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文化_天人合一_在建筑观上的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建筑2006年第5期
漫漫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造就了在世界东方独树一帜的中国建筑。然而,作为华夏文明组成部分之一的楚文化,却是一支瑰丽多彩而又独具风格的南国文化。它发源于长江中下游和江汉平原,为楚族、楚国、楚地人民所创造,在缔造和发展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曾起过不可估量的作用。英国著名“史前”学者戈登・柴尔德(V.Gordonchilde)认为,城市的出现是人类步入文明的里程碑。对于人类文化的研究,莫不以城市(礼仪性)建筑的出现,作为文明时代的具体标志,而与文字、(金属)工具并列。而谈到建筑就不得不以其文化脉络为背景。
中国古代文化是多元复合的,它的主体华夏文化是二元耦合的。所谓二元,就方位来说是北方与南方,就流域来说是黄河与长江,就象征性的灵物来说是龙与凤,就学术的主流来说是儒家与道家。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夏文化,北方以晋(韩、赵、魏)为表率,南方则由楚独领风骚。
楚国哲学的中心问题是天人关系,楚人的哲学世界观是个体本位的天人合一。人的存在,都是一个一个的个体,这个个体,就是他的“自”。人的个体,是自然存在,而有超自然的愿望。人的自然存在,无论在空间上、时间上,都很有限。人有超自然的愿望,要求在空间上、时间上,进入无限。人的血肉之躯,不可能进入无限。人的精神状态,则可能进入无限,就是自觉个体与宇宙合一,也就是自觉天人合一。宇宙无限,若个体自觉与宇宙合一,也就自觉同其无限。个体的精神状态,只能与血肉之躯同存,仍是有限的。但只要一息尚存,便能自觉天人合一,进入
无限。一旦自觉这个合一,则这种天人合一之感,不仅比平常客观实在之感更为实在,而且更为深刻,因为更为自觉。这种天人合一的精神状态,可以使人从一切局限(包括时空局限)解放出来,把个体全部能量释放出来。《庄子》中的“至人”、“神人”、“圣人”、“真人”,都自觉天人合一,而进入无限。因此,楚建筑文化的最大特点也是体现在它的“天人合一”建筑观上,它所展现的是“自然与精神的统一”。本文所探讨的“天人合一”建筑观,也正是基于这一基本涵义作为出发点。
楚建筑属于建筑范畴的“干阑文化”,是古代中国南方建筑文化的主体,是南方干阑式建筑与源于北方穴居的高台式建筑融合时期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代表。它是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向来注重与自然的高度协同,尊重自然,体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艺术性格上特别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的追求。在选材上,木材给人以含蓄、深沉的天然之美,它集轻巧、坚韧、易于加工于一身,恰恰与楚国人的文化性格相切合,因此成为楚建筑的首选材料。加之,建筑始终是为人服务的,地处中原的楚国地大物博,木材资源丰富,而相反去花几百年的时间用石材去兴建宫室建筑是不可想象的。因此,选择木材也有其必然性。
楚国的建筑重视人与自然融合相亲的文化精神。以楚楼阁为例,楼阁相当开敞,楼内外空间流通渗透,追求与自然的亲近;造型上运用水平方向的层层屋檐,环绕各层的走廊栏杆,极力削弱体型上的竖高感觉,使之时时回顾大地,仿佛对大地有着无比的眷恋;屋面、屋脊、装饰局部的曲线运用避免了造型的
僵硬冷峻,优美地镶嵌在大自然中,仿佛自己就是天地的一部分,充分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崇敬之情。
收稿日期:2006-04-26作者简介:王俊君(1979-),男,江西赣州人,200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硕士,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楚文化“天人合一”在建筑观上的体现
王俊君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湖北
武汉430062)
摘
要:文章试图通过对古代楚文化特点的研究,探讨其“天人合一”建筑观形成的必然性和其建筑独具风格的南国特色。
关键词:楚文化;天人合一;哲学;建筑观中图分类号:TU-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359(2006)05-0018-02
ReflectionofChuCulture-"SkyandHumaninOne"onArchitecturalConcept
WangJunjun
(SchoolofUrbanDesign,WuhanUniversity,Wuhan
430062,China)
Abstract:Theart
icletriesfromthestudyofthecharactersoftheancientChuculturetodiscussthecertaintyoftheformulationofthearchitecturalconceptwhichcouldbeliterallyspeculatedas"skyandhumaninone",andthespecialSouthlandfeaturesofthearchitecturesundertheinfluenceofChuculture.
Keywords:Chucul
ture;skyandhumaninone;philosophy;architecturalconcept18
2006No.5(上接第15页)
线,令出行活动取得满意效果。
5.2与城市用地布局的协同
5.2.1城市用地布局对步行系统的影响
城市用地布局对步行系统的建设有先决性的影响,对步行系统中步行区、步行亚区和步行核心区的划分,应根据不同城市地区的不同特征进行研究确定。
步行区对应相对均质化的用地,区内通过便捷的公交系统联系;步行亚区对应多样化的混合用地,作为城市街区中的核心区域,通过步行交通系统贯穿起来的多样化的用地是地区活力的主要元素;步行核心区中的用地模式重新趋向专业化和单一化,成规模的专业化“锚点”通过步行系统相联系,是整个区域的主要吸引点。
5.2.2步行系统对城市用地布局的反馈
具有层级性、结构性的步行系统的建设,将促进一个地区的功能多样性发展和混合类型的土地使用模式的出现。从步行区到步行亚区再到步行核心区的步行系统层次结构,也将深化层级性城市用地布局结构的形成,城市用地布局结构可能相应地划分为城市分区、城市组团和城市街区等空间组成。5.2.3与城市商业空间的协同
与城市商业空间的协同是城市步行系统的重要任务。商业空间是城市中最具活力的地段,如果行人在商业空间的活动能够被有效保护及引导,将会形成良好的商业氛围。而另一方面,如果商业空间不能很好地保障行人的活动,会造成混乱和拥挤,并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和安全隐患,因此,良好的步行系统对
位于步行区域内的商业空间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步行系统与城市商业空间充分协同,将大大提升商业空间的吸引力,为商业空间创造更大价值。
5.2.4与城市游憩空间的协调
城市游憩空间对于城市居民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场所,包括城市公园绿地、滨河岸线、城市广场、郊野旅游休闲区域等。步行系统应与这些城市游憩空间相协调,使其在外部获得更便捷的可达性,在内部有组织良好的步行网络和环境设施,从而更好地为城市居民服务。
6结论
在以人为本的价值趋向的影响下,城市步行系统的建设将成为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城市建设的一个重点。对于城市步行系统的建设,既要从系统论分析的角度,把握步行系统的整体构成、层次结构和外部协同,也要通过建设实践,才能将这些思路和理念得以有效地落实,从而提高步行系统建设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林鹤,怀念步行城市[J].读书,2000(10).
[3]田银生,刘韶军.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4]扬・盖尔.交往与空间(第4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建筑风格上,楚建筑的屋顶、木构件、飞檐等人性化设计,机智而巧妙的组合所显示的结构美和装饰美本身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楚建筑的屋顶一般很大,并出现了屋坡的折线“反字”及以后的“举折”的做法,虽然曲度不大,屋角也没有翘起,刚健质朴的气势较浓,但也初步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人字型的屋顶造型,既扩大了室内的空间感,同时有利于排水,类似的还有楚独有的干阑式建筑风格等。这些做法相比同时期的欧洲平屋顶和中国北方穴居,更具有“人性化”设计和“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古代楚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木构件主要指柱、梁之外的悬挑受力构件斗拱,古老的“斗拱”系与檐口平行。迄今所发现的楚建筑异型木构件中有十分精美的拱形构件。木构件的“制作”主要指构造结合的榫卯技术,其本身不用一钉一卯,完全插接构成。源出于南方古老的干阑式建筑中的榫卯构造,为楚建筑所承袭发展,不但系列完备,而且技术先进。在承重结构过渡为装饰构件的过程中,无论从技术角度还是从审美角度都将两种功能结合得天衣无缝。终于成为其独特的南国风格。
值得注意的是,楚建筑始终是“天人合一”与“礼法、宗法制度”的联合体现,“天人合一”追求自然,“礼法、宗法制度”注重等级制和规矩,看似矛盾,但反映在建筑上,两者并没有截然分开,如“台”、“坛”等建筑形制是礼制建筑,但它们在布局上追求的还是“天人合一”的理念,二者并不矛盾。
总的说来,“天人合一”建筑观是楚国古代建筑的中心思想,是楚人的伦理观、审美观、价值观和自然观的深刻体现。
参考文献
[1]皮道坚.楚艺术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2]马世之.中原楚文化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3]高介华,刘玉堂.楚国的城市与建筑[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4]涂又光.楚国哲学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5]中国建筑史编写组.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
建筑与规划理论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