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不良地质现象

合集下载

工程地质不良地质现象

工程地质不良地质现象

中国特大、较大型崩、滑、流分布直方 图(中国地质灾害,1993)
表: 崩、滑、流灾害点发育危害程度分级标准 (据段永侯等,1993)
注:对具体灾害点如三项指标满足其一即入档。表中 “特大”、“较大”、“中、小”的含义并非变形方 量所表征的规模的大小,而是变形方量、致死人数和 直接经济损失三者的综合评价,在一般情况下崩、滑、 流的发育规模(通常以变形方量表征)、致死人数和直 接经济损失具有正相关关系,多数灾害点这三项指标 均在同一级内。
§6-3 泥石流
一、危害 顾名思义,泥石流是一种土、石、 水相混合的流动体,该流动体挟有的土石固体碎屑 物含量在15%——80%,它不同于一般的山洪,其流 速流量,冲刷撞击能力都远大于山洪,所以常给人 民的生命财产及工农业生产造成巨大危害。
泥石流堵江
二、形成条件 1.地质条件 2.地形条件(形成区、流通区、沉积区) 3.水文气象条件 4.人类活动 5.发生特点 三、分类 四、防治措施 1.水土保持 2.跨越 3.排导 4.滞流与拦截
滑动面—指滑坡体沿下伏不动体下滑的分界面;
或平行滑动面受揉皱及剪切的破碎地带,简称 滑带;
滑坡床—指滑体滑动时所依附的下伏不动体, 简称滑床。
滑坡舌—指滑坡体前缘形如舌状的凸出部分;
滑坡台阶—指滑体滑动时由于各段土体滑动速度的差异,在 滑坡体表面形成台阶状的错台;
滑坡裂缝—指滑坡活动时在滑体及其边缘所产生的一系列裂 缝。
滑坡周界—指滑坡体和周围不动体在平原上的分界线;
滑坡洼地—指滑动时滑坡体与滑坡壁间拉开成的沟糟,或中 间低四周高的封闭洼地;
滑坡鼓丘—指滑坡体前缘因受阻力而隆起的小丘;

位于滑体上(后)部多呈弧形展布者称拉张裂缝;位于

第七章不良地质现象工程地质问题

第七章不良地质现象工程地质问题
3.岩溶的垂直分带 在岩溶地区地下水流动有垂直分带现象,因
而所形成的岩溶也有垂直分带的特征。
第七章不良地质现象工程地质问题
(1)包气带(垂直循环带)及其喀斯特作用 该带范围在地面之下至丰水期潜水面之间,
平时干涸,降雨或冰雪融化时才有水流,流态为 垂直向下运动。该带厚度在地壳强烈上升区较大, 如我国桂西北及贵州高原地区厚达数百米至千米。 这里以垂直性喀斯特为主,多发育出垂直性落水 洞、管道、溶隙等。 (2)季节变动带(过渡带)及其喀斯特作用
第七章不良地质现象工程地质问题
由由岩溶水流潜蚀作用形成的土洞
这类土洞与岩溶水由水力联系,塌分布于岩 溶地区基岩面与上覆土层(一般是饱水的松软土 层)接触处。当地下水在岩溶的基岩表面附近活 动时,水位升降可使软土层软化,地下水的流动 能在土层中产生潜蚀和冲刷将软土层中的颗粒带 走,于是在基岩表面处被冲刷成洞穴,从而形成 土洞。随着土洞的继续扩大,导致顶板不能负担 上部压力时,地表就发生塌陷。此类土洞发育的 快慢取决于:
2. 土洞的类型
土洞可以分为由地表水下渗发生机械潜蚀作 用形成的土洞和岩溶水流潜蚀作用形成的土洞。
第七章不良地质现象工程地质问题
由地表水下渗发生机械潜蚀作用形成的土洞
这种土洞的主要形成因素有三点: (1)土层的性质:土层的性质是造成土洞发育的根据。
最易发育成土洞的土层性质和条件是含碎石的亚砂土层内。 这样给地表水有向下渗入到碎石亚砂土层中,造成潜蚀的 良好条件。
第七章不良地质现象工程地质问题
(2)岩石的透水性 岩溶要发展,岩石必须具 有透水性。一般在断层破碎带、裂隙密集带和褶 皱轴部附近,因为岩石裂隙发育且连通性好,有 利于地下水的运动,从而促进了岩溶的发育,并 且往往沿此方向发育着溶洞、地下河等。

第七章 常见不良地质现象与公路地质灾害

第七章  常见不良地质现象与公路地质灾害

三、泥石流形成条件
2、有充沛的水动力来源
集中暴雨 :冰雪融化 湖库溃决
3、有陡峻的地形:
汇水区 形成区 松散物质供给区 流通区 沉积区
四、泥石流的类型 1、按物质成分分类 泥石流—由大量黏性土和粒径不等的沙粒、石 块组成。 泥流—以黏性土为主,含少量沙粒、石块组成 水石流—由水和大小不等的沙粒、石块组成。 2、按物质状态分类 一是黏性泥石流: 二是稀性泥石流:

二、泥石流的主要危害方式 “冲”和“淤”是泥石流的主要活动特征和主 要危害方式。冲是以巨大的冲击力作用于建筑 物而造成直接的破坏;淤是构造物被泥石流搬 运停积下来的泥、沙、石淤埋。 “冲”的危害方式主要有冲刷、冲击、冲毁、 磨蚀、直进性爬高等多种危害形式。 “淤”的危害方式主要有堵塞、淤埋、冲毁、 堵河阻水、挤压河道,使河床剧烈淤高、冲刷 对岸,使山体失稳,淤塞涵洞,淤埋道路,直 接危害工程效益和使作寿命。
2、滑坡先兆现象的识别 大滑动之前,在滑坡前缘坡脚处,有堵塞多年的 泉水复活现象,或者出现泉水(水井)干枯、井 (或钻孔)水位突变异常; 在滑坡体前缘土石零星掉落,坡脚附近土石被挤 紧,并出现大量鼓张裂缝。这是滑坡向前推挤的 明显迹象; 如果在滑坡体上有长期位移观测记录,那么在大 滑动之前,无论是在水平还是垂直位移量均会出 现加速变化的趋势,这是明显临滑迹象; 坡面上树木明显倾斜,建筑物开始变形,还有山 坡农田变形,水田漏水、动物惊恐等,这些说明 该处滑坡处在缓慢滑动阶段。
四、滑坡的野外识别

1、古滑坡外貌特征的识别 在发生过滑坡的古坡上,必然留下地形、地貌、 地层、地物等方面的标志,常在较平顺的山坡 上造成等 高线的异常或中断; 沿滑坡两侧切割较深,常出现双沟同源; 在滑体的中部常一级或多级异常台阶状平地; 滑坡体下部因受推挤而呈现微波状鼓丘及滑坡 裂缝; 植物不均匀、零星分布,树木歪斜“醉树”。 建筑物开裂、倾倒、错位等。

第七章不良地质现象

第七章不良地质现象

10
2.滑动阶段 2.滑动阶段 是指整个滑体沿滑面作缓慢移动的阶段。 是指整个滑体沿滑面作缓慢移动的阶段。由于抗滑段滑带 的形成,滑坡的整个滑带已全部贯通,滑体与母体逐渐分离。 的形成,滑坡的整个滑带已全部贯通,滑体与母体逐渐分离。由 于在位移过程中滑体内部各部分移动速度的相对差异,地面开始 于在位移过程中滑体内部各部分移动速度的相对差异, 出现诸如错台、裂缝等迹象。后缘张开裂缝发育完整( 出现诸如错台、裂缝等迹象。后缘张开裂缝发育完整(在主剪切裂 缝附近有典型的羽状裂纹) 前部土体不稳定现象更加发展, 缝附近有典型的羽状裂纹),前部土体不稳定现象更加发展,鼓胀 裂缝及出口一带的挤压裂缝愈益明显, 裂缝及出口一带的挤压裂缝愈益明显,甚至沿前缘挤压裂缝出现 向前错移现象。地面建筑物和植被明显变形, 向前错移现象。地面建筑物和植被明显变形,表现为房屋的墙体 歪斜,地面开裂和拱起,树木歪倒,庄稼地撕裂等。 歪斜,地面开裂和拱起,树木歪倒,庄稼地撕裂等。在滑动阶 斜坡总的稳定系数已降至1 以下, 段,斜坡总的稳定系数已降至1.0以下,并且随着滑动作用的不 断进行,稳定系数日趋降低,由该阶段初期的0 99直至 直至0 95左 断进行,稳定系数日趋降低,由该阶段初期的0.99直至0.95左 滑动阶段斜坡变形和裂缝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右.滑动阶段斜坡变形和裂缝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速度基 本保持均匀,没有明显的加速现象。 本保持均匀,没有明显的加速现象。
(2)近于水平状产出的软硬相间岩层组成的陡坡 (2)近于水平状产出的软硬相间岩层组成的陡坡 软弱岩层风化剥蚀形成凹龛或蠕变,对上覆岩层失去支撑, 软弱岩层风化剥蚀形成凹龛或蠕变,对上覆岩层失去支撑,形 成崩塌 3.构造条件 3.构造条件 岩体中发育有二组或二组以上的陡倾节理, 岩体中发育有二组或二组以上的陡倾节理,切割岩体成为分离体 4.诱发岩崩的因素 4.诱发岩崩的因素 (1)地震 地震, (1)地震,爆破 (2)地下水及地下水位的变化 地下水及地下水位的变化, (2)地下水及地下水位的变化,使岩石与构造裂隙中的充填物软 化,岩体强度降低 (3)雨水对岩体裂隙产生的润滑作用 雨水对岩体裂隙产生的润滑作用, (3)雨水对岩体裂隙产生的润滑作用,裂隙中的动水压力及重力 劈裂作用 (4)人为地破坏坡脚岩土体 (4)人为地破坏坡脚岩土体

不良地质现象的工程地质问题PPT教案

不良地质现象的工程地质问题PPT教案
岩石风化斜坡滑动与崩塌河流的侵岩石风化斜坡滑动与崩塌河流的侵与堆积岩溶地震等这些地质现象可能与堆积岩溶地震等这些地质现象可能会对工会对工程的安全和使用起到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程的安全和使用起到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甚至危甚至危害甚大因而称这些地质现象为不良地质现害甚大因而称这些地质现象为不良地质现岩石风化的治理岩石风化的治理岩石风化的治理方法可采用岩石风化的治理方法可采用挖除挖除和和防治防治两种两种措施
4、排导:采用排导沟、急流槽、导流堤。
A.跨越措施 (1)桥梁适用于跨越流通区的泥石流沟或者洪积扇区的稳 定自然沟槽。
(2)隧道适用于路线穿过规模大、危害严重的大型或多条 泥石流沟。
(3)泥石流地区不宜采用涵洞,在活跃的泥石流洪积扇上 禁止使用涵洞。
(4)过水路面适用于穿过小型坡面泥石流沟的三、四级公路 ,路基坡脚宜设抑水墙,以防止冲刷。
岸坡有冲刷可能时,宜采用凹形。
适用于拦截流量较小 大石块含量少的小型 泥石流。格栅坝坝的 格栅坝 宽度应与沟槽相同。
坝基应设在坚实 的地基上。
§4.4 岩溶与土洞
概述
岩溶--也称喀斯特(Karst),它是由于地表水或地下
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的结果而产生的一系列地质 现象。如溶沟溶槽、溶洞、暗河等。
5、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典型的泥石流发生地由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三个区段 构成
泥石流的形成区一般呈现为三面环山、另一面仅有一个狭窄
出口的瓢状或漏斗状,汇水面积大;流通区的纵坡坡度大,沟谷
狭窄.岸坡陡峻,使泥石流得以迅猛直泻,堆积区为开阔的山前 倾斜平原。
形成泥石流的地质条件
泥石流分布多为新构造运动活动显著、地质构造复杂,断裂、褶 皱发育,裂隙密行,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作用强烈;山体岩石结

第七章不良地质现象

第七章不良地质现象

• c.流水冲淘坡脚,削弱支撑部分。
• d.地震。 • (5)人为因素 • 不合理的工程活动。 • 如:公路路堑开挖过深,边坡过陡,不妥当的爆破等。
• 二、崩塌的防治
• 勘查调查要点 • (1)查明斜坡的地形条件。如斜坡的高度,坡 • • • • 度,外形等; 型,风化破碎程度,主要构造面的产状及裂 隙的充填胶结情况; 及当地的地震烈度。 • (2)查明斜坡的岩性和构造特征。如岩石的类
• • • • • • • • • • • • • • •
二、岩溶的发育条件及影响因素 1.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 (1)岩石的可溶性 —— 取决于岩石的岩性成分和结构。 溶解度:卤素盐类>硫酸盐类>碳酸盐类(纯方解石>白 云石) (2)岩石的透水性 —— 初始透水性取决于它的原生孔隙和构造裂隙的发育 程度。 (3)水的溶蚀性 —— 取决于水溶液的成分。 含有碳酸的水,对碳酸盐的溶蚀能力比纯水能力大的多。 (4)水的流动性 —— 地下水不断流动,二氧化碳才能不断补充,水才能 保持溶蚀性
• (1)形成区 位于流域上游,包括汇水动力区和固物

• •
质共给区。(区内岩层破碎,风化严重
山坡不稳,植物稀少,水土流失严重) 沟壁陡峻,河床狭窄,纵坡大。
• (2)流通区 位于流域的中、下游,多为沟谷地形,
• (3)堆积区 多在河谷的出口,地形开阔,纵坡平缓
• 二、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及其发育特点
• 2.防治措施
• (1)水土保持 • (2)跨越:桥梁、涵洞,过水路面等; • (3)排导 • 排导沟等,使泥石流顺利排走,以防掩埋道路, 堵塞桥涵。 • (4)滞流与拦截
• 滞流:拦挡坝,拦蓄部分泥沙,减弱泥石流的规模
• 第四节 岩溶
• 岩溶作用: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地表及地下可溶性 • • • • • 岩石所进行的以化学溶解作用为主,机 械侵蚀为为辅的溶蚀作用,侵蚀—溶 蚀作用以及与之相伴生的堆积作用的总称 积物——喀斯特地貌 称——喀斯特

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工程地质课件)

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工程地质课件)

黄土滑坡
粘土滑坡
碎石土滑坡
1-黄土层;2-含水砂砾层; 1-具有裂隙的粘土;2-砂砾层; 1-碎石;2-砂岩与粘土页岩互层;
3-砂、页岩互层;4滑落黄土和砾层 3-页岩;4-滑落粘土
3-松散碎石土;4-滑动的碎石土体
四、滑坡的分类
2.按滑动面和岩土体层面的关系分类
均质滑坡
顺层滑坡
切层滑坡
四、滑坡的分类
三、泥石流的分类
2)按形成泥石流的动力条件 (1) 水力泥石流。 (2) 重力泥石流。
3)按流体性质分类 (1) 黏性泥石流。 (2) 稀性泥石流。
四、泥石流的防治措施
1.生物措施 2.跨越工程 3.穿越工程 4.防护工程 5.排导工程 6.拦挡工程
(2)漏斗 (3) 落水洞 (4) 溶蚀洼地 (5) 坡立谷(岩溶盆地) (6) 干谷、盲谷和伏流 (7) 峰丛、峰林和孤峰
溶沟和石芽
三、岩溶地貌
2.地下岩溶地貌
(1) 溶洞 (2) 暗河 (3)天生桥
地下暗河
四、岩溶地区工程地质问题
1.溶蚀后岩石的强度降低 2.造成基岩面不均匀起伏 3.降低地基承载力 4.造成施工困难
2. 风沙地区修建公路应注意的问题 1) 路线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2) 路基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泥石流
一、泥石流概述
泥石流是指突然暴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它具有来势迅猛,历时短暂,破坏力大等特点,是山区特有 的一种不良地质现象。
二、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1. 松散固体物质
4. 其他条件
三、泥石流的分类
崩塌与岩堆
一、崩塌概述
崩塌是指陡峻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脱离母 岩,突然而猛烈的向下倾倒、翻滚、崩落的现象。规模巨 大的崩塌称为山崩。

第章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

第章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

滑坡
影响滑坡的因素
1、斜坡外形 斜坡的存在,使滑动面能在坡前缘临空出露,这是滑 坡产生的先决条件。当斜坡越陡、高度越大,斜坡中、 上部突出,下部凹进,且坡脚处无抗滑地形时,越容 易产生滑坡。 2、岩性条件 易遇水软化的土层中和一些软岩中发生滑坡,如: (1)第四系的各类堆积物、沉积物。 (2)砂岩、页岩和泥岩互层,煤系地层。 (3)石灰岩、白云岩与页岩、泥岩互层。 (4)泥质岩的变质岩系,如千枚岩、板岩、云母片岩、 绿泥石片岩、滑石片岩。 (5)软质或易风化的凝灰岩。
选线时,对于发生大、中型崩塌的地段,优先采 用绕避方案;
当绕避程、或采用其他方案(明洞、隧道)通 过。
设计与施工中,避免使用不合理的高、陡边坡, 避免大切大挖,维持山体平衡。
崩塌的防治措施
① 清除坡面危石; ② 坡面加固:坡面喷浆、抹面、砌石铺盖;
第七章 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及防治
介绍内容
在大规模的工程建设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 的特殊地质及不良地质地区(地段)。它们给 路线的合理布局、工程设计和施工带来困难, 或给建筑物的稳定和正常使用造成危害。
本章介绍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岩 溶和地震五种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
第一节 崩 塌 Fall
崩塌的定义:在陡峻的斜坡上,巨大岩土体在 重力作用下突然而猛烈的向下倾倒、翻滚、崩 落的现象,称为崩塌。
② 岩性条件:坚硬的岩石抗风化能力强,形成高峻的 斜坡;上部为硬岩,下部为软岩;软硬互层(相间) 构成的陡峻斜坡;上部为硬岩,下部为可溶性岩。
③ 构造条件:岩性不同的岩层以各种不同的构造和产 状组合而成,常为各种构造面所切割。从而消弱岩 体内部的联结。褶皱、断层和节理
④ 其他自然因素:降雨;地下水;强烈风化;冻融循 环;植物根系的楔入;地震;人为不合理的工程活 动。

地质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及其防治

地质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及其防治
四、如何识别可能的崩塌体
一、岩溶的概念 岩溶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岩石以溶蚀为主的长期地质作用及其形成的各种岩溶现象的总称。南斯拉夫的喀斯特高原是岩溶现象的典型地区,国际上最早在此开展工作,并用此地名代表岩溶现象,称为喀斯特。 我国是可溶岩石分布极其广泛的国家之一。因此,是一个岩溶十分发育的国家。全国陆地碳酸盐岩分布面积344.3万平方公里,出露面积90.7万平方公里。
石笋
石瀑布
火山喷发
成因: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气体、碎屑从地壳中喷出的现象。 构造: 火山口、火山锥、火山通道 分布: 与地质构造有关,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带、地中海—喜玛拉雅带、东非裂谷带等断层地带。
四、按其活动情况分: (一)活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作周期性喷发的火山 台湾和新疆境内 (二)死火山:在人类历史以前喷发过,迄今为止没有重新喷发过的火山 山西的死火山群 (三)休眠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长期熄灭,有时又突然喷发的火山 黑龙江的五大连池
均质滑坡
发生在层理不明显的泥岩,页岩,泥灰岩等软弱岩层中,滑动面均匀光滑
切层滑坡
滑动面与层面相切的滑坡,在坚硬岩层与软弱岩层相互交替的岩体中的切层滑坡等
顺层滑坡
沿岩层面或裂隙面滑动,或沿坡积层与基岩交界面或基岩间不整合面等滑
特殊பைடு நூலகம்坡
如融冻滑坡、陷落滑坡等
按滑坡体厚度
浅层滑坡
滑坡体厚度在6m以内
中层滑坡
● 滑坡和泥石流
滑坡形态和构造示意图 1-滑坡体;2-滑动面;3-滑动带;4-滑坡床;5-滑坡后壁;6-滑坡台地;7-滑坡台地陡坎;8-滑坡舌;9-拉张裂缝;10-坡坡鼓丘;11-扇形张裂缝;12-剪切裂缝
表7-1 滑坡类型及其特征表
划 分 依 据

工程地质不良地质现象

工程地质不良地质现象

结论与建议
提出针对性的工程措施和建议, 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工程地质评价
根据上述分析,对工程的地质稳 定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
不良地质现象
详细描述各种不良地质现象的类 型、规模、分布和发育规律。
04 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措施
预防措施
地质勘察
在工程设计和施工前进行详细的地质 勘察,了解地质结构、岩土性质和地 下水状况,预测可能存在的不良地质 现象。
数据采集与分析
定期采集监测数据,进行数据分析, 评估不良地质现象的发展趋势和潜 在风险。
预警与应急响应
根据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及时发 出预警信息,制定应急响应预案, 采取必要的抢险措施,确保工程安 全。
05 案例分析
工程实例一:滑坡治理
排水
建立排水系统,排除地表水和 地下水,降低滑坡体的含水量。
03
拦挡
在泥石流上游或中游设置拦挡构 筑物,阻止泥石流的产生和流动

02
排导
在泥石流下游设置排导沟或挡泥 堤,引导泥石流顺畅流出。
04
治理源头
对泥石流源头进行治理,如恢复 植被、修建水库等,从源头上减
少泥石流的发生。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降雨等多种因素有关。
泥石流防治措施
主要包括水土保持、改变沟道 形态、疏导水源等工程措施,
以及加强监测预警等。
03 工程地质勘察与评价
工程地质勘察方法
钻探
地球物理勘探
通过钻孔获取地下岩土样本,了解岩土的 物理性质、厚度、分布等情况。
利用地球物理原理和方法,通过测量和研 究岩土的物理性质,推断地下地质结构和 不良地质现象。

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

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
斜坡的外部形状(凸坡,陡坡)
②岩性条件
岩石性质不同,强度、透水性、抗风化和冲刷的能力都不同。 如果陡峭山坡是由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相间的岩层组成,由于软岩层易风化, 硬岩层失去支撑而引起崩塌。
③构造条件
岩层的层面、裂隙面、断层面、软弱夹层等都是抗 剪性能较低的“软弱构造面”; 当软弱构造面倾向临空且倾角较大时易发生崩塌。
均匀,在滑坡体内部及表面所产生的裂缝。
①拉张裂缝:在滑坡体将要滑动时,由于拉力的作用,在滑坡体的 上部产生一些张口的弧形裂缝。
②剪切裂缝:滑坡体两侧和相邻的不动岩土体发生相对位移时,会 产生剪切作用,形成与滑动方向大致平行的裂缝。
滑坡体中间部分比两侧滑动速度快时也会产生剪切裂缝。 ③鼓张裂缝:滑坡体在下滑过程中,如果滑动受阻或上部滑动比下
由于地震的加速度,使斜坡岩土体承受巨大的惯性力,并使地 下水位发生强烈变化,促使斜坡发生大规模滑动。
7. 人为因素
①开挖边坡使岩土体的内力状态改变,还会使岩土体中的残余 构造应力释放;
②施工时放坡坡度太大、在斜坡上任意堆载、不合理的开挖;
③破坏地表植被,使地表水下渗增强,破坏自然排水系统;
④引水灌溉或排水管道泄漏使水渗入斜坡;
若最后一段滑坡体的剩余下滑力En≤0,则整个滑坡体是稳定的; 若En>0,则整个滑坡体不稳定,应该按En的大小设计支挡结构。
五、影响斜坡稳定性的因素
凡是引起斜坡岩土体失稳的因素,统称为滑坡因素。 内在因素:斜坡外形、斜坡岩土体的性质、构造等; 外在因素:水文地质条件、风化作用,地震以及人为因素等。
部快,则滑坡体下部会向上鼓起并开裂。 鼓张裂缝通常是张口的,其延伸方向大体上与滑动方向垂直。 ④扇形张裂缝:滑坡体向下滑动时,滑坡舌向两侧扩散,形成放射 状的张开裂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流通区的防止:修筑拦坝工程,拦截固体物质 1.沿沟修筑一系列低坝或石墙,坝高一般5米,坝身上应留有水孔以 排泄水流 2.为了防止规模巨大的泥石流破坏重要的城镇或重大工程,还需修 筑高大的泥石流拦挡坝 (三)堆积区:采用排导措施 1.泄洪道:起顺畅排泄泥石流的作用,使之在远离保护区停积下来 2.导流堤:起引导泥石流转向的作用,必须修筑于出口处 (四)其它措施 如:护路明洞,护路廊道,隧层组成的陡坡 软弱岩层风化剥蚀形成凹龛或蠕变,对上覆岩层失去支撑,形 成崩塌 3.构造条件 岩体中发育有二组或二组以上的陡倾节理,切割岩体成为分离体 4.诱发岩崩的因素 (1)地震,爆破 (2)地下水及地下水位的变化,使岩石与构造裂隙中的充填物软 化,岩体强度降低 (3)雨水对岩体裂隙产生的润滑作用,裂隙中的动水压力及重力 劈裂作用 (4)人为地破坏坡脚岩土体
四.岩溶地区工程地质问题 1.地基承载力减低 在覆盖型区,岩溶作用导致岩土体中出现不均匀分布的溶孔,使结 构变得松散,强度降低 2.地基不均匀沉降 在覆盖型岩溶区,岩溶作用造成基底顶面的较大起伏,当其上部分 布有厚度不同的土层时,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将产生不均匀沉降 3.地基滑动 在裸露型岩溶区,当基础砌置在溶沟,落水洞,漏斗附近时,有可能 使基础沿岩体中倾向临空的软弱结构面产生滑动 4.地表塌陷 在地基受压层范围内,如有溶洞,暗河,土洞等存在,在自然条件下 或地下水位降低时,产生洞顶坍塌,引起地面沉陷,开裂.以致使地基 突然下沉,形成地表塌陷
12
4.渐趋稳定阶段 经过大量位移后,滑体重心降低,滑动时产生的动能逐渐 消耗于克服滑移阻力和滑体的变形中,滑体中不部分地下水排 出,使滑面强度有所提高.滑速渐减直至停止 四.滑坡的力学分析 安全系数:表明土坡在预计的最不利条件下具有的安全保障
抗滑力 (矩) 安全系数 滑动力 (矩)
K>1 滑坡稳定;K=1 滑坡处于临界状态;K<1 滑坡失稳 1.平面滑动面 2.圆弧滑动面 3.折线滑动面
24
§4 岩溶地质作用 一.岩溶 岩溶作用: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 岩溶:岩溶作用及其产生的地貌现象和水文地质现象的总称 岩溶地貌:石芽,溶沟,溶孔,落水洞,漏斗,洼地,暗河,地下湖
25
26
27
28
29
二.岩溶形成的条件 1.具可溶性岩石 它是岩溶发育的物质条件,在地壳表层分布最广,对工程实践最有 意义的是碳酸盐岩类,主要有:灰岩,白云岩 2.具溶蚀能力的水 碳酸盐岩类在纯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当水中含有CO2时,溶解度将 增大 水中二氧化碳的来源: (1)通过大气降水补给 (2)土壤层中植物残骸的分解或根系的呼吸产生 (3)含碳物质的氧化 3.具良好的水的循环条件 岩层中的水的补给及排泄条件好,就能不断地将溶解的物质带走, 同时又有不断的具有侵蚀性的水补充,这样,就促使岩溶很快发育
(二)地质条件 地质条件决定了松散固体物质的来源,也为泥石流活动提供动能 优势.在地质构造复杂,岩石风化破碎,新构造活动活跃,地震频发, 岩崩滑坡灾害丛生地带,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又形成了高耸 陡峻的地形 (三)水文气象条件 必须有强烈的地表径流,它为爆发泥石流提供动力条件和物质条件 地表径流来源:暴雨,冰雪融化,水体崩溃 # 泥石流活动规律:时间上;多发生在降雨集中的雨讯期或高山冰雪 消融的季节,主要在夏季.空间上;多分布在新构造运动强烈的陡峻 山区 三.泥石流的防治 (一)形成区的防治:减少或消除泥石流固体物质的补给来源 1.采用植树造林和护坡草被,来加强水土保持 23 2.修建坡面排水系统,调节地表径流,以减少沟源侵蚀
30
三.岩溶的发育与分布规律 1.岩溶多分布在可溶岩与非可溶岩的交界带部位 地下水在这一带运动,一方面对可溶岩产生冲蚀作用,另一方面地 下水因回转停留一段时间,有利于可溶岩的溶解及岩溶发育 2.岩溶发育随地下水运动规律的变化,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带性 水平方向上:随着距排水区距离而有规律的变化.排水区岩溶最为发 育,向外逐渐减弱;河谷两岸岩溶作用强烈,向分水岭逐渐减弱 垂直方向上:岩溶具有成层发育的特点,这是由于地壳升降运动而引 起溶蚀基准面变化的结果 3.硫化矿体氧化带附近岩溶发育 硫化矿体经氧化后产生大量的硫酸根离子,具有较大的侵蚀性,含 有硫酸根的水渗入可溶岩中,加速岩溶作用,导致岩溶发育 4.岩溶主要分布在近地表部位 1)浅部风化作用强烈,空隙多,有利于地下水活动 2)地表水系发育,地表水循环强烈,溶蚀,迁移作用迅速 31 3)浅部二氧化碳含量多
2
三.崩塌的防治 1.在落石区采用明洞,棚洞等遮挡建筑物 2.建筑物与坡脚要有充足距离,在坡脚或半坡设置落石台,或挡 石墙 3.可加固危岩,如加固裂隙,锚固危岩
3
§2 滑坡 一.滑坡的概念 滑坡:斜坡岩土体沿着贯通的剪切破坏面所发生的整体滑移现象 滑坡的特征:滑移面深入到坡体内部以至坡脚以下;质点位移 矢量水平大于垂直;滑移时有依附面(滑移面);滑体 整体位移 滑坡的形态要素:
§5 地震及其效应 一.地震的一些基本知识 地震:在地壳表面因弹性波传播所引起的振动作用和现象 (一)地震的成因类型: 1.构造地震 岩层在地应力作用下,产生应变,积累了大量的应变能,当这种能 量达到和超过岩层的强度极限时,岩层突然断裂或使原有的断裂突 然活动,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以弹性波的形式传播出来, 当弹性波传至地表,地面振动,形成地震.全球90%以上的天然地震都 是构造地震. 2.火山地震 由于火山作用——喷发、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占全球发生地震数 的7%.
10
2.滑动阶段 是指整个滑体沿滑面作缓慢移动的阶段。由于抗滑段滑带 的形成,滑坡的整个滑带已全部贯通,滑体与母体逐渐分离。由 于在位移过程中滑体内部各部分移动速度的相对差异,地面开始 出现诸如错台、裂缝等迹象。后缘张开裂缝发育完整(在主剪切裂 缝附近有典型的羽状裂纹),前部土体不稳定现象更加发展,鼓胀 裂缝及出口一带的挤压裂缝愈益明显,甚至沿前缘挤压裂缝出现 向前错移现象。地面建筑物和植被明显变形,表现为房屋的墙体 歪斜,地面开裂和拱起,树木歪倒,庄稼地撕裂等。在滑动阶 段,斜坡总的稳定系数已降至1.0以下,并且随着滑动作用的不 断进行,稳定系数日趋降低,由该阶段初期的0.99直至0.95左 右.滑动阶段斜坡变形和裂缝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速度基 本保持均匀,没有明显的加速现象。
13
五.影响滑坡稳定的因素 滑坡滑动的实质:滑动面上抗滑力≤滑动力 1.影响斜坡岩土体强度的因素: 岩性,岩体结构,风化作用,水对岩土体的软化作用 2.影响斜坡形状的因素:河流的冲刷,人工开挖,填土 3.影响斜坡内应力状态的因素:地震,地下水动力,坡顶堆载, 坡脚卸载
14
六.滑坡的防治 (一)排水 滑坡变形破坏常与水的作用密切有关,因此要采取措施,排出滑 坡地段的地表水和地下水 1.排除地表水 截水沟 树枝状排水系统 2.排除地下水 盲沟,盲沟集水井 #排水措施一般与其他措施配合使用 (二)支挡工程(适用于牵引式滑坡) 改善斜坡力学平衡条件,提高斜坡抗滑力 1.挡墙:位于滑坡的前缘,借助于自身重量以抵挡滑坡的下滑力 2.抗滑桩:位于滑坡的前缘,利用桩体把滑体固定于滑床上
21
在陡峻的山岳地区,一般顺着纵坡降较大的狭窄沟谷活动,可 以是干涸的嶂谷,冲沟,也可以是有水流的河谷 泥石流分区: 1.形成区 多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的半圆形宽阔地带,周围山坡陡峻,多为 30°-60°陡坡,面积大.这样的地形条件有利于汇集周围山坡上的 水流和固体物质 2.流通区 为泥石流搬运通过的地段,多为狭窄而深切的峡谷或冲沟,谷壁陡 峻而纵坡降较大.泥石流物质进入本区后具有极强的冲刷能力,将沟 谷和沟壁上的土石冲刷下来携走,形成凶猛直泄之势 3.堆积区 为泥石流物质的停积场所,一般为山口外或山间盆地边缘,地势较 为平坦.由于地势豁然开阔,泥石流的动能急剧降低,泥石流物质停 22 积下来,形成扇形,锥形或带状的堆积体
16
17
18
19
挡墙
锚杆(索)
抗滑桩
20
§3 泥石流 一.泥石流的概念 泥石流:发生在山区的一种含有大量泥沙和石块的暂时性急水流 泥石流与山洪的区别: 泥石流流体中固体物质含量很大,有时可超过水体量,它的活 动特点是:在一个地段上往往突然爆发,能量巨大,来势凶猛,历 时短暂,复发频繁 泥石流分布区域:山区不同程度地爆发泥石流,尤其以西藏东南 部和川滇山区最为严重.受泥石流破坏最严重的是铁路,公路等 交通线路 二.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一)地形条件
4
5
6
7
8
二.滑坡的分类 滑坡分类的目的,是对滑坡作用的各种环境和现象特征以 及产生滑坡的各种因素进行概括,以反映各类滑坡的特征和 发生,发展演化的规律,并有效地防治 具体分类,见p143 表7-4 三.滑坡活动的阶段性 滑坡的发生,发展演化过程,是累计变形破坏过程,即从变 形量变至破坏质变过程,每一周期滑坡可分为: 1.蠕动变形阶段 这是滑坡变形的第一个阶段,也是坡体由原先所处的(相 对)稳定状态向不稳定状态转化的阶段。由于地下水的长期 浸泡和风化作用的不断进行,坡体内部软弱结构面的某些部 分(常位于中前部的平缓部位)抗剪强度逐渐降低,造成滑动力
15
3.锚杆(索) 利用锚杆(索)上所施加的预应力,以提高滑动面上的法向 应力,进而提高滑动面的抗滑力,改善剪应力的分布状态 (三)减荷反压(适用于推动式滑坡) 将滑坡后缘岩土体削去一部分,或将较陡的斜坡减缓,以降 低下滑力;同时将减荷削下的土石方堆于滑坡前缘的阻滑部 位,以提高抗滑力 (四)改善滑动面(带)的岩土性质
9
超过抗滑力,该部分土体开始产生蠕动变形,随着外界促滑 因素的逐渐积累,蠕动变形区将沿软弱结构面向前和向后不 断扩展,直至形成贯通的滑动面.这时,地面可隐现不连续的 拉张裂缝,破裂面所包含的土体逐渐脱离母体向前移动,并 开始产生沿软弱面方向的向前蠕动挤压.处于蠕动阶段的斜 坡,其总稳定系数尚高于1,该阶段的坡面仅可见到后部断 续裂缝,前部陡坡地段可能出现少量小规模坍塌。整个坡面 未见明显变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