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测方法——细菌总数测定

合集下载

空气中菌落总数计算公式

空气中菌落总数计算公式

空气中菌落总数计算公式
计算空气中菌落总数的方法有很多,以下是两种常用的方法:
1. 采用平皿沉降法测定空气中菌落总数,计算公式为:细菌数(CFU)/
m3=N×100/A×5/T×1000/10=50000N/AT。

其中,A代表平板面积(cm2),T代表平板暴露时间(min),N代表平板平均菌落数(CFU)。

2. 菌落总数的计算公式为:菌落总数=(检测样品中菌落数量/空气采样量)×(采样时间/采样量)。

其中,检测样品中菌落数量是实验室检测得出的结果,一般使用平板计数法进行测定。

空气采样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采集的空气体积,常用立方米(m³)表示。

采样时间是指进行空气采样的时间,常
用分钟表示。

采样量是指从环境中采集的样品量,常用毫升(mL)表示。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空气细菌总数测定中自然沉降法和撞击法的应用与比较

空气细菌总数测定中自然沉降法和撞击法的应用与比较

空气细菌总数测定中自然沉降法和撞击法的应用与比较摘要:目的:对自然沉降法和撞击法在空气细菌总数测定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

方法:选择酒店室内和室外以及万级实验室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自然沉降法与撞击法来获得三个环境中空气细菌总数情况,对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空气细菌总数的自然沉降发和撞击法测定结果存在正的线性相关关系,在测定灵敏度上,撞击法优于自然沉降法(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撞击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空气中细菌含量情况,但当采样时间较长时,其准确度会下降。

关键词:自然沉降法;撞击法;空气细菌总数;应用效果比较随着人们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对空气环境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细菌等空气微生物的危害得到人们的充分重视,加强空气细菌的检测,对于提高控制质量水平十分重要[1]。

本文就对分别选择了酒店室内和室外以及公司无菌实验室空气环境为研究对象,探讨自然沉降法和撞击法在空气细菌总数测定中的效果,以提高空气细菌检测工作水平,现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实验材料仪器准备,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型号TYK-6型;营养琼脂培养基,批号20131125-00;培养皿,直径9cm。

1.2空气环境采样对象:某酒店室内和室外以及公司万级实验室。

1.3空气细菌总数测定方法1.3.1自然沉降法测定1.3.1.1根据现场大小,选择3~5个采样点(室内面积不足50m2,设置3个采样点;50m2以上的设置5个采样点;采样点按均匀布点原则布置,室内3个采样点设置在室内对角线四等分的3个等分点上,5个采样点的按梅花布点。

)采样高度为1.2~1.5m,距离墙壁不小于1m,避开通风口、通风道等。

1.3.1.2将营养琼脂平板置于采样点处,打开皿盖,分别自然暴露在空气中,时间为5min和10min,盖上皿盖,采样完成。

1.3.1.3将平板倒置放入35℃~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8h后取出,进行菌落计数[4]。

公共场所卫生制度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公共场所卫生制度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公共场所卫生制度-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监测检验方法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监测检验方法GB/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 GB/T 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 GB/T 公共场所茶具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 GB/T 公共场所茶具微生物检验方法大肠菌群测定>>>> GB/T 公共场所毛巾、床上卧具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 GB/T 公共场所毛巾、床上卧具微生物检验方法大肠菌群测定>>>> GB/T 理发用具微生物检验方法大肠菌群测定>>>> GB/T 理发用具微生物检验方法金黄色葡萄球菌测定>>>> GB/T 公共场所拖鞋微生物检验方法霉菌和酵母菌测定>>>> GB/T 游泳池水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 GB/T 游泳池水微生物检验方法大肠菌群测定>>>> GB/T 公共场所浴盆脸(脚)盆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 GB/T 公共场所浴盆脸(脚)盆微生物检验方法大肠菌群测定>>>> GB/T 公共场所空气温度测定方法>>>> GB/T 公共场所空气湿度测定方法>>>> GB/T 公共场所风速测定方法>>>> GB/T 公共场所气压测定方法>>>> GB/T 公共场所气辐射热测定方法>>>> GB/T 公共场所室内新风量测定方法>>>> GB/T 公共场所室内换气率测定方法>>>> GB/T 公共场所采光系数测定方法>>>> GB/T 公共场所照度测定方法>>>> GB/T 公共场所噪声测定方法>>>> GB/T 公共场所空气中一氧化碳测定方法>>>> GB/T 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测定方法>>>> GB/T 公共场所空气中氨测定方法>>>> GB/T 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测定方法>>>> GB/T 公共场所空气中臭氧测定方法>>>> GB/T 游泳水温度测定方法>>>> GB/T 游泳水中尿素测定方法>>>> GB/T 海滨游泳水透明度测定方法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监测检验方法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监测检验方法编辑词条B 添加义项?GB/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 GB/T 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 GB/T 公共场所茶具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 GB/T 公共场所茶具微生物检验方法大肠菌群测定>>>> GB/T 公共场所毛巾、床上卧具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 GB/T 公共场所毛巾、床上卧具微生物检验方法大肠菌群测定>>>> GB/T 理发用具微生物检验方法大肠菌群测定>>>> GB/T 理发用具微生物检验方法金黄色葡萄球菌测定>>>> GB/T 公共场所拖鞋微生物检验方法霉菌和酵母菌测定>>>> GB/T 游泳池水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GB/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 GB/T 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 GB/T 公共场所茶具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 GB/T 公共场所茶具微生物检验方法大肠菌群测定>>>> GB/T 公共场所毛巾、床上卧具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 GB/T 公共场所毛巾、床上卧具微生物检验方法大肠菌群测定>>>> GB/T 理发用具微生物检验方法大肠菌群测定>>>> GB/T 理发用具微生物检验方法金黄色葡萄球菌测定>>>> GB/T 公共场所拖鞋微生物检验方法霉菌和酵母菌测定>>>> GB/T 游泳池水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 GB/T 游泳池水微生物检验方法大肠菌群测定>>>> GB/T 公共场所浴盆脸(脚)盆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 GB/T 公共场所浴盆脸(脚)盆微生物检验方法大肠菌群测定>>>> GB/T 公共场所空气温度测定方法>>>> GB/T 公共场所空气湿度测定方法>>>> GB/T 公共场所风速测定方法>>>> GB/T 公共场所气压测定方法>>>> GB/T 公共场所气辐射热测定方法>>>> GB/T 公共场所室内新风量测定方法>>>> GB/T 公共场所室内换气率测定方法>>>> GB/T 公共场所采光系数测定方法>>>> GB/T 公共场所照度测定方法>>>> GB/T 公共场所噪声测定方法>>>> GB/T 公共场所空气中一氧化碳测定方法>>>> GB/T 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测定方法>>>> GB/T 公共场所空气中氨测定方法>>>> GB/T 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测定方法>>>> GB/T 公共场所空气中臭氧测定方法>>>> GB/T 游泳水温度测定方法>>>> GB/T 游泳水中尿素测定方法>>>> GB/T 海滨游泳水透明度测定方法各类公共场所卫生检验结果汇总表公共场所卫生检验结果汇总报告书编号:榕晋疾控公卫检样品登记号:公卫第页样品名称现场空气质量、公共卫生用品等检验性质监督任务来源《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被检单位检验依据来样方式抽样样品数量检验日期20 年月日报告日期20 年月日来样概况20 年月日晋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派员到该场所进行随机抽样监测。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监测检验方法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监测检验方法

GB/T18204.1-18204.30-2000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查验方法>>>> GB/T18204.1-2000 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查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 GB/T18204.2-2000 公共场所茶具微生物查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 GB/T18204.3-2000 公共场所茶具微生物查验方法大肠菌群测定>>>> GB/T18204.4-2000 公共场所毛巾、床上卧具微生物查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 >>>> GB/T18204.5-2000 公共场所毛巾、床上卧具微生物查验方法大肠菌群测定 >>>> GB/T18204.6-2000 剪发器具微生物查验方法大肠菌群测定>>>> GB/T18204.7-2000 剪发器具微生物查验方法金黄色葡萄球菌测定>>>> GB/T18204.8-2000 公共场所拖鞋微生物查验方法霉菌和酵母菌测定>>>> GB/T18204.9-2000 游泳池水微生物查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 GB/T18204.10-2000 游泳池水微生物查验方法大肠菌群测定18204.11-2000 公共场所浴盆脸 (脚)盆微生物查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 >>>> GB/T18204.12-2000 公共场所浴盆脸 (脚)盆微生物查验方法大肠菌群测定 >>>> GB/T18204.13-2000 公共场所空气温度测定方法>>>> GB/T18204.14-2000 公共场所空气湿度测定方法>>>> GB/T18204.15-2000 公共场所风速测定方法>>>> GB/T18204.16-2000 公共场所气压测定方法>>>> GB/T18204.17-2000 公共场所气辐射热测定方法>>>> GB/T18204.18-2000 公共场所室内新风量测定方法>>>> GB/T18204.19-2000 公共场所室内换气率测定方法>>>> GB/T18204.20-2000 公共场所采光系数测定方法>>>> GB/T18204.21-2000 公共场所照度测定方法18204.22-2000 公共场所噪声测定方法>>>> GB/T18204.23-2000 公共场所空气中一氧化碳测定方法>>>> GB/T18204.24-2000 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测定方法>>>> GB/T18204.25-2000 公共场所空气中氨测定方法>>>> GB/T18204.26-2000 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测定方法>>>> GB/T18204.27-2000 公共场所空气中臭氧测定方法>>>> GB/T18204.28-2000 游泳水温度测定方法>>>> GB/T18204.29-2000 游泳水中尿素测定方法>>>> GB/T18204.30-2000 海滨游泳水透明度测定方法。

空气微生物分析检测实施细则

空气微生物分析检测实施细则

空气微生物分析检测实施细则细菌总数依据标准:GB/T 18204.3-2013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3部分:空气微生物细菌总数撞击法/自然沉降法;HJ/T 167-2004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附录M 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的测定方法撞击法一、撞击法1原理1.1检测方法原理:采用撞击法采集空气微生物,至无菌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再适宜的温湿度下培养出菌落数,通过菌落的数目间接检测出空气中细菌总数。

1.2采样器工作原理FA-1型六级筛孔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模拟人体呼吸道的解剖结构及其空气动力学特征,采用惯用撞击原理,将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生物粒子,按大小等级分别收集在采样介质表面上,然后共培养及做进一步微生物分析,求出空气微生物粒子数量及其大小分布的特征。

2. 检测项目细菌总数3.仪器设备3.1六级筛孔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3.2高压蒸汽灭菌器3.3生化培养箱3.4直径90的平皿。

3.5超净工作台4.六级筛孔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主要参数如下:4.1高压蒸汽灭菌器:日本松下MLS-3781L-PC型高压蒸汽灭菌器,具有4个灭菌及保温程序。

配置灭菌筐 3个,排水管1,沸水桶1个(另配2灭菌桶用于废弃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可实行(115~135)℃,灭菌时长(1~300)min,紧凑设计,占空间小。

语音提示,全自动操作,快速灭菌。

4.2六级筛孔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技术参数4.2.1型号FA-1型,捕获率:≥98%4.2.2捕获粒子范围:第一级>7.0um 孔径1.18mm第二级 4.7-7.0um 孔径0.91mm第三级 3.3-4.7um 孔径0.71mm第四级 2.1-3.3um 孔径0.53mm第五级 1.1-2.1um 孔径0.34mm第六级0.65-1.1um 孔径0.25mm4.2.3采样流量28.3L/min(可调节)4.2.4电源:A V220V 功率:35W4.2.5体积:Φ108mm x 192mm 主机:长230mm x宽145mm x 高170mm5 实验步骤5.1采样平皿的制备5.1.1配置琼脂培养基。

空气细菌培养的采样方法

空气细菌培养的采样方法

1 空气细菌培养的采样方法检测空气细菌总数的细菌培养法平板暴露法。

此法简便,目前大部分医疗单位采用。

在消毒处理后,操作前进行,室内面积≤30m2对角线内、中、外处设3点,内外点布位距墙壁1m处,室内面积>30m2设4角及中央5点,4角的布点部位距墙壁1m处。

基本原理是:空气中细菌等微生物可随尘粒一起下降,在室内各采样点处放好营养琼脂平板,采样高度距地面0.8~1.5m,采样时,将平板盖打开,暴露5min或10min,盖好平板。

将平板置于37℃恒温箱培养48h计算菌落数。

2 细菌数的计算方法细菌总数(cfu/m3=4500N/A×T)式中A=平板面积(cm2) T——平板暴露时间(min) N——平均菌落数(cfu)这个计算公式是根据在面积100cm3的培养基表面,5min内能落下的细菌相当于10L 空气中含的细菌数而推算出来的。

3 空气消毒效果和污染状况的评价空气消毒效果的比较应在消毒前后取样进行培养,如消毒后空气中细菌数明显下降,说明消毒效果好,下面规定适用GB15982——1995规定:Ⅰ类区域细菌总数≤10cfu/m3,并且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Ⅱ类区域细菌总数≤200cfu/m3并且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Ⅲ类区域细菌总数≤500cfu/m3并且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Ⅰ类环境包括层流洁净手术室和层流洁净病房只能采用层流通风才能空气中的微生物减到此标准以下。

Ⅱ类环境包括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洁净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采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或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这类均为有人房间,必须采用对人无毒无害且可连续消毒才能使空气中的微生物减到此标准以下。

Ⅲ类环境包括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室和房间,采用紫外线消毒,化学消毒剂熏蒸或喷雾消毒。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41种主要传染病,其中经空气传播的就有14种,占首位[1]。

公共场所微生物检验结果的报告方式

公共场所微生物检验结果的报告方式

公共场所微生物检验结果的报告方式开展公共场所卫生检测工作,并对其结果进行卫生学评价,出据检验报告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在实行计量认证以后,要求评价和检验结果要严格按照国家卫生标准进行,但笔者在这几年的工作中发现,公共场所微生物检验结果的报告方式不太明确,与《公共场所卫生标准》[1] 的评价方式有所不同,经文献查阅,发现与<关于《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结果报告方式的理解探讨>[2] 也存在着一些分歧。

为此,笔者就《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2000[3] 中微生物结果报告方式结合自己的理解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参考和改进。

1 公共场所空气细菌总数的报告方式1.1 撞击法以cfu/m3报告。

cfu/m3=生长的平均菌落数/空气流量/采样时间×1000,保留整数,数字修约按四舍六入五留双的原则,大于100保留2位有效数字。

报告方式与国家卫生标准相符合。

1.2 自然沉降法以cfu/皿报告。

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求出全部采样点的平均菌落数,有几个算几个,保留整数,数字修约按4舍6入5留双的原则,大于100保留2位有效数字。

报告方式与国家卫生标准相符合。

2 公共场所茶具微生物的报告方式2.1 细菌总数的报告方式以cfu/cm2报告。

cfu/cm2=平均菌落×稀释倍数/50。

国标GB9663-1996中茶具细菌总数的单位与GB/T18204.2-2000中表1用的单位cfu/ml是一致的,而计算公式却是cfu/cm2。

笔者认为是不可以等同的,根据样品的采样方法来看,结果的报告应与采样的面积(S)和体积(V)有关,单以cfu/ml报告不准确,而应以cfu/cm2报告较为妥当。

若所有稀释度均无菌落生长时,按照GB/T18204.2-2000中9.6所述,报告数为<1cfu/ml,若以cfu/cm2报告就必须根据采样面积(S)和体积(V)进行计算,当S=50cm2,V=10ml 时,结果菌落数<1cfu/ cm2;再根据计算公式,当采样面积S=50cm2,采样体积V=10ml时,菌落数也为<1cfu/cm2。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空气微生物细菌总数的测定方法证实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空气微生物细菌总数的测定方法证实

公共场所空气细菌总数的测定一、项目概述依据GBT 18204.3-2013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空气微生物细菌总数的测定撞击法。

公共场所空气中采集的样品,计数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上经35℃~37℃、48 h培养所生长发育的嗜中温性需氧和兼性厌氧菌落的总数。

本部分适用于公共场所空气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二、仪器2.1六级筛孔撞击式微生物采样器。

2.2高压蒸汽灭菌器。

2.3恒温培养箱。

2.4平皿:90 mm。

三、培养基与试剂3.1. 平板计数营养琼脂成分:A 牛肉膏 3gB 蛋白胨 10gC 氯化钠 5gD 琼脂 10~20gE 蒸馏水 1L将上述成分加于蒸馏水中,加热溶解,调节pH值为7.4~7.6,分装于玻璃容器中,121℃高压灭菌20分钟,储藏于冷暗处备用。

3.2. 无菌生理盐水的配制称取8.5g氯化钠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121℃高压灭菌30分钟。

四、采样4.1 采样点:4.1.1室内面积不足50m2的设置3个采样点,50m2以上的设置5个采样点。

4.1.2采样点按均匀布点原则布置,室内3个采样点的设置在室内对角线四等分的3个等分点上,5个采样点的按梅花布点。

4.1.3采样点距离地面高度1.2 m~1.5 m,距离墙壁不小于1m。

4.1.4采样点应避开通风口、通风道等。

4.2 采样环境条件:采样时关闭门窗15 min~30 min,记录室内人员数量、温湿度与天气状况等4.3 采样方法:采样方法:以无菌操作,使用撞击式微生物采样器以28.3 L/min流量采集5min~15 min。

采样器使用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

五、检验步骤将采集细菌后的营养琼脂平皿置35℃~37℃培养48 h,菌落计数。

六、菌落计数及报告方法6.1采样点细菌总数结果计算:菌落计数,记录结果并按稀释比与采气体积换算成CFU/m3(每立方米空气中菌落形成单位)。

6.2一个区域细菌总数测定结杲:一个区域空气中细菌总数的测定结果按该区域全部采样点中细菌总数测定值中的最大值给出。

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

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

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随着人们对公共场所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对公共场所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测也越来越重视。

其中,细菌总数是衡量空气中微生物含量的一项主要指标。

下面将详细介绍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中的细菌总数测定步骤。

1.样品采集首先,确定采样位置。

根据公共场所的具体情况,如是否有空调、通风设备等信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位。

一般来说,可选择通风良好、人员流动频繁的位置进行采样。

然后,采用采样器具进行空气采样。

空气采样器具常用的有空气生物分析仪、洒雾器等。

根据采样器具的具体操作手册,按照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采样,同时注意采样时间和采样量的控制。

2.样品处理采样完成后,将采样器具中的采样物转移到适当的载体(如培养基、液体培养基)中。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载体。

对于空气样品,一般选择液体培养基,如生理盐水。

将采样管中的液体转移到含有生理盐水的试管中。

3.稀释操作将采样物进行稀释,以便于接种和计数。

稀释液的选择可依据之前的实验经验,一般选用营养琼脂或平板培养基。

将采样物中的适量细菌悬浮液取出,用移液管分别转移到不同稀释管中,依次进行系列二次稀释。

每次稀释后,需充分摇匀。

根据之前的实验经验,每一次稀释可选用10倍、100倍、1000倍等稀释倍数。

4.接种和培养将稀释液分别接种到含有固体培养基的平板上,均匀涂布。

然后将接种后的平板培养基放置于恒温培养箱中,选择适宜的培养温度和时间。

一般来说,菌落计数应在培养48小时后进行。

5.计数和结果分析计数时,将培养出的菌落进行清点,并将数量记录下来。

根据菌落的大小、颜色和形态等特征,可初步判断不同菌种的存在情况。

最后,将不同菌种的菌落数量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将细菌总数计算出来。

需要注意的是,在细菌总数测定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如温度、湿度等,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另外,细菌总数的测定结果应与相关标准进行比较,以评估空气中微生物的含量是否符合要求。

总结: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中的细菌总数测定步骤包括样品采集、样品处理、稀释操作、接种和培养、计数和结果分析等。

微生物菌落总数的测定—菌落总数的计数方法

微生物菌落总数的测定—菌落总数的计数方法

混合均匀。

6、 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置36±1℃温
箱内培养48±2h,水产品30±1℃温箱内培养72±3h。

如样品中可能含有在琼脂培养基表面弥漫生
长的菌落时,可在凝固后的琼脂表面覆盖一薄层琼
脂培养基(约4毫升),凝固后培养。
• (二) 菌落记录方法 做平板菌落数记录时,可用肉眼观察,必要
菌落总数的测定
三 、 材料
1、 食品检样 2、 培养基 平板计数培养基,无菌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 3、 其它 无菌培养皿,无菌吸管,电炉、恒温培养箱等。
四、 流程
• 1、检样 • 2、做几个适当倍数的稀释液 • 3、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各1 mL,分别加入
灭菌平皿内 • 4、平皿内倾注15~20 mL琼脂培养基,混匀 • 5、36 ±1℃培养48±2小时或(24±2)小时 • 6、记录稀释倍数和相应的各平板菌落数量 • 7、 计算菌落总数 → 报告
10-4
3.1x106
• 2、若有两个连续稀释度的平板菌落数在适宜
计数范围内时,应以两者比值决定。若其比值小 于2,应报告两者的平均数;若大于等于2,则报 告稀释度较小的菌落数。
试样 稀释度
例次 10-2
10-3
1
380
52

2 均 526
205

3 落 271
60

4
284
152
菌量
10-4 选定计数稀释度 /(个/g 或mL)
菌量
10-4 选定计数稀释度 /(个/g 或mL)
18
10-3
5.2x104
32
10-3,10-4
2.6x105
12

空气中菌落总数测定方法

空气中菌落总数测定方法

空气中菌落总数测定方法空气中菌落总数测定方法是评估环境中微生物污染程度的一种方法。

空气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它们对人类健康和生物环境都具有一定影响。

因此,了解空气中微生物的总数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空气中菌落总数测定方法。

1.培养法:培养法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一种空气中菌落总数测定方法。

该方法依赖于菌落在富营养培养基上的繁殖,通过计数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成单位(CFU)来估计空气中的微生物总数。

常用的培养基有厌氧培养基和好气培养基。

测定步骤大致为:收集空气样本→灭菌并将空气样本传递到培养基上→培养一定时间→用显微镜或裸眼观察菌落的形成(需要进行稀释)→根据菌落数量进行计数。

2.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测定空气中菌落总数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测量菌落中主要的色素如叶绿素等的吸光度来估计菌落的数量。

测定步骤包括:将收集到的空气样本溶解在适当的溶液中→将溶液置于分光光度计中测量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本中菌落的数量。

3.过滤法:过滤法是通过将空气样本通过微孔过滤膜将其中的微生物捕获,在过滤膜上的菌落形成后进行计数。

该方法适用于空气中微生物浓度较低的情况。

测定步骤为:用特制的采样器收集过滤膜→将过滤膜放置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菌落形成后计数。

4.PCR法:PCR法是一种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进行空气中菌落总数测定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提取空气中微生物的DNA并进行PCR扩增,通过计数扩增产物的数量来估计菌落的总数。

PCR法具有快速、灵敏和高效等特点。

综上所述,根据不同的实验条件和需要,可以选择适当的方法来测定空气中菌落的总数。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可以相互验证,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同时,不同方法的选择还需要根据实验室设备和人力资源等因素来考虑,以确保实验的有效进行。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监测检验方法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监测检验方法

GB/T18204.1-18204.30-2000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 GB/T18204.1-2000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 GB/T18204.2-2000公共场所茶具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 GB/T18204.3-2000公共场所茶具微生物检验方法大肠菌群测定>>>> GB/T18204.4-2000公共场所毛巾、床上卧具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 GB/T18204.5-2000公共场所毛巾、床上卧具微生物检验方法大肠菌群测定>>>> GB/T18204.6-2000理发用具微生物检验方法大肠菌群测定>>>> GB/T18204.7-2000理发用具微生物检验方法金黄色葡萄球菌测定>>>> GB/T18204.8-2000公共场所拖鞋微生物检验方法霉菌和酵母菌测定>>>> GB/T18204.9-2000游泳池水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 GB/T18204.10-2000游泳池水微生物检验方法大肠菌群测定18204.11-2000公共场所浴盆脸(脚)盆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 GB/T18204.12-2000公共场所浴盆脸(脚)盆微生物检验方法大肠菌群测定>>>> GB/T18204.13-2000公共场所空气温度测定方法>>>> GB/T18204.14-2000公共场所空气湿度测定方法>>>> GB/T18204.15-2000公共场所风速测定方法>>>> GB/T18204.16-2000公共场所气压测定方法>>>> GB/T18204.17-2000公共场所气辐射热测定方法>>>> GB/T18204.18-2000公共场所室内新风量测定方法>>>> GB/T18204.19-2000公共场所室内换气率测定方法>>>> GB/T18204.20-2000公共场所采光系数测定方法>>>> GB/T18204.21-2000公共场所照度测定方法18204.22-2000公共场所噪声测定方法>>>> GB/T18204.23-2000公共场所空气中一氧化碳测定方法>>>> GB/T18204.24-2000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测定方法>>>> GB/T18204.25-2000公共场所空气中氨测定方法>>>> GB/T18204.26-2000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测定方法>>>> GB/T18204.27-2000公共场所空气中臭氧测定方法>>>> GB/T18204.28-2000游泳水温度测定方法>>>> GB/T18204.29-2000游泳水中尿素测定方法>>>> GB/T18204.30-2000海滨游泳水透明度测定方法。

GBT 18204.4-2013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3部分:空气微生物更改对照

GBT 18204.4-2013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3部分:空气微生物更改对照

6.1
6.2
6.2.1
6.2.2
6.2.3
6.2.4
平皿:Φ 90mm
6.2.5
CO2培养箱:35℃~~37℃。
6.2.6
紫外灯:波长360nm±2nm。
6.2.7
涡旋振荡器。
6.2.8
普通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
6.2.9
Hale Waihona Puke 水浴箱。6.3试剂和培养基
6.3.1
采样吸收液1——GVPC液体培养 基
6.3.1.1 GVPC添加剂成分
检验步骤 将采集真菌后的沙氏 琼脂培养基平皿置28℃培养,逐 日观察并于第5天记录结果。若 真菌数量过多可于第3天计数结 果,并记录培养时间。
4.2.5
结果报告
采样点真菌总数结果计算:菌落 计数,记录结果并按稀释比与采 4.2.5.1 样体积换算成CFU/m³(每立方米 空气中菌落形成单位)。 一个区域真菌总数测定结果:一 个区域空气中真菌总数的测定结 4.2.5.2 果按该区域全部采样点中真菌总 数测定值中的最大值给出。
删除
4.2
新增: 撞击法
4.2.1
新增: 仪器和设备 见3.2.1
4.2.2
新增:培养基
4.2.2.1 新增: 沙氏琼脂培养基成分
新增: 制法将蛋白胨、葡萄糖 溶于蒸馏水中,校正pH为5.5~ 4.2.2.2 6.0,加入琼脂,115℃,15min 灭菌备用。
4.2.3
采样 见3.2.3
4.2.4
4
真菌总数
4.1
营养琼脂培养基
4.1
原理 采用撞击法或自然沉降法 采样、沙氏琼脂培养基培养技术 的方法测定公共场所空气中的真 菌总数。

微生物检测国标

微生物检测国标

微生物检测国标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游泳他水细菌总数的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游泳池水细菌总数的测定。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8204.1一2000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GB/T18204.2一2000公共场所茶具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细菌总数(aerobic Lacterial count):指水样在一定的条件下培养后(如培养基成分和pH、培养的温度和时间以及需氧性质等)l ml检样中所含菌落的总数。

本方法规定的培养条件下所得结果,只包括一群在营养琼脂上生长发育的嗜中温性需氧菌落总数。

4、仪器4.1 三角瓶。

4.2 量筒。

4.3 pH计或精密pH试纸.4.4 高压消毒锅.4.5 试管。

4.6 灭菌平皿:直径9 cm .4.7 灭菌刻度吸管:10mL、2mL、1mL .4.8 酒精灯。

4.9 恒温培养箱。

4.10 放大镜。

5、培养基和试剂5.1 营养琼脂培养基见GB/T18204.1一2000中第4章。

5.2 10 %(m/m)硫代硫酸钠溶液,121℃高压灭菌20min .6、操作步骤6.1 采样瓶的要求和预处理:用于微生物分析的采样瓶要无酸、无碱、无毒的玻璃容器。

采样瓶在灭苗前加人足量的10%(m/m)硫代硫酸钠溶液。

一般情况下125mL的采样瓶加0.1ml,加完后121℃高压灭菌20min。

6.2 用灭菌吸管吸取均匀水样1mL,注人到灭菌平皿内,另取1mL注人另一灭菌平皿内作平行接种.取lmL加到9mL无菌生理盐水中作1 : 10稀释,混匀后取ZmL分别加到两个无菌平皿内,每皿1mL。

6.3 将溶化并冷却至45℃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倾注平皿内,每皿约15mL,另取一个不加样品的平皿作空白对照。

空气中细菌的测定

空气中细菌的测定
(三)仪器
高压蒸气灭菌器
恒温培养箱
玻璃平皿或一次性灭菌平皿,9cm
六级筛孔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
环境卫生学
(四)试剂 营养琼脂培养基 (五)操作方法 布点要求 采样点选择根据采样点面积及环境状况,选择有代表性的位置设置采样点。室内面积不
足50m2的设置1个采样点, 50~200m2的设置2个采样点,200m2以上的设置3~5个采样点。采 样点按均匀布点原则布置,室内1个采样点的设置在中央, 2个采样点的设置在室内对称点上,3 个采样点的设置在室内对角线四等分的3个等分点上,5个采样点的按梅花布点,其他的按均匀布 点原则布置。采样点距离地面高度1.2~1.5m,距离墙壁不小于1m。采样点应避开通风口、通风 道等。 采样器准备 ① 仪器的清洁消毒:根据采样点的洁净要求,对仪器表面进行不同程度的清洁或消毒处理。 ② 采样装置的清洁灭菌:取下采样装置上的盖子和端盖,用酒精棉球火焰灭菌约1min,然后将其
置于储存盒内。同一点应重复采样3次,按上述各步骤进,于恒温培养箱中,37 ℃培养24h后计数菌落数。 菌落计数 计数培养后每皿所生长的菌落数,并求出同一点重复采样的平均菌落数。 空气中细菌总数的计算 根据平皿菌落计数结果,用下列公式换算成每立方米空气中的菌落数,以
移回采样装置上,冷却。
环境卫生学
采样 ① 按仪器说明书操作,将采样时间的旋钮调到选定的采样时间档上。选择直流或交流电源,打开
电源开关,设定好采样时间。 ② 将采样的平皿盖略松开,打开已冷却的端盖,将无菌采样平皿置于采样装置座的平皿托架上,
旋紧端盖。 ③ 按下计时开关,仪器便开始采样和计时,调节流量(28.3L/min),采样5~15min。 ④ 设定的采样时间归零后,仪器自动关机,采样结束。旋开端盖,立即将平皿盖盖上,将平皿倒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细菌总数 自然沉降法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细菌总数 自然沉降法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细菌总数自然沉降法1. 适用范围本方法规定了公共场所空气中细菌总数、真菌总数、β-溶血性链球菌和嗜肺军团菌的现场采样与实验室培养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公共场所空气中细菌总数、真菌总数、β-溶血性链球菌以及嗜肺军团菌的测定,其他场所可参照执行。

注:本方法中同一个指标如果有2个或2个以上检验方法时,可根据技术条件选择使用。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细菌总数公共场所空气中采集的样品,计数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上经35℃〜37℃、48h 培养所生长发育的嗜中温性需氧和兼性厌氧菌落的总数。

2.2 真菌总数公共场所空气中采集的样品,计数在沙氏琼脂培养基上经28℃,5d培养所形成的菌落数。

2.3 β-溶血性链球菌公共场所空气中采集的样品,经35℃〜37℃、24h〜48h培养,在血琼脂平板上形成的典型菌落。

2.4 嗜肺军团菌样品经培养在GVPC琼脂平板上生成典型菌落,并在BCYE琼脂平板上生长而在L-半光氨酸缺失的BCYE琼脂平板上不生长,进一步经生化试验和血清学鉴定确认的菌落。

2.5 撞击法采样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使空气通过狭缝或小孔产生高速气流,从而将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生物采集到营养琼脂平板上,经实验室培养后得到菌落数的测定方法。

2.6 自然沉降法将营养琼脂平板暴露在空气中,微生物根据重力作用自然沉降到平板上,经实验室微生物培养后得到菌落数的测定方法。

3. 细菌总数3.1 原理采用撞击式或自然沉降法采样,营养琼脂培养基培养计数的方法测定公共场所空气中的细菌总数。

3.2 撞击法(省略)3.3自然沉降法3.3.1仪器和设备3.3.1.1高压蒸汽灭菌器3.3.1.2恒温培养箱3.3.1.3平皿:直径90 mm3.3.1.4采样支架3.3.2 培养基3.3.3采样3.3.3.1采样点:见附录A。

3.3.3.2采样环境条件;见3.2.3.2。

3.3.3.3采样方法;将营养琼脂平板置于采样点处,打开皿盖,暴露5min。

(完整版)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测方法——细菌总数测定

(完整版)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测方法——细菌总数测定

空缺中微生物检验方法
菌落总数测定
自然沉降法
1 原理:指直径9cm的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暴露5min,经37℃、48h培养后,计数生长的细菌菌落数的采样检测方法。

2 仪器:
2。

1 高压蒸汽灭菌器
2。

2 恒温培养箱
2.3 冰箱
2。

4 平皿(直径9cm)
2.5 制备培养基用一般设备
3 培养基
3.1 成分:
蛋白胨 10g
牛肉浸膏 3g
氯化钠 5g
琼脂 15~20g
蒸馏水 1000mL
3.2 制法:将上述各成分混合,加热溶解,校正pH至7.4,过滤分装,121℃20min高压灭菌,用自然沉降法时倾注约15mL于灭菌平皿内,制成营养琼脂平板。

4 操作步骤:
4。

1 设置采样点时,应根据现场大小,选择有代表性的位置作为空气细菌检测的采样点。

通常设置5个采样点,即室内墙角对角线交点为一采样点,该点与四墙角对角线的中点为另4个采样
点。

采样高度为1。

2~1。

5m。

采样点应远离墙壁1m以上,应避开空调、门窗等空气流通处。

4。

2 将营养琼脂平板置于采样点处,打开皿盖,暴露5min,盖上皿盖,翻转平板,置36℃±1℃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8h.
4.3 计数每块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球场全部采样点的平均菌落数。

以每平皿菌落数(cfu/皿)报告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缺中微生物检验方法
菌落总数测定
自然沉降法
1 原理:指直径9cm的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暴露5min,经37℃、48h培养后,计数生长的细菌菌落数的采样检测方法。

2 仪器:
2.1 高压蒸汽灭菌器
2.2 恒温培养箱
2.3 冰箱
2.4 平皿(直径9cm)
2.5 制备培养基用一般设备
3 培养基
3.1 成分:
蛋白胨10g
牛肉浸膏3g
氯化钠5g
琼脂15~20g
蒸馏水1000mL
3.2 制法:将上述各成分混合,加热溶解,校正pH至7.4,过滤分装,121℃20min 高压灭菌,用自然沉降法时倾注约15mL于灭菌平皿内,制成营养琼脂平板。

4 操作步骤:
4.1 设置采样点时,应根据现场大小,选择有代表性的位置作为空气细菌检测的采样点。

通常设置5个采样点,即室内墙角对角线交点为一采样点,该点与四墙角对角线的中点为另4个采样点。

采样高度为1.2~1.5m。

采样点应远离墙壁1m 以上,应避开空调、门窗等空气流通处。

4.2 将营养琼脂平板置于采样点处,打开皿盖,暴露5min,盖上皿盖,翻转平板,置36℃±1℃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8h。

4.3 计数每块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球场全部采样点的平均菌落数。

以每平皿菌落数(cfu/皿)报告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