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科学课程涵盖了多个领域的知识点,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以下是本学期科学知识点的总结:1. 植物的生长与变化:我们学习了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的萌发、幼苗的生长和植物的开花结果。

了解到植物需要阳光、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才能茁壮成长。

2. 动物的生命周期:通过观察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我们了解了动物从出生到成熟再到繁殖的全过程。

这包括了昆虫的变态发育、鸟类的孵化和哺乳动物的成长。

3. 物质的性质:我们探讨了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并学习了它们之间的转换过程,如熔化、凝固、蒸发和凝结。

4. 力与运动: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力的概念,包括重力、摩擦力和弹力。

同时,我们了解了力如何影响物体的运动状态,例如推动、拉动和阻力。

5. 地球与宇宙:我们探索了地球的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以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太阳系的构成和宇宙的广阔。

6. 能源与环境:本单元我们讨论了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区别,以及能源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我们学习了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7. 科学探究方法:我们学习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

8. 科学与社会:我们探讨了科学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包括医学、交通、通讯和农业等领域。

我们认识到科学进步对社会的积极作用。

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我们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培养了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希望这些总结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回顾和巩固本学期所学内容。

科学知识点(素材)四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六三制

科学知识点(素材)四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六三制

四年级科学知识点1.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像蚂蚁、蝴蝶、蝗虫这样的动物属于昆虫。

2.鱼类的共同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覆盖着鳞片,有鳍,用鳃呼吸,像鲫鱼,草鱼这样的动物属于鱼类。

3.鸟类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羽毛,有喙,卵生。

像鹦鹉,啄木鸟,猫头鹰,鸡,这样的动物属于鸟类。

4.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毛,胎生,哺乳,像猫、羊、兔这样的动物属于哺乳动物。

5.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较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濒危动物种类较多的国家。

6.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温度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要根据被测物体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摄氏温度计,它的计量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

7.一般情况下,液体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收缩,这就是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8.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9.一般情况下,物体(液体、固体、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0.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所以热空气会上升,热气球就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升空的。

11.在太阳的照射下,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有的地方温度高,有的地方温度低,温度高的地方热空气上升,周围的冷空气补充过来,空气不停地流动,就形成了风。

12.空气的冷热程度称为空气温度简称气温。

13.天气预报中所说的气温是指在室外空旷,空气流通,不受太阳直射的环境下测得的空气温度一般在百叶箱内测定。

14.风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如从东方吹来的风叫东风,从西北方向吹来的风叫西北风。

15.风力是风的强度,气象上用风级表示。

16.降水量是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在水平地面上的,水在未经蒸发、渗漏、流失的情况下所及的深度通常以毫米为单位。

17.降水是指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的水,主要有,雨、雪、雹。

18.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间内大气中的各种气象状态,我们可以用气温、风向、风力、降水量、云量等描述天气。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1.我们的食物主要包括蔬菜、水果、大米、白面、肉类、蛋类、奶类和油类等。

2.我们的食物主要来自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菌类)。

3.食物按味道可分为五类:酸、甜、苦、辣和咸。

4.检验某物中是否含有脂肪,可以在其表面取下一点,用镊子夹住按在白纸上用力划一下,留下的油脂就是脂肪。

5.检验某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可以在其表面取下一点,用滴管滴上碘酒,如果变蓝了,说明里面含有淀粉。

6.含有比较多淀粉的粮食包括小麦、土豆、地瓜、大米和玉米。

7.检验某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质,可以在其表面取下一点,用镊子夹着,在酒精灯上烧,如果发出像烧焦头发那样的气味,说明里面含有蛋白质。

8.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营养素主要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9.常见的配餐包括以肉类食品为主、以腌制食品为主、以油炸食品为主和以甜食为主。

10.合理的食物搭配应该是:米面占4份左右,蔬菜和水果占4份左右,牛奶、肉类、蛋类和油类占2份左右。

11.有益于健康的饮食惯包括选择卫生无毒无污染的食物、定时定量、合理营养搭配、不边看书边吃饭和细嚼慢咽不吃泡饭。

12.溶解是指像食盐、白糖、小苏打等物质在水中变成微粒并均匀分散在水中的现象。

13.在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加入食盐,加到一定程度会出现沉淀,这种现象叫做饱和。

14.溶解在生活中有很大的意义,例如化肥溶解后才能被农作物吸收,食盐溶解后才能食用,青霉素溶解后才能注射。

15.研碎、搅拌和加热都能加快溶解的速度。

16.制作冰糖水的最快方法是将冰糖研碎,倒入杯子中,倒上热水,用筷子搅拌。

17.食盐溶解后可以回到原状态,可以进行以下实验:在烧杯中加入水和适量的食盐,搅拌溶解后放在阳光下暴晒,水蒸发后食盐会还原到原状态。

18.制作饮料的方法是每次选取配料的定量,制作出一杯后仔细品尝,找出不足之处,下一次制作时尽量弥补。

一个好的配方需要多次尝试才能产生。

19.水的净化是指除去水中不溶解的杂质和细菌的过程。

青岛版(2020年7月第1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青岛版(2020年7月第1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青岛版(2020年7月第1版)第一单元知识点1、制作昆虫模型,需要用到的材料有橡皮泥、牙签等2、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3部分,头部有1对触角,胸部有3对足。

3、蚂蚁的种类有行军蚁、红蚂蚁、蜜罐蚁等。

4、像蚂蚁、蜜蜂、蝴蝶、蝗虫、蜻蜓这样的动物属于昆虫。

5、像鲫鱼、草鱼、海马、鲨鱼等是鱼类。

鱼类的共同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覆盖着鳞片,有鳍,用鳃呼吸。

6、鱼类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躯干上有鳍,还有鳞片。

鱼在游动时,鱼鳍起到维持身体平衡和控制运动方向的作用。

7、鱼类用鳃呼吸,而鲸用肺呼吸,是哺乳动物,鲸不属于鱼类,就是在推理。

章鱼属于海洋软体动物,甲鱼属于爬行动物,8、在用绿色食用色素调制的水滴入鱼嘴前的水中,观察水在鱼嘴及鳃盖中流动情况的实验中,发现水从鱼的嘴进入鳃,然后由鳃盖的后缘流出。

9、像鹦鹉、啄木鸟、鸡、猫头鹰、企鹅、鸵鸟等属于鸟类。

鸟类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羽毛,有喙,卵生。

10.如何保护鸟类?答:国家建立许多鸟类保护区,开展爱鸟周、爱鸟月活动,国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使保护鸟类有法可依。

同不良行为做斗争,做到不随意打鸟,看到别人打鸟坚决制止,不要掏鸟蛋,毁鸟巢,抓雏鸟,要让鸟类顺利发育后代。

设置饲养台,在台上放上谷物等食物。

11、鸟喙具有多样性,使它们适合吃不同的食物,适应不同的环境。

12、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毛,胎生,哺乳。

鸭嘴兽、海豚、鲸、蝙蝠是哺乳动物。

13、像猫、狗这样后代在母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生的繁殖方式是胎生。

14、每年4月8日是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15、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较多的国家,也是世界濒危动物种类较多的国家。

16、珍稀动物为什么会濒临灭绝?濒临灭绝的原因是这些动物身体素质差,抗病害能力差,繁殖能力下降,适应环境能力减退。

同时人类乱捕滥杀、污染环境(广泛的使用农药威胁了他们的安全),造成濒临灭绝。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归纳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归纳

1、像蚂蚁、蝴蝶、蝗虫、蜜蜂、蜻蜓、蟋蟀这样的动物属于昆虫。

2、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 3 部分。

头部有 1 对触角,胸部有 3 对足。

3、蚂蚁的种类很多有:行军蚁、红蚂蚁、蜜罐蚁等等。

4、说出蚂蚁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每部分长着什么,这就是在描述。

5、怎样与防蚊虫叮咬(1)到蚊虫比较多的地方时穿长裤、长袖衣服(2)喷涂驱蚊液(3)不直接触碰昆虫6、被蚊虫叮咬了怎么办?(1)用肥皂水涂抹被叮咬的部位(2)涂抹风油精(3)用芦荟7、被蚊虫叮咬后,皮肤可能会出现红肿?○如果局部骚痒得厉害,可以外涂一些专门的药物,如炉甘石洗剂等。

○如果被叮咬的面积较大,并且瘙痒、水肿等症状明显,就需要内服药物治疗。

○如果出现明显的全身症状,要及时就医。

1、鱼的共同外部特征,都是由头、躯干和尾组成。

2、鱼鳍包括胸鳍、腹鳍、臀鳍、背鳍和尾鳍。

鱼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尾三部分。

3、鱼的身体由头、躯干和尾组成。

鱼鳍为鱼游动提供动力,用鳃呼吸;背鳍保持鱼类平衡;尾鳍决定运动方向产生前进的方向。

4、鱼类的共同特征: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靠鳍运动。

5、水从鱼嘴流入,从鱼鳃流出,说明鱼靠鳃呼吸。

鱼类用鳃呼吸,而鲸鱼用肺呼吸,由此推出鲸鱼不属于鱼类,这就是在推理。

6、像鲫鱼、草鱼这样的动物属于鱼类。

鱼类的共同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一般覆盖着鳞片,有鳍,用鳃呼吸。

7、章鱼体表没有鳞片,不是鱼类是软体动物;鳖靠肺呼吸没有鳞片是爬行动物;海马用鳃呼吸、用鳍游动、身体表面有鳞片是鱼类;鲸用肺呼吸不属于鱼类是哺乳动物;鲨鱼有鳞片、用鳃呼吸、靠鳍游动。

第三课、鸟1、鹦鹉的身体表面有羽毛,有喙,卵生;啄木鸟的身体表面有羽毛,有喙,卵生;猫头鹰的身体表面有羽毛,有喙,卵生。

2、像鹦鹉、啄木鸟、猫头鹰、鸡这样的动物属于鸟类。

鸟类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羽毛,有喙(hui),卵生。

3、像一般的鸟类、爬虫类,大部分的鱼类和昆虫几乎都是以产卵的方式繁殖后代的,这样的繁殖方式叫卵生。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集锦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集锦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集锦1. 我们的食物有哪些?答:我们的食物主要有蔬菜、水果、大米、白面,肉、蛋、奶、油等。

2. 我们的食物主要来源于哪里?答:我们的食物主要来源于动物、植物和菌类(微生物)。

3. 食物按味道可分为几类?答:食物按味道可分为酸、甜、苦、辣、咸五类。

4. 怎样检验某物中含有脂肪?答?在它上面取下一点,用镊子夹住按在白纸上用力划一下,留下的油脂的就是(脂肪)。

5. 怎样检验某物中含有淀粉?答:在它上面取下一点,用滴管滴上碘酒后变蓝了,说明里面含有淀粉。

6. 哪些粮食中含有比较多的淀粉?答:小麦,土豆,地瓜,大米,玉米。

7. 怎样检验某物中含有蛋白质?答:在它上面取下一点,用镊子夹着,在酒精灯上烧,如果发出像烧焦头发那样气味,那么里面就含有蛋白质。

8. 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营养素主要有哪些?答: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营养素主要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和水9. 常见的配餐有哪几种?答:以肉类食品为主的配餐。

以腌制食品为主的配餐。

以油炸食品为主的配餐。

以甜食为主的配餐。

10. 怎样搭配食物才合理?答: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如果分为十份。

米面应占4份左右,蔬菜、水果应占4份左右,牛奶、肉、蛋、油应占2份左右。

11. 怎样饮食才有益于我们健康?答:1.要选择卫生无毒无污染的食物。

2.吃东西要定时定量。

3.营养搭配要合理。

4.不要边看书边吃饭。

5.细嚼慢咽不吃泡饭。

12. 什么叫溶解?什么叫溶解?举例说明。

答:像食盐、白糖、小苏打等,在水中变成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的分散在水里,不会自行沉降下来的现象叫做溶解。

13. 在水中不断加入食盐,有什么发现?答:在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地加入食盐,加到一定的程度,会出现沉淀。

这种现象叫做饱和。

14. 溶解对人的生活意义很大,请你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

答:①化肥溶解后才能被农作物吸收。

②食盐溶解后才能食用。

③青霉素溶解后才能注射。

15. 怎样加快溶解?答:研碎、搅拌、加热都能加快溶解。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制四年级上册必会知识点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制四年级上册必会知识点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制四年级上册必会知识点第一单元《动物王国》第1课《蚂蚁》1 .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3个部分,头部有1对触角,胸部有3对足。

触角2 .蚂蚁的种类有:行军蚁、红蚂蚁、蜜罐蚁等。

3 .说出蚂蚁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每部分长着什么,就是在描述。

4 .像蚂蚁、蝴蝶、蝗虫这样的动物属于昆虫。

5 .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3个部分,头部有1对触角,胸部有3对足。

6 .蝴蝶、蝗虫、蜜蜂、蜻蜓、螳螂属于昆虫。

7 .蜘蛛、娱蚣、螃蟹不属于昆虫。

JN8 .制作昆虫模型彳联 【活动名称】:制作昆虫模型【材料准备工橡皮泥、牙签等。

【制作过程】:(1)取黑色橡皮泥适量,将其搓成类似水滴的形状作为蚂蚁的腹部;搓出一个小椭圆球作为蚂蚁的胸部;搓出一个小圆球并在上面刻出眼睛作为蚂蚁的头部。

用牙签将3部分结合在一起。

(2)取黑色橡皮泥适量,制作蚂蚁的1对触角和3对足。

(3)将3对足黏合在蚂蚁的胸部。

(4)将1对触角黏合在蚂蚁的头部。

一只完整的蚂蚁模型就做完了。

9 .放大镜的使用方法:使用的时候要用手握住放大镜的手柄,调整远近至看到清晰、放大的物体为止,不能用手直接去触摸放大镜的镜片。

10 .捕捉蚂蚁时应注意:和小动物接触时要注意安全,不要伤害小动物;捉蚂蚁时,可以用馒头、糖块等将蚂蚁引出,等蚂蚁爬上去后将它们一起放入容器中,或者用卫生纸、羽毛等将蚂蚁赶入容器中;盛放蚂蚁的容器要透明、透气,还可以放入适量的食物和水。

11 .蚂蚁平时的活动靠触阻来交流信息的。

第2课《鱼》1鱼的身体由3部分组成,分别是头、躯干和尾,并且有多种鳍,包括胸鳍、腹鳍、臀鳍、背鳍和尾鳍等。

2 .鱼游动时,鱼鳍起到维持身体平衡和控制运动方向的作用。

3 .用滴管吸一些用绿色食用色素调制的水,在鱼的嘴前挤出,观察发现绿色水从鱼的口进入鲤,然后由鲤盖的后缘流出。

4 .鱼的鲍盖为什么一张一合的?鲤盖一张一合让水流动起来,使鱼不断获得水中的氧气。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要点归纳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要点归纳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要点归纳第一单元植物的生活第1课植物的身体1、地球上的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多样,现已知道的就30多万种。

一棵完整的植物,一般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

第2课植物的根1、植物的根根据形状不同可以分为直根系(如香菜)和须根系(如大葱)两种。

2、植物的根的作用:①固定植物、②吸收水分和养分、③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第3课植物的叶1、植物体内的水变成水蒸气从叶的(气孔)跑出,飞到空中。

叶的这种作用叫做(蒸腾)。

2、叶子的蒸腾作用不仅可以使空气变得湿润,还能促使植物不断地吸收水分和养分。

3、植物的叶子一般都是(绿色)的,这是因为里面含有(叶绿体)。

(叶绿体)被称为小小的(绿色“食品加工厂)”。

4、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绿体可以把根吸收来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所需要的(养料),同时放出(氧气)。

叶的这种作用叫做(“光合作用”)。

5、叶子的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制造了养料),还(为动物和人的生存提供了养料和氧气)。

第4课植物的茎1、在树皮里有运输养料的细管,叫(筛管)。

筛管是(自上而下)运输养料的。

2、对植物适当实施环割有哪些好处?答:养分在环割处停留,使养分大部分留在枝干部,这样做有利于果实、枝叶的成长。

第5课花和果实1、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瓣)、(雄蕊)、(雌蕊)和(萼片)四部分。

2、雄蕊由(花药)和(花柱)组成,花药产生(花粉);雌蕊由(柱头)和(子房)组成,子房内有(胚珠)。

3、花要经过授粉才能结出果实,风、蜜蜂、蝴蝶等都可以帮助花传粉。

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

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成的。

第二单元秋冬星空第6课秋季星空第7课冬季星空1、人们为了便于观察和研究星座,把星空划分成很多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

全天共有(88)个星座。

2、秋季星空中的显著星座有(大熊座)和(仙后座)。

3、大熊座的标志:北斗七星;仙后座的标志:星座中的五颗亮星构成一个“M”形或“W”形。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1、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依照食物的来源,我们能够把食物分为来自植物、来自动物和来自微生物三大类。

我们的食物直截了当或间接来自大自然。

2、坚持人类生命健康的营养素,要紧包括蛋白质、淀粉、脂肪、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淀粉有遇到碘变蓝色的性质。

蛋白质在燃烧时,会发出像头发烧焦的气味。

用力在纸上挤压花生米,花生米会在纸上留下油渍,这说明花生米里含有脂肪。

从食品包装袋上能获得一些营养信息。

3、合理的饮食结构:假如把每天吃的食物分成10份,其中米面食应占4份左右,蔬菜、水果应占4份左右,牛奶、肉、蛋、油应占2份左右。

每个人的身高、体重、运动量等不同,会产生饮食差异。

我们能够依照自己的躯体需求制定属于自己的健康饮食打算。

人体的营养成分中,构成人体的要紧材料是蛋白质、水和无机盐。

我们要选择健康营养的食品,还要注意合理搭配。

4、把几粒高锰酸钾放入水中,搅拌后,水变红了。

这说明高锰酸钾平均的分散到水中,变成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也确实是在水中溶解了。

像食盐、高锰酸钾如此,在水中变成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平均的分散在水里,可不能自行沉降下来的现象,叫做溶解。

有许多物体能够溶解在水里,如食盐、冰糖等。

5、由实验我们能够明白,搅拌、用热水、将物体研碎能够加快溶解。

在设计对比实验时,要设置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其中只有一个条件不相同。

把大小、形状相同的两块肥皂分别放进同样多的热水和冷水中,热水中的肥皂溶解的快,在那个实验中,只有水的温度不同,其他条件都要相同,如此的实验叫对比实验。

溶解的快慢与搅拌、水温、物体大小等因素有关。

6、人喝汽水后比较凉快,是因为汽水中含有溶解于水中的二氧化碳,它在排出体外的过程中带走人体一部分热量。

池塘里的鱼什么缘故在下雨前浮出水面?因为鱼是靠呼吸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生活。

天晴时大气压力高,水里溶解的氧气多,它就安静地沉栖在水底;阴雨之前气压低,深水中的氧气大大减少,鱼纷纷浮现水面呼吸,因此有“鱼跳水,要下雨”之说。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要点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要点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要点多练出技巧巧思出硕果1、第一单元我们吃什么?1、食物的分类:我们的食物主要来自于动物和植物。

大自然直接或间接地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2、碘酒遇到淀粉变蓝色,含淀粉的有:面粉、米饭、地瓜、土豆。

脂肪的主要成分是油脂,油脂在纸上会留下油渍。

蛋白质燃烧时会发出像头发烧焦的气味。

含蛋白质的有:瘦肉、蛋白3、维持生命至少需要40种营养素,食物中的营养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淀粉、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瘦肉、鱼肉中主要含有蛋白质,肥肉中含有脂肪,各种粮食中主要含有:淀粉,蔬菜中主要含有:维生素和水。

4、优质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主要来自于:鱼、奶、蛋。

奶类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谷类食物是我们传统膳食主体。

动物食物中的钙比植物中的钙要好。

5、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分为10份,米、面食占四份,蔬菜、水果占四份,牛奶、肉、蛋、油占两份。

6、怎样饮食才有益于我们的健康?(或优秀的饮食惯包括哪些?)答:选择无毒、无污染的食物;不挑食、不偏食;不吃过期变质的食物;吃东西要定时定量;要注意营养搭配;7、如果让你设计一下你的一日三餐,你会怎样做?答:早餐:牛奶+火腿+馒头。

午餐:主食+肉+菜。

晚餐:主食+少油少盐的肉和菜。

8、合理饮食的方法:1、食物多样化,以谷物为主2、多吃蔬菜和水果3、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4、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5、少盐少油少糖6、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9、常见的配餐有哪几种?答:以肉类食品为主的配餐。

以腌制食品为主的配餐。

以油炸食品为主的配餐。

以甜食为主的配餐。

第二单位水里有什么?多练出技巧巧思出硕果1、像食盐、高锰酸钾这样,在水中变成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里,不会自行沉降下来的现象叫做溶解,如果不断的加入就会出现不溶解的现象叫做饱和。

高锰酸钾放到水里,水变紫色。

2、水除能溶解一些固体和液体外,还能少量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3、能溶解:食盐、高锰酸钾、洗衣粉、白糖、不溶解:粉笔末、粘土、食用油(水在下油在上)、面粉、薯条、沙、木屑4、生活中溶解风险:工场污染溶解在水中造成河道污染。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科学重点内容、知识点集锦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科学重点内容、知识点集锦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科学重点内容集锦第一单元我们吃什么?1、食物的分类:我们的食物主要来自于动物和植物。

按食物的来源分为: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菌类食品;按味道分为:酸、甜、苦、辣、咸;大自然直接或间接地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2、碘酒遇到淀粉变蓝色,含淀粉的有:面粉、米饭、地瓜、土豆。

脂肪的主要成分是油。

蛋白质燃烧时会发出像头发烧焦的气味。

3、维持生命至少需要40种营养素,食物中的营养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淀粉、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瘦肉、鱼肉中主要含有蛋白质,肥肉中含有脂肪,各种粮食中主要含有:淀粉,蔬菜中主要含有:维生素和水。

4、优质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主要来自于:鱼、奶、蛋。

奶类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谷类食物是我们传统膳食主体。

动物食物中的钙比植物中的钙要好。

5、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分为10份,米、面食占四份,蔬菜、水果占四份,牛奶、肉、蛋、油占两份。

6、进食量和体力劳动是控制体重的两个主要因素。

7、怎样饮食才有益于我们的健康?(或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哪些?)答:选择无毒、无污染的食物;不挑食、不偏食;不吃过期变质的食物;吃东西要定时定量;要注意营养搭配;8、如果让你设计一下你的一日三餐,你会怎样做?答:早餐:牛奶+火腿+馒头。

午餐:主食+肉+菜。

晚餐:主食+少油少盐的肉和菜。

9、当地有哪些名吃?肉火烧、羊肉汤、朝天锅、鸡鸭和乐、水煎包等第二单元水里有什么?1、像食盐、高锰酸钾这样,在水中变成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里,不会自行沉降下来的现象叫做溶解,如果不断的加入就会出现不溶解的现象叫做饱和。

高锰酸钾放到水里,水变红色。

2、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加热、将物体研碎。

3、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做溶解性,溶解性的大小跟溶质和溶剂有关。

4、人喝过汽水后会凉快,因为汽水中含有溶于水的二氧化碳,它排出体外能带走人体多余的热量。

汽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和水。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动物王国》知识点1.制作昆虫模型,需要用到的材料有橡皮泥、牙签等。

2.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1对触角,胸部有3对足。

3.妈蚁的种类有行军蚁、红蚂蚁、蜜罐蚁等。

在一个蚂蚁族群中一般包含蚁后——群体的领导者,负责繁殖后代兵蚁——负责战斗、抵御外敌。

雄蚁——负责与蚁后交配工蚁——负责寻找食物与建筑蚁穴等。

4.像蚂蚁、蝴蝶、蝗虫这样的动物属于昆虫。

5.鱼类的共同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覆盖着鳞片,有鳍,用鳃呼吸。

6.鱼类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躯干上有鳍,还有鳞片。

鱼鳍作用:鱼游动时,鱼鳍起到维持身体平衡和控制运动方向的作用。

7.鱼类用鳃呼吸,而鲸用肺呼吸,由此推出鲸不属于鱼类,就是在推理。

8.在用绿色食用色素调制的水滴入鱼嘴前的水中,观察水在鱼嘴及鳃盖中流动情况的实验中,发现水从鱼的嘴进入鳃,然后由鳃盖的后缘流出。

9.鸟类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羽毛,有喙,卵生。

10.像鸡、猫头鹰这样由脱离母体的卵孵化后代的繁殖方式是卵生。

11.鸟喙具有多样性,使它们适合吃不同的食物,适应不同的环境。

12.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毛,胎生,哺乳。

13.像猫、狗这样后代在母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生的繁殖方式是胎生。

14.每年4月8日是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

国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15.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较多的国家,也是世界濒危动物种类较多的国家。

我国常见的珍稀动物有大熊猫、朱鹮、华南虎、白头叶猴。

16.熊猫会濒临灭绝的原因是繁殖能力下降,适应环境能力减退。

第二单元《冷与热》知识点1.生活中我们经常说水很烫、水凉了,这些都与水的温度有关。

2.常见的温度计有气温计、水温计和体温计。

3.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温度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要根据被测物体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4.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摄氏温度计,它的计量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

5.测水温时,要将水温计的玻璃泡完全浸在水中,不能接触容器底和壁。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的知识点涵盖了自然科学的多个方面,包括物质的性质、生物的多样性、地球与宇宙等。

以下是本册教材中的一些核心知识点:
1. 物质的性质:学习了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以及它们之间的转化。

例如,水在不同温度下可以是冰、水或水蒸气。

此外,还探讨了物质的密度、磁性等特性。

2. 力和运动:介绍了力的概念,包括重力、摩擦力等,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物体的运动。

学生通过实验了解了力的作用和反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 植物的生长:研究了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的萌发、根茎叶的生长以及开花结果。

学生学习了植物需要的养分和水分,以及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4. 动物的分类:探讨了动物的分类方法,包括根据动物的生活环境、形态特征和生理功能等。

学生了解了不同种类的动物,如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并学习了它们的适应环境的方式。

5. 地球的结构:介绍了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以及地球的外部特征,如山脉、河流和海洋。

学生还学习了板块构造理论,以及地震和火山活动的形成原因。

6. 天文知识:探索了太阳系的组成,包括太阳、行星、小行星和彗星等。

学生了解了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以及月球对地球的影响,如潮汐现象。

7. 环境与保护:讨论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

学生学习了如何通过减少废物、节约资源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来保护我们的环境。

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四年级的学生不仅能够对自然科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环保意识。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主要知识点(汇总)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主要知识点(汇总)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主要知识点第一单元:我们吃什么(食物的营养)1. 我们的食物主要有蔬菜、水果、大米、白面,肉、蛋、奶、油等。

常见的食物有:谷类及薯类,谷类包括米、面、杂粮等,薯类包括马铃薯、红薯等;动物性食物,包括肉、禽、鱼、奶、蛋等;豆类及其制品,包括大豆及其他干豆类等;蔬菜水果类,包括鲜豆、根茎、叶菜、茄果等。

它们含有的营养成分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2. 我们的食物主要来源于动物、植物和菌类(微生物)。

3. 食物的分类:(1)可以按食物来源分类,可分为植物性食物、动物性食物、菌类食品等;(2)可以按味道分类,如分为酸、甜、苦、辣、咸等;(3)可以按生活习惯分类,可分为粮食、蔬菜、水果、调味品等;(4)可以按营养成份分,可分为富含维生素的食品、高脂肪食品、高蛋白食品等。

(5)按日常生活中的食用量来分,可分为主食、副食。

4. 检验某物中含有脂肪,在它上面取下一点,用镊子夹住按在白纸上用力划一下,留下的油脂的就是(脂肪)。

5. 检验某物中含有淀粉在它上面取下一点,用滴管滴上碘酒后变蓝了,说明里面含有淀粉。

6. 粮食中含有比较多的淀粉有小麦,土豆,地瓜,大米,玉米。

7. 检验某食物中含有蛋白质:在它上面取下一点,用镊子夹着,在酒精灯上烧,如果发出像烧焦头发那样气味,那么里面就含有蛋白质。

8. 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营养素主要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9. 常见的配餐有以下几种,(1)以肉类食品为主的配餐;(2)以腌制食品为主的配餐;(3)以油炸食品为主的配餐;(4)以甜食为主的配餐。

10. 怎样搭配食物才合理: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如果分为十份,米面应占4份左右,蔬菜、水果应占4份左右,牛奶、肉、蛋、油应占2份左右。

因为每个人的身高、体重、运动量等不同,会产生饮食差异。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需求制订属于自己的健康饮食计划。

11. 每天饮食健康:(1)要选择卫生无毒无污染的食物;(2)吃东西要定时定量;(3)营养搭配要合理;(4)不要边看书边吃饭。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知识点1.制作昆虫模型,需要用到的材料有橡皮泥、牙签等。

2.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了部分,头部有1对触角,胸部有3对足。

3.妈蚁的种类有行军蚁、红蚂蚁、蜜罐蚁等。

4.像蚂蚁、蝴蝶、蝗虫这样的动物属于昆虫。

5.鱼类的共同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覆盖着鳞片,有鳍,用鳃呼吸。

6.鱼类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躯干上有鳍,还有鳞片。

7.鱼类用鳃呼吸,而鲸用肺呼吸,由此推出鲸不属于鱼类,就是在推理。

8.在用绿色食用色素调制的水滴入鱼嘴前的水中,观察水在鱼嘴及鳃盖中流动情况的实验中,发现水从鱼的嘴进入鳃,然后由鳃盖的后缘流出。

9.鸟类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羽毛,有喙,卵生。

10.像鸡、猫头鹰这样由脱离母体的卵孵化后代的繁殖方式是卵生。

11.鸟喙具有多样性,使它们适合吃不同的食物,适应不同的环境。

12.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毛,胎生,哺乳。

13.像猫、狗这样后代在母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生的繁殖方式是胎生。

14.每年4月8日是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

15.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较多的国家,也是世界濒危动物种类较多的国家。

16.熊猫会濒临灭绝的原因是繁殖能力下降,适应环境能力减退。

第二单元知识点1.生活中我们经常说水很烫、水凉了,这些都与水的温度有关。

2.常见的温度计有气温计、水温计和体温计。

3.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温度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要根据被测物体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4.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摄氏温度计,它的计量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

5.测水温时,要将水温计的玻璃泡完全浸在水中,不能接触容器底和壁。

6.一般情况下,液体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收缩。

这就是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7.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8.根据水、醋、果汁等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推测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就是推理。

9.一般情况下,物体(液体、固体、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0.铜球在受热前,刚好能通过铁环,受热后,铜球就不能通过铁环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集锦1. 我们的食物有哪些?答:我们的食物主要有蔬菜、水果、大米、白面,肉、蛋、奶、油等。

2. 我们的食物主要来源于哪里?答:我们的食物主要来源于动物、植物和菌类(微生物)。

3. 食物按味道可分为几类?答:食物按味道可分为酸、甜、苦、辣、咸五类。

4. 怎样检验某物中含有脂肪?答?在它上面取下一点,用镊子夹住按在白纸上用力划一下,留下的油脂的就是(脂肪)。

5. 怎样检验某物中含有淀粉?答:在它上面取下一点,用滴管滴上碘酒后变蓝了,说明里面含有淀粉。

6. 哪些粮食中含有比较多的淀粉?答:小麦,土豆,地瓜,大米,玉米。

7. 怎样检验某物中含有蛋白质?答:在它上面取下一点,用镊子夹着,在酒精灯上烧,如果发出像烧焦头发那样气味,那么里面就含有蛋白质。

8. 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营养素主要有哪些?答: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营养素主要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和水9. 常见的配餐有哪几种?答:以肉类食品为主的配餐。

以腌制食品为主的配餐。

以油炸食品为主的配餐。

以甜食为主的配餐。

10. 怎样搭配食物才合理?答: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如果分为十份。

米面应占4份左右,蔬菜、水果应占4份左右,牛奶、肉、蛋、油应占2份左右。

11. 怎样饮食才有益于我们健康?答:1.要选择卫生无毒无污染的食物。

2.吃东西要定时定量。

3.营养搭配要合理。

4.不要边看书边吃饭。

5.细嚼慢咽不吃泡饭。

12. 什么叫溶解?什么叫溶解?举例说明。

答:像食盐、白糖、小苏打等,在水中变成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的分散在水里,不会自行沉降下来的现象叫做溶解。

13. 在水中不断加入食盐,有什么发现?答:在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地加入食盐,加到一定的程度,会出现沉淀。

这种现象叫做饱和。

14. 溶解对人的生活意义很大,请你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

答:①化肥溶解后才能被农作物吸收。

②食盐溶解后才能食用。

③青霉素溶解后才能注射。

15. 怎样加快溶解?答:研碎、搅拌、加热都能加快溶解。

16. 怎样用最快的方法制作一杯冰糖水?答:把冰糖研碎,倒在杯子里,倒上热水,用筷子搅拌。

17. 食盐溶解后还能回到原状态吗?请你设计实验解答。

答:在烧杯里加上水,放入适量的食盐,搅拌,食盐溶解后,放在阳光下暴晒。

水蒸发了,食盐又还原到原状态。

18. 怎样试制饮料?每次都对每种配料(定量)选取;配制出一杯后,仔细品尝,找出不足,下一次配置时,尽量弥补。

一个好的配方要经过(多次)配制才会产生。

19. 什么叫水的净化?答:除去水中不溶解的杂质和细菌的过程叫做水的净化。

20. 净化水的方法有哪些?答:沉淀、过滤、消毒是三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

21. 请你设计一个自来水加工厂。

答:水源—水泵—沉淀池—过滤池—消毒池—清水池—水泵—水塔—用户22. 为什么说水是生命之源?答:因为动物,植物和人类都离不开水,如果没有水地球上就没有生命。

23. 请你写出橘子汁配方。

答:桔汁6份,糖1份,水3份。

24. 植物的身体有哪几部分构成:答:植物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

25. 一株成熟的番茄由哪些部分组成?它的种子生长在什么地方?答:一株成熟的番茄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组成。

它的种子生长在番茄果实里。

26. 为什么说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答:因为植物能为人类提供食物、生活材料、氧气,美化生活环境。

没有植物人类就会灭亡。

27. 植物的根分几类?各举三例。

答:1.有须根系:如小麦、大葱、韭菜的根。

2.直根系:棉花、玉米、芹菜的根。

3.变态根:如山药、红薯、红萝卜的根。

28. 观察、描述大豆的根和韭菜根的特点?答:大豆的根,中间一根很粗大,其它的细长,属于直根系。

韭菜的根,像胡须一样,粗细差不多,属于须根系。

29. 植物根有什么作用?答:植物的根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吸收养分的作用。

30. 根深蒂固、根深叶茂说明了什么科学道理?答:根深蒂固说明了根具有固定植物的作用,根越深植物越牢固。

根深叶茂说明了根具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根越深吸收的越多,植物越茂盛。

31. 为什么不能拔苗助长?答:因为拔苗助长会把根上的根毛破坏掉,植物吸收不到水分和养分而死亡。

32. 为什么移栽植物时根部要带有较多的泥土?答:是为了保护植物的根毛不受破坏。

33. 显微镜有哪几部分构成?答:由物镜、目镜、反光镜、调焦螺旋、载物台。

34. 什么叫蒸腾?答:植物体内的水(吸收)周围的热,变成水蒸气从叶的气孔中跑出,腾飞到空中,叶的这种作用叫蒸腾。

35. 蒸腾对植物、对人、和动物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好处?答:1.促使根吸收水分和养分。

2.降低植物的表面温度。

3.湿润空气。

36. 叶有蒸腾作用,请你设计实验证明。

答:用一个完好的塑料袋套住植物的一个树枝,并把口扎紧。

过几天,塑料袋上出现了小水珠。

这就是叶的蒸腾作用产生的。

37. 为什么植物的叶子是绿色的?答:因为叶子中含有叶绿体,叶绿体能产生叶绿素。

叶绿素是绿色的,所以叶子是绿色的。

38. 叶子中的叶绿素能除去吗?请设计实验。

答:把绿叶放在装有酒精的锥形瓶里,加热。

叶子中的叶绿素就逐渐溶解在酒精中。

39. 什么叫光合作用?答: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绿体可以把根吸收来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所需要它的营养,同时释放出氧气。

叶的这种作用叫做光合作用。

40. 光合作用有什么意义?答:叶的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制造了养料,还为动物和人的生存提供了(养料)和(氧气)。

41. 天然氧吧指的是什么地方?何时进入最好?为什么?答:指的是大森林。

下午进入最好。

因为下午阳光最强,光合作用最快,放出的氧气最多。

42. 盆栽一颗柳苗,5年后增重34倍,说明什么?答:植物是依靠自身的光合作用制造养料的。

43. 在钟罩里放入植物和老鼠,老鼠能正常生活。

说明什么?答: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44. 长期放在室内的植物叶子会发黄,是什么原因?应采取什么措施?答:室内植物得不到阳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会发黄。

应移到有阳光的地方。

45. 你能根据大树辨别方向吗?答:能,生长茂盛的一侧是南方。

46. 在鱼缸里种植几棵水生植物有什么好处?答:鱼缸里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气,可以供鱼呼吸。

47. 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是怎样运输到植物的各部分的?答:根吸收来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茎内部的导管自(下)而(上)输送到植物体的各部分。

48. 叶制造的养料是怎样运输到植物的各部分的?答:叶制造的养料是通过树皮里的筛管,自(上)而(下)运输到植物体各部分的。

49. 植物的环割有什么益处?答:对植物环割后,叶制造的养料就通不下去了。

使这个枝上的果实长的有多又大,从而增产增收。

50. 有些植物的茎是长在底下的。

请你写出三例,描述它的形状。

答:藕,棒状。

马铃薯,马铃状。

圆葱,鳞片状。

51. 植物身体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答:根具有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固定植物的作用;茎具有支撑植物和传输养料的作用。

叶具有光合和蒸腾作用。

花具有传粉、授粉作用。

果实保护和传播种子的作用。

种子具有繁殖作用。

52. 热气球上升的秘密是什么?答:热气球点火后,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重量变轻。

这时热气球受到的浮力大于受到的重力。

所以热气球会上升。

53. 抽油烟机为什么按在炉灶的上方?答:因为炒菜做饭产生的热空气重量轻,往上升。

这样安装正好能把油烟抽走。

54. 怎样制作孔明灯?答:用竹条扎成方架,糊上纸做成灯笼。

点燃下面挂盘里的松脂,孔明灯就会升上天空。

55. 比较中国和欧洲发明热气球的早晚。

答: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热气球的国家,早在五代时期就制作出孔明灯。

在欧洲,人们直到18世纪后期才发明了热气球。

56. 举出利用热空气会上升的实例。

答:热气球升空,孔明灯升空,纸蛇会旋转,都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实例。

57. 压缩空气具有什么特点?答:压缩空气有弹性,能反冲。

58. 举出压缩空气有弹性的实例。

答:充气跳跳球,汽车内胎,充气蹦蹦床上。

这都是应用压缩空气(有的弹性)的性质59. 举出压缩空气能反冲的的实例。

答:喷气式飞机,火箭升空。

这都是应用了(反冲力)的作用。

60. 救生圈、橡皮舟,为什么要充气?答:救生圈,橡皮舟充气后重量增加很少,而体积增加很多。

在水中会受到很大的浮力,并且还有弹性。

61. 喷气式飞机、火箭为什么能飞上天?答:喷气式飞机、火箭的燃料点燃后,产生大量的气体向后喷发,会产生巨大的的反冲力,推动喷气式飞机、火箭飞上天。

62. 什么叫叫大气层?答:地球周围包围着一层厚厚的空气,大约有(2000—3000)千米厚,人们把这层厚厚的空气叫做(大气层)。

63. 什么叫大气压力?来自哪个方向?答:因为大气有重量,所以在大气中的物体都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叫做大气压力。

大气压力来自四面八方。

64. 大气压力来自四面八方。

请你设计实验证明。

答:现在玻璃杯内倒满水。

将纸板盖在玻璃杯上,杯口不要有气泡。

先用手按住纸板,把杯子倒过来。

慢慢松开手,纸板并没有掉下来。

将玻璃杯口朝向前后左右,纸板也没有掉下来。

说明大气压力来自四面八方。

65. 在地球上,大气压力处处相同吗?举例说明。

答:在地球上,大气压力不是处处相同。

例如:沿海地区海拔低,大气压力大。

高山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压力小。

66. 举出大气压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答:水泵抽水。

吸盘挂衣钩。

滴管吸药水。

钢笔吸墨水。

瓶吞鸡蛋。

67. 瓶吞鸡蛋的秘密是什么?答:把点燃的纸条放入瓶里,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跑出瓶外。

盖上鸡蛋后,里面的空气逐渐降温,体积缩小,压力变小,外面的大气压力大。

从而把鸡蛋压入瓶中。

68. 怎样把鸡蛋吐出来?答:把瓶子倒过来,让鸡蛋卡紧瓶口,往瓶子上淋热水。

69. 你能修复踩瘪的乒乓球吗?答:盆里倒上热水,把乒乓球放到盆里烫。

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就把乒乓球撑起来。

70. 判断对错:进入太空的宇宙飞船(不会)大气的压力。

()71. 水流力量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答:与水位高低、水流大小、水速快慢有关。

72. 水流力量给我们带来利弊各举三例。

答:有利的方面:发电。

灌溉,黄河调水调沙。

有害的方面。

冲毁房屋,水土流失,海啸带来灾难。

73. 怎样使用酒精灯?答:1.拿开灯帽放在一边。

2.用火柴自下而上点燃酒精灯。

3.用外焰加热。

4.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打开再盖上。

74. 什么叫热的良导体?举例说明。

答:容易传热的物体叫做热的良导体。

例如:金、银、铜、铁、铝。

75. 什么叫热的不良导体?举例说明。

答: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做热的不良导体。

例如:塑料,木材、毛皮、棉花、泡沫。

76. 设计一个不烫手的杯子。

答:用毛线织一个套,套在杯子上。

77. 为什么锅体用金属做,锅把用木头做。

答:金属是热的良导体,做成锅体传热快,饭熟得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