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第一章:秦汉文学汇总
第一编 秦汉文学
《谏逐客书》
• 一、背景: • 韩人郑国为秦修渠,拟使其无力东顾。 • “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 主游间于秦耳,’”建议“请一切逐客”。 • 二、内容: • 1、提出观点 •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 2、事实论证,从用人的角度,正面说明“客之功”: • 穆公、孝公、惠王、昭王。 商鞅(孝公),惠王(张仪) • 从用物的角度,说明逐客是重物轻人。 • 3、指出逐客的危害。
思想与写作特点
思 想:
被称为“杂家”,认为它是先秦以来各派思想 的折衷和调和,以儒学为中心,兼以先秦各家学 说:道、墨、法、农、阴阳。 写作特点: 借用寓言故事说理,明晰生动,增加了文章的 形象性 (《察今》中的《刻舟求剑》、《引婴 投江》);文字质朴简练,条理清楚;缺乏脉络 相通、首尾一贯。
察今(第一部分)
• • • • • 旨在强调因时变法的重要性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 纵向:经上世而来,“人或益之,人或损之” 横向: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辩士不可信。
• 先王之法不足为法的理由:时不与法俱至
第二部分
• 荆人袭宋(循表涉澭) • 刻舟求剑 • 引婴投江
特点
• 1、逻辑性强,文字严密 • • • • 提出论点(察今) 法 人 结论(世变时移,应该变法)
• 焚书,割断了文化传承;坑儒,使文学失去了创 作的主体。
三 秦文学概貌
• • • • •
统一前 吕不韦《吕氏春秋》(吕览) 李斯《谏逐客书》 统一后 李斯的刻石铭文
《吕氏春秋》
• 《吕氏秦秋》是战国晚期秦丞相吕不 韦召集门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编写成 的一部著作,全书分为由十二纪(60 篇)、八览(64篇)、六论(36篇) 组成,又称《吕览》,共20余万字。 它融合各家学说,形成了严密的体系 。文章风格各异,寓言丰富,说理明 晰,文学质朴简练。
秦汉文学复习总结
刘勰:“秦世不文”1、寿命短。
2、文化专制主义《吕氏春秋》由吕不韦的门客所编。
属于杂家学派代表作,兼有儒、道、墨、法、农诸家学说。
全书分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三大部份,又名《吕览》,客观上反映出战国末年即将实现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
文风朴素而简炼,往往借寓言故事说理,有一定的文学意味。
《吕氏春秋》的文学成就:十二纪按春夏秋冬四季顺序编排,论文内容与四季相配,各有侧重。
春纪以论生为主,夏主乐、秋主兵、冬主死亡。
八览:由八方、八极等观念而来,属地理范畴。
六论:由人间事象脱胎而来。
各篇在论法上大体一致,每篇大抵分议论、故事两部份。
继承先秦诸子用大量比喻故事匡助说理的传统,在作类比推理的同时,文章显出生动性、趣味性。
记录和保存了大量寓言故事和传说,每篇文章通常都有三四个完整的故事,有时多至六七个。
寓言运用上往往先提出论点,然后引述一至几个寓言来进行论证。
寓言故事主体往往简炼生动,中心突出,有效地服务于哲理。
故事结尾往往点明寓意。
《刻舟求剑》《掩耳盗铃》李斯《谏逐客书》:又名《上秦王书》,写于秦王政十年(前 237)。
中心论点:“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艺术特点:论据充分,说理精密。
写法上多铺陈排比,抑扬开合,有纵横家气势。
文多对偶,辞采华丽。
“骈体之祖”(清·李兆洛《骈体文钞》)刻石文:记载秦始皇的巡游封禅,采用四言韵文,浑朴庄严,气势宏伟,对后世的碑铭文有影响。
汉初黄老哲学休养生息汉武帝时期,实现了真正的统一,并对周边少数民族发动了一系列扩张战争。
西汉末期,外戚专政,王莽纂位,引起了农民起义。
公元 25 年,刘秀建立东汉政权,国家复归一统,东汉前期,国力强盛。
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权力削弱,宦官与外戚交替专政,社会矛盾激化。
黄巾农民大起义,由此形成为了军阀割据,直至刘氏政权被曹氏取代。
汉初至武帝时期:作家普遍具有开阔的胸襟和非凡的气度。
“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揽人物。
秦汉文学史(正)
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 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
第二阶段:武帝至成帝 中央集权加强,儒术独尊,文士为文, 大都依经立义,讲说灾异,论证君权神授、 专制合理,征引繁复,文气迟缓,思想禁锢, 少有个性。
刘安 桓宽
刘安(公元前179——前 122),汉高祖刘邦之孙, 淮南厉王刘长之子。十六 岁袭封淮南王。才思敏捷, 好读书,善文辞,乐于鼓 琴。他是西汉知名的思想 家、文学家,曾“招致宾 客方术之士数千人”,集 体编写《鸿烈》。汉武帝 元朔六年以谋反被杀。
形式上,全书采用对话体,以贤良文学为一方,以 御史大夫、丞相为一方,彼此诘难,相互驳斥,展开争 论,有从容不迫的说理,有尖锐激烈的争辩,在汉代散 文中独具一格,有创新意义。
文学曰:“能言之,能行之者,汤、武也。 能言,不能行者,有司也。文学窃周公之服,有 司窃周公之位。文学桎梏于旧术,有司桎梏于财 利。主父偃以舌自杀,有司以利自困。夫骥之才 千里,非造父不能使;禹之知万人,非舜为相不 能用。故季桓子听政,柳下惠忽然不见,孔子为 司寇,然后悖炽。骥,举之在伯乐,其功在造父。 造父摄辔,马无驽良,皆可取道。周公之时,士 无贤不肖,皆可与言治。故御之良者善调马,相 之贤者善使士。今举异才而使臧驺御之,是犹扼 骥盐车而责之使疾。此贤良、文学多不称举也。”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宗室 淮南王刘安招致宾客,在他主持下编写的。据 《汉书· 艺文志》记载《淮南子》有内二十一篇, 外三十三篇。颜师古注曰:内篇论道,外篇杂 说。现今所存的只有内二十一篇。“鸿”是广 大的意思,“烈”是光明的意思,作者认为此 书包括了广大而光明的通理。全书内容庞杂, 它将道、阴阳、墨、法和一部分儒家思想糅合 起来,但主要的宗旨倾向于道家,对后世研究 秦汉时期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古代文学史秦汉文学知识点总结重要作品、作家总结
中国古代文学史秦汉文学知识点总结重要作品、作家总结第一篇:中国古代文学史秦汉文学知识点总结重要作品、作家总结先秦文学楚辞与诗经被称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两大源头诗经关雎芣苢人伦之始静女氓七月周采薇西周战国初期左传左丘明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诗书秦晋殽之战战国初期国语第一部国别史战国策刘向按国别划分,也按编年划分苏秦以连横说秦王先秦诸子散文语录体哲理散文论语孟子过渡阶段墨子庄子逍遥游纯议论文荀子韩非子屈原离骚篇幅最长的浪漫主义抒情诗九章九歌天问招魂宋玉九辩秦汉文学辞赋汉赋汉代文学主体最有代表性的文学样式贾谊鵩鸟赋问答体散文形式枚乘七发韵散结合反复问答体构成叙事的形式标志汉赋正形成的作品七体或七林标志着新体赋的正式形成汉赋形成期司马相如汉代散体大赋成熟的代表子虚赋上林赋主客问答形式大量虚构夸张汉赋全盛期西汉司马相如杨雄东汉班固扬雄并称四大家模拟期扬雄班固两都赋和二京赋为东汉新体赋力作转变期东汉张衡归田赋抒情小赋先河思念赋二京赋赵壹刺世疾邪赋诗歌汉乐府战城南有所思上邪陌上桑优美叙事诗东门行孤儿行十五从军征上山采蘼芜江南焦仲卿妻汉乐府叙事诗发展高峰东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政论散文贾谊过秦论陈政事疏晁错论贵粟疏守边劝农疏恒宽盐铁论对话形式王符潜夫论浮侈思贤考绩救边仲长流昌言理乱司马迁史记纪传体通史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项羽本纪李将军列传班固汉书断代体通史十二帝纪八表十志七十传苏武传乐府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相结合创作方法标志古代叙事诗发展到成熟阶段东汉班固张衡是五言诗的形成期班固的五言诗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五言诗古诗十九首汉代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游子思妇是主要内容我国感伤文学最早最集中的表现,善用比兴魏晋南北朝文学文学自觉时代建安正始西晋南北朝辞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江淹别赋庾信哀江南赋序建安时期建安七子诗歌曹操蒿里行短歌行曹丕燕歌行最古老最完整七言诗文人七言诗形成标志燕歌行王粲七哀诗成就最高蔡悲愤诗现实主义作品最长叙事诗胡笳十八拍浪漫主义抒情杰作曹植七哀最有成就大力写五言诗白马篇送应代斗鸡篇宫宴侍太子坐弃妇篇浮萍篇洛神赋正始时期阮籍咏怀老庄思想多用比兴五言诗推动作用嵇康长于散文创作忧愤诗赠秀才入军与山居源绝交书西晋太康文学三张两陆两潘一左五言诗优秀傅玄豫章行苦相篇艳歌行秋胡行秦女休行张华情诗五首游猎篇轻薄篇陆机形式诗风代表人物门有车马客行赴洛道中作多模拟多书面语排偶潘岳铺陈形式主义怀旧赋寡妇赋哀永逝文张协同张载张华或张威张亢并称三张左思西晋诗歌创作最高成就咏史诗歌体裁政治抒情诗三都赋招隐诗娇女诗西晋东晋之间刘锟扶风歌郭璞游仙诗晋宋易代之际陶渊明田园诗归园田居咏怀诗杂诗饮酒读山海经咏贫士咏荆轲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感士不遇赋乐府民歌南朝吴歌子夜歌子夜四时歌多双关西曲风格坦率明快西洲曲写意笔法勾勒钩连句法双关谐音北朝敕勒歌北部边疆木兰诗成就最高东晋后南北对峙北朝郦道元水经注地理学大成著作杨衒之东魏洛阳珈蓝记颜之推颜代永训南朝永明体新体诗格律诗开端谢灵运大力创作山水诗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拟人手法鲍照七言诗很大发展拟行路难芜城赋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模仿谢灵运宫体诗梁武帝萧衍简文帝萧纲梁元帝萧绎徐离徐陵庾肩吾庾信陈后主咏内人昼眠和湘东王名士悦倾城玉树后庭花庾信拟咏怀寄王琳哀江南赋成就最高梁陈诗人江淹多拟古之作恨赋别赋别赋比恨赋成就高多拟古之作刘太尉伤乱陶正君田居吴均赠王桂阳行路难与宋元思书书信形式骈散相间何逊与江淹并称相送阴铿与何逊齐名晚出新亭江津送刘光禄不及五洲夜发庾信集南北朝文学之大成拟咏怀七言诗发展一定贡献王褒用典魏晋时代是骈文发展期完善期南朝是骈文形式完成期和兴盛期孔稚珪北山移文江淹恨赋别赋庾信骈文成就最高哀江南赋春赋小说志怪小说于宝搜神记韩凭妻轶事小说刘义庆世说新语标志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到新阶段幽明录卖胡粉女第二篇:英美文学史重要作家作品English Literature ——The beginning period of English literature Chaucer, the first important writer in English history Beowulf, the most impressive long poem in Old English, was created around A.D.700;it is believed written by a Danish cleric.14th C England, three major poets: Geoffrey Chaucer, William Langland, and the anonymous “Gawain-poet”Chaucer is the father of modern English poetry.His first major work: The Book of the Duchesshis monumental success: The Canterbury Tales(砍特博雷故事集)William Langland, “Piers Plowman”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 one of the most out standing poems in medieval English literature, was not focusing on real human life and character.——The glory of poetry: From Sidney to Pope Five great poets: Shakespeare, Spenser, Sidney, Donne, MiltonPhilip Sidney(菲利普·西德尼), best represented the spirit of the Elizabeth Age.The famous words:” Thy need is greater than mine.”His major achievement as a poet: Astrophel and StellaOthers: Defense of Poetry(诗辩), An Apology for Poetry Edmund Spencer(斯宾塞): The Faerie Queen(仙后), his great allegoryThe Shepheardes Calendar(牧羊人的日记)Amoretti(爱情小诗)Shakespeare: Sonnets---represent the finest poetic craftsmanship of Elizabethan poetry.He was the most distinguished practitioner of the English sonnet during the Elizabethan Age.John Donne(多恩)---a metaphysical poet(玄学派);Holy SonnetsOther metaphysical poets of his time: George Herbert, Richard Crashaw, Henry Vaughan John Milton(弥尔顿): Paradise Lost is his masterpiece and one of the greatest poems in world literature.Paradise Regained, Samson Agonistes(drama)John Dryden(德莱顿)as a poet---the neoclassicists(新古典主义)Alexander Pope(亚历山大·薄柏): He brought the heroic couplet His first important poem, An Essay on CriticismHis most famous poem, The Rape of the Lock——The golden age of English drama The Elizabethan Age is the age of sonnets, and the age of drama.Christopher Marlowe(克里斯托弗·马洛), he is the most outstanding dramatist among the group “University Wits”.He is acknowledged as the greatest tragedy writer before William Shakespeare.The Tragical History of Doctor Eaustus(浮士德医生)The Jew of Malta(马耳他岛的犹太人)William Shakespeare’s dramatic career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periods Ben Jonson: Volpone or the Fox, The Alchemist John Webster: The White Devil and The Duchess of Malfi——The beauty of Prose: From Malory to Pepys King Alfred’s Anglo Saxon Chronicle(编年史)is considered the beginning of English prose.Thomas Malory: Le Morte D’Arthur---a landmark achievement in this field17th.C, great prose writers: Francis Bacon, Thomas Browne, Samuel PepysMilton’s Areopagitica(为英国人民申辩);The Bible of King James Version---the noblest monument of English prose Francis Bacon: Essays---he became the first English “essayist”——The rise of the novelPamela(帕米拉), the first mature English novel----Englishnovels before 18th C John Bunyan(班扬): masterpiece, The Pilgrim’s Progress(天路历程)----The rise of the novel in 18th C Daniel Defoe: The Life and Adventures of Robinson Crusoe Jonathan Swift: Gulliver’s Travels(格列佛游记)----The maturity of the novel Samuel Richardson: the founder of the English domestic novelPamela, or Virtue Rewarded---the first English novel Henry Fielding: Tom Thumb---the most popular play Joseph Andrews(约瑟夫·安德鲁斯)The life of Mr.Jonathan Wild the Great The History of Tom Jones, a Foundling---ranks high Amelia---his last novel Tobias Smollett: The Adventures of Roderick Random(蓝登传)The Expedition of Humphry Clinker(汉弗莱·克林克历险记)Laurence Sterne: The Life and Opinions of Tristram Shandy(项狄传),A Sentimental Journey Through France and Italy(感伤的旅行)——A false world: English drama from Dryden to Sheridan John Dryden---the leading literary figure in the Restoration period----Drama in 18th C John Gay(约翰·盖伊): The Beggar’s Opera(乞丐歌剧)Oliver Goldsmith(哥尔斯密): The Deserted Village(荒芜的村庄)The Vicar of Wakefield(威克菲尔德的牧师)She Stoops to Conquer(委曲求全)Richard Brinsley Sheridan---the greatest dramatist of the centuryThe Rivals(对手)The School for Scandal(造谣学校)---the best of his plays——Emotion and Nature in Romantic Poetry William Blake and Robert Burns were the two notable forerunners of romantic poetry.William Blake: Songs of Innocence(天真之歌)Songs of Experience(经验之歌)Marriage of Heaven and HellRobert Burns: Poems, Chiefly in the Scottish Dialect(苏格兰方言诗集)A Red, Red RoseAuld Lang Syne(友谊地久天长)William Wordsworth: The Prelude(序曲)The Solitary Reaper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Samuel Taylor Coleridge: 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老船夫)George Gordon, Lord Byron(拜伦): Don Juan(唐璜)Percy Bysshe Shelley(雪莱): Prometheus Unbound---his masterpiece Ode to the West Wind(西风颂)John Keats(济慈): Hyperion and The Fall of HyperionOde to Autumn;Ode on a Grecian Urn;Ode to a Nightingale ——Female novelists in 19 C EnglandthJane Austen: Pride and Prejudice(傲慢与偏见)Sense and Sensibility(理智与情感)Persuasion(劝说)Mansfield Park(曼斯菲尔德公园)Emma(爱玛)Northanger Abbey(诺桑觉寺)Mary Shelley: Frankenstein Charlotte Bronte: Jane Eyre(简爱)Emily Bronte: Wuthering Heights(呼啸山庄)Anne Bronte: Agnes Grey George Eliot: Silas Marner(织工马南);Adam Bede(玛丽·巴顿)Middlemarch(米德尔马契)——Social images in 19 C English novelsth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狄更斯): Pickwick Papers(匹克威克外传)Oliver Twist(雾都孤儿);David Copperfield(大卫·科波菲尔)The Old Curiosity Shop(老古玩店);Dombey and Son(董贝父子)Bleak House(荒凉山庄);Hard Times(艰难时事)Little Dorritt(小杜丽);A Tale of Two Cites(双城记)Great Expectations(远大前程)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萨克雷): Vanity Fair(名利场)Thomas Hardy(托马斯·哈代):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德伯家的苔丝)Jude the Obscure(无名的裘德)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远离尘嚣)The Return of the Native(还乡)——English prose in 18 C and 19 C----18th.C proseththSamuel Johnson---his death marked the end of the Age of ReasonLife of Johnson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Thomas Carlyle(卡莱尔): The French RevolutionPast and Present——Various Moods in 19.C English poetrythAlfred, Lord Tennyson---the most prolific poet of the age In Memoriam;Idylls of the King Robert Browning: The Ring and the Book---masterpieceDramatis PersonaeDramatic Monologue(戏剧独白)——Major novelists in the late 19 and 20 CththJoseph Conrad(康拉德)---p329 John Galsworthy(高尔斯华)---p335Nobel PrizeH.G.(Herbert George)Wells(威尔斯): The Time Machine(时间机器)The Invisible Man(隐身人)The War of the WorldsA Modern Utopia——The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novels Virginia Woolf(沃尔夫): Mrs.Dalloway(达洛卫夫人)To the LighthouseOrlando , A Biography(奥兰多传)The Waves(浪)James Joyce(乔伊斯): Ulysses(尤利西斯)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Finnegans Wake——The new poetry in 20 CthWilliam Butler Yeats(威廉·巴特勒·叶芝)---p372Nobel Prize T.S.Eliot---the most influential poet of the 20th C The Love Song of J.Alfred Prufrock---one of his most famous poemsThe Waste Land(荒原)---his monumental successMurder in the Cathedral(大教堂凶杀案)The Cocktail Party---dramaHe won the Nobel Prize in 1948——20 C novels before 1950 thDavid Herbert Lawrence(劳伦斯): Sons and Lovers(儿子与情人)The RainbowWomen in LoveWilliam Somerset Maugham: Of Human BondageThe Moon and SixpenceCakes and AleThe Razor’s EdgeKatherine Mansfield: The Garden Party and Other Stories George Orwell(乔治·奥威尔): Animal Farm(动物庄园)Nineteen Eight-four(一九八四)——Despair and Absurdity in contemporary English dramaJohn Osborne(约翰·奥斯朋): Look Back in Anger(愤怒中回顾)Samuel Beckett(赛缪尔·贝克特)---a forerunner of the theater of the absurdWaiting for Godot(等待戈多)Nobel Prize in 1969——Diversified topics in contemporary English novels William Golding(戈尔丁): Lord of the Flies(蝇王)The Inheritors(继承人)He won the Nobel Prize in 1983 Kingsley Amis(艾米斯·金斯利): Lucky Jim(幸运的吉姆)Under the Net(网之下)Doris Lessing: The Golden Notebook(金色笔记)She won the Nobel Prize in 2007American Literature ——American RomanticismAmerican literature achieved maturity in the 19th C.----Early Romanticism Washington Irving(华盛顿·欧文): Rip Van Winkle---p73 James Fenimore Cooper(詹姆斯·费尼莫尔·库柏): the series if five novelsThe Deerslayer(杀鹿人);The Last of the Mohicans(最后的莫希干人);The Pathfinder(探路者);The Pioneers(拓荒者);The Prairie(草原)----Transcendentalism and Symbolic Representation Ralph Waldo Emerson(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the most representative Transcendentalist---p88Nature;The American Scholar Henry David Thoreau(亨利·戴维·梭罗): WaldenThe essay “Civil Disobedience”----Interrogation Innocence Nathaniel Hawthorne(纳撒尼尔·霍桑): The Scarlet Letter---the first great American novel Herman Melville(赫尔曼·梅尔维尔): Moby-Dick(白鲸)Edgar Allan Poe(爱伦·坡)---p114----Whitman and Dickinson Walt Whitman(沃尔特·惠特曼): Leaves of Grass(草叶集)Emily Dickinson---p127----A House Divided: Writing against slavery Harriet Beecher Stowe: Uncle Tom’s Cabin(汤姆叔叔的小屋)Frederick Douglass: Narrative of the Life of Frederick Douglass, an American Slave——American Realism----Regional and Local color writings Mark Twain(马克·吐温)---the greatest humorist in the 19th C The Gilded Age(镀金时代)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Henry James---p155----Literary Naturalism Stephen Crane: Maggie;The Red Badge of Courage----women writing in the women question Kate Chopin: The Awakening(觉醒)---p176——American Modernism----The evolution of modernism Willa Cather(薇拉·凯瑟)---p203----American modernism in Europe Ezra Pound(埃兹拉·庞德): Cantos(诗章);Personae(人物)----Modern fiction between the wars William Faulkner(威廉·弗克那): The Sound and the Fury(喧嚣与骚动)Light in August(八月之光)Go down, MosesHe won the Nobel Prize in 1949---p225 Ernest Hemingway(海明威): The Old Man and Sea(老人与海)The Sun Also Rises(太阳照样升起)He won the Nobel Prize in 1954---p234 F.Scott Fitzgerald(弗·斯哥特·菲茨杰拉德): The Great Gatsby(了不起的盖茨比);Tender is the Night(夜色温柔)----Modern American Poetry T.S.Eliot(艾略特)---p247 William Carols Williams(威廉姆斯): The Red Wheelbarrow(手推车)PatersonE.E.Cummings(肯明斯): Him;Santa Claus;A Morality----African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modernism JeanToomer(图默): Cane(公民凯恩)Langston Hughes(兰斯顿·休斯): The Negro Speaks of RiversZora Neale Hurston(佐拉·尼尔·赫斯顿): Their Eyes Were Watching God(他们在观望上帝)Richard Wright(理查德·赖特): Native Son(土生子)Invisible Man(隐形人)The Man Who Lived Underground——American literature diversified: From 1945to the 21 C----literature diversified under new conditions Existentialism---p272 Postmodernism---p273----American theatre: Three major playwrightsstEugene O’Neill(尤金·奥尼尔)---American’s f irst dramatist of world statureHe won four Pulitzer prizes, and won the Nobel Prize in1936.Tennessee Williams(田纳西·威廉姆斯):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欲望号街车);Glass Menagerie(玻璃动物园)Arthur Miller(阿瑟·米勒): Death of a Salesman(推销员之死)The Crucible----Major fiction writers: 1945 till 1960s Saul Bellow---a leading novelist in post-World WarⅡAmerica He won the Nobel Prize in 1976.----Poetic tendencies since 1945 Allen Ginsberg---p322----Contemporary multiethnic literatureAfrican American, Asian American, Native American, Latino literature Toni Morrison---contemporary African American novelistWinner of the 1993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Maxine Hong Kingston---Asian American novelist---p343 Amy Tan---Asian American novelistThe Joy Luck Club---p345第三篇:中国古代重要的作家及其作品中国古代作家作品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诗》,儒家列为经典之一,故称《诗经》。
秦汉文学
2、 汉代乐府民歌的保存:《鼓吹 曲辞》、《相和歌辞》、《杂曲歌 辞》、《杂歌谣辞》
史上最快最全的网络文档批量下载、 上传、处理,尽在: /
史上最快最全的网络文档批量下载、 上传、处理,尽在: / 8
三、《乐府诗集》
1、 分类。 1)、郊庙歌辞 祭祀所用,祀天地、太庙、明堂、 藉田、社稷。 2)、燕射歌辞 宴会所用。 3)、鼓吹曲辞 用短箫饶鼓的军乐。 4)、横吹曲辞 用鼓角在马上吹奏的军乐。 5)、相和歌辞 用丝竹相和,都是汉时的街陌讴谣。 6)、清商曲辞 源出于相和三调(平调、清调、瑟 调),皆古调及魏曹操、曹丕、曹叡 所作。
史上最快最全的网络文档批量下载、 上传、处理,尽在: /
21
二、文人五言诗的产生与发展
1、 东汉班固《咏史》是文人五言诗的初学 之作。《诗品序》:“东京二百载中,惟有 班固《咏史》,质木无文。” 2、 辛延年《羽林郎》、宋子侯《董娇娆》 的出现,表明东汉中期文人在学习乐府民歌 方面,技巧已相当成熟。 《羽林郎》与《陌上桑》的比较。 3、 东汉末年,五言诗艺术进入了黄金时代。
史上最快最全的网络文档批量下载、 上传、处理,尽在: / 3
(二)、统一的汉王朝
刘邦建立西汉王朝。 西汉经济文化的繁荣。《汉书·食货志》:“至武帝 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 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钜 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 积于外,腐败不可食。”《隋书·经籍志》:“武帝 置太史公,命天下计书。先上太史,副上丞相,开 献书之路,置写书之官。外有太常、太史、博士之 藏,内有延阁、广内、秘室之府。”罢黜百家,独 尊儒术。 汉末年农民起义,东汉政权建立。 今古文经学之争。汉末统治危机,社会动荡。
秦汉文学史(正)
府旧题而只是仿照乐府诗 的某种特点写作的诗,被 称为“新乐府”。
5、宋元以后,“乐府”
又用作词、曲的别称。
据《汉书· 艺文志》记载,当
时乐府所采集的民歌有138篇,
现仅存40多篇,大部分收在宋人
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中。
二、乐府的收集与分类
两汉乐府主要在郊庙歌辞、鼓 吹曲辞、相和歌辞、杂歌谣辞中 ,而相和歌辞数量最多。
2、《吕氏春秋》的文学特色
有的文章短小精悍,平实
畅达,说理叙事生动,是散文
的优秀之作。
寓言也是其突出的艺术特
色之一。全书共有寓言二百多
则,多取材于上古神话传说和
故事,在我国寓言史上有重要 地位。
秦相吕不韦画像
如以 《刻舟求剑》 说明“时已徙矣,而
法不徙,以为治,岂不难哉”的道理: •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 坠于水,遽契其舟,曰:
据闻一多先生考证, 龙以蛇身为主体,“接受 了兽类的四角,马的毛,
鬣的尾,鹿的脚,狗的爪,
鱼的鳞和须”,是各种动
物的混合体。
龙 袍
陕西秦始皇陵
秦兵马俑
一、《吕氏春秋》
1、《吕氏春秋》的成书过程
及体例
是秦丞相吕不韦门客的集体
著作,以儒学为中心,兼收先 秦各家学说,内容以政治为主, 涉及广泛,故一向列为杂家。 《吕氏春秋》的出现,标志着先秦诸子文化 的结束和秦国大一统文化的到来。
的句式和散形的句式兼用;③主客问答式。 • 代表作家:司马相如、杨雄、班固、张衡等,
并称“汉赋四大家”。基本上为宫廷统治者服
务。
• 张衡的《归田赋》首开抒情小赋先声。
• 另一类作品:贾谊《鹏鸟 赋》、赵壹《刺世疾邪赋》 等,抒发对政治的不满, 是较有价值的抒情小赋。 汉赋主要缺陷:
中国古代文学教案秦汉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教案-秦汉文学第一章:秦汉文学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秦汉文学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2. 掌握秦汉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家和作品。
3. 理解秦汉文学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影响。
教学内容:1. 秦汉文学的历史背景:秦朝的统一和汉朝的繁荣。
2. 秦汉文学的特点:现实主义精神的兴起,文学形式的多样化。
3. 秦汉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家:屈原、司马迁、班固等。
4. 秦汉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品:《离骚》、《史记》、《汉书》等。
5. 秦汉文学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影响:奠定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基础,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文学作品,了解秦汉文学的特点和风格。
2. 通过分析屈原、司马迁、班固等作家的生平和创作,加深学生对秦汉作家的理解。
3. 组织学生讨论秦汉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促进学生对秦汉文学的深入思考。
第二章:屈原与楚辞教学目标:1. 了解屈原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掌握《离骚》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3. 理解屈原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教学内容:1. 屈原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楚国的衰落和屈原的政治遭遇。
2. 《离骚》的主要内容:表达了屈原的忧国忧民之心和追求理想的精神。
3. 《离骚》的艺术特色: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4. 屈原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浪漫主义传统。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离骚》,理解其内容和主题。
2. 分析《离骚》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欣赏其艺术魅力。
3. 通过对比分析,探讨屈原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第三章:司马迁与史记教学目标:1. 了解司马迁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掌握《史记》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3. 理解《史记》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教学内容:1. 司马迁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
2. 《史记》的主要内容: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
3. 《史记》的特点:真实、客观、生动地描绘了历史人物和事件。
4. 《史记》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
中国古代文学史秦汉文学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秦汉文学知识点整理一、秦汉文学的背景1. 秦汉政治背景•始皇统一中国,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解放农民,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度•秦朝灭亡后,刘邦建立了汉朝2. 秦汉社会经济背景•封建制度逐渐确立,社会等级分明•农业生产繁荣,手工业发展迅速•商业交流频繁,市场经济初步形成二、秦汉文学的特点1. 国家文化政策•秦朝提倡儒家思想,严禁其他学派•汉朝兴起,兼容并蓄各种文化流派2. 文学风格多样•豪放派:描写爱情、英雄壮志的作品多见•史诗派:反映历史事件和个人英雄事迹的史诗广泛流传•诗词派:对自然景物、人生哲理等进行抒发的诗词广泛传播3. 文人士大夫的地位•秦朝文化人地位低下,儒家思想受到打压•汉朝文人士大夫崛起,文化繁荣兴盛三、秦汉文学的主要作品1. 史书•《史记》:司马迁的代表作,有“史家之绝唱”之称•《汉书》:班固的著作,是中国历史书写的另一部重要作品2. 乐府文学•乐府诗:用以演唱的民间歌曲,描写爱情、战争、田园生活等•代表作品:《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等3. 诗词•秦朝:以《九歌》为代表,描绘神话传说和爱情故事•汉朝:诸葛亮的《桃园三结义》、曹操的《短歌行》等4. 鸿篇巨著•《鸿门宴》:描写刘邦和项羽的鸿门宴历史事件•《红楼梦》:清代作品,描绘官宦家族的衰落四、秦汉文学对后世的影响1. 文化传承•秦汉文学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后世文学的重要源泉•秦汉文学的经典作品广为流传,并影响了后来的文学创作风格和题材2. 文学思想的传承•秦汉时期的文学思想以儒家为主,对后世文化思潮产生了重要影响•秦汉文学中诗词抒发人生哲理的风格,影响了后世文学创作的观念3. 文化交流•秦汉时期,中国与西域、南洋等地区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这种文化交流推动了汉字的传播和汉文化的发展,对世界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五、小结秦汉文学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时期,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多样的文学风格,使得秦汉文学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编秦汉文学
• 《长门赋》
登兰台而遥望兮,神怳怳(音晃)而外淫。浮云郁 而四塞兮,天窈窈而昼阴。雷殷殷而响起兮,声象 君之车音。飘风回而起闺兮,举帷幄之襜(音掺) 襜。
日黄昏而望绝兮,怅独托于空堂。悬明月以自照兮,徂 清夜于洞房。援雅琴以变调兮,奏愁思之不可长。
左右悲而垂泪兮,涕流离而从横。舒息悒而增欷兮, 蹝履起而彷徨。揄长袂以自翳兮,数昔日之諐(音千)殃。
无面目之可显兮,遂颓思而就床。抟芬若以为枕兮, 席荃兰而茞香。忽寝寐而梦想兮,魄若君之在旁。惕寤觉 而无见兮,魂迋迋若有亡。
3、抒情小赋 产生并盛行于东汉中期和后期。在内容上侧重于咏
物和抒情,篇幅短小精悍,不用问答体,句式多样, 文辞清丽,多用韵语 。 张衡的《归田赋》首开抒情小赋的先河。 弥衡的《鹦鹉赋》 赵壹的《刺世嫉邪赋》
(二)作家群体、文化学术由藩国向宫廷集中,文学 成为“润色鸿业”与娱乐宫廷的重要工具。
(三)文学的浪漫性与经学的虚幻性。
(四)作家关注社会与人生,文学创作与社会历史共振,文学呈 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苞括宇宙、总揽天人、贯通古今的艺术追求。
司马相如说: “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揽人物。”
李商隐《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 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2、贾谊的创作 第一类:专题政论文。他的政论散文代表了汉初政论
散文的最高成就。代表作是《过秦论》三篇。 第二类:针对具体问题而写的疏牍文。代表作是《陈
政事疏》、《论积贮疏》。 第三类:杂论
二、刘安与《淮南子》
赋是我国文学中较早自觉的一种重要文体。 其形式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内容侧重叙事 状物,兼具抒情说理功能。
二、汉赋的渊源
【精品】中国古代文学先秦秦汉部分
【关键字】精品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诗经》一、《诗经》P8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本称为《诗》或《诗三百》,汉代以后才尊为“经”。
它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余年间的诗歌共305篇。
包括《国风》(分为十五国风)160篇;《雅》分《小雅》74篇和《大雅》31篇,《颂》(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
2、《诗经》中的风、雅、颂的分类依据及意义。
P82依据:音乐的不同。
风,指各地具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土风歌谣;雅,正声,朝廷的音乐。
颂: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三、《诗经》的收集和编订:P82采诗说——民间采集献诗说——诸侯之乐献给天子“献诗”的说法较早产生于先秦时期。
删诗说关于《诗经》的编订,汉代有“孔子删诗”的说法,最早提出此说的是司马迁。
四、诗经在先秦时的作用:P831、各种典礼仪式的一部分;2、娱乐;3、表达对社会和政治问题的看法;4、作为教育的课本(美化语言;具有政治、道德意义)。
五、汉代传授《诗经》的有四家P85,即:鲁人申培,齐人辕固,燕人韩婴,赵人毛亨、毛苌。
或取其国名,或取其姓氏,而称为鲁、齐、韩、毛四家诗。
(齐、鲁、韩为今文经学,官方承认学派;毛诗是古文经学,民间学派)今天我们看到的《诗经》是毛诗。
六、最早明确地在分类意义上指谓《诗经》的风、雅、颂,大概是战国末期的荀子。
七、《诗经》可分为社会政治诗、情爱诗、史诗和农事诗。
八、简析社会政治诗。
1、下层人民挟击政治的诗。
①揭露宫闱丑行的诗,如《邶风·新台》②对于贵族统治者的荒淫无耻,予以严厉批判的诗,如《风·相鼠》③反映当时繁重的徭役给人民带来的苦难的诗,如《邶风·击鼓》④直接描写征夫对徭役的痛苦体验。
《风·东山》⑤对剥削现象表示不满的诗,如《魏风·伐檀》。
2、官吏对政治表示不满的诗。
①从自身的体会入笔,抱怨劳逸不均。
如《邶风北门》。
②抒发忧国忧民的心情或直斥高层统治者的错庸无道,如《小雅》中的《正月》。
古代文学史,第二编 秦汉文学总结
第一章秦汉散文散体赋:也叫大赋,汉初形成,汉武帝至东汉中期最盛。
它是汉赋的主要代表,居于主流地位。
以写帝王贵族生活为主,既讽且劝,曲终奏雅,客主首引,韵、散结合。
“劝百讽一”:语出西汉末扬雄的《法言》。
“劝”是鼓励的意思,“讽”即讽谏。
其意是说赋中鼓励的成分过多,淹没了篇末的讽谏主旨,本末倒置,结果欲讽反劝,适得其反,助长了帝王的奢侈心理。
这是扬雄对汉大赋的批评。
汉赋四大家:指汉代以创作大赋出名的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简述汉大赋的成因及特点。
汉大赋的成因有多种因素:(1)春秋以来思维的精细化、“渐尚骋辞”的语言自觉、追求大、全、气势力量的审美意识,汉帝国的强盛和汉代帝王、藩侯的爱好提倡。
(2)《诗经》、《楚辞》、先秦诸子散文尤其是纵横家说辞、俳优讽谏之语等,都给汉大赋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营养。
汉大赋的特点(1)篇幅长,宏大,一般都在千字以上。
(2)善于用铺陈、夸张的手法。
(4)主旨则既美且刺。
其效果往往是“劝百讽一”。
(5)多采用主客问答式,序和结尾一般用散文,正文以韵文为主。
概述《谏逐客书》的主要特点:1.。
结构严密。
2.文章罗列众多事实,极力铺陈,颇具纵横家法。
简述贾谊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1.拒实设论,理直气壮,深情恳切,如《治安策》开头即说:“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三。
”2.文章铺饰排比,渲染淋漓,深得先秦纵横家说辞的风神。
如《论积贮疏》是贾谊散文中的名篇。
简述《过秦论》的内容和艺术特点分上、中、下三篇,基本内容是指斥秦始皇、秦二世和子婴的过失,分析秦灭亡之因在于不行仁义。
文中又多设伏笔和照应,多用排比、对偶和比喻,逻辑严密,结构严谨,雄辩滔滔,感情充沛,气势磅礴,文辞富丽,既有纵横家的余风,又有汉代散文句式趋向骈偶的文辞之美的新特点。
谈谈汉赋的分类及其发展概况。
汉赋是汉代文学的代表,可分为骚赋、大赋和小赋三类.汉赋的发展,可分三个阶段看:第一个阶段是从汉初到武帝即位。
秦汉文学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吊屈原赋》
谊为长沙王太傅,既以谪去,意不自得;及度湘水,为赋以吊屈原。屈原, 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其终篇曰:“已矣哉!国无人兮, 莫我知也。”遂自投汨罗而死。谊追伤之,因自喻,其辞曰: 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造讬湘流兮,敬吊先生; 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呜呼哀哉!逢时不祥。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 阘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世谓随、夷为溷兮, 谓跖、蹻为廉;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铦。吁嗟默默,生之无故兮;斡弃 周鼎,宝康瓠兮。腾驾罢牛,骖蹇驴兮;骥垂两耳,服盐车兮。章甫荐 履,渐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独离此咎兮。 讯曰:已矣!国其莫我知兮,独壹郁其谁语?凤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 远去。袭九渊之神龙兮,深潜以自珍;偭miǎn蟂獭xiāotǎ以隐处兮,夫 岂从虾há与蛭蟥?所贵圣人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藏;使骐骥可得系而 羁兮,岂云异夫犬羊?般纷纷其离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历九州而其 君兮,何必怀此都也?凤凰翔于千仞兮,览德辉而下之;见细德之险徵 兮,遥曾击而去之。彼寻常之污渎兮,岂能容夫吞舟之巨鱼?横江湖之 鳣zhān鲸兮,固将制于蝼蚁。
二、汉代辞赋的发展演变历程 第一阶段,从西汉开国至武帝初年,是汉赋的形成期。这一时期 的辞赋呈现着由楚辞向汉赋过渡的形态,并最终确立了汉大赋这 种新体赋的形式。代表作家有 第二阶段,从武帝初年至东汉中叶,是汉赋的全盛时期。这一时 期以新体赋即汉大赋的创作为主流,并达到了完全成熟和极度兴 盛的境地。武帝、宣帝之时是汉赋创作的鼎盛时期,西汉末年以 降则出现了创作中的模拟风气。形成了劝百讽一,润色鸿业, “铺采摛文,体物写志”(刘勰《文心雕龙· 诠赋》)的内容和 艺术上的特点。代表作家有司马相如、扬雄、班固。 第三阶段,从东汉中叶至东汉末,是汉赋的转变期。这一时期汉 大赋的创作趋向于衰落,代之而起的是抒情小赋创作的繁荣。张 衡首开其风,其后的重要作家有赵壹、蔡邕、祢衡等。
秦汉文学课件(最新)
三、汉赋的分类
• 汉赋分为骚体赋、散体大赋、和抒情小赋三类。
• 1、骚体赋
• 在内容上继承《楚辞》“怨刺”的传统,抒写贤人 失志,忠奸不分,个人怀才不遇的感情;在形式 上弃散用整,句式整齐,通篇用韵,并且用带 “兮”的句子,大抵保持了《楚辞》于整饬中见 变化,情与辞相宛转的特点。在表现手法上,它 尚铺陈,同时又借用楚辞“香草美人”式的比兴 手法。 • 如贾谊的《吊屈原赋》、《鵩鸟赋》及司马相如 的《长门赋》
• 2,散体大赋
• 第一,体制宏伟,篇幅庞大 • 第二,多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韵文和散文间杂, 铺张排比,文辞瑰丽。 • 第三,在内容上以描写宫苑、游猎、山川、京都 等壮美事物为主,在主题上以宣扬大汉帝国的声 威,对帝王歌功颂德为主,而临近篇末,往往寄 托一些讽喻君主励精图治的意思,古人称之为 “曲终而奏雅”。
司马迁与《史记》
家庭——子承父愿 漫游——奠定基础
灾祸——发愤著书
•
1、学习勤奋,有家学渊源。(率真、自由、
宏大)父亲司马谈在汉武帝时任太史令,学识渊博,
精通文史、天文、历法、诸子之学。司马迁幼而好 学,随父诵读古文。后又师从董仲舒、孔安国。 • “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
• “年十岁,则诵古文” (《太史公自序》)
•
2、广为游历。(飘逸、淳厚、豪迈)“二十而南 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沅湘,北涉汶泗,讲 业齐鲁之都,观夫子遗风……” 跟随武帝出巡,到过四川、 云南等地及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大大丰富了社会历史知识和
生活经验,开阔了胸襟和眼界;也较多了解到国情和民生疾
苦,了解到百姓的思想感情与愿望。这对于《史记》写作有 着重大意义。
巨鹿之战的意义 一.是消灭了秦军主力,奠定了义军胜利的基础。 二.是促成了秦王朝内部的分裂与瓦解(章邯投降、赵高杀二世、 子婴杀赵高)。 三.是转移了秦王朝的注意力,为刘邦从南路长驱直入函谷关创造 了条件。
秦汉文学总结
秦汉文学总结自秦朝的统一中国开始,一直到西汉时期,中国的文学蓬勃发展。
这一时期的文学主要以诗歌和散文为主,其中又以诗歌最为繁茂和多样化。
秦汉时期的文学作为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时期,不仅为后世文学作出了巨大贡献,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来文学的发展。
一、秦汉文学风貌在秦汉时期,文学的创作更加关注社会生活和人的内心体验。
这一时期文学作品中温情的个人感受和纷杂的社会矛盾进行了交织,使得文学更加生动和尖锐。
这种关注社会和人的内心的倾向,在文学史上被称为“秦汉之际特有的‘为心证事’的创作倾向”。
同时,秦汉时期的文学作品还具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和艺术创造力。
诗歌和散文作为文学的两个主要形式,在表现形式上都有了新的发展。
在诗歌方面,不仅有以赋为主的骚体诗出现,而且还有以辞章为主的古体乐府诗盛行。
在散文方面,除了以史书为主的纪传体散文,还有一些以游记、随笔为主的小品散文,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和艺术的魅力。
二、秦汉诗歌秦汉诗歌的发展呈现了多种面貌。
在这一时期的诗歌作品中,以骚体诗和古体乐府诗为主要形式。
骚体诗运用丰美的意象、深远的意境来表达诗人对社会矛盾和人生苦难的思考和反思。
而古体乐府则更多以叙事和抒情为主,通过描绘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来传递作者对情感的表达。
其中,在骚体诗中最为著名的是《陈情表》和《大风歌》。
《陈情表》是汉代名将陈琳上书给刘备的公开状,通过对自己的失意和丧权辱国的感叹,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愤怒。
《大风歌》则是一首赞美自然力量的诗歌,以巧妙的比喻和鲜艳的描写方式,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之情。
在古体乐府诗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木兰诗》和《长歌行》。
《木兰诗》是一首关于军旅生活和女性英勇形象的诗歌,通过描绘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展现了作者对忠孝和女性力量的讴歌。
《长歌行》则是一首以叙事为主的诗歌,通过对长城建设和边疆军民生活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历史和国家的敬仰之情。
三、秦汉散文秦汉时期的散文主要以史书和小品散文为主。
中国文学史第一卷第二编秦汉文学
中国文学史第一卷第二编秦汉文学第一章秦汉散文1淮南子:西汉淮南王刘安与门客集体编著一部的系统论说散文集。
今存《内书》二十一篇,也称《淮南鸿烈》,约完成于武帝即位初。
其编撰的目的是要总结古今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探寻天道、人事的规律,以备帝王之道。
全书以道家思想为主,兼采先秦诸家,文风不拘一格。
它是汉代学者对古代文化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汇集和综合。
2、骚体赋:赋的一种,指体制上模拟楚辞而以赋名篇的作品。
以“兮”字句为主,句式已经散文化。
汉初骚体赋最流行,后世各代皆有创作。
3、散体赋:也叫大赋,汉初形成,汉武帝至东汉中期最盛。
它是汉赋的主要代表,居于主流地位。
以写帝王贵族生活为主,既讽且劝,曲终奏雅,客主首引,韵、散结合。
奠基之作为《七发》、成熟之作为《天子游猎赋》。
4、“劝百讽一”:语出西汉末扬雄的《法言》。
“劝”是鼓励的意思,“讽”即讽谏。
其意是说赋中鼓励的成分过多,淹没了篇末的讽谏主旨,本末倒置,结果欲讽反劝,适得其反,助长了帝王的奢侈心理。
这是扬雄对汉大赋的批评。
5、汉赋四大家:指汉代以创作大赋出名的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
前二人为西汉赋家,后二人是东汉赋家。
概述《谏逐客书》的主要特点。
一.《谏逐客书》以逐客不利于秦的统一为中心,首先铺叙历史上客卿辅助秦国并使之国富兵强的事实,以说明客卿不曾有负于秦;其次叙说秦始皇看重外国的好玩之物,而轻视客卿的事实,论定其重物轻人的错误;最后分析纳客和逐客的利害关系指出逐客非但不利于秦的统一大业,还会使秦国趋于危亡。
结构严密。
二.文章罗列众多事实,极力铺陈,颇具纵横家法。
简述贾谊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一.拒实设论,理直气壮,深情恳切,是贾谊散文的重要特点之一。
如《治安策》开头即说:“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三。
”二.文章铺饰排比,渲染淋漓,深得先秦纵横家说辞的风神。
如《论积贮疏》是贾谊散文中的名篇。
简述晁错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中国古代文学——秦汉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之秦汉文学第一章概述及秦汉散文一、秦汉文学的特点——大·大一统时代·国力强大·文化繁盛·心态昂扬·思想表达上:独尊儒术·历史思考上:大总结·文学表达上:鸿篇巨制·汉文章:政论文发达,现实政治统治的需要;史传文巅峰,历史大总结的需要;汉赋兴盛,文化心理的需要;汉乐府,制礼作乐的需要。
·西汉鸿文:贾谊《过秦论》,晁错《论贵粟疏》《贤良对策》二、秦代文学——秦世不文焚书坑儒,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文化历劫。
秦代文学几乎一片空白,遗留下来的秦文献只是秦始皇巡狩禅时散在泰山、琅琊台等几处的刻石。
1.《吕氏春秋》秦统一前,吕不韦召集门客集体编纂。
由十二式、八览、六论组成,后代简称《吕览》,共20余万字。
《汉志》称它为“杂家”。
文风务实2.李斯(?-公元前208)秦唯一著名散文家。
与韩非是同学,学成入秦,为吕不韦门客,后至秦丞相。
《谏逐客书》议论风发、文采丰富——骈体初祖:排比铺陈,富于文采,趋于骈偶化。
第二章汉赋一、汉赋的兴起与演变(一)汉赋的源起荀子:最早写作赋体作品,并以赋名篇。
屈原:与楚辞有着密切的关系。
先秦散文:铺叙。
(二)汉赋的分期第一时期(高祖-武帝初年):骚体赋·楚辞余绪;贾谊、淮南小山、枚乘。
第二时期(武帝-东汉中叶):散体大赋(又称“汉大赋”);描绘体物(特点);劝百讽一(主题);司马相如、东方朔、王褒、杨雄、班固。
第三时期(东汉中叶后):抒情小赋;抒情咏物(特点);张衡、蔡邕、赵壹、祢衡。
二、著名汉赋作家贾谊:《鵩鸟赋》《吊屈原赋》枚乘:《七发》(散体大赋第一篇)——“七体”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万园之园”大国风范杨雄:《甘泉赋》《羽猎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散体大赋末篇),《归田赋》(抒情小赋首篇)赵壹:《刺世疾邪赋》三、汉赋的特点及影响从内容上说,大赋题材主要局限于宫廷都邑、上层社会生活的描写,供统治者阅读,为歌颂帝王功业和大汉声势。
古代文学史 秦汉编 第一章至第三章_
古代文学史秦汉编第一章至第三章第二编秦汉文学绪论1.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汉代的官学和私学都以儒家经典——五经为主,解读辞赋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对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起到催化作用(诵读辞赋在汉代是一种高雅的活动,是士人文化素养的标志);汉代采用推荐和考试相互结合的办法录用人才,为作家群体的生成提供了许多的机遇;汉代诸侯王、天子和外戚对文人的招纳任用,对广大士人具有很强的号召力,使得他们把文学创作当成博取功名的一种手段,并借助上层贵族的权势而聚集起来;两汉某些文化机构的设立,为稳定已经生成的作家群体发挥了积极地作用(乐府是西汉长期设置的机关,它的职能是搜集各地的歌谣乐曲,同时也组织文人创作诗歌);汉代时断时续的游宦风气,也为作家群体的生成注入了我活力。
2.汉代文学的基本趋势:批判——赞颂——批判的发展道路。
(汉朝经济的繁荣、国力的强盛、疆域的扩展使得当时的作家充满豪迈的情怀就是古往今来、天上人间的万事万物都要置于自己的观照之下,加以艺术地再现;对作品都追求广大的容量、恢弘的气势,欣赏那种士人产崇高感的巨丽之美。
汉代文学的巨丽之美体现的是对大一统帝国辉煌业绩的充分肯定,它的表现对象、领域和范围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
)汉代文人的地位也经历了一个从独立到依附、再到独立的演变过程。
(汉初的枚乘、邹阳等人游食于诸侯之间,为大国上宾,他们来去自由,具有独立的人格,兼有文人和纵横家的品性;从汉武帝开始,朝廷对文人以倡蓄之,侍从文人很大程度上为了迎合天子的口味而创作;东汉后期的文人任性使气,耿介孤傲个性回归到汉初的那种独立的状态。
)西汉文学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而东汉的文学理性的精神日益增强。
3.汉代文学与经学的双向互动:汉代文学与经学的交流是相互的,经学作用于文学,文学也影响经学,二者彼此渗透,双向互动,呈现出许多相似的特征。
汉代文学以铺张扬厉著称与之相映成趣的是汉代经学的繁琐解读习尚;汉代文学具有浪漫性,汉代经学也带有很大的虚幻性,汉代神秘化的经学为浪漫文学提供素材和动力,而神秘化的经学也借鉴了浪漫文学的精神和表现手法;汉代文学重视摹拟,缺少创造性,许多文人不但摹拟前代的作品,而且同时代的文人也是相互的模仿,汉代经学重承袭,前汉重师法,后汉重家法(汉初儒家传授经学,都由口授,数传之后,句读义训互有歧异,乃分为各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 先第一节 概述 一、 先秦文学概述 二、两汉文学概述
一、先秦文学概述
先秦文学是我国古代文学发生发展的最 早阶段,包括秦代以前各个历史时期的文 学, 奠定了我国两千几百年文学发展的坚 实基础。 先秦文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上古歌谣和神 话、《诗经》、先秦散文、楚辞。
董仲舒
(西汉思想家) 董仲舒(前179年―前104 年),汉族,广川郡(今河北省衡水市景 县广川镇大董古庄)人,汉代思想家、哲 学家、政治家、教育家。汉武帝元光元年 (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 儒生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 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 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主张。董仲舒认 为,“道之大原出于天”,自然、人事都 受制于天命,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 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董仲舒的儒家 思想维护了汉武帝的集权统治,为当时社 会政治和经济的稳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面对大辟之刑,慕义而死,虽名节可保, 然书未成,名未立,这一死如九牛亡一毛 ,与蝼蚁之死无异。 想到文王拘于囚室而 推演《周易》,仲尼困厄之时著作《春秋 》,屈原放逐才赋有《离骚》,左丘失明 乃有《国语》,孙膑遭膑脚之刑后修兵法 ,吕不韦被贬属地才有《吕氏春秋》传世 ,韩非被囚秦国,作《说难》和《孤愤》 ,《诗》三百篇,大概都是贤士圣人发泄 愤懑而作。终于,在那个“臧获婢妾犹能 引决”的时代,司马迁毅然选择了以腐刑 赎身死。至此,司马迁背负着父亲穷尽一 生也未能完成的理想,面对极刑而无怯色 。在坚忍与屈辱中,完成那个属于太史公 的使命。
遭受腐刑
汉武帝天汉二年(前99年),武帝想让李陵为出酒泉击匈奴右贤王的贰师 将军李广利护送辎重。李陵谢绝,并自请步兵五千涉单于庭以寡击众,武 帝赞赏李陵的勇气并答应了他。[38] 然而,李陵行至浚稽山时却遭遇匈奴 单于之兵,路博德援兵不到,匈奴之兵却越聚越多,粮尽矢绝之后,李陵 最终降敌。[39] 武帝愤怒,群臣皆声讨李陵的罪过,唯有司马迁说:“李 陵侍奉亲人孝敬,与士人有信,一向怀着报国之心。他只领了五千步兵, 吸引了匈奴全部的力量,杀敌一万多,虽然战败降敌,其功可以抵过,我 看李陵并非真心降敌,他是活下来想找机会回报汉朝的。”[40] 然而,随 着公孙敖迎李陵未功,谎报李陵为匈奴练兵以期反击汉朝之后,武帝族了 李陵家[41] ,而司马迁也以“欲沮贰师,为陵游说”被定为诬罔罪名。诬 罔之罪为大不敬之罪,按律当斩。[42]
司马迁
司马迁
(西汉时期文学家、史学家、 思想家)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 90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 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1] 。中 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 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 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 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 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
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 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 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 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 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 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 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名言
1. 三晋多权变之士,夫言纵横强秦。 2.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3. 貌言华也,圣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 4. 高山仰止,景行行之,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5. 盖锺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何则?士为 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6. 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 人称焉。 7.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8. 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马不必骐骥,要之善 走。 9. 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 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司马迁有一个女儿嫁给杨敞。杨敞在汉昭帝刘弗 陵时期,曾官至宰相。杨敞有两个儿子,也就是 司马迁的女儿给杨家生的两个儿子,大儿子杨忠 ,小儿子杨恽。杨恽自幼聪颖好学,他的母亲把 自己珍藏着的并且深爱着的《史记》,拿出来给 他阅读。杨恽初读此书,便被书中的内容吸引住 了,爱不释手,一字字、一篇篇,非常用心地把 它读完。杨恽成年之后,还把它读了好几遍,每 读一遍总是热泪盈眶,扼腕叹息。在汉宣帝的时 候,杨恽被封为平通侯,这时候他看到当时朝政 清明,想到他的外祖父司马迁这部巨著正是重见 天日的时候,于是上书汉宣帝,把《史记》献了 出来,从此天下人得以共读这部伟大的史著。
《诗经》和《楚辞》耸立起现实主义 和浪漫主义两座巍峨的高峰,史传和诸 子奠定了中国古代散文的优良传统。中 国文学史上的历次诗文革新运动,无不 以先秦诗文作为师法的楷模和品评的标 准,缘于先秦文学自身的特点:创始性 、综合性、实用性和随意性。
二、两汉文学概述
汉代是我国第一个封建盛世,其文化体 现出特有的“大汉气象”。它延续并发展了 曾被秦帝国一时中断的传统礼乐文化,形 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大统一的封建文 化,统一性与综合性成为其最突出的特色。 两汉的主要文学成就包括:汉赋,散文, 诗歌。
早年经历
西汉景、武年间(时间不详),在黄河龙门的一个小康之家中,司马迁 出生了。[1] [2] 司马迁的祖父司马喜在汉文帝诏入栗米受爵位以实边卒 的政策下,用四千石栗米换取了九等五大夫的爵位,因此全家得以免于 徭役。[3]
年幼的司马迁在父亲司马谈的指导下习字读书,十岁时已能阅读诵习古 文《尚书》、《左传》、《国语》、《系本》[4] 等书。汉武帝建元年 间,司马谈到京师长安任太史令一职[5] ,而司马迁则留在龙门老家, 身体力行,持续着耕读放牧的生涯。[1]
思想成就
董仲舒以《公羊春秋
》为依据,将周代以 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 阳、五行学说结合起 来,吸收法家、道家 、阴阳家思想,建立 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 ,成为汉代的官方统 治哲学,对当时社会 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学 、政治、社会、历史 问题,给予了较为系 统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