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普通本科学生转专业管理规定试行
大学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大学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为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一章入学、注册与学籍第一条按照国家有关高校招生管理规定,经我校正式录取的新生,持XXXX大学录取通知书, 按学校有关要求和规定的时间来校报到,办理入学手续。
因故不能按时报到者,必须事先向学校请假。
未请假或请假期满逾期两周(含两周)不报到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二条新生入学后三个月内,学校按照国家规定对其进行复查。
复查合格者准予注册,取得学籍;复查不合格者,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第三条入学体检复查由校医院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进行。
对患有疾病不宜在校学习的新生,经校医院指定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下同)诊断,通过治疗在一年内可以达到招生体检标准者,经本人申请、学校批准,可暂不予注册,准许保留入学资格一年。
保留入学资格者不具有学籍。
在保留入学资格期内经治疗康复者,可在下一学年新生入学前,持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诊断证明向学校提交入学申请,由校医院复查,符合体检要求,经学校批准后,重新办理入学手续。
复查不合格或逾期不申请办理入学手续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四条凡属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取得学籍者,一经查实,即取消其学籍,情节严重的,提请有关部门追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五条学生必须于每个学期开学时在学校规定时间内到校办理注册手续。
因故不能按期注册者,必须办理暂缓注册手续。
未缴纳学费的不予注册。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贷款或其它形式资助,办理有关手续后注册。
第二章学制、修业年限与毕业学分第六条本科学制四年,专科学制二年(或三年)。
本科实行学分制管理,弹性学习年限,学生在校学习的最短年限为四年,最长年限为六年。
专科实行学年制管理,学生在校最长年限为三年(或四年)。
第七条不能在正常学制内达到毕业要求者或主动要求延期毕业的,均编入下一年级管理,延长学习时间至最长学习年限。
理工学院学生转学、转专业管理规定

理工学院学生转学、转专业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院的教学管理秩序,完善学籍管理制度,使转学、转专业工作能够有序、公平、公正、公开地进行,根据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XX理工学院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本科学生。
第二章转学的条件第三条凡被我院录取的学生一般应在本院完成学业。
如患病或者确有特殊困难,无法继续在本院学习的,可以申请转学。
第四条转学只能在同层次同批次院校间进行。
提前批次并有特殊要求所录取的学生,一般不予转学。
同批次之间的转学,原则上应达到转入院校当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
第五条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不得转学:1.入学未满一学期的;2.由招生时所在地的下一批次录取院校转入上一批次院校、由低学历层次转为高学历层次的;3.招生时为非计划内的;4.指标生、指令生、生、调剂生,招生时确定为定向、委托培养的;5.在同一城市院校的;6.部队院校转入地方院校的;7.初中起点大专班五年制的,前三年期间;8.大学三年级(含三年级)以上的;9.应予以退学的;10.其他无正当理由的。
第三章转专业的条件第六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以申请转专业:1.学生确有与要求转入专业相关专长(有省级以上与专业相关的获奖等证书原件),转专业更能发挥其专长者,学院审核属实的;2.学生有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经市级以上医院检查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其它专业学习者,具体标准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3.经学院确认,学生确有某种特殊困难或非本人原因,不转专业无法继续学习者;4.给优秀学生重新选择专业开设绿色通道,第一学年学习成绩在专业排名前10%的学生有一次重新选择专业的资格。
在符合转专业规定的前提下,经本人提出申请,转出转入系同意后,需参加学院组织的转入专业加试考试,考试合格后由教务处审批,择优转入;5.因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的变化及学院学科调整的需要,经学生本人同意而调整专业者。
6.新生保留入学资格复学时所录取的专业停招的,由学院安排转入相近专业。
广西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试行)

广西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试行)西大教字〔2005〕39号为了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保障学生的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结合我校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一、入学、注册第一条凡经我校正式录取的新生,应当持我校录取通知书和学校规定的有关证件,在学校规定时间内到校办理入学手续。
不能按时报到的新生,应当向学校招生部门书面请假,经同意后方可延期报到,假期一般不超过两周。
未经同意不报到或请假逾期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并将名单(含考生号)于学校规定的正常报到截止日期后二十天内报自治区招生部门。
第二条新生入学后,学校在三个月内按照招生规定进行复查。
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取得广西大学学籍。
学校按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求对新生进行学籍审核与电子注册。
复查不符合招生条件者,由学校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凡属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取得入学资格或学籍者,不论何时发现,一经查实,取消入学资格或学籍,予以退回,情节恶劣的,报请有关部门查处。
第三条新生复查中发现患有疾病,经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下同)诊断,不宜在校学习,但经短期治疗可达到健康标准的,由学校招生部门提出,主管校领导批准,可保留入学资格一年。
保留入学资格的新生,应当立即办理离校手续,户口退回原籍。
超过两周无故不办理离校手续的,取消其保留的入学资格。
保留入学资格者不具有学籍、不享受在校学生待遇。
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应当在下学年开学前向学校招生部门提出书面入学申请,由学校指定医院诊断,复查合格,经学校招生部门批准,方可按当年新生重新办理入学手续。
复查不合格或在学校规定时间内不办理入学手续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四条每学期开学时,学生应当按学校规定到所在学院办理报到注册手续,由学院在学生证注册登记栏中加盖注册章。
因故不能如期报到注册者,应当履行请假手续暂缓注册。
开放教育学籍管理规定(试行)

开放教育学籍管理规定(试行)为保证开放教育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稳定正常的教学秩序,严格教学管理,根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籍管理办法》,并结合我校教学实际工作制定北京电大开放教育学籍管理办法。
一、入学注册1.注册条件(1)参加试点的分校(工作站)负责组织学生的报名注册工作。
招生注册人数应不超过市电大批准的指标规模。
(2)开放教育专科试点的注册对象为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开放教育本科试点的注册对象为具有国民教育系列高等专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相同或相近专业,法学专业可招收从事本专业岗位的工作者)。
(3)已办理报名验证手续者,须参加北京电大统一组织的入学水平测试。
对入学水平测试成绩较差者,分校(工作站)可组织必要的先期文化课补习。
(4)北京电大有关部门对拟录取学生入学水平测试的成绩进行审核,并报市教委终审,合格者需持有关证件,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到相应的分校(工作站)填写“学生基本情况登记卡(机读卡)”,办理正式注册手续,成为电大学员,并发放中央电大统一印制的学生证。
2.学籍注册(1)分校(工作站)携带《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注册视听生注册登记表》、《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注册视听生注册情况统计表》和新生“学生基本情况登记卡(机读卡)”,到市电大学籍科办理学籍注册。
(2)市电大按中央电大统一的格式和要求建立完整的学生学籍档案,包括学生报名注册登记表、个人基本情况、注册专业、学习课程、考试成绩记录表和奖惩记录等项内容。
(3)学籍档案采用计算机和文字管理方式,分别存于北京电大和中央电大学籍管理部门,在八年内实施有效管理,并作为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查询、检查、审核学生毕业资格的依据。
二、课程注册分校(工作站)每学期应为开放教育学生办理一次课程注册手续,以便安排教学和考试,掌握学生的异动情况。
凡未办理注册手续者,视为“学期课程未注册生”,而不得参加该学期课程的学习和考试。
大学教学环节学生管理规定(试行)

大学教学环节学生管理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促使学生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自主学习,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根据教育部颁布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普通高等学校学分制改革试点的若干意见》(川教〔2004〕165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学分制的学制以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学制为参考,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最早提前一年或最长延长规定学制1倍的学习年限毕业,但在校修业年限一般不得超过学制2年,即专科5年,本科6年(五年制本科7年)。
学生可以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分阶段完成学业。
第二章学籍管理第一节入学注册第三条按照国家招生政策及相关规定,经政治审查和健康检查合格、符合当年本校录取标准、经招生主管部门批准录取的考生方能进入本校学习。
第四条新生按规定时间,持录取通知书和身份证到校办理入学手续。
第五条新生因故不能按期入学者,应当于报到前附有效证明材料向学校教务处请假。
未请假或者请假逾期者,除因不可抗力等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六条新生入学后,学校按照国家招生政策及相关规定进行入学资格复查。
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取得学籍。
复查不合格者,由学校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第七条入学体检时发现患有疾病需复查者,必须遵照学校安排,在规定时间内到学校指定的医院或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进行复查。
不按时复查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八条经医院诊断不宜在校学习,但经短期治疗可以达到入学标准的学生,由学校批准,可以保留入学资格一年。
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自接到通知起,在一周内办理离校手续,否则不再保留入学资格。
学生在保留入学资格期内经治疗康复后,可以在下一学年新生入学前持“保留入学资格证明”向学校提交入学申请,经学校复查合格后,重新办理入学手续。
复查不合格或者逾期不办理入学手续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九条保留入学资格者不具有学籍,不享受在校生待遇。
学籍管理规定

学籍管理规定学籍管理是根据国家对高校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结合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定位,制定规章、制度、办法并按一定程序对高校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期间的学籍取得与变更、教学管理制度、校纪、校风等方面实施的管理。
为进一步深化我校教学改革,规范教学管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加强学生学籍管理工作,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一、入学与注册(一)普通高等学校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新生,持录取通知书和学校规定的有关证件,按期到校办理入学手续。
因故不能按期入学者,应当向学校请假。
未请假或请假逾期者(请假一般不得超过2周),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二)新生入学后,学校在3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对其入学资格进行复查。
复查内容主要包括:1.录取手续及程序等是否合乎国家招生规定;2.所获得的录取资格是否真实、合乎相关规定;3.本人及身份证明与录取通知、考生档案等是否一致;4.身心健康状况是否符合报考专业或者专业类别体检要求,能否保证在校正常学习、生活;5.艺术、体育等特殊类型录取学生的专业水平是否符合录取要求。
复查程序为:1.招生办复核学生录取手续及程序是否合乎国家招生规定;2.查看学生录取通知书上的考生姓名等是否有涂改或其他异样迹象;3.学生报到入学后,学校学籍管理员与招生办、财务处核对新生录取数据与报到数据是否一致;各二级学院核查学生本人及身份证明与录取通知、高考照片及考生档案等材料是否一致;4.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医院(以下简称“医院”)为新生体检,诊断新生的身心健康状况是否符合就读专业或者专业类别体检要求,能否保证在校正常学习、生活;5.组织艺术、体育等特殊类型录取学生的相关专业水平考试,复核是否达到录取要求。
级新生校规校纪考试

每题分,共100题,总分分,限分钟内打完,合格分分,合格后可获学分1、毕业、结业、肄业证书和学位证书遗失或损坏的,能否补发?正确答案:B2、学生旷课时间,一般课程按课表规定的上课学时计算;无故不参加公益劳动、军事训练、实习实践、社会调查等,按每天()计算。
正确答案:A3、综合素质考评分=思想政治表现分*()+学业表现分*()+文化表现分*()正确答案:C4、凡因急病来不及事先提出申请缓考者,必须在本门课程考试结束后()日内凭疾病病假证明补办申请缓考手续。
逾期不办者,以旷考处理。
正确答案:A5、擅自离校连续()未参加学校规定的教学活动者,视为放弃学籍,按自动退学处理。
正确答案:A6、张某于大二期间因考试作弊而受到留校察看处分。
下列哪一种情形下,张某不能提出获得学位的申请?①有重大发明创造,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级别的奖励;②为社会作出特殊贡献,见义勇为受到县政府表彰、奖励;③受校长嘉奖令一次;④大三学年平均学分绩点达。
正确答案:A7、思想政治理论、体育、军事理论、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课程,学生能否免听与免修?正确答案:B8、旷课达30学时以上(含30 学时)尚不满()学时的,给予记过或留校察看处分正确答案:C9、校学生服务联动协调中心的主要职责有:()①协调解决学生对学校管理、服务等方面工作的意见②在师生间搭建更加直接、更加有效的桥梁③为在校师生定制教育信息化一站式服务④不断提高学校管理和服务水平正确答案:C10、福建师范大学的校训是()。
正确答案:B11、考生违背考试公平、公正原则,下列( )行为是考试作弊?①携带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材料参加考试②存储有与考试内容相关资料的电子设备参加考试的;③抄袭或者协助他人抄袭试题答案或者与考试内容相关的资料的④在答卷上填写与本人身份相符的姓名、考号等信息的正确答案:A12、出现下列哪几种情况,取消先进个人的评选资格?()①受到学院、学校通报批评或警告及以上处分者;②有迟到、早退、旷课记录者;③当学年有课程不及格者;④学费未缴清者。
关于组织学生转专业工作的通知2011.12.31

关于组织学生转专业工作的通知各学院:根据2011年新修订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杭电教[2011]190号)第三十一条中转专业相关规定,现将本学期转专业各项事宜通知如下:一、申请转专业的时间:2011年12月31日8:30至2012年1月12日14:00止,逾期不再受理。
二、申请转专业的方式及各专业接收人数:(1)在校园网范围内登录网站()提交申请(具体操作流程见附件一:《转专业系统学生操作指南》),可同时申报2个专业。
请各学院及时通知学生在网上提交申请,学校不再受理书面申请(注:转专业报名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报名先后不影响转专业结果)。
(学生登录转专业网站()的账号和密码与网上选课系统的相同)(2)本学期各专业接收人数见附件二:《各学院接收转专业人数计划表》。
三、申请转专业的年级及选择专业的范围:(1)一年级(2011级)学生在全校范围内选择专业或学科大类;(2)二年级(2010级)学生在同一学科门类中选择专业(见附件三:《二年级转专业学科门类列表》);(3)三年级(2009级)学生在本学院内同一个二级类中选择专业(见附件四:《三年级转专业本学院内同一个二级类列表》)。
四、转专业成绩统计的范围:学生在校期间包括已修且成绩已记载的全部课内教学环节课程和实践环节课程(不含课外教育课程)。
五、录取方法:学校在下一学期初参照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方法确定转专业(类)名单。
对全校申请转入同一年级、同一专业(类)的学生,如报名人数超过计划人数(上限),按绩点排名比排序的原则,依次录取,如果绩点排名比相同,再比较绩点(绩点排名比:学生的绩点排名除以所在年级专业的在校生总人数)。
六、选课时间:下学期初名单公布后,转专业成功的学生应根据转入专业的课程安排,在下学期初全校学生第二轮选课时自行网上退课和选课。
如选课出现问题,到行政楼106室咨询。
七、到新专业报到时间:获准转专业的学生,须到新专业学习,学校不再受理放弃转专业而要求转回原专业的申请,请各位学生认真、慎重考虑后再提交转专业申请。
大学普通本科学生转专业管理办法

XXXX大学普通本科学生转专业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育人理念,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潜质潜能,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规范和完善学生转专业管理工作,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XXXX大学普通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学校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本科学生(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学生、交流学生除外)。
第三条教务处主管本科学生转专业工作。
第二章基本原则和要求第四条转专业遵循以下原则:(一)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二)尊重学生专业兴趣原则;(S)学生自愿申请原则;(四)同等条件下择优选拔原则。
第五条学生转专业分三次进行,第一次在新生报到后进行,第二次在一年级结束时进行,第三次在二年级结束时进行。
第六条各专业转出、转入学生总数不得超过本专业本班级人数的10%o第七条每个学生在校期间原则上只有一次转专业机会,如确有以下情形之一者,经所在学院和接收学院同意,方可再给一次转专业机会。
(一)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经指定医院检查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者;(二)学校因专业停招,休学、保留学籍期满的复学学生或保留入学资格一年的新生,不转专业则无法继续学习者;(S)退役后复学的学生,经学校同意并履行相关手续后,可转入本校其他专业学习,但艺术类专业学生须在同类艺术专业之间申请转专业;(四)在原专业学习确有困难且难以完成学业者,由所在学院和转入学院综合评估,教务处审核后同意者。
第八条学生(不包括新生)在同一门类下的各专业间转专业时,可编入同一年级学习,跨门类转专业一般应编入下一年级学习。
第九条申请转专业的新生,高考成绩不得低于学校在生源省(市、自治区)拟转入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及单科成绩要求。
第十条面试和体能测评不合格的公安、司法类专业新生,根据本人意愿和其他专业转入要求,由学校调配到其他专业;符合面试和体能测评要求且志愿学习公安、司法类专业的学生(女生应执行15%的规定),允许转入公安、司法类相关专业。
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转学科和转导师管理办法(试行)

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转学科和转导师管理办法(试行)为了进一步适应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需要,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精神,按照《四川省教育厅关于下放研究生转专业权限的通知》(川教函[2016]190号)的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一章转学科第一条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在入学一年之后并在最后一学年之前,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申请转学科:(一)二级学科转为所属一级学科;(二)学位授权学科被撤销;(三)导师学科变更;(四)导师不能履行指导职责,且原学科无法安排其他导师指导;(五)其他特殊情况。
第二条转学科按照下列程序办理:(一)研究生提出申请,填写《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转学科申请表》;(二)原导师及所在学院签署审核意见;(三)跨一级学科转学科的,须参加转入学科组织的考核,且考核合格。
考核范围包括转入学科所需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考核方式可以为参加转入学科当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业务课考试和专业面试;(四)转入导师及所在学院签署审核意见;(五)经学院审核通过的申请表和考核材料(跨一级学科转学科)报研究生院;(六)经研究生院审核后,在校内公示5个工作日;(七)公示无异议后,转学科被准予通过。
第三条转学科的研究生其学习年限按原学科入学时间计算;转学科后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转入学科培养方案所要求的课程学习且成绩合格,原已修课程与转入学科培养方案中课程一致的可以办理转学分。
第二章转导师第四条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申请转导师:(一)原导师退休、调离或其他原因不能继续指导;(二)原导师科研项目不足以支持研究生进行科研活动;(三)原导师出国一年及以上,且不能有效履行指导职责;(四)师生间矛盾难以调和;(五)其他特殊情况。
第五条转导师按照下列程序办理:(一)研究生提出申请,填写《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转导师申请表》;(二)原导师及所在学院签署审核意见,如原导师不签署意见或不同意,学院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是否更换导师的决定;(三)转入导师及所在学院签署审核意见;(四)学院审核通过的申请表报研究生院审批。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2015修订版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2015年修订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维护普通高等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保障学生身心健康,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依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承担研究生教育任务的科学研究机构(以下称高等学校或学校)对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研究生和本科、专科(高职)学生的管理。
第三条高等学校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要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要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科学管理,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将管理与育人相结合,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四条高等学校学生应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积极培育和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宪法、法律、法规,遵守公民道德规范,遵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遵守学校管理制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应当刻苦学习,勇于探索,锐意创新,积极实践,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应当积极锻炼身体,具有健康体魄。
第二章学生的权利与义务第五条学生在校期间依法平等享有下列权利:(一)参加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使用学校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二)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勤工助学,在校内组织、参加学生团体及文娱体育等活动,获得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三)申请奖学金、助学贷款;(四)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等方面获得公正评价,完成学校规定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五)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对学校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提出意见和建议;(六)对学校给予的处分或者处理有异议,向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职员工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七)法律、法规及学校章程规定的其他权利。
广西大学本科学生转专业实施办法

广西大学本科学生转专业实施办法(2012年6月修订征求意见稿)第一条为实施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规范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转专业的审批程序,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广西大学学生管理规定》、《广西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等规定,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学校成立以分管本科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为组长的转专业审核领导小组,成员包括教务处、招生就业指导中心、学生工作部(处)等单位相关工作人员,负责学校普通本科学生转专业工作。
学院由分管教学工作副院长负责组织成立学生转专业考核小组,负责本学院的转专业具体工作。
转入学院的考核小组原则上至少由相关专业3名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专家组成。
第三条学生一般应当在被录取的专业完成学业。
第四条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且不违背本办法第五、六、七条规定的,可书面提出校内转专业申请:(一)学生确有特长,且经相关学院、学校考核并确认转专业更能发挥其专长的。
学生在学期间符合如下条件之一可认定为转专业特长:1.在国家部委组织相关的专业领域的学科专业竞赛中,获国家级三等及以上奖励的个人参赛者或团体代表队的骨干队员;2.已有相关发明创造,申报专利获批,作者排名第一的;3.在专业相关领域核心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或以第一作者出版专著作品,同时得到学院指定的3名相关专业教授认可的;4.获得厅级及以上科技成果、社科成果奖励,排前二名以内的。
(二)学生入学后发现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不含隐瞒既往病史入学者),经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诊断证明,校医院核准,确属不宜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本校其他专业学习的;(三)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第一学年所修课程正考加权平均成绩排名在就读专业(或大类)的前5%的;(四)因特殊原因,原主修专业停止或暂停招生,学生必须转专业才能继续学业的。
第五条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转专业。
(一)入学未满一学期的;(二)在校期间受记过及以上纪律处分的;(三)由四年制转入五年制的(学校另有规定的除外);(四)学生课程修读计划已进入毕业学年或学生在延长在校学习年限期限内的;(五)条件不符合申请转入专业要求,或没有通过转专业审核的;(六)录取时属于定向生、保送生、委培生、国防生等特殊类别的(因身体原因的除外);(七)正在休学、保留学籍的;(八)应作退学处理的;(九)其他无正当理由。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维护普通高等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依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承担研究生教育任务的科学研究机构(以下称高等学校或学校)对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研究生和本科、专科(高职)学生的管理。
第三条高等学校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按照国家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要依法治校,从严管理,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要将管理与加强教育相结合,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四条高等学校学生应当努力研究XXX列宁主义、、XXX理论和“,确立在XXX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应当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具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遵守公民道德规范,遵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遵守学校管理制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惯;应当刻苦研究,勇于探索,积极实践,努力掌握现代科学丈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应当积极锻炼身体,具有健康体魄。
第二章学生的权利与义务第五条学生在校期间依法享有下列权利:(一)参加学校教育讲授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使用学校供给的教育讲授资本;(二)参加社会服务、勤工助学,在校内组织、参加学生团体及文娱体育等活动;(三)申请奖学金、助学金及助学存款;(四)在思想品德、学业成就等方面获得公正评价,完成学校规定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五)对学校给予的处分或者处理有异议,向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职员工加害其人身权、财产权等正当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告状讼;(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六条学生在校期间依法履行下列义务:(一)遵守宪法、法律、法规;(二)遵守学校管理制度;(三)努力研究,完成规定学业;(四)按规定缴纳学费及有关费用,履行获得贷学金及助学金的相应义务;(五)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惯;(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大学本科生转专业管理办法

大学本科生转专业管理方法第一章总那么第一条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XX 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为进一步规范本科生转专业管理工作,便于学生合理安排学习计划,结合我校本科教学运行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法。
第二条本方法适用于我校按照规定录取的统考统招、接受全日制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本科学生的转专业管理。
第三条本方法不适用于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外合作办学工程和来华留学本科学生。
第二章基本要求第四条学生一般应当在被录取的专业完成学业。
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可提出申请转专业:(一)通过原录取专业培养计划中已开设的全部必修课和限选课;(二)经学校认可,学生确有专长,如创新创业类成果、证书等能够充分说明自己专长的材料;(三)个别学生入学后发现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经学校的医疗单位检查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四)因有某种特殊困难,不转专业那么无法继续学习。
第五条学生转专业应满足以下条件:(一)积极向上,老实守信,学风端正,无未解除的违纪处分;(二)在读大一或大二的本科生,到达专业准入课程学分和成绩要求。
第六条以下情况之一,不接受转专业申请:(一)参加高考文科考试学生申请转入只招收高考理科考生专业者;(二)艺术类专业学生申请转入普通类专业者;(三)普通类专业学生申请转入艺术类专业者;(四)外国语中学保送录取的学生申请转入非外语类专业学生;(五)入学未满一学期者;(六)学生所在专业为招生时有明确限制的专业;(七)跨地区转专业;(八)属联合培养、委托培养、定向学生;(九)正在休学或保存学籍的学生;(十)应予退学的学生。
第七条学校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可以在急需人才的专业,面向全校在校本科生公开征招,并为通过考核的学生调整学习专业,这类学生原那么上也应首先满足第五条、第六条要求。
第八条学校优先考虑休学创业或退役后复学的学生,经本人自愿申请,学校同意并履行相关程序后,可转入本校其他专业学习。
第三章管理与实施第九条教务处负责转专业工作的管理、协调;学院负责转专业工作的具体实施。
X大学全日制本科学生转专业工作实施办法

X大学全日制本科学生转专业工作实施办法(2018版)为给学生提供更多更适合的选择发展空间,规范全日制本科学生(以下简称学生)转专业管理工作,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1 号)相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经国家招生统一考试,按志愿录取的学生,一般应在被录取专业完成学业。
有下列情况之一,可申请转专业:(一)第一学年结束时,符合以下条件,参加教务处统一组织的考核,并经学院和教务处审核通过而被录取者(简称考试转专业);1. 当学年入学的在籍在校学生;2.无纪律处分记录的学生;3.所学教学计划一年级的必修课和限选课平均学分绩点达2.0 及以上;(二)学生确有专长(须提供高中以来参加经学校认定与拟转入专业相关的国际级或国家级重要竞赛一等奖及以上(第一获奖人)的获奖证书,高水平学术期刊论文(SCI 收录,第一作者)及三名相关专业教授级专家推荐信等证明材料),经考核证实其申请转入专业确能发挥专长者(简称专长转专业);(三)个别学生入学后发现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经三级甲等医院或相关医院检查证明,并经学校医院复核,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本校指定的相关专业学习者(简称扶病转专业);(四)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或者学习能力和基础与所学专业要求匹配较大,继续原专业学习确有困难,可申请转入学校认定的专业(每学年短学期学校公布可转入的专业及相关要求),学校考核通过而被录取者(简称兴趣转专业);(五)学校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的发展变化进行专业调整(因专业类或专业调整或停办等),不转专业则无法继续学习者(简称调整转专业);(六)学校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进行专业调整(创业休学或应征入伍退役大学生复学等),学生可申请转入学校认定的专业,学校考核通过而被录取者(简称政策转专业)。
第二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允许转专业:(一)在校期间已成功转专业一次的学生(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扶病或调整转专业不计入);(二)新生入学未满一年或已修满教学计划规定总学分的2 / 3 及以上的学生;(三)以特殊招生形式录取的、国家有相关规定或者录取前与学校有明确约定的不可转专业的学生。
广西师范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转专业管理规定.doc

广西师范大学文件师政教学〔2019〕78号关于印发《广西师范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转专业管理规定》的通知各学院(部)、各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转专业管理规定》已经2019年4月12日校长办公会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并遵照执行。
广西师范大学2019年4月27日广西师范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转专业管理规定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本科教学质量,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学习环境,提供更多的自主选择和发展路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转专业工作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按照规定及程序进行,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
第二条申请人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一)具有广西师范大学正式学籍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生;(二)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遵守宪法、法律、法规,遵守公民道德规范,遵守学校管理制度;(四)对某个专业确有兴趣和专长,转专业更能发挥其专长,促进学习的。
第三条符合转专业基本要求的学生可在其就读的第一至第三学年的春季学期提出申请,参加考核。
原则和要求如下:(一)体育类、艺术类、中职升本类、专升本类等招生时有特殊要求的学生,可以申请在同类专业中调整,但不能转入其他普通类专业;(二)中外校际交流项目专业的学生在实行分流前不能转入校际交流项目外的专业;(三)所修读课程的平均学分绩点排名在年级专业前20%且具有适教、乐教、善教潜质的非师范专业学生可申请转入师范专业;(四)各专业转出和转入人数一般不超过转出和转入专业、年级当年在校生人数的20%(按四舍五入取整);(五)身心条件符合转入专业的体检标准;(六)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平均学分绩点达到(含)2.0以上;(七)转学学生不得突破高校招生专业录取分数线再次转专业;(八)参军退役、创业复学学生的转专业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执行。
普通本科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普通本科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2017年7月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电子科技大学章程》等法律、法规及规定,按照育人为本、依法治校、科学管理、加强监督的原则,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我校按照国家规定录取的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本科生的管理。
第二章学制与学习年限第三条本科各专业的学制参照高等教育法及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学校目前本科学制有四年制和五年制。
第四条学校实行学分制管理和弹性学习年限,学生可以分阶段完成学业,允许学生提前一年毕业,除另有规定外,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和保留学籍)不超过学制2年。
即四年制本科专业学习年限为3—6年,五年制本科专业学习年限为4—7年。
学生学习年限自新生报到注册之日起计算。
第三章入学与注册第五条学生入学注册(一)按国家招生规定,我校录取的新生,持《电子科技大学录取通知书》,按通知书规定的时间和要求来校办理入学手续,并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
因故不能按期入学者,必须事先以书面形式向所在学院请假。
假期一般不超过2周,未请假不按时报到或请假逾期者,除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外,视为自动放弃入学资格。
(二)新生报到时,须查验录取通知书,审查合格的办理入学手续,予以注册学籍;审查发现录取通知、考生信息与本人实际情况不符,或者有其他违反国家招生考试规定情形的,取消入学资格。
(三)新生应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或因病(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诊断)可以申请保留入学资格。
新生应征入伍的可保留入学资格至退役后2年;因病按国家招生规定不宜在校学习,但经短期治疗能达到健康标准的,由本人申请,经学生所在学院同意、报教务处批准,保留入学资格1年,回家或回原单位治疗。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维护普通高等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依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承担研究生教育任务的科学研究机构(以下称高等学校或学校)对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研究生和本科、专科(高职)学生的管理。
第三条高等学校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按照国家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要依法治校,从严管理,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要将管理与加强教育相结合,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四条高等学校学生应当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应当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具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遵守公民道德规范,遵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遵守学校管理制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应当刻苦学习,勇于探索,积极实践,努力掌握现代科学丈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应当积极锻炼身体,具有健康体魄。
第二章学生的权利与义务第五条学生在校期间依法享有下列权利:(一) 参加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使用学校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二) 参加社会服务、勤工助学,在校内组织、参加学生团体及文娱体育等活动;(三) 申请奖学金、助学金及助学贷款;(四) 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等方面获得公正评价,完成学校规定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五)对学校给予的处分或者处理有异议,向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职员工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六)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六条学生在校期间依法履行下列义务:(一) 遵守宪法、法律、法规;(二) 遵守学校管理制度;(三) 努力学习,完成规定学业;(四) 按规定缴纳学费及有关费用,履行获得贷学金及助学金的相应义务;(五) 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六)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普通本科学生转专业管理规
定试行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普通本科学生转专业管理办法(试行)为践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营造有利于学生成才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学业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普通本科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一章基本条件
第一条转专业的学生类别:
1.学业优秀学生。
第一学年修读结束、即将进入第二学年修读,第一学年所修教学执行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无补考,且必修课学分绩排名在本年级所修专业前10%的全日制本科学生(不含国防生、中外合作项目、高水平运动员、专升本、中职升本、预科生等特类招生的学生)。
2.学科专长学生。
确有拟转入某专业的专长,对所申请转入专业具有浓厚的兴趣、志向和基础,转专业后更能发挥其专长者。
3.其他本科学生。
经学校认可,因个人爱好或确有某种特殊困难或非本人原因,不转专业则无法继续学习者;或确有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不含隐瞒既往病史入学的),经学校医院或学校指定医院检查证明不宜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本校其他专业学习者。
第二条学生申请转专业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学业优秀学生转专业时,应未受过任何纪律处分;
2.符合转入专业对身体条件的要求。
第二章基本原则
第三条本科学生转专业工作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进行,并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
第四条所有学生转专业依据下述原则进行:
1.理科生源工科专业学生可以转入学校当年招生的相应的工科或文科专业;
2.理科生源理科专业学生可以转入学校当年招生的相应的理科或文科专业;
3.理科生源文科专业学生可以转入学校当年招生的相应文科专业;
4.文科生源学生可以转入学校当年招生的相应的文科专业;
5.按艺术类招生的学生可以转入学校当年按艺术类招生的相关专业;
第五条学业优秀学生转专业:
1.本年级本专业课程学分绩排名前10%的学业优秀学生可以申请转专业。
2.全校所有专业均列为转入专业范围,新办专业应有一届以上毕业生后方列入转出专业。
转出及转入专业以学校教务处每年公布的转专业目录一览表为准。
3. 计算学分绩的课程为当届各专业培养方案中第一学年应修的公共必修课、基础必修课及实践环节等必修课程。
4. 全校每个专业可接收转入的学生人数不超过30人。
5. 学业优秀学生申请转专业可以填报2个拟转入专业志愿,学校按照志愿优先、平行处理的原则进行审核和录取。
志愿顺序相同的,按照填报拟转入该专业学生的学分绩从高到底排序,学分绩相同时按所修课程的优秀率计算排序,优秀率相同时再按所修课程的总成绩排序,总成绩相同时按并列处理。
6. 因学分绩排名靠前的学业优秀学生中自动放弃转专业报名或录取而空出的名额,不能由学分绩排名靠后的学生替补。
7. 按百分比计算人数时采用四舍五入方法计算。
第六条学科专长学生转专业:
1.学科专长学生有获得与转入专业相关学科重要竞赛省部级以上奖励,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或有省部级重要科研成果,或其他特殊专长证明(能证实到新专业更能激发其学习兴趣,进一步发挥其特长)。
2.必须接受拟转入专业所在学院组织的专家测试,经测试合格后方能转入。
第七条其他本科学生转专业
其他本科学生转专业只能由高分录取专业转入低分录取专业(高考录取分数以生源地当年我校各专业招生录取平均分数为依据)。
第八条转专业后的学费,按转入专业收费标准,自办理转专业手续起执行。
第九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只能转一次专业。
第十条国防生转专业,按照国家教育部、人事部和解放军四总部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申请转专业:
1.新生入学未满一学期者;
2. 本科四年级及以上者;
3.作为专升本、中职升本、预科生等特类招生被录取者;
4.正在休学或应作试读、退学处理者;
5.已转过专业者;
6.从外校转入我校学习者。
第三章工作程序
第十二条学业优秀学生转专业程序
1、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前三天由学校教务处公布第一学年修读教学执行计划规定的课程学分绩在专业排名前10%的学生名单和学分绩(有缓考课程的学生不纳入转专业的范围)。
2、第一周周一至周二,学生填写转专业意向表一式三份。
周三至周日,各学院组织申请转入学生面试。
学院网上公布具体面试时间。
面试学院为每位参加面试的学生给出“同意接收或不同意接收”的结果,并上网公示。
拟转专业学生根据面试结果在网上填写转专业申请表,并打印一份交所在学院。
学院对学生申请进行初审后将申请表统一交教务处。
3、第二周,教务处确定各学院转专业学生名单,并公示三天。
学生有异议的可向学校教学督导委员会提出申诉,教学督导委员会秘书办公室设在教务处教学质量管理科。
4、第三周,有关学院应做好学生转出和接收工作,学生办理转专业手续,教务处为转专业学生开放选课权限,学生完成选课并进入新专业学习。
第十三条其他类别学生申请转专业程序
每学期第18-19周,由学生本人申请并填写《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生申请转专业审批表》,并附相关证明材料。
由所在学院和拟转入学院提出意见,经教务处审核,主管校长批准后,学生在下学期的前二周内办理转专业手续。
第四章学籍管理
第十四条申请转专业的学生要提前对自己拟转入专业进行全面了解,慎重提出转专业申请。
一旦办理完转专业手续并经过新专业选课的学生,不得再申请转回原专业。
如果因为跨学科转专业等原因导致学习困难而最终不能毕业,责任自负。
第十五条学生转入专业所属学院应做好学生的课程衔接和学习指导工作,帮助转专业学生制定选课计划,以使学生尽快适应转入专业的学习进程。
第十六条转入新专业学习的学生,原进校时编定的学号不变。
学生转专业后必须按照转入年级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修完规定的课程和学分才能毕业。
在原专业修读的课程成绩及学分符合转入年级专业培养方案对应课程要求的,经转入学院和教务处认定后,计入转入年级专业对应课程成绩及学分。
对学时学分低于转入年级专业要求的课程必须重新选课修读。
对尚未修读,但转入年级专业已经开设完毕的课程,学生必须补修。
第十七条转专业的学生累计在校实际学习年限(含转专业前的学习时间)不能超过6学年。
第五章附则
第十八条本管理办法只适用于在花江校区、金鸡岭校区办学的专业。
第十九条本管理办法自2013级学生开始实施,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原相关管理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二○一三年十一月一日
附表一 2013级普通本科学生转专业目录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