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解剖学

合集下载

心脏-人体解剖学精品PPT教学课件

心脏-人体解剖学精品PPT教学课件
2020/12/6
把心脏中的 大多分布在 血液输送到 身体较深的 全身各处 部位
连接最小的
动脉和静脉,数量多, 进行物质交 分布广

把血液从全 有的分布较
身各处送回 深,有的分
心脏
布较浅
较厚
弹性大
极薄
最小
只有一层上
皮细胞构成
较薄
弹性小
快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最慢 慢
1
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2020/12/6
2
心脏的位置、大小
上房下室; 上下相通,左右不通
右心房与 右心室相通
右心房 右心室
左心房与 左心室相通
左心房
左心室
2020/12/6
5
想一想
结构
你能识别出右 图的上和下,
左和右吗? 右

(如果用手捏心房与心 室壁有什么感觉呢?)
5.心脏各腔的厚薄是否相同?为什么?
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
右心房 右心室
位置:
位于胸腔中部偏
左下方,两肺之间
形态、大小:
外形如桃,
2020/12/6
大小如本人拳头
3
1.心脏壁主要是由什么组织构成的?由此可 以推断它具有什么功能?
1.1 心脏壁主要是由肌肉组织构成的。 1.2 肌肉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心脏
能产生推动力,使血液不停地流动。
2020/12/6
4
2.心脏有几个腔?各腔之间是否相通?
15
1. 在心脏中A、B、C、D依次为 ( c )
a 左心房、右心房、
左心室、右心室
b 右心房、左心房、 左心室、右心室
B A

心脏解剖学心脏的结构和心脏循环

心脏解剖学心脏的结构和心脏循环

心脏解剖学心脏的结构和心脏循环心脏解剖学: 心脏的结构和心脏循环心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它的结构和功能对于保持身体的正常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心脏解剖学是研究心脏的结构和组织构成的学科,通过深入了解心脏的解剖结构以及心脏循环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心脏的功能和疾病的发生。

一、心脏的结构心脏是一个位于胸腔内的肌肉器官,呈锥形,大小约为拳头大小,重量约为200-400克。

它主要由心房、心室、心包以及相应的瓣膜组成。

1. 心房:人体的心脏由两个心房组成,分别为右心房和左心房。

心房位于心脏的上部,它们负责接受来自体内和体外的血液,并将其传输给相应的心室。

2. 心室:心室位于心脏的下部,也分为右心室和左心室。

心室是心脏的主要泵功能部分,它们通过收缩将氧合血液推向全身,将经过各个组织和器官的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带回心脏。

3. 心包:心脏外部由一层叫做心包的薄膜包裹着。

心包分为两层,一层附着于心脏表面,另一层附着于胸腔内壁。

心包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心脏并维持心脏的正常位置。

二、心脏循环心脏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和全身循环系统中流动的过程。

正常的心脏循环通过循环血管系统将氧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并将废物和二氧化碳带回心脏。

下面是心脏循环的简要过程:1. 循环的起点:血液从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的静脉系统流入右心房,其中包括逐渐失去氧气的静脉血液。

2. 循环的第一部分:血液通过右心房进入右心室。

当右心室收缩时,心脏瓣膜打开,将血液推向肺动脉。

血液经过肺动脉进入肺部,通过肺毛细血管和肺泡与外界的氧气交换,氧合后的血液从肺静脉回流到左心房。

3. 循环的第二部分:氧合后的血液通过左心房进入左心室。

左心室收缩时,将氧合血液推出心脏通过主动脉进入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供氧。

随着氧和营养物质的供应,血液中的废物和二氧化碳被各个组织和器官收集,并通过静脉系统返回心脏。

4. 完成一次循环:经过一系列的供氧和收集废物的过程后,血液返回右心房,整个循环过程重新开始。

心脏外科解剖图示

心脏外科解剖图示

心肌桥
心脏静脉
1,前室间支 2,左室前支 3,心大静脉:伴行于前室间支的静脉 4,心肌桥
心脏静脉
1,左缘静脉 2,冠状窦 3,心中静脉:伴行于后室间支的静脉 4,心小静脉:行走于右房室沟的静脉 5,左室后支 6,后室间支
八、心脏传导系统
窦房结位置
窦房结为小纺锤样结构,直接位于界沟的心外膜下, SVC与右心房结合处的外侧
RC
1
3
N2C
1,右冠窦下方与室间隔连接 2,无冠瓣的左半和左冠瓣的
后半与二尖瓣连接 3,右、无冠窦交界下方为膜
部间隔和房室束穿透支
主动脉瓣下膜部结构
左室流出道
左室流出道的室间隔部分无腱索附着,表面光滑 二尖瓣乳头肌分前后两群
左心室乳头肌
1,后乳头肌
起于后壁
2
2,前乳头肌
3
起于侧后壁
2 1
3,室间隔部光滑
瓣膜面积为1394mm2
二尖瓣结构
•二尖瓣环为附着于左房 室孔边缘的纤维组织带
•前瓣的根部为与主动脉瓣 之间的纤维连接
•后瓣及交界的根部才是纤维环 •二尖瓣环不在同一平面,呈马鞍形 •二尖瓣环口径在心室收缩时可变小
二尖瓣前瓣
•大瓣似长方形 •分基底部、中间部和粗糙部 •关闭时粗糙部为瓣叶接触部 •大瓣的粗糙部占瓣叶的1/3
心脏外科解剖
提纲
• 心脏位置及外形 • 右心房 • 左心房 • 右心室 • 左心室 • 心脏纤维支架 • 心脏传导系统 • 冠脉循环
心脏在胸腔内的位置
心脏位于纵膈下部,1/3位于中线右侧,2/3位于中线左侧
心脏外形
底部
心脏形似三面椎形体:前胸骨-肋骨面、下膈面及左后上面,心尖部朝左半胸

心脏解剖图解

心脏解剖图解

都有心肌桥,只是程度不重罢了。
静脉系统 1、心脏静脉系统比较简单,看图示就行,主要的意义就是冠状窦在电生理检查中可以安放 CS 电极,临床上有重要解剖意义 2、我们要熟悉冠状窦口位置,在心脏手术中也可以从冠状窦口进行血液逆灌注 3、心前静脉血液直接回流右心房,不经过冠状由右冠发出的房室结支(绿白相间色)供血,注意是主要,次要的部分虫哥就不 展开了
窦房结主要由窦房结(绿白相间色)支供血,窦房结支主要有二种形式 93% 的人由右冠 发出,7%由左冠回旋支发出,还有不同走向,和交叉供血方式这个就不做进一步介绍,做 人不能太变态,大家直观了解一下就行
到这里亲们已经达到中级水平了,在上一副图大家默认一下
小贴士 8 冠状动脉解剖变异 1、副冠状动脉,简单的说如果动脉圆锥支直接从冠状窦发出就叫副冠状动脉 2、 既然会多,当然也会少,有时候左右冠状动脉会开口于同一个动脉瓣口
3,有些人先天右冠缺如,这种人多伴有先心,在做心脏手术时不能交叉灌注,这种人手术 难度很大,如果术前不考虑周全,碰到这种突发状况----那你就杯具啦、碉堡啦。 4、心肌桥 本应当走在心脏外膜的血管埋到心脏肌肉里面去,收缩时引起血管挤压。上面是 心肌,下面是血管,里面流动着血液,小桥流水---这个还是很生动的命名----赞一个!理论 上大支血管都可能埋到肌肉中,但最常见是前降支,其实如果按这个概念 60--80%人尸检
小贴士 7 1、右优势型: 67% 就是我们上面介绍的右冠末端是左室后支,右冠分出后降支,房室结 由右冠后降支分出房室结支供血 2、均衡性: 28%,左右两边都分出一支后降支,有 2 支后降支,或后降支由两个末端融 合而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3、左优势型: 5%,右冠很短到锐缘支就结束了左冠分的回旋支分出后降支,房室结由左 冠后降支分出房室结支供血

心脏解剖讲解实验报告(3篇)

心脏解剖讲解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心脏的解剖结构,包括心壁、心腔、瓣膜和血管等。

2. 掌握心脏各部分的形态、位置和功能。

3. 培养解剖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实验材料1. 成人心脏解剖模型2. 解剖显微镜3. 手术刀、剪刀、镊子等解剖工具4. 解剖盘5. 实验指导书三、实验步骤1. 观察心脏整体结构- 观察心脏的形状、大小和颜色。

- 识别心脏的四个腔室: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 观察心脏的四个瓣膜: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2. 解剖心脏壁- 使用手术刀沿心脏长轴切开心脏壁,暴露心腔。

- 观察心壁的三个层次:外膜(心外膜)、心肌层和内膜(心内膜)。

3. 解剖心腔- 观察左心房和左心室的结构,包括心耳、心室流出道等。

- 观察右心房和右心室的结构,包括心耳、肺动脉瓣和肺静脉入口等。

4. 解剖瓣膜- 观察瓣膜的位置、形状和功能。

- 使用解剖显微镜观察瓣膜的细微结构。

5. 解剖心脏血管- 观察心脏的动脉和静脉,包括主动脉、肺动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等。

- 观察心脏各腔室与血管的连接关系。

6. 总结心脏结构- 总结心脏各部分的形态、位置和功能。

- 分析心脏血液循环的途径。

四、实验结果1. 心脏壁由外膜、心肌层和内膜组成。

2. 心脏腔室包括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

3. 心脏瓣膜包括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4. 心脏血管包括主动脉、肺动脉、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

5. 心脏血液循环途径: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

五、实验讨论1. 心脏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相互协调,共同完成血液循环。

2. 心脏瓣膜在血液循环中起着重要的单向阀门作用。

3. 心脏血管的分布与人体各器官的生理需求密切相关。

六、实验心得1.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心脏的解剖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实验操作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解剖工具,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3. 通过观察心脏各部分的结构,我认识到人体结构的复杂性和精密性。

心脏解剖

心脏解剖

心脏解剖心脏周围组织及心脏解剖学发展展望一、心脏解剖一)、心脏位置和外形:心脏位于胸腔内,属中纵膈,外裹心包,前面大部分被肺和胸膜覆盖,只有下部一小三角区域借心包与胸骨体下半和第4~5肋软骨相邻。

心脏呈前后略扁的圆锥形,一般如自己拳头大。

可归纳为一尖,一底,两面,三缘,四沟。

一尖即心尖。

一底即心底。

两面:前面与胸骨体和肋软骨相连,称胸肋面,下面位于膈上,称膈面。

三缘:右缘,垂直向下由右心房外侧缘构成,左缘圆钝,斜向左前下,下部由左心室构成,上部由左心耳构成。

下缘接近水平,由右心室和心尖构成。

四沟:冠状沟,前室间沟,后室间沟,房间沟。

后室间沟和冠状沟交汇处称房室交叉点,为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在膈面的临界区域,临床常用作手术标志。

二)、心脏各腔结构:右心房几个重要的解剖结构右房室口上下腔静脉口冠状窦口右心室几个重要的解剖结构右房室口三尖瓣及其相应的腱索和乳头肌肺动脉瓣及其相应的腱索和乳头肌室上嵴动脉圆锥左心房几个重要的解剖结构肺静脉入口左房室口左心室几个重要的解剖结构左房室口二尖瓣及其相应的腱索和乳头肌主动脉瓣及其相应的腱索和乳头肌主动脉窦三)、心壁的构造:由内向外分三层心内膜心肌层心外膜四)、心脏的支架结构:以主动脉瓣环为中心的四个瓣环的纤维三角和连接主动脉瓣环与肺动脉之间的圆锥韧带组成心脏支架结构,心肌及瓣膜均附着在纤维支架上。

详见如下:1、右纤维三角:是主动脉后瓣环、二尖瓣环、三尖瓣环之间的纤维连接区,主要由胶原纤维和纤维软骨组成,内有房室束通过。

2、左纤维三角:位于主动脉环和左房室环之间的纤维结构区,小且薄。

3、圆锥韧带三角:位于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之间。

五)、房间隔和室间隔:房间隔较薄,并以卵圆窝处最薄。

卵圆窝位于右心房后内侧壁(或房间隔)下部。

室间隔下部较厚由肌性部分构成,称室间隔肌部,上部近心房处卵圆形区域缺乏肌层,菲薄呈膜状,称室间隔膜部,室缺多发于此。

六)、心脏瓣膜:1、三尖瓣:分为膈瓣、前瓣、后瓣。

人体心脏解剖学知识点

人体心脏解剖学知识点

人体心脏解剖学知识点人体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的作用是保持血液循环,为身体其他组织和器官提供所需的氧气和养分。

心脏的解剖结构十分复杂,了解其基本知识点对于学习心脏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人体心脏的主要解剖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

1. 心脏的位置和形状人体心脏位于胸腔内,略偏向左侧,通过心包被保护。

它的形状像一个倒置的三角锥,顶部指向左前方,底部指向右后方。

心脏被骨骼和肺脏所包围,不同的解剖学部位有不同的名称,包括心尖、心底、心尖搏动点等。

2. 心脏的外部结构心脏的外部由四个心腔和相应的血管组成。

左心房和右心房是位于心脏的上部,其主要功能是接收血液并将其输送到下部的左心室和右心室。

左心室和右心室是心脏的下部,它们负责将血液从心脏抽送到全身。

3. 心脏的内部结构心脏的内部结构包括心房、心室和心瓣等。

心房位于心脏的上部,左右各有一个。

它们通过房间隔分开,各自与相应的心室相连。

心室位于心房的下部,也是左右各有一个。

它们通过室间隔分开,分别与主动脉和肺动脉相连。

心瓣是心脏内部的重要结构,起到阻止血液逆流的作用。

主要有四个心瓣:三尖瓣、二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三尖瓣位于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二尖瓣位于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分别位于左心室和右心室与主动脉、肺动脉相连的处所。

4. 心脏的供血和排血心脏自身也需要血液供应,以保持其正常的功能。

冠状动脉是心脏的主要供血血管,分为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

它们分别沿着心脏表面分布,为心肌提供氧气和养分。

心脏的排血功能通过心脏收缩和舒张来完成。

心脏舒张时,血液从房室闲置进入心室;心脏收缩时,心脏肌肉收缩将血液推出心室,分别进入主动脉和肺动脉,然后通过动脉分支输送到全身以及肺部。

5. 心律与心电图心律是指心脏的收缩和舒张的节律性变化。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自律细胞会在一定的节律下发放电信号,使心脏按照一定的节奏收缩和舒张。

系统解剖学心脏

系统解剖学心脏

肺动脉与肺静脉
肺动脉负责将右心室的血液输送到肺 部进行氧合,而肺静脉则负责将富含 氧气的血液从肺部输送回左心房。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会导 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进而影响心脏的 正常功能。
主动脉与上腔静脉
主动脉是从左心室发出的大血管,负 责将心脏泵出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部 位,而上腔静脉则是收集上半身静脉 回流的血管。
03 心脏的大小与体重成正比,大约占据胸腔的1/51/4。
02 心脏的解剖结构
心包
01
心包是心脏周围的纤维性囊状结构,分为纤维心包和浆膜 心包两部分。
02
纤维心包由坚韧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呈囊状,覆盖在心 脏和心包腔内;浆膜心包由浆膜组成,分为脏层心包和壁 层心包,脏层心包覆盖在心脏表面的浆膜上,壁层心包与 纤维心包相连,形成心包腔。

心脏的泵血功能依赖于心脏 的收缩力和节律性运动,确 保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并维
持血压的稳定。
心脏泵血功能的正常运作对 于维持人体的生理功能至关 重要,任何心脏泵血功能的 异常都可能导致血液循环障 碍和器官缺血。
心脏电生理
心脏电生理是指心脏的电活动过程,包括心肌细 胞的电兴奋和电传导。
心脏电生理对于心脏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运动至 关重要,确保心脏的正常功能。
系统解剖学心脏
contents
目录
• 心脏的位置和形态 • 心脏的解剖结构 • 心脏的生理功能 • 心脏的疾病与病变 • 心脏的血管 • 心脏的神经支配
01 心脏的位置和形态
位置
01
心脏位于胸腔中部,两肺之间,略微偏左。
02
心脏的后方是食管和脊柱,前方是胸骨和肋骨,左 右两侧分别为左肺和右肺。
心脏电生理的异常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和心脏疾病, 如心房颤动、室性早搏等。

人体解剖学课程课件心脏的奥秘

人体解剖学课程课件心脏的奥秘

01
心脏内分泌概述
心脏不仅是泵血器官,还具有内 分泌功能,能够分泌心钠素、脑 钠素等激素。
心钠素
02
03
脑钠素
心钠素是一种由心房肌细胞分泌 的激素,具有调节血压和体液平 衡的作用。
脑钠素是一种由心室肌细胞分泌 的激素,具有舒张血管、抑制肾 素释放等作用。
04
心脏的疾病与防治
冠心病
冠心病定义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 脏病,是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 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 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
瓣膜
心腔之间有瓣膜,用于控制血液的单向流动,防 止血液倒流。
血管
心脏周围有冠状动脉、静脉和淋巴管等血管,为 心脏提供营养物质和氧气。
02
心脏的解剖结构与功 能
心房的结构与功能
心房的结构
心房位于心脏的上部,分为左心房和右心房,内部有梳妆样结构,称为“腱索”和“隔缘突”,有助于维持心脏 形状。
心房的功能
心脏传导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网络,包括窦房结、房室结、左右束支等,主要分布在心肌 内。
心脏传导系统的功能
窦房结是心脏的正常起搏点,它发出电信号,通过心脏传导系统将信号传递到心肌,使 心肌收缩,从而推动血液流动。
03
心脏的生理
心脏的电生理
心电产生机制
心电产生主要是由于心肌细胞膜内外离子 分布不均和离子通道的电位变化引起的。
人体解剖学课程课 件心脏的奥秘
目 录
• 心脏的概述 • 心脏的解剖结构与功能 • 心脏的生理 • 心脏的疾病与防治 • 心脏的奥秘与未来展望
01
心脏的概述
心脏的位置和形态
位置
心脏位于人体胸腔中部偏左,约三分 之二位于正中线左侧,三分之一位于 正中线右侧。

解剖学实验心脏实验报告(3篇)

解剖学实验心脏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名称:心脏的形态结构观察实验时间:2023年4月15日实验地点:解剖实验室实验指导老师:XXX教授实验目的:1. 掌握心脏的位置、外形和各腔结构。

2. 熟悉心脏的传导系、心脏的血管分布。

3. 掌握心瓣膜的结构及其生理意义。

4. 了解心壁的构造。

5. 了解心脏结构的异常情况。

实验材料与仪器:1. 人心解剖标本和模型2. 新鲜猪心3. 解剖器械4. 解剖盘5. 循环系统组成图6. 心血管系统组成图7. 淋巴系统组成图实验步骤:1. 观察心脏位置和外形:- 将人心解剖标本和新鲜猪心置于解剖盘上,观察心脏的位置和外形。

- 注意心脏位于胸腔纵隔内,两肺之间,约2/3位于身体正中线的左侧,1/3位于身体正中线的右侧。

2. 观察心腔结构:- 观察心脏的四个腔室: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

- 注意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界限,以及心房和心室内部的分隔。

3. 观察心瓣膜:- 观察心脏瓣膜的结构,包括房室瓣、动脉瓣和三尖瓣。

- 了解心瓣膜在心动周期中的作用,包括收缩期瓣膜和舒张期瓣膜。

4. 观察心脏传导系:- 观察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交界、房室束和浦肯野纤维网。

- 了解心脏传导系的功能,即产生并传导冲动到心脏各部分,使心房肌和心室肌有节律地收缩。

5. 观察心脏血管分布:- 观察心脏的动脉供应和静脉回流。

- 了解心脏本身的动脉供应和静脉回流途径。

6. 观察心壁构造:- 观察心壁的构造,包括心内膜、心肌层和心外膜。

- 了解心壁各层的功能和特点。

7. 观察心脏结构的异常情况:- 观察并分析心脏结构的异常情况,如先天性心脏病(CHD)、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等。

实验结果:1. 心脏位于胸腔纵隔内,两肺之间,约2/3位于身体正中线的左侧,1/3位于身体正中线的右侧。

2. 心脏有四个腔室: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

3. 心脏瓣膜包括房室瓣、动脉瓣和三尖瓣,在心动周期中起着重要作用。

系统解剖学心脏解剖

系统解剖学心脏解剖
右心室流入道:又称固有心腔,从右房室口延伸到右心室尖。 右心室流出道:又称动脉圆锥,内壁光滑无肉柱,呈锥体状,
其上端借肺动脉口通肺动脉干。
肉柱 乳头肌 固有心腔 隔缘肉柱(节制索) 右房室口 三尖瓣 三尖瓣复合体
肺动脉口 动脉圆锥 肺动脉环 (漏斗部) 肺动脉瓣
室上嵴
右 心 室 结 构
三尖瓣复合体
➢重要结构:左房室口、二尖瓣、腱索、 乳头肌、肉柱。
左心室流出道:又称主动脉前庭、主动脉圆锥或主动脉下 窦。
➢重要结构:主动脉前庭、主动脉口、 主动脉瓣、主动脉窦。
左 房 室 结 构
二尖瓣复合体
• 组成:二尖瓣环、瓣尖、腱索、乳头肌,在结构
和功能上构成一个整体,即二尖瓣复合体。
• 功能:当左心室收缩时,二尖瓣环缩小和血液推
• 位置:心脏的最前部;位于右心房的前下方, 直接位于胸骨左缘第4、5肋软骨的后方(因 此,胸骨旁左侧第4肋间隙常用作心内注射 点)。 • 壁厚:约3-4mm,壁薄,仅及左心室壁厚的 1/3。 • 表面结构:构成心脏胸肋面的大部分。 • 心腔形态:新月形。
右心室腔内结构
右心室被一弓形肌性隆起,即室上嵴,分成后 下方的右心室流入道(窦部)和前上方的流出 道(漏斗部)。
动使二尖瓣关闭。因乳头肌和腱索的牵拉二尖瓣 不能翻向左心房,可防止血液倒流。
• 重要结构:二尖瓣环、前尖、后尖、前外侧连合、
后内侧连合。
二尖瓣复合体
三、心的构造
1. 心纤维性支架
① 右纤维三角 ② 左纤维三角
2. 心壁
① 心内膜 ② 心肌层 ③ 心外膜
3. 心间隔
① 房间隔 ② 室间隔 ③ 房室隔
心 的
外 形 ( 前 面 观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ericardium)是包裹心脏和出入心脏大血管根部的纤维浆膜性囊,其 外形呈圆锥状,与心脏外形相似。心包由纤维性心包(fibrous pericardium) 和浆膜性心包(serous pericardium)两部分构成。纤维性心包是心包囊的外层, 由浅、 中、 深三层致密而坚韧的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结缔组织交织构成, 较厚。 人的纤维性心包的胶原纤维随年龄的增长而出现形态的变化。 胎儿时胶原纤维 是直的;出生后呈波纹状;至成年胶原纤维的波纹状达最大程度;到老年又变 成直形。 胶原纤维的波纹状与弹力纤维的含量有关, 胎儿时弹力纤维的含量很 少;从新生儿至成年,弹力纤维的数目与厚度逐渐增加;老年人弹力纤维总量 接近成年人, 但其弹性差而出现形态的变化。 纤维性心包的底部与膈肌中心腱 愈着,上部的囊口包裹着出入心脏的升主动脉、肺动脉干、上腔静脉和肺静脉 的根部, 并与这些大血管的外膜相延续。 浆膜性心包由光滑的浆膜层及纤维组 织构成。浆膜层平滑有光泽,表面被覆一层扁平多角形的间皮细胞,间皮下为 富有弹力纤维的致密结缔组织。浆膜性心包又分壁、脏两层 。壁层 (lamina parietalis) 衬贴于纤维性心包的内面,和纤维性心包紧密相贴。 脏层 (lamina visceralis)紧贴于心肌的表面,就构成了心外膜(epicardium)。浆膜性心包的壁、 脏两层在出入心脏大血管的根部互相移行,两层之间狭窄的间隙为 心包腔 (cavity of pericardium),内有少量心包液。
6
胸骨柄后方邻胸腺, 下部在左侧第 4-6 肋软骨之间的部分直接紧贴胸前壁, 是 心包穿刺的良好部位。在心包前壁上借上、下两条胸骨心包韧带 (sternopericardial ligaments) 固定于胸前壁。 胸骨心包上韧带起于胸骨柄后面, 向下编人心包纤维层,该韧带长约 4-6cm,宽约 1cm。胸骨心包下韧带连于心 包纤维层与胸骨下端和剑突相连结处,长约 2-3cm,宽约为 0.5cm。 2.外侧部 心包的左、右两侧部与纵隔胸膜疏松相连,有膈神经与心包膈 动、静脉相伴行,在肺根的前方下行于心包壁层与纵隔胸膜之间。渗出性心包 炎时可刺激膈神经出现嗝逆症状。心包外侧部的上端有纤维束连于第一肋软 骨,以固定心包。 3.后部 以疏松结缔组织贴于主支气管、气管、食管和胸主动脉的前面。 大量心包积液时,可压迫食管和支气管引起咳嗽、呼吸困难和吞咽困难,甚至 可压迫左喉返神经产生声音嘶哑。大量心包积液患者,多自动采取坐位,躯干 前倾, 可减轻积液对后方结构的压迫而使症状缓解。 心包后壁的上部有纤维束 环绕主动脉弓,向后上连于第三胸椎,并移行于椎前筋膜, 被叫做脊柱心包韧 带(vertebropericardial ligament)。心包上部也有少量纤维向上移行为气管前筋 膜,形成气管心包韧带(tracheapericardial ligament)。以上两韧带均起固定心包 的作用。 4.膈部 该部心包壁层紧贴于膈的中心腱上,呈卵圆形。其中部大部分区 域与膈的中心腱只是疏松相连, 易于分离。 而沿膈部的周缘有一圈膈心包韧带 (diaphragmatispericardial ligament),借此将心包固定于中心腱上。其两侧部, 尤其是右侧的下腔静脉周围, 纤维组织特别发达。 手术如果需要分离心包膈部 时, 可切断四周的膈心包韧带, 然后再钝性分离中部与中心腱相连的区域即可。 二、心包脏层(visceral layer of pericardium or epicardium) 心包的脏层是指紧贴于心肌层外表面的一层膜样结构,又称心外膜。由表 面光滑的浆膜性心包脏层及纤维组织构成。 心包脏层不仅覆盖在心肌表面, 而 且还包绕出入于心脏的大血管的根部,并在此反折移行为壁层。在升主动脉、 肺动脉干的前面、后面及两侧面,心包脏层如管鞘状包绕着两动脉、在肺动脉 干分叉的高度反折至心包壁层的内面。动脉韧带多数(80%)没有被心包遮盖, 少数(20%)韧带前面有心包的一个小盲囊。 在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中, 要注意
第一节 心包的形态
一、心包壁层(parietal layer of pericardium) 心包壁层由外面的纤维膜和内面的浆膜壁层组成, 即纤维性心包与浆膜性 心包壁层共同组成,平均厚度为 lmm。其外面坚韧而粗造, 借疏松结缔组织与 邻近结构相连,内面光滑而润泽,活体为淡灰红色。心包壁层大体可分为与心 脏外形相应的胸肋部、膈部、外侧部和后部. 1.胸肋部 即为心包的前壁,大部分被纵隔胸膜和两肺前缘遮盖。上部在
图 1-1 心脏的位置
1
方受出入于心脏的大血管的牵拉, 故上、下端旋转的程度出现一定的差别, 因 而左、右的结构排列并非对称。成人的右半心大部分在前上方,左半心大部分 在后下方。
第二节 心脏的毗邻
心脏的前方对着胸骨体和第 2~6(3~6)肋软骨,后方平对第 5~8 胸椎, 人体直立时位置较低, 可与第 6~9 胸锥体相邻。 心脏的前面大部分被肺和胸膜 所盖, 仅下部有一个三角形的区域隔着心包直接与胸横肌、 胸骨体下部及左侧 第 2~6(3~6)肋软骨相接。此外,心包的前面尚遮以胸膜壁层和肺的前缘(左 肺心切迹处例外) 。两肺前缘所开放的区域叫心包裸区。心脏的前上方有胸腺 的下部;上方与出入于心脏的上腔静脉、升主动脉和肺动脉干相连;心脏两侧 隔着心包与膈神经、迷走神经、心包隔血管、纵隔胸膜和肺相邻;心脏的后方 隔心包的后壁与左主支气管、食管、胸导管和胸主动脉等结构相毗邻;心脏的 下方邻膈肌的中心腱,并且与肝左叶和胃底相对。
第三节
心脏的外形近似前后 略扁的圆锥体(见图 1-2; 1-3) 。钝圆的心尖部指向左 前下方, 略宽阔的心底部朝 向右后上方, 因而贯穿心底 至心尖的心脏长轴是倾斜 的。国人心脏的长度约 12-14cm,横径约 9-11cm, 前后径约 6-7cm,其大小相 当于本人的拳头。 成人心脏 的平均重量约 260g (男性平
心脏的外形
图 1-2
2
心脏的外形 (前面观)
均重量约 276g;女性平均重量 约为 243g) 。心脏的重量约为 人体重的 0.5%。 从心脏的表面上看,近心 底处有一条呈冠状位的沟叫冠 状沟(coronary groove)。该沟几 乎环绕心脏一周,只是在前方 被主动脉和肺动脉干根部所中 断。冠状沟是心脏表面分割心 房和心室的标志,故又被称为 房 室 沟 (atrioventricular groove)。在心脏的前、后面各 有一条自冠状沟向心尖方向延 伸的浅沟,分别称为前室间沟 (anterior interventricular groove) 和 后 室 间 沟 (posterior interventricular groove)。两 沟在心尖的右侧相遇,使心 右缘出现一浅凹,此处名为 心 间 切 迹 (cardiac apical incisure) 。后室间沟与冠状 沟相交处称为房室交点 (crux) ,是心脏表面的又一 个重要的解剖标志,也是 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在 心脏后面相互接近的地方, 其深面有重要的血管和神 经结构。在此处左、右房室 沟不在一个水平上,而是左 侧高于右侧; 后房间沟与后室间沟也不在一条垂线上,而是后室间沟偏右,后
3 图 1-4 房室交点区示意图
图 1-3
心脏的外形 (后面观)
房间沟偏左(见图 1-4) 。故有些学者认为这一区域最好叫做房室交点区。 心脏的各沟内都有心脏自身重要的营养性血管、神经和淋巴管走行,并有 较多的脂肪组织,表面覆盖心外膜。因而从表面上看,沟的境界并不清楚。在 心房的前、 后面还有前房间沟 (anterior interatrial groove) 和后房间沟(posterior interatrial groove)。前房间沟的位置隐蔽,在心房的前壁与房间隔的前缘相交 处,被主动脉升部所掩盖,恰好位于心包横窦的后壁上。后房间沟位于右肺静 脉根部深面与右房之间。 心脏的外形可以分为一底、 一尖、 四个面和四个缘等部分。 心底(cardiac base) 朝向右后上方,略程方形,大部分由左心房构成,小部分由右心房构成。 左、 右两对肺静脉分别从两侧注入左心房,上、下腔静脉分别从上、下方注入右心 房。临床上有时将心室的底部也叫“心底” ,在此有升主动脉干和肺动脉干, 两者在左心房的前面互相交叉,但是临床上所称的“心底” 与解剖上所称的 心底是有区别的。心尖(cardiac apex) 朝向左前下方,是左心室的一部分。其 投影位置平对左侧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面 1~2cm 处。在活体此处可看 到或触到心尖的搏动。胸肋面(sternocostal surface)也称前面,朝向前上方,呈 圆钝状隆起。 大部分由右心房和右心室构成, 左侧小部分由左心耳和左心室构 成。左、右心耳从两侧夹持肺动脉的根部。膈面(diaphragmatic surface)亦称下 面,朝向后下方,较平坦,坐于膈肌上。大部分由左心室构成,小部分右心室 构成。左侧面(left surface)朝向左上方,几乎全部由左心室构成,仅一小部分 由左心房构成。右侧面(right surface)朝向右侧,完全由右心房构成,微突,在 上、 下方分别续于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 在右侧面与胸肋面之间存在有一条浅 沟叫界沟(sulcus terminalis), 沿此沟向上、下分别达上、下腔静脉的前缘。上 缘(upper border)主要由左心房构成,上缘的右侧端有上腔静脉注入右心房;上 缘的前方有升主动脉干和肺动脉干遮盖, 而不能从表面看见。 右缘(right border) 主要用于 X 线造影,由右心房构成,是心脏向右侧微突的右心房的轮廓。左 缘或钝缘(left border or obtus margin)斜向左下,圆钝,将胸肋面与左侧面分开, 大部分由左心室构成,小部分由左心耳构成。下缘或锐缘(inferior border or acute margin) 近似水平位,略向左下方倾斜,较为锐利,大部分由右心室构 成,心尖部由左心室构成。
7
动脉导管与心包的关系,以免损伤心包。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的前壁、两侧壁 以及后壁的一部分, 也被心包脏层所覆盖, 然后在腔静脉后壁处转折为心包壁 层。至于左、右肺动脉及四条肺静脉仅在其根部的前面盖有心包脏层。左心房 的后壁有完整的心外膜,在 后壁的上缘向后下反转移 行为心包壁层。 三、心包腔 心包的脏层与壁层之 间的潜在腔隙为心包腔,由 于心脏连着 8 条出入的大血 管,因而在这些大血管根 部,心包脏层与壁层之间的 转折较为复杂。在心包腔的 某些地方形成了较为开扩 的心包窦和隐窝(见图 2-1) 。 1. 心 包 横 窦 (transverse sinus of pericardium) 指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