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本科环境工程专业规范
2024年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课程大纲
2024年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课程大纲课程名称:环境科学与工程课程代码:ENVSE2024学分:3学分先修课程:无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1. 理解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环境监测与分析的基本方法;3. 熟悉环境工程技术的应用与实践;4. 具备环境问题解决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课程大纲:第一章:环境科学与工程概论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学科交叉与综合性1.3 环境问题的现状与挑战第二章:环境监测与分析2.1 环境监测的目的和方法2.2 环境样品的采集与处理2.3 环境监测仪器的原理与应用2.4 环境数据分析与解读第三章:环境污染与治理3.1 大气污染与控制3.2 水污染与治理3.3 土壤污染与修复3.4 噪声污染与控制3.5 废物与固废处理与管理第四章: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4.1 环境政策与法规4.2 环境影响评价4.3 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4.4 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实践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探究、课外调研等。
教材:主教材:- 《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 《环境工程学导论》参考书目:- 《环境科学导论》- 《环境化学与污染物分析》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20%):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2. 期中考试(30%):考查对课程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3. 期末考试(50%):考查对整个课程内容的综合掌握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备注:本课程的内容和要求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以确保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学生选课前请务必阅读并了解最新的课程大纲和教学安排。
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过程新方案设计
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过程新方案设计作者:戴春皓,秦普丰,彭慧,李晗东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第36期戴春皓,秦普丰,彭慧,李晗东(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摘要:课程设计是工程类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关键步骤。
本文根据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目前环保问题的严峻,从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对课程设计体系进行了重新设计,按照污染源产生、污染源核准、工艺体系设计计算、绘制图纸的过程进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课程设计,以期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应用于实际生产的目的。
关键词:环境工程;课程设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118-02基金项目:2013年湖南农业大学校级教改项目(62010113202):创建服务“三农”卓越工程师特色人才培养目标下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作者简介:戴春皓(1982-),女(汉族),黑龙江北安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教育部环境工程与科学教学指导分委会于2005年制定了《高等学校本科环境工程专业规范》要求,并着重强调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先精神。
环境工程专业教学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着重培养以下能力:实验技能、工艺操作能力、工艺设计能力、工程设计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社会实验能力等,其中工艺设计能力、工程设计能力缺失,是由于目前“重科研、轻教学”的中国高校人才培养的重大和核心问题引起的。
实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是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配合理论教学设置的重要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专业训练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以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为例,采用“参观+拆解+计算+绘图+应用”的课程设计模式,达到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形象客观掌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方法的目的。
一、专业实践教学过程现状在我国,虽然教育部专门设立了环境工程专业建设指南,对其环境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基础课程、实践课程和实验课程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并设置了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课程。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的难题及措施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的难题及措施作者:杨爽侯绍刚康瑞琴单位:安阳工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育部环境工程与科学教学指导分委会于2005年制定了《高等学校本科环境工程专业规范》要求,非常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先精神,环境工程专业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着重培养一下能力:实验技能、工艺操作能力、工艺设计能力、工程设计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社会实验能力等[1]。
实践环节对专业教学至关重要,可使学生加深基础知识理解与掌握,锻炼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课程设计作为理工科高等院校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在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连接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学习和生产实际的纽带和桥梁,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学生综合运用本专业课程和前修课程的基础理论,进行工程设计的尝试,也是对前期教学效果的检验和评价的一种很好的形式。
搞好课程设计这一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提高学生综合专业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就目前来讲,我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设计存在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设计现状(一)设计课程内容重复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本课程后的一次综合训练。
我校环境工程专业设置了“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和“环保设备-原理•设计•应用课程设计”,时间分别为1周。
《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选用教材为高廷耀、顾国维、周琪主编的,笔者根据大纲要求及实际教学时数的限制,重点讲解下册第二篇污水处理部分,以水处理的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物理化学方法—生物处理方法为主线,重点讲解物理法、物理化学方法和生物处理方法;《环保设备-原理•设计•应用》选用教材为郑铭主编的,以物理法设备—化学法设备—生化法设备—物理法设备为主线,重点讲解物理法设备、物理化学法设备和生化法设备由于两门课程分别侧重水污染控制原理和水污染控制设备,在课程设计中有一部分内容是重复的。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山东农业大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UNDERGRADUATE EDUCATION PROGRAM OF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环境工程山东农业大学教务处编制二○一二年十月山东农业大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用说明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按专业培养目标对本科学生进行培养的蓝本,学生只有按照其要求,在规定期限内修读完成规定的学习环节,并取得相应学分,才能顺利完成学业。
为使学生正确使用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制定修读计划,顺利完成修业任务,特制定本说明书。
一、使用范围2012级及其以后入学的本科学生均应按本说明书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使用。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结构人才培养方案由业务培养目标、业务培养要求、学制与学位规定、学时学分总体安排、教学进程、毕业标准与要求六部分组成。
本《说明书》只对教学进程部分的使用进行说明。
教学进程包括通识教育课、科类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特色课、个性发展课、实践教学环节六部分内容。
其中通识教育课、科类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为必修课程;专业特色课、个性发展课为选修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为实践类教学过程。
通识教育课是我校全体学生必须修读的思想政治类、公共体育类、语言类、计算机应用类课程;科类基础课是按专业学科类别设计的基础类、专业基础类课程,是学生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专业核心课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的一组课程,是业务培养的核心内容;专业特色课是各专业根据专业研究优势和特色开设的一组课程,由学生根据个人专业兴趣和业务培养需要,依据自身特点从中选修部分课程;个性发展课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一部分课程,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考研需求等因素,从中选修部分课程。
三、各部分课程的修读指导(一)必修课程通识教育课、科类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为必修课程,课程号为“BB”开头。
这部分课程在每学期选课前由学校预置到学生个人课表中,学生不需要自己进行选择,在选课时请注意不要删除这部分课程,否则将会导致成绩无法提交。
环境工程教育认证标准
环境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说明1. 本标准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程教育认证。
2. 本标准由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组成。
3. 申请认证的专业应当提供足够的证据,证明该专业符合本标准要求。
4. 本标准在使用到以下术语时,其基本涵义是:(1)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对该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
(2)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是对学生毕业时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的具体描述,包括学生通过本专业学习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素养。
(3)评估:评估是指确定、收集和准备所需资料和数据的过程,以便对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是否达成进行评价。
有效的评估需要恰当使用直接的、间接的、量化的、非量化的手段,以便检测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的达成。
评估过程中可以包括适当的抽样方法。
(4)评价:评价是对评估过程中所收集到的资料和证据进行解释的过程。
评价过程判定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5)机制:机制是指针对特定目的而制定的一套规范的处理流程,同时对于该流程涉及的相关人员以及各自承担的角色有明确的定义。
5. 本标准中所提到的“复杂工程问题”必须具备下述特征(1),同时具备下述特征(2)-(7)的部分或全部:(1)必须运用深入的工程原理,经过分析才可能得到解决;(2)涉及多方面的技术、工程和其它因素,并可能相互有一定冲突;(3)需要通过建立合适的抽象模型才能解决,在建模过程中需要体现出创造性;(4)不是仅靠常用方法就可以完全解决的;(5)问题中涉及的因素可能没有完全包含在专业工程实践的标准和规范中;(6)问题相关各方利益不完全一致;(7)具有较高的综合性,包含多个相互关联的子问题。
1.通用标准1.1学生1. 具有吸引优秀生源的制度和措施。
2. 具有完善的学生学习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方面的措施并能够很好地执行落实。
3. 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跟踪与评估,并通过形成性评价保证学生毕业时达到毕业要求。
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
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一、专业概述环境工程是一门工程技术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旨在研究和解决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方面的问题。
作为一门前沿且不断发展的专业,环境工程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要求指标点,即是对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进行的规范和要求。
这些指标点能够指导学生学习和教育教学改革,也有利于毕业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
二、专业核心素养1. 环保理念: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能够树立环保理念,努力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做出贡献。
2. 工程基础: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具备较强的工程设计和实践能力。
3. 环境监测与评价:能够掌握环境监测和评价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
4. 污染防治与修复:具有一定的污染防治和修复技术能力,能够分析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5. 环境管理:了解环境管理的相关法规和政策,具备一定的环境管理能力,能够在环保单位从事管理工作。
6. 综合素质:具有较高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具备一定的跨学科综合素质。
三、课程设置1. 环境科学基础:学习环境学科的基本理论,包括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地学等。
2. 环境工程基础:学习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包括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环境工程设计等。
3. 环境管理:学习环境管理的相关法规和政策,了解环境管理的理论和实践。
4. 环境保护工程实践:进行相关实验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 专业选修课程:设置合理的专业选修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
四、实习实训1. 校外实习:安排学生到环境保护部门、环境监测机构等单位进行实习,了解环境工程实际工作和相关行业情况。
2. 实验实训:进行环境工程相关的实验和实训活动,包括环境监测技术、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等方面的实践操作。
3. 毕业设计:组织学生进行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工程培养方案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培养计划(本科)二00二年九月一、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学位:工学二、学时与学分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环境工程兼顾环境科学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具有系统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理论知识,掌握一般的环境保护、环境监测、环境管理与评价、污染防治、水环境保护、生态地质环境重建等领域专门技术。
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有创新意识,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可从事环境管理与治理工程,生态环境地质工程、环境监测与环境安全工程方面的设计、施工,科学研究工作,并能兼顾与环保产品开发有关的技术工作。
本专业含以下三个方向:环境保护与治理、环境水文地质、环境监测与安全。
四、基本规格要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了解基本国情。
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求实、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严谨的学风,科学的态度,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有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和热情。
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职业素养,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精神健康,心理健康,身体健康。
毕业生应掌握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环境经济学、环境政策与法规、环境系统管理、其它相关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2.具有“环境工程专业”(主要包括“环境管理与治理工程”,“生态环境地质工程”、“环境监测与环境安全工程”)的基本系统理论与基本设计、施工,科学研究技能,并能独立获取本专业知识和独立解决相关环境工程或环境科学方面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拓或创新能力;毕业后能胜任本专业和相邻专业实际工作;3.熟悉国家有关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4.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初步科学研究的能力5.能较熟练地阅读专业外文书籍与文献,具有听、说、读、写的基础,通过国家四级英语水平考试。
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环境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工科类)专业代码:082502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环境污染治理、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专业知识,具有污染治理工艺设计和运行管理、工农业废弃物和城市垃圾资源化处置的专业能力,能够环境保护、规划与管理、污染治理、节能减排、监测与评价等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主要学习环境污染治理、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环境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污染治理工艺设计和运行管理、环境监测与评价、工农业废弃物和城市垃圾资源化处置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环境保护、规划与管理、污染治理、节能减排、监测与评价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和计算机等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工程工作所需的自然科学应用能力;2、掌握环境污染控制及固废资源化利用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大气污染、水污染、固废处理及资源化等工艺和设备设计、开发及运行管理能力;3、掌握环境规划和管理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环境规划设计、环境经济分析和管理、环境监测与评价能力;4、掌握社交礼仪和陶冶情操等基本知识,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5、掌握创新创业等基本知识和方法,具备追求创新和勇于创业的精神和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和现代信息技术等基本知识,具有资料查询、多媒体制作和互联网技术应用等能力。
7.掌握企业和工程项目管理等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
三、专业方向1、工业环境治理方向:具有大气污染、水污染控制工程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工艺流程选择、设备和构筑物设计及运行管理能力,能在污水处理厂、企业废气、废水处理站和环保设备公司工作。
2、农业环境治理方向:具有农业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农业固废生物有机肥创制、土壤污染与生态修复等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工艺流程选择、设备和构筑物设计及运行管理能力,能在生物有机肥企业、农业固废处理及资源化利用企业和环保设备公司工作。
中国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的专业
环境工程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 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除公共基础课外,还将学习力学、化学系列课 程、环境微生物学、环境工程原理等系列专业基础课及实践课程;毕业后 或报考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市政工程等专业的研究生深造,还可从事与 环境相关的科研教学、规划设计、咨询评估、监察管理、施工运营、产品 销售等多项工作。
谢谢观看
1989年4月,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及简介:理工、农林、 医药》中,设置环境科学专业,专业代码设为理科另14。
1993年7月,在《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1993年7 月颁布)》中,将原环境化学(理科0304)、生态学与环境生物学(理科 0409)、环境生物学(理科另13)、环境地学(理科试10)、环境科学 (理科另14)、环境保护(理科另15)合并为环境学专业,专业代码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是 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 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研究研究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及其调控理论、 技术、工程和管理方法;旨在培养具备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相关专业的专门知识,能够在环境保护及相关 领域从事教育、研究与开发、工程设计、咨询和管理等工作的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质专门 人才。
1986年1月,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及毕业生使用方向介绍》 中,设置环境工程专业,属土木建筑工程类。
1989年4月,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及简介:理工、农林、 医药》中,环境工程专业名称不变,专业代码设为工科1401,属环境类。
基于“五融合五重构”混合式教学的课程改革与实践——以“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为例
基于“五融合五重构”混合式教学的课程改革与实践——以“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为例“环境规划与管理”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环境工程专业规范》中规定的环境类专业核心课程,集政策、理论和技术方法于一体,是环境科学与技术的高度融合。
生态环境保护形势的改变对“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的思想理念、技术方法、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新要求,因此,对该课程进行集成创新、资源整合与融合重构,培养规划与管理能力俱佳的新工科创新性高素质环保人才已成为高校适应现代教育和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1-2]。
基于此,结合国内相关院校“环境规划与管理”教学改革实践,聚焦自身教学痛点问题,从课程教学目标、内容、模式、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了“五融合五重构”混合式教学改革路径,以期为高校本科环境类学科构建提供参考。
一、课程教学痛点问题及成因(一)课程教学目标重知识,轻能力培养,价值引领不足最初的课程教学过程侧重讲授理论知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不足,导致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对环境规划和管理工作的胜任力不强。
且有些教师认为专业思想政治就是重点讲授“专业认知”“环境伦理学”等课程,对课程思政重视程度不够,导致部分学生未意识到课程的重要性,缺乏课程自信和责任意识。
(二)课程知识繁杂,内容体系性不强,前沿性和专创融合不足环境规划与管理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综合性强,涉及管理学、规划学、化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背景,涵盖面广,内容繁多,但学时只有32学时,难以全面覆盖,且该课程要求学生具备较大的知识储备,这对其他专业基础课相关知识掌握不牢靠的部分学生而言,难以深入理解一些重点内容。
如部分学生经济学、数学、计算机基础较弱,便难以掌握好环境费用效益分析、环境质量预测模型等内容,很难自由运用多学科知识。
同时,教材内容落后于学科发展,几乎没有体现近几年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和进展。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新人工智能、环境信息系统成图建库、智慧化管理等新技术在教材中几乎未涉及,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生难以及时升级和拓展最前沿的知识和创新理论,实践及创新能力培养受阻,达不到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对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新思考
对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新思考[摘要]环境工程专业作为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为一体的交叉学科,它的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正处于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进程中。
传统教育体制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尚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研究,对环境工程专业专业课程、实践性环节的改革提出了建议,并提出将创新教育理念融入课程体系改革中,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学生。
[关键词]环境工程专业课程实践创新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企业的环境污染事故经常发生,自然生态环境出现了明显的恶化。
在此背景下,1973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明确指出,“有关大专院校要设置环境保护的专业和课程,培养技术人才”。
1979年9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对环境教育作出了明确规定。
高等学校从1977年开始,设立了工科环境类本科专业;1981年开始,设立环境工程硕士点;1983年开始,设立环境工程博士点;1999年开始,建立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土后流动站。
至此,培养不同层次环境专业人才的高等学校工科环境类专业教育体系日臻完善。
我国环境工程专业设置已由1977年的7所高校发展到2004年的247所高校、每年2万余本科毕业生的规模。
据相关报道,2010年应届生创历史新高,达630万人,环境工程专业就业市场同样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1998年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教委联合主持的“中国高等环境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预测,2000-2010年我国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年均需求量为1147万人,但事实却并不尽如人意,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在各种毕业生招聘会上普遍受冷遇,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不到50%[1]。
面对严峻就业形势,很多高校的环境工程专业面临着“缩招,减招”的尴尬处境,学生对环境工程专业的严峻就业形势普遍有了认知,于是在“就业”这个指挥棒指挥下,更多的学生全倾向于其他更为“热门”的理工类专业。
本科专业工学之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介绍
本科专业工学之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介绍本期介绍工学之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代码0825)。
二十五、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下设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代码082501)、环境工程(专业代码082502)、环境科学(专业代码082503)、环境生态工程(专业代码082504)、环保设备工程(专业代码082505T)、资源环境科学(专业代码082506T)、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代码082507T)等7个本科专业。
环保设备工程、资源环境科学、水质科学与技术等为特设专业。
(一)环境科学与工程1.开设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部分高校2.2021年软科中国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前十高校9青岛大学山东青岛10陕西科技大学陕西西安3.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方向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从事给排水工程、水处理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工程,环保产品研发、生产制造,环境保护、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污染物监测、污染防治、环境噪声控制等工作。
(二)环境工程1.开设环境工程专业的部分高校2.2021年软科中国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排名前十高校3北京大学北京4南京大学江苏南京5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6北京师范大学北京7浙江大学浙江杭州8南开大学天津9天津大学天津10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连10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广州3.环境工程专业就业方向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从事给排水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工程,环保产品的研发、生产制造,环境规划、资源保护、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污染物监测、污染防治等工作。
(三)环境科学1.开设环境科学专业的部分高校2.2021年软科中国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排名前十高校3南京大学江苏南京4浙江大学浙江杭州5同济大学上海6复旦大学上海7南开大学天津8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9天津大学天津10中山大学广东广州3.环境科学专业就业方向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可从事城市景观规划、绿色建筑设计,环境保护、环境科学研究、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规划、污染治理等工作。
高等学校本科环境工程专业规范
高等学校本科环境工程专业规范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一、专业教育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专业名称:环境工程专业代码:081001所属门类:工学环境与安全类1.专业发展历史与现状随着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和环保事业的发展,为环境保护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成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1973年开始,我国个别学校在给水排水工程、化学工程、冶金工程等本科专业中开设了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课程或设置了废水、废气治理专业方向。
1977年恢复高考时,我国有数所高校开始按工学环境类本科专业招生,专业名称包括“环境工程”、“三废治理与综合利用”、“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环境保护”、“环境污染防治工程”等。
从1978年开始,更多高校采用了“环境工程”这一本科专业名称。
1979年教育部修订颁发的工科专业目录中列入了“环境工程”专业,隶属于土木类。
1984年,教育部对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进行了规范,在工学中设置了“环境工程”(专业代码1401,相近专业:环境监测)和“环境监测”(专业代码1402,相近专业:环境工程、工业分析)两个本科专业,并试办“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代码:试22)本科专业。
在1987年、1993年原国家教委对本科专业目录进行的修订中,仍保持了环境类工科专业设立“环境工程”、“环境监测”和“环境规划与管理”三个专业的体系,其中“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可兼授理学、工学学位。
1997年4月,原国家教育委员会以教高[1997]13号文发出关于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的通知,开始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建国以来的第四次全面修订。
修订后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于1998年颁布,其中工学的环境类本科只设一个专业,专业名称“环境工程”(专业代码:081001,相近专业:环境科学、给水排水工程),隶属环境与安全类。
新的“环境工程”专业得到加强与拓宽,涵盖了原来的“环境工程”、“环境监测”、“环境规划与管理(部分)”、“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部分)”、“农业环境保护(部分)”等原有专业。
环境工程原理
专业核心课程(9门)及教学基本要求 • • • • • • • • • 环境监测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环境工程原理 水污染控制工程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 环境规划与管理 环境评价
一、“环境工程原理” 的定位与重要性
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
工程学基础:阐述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 论,包括物料与能量守恒原理以及热量与 质量传递过程的基本理论等。
分离过程原理:阐述沉淀、过滤、吸收、吸附、
离子交换、膜分离等基本分离过程的机理
和基本设计计算理论。
转化过程原理(反应工程原理):主要阐述化 学与生物反应计量学及动力学、各类化学
与生物反应器的解析与设计理论等。
三、“环境工程原理”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胡洪营、张旭、
黄 霞、王伟合编
郝吉明教授主审
审稿委员会:
郝吉明教授 姚重华教授 金毓荃教授 陈杰瑢教授
三、“环境工程原理”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环境工程专业补充标准
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2009年5月)
3.1.3专业基础类课程(至少11学分) (1)环境科学概论 · · ·· · · (2)环境工程原理或化工原理 主要包括物料与能量衡 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流体流动以及热量和质量传递 的基本理论;各种典型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计算及 设备,如:沉淀、过滤、吸附、吸收、离子交换、萃 取和膜分离等;典型化学和微生物反应的计量学、动 力学及其研究方法、环境工程中各类化学和生物反应 器的操作原理、基本结构及设计计算方法等。
一、“环境工程原理” 的定位与重要性
课程定位与重要性:
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专业基础课(必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学校本科环境工程专业规范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一、专业教育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专业名称:环境工程专业代码:081001所属门类:工学环境与安全类1.专业发展历史与现状随着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和环保事业的发展,为环境保护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成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1973年开始,我国个别学校在给水排水工程、化学工程、冶金工程等本科专业中开设了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课程或设置了废水、废气治理专业方向。
1977年恢复高考时,我国有数所高校开始按工学环境类本科专业招生,专业名称包括“环境工程”、“三废治理与综合利用”、“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环境保护”、“环境污染防治工程”等。
从1978年开始,更多高校采用了“环境工程”这一本科专业名称。
1979年教育部修订颁发的工科专业目录中列入了“环境工程”专业,隶属于土木类。
1984年,教育部对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进行了规范,在工学中设置了“环境工程”(专业代码1401,相近专业:环境监测)和“环境监测”(专业代码1402,相近专业:环境工程、工业分析)两个本科专业,并试办“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代码:试22)本科专业。
在1987年、1993年原国家教委对本科专业目录进行的修订中,仍保持了环境类工科专业设立“环境工程”、“环境监测”和“环境规划与管理”三个专业的体系,其中“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可兼授理学、工学学位。
1997年4月,原国家教育委员会以教高[1997]13号文发出关于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的通知,开始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建国以来的第四次全面修订。
修订后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于1998年颁布,其中工学的环境类本科只设一个专业,专业名称“环境工程”(专业代码:081001,相近专业:环境科学、给水排水工程),隶属环境与安全类。
新的“环境工程”专业得到加强与拓宽,涵盖了原来的“环境工程”、“环境监测”、“环境规划与管理(部分)”、“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部分)”、“农业环境保护(部分)”等原有专业。
目前,我国环境工程专业的招生及专业设置仍以1998年修订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为基础。
在国家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事业大发展和对环境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的大背景下,近年来我国的环境工程专业教育高速发展,设有环境工程本科专业的学科点持续增加,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至2004年,全国设有环境工程本科专业的学校达到247所,年招生人数已达到2万人左右。
我国环境工程专业设置的发展情况见下表。
我国环境工程专业设置发展表时间1977年1987年1995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4年专业点数73652149175198247为了推进全国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和建设,加强对专业教育的指导,推进全国环境工程类专业教材建设,教育部于1985年批准成立了高等工业学校环境工程类教材委员会。
1990年,教材委员会改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1991年成立了第二届高等学校环境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1995年成立了第三届高等学校环境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
2001年,教育部统一按大类成立了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设立了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下设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两个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在教育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全国环境类专业教育的研究、咨询、指导、服务工作。
2.本专业的主干学科概况本专业的主干学科方向包括: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物理性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
农业环境保护、环境地质、生态保护与生态工程等也是近年来新的发展方向。
3.主干学科的方法论介绍本专业着重于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培养模式中以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及工程技术三类基础课程构筑平台。
化学类、生物类、力学类课程则成为这一专业平台下贯穿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课程的三大支柱。
培养过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工程实践训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对环境工程理论与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对相关学科理论与专业知识的基本了解,使学生把专业理论与解决工程的实际紧密结合,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4.本专业的相关学科及影响本专业教育的因素本专业的相关学科包括环境科学,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化学工艺与工程。
环境科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解决环境工程中的科学问题,它为环境工程学科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给水排水工程主要以市政用水为研究对象,专业内容包括自来水的取水、输配水系统、处理工艺与工程;污水收集系统和处理工艺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和消防系统、工业给水与排水及水资源保护等,与环境工程中水处理研究方向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
化学工艺与工程专业的反应工程与分离工程为环境工程提供了理论基础。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内容主要有建筑物理环境、室内环境及其设备系统、建筑公共设施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在改善室内环境品质方面与大气污染控制有相通的技术基础。
与本专业相关的学科还包括生物工程、土木工程、交通工程、水利工程、地质工程、材料工程、能源工程、农业工程、信息技术等。
本专业的学生根据需要了解这些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达到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学会用相关学科所涉及的工程措施来控制环境污染,同时也通过环境技术和工程来解决这些工程所产生的环境问题。
二、本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1.本专业培养目标环境工程是一门与土木建筑、化学工程、生物学、气象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相关的交叉学科,通过评价人类生产和社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用具体的工程、规划和管理措施,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环境与资源,使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
本专业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具备水、气、声、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和给排水工程、环境规划和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进行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及运营管理能力,制定环境规划和进行环境管理的能力,以及环境工程方面的新理论、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研究和开发能力,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环境工程学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本专业基本学制四年,所授学位为工学学士。
本专业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
本专业人才培养应具备以下要求:(1)素质结构要求思想道德素质: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法制意识、诚信意识、团体意识。
文化素质: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文学艺术修养、现代意识、人际交往意识。
专业素质:具备良好的科学素质和工程素质。
科学素质包括科学思维方法、科学研究方法、求实创新意识、科学素养;工程素质包括工程意识、综合分析素养、价值效益意识、革新精神。
身心素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
(2)能力结构要求获取知识的能力: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设计能力、计算机及科学技术应用能力。
应用知识能力:具备良好的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综合试验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工程综合能力。
创新能力:具备良好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试验能力、科技开发能力、科学研究能力。
(3)知识结构要求工具性知识: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文献检索、方法论、科技方法、科技写作等方面的知识。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法学、文学、历史学、哲学、思想道德、政治学、艺术、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自然科学知识: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工程技术知识:工程制图、工程力学、化学工程基础、工程管理、电工电子学、土建基础等方面的知识。
经济管理知识: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专业知识:本专业确定的主干学科的科学基础知识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理论,掌握数学、物理学、化学、外语、计算机应用等;专业方向知识包括工程流体力学、工程制图、电工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生物学)、生态学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资源工程、生态工程等专业知识。
三、本专业教育内容和体系1.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内容及知识结构的总体框架(1)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内容及知识结构设计的理论依据根据高等院校理工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要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
通过设计适当的知识体系为载体来进行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强化知识结构的设计与建设,使每一个知识模块构成一个适当的训练系统。
(2)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内容及知识结构的总体框架环境工程专业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由普通教育(通识教育)内容、专业教育内容和综合教育内容三大部分及15个知识体系构成:普通教育内容包括:①人文社会科学:文学、历史学、哲学、思想道德、政治学、艺术、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
②自然科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方面。
③经济管理: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
④外语。
⑤计算机信息技术:计算机程序语言、计算机绘图及信息技术应用。
⑥体育。
⑦实践训练:军事训练、社会调查等方面。
专业教育内容包括:①相关学科基础:力学类课程、工程制图、电工学、生物学等方面。
②本学科专业方向: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物理性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监测、环境规划和管理、环境评价等方面。
③专业实践训练: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
综合教育内容包括:①思想教育。
②学术与科技活动。
③文艺活动。
④体育活动:课内与课外体育锻炼活动。
⑤自选活动等。
2.构建知识体系(1)本专业知识体系一览①通识教育知识: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理论,掌握数学、物理学、化学、外语、计算机应用等基础理论知识。
②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力学、工程制图、电工学、环境工程原理或化工原理、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③专业知识: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评价、清洁生产、生态工程等知识。
(2)每个知识领域包含的核心知识单元及应选修的知识单元①通识教育知识单元德育教育类的核心知识单元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军事理论等。
外语的听、说、读、写能力。
计算机类的核心知识单元包括:计算机文化、计算机软件及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体育:达到国家高等学校本科生体育锻炼标准。
数学与工程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物理:大学物理及大学物理实验。
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及其实验。
工程制图: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
②专业基础知识单元力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或水力学,工程制图,电工学,环境工程原理或化工原理,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或环境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