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资料:俗语中的生物学原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俗语中的生物学原理

俗语是指通俗易懂并广泛流行的语句。很多俗语都与生物学有关,有些描写生物学现象,有些揭示生物学原理。如果把这些俗语应用到课堂,不仅能使一些抽象的原理容易被理解,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我在教学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归纳总结如下:

1.生物与环境方面

1.1 大树底下好乘凉

它反映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不仅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大树底下不仅因为阳光照不到,温度低,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叶子要进行蒸腾作用(水以气体的形式从气孔散失掉),要从环境中吸收部分热量,才会使液态水汽化,进而使环境中的温度降得更低。另外大树底下空气不干燥,氧气含量高。这些都是在建筑物荫下乘凉达不到的。因此大树底下是人乘凉的好去处。

1.2 清山绿水常相伴

它反映的是植被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植被发达的根系,能固着泥土,使泥土不至于流入水中,使水变浑浊,从而流失。所以只有青山在,才会有绿水流。

2.植物与矿质营养关系方面

2.1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它强调了在庄稼生长过程中,施肥的重要性。植物生长需要各种无机盐的供给,如果缺乏会出现各种缺素症,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因此要进行合理施肥。

2.2 种豆肥田

农田种豆科植物以后,不仅豆科作物的根系和枯枝落叶遗留在土壤中,而且衰老的根瘤破溃后,里面的根瘤菌和含氮化合物也遗留在土壤中。上述物质中均含氮素,所以种植豆科植物能提高土壤含氮量,提高土壤肥力。

3.物质运输方面

3.1 树怕扒皮,不怕空心

植物体里有两种运输线,一种是韧皮部中的筛管,它有助于将叶子制造的有机物从上向下运输到根部。筛管一旦中断,根部因得不到有机物而死亡,进而整株树死亡。另一种是木质部里面的导管,它把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水分和无机盐,自下而上输送到叶及植物全身。树干空了的部分只是位于中心的髓和一部分老木

质部,而靠近树皮的具有运输功能的新生木质部部分仍保留着。因此空心的老树还可照常活着。

3.2 红花还需绿叶衬

植物的绿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要运输给花,花才得以开放,如果没有来自“绿叶”的有机物供给,也就没有“红花”的开放。因此没有“绿叶”,也就没有“红花”。

4.能量流动方面

4.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此俗语描写的是一条食物链。它反映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在此过程中实现了能量在生物之间的流动。

4.2 一山不容二虎

能量在生物食物链中流动时,是逐级递减的。因此到达最高营养级(老虎)的能量是有限的。因此在一定区域(一座山中),空间有限、食物有限,这样的环境只能养活一只老虎。两只(或多只)老虎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就要进行斗争,把对方打败,它才得以维持生存。因此一山不容二虎。

4.3万物生长靠太阳

地球上的绝大多数生物,如所有植物、动物都离不开太阳。因为植物必需利用太阳光才能进行光合作用,进而才能为动物及其它生物提供赖以生存的有机物。因此太阳是地球上能源的最终能源。

5.光合作用方面

正其行,通其风。植物要从其周围的环境中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这样会使周围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使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因此农业上在栽培农作物时,经常根据当地的风向,使农作物成排成行,这样使空气畅通(让远处的二氧化碳扩散过来,让氧气扩散到远处),进而提高农作物产量。

6.物质循环方面

6.1落花非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花瓣飘落枝头,落在地面上。它体内的有机物就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者)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这些无机物又可作为植物的营养被根吸收、利用,进而使植物生长。

6.2中耕松土

它是指植物在生长期间要经常松耕土壤。疏松的土壤里面空气充足,作用有:a便于好氧微生物(分解者)的活动,把土壤中的残枝落叶分解为无机物,提高土壤肥力。b便于促进硝化细菌的作用(把氨态氮转化为硝态氮)、抑制反硝化细菌的作用(把硝态氮转化为氮气,释放到空气中)。c可促进根系的有氧呼吸,提高肥效。d还能减小阻力,利于根系在土壤中的延伸。

7.生物习性方面

7.1葵花朵朵向太阳

它反映植物的向光性。原因是太阳光引起葵花茎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面生长素分布少,细胞长得慢;背光面分布多,细胞长得快。使它弯向太阳。7.2蜻蜓点水

蜻蜓在飞翔时,尾部轻触水面。实际上它是在产卵。它的卵要产在水中,并在水中孵化,幼虫也生活在水中。因此蜻蜓点水并非是在嬉戏,而是在河水中产卵。

7.3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这是蛾类的趋光性,大部分蛾类常以一种光源为飞行定向标准。若遇近距离光源时,昆虫飞行的方向与光线方向保持一个固定不变的锐角,最后碰到灯火。但也有些昆虫的飞行方向与灯火保持直角,在灯光周围绕圈飞行。

7.4 作茧自缚

作茧是生物的一种适应性。但是金小蜂常把卵产于棉红铃虫的茧内,繁殖后代,成为棉红铃虫的天敌。由此可见,生物的适应是相对的。

8.生殖、遗传、变异方面

8.1无心插柳柳成荫

它指的是柳树等植物可通过扦插等无性生殖的方式快速繁殖后代,因柳树枝条易生根,所以容易成活。

8.2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这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说明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性。生物在繁衍后代的过程中总是把一些性状传给后代,而亲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也总是存在一定的差异。

总之,涉及生物学方面的俗语还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在教学中成功地导入人人皆知的俗语、成语,不仅使学生易于理解、接受新知识,还会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