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哲学问题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库恩“范式”的现实意义

摘要:范式就是一种工具和行为规范,一部分人通过对这一工具和规范的掌握,

具有了共同的信念,对自己所从事的领域的基本前提或是根本性问题有着一致的

见解,在领域内的基本问题和方法上不存在分歧,而形成共同体。范式即是一种

概念,又是一种方法论,对于我们当下的生活有具有指导意义。在科学领域,常

规科学时期,范式指导科学家进行实践,对范式提出的问题进行研究,对部分常

数进行精确化。在危机时期和科学革命时期,范式通过新旧范式的转换,转变视

角来解决新的问题和之前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对我们有重要的启示,将范式概念

引进到生活各领域,我们的生活将会有很大的不同。

关键词:库恩、范式、共同体

“范式”概念的提出

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库恩这样写道:“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托勒密的《天文学大全》、牛顿的《原理》和《光学》、富兰克林的《电学》、拉瓦锡的《化学》以及赖尔的《地质学》——这些著作和其他著作,都在一段时间内为以后几代实践者们暗暗规定了一个研究领域的合理问题和方法。这些著作之所以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就在于它们共同具有两个基本的特征。它们的成就空前地吸引一批坚定的拥护者,使他们脱离科学活动的其他竞争模式。同时,这些成就又足以无限制地为重新组成的一批实践者留下有待解决的种种问题。”库恩提出凡是共有这两个特征的成就,我此后便称之为“范式”。

库恩讲到“我选择这个术语,意欲提示出某些实际科学实践的公认范例——它们包括定律、理论、应用和仪器在一起——为特定的连贯的科学研究的传统提供模型。这些传统就是历史学家们在‘托勒密天文学’(或‘哥白尼天文学’)、‘亚里士多德动力学’(或‘牛顿动力学’)、‘微粒光学’(或‘波动光学’)等等标题下所描述的传统。研究范式,包括研究许多比上面所列举的那些名称更加专门的范式,主要是为以后将参与实践而成为特定科学共同体成员的学生准备的。因为他将要加入的共同体,其成员都是从相同的模型中学到这一学科领域的基础的,他尔后的实践将很少会在基本前提上发生争议。以共同范式为基础进行研究的人,都承诺同样的规则和标准从事科学实践。科学实践所产生的这种承诺和明显的一致是常规科学的先决条件,亦即一个特定研究传统的发生与延续的先决条件。”

教科书只会在一次科学革命之后出现,它们是一个新的常规科学传统的基石。共同体成员最初都要接触教科书,教科书把关于某个领域的基本的概念、理论、定律传达给学员,这一部分人通过接受大体相同的教育和训练,对某个领域的传统规则达成某种共识,进而拥有共同的范式,成为共同体成员。

范式就是一种工具和行为规范,不同的共同体拥有不同的范式,不同的人通过接受不同的教育和训练,结成不同的共同体。

范式的功能意义及其转换的难度思考

范式的功能意义:就一个从事常规科学的人而言,研究者是一个谜题的解答者,而不是一个范式的检验者。在寻找一个特定谜题的解答时,虽然他会尝试许多不同的途径,放弃那些没有产生所要求的结果的途径,但他这么做时并不是为了检验范式。毋宁说他像个弈棋者,面对一个棋局,他尝试各种不同的弈法以求解此局。这些尝试,无论是对弈者或对科学家,都只是试验他们的能力,而不是试验比赛规则。因此可以看成,范式是一种规则或是对研究者的一种范围限定。研究者只能在自己的问题域内从事研究和探索,跨出这个领域,不是不能进行探索,而是有另外一套范式指导这一领域的探索与研究活动。

范式是可以而且应当转换的,一种范式对某一领域的研究活动的指导意义不是永恒的,范式在时间的维度上,有一个发展和更替的变化过程。一个范式是否能肩负起职责,需要实践的检验。范式检验是作为两个敌对范式之间为争取科学共同体的忠心而竞争的一部分而出现的。经过检验,落伍的范式就要被淘汰,而新的更完善和更理想的范式有开始被一部分人追捧。但范式的这种转换并不是简简单单,轻而易举完成的。

竞争着的范式的支持者对于候补范式所应解决问题的清单看法不同;因为新范式由旧范式产生出来,所以它们通常都收编了许多传统范式以前使用过的语汇和仪器,既有概念上的也有操作上的;竞争着的范式的支持者在不同的世界中从事他们的事业。范式之间的转换就像格式塔转换一样,它要么必须立即整个地变,要么就根本不变。那么科学家是怎么完成这种转变的呢?部分答案是:他们经常不能。在哥白尼死后近百年,哥白尼学说几乎没有赢得几个信徒。《原理》一书出版后半个多世纪,牛顿的研究尚未被普遍接受,尤其是在欧洲大陆上。①马克思·普朗克在他的《科学自传》中回顾自己的生涯时,悲伤地谈到:“一个新的科学真理的胜利并不是靠使它的反对者信服和领悟,还不如说是因为它的反对者终于都死了,而熟悉这个新科学真理的新一代成长起来了。”②终生抗拒,尤其是来自那些其研究生涯使得他们承诺一个较老的常规科学传统的科学家,并不是对科学标准的违背,而正是科学研究自身本性的一种标志。这种抗拒来自于确信旧范式终将解决它的所有问题,自然界终可塞进那范式所提供的盒子之中。通常新范式的反对者能够正当地宣称:即使在旧范式遇到危机的领域中,新范式也不比旧范式优越。当然,某些问题新范式处理得较好,它也揭示了某些新的规律性。但是旧范式仍有可能再加以精炼来面对新的挑战,就如它以前成功地应付了其他挑战一样。第谷·布拉赫以地球为中心的天文学系统以及后来的各样燃素说翻版,都是对新范式候选者的挑战的反应,而且都相当成功。③我们可以看到科学革命,范式的转换是如此的艰难,不仅需要新范式具有强大的优越性,解决更多的难题,提供更好的解决手段,而且需要时间,需要老范式的支持者老去,新范式的支持者成长起来。这是一场认识工具的革命,这是人类认识的革命,是没有硝烟,但异常艰难的革命。

“范式”概念及其转换对现实的启示

范式是一个成熟的科学共同体在某段时间内所接纳的研究方法、问题领域

和解题标准的源头活水。现实生活中,我们应用着一套范式去处理我们所遇到的

一切问题。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并没有意识到我们是在一种范式的作用与指引下

去做事情的,但我们确实是受其影响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