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素养概述

合集下载

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解与应用

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解与应用

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解与应用一、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信息万花筒”单元蕴含的媒介素养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信息万花筒”单元主要包括《健康看电视》《网络新世界》《正确认识广告》三课的内容,即从电视、网络和广告三个主要媒介入手建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

媒介素养最早由英国学者利维斯(FrankRaymondLeavis)和他的学生桑普(DenysThompson)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

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给媒介素养下了这样的定义:媒介素养即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

我国学者卜卫认为,媒介教育应该被定义为“培养公民媒介素养的教育”,它包括四方面内容: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学习判断媒介讯息的意义和价值;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了解如何有效利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

虽然国内外对于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界定,但从学者们已有的研究中可以明确媒介素养教育应涉及四方面的内容:认识媒介、分析媒介、参与媒介和道德责任意识。

(一)认识媒介从教材内容上看,在第7课《健康看电视》的“神奇的‘宝盒’”、第8课《网络新世界》的“新世界很精彩”,以及第9课《正确认识广告》的“无处不在的广告”这三个板块里,都涉及了对电视、网络和广告的日常生活认识的内容。

《健康看电视》这一课的“神奇的‘宝盒’”板块,帮助学生认识电视,了解电视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教材第50页开篇点明电视犹如神奇的“宝盒”,能够变幻出神奇世界,通过四个人物的介绍,引发学生对看电视话题的兴趣。

教材第51页上方的推荐卡引导学生通过调查、推荐和讨论的方式,找到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及喜爱的原因。

通过学生分享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引导学生看到电视节目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这种多样性和丰富性一方面指内容的丰盈多样,如电视节目包括动画片、科学探索、体育比赛和竞答类等节目内容,还体现在形式的丰富上,如,电视这一媒介主要可以通过声音和图像等多样的形式来传递信息。

英国媒介素养教育

英国媒介素养教育
背景
随着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每天面临海量的媒体信息,如何正确地理解 和使用这些信息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媒介素养教育在英国得到了越来越 多的重视。
英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随着电视的普 及,人们开始关注媒体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随后,英国政 府和教育机构逐渐加强了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将其纳入 了学校教育体系。
跨学科性和综合性
英国媒介素养教育具有跨学科 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它涉及到 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文 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同时又 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具有很 强的综合性。
英国媒介素养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挑战
随着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英国媒介素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信息过载、 虚假新闻、网络暴力等问题,需要不断更新教育内容和方式以应对新的挑战。
案例四
总结词
利用模拟新闻节目是提高学生媒介素养的有趣且有效的 方法。
详细描述
在英国的一些学校中,教师们会组织模拟新闻节目的活 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媒体的工作方式和新闻报道 的过程。学生们可以扮演记者、编辑和观众等角色,通 过模拟制作新闻节目来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技 巧。这种方法不仅使学生有机会实践他们的技能,而且 还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媒体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
英国媒介素养教育
2023-11-07
目 录
• 英国媒介素养教育概述 • 英国媒介素养教育体系 • 英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与特点 • 英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与案例 • 英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启示与借鉴
01 英国媒介素养教 育概述
定义与背景
定义
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教育体系,旨在培养人们对媒体信息的批判性思维,以 及有效利用媒体资源的能力。

媒介训练与素养培养在传媒行业中的应用

媒介训练与素养培养在传媒行业中的应用
社交媒体运营
新媒体平台通常会为运营人员提供媒介训练,包括社交媒体平台的运营规则、内容创作、用户互动等 方面的知识和技巧。
数据分析与运用
新媒体平台还会注重培养员工的数据分析与运用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和行为,优化 运营策略和提升用户体验。
05
未来展望:媒介训练与素养培养的发展趋 势
媒介训练与素养培养的创新模式
媒介训练与素养培养对未来传媒行业的影响
01
02
03
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通过媒介训练与素养培养 ,提高传媒行业从业人员 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促进媒体融合发展
媒介训练与素养培养有助 于培养具备全媒体技能的 复合型人才,推动传统媒 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引领社会价值观
通过媒介训练与素养培养 ,引导传媒行业树立正确 的社会价值观,传播正能 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媒介策划与执行
广告公司在进行媒介训练与素养培养时,会注重培养员工的媒介策划和执行能力,包括媒体选择、投放策略、效 果评估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创意与表现力
广告公司还会注重培养员工的创意和表现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媒介资源,创作出更具吸引力和影响 力的广告作品。
新媒体平台如何进行媒介训练与素养培养
媒介训练与素养培养在传媒行 业中的应用
CONTENTS
• 媒介训练与素养培养的概述 • 媒介训练在传媒行业中的应用 • 媒介素养培养在传媒行业中的
应用 • 案例分析:媒介训练与素养培
养的实际应用 • 未来展望:媒介训练与素养培
养的发展趋势
01
媒介训练与素养培养的概述
媒介训练的定义与目标
媒介训练的定义
训练内容还包括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如何进行深度调查报道等,以提高新 闻采编人员在复杂环境中的应对能力 。

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媒介素养的含义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认知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为媒介信息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

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指人们对媒介的认识、批判和利用方面的素养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一种方法,一种通过媒介观察世界的方法;媒介素养是一种手段,一种利用媒介认识世界的手段;媒介素养是一种技巧,一种掌握媒介、使用媒介的技巧;媒介素养是一种能力,一种解读、鉴别信息的能力;媒介素养是一种观念,一种批判、驾驭媒介的观念。

一、何谓大众传播媒介?信息得以在空间上移动、在时间上保存的载体。

扩大人类信息交流能力的传播中介物一般称为“媒介”,包括个人与个人进行信息交流的中介物,如电话;也包括用于向社会公众进行公开、定期传播的工具,如报刊。

前者为私人交流媒介,后者为大众传播媒介(MASS MEDIA)。

二、大众传播媒介的共性:大量收集信息大规模复制信息向全社会公众传递信息三、分类:可以粗分为印刷媒介、电子媒介、新媒介。

印刷媒介:报纸、杂志、书籍电子媒介:广播、电影、电视新媒介:互联网、手机网络媒体传播特点:整合性、九、网络媒介超大信息量、交互性、基本类型:政府网站、企业网站、商业网站、教育科研机构网站、个人网站、其他非营利机构网站手机手机媒体: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

五种形式:手机报、手机音频广播、手机视频(电影)、手机电视、手机小说特征:多媒体融合、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互动性强,效果强大。

一、报纸新闻的生产(一)新闻采访P(50——53)发现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搜集背景信息、预约采访、拟订采访方案、事务性准备采访实施:注意提问技巧,不要提太大的问题,不要提带引导性答案的问题。

(二)新闻写作P(53——58)“三分采,七分写”1、基本要求:新鲜、迅速、简明、客观真实2、标题写作:准确、新鲜生动、简明(三)新闻编辑P(58——60)(1)编辑的分类级别分:总编辑、副总编辑、总编助理、编委、主编、责编、编辑、实习(见习)编辑工作内容分:文字编辑、电讯编辑、图片编辑、言论编辑、副刊编辑、组稿编辑、资料编辑、策划编辑报纸版面的空间组成:报头、报眉、报尾、报眼、中锋、稿件区报纸版式的分类:文字排列方式:竖排式、横排式、横竖兼用版面结构:有规则对称式、非规则对称式内容编排:集中式版面、综合式版面、重点式版面、对比式版面一、从广义的角度看受众的特点1、广泛性2、混杂性3、隐蔽性4、自由性二、我国当前受众群体的特点1、在积聚的社会变动面前,受众表现出旺盛的信息需求,求新、求变之心尤为强烈2、市场经济条件下决策主体增加,导致受众对硬性的决策参考性信息的需求增加。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反思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反思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反思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媒介形式的多元化,媒介素养教育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受到重视。

媒介素养是指个体在面对各类媒介信息时,所具备的选择、理解、评价、创造和传播的能力。

媒介素养教育则旨在培养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媒介信息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其能够理性、自主地处理媒介信息,从而有效应对媒介化社会的挑战。

本文旨在梳理和分析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现状,通过反思已有研究成果和不足,以期为未来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文章首先回顾了媒介素养教育的起源与发展,阐述了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接着,重点分析了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主要领域、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包括媒介素养教育理论构建、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探索、媒介素养教育效果评估等方面。

文章也指出了当前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研究内容单研究方法不够科学、实践应用不足等。

通过本文的综述和反思,我们希望能够为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也期望能够引起更多学者和实践者关注媒介素养教育领域,共同推动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二、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现状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媒介形式的多元化,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媒介素养,指的是公众在面对各类媒介信息时,所应具备的选择、理解、评价、创造和传播的能力。

这种能力的培养对于提升公众的信息素养、促进社会的民主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方面,学术界的关注和研究力度不断加强,涌现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这些研究不仅涉及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基础,还关注其实践应用,为媒介素养教育的推广和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另一方面,政府和教育部门也开始重视媒介素养教育。

一些地方教育部门将媒介素养纳入课程体系,尝试在中小学阶段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同时,一些高校也开设了媒介素养相关课程,培养具备媒介素养的专业人才。

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及提升策略

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及提升策略
新媒体素养将更加重要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大学生需要具备更高水 平的新媒体素养,以应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和机 遇。
跨学科融合将成为趋势
媒介素养教育将与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多 个学科进行融合,形成跨学科的教育模式。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大学生应学会利用多种媒介平台获取信息,并对不同来源的信息进行比 较、分析和整合,以全面、客观地了解事件真相。同时,他们还应学会
对信息进行分类、标签化等整理操作,提高信息利用效率。
大学生应具备信息伦理和信息安全意识,不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和不实 言论,防止自身成为虚假信息的传播者。同时,他们还应了解网络安全 知识,防范网络诈骗和保护个人信息。
学习活动
定期开展读书会、分享会、观影会等活动,共同学 习媒介素养相关书籍、文章和影视作品,交流心得 体会。
合作与交流
与其他高校或社会组织的媒介素养学习小组 建立联系,分享学习资源,共同提升媒介素 养水平。
06
结论与展望
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的必要性
适应信息时代发展需求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大学生需要具备更高的媒介素养,以应对海量信息的冲击和挑 战。
社会组织开展媒介素养培训活动
培训对象
面向大学生提供免费或低收费的媒介 素养培训。
培训形式
线上或线下培训,包括讲座、工作坊 、研讨会等形式。
培训内容
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媒介信息的生产 、传播与消费过程,提高大学生对媒 介信息的鉴别能力和使用素养。
大学生自发组织媒介素养学习小组
小组形成
由对媒介素养感兴趣的大学生自发组织,通 过社交媒体、校园论坛等渠道招募成员。
培养批判性思维
大学生应学会对媒介信息进行质疑、分析和判断,了 解信息的产生背景、传播动机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同 时,他们还应学会运用逻辑推理、因果分析等方法, 探究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大学生《媒介素养》复习资料

大学生《媒介素养》复习资料

1● 媒介素养考试须知● 考试时间:7月1日 19周周一三四节10:00—11:40 文新楼103教室注意找标题,联系实际总序、绪论1、媒介化的生活方式:“我们摆脱不了媒介,就像摆脱不了天气一样。

”2、社会媒介化的表现:① 种类繁多的媒介在时间和空间中总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② 媒介勾连了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建构了我们与他人的关系③ 媒介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对于历史、现状与未来地判断。

3、“媒介化社会”含义:两个层面。

历史和现实4、本质是“人的媒介化”5、传统媒介与新媒介 第一部分 媒介素养概说第一章 媒介素养第一节 媒介素养的观念演进与范式转移一、媒介素养概念的提出:1933年英国文学批判家利维斯首次倡导了媒介素养二、媒介素养的四次“范式转移”(1)20世纪30年代的保护主义立场(2)20世纪60年代强调提升对媒介内容的选择和辨别力(3)20世纪80年代重点在于对媒介文本的批判性解读(4)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参与式社区行动三、媒介素养的定义1、传统理解:读书、写作、看报2、当代理解能力:认知能力,解读和批判能力,运用媒介信息作为个人生存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能力。

媒介素养三大基石:①个人定位:能量与目标②知识结构:原材料③技能:工具即分类、归纳、演释、综合提炼第二节 媒介素养何以如此重要1、媒介素养决定了人们能否保持敏锐的洞察力来分辨“媒介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界限。

2、“媒介化”的来源也使得两个世界的界限日益模糊。

3、媒介素养是决定人们能否对传媒信息进行去伪存真、去粗精甄别乃至合理使用,最终形成独立判断与健全人格的关键。

第三节 新传播革命:理解媒介素养的新维度1、新传播革命的特质①传播载体,传播介质上更加先进②交互性模式转变,传播权力面临着更深层次的结构调整。

信息超载媒介传播信息的速度和信息量已经超过了人们接受的限度。

2 2、传播“渠道霸权”时代终结,公民“自我赋权”时代来临。

3、新闻的作用在于突出一个事件,而真相的作用则是揭示隐藏的事实。

开展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大纲或活动方案

开展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大纲或活动方案

实用文档开展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大纲或活动方案媒介素养教育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点内容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对各种媒介信息的正确理解和利用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挑战。

本方案旨在为中小学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一个简单实用的课程大纲和活动方案。

一、课程大纲1. 课程名称:媒介素养教育课程2. 课程目标:(1)了解各种媒介形式的特点和应用场景;(2)学会正确评估媒介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3)提高使用各种媒介信息的技能和能力。

3. 课程内容:实用文档(1)媒介基础知识:介绍各种媒介形式的特点、优缺点和应用场景。

(2)信息真实性评估:介绍如何评估各种媒介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例如如何识别虚假信息和鉴别图片和视频的真伪。

(3)媒介技能培养: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使用各种媒介信息的技能和能力,例如如何制作简单的网页、如何使用各种媒介设备等。

4. 课程实施方式:(1)理论讲解: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传授媒介素养基础知识。

(2)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练习等方式提高学生媒介素养技能和能力。

(3)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信息分析和思考能力。

二、活动方案实用文档1. 活动名称:媒介素养课程开放日2. 活动目标:(1)宣传推广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学生和家长的媒介素养意识;(2)展示媒介素养教育成果,鼓励学生和家长积极参与媒介素养教育。

3. 活动内容:(1)开放课堂:学校开放媒介素养课程教学现场,让家长和学生亲身体验媒介素养课程。

(2)互动体验:提供丰富多彩的媒介素养体验活动,如媒体素材制作、视频编辑、信息真伪鉴别等,为了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我们可以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或活动。

以下是一个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大纲: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大纲一、背景介绍实用文档随着媒体的普及,人们接触各种媒介的频率越来越高,媒介素养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媒介,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水平。

二、目标1. 了解不同媒介的特点和优缺点,明确媒介的作用和意义;2. 掌握媒介信息的获取、分析和评价方法;3. 培养媒介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提高媒介文化素养。

媒介素养教育的世界视野与中国模式

媒介素养教育的世界视野与中国模式

媒介素养教育的世界视野与中国模式一、概述在数字化时代,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它不仅是提升公众对媒介信息的理解、分析和评价能力的关键,也是培养公民社会责任感和参与公共事务的基础。

本文旨在探讨媒介素养教育的全球视野与中国特色,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中的经验与教训,总结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现状与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通过深入研究媒介素养教育的全球趋势和中国实践,我们可以为提升我国公民媒介素养、构建健康的信息生态环境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 媒介素养教育的定义与重要性媒介素养教育,亦可称为媒体素养教育,是一种针对公众,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形式,其目标在于培养他们正确地理解、分析、评价、创造和传播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

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涵盖了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出版等各种媒介形式,涉及媒介批判性思维、媒介伦理道德、媒介审美等多个方面。

在当今社会,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介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认知世界的主要渠道。

媒介信息的海量、复杂和多样性,使得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在面对媒介时,往往感到困惑和无所适从。

媒介素养教育能够帮助他们提高媒介信息的辨识能力,理解媒介信息的产生、传播和接受过程,掌握批判性思考的技能,从而做出明智的媒介选择。

同时,媒介素养教育也是提高公民素养、建设民主社会的必要途径。

媒介素养教育有助于公众形成独立的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培养他们在媒介使用中的自主性和责任感,使他们在享受媒介带来的便利和乐趣的同时,也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做出贡献。

在全球范围内,媒介素养教育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

由于各国的社会、文化、经济背景不同,媒介素养教育的模式和内容也存在差异。

在推动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2. 全球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趋势媒介素养教育正在从传统的“批判范式”向“参与式”和“赋权”范式转变。

《辨识媒介信息》

《辨识媒介信息》

2023-11-04CATALOGUE目录•媒介素养概述•媒介信息的辨识•媒介信息的传播•媒介信息的价值•媒介素养的培养与提升•案例分析与实践01媒介素养概述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批判和利用能力,以及在面对不同媒介信息时所表现出的选择能力、质疑精神、理解力、评估力等。

媒介素养强调的是个体在面对媒介信息时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以及对媒介信息的有效利用。

媒介素养的定义媒介素养的重要性现代社会中,媒介信息无处不在,而媒介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发展。

具备良好媒介素养的人能够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同时也能更好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和民主决策。

媒介素养还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提高国民媒介素养对于推动国家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媒介素养的历史与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媒介形态的多样化,媒介素养的概念也在不断演变和拓展。

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媒介素养教育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普及和发展。

媒介素养这一概念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当时主要是为了应对电影、广播等新兴媒介带来的社会问题。

02媒介信息的辨识对于获取的媒介信息,首先要明确其来源是否可信赖,是否具有权威性或官方认证。

验证信息来源对比多方信息考虑信息背景对于同一事件或话题,可以多渠道获取相关信息进行对比,以判断信息的真实程度。

在判断信息真实性时,还需了解信息的产生背景、相关人物的身份及立场等信息。

030201在接收媒介信息时,要识别信息是否完整,是否存在缺失或片面的情况。

识别信息缺失要了解事件或话题的背景,以及可能影响信息完整性的因素。

了解信息背景对于经过剪辑或刻意处理的视频、图片等信息,要特别警惕其完整性。

警惕刻意剪辑对于媒介信息中的数据和事实,要进行核实,确保其准确性。

核实数据和事实要分析信息的逻辑关系是否合理,是否存在矛盾或不合逻辑的情况。

考察逻辑关系对于带有明显引导性或煽动性的媒介信息,要警惕其准确性,不要被误导。

媒介素养知识点总结

媒介素养知识点总结

媒介素养知识点总结媒介素养是指一个人在面对各种媒介信息时,能够理智、独立和批判地对待并正确理解、使用和评价信息的能力。

在当前信息泛滥和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在媒介素养方面具有高水平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媒介素养能力包括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应用,对新媒体技术的理解和应用,对信息内容的判断和评价等方面。

媒介素养在个人、社会和国家层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媒介素养的重要性1.1 个人层面媒介素养对于一个人来说,是获取并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

在信息时代,媒介素养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学习和工作,也涉及到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

一个拥有高水平媒介素养的个体,能够更加熟练地获取有效信息,对信息进行正确判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社会交往的能力,提高自我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而缺乏媒介素养的人,则容易受到虚假信息的影响,产生错误的认知和判断,甚至走向迷信和极端的方向,导致个人发展受阻。

1.2 社会层面媒介素养是社会中每个成员共同的基本素养,它影响着整个社会的信息传播、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

具有高水平媒介素养的社会成员,可以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而整个社会的媒介素养程度同样也决定着整个社会的信息准确性、社会和谐度、文化品位和社会稳定度,影响着国家的长治久安。

1.3 国家层面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具有高水平媒介素养的人民,可以更好地理解国家政策和国际形势,能够更好地参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

而在国家对外传播和国家形象塑造方面,高水平的媒介素养也会为国家形象塑造提供有利条件。

因此,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媒介素养是国家软实力的一部分。

二、媒介素养的知识点2.1 媒介素养的基本知识(1)信息获取信息获取是媒介素养的基本能力之一。

信息获取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实现,包括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

线上信息获取主要包括网络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网站浏览等方式;线下信息获取主要包括图书、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介。

具有高水平媒介素养的人应该能够熟练地使用各种信息获取方式,并能够快速定位需要的信息。

当代人需要具备的媒介素养

当代人需要具备的媒介素养

当代人需要具备的媒介素养当代人需要具备的媒介素养这个学期选修课选了媒介素养,当初选这门课是为了多增长一些专业上的知识,而且我是学设计的,我认为多学一些知识对我以后也会有帮助。

第一节课上老师就简单介绍了媒介素养大概的含义,例如什么叫媒介素养等等。

媒介素养是帮助人们提高对媒介的认识,熟悉媒介传播规律和流程,培养他们运用、分析媒介所传播的信息以及制作媒介产品的能力,使得他们具有良好的媒介道德规范的认知与自律能力,成为主动且具有批判性的媒介使用者。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肩负着建设国家的重任,作为媒介接触的主流人群,我们的媒介素养状况关系到我国媒介素养的整体水平。

大学生在了解社会、进行人际交往、学习课外知识以及娱乐等方面对传媒的依赖程度较高。

在纷繁复杂的信息环境中,不经过理性分析,大学生很容易被五光十色的信息所误导。

如何科学地辨析、批判和吸收传媒信息,如何有效地利用媒体发展自我、改善生活并促进社会进步,已是新时期大学生必须严肃思考的问题。

大学生亟需通过提高媒介素养,更好地利用信息服务于自身的发展。

大学生不能满足于被动地接受信息,而应学会驾驭媒体,为我所用。

网络是一个自由的平台,任何人都能成为其中的主人,比如大学生可以通过开通个人主页来打造求职、创业平台,把一些自创的科技、文艺作品上传到校园网来丰富文化生活,也可以去构建自己的学习网络。

除了要用辩证眼光看待海量信息,大学生还要有效利用媒介信息。

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大学生的前四种网络应用是:网络音乐、即时通信、网络新闻、网络视频。

大学生接触媒体的大部分时间被用来从事与学习无直接联系的活动。

如果大学生无针对性地接受洪水般的媒介信息,只会造成内心的紧张和焦虑,进而无所适从。

获取必要的、充分的信息,对大学生以后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比如很多大学生抱怨创业困难,但他们对政府出台的种种鼓励创业的政策却几乎视而不见。

虽然大学生文化素质较高,但是他们缺少必要的社会经验,对事物的好坏与是非的分辨能力较差。

大学生媒介素养课程设计

大学生媒介素养课程设计

大学生媒介素养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媒介素养的基本概念,掌握媒介类型、特点及其对社会的影响;2. 掌握媒介信息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的基本方法;3. 了解我国媒介政策法规,认识媒介道德伦理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筛选和整合媒介信息的能力;2. 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对媒介信息进行客观评价;3. 培养学生运用媒介表达观点、展示成果和开展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媒介信息的敏感性和责任心,树立正确的媒介观念;2.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自觉抵制不良媒介信息;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态度,提高媒介素养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旨在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结合当前媒介发展现状和大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媒介批判性思维和传播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媒介信息具有较高敏感度,但同时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

因此,本课程需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引导他们正确使用媒介,提高自身素养。

教学要求:1. 结合实际案例,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2. 突出实践性,设置丰富的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3.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二、教学内容1. 媒介素养概述- 媒介素养的定义与重要性- 媒介的类型与特点- 媒介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 媒介信息获取与分析- 媒介信息检索技巧- 媒介信息的筛选与评估- 媒介信息分析的方法3. 媒介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的基本概念- 媒介批判性思维的应用- 媒介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4. 媒介伦理与法规- 媒介伦理原则与道德规范- 我国媒介法规政策- 媒介道德失范现象及应对措施5. 媒介传播实践- 媒介传播的基本流程与技巧- 媒介传播策划与实施- 网络传播与社交媒体运用6. 媒介素养与社会责任- 媒介素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媒介素养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媒介素养与公民责任意识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媒介素养概述第二周:媒介信息获取与分析第三周:媒介批判性思维第四周:媒介伦理与法规第五周:媒介传播实践第六周:媒介素养与社会责任教学内容进度:每周安排一次课,每次课涵盖一个主题,共计六周。

《媒介素养教育》课件

《媒介素养教育》课件
《媒介素养教育》ppt 课件
目录 CONTENT
• 媒介素养教育概述 • 媒介素养的组成要素 • 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法与策略 • 媒介素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 媒介素养教育与现代科技发展 • 媒介素养教育的国际视野
01
媒介素养教育概述
媒介素养的定义
媒介素养
指公众接触、解读、使用媒介以及媒 介信息的能力,包括对媒介信息的选 择、理解、质疑、评估、创造和生产 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
对策二:强化学生的媒体伦理观念
总结词
学生应了解媒体伦理规范,明确媒体信息的道德标准和社会责任。
详细描述
媒介素养教育应加强媒体伦理观念的培养,让学生认识到媒体在社会中的角色和 责任。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实践,引导学生思考媒体信息的道德和社会影响, 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对策三:提升教师的媒介素养水平
国际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与趋势
媒介素养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
各国在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但都在积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媒 介素养教育模式。
随着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快速发展,媒介素养教育正朝着更加多元化、跨学 科的方向发展。
国际媒介素养教育的成功案例与经验分享
利用数字化工具和平台
利用数字化工具和平台如在线课程、社交媒 体平台等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可以突破时间 和空间的限制,提高教育的覆盖面和参与度 。
利用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 技术
通过数据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行为习 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 源和推荐,可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效果。
06
媒介素养教育的国际视野
总结词
教师作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引导者,需要具备较高的媒介素养水平。

简述媒介素养

简述媒介素养

简述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是指一个人在使用和理解媒体(如新闻、社交媒体、数字媒体等)时所具备的技能、知识和态度。

具有良好媒介素养的个体能够有效地处理媒体信息,批判性地思考媒体内容,同时能够在数字时代更加自信、负责任地参与信息社会。

媒介素养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媒体批判思维:具备对媒体信息进行批判性分析和评估的能力,
能够识别信息的来源、可信度、偏见等,并理解信息可能的目
的和意图。

2.信息搜集与评估:能够有效地搜索、筛选和评估各种媒体信息,
了解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时效性。

3.媒体制作:具备基本的媒体制作技能,能够使用数字工具创建
和分享内容,理解数字媒体的制作过程。

4.数字素养:具备使用数字技术和工具的能力,包括计算机操作、
网络安全、数据管理等方面的技能。

5.沟通技能:能够以适当的方式有效地传达信息,理解不同媒体
之间的差异,以及在不同媒体平台上的沟通规范。

6.文化理解:能够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价值观和观点,具备文
化敏感性,避免对媒体信息的误解和刻板印象。

7.隐私和安全:具备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的意识,知道如何
在数字环境中保护自己的身份和数据。

媒介素养的培养有助于个体更好地应对日益复杂的媒体环境,更
有能力主动、理智地参与媒体活动,同时降低沉迷于虚假信息或信息过载的风险。

这是在数字时代中,个体应具备的一种综合素养。

大众传播受众媒介素养理论

大众传播受众媒介素养理论
谢谢您的观看
社会组织与机构的作用
社会组织与机构在提升受众媒介素养方面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行业协会等可 以发挥各自优势,推动媒介素养教育的普及和深入。
政府机构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法规,规范媒体行为,保障受众权益;非政府组织可以开展公益性媒介 素养教育项目,提高公众意识;行业协会可以制定行业标准,推动媒体自律。
特点
媒介素养是一种跨学科的能力,涵盖了语言、文化、科学、艺术等多个领域;同时,媒介素养也是一种实践性的 能力,需要在具体的媒介使用和信息处理过程中得到体现和提升。
媒介素养的重要性
个人层面
提高媒介素养有助于个人获取更全面、准确的信息,增强判断力,避免信息过 载和误导;同时,媒介素养也是个人在现代社会中发展必备的素质之一。
03
意见,避免传播虚假信息和恶意言论。
03
大众传播与受众媒介素养
大众传播的特点与影响
传播速度快
大众传播能够迅速传递信息, 影响受众的认知和行为。
覆盖范围广
大众传播媒介能够覆盖广泛的 受众群体,具有全球化的传播 能力。
传播内容多样
大众传播媒介能够提供多样化 的信息内容,满足不同受众的 需求。
传播效果可量化
大众传播媒介能够通过各种指 标评估传播效果,为传播策略
提供依据。
受众媒介素养对大众传播的影响
提升信息鉴别能力
受众具备较高的媒介素养,能够更好 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和价值,减少虚假 信息的传播。
增强批判性思维
受众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够理性地分 析和评价媒介内容,不盲目接受媒介 的立场和观点。
提高信息利用效率
社交媒体中的媒介素养问题
01
社交媒体中的虚假信息传播
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信息传播具有匿名性和快速扩散的特点,这使得虚假

媒介素养概论课件

媒介素养概论课件
校园文化
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如传媒节、影 视文化节等,营造良好的媒介素养 氛围。
社会教育途径
公共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设立媒介素养相关书籍和资料,供公 众免费借阅。
社区活动
社区组织开展媒介素养培训和讲座,提高居民的 媒介素养水平。
公益机构
公益机构开展媒介素养教育项目,为弱势群体提 供媒介素养培训。
自我教育途径
内涵
媒介素养不仅包括对媒介信息的 认知和判断能力,还包括对媒介 信息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应用 能力。
媒介素养的重要性
01
02
03
适应信息社会需求
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 人们需要具备较高的媒介 素养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提升个人素质
媒介素养的提升有助于提 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增强 个人的竞争力。
促进社会进步
培养批判思 维
学会独立思考,不盲目 接受媒介信息,对媒介 信息进行理性分析和评 价。
增强媒介素养意识
认识到媒介信息可能存 在的偏见、误导和虚假 成分,保持警惕和质疑 态度。
了解媒介运作机制
了解媒介的商业利益、 政治影响和社会责任, 对媒介的运作机制和传 播规律有深入了解。
提高媒介参与能力的方法与策略
媒介素养概
目 录
• 媒介素养概述 • 媒介素养的基本要素 • 媒介素养的培养途径 • 媒介素养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 媒介素养的未来发展趋势 • 提高媒介素养的方法与策略
contents
定义与内涵
定义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获取、分析、 评价和传播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 以及使用媒介服务进行自我发展 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
能够通过学习和实践提升自己的媒介 素养,不断适应媒介发展的变化。

媒介素养概述

媒介素养概述

媒介素养概述一、媒介素养教育的历史回顾媒介素养教育发展与媒介发展并不同步,直到电子媒介尤其是电影出现以后,媒介素养教育才开始起步。

其中最著名的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美国佩恩基金会(民间慈善机构)资助的电影与青少年研究(1929-1932年),该研究开始了关于媒介对儿童影响的研究。

随着以电影和广播为媒体的大众文化在欧美各国日渐流行,它做传播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与传统的文化理念多有抵触和冲突。

1933年,英国学者ER.利维斯和他的学生丹尼斯.桑普斯发表了文化评论论著《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

该书首次就学校引入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作了专门的阐述并提出了系统的教学建议。

他们认为,新兴的大众传媒在商业动机的刺激下所普及的流行文化,往往推销一种“低水平的满足”,这种“低水平的满足”将误导社会成员的精神追求,尤其会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各种负面的影响,因此,教育界应以系统化的课程或训练培养青少年的媒介批判意识,使其能够辨别和抵御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

这一时期,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媒介素养教育。

丹麦的一些教师开始倡导并尝试在中小学开设媒介素养课程或讲座。

英国倡导媒介素养教育,开辟了文化教育的一个新领域。

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等都将媒介素养教育列入了学校教育的课程。

然而,各国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似乎都是为了保护人们尤其是儿童免受媒介的消极影响。

对此,1998年,美国知名的媒介素养教育家瑞妮.霍布斯在美国《传播杂志》上表表了题为《媒介素养教育运动中的七大分歧》的论文,归纳分析了当代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分歧:1、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否在于保护儿童免受大众传播的消极影响?2、媒介素养教育是否应该将媒介产品的生产、制作等实践活动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3、媒介素养教育应否以大众文化的文本作为主要的分析对象?4、在媒介素养教育中,应否设置更多的具有明显政治和意识形态色彩的议题?5、媒介素养教育应否以中小学生为主要的教育对象?6、是将媒介素养教育增设为一门独立的的教学科目,还是将其放在其它学科中讲授?7、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学校或组织可否接收媒介产业的财政资助?霍布斯认为,人们对上述问题的争议与选择,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媒介素养教育运动的未来走向与格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媒介素养概述一、媒介素养教育的历史回顾媒介素养教育发展与媒介发展并不同步,直到电子媒介尤其是电影出现以后,媒介素养教育才开始起步。

其中最著名的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美国佩恩基金会(民间慈善机构)资助的电影与青少年研究(1929-1932年),该研究开始了关于媒介对儿童影响的研究。

随着以电影和广播为媒体的大众文化在欧美各国日渐流行,它做传播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与传统的文化理念多有抵触和冲突。

1933年,英国学者ER.利维斯和他的学生丹尼斯.桑普斯发表了文化评论论著《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

该书首次就学校引入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作了专门的阐述并提出了系统的教学建议。

他们认为,新兴的大众传媒在商业动机的刺激下所普及的流行文化,往往推销一种“低水平的满足”,这种“低水平的满足”将误导社会成员的精神追求,尤其会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各种负面的影响,因此,教育界应以系统化的课程或训练培养青少年的媒介批判意识,使其能够辨别和抵御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

这一时期,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媒介素养教育。

丹麦的一些教师开始倡导并尝试在中小学开设媒介素养课程或讲座。

英国倡导媒介素养教育,开辟了文化教育的一个新领域。

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等都将媒介素养教育列入了学校教育的课程。

然而,各国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似乎都是为了保护人们尤其是儿童免受媒介的消极影响。

对此,1998年,美国知名的媒介素养教育家瑞妮.霍布斯在美国《传播杂志》上表表了题为《媒介素养教育运动中的七大分歧》的论文,归纳分析了当代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分歧:1、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否在于保护儿童免受大众传播的消极影响?2、媒介素养教育是否应该将媒介产品的生产、制作等实践活动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3、媒介素养教育应否以大众文化的文本作为主要的分析对象?4、在媒介素养教育中,应否设置更多的具有明显政治和意识形态色彩的议题?5、媒介素养教育应否以中小学生为主要的教育对象?6、是将媒介素养教育增设为一门独立的的教学科目,还是将其放在其它学科中讲授?7、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学校或组织可否接收媒介产业的财政资助?霍布斯认为,人们对上述问题的争议与选择,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媒介素养教育运动的未来走向与格局。

与此同时,英国著名媒介教育专家——伦敦大学教育学院的大卫.帕金翰博士也于1998年发表了一篇综论英国媒介素养教育思潮更迭的论文。

在这篇题为《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护主义》的论文中,帕氏提出从两种不同的倾向上理解英国媒介素养教育的思想脉络。

一种倾向将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作为一场更广泛的民主化运动的一部分。

在这一运动中,学生的“校外文化”逐步得到社会的认可并学校的课堂教育中获得合法的地位。

另一种倾向则是一种保护主义的倾向,这种倾向代表了教师试图保护学生,帮助学生抵制媒体不良、消极影响的努力。

在中国,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

如今,媒介素养教育的外延不断扩大,在中国,新闻传播教育被认为是媒介素养教育,但这只是从媒介传播者角度触发的,关于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却是始终未能引起重视。

从各方面的资料显示来看,中国大陆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于199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卜卫的第一篇系统论述媒介素养教育论文的发表。

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中国媒介素养教育还停留在教育观念的介绍和引入方面。

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还处在“研究时间短,成果少,尚未引起充分、广泛的重视”,对其研究尚处于“定性分析多、定量调查少,媒介素养状况值得认真研究”阶段;至于应用,至今“仅限于理论研究和介绍,媒介素养教育缺乏有效实践”。

综上所述.全球开展传媒素养教育迄今日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20世纪30年代的倡导阶段——“提出命题”;60年代后的重视阶段——“研究分析”;80年代后的建设阶段——“介入课程”;2l世纪开始进入深化阶段一一“终身教育”。

二、中国与西方的异同西方社会对传媒素养的重视,源于大众传媒的副作用,主要是低级庸俗的内容消解了精英文化,危害了受众,尤其是青少年,并由少数利益集团左右了大众的视听,误导了社会和公众。

西方的大众传媒建立于自由主义传媒理论和体制的基础之上。

这种理论强调自由创办传媒、报道消息、发表言论和其他内容的权利。

因而要抑制传媒的副作用,很大程度上要靠大众传播过程的另一端——接受者的辨别、防范、抵制能力,也即靠受众的传媒素养。

在中国,是通过加强对传播者的管理控制,来解决大众传媒副作用。

但随着大众传播的市场化、全球化、网络化和技术手段不断发展更新,“堵”的作用越来越小,因而也要靠受众的传媒素养。

与此同时,还要改进传媒体制、提高媒介质量等。

三、媒介素养的内涵关于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前者应该是后者的最终目的,即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使人们成为具有利用媒介信息素质的人。

换句话说,就是通过媒介教育,使人们具有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的定义,在媒介素养教育开展较好的国家有不同的理解。

美国著名的媒介素养教育专家jamespotter这样说:“媒介素养是一种观察方法,即当我们置身于媒介中时,为了解读我们所遇到的信息时主动采用的一种方法,我们通过知识结构来建构我们的方法。

而要建构知识结构则需要工具和原始资料,工具是我们的技巧,原始资料则是来自于媒介和现实世界的信息。

主动采用指我们不但知晓信息,而且还会不断与信息互动交流。

美国网站这样论述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一种能力,用这种能力来接触、分析和评价大众媒介中所传递的诸多复杂姓习。

媒介素养着重于帮助人们尤其是青年人成为对媒介信息的更谨慎和理性的消费者,从而在有关健康、购物和价值判断上能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同时也帮助人们成为媒介有创新性的生产者,从而更有效地传递他们的所思、所想和优势。

”英国媒介素养教育专家Davidbuckingham这样说:“媒介素养指使用和解读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识、技巧和能力。

加拿大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定义是这样描述的:媒介素养旨在帮助学生发展对大众媒介的本质有知晓和批判的理解力,懂得大众媒介所运用的技术以及这些技术所产生的影响。

更具体的说,媒介素养是一种教育,这种教育的目的是增加学生对媒介如何运作、媒介如何传递意义、如何组织起来以及如何构建显示的理解和享受。

媒介素养也旨在让学生具有创造媒介产品的能力。

中国传媒大学的张开副教授在她的文章《媒体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中指出:媒介素养是传统素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延伸,它包括人们对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除了现在的听说读写能力外,还有批判性地观看、收听并解读影视、广播、网络、报纸、杂志、广告等媒介所传输的各种信息的能力,当然还包括使用宽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

媒体素养无疑是一个全新的素质概念,它的宗旨是使大众成为积极地善用媒体、制造媒体产品、对无所不在的信息有主体意志和独立思考的优质公民。

它与提高社会文化品质与健全公民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郑保卫教授在《媒介教育大众化势在必行》中说:“媒介教育是指有关媒介知识及运用技能和方法的教育。

通常这种教育是包括在新闻与传播教育之中,由新闻与传播院校向新闻学与传播专业的学生实施的。

”张冠文、于健在《浅论媒介素养教育》中说:“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正确地判断和估价媒介信息地意义和作用,有效的创造和传播信息地素养。

”上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张志安、沈国鳞在《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中指出:“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反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

所谓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衷菱在《沦媒介信息教育》一文中扩展了媒介素养教育:“媒介信息教育,就其广义来理解,属于媒介教育范畴。

所谓媒介教育,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旨在培养媒介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教育,又称为新闻教育或新闻传播教育。

这类媒介教育一般是由各高等院校实施的,主要面向新闻专业学生或媒介在岗从业人员;另一类是面向全社会并由社会实施的、旨在培养公民认识媒介以及科学获取、判断、分析和使用媒介信息的能力的一种素养教育,又称为大众化新闻教育、媒介素养教育或媒介信息教育。

这也是西方国家通常意义上所指的媒介教育(mediaeducation)。

”台湾政大传播学院媒体素养研究室将媒体素养定义为:“媒体素养指大众能解读媒体、思辨媒体、欣赏媒体.进而利用媒体来发声,重新建立社区的媒体文化品位.并了解公民的传播权利和责任。

”此定义是对前面两种传媒素养内涵的又一次升华,即公民对传媒素养有了很好的认知和实践后、可以影响传媒、优化传媒环境,它赋予了公民更高的责任和主动权,真正上升到“‘媒体公民’——有能力加人资讯生产善用媒体并进行公共监督的境界的公民”——的境界。

香港基督教服务处对传媒素养的定义为;“传媒素养指增进对各种传媒的认识,用批判的态度去接收及分析大众传媒的讯息,能解读讯息背后的意识形态,了解传媒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做个主动的受众,不让传媒牵着鼻子走。

”杨光辉在《走进传媒——如何开展媒介教育》这篇文章中,将媒介素养教育定义为:媒介素养教育是围绕信息社会中信息的载体——媒介的相关内容开展的培养人们如何驾驭信息的一种较新的教育理念。

具体来说,媒介素养教育是利用媒介及其所传递的信息作为教育的素材,培养受教育者成为具有批判性地选择、分析、辨别、吸收媒介及媒介信息地能力地人,从而成为能通过媒介更准确地传递信息地人。

媒介素养教育包括两个方面地内容:一是对媒介从业人员地教育,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对传者的新闻教育;二是对非媒介从业人员的教育,也就是从侠义角度来说的媒介素养教育,即针对大众的媒介素养教育。

蒋宏在《信息社会环境下的重要课题——公民传媒素养教育》这篇文章里是这样定义传媒素养教育的:社会公民对媒介的理性认识,即正确地、建设性的了解、认识、判别、接受、利用大众传媒资源和功能的能力,称为“传媒素养”。

四、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和作用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传媒行业不断开辟新的竞争领域,对社会生活的渗透也达到无孔不入的境地。

简单地对传媒发展进行“管制”的思维已经落伍,自从互联网诞生,对当今的媒体已经很难用强制性管理来达到效果。

因此.除了要加强法制以外,从认识论的角度和教育学的认知教育的角度,提高公民的传媒素养,培养其对媒介的正确判断和理解,当成为学术界和教育界关注的至点。

开展传媒素养的目的和意义主要在于:1、在认知方面,帮助公民提升了解媒介所承载和播出信息的本质及其形式的能力,熟悉寻求信息的方法,并具备评估、解释、判别、选择、组织及总和信息的能力;2、在情意方面,帮助公民体认媒介信息的价值和力量,判断其适当性,合乎法律和伦理性;3、在技能方面,帮助公民具备和提高操作媒介工具的基本能力,包括利用计算机、媒介系统和网络进行信息检索、处理及传播;4、在营造环境方面,帮助公民不断重视科学地利用媒介,积极参与制造适宜、健康地媒介生态环境和氛围,推动文化传媒产业和新闻事业地改革与发展,促进大众传媒提高质量和社会效益,并促使社会效益好地传媒可持续地得到更好地经济效益,有更足地发展后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