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第2章《细胞的基本结构》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细胞的基本结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细胞的基本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4d3251df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d4.png)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细胞的基本结构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制造机会。
下面是为您推举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细胞的基本结构。
一、教学目标〔一〕学问教学点1.理解真核细胞的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 把握真核细胞的细胞器之间的协调协作。
3.理解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性。
〔二〕能力训练点1.通过学习真核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培育学生识图能力。
2.在指导学生学习细胞微观结构时,培育和进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对微观世界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1.通过学习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一个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对学生进行适应、整体等生命科学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
2.通过学习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分和地球上绝大多数生物是真核生物这一事实,使学生树立生物进化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重点:〔1〕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细胞器之间的协调协作。
2.难点:〔1〕真核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亚显微结构。
〔2〕叶绿体与线粒体的立体结构。
3.疑点:〔1〕生物膜的功能。
〔2〕细胞液的概念。
4.解决方法〔1〕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直观教学法,化抽象为直观,便于学生观看,使学生易于接受。
〔2〕图文对比阅读,加深对学问的理解。
〔3〕通过对比,进一步明确细胞结构的特点。
〔4〕适时练习,稳固理解。
三、教学方法教师讲解与学生活动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思索,使学生通过观看、阅读、练习,主动、主动参加学习,教师举一些实例关心学生理解。
四、教具预备细心制作相对完好的多媒体课件五、学生活动设计1.观看图片、动画等,理解抽象结构的构成及特点。
2.阅读教材,包括文字和图形。
3.比较分析结构异同。
4.完成课堂练习。
六、课时支配1课时七、教学过程设计导入复习课:1、了解亚显微结构的概念及动植物细胞比较。
通过CAI展示一个只表示出细胞壁、细胞质〔含叶绿体、液泡〕和细胞核的细胞图〔其他结构用点表示〕,提问学生:利用什么设备才能看到这些细胞结构?〔答:光学显微镜,把细胞放大几十倍、几百倍,得出显微结构的概念。
高中生物细胞的结构教案
![高中生物细胞的结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ec5341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1b.png)
高中生物细胞的结构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掌握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其功能。
教具准备:
1. 幻灯片或图片展示细胞结构;
2. 细胞模型或图示。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有关细胞的知识,强调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元。
二、介绍细胞的基本结构(10分钟)
1. 细胞膜:细胞的外包装,控制物质的进出;
2. 细胞质:包含细胞内所有的细胞器,提供支持和保护;
3. 细胞核: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4. 线粒体:产生细胞的能量;
5. 液泡:储存细胞内的物质;
6.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
三、展示细胞结构图(15分钟)
教师展示幻灯片或图片,让学生观察不同类型的细胞结构。
四、分组讨论(10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细胞结构及其功能,并在小组内进行展示。
五、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强调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密切关系。
六、课堂练习(10分钟)
教师出示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并进行讲解。
七、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下节课的预习内容。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了初步的了解,建立了对细胞的整体认识。
同时,采用图片展示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增强了学生对细胞结构的理解和记忆。
下节课将
进一步深入探讨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和细胞器的作用。
细胞的结构教案高中生物
![细胞的结构教案高中生物](https://img.taocdn.com/s3/m/8c4e3a6a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66.png)
细胞的结构教案高中生物
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以及不同类型细胞的特征。
素材准备:
1. PPT幻灯片展示细胞的基本结构
2. 细胞图像和示意图
3. 活动材料:显微镜、玻璃片、盐水溶液、试管等
课堂安排:
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细胞图像或动画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细胞的基本结构是什么,为什么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2. 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显微镜观察盐水溶液中的细胞,并讨论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的特点。
3. 教学:通过PPT展示细胞的结构,强调不同类型细胞的特征,如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但有中心体等。
4. 活动: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绘制不同类型细胞的示意图,加深对细胞结构的理解。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细胞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对比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写一篇短文,探讨细胞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评估方法:观察学生在实验和活动中的表现,听取学生的讨论和总结,检查作业内容及写作质量。
延伸活动:邀请专业人士或科学家分享关于细胞的最新研究成果,鼓励学生参与相关的科学竞赛或研究项目。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f81025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30.png)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教案
第一课时:细胞的基本结构
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掌握细胞理论的基本内容。
2. 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3. 能够描述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教学重点:
1. 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 细胞的学说。
教学难点:
1. 掌握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 理解细胞的学说的历史演变。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老师用实物或图片展示细胞的结构,引导学生讨论“细胞是什么”、“细胞有哪些结构”等问题。
二、概念解释(10分钟)
讲解细胞的概念、细胞学说的历史演变以及细胞的基本结构。
三、课堂讨论(15分钟)
1. 分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 展示讨论成果:请学生代表各组分享讨论结果。
四、实验操作(20分钟)
1. 实验内容:观察与比较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结构差异。
2. 实验步骤: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进行实验操作,记录观察结果。
五、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1.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总结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整理本节课的笔记,准备下节课的听课内容。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全面理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希望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加深对细胞学说的理解,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高中生物必修一必修二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必修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501561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90.png)
高中生物必修一必修二教案课题: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教学目标:1. 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认识细胞是所有生物的基本单位。
2. 掌握细胞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 能够描述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细胞器的功能和互补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向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细胞,并引导学生思考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二、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15分钟)1. 先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2. 分别介绍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质内的细胞器及其功能,以及细胞核的作用。
三、细胞器功能的讲解(20分钟)1. 详细介绍细胞器的功能: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
2. 分析细胞器之间的协同作用,强调细胞器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四、课堂作业(10分钟)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通过阅读资料、观察实验结果等,回答相关问题,并写下自己的观点和感想。
五、总结与展望(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器之间的协同作用对细胞功能的发挥至关重要。
展望下一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此节课主要介绍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直观地展示了细胞的结构,并通过讲解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部分的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细胞的功能。
另外,通过介绍细胞器的功能,使学生了解细胞器之间的协同作用,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与判断能力。
在课堂作业环节,通过学生的问题回答和观点分享,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情况,为下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希望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更系统地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高一生物必修一细胞的基本结构教学案(学生)模板
![高一生物必修一细胞的基本结构教学案(学生)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edaa9c1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91.png)
细胞的基本结构【基础知识回顾】一、细胞膜的成分、结构与功能1:细胞膜的制备离心(1)实验原理:将人的红细胞放入获得细胞膜。
(2)理想材料:o原因:哺乳动物的红细胞无,易制得纯净的细胞膜;无,细胞易吸水涨破。
2:细胞膜的成分(1)主要成分和,另外还有少量的,细胞膜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脂质,该成分含量最丰富的是O(2)细胞膜功能复杂程度有关的o3:细胞膜的结构:流动镶嵌模型(1)基本骨架:由构成,且排在膜的内外两侧,排在中间,是脂质、脂溶性物质更容易通过膜。
(2)蛋白质:不同程度的镶嵌、贯穿在磷脂双分子层中,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3)外表面:蛋白质和糖类结合形o(4)结构特点:细胞膜具有o4:细胞膜的功能及特性(1)功能:①:将细胞与分隔开,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②:控制物质;③:进行细胞间的oA.间接传递:oB.直接接触传递:oC.通道传递:o(2)功能特性:o二:细胞壁1:化学成分: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O2:功能:对植物细胞有作用。
3:特性:与细胞膜的功能特性相比,植物细胞壁具有性的特点。
特别提醒1.各种膜所含蛋白质与脂质的比例同膜的功能有关,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
这充分体现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细胞识别的物质基础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糖被)。
细胞膜上有少量的糖类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完成细胞间信息传递功能,而细胞内的膜由于不需要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因此含有糖类很少或不含有糖类。
3.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成分改变,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医院里经常利用这一点检测体内是否产生了癌细胞。
4.细胞膜对物质出入细胞的控制作用是相对的--环境中某些对细胞有害的物质有可能进入,有些病毒、病菌也能侵入细胞。
【习题巩固】1: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A.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B.不同功能的细胞,其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同C.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D.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的改变有关2:下列关于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B.细胞合成的物质如抗体、激素等可以分泌到细胞外C.细胞内的核酸等重要成分不会流失到细胞外D.环境中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进入细胞3:下列不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实例的是()A.胰岛B细胞产生的胰岛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肝脏,与肝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B.吞噬细胞对抗原处理后,以直接接触方式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C.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流D.细胞内通过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4:家常用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作材料来研究细胞膜的组成,这是因为()A.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容易得到B.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在水中容易涨破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核膜、线粒体膜等膜结构D.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容易观察到5:最能代表细胞膜基本化学成分的一组化学元素是:()A. C.H.O.NB.C.H.O.N.PC. C.H.O.S.PD.C.H.O.Mg.Fe6:下列不属于细胞膜功能的是()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B.将胰岛B细胞形成的胰岛素分泌到胰岛B细胞外C.能够合成神经递质D.作为系统的边界,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变式训练】1•一种聚联乙烘细胞膜识别器已问世,它是通过物理力把类似于细胞膜上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物质镶嵌到聚联乙烘囊泡中,组装成纳米尺寸的生物传感器。
高中生物 第二章《细胞的结构》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 第二章《细胞的结构》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23778e93bcd126fff6050bac.png)
高中生物第二章《细胞的结构》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细胞的结构》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学情调查、情境导入】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学习目标1、细胞膜的成分,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2、几种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3、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问题展示、合作探究】一、细胞膜1、研究细胞膜的常用材料:人或哺乳动物细胞2、细胞膜主要成分:和,还有少量成分特点: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3、细胞膜功能:① 细胞与环境分隔开,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② 控制物质细胞③ 行细胞间信息交流(间接交流和直接交流)4、其它功能: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为多种酶提供结合位点、分泌功能、吸收功能、识别功能、免疫功能。
5、与生活联系: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成分()改变6、细胞壁成分:植物和原核生物肽聚糖作用:支持和保护7、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原理:渗透作用(将细胞放在清水中,水会进入细胞,细胞涨破,内溶物流出,得到细胞膜)选材:人或其它哺乳动物(没有细胞核和众多(膜性)细胞器)提纯方法:离心法注意事项:取材用的是新鲜红细胞稀释液(血液加适量生理盐水)二、细胞器1、分类(1)结构上① 双层膜:叶绿体存在于绿色植物细胞,光合作用场所、能量转换站、养料制造车间。
线粒体有氧呼吸主要场所、动力车间、能量转换站。
② 单层膜:内质网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脂质合成的场所。
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对动物:分泌蛋白质、脂质对植物:形成纤维素,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液泡植物细胞特有,调节植物细胞内环境,充盈的液泡可以维持细胞形态。
内含细胞液(含糖类、无机盐、色素、蛋白质等)溶酶体分解衰老、损伤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③ 无膜: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原核细胞唯一细胞器)中心体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互相垂直排列 eg、团藻细胞(低等植物)(2)成分上① 含色素:液泡、叶绿体、有色体② 含DNA:、③ 含RNA:线粒体、叶绿体、④ 含蛋白质:各种细胞器⑤ 不含磷脂:核糖体、中心体(3)分布上① 植物特有:液泡、叶绿体、中心体(低等植物才有,树没有)② 动物特有:中心体③ 原核与真核共有:(4)功能上① 与能量转换有关:线粒体、叶绿体② 与细胞分裂有关:中心体、核糖体、高尔基体、线粒体③ 与蛋白质合成分泌有关: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供能)④ 与细胞遗传有关:、⑤ 能自我复制: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2、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细胞膜(合成肽链)(加工成蛋白质)(进一步加工)(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蛋白质释放)3、生物膜系统① 概念:细胞膜、核膜,各种细胞器的膜共同组成的生物膜系统② 作用:a、使细胞具有稳定内部环境,对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起决定性作用。
高一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教案
![高一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c25698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f7.png)
高一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一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一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教案高一生物第一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一、教学目标1.观察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认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特点。
2.练习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
3.练习绘制细胞结构简图。
4.通过学生认真观察,详细记录实验结果,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材料器具洋葱鳞片叶,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牙签,滴管,吸水纸,碘液,生理盐水,解剖针、刀片。
三、方法步骤三人一组,分别进行洋葱表皮细胞装片和人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制作,比较观察。
(一)、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1、准备。
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2、制片。
用刀片切取洋葱鳞片(约1厘米х1厘米),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表面撕下一小块透明的薄膜。
把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地把它展平。
用镊子夹往一块盖玻片的边缘,将它的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地放平,盖在薄膜上。
注意不要在盖玻片下留下气泡。
3、染色。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液。
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去原来留在载玻片上的清水,好让碘液渗入到载玻片和盖玻片之间。
把玻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二)、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1、用凉开水把口漱净。
用牙签从口腔腮壁处轻轻刮几下,牙签上附着了一些碎屑。
2、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把牙签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涂几下,盖上盖玻片,注意不要留下气泡。
用碘液染色,然后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四、讨论洋葱表皮细胞与人口腔上皮细胞在结构上有什么异同?洋葱表皮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叶绿体液泡五、课外活动下课后大家寻找一些其它植物或动物的细胞来实验一下,看与我们刚才观察到的情况是否相似。
必修一高中生物全教案
![必修一高中生物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bd4026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b7.png)
必修一高中生物全套教案
教学内容:细胞的基本结构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 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3. 理解细胞的功能和特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难点: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功能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1. 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一》;
2. PPT课件、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细胞是什么?细胞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2. 学习细胞的基本结构(15分钟)
a.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b. 细胞质的成分和功能;
c.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3. 实验探究(20分钟)
进行显微镜观察活细胞,让学生亲自观察细胞的结构,感受细胞的神秘和多样性。
4. 总结复习(10分钟)
帮助学生总结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检查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5. 课堂讨论和练习(10分钟)
分组讨论细胞的特点和功能,进行问题练习和答疑。
6. 课后作业(5分钟)
布置作业:复习并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可以做练习题或写笔记。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和课堂讨论等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下节课可以开展更多的实验和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细胞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新2024秋季高中生物学必修人教版分子与细胞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新2024秋季高中生物学必修人教版分子与细胞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5388a047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e1.png)
教学设计:新2024秋季高中生物学必修人教版分子与细胞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生命观念:学生能够理解元素和化合物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认识到它们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形成对细胞物质组成的初步认识。
2.科学思维:通过分析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种类、含量及功能,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和推理能力,学会从物质组成的角度理解生命现象。
3.科学探究: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探究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来源、分布及作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4.社会责任:认识到元素和化合物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与平衡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细胞中主要元素的种类、含量及作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功能及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元素与化合物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以及它们如何共同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三、教学资源•高中生物学必修人教版教材及教辅材料•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视频、动画等展示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种类、含量及功能•实验材料(如有条件):用于检测细胞中特定化合物存在的试剂(如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相关科学文献、网络资源等四、教学方法•讲授法:结合PPT和视频,系统讲解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种类、含量及功能。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元素和化合物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细胞或生物体,分析其元素和化合物的组成及功能,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实验演示法(如有条件):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细胞中化合物的存在及检测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生活实例引入:展示一张包含多种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食物中都含有哪些元素和化合物,它们对人体健康有何影响。
•设疑激趣:提问“细胞是由哪些元素和化合物构成的?这些元素和化合物在细胞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人教版高中高二生物上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案
![人教版高中高二生物上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bf685c02768e9951e738e4.png)
人教版高中高二生物上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案人教版高中高二生物上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案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生物界把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单独分成一个特殊的界。
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又根据细胞是否有细胞核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明确指出:高中阶段主要学习以真核生物为中心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真核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构)解释细胞的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
引发学生探究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兴趣。
在电镜下人们发现了什么?课件演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等电镜照片。
指导学生读图:识记各结构名称以及各结构的形态结构特征;注意区分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异同。
课件演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模式图,辨认细胞亚显微结构。
比较细胞的异同时要注意纠正错误。
强调细胞共有的结构和特有结构,总结出笔记。
问题:1、不同点?植物和动物组织细胞浸在清水中结局相同吗?为什么植物可以光合作用?——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有的细胞有叶绿体或大液泡。
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有中心体。
2、相同点?说明了什么?这些生命必不可少的结构究竟用什么作用?这些结构是如何体现出生命特点的呢?分别学习细胞各部分结构及功能。
(重在理解生命意义)一、细胞膜细胞都有细胞膜这足说明其对生命的重要性。
根据细胞膜的相对位置可以推断细胞膜对细胞有保护作用。
学生讨论:哪些实事可以说明细胞膜是有生命的?(相关内容见扩展资料)细胞膜是如何保护细胞的?细胞膜的结构和成分与一般的膜存在什么根本的区别?问题讨论:学生设计实验:(1)证明膜的存在。
(质壁分离;显微探针感受阻力;电镜观察。
)(2)研究细胞膜的结构需要得到实验的材料,选用什么样的生物提供材料?理由?如何得到细胞膜?(培养学生在下结论或推测时要重证据、讲道理。
表达观点时条理清晰的基本素质。
)介绍细胞膜的获取方法(相关内容见扩展资料)。
使学生了解科学家设计实验的思路。
(3)如何定性、定量的测定细胞膜的成分?观察法:电镜观察细胞膜:暗、明、暗三层结构。
生物高中一年级细胞结构教学案
![生物高中一年级细胞结构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acc3d3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ce.png)
生物高中一年级细胞结构教学案一、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在高中一年级的生物教学中,细胞结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从细胞的基本结构入手,逐步介绍细胞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1. 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围结构,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
它具有选择性通透性,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膜还参与细胞间的黏附和识别。
2. 细胞质细胞膜内的液体区域称为细胞质,其中包含许多细胞器和溶质。
细胞质是细胞内各种生化反应的场所,也是细胞内物质运输的通道。
3. 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中最明显的结构,它包含着遗传信息。
细胞核主要由核膜、染色质和核仁组成。
核膜具有双层结构,核孔负责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
染色质是DNA和蛋白质的复合物,携带了遗传信息。
核仁则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4. 线粒体线粒体是细胞中能量的生产者,其中的线粒体呼吸作用产生大量的ATP。
线粒体具有双层膜结构,内膜形成了许多折叠,称为线粒体内膜。
线粒体内膜上有许多ATP合成酶,是ATP生成的关键。
二、细胞器的功能和特点细胞器是细胞内的功能组成部分,各有各的特殊功能。
下面将介绍几个较为重要的细胞器及其功能和特点。
1. 核糖体核糖体是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它主要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由近百个核糖体蛋白组成。
核糖体分为大、小亚基和核糖体二十面体三个部分。
2. 高尔基体高尔基体的主要功能是进行蛋白质修饰和包装。
它由多个扁平的膜囊组成,并与粗面内质网相连。
高尔基体可以将在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进行修饰,并包装成囊泡,随后将其运送到各个位置。
3. 溶酶体溶酶体是细胞内液泡,主要功能是消化和降解细胞内外的物质。
溶酶体含有多种酶,可以进行酸性消化。
它还参与细胞中废物的去除和细胞的自噬作用。
4. 叶绿体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特殊细胞器,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含有叶绿素等色素,能够吸收光能并转化为化学能。
它具有内、外双层膜结构,内膜形成了一系列的袋状结构。
细胞的基本结构教案6篇
![细胞的基本结构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6464b30a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b1.png)
细胞的基本结构教案细胞的基本结构教案6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细胞的基本结构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细胞的基本结构教案1一、教学目标的确定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活动建议是: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依据上述要求和建议,本节教学目标确定了知识方面的目标“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还制定了技能方面的目标“制作细胞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这主要是帮助学生加强对细胞微观结构的认识。
鉴于本节内容十分突出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部分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还制定了相应的情感目标,以利于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二、--思路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等微观水平的内容,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较远,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
因此教学过程既要突出学生的主动参与,又要强调教师的主导。
教学内容要增加直观性,促进学生的理解。
下面是本节的第2课时“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教学的设计思路。
三、教学实施的程序学习阶段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复习旧知,引起注意导学主动探索,获得知识加工信息,建立知识间的联系概括反馈提问:“观察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回忆一下,细胞的主要结构有哪些?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什么功能?”质疑:“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都与蛋白质合成有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科学家是怎样研究这个问题的呢?”介绍帕拉德对“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的设想、采用的科学方法和实证研究过程。
引导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资料分析。
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发言,总结出分泌蛋白合成的场所、运输的过程及能量的供给。
提问:在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过程中,有哪些膜结构参与?引导观察分泌蛋白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示意图。
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结构》教案设计
![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结构》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a79b942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3e.png)
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结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o学生能够理解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o学生能够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和中心体等细胞器的形态、功能及其相互作用。
o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
2.能力目标:o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切片,识别不同细胞器的特征。
o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设计,探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o增强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通过阅读和分析科学文献,理解细胞结构研究的最新进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o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培养探索生命奥秘的好奇心。
o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o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小组活动提升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重点: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细胞器之间的相互作用、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讨论法:小组讨论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
-实验法: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细胞切片。
-案例分析法:分析细胞结构异常导致的疾病案例。
-多媒体教学:使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
四、教学资源-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一》-教具:显微镜、细胞切片、投影设备-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染色剂-多媒体资源:、细胞结构动画视频、科学文献五、教学过程六、课堂管理-小组讨论:每组分配一名组长,负责协调组内讨论和记录,确保每个成员都参与讨论。
-维持纪律:制定课堂规则,如举手发言、不随意走动,确保课堂秩序。
-激励学生:对积极参与讨论、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学生给予表扬,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七、评价与反馈-课堂小测验:通过填空题、选择题等形式,检验学生对细胞结构的掌握情况。
-课后作业:布置与细胞结构相关的练习题和阅读任务,巩固学习成果。
-期末考试:在期末考试中设置细胞结构相关的题目,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高中生物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细胞的基本结构》教学设计中图版必修1
![高中生物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细胞的基本结构》教学设计中图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e27e33c0524de518964b7dc3.png)
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细胞的基本结构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简述细胞的基本结构。
2.举例说出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中心体、核糖体、液泡等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能够辨认不同细胞器的图像。
能力目标:
1.熟练掌握动、植物细胞及相关细胞器的特点,对不同图像加以辨别。
2.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情感目标:
1.在学习和实验活动中培养勤于动手、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
2.理解真核细胞不同细胞器之间的协作关系。
3.认同细胞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
《细胞的结构》一节是本模块的知识基础,对学习细胞的自我保障、新陈代谢及生命周期等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三、教学难点
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分工协作关系。
四、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讨论法
五、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动物(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型;细胞器名称卡片。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人教版新课程高中生物必修1全套教案
![人教版新课程高中生物必修1全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c38c4ee45c3b3567ec8bb5.png)
人教版新课程高中生物必修1全套教案第1章走近细胞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4节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的增殖第2节细胞的分化第3节细胞的衰老与凋亡第4节细胞的癌变第一章走近细胞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教学难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三、教学策略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生物圈中的生物尽管多种多样,千姿百态,但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并且有的生物就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即使是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也必须依赖活细胞生活。
因此,从宏观的生物圈逐级深入到微观的细胞,有利于学生用全局的、系统的观点来认识生物界。
同时,从细胞到生物圈这些生命系统的各个结构层次,是本模块和其他模块将要逐一研究和学习的内容。
本节教学建议用1课时。
本节在教学上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选择SARS病毒作为“问题探讨”的素材,是基于以下两点理由。
(1)SARS病毒给人类的健康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是学生经历过并且相对比较熟悉的一类病毒,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病毒不是一个细胞,不具有细胞的结构,但它不能离开活细胞而独立生活,选择SARS 病毒侵害人体肺部细胞作为“问题探讨”的素材,有助于服务“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主题。
高中生物 第4课 细胞的基本结构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 第4课 细胞的基本结构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051d3b04a5e9856a56126040.png)
第4课细胞的基本结构(2)二、重要的结论性语句:1、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和形成ATP的主要场所;叶绿体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
2、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中心体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高尔基体一般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对蛋白质有加工和转运的功能,还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内质网主要与蛋白质、脂质的合成有关,还有储存和运输物质的功能。
3、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进行物质(如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交换的通道。
4、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5、细胞核是储存和复制遗传物质的主要场所,也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三、重、难点知识归类、整理1、细胞器的不同分类(1)从结构角度分类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高尔基体、内质网、液泡、溶酶体无膜结构的细胞器:中心体、核糖体(2)从功能角度分类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核糖体、线粒体、高尔基体、叶绿体能发生碱基配对的细胞器能半自主遗传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能进行能量转换的细胞器与细胞分裂方向有关的细胞器:中心体(3)从细胞器分布角度分类动植物细胞都有的细胞器:核糖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叶绿体、液泡(4)从其他特点分类,如有颜色的细胞器:叶绿体、液泡4、线粒体、叶绿体的比较5、生物膜系统(1)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分泌所用的实验方法为同位素示踪法(2)小泡的结构为单层膜结构,其功能为运输作用。
转化中心为高尔基体。
(3)分泌蛋白的转移方向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为此过程提供能量的细胞器为线粒体。
(4)常见的分泌蛋白有抗体、消化酶、蛋白质类激素,细胞内的蛋白质有血红蛋白、呼吸酶、转氨酶、载体等。
(5)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过程证明各种细胞器在结构上密切联系,在功能上既有分工,又密切联系。
(6)在推测生物膜种类时,常根据生物膜各组成成分的含量判断,含糖类多的一般为细胞膜,含蛋白质多的为功能复杂的生物膜,如线粒体内膜。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细胞的结构教案1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细胞的结构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d0e00f0b81c758f5f71f6713.png)
期中复习二:细胞的结构班级:姓名:学号:小组:课堂检测备注1.在“观察DNA和RNA的细胞中的分布”试验中,加入8%盐酸的目的不包括A.改变细胞膜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B.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C.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 D.水解DNA2.对染色体和染色质的描述错误的是A.染色质是细胞核内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B.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化学成分完全相同C.染色体或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D.染色体或染色质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3.两个氨基酸缩合成二肽并生成水,这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来自氨基酸的A.氨基 B.氨基和羧基 C.R基D.羧基4.下列氨基酸中,不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是5.人的红细胞必须生活在含有0.9%的氯化钠的溶液中,若将红细胞置于蒸馏水中,红细胞会因吸水过多而胀破;若将细胞置于浓盐水中,红细胞会因为失水而皱缩,因而丧失输送氧气的功能。
所以医生给脱水病人注射用的0.9%的生理盐水,这个事例说明A.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B.水分子容易进出细胞C.只有红细胞有这种特征D.无机盐离子容易进出细胞6.在唾液腺细胞中参与合成与分泌唾液淀粉酶的细胞器...有()()()())课后作业备注1.请根据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分析回答:(1)图中⑨名称是___,①名称是____。
图中代表肽键的序号为。
(2)该化合物是由_ 个氨基酸分子失去水分子而形成的,这种反应叫做。
(3)图中有___个肽键,该化合物叫_______肽,有_____个氨基和____个羧基。
2.下图表示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根据图回答([]填标号符号与文字全对才给分):(1)图中结构2是,其主要成分由和组成;(2)提供细胞能量的“动力车间”为[ ] ,该结构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的主要场所。
(3)结构5为,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4)细胞内有双层膜...的结构..又是细胞控制中心的是;(5)如果此图为洋葱根尖细胞....,则应该没有[ ] ;(6)西瓜果肉细胞中,糖类主要存在于[ ] (7)图中13所指的是,它是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通过第2章的学习,学生对组成细胞的分子及其重要作用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这些生物分子固然重要,但是光有分子还不能表现出生命活动。
只有当这些分子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细胞的各种结构,细胞才成为基本的生命系统。
因此,本章对学生认识细胞这个基本的生命系统有重要意义。
与其他系统一样,细胞同样有边界,有分工合作的若干组分,有内部的调控机制。
细胞的结构复杂而精巧,各种结构组分配合协调,使生命活动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自我调控、高度有序地进行。
本章教材分析一、教学目的要求知识方面1.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3.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阐明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2.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能力方面1.制作用于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生物材料临时装片。
2.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3.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4.进行实验数据的解释。
二、教学内容的结构和特点(一)教学内容的结构(二)教学内容的特点本章的标题是《细胞的基本结构》,实际上本章的内容并不像章标题字面上呈现的那么简单,不仅仅是介绍有关细胞的基本结构以及这些结构的功能的知识,而是把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引导学生用系统的观点来认识细胞,探讨组成细胞的各个组分是怎样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的,细胞的生命活动是怎样通过各组分的协调配合完成的,把细胞作为一个活系统来研究,把细胞学活。
章引言以自行车的拆装为例,用类比的手法揭示细胞作为系统的基本特征:系统不是其组分的简单堆砌,而是通过组分间结构和功能的密切联系,形成的统一整体。
作为系统,细胞有边界,有分工合作的若干组分,有信息中心对其代谢和遗传进行调控。
本章的内容安排,正是从系统的视角,分为《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和《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三节。
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介绍的是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因为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将详细介绍生物膜结构的研究历程、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以及物质出入细胞的几种方式,因此本节在介绍细胞系统的边界──细胞膜时,没有提到细胞膜的结构,对于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本节也是点到为止,没有展开叙述,避免与第4章重复。
学生对细胞膜并不陌生。
在初中生物课学习细胞的基本结构时,学生对细胞膜已经有所了解。
当学生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是很难看清细胞膜的,还有不少学生误将气泡认做细胞。
“你是怎样区分气泡和细胞的?光学显微镜下能看见细胞膜吗?”“问题探讨”中提出的这些问题,将学生原有经验中的疑惑点出来,将学生的思绪带回到曾经学过的细胞内容中,引起学生对有关细胞膜问题的思考。
其实,学生认为细胞有细胞膜,是因为老师是这么说的,教科书上是这么写的,学生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胞的确存在明显的边界,由此推断出细胞膜的存在,学生并没有真的看到细胞膜。
科学家也一样,在光学显微镜下很难看清细胞膜,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清楚。
但是,“科学家用电子显微镜清晰地观察到细胞膜之前,已经能够确定细胞膜的存在了”。
“问题探讨”接着提出这个问题,请学生推测,科学家是怎样确定细胞膜的存在的。
这个问题将会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大胆推测,讨论,甚至争论,为细胞膜的学习打开兴趣之门。
课程标准中与细胞膜有关的要求是“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简述”是了解水平,要求不高。
因此,关于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学生只需知道“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
其中脂质约占细胞膜总量的50%,蛋白质约占40%,糖类占2%~10%”就可以了,不需要知道有关这些组成成分的更详细的生化知识。
但是,如果单纯告诉学生这一结论,学生会觉得很干巴,很难产生学习的兴趣,更谈不上产生探究细胞膜的欲望了。
教科书作为学生用书,其功能不应是摘录科学上的现有结论,而应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提供丰富的素材,引导学生探索科学的奥秘。
使学生不仅了解科学的结论,也了解科学的过程;不仅学习科学知识,还能发展能力,培养爱科学的情感和科学的世界观,从而实现全面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课程目标。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在“细胞膜的成分”这一内容的编写中,教科书安排了“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的实验。
这个实验的操作步骤很简单,学生只需取一滴猪(或牛、羊、人)的新鲜的红细胞稀释液,滴在载玻片上,制成临时装片,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待观察清晰时,再滴加蒸馏水,使红细胞浸泡在水中,即可观察到哺乳动物红细胞在水中逐步涨破的过程。
这个实验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亲自动手,练习制备细胞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其中的科学方法。
例如,制备细胞膜应选择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用什么方法可以获得细胞膜?为什么在科学研究上,科学家用哺乳动物红细胞作为制备细胞膜的材料?实验指导的引言部分,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思考这些问题,体验实验材料的正确选择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制备细胞膜的方法中所蕴涵的科学原理。
许多有关细胞膜化学组成的资料,都来自对哺乳动物红细胞膜的研究。
考虑到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重要性,旁栏的“相关信息”里,提供了与哺乳动物红细胞有关的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对哺乳动物红细胞的了解。
细胞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学生常常感觉关于细胞的内容距离自己的生活很远,因而兴趣不浓。
为了加强学习内容与个人生活的联系,在“细胞膜的成分”这一内容中,安排了“与生活的联系”,介绍癌症检查报告单上的一些检测项目与细胞膜成分的关系,并附以真实的检验报告单。
细胞膜作为细胞系统的边界,其功能是多种多样的。
作为课程标准中要求“简述”的内容,高中教科书没有必要把这些功能都一一罗列出来。
从高中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来说,学生也不可能理解细胞膜的所有功能。
因此,教科书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采用类比、打比方等手法,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等几种主要功能。
至于其他功能,则以开放的处理方式,鼓励有兴趣的学生自己去探究。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是十分复杂的,但是它在保持多细胞生物体内部的协调一致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虽然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作为细胞膜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生理功能,还是应该让学生了解。
教科书采取的是举例说明、图文结合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是怎样实现的。
植物细胞在细胞膜的外面还有一层细胞壁。
在介绍了细胞膜之后,教科书还提到了细胞壁的化学组成和生理功能。
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改变了多年来中学生物教科书关于细胞器的写法,不再逐一列举各个细胞器的结构、功能,而是把细胞器作为系统的组分,既谈它们的分工,也讲到它们之间的合作。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一个系统的正常运转,必须依靠各组分间的协调配合,“问题探讨”以工厂为例,让学生讨论一件优质的产品是如何通过各车间和部门的配合生产出来的,再请学生将细胞与工厂类比,讨论细胞中是否也有类似的部门或车间。
这种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将熟悉的事物与学生不熟悉的、有待了解的事物相类比的处理方法,有助于学生突破认知上的难点。
细胞内部就像一个繁忙的工厂,在细胞质中有许多忙碌不停的“车间”,这些“车间”就是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等。
在了解细胞器是怎样既有分工,又密切合作之前,即了解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之前,学生也许会有这样的疑惑:科学家是怎样把各种细胞器分离开,分别研究它们的功能的呢?为了解决学生的疑惑,同时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教科书安排了“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的介绍。
在介绍各种细胞器的形态、结构、功能时,教科书没有对每一种细胞器均匀着墨,而是有的浓墨重彩,有的一笔带过。
对于以后学习中经常会用到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教科书图文并茂,重点讲解;其他细胞器则用“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和一段文字简单介绍。
在介绍到线粒体时,教科书还设计了旁栏思考题,如为什么飞翔鸟类胸肌细胞线粒体的数量比不飞翔鸟类的多,等等,帮助学生理解线粒体的功能。
在细胞质中,除了细胞器外,还有呈胶质状态的细胞质基质。
细胞质基质不是简单的胶状物质,其中含有多种成分,是细胞代谢的重要场所,所以教科书也对细胞质基质做了简要介绍。
细胞骨架是当今细胞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领域,细胞的多种生命活动都与细胞骨架有关。
教科书以小字的形式简单介绍了细胞骨架,以增加学生对生物学研究前沿的了解。
细胞骨架不是必学内容,学生大致了解即可。
线粒体和叶绿体是两种非常重要的细胞器,学生在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学习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有关内容的时候,还会进一步认识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这里安排的《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实验,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增加对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感性认识,学习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方法。
学生在学习了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之后,脑子里还是一个个独立的细胞器的印象,还没有把这些细胞器作为一个系统的组成成分联系起来。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以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为例,通过让学生分析分泌蛋白合成并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体会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和协调配合。
“资料分析”提供的资料是科学家在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中用同位素标记法所做的实验。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一实验过程,教科书配以详细的实验过程图解,并用讨论题引导学生一步步进行分析。
学生分析的结果是否准确?真实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为了给学生留下科学、清晰的印象,使学生能够把理解了的知识准确地整合到已有的知识网络中,在“资料分析”之后,教科书用一段文字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以及这一过程所涉及的细胞器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还有这些细胞器之间的联系。
参与这一过程的细胞器大都具有膜,这些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由此引出下一个学习内容“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不仅是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也是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的内容。
在这个学习内容里,教科书还安排了“相关信息”:介绍根据生物膜的特性开发的一种新的制药工艺,把用磷脂制成的小球,包裹着药物,运输到患病部位,达到治病的目的。
此外,还通过“与社会的联系”栏目,介绍了用于治疗肾功能障碍的人工肾,其中起关键作用的血液透析膜就是人工合成的膜材料,加强学习内容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联系。
本节之后安排了“科学家的故事──细胞世界探微三例”。
这个阅读资料,精选了三位于1974年同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细胞生物学家的事迹。
之所以选择这三位细胞学家,是因为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与本节的学习内容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