概况河14断块位于现河庄油田的东北部,含油面积4.5km2,石油地质储量842×104t,构造上属于中央隆起带西段郝家鼻状构造的东北翼,构造复杂,主力含油层系为沙二段的5、9、10砂层组,是早期东营三角洲前缘自东向西推进时形成的滑塌浊积砂体,岩性以长石砂岩为主,孔隙度为20-25.1%,渗透率为50-800×10-3μm2,为中孔、中低渗储层。

断块自1972年投入开发,到2009年综合含水94.7%,采出可采储量的76.13%,剩余可采储量的采油速度14.2%。

断块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淹严重,注入水沿高渗带水窜,造成剩余油高度分散。

2.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针对该断块综合含水高、剩余油高度分散、油层动用程度高、稳产基础薄弱的实际情况,以油藏研究为核心,应用三维地震技术、隐蔽油藏描述技术、精细油藏描述技术、测井多井储层评价技术、三维数值模拟技术,开展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2.1应用三维地震技术,精细构造研究断块具有窄条带,多油层的特点,进入油田开发后期,剩余油以高度分散状分布于储层之中,要挖掘其潜力,首要的任务是利用地震—地质综合解释成图技术,建立精细的构造模型。

具体的做法:利用7个非标准层做图,通过对构造和断层综合两个方面的校正,用10米间距做出控制断层的断面图,用4米间距做出了13个层的顶面构造图,用1米间距做出了主力储层单元的局部微构造图。

通过精细构造研究,发现构造高部位沿断层向北偏移200-300米。

2.2利用精细油藏描述技术,建立精细沉积模型综合岩性、岩相、电相、粒度、沉积构造、古生物、测井曲线及其组合等方面的特征,结合区域沉积背景,从剖面、平面上研究了厚层砂岩的沉积特征。

孤岛中一区馆4单元南断层附近剩余油潜力及挖潜措施

孤岛中一区馆4单元南断层附近剩余油潜力及挖潜措施

孤岛中一区馆4单元南断层附近剩余油潜力及挖潜措施摘要:孤岛油田中一区馆4单元经过三十年的开发,水淹程度严重,产量递减大。

通过2005年后新钻井及密闭取芯井钻遇馆4砂层组的测井解释成果,结合油水井pnd监测资料,对剩余油状况进行再认识,为单元的调整挖潜提供依据。

在深化油藏认识的基础上,挖掘断层边部剩余油潜力,进一步完善注采对应关系,是馆4后续水驱单元提高储量动用程度、改善开发效果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ng4单元南断层剩余油挖潜1井区概况孤岛油田中一区ng4单元位于孤岛油田主体部位的顶部,南北被两条大断层切割,东西两边与中二区和西区自然连接,西南部为ng3-6层系。

含油面积1.18km2,地质储量332×104t。

1.1构造特征地层倾角1度左右,由南向北倾斜,埋藏深度一般在1211-1248m。

1.2储层特征主力层42、44,平均效厚7.6m,连通状况良好,渗透率3601×10-3μm2。

1.3流体性质地面原油粘度1105mpa.s,密度0.953g/cm3,地层水矿化度7010mg/l。

1.4开发简历中一区馆4单元经过多次井网调整后,目前采用270*150m的行列注采井网,馆4砂层组1997.1月投入注聚开发,2000.9月转入后续水驱。

,目前注聚已基本失效,进入特高含水期。

1.5开发现状中一区南ng4单元井区内油井开井18口,日液水平871t/d,日油水平102t/d,综合含水89.1%,液面405m,水井开井12口,日注1546m3/d,注采比1.20,采出程度37.7%,采油速度1.12%。

2开发特点2.1井网完善状况较差中一区ng4南断层井区由于南与中二南相接,北与中一区ng3-6相邻,井网完善程度较差,且井区内光油管井和注水问题井较多,共有8口,占水井开井数的66.7%。

2.2储量动用状况不均平面上:由于受储层性质及注采井网的影响,各井区储量动用程度差异较大。

在断层边部18p405井区采出程度高,16xn403井区采出程度低。

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控制因素

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控制因素

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控制因素摘要:剩余油研究是高含水油田面临的重大课题,是实现“稳油控水”目标的重要手段。

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控制因素极其复杂,可分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进行研究,宏观因素总的可归结为两类:地质因素和开发因素。

其中地质因素是客观的、内在的主要矛盾;开发因素是主观的、外在的次要矛盾,二者相互作用导致剩余油分布的复杂化和多样化。

地质因素的构造条件、沉积微相类型及储层非均质差异,开发因素方面的注采系统的完善程度注采关系和井网布井、生产动态等在剩余油形成与分布中起了主要作用。

通过对剩余油控制因素的详尽分析,指出其宏观和微观分布特征和区域,对进一步提高剩余油研究水平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关键字:剩余油微构造非均质井网前言:剩余油一般是指油藏开发中后期任何时刻未采出的石油。

即二次采油末油田处于高含水期时剩余在储层中的原油。

油藏一经投入开发,影响剩余油产生的因素便应运而生。

目前世界石油采收率平均为33%左右,67%的石油储量仍然剩余在地下油藏中,也就是说,能够采出的石油只占总储量的极小部分。

这种现状客观上是由油藏本身的地质条件决定的,它是影响剩余油形成的最主要因素;而影响剩余油产生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开发条件,除受当时的技术、经济条件等客观因素制约外,带有较强的主观性质。

这种主观性表现在对地质情况的认识程度上。

油田开发中后期可供勘探的领域已非常有限,因此剩余油研究是高含水油田面临的重大课题。

对剩余油的研究,应从地质和开发两方面人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研究。

1宏观控制因素1.1地质条件所谓地质条件,是指储层本身表现出的物理、化学特征。

从沉积物开始沉积到油气运移、聚集成藏,以及成藏后期的改造、破坏作用的全过程。

1.1.1构造条件构造条件分为油层微构造和封闭断层条件。

油层微构造和封闭断层对剩余油形成天然屏障。

(1)所谓油层微构造是指在总的油田构造背景上,油层本身的微细起伏变化所显示的构造特征,其幅度和范围均很小。

黑山梁区块长6油藏剩余油评价及措施调整

黑山梁区块长6油藏剩余油评价及措施调整

黑山梁区块长6油藏剩余油评价及措施调整黑山梁油区于1994年投入开发,2010年实施注水开发,油区开发面积18.50 km2,各类油井330口,主力开发层位为长6油层,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为典型的岩性油藏。

目前开发存在最大问题是基础地质研究薄弱,油藏受带状砂体控制,加上储层物性条件、射孔状况、井网完善程度、连通状况等因素影响,各层各井采出程度不均,剩余油分布不均,水驱受效差异大,含水率上升加快,油田采收率低。

因此本文综合油田地质、沉积成因、古构造、油气成藏规律及渗流特征研究的基础上,以油藏数值模拟方法为主,研究黑山梁油区长6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进一步研究提高剩余油储量动用和水驱效率的潜力,结合地质研究和油藏模拟结果,对油区调整挖潜起到了良好效果。

标签:黑山梁油田;剩余油分布;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1 剩余油的研究方法目前,剩余油分布的主要研究手段,归纳起来有油藏工程法、开发地质学、其他方法三大类型。

归纳起来有:测井、岩心分析、试井、物质平衡法、水驱特征曲线法、精细地质研究、示踪剂技术、精细数值模拟、储层流动单元、系统分析方法、产出剖面资料分析、三维高分辨率地震技术、物理模拟及成像技术、技术经济方法、三极剖面法、随机网络模拟微观剩余油法、灰聚类法、组合方法等。

上述方法各有特点,又有其局限性,如何结合具体油藏综合应用各种方法来确定剩余油的准确分布,是剩余油研究的核心与关键。

2 剩余油的分布类型剩余油的形成宏观上受地质和开发两方面因素影响,储层的非均质性和油藏流体的基本特征以及开发中注采系统的完善程度、注采关系和井网部署、生产动态等都直接影响剩余油的分布特征。

为了正确的预测剩余油的分布特征,本文将两者结合。

安塞油田黑山梁油区长6油藏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由于水下分流河道的侧向迁移,储集层(砂体)交错叠置,油藏的分布也表现了交错叠置的特点,油藏受带状砂体控制,加上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含油性变化大,剩余油的成因类型及其复杂,将研究所剩余地质成因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低渗透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与高效开发配套技术

低渗透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与高效开发配套技术

低渗透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与高效开发配套技术p纯梁采油厂所管油田处东营凹陷边缘,构造复杂、油藏类型多、储层岩型复杂,渗透率差异大,尤其是纯化、梁家楼主力老油田,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地下矛盾日益激化,原油自然递减幅度加大,产量曾一度呈现大幅度下滑趋势。

其中:梁家楼油田1971年投入开发,自1991年开始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

近年来,针对梁家楼油田不同区块存在的问题及开发中暴露出的不同矛盾,突出科技在原油稳产与上产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依靠科技寻找储量,深挖老油田上产潜力。

新区按照“新老结合、深浅兼顾、抓整拾零”的工作思路,充分运用三维地震精细解释、约束反演、储层综合分析评价等技术成果,保持储采平衡,为实现稳产和上产奠定了物质基础。

老区借助油藏精细描述技术,精细油藏研究,不断加深地下油水变换规律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的认识。

1、剩余油分布规律与产能影响因素1.1 剩余油分布规律(1)局部井网控制程度低的区域。

各主力油层剩余油细分到小层后,油砂体分布零散,注采系统不完善,注采井网不能很好地控制全部含油砂体,注水有效率低。

因此,各主力油层平面上剩余储量主要分布在井网注水波及不到的区域。

(2)裂缝影响局部水淹区域。

受应力方向和裂缝展布方向影响,部分主力小层发生局部水淹,注入水以点状向周围推进,总体上北东-南西向更容易发生水淹,(3)各主力小层剩余油集中在边角地带。

储层非均质性差异区域。

在平面上和纵向上,由于储层岩性和物性的差异及水驱开发不均衡的矛盾各小层间采出程度差异大,主力小层虽然动用程度大,其地质储量大,剩余可采储量也比较大。

1.2 产能影响因素(1)各开发单元渗透率低,天然能量弱,产量递减快,注水后递减速度减缓,可见到明显效果。

(2)开发期内含水上升率的高低对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起决定作用。

(3)利用相渗曲线推算无因次采油、采液指数随含水变化规律,认为随含水上升无因次采油指数下降快,低含水期为该块的主要采油期,要尽量延长无水、低含水采油期,以提高采收率。

文33沙二下厚油层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文33沙二下厚油层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捌 丛 叠
C h i n a C h e m i c a l T r a d e
中国化工贸易
霹囊开发
文3 3沙二下厚油层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袁振华
( 江苏 油 田分公司试 采一 厂 。江 苏扬州 摘 2 2 5 2 6 5 )
要 :文南油田文 3 3沙二下油藏 自 1 9 8 5年进入全面注水开发 以来,到 2 0 1 1年 ,综合含水达 8 6 . 4 %,如今 已进入 开发后 期综合调整治理阶段 ,
Hale Waihona Puke 剩余 油分 布广、采收率低 、挖潜潜力较 大。2 0 0 9 年利用沉积微相研 究成 果,在 主力油层 相变 区域挖潜边部剩余 油,取得 一定效果。但该 区域储 量基数 较 少,主力层大部分储量分布在水 下分支河道 ,如何进一 步确定这部 分剩余 油的分布特 征 ,并提 出相应 的挖 潜措 施 ,成 为提 高油田接 下来采收 率的
二 、挖 潜 措 施 提 出 剩余 油的研 究主要 目的 ,是 为后期 开发方 案 的调整作 出分 析依 据 ,
从 而 有针 对 性 的提 出相 应 的下 一步 挖潜 措施 ,实现 对 剩余 油 的科 学 、 合 理开 采 。挖 潜 措施 的提 出应 从影 响 剩余 油控制 因 素的 角度 出发 ,从 地 质 因素 、开发 因素 两个 角度 着手 ,依 据不 同 的剩余 油分 布类 型 采取 不 同的挖 潜方式 ,具体 分析如 下 : 1 . 对于 井 网不 完善 、控 制程 度较 低 的 区域 ,如 研究 区 的东 部 、北
积稳 定性差 。 2 . 勘探 开发状 况
目前注 水 条件 下尚不 能 够被 水波 及到 的 、水驱标 定 采收 率之 外 的那部 分可动 原 油 。不 可动 剩 余油是 指在 当前的 油层 条件 下被储 层所 束 缚住 的 ,相 当于 油层 的相 对渗 透率 为零 的 剩余 油 ,不 可 动剩余 油 亦可 称为 束 缚 油 。由此分 类可 知 ,剩余 油主 要 由两个 方面 组 成 ,其 一为 尚 未被 压 裂 、驱 动波及 的石 油 ,以及被 岩石 吸附而 形成 的剩余油 。

低产低效井原因分类与综合治理对策

低产低效井原因分类与综合治理对策

一、油藏概况低渗储层具有低渗、油层物性差和动用程度低的特征, 呈现出低产低效井比例大的开发状况。

开发过程中剩余油分析是基础, 改进措施增油工艺是关键。

针对薄差储层难动用特点, 通过实施油水井对应压裂, 可以有效改善油水井连通状况, 提高油层动用程度。

薄、差储层压裂在工艺优化时, 细分单卡压裂层段, 增大加砂量并合理确定最佳穿透比, 可以进一步提高措施效果。

研究地区构造复杂,内部4-5级断层较多,属典型的复杂小断块油藏,共有馆二、馆三、东营、沙一、沙二、沙三、沙四七套含油层系,采出程度26.3%,采收率31.1%。

二、低产低效井的形成原因分析对区域内所有低产低效井(日油≤1t/d)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排查,对每一口井所属断块的构造特征、储层特征、地层能量、停产原因等四个方面综合对比分析,调查发现,28%的低产低效井是剩余可采储量少造成的,其余72%是受能量不足、层间层内矛盾突出、套破转大修等原因造成的,该部分为低产低效井治理的潜力区。

三、治理的主要手段1.强化水井治理工作,想方设法提升地层能量部分油井受水井注水质量影响导致低产低效,其中存在三个主要原因:①由于开发时间较长等原因,水井套管损坏和转大修数量逐年增多,造成注采井网二次不完善;②受储层物性差、水质不合格、注水压力低等原因影响,水井欠注严重;③由于层间非均质性严重,水井各层吸水状况差异大,多层合注时,容易导致注入水沿相对高渗层突进,对应的生产高渗层油井含水上升快,而低渗透层不吸水,能量低,对应的生产低渗层油井能量差、液量低。

针对以上原因主要实施了以下工作量。

①及时恢复井网,提升断块整体能量。

及时对套损、转大修水井进行治理,提升断块整体能量,改善开发效果。

A1井套破大修后对应油井能量下降,大修恢复注水后,对应油井A在1个月后注水见效,见效前日液10.7t/d,日油0.5t/d,含水95.2%,见效后日液13.5t/d,日油1.0t/d,含水91.2%。

油气田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与开采策略

油气田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与开采策略

田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与开采策略研究论文:油气田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与开采策略摘要: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油气资源的开采与利用变得更加重要。

本论文旨在研究油气田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与开采策略,以提高油气田开采效率和经济效益。

通过详细的研究问题及背景、研究方案方法、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以及结论与讨论,本论文提供了创新的研究思路和具体的成果。

一、研究问题及背景:油气田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与开采策略是油气田可持续开发的关键问题之一。

传统开采技术往往存在低效率、高成本的问题,导致剩余油资源无法充分开发利用。

因此,研究如何准确分析剩余油分布情况,并制定有效的开采策略,对于提高油气田开采效率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方案方法:1. 油气田剩余油分布分析:采用现代地质勘探技术,结合地质构造、岩性、油层分布等因素,对油气田剩余油进行分布预测和评估。

2. 开采策略优化:基于剩余油分布情况,综合考虑开采技术、开发投资和环境因素等,制定最佳的开采策略,确保可持续开发。

三、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1. 剩余油分布分析:通过地质勘探数据和岩心样品分析,得出油气田剩余油的分布情况,并绘制相应的地质剖面图。

2. 开采策略优化:综合考虑技术、经济、环境等因素,运用数学模型和优化算法,得出最佳的开采策略,并进行经济效益评估。

四、结论与讨论:1. 剩余油分布:根据研究结果,得出油气田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如高含油层、断层影响区等,为后续开采提供了重要指导。

2. 开采策略优化:通过优化开采策略,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同时,还考虑了环境保护的要求,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本论文通过研究油气田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与开采策略,提出了一种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并得到了有效的成果。

该研究对于提高油气田开采效率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开采策略优化模型,并结合新技术新方法来提高油气资源的开采效率和可持续利用水平。

油藏描述第11章剩余油分布研究精品PPT课件

油藏描述第11章剩余油分布研究精品PPT课件
在持续的驱替过程中,往 往驱油效果好,剩余可动油的 储量相对较小,在较大孔中常 形成块状、滴状剩余油。
(2) 亲油毛细管 亲油毛细管中,原油受毛细管壁吸附力作用而附
着在毛细管壁上。毛细管壁吸附力及表面张力的方向 与注入水驱替力的方向相反,因此,注入水驱替力不 仅要克服流体的沾滞力,还须克服界面张力,使得流 体驱替能力大大降低。注入水首先驱动毛细管中轴部 分的原油,而毛细管壁 的油膜较难被驱替,在 较细孔中及岩石颗粒表 面留下一层油,形成剩 余油相对富集。
(3) 沉积微相控制油水运动 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对油水运动规律有明显的控
制作用。河流相中的河道边缘亚相、决口扇微相,冲 积扇相中的水道间微相以及三角洲前缘亚相的道间浅 滩、水下分流河道边缘微相等沉积环境的储层岩石颗 粒细,这些边缘微相带的储层的吸水能力较河道、心 滩、边滩、沙坝等中心微相带储层的吸水能力低,因 此,中心微相带水淹程度高,驱油效率大,而边缘微 相带水淹程度低,驱油效率也低,导致边缘微相带剩 余油相对富集,形成剩余油富集区。
受以下因素控制: ① 夹层平面位置及油水井射孔方式
夹层位于注水和采油井中间:影响小 采油井钻遇夹层:影响复杂,与射孔方式有关 注水井钻遇夹层:影响复杂,与射孔方式有关 ② 夹层垂向位置:位于正韵律储层中上部,影响最大; ③ 夹层数量:夹层数量越多,影响越明显; ④ 夹层面积:夹层面积越大,剩余油越富集。
③ 复合韵律的厚油层 具有正、反韵律的综合特点,在条件相似的
情况下,水洗效果介于正韵律和反韵律之间。
(2) 沉积构造影响驱油效果 大量物理模拟实验证实,在驱油过程中注入水往往
会沿沉积层理中的高渗透纹层快速推进而水洗干净,沿 低渗透纹层驱油效果较差。不同层理类型对驱油的影响 也存在明显差异,水平(平行)层理、微波状层理因其基 本平行于层面、分布稳定、延伸距离远,形成相对高渗 透带,注入水易沿其快速推进,造成驱油效果差。尤其 是当注水压力过高,造成层理面开启,可能形成水窜, 致使驱油不彻底,因而剩余油相对富集。

井楼油田零区的综合治理

井楼油田零区的综合治理
工程关井 1 1口 ,地 质 储 量 8 0 . 2 8 X 1 0 t ,累 计 采 油
3 提高开发效果技术对策 吞 吐周期数的增加 ,剩余油主要分布在井间,因此
量2 1 . 9 X 1 0 t ,采 出程 度 2 7 . 3 %,剩余 地 质储 量 对低效井的治理主要是提高蒸汽的波及体积和补充 0 1 2 年化学辅助吞吐在零 区得到 了广 5 2 . 9 8 X 1 0 t ,因此具有较大的扶产挖潜潜力 。随着 地层能量 。2 尤其是氮气辅助吞吐在零区取得较好 的 2 0 0 4年 楼 资 2井 扶 产 ,零 区 陆 续 投 入 新 井 ,截 至 泛的应用 , 6 . 6 天 ,峰值 2 0 1 2 年1 2 月 ,正常生产井 1 1 6 口,核实 日产液量 吞吐效果。治理措施后 ,缩短排水期 1
d o 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0 0 6 — 6 8 9 6 . 2 0 1 4 . 1 . 0 2 3
1 油藏地质概况及开发现状
1 . 1 地 质概 况
计产油量 3 6 . 3 6 X 1 0 t ,综合含水率 7 8 . 6 %,累计油
2 . 1 m 2 ;原 始含 油饱 和度 7 0 %;脱 气 原油 密度 生产井的 6 6 . 7 %,周期 日产油量 由第 1 周期 的 2 . 2 t 3 周期的 0 . 7 t ,油 汽 比由 0 . 4 2 下 降 到 0 . 9 5 3 ~ 0 . 9 6 0 g / c m 。 ;油 层 温 度 下 脱 气 原 油 黏 度 下 降 到第 l
1 0 3 . 9 X 1 0 t ,可 采储量 4 9 . 7 X 1 o 4 t 。
1 . 2 开 发现 状
层厚度薄 ,楼 1 1 2 井区目前生产井后备层有效厚度 般 都在 1  ̄ 3 m,且油 层物性 差 ,实施措施 难度

非均质砂体剩余油分布与精细挖潜研究

非均质砂体剩余油分布与精细挖潜研究
高注 水开 发效 果 2 6 未 动用油砂 体
未动用 油砂 体主要 分布 在动用 程度 低的层 系 。 由于 砂体含 油面 积小 、 储 量 小、 分 布零散 , 纵 向叠合 差 , 未动 用油砂 体挖 潜空 间有 限 , 应根据 层系 开发 的实 际情况 , 对 高含水 井封 堵 出水 量大 的层 , 补 射未 动用层 ; 对含 水 较低 的井 , 当产 量 递减 后 , 再 射开 未动 用层 来弥 补产 量 亏空 。 3潜力 油砂 体筛 选 根据 油砂 体储 量分 级 、 油 砂体 含水 率和 采 出程度 确定 潜力 油 砂体 筛选 标 准, 筛 选 出不同 类型油 砂体 的潜 力油砂 体 , 将筛 选 出的潜 力区 归属到 具体 的层
系和上 进行 剩余 油挖 潜 。
位, 是油田进行开发调整、 挖潜增产、 稳油控水及提高采收率的基础 ” 为准确确
定剩 余油分 布 , 从油 砂体 出发 , 提 出了不 同类型 油砂体 的剩余 油精 细描述 和精 细挖 潜方 法 ” 在 精细地 质研 究 的基础上 , 确定 储层 构造 、 沉积 相 、 渗透 率和油 砂 体分 布 ” 结合生 产动 态数据 、 射 孔层 段数据 、 测 试资料 和边 水能量 等 , 以油砂 体 为研 究单元 , 根据油 砂体的井 网控 制情 况 、 注 水特 征和边水 能量特征 , 将油砂 体
划分为弹性驱 、 边水驱、 注入水+ 边水驱、 注入水单向驱、 注入水多 向驱和未动
用 等类 型 。
2剩 余油 分布 模式 及挖 潜措 施 根据沉 积特征 、 物性特 征 、 生产情 况和 测试资料 , 对 不同类型油 砂体水 驱特 征进行 详细 解剖 , 弄清 不 同类型 油砂 体在 开发 中存 在 的 问题 和剩 余油 分布 模 式, 提 出相应 的挖潜 措施 。

渤南油田十区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

渤南油田十区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
( 胜利油 田有限公司河 口采油 厂, 山东 东营 2 70 5 20)
摘 要
渤 南油 田十 区为 中渗 透 断块 油藏 , 经过近 2 的 滚动勘探 开发 , 20 0年 于 0 1年进 入
快速 递减 期 。在 确 定沉积 体 系和 开发 效果评 价 的基 础 上 , 深入 研 究 了剩 余 油分 布规 律 。 受储 层非 均质 性 、 液 强度和 流体 重 力分异 作 用的影 响 , 状体 和水道 间微 相 、 采 叶 构造 高点 、 正韵律 油
程 度高 ; 边部 和局 部物性 差 的部位 , 注入 水难 以波 沉 积微 相 为 中扇辫 状 水道 、 中扇 水道 间 、 中扇 叶状体 、 扇席 状 砂 和外 扇 叶 状体 。储 层后 期 成 外 岩作用 较弱 , 以原生孑 隙 为 主 , L 沉积 相带控 制着 储 层物性 分 布 。辫状 水 道 微 相 的油 井产 量 高 , 累积
及, 采出程度低 , 为剩余油富集区。层间上, 十区 上部小层渗透率低 , 下部渗透率高, 对于多层合采
井, 因层 间干扰 造成层 间水 淹程 度差 异大 , 储量 动
采油多 , 水淹严重 , 含水率一般在 9 %以上, 0 剩余 含油饱 和度 较低 ; 叶状 体 和水 道 间 微 相 的 油井 产
收稿 日期 :06 0 — 1 20 — 2 2 。 作者简介 : 高保国, 工程师,95年毕业于西南石油 男, 19
学院油藏工程专业 , 现从 事油 田开发工作 。电话: 0 4 ) ( 5 6
8 71 3 E —mal h d g g so. o 5 5 0, i: k z b @ l f e m。
作用 , 达到增产和改善开发效果 的 目的。已在 1 6 个 井组 实施 以不 稳 定 注 水 为 目的 的 注 水 调 配 3 5

文95块油藏精细描述、剩余油分布和综合治理一体化研究

文95块油藏精细描述、剩余油分布和综合治理一体化研究

文 9 5块 沙 三 中 油 藏 调 整 前 , 于 井 况 损 坏 严 由 重 , 采 井 网 极 不 完 善 , 藏 水 驱 动 用 程 度 仅 为 注 油
@ 注 水井 吸水 剖面 资料 分析
④ 动 态 综 台 分 析 法 3 2 剩 余 油分布 的定 量化 、 视化 研 究 . 可
维普资讯
10 4
文9 5块 油 藏 精 细描 述 、 剩余 油 分 布 和 综 合 治 理 一 体 化 研 究
4 综 合 治 理 及 其 蚊 果
② 储层宏 观 非均 质性
渗 透 率 变 异 系 数 平 均 为 0 6 , 进 系 数 平 均 .5 突 为 6 5 层 问 非 均 质 性 中 等 稍 偏 强 ; 动 单 元 渗 透 ., 流
率变 异 系数在 0 4 ~0 8 . 8 . 6之 间, 进 系数 在 3 5 突 .

2 油 藏 精 细 描 述 2 1 流 动 单 元 划 分 . 流动 单 元指 的是 流 体 流 动 的最 小储 层 单 元 , 同一 流 动 单 元 内 其 地 质 和 岩 石 物 理 性 质 具 有 相 似
而 剌 奈 油 研 究 , 以 前 的 定 性 一 半 定 量 化 飞 跃 到 定 量 化 和 可 视 化 描 述 阶 段 , 油藏 的 整 体 调 整 由 为 和 方 案 部 署 提 供 了更 加 直 观 、 确 的 依 据 和 目标 , 正 达 到 了储 层 精 细 描 述 、 余 油 分 布 和 综 准 真 剩 合 治理 的一体 化研 究 , 在 文 9 并 5块 沙 三 中 油 藏 获 得 了 成 功 , 文 简 要 介 绍 了这 一 研 究 过 程 和 本
结果 。
关 键 词 油 藏 描 述

某低渗透油田现状及剩余油挖潜分析

某低渗透油田现状及剩余油挖潜分析

某低渗透油田现状及剩余油挖潜分析摘要:某油田属于储层渗透率低、储量丰度低、单井产能低的“三低油田”,沉积相为三角洲相前缘亚相,砂体类型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内前缘席状砂,砂体发育零散,水驱控制程度低。

该油田剩余油主要受层内、层间、平面非均质性及开发因素的影响,目前低产低效井严重制约油田稳产开发,本文针对油田存在的主要矛盾,分析剩余油分布规律,提出低效井治理措施及下步挖潜建议。

关键词:低渗透油田;剩余油分布;主要矛盾;油田挖潜1油田概况某油田1998年12月投产,主要目的层葡萄花油层、其次为扶杨油层合采。

共有采油井97口,平均单井日产液0.6t,日产油0.4t,综合含水40.4%;注水井11口,年注采比0.72,目前地层压力11.7MPa。

该油田处于松辽盆地北部中央坳陷区龙虎泡-大安阶地内,区内主要是两条继承性发育的大断层控制了全区的油水分布及沉积特征。

古鼻状构造与断裂带配置关系,形成有利于油气聚集的地带。

葡萄花油层沉积主要受北部沉积体系控制,沉积相为三角洲相前缘亚相,砂体类型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内前缘席状砂。

油层砂体有效厚度由北向南呈递减趋势,储层物性逐渐变差。

葡萄花油层油水分布比较复杂,水夹层较发育,属于储层渗透率低、储量丰度低、单井产能低的“三低油田”。

2油田现状、主要增产措施及开发效果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年产液量、年产油量逐年下降,含水下降;由于周围连通油井数减少、地层条件变差导致注水井无效注水关井、地层不吸水关井数量增多,注水量下降。

2.1油田开发简况某油田1998年12月投产,优先考虑葡萄花油层井网合理性的基础上,兼顾扶杨油层,采用300×300m井距正方形井网,在开发初期,借鉴国内外低渗透油田注水难受效的特殊地层条件,对葡萄花油层采取同步注水的生产方式,采用反九点法面积注水。

2.2油田主要增产措施针对某油田砂体规模小、储层单一、连通性差、注采关系不完善等特点,一是油井采取压裂、补孔、渗析采油等治理措施;二是水井采取层段及全井周期注水等方案优化,通过各种综合治理办法,挖掘油田潜力。

泌浅10区IV_9层潜力分析及治理对策

泌浅10区IV_9层潜力分析及治理对策


nto eLeabharlann g la u irg n a ce n p,fa s o m
po l cnr ,  ̄ oi , o p xpo l, o n a o r n d s dm n g f o f c w l ad S n a ar u epo u t i f igo p i r i o t l v e sy c m l rfe p t t l a ad aj t ii w e et e Oo , s s ht rd c v yo l ru fe o s t e i e i i gb l ue n ol l n e h it o s
. ,
rah d 1 一 e k pr d a oe a d rcvr ereo eo ea l eev s5 %. n tep s ho gp t h net gw tra d e g trf o e ec e 0 . e e o b v, n eo eyd ge frcvrbersrei 4 I ottru h u,teijci ae n dewae od d w i h i f l
mo et a 0 o s a d b te o ena c fe th e n ma e r h n 8 tn , n etrg v r n e efc a b e d . s
关 键词 : 稠油 油 藏; 力 ; 特 潜 治理
K e wor :e ta h a y olr s ror poe ta ; o e n c y ds xr — e v i e ev i; tn i g v r a e l n
中图分类号 :E T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0 6 4 1 ( 0 2 0 — 0 6 0 10 — 3 1 2 1 )4 0 3 —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剩余油分布及潜力综合治理摘要:分析了某油田储层沉积特征,总结了七种砂体沉积模式,精细描述治理区剩余油分布,按其成因分成四种剩余油类型,精细认识综合治理的潜力,并给出了措施潜力。

实践表明,某区a、b排某油层剩余油综合治理挖潜,可改善低产低效井的生产状况,提高了区块的整体开发效果。

关键词:储层沉积特征;剩余油类型abstract: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reservoir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f some oil field, and summarizes the seven sand body sedimentation model, fine description of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control, according to the cause of remaining oil into four types, fine know the potential of th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and gives the measures potential.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district of a and b row a comprehensive control of remaining oil reservoir oil-field, may improve the condition of low production status of the well and improv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block effect.keywords: reservoir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residual oil type中图分类号:te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精细研究储层沉积特征应用精细地质研究方法,将a、b排c+dii组油层细分为50个沉积单元,并对每个单元的砂体类型进行了详细描述,概括总结出7种砂体沉积模式。

(1)低弯曲分流砂体。

属于此类砂体沉积的有4个单元:a1、a2、a3、a4。

由于ab排东部东、西跨度较宽,由西到东水动力强度逐渐减弱,所以区块的东、西部河流的规模及砂体沉积类型有所不同,西部河流有一定的规模,平面为弯曲条带状,两侧较协调,连续性好,有较强的方向性,在弯曲段宽度略有变化。

而东部河流以条带状分布,河道砂体通常窄而分散,河间沉积区面积较大。

该类砂体是泛滥平原相向三角洲分流平原相过渡,地形坡降不断增大,决口作用逐渐增强,致使决口水道相对较发育,沿河流走向分布,之间由伴生的薄层砂及泥质沉积所连接,主体河道砂的渗透率与厚度较稳定。

(2)顺直分流砂体。

属于此类沉积的有5个单元。

a5、a6、a7、a8、a9。

此类砂体属于三角洲分流体系末端高度分散的衰竭型河流,由于河流及水动力作用的强弱不等,使此类砂体在ab排呈现出不同规模。

但总的趋势上是在区块的西部,河道砂规模小,但有较好的连续性和方向性,砂体呈简单的网状交错、汇集,其间为不稳定的薄层砂及泥质沉积。

由于水流强度和切割能力弱,洪水期有决口水道伴生,厚度分布常呈串珠状。

砂体内部主要表现为沿整条河道的垂向充填,因此侧向连续性较好,渗透率的方向性也较明显。

而在区块的东部,河间沉积区增大,河道仅以窄小的条带状分布,其间为不稳定分布侧向连续性很差的河间薄层砂,其中有面积不等的的河间淤泥分布。

(3)枝状三角洲内前缘相沉积砂体。

属于此类沉积的有3个单元:a10、a11、a12。

沉积环境处于河流-湖泊共同作用时期,河道规模愈来愈小,但由于水体很浅,仍有较强的河流作用,粗碎屑物质供给充足,河道以水下分流的形式继续地向前伸展,并随之出现各种类型不稳定分布、侧向连续性很差的联合前缘席状砂。

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发育较好,呈不规则条带状、树枝状向下伸展分布河道内部连续性较好。

席状砂以表内为主体,表外席状砂发育较少,区块内泥岩尖灭区仅零星分布。

(4)枝-坨过渡状三角洲内前缘相沉积砂体。

属于此类沉积的有17个单元有: b1、b2、b3、b4、b5、b6、b7、b8、b9、b10、b11、b12、b13、b14、 b15、b16、b17。

沉积时,河流能量逐渐减弱,而湖浪作用不断增强,对席状砂的改造作用随之增强,所形成的席状砂较枝状稳定而广布。

但水体较浅,单河流作用相对减弱,砂体发育介于枝状和坨状三角洲之间,水下河道呈更窄的条带状或坨状厚层砂体,河道间分叉合并现象较少,有明显的南北方向性,表内席状砂局部成片,与水下河道共同组成了砂体的主体骨架。

在a三组部分单元的席状砂侧向连续差,泥质沉积局部连片分布。

(5)坨状三角洲内前缘相沉积砂体。

属于此类沉积的有13个单元:c1、c2、c3、c4、c5、c6、c7、c8、c9、c10、c11、c12、c13。

这类砂体沉积时期,由于河流作用较弱,而湖浪作用不断增强,而使水下河道规模更小,连续性也较差,平面上呈豆荚状。

形成的大面积分布的席状砂,稳定并有明显的方向性,但厚度分布形式不够稳定,大部分单元的席状砂以表内为主体。

表外储层及尖灭区以小条带状、孤立散状分布。

部分单元如sⅲ101席状砂发育不稳定,侧向连续差,局部泥质沉积片分布,平面上表内外砂体变化频繁,分布复杂。

(6)三角洲外前缘稳定席状砂。

属于此类沉积的有6个单元:d1、d2、d3、d4、d5、d6。

经湖浪作用的充分改造,使主体席状砂广博而稳定的分布,且有较好的连续性。

由于段发的构造运动,使三角洲内前缘末端砂体发生搬运,伴有断续分布且有较好方向性的河道砂体分布其上。

这是外前缘相中储层物性最好的一类砂体,平面上为完整的席状,层位极稳定,每个小韵律段都可连续追溯。

相间分布的表内外砂体有较好的方向性,少量的尖灭井点不规则地散布其上。

(7)三角洲外前缘不稳定席状砂。

属于此类沉积的有2个单元:e1、e2。

由于强烈的湖泊作用及作用的不稳定性,使其没有有充足的能量和时间把河流带来的泥砂改造成广薄稳定的席状砂,而形成了侧向连续性很差的不稳定外前缘席状砂,呈网状、条带状分布,偶有孤立的坨状河道砂零星分布。

主体带由一些储层物性极差,岩性以泥质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为主的储层组成,砂体形态复杂,厚度分布不稳定,连续性较差。

井间连通状况不好,尖灭井点多。

局部砂体平面上呈条带状、网格状分布,剖面上形态及厚度不稳定。

二、精细描述治理区剩余油分布通过数值模拟运算绘制了精细储层的含油饱和度图和含水等值图。

从各单元剩余油饱和度和含水等值图分析看,a、b排东纵向上动用、水淹程度不均衡,其中a13、a14、a15、a16、a17、 a182等单元动用程度相对较高,平均含油饱和度变化20.0%,采出程度均大于36%,单元含水高,但剩余油仍然较高,占整个区块的40.81%;大部分高台子油层和a19、a20、a21、a22、a23等单元动用程度相对较低,平均单层含油饱和度变化13.0%,采出程度均小于31%,单元含水较低,但剩余油只占整个区块的36.33%。

按其成因可以分为以下四种剩余油类型。

(1)注采不完善形成的剩余油。

(2)成片分布差油层受层间干扰型。

(3)厚油层顶部及井网控制不住型。

(4)油层局部变差平面干扰型形成的剩余油。

3.精细认识综合治理的潜力根据数值模拟所绘制的分层含水等值线图和剩余油饱和度图,给出了措施潜力。

(1)补孔潜力。

补孔层界限的确定:扣除上返层系,小层含水≤70%、砂岩厚度≥5.0m的未射孔层,共优选出了297口井、7589个层,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后,确定238口井、6177个小层作为补孔潜力井层,见表1。

补孔的原则不影响b类油层注聚,即b类油层以外的层才可以补孔,同时考虑是否有注无采、有注缺采、有采无注、有采缺注、异常高压层、异常低压层、缩小井距补孔完善注采关系。

(2)压裂改造薄差油层,提高渗流能力。

储层精细地质研究和分析中,结合油井产液剖面等资料,发现该区一些渗透率低、物性差的油层动用程度低,制约了油井产量的进一步提高,是目前井网、射孔条件下压裂改造潜力所在。

这些油层中,扣除上返层系,小层含水≤80%、砂岩厚度≥5.0m的已射开层,优选出107口井、1409个层,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后,确定88口井、1205个小层,作为压裂潜力井层,见表2。

(3)封堵高含水层,缓解层间矛盾。

油田经过40多年的注水开发,部分储层已高产液、高含水,不仅部分河道砂、河间砂水淹程度较高,而且一部分席状砂也高含水,分析表明堵水层扣除上返层系,小层含水≥90%、产液量≥全井20%渗透率≥200×10-3um2、单层砂岩厚度≥1.0m的已射开层,优选出83口井、150个层,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后,确定49口井、80个小层,做为堵水层。

另外,在认真分析剩余油潜力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放大生产压差,提高低产井产液能力,对11口井换泵,15口井检泵,同时治理套损采油井,完善套损井区的注采关系,提高油井利用率,充分发挥地下潜能。

四、结束语根据井组单砂体的注采关系,配合上述采油井的剩余油挖潜方法,并结合注水井笼统改分层、细分、测调、浅调剖等综合措施,及时调整注水结构和压力系统,确保注采平衡,保证了区块综合治理效果。

参考文献:[1] 李道品.低渗透油田高效开发决策论[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