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比较成本理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比较成本理论
本章主要内容
重商主义与绝对成本 比较成本理论的背景与方法 比较成本的要义与评价 一种生产要素模型分析 比较成本的实证与推广
1.重商主义与绝对成本
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
◦ 重商主义经济学时代:14世纪末到18世纪,这一时期正是资本主义经 济的资本原始积累阶段。
货币(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货币的多寡作为衡量一 国财富的标准。
二是人民特殊的技巧和工艺上的优势,这是通过训练、教 育而后天获得的优势。
绝对成本理论的贡献与局限
绝对成本理论第一个从劳动分式的角度来讨论国际贸易的基 础,指出了劳动效率的差别是形成国家之间分工与交换的条件。
绝对成本理论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不是所有国家都存在绝对 成本的优势,因此不能参与国际贸易。也就是说,绝对成本 理论没有找到各国都能参与国际贸易的普遍原则。
重商主义的两个阶段:
早期:代表人物有斯塔福(William Stafford)。政策主 张是强调绝对的贸易顺差,主张多卖少买或不买,要保持 每一笔交易和对每一个国家的贸易都实现顺差。采取行政 手段,控制商品进口,禁止货币输出以积累货币财富。早 期重商主义者的这种思想被称为货币平衡论。
晚期:代表人物有托马斯.孟(Thomas Mun )。政策主张 是在一定时期内的外贸逆差是允许的,只要最终的贸易 结果能保证顺差,保证货币最终流回国内就可以。不一 定要求对所有国家都保持贸易顺差,允许对某些地区的 贸易逆差,只要在对外贸易的总额保持出口大于进口 (顺差)即可。因此,晚期重商主义的思想被称为贸易 平衡论。
绝对成本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18世纪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
1776年发表《国富论》(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
《国富论》探讨一个国家走向富裕的路径。斯密认为,一 个国家要富裕起来关键是两条:一是通过分工提高劳动的 效率,二是把劳动尽可能多地投入地财富的生产。
在缺乏绝对优势的条件下,李嘉图发现存在相对优 势。即尽管英国两种产品的生产成本都比葡萄牙要 高,但毛呢产品的生产成本相对地说高得不多,存 在比较成本的优势。类似地,尽管葡萄牙在两种产 品上都享有绝对成本的优势,但在葡萄酒的生产上 成本依靠更多,因此也有更多的相对优势。如果两 国根据相对的优势进行分工和贸易,可给双方带来 经济上的利益。
按照比较成本的高低各国实行专业化生产即进行国 际分工后的产量
各国自由参与国际贸易,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进行互 换后的可消费商品数量
自给自足与自由贸易的福利水平比较
分工和贸易前 总产出: 2单位毛呢+2单位酒 消费量: 英国:
1单位毛呢+1单位酒
葡萄牙:
1单位毛呢+1单位酒
分工和贸易前 总产出:
2.比较成本理论的背景与方法
比较成本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o 李嘉图1817年出版《政治经济学及赋 税原理》,他建立起了以“劳动价值 论”为基础,以分配为中心的理论体 系,并提出了“比较成本”的贸易分 工思想。
o 1815年,英国实施《谷物法》,禁止 粮食进口。
o 围绕《谷物法》存废展开的激烈论争。 马尔萨斯与李嘉图是两派观点的主要 代表,涉及核心的问题是如何加快英 国的工业化进程。
Y
y a2 x
b2
国家2的非 贸易区间
A
互利贸易区间
wk.baidu.com
y RS x
国家2的贸易利益 国家1的贸易利益
B
y a1 x
O
C
国家1的非 贸易区间
b1
D
25
3.比较成本的要义与述评
比较成本理论的核心思想
比较成本理论的思路是对各国产品的成本作相 对的比较,以相对成本的高低为准则来进行国际 分工,参与国际贸易,这是比较成本理论的思 想精髓。
1 y b1 L 1
y a1 x b1
2国:
x
1 a2
L2
y
1 b2
L2
y a2 x b2
23
参与国际易的限制条件
一国参与到国际贸易中来的前提条件是:从国 际市场交换到的商品至少不比自给自足时国内市场 差。因此,两国进行贸易的可能条件或区域是:
a1 b1
Rs
a2 b2
24
国际贸易的交换区间与利益
两国进行国际分工后的产量
两国进行国际贸易后的消费数量
绝对成本原则
根据亚当·斯密的思想,一个国家应当选择在生产 成本方面绝对领先于其他国家的产品来进行专业化 生产,然后通过对外贸易来增加消费商品的总量。
绝对成本优势的来源
一国的绝对成本优势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禀赋的优 势,即一国在地理、环境、土壤、气候、矿产等自然条件 方面的优势,这是天赋的优势;
国内贸易不会增加整个社会财富的总量,因为国内贸易是 由一部分人支付货币给另一部分人,一些人之所得就是另 一些人之所失 ;
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
只有国际贸易可以改变一国的财富总量。一国可以通过出 口本国产品从国外获取货币从而使国家变富,但同时也会 由于进口外国产品造成货币输出从而使国家丧失财富。
一国要使财富的绝对量增加,必须要在对外贸易中保持出 口大于进口。
比较成本理论的基本假定
生产商品只需要一种生产要素:劳动 用于不同产品生产的劳动是同质的 国家之间的商品交换是自由的,没有运输成本问题。 没有规模经济等。
比较成本的示例
两个国家仍是英国和葡萄牙,都能生产葡萄酒和毛呢两种 产品,设单位产品两国所需投入的劳动量如下表所示。在 这里,英国没有绝对成本的优势。
2.2单位毛呢+2.125单位酒
消费量: 英国:
1.2单位毛呢+1单位酒
葡萄牙:
1单位毛呢+1.125单位酒
用数学方程来表示比较成本理论
要素与国家的表示符号
国家 1 2
劳动总量
L1 L2
单位x产品 的劳动量
a1
a2
单位y产品 的劳动量
b1
b2
贸易前国内产品交换比例
1国:
x
1 a1
L1
劳动分工与国际贸易
劳动分工提高效率,但分工需要以商品交换为条件,交换 的范围影响劳动分工的广度与深度。
国际贸易进一步扩大市场交换的范围,从而能促进劳动分 工的深化。
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是同样的交换原则。
绝对成本理论示例
假设两个国家是英国和葡萄牙,都能生产葡萄酒和 毛呢两种产品。设单位产品两国所需投入的劳动量 如下。
本章主要内容
重商主义与绝对成本 比较成本理论的背景与方法 比较成本的要义与评价 一种生产要素模型分析 比较成本的实证与推广
1.重商主义与绝对成本
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
◦ 重商主义经济学时代:14世纪末到18世纪,这一时期正是资本主义经 济的资本原始积累阶段。
货币(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货币的多寡作为衡量一 国财富的标准。
二是人民特殊的技巧和工艺上的优势,这是通过训练、教 育而后天获得的优势。
绝对成本理论的贡献与局限
绝对成本理论第一个从劳动分式的角度来讨论国际贸易的基 础,指出了劳动效率的差别是形成国家之间分工与交换的条件。
绝对成本理论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不是所有国家都存在绝对 成本的优势,因此不能参与国际贸易。也就是说,绝对成本 理论没有找到各国都能参与国际贸易的普遍原则。
重商主义的两个阶段:
早期:代表人物有斯塔福(William Stafford)。政策主 张是强调绝对的贸易顺差,主张多卖少买或不买,要保持 每一笔交易和对每一个国家的贸易都实现顺差。采取行政 手段,控制商品进口,禁止货币输出以积累货币财富。早 期重商主义者的这种思想被称为货币平衡论。
晚期:代表人物有托马斯.孟(Thomas Mun )。政策主张 是在一定时期内的外贸逆差是允许的,只要最终的贸易 结果能保证顺差,保证货币最终流回国内就可以。不一 定要求对所有国家都保持贸易顺差,允许对某些地区的 贸易逆差,只要在对外贸易的总额保持出口大于进口 (顺差)即可。因此,晚期重商主义的思想被称为贸易 平衡论。
绝对成本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18世纪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
1776年发表《国富论》(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
《国富论》探讨一个国家走向富裕的路径。斯密认为,一 个国家要富裕起来关键是两条:一是通过分工提高劳动的 效率,二是把劳动尽可能多地投入地财富的生产。
在缺乏绝对优势的条件下,李嘉图发现存在相对优 势。即尽管英国两种产品的生产成本都比葡萄牙要 高,但毛呢产品的生产成本相对地说高得不多,存 在比较成本的优势。类似地,尽管葡萄牙在两种产 品上都享有绝对成本的优势,但在葡萄酒的生产上 成本依靠更多,因此也有更多的相对优势。如果两 国根据相对的优势进行分工和贸易,可给双方带来 经济上的利益。
按照比较成本的高低各国实行专业化生产即进行国 际分工后的产量
各国自由参与国际贸易,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进行互 换后的可消费商品数量
自给自足与自由贸易的福利水平比较
分工和贸易前 总产出: 2单位毛呢+2单位酒 消费量: 英国:
1单位毛呢+1单位酒
葡萄牙:
1单位毛呢+1单位酒
分工和贸易前 总产出:
2.比较成本理论的背景与方法
比较成本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o 李嘉图1817年出版《政治经济学及赋 税原理》,他建立起了以“劳动价值 论”为基础,以分配为中心的理论体 系,并提出了“比较成本”的贸易分 工思想。
o 1815年,英国实施《谷物法》,禁止 粮食进口。
o 围绕《谷物法》存废展开的激烈论争。 马尔萨斯与李嘉图是两派观点的主要 代表,涉及核心的问题是如何加快英 国的工业化进程。
Y
y a2 x
b2
国家2的非 贸易区间
A
互利贸易区间
wk.baidu.com
y RS x
国家2的贸易利益 国家1的贸易利益
B
y a1 x
O
C
国家1的非 贸易区间
b1
D
25
3.比较成本的要义与述评
比较成本理论的核心思想
比较成本理论的思路是对各国产品的成本作相 对的比较,以相对成本的高低为准则来进行国际 分工,参与国际贸易,这是比较成本理论的思 想精髓。
1 y b1 L 1
y a1 x b1
2国:
x
1 a2
L2
y
1 b2
L2
y a2 x b2
23
参与国际易的限制条件
一国参与到国际贸易中来的前提条件是:从国 际市场交换到的商品至少不比自给自足时国内市场 差。因此,两国进行贸易的可能条件或区域是:
a1 b1
Rs
a2 b2
24
国际贸易的交换区间与利益
两国进行国际分工后的产量
两国进行国际贸易后的消费数量
绝对成本原则
根据亚当·斯密的思想,一个国家应当选择在生产 成本方面绝对领先于其他国家的产品来进行专业化 生产,然后通过对外贸易来增加消费商品的总量。
绝对成本优势的来源
一国的绝对成本优势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禀赋的优 势,即一国在地理、环境、土壤、气候、矿产等自然条件 方面的优势,这是天赋的优势;
国内贸易不会增加整个社会财富的总量,因为国内贸易是 由一部分人支付货币给另一部分人,一些人之所得就是另 一些人之所失 ;
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
只有国际贸易可以改变一国的财富总量。一国可以通过出 口本国产品从国外获取货币从而使国家变富,但同时也会 由于进口外国产品造成货币输出从而使国家丧失财富。
一国要使财富的绝对量增加,必须要在对外贸易中保持出 口大于进口。
比较成本理论的基本假定
生产商品只需要一种生产要素:劳动 用于不同产品生产的劳动是同质的 国家之间的商品交换是自由的,没有运输成本问题。 没有规模经济等。
比较成本的示例
两个国家仍是英国和葡萄牙,都能生产葡萄酒和毛呢两种 产品,设单位产品两国所需投入的劳动量如下表所示。在 这里,英国没有绝对成本的优势。
2.2单位毛呢+2.125单位酒
消费量: 英国:
1.2单位毛呢+1单位酒
葡萄牙:
1单位毛呢+1.125单位酒
用数学方程来表示比较成本理论
要素与国家的表示符号
国家 1 2
劳动总量
L1 L2
单位x产品 的劳动量
a1
a2
单位y产品 的劳动量
b1
b2
贸易前国内产品交换比例
1国:
x
1 a1
L1
劳动分工与国际贸易
劳动分工提高效率,但分工需要以商品交换为条件,交换 的范围影响劳动分工的广度与深度。
国际贸易进一步扩大市场交换的范围,从而能促进劳动分 工的深化。
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是同样的交换原则。
绝对成本理论示例
假设两个国家是英国和葡萄牙,都能生产葡萄酒和 毛呢两种产品。设单位产品两国所需投入的劳动量 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