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经典读书报告
读后感 读书报告 人文经典读书笔记小论文 论《游园惊梦》的艺术价值
![读后感 读书报告 人文经典读书笔记小论文 论《游园惊梦》的艺术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5d105c41680203d8cf2f24ba.png)
论《游园惊梦》的艺术价值《游园惊梦》是独具艺术性,艺术价值丰富的小说。
全篇引人入胜,跌宕起伏,艺术特色鲜明,让我回味无穷,让我深究。
小说《游园惊梦》是台湾作家白先勇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创作于1966年。
自出版后,引起了白先勇小说研究的高潮。
欧阳子女士认为“在中国文学史上,就中短篇小说类型来论”,它“是最精彩最杰出的一个创作品”[1],现在它也是各大专院校中国当代文学教学中的“必授”篇目。
在笔者看来,《游园惊梦》之所以能引起这样巨大的反响是因为这部作品的经典性。
刘象愚先生在《经典的解构与重建——经典、经典性与关于“经典”的论争》中指出,所谓经典性就是指经典的本质性特征:经典应该具有内涵的丰富性、实质上的创造性、时空的跨越性以及无限的可读性。
[2]《游园惊梦》讲述了一位曾经显赫一时的将军夫人在迟暮之年应当年南京唱曲时的姐妹窦夫人之邀前往台北赴宴的故事,作者通过这个简单的故事向读者传达出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没落的叹息,丰富了作品的内涵。
小说在遵循传统写作的同时大胆运用意识流手法,跨越时空的限制,使小说有了无限的可读性。
本文就从这部小说中运用的象征手法和意识流手法两个方面,对这部小说进行解读。
一、象征手法的运用白先勇从小接触、喜爱、熟悉《红楼梦》,小说《游园惊梦》就是在《红楼梦》的影响下写成的。
他曾说过:“我觉得中国文字不长于抽象的分析、阐述,却长于实际象征性的运用,应用于symbol(象征),应用于实际的对话,像《红楼梦》,用象征讨论佛道问题,用宝玉的通灵玉,用宝钗的金锁……”[3],在《红楼梦》的影响启发下,白先勇运用象征手法,赋予笔下的人物以象征的意义,通过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描写,自然而然地寓象征于现实的描写之中。
首先,作者给女主人公起了“蓝田玉”这个名字,这具有相当明显的象征含义。
蓝田之玉是中国神话中最美最贵的玉石,李商隐就有一句诗曰:“蓝田日暖玉生烟”(其他月月红、天辣椒等艺名,亦有象征性:月月红即月季花,每月开,贱花也。
人文经典小论文 读后感 读书笔记 人能够被毁灭,但是不能够被打败——《老人与海》读书报告
![人文经典小论文 读后感 读书笔记 人能够被毁灭,但是不能够被打败——《老人与海》读书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6ee2d3efab069dc51220141.png)
人能够被毁灭,但是不能够被打败——《老人与海》读书报告《老人与海》主要讲述了一个古巴老渔翁圣地亚哥的捕鱼经历。
即使经历了84天捕鱼无果的失望,他仍没有放弃希望,终于在第85天捕获了一条罕见的大马林鱼,开始了人和鱼的殊死搏斗。
老渔夫凭着不屈不挠的意志在这场搏斗中胜出,带回了鱼的残骸。
在经历了84天的努力之后,渔夫带回了一堆被鲨鱼吃剩的鱼骨头,他没有改变任何事情,人们依然嘲笑他。
有人问他,什么打败了你,他回答说,“没什么,只是我出去太远了。
”老人勇敢地承认了自己的失败。
但他仍然相信自己的力量。
他相信他还是勇敢的,即使他最后失败了,他认为他并没有在精神上被打败,因为被消灭的是鲨鱼,不是他。
这个海明威式英雄恰恰告诉了我们没有什么是容易的,“人生来就不是为了被打败的。
人能够被毁灭,但是不能够被打败”。
圣地亚哥向我们展示了:尽管他面对悲剧——每个人迟早都要面临的悲剧,他不会停止挣扎,就像那条到死都在挣扎的大马林鱼。
依托回忆自己的青春,伟大的迪马吉奥从伤病中恢复的消息,还有活泼的小男孩马诺林,这些都足以让圣地亚哥有勇气与大马林鱼搏斗三天三夜。
这个乐观的海明威式英雄,即使在艰难时期,还对棒球侃侃而谈,去阳台喝个小酒,闲聊他正在经历的糟糕的局面。
他用谎言来对付穷人的生活。
他依然每天去看早上的第一缕阳光,去海边捕鱼即使明知毫无所获。
捕鱼已经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他记忆的一部分。
这是一个真正的男人,活着,宽容一切——孤独,甚至是离他而去的小男孩。
他自信,永不失对生活的希望,他相信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这一天最好是很幸运的,那么,当美好运气的运气走向他时,他已经准备好了。
他相信自己能够捕到大鱼,他甚至希望见到一群鱼迷了路,这样他就捕到鱼了。
在平静的海面下,一群鱼耐心地对抗着一个孤独的渔夫,好像这是最后一刻的安宁世界。
他忍受着饥饿、疲劳、痛苦和孤独,他克服了鱼,更是克服了他自己。
他轻声地对鱼说:“鱼啊,我跟你奉陪到死。
”生。
人文阅读报告怎么写范文
![人文阅读报告怎么写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e245b20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03.png)
人文阅读报告怎么写范文人文阅读报告范文尊敬的老师/读者:我在本次人文阅读中选择了《茶馆》这本著名的戏剧作品,并撰写了以下报告。
通过我对该作品的细致阅读和深入思考,我对其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主题观点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接下来的报告中,我将结合我的思考和分析,对这些方面进行阐述。
1. 人物形象的刻画在《茶馆》中,郭老板是一个主要的人物。
他是一个个性鲜明、生活经历丰富的人,通过他的角色,作者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冷酷和残酷。
郭老板身体力行地传达了人们对于权力和利益的无尽追逐。
此外,那些打麻将和喝茶的顾客也像是一幅社会画卷,展示了不同年龄、阶层和性格的人。
2. 情节发展的分析《茶馆》以自由场景展示了一系列的情节。
它像是一个远离现实纷扰的小天地,人们在这里通过交谈、争吵和欢笑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作品中充满变数的角色关系,错综复杂的情感交织,以及突如其来的转折点。
这些情节发展在不断颠覆读者的预期,引发了深思。
3. 主题观点的探讨《茶馆》所展示的社会背景是民国末年的中国,它通过对茶馆这个小环境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上权力、贪婪和人情冷暖的严酷现实。
通过对人物形象和情节的刻画,作者深入剖析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不公平性。
他通过这种写实的手法,对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批判。
总结通过本次人文阅读报告,我对《茶馆》这个作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主题观点,我对其中的思想内涵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我相信这种深入的阅读和思考的能力,将对我今后的学习和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感谢您的阅读。
此致敬礼。
人文兴趣类书籍读书报告
![人文兴趣类书籍读书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003b2c5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32.png)
人文兴趣类书籍读书报告《人文兴趣类书籍读书报告》本次读书报告的主题为人文兴趣类书籍,通过阅读这类书籍,我深刻认识到人文的重要性和其对人类的影响。
本报告将从“人文兴趣类书籍的意义”、“大众喜爱的人文兴趣类书籍”和“推荐一本我喜爱的人文兴趣类书籍”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期向读者展示人文兴趣类书籍的魅力和价值。
一、人文兴趣类书籍的意义人文兴趣类书籍是一类具有人文关怀和文化内涵的读物,主要围绕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人文领域展开阐述。
阅读这类书籍,能够开阔我们的思维,加深对人类文化的了解,培养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人文兴趣类书籍不仅能满足读者对知识的渴求,更能够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和对人生的思考,提升个人的精神追求。
二、大众喜爱的人文兴趣类书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精神生活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人文兴趣类书籍,并将其列为阅读的首选。
其中,诸如《活着》、《围城》、《人间失格》等经典文学作品被广大读者所喜爱。
这些作品通过对人性的深刻描绘和对社会的鞭挞,引发读者的共鸣,带领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另外,在人文兴趣类书籍中,历史类作品如《资治通鉴》、《史记》、《明朝那些事儿》等也备受欢迎。
这些作品通过生动的叙事和丰富的历史事件,使读者能够领略历史的厚重与人民的智慧。
三、推荐一本我喜爱的人文兴趣类书籍在众多人文兴趣类书籍中,有一本书深深地吸引了我的注意,那就是《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作者为明代文学家袁宏道。
这本书包含了袁宏道对于词的评点和创作经验,深入浅出地解读了许多名家词作,对于读者理解和欣赏古代词诗具有巨大的帮助。
阅读《人间词话》不仅能让人了解词的发展历程和创作技巧,更能使人获得审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满足。
通过《人间词话》的阅读,我深深感受到了人文兴趣类书籍的魅力和价值。
这类书籍不仅能够满足读者的知识需求,更能够启迪读者的思维,提升个人的人文素养。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和热爱人文兴趣类书籍,从中汲取智慧的养分,提升自身的品位和修养。
读书笔记 人文经典阅读课程作业 读后感 哈耶克的自由世界——“通往奴役之路”读书报告
![读书笔记 人文经典阅读课程作业 读后感 哈耶克的自由世界——“通往奴役之路”读书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cf604c9aaea998fcd220e10.png)
哈耶克的自由世界——“通往奴役之路”读书报告摘要: 20 世纪30 年代爆发的经济危机,使人们认识到市场经济的弊端,由于经济危机和二次世界大战的阴影,以及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榜样的辉煌,欧美很多国家都将目光和执政偏好转向了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的干预,各国纷纷效仿集体主义,加大政府调控的力度。
当它们沉湎于国家干预带来的精神和物质丰收的喜悦之时,哈耶克冷静地发现政府集权对自由的潜在威胁。
,哈耶克曾亲历德国社会主义运动并目睹希特勒上台,清楚地认识到干预主义理论的谬误,对许多鼓吹“全民族最高利益”、“个体服从集体”等价值观念的现状和前景深感忧虑。
同时,哈耶克认识到这种措施也带来了诱使国家经济体制走上集权的趋势,国家政治走上集权又会剥夺掉公民的自由,于是,他写下了《通往奴役之路》一书,该书后来成为阐述古典自由主义理论最著名、最受欢迎的书籍之一。
关键字:自由民主集体主义计划经济法治一、“通往奴役之路”“通往奴役之路”指20 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二三十年代大危机后的国家政策的“左转”,国家不再允许市场经济完全放任在自由状态中,政府开始积极干预经济,逐渐加大了宏观调控的力度。
国家不再允许市场经济完全放任在自由状态中,政府开始积极干预经济,逐渐加大了宏观调控的力度。
随着自由市场制度的瓦解,这些做法逐渐代表了国家进行中央计划的开端,市场的自由性质会逐步发生改变,个人的经济自由和人身自由都将化为乌有。
他认为,这样使国家权力无限膨胀,侵害公民自由与权利,使人被迫走向通往奴役的道路。
哈耶克在批判计划和高度集权的基础上阐发自己的自由至上主义。
他认为自由就是一种“人的状态”,“在此状态中,一些人对另一些人所施以的强制,在社会中被减至最小可能之限度”。
于是,他激烈抨击国家对市场机制自由运转的一切限制,认为国家干预对经济自由和政治自由构成了致命威胁,必须反对集体计划和极权主义。
二、自由主义民主观哈耶克对自由主义观点认为个人的意见和偏好在他自主活动的领域内是至高无上的,每个人都有充分的机会去发挥自己的才能。
人文经典阅读期末总结
![人文经典阅读期末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def2106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62.png)
人文经典阅读期末总结首先,人文经典作为传承的瑰宝,具有无穷的历史价值。
人文经典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文明,记录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思想。
通过阅读这些经典,我可以窥探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
例如,在《论语》中,我了解到孔子强调的“仁义礼智信”是古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对当时社会的稳定和个人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圣经》中,我了解到基督教对爱、仁慈和宽恕的重视,以及耶稣的教诲对信徒的影响。
通过研读这些经典,我可以了解不同文化的精髓和特点,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其次,人文经典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对我们的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这些经典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思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我、理解社会,并指导我们的行为。
例如,在读完福柯的《论权力》后,我深刻认识到权力是社会存在的重要因素,我们需要通过权力的制衡和监督确保公正和平等。
在读完康德的《永久和平的政治原理》后,我认识到和平是所有国家和个人应当追求的共同目标,只有通过合作与相互尊重才能实现。
通过阅读这些经典,我不仅加深了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解,还能够将这些智慧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更好地面对挑战和困境。
另外,人文经典也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启发我们的审美和想象力。
这些经典作品中蕴含着雄奇的美学和丰富的想象力,读者可以通过阅读和欣赏这些艺术作品,领略到不同的文化艺术风格,激发自己的创造力。
例如,在读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后,我被其中丰富的人物形象、精妙的情节和深刻的人生哲理所震撼,深深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和力量。
在读完米开朗基罗的《达芬奇密码》后,我不仅对达芬奇的艺术天赋和智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激发了我绘画和创作的欲望。
通过阅读这些经典,我培养了对艺术的鉴赏能力,拓宽了自己的审美视野。
最后,人文经典也有助于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和价值观念。
这些经典作品中所传递的伦理和道德观念,可以启发我们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
例如,在读完柏拉图的《理想国》后,我认识到真理、正义和公平是一个完善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只有通过智慧统治才能实现社会和谐与幸福。
关于人文科学类书籍的读书心得
![关于人文科学类书籍的读书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a3759942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a5.png)
关于人文科学类书籍的读书心得人文科学类书籍是我非常喜欢阅读的类型,其中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各种不同领域的书籍。
在阅读这些书籍的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1. 保持开放的思维:人文科学类书籍常常涉及到较为抽象和复杂的概念和思想,需要有一种开放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和吸收。
不同的作者和学者对于同一个问题可能存在不同的观点和解释,我们要保持开放的态度,多角度思考问题,不断思辨。
2. 细读和深度阅读:对于人文科学类书籍,我更倾向于细读和深度阅读,而不是匆匆浏览。
通过细读,我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和表达方式,掌握其中的细节和逻辑结构。
深度阅读则是通过反复阅读和思考,深入探索书籍中的观点和观念,挖掘其中的思考和启示。
3. 多样化的阅读材料:人文科学涵盖了很多不同领域的书籍,我尝试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视野。
除了文学作品,我也阅读历史著作、哲学论述、艺术评论等。
这些不同领域的书籍互相交叉,形成了一个庞大而丰富的知识体系。
4. 与他人交流和讨论:人文科学的书籍常常涉及到深刻的思考和哲学问题,与他人交流和讨论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和挖掘书籍中的内容。
通过交流和讨论,可以获得不同的观点和见解,拓宽自己的思维和认识。
5. 应用于实践和生活:人文科学类书籍不仅是为了满足阅读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将其中的思想和观点应用于实践和生活中。
通过将书籍中的观点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思考和解决现实问题,提高自己的思维和判断能力。
总的来说,人文科学类书籍是一种深入思考和探索的过程,需要保持开放的思维,细读和深度阅读,广泛涉猎不同领域的书籍,并将其应用于实践和生活中。
通过阅读人文科学类书籍,我不仅获得了知识和智慧,也拓展了自己的思维和认识。
人文经典阅读课程读书报告——《瓦尔登湖》
![人文经典阅读课程读书报告——《瓦尔登湖》](https://img.taocdn.com/s3/m/248022c2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4d.png)
人文经典阅读课程读书报告——《瓦尔登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人文经典阅读课程20141002299 王曦在本学期的人文经典阅读课程中,我选择了《瓦尔登湖》作为本篇人文经典阅读读书报告所围绕的阅读作品。
其实早在高中时期,我的语文老师就曾经给我们大概介绍过《瓦尔登湖》这一部著作。
故我在对其已经有浅显的了解的前提之下,利用课余时间将《瓦尔登湖》阅读了一遍。
中国有古语,道: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能心虚即我师。
这恰似这坐落在康科德的小木屋,梭罗就是在这里进行了两年两个月又两天的独居生活。
他记录从春到冬的这一轮的风景,他的“超验主义实践”建立了一种与现代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对立的简朴方式,还原生活的原始状态。
说实话,我真的很难想象,梭罗是如何坚持这样生活下去的,他将自己放在了一个远离人烟的地方,他所拥有的只有一个简陋的小木屋,一张小小的床,一张普通的书桌和一些零落的稿纸,仅仅只有简单的陈设,仅仅只是他执着的信念,仅仅凭借着人对自然的欲望和热爱,他,完成了这伟大的实践,完成了这对自然的追求,完成了这本杰作,这不得不让后人称他为“自然随笔的创始者”。
所谓淡泊是人生的一种至高的境界。
仿佛天地自然在梭罗的眼中,都变得不同。
湖不仅仅是一个湖,而且是一个充满着性情的湖。
因为他说“一个湖是风景中最美的,最有表情的姿容。
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侧出他自己天性的深浅。
湖所产生的湖边的树木就睫毛一样的镶边,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岸是它的浓密突出的眉毛。
”恰如梭罗自己的生活态度十分崇敬自然,恬静一般。
书中的内容大至四季交替造成的景色变化,小到两只蚂蚁的争斗,无不栩栩如生地再现于梭罗的生花妙笔之下,而且描写也不流于表浅,而是有着博物学家的精确。
梭罗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
他在小木屋旁开荒种地,春种秋收,自给自足。
他是自然之子,他崇尚自然,与自然交朋友,与湖水、森林和飞鸟对话,在林中观察动物和植物,在船上吹笛,在湖边钓鱼,晚上,在小木屋中记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读书报告 读书笔记 读后感 阅读人文经典,提升个人素养
![读书报告 读书笔记 读后感 阅读人文经典,提升个人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8f48c4b4b4daa58da1114a03.png)
阅读人文经典,提升个人素养“人文经典阅读,重视的是从智识觉悟到现实践行的贯通,重视的是人文通识人才的培养。
”这是何光顺老师在见面会上对人文经典课程开设目的的阐释。
何光顺老师同时也指出,区别于语言、哲学、历史、文学等单科课程,人文经典阅读课程涵摄了传统学科和传统课程的精萃,可以实现对传统学科的超越。
这种涵摄和超越就是文史哲互根,超越传统学科中的分疆划域的碎片化和块垒化状态,以让“人”在根本处连通精脉,让人以完整的丰满的形象出场,以避免人的形象的分裂和肢解,从而为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当代大学生,培养当代理性和成熟的公民服务。
这就是人文经典阅读这一课程开设的目的,健全我们这些当代大学生的人格,提升人文素养以及道德境界,培养出具备当代理性精神和公民精神的新时代公民,为我们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大一大二这两年的读书生涯里面,我读过了不少的书,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有当代的,也有近代的。
这些人文经典书籍是我在我校人文经典课程的推荐书目中认真挑选出来加以仔细精读的。
大一时阅读的《围城》,令我至今印象深刻。
《围城》中涉及的人物可谓是“种类繁多”啊,简直是五花八门,什么教授、司机、银行经理、妓女、助教等等等等。
但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点。
比如满口道德,却又满腹封建半旧遗老的李梅亭;虚伪庸俗,在情场上耍尽手段让众多男子拜倒于她石榴裙下的苏文纨;俗不可奈的胖子“大诗人”曹元朗……正是这各色人物,真实再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知识分子灵魂的空虚和精神上的病态。
但在这众多的配角中,主角的个性是最鲜明突出的。
此书中的主人公方鸿渐可是给我留下了及其深刻映象,似乎他的每一次出场都会给我一种新的认识。
现在再读这本小说,我也有了些新的感悟,人文经典的特别之处在于它能够超越时代的界限,令不同时代的读者有不同的感受,所谓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本小说描述了各式各样的人物,随着大学认识了越来越多的人,我也逐渐找到一些对应,也开始明白作者的用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人文经典阅读课一些注意事项一、课程说明本课程名称为《人文经典阅读》,开设本课程旨在提高广外学生的人文素养,督促大家阅读经典。
负责老师:中文学院何光顺副教授(短号:691457)课程助理(北):中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1302 刘思彤(短号:62898)课程助理(南):法学院国际经济法1304 黄银椿(短号:66806)课程助理会及时通知大家上课的时间和地点。
请各位学委注意收复信息。
二、课程安排本课程除一次导师见面会外。
要保证除中文学院的各学院,每学期至少听过一次课程讲座。
如果安排班级听一次以上讲座,也要求被安排的班级必须出席。
另外,如果某班级出现临时有事不能来参加讲座,必须由学委向课程助理请假。
原则上不允许出现一个班有一半同学参加了这次讲座,另一半同学参加了下次讲座这样的情况三、课程作业本课程的硬性作业是每学期上交两篇读书报告和一篇讲座报告.(字数1000左右)交作业地址:交作业格式:读书报告:要求以班级为单位上交每位同学建立一个文件夹,内存两篇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的名称为:学院全称+专业名称+140x班+姓名+学号(标注题目)由学委压缩打包好后,传到我们南北校的公共邮箱内(北校就传北校,南校就传南校)打包的名称为:学院全称+专业名称+140x班+读书报告+班级总人数讲座报告:要求以班级为单位上交将讲座报告收齐后,由学委压缩打包好,传到南北校的公共邮箱内(北校就传北校,南校就传南校)打包名称为:学院全称+专业名称+140x班+哪一次讲座(讲座题目)+班级总人数请学委注意:作业的上交时间是18周星期五之前四、考勤说明本课程要求考勤。
考勤表由学委在每次讲座后3天内上传到北校或南校公邮上(邮箱地址与交作业地址相同)。
考勤表要求电子版考勤表名称为:学院全称+专业名称+140x班+哪一次讲座(讲座题目)+班级总人数考勤表内容:全勤就写全勤,不是全勤只要告诉我班级多少人,哪几个人没来即可。
(一)纸质版作业上交说明1、所有读书笔记都要用一个档案袋装起来,封面写:人文经典阅读作业+学院全称+班级全称+总人数+读书报告(上交时间为18周)2.讲座报告不需要交纸质版。
篇二:《人文经典阅读》课程教学大纲《人文经典阅读》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编码:qr17012二、课程性质:通识教育选修课三、教学时数:分1-4学期完成,每学期由相应的课程导师引导阅读经典,学生完成相关经典阅读任务及完成课程作业。
四、教学对象:广外非中文学院的本科学生(从2013级开始)五、学分:2六、教学目的与要求:人文以化成,课程开设的初衷主要是为了纠正目前大学专业教育过于注重知识性、技能性的弊端,以期望让当代大学生在人文经典的阅读活动中,摆脱专业教育所造成的工具主义和功利主义局限,从而培养一种人文意识和人文关怀,让学生在情感、审美、历史、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维度能够有着全方位的塑造,从而实现人的全面的发展。
七、考核方式:第1至第4学期每学期访问课程网站(目前是blackboard,将来如有变化会及时通知),阅读指定模块经典导读材料,观看在线视频,线下深入阅读经典著作,参加有关讲座,第1和第2学期提交读书报告和听讲座报告,每学期2-3篇(既要有电子版又要有纸质版),每学期考核分为20%,第3学期进行网络课程考核,考核前期对于相关经典常识及对于导师所讲授课程的理解,考核分为20%。
前3个学期的成绩为平时成绩。
第4学期提交一篇较成熟的读书报告或学术论文,计为期末成绩,考核分为40%。
字数要求4000字以上,按照规范学术论文格式编辑,汇总交给本年级级长,由级长交给中文学院教务秘书或本课程学生助理。
八、课程资源:1.《人文经典阅读》网络课程:blacdboard,已经为每位同学注册,请同学们及时关注。
九、课程特色:《人文经典阅读》课程的主要特色,就在于“人文”的通识、“经典”的高度和“阅读”的体验。
以“人”为本位,提倡“人”是一切教学和研究活动的本质和基础,“文”则其是外在的表现和形式,“人”的核心和“文”的外化的最高结晶就是我们说的“人文经典”。
“经典”就是古今中外的哲人、智者、圣贤在人生哲理、生活体验和终极信仰等处悟出的那样一种生命和存在之维。
“阅读”,就是要倡导学生认认真真的读经,读原典,让我们学校的学生从单纯的语言学习和专业学习中走出来,进入更高层次的人文习练和通识培养。
课程分四大模块,每一模块针对不同学院学生,每一个学院学生按学期顺序完成四个模块的学习任务。
十、网络课程内容简介公共教学区:1.有统一的涉及该模块的各部重要经典的导读,约500字,每一个模块至少介绍20部经典。
2.有统一的教案,即对该模块的经典有一个完整的思想和经典的谱系,以让学生对每个模块所当读的经典有一个线索和脉络的了解。
3.有系列的教学视频,主要将两学年所要开展的人文经典讲座视频和资料放到公共学习区,学生每学期任选其中两个视频学习。
个人教学区:课程导师个人的科研、学术和教学成果等材料,以让学生了解每位导师所做的研究。
十一、专题讲座授课方式中国古代人文经典系列布置8次专题讲座,中国现代人文经典、西方古代人文经典、西方现代人文经典各布置4次专题讲座。
南北校区各布置十场人文经典讲座,以真正实施通识性人文教育,活跃两校区的经典阅读风气,创造一种经典阅读的氛围。
南北校区学生在各自校区的讲座中每学期选听一期,4学期共听4次专题性的人文经典讲座,并就听取的讲座主题提交读书报告1份。
专题学术沙龙,不单独针对某个学院,不要求某个学院全体学生参加,而是针对全校学生,学生根据兴趣自愿参加。
每学期2期专题学术沙龙。
十二、课程模块分布:概论(2学时)第一节什么是人文经典?第二节中西方人文经典概说第一章中国古代人文经典系列讲座(8学时第一节中国“经部”类人文经典第二节中国“史部”类人文经典第三节中国“子部”类人文经典第四节中国“集部”类人文经典第二章西方古代(近代)人文经典系列讲座(8学时)第一节西方古代(近代)“史部”类人文经典第二节西方古代(近代)“哲学”类人文经典第三节西方古代(近代)“文学”类人文经典第三章中国现代人文经典系列讲座(8学时)第一节五四作家群像探讨第二节当代重要作家分析第四章西方现代(后现代)人文经典系列讲座(8学时)第一节西方现代“史部”类人文经典第二节西方现代“哲学”类人文经典第三节西方现代“文学”类人文经典十三、课程参考阅读书目:第一模块人文经典(中国古代)经部01《周易》(古典人文部分:西周)02《尚书》(古典人文部分:西周)03《诗经》(古典人文部分:西周)04《论语》(古典人文部分:春秋)05《孝经》(古典人文部分:战国)06《四书集注》(古典人文部分:南宋,朱熹)子部07《老子》(古典人文部分:春秋,老子)08《庄子》(古典人文部分:战国,庄子)09《孟子》(古典人文部分:战国,孟子)10《韩非子》(古典人文部分:战国,韩非子)11《传习录》(古典人文部分:明,王阳明)史部12《史记》(古典人文部分:西汉)13《汉书》(古典人文部分:东汉)14《后汉书》(古典人文部分:南朝刘宋,范晔)15《三国志》(古典人文部分:西晋,陈寿)16《资治通鉴》(古典人文部分:北宋,司马光)集部17《楚辞》(古典人文部分:西汉,王逸辑录)18《杜诗详注》(古典人文部分:唐杜甫撰,清仇兆鳌详注)19《稼轩词编年笺注(增订本)》(古典人文部分:南宋辛弃疾撰,邓广名笺注)20《红楼梦》(古典人文部分:清,曹雪芹)第二模块人文经典(中国现代)01刘以鬯《酒徒》02 西西《我城》03白先勇《台北人》04严歌苓《雌性的草地》05哈金《等待》06莫言《红高粱》07阿城《棋王》08史铁生《我与地坛》09陈忠实《白鹿原》10余华《活着》11伊藤虎丸著,李冬木译《鲁迅与日本人》12张爱玲《倾城之恋》13钱钟书《围城》14许地山《春桃》15汪曾祺《受戒》篇三:《人文经典阅读》课程成果《人文经典阅读》成果册(2013-2014学年)《人文经典阅读》成果册(2013-2014学年).............................................................................1【特别策划】人文经典阅读:从智识觉悟到现实践行 (3)第一章课程教学团队简介 ............................................................................. (8)一、课程团队结构 ............................................................................. (8)二、课程导师简历 ............................................................................. (9)第二章课程教学大纲 ............................................................................. (22)第三章2013级课程教学安排 ............................................................................. .. (24)第四章2014级课程教学安排 ............................................................................. .. (28)第五章课程参考阅读书目 ............................................................................. . (30)第六章课程作业形式 ............................................................................. (33)一、读书报告及讲座报告 ............................................................................. . (33)二、人文经典知识网上测试 ............................................................................. (33)三、人文经典阅读课程论文 ............................................................................. (33)四、人文经典阅读学术论文征文赛 .............................................................................33第七章课程导师见面会活动报道 ............................................................................. . (34)知止化人:13级西语学院导师见面会 (34)《江村经济》讲读:13级法学院导师见面会 (36)诗意栖居:13级东语学院导师见面会 (37)结缘经典,对话大师:13级新闻学院导师见面会 (38)知书识礼酿诗情:13级信息、政管学院导师见面会 (39)书山有路:12级创新班暨13级课程作业批改 (40)第八章课程专题讲座活动报道 ............................................................................. .. (42)中国文学与宗教关系研究 ............................................................................. . (43)从昆德拉小说诗学看欧洲小说的精神 (46)中大魏朝勇教授广外开讲古希腊悲剧专题 (49)陈桐生教授开讲《论语》专题 ............................................................................. (53)张宁教授带你“走近台湾” ........................................................................... .. (55)文学阅读与幸福的终身教育 ............................................................................. (58)“多维阅读”下的《俄狄浦斯王》 .............................................................................60学会思考,成为独立的现代人 ............................................................................. (61)玄学里的名教与自然 ............................................................................. (63)复旦白彤东教授:儒学拯救世界 ............................................................................. (66)路成文教授:杜甫与江南 ............................................................................. . (68)从本然来,风流去:《老子》、《世说新语》导读 (70)中大柯倩婷副教授:爱丽丝·门罗小说中的爱与怕 (73)“多维阅读下”的《俄狄浦斯王》 .............................................................................75柔媚艳雅——从唐宋词史看词之正宗 (77)陈咏芹教授:作家风格及其风格的成因 (78)无数人们与无穷远方——鲁迅的世界 (81)莫言与诺奖 ............................................................................. . (83)何谓哲学与哲学何为? ........................................................................... . (86)青春、诗歌与革命的悖论关系 ............................................................................. (90)第九章人文经典阅读·且力学刊 ............................................................................. (93)通经明道,以养才思 ............................................................................. (93)镜观物色,以体性情 ............................................................................. (93)诗文佳趣,以得真纯 ............................................................................. (93)妙品文章,以成学问 ............................................................................. (93)为学致用,以化民人 ............................................................................. (93)师生互动,以观会通 ............................................................................. (93)第十章人文经典课程导师《哲学研究》发文探讨老庄之道 ........................94第十一章云溪文学社会暨人文经典阅读课程征文赛 (95)一、经典阅读“文心杯”征文赛题目 ............................................................................. (95)二、经典阅读“文心杯”获奖文章选登 .............................................................................96生活在此处——从小说的角度看待我们的生存境遇 (96)生活在此心安处 ............................................................................. ................................ 98 彼岸归来 ............................................................................. .......................................... 100 第十二章【云山论道】(人文经典阅读)学生作品发表 (102)维特根斯坦与海德格尔及鲁迅 ................................................................................... 102 后记:人文之思,学术之始 ............................................................................. .. (107)【特别策划】人文经典阅读:从智识觉悟到现实践行[ 文字:北校校园部 | 图片:北校校园部 | 编辑:沈丽虹梁玲华 ]专题策划:梁多李婕舒专题统筹:梁多李婕舒专题采写:梁多彭光蕾卢茵怡孙佳纯栗雅婷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