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学重点(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外科护理学名词解释

外科护理学名词解释

外科护理学名词解释1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上的疾病和缺陷,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2等渗性缺水(最常见):水和钠成比例丧失,血清钠和细胞外液渗透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因细胞外液量迅速减少,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型缺水。

3低渗性缺水:水和钠同时丢失,但失水少于失钠,血清钠低于135mmol/l,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又称慢性或继发性缺水。

4高渗性缺水:水和钠同时缺失,但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称原发性缺水。

5水中毒:总入水量超过排出量,水潴留体内致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又称水潴留性低钠血症或稀释性低钠6休克:指机体受到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组织血液灌注不足所引起的以微循环障碍、代谢障碍和细胞受损为特征的病理性症候群,是严重的全身应激反应。

7MSOF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2个或2个以上的重要器官或系统同时或序贯发声功能障碍,称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是休克病人的主要死因。

麻醉:是用药物或其它方法使病人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知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进行手术。

8全身麻醉:是麻醉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并抑制其功能,使病人意识消失、疼痛消失的麻醉方法。

较局部麻醉更舒适,适用于各类手术。

9吸入性麻醉:是指挥发性麻醉药或麻醉气体经呼吸系统吸收入血起到全身麻醉的作用。

10静脉麻醉:是将一种或几种麻醉药物注入静脉,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全身麻醉的方法。

麻醉:是用药物或其它方法使病人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知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进行手术。

11全身麻醉:是麻醉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并抑制其功能,使病人意识消失、疼痛消失的麻醉方法。

较局部麻醉更舒适,适用于各类手术。

12吸入性麻醉:是指挥发性麻醉药或麻醉气体经呼吸系统吸收入血起到全身麻醉的作用。

13静脉麻醉:是将一种或几种麻醉药物注入静脉,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全身麻醉的方法。

14椎管内麻醉:是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入椎管的蛛网膜下隙或硬脊膜外腔,从而使部分脊神经传导功能发生可逆性阻滞的麻醉方法。

外科护理学名词解释

外科护理学名词解释

1.等渗性缺水: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是指水和钠成比例丧失,血清钠和细胞外液渗透压维持于正常范围,但细胞外液(包括循环血量)迅速减少,是外科病人最常见的缺水类型。

2.代谢性酸中毒:是指体内酸性物质积聚或产生过多,或HCO3-丢失过多,是外科临床中最常见的酸碱平衡失调类型。

3.外科手消毒:是指手术人员通过机械刷洗和化学消毒方法清除并杀灭双手和前臂的暂驻菌和部分常驻菌,达到消毒皮肤的目的。

4.乱流式气流:气流不平行、方向不单一、流速不均匀,且有交叉回旋的气流。

此方法除尘率较低,适用于万级以下的手术室,如污染手术间和急诊手术间。

5.全身麻醉:指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或静脉、肌内注射进入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使病人意识消失、全身痛觉丧失、遗忘、反射抑制等。

6.局部麻醉:指将局麻药应用于身体局部,使身体某一部位的感觉神经传导功能暂时阻断,运动神经传导保持完好或有不同程度被阻滞,病人局部无痛而意识清醒。

7.硬脊膜外隙阻滞:是将局麻药注入硬脊膜外间隙,阻滞脊神经根,使其支配区域产生暂时性麻痹。

8.椎管内麻醉:是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入椎管内的某一腔隙,使部分脊神经的传导功能发生可逆性阻滞的麻醉方法。

9.☆休克:是机体受到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因有效循环血量骤减、组织灌注不足引起的以微循环障碍、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为特征的综合征。

10.感染性休克:是指由于病原体侵入人体,向血液内释放内毒素,导致循环障碍、组织灌注不良而引起的休克。

11.围术期: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起,至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

包括了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三个阶段。

12.择期手术:手术时间没有期限的限制,可在充分的术前准备后进行手术。

13.外科手术热:由于手术创伤的反应,术后病人的体温可略升高,一般不超过38℃,术后1~2日逐渐恢复正常。

14.外科感染:是指需要外科治疗的感染,包括组织损伤、手术、空腔器官梗阻、器械检查、留置导管等并发的感染。

外科护理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外科护理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外科护理学名词解释汇总第二章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高渗性缺水又称原发性缺水,缺水多于缺钠,血清钠大于150mmol/L,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低渗性缺水又称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水与钠同时缺失,但缺水少于缺钠,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血清钠浓度降低;水中毒又称稀释性低血钠,较少见;因机体摄入水总量超过排出量,水分在体内潴留,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加;低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低于3.5 mmol/L;高钾血症高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超过5.5 mmol/L;代谢性酸中毒是外科临床上最常见的酸碱平衡紊乱,指体内酸性物质积聚或产生过多,或HCO3-丢失过多;呼吸性酸中毒是由肺部通气或换气功能减弱,致使体内产生的CO2不能充分排出,或CO2吸入过多而引起的高碳酸血症;呼吸性碱中毒系肺泡通气过度,体内生成的CO2排出过多,以致血中PaCO2减低,引起的低碳酸血症;第三章外科病人的营养支持和护理肠内营养支持是将营养物质经胃肠道途径供给病人的方法;肠外营养支持及完全胃肠外营养是将营养物质经静脉途径供给病人的方法,其中病人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都经静脉供给称为完全胃肠外营养;高血糖症及高渗性非酮症昏迷严重的高血糖可导致高渗性非酮症昏迷,由于血糖过高,血浆渗透压显著升高,造成渗透性利尿;病人表现为多尿、口渴、头痛甚至昏迷,有生命危险;第四章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休克是强烈的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引起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性症候群;低血容量性休克是外科最常见的休克类型之一,包括创伤性和失血性休克两类;常由于大量出血或体液丢失,或液体积存于第三间隙,导致有效循环量降低所致;中心静脉压CVP代表了右心房或胸腔段腔静脉内的压力;正常值为0.49~0.98kPa5~10cmH20;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反映了肺静脉、左心房和左心室压力;如结合血压的观察,能反映病人的血容量、右心功能和血管张力情况;正常值为0.8~2kPa6~15mmHg;心排出量CO和心脏指数CICO是心率和每搏排出量的乘积,成人正常值为4~6L/分钟;单位体表面积上的心排出量便称为心脏指数CI,正常值为2.5~3.5L/min·m2;第五章麻醉病人的护理麻醉是指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病人的整个机体或身体的一部分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根据麻醉作用部位和所用药物的不同,将临床麻醉方法分为:全身麻醉、局部麻醉、椎管内麻醉、复合麻醉和基础麻醉;局部麻醉简称局麻,是指病人神志清醒,用局麻药暂时阻断身体某一部位的感觉神经传导功能,运动神经保持完好或有不同程度被阻滞的状态;广义的局麻也包括椎管内麻醉,但由于后者有其特殊性,所以习惯于把它作为单独的麻醉方法来看待;椎管内麻醉是指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入椎管内的某一腔隙使部分脊神经的传导功能发生可逆性阻滞的麻醉方法;包括蛛网膜下腔阻滞简称腰麻、硬膜外阻滞;其中硬膜外阻滞包括骶管阻滞;蛛网膜下腔阻滞又称脊椎麻醉或腰麻,是将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腔,作用于脊神经前根和后根,产生不同程度的阻滞;主要适用于部位较低、时间较短的手术的体格条件较好的病人;硬膜外阻滞是将局麻药注入硬膜外间隙,阻滞脊神经根,使其支配区域产生暂时性麻痹;全身麻醉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或静脉、肌肉注射进入人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表现为神志消失,全身的痛觉丧失、遗忘、反射抑制和一定程度的肌肉松弛,这种方法称为全身麻醉;它能满足全身各部位手术需要,较之局部和椎管阻滞麻醉,病人更舒适、安全;第六章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围手术期是指病人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至病人出院或继续追踪的一段时期;包括三个阶段,即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期,每一个阶段都有各自不同的护理内容;择期手术可在充分的术前准备后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手术,如一般的良性肿瘤切除术及腹股沟疝修补术等;限期手术手术时间虽然可以选择,但应有一定限度,不宜延迟过久,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做好术前准备,如各种恶性肿瘤根治术;急症手术病人病情危急,需在最短时间内进行必要的准备,迅速实施手术,以挽救病人生命,如外伤性脾破裂、肠破裂等;外科手术热发热是术后最常见的症状;由于手术创伤的反应,术后病人的体温可略升高,变化幅度在0.5~1℃,一般不超过38℃,称之为外科手术热,于术后1~2日体温逐渐恢复正常,不需要特殊处理;但若术后3~6日仍持续发热,或体温降至正常后再度发热,要警惕感染的可能,除采取降温措施外,更应配合做好有关检查,以寻找原因并作针对性处理;第七章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感染是指需要外科治疗的感染,包括创伤、手术、烧伤等并发的感染;外科感染的特点:①多数为几种细菌引起的混合感染,少数在感染早期为单一细菌所致,以后发展为几种细菌的混合感染;②大部分有明显而突出的局部症状和体征;③感染常集中在局部,发展后会导致化脓、坏死等,使组织遭到破坏,最终形成瘢痕组织而影响局部功能;非特异性感染化脓性感染占外科感染的大多数;常见的有疖、痈、丹毒、急性淋巴结炎、急性乳腺炎、急性阑尾炎和急性腹膜炎等;常见的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等;特异性感染是指由一些特殊的致病菌引起的感染,如结核杆菌、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炭疽杆菌等;全身性感染是指致病菌侵入人体血液循环,并在体内生长繁殖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严重的全身性感染或中毒症状,通常指脓毒症和菌血症;脓毒症是指伴有全身性炎症反应表现,如体温、循环、呼吸等明显改变的外科感染的统称;在此基础上,血培养检出致病菌者,称为菌血症;破伤风是指破伤风杆菌侵人人体伤口并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一种特异性感染;常继发于各种创伤后,亦可发生于不洁条件下分娩的产妇和新生儿;第八章烧伤病人的护理烧伤是由热力、化学物品、电流、放射线或有害气体或烟雾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损伤;烧伤不仅限于皮肤,也可深达肌肉和骨骼;通常所说的烧伤指因高温所致的热烧伤,一般占80%左右;烧伤休克期组织烧伤后立即出现体液渗出,一般要持续36~48小时;小面积浅度烧伤的体液渗出较少,不会影响全身的有效循环血量;大面积的深度烧伤,体液大量渗出并且出现血液动力学的变化,甚至可发生休克;烧伤早期的休克基本属于低血容量性休克,此期称为烧伤休克期;手掌法是一种评估烧伤面积的方法,病人五指并拢的单掌面积为1%,五指自然分开手掌面积约为1.25%;中国新九分法是一种适用于较大面积烧伤的评估方法,将全身体表面积划分为11个9%的等分,另加1%构成100%的体表面积;第九章甲状腺疾病病人的护理Horner综合征肿块若压迫交感神经节或交感神经链,可引起Horner综合征,表现为同侧瞳孔缩小,上眼睑下垂,眼球内陷,头面部无汗;原发性甲亢最常见,病人多在20~40岁;甲状腺肿大和功能亢进同时出现,腺体呈双侧对称性弥漫性肿大,常有突眼征,又称“突眼性甲状腺肿”;基础代谢率basal metabolic rate, BMR测定指机体在清醒、空腹、安静和无外界环境影响下的能量消耗率;基础代谢率可用基础代谢率测定器测定,或用基础代谢率%=脉率+脉压-111公式估算;基础代谢率在±10%为正常;增高至+20%~30%为轻度甲亢;+30%~60%为中度甲亢;+60%以上为重度甲亢;嘱病人测量前充分睡眠,检查日晨禁食、不活动、少说话;呼吸困难和窒息是甲状腺切除术后最危急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48小时内;主要原因包括:①切口内出血;②喉头水肿;③痰液阻塞;④气管塌陷甲状腺被大部分切除后,长期受压软化的气管失去支撑而塌陷;⑤双侧喉返神经损伤;病人的颈部可迅速肿大,出现烦躁、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甚至窒息;如因切口出血引起,可见伤口渗血或敷料血染;术后应帮助病人做深呼吸和咳嗽咳痰;甲状腺危象是甲状腺切除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原因尚不清楚,可能是甲亢时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分泌和代谢加速,长期如此使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而手术创伤导致甲状腺素释放增加会诱发危象;病人多在术后12~36小时内出现高热>39℃、寒战、脉快>120次/分而弱、大汗、烦躁不安、谵妄甚至昏迷,常伴呕吐和水泻;若抢救不及时可致死亡;髓样癌甲状腺髓样癌可产生5-色胺和降钙素等激素样活性物质,故病人可有腹泻、心悸、脸面潮红和血钙降低等表现;局部转移常转移至颈部淋巴结;远处转移多见于扁骨颅骨、椎骨和胸骨等和肺;第十章乳腺疾病病人的护理酒窝征当乳腺癌肿块侵入乳房悬韧带使之收缩而失去弹性形成皮肤凹陷,称酒窝征;橘皮征当乳腺癌细胞阻塞于皮下、皮内淋巴管可引起局部淋巴水肿,由于皮肤在毛囊处与皮下组织连接紧密,毛囊处出现凹陷,出现“橘皮征”;乳头湿疹样癌又称Paget病,少见,恶性程度低,发展慢;发生在乳头区大乳管内,后发展到乳头;表现为:乳头刺痒、灼痛,湿疹样变,脱屑、糜烂、搔痒;病变发展则乳头内陷,破损;第十一章腹外疝病人的护理疝体内任何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的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间隙进入另一部位,即称为疝;腹外疝是由腹腔内的脏器连同腹膜壁层,经腹壁薄弱点或孔隙,向体表突出而形成;腹外疝根据不同的部位可分为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直疝、股疝、切口疝、脐疝等;易复性疝凡疝内容物很容易回纳入腹腔的,称为易复性疝;表现为可复性肿块,疝内容物与疝囊间无粘连,当病人站立、行走、劳动或腹压增高时肿块突出,平卧、休息或对疝块稍加按摩后疝内容物即回纳入腹腔;难复性疝疝内容物不能回纳或不能完全回纳入腹腔者,称为难复性疝,嵌顿性疝疝门较小而腹内压突然增高时,较多的疝内容物强行扩张疝环挤入疝囊,随后由于疝囊颈的弹性回缩,使疝内容物不能回纳,这种情况称为嵌顿性疝;病人可发生疼痛等症状,但此时疝内容物尚未发生血运障碍;嵌顿如能及时解除,病变肠管可恢复正常;绞窄性疝嵌顿若不能及时解除,嵌闭的疝内容物持续受压,导致血液回流受阻,动脉血流减少,甚至完全阻断,动脉搏动消失、肠管丧失蠕动能力、肠壁逐渐变黑坏死;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是同一病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临床上不易截然区分;腹股沟疝发生在腹股沟区的腹外疝称为腹股沟疝;腹股沟疝根据疝囊颈与腹壁下动脉的解剖关系,可分为腹股沟斜疝及腹股沟直疝两种;前者自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内环,向内向下向前经过腹股沟管,穿过腹股沟外环,进入阴囊,称为腹股沟斜疝;后者自腹壁下动脉内侧的直疝三角区直接由后向前突出、不经过内环、不落入阴囊,称为腹股沟直疝;第十二章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腹膜炎是发生于腹腔脏层腹膜和壁层腹膜的炎症,可由细菌感染、化学性如胃液、胆汁、血液或物理性损伤等因素引起;按发病机制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按病因分为细菌性与非细菌性两类;按临床过程可将其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类;按累及范围分为弥漫性与局限性两类;各类型间可以转化;急性腹膜炎多指继发性的化脓性腹膜炎,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腹症;继发性腹膜炎是最常见的腹膜炎;腹腔内空腔脏器穿孔、外伤引起的腹壁或内脏破裂,是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最常见的原因,如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常先引起化学性腹膜炎,继发细菌感染后成为化脓性腹膜炎;胆囊壁的坏死穿孔常造成极为严重的胆汁性腹膜炎;腹腔内脏器缺血及炎症扩散也是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常见原因,如绞窄性疝、绞窄性肠梗阻,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等,含有细菌的渗出液在腹腔内扩散引起腹膜炎;其他原因还有腹部手术中的腹腔污染、胃肠道吻合口瘘等;原发性腹膜炎又称自发性腹膜炎,腹腔内无原发病灶;病原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或大肠杆菌;细菌进入腹腔的途径一般为:①血行播散;②上行性感染,如女性生殖道的细菌通过输卵管直接扩散至腹腔;③直接扩散;④透壁性感染;腹膜刺激征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是腹膜炎的标志性体征,称为腹膜刺激征;第十三章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腹部损伤是指由各种原因所致的腹壁和/或腹内脏器损伤;在平时和战时都较多见,其发生率约占平时各种损伤的0.4%~1.8%;按腹壁有无伤口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两大类;穿透伤及非穿透伤开放性损伤时,腹壁伤口穿破腹膜者为穿透伤多伴内脏损伤,无腹膜破损者为非穿透伤;第十四章胃、十二指肠疾病病人的护理消化性溃疡胃、十二指肠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的全层黏膜缺损,称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由于溃疡的形成与酸性胃液对黏膜的消化作用有关,故又称为消化性溃疡;倾倒综合症由于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排空过快所致,根据进食后出现症状的时间可分为早、晚期两种类型;①早期倾倒综合症:发生在进食后半小时内;表现为恶心、呕吐、腹部绞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和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心悸、心动过速、全身无力等血容量不足表现;多数病人经调整饮食,包括少食多餐,避免过甜食物,减少液体摄入量等,症状可减轻或消失;极少数症状严重而持久的病人,应手术治疗;②晚期倾倒综合征又称低血糖综合症:在餐后2~4小时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昏、苍白、出冷汗、脉细弱、甚至晕厥等;出现症状时稍进饮食,尤其是糖类即可缓解;饮食中减少碳水化合物含量,增加蛋白质比例,少量多餐,或食物中添加果胶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等措施可防止其发生;第十五章肠梗阻病人的护理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任何原因引起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或顺利通过肠道,均称为肠梗阻;血运性肠梗阻系由于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致肠管血运障碍,继而发生肠蠕动障碍而使肠管失去运动能力单纯性肠梗阻无肠壁血运障碍,仅为肠管内容物通过受阻;绞窄性肠梗阻不仅有肠管内容物通过受阻,同时有肠壁血运障碍;可因肠系膜血管受压、栓塞或血栓形成等使相应肠段急性缺血,也可在单纯性肠梗阻时,因肠管高度膨胀,使肠壁小血管受压而出现血运障碍;粘连性肠梗阻是肠粘连或腹腔内粘连带所致的肠梗阻,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占各类肠梗阻发生率的20%~40%;肠扭转是一段肠袢沿其系膜长轴旋转而致的闭袢性肠梗阻,因肠系膜血管受压,易发展为绞窄性肠梗阻;肠套叠一段肠管套入其相连的肠腔内称为肠套叠,小儿肠梗阻的常见病因,80%发生在2岁以内的婴幼儿;三大典型症状为腹痛、血便和腹部肿块;蛔虫性肠梗阻是一种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多见于2~10岁儿童,可采用非手术治疗;第十六章结、直肠癌病人的护理Dixon手术即经腹直肠癌切除术,用于距齿状线5cm以上的直肠癌;Miles手术即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适用于腹膜返折以下的直肠癌;手术范围包括乙状结肠远端、全部直肠及其系膜、肛管及肛门周围约3~5 cm直径的皮肤、皮下组织及全部肛管括约肌,然后将乙状结肠近端在左下腹行永久性结肠造口;Hartmann手术经腹直肠癌切除、近端造口、远端封闭手术,适用于全身一般情况差、不能耐受Miles手术或急性梗阻不宜行Dixon手术的直肠癌病人;第十七章原发性肝癌病人的护理小肝癌肿块直径≤3 cm或两个癌灶最大直径之和小于3 cm,此类型以单个结节多,边界清,常有明显包膜,肿瘤细胞分化较好,HbsAg及AFP阳性率高,手术切除率及五年生存率高;肝动脉栓塞化疗常用为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到肝固有动脉,或超选择插管至患侧肝动脉进行栓塞;常用栓塞剂是碘油和或剪成小片的明胶海绵,亦可加入化疗药物,二者联合应用;此法可反复多次施行,以提高疗效;第十八章胆道感染及胆石症病人的护理胆绞痛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常在进油腻食物后,表现为突发右上腹部剧烈绞痛,阵发性加重,疼痛常放射至右肩或右背部,可持续性或随呼吸加重;可伴随恶心、呕吐;Murphy征阳性检查者以左手平放于病人右肋下部,以拇指的指腹置于右肋下胆囊点,嘱病人缓慢深吸气,肝下移可引起胆囊区触痛,病人突然摒气;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如胆道梗阻未能解除,胆道感染未能控制,病情可进一步发展,成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肝内、肝外胆管结石最凶险的并发症,亦称急性重症型胆管炎;病人出现肝脏急性化脓性感染,甚至并发多发性胆源性细菌性肝脓肿;少数病人进一步发展成革兰阴性杆菌脓毒症、感染性休克和多脏器功能衰竭;夏柯三联症腹痛、寒战与高热、黄疸是结石梗塞胆总管继发感染的典型表现,合称夏柯三联症charcot;第十九章胰腺癌病人的护理ERCP即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可观察十二指肠乳头病变,通过造影显示胆管、胰管病变,可收集胰液进行细胞学、生化和酶学检查;此外,可同时置入内支撑管,达到“减黄”目的;PTC即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可以显示胆管的情况,判断梗黄的原因,但有胆漏、出血等并发症;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可以显示胰腺血管情况,判断手术的可行性;Whipple术即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切除远端胃、胆囊、远端1/2胆总管、十二指肠、胰头和空肠上段,切除后再将胆、胰、胃肠重建,重建有不同方式;对肿瘤侵及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者可将其一段血管连同肿瘤切除,再行血管移植吻合,此种手术称扩大切除术;胰瘘为胰腺癌常见并发症,表现为腹痛、腹胀、发热、腹腔引流液内淀粉酶增高;典型者可自伤口流出清亮液体,腐蚀周围皮肤,引起糜烂疼痛;通常采用保守治疗,采用引流管接持续负压吸引,保持引流通畅;对胰瘘周围的皮肤应用氧化锌糊剂保护;应用甲氰咪呱或生长抑素减少胰液分泌及支持疗法促进瘘口的愈合;多数胰瘘可以自愈,若经久不愈应手术处理;胆瘘多发生于术后5~10天,表现为发热、腹痛及胆汁性腹膜炎症状,T型管引流量突然减少,但可见沿腹腔引流管或腹壁伤口溢出胆汁样液体;术后应保持T型管引流通畅,每日做好观察和记录;早期胆漏可手术处理,晚期胆漏渗出不多,可保守治疗,并作好周围皮肤保护;第二十章周围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下肢静脉曲张是以下肢浅静脉伸长、迂曲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本病好发于青壮年人,是周围血管外科中最常见的疾病;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Trendelenburg试验,或曲氏试验病人平卧,抬高患肢使静脉血液排空,在大腿上1/3处扎上止血带压迫大隐静脉,然后让病人站立,10秒钟内松开止血带,若出现静脉自上而下逆向充盈则提示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此试验也称为“曲氏试验Ⅰ”;当交通静脉瓣膜功能障碍时,其结果不可靠;如在未放开止血带前,止血带下方静脉在30秒内已充盈,则表明有交通静脉瓣膜关闭不全,此试验也称为“曲氏试验Ⅱ”;深静脉通畅试验Perthes试验病人站立时,在大腿上1/3处扎止血带阻断大隐静脉,然后连续用力踢腿或作下蹲活动10余次;由于小腿肌肉泵收缩迫使静脉血液向深静脉回流,正常情况下曲张浅静脉会逐渐消失或明显减轻;若在活动后浅静脉曲张更为明显,张力增高,甚至有胀痛,则表明深静脉不通畅;当交通静脉瓣膜功能障碍时,此试验不可靠;交通静脉瓣膜功能试验Pratt试验病人平卧,抬高患肢,在大腿上1/3处扎止血带,然后从足趾至腘窝处缚缠第一根弹力绷带,再从止血带处向下扎第二根弹力绷带;让病人站立,一边向下解第一根绷带,一边向下继续缠第二根绷带,如果在二者之间出现曲张静脉,即说明此处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又称Buerger病,是一种累及血管的炎症性、阶段性和周期发作的慢性闭塞性疾病;病变主要侵袭下肢中、小动静脉,以周围血管非化脓性炎症和闭塞为特点;本病在我国北方多见,绝大多数为青壮年吸烟者;静息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营养障碍期,病人间歇性跛行距离愈来愈短,直至出现持续性静息痛,即患肢即使在休息状态也有剧烈的缺血性疼痛,特别是夜间平卧时,疼痛更加剧烈肢体抬高试验Buerger试验病人平卧,下肢抬高45°,3分钟后若肢端皮肤呈淡红色或稍发白,且平放10秒内由稍发白转为淡红色,则为正常;若肢体抬高时出现疼痛,且肤色转变时间超过10秒,则为Buerger征阳性,提示有动脉供血不足;Buerger运动具体做法为:病人平卧,抬高双下肢45º,维持1~3分钟,直到脚部发白,有刺痛感为止;再坐起,自然下垂双腿,脚跟着地,作踝关节伸屈和左右摆动,以及足趾伸展和内收活动,每组动作持续3分钟,此时脚部应该变为粉红色;然后平放双腿,盖被休息5分钟;每次活动20分钟,每天3~4次;第二十一章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反常呼吸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因前后端失去支撑,使损伤部位的胸廓软化,产生反常呼吸运动;即吸气时,胸腔内负压增高,软化部分向内凹陷;呼气时,胸腔内负压减低,该部胸壁向外凸出,又称连枷胸;若软化区较广泛,在呼吸时两侧胸膜腔内压力不平衡,可使纵隔扑动,影响呼吸和循环功能;气胸指胸膜腔内积气;在胸部损伤中,损伤性气胸的发生率仅次于肋骨骨折;可因利器或肋骨断端刺破胸膜、肺及支气管或食管破裂后,空气进入胸膜腔所造成的;。

外科护理学重点名词解释

外科护理学重点名词解释

外科护理学重点名词解释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名词解释汇总1.【休克】是机体在多种病因侵袭下引起的以有效循环血容量骤减、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为共同特点的病理生理改变的综合症。

2.【洗手护士(器械护士)】直接配合的护士直接参与手术,主动配合手术医师完成手术全过程。

主要职责是负责手术过程中器械、物品和敷料的供给。

3.【洁净手术室】通过一定的空气洁净措施,是手术室内的细菌数目限制在一定的范围,空气洁净程度达到一定的水平。

4.【外科手术热】手术后由于机体对手术创伤的反应,术后病人体温可略升高,但一般不超过38℃,临床上称之为外科手术热或术后吸收热。

5.【外科感染】是指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感染,包括创伤、烧伤、手术、器械检查或有创性检查、治疗后等并发的感染。

6.【疖】是指皮肤单个毛囊和所属皮脂腺的化脓性感染。

常见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7.【危险三甲区】鼻、上唇及其周围的疖受到挤压时,病菌可经内眦静脉、眼静脉进入颅内,8.引起颅内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

9.【痈】是由多个相邻毛囊和所属皮脂腺、汗腺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常见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常发生于颈项部、背部及上唇部。

10.【急性蜂窝织炎】是皮下、筋膜下、肌肉间隙或深部蜂窝组织的一种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

致病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

11.【丹毒】是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又称网状淋巴管炎。

常见致病菌为β-溶血性链球菌。

12.【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经体表破损处侵入组织,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局部及全身肌肉阵发性痉挛或抽搐的急性特异性感染,实质是毒血症。

13.【气性坏疽】是由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以肌组织坏死或肌炎为特征的急性特异性感染,实质是毒血症。

14.【烧伤】是由热力(火焰、热水、蒸汽及高温金属)、电流、放射线以及某些化学物质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损害。

外科护理学名词解释

外科护理学名词解释

外科护理学名词解释1.【前尿道损伤】多发生于球部,如骑跨伤时,外力将尿道挤向耻骨联合下方,引起尿道球部损伤。

2.【后尿道损伤】多发生于膜部,如骨盆骨折可引起尿生殖膈移位对尿道产生剪力,使膜部尿道撕裂或撕断。

3.【良性前列腺增生】简称前列腺增生,俗称前列腺肥大,是老年男性常见病。

男性自35岁以后,前列腺可有不同程度的增生,多于50岁以后出现临床症状。

4.【TUR综合症】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的病人术中大量的冲洗液被吸收可使血容量急剧增加,出现稀释性低钠血症,病人可在几小时内出现烦躁、恶心、呕吐、抽搐、昏迷,严重者出现肺水肿、脑水肿、心力衰竭等,称为TUR综合症。

5.【尿石症】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

男性多于女性,约3:1。

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及尿道结石。

按尿路结石所其在的部位基本分为上尿路结石和下尿路结石。

上尿路结石是指肾和输尿管结石;下尿路结石包括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

目前临床以上尿路结石多见。

【肾绞痛】结石可引起患侧肾区和上腹部隐痛、钝痛,当结石活动或嵌顿时可产生绞痛,典型的绞痛位于腰部或上腹部,沿输尿管走向向小腹和会阴部放射,可至大腿内侧;同时伴有恶心、呕吐,严重时有休克症状。

查体有明显肾区叩击痛。

6.【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在X线、B超声定位下,将冲击波聚焦后于结石使之粉碎,然后随尿流排出。

目前95%以上的上尿路结石采用该方法治疗。

7.【膀胱内灌注治疗】膀胱保留术后能憋尿者,即行膀胱灌注免疫抑制剂。

方法是先插入尿管排空膀胱,再向膀胱内灌注用蒸馏水或等渗盐水稀释的药物,嘱病人保留2小时,每15分钟俯、左、右更换体位,后排尿。

不良反应有发热、膀胱刺激症状、出血性膀胱炎等。

灌注后嘱病人多饮水,增加尿量,以减少药物对局部刺激。

8.【骨折】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被称为骨折。

9.【闭合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或粘膜完整,骨折断端与外界不相通。

10.【开放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或粘膜破损,断端与外界相通。

00001外科护理学名词解释

00001外科护理学名词解释

00001外科护理学名词解释00001.高渗性脱水:又称原发性脱水。

水和钠同时丢失,但因缺水多于缺钠,使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

血清钠高于150mmol/L。

00002.低渗性脱水:又称慢性脱水或继发性脱水。

水和钠同时丢,但缺水少于缺钠,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血清钠低于135mmol/L。

00003.等渗性脱水:又称急性脱水或混合性脱水,水钠丢失比例相等,血清钠浓度基本正常。

00004.水中毒:总入水量超过排出量,水潴留体内致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

00005.呼吸性碱中毒:由于肺泡通气过度、体内CO2排出过多,致血液中PaCO2降低引起的低碳酸血症。

00006.代谢性酸中毒:体内酸性物质积聚或产生过多,或HCO3-丢失过多。

00007.代谢性碱中毒:由体内H+丢失或HCO3-增多所致。

00008.呼吸性酸中毒:肺泡通气及换气功能减弱,不能从分排出体内生成的CO2。

致血液中PaCO2增高引起的高碳酸血症。

00009.休克:机体在各种有害因素侵袭下引起的以有效循环血容量骤减,致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受损,微循环障碍为特点的病理过程。

00010.低血容量性休克: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及体液丢失,使有效循环血容量降低所致。

00011.中心静脉压(CVP):指右心房及胸腔内上下腔静脉的压力,与血压结合观察,能反映病人的血容量和右心功能。

正常值0.59~1.18kPa(6~12cmH2O)00012.有效循环血容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容量00013.补液试验:取等渗盐水250ml,于5~10分钟内经静脉滴入,若血压升高而CVP不变,提示血容量不足;若血压不变而CVP升高,则表示心功能不全。

00014.麻醉:是指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病人完全或部分失去感觉,达到手术时无痛的目的。

00015.椎管内麻醉:是指将局部麻醉药注入椎管的蛛网膜下隙或硬脊膜外腔,从而使部分脊神经传导功能发生可逆性阻滞的麻醉方法。

外科护理学的名词解释

外科护理学的名词解释

外科护理学名词解释
外科护理学是一门针对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学科,也是护士们所学专业中最重要的一门学科。

外科护理学包括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对患者的综合护理。

护士们需要对患者进行认真的评估,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和手术风险,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在手术前,护士们需要对患者的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患者的健康状况、手术的必要性和手术方案等。

同时,护士们需要告知患者手术的风险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帮助患者做好心理调适。

在手术中,外科护理学护士们需要配合医生进行手术,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做好伤口护理和消毒工作,确保患者的手术安全。

在手术后,外科护理学护士们需要对患者的进行术后护理,包括伤口护理、疼痛管理、饮食护理、康复指导等。

同时,护士们还需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手术后的并发症,确保患者的康复。

外科护理学需要护士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护理技能,同时需要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对患者负责的精神。

外科护理学护士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提供最优质、最专业的护理服务给患者。

外科护理学名词解释

外科护理学名词解释

外科护理学名词解释
外科护理学是指专门研究外科疾病的护理学科,主要涉及外科手术的前、中、后护理工作。

下面是一些外科护理学的常用名词解释:
1. 外科护理:外科护理是指对外科疾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工作,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

2. 术前准备:术前准备是指外科手术前对患者进行的各种检查和护理措施,如术前体检、清洁消毒和手术体位的准备等。

3. 术中护理:术中护理是指在外科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监护和协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的护理工作,包括给药、换药、收集标本等。

4. 无菌技术:无菌技术是指在外科手术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保证手术环境和器械无菌,以减少术中感染的风险。

5. 术后护理:术后护理是指在外科手术结束后对患者进行的各种护理工作,包括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缓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等。

6. 异常反应:指患者在术后出现的不正常的生理或心理反应,如感染、出血、休克等,需要护士进行及时观察和处理。

7. 术后康复:术后康复是指患者在手术后进行的各种康复措施,包括运动锻炼、营养调理、心理疏导等,以恢复身体功能和促
进康复。

8. 伤口护理:伤口护理是指对手术切口或外伤伤口进行的清洁消毒和敷料更换等护理工作,以防止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

9. 疼痛管理:疼痛管理是指对术后患者出现的疼痛进行评估和处理的护理工作,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心理支持等。

10. 术后并发症:术后并发症是指手术结束后患者出现的不良
反应或并发症,如感染、出血、肺栓塞等,需要护士进行及时观察和处理。

外科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要求护士具备扎实的医学和护理知识,熟悉外科手术的操作流程和护理技术,能够高效地组织和实施护理工作,为外科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

外科护理学名词解释完整版(0001)

外科护理学名词解释完整版(0001)

外科护理学名词解释完整版外科护理学名词解释汇总第二章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高渗性缺水】又称原发性缺水,缺水多于缺钠,血清钠大于150mmol/L,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

【低渗性缺水】又称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水与钠同时缺失,但缺水少于缺钠,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血清钠浓度降低。

【水中毒】又称稀释性低血钠,较少见。

因机体摄入水总量超过排出量,水分在体内潴留,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加。

【低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低于 3.5 mmol/L。

【高钾血症】高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超过5.5 mmol/L。

【代谢性酸中毒】是外科临床上最常见的酸碱平衡紊乱,指体内酸性物质积聚或产生过多,或HCO 3-丢失过多。

【呼吸性酸中毒】是由肺部通气或换气功能减弱,致使体内产生的CO2不能充分排出,或CO2吸入过多而引起的高碳酸血症。

【呼吸性碱中毒】系肺泡通气过度,体内生成的CO2排出过多,以致血中PaCO2减低,引起的低碳酸血症。

第三章外科病人的营养支持和护理【肠内营养支持】是将营养物质经胃肠道途径供给病人的方法。

【肠外营养支持及完全胃肠外营养】是将营养物质经静脉途径供给病人的方法,其中病人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都经静脉供给称为完全胃肠外营养。

【高血糖症及高渗性非酮症昏迷】严重的高血糖可导致高渗性非酮症昏迷,由于血糖过高,血浆渗透压显著升高,造成渗透性利尿。

病人表现为多尿、口渴、头痛甚至昏迷,有生命危险。

第四章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休克】是强烈的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引起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性症候群。

【低血容量性休克】是外科最常见的休克类型之一,包括创伤性和失血性休克两类。

常由于大量出血或体液丢失,或液体积存于第三间隙,导致有效循环量降低所致。

【中心静脉压(CVP)】代表了右心房或胸腔段腔静脉内的压力。

正常值为0.49~0.98kPa(5~10cmH20)。

【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反映了肺静脉、左心房和左心室压力。

外科护理学重点(名词解释)

外科护理学重点(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汇总1.【休克】是机体在多种病因侵袭下引起的以有效循环血容量骤减、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为共同特点的病理生理改变的综合症。

2.【洗手护士(器械护士)】直接配合的护士直接参与手术,主动配合手术医师完成手术全过程。

主要职责是负责手术过程中器械、物品和敷料的供给。

3.【洁净手术室】通过一定的空气洁净措施,是手术室内的细菌数目限制在一定的范围,空气洁净程度达到一定的水平。

4.【外科手术热】手术后由于机体对手术创伤的反应,术后病人体温可略升高,但一般不超过38℃,临床上称之为外科手术热或术后吸收热。

5.【外科感染】是指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感染,包括创伤、烧伤、手术、器械检查或有创性检查、治疗后等并发的感染。

6.【疖】是指皮肤单个毛囊和所属皮脂腺的化脓性感染。

常见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7.【危险三甲区】鼻、上唇及其周围的疖受到挤压时,病菌可经内眦静脉、眼静脉进入颅内,8.引起颅内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

9.【痈】是由多个相邻毛囊和所属皮脂腺、汗腺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常见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常发生于颈项部、背部及上唇部。

10.【急性蜂窝织炎】是皮下、筋膜下、肌肉间隙或深部蜂窝组织的一种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

致病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

11.【丹毒】是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又称网状淋巴管炎。

常见致病菌为β-溶血性链球菌。

12.【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经体表破损处侵入组织,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局部及全身肌肉阵发性痉挛或抽搐的急性特异性感染,实质是毒血症。

13.【气性坏疽】是由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以肌组织坏死或肌炎为特征的急性特异性感染,实质是毒血症。

14.【烧伤】是由热力(火焰、热水、蒸汽及高温金属)、电流、放射线以及某些化学物质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损害。

15.【酒窝征】癌肿侵及Cooper韧带(乳房悬韧带)使其缩短,癌肿表面皮肤凹陷。

16.【橘皮征】癌细胞堵塞皮下淋巴管被癌细胞堵塞,可引起淋巴回流障碍,出现真皮水肿,乳房皮肤点状凹陷。

外科护理学重点汉英名词解释

外科护理学重点汉英名词解释

Electrolyte Imbalance:水电解质代谢紊乱Acid-Base Imbalance:酸碱平衡失调Shock:休克Anesthesia:麻醉General anesthesia:全身麻醉Local anesthesia:局部麻醉Scrub burse:机械护士Circulating nurse:巡回护士Surgical aseptic technique:外科无菌技术The perioperative period:围手术期Preperative nursing care:手术前护理Intraoperative nursing care:手术期护理Postoperative nursing care:手术后护理Enteral nutrition:肠内营养,缩写EN Parenteral nutrition:肠外营养,缩写PN Infection:感染Surgical infection:外科感染Systematic infection:全身性感染Trauma:创伤Burn:烧伤Tumor:肿瘤Chemotherapy:化学药物疗法,化疗Radiotherapy:放射治疗,放疗Goiter:甲状腺肿Hyperthyroidism: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Peritonitis:腹膜炎Hernia:疝Abdominal external hernia:腹外疝Inguinal hernia:腹股沟疝Abdominal injury:腹部损伤Gastric carcinoma:胃癌Gastroduodenal ulcer:胃十二指肠溃疡Dumping syndrome:倾倒综合征Intestinal obstruction:肠梗阻Intestinal fistula:肠瘘Acute appendicitis:急性阑尾炎Cholelithiasis:胆石病Acute obstructive suppurative cholangitis,AOSC: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ICP):颅内压增高(ICP为颅内压)Brain hernia:脑疝Head injury:颅脑损伤Brain injury:脑损伤Urinary irritative symptoms:膀胱刺激征Urinary incontinence:尿失禁Renal injury:肾损伤(PS:书本上另一种说法是injury of kidney)Urethra injury:尿道损伤(PS:书本上另一种说法是urethral trauma)Injury of bladder:膀胱损伤Urolithiasis:尿路结石Renal & ureteral calculi:肾和输尿管结石Vesical calculi:膀胱结石Urethral calculi:尿道结石Renal tuberculosis:肾结核Male genitourinary tuberculosis:男性生殖系统结核Obstruction of urinary tract:尿路梗阻Hydronephrosis:肾积水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前列腺增生,简写BPHAcute retention of urine:急性尿潴留Renal carcinoma:肾癌Tumor of urinary bladder:膀胱癌Carcinoma of prostate:前列腺癌Traction:牵引术Casts:石膏绷带Fracture:骨折Pathologic fracture:病理性骨折Compartment syndrome:骨筋膜室综合征Dislocation:关节脱位,俗称脱臼Subluxation:半脱位Herniation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k:腰椎间盘突出症Sciatica:坐骨神经痛Osteomyelitis:骨髓炎Osteochondroma:骨软骨瘤Osteoclastoma:骨巨细胞瘤Osteosarcoma:骨肉瘤。

外科护理学名词解释5

外科护理学名词解释5

外科护理学名词解释1.【开放性气胸及纵隔扑动】伤后伤口不闭合,胸膜腔与外界大气直接沟通,空气可通过胸壁伤口随呼吸自由出入胸膜腔。

肺严重萎陷,纵隔移位,健侧肺扩张受限。

吸气时,健侧胸膜腔负压升高,与伤侧压力差增大,纵隔向健侧进一步移位;呼气时,两侧胸膜腔压力差减少,纵隔移回伤侧,导致纵隔位置随呼吸而左右摆动,称为纵隔扑动。

纵隔扑动会严重影响呼吸和循环功能。

2.【张力性气胸】又称高压性气胸。

常见于较大肺泡的破裂或较大较深的肺裂伤或支气管破裂,其裂口与胸膜腔相通,形成活瓣。

吸气时,空气从裂口进入胸膜腔内,而呼气时活瓣关闭,空气只能进入不能排出,使胸膜腔内的压力不断增高,压迫伤侧肺使之逐渐萎陷,并将纵隔推向健侧,挤压健侧肺,产生呼吸和循环功能严重障碍。

有时胸膜腔内的高压空气被挤入纵隔,形成纵隔气肿,或通过胸壁软组织扩散至皮下组织,形成颈部、面部、胸部等处皮下气肿。

3.【血胸】胸部损伤引起胸膜腔积血,称血胸。

发生率仅次于肋骨骨折和气胸,常与前两者同时存在。

4.【中央型肺癌】发生于段支气管以上至主支气管,位于肺门附近的肺癌。

临床易早期出现症状,内镜检查和细胞学检查常呈阳性结果。

5.【周围型肺癌】起源于肺段支气管以下的肺癌,位置在肺的周围部分者称为周围型肺癌,临床早期常无症状,内镜及细胞学检查不易发现。

6.【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肿瘤侵犯纵隔,压迫上腔静脉,使之回流受阻。

头面部、颈部和上肢水肿以及前胸部淤血和静脉曲张。

7.【Horner 综合征】颈部交感神经受压,出现病侧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同侧额部及胸部无汗或少汗。

8.【副癌综合征】是指与肺癌有关,但与肿瘤的压迫、转移以及肿瘤的治疗均无关系的一组内分泌、神经肌肉或代谢异常的综合征。

如异位内分泌综合征、重症肌无力、杵状指、肥大性骨关节病等。

9.【进行性吞咽困难】是食管癌典型症状,初为硬食下咽时有哽噎感,之后需进软食或半流食,继续发展只能进流食,最后可滴水不进。

外科护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外科护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外科护理学名词解释汇总引言外科护理学是一个涵盖外科手术过程的全科学科,它需要护士具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协助外科医生完成从术前准备到手术现场的操作,再到术后的护理管理。

因此,在外科护理学的学习和实践中,掌握相关的名词解释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对外科护理学中常见的名词及其定义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解释,供读者参考之用。

外科护理学名词解释1. 微创手术微创手术是一种定向、显微镜下或者电视监视下手术的方法,通过极小的切口或直接穿刺等方式,进入人体进行手术。

相比常规手术,它的优点在于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疤痕小等。

2. 手术感染手术感染是指在手术过程中、手术后或术前即已感染引起的疾病,可以由真菌、病毒、细菌等多种病原体引起,并会影响手术效果及患者的康复。

3. 消化道准备消化道准备是指在手术前通过药品使用、快速节食等方式,使患者的胃肠道清洁细菌数量减少,降低手术中感染或者术后肠胃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4. 输血反应输血反应是指患者接受输血时,由于输血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生理或者病理因素导致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异常反应而进行的治疗。

输血反应可分为急性反应和迟发性反应。

5. 翻身翻身是指术后患者由于手术位置固定、病情需要和康复理由等因素,需要进行体位转换,以预防压疮、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或避免术后呼吸道等并发症。

6. 疼痛评估疼痛评估是指通过调查、问诊等方式,对患者在术后出现的各种疼痛进行分级评估,以便采取相应的镇痛措施。

7. 切口感染切口感染是指由于术前准备不当、手术操作不规范或者麻醉时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因素导致的伤口感染,可发生在伤口处或者伤口周围。

8. 异物感染异物感染是指由于术中残留的器械、纱布等物体未正常取出而导致的感染发生。

9. 压疮压疮是指因体位不当或长时间压迫等原因,导致皮肤和皮下组织缺血缺氧、坏死而形成的溃疡病变。

10. 深静脉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在手术后由于长时间卧床、瘫痪等原因引起血液在静脉中凝结形成的血栓,若不及时处理可引起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外科护理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202005031747387

《外科护理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202005031747387

《外科护理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202005031747387《外科护理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一)名词解释1.细菌性肝脓肿:指化脓性细菌引起的肝内化脓性感染,最常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2.原发性肝癌:是指发生于肝细胞和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癌。

3.栓塞后综合症:肝动脉栓塞化疗后多数病人可出现发热、肝区疼痛、恶心、呕吐、心悸、白细胞下降等,称栓塞后综合症。

4.继发性肝癌:系人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至肝而发生的肿瘤,亦称转移性肝癌。

5.胆胰壶腹亦乏特壶腹:约80-90%得人胆总管与主胰管在十二指肠壁内汇合形成共同通道,并膨大形成胆胰壶腹,周围有oddi括约肌包绕,开口于十二指肠。

6.胆素三角:肝总管、胆囊管和肝脏下缘之间的三角区域称~,内有胆囊动脉、肝右动脉、副右肝管穿行,是胆道手术易误伤的部位。

7.Mirizzi综合症:较大的结石长时间持续嵌顿和压迫胆囊壶腹部或颈部,尤其是在解剖学变异导致胆囊管与胆总管平行者,可引起肝总管狭窄或胆囊胆管痿,临床可出现胆囊炎、胆管炎或梗阻性黄疸,称Mirizzi综合症。

8.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CST是在胆道梗阻基础上并发胆道系统的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急性胆管炎和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同一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

9.急性重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时,在左腰部季肋部皮肤出现大片青紫色瘀斑,称~,脐周围皮肤出现蓝色改变称Cullen征。

10.急腹症:是一类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必须早期诊断和紧急处理的腹部疾病。

11.牵涉病:又称放射痛,指在急腹症发生内脏痛的同时,体表的某一部位也出现疼痛感觉。

12.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指纯真涉及隐静脉和浅静脉伸长、迂曲呈曲张的状态,多发生于处置耐久站立工作、体力活动强度高或久坐少动的人。

13.深静脉血栓形成: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

14.血栓闭富性脉管炎.又称病:是一种累及血管的炎症性、节段性和周期性发作的慢性闭塞性疾病。

外科护理学重点

外科护理学重点

外科名词解释:1、外科护理学:是阐述和研究对外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一门临床护理学科,是基于医学科学的整体发展而形成的2、等渗性缺水:外科病人最易发生,水、钠成比例丧失;血清钠和细胞外液渗透压保持于正常范围;因可造成细胞外液量(包括循环血量)迅速减少,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3、低渗性缺水:水、钠同时丢失,但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135mmol/L,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4、高渗性缺水:水、钠同时缺失,但缺水多于缺钠,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5、水中毒:是指机体的摄取水总量超过了排出水量,水潴留体内致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6、低钾血症: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7、高钾血症:血清钾浓度高于5.5mmol/L8、代谢性酸中毒:指体内酸性物质积聚或产生过多,或[HCO3-]丢失过多临床最常见9、代谢性碱中毒:体内H+丢失或HCO3-增多所致10、呼吸性酸中毒:肺泡通气及换气功能减弱,不能充分排出体内生成的CO2,致血液中PaCO2增高引起的高碳酸血症11、呼吸性碱中毒:肺泡通气过度,体内CO2排出过多致PaCO2降低而引起的低碳酸血症12、休克:机体受到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骤减,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引起的以微循环障碍、代谢障碍和细胞受损为特征的病理性症候群13、中心静脉压:代表右心房或者胸腔段上下腔静脉内的压力,其变化可反应血容量和右心功能14、麻醉:是指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病人的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15、局部麻醉:又称局麻,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并发症较少的麻醉方法,病人意识清醒,适用于较表浅、局限的手术16、蛛网膜下隙阻滞:又称脊椎麻醉或腰麻,是将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腔,作用于脊神经前根和后根,产生不同程度的阻滞17、硬脊膜外阻滞:将局麻药注入硬脊膜外间隙,阻滞脊神经根,使其支配区域产生暂时性麻痹18、全身麻醉:最常用的麻醉方法,表现为神志消失,全身的痛觉丧失、遗忘、反射抑制和一定程度的肌肉松弛。

外科护理学名词解释

外科护理学名词解释
外科护理学
名词解释
1.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主要是体内酸性物质积聚或产生过多或体内HCO₃﹣丢失过多所致,是临床最常见的酸碱平衡失调。
2.代谢性碱中毒:代谢性碱中毒主要是体内H﹢丢失或HCO₃﹣增多所致。
3.休克:休克是机体受到强烈致病因素侵袭后,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锐减,组织血液灌流不足引起的以微循环障碍、细胞代谢紊乱和内脏器官功能受损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
37.腹外疝:腹外疝是由腹腔内的脏器或组织连同壁腹膜,经腹壁或盆壁的薄弱点或孔隙,向体表突出所形成,是腹部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38.胃、十二指肠溃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是指胃、十二指肠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的全层黏膜缺损,因溃疡形成的基本原因是酸性胃液对黏膜的消化,故又称消化性溃疡。
24.脑震荡:是指头部受到撞击后,立即发生一过性脑功能障碍,无肉眼可见的神经病理改变,显微镜下可见神经组织结构紊乱。
25.连枷胸:相邻多根肋骨骨折发生后,局部胸壁因失去完整肋骨的支撑而软化,称为连枷胸。
26.反常呼吸运动:相邻多跟多处肋骨骨折时,该处胸壁软化浮动。呼吸运动时与其他部分胸壁活动相反,吸气时向内凹陷,呼气时向外突出,严重影响呼吸功能。称为反常呼吸运动。这类胸廓称为连枷胸。(书上的解释:吸气时软化区胸壁不仅不随胸廓扩张反而因胸膜腔负压增大向内凹陷,使该处肺受压,影响气体进入和血液氧和合;呼气时软化区胸壁不仅不随胸廓回缩反而因胸膜腔负压减少向外膨出,使该处肺膨胀重新吸入部分应排出的气体,造成体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10.洁净手术室:是指采用空气净化技术,把手术环境空气中的微生物粒子及微粒总量降到允许水平的手术室。
11.空气净化技术:是指选用不同的气流方式和换气次数,过滤进入手术室以控制尘埃含量,是空气达到一定级别的净化。

外科护理学的名词解释

外科护理学的名词解释

外科护理学的名词解释外科护理学是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涵盖了各种外科手术的护理和管理。

外科手术对于患者的健康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外科护士则是手术室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解释外科护理学领域中的一些重要名词,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个领域。

术前护理术前护理指的是在患者进行手术之前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其病史和过敏史,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确保手术条件的准备充分,包括手术器械、药物和患者的准备。

术前护理还包括心理上的支持,帮助患者缓解手术焦虑和恐惧,使其在手术过程中更加放松。

无菌技术无菌技术是外科护理学中至关重要的概念之一。

在手术室中,保持无菌环境可以有效地降低感染的风险。

外科护士需要通过正确使用手套、面罩、帽子和护士袍等防护装备,减少与手术区域的物品和患者的直接接触。

在手术过程中,外科护士还需严格遵守手卫生和消毒规范,确保手术室的卫生环境。

术中护理术中护理是指在手术过程中为患者提供的综合护理服务。

它包括协助外科医生进行手术、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以及处理手术中出现的意外情况。

外科护士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手术器械的使用方法,并在手术过程中及时提供所需。

他们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手术室管理手术室管理是外科护理学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它涉及到手术室的日常运营和资源管理。

手术室管理包括护士的排班和轮岗,手术室设备和物资的采购,以及手术室的质量管理和安全控制。

外科护士在手术室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需要与外科医生、其他护士和管理人员紧密合作,确保手术室的正常运转。

术后护理术后护理是指患者在手术结束后的护理过程。

在术后护理中,外科护士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和不适症状。

他们还要提供患者的家属和患者本人关于术后护理的指导和教育,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

外科护理学的发展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外科护理学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外科护理学的发展不仅涉及到技术和设备的更新,也包括对护理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探索。

外科护理学常考名词解释

外科护理学常考名词解释

1.低渗性脱水:又称慢性或继发性脱水,系水、钠同时丢失,但失水少于失钠,血清钠低于135mmol/L,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

2.等渗性脱水:又称为急性脱水或混合性脱水,是外科最常见的脱水类型,系水、钠成比例丢失,血清钠和细胞外液渗透压保持正常。

3.高渗性脱水:又称原发性脱水。

水和钠同时丢失,但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高于150mmol/L,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

4.低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

5.休克:是指机体受到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组织灌注量不足,导致细胞缺氧、代谢障碍及器官功能受损的临床综合征。

6.低血容量性休克:是指由于全身循环血容量减少引起的休克。

7.创伤性休克:是指严重创伤特别是伴有一定量出血引起的休克。

8.感染性休克:也称败血症性休克或中毒性休克,由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一种微循环障碍,致组织缺氧、代谢紊乱、细胞损害,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

5.心源性休克:是指由于心脏功能极度减退,导致心输出量显著减少并引起严重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一种休克综合征。

6.过敏性休克:是指由各种致敏因素引起的变态反应所致的休克。

1. 全身麻醉:利用全身麻醉药物使中枢神经系统收到抑制,产生神志消失、周身痛感消失、肌肉松弛和反射抑制等麻醉状态,称为全身麻醉。

2. 椎管内麻醉:将局部麻醉药注入椎管内的某一腔隙从而使部分脊神经的传导功能发生可逆性阻滞的麻醉方法,称为“椎管内麻醉”。

3. 蛛网膜下腔阻滞:局麻药物注入蛛网膜下腔,使部分脊神经的传导功能发生可逆性阻滞者称蛛网膜下腔阻滞,简称“腰麻”。

4. 硬膜外阻滞:局麻药注入硬膜外间隙者,从而使一部分脊神经的传导受到阻滞的麻醉称硬膜外阻滞.1.围手术期:又称手术全期,指从护士迎接病人进入外科病房,到病人术后痊愈回家这段时期。

2.择期手术:是手术实施的迟早不会影响治疗效果,应做好充分地术前准备。

3.姑息性手术:肿瘤浸润范围太大或已转移,不能进行根治性切除,或病人身体状况太差或有严重心肺疾病不能耐受较大手术,但通过较简单手术维持器官功能、缓解症状、延长生命,这种手术称为姑息性手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汇总
1.【休克】是机体在多种病因侵袭下引起的以有效循环血容量骤减、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为共同特点的病理生理改变的综合症。

2.【洗手护士(器械护士)】直接配合的护士直接参与手术,主动配合手术医师完成手术全过程。

主要职责是负责手术过程中器械、物品和敷料的供给。

3.【洁净手术室】通过一定的空气洁净措施,是手术室内的细菌数目限制在一定的范围,空气洁净程度达到一定的水平。

4.【外科手术热】手术后由于机体对手术创伤的反应,术后病人体温可略升高,但一般不超过38℃,临床上称之为外科手术热或术后吸收热。

5.【外科感染】是指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感染,包括创伤、烧伤、手术、器械检查或有创性检查、治疗后等并发的感染。

6.【疖】是指皮肤单个毛囊和所属皮脂腺的化脓性感染。

常见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7.【危险三甲区】鼻、上唇及其周围的疖受到挤压时,病菌可经内眦静脉、眼静脉进入颅内,
8.引起颅内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

9.【痈】是由多个相邻毛囊和所属皮脂腺、汗腺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常见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常发生于颈项部、背部及上唇部。

10.【急性蜂窝织炎】是皮下、筋膜下、肌肉间隙或深部蜂窝组织的一种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

致病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

11.【丹毒】是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又称网状淋巴管炎。

常见致病菌为β-溶血性链球菌。

12.【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经体表破损处侵入组织,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局部及全身肌肉阵发性痉挛或抽搐的急性特异性感染,实质是毒血症。

13.【气性坏疽】是由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以肌组织坏死或肌炎为特征的急性特异性感染,实质是毒血症。

14.【烧伤】是由热力(火焰、热水、蒸汽及高温金属)、电流、放射线以及某些化学物质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损害。

15.【酒窝征】癌肿侵及Cooper韧带(乳房悬韧带)使其缩短,癌肿表面皮肤凹陷。

16.【橘皮征】癌细胞堵塞皮下淋巴管被癌细胞堵塞,可引起淋巴回流障碍,出现真皮水肿,乳房皮肤点状凹陷。

17.【卫星结节】癌细胞侵犯大片乳房皮肤时表面出现多个坚硬小结或条索,呈卫星样围绕原发病灶。

18.【铠甲胸】卫星结节彼此融合,弥漫成片,可延伸至背部及对侧胸壁,致胸壁紧缩呈铠甲状,病人呼吸受限。

19.【连枷胸】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可出现反常呼吸运动:即吸气时,软化区的胸壁内陷;呼气时,该区胸壁外凸。

20.【疝】体内任何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

21.【腹外疝】腹腔内脏器或组织离开了原来的部位,经腹壁或盆腔的薄弱点或缺损向体表突出。

22.【易复性疝】又称单纯性疝,站立或腹内压增高时疝内容物突出,平卧或用手推送时疝内容物容易回纳入腹腔。

23.【难复性疝】疝内容物不能或不能完全回纳入腹腔内但不引起严重症状。

24.【嵌顿性疝】当疝环较小而腹内压突然增高时,疝内容物可强行扩张疝囊颈而进入疝囊,
随后因疝囊颈的弹性收缩,又将内容物卡住,使其不能回纳。

25.【绞窄性疝】疝内容物不能回纳,合并严重血运障碍,疝内容物变黑、坏死。

26.【肠梗阻】肠内容物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

27.【术后出血】术后短期内从胃管不断引流出新鲜血液,24小时后仍未停止,甚至出现呕血和黑便。

28.【胃排空障碍】又称残胃蠕动无力,常发生在术后7-10天,病人在改为进食半流质或不易消化得食物后发生上腹饱胀、钝痛和呕吐,呕吐物含胆汁。

29.【倾倒综合征】系由于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失去对胃排空的控制,导致胃排空过速所产生的一系列综合症。

30.【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是指直肠肛管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发展成为脓肿。

31.【肛瘘】是肛管或直肠下端与肛周皮肤间的感染性管道,经久不愈、反复发作是其特点。

32.【肛裂】是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全层裂开后形成的小溃疡,好发于肛管后正中线上。

33.【Mirizzi综合症】(由于解剖因素引起)胆囊管与肝总管伴行过长或胆囊管与肝总管汇合位置过低,持续嵌顿于当囊颈部的较大的胆囊管结石压迫肝总管,引起肝总管狭窄,反复的炎症更导致胆囊肝总管瘘,胆囊管消失,结石部分或全部堵塞肝总管。

34.【Murphy征阳性】检查者将左手平放于病人的右肋部,拇指放置于右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界处,嘱病人缓慢吸气,使肝脏下移,若病人因拇指触及肿大的胆囊引起疼痛而突然屏气,称为墨菲氏征阳性,是胆囊结石特有的体征。

35.【Charcot(夏柯)三联征】当结石阻塞胆道并发生继发感染时,可表现为腹痛、寒战高热、黄疸。

36.【Reynolds(雷诺)五联征】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典型症状是在Charcot 三联征的基础上出现休克和意识障碍成为五联征,剑突下有明显压痛和肌紧张。

37.【颅内压增高】由于各种颅脑疾病使颅腔内容物增加或颅腔容积减少超过颅腔内可代偿的容量,导致颅内压持续高于1.96kPa(200mmH2O),并出现头痛、呕吐和视神经盘水肿。

(一个条件二种病因三大症状)
38.【Cushing综合症】即收缩压升高,脉压增大;脉搏缓慢、宏大有力;呼吸深慢等
39.【骨筋膜室综合征】由于骨折部位骨筋膜室内压力骤增,使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缺血、水肿,血液循环障碍而导致的一系列的严重的病理改变,好发于前臂掌侧和小腿。

40.【Colles骨折】骨质疏松的中老年人跌倒时手掌撑地,导致骨折远端向背侧及桡侧移位,具有典型的畸形:侧面观呈“餐叉样”畸形,正面观呈“枪刺样”畸形。

41.【股骨干骨折】指股骨小转子以下、股骨髁以上部位的骨折,多见于青壮年。

42.【胫腓骨干骨折】发生于胫骨平台以下至踝上部位的骨折,以青壮年和儿童多见,为长骨骨折中最常见的一种。

43.【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刺激或压迫马尾神经根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

(以下为皮肤病P604内容)
44.【斑疹】指局限性的皮肤颜色改变,既不凸起也不凹下,直径大于3厘米者称斑片。

45.【丘疹】为局限性、实质性、隆起性损害,直径<1cm,位于表皮或真皮浅层,由炎性渗出或炎细胞增生所致,其形状、颜色、大小不一。

46.【斑块】是丘疹扩大或融合而成,直径大于1cm。

47.【结节】炎性浸润、代谢产物沉积或肿瘤引起的局限性实质性损害,大小不一,病变位于皮下及皮下组织。

48.【水疱】含有液体、高于皮面有间隙的损害,直径0.5cm以内称水疱,0.5cm以上称大疱。

49.【脓疱】含有脓液的疱,可由水疱转变而来,周围常有红晕、水肿,常见于感染性疾病。

50.【风团】是局限性、暂时性、水肿性隆起的的皮肤损害,其大小不一,形状不定,常呈淡红色或苍白色,可突然发生,迅速消退,不留痕迹。

51.【囊肿】为含有液体或半液体的囊状结构,一般位于真皮及皮下组织。

52.【鳞屑】即将脱落或已脱落的表皮角质层细胞,大小、厚薄、形态各异,可由表皮角化过度或不全引起。

53.【浸渍】皮肤在较长时间浸于水中或处于潮湿状态下使之表皮发白、起皱,易剥脱形成糜烂。

54.【糜烂】疱皮破溃或浸渍后摩擦引起表皮或黏膜的局限性缺损,病变在基底层以上,愈后不留瘢痕。

55.【溃疡】皮肤或黏膜的局限性缺损,可深达真皮或皮下组织,愈合留有瘢痕。

56.【皲裂】皮肤线状裂口,可深达真皮组织,关节、掌跖、口角处多见,常因皮肤干燥、弹性降低和角质层增厚而形成。

57.【抓痕】搔抓或摩擦导致真皮浅层以上的损害,常为线条状,表面覆有浆液性痂或血痂。

58.【痂】皮损处的浆液、脓液或血液与脱落组织及药物混合、干涸而结成的附着物。

59.【萎缩】皮肤退行性改变,表皮萎缩时,外观菲薄呈淡红色、透明,皮纹消失;真皮萎缩时,局部皮肤凹陷,表皮纹理正常。

60.【瘢痕】真皮及皮下组织缺损后,经新生结缔组织填充及新生表皮覆盖形成的组织结构。

61.【苔藓样变】又称苔藓化,皮肤慢性炎症或长期搔抓使皮肤肥厚粗糙,皮嵴增高,皮沟加深,状似皮革。

62.【高渗性缺水】水钠同时缺失,失水多于缺钠,血清钠升高,细胞外渗透压呈高渗状态,又称原发缺水。

63.【间歇性跛行】病人行走数分钟即出现麻木、酸胀,须立即蹲下、弯腰或休息数分钟,继续行走又出现上述症状,见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局部缺血期和腰椎管狭窄症。

64.【尼氏症阳性】又称棘层细胞松解征;用手指推压水疱,可使其移动;看似正常的皮肤,稍微受到轻微的摩擦,即可出现表皮脱落现象,露出潮红的基地面,似似烫伤样。

65.【急性湿疹】是一种具有多形性呈对称分布的皮疹,有渗出倾向,伴剧烈瘙痒,易反复发作的皮肤炎症。

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

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