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厅的空间模式——体形设计

合集下载

形体推演室内设计方案

形体推演室内设计方案

形体推演室内设计方案室内设计方案是指为客户的室内空间进行规划和设计,包括布局、材料选择、色彩搭配、家具摆放等内容。

以下是一个形体推演的室内设计方案,共计700字。

该项目位于一座现代风格的高层住宅楼中,总面积为120平方米,包括客厅、餐厅、厨房、两个卧室以及两个卫生间。

客户希望室内空间能够展示出现代感,同时还要满足家庭生活的功能需求。

首先,在总平面布局上,我们将客厅设置在房间的中央位置,由此打造一个联通各个区域的中心空间。

客厅采用开放式设计,与餐厅和厨房相连,增加空间的流动性。

同时,我们将卧室和卫生间布置在两侧,以保证私密性。

接下来,对于色彩搭配,我们选择了浅灰色作为整体的主色调,搭配一些明亮的色彩作为点缀,如橙色和蓝色。

这样能够增加空间的明亮度,同时又不过于刺眼。

另外,我们还在墙壁上设置了一些装饰画和壁画,以增加空间的艺术感。

在家具选择上,我们采用简约现代的风格,选择了一些简洁大方的家具,如沙发、茶几和电视柜等。

而餐厅的餐桌和椅子则选择了木质材料,以增加温馨感。

厨房采用定制的设计方案,以充分利用空间,并配备了现代化的厨具和储物柜。

在卧室的设计上,我们给予了更多的个性化选择。

主卧室选择了一张大床和一个宽敞的衣柜,以满足主人的需求。

而副卧室则设置了一个儿童房的功能,配备了一张小床和一个儿童桌椅,适合家中有孩子的家庭使用。

最后,在照明设计上,我们采用了不同的照明方式,如主灯、吊灯和台灯等,以创建不同的氛围和场景。

在客厅和餐厅的顶部,我们设置了悬挂式的吊灯,既能提供整体的照明效果,又能作为装饰物。

而在卧室的床头和书桌上,则选择了柔和的台灯,提供更为舒适的光线。

综上所述,该室内设计方案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谐的色彩搭配、简约现代的家具选择和恰当的照明设计,满足了客户对现代感和功能需求的要求。

同时,也为他们打造一个舒适、温馨、个性化的家居空间。

浅谈剧院观众厅设计

浅谈剧院观众厅设计

浅谈剧院观众厅设计观演建筑按其声学特性可分为两大类:音乐类与语言类,无论是哪一类设计,观众厅均为其核心空间。

观众厅的空间形态决定了一座观演建筑的定位及质量,观演建筑建设领导品牌——赛宾(中国)对其空间形态设计作一些探讨和总结。

一、观众厅的空间模式浅谈剧院观众厅设计。

观众厅的空间模式,亦即观众厅的体形设计,对大厅的声音质量起着重要作用,是观众厅设计的基础环节。

观众厅发展至今有多种模式,最早的观众厅形式是矩形;传统歌剧院以马蹄形或接近马蹄形的U 形平面为主,也有少量扇形平面;现代剧院,尤其是20 世纪中叶以后,产生了较多新的平面形式,主要包括了椭圆形、钟形、多边形和不规则形等。

1. 马蹄形平面这种经典的平面对于大容量歌剧院是比较合适的。

它的内部空间围合,增加了演出的气氛,同时观众视距短,视觉质量较高;明显的缺陷是台口两侧观众的视觉效果差。

马蹄形的改进型平面则通过将台口两侧做成斜面,不设观众席,增强了中前区观众席的侧向早期反射声。

美国的肯尼迪演艺中心及建设中的国家大剧院、温州大剧院均采用此种方式。

2. 扇形平面扇形平面最大的优点是观众席充分利用了舞台120°的展开角范围,以达到较大的观众容量。

当扇形角度比较小时,会使大量座席远离舞台,后排视距较远,直达声弱,且池座大部分座席几乎得不到来自侧墙的早期反射声。

因而,这种平面较适合于可用电声补充的会议中心观众厅,作为剧院使用则较少。

3. 多边形平面多边形平面一般在侧墙设多层包厢或逐层向台口伸展的跌落包厢,加之其侧墙的倾斜增加了侧向早期反射声,不仅视觉、声学效果好,同时观众包厢与楼池座一起形成对舞台的围合效果,提高了观演的亲切感。

悉尼歌剧院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

我们完成的温州会议中心、东莞大剧院也采用了这种平面方式。

4. 不规则形平面不规则形平面较适合音乐厅、会议中心,在歌剧院中采用较少。

东莞大剧院观众厅在主体为多边形平面的基础上,后部根据平面条件层层后退,形成不规则形空间,增加了空间的趣味性。

观演空间设计

观演空间设计

公共空间设计
(三)后台及辅助用房设计
观演空间的后台主要包括化妆室、道具室、休息室、调音室和排练厅等。在空间布局上,这些 区域的位置规划应以方便工作人员使用为原则。例如,化妆室最好设在靠近舞台的位置,以方便演 员们补妆、换装;道具室应设在演员上下场的出入口附近,以方便演员们携带和放置道具;调音室 的位置应与演员上下场的出入口的联系方便,但又不能离舞台太近,以免对演出造成干扰。对这些 区域进行设计时,一般体现简洁、实用即可。观演空间的辅助用房主要包括办公和技术用房、维修 间、库房等。规划这些区域时,要设置合理的交通路线,以免影响其他区域的正常工作。此外,这 些区域的设计通常只注重功能性,无须过多装饰。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就需要合理地布置灯具的位置(称为“光位”)。其中,常用的光位有以 下几种。
(1)面光。面光是指自观众厅顶面正面投向舞台的光,其主要用来对人物进行正面照明,以 及对整个台面进行照明。面光的灯具一般布置在观众厅的顶棚或挑台、后墙处。
(2)耳光。耳光是指位于台口外两侧,斜投于舞台的灯光,其一般分为上下数层,起到加强 人物面部照明及人物、道具立体感的作用。此外,耳光还可作为演员的追光来使用,光束能够随 演员的移动而移动。
(二)演出厅设计
1.舞台设计
舞台承担着演出厅最主要的演出功能。按照布局方式的不同,舞台可分为镜框式舞台、突出 式舞台和中心式舞台三种形式。镜框式舞台的特点是舞台的表演区只有一面面向观众,表演者和 观众分别处于不同的独立的空间内。应用镜框式舞台时,表演者与观众的交流范围较为有限。
突出式舞台(也被称为“伸出式舞台”)的特点是舞台的表演区尽可能地伸向观众区,部分观 众环绕舞台而坐。该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表演者与观众的交流范围,有利于两者之间进行 情感传递。

浅谈剧场观众厅室内装饰设计——以宁国大剧院为例

浅谈剧场观众厅室内装饰设计——以宁国大剧院为例

浅谈剧场观众厅室内装饰设计——以宁国大剧院为例发布时间:2021-06-17T11:42:24.720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作者:刘一[导读] 摘要:文章以宁国大剧院观众厅室内设计为例,概述了剧场的分类,观众厅的内部构造,三种常见装饰的手法,以及宁国大剧院的观众厅的设计构思与实践。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089摘要:文章以宁国大剧院观众厅室内设计为例,概述了剧场的分类,观众厅的内部构造,三种常见装饰的手法,以及宁国大剧院的观众厅的设计构思与实践。

力求通过本文的描述使刚刚开始进入剧场设计的设计者有对其难点及如何着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关键词:剧场;观众厅;室内装修1,剧场的分类剧场作为一个特殊的功能性房间,其定义比较宽泛,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为观众提供观看演出的场所。

我们常见的有综合类剧场,适应多种的演出形式,比如国家大剧院、吉林大剧院等;也有根据不同演出内容进行分类的,如语言类、戏曲类剧场,适用于话剧、相声、戏曲等,比如梅兰芳大剧院、开心麻花小剧场等;还有一些专门类剧场,比如中央歌剧院剧场就是专门为歌剧演出专门建造的剧场;还有秀场,专门为某个剧目建造的演出场地,比如《又见五台山》《傣秀》等;剧场也不限于室内,比如张艺谋导演的《印象•刘三姐》就是一部以真实山水为背景的室外演出剧场。

除此之外还有通过观众在规定路线内走动场景随之转换的沉浸式剧场。

还有专门为电视转播建造的黑匣子剧场等等。

本文以室内综合类剧场观众厅为例展开,不涉及其他类别剧场。

2,观众厅的设计难点剧场空间与一般功能空间不同,其结构复杂,功能多样,且涉及到多专业协同配合,因此对于内装而言限制因素较多。

剧场设计,不仅包含传统专业如建筑、结构、空调、给排水、电气专业,还包含声学、机械、灯光、音频、视频等专业。

在观众厅室内设计过程中,需要熟悉观众厅的基本功能及规范要求,避免装饰与演出工艺相互矛盾。

首先是地面,依据视点位置及建筑条件确定错排法还是正排法,得出每部台阶的高度(视点一般位于台口线中点位置),不同排列方式决定座椅选型及台阶高度及是否需增设过度台阶。

观演建筑的观众厅平面形式和空间尺寸研究(下)

观演建筑的观众厅平面形式和空间尺寸研究(下)
用 较大 的座距 和排距 ,观 众主要 是为 了享受演 出的氛 围 , 同时 ,紧 凑的观 众席 布局又使 观众厅 的 空间设计 上的 自由 度相 对增 加了 ,可在 满足声 学设计 要求的 前提 下更灵活 地
R ×D + 12 ×R ÷ 1 . 5+ 0 1 5 .3 13 ×0 6+ 12× 13÷ 1 - . . _ 5+ 0 1 5 .3 10 9 m .1
演出 场馆建设 E圆
B i i9 f neli t t im u n o [tr e u l d n Sa amn d
这样 一来观众厅的高度就偏低 了。
计得 高大一 点 ,将 座椅 的排距和 座距 控制在 一个合 理的 范
如 果 作 为 一 个 国 际 性 的 会议 厅 ,每 个 座席 带会 议 桌 围内也是 很有必要的。
距D=O 2 . 5 m,每座所 占观众厅面积为 :
A =Al A2 A3 + +

对混响 时间进行 调节 ,以保证演出条件下的音质要求 。
目前 的 电声 系统 能够 对音质 主动 控制 ,如 增加早 期反
R ×D + 1 R÷ 1 . X 2 5+ 0 1 5 .3
= 0 8 5× 0 5 .5 .2+ 1 × 0 8 5÷ 1 . 2 .5 5+ 0 1 5 .3
以 ,在有 限 的观众 厅容 积里 ,如要 将观众 厅 空间量 尽量设 的实际效果。
2 7


设计 观众 厅内的 空间效 果 。而 国 内设 计师 为了满足 座椅 的
舒适度 ,一般 都会采用较大的座距和排距 ,A值偏大 ,同时
观众厅平均 高度为 :H —V÷A= ÷1 1 = . m 5 . 9 4 0 9
没 有 一个 设计 师 和 业 主 会 接 受这 样 一个 国 际 性 的 会 在观众厅空 间上也 偏重于追求宏大的气势 ,H 值也偏大 , 而 议厅 的 高度 。所 以 ,对 于 以电声为 主的 观众厅 ,在 每座容 人均 体积V= H XA,所 以 ,经 常在人 均体 积这 一指标 上失 积 的取值 上 可适 当突破 规范 ,并通 过增 加观众 厅总 的吸 声 控 ,不 仅增 加了建 筑规模 和造价 ,同时也致使 最后 的声学

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标准

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标准

室内装修 室内装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观众厅室内装修应满足电影院声学要求; 2 室内装修所用材料应符合国家有关建筑装饰装修 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标准的规定;应采用防火、防污染、防 潮、防水、防腐、防虫的装修材料和辅料; 3 观众厅室内装修选材应防止干扰光,应选用无反光 面饰材料; 4 室内装修不得遮挡消防设施标志、疏散指示标志 及安全出口,并不得妨碍消防设施和疏散通道的正常使用;
的长度不宜大于30m,观众厅长度与宽度的比例宜为 〔1.5±0.2:1;
1.2 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应取3kN /m2;观众厅踏步承 重500kg,周围的墙体要求200mm厚防火墙.
1.3 观众厅体形设计,应避免声聚焦、回声等声学缺陷; 1.4观众厅净高度不宜小于视点高度、银幕高度与银幕上 方的黑框高度〔0.5~1 m三者的总和; 1.5 新建电影院的观众厅不宜设置楼座; 1.6 乙级及以上电影院观众厅每座平均面积不宜小于 1.0m2,丙级电影院观众厅每座平均面积不宜小于0.6m2.
5.5:观众厅内座位楼地面宜采用台阶式地面,前后两排地坪相 差不宜大于0.45m;观众厅走道最大坡度不宜大于1:8.当坡 度为1:10~1:8时,应做防滑处理;当坡度大于1:8时,应采用 台阶式踏步;走道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6m且不应大于 0.20m; 供轮椅使用的坡道不应大于1:12,困难地段不应大 于1:8.
8.3 放映窗应安装光学玻璃,观察窗宜安装普通玻璃;
8.4 垂直放映角为0º时,放映机镜头光轴距离机房地面 高度为1.25m;
8.5 放映窗口外侧的观众厅最后一排地坪前沿距离放映 光束下缘不宜小于1.90m.
8.6 放映机房至少有一外开门通至疏散通道,其楼梯和出 入口不得与观众厅的楼梯和出入口合用.

职称评审-建筑专业-设计原理真题及答案九

职称评审-建筑专业-设计原理真题及答案九

职称评审-建筑专业-设计原理真题及答案九[单选题]1.在我国城镇家庭人口结构中,一对夫妻和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称为:()A.标(江南博哥)准户B.主干户C.核心户D.联合户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核心户是指一对夫妻和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单选题]2.某栋每层层高为2.70m的7层住宅楼,其室内外高差为0.50m,则其第七层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A.1.20mB.1.10mC.1.05mD.1.00m正确答案:B[单选题]3.初步设计文件中,下列哪一项面积指标可不列入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A.建筑基底总面积B.道路广场总面积C.绿地总面积D.建筑总使用面积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单选题]4.在有人行道的路面上空,下列哪个措施是不符合规范的?()A.2.5m以上突出凸窗、窗扇、窗罩、空调机位,突出深度不大于0.5mB.2.5m以上突出活动遮阳,突出深度不大于3mC.3m以上突出雨篷、挑檐,突出深度不大于3mD.5m以上突出雨篷、挑檐,突出深度不大于3m正确答案:C[单选题]5.北京火车站的大厅内使用两组自动扶梯并且对称布置,其作用主要是:()A.与立面对称构图呼应B.方便大流量旅客上下C.形成明显的空间导向D.营造壮观的环境气氛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北京火车站的大厅,有意识地将自动扶梯沿着中轴线对称布置,使得高耸的大厅与纵长的高架厅取得了豁然贯通的效果,其空间的导向性异常显著。

[单选题]6.下列关于一般观演建筑视线设计要考虑的因素中,哪一条不正确?()A.观看场景的不同B.座位的排列方式C.观众的差异D.视点的选择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一般观演建筑视线设计不会考虑观众的差异,仅考虑成年人的视线设计。

[单选题]7.剧场和电影院观众厅建筑声学的设计重点是:()A.电声设计B.观众厅体形设计和混响时间控制C.噪声控制D.观众厅消音设计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观众厅体形设计和混响时间控制是剧场和电影院观众厅建筑声学设计的首要任务。

观演空间的布局与形式

观演空间的布局与形式

在会所装修设计过程中主要整合型空间布局,按观演空间在整体中所处的相对位置,还可进一步分为下列形式:1.中心式观演部分处于总体的中心位置,常成为整体空间和会所装修设计形态构图的轴心。

而其他活动空间可分置于观演空间两侧或周边,呈对称或均衡布置的格局。

这种布局形式适用于设计功能组成复杂,且所处城市空间环境严整的情况,较易取得匀称、壮观的设计形态。

2.侧翼式观演部分仅占本文由:玛沁酒店设计公司编辑整理发布有设计整体的一个侧翼,与其他活动空间仍保持连续统一的整体装修设计形态。

这种布局形式也多用于功能组成复杂、形态要求严整的大型会所装修设计中,其观演部分也仅占有较小的比重。

3.内核式观演空间被其他活动空间包围于中央部位,内部活动空间相互邻接,并连续成整片。

此种形式空间布局紧凑,有利于节约用地和节约装修设计能耗,常用于北方中小型规模或设有集中空调系统的大型会所装修设计中。

在国外设计实例中也较为普遍。

我国近年来新建的许多城市商业性娱乐设施中,由于空调系统的使用,也较多采用了这种布局形式。

4.毗邻式观演活动部分与其他活动部分各自相对集中布置,自成系统,形成彼此紧邻又相对独立的两部分。

采用这种布局形式,主要出于建造计划和经营方式的考虑。

它便于在较小的基地内实施本文由:铜仁酒店设计公司编辑整理发布分期分项建设,也便于两部分实行独立分管经营。

采用这种空间布局形式,仍需保持会所装修设计形态的完整性和整体性,并应满足城市空间规划的总体要求。

相关文章推荐:私人会所宴会区的空间布局新型会所空间设计形式及发展方向索伦装饰是一家专业的从事合肥酒店装修的合肥装修公司。

提供合肥酒店装修,合肥酒店装修公司等最新信息,服务于合肥酒店装修设计业主。

更多合肥酒店装修案例/hskjzs/。

影剧院中观众厅的平面形状分析

影剧院中观众厅的平面形状分析

影剧院中观众厅的平面形状分析观众厅是容纳人数较多的室内大空间,有视听方面的功能要求。

观众厅的座位布置,应保证全部观众都有较好的视觉质量,因此,观众座位应按规定的视角和视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以内,避免过偏过远的座位。

同时,为使每个座位上的观众可以听得清、听得好,观众厅内的声场分布应均匀,应有较高的清晰度和适宜的混响时间,并能有效地控制噪声。

观众厅的平面形状是影响视觉质量和音质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下图为观众厅典型的几种平面形状。

(a)矩形(b)钟形(c)扇形(d)六角形(e)曲线形矩形平面体型简洁,观众厅空间规整,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在跨度不大的情况下,观众厅的声场分布比较均匀。

当观众厅的跨度较大 ( ≥ 30 m) 时,音质效果变差,观众厅前部两侧超出规定的水平视角范围的面积加大,而观众厅后部又未充分利用视角控制范围。

因此,矩形平面较适合于中小型观众厅。

钟形平面的两侧墙为曲面,后墙结合座位的排列为弧形,可看作是矩形平面的一种改进。

它保留了矩形平面结构简单和声场分布均匀的特点,减少了偏座,并可适当增加视距较远的正座,有助于调整声场分布,是一般大、中型观众厅常用的平面形状。

扇形平面可充分利用水平视角范围安排观众座位,可以容纳较多的观众,常用于大、中型观众厅。

但扇形平面的观众厅后区较大,偏远座位相对较多。

由于扇形平面两侧墙向后斜展,有利于声音的反射,反声效果随斜展角度的增大而减弱。

因此,为了保证良好的视线和音质效果,两侧墙面与中轴线的水平夹角宜小于 10度。

扇形平面由于跨度变化不等,结构和施工较复杂。

六角形平面是在扇形平面的基础上切去后部的两个角而形成的,减少了偏远座位,改善了视觉质量,但容量也相应减少了。

由于侧后墙可作为一次反声面,声场分布较均匀。

六角形平面适用于对视听要求较高的中小型剧场。

曲线形平面有马蹄形、卵形、椭圆形、圆形等。

这类平面具有较好的视角和视距,但声学处理较麻烦,易产生声音沿边反射、聚焦、声场分布不均匀等缺陷,结构施工也较复杂,在我国影剧院的观众厅中较少采用。

大型影剧院设计参数精讲(类型与规模,前厅与休息厅,观众厅平面及剖面,舞台及后台,放映厅等设计)

大型影剧院设计参数精讲(类型与规模,前厅与休息厅,观众厅平面及剖面,舞台及后台,放映厅等设计)
声音的亲切清晰;但观众厅宽度>30m时,前、中区缺少侧向早期 反射声且易被观众吸收,音质变差。 适用于中小型剧场及音乐厅;窄矩形音乐厅不易设楼座.
夜景灯 光
2)钟形平面:保留了前者结构简单和早期反射声声场分布均匀的 特点,减少了两侧偏座,可增加视距较远的正座; 适用于大中型剧场及音乐厅;大型增设一、二层设楼座.
3)挑出式楼座剖面:应用较多。多为单层楼座;正视楼座较多; 可增加观众容量及缩短视距。
夜景灯 光
4)包箱式楼座剖面:分跌落式,蜂窝式,环绕式,挑出式,半挑 式。丰富空间形式,增进声学扩散。
夜景灯 光
五:舞台与后台
1、舞台的形式 1)箱形舞台(镜框式台口)。 2 )外伸式(半岛式)舞台。 3 )岛式舞台。
夜景灯 光
4)乐池: 歌舞剧必设,其他试需要而定。 乐队1m2 /人,伴唱0.25m2/人,一般50~80m2 乐池宽度:2排乐位 4m; 3排乐位5~6m。 乐池高度:1.9 m < h < 2.2m。 乐池升降,可兼作台面用。
5)舞台设备: 假台口:调节台口尺寸,设内侧光用。 吊 杆:吊装布景和灯光用。 L=A+5~6m;间距25~30cm一道; 数目一般30~50根;吊点4~7个; 间距3~5m。
夜景灯 光
1、观众厅的剖面形式: 1)跌落式(散座式)剖面:坡度较大;前部与中部早期反射声得
到改善。 适用于中小型剧场,多用途剧场。
夜景灯 光
2)沿边挑台式剖面:一层或多层挑台增加观众容量;偏角或俯角 较大的楼座较多。挑台较浅,挑台下部的观众席有较多的直达声。 适用于大中型剧场,或歌舞剧场。
夜景灯 光
夜景灯 光
2)侧台: •两侧或单侧,存放、迁换布景用。 •高度考虑风管通过,净高 6~7M。 •大型舞台设有车台。 •侧台外设有装卸平台及车道。 •侧台进出口宽 >=2.4M、高度>=3.6M。

剧院声学设计说明(供装修说明)

剧院声学设计说明(供装修说明)

电视的声学设计说明(供装饰招标用)一.设计依据1.院提供的广电城建筑平、剖面图纸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剧场建筑设计规范”57—2000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礼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50356—20054.–( 3382)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50371—20066.“音乐厅和歌剧院”(白瑞纳克著)二.功能及建筑概况使用功能:以大型舞台剧、综艺演出、歌剧为主,兼顾音乐会和会议功能。

容座:观众厅容座为座,其中池座座(其中轮席椅4个),一层楼座座,二层楼座76座。

建筑概况:建筑平面呈马蹄形。

三.主要建声设计技术指标1.中频满场混响时间:(设置可变混响装置,建议采用木格栅后藏可升降吸声帘幕)1.4±0.1秒(大型舞台剧、综艺演出、歌剧演出时)1.2±0.1秒(会议时)1.6±0.1秒(音乐演出时,舞台设置音乐反射罩)混响时间频率特性如下:中频基本平直,低频有一定提升(相对中频约提升20%),高频由于空气吸收,允许略有下降。

2.低频比重:在1.1~1.3之间3.透明度C:在-1~3之间4.清晰度D:在35% ~ 60%之间5.重心时间t s:≤1306. 侧向反射系数:在10% ~ 20%之间7. 声场力度G:≥08. 初始时间延迟间隙:<259. 声场不均匀度Δ:≤±410.本底噪声:≤30 或≤25曲线四.观众厅的体形设计1.确定观众厅的体积为了使观众厅获得合适的混响时间,观众厅需要合适的体积。

体积太小,有可能不加任何吸声材料,也难以达到需要的混响时间;体积太大,虽然通过增加较多的吸声材料,可以获得合适的混响时间,但厅内的声能密度会相应地减少。

同时由于观众和座椅具有较大的吸声量,所以每座容积是一个很重要的设计标准。

对于本音乐剧剧场而言,每座容积宜控制在78m3座。

本剧场的观众席座位数为座,故观众厅的体积宜控制在8680 ~9920m3。

电影院观众厅设计有哪些要求?

电影院观众厅设计有哪些要求?

电影院观众厅设计有哪些要求?
电影院观众厅设计有哪些要求?下面是建筑带来的关于电影院观众厅设计的介绍以供参考。

1.观众厅设计应包括电影工艺设计,工艺设计应参与建筑设计全过程。

2.观众厅的设计应将银幕的设置空间作为统一整体考虑,观众厅的长度不宜大于30m,观众厅的长度与宽度的比例应为 1.5(±0.2):1。

3.观众厅最大面积不宜大于700,观众厅最大座位数不宜大于600座。

4.观众厅的平面应符合所在建筑物的柱网结构。

楼面活荷载应取3kN/。

5.观众厅体形设汁,应使声场分布均匀,避免声聚焦、回声等声学缺陷。

6.观众厅的净高度不宜小于视点高度、银幕高度与银幕上方的黑框高度(0.5~1.0米)的总和。

7.观众厅的每座平均容积宜取6 m3~10 m3。

8.观众厅每座平均面积不宜小于1.20,不宜大于1.50。

9.根据观众厅的面积、容积和座位数,可分为大厅、中厅和小厅,不同厅型电影厅的面积、容积与座位数都不同。

不同厅型和电影厅的面积、容积和座位数:
厅型面积()容积(m3)座位数(座)
大厅 401以上 2501~4500 550~351
中厅 201~400 900~2500 350~181
小厅 200以下 900以下 180 以下
10.新建电影院的观众厅不应设置楼座。

11.多用途的观众厅宜设置主席台,主席台面距第一排座席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0.3m,不宜大于0.60m。

观演空间设计原则

观演空间设计原则

LOGO
第一章:
第四节:舞台与观众厅
— 20 —
(六)疏散 1.控制疏散时间(min分钟)
观众容量 ≤1200 1201--2000 2001--5000 一、二级耐火等级 全部疏散时间 4 5 6 从座位到观众厅门厅疏散 时间 2 2.5 3 全部疏散时间 3 三级耐火等级 从座位到观众厅门厅疏散 时间 1.5
一、二级
0.65 0.75
三级
0.85 1


0.75
1
③其他有关疏散规定 观众厅出口应均匀布置,主要出口不宜靠近舞台,每个出口疏散人数不超过250人。观众厅出口按观众厅 人数计,但不少于2个。规模超过2000人时,每出口疏散人数不超过400人。 疏散楼梯不应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 出口应设双扇门,宽度不小于1.4m,向疏散方向开放。如门口设踏步,需在1.4m以外。
注: ①单股人流通行能力(取40—45人/min) ②观众自内门到外门的平地行走速度,取45m /min。 (此值是不饱和人流60 m /min与饱和人流30m /min的平均值,楼梯下行可取此值的1/2.5) ※ 由观众厅出口到建筑外出口的控制疏散时间=各内门到相应外门之最大距离(m)/平地行走速度 (45m /min)。
接近台口处的边座或包厢最大俯角不宜超过35°。(正常人的视力能看到最小尺寸,换算成空间度量,在33m处可看清
1.0mm的物体。) 2.设计视点:镜框式台口舞台一般选在舞台面(第一层幕)大幕投影线中点。突出式及岛式舞台可选在距舞台边缘2—3m 处。 3.舞台高度:应小于第一排观众眼高,镜框式台口舞台在0.6—1.1m范围,突出式及岛式舞台在0.5—0.6m范围。 4.排距:长排法0.9—1.05m。短排法0.78—0.8m。视线升高差C=0.12m。 ①无障碍视线设计:“C”值采用每排升0.12m,视点O在大幕线舞台上面。

广电总局关于电影院设计规范及条文说明

广电总局关于电影院设计规范及条文说明

广电总局关于电影院设计规范及条文说明1总则1.0.1为保证电影院建筑的设计质量,使其满足适用、安全、卫生及电影工艺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放映35mm的变形宽银幕、遮幅宽银幕及普通银幕三种画幅制式电影和数字影片的新建、改建、扩建电影院建筑设计。

1.0.3当电影院有多种用途或功能时,应按其主要用途确定建筑标准。

1.0.4电影院建筑应为观众创造安全和良好的视听环境,为工作人员创造方便有效的工作环境。

1.0.5电影院建筑设计应遵循电影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并应与电影院工艺设计紧密配合。

1.0.6电影院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普通银幕电影standard film影片宽度为35mm,画面高宽比为1:1.375的电影。

2.0.2变形宽银幕电影anamorphic film拍摄或印片时用变形物镜使记录在感光胶片上的影像沿水平方向压缩,放映时再通过变形镜头使变形影像复原的、画面高宽比为1:2.35的电影。

2.0.3遮幅宽银幕电影masking wide-screen film拍摄时采用画面高宽比为1:1.85(或1:1.66)的片窗,放映时采用比放映普通银幕电影焦距更短的镜头,以获得宽银幕电影效果的电影。

2.0.4设计视点view point影厅垂直视线设计用的基准视点,定在银幕画面下缘中点。

2.0.5最低设计视点高度minimum height of view point银幕上各种制式画面中最低有效画面下缘距第一排观众席地面的高度。

2.0.6最近视距minimum viewing distance观众厅第一排中心座位观众眼点(通常以椅背代替)至设计视点的水平距离。

2.0.7最远视距maximum viewing distance观众厅最后一排中心座位观众眼点(通常以椅背代替)至设计视点的水平距离。

2.0.8放映距离projection distance放映物镜至银幕中心的距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人流疏散的几个有关数据
• 单股人流宽度(m)——0.55(三股以上是按 0.50计)
• 单股人流通行能力(人/分)——40~42 • 疏散人流通行速度(m/min)——45(指平地) • 观众厅控制疏散时间——Ⅰ、Ⅱ级耐火建筑中,
当观众厅容量为1200人及1200人以下时,为 4min;1201人~2000人时,为5min;2199人 ~5000人时,为6m
观众厅的空间模式 体形设计
制作:杨正路20134720109 李奇航20134720129 张原20134720113 武斌20134720112 张浩楠20134720110 文迪20134720111
一、观众厅平面形式
平面形式: • 1、矩形平面(<30M):视角正,视距远,一
般中小型剧场的常用形式 • 2、钟形平面:结构简单,减少两侧偏坐,
剧场座位布置
• 观众厅每座面积表:甲等0.70M,乙等0.60M,丙等0.35M • 座椅:软椅扶手中距500-700,短排法双侧有走道<22,单侧有过道<11,
长排法双侧过道<50,单侧过道减半 • 排距:软椅短排0.82-0.9,长排0.9-1.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走道:池座首排>1.5米,突出式舞台>2.其余走道每100座宽0.6米,边
应小于0.80m ; 主要横走道的宽度应与由纵走道流来的 人数相适应,且通行宽度不应小于1.20m 。 长排法的边 走道不应小于1.20m 。
• 横过道应当与设在大厅侧墙的对外安全出口相对应。安全 出口的通行能力要与汇集在横过道上陆续出场的人流量相 适应。
• 纵过道的布置方式取决于每排所设的座椅数量。纵横过道 的布置方式形式很多,有以下几种:
即能区分10mm景象的最远距离约为33.3m。 o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第5.1.5条:观众席对
视点的最远视距:
歌舞剧场不宜大于33m; 话剧、戏剧场不宜大于28m; 岛式舞台剧场不宜大于20m。
钟形平面
扇形平面
曲形平面
二、观众厅剖面形式
: • 跌落式 中、小型剧院常用形
式,地面起坡较大
• 延边挑台式:一层或多层楼坐, 偏角座位较多,缩短视距,挑台 通常较浅
走道>0.8,中间走道及纵道>1.0;长排法边走道>1.2 • 座位曲率
座位布置
(1)布置方式 短排法:双侧有走道时不超过22个,单侧时不超过11个,每超一个 排距+25mm。 长排法:双侧有走道时不超过50个,单侧时不超过25个,每超一个排距
+25mm。
坐席布置形式
座位排列:基本尺度 o 座位的大小与硬座、软座有关
(4) 席位设计中的座椅排列方式 应符合有关防火及保安规定的要求。
座席 观众厅面积:甲等剧场≮0.8㎡/座,乙等剧场≮0.7㎡/座 观众厅座椅扶手中距≮0.55m。 座席排距:短排法≮0.90m,长排法≮1.10m。 短排法:双侧有走道时座位数不超过22座,单侧有走 道时不超过11座。 长排法:双侧有走道时座位数不超过50座,单侧有走 道时不超过25座。 走道 短排法纵走道宽度≮1.00m,长排法纵走道宽度≮1.20m 横走道净宽度≮1.00m,横走道之间的座位不超过20排。
、与标准有关 o 排距应考虑观众走动 o 排距与座位排列方式有关 o 人体肩宽约397~415,加冬
衣440~460,人与人的适宜、 经济距离40~50,即座距500 ~700。
座位排列:规范要求
二)、席位排列法
• 席位排列一般都采用几何作图来完成,通常有三种基本形 式,直线形排列法、弧形排列法、折线形排列法。
1.直线形排列法


施工简便,缺点是:席位中同一排两侧观众比中间观众距
视中心的视距要远,且同一排边座观众的水平视角比中轴线上
观众的水平视角要小;边座观众如要正对视中心必须侧身而坐, 舒适度差。
• 因此,它一般适用于小型观众厅。
2.弧形排列法
• 它是按选定的曲率中心和排距,把各排座位逐一排列在不同半 径的同心圆上。此法适用于各种平面形式。
2.地面坡度设计
• 设计视点(o):镜框式舞台选在大幕中点,离地面距离<300MM • 舞台高度(h):镜框式舞台在0.6-1.0M • 排拒(d):长排法0.9-1.05米,短排法0.78-0.80米, • 视线升高差0.12米
观众厅视线设计
镜框式台口剧场视点宜选在舞台面台口线中心台面处视线升 高差“c”值取 0.12m,隔排计算视线升高值时,座席应错 位排列。
3、过道布置
• 过道布置应根据安全、方便和优良视区多放席位的原则进 行设计。横过道和靠墙纵过道 ,对观众安全疏散起重要 作用,必须妥善安排。安全出口附近 的纵、横过道应加 大宽度。观众厅内纵、横走道,应按该厅总座数每百人 0.60m计算总宽度 ,再按过道数量分配,其位置应均匀
分布。
• 短排法的中纵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00m ,边走道净宽不
• 观众席位的纵横过道,除按规定保证有必要的通 行宽度外,还应当使过道与观众厅的对外疏散出 口之间,能保持有最明确而直接的关系
• 保证足够宽度的疏散口,并使个疏散口均匀分布。 疏散口与疏散道的宽度应按单股人流宽度的倍数 考虑。
• 下一阶段的疏散口应大于上一阶段的疏散口,不 然必须设计足够的缓冲等待面积
• 挑出式楼坐:较多剧场采用的形 式,正视座位较多
• 包厢式楼坐:丰富观众厅空间形 式
在1000座以下的剧场,可以不设楼座;坡度平缓,可以设一般的 池座;坡度超过1:6,可做成台阶式
三、观众席位设计
观众席位设计方案,应在研究观众厅的平面形式和功能关系的同时加以研究。
席位设计原则
影剧院的席位设计应遵循下述原则:
小于0.48m,软椅不应小于 0.50m。其中0.5 m最为适宜。
5.3 走 道 5.3.1 观众厅内走道的布局应与观众席片区容量相适应,与安全出口联系顺畅,宽度 符合安全疏散计算要求。
5.3.2 池座首排座位排距以外与舞台前沿净距不应小于1.50m,与乐池栏杆净距不 应小于1m;当池座首排设置残疾人席时,应再增加不小于0.50m 的距离。 5.3.3 两条横走道之间的座位不宜超过20 排,靠后墙设置座位时,横走道与后墙之 间座位不宜超过10 排。 5.3.4 走道宽度除应符合计算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短排法边走道不应小于0.80m,纵走道不应小于1.00m,横走道除排距尺寸 以外的通行净宽度不应小于1.00m; 2 长排法边走道不应小于1.20m。 5.3.5 观众厅纵走道坡度大于1:10 时应做防滑处理,铺设的地毯等应为B1 级材料, 并有可靠的固定方式。坡度大于1:6 时应做成高度不大于0.20m 的台阶。 5.3.6 座席地坪高于前排0.50m 时及座席侧面紧临有高差之纵走道或梯步时应设栏 杆,栏杆应坚固,不应遮挡视线。
五、观众厅的人流疏散
• 一般要求:观众入场就座和出场疏散的时间应 当尽可能短,一方面可节约观众时间和便于工 作人员管理,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在紧急情况下 保证大量观众和工作人员能在安全防火规定的 时间内迅速、安全地疏散到建筑物外。这就要 求在组织设计观众人流运行路线时应尽量满足 以下几项要求:
• 观众的进出场路线应有明确的划分有明晰的疏散 路线和出口,使在疏散时能按设计的路线畅通行 进,不致发生逆流、交叉和堵塞混乱现象
缺点:散场通道装修成本增 加
低位后进后出:
影厅主要进出方式列表
低位侧进侧出:
高位后进后出:
低位后进侧出:
低位侧进后出:
高位后进低位侧出:
低位后进高位后出:
低位侧进高位后出:
高位后进低位后出:
影厅进出方式与影院功能布局、人流组织,及管理方式相关。
3.折线形排列法

它改善了直线形的缺陷,并具有弧形排列法的优点。适用于
各种平面的观众厅。

在影剧院中一般采用双折线形排列,即将中部席位平行台口
排列,席位两侧的边座区倾斜于台口布置。

构成各排的折线形式,应处在(或接近于)按弧形排列时所作
最佳弧线的弦部位。
四、椅宽、排距和过道布置
• 1、椅宽 • 椅宽是指每个座椅两扶手间的距离。硬椅不应
增设一、二层楼坐,反射均匀,声音清 晰 • 3、扇形平面:较好的水平视角和视距, 大、中型剧场常用形式 • 4、多边形平面:反射均匀,声场条件好, 应控制观众厅宽度 • 5、曲线平面:视角、视距好,声场清晰, 但偏坐较多 • 6、楼坐平面:大、中型剧场形式。
1、视线要求:看得清的视距
o 视距是指观众眼睛到设计视点的距离。 o 一般人看得清的视角为1’(最小明视角),
影厅进场散场人流组织的方式:
方式1:
影厅入场、散场使用同 一通道
方式2:
仅设影厅入场通道,散 场即离开影院范围
方式3:
影厅入场通道与散场通 道分别设置
优点:观众体验感较好
缺点:入场与散场人流容易 交叉,给影院管理带来不便, 人力成本增加
优点:便于影院管理 缺点:不易组织夜场疏散
优点:观众体验感较好,且 便于影院管理
(1) 根据观众观看的视觉质量要求,全部座位 都 应布置在容许界限范围内,并 争取优良席位 的百分比能达到最高限。
(2) 根据席位质量分级原则和有关规范的要求,纵、横过道 宜布置在视觉质量较 差的范围内。
(3) 合理布置出、入口及纵横过道,并保证足够的通行宽度 ,使观众入场就座和 疏散简捷 、不迂回曲折,并避免观众人流混乱交叉。
5.3.7 楼座前排栏杆和楼层包厢栏杆高度不应遮挡视线,不应大于0.85m,并应采取 措施保证人身安全,下部实心部分不得低于0.40m。
2、排距(d)
单面走道 座席数减半
(⊙o⊙)
除前述外,还应注意座席的排列方法与其相关排 距及双面走道每排座数。台阶式的座席排距宜适 当增大。靠后墙最后一排的排距应增大0.12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