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数学 3.4《曲线与方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选修2-1.do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高中数学 3.4《曲线与方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选

修2-1

【教学目标】

1.了解曲线上的点与方程的解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并初步领会“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概念,从而为求已知曲线的方程奠定理论基础.

2. 在领会曲线和方程概念的过程中,培养分析、判断、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同时强化“形”与“数”一致并相互转化的思想方法.

3. 了解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的初步知识和观点;初步掌握求曲线的方程的方法. 【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

复习有关常见的曲线,及其对应的方程.例如我们一起回顾直线和圆的方程有关知识: 1.经过点P(0,b)和斜率为k 的直线l 的方程为y kx b =+, 2.在直角坐标系中,平分第一、三象限的 直线方程是y x = ,

3.圆心为C(a,b) ,半径为r 的圆C 的方程 为()()2

2

2

x a y b r -+-=,

4.直线 x-y=0上 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相等 x=y (或x- y=0) 即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含有关系:(1) 直线上点的坐标都是方程x-y=0的解 (2)以方程x-y=0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直线x-y=0 上. 新授课阶段

1. 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的概念: 我们把满足下面两个条件:

(1)曲线C 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 f (x ,y )=0的解;

(2)以方程f (x ,y )=0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C 上的方程叫做曲线的方程,则该曲线,叫做方程的曲线.

例1下列方程中哪一个表示的是如下图所示的直线l ,为什么?

(1)x -y =0

(2=0

(3)x 2

-y 2

=0 (4)|x |-y =0

解析:方程(1)是表示直线l 的方程,而(2)(3)(4)都不是表示直线l 的方程. (2)中直线上的点的坐标不全是方程的解,如(-1,-1)等,即不符合“直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这一结论.

(3)中虽然“直线l 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但以方程x 2

-y 2

=0的解为坐标的点不全在直线l 上,如点(2,-2)等,即不符合“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直线上”这一结论.

(4)中依照(2)(3)的分析方式得出不符合“直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这一结论,比如点(-1,1).

点评:理解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的概念,并能对题目作出正确的判定.

判定时必须要同时满足(1)直线l 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2)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直线上.

例2 (1)判断点M 1(3,-4),M 2(-2)是否在方程x 2

+y 2=25所表示的曲线上. (2)用曲线方程的定义说明以坐标原点为圆心、半径等于5的圆的方程是x 2

+y 2

=25. 分析:第(1)问先把点的坐标代入已知的表达式中,满足方程则在曲线上,否则不在曲线上.第(2)问利用圆的定义,结合两点间距离公式化简求解,并进行说明.

解析:(1)把点M 1(3,-4),M 2(-2)分别代入到方程中,可知前者满足方

程,后者不满足.(2)设圆心坐标为(0,0),半径为r=5,圆上的任意一点P (x ,y ),结合两点间距离公式,我们得到圆上的点满足的方程. 2. 求曲线(图形)的方程,一般有下面几个步骤:

(1)建立适当的坐标系,用有序实数对(x ,y )表示曲线上任意一点M 的坐标; (2)写出适合条件P 的点M 的集合P ={M |P (M )}; (3)用坐标表示条件P (M ),列出方程f (x ,y )=0; (4)将方程f (x ,y )=0化为最简形式;

(5)证明以化简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C 上的点.(查漏除杂). 例3 证明与两条坐标轴的距离之积是常数)0(>k k 的点的轨迹方程是k xy ±=. 分析:先结合已知条件求解方程,然后运用定义证明.

证明:(1)设M (x 0,y 0)是轨迹上的任意一点,因为点M 与x 轴的距离为0y ,与y 轴的距离为0x ,所以 k y x =⋅00即),(00y x 是方程k xy ±=的解.

(2)设1M 的坐标),(11y x 是方程k xy ±=的解,那么k y x ±=11即k y x =⋅11,而11,y x 正是点1M 到x 轴,y 轴的距离,因此点1M 到两条坐标轴的距离的积是常数k ,点1M 是曲线上的点.

由(1)(2)可知,k xy ±=是与两条坐标轴的距离之积是常数)0(>k k 的点的轨迹方程.

例4 设A 、B 两点的坐标是 (-1,-1)、(3,7),求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 解法一:∵7(1)

23(1)

--=

=--AB k ,∴所求直线的斜率k=-0.5.

又∵线段AB 的中点坐标是1317

(

,)22

-+-+,即(1,3). ∴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为1

3(1)2

y x -=-

-.即x +2y -7=0. 解法二:设M (x ,y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则|MA|=|MB|.

2222x +2x +1+y +2y +1=x -6x +9+y -14y +49∴

∴270x y +-=(Ⅰ)

(1)由以上过程可知,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都是方程270x y +-=的解; (2)设点1M 的坐标11(,)x y 是方程(Ⅰ)的解,即11270x y +-= ∵以上变形过程步步可逆,

11M A =M B

综上所述,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x +2y -7=0. 3. 求曲线方程的常用方法:

(1)直接法:如果动点运动的条件就是一些几何量的等量关系,且这些条件简单明确,易于表述成含有x ,y 的等式,就得到轨迹方程,这种方法称为直接法.用直接法求动点轨迹一般有建系,设点,列式,化简,证明五个步骤,最后的证明可以省略,但要注意“挖”与“补”.

(2)定义法:运用解析几何中一些常用定义(例如圆锥曲线的定义),可从曲线的定义出发直接写出轨迹方程,或从曲线的定义出发建立关系式,从而求出轨迹方程.

(3)代入法:若动点所满足的条件不易表述或求出,但形成轨迹的动点P (x ,y )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