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思潮

合集下载

教育救国思潮的形成与发展

教育救国思潮的形成与发展

教育救国思潮的形成与发展中国的教育救国思潮始于晚清时期,这一思潮与日本侵华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矛盾和冲突紧密联系在一起。

晚清时期洋务运动成为反清复明的学术思想,提倡古代中国文明停滞不前的原因是排挤外国文化,把开放性和科学化作为必备的修者原则。

具体的实践步骤为:1、学习外国的科学和技术;2、建立一方新的教育体系,使其具有社会实践性;3、在学习中国古代经典和传统文化方面重视实践性;4、开幕社会实践和改革措施,使中国社会生活得以改善。

日本侵华战争促进了民族社会主义运动的形成,激发了一股新的民族救国运动,认为教育是改革社会,挽救国家的有效途径。

伴随着中国近代史的不断发展,教育救国思潮也在发展。

清末民初,学者们开始探索中国的古代知识,并认为只有汲取古代文化的精华才能为现代中国带来改变。

他们认为只有教育才能激发国家民族的积极性,同时又可以帮助改革国家政治和经济状况,从而挽救国家。

民国初年,“弘治思想”激发了教育救国运动,归纳起来就是“以改革国家为最高准则,以讲学为根本,以促进发展为主要当务之急,以应用科学技术为基础,以之兴衰国家康乐民人”。

1949年建国后,中国提出了把普及教育作为一项国家政治任务的方针,把教育作为实现国家发展大局和改革社会的重要措施。

目标是增强全民族的素质,使其得到有效发展,为实现全面小康而奋斗。

文化大革命以后,围绕全民参与、唤醒实践活力、加强原创力、注重职业教育、突出社会实践、强调应用型、加强劳动教育等的新的教育思想在指导实践中实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的法治教育体系。

中国教育救国思潮是继洋务改良思想之后形成的一股精神浪潮,它凸显了中国国家对社会发展的殷切期望,把科学化教育作为中国当代发展的重要步骤,并试图以此改变中国历史进程。

此外,教育救国思潮在现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史中塑造出一种救国教育精神,这一精神把教育作为改变国家命运的关键,把发展教育作为改革和开放的必然路径。

论中国近代化教育思潮的产生

论中国近代化教育思潮的产生

论中国近代化教育思潮的产生
随着现代化不断推进,中国近代化教育思潮逐渐形成并得到广泛关注。

这一思潮的产生源于中国人民对于教育的迫切需要和对于现代化的渴望。

在晚清时期,中国面临着严峻的政治和经济危机,这使得传统的教育模式逐渐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一些启蒙思想家开始呼吁改革教育,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例如,康有为提出了“新学”思想,强调要注重实用性和创新性;梁启超则主张“教育救国”,认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

随着革命思潮的兴起,教育问题也成为了革命的重要议题。

孙中山提出“教育要革命,革命要教育”,并将教育改革视为国家建设的重中之重。

中国共产党也高度重视教育问题,在教育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实用性和普及性的政策,提高了广大青年和贫困人民的教育水平。

在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

党和政府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全民的教育水平和素质。

今天,中国已经成为发展最快的大国之一,教育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正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总之,中国近代化教育思潮的产生是中国社会变革的必然结果,它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于教育的迫切需求和对于现代化的追求。

这一思潮的形成和发展,为中国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1 -。

明清之际启蒙教育思潮

明清之际启蒙教育思潮

明清之际启蒙教育思潮明清之际,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其中启蒙教育思潮是其中之一。

启蒙教育思潮是指在明清时期,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提倡以实证主义和理性主义为基础的教育理念,倡导人们通过学习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来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

这一思潮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后来的教育改革奠定了基础。

首先,明清之际启蒙教育思潮的兴起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

在明清时期,中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这也促进了人们对教育的重新思考。

知识分子开始重视实证主义和理性主义,强调通过学习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来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

他们认为,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理性的思维,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发展。

其次,启蒙教育思潮的兴起也与社会变革的需求密切相关。

在明清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这种变革需要有一支具有现代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的人才队伍来推动社会的进步。

因此,启蒙教育思潮的兴起,也是社会变革的需要所驱动的。

此外,启蒙教育思潮的兴起还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

在明清时期,西方文化开始传入中国,其中包括了一些现代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

这些新的知识和思维方法对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们开始意识到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需要引进西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总的来说,明清之际启蒙教育思潮的兴起是一个历史的必然。

它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变革的需求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密切相关。

这一思潮的兴起,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的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我们应该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不断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

国家主义教育思潮浅析

国家主义教育思潮浅析

国家主义教育思想浅析摘要:国家主义作为一种教育思潮,兴盛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叶,但从思想的渊源看,可以追溯到清末民初。

所谓国家主义的教育,一是主张教育是国家的工具,教育目的对内在于保持国家安宁与谋求国家进步,对外在于抵抗侵略,延存国脉;二是认为教育是国家的任务,教育设施应完全交由国家负责办理、经营,国家对教育不宜采取放任的态度。

本文试图从思想理论、方针政策方面对国家主义教育思想进行探讨。

关键词:国家主义,教育,思想国家主义教育思想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中国教育界、思想界具有重大影响的一种思潮。

从严格意义上说,国家主义教育思想最早由瑞士著名的教育家裴斯泰洛奇(Johann Heiorichi Pestalozzi)提出。

德国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费希特(Fichet)在裴氏教育思想的基础之上,对内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对外宣扬民族至上的精神,开始形成一种国家主义的教育思想。

中国的国家主义教育思想可以追溯到清末民初。

同治年间容闳、曾国藩等所提倡的兵工教育与光绪甲午战争失败后张之洞所主持的西政教育,其目的都是为了“强国”,这种思想己初具国家主义的教育思想特征,但尚未形成系统。

清末民初,教育界出现的“国民教育”和“军国民教育”思潮均含有国家主义教育的成份,是国家主义教育的渊源或表现形式,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们对“国家至上”的国家主义教育和军国主义教育深恶痛绝,提倡和平主义教育,羞言国家主义的教育已成世界教育的大势。

同时,随着各种西方思想的传入,美国的教育思想也被大量地介绍到中国,尤其是平民主义教育思想挟杜威、孟禄来华之威在中国教育界广为传播,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潮,且在这种教育思潮的影响下,1922年颁布的新学制所体现的“教育本义”,重视个性发展为其本质,几乎没有国家主义教育的色彩,反映了国家主义教育思想处于中衰期。

1922年以后,国家主义教育思想以“新”的面目出现。

余家菊、李璜合著的《国家主义的教育》一书于1923年10月由中华书局出版,他们发起国家教育协会,出版协会丛书,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由此重振。

明末清初启蒙教育思潮

明末清初启蒙教育思潮

明末清初启蒙教育思潮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启蒙教育思潮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变革,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启蒙教育思潮也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兴起。

本文将从启蒙教育的特点、影响以及代表人物等方面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了解明末清初启蒙教育思潮的重要意义。

首先,明末清初启蒙教育思潮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对传统教育的批判和对新知识的追求上。

在这一时期,中国传统的儒家教育体系已经日益陈旧和僵化,而启蒙教育思潮则试图打破这种僵化的传统,提倡对新知识的追求和探索。

启蒙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如王夫之、黄宗羲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对传统教育进行了批判,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他们主张实事求是,注重经验和实践,提倡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这些都是传统教育所不具备的特点。

其次,明末清初启蒙教育思潮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一时期,启蒙教育思潮为后来的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启蒙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们提出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这些理念和方法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例如,王夫之提出的“格物致知”、“致良知”等教育理念,黄宗羲提倡的“天人合一”、“天下为公”等思想,都为后来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最后,明末清初启蒙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夫之、黄宗羲等启蒙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他们通过自己的著作和实践,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们不仅提出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还积极参与了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

他们的思想和实践为后来的教育家和教育改革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明末清初启蒙教育思潮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启蒙教育思潮的特点、影响以及代表人物等方面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对今后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民国时期教育独立思潮评议

民国时期教育独立思潮评议

民国时期教育独立思潮评议民国时期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教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教育独立思潮的兴起成为了这个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

本文从三个方面来评议民国时期的教育独立思潮,包括其背景、主要思想和影响。

一、教育独立思潮的背景民国时期,中国正处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变革之中。

西方国家的思想和文化的介入,使得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质疑传统文化和教育制度,尤其是东学和科举制度。

同样,西方现代化思想的影响,让一些学者开始思考中国教育独立的问题,提出了教育改革的主张。

另外,近代初期的民族危机使得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反思中国教育的现状,包括教育内容、方式以及教育与国家发展的关系等方面。

这种反思成为一种思想火种,逐渐形成了独立思潮。

二、教育独立思潮的主要思想1. 独立精神。

教育独立思潮强调教育不能受任何政治力量的干涉,教育应该独立自主地开展。

同时,也强调知识分子的独立和自由,不能被任何政治组织束缚。

2. 人本主义。

教育独立思潮认为人是教育的核心,注重发扬人性、个性,强调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简单地强调知识的灌输。

3. 文化本位。

教育独立思潮认为教育应该贴近本土文化,充分发扬本土文化的特点和优势,避免附庸外国文化,保护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4. 实用性。

教育独立思潮强调教育应该跟随国家的需求和发展趋势,注重实用性和实践性,使知识得到充分的应用和发展。

三、教育独立思潮的影响教育独立思潮兴起之后,在中国教育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教育独立思潮推广了民主教育的理念。

其次,教育独立主张充分挖掘本土文化、发扬民族精神,推动了以母语为主的教育模式的建立。

第三,教育独立思潮加强了教育的实践性和实用性,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最后,教育独立思潮推动了教育机构的独立,成为政府官方教育机构以外的重要教育力量。

总之,教育独立思潮是中国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力量之一。

它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来看待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赋予教育更多的人本主义,同时也帮助教育更加透明和独立。

中国近代教育思潮.

中国近代教育思潮.
四大必要性: (一)强国保种的必需 (二)增加生产的必需 (三)改良家庭关系的必须 (四)人才利用的必需
1879年底,梁启超和经元善(上海电报局长)等 一起创办了我国近代影响较大的经正女学
维新教育思潮的历史影响
对教育作用与地位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对普及教育以开民智的呼吁,大大超过了洋务 派在近代教育方面的主张。
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 六七十年代的洋务运动是对这种改良思想的实践
第二阶段
时间:19世纪七八十年代 代表人物:王滔、马建忠、郑观应等 类别: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 政治主张:A、学习西方建立议院政治;
B、实行君主立宪制; C、让资产阶级有参政机会
第二阶段
教育主张:
A、扩大教育内容 B、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建立近代形式的大、中、
对西方近代学制的宣传,为后来我国近代学制 的诞生,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谢谢观赏!
Thanks!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3、省立大学
首都设京师大学堂,全国最高学府,管理歌声教育的行政机构
京师大学堂的建立—— 标志着我国近代大学教育建设的开始
5、强调师范教育
梁启超称师范教育为“群学之基”,各级学校离 开此础,均无从谈起。
中国革旧学、兴新学,必须以立师范学堂为第一 义。
维新派中既重师范,又将其付诸实施的是状元实 业家——张謇
张謇一生创办了370多所学校(通州师范,复旦公学等),为教育事 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被称为“状元实业家”。

明清启蒙教育思潮特点

明清启蒙教育思潮特点

明清启蒙教育思潮特点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重要发展阶段。

在这一时期,启蒙教育思潮开始逐渐兴起,并在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清启蒙教育思潮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明清启蒙教育注重实用性。

在这一时期,教育不再仅仅是为了传承经典和培养士人,而是开始注重培养实用人才。

启蒙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技能,强调实践教学和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

这一特点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教育功能的重新认识,也为后来中国教育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明清启蒙教育强调个性发展。

在这一时期,教育开始重视个体的发展和个性的培养,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启蒙教育倡导“因材施教”,注重发现和培养学生的特长,提倡个性化教育,这在当时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教育理念,也为后来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再次,明清启蒙教育强调实证主义。

在这一时期,启蒙教育开始倡导实证主义的教育观念,注重通过实践和观察来获取知识,强调实践经验的重要性。

这一特点反映了当时教育思想的更新和进步,也为后来中国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最后,明清启蒙教育强调社会责任。

在这一时期,启蒙教育开始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倡导“立德立言”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这一特点反映了当时教育思想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也为后来中国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总的来说,明清启蒙教育思潮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实用性、个性发展、实证主义和社会责任等方面。

这些特点不仅在当时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来中国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明清启蒙教育思潮的兴起,标志着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重要转变,也为中国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古代乡村教育思潮

中国古代乡村教育思潮

中国古代乡村教育思潮一、先秦时期的乡村教育思潮1. 儒家的乡村教育理念- 孔子- 孔子的教育思想中有许多涉及乡村教育的部分。

他主张“有教无类”,这一理念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使得乡村平民也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在乡村教育内容方面,孔子重视“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传授。

例如,“礼”可以规范乡村社会的伦理秩序,让村民懂得长幼尊卑等社会关系;“乐”能够陶冶村民的情操,促进乡村文化生活的丰富。

- 孔子还提倡因材施教,他认为不同的乡村子弟有着不同的资质和特点,应该根据他们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他的教育方法如启发式教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同样适用于乡村教育,能够激发乡村子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考能力。

- 孟子- 孟子提出“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庠序在当时是乡村学校的形式,孟子强调要重视乡村学校的教育,向村民传授孝悌等道德观念。

他认为通过这样的教育,可以使乡村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家庭和睦,邻里和谐。

孟子的性善论也为乡村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善端,通过教育可以将这些善端发扬光大,从而提升整个乡村的道德水平。

2. 墨家的乡村教育思想-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其教育思想也反映在乡村教育中。

墨家注重实用技能的传授,对于乡村子弟来说,他们教授木工、机械制造等技艺。

墨家还提倡平等的教育,不论贫富贵贱,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在乡村社会,墨家的教育理念有助于提高村民的生产技能,改善生活条件,同时也传播了平等互助的思想观念,促进乡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乡村教育思潮1. 汉代的乡村教育发展- 在汉代,统治者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正统思想,也深刻影响了乡村教育。

汉代在乡村设立了乡学,以儒家经典为主要教学内容。

地方官员重视对乡村教育的推广,例如文翁在蜀地兴学,他选派乡村子弟到京城学习,然后回来任教,促进了当地乡村教育的发展,提高了乡村子弟的文化素养,也有利于儒家思想在乡村的传播,加强了中央政权对乡村的思想控制。

明清时期教育思潮和五四运动教育思潮

明清时期教育思潮和五四运动教育思潮

明清时期教育思潮和五四运动教育思潮明清时期教育思潮和五四运动教育思潮主要涉及平民教育思潮、工读主义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科学教育思潮、国家主义教育思潮。

1.平民教育思潮平民教育是“五四”时期影响最为广泛的一种教育思潮。

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对于平民教育思潮的形成,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1915年,陈独秀在《今日之教育方针》一文中,提出要“以人民为主人,以执政为公仆”,从而确立教育的“惟民主义”方针,要求一切学校教育机关向全民开放,使“引车卖浆之徒,瓮牖绳枢之子”,均能进学校读书。

俄国十月革命后,李大钊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平民主义,或“纯正的平民主义”,就是要把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一切特权阶级完全打破,主张无论是什么人,都应无条件地享受平等受教育的权力。

1919年3月,邓中夏发起组织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该团“以增进平民知识,唤起平民之自觉心为宗旨,”“以教育普及与平等为目的”。

1919年10月,北京高师的部分教职员和青年学生,在杜威来华讲演的影响下,组织了“平民教育社”,以研究、宣传、实施平民教育为宗旨,并创办《平民教育》杂志,希望通过平民教育来实现平民政治,明确提出平民教育就是要“教国民人人都有独立人格的与平等思想的教育”。

1920年,晏阳初归国后,在上海、长沙、烟台、杭州、嘉兴等地作了大规模识字运动的试验,轰动一时。

1923年8月,由朱其慧、陶行知和晏阳初发起,在北京清华学校召开全国平民教育大会,会议决定在北京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

此后,总会通过各地分会在全国20多个省市开办了大量“平民学校”,设立了许多“平民读书处”、“平民问字处”,还设立了广播电台,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平民教育运动。

1925年以后,平教会工作逐渐向农村转移。

1929年秋,平教会总部也由北京迁往河北定县。

平民教育运动逐渐为乡村教育运动所取代。

2.工读主义教育思潮工读主义思潮也是“五四”时期盛行的一种教育思潮。

中国教育史新文化运动和20世纪代的教育

中国教育史新文化运动和20世纪代的教育

三、内容 (三)说明与附则
三、内容
(四)课程标准
1、上课按分钟计时,规定初小前两年每周不少 于1080分钟,后两年不少于1260分钟,高小每周 不少于1440分钟。 2、小学取消修身课,增加公民、卫生课,将手 工改为公用艺术,图画改为形象艺术;后又将初 小的卫生、历史、公民、地理合为社会科,增加 自然园艺科;将国文改为国语,体操改为体育。
二、农民运动讲习所
1924年7月,农民运动讲习所成立,是国共合作时期培 养农民运动的干部学校和全国农民运动研究中心。初名广 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办了六届。国民政府迁到武汉回, 1927年3月,讲习所也搬到武汉,改名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办了一届。讲习所的教学活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 国农村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采取课堂讲授与课外实习、自 学与集体讨论、实际调查研究的方式。农民运动讲习所为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培养了一批从事农民运动的骨干。
五、评价
(二)1922年新学制主要采取当时美国已经实行 了10多年的“六三三制”,表明中国现代教育制 度从效法日本转向了效法美国,由军国民主义教 育转向了平民主义教育。但它却并非盲从美制, 而是中国教育界经过长期酝酿、集思广益的结晶。 新学制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新教 育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中国近代以来的学制体系 建设的基本完成。
二、教育思潮
(一)平民教育思潮 (二)国家主义教育思潮 (三)工读主义教育思潮 (四)职业教育思潮 (五)科学教育思潮
三、教育团体
(一)全国教育会联合会 (二)中华职业教育社 (三)中华教育改进社 (四)中国科学社
第二部分 壬戌学制
一、产生原因
(一)民族工业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而壬子癸丑学制不合时宜 (二)新文化运动促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育改革:动摇传 统教育的根基;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外 国教育理论的传入和新教育思潮形成

中国教育史 第十三章新文化运动和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

中国教育史 第十三章新文化运动和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
育,初中也可视需要兼设各种职业课程,
高中则是普通科与职业科并立,这样就在
各个层次上兼顾学生升学和就业两种准备, 使学生有较大发展余地,适应不同发展水
平学生之需。
四、特点
(四)将幼稚园正式列入学制中的一级教 育,标志着幼儿教育的地位得以确立。 (五)不再单列出女子学校,意味着承认 男女受教育的完全平等。
三、内容
(一)七项标准
各地方、各学校的自主性;职业科地 位的提高,在初中学习3年的基础上再学3 年,有利于学习到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因此基本上解决了壬子癸丑学制中存在的 问题。
三、内容
(二)学制体系
学制采用的是美国式的“六三三”分 段标准,故又称“六三三学制”。从纵向 看,小学6年,初小和高小4-2分段。中学 6年,初中和高中3-3分段。大学4至6年。 小学之下有幼稚园,大学之上有大学院。 从横向看,与中学校平行的有师范学校和 职业学校。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培养了一批从事农民运动的骨干。
三、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其正式名称是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创立于1924年5月,因校址在广州南边的黄埔岛上,所以称
之为“黄埔军校”。1926年更名为中国国民党中央军事政 治学校。军校的课程设置分军事和政治两类。除正式的课
堂讲授外,还经常组织各种专题讲演。黄埔军校在国共合
二、农民运动讲习所
1924年7月,农民运动讲习所成立,是国共合作时期培
养农民运动的干部学校和全国农民运动研究中心。初名广
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办了六届。国民政府迁到武汉回, 1927年3月,讲习所也搬到武汉,改名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办了一届。讲习所的教学活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
国农村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采取课堂讲授与课外实习、自 学与集体讨论、实际调查研究的方式。农民运动讲习所为

教育救国思潮

教育救国思潮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教育救国思潮摘要教育救国思想作为一股重要的社会思潮,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它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救国主张之一,是民族危机和忧患意识的共同产物。

它的兴起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萌发时期、勃兴时期、发展时期、高涨时期、拓展时期。

教育救国思潮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深远的社会思潮,具有合理性和进步性,同时,也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关键词教育救国思潮;发展历程;进步性;局限性AbstractThe education saves the nation the thought to take an important social ideological trend, once had widespread and the profound influence in the Chinese modern history. It is the modern China society saves the nation one of positions, is the national crisis and the sense of hardship common product. Its starting has experienced the following several stages approximately with the development: Germination time, vigorous growth time, development time, surging upward time, development time. The education saves the nation the ideological trend to take in the Chinese modern history to affect the profound social ideological trend, has the rationality and progressive, simultaneously, also has certain historical limitation.Keywords The education saves the nation the ideological trend; development process ;progressive; limitation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教育救国思潮

教育救国思潮

教育救国思潮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迫使腐朽无能的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近代中国社会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深渊。

面对列强的疯狂侵凌和清政府的衰败无能,中华民族的爱国热情再度高涨。

席卷全国的义和团运动给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列强以同样沉重的打击。

迫于舆论,奄奄一息的清政府无可奈何地实行所谓的“维新新政”,改革教育亦成为“新政”的主要内容之一。

教育改革的推行亦维教育救国思想再度兴起以良好的契机。

教育救国论者们又重新活跃在社会舞台上,开始大力鼓吹“启民智,兴学堂”,鼓吹国民教育,宣扬教育救国思想。

宣传教育救国思想,投身教育,培育人才似乎是潮流所趋。

许多戊戌维新时期的教育救国论者们在原有的思想主张的基础上更加努力地宣传教育救国思想。

梁启超等人认为戊戌维新失败的原因就在于人才缺乏,民智未开。

亦有人鉴于变法之喋血后果,意味到朝廷之腐败,亦投身教育,兴学育人以救国自强。

众多报刊杂志推波助澜,积极宣传教育救国思想。

“人无教育,就不能自立,国无教育,就不能自强。

”“国家的强弱全在教育的兴废,天下世界,从来没有教育废了,国家会强的;教育兴了的,国家会弱的。

”甚至,一些革命刊物亦默认教育救国之主张。

《白话》杂志就登载文章论证“救中国的衰弱必以教育为急务。

”很多仁人志士都认为:“中国尚有一丝希望,全在振兴教育。

”霎时间,教育救国思想声浪高涨,“智争学战”成为普遍的呼声。

众多有识之士莫不将振兴学务,发展教育,培育人才为救国保种的唯一途径,为实现他们的救国理想而奔走呼号。

《辛丑条约》的签订,给外国殖民者的文化侵略大开方便之门。

借助传教士的传教活动,帝国主义殖民者推广其殖民统治和殖民思想。

教会学校亦不是陌生事物了。

各帝国主义列强竟先效仿,在各自势力范围和租借地创办教会学校,传播奴役殖民地人民的宗教精神。

帝国主义的宗教活动给人民群众带来巨大的伤害,激起了各地群众的强烈反抗。

早在义和团运动初期,各地反抗教会的“教案”时有发生。

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教育思潮

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教育思潮

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教育思潮“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是一个急剧变革的历史时期,教育思想和教育改革也异常活跃,将教育和救国联系在一起是其显著特点。

20世纪20年代前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教育思想大量传入中国,激发出中国知识分子的教育改革热情。

在短短的十余年时间里,各种教育思潮、教育运动和教育实验层出不穷,大大促进了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

1.平民教育思潮宣传平民教育思想、投身平民教育运动的有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平民教育思潮的共同点在于批判传统的“贵族主义”的等级教育,破除千百年来封建统治者独占教育的局面,使普通平民百姓享有教育权利,获得文化知识,改变生存状况。

2.工读主义教育思潮工读主义思想萌发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蔡元培等人对旅法华工的教育活动,后又受一次大战后国际工人运动和“劳工神圣”思想的影响,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激荡,渐次形成颇具声势的工读主义思潮,出现工读互助的教育实践活动。

其基本内涵有:以工兼学、勤工俭学、工人求学、学生做工、工学结合、工学并进,培养朴素工作和艰苦求学的精神,以求消弭体脑差别。

3.职业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是由清末民初的实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发展演变而来。

由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加之新文化运动兴起后民主战士对传统教育脱离社会、脱离生产的抨击,从1915年起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多次提出推行职业教育的议案,早期主张实用主义教育的人士大多转而提倡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思潮逐步形成。

授人一技之长和促进实业发展这两点是职业教育思潮的基本内涵。

4.勤工俭学运动辛亥革命前,自费留学生中出现“俭学”之风,同时,在法国的李石曾通过“兼工与学”使来自农村的华工得到教育。

受此启发,1912年吴稚晖等在北京发起组织“留法俭学会”并设预备学校于方家胡同,吴玉章等发起组织“四川俭学会”和预备学校。

上海也组织了留英、留法俭学会,意在“兴苦学之风,广辟留欧学界”,输入“民气民智先进之国”的文明,创造“新社会、新国民”。

20年代中国教育思潮与教育改革运动人物—蔡元培

20年代中国教育思潮与教育改革运动人物—蔡元培

20年代中国教育思潮与教育改革运动人物—蔡元培蔡元培是中国近代著名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民主主义教育家。

民国成立之初,他被任命为中国第一任教育总长,对于中国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关于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在考试中主要是以选择、判断等客观题方式出现,考试频率不算很高,但是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对于中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学习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一、“五育并举”教育1912年初,蔡元培发表著名的教育论文《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从“养成共和国健全之人格”的观点出发,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思想。

(一)军国民教育近代的中国社会积贫积弱,人们因为鸦片的侵蚀,身体机能受到极大的损伤,以至于在和外界交战时落于下风。

蔡元培提出军国民教育是想通过提高中国国民身体素质,寓兵于民,对抗军阀外侵,捍卫民主共和(二)实利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即是“以人民生计为普通教育之中坚”,旨在密切教育与国民经济生活的关系,加强职业技能训练,使其能发挥提高国民经济能力和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

(三)公民道德教育军国民教育和实利教育可以使中国富国强兵,但是公民道德教育,是养成健全人格之本。

因此公民道德教育是五育的核心。

蔡元培说“何谓公民道德?曰法兰西之革命也,所标榜者,曰自由、平等、博爱。

道德之要旨,尽于是矣。

”由此可见,蔡元培所提倡的是西方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念,主张用自由、平等、博爱的资产阶级道德,作为进行道德教育的内容。

(四)世界观教育世界观教育是蔡元培所独创并且是五育中的最高境界。

世界观教育要求人们实现思想言论、意志的自由,不要被某一学说或者教义束缚,这一观点具有解放思想的作用。

(五)美感教育大力提倡美育,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重要特点,他认为美感教育不仅具有与宗教相同的性质和功能,而且可以避免宗教的保守性。

所以他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

蔡元培认为“五育”不可偏废,其中军国民教育为体育,实利教育为智育,公民道德教育为德育,美感教育可以辅助德育,世界观教育将德智体合而为一,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简述我国二三十年代教育思潮

简述我国二三十年代教育思潮

在中国的二三十年代,教育思潮多种多样。

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关键时期,教育思潮也受到这一时代背景的巨大影响。

其中,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潮是当时教育界最主要的思潮之一。

马克思主义教育认为,教育是一种工具,用来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共产主义建设者。

因此,在这个时期,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教育界占据了主导地位。

另外,在二三十年代,中国教育界还出现了许多其他的教育思潮。

例如,新教育运动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生活教育运动强调以实践为基础,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道德和情感培养。

这些思潮对当时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明清时期启蒙教育思潮

明清时期启蒙教育思潮

明清时期启蒙教育思潮首先,明清时期启蒙教育思潮的兴起与社会变革密切相关。

明清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落,新的社会阶层逐渐崛起。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开始对传统封建教育进行反思,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和要求。

启蒙教育思潮的兴起,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变革中孕育而生的。

其次,明清时期启蒙教育思潮的兴起与儒学的变革密切相关。

在明清时期,儒学逐渐成为中国教育的主流思想,但同时也受到了一些人士的质疑和批判。

他们认为传统的儒学教育过于注重经书的死记硬背,缺乏实际应用和创新精神。

因此,他们开始提出启蒙教育的理念,主张注重实践、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倡“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

再次,明清时期启蒙教育思潮的兴起与科技进步密切相关。

在明清时期,中国科技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为启蒙教育思潮的兴起提供了重要的社会基础。

人们开始意识到,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

因此,启蒙教育思潮得以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迅速发展壮大。

最后,明清时期启蒙教育思潮的兴起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启蒙教育思潮的兴起,使得中国教育逐渐走向了多元化和现代化的道路。

人们开始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提倡注重实践、注重思维能力的教育理念,这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同时,启蒙教育思潮的兴起也为后来的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总之,明清时期启蒙教育思潮的兴起,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重要事件,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的兴起与社会变革、儒学的变革、科技进步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为后来的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启蒙教育思潮的兴起,标志着中国教育迈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为中国教育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20世纪20年代我国的两大教育思潮述论

20世纪20年代我国的两大教育思潮述论

20世纪20年代我国的两大教育思潮述论
徐宝安
【期刊名称】《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2(030)003
【摘要】20世纪20年代我国教育思潮主要有以下两种:一、平民主义教育思潮.这一思潮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批判封建教育,要求打破教育为少数人所垄断的局面,使普通平民获得文化知识.二、工读主义教育思潮.它是在进步青年要求新生活的急切愿望下,作为一种新社会、新制度、新生活的模式而出现的.由于提倡工读主义者的信仰不同,对工读的社会意义、目的的理解不尽相同,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总页数】2页(P103-104)
【作者】徐宝安
【作者单位】平顶山市工业学校,河南,平顶山,46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0
【相关文献】
1.20世纪20年代《申报》化妆品广告述论 [J], 杨齐福;王彦妮;
2.现代两大哲学思潮与教育改革——20世纪教育改革中科学与人学之争 [J], 吴忠魁
3.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学两大学派之比较分析 [J], 李红芳
4.20世纪20年代我国的教育思潮述略 [J], 刘红瑞
5.20世纪美国三大美术教育思潮述论 [J], 周春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主要课程流派一、古代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孔子、孟子孔子:教育目的:培养“士”,其标准就是“君子”“君子”有两个条件,第一是要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即修养自己。

第二是要是老百姓都得到安乐,既有治国安民之术。

一是德,二是才,君子要德才兼备,以德为主。

教学科目:1.子以四教:文、行、忠、信2.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材: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政治道德教育与文化知识教育两部分,而已政治道德教育为重点。

“行、忠、信”都属于政治道德教育范围,“文”一部分是政治道德教育,另一部分是文化知识教育。

教育内容中宗教成分较少,他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孔子不愿谈论鬼神和死后的问题,显示了对于宗教的冷淡态度,孔子以后,儒家继承了这一观点,形成了中国传统教育的一个特点。

教育内容中自然知识比较匮乏,涉及生产技艺和理论性的自然知识的研究和传授比较少。

孔子说“君子不器”。

在孔子思想中,自然只是作为类比逻辑的借喻物,没有成为研究对象,这对中国古代教育史发生了深广的影响。

中国古代教育内容和考试内容都排斥科技知识,这对中国古代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孔子对于中国古代课程的突出贡献就在于教材建设。

他“删诗书,定礼乐,修春秋”,整理并发展了殷商以来的文化,编写了六经,为历时两千多年的中国古代学校的教材建设奠定了基础。

他在教材建设上的成就确乃古代教育史上所罕见的。

孟子;教育目的:1.培养“君子”、“圣贤”、“大丈夫”。

也是要求以德为主,德才兼备。

2.与孔子不同的是,孟子明确提出了办学校的目的在于“明人伦”,即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教育内容:以伦理道德为主体教材: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墨家学派代表人物:墨子教育目的:培养“兼士”或“贤士”兼士必须具备三个标准:“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尚贤上》),及有德有才。

所谓“厚乎德行”,这与儒家把德行的修养列在首位一样,但儒家偏重于自我的道德完善,而讳言功利,但是墨子则公开宣传,只有对全社会能产生实际利益的行为,才是道德的行为。

所谓“辩乎言谈”,指善于辞令,能说服人,能言善辩,奔走教说,改变社会风气,实现其政治理想。

所谓“博乎道术”,指通晓治国的道理和方法,不仅掌握墨家的中心思想,而且要掌握实用技术。

总之,贤士或兼士必须具有“兼爱”的精神,长于辩论,明辨是非,又道术渊博,有益于世的人才。

教育内容:以兼爱的中心思想为教,同时重视文史知识的学习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生产劳动实用技术的传习。

墨子重视《诗》、《书》、《百国春秋》等教学,更重视自然科学知识(包括几何学、力学、光学、声学)的教学。

从墨家留下的教学记录中,可以见到我国古代生产技术向科学理论飞跃的最早的优秀成果。

墨家的内容的是十分丰富的,大大突破了“六艺”的范围。

不过墨子不适当的提出了“非乐”,不加分析地反对音乐和一切文娱活动,忽视音乐与没有在陶冶情感方面的作用以及健康的音乐对于形成优秀的音乐对形成道德品质所产生的巨大感染力,这当然是片面的,错误的。

道家学派代表人物:老子、庄子老子:教育目的:培养“圣人”,(老师说这圣人用的不好,儒家也培养圣人,所以需要在斟酌)就是培养能够按照自然之道的规律来治理国家的执政者。

老子理想的执政者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他说:“我有三宝,持而守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故能器长。

”(《老子》67章,以下引用《老子》只注章次),老子认为,“慈”、“俭”和退让三者是治理国家的三个法宝。

教育内容并无涉及法家学派代表人物:商鞅、韩非子教育目的:培养耕战“耕战之士”或“法术之士”这种“士”能“远见而明察”“强势而劲直”。

教育内容:以法为教儒墨道法的各家思想之比较1.教育目的儒家:君子墨家:兼士法家:法术之士道家:圣人各家未来维护自己的教育目的,贬斥别家所追求的培养目的。

如墨家主张培养“兼士”,便轻蔑地讥讽儒家的“君子”。

儒家攻击墨家的“兼爱”是一视同仁,爱无差别,所以孟子辱骂“兼士”是无父无君,如同禽兽。

法家斥责儒家的“君子”与墨家的“兼士”是虱子,蠢虫。

儒家也“回敬”法家,说法家培养的“法术之士”是少仁义如同虎豹。

2.教育内容儒家:以道德教育为主,但道德教育是通过知识教育进行的。

孔子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教材。

孔子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孔子很重视总结,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他一生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尧舜禹以来的到夏商周三代的传统文化进行一番整理,做出了总结。

墨家:墨家的教育内容与孔子不同,虽然墨子也讲过《诗》《书》,给《诗》《书》保留了一定地位,但是孟子引用《诗》《书》是为了给他自己的学说作证。

至于《礼》《乐》,墨子全盘否定它们的价值。

墨家重视武艺的学习,墨子本人就“善守御”,这是为他的“非攻”学说服务的。

“以毒攻毒,以战止战”。

墨家重视自然科学的研究,重视科技教育,在墨家后学所著的《墨经》中,涉及到几何学、物理学、光学、力学等方面的知识,为我国科技发展史和科技教育写下了极为难得的光辉篇章。

这些都说明墨家的教育内容大大突破了儒家“六经”的范畴。

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墨子也不同于孔子,墨子提出“述而且作”的思想。

他说对于传统文化中好的东西应该述说它,而对于现代文化中好的应该自己去创作,希望好的东西越来越多。

法家:法家的教育内容突出“法”,即“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

同时也重视军事教育,提高人民的实际作战能力,培养勇敢善战的精神。

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法家是断然否定的。

商鞅说“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必多是也”,商鞅从“反古”“循礼”思想出发,对传统文化“诗书礼乐”以及“仁义孝悌”等道德予以否定。

道家:道家的教育内容不同于儒、墨、法家。

道家没有书本教材,因为道家不主张读书,要人们回到浑浑噩噩的原始自然状态。

道家以自然之道即“天道”为教育内容,要去人们完全听凭与自然,所以重视贵“无”、知“常”、守“柔”,把这些当做教育内容。

对于传统文化,道家是持反对意见的。

道家反对任义孝悌,也反对知识文化,反对礼乐,反对法律,反对一切技能技巧。

总之道家否定传统文化,否定一切文明的价值。

二、近代洋务教育思潮洋务教育思潮是在洋务运动中勃然兴起的向西方学习西学、西艺的教育思想,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规模宏大的洋务教育运动。

在这种教育思潮的推动下,中国创立了第一批新式学堂,派遣了第一批留学生,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学制,培养出了第一批科技知识人才,使中国教育有传统的儒学独尊向近代新式教育转化。

核心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但他们有不希望培养出来的人危及到封建专制统治。

他们最为理想的教育目标是能够培养出这样的人才,既具有儒家伦理纲常名教的思想和品德,同时又能运用西方的科学技术并能从事洋务的人才。

因此,他们的培养目标是由其核心思想体系决定的。

“中体西用”主要特点在于以旧学为体,以新学为用;不改中学之旧,仅增西学之新,为“自强”“求福”的洋务新政服务。

“旧学”是指‘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

“新学”就是指“西政、西艺、西史”。

所谓旧学为体”就是把四书五经等作为政治思想的主体,也可以称之为“道”,是不可变更的;所谓“新学为用”就是用西政、西艺、西史,研究和处理办洋务出现的新事物,也可以称之为“器”是可以变更的。

教育目的:将培养目标由培养封建士大夫给为造就懂外语、会科技的洋务人才。

教育内容:首次引进了“西学”“西艺”教育内容,从以前只讲纲常名教为主的儒学之旧,而到洋务教育开始添设西方语言、科学技术的西学、西艺之新。

改变了以前清一色的“中学”课程增填了西学内容。

学制:促使了科举制度的废除与新学制的产生1902年—1903年壬寅癸卯学制应运而生,于是为废除科举制拉开了序幕。

维新教育思潮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1康有为的教育思想康有为《请开学校折》对自己的教育思想做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他希望建立一套完整的教育系统:各乡应设乡立小学,凡年满七岁的儿童均应该进入乡立小学。

乡立小学的学制规定为八年,这八年里必须开设的主要课程是:国文、历史、物理、地理、体育、歌乐。

乡立教育阶段每个儿童必须接受义务教育。

康有为主张在义务教育阶段,应带有强制性,儿童“不如学者,罪其父母”。

各县设立县立中学,凡是年满十四岁的少年可入县立中学求学。

县里中学应分设初等科和高等科,各两年。

初等科和高等科应当开设的主要课程是:国文、历史、物理、地理、体育、歌乐,这些课程名称虽与小学相同,但其教学内容可程度均应增多和加深。

除以上课程还应增加外国语和实用学科的课程。

各县还应设立中等专门学校,如农业、商业、林业、矿业、及其、工程、驾驶等专门学校。

至于还不具备条件单独设立专门学校的一些县,可以把这些专门学科附设在县立中学里,一边让中学初等科二年制毕业的学生升入专门学科学习,学制时二至三年,以培养一批各县所需要的各种中级技术人才。

各省设立省立专门高等学校和大学。

按照各省条件不同,有的既可以设各种专门高等学校,又可以开设大学。

特殊学科的专门高等学校,学制三年。

大学学制四年。

大学可称为四种,即经学、哲学、发律学,医学。

由此可见,康有为的设想,是十分周到的。

2维新派废除八股考试,改革科举民主革命教育思潮民主革命教育思潮是20世纪在教育领域中兴起的一股反对封建主义,宣传民主革命的教育思想潮流。

它高举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教育思想大旗,反对封建专注主义和改良主义教育思想,主张教育民主平等、博爱自由、是受教育者身心得到和谐发展,在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史上掀开了划时代的崭新一页。

1制定实施了“壬子癸丑学制”取代了清末的“壬寅癸卯学制”新学制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全部废除了经学,体现了反封建精神,加入了新兴资产阶级所需要的社会工业实用方面的新课程。

2新学制缩短了修业年限。

与旧学制相比缩短了三年,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为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迫切需要有文化的劳动力。

新学制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封建教育制度的终结和中国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教育制度的形式已经正式确立,它是民主革命教育思想在教育制度建立上的结晶。

3颁布了各级各类学校课程标准,取代前情所订的标准在民主革命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教育部与1921年1月19日公布《中华民国教育部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随后又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和功课表,具体规定了初小、高小、中等学校和师范学校的教学科目和每周授课时数。

其所定课程,“务养成独立、自尊、自由、平等、勤俭、武勇、绵密、活泼之郭明,以发达我国势,而执二十世纪之牛耳”。

纵观临时政府采取的各项振兴教育的措施,都是为了体现民主革命教育主张,各处封建主义的旧规。

如在普通学校的课程设置上,取消读经课改设国文课………..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实用主义教育思潮是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兴起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