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数学课堂回归生活

合集下载

让数学教学回归生活论文

让数学教学回归生活论文

让数学教学回归生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还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这些都强调了数学教学必须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生活化情境中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使数学变得生动活泼起来,从而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数学教学要立足学生生活经验。

构建智慧的重要基础,是人们已有的生活、学习经验。

为此,构建主义教学论把“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建构”看成是“灵魂”。

还有学者认为:对小学生来说,小学数学知识并不是“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旧知识”,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有了许多数学知识的体验,学习数学是他们生活中的有关数学经验的总结与升华。

鉴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充满着好奇,教师就必须紧紧地抓住这份好奇心,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情景,设疑引思,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例如,教学“体积的概念”这一节内容,教材上有一个实验,把石头放入有水的玻璃杯里,让学生观察水面的变化,使学生明白石头占有一定的空间。

诚然,这个实验的内容与“乌鸦喝水”的现象并无二致。

为让学生建立体积的概念,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讲述“乌鸦喝水”的故事,然后思考讨论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乌鸦聪明,把小石子放进瓶子里;有的说放进小石子,瓶子里的水面升高了……在学生讨论基础上,我又重点设疑:为什么瓶里放进石子水面会升高?为什么放了许多石子后乌鸦才喝到水?经我这么一问,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了,有的说石子重,会往下沉;有的说石子占了一定空间,把水给挤出来了;有的说石子占的空间比较小,只有放了足够的石子,才能把水挤出来……在热烈的讨论中,学生逐渐理解了体积的含义。

二、数学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学习数学知识是学生生活经验的组织和重新解释的过程,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例子,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

如何让数学课回归生活

如何让数学课回归生活

如何让数学课回归生活永春县湖洋中心小学黄秋玲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必须扎根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这一观点是课程内容改革的共同取向。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这句话说明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又最终服务于生活。

数学教学,只有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数学教学才能焕发生命活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同时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就提醒广大数学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将数学知识融入实际情境中组织教学。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有这样一句话:“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要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出发,设计孩子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创设出学生喜闻乐见的、真实的情境,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将学习任务与情境相联系,可以激起儿童浓厚的兴趣和情感,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乐于猜谜语,听故事。

教学中如能紧密结合教材,运用谜语、故事等形式组织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快乐的家园”(小学数学第一册)时,我先让学生猜谜语:“头上没帽子,全身白袍子,说话伸脖子,走路摆架子,嘴像小铲子,脚像小扇子,走路左右摆,不是摆架子。

”让学生在小鸭子的带领下,进入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数感,较好地使学生理解了数与实物的对应关系。

小学数学生活化的心得体会(三篇)

小学数学生活化的心得体会(三篇)

小学数学生活化的心得体会(三篇)小学数学生活化的心得体会 1小学作为教育的起步阶段,应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将创新与教学相结合,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自主构建和协调发展。

一、教师树立生活化教学意识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前提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师要有生活化教学的意识。

教师只有改变观念才能在教学中利用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的关系,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是__者、指导者、帮助者,不能把意识强加于学生。

因为学生是教学里的参与者、合作者,学生的学习动机、情感、意志对学习效果起着很大的作用。

因此在教学方法上也要把传统的注入式教学变为启发、探讨、研究等生活化的放松式教学。

如学习了“元、角、分的认识”后,可以让学生扮演售货员、顾客角色,进行模拟购物。

学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后,可以安排学生,通过测量计算校园花坛、水池等设施的面积。

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在动手实践、合作探究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增强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又使学生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满足心里上的需求。

二、营造数学生活化教学氛围课堂教学氛围是师生即时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是由师生的情绪、情感、教与学的态度、教师的'威信、学生的__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

所以教师要善于调控课堂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__、平等、__、融洽、合作、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学习,鼓励他们大胆质疑,探讨解决不同问题的方法。

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才能活跃,只有营造良好的生活化教学气氛,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锻炼创新能力的舞台。

如学“混合运算”一课时,先__“现在如果你到了一家超市,要买你自己最喜欢吃的食品,要花多少钱?”这样一下引起学生的__,有的说:“我买5包面包,一包1元,共花5元。

” “我要买4包花生米和一袋糖果。

新课标下如何让数学回归生活

新课标下如何让数学回归生活

浅谈新课标下如何让数学回归生活摘要: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

因此,我们必须把数学和儿童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寻找数学、发现数学、探究数学、认识数学和掌握数学。

关键词:建构新知;创设生活情境;感受生活;联系生活;新课程强调数学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还特别提出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也就是让学生经历数学活动化的过程,让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用数学的眼光在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从而自主地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让我们的数学教学充满生活和时代的魅力!《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

”因此,我们必须把数学和儿童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贴生活,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不是枯燥空洞的,不是高深莫测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是实实在在的,从而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在教师的指导下,数学教学应该与学生的生活充分地融合起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机会,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寻找数学、发现数学、探究数学、认识数学和掌握数学。

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新课标理论下如何让数学教学回归生活。

一、课前收集有关生活方面的信息,为建构新知创造条件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知识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

小学生自身累计的生活经历有限,所处家庭、社会与外部环境的不同存在差异。

对于有些新的数学知识模型的建构,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生活经验,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课前去体验、熟悉一些生活原形,为建构数学新知创设必要条件。

让数学教学回归生活

让数学教学回归生活

让数学教学回归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问题,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它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选择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进行组织教学;巧设现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世界;让所学的数学知识回归自然,用以指导生活实践。

一、教学内容的现实性数学教学要遵循:“数学源于生活,富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要联系学生的生活,从他们熟悉的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着手,为他们提供观察、探索的机会,让他们意识到———原来数学就在身边。

1、整合教学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原有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因此,要充分挖掘知识与生活的结合点,把教学内容生活化。

这样,学生很容易地学会了从生活实践中抽象出数学知识,真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整合教学内容,使新知呈现形式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

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比的意义”时,安排了这样的环节:“你们知道我们人体的许多有趣的比吗?头与身高的比大约时1︰7,脚底长与身高的比大约也是1︰7,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长的比大约时1︰1……”学生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地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同时也经历了一次知识发现的过程。

2、捕捉生活素材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来源于生活,而这些生动活泼的内容一旦北列入教材,就成了抽象的概念。

如果教师能创造性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还原和再创造,将数学知识融于生活中,就可帮助学生学好数学。

如在教“千克和克”时,让学生观察几件物品的包装,记下重量,如:方便面上印着总量70克,面饼65克,从而知道调味袋和包装重5克。

这样,通过对实际生活的观察,不仅是对书本知识的印证和补充,同时也是一种对生活的适应。

3、创设生活情境《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出发,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例如:在教学“三步计算小数应用题”时,针对传统应用题教学题材内容封闭,人为编造问题情境,尤其时脱离农村小学生活实际的现状,因此,教学时有必要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创设生活情境。

让数学教学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让数学教学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让数学教学源于生活回归生活摘要:数学即生活,只有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才能使孩子们从小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关键词:数学教学生活数学课程课标数学家H.Freudenthal说:“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

”新《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这要求我们必须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不但要把生活引进课堂,而且让学生带着数学走进生活,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去体会数学的价值,提高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每册教材中都安排了一些涉及“生活数学的内容”,如:储蓄、邮政编码、自行车原理、节约用水等,这些具有生活味道的内容和一些“生活问题”,能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紧密联系着的”,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学习生活、磨砺人生。

基于以上认识,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实现“让数学教学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一、在具体情境中亲近数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

”因此,数学教学内容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周围的事物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二、在自主探究中创造数学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

儿童更是这样,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产生疑问时,他们自主探索的欲望十分强烈。

我们经常看到小孩子对自己的玩具车为什么会自动行走感兴趣时,他们不惜破坏自己心爱的玩具。

那不是破坏,那是研究与探索,那是求知的欲望与胆略。

让小学数学课堂走进实际生活

让小学数学课堂走进实际生活

让小学数学课堂走进实际生活从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这一要求特别强调了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数学学科作为工具学科,它的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数学知识必须“生活化”。

一、善于研究生活中的数学“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

因此,教学中必须让学生了解知识发生的过程。

但40分钟毕竟有限,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捕捉、获取、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一是挖掘教材中生活资源。

例如,“数据的收集”,要求学生在上放学途中遇到红灯时,数一数另一方向经过的大客车、小汽车、摩托车各是多少辆??二是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教学。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既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

低年级学生数一数客厅的瓷砖、光碟等数量,比一比身高、体重,认一认周围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中高年级观察数学美,如形体的美、结构美等。

学生善于研究生活中的数学,本身就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学生在研究中不断思考,不断尝试,并不断地体验成功。

如布置学生用硬纸板做一个长方体模型,学生要思考观察什么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长方体有什么特征,怎样做才美观大方。

第二天学生带着自己制作的长方体到课堂时,长方体的特征根本就不用教师讲解,每个学生已有体会,与同学交流时个个胸有成竹,争先恐后地发言,这样的课堂能不充实、活跃吗二、建立平等的“我——你”对话式的师生关系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交往,对话是教学交往的主要形式与途径。

“我—你”对话,意味着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处于真正的平等、沟通与理解之中,彼此作为真实的独立的完整的人相互“敞开”和“接纳”,强调的是一种共商和共享。

正如巴西著名教育家费莱雷所说,“通过对话,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新的术语:教师式学生及学生式教师……这里没有谁教谁,也没有自己教自己,只有从头至尾在相互地教。

让小学数学课堂活起来

让小学数学课堂活起来

让小学数学课堂活起来数学是一门极具挑战性和逻辑性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课堂往往是他们最害怕的课程之一。

传统的数学课堂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们被 passively listening and taking notes,缺乏互动和趣味性。

要想让小学数学课堂活起来,让学生们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需要教师们不断地探索创新,寻找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下面,我们将探讨一些关于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活起来的方法和建议。

利用多媒体和互动工具,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教师可以通过投影仪、电子白板等多媒体设备,呈现生动形象的图片、视频和动画,让抽象的数学概念更加具体和直观。

教师还可以利用互动工具,如点击器、APP等,进行课堂互动,让学生们参与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通过多媒体和互动工具的应用,可以让数学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采用游戏化教学的方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游戏是孩子们喜欢的活动,可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竞争欲。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数学游戏,如数学竞赛、数学拼图、数学填空等,让学生们在游戏中学习,潜移默化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通过游戏化教学的方式,不仅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还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注重课堂互动,让学生们更加积极参与。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往往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学生们缺乏表达和发言的机会。

要想让数学课堂活起来,教师应该注重课堂互动,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

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学生演讲、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加课堂的互动性,让学生们更加自主地探索和学习。

通过课堂互动,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

数学是一门需要动手实践的学科,纸上谈兵很难让学生们真正理解和掌握其中的规律和方法。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们亲自动手,体验数学的乐趣。

让小学数学从生活情境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

让小学数学从生活情境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

让小学数学从生活情境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说到数学很多人的反应就是没完没了的数字、公式,和无穷无尽的计算、解题,无聊极了。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学习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小学生很多时候面对的是一串串的枯燥数字,等待他们的仿佛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符号。

学生很容易对数学失去兴趣,从而越来越不愿意学习数学。

然而,《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

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学到的新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容易掌握并能够较好地迁移到新的情境中。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一、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与个人亲身经历数学活动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也离不开生活。

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数学与生活联系的过程,即是生活问题数学化和数学问题生活化。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学简单的数学、有趣的数学、鲜活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所以情境创设要追求真实有效。

比如我在教学“千克与克”的认识时先布置学生在家称一称自己有多少千克?并带一千克的苹果或一千克的盐,和一枚2分的硬币。

这就激发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在生活中去认识“克与千克”,第二天在班上交流时个个都非常有精神。

这种真实的、生活化的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探求欲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建立了“千克与克”的表象,突破了教学难点。

现实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数学是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数学现象,这就为创设情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师应针对这一实际,精心设计情境,在开放式的教学活动中,使每个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也得到和谐的发展。

因此,教师在设计情境时,应当首先考虑到学生生活中的数学常识,寻求学生感兴趣的有体验的素材,结合他们的认知基础来创设情境。

让数学课堂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论文

让数学课堂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论文

让数学课堂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脱离了生活的学习,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经过多年来的教学探索,我总结出如下几点。

一、捕捉生活素材,体会数学“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

为生活的向上向前的需要而教育。

”(陶行知语)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渗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

在数学教学中,我经常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数学,贴近他们的生活素材。

例如,在教学“加减混合运算”这一课时,我让学生懂得运算顺序以及计算方法后,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公交车上原有37人,到了莲花站下车15人,又上车18人,现在车上有几人?这时有个学生举手说:因为从原来车上总数去掉15人就是37-15,又上车18人就是加上18,所以37-15+18=40(人)。

又有一个学生说我是这样想的:车上的总数可以看作37+18,下车15人,再从总数里去掉15人,所以37+18-15=40(人)。

之后我用多媒体演示了这两种不同的思考过程。

接着问,还有其他的解法吗?有个学生迫不及待地说:18-15+37=40(人),因为上车的比下车的多3人,再加上37就是现在车上的人数,我肯定了这个学生的想法很好,有创新性。

这道一题多解的题目从学生现实生活出发,使学生大胆地探索获取知识,懂得同样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题方法,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不仅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学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

如何给学生一双慧眼去观察、读懂身边的数学尤为重要。

紧扣教材,选择教材与生活中密切相关的问题为素材,选择加工问题情景,提出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问题,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

例如,在教学容积单位时,我先用教具展示1升、1毫升有多少,然后再让学生说说日常生活中熟知的物体容积分别是多少,我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说得不亦乐乎。

让数学回归生活 提高教学质量

让数学回归生活 提高教学质量

让数学回归生活提高教学质量【摘要】教学问题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的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将生活情境数学化,将数学与生活融合,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生活联系教学质量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更充满着数学,小学数学教材中的许多概念、原理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其原型。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教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1.数学和生活联系的必要性1.1 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我们的教育对象是6-12岁的学龄期儿童。

他们的理解能力受到年龄的制约。

正由于这一点令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数学望而却步,对其缺乏学习热情。

学习生活中的数学虽然不能将所有的数学知识都用生活真实形象再现出来,但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并不是实体的复现或忠实的复制、照相式的再造,而是以简化的形体,暗示的手法,获得与实体在结构上对应的形象,从而给学生以真切之感,在原有的知识上进一步深入发展,以获取新的知识。

数学学科的许多定律、法则都是在无数次的实践中总结和归纳出来的。

对于学生来说过多的机械背诵和记忆,会使他们厌倦,同时会使思维受到禁锢。

将数学内容还原于生活,有助于学生探究和寻找规律,而且将抽象的公式、定律和法则具体化,形象化,以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1.2 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可见,新课标非常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强调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社会发展三方面内容的结合。

2.利用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来提高教学质量2.1 在课上体验——在生活中抽象数学,因此,它有时也是枯燥的、有难度的。

怎样让小学数学教学回归生活

怎样让小学数学教学回归生活

怎样让小学数学教学回归生活【摘要】教师要注意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的眼光洞察生活中的事物,从生活的事物中提炼出数学问题,再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让数学为实际生活服务;把数学教学密切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其原有的经验,学起来必然亲切、实在、有趣、易懂。

【关键词】小学数学回归生活教学策略数学问题生活化是指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

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提供可以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数学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1 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让数学生活化知识是前人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或是提示出的规律,而教学目标是为了掌握规律及学习发现规律的方法。

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数学知识的产生来源于生活实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把数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去应用。

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问题,教师要注意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的眼光洞察生活中的事物,从生活的事物中提炼出数学问题,再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让数学为实际生活服务。

为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我给他们布置了一道课后作业:和你的父母一起查找镜子的资料。

这项工作既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满足了学生对知识的需要,又把课堂教学延伸到了课后理解。

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调查等活动参与使课堂教学走向日常生活,增加了许多课本学不到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判断力和推理能力,扩大了学生自由探索的空间,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大了思考的空间。

2 把握“生活味”的“度”数学,对儿童来说,是他们自己生活经验中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回归生活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回归生活
浅谈 小学数 学教 学 回归生活
重庆 市 江 津 区高 牙小 学 胡 在 良
摘要 :在数学教学中,小学数学是学习数学教学的基础,如何把枯燥的数学教学生活化 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 我认为应 从现实生活的需要出发 。通过创设生活的教学情境 ,挖掘生活 中的例子。让学生从生活经验生活实际中去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 内 涵、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从而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关键词 :数 学教 学 生活 化


活实际 ,首先老师 可以用 多媒体 出示 到超市 购物 的 画面 ,引起学 生的注意 ,问学生 : “ 我们 去超市买 东西会 用到是什 么?”这 时 有 学生就会 说是人 民币 。这 时候老 师可出示课题 :认识 人民币 。 并说: “ 我们买东 西就要用 到人 民币 , 今 天这节课 我们 就一起来 认 识它 。”这样课 堂就活跃 起来 了,学生发现数 学就在 身边 ,生 活 中充满 着数学知识 ,从 而体会到学 好数学 的重 要性 ,无 形 中就 激 发了学 生学 习数学 的兴趣 和调动 了他们的积极性 。 2 . 在 教材例 题中创 设生活情境 教 师在设计教 学时 ,不 能受教材 的束 缚 , 要 学会灵 活处理教 材 。把教材 内容和 生活实 际有机 的结 合起来 。例 如 :教 《 乘法应 用 题与常 见的数量关 系 》时 ,可 以让 学生课前 收集超市 购物结 帐 时的清单 , 从 清单上 找到单 价 、数量 、总价 ,知 道 已知单 价和数 量 用乘法就可 以算 出总价来 ,让学 生认 识到 “ 单 价x 数量= 总价 ” 这 个数量关 系式 ,这 样就把 生活 中的数学原 型生 动地展 现在课 堂 上 ,使学 生眼 中的数 学不再 是简单 的枯燥 的数学 公式 ,而是富有 情 感 、贴 近生活 ,具 有活力 的东西 。因此 ,把 日常生活 中的问题 置 于教 学 情境 中 ,不 但有 助 于学生 学 习兴 趣与 思 维积 极性 的激 发, 而且 也有助 于提高 学生发 现问题 和解决 问题 的能力 。 3 . 在 练习中创设生 活情境 在 练习过程 中创 造性地对 教材 内容进行 还原 和再创 造,将 数 学 练习融合 于生活 中 ,就可 以使原有 的练 习为我 所用 。如 教 《 认 识 人民币 》 一 课 ,在 学生对人 民币有 了比较深 的认识后 ,练习 中 创 设超市购物 的生 活情境 ,组 织学生进 行小组活 动 ,用学 具 ( 人 民币 ) 按 出示 的物 品标价付 给小组 中的收银员 ,收银员按 标价收 钱 并负责找钱 ,其他 同学评价 他们 的交 易是否正 确。这样 用模 拟 的生活体验把 人 民币的应用掌 握起来 ,让 学生通过 买卖物 品 ,在 生 活中体验知 识 ,起 到 了巩 固知识 的作 用。这就是从 生活 中让 学 生 提炼数学知 识 ,然 后在情境 中巩 固所 学的新知识 ,感受 到数 学

回归现实生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回归现实生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浅谈回归现实生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从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

数学教学要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让数学走进孩子的生活,让孩子在生活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困惑,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才会更有激情。

一、创设实际情境,激活数学热情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在教学中应选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事例作为研究的对象,用学生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例作为教学内容,并以直观丰富的客观事物为载体,使枯燥无味的数学问题变成活生生的生活现实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教学《利息和利率》时:课前布置一个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到银行进行参观、调查,特别要注意的是银行利率,将自己的压岁钱进行储蓄,亲身体验一下储蓄、取钱的过程。

在实践过程中,问题自然而然就来了,“利率是什么啊”?“怎样计算利息”?“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呢”?对学生的这些问题可以先不回答,而是表扬他们观察得很仔细,然后就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

上课时,再为学生提供互相交流的平台,学生会把自己发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互相交流。

这些成果来自于学生的实践,兴趣自然就提高了。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又培养了学生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

学生就会感觉到生活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与生活同在!二、积累生活经验,实践体会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如:教学“确定位置”时,在课的开头设计了“向老师介绍你自己”这样一个感兴趣且在生活中常常遇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参与的欲望,使他们感受到:要确定一个位置,首先要弄清确定位置的方法,知道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以及如何用数对表示位置。

让数学回归生活

让数学回归生活

让数学回归生活《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一句话,道出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新课课程标准》在教学的注意问题中,特别增加了第3条,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注重“生活化”教学,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教学,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一、技能训练“生活化”基本技能训练“生活化”要求训练着眼于学以致用,而非学以致考,训练材料应尽可能来自生活。

一年级的“圆柱、正长方体、球的认识”,通过看一看(看圆柱有什么感受?)、找一找(学具盒中哪个是圆柱)、摸一摸、比一比(它们是圆柱体吗,鸡蛋、灯泡等的形状是球吗?)、想一想(生活还有那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玩一玩(玩玩圆柱,你发现了什么?)等活动,既让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叙述,多种感官参加活动,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动促思,体现了“动中有学”、“玩中有学”的思想。

又例如,在教学六年级数学《圆的周长》,教师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这样组织教学:出示一个圆形铁圈后,师问:看了这个铁圈,你们想知道什么?(周长)要知道周长,有什么办法?生1:用绳子绕铁圈一圈,再量出绕铁圈一圈绳子的长度,可以知道铁圈的周长。

生3:用铁圈在桌子边沿滚一圈,再用尺子量出滚过的长度,同样可以得出铁圈的周长。

师:你们真聪明!都用自己的办法解决了问题,现在用你们所研究的方法来解决一个问题——小铁球转一圈的周长是多少?(师边讲,边演示)生:(疑惑数秒,犯难了)怎么求呢?刚才的方法都不管用了。

如上教学,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整个学习过程是亲切、自然、具体、现实,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

二、逻辑思维训练“生活化”逻辑思维训练“生活化”,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践,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创新性思维的训练。

让数学回归生活,让生活服务于数学论文

让数学回归生活,让生活服务于数学论文

让数学回归生活,让生活服务于数学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发展,最终又回归生活,用来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

数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洁的手段,为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提供了思想和方法。

学生学习数学、必须领会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的意识,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数学教学应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研究生活、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一、在生活中发现并运用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要培养学生敏锐的数学眼光,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去捕捉相关的数学信息,提出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并主动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看到大街上的建筑物,观察它们是由哪些几何图形组成的,有没有对称性。

走进超市,从超市购物架的实物引出数学问题,架上的实物可以怎样分类,价格多少,买几样东西需要多少钱。

乘公交车自己购票。

观察自己在教室里的方位,坐在第几组第几排,前后左右各是谁。

每天观察钟表,,记下一天的作息时间,还可以用数学模具自己拨一拨。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真切的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同时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学生便于理解和掌握。

二、利用学生生活实际引入新知在小学数学中,如果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孩子的眼里数学就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而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的学科,对于他们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运用数学,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作为教师,要因地制宜,根据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

如在学习《数的顺序比较大小》一课时,教师安排这样的导入,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事情都要讲秩序、将规律,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安定有序,做事情才不会影响他人。

生活中的数也是这样的,他们有大小、有顺序、各有不同却又互相联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回归生活的小学数学课堂研究

回归生活的小学数学课堂研究
即是 能动 的反 应 。 数 学 活 动 的 目的 并 不 仅 仅 着 眼 于 “ 题 ” 话 本 身, 而是 通过 话 题 为 中介 进 行 交 往 , 获得 发 展 , 么 这 个 中介 对 那
越 高 。所 以 , 教师 要 善 于 挖 掘数 学 内容 中 的 生活 情 境 , 数 学 贴 让 近生活 , 要尽 量去创 设一些 生活情境 , 从中引 出数学 问题 , 并以 此让 学生感受到数 学问题的存在 , 引起 一 种 学 习 的 需 要 , 而 从 使 学 生 能积 极 主 动 地 投入 到 学 习 、 索 之 中。 探 三 、 归生 活 的小 学 数 学课 堂不 可 走 失 了 自己 回


数 学 是基 础 教 育 的核 心 课 程 , 学 教 育 的 改 革 与 发 展 直 接 数 影 响 着 教 育 的质 量 , 才 素质 的 培 养 。 我 国 目前 的教 学 改 革 就 人 小 学 数学 来 说 , 主要 是转 变 教 师 的 知识 传 授 方式 和 学 生 的 学 习 方式 , 促进 学 生 的 发 展 。数 学 既是 认 知 的 , 是 社会 的 ,数 学课 又 ( ( 程标 准》 出 :数 学 是人 们 生 活 劳动 和 学 习必 不 可少 的工 具 。” 指 “ 生 活 离 不 开 数 学 , 学 离 不 开 生 活 。 《 学 课程 标 准 》 出 :数 数 数 指 “ 学 是 人们 生活 劳 动 和 学 习必 不 可 少 的工 具 。” 活 离不 开 数 学 , 生 数 学 离 不 开 生 活 , 然 数 学 来 源 于 生 活 , 么 我 们 的数 学 课 堂 既 那 就 应 该 遵 循 源 于 生 活 , 于 生 活 的理 念 , 重 数 学 在 生 活 中 的 富 注 应运 , 数 学 知 识 更 贴近 于 学 生 的 生 活 。许 多 数 学 知 识 在 我 们 使 的 生 活 中都 有 原 型 , 为教 师 在 课 堂 上 就 要十 分 重 视 学 生通 过 作 日常 生 活 所 形 成 的数 学 知 识 和 经 验 , 加 以 正 确 引 导 、 掘 和 并 挖 利 用 , 数 学 的 眼光 关 注 现 实 生 活 , 强 “ 校 数 学 ” 现 实 生 用 加 学 与

试谈如何使小学数学课堂回归生活

试谈如何使小学数学课堂回归生活
育的必要途径 。数 学学科作 为工具学科 ,


4 .运用 多媒体 创设情 境 。多媒体 具 置学生用硬纸板做 一个 长方体模型 ,学生 活化的前提 教学树立服 务意识 ,是教学活动 中教 要思考观察什么物体 的形状 是长方体 ,长 有直观 、形象 、具体 、生活化的特点 ,运 师和学生的科学定位 ,有利于突 出教师 的 方体有什么特征 ,怎样做才美观大方 。第 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使抽象概念具体化 ,
声”地引导学生探究 、获取知识 ,学会思
维。
活 化 的基 本 途 径
三 、善于创设教 学情境是数 学课堂生 步加 减的应 用题 ”时 ,要求每个小组的同 学可 以邀请别组 的同学参 加 ,小 组人数可 创设教 学情境是模 拟生活 ,使课 堂教 以比原来的人数多 ,也可以比原来 的少 。
例如 ,推导长 方体的体 积公式 ,首
第 一小 组 :我这 组 原来 6 ,走 了2 人 先取 一排4 个棱长是 1 厘米 正方体拼成的长 学 更接近 现实生活 ,使学生如身 临其境 , 人 人 方体 ,长宽高与体积( 1)立方厘米 , 如见 其人 ,如闻其声 ,加强感知 ,突 出重 人 ,来了4 ,现在有8 。 4l 4 问 :谁能把 第一小组人 员变化情 况列 然后取三 排同样长 方体摆 3 一层 ,长宽 点 ,突破 难 点 ,激发 思 维 。课 堂教 学 中 排 6 2 4 8人) 如 何创设 教学情 境呢 ? 下面 是几种 常见做 成式子?— + = ( 高与体积( 1 立方厘米 ,再取6 同 4 3 1)2 排 法: 问 :淮把它编 成求 “ 现在有多少人 ” 样长方体摆渊 E层 ,长宽高与体 积( 2 4 2 3 1 .运 用实 例创 设情 境 。如 教学 循环 的应 用题 ? )4 2 立方厘米 。经过 操作 、观察 、思考 , 第-." :我这组 原来6 ,先来了2 Td 组 人 学生发现长方体 的体 积等于长 、宽 、高的 小 数概 念 时 ,让 学生 讲 永远 讲 不 完的 故 从 ・ 人 1 乘积 。此过程 ,教师指 导学生操 作 ,引导 事 , “ 前 ,山上有座庙 ,庙里有个 老和 人 ,后面又来 了3 ,现在有 l人。…… 从 通过若干个小组 的汇报 训练 ,学生在 学生观察和有 意识板 书就 是对活动主体的 尚在说 : ‘ 前 ,山上有座庙 …… 一 ’, 通过实例初步 感知 “ 不断重复” ,再举 出 活动中完成了两步加减 的应 用题学习 。 服 务。 水一汽一云一水 ”的循环 , 总的来说 , 教师要 引导学生善于思考 二、 善于研 究生活 中的数学 是数学课 自然现象 “

让数学教学回归生活

让数学教学回归生活

让数学教学回归生活摘要: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在实际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那么,在学生的眼里,数学不再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而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

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乐学,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使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实际《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应加强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

”教师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和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作用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成为每位数学教师重视的问题。

下面就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一、从生活实际中抽象出数学知识数学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它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实际事物。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同时也使他们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1.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概念、计算法则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相应的实例。

例如:在常见的数量关系”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中的”工作效率”,学生不易理解。

为此,我在教学前,在班里举行了一次缝纽扣比赛。

教学新课时,联系缝纽扣的活动,学生就容易理解工作效率,就是指单位时间内所作的工作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小学数学课堂回归生活
发表时间:2019-11-13T16:16:44.323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19年10期作者:张勇[导读]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是新《数学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

张勇(西宁市阳光小学青海西宁 810000)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是新《数学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

如何落实这一核心理念,让数学课堂回归生活,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这是我们落实课程标准的重要实践。

关键词:数学课堂;生活;数学知识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0257-2826 (2019)10-177-01 数学来自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何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化抽象的数学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其实是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的,数学的学习就是建立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习了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现生活。

一、把生活中的问题运用数学化方法呈现
数学这门学科比较单调且乏味。

如果教学时教师只是一味地讲解数学知识,就会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被磨灭,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效。

假如教师可以结合一些与生活相关的现象来开展教学,小学生就更容易学习并理解,从而促使教学及学习效率的提升。

如在讲解百分数的应用时,对于百分数的表示,小学生大多都不太能理解。

如0.95这样的数字如何用百分数来表示,这时教师就可以结合一些生活中的现象来进行讲解及解释,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并理解百分数,还使其在学习及生活中能很好地运用。

教师可以举例,小明有100颗豆子,其中有95颗是红豆,其他5颗是黑豆,那么红豆占豆子总数的百分比就是95%,同时也可以写成0.95,而黑豆所占豆子总数的百分比就是5%,同时也可以写成0.05。

这样将百分数的数学知识变换为同学生平时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现象,教师就能更好地向学生讲解如何将小数换算成百分数。

如此就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学会与百分数相关的知识,并学会在实际的生活中进行应用,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效。

二、把数学知识变换为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教师应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努力形成小学课堂教学生活化,让学生感到数学内容是真实的,可用的,可学的,让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成为一种生活需要和享受。

小学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选择生活中富于情趣和意义的材料,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拉近生活与数学的距离,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富有特色的学习方式。

例如,教学“对长方体的认识”时,让学生动手切片苹果,先将苹果切两半,取其中的一半用手摸一摸切开的面,让学生体会“面”。

然后沿着这个垂直的方向再切一刀,切出两个面后让学生用手摸一摸切两个面相交的边,让学生体会“棱”。

最后让学生用手摸一摸三条棱相交的点,让学生体会“顶点”……通过让学生切一切、看一看、摸一摸等活动,这样让学生亲自动手的过程中边玩、边学、边思、边说、不但加深了学生对长方体特征的认识,还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感受到这样的学习是真实的、亲切的、可以触摸的,确实是来自于现实生活的数学。

三、提炼生活中的数学因素与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性
将数学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

我们要善于启发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炼生活中的数学因素,把数学研究的对象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到亲切,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如教学“减法的简便计算”时,我改编了课本例题,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数学问题生活化,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

“小明在书店买了一本故事书用去11元钱,又买了一本科技书用去7元钱,小明付给营业员20元钱,应找回多少钱?”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列出不同的算式:
(1)20-11-7=2(元)(2) 20-(11+7)=2(元)
然后引导学生探索:观察以上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从真正意义上理解20-11-7=20-(11+7)的含义: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就等于用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

四、提供生活实例让学生学习活生生的数学知识
学以致用,通过学生在生活实际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是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它能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就是数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在课堂教学中打破时空界限,创设以社会为背景应用知识进行实践的环境或条件,让课堂活起来。

哪里有数学,哪里利于学习数学,哪里就可以作为课堂,这样做有时更能使学生在实践操作活动中掌握知识技能,提高数学能力。

比如认识了人民币以后,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商场超市购物活动中,亲身体验购物、算钱、付钱、找钱的全过程,把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真正结合在一起,还数学以真实。

其次是组织一些数学兴趣活动,如学习了“统计”,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学校、班级、家庭中开展一些小调查,然后通过模仿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进行感兴趣的数据分析。

在不同的环境中学习,一方面使学生的视野不断拓宽,利于接受新的知识和巩固已又的知识,另一方面又锻炼提高了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为今后的发展开通了新的渠道。

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生活课堂化,让课堂生活化,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体验感受,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达到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红梅;回归生活享受数学[J];教育艺术;2008年01期
[2]余庆燕;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J];吉林教育;2008年05期
[3]张雪芬;让数学与生活水乳交融[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教研版);2008年12期
[4]叶荣金;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J];黑龙江教育(小学版);2005年09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