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1)
高二政治学考复习课件: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共18张PPT)
例5、“做蛋糕”与“分蛋糕”是经济社会面临的最基本问 题之一。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分好,“蛋 糕”分得不合理,会影响人们把“蛋糕”做大的积极性。上 述材料要求我们必须 ( )
A.正确处理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关系
B.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C.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D.正确处理发展生产与保障基本生活需要的关系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解) (劳动、资本、技术、管理、土地等生产要素)
例2、小张是一名国有企业的普通员工,他用自己的工资收入购买了 中国工商银行的股票,并用所赚的钱在网上开了一家网店,由于经营 有方,很快就盈利了。材料中小张获得收入的方式依次是 ( ) A.按劳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B.按生产要素分配 银行存款利息收入 按劳分配 C.按劳分配 购买政府债券的利息收入 按生产要素分配 D.按劳分配 购买金融债券的利息收入 非劳动收入
3、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简单运用) (1)原因: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2)怎样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①分配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 度; ②初次分配: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 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 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两个“比重”、两个“同步”)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 段的再分配机制;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 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元提高到480元;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由50元提高到55元。 材料二 2018年国家财政用于铁路投资将保持在8000亿元以上,
(全国通用版)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
下表是某国企软件工程师2017年全年的收入情况(单位:人民币元)
工资 奖金
为某私企软件开发所得
公司股票收益 房租
60 000 40 000
15 000
20 000
5 000
(1)该工程师的按劳分配收入为多少?非劳动收入为多少?
答案 该工程师的按劳分配收入为60 000+40 000=100 000(元),非劳动
2.按劳分配为主体 (1)含义: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 公有制经济 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 社会提供的 劳(包动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 得,少劳少得。
试判断:公有制领域的分配方式都是按劳分配。 提示 错误。公有制领域还可以存在其他分配方式,如按要素分配。
(2)财产性收入与经营性收入 ①财产性收入,指通过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参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活 动所产生的收入。即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不动产 (如房屋、车辆、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 利息、租金、专利收入;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通俗地说,财产性收入就是人们投资理财所获得的收益。 ②经营性收入是指纳税人通过经常性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取得的收益,即 企业在销售货物、提供劳务以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 收入,通常表现为现金流入、其他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B.是按要素分配的体现
C.是我国按劳分配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D.是初次分配中更加注重效率的体现
解析 答案
3.《瞧这一家子》 李家大哥真能干,承包五亩冬枣园。 转让十亩责任田,妻子开了快餐店。 儿子国企技术员,工资奖金照样拿。 炒股还把钱来赚,一家三口忙一年。 挣钱多达一百万,生活和谐又美满。
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章末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教材综合探究 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1.坚持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分配涉及效率和公平。如果把公平理解为人人平均,既不利于 提高 效率 ,也损害了实现社会公平的 物质基础 。如果忽
视公平,分配不公,效率的提高也会失去良好的 环境 ,甚至 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 2.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意义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有利于促进 经济发展 ,又有利 于保持 社会稳定 。
益者是广大劳动人民,用之于民。
1.教材P74“探究问题1”
厂内分配制度对生产效率有何影响?为该厂设计一个最优分配方
案,争取做到效率和公平的统一。 提示:收入分配对效率有重要影响。公平的分配,有利于调动职 工生产积极性,促进效率提高,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因此,
企业在分配上必须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在设计分配方案时,
既要拉开收入差距,以促进效率提高,又要将差距控制在一定范
财富这个“蛋糕”。这是因为(
)。
②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质量和水平 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极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④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
2.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还必须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
制度,把“蛋糕”分好。这是因为(
)。
围内,做到分配的公平,防止收入差距过大,挫伤人们劳动的积 极性。Biblioteka 2.教材P74“探究问题2”
冯村原来的分配吃“大锅饭”,这是不是公平?村党支部开展
“党员致富链”活动,对提高效率、促进公平发挥了什么作用? 提示: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冯村吃
“大锅饭”是平均主义分配,是分配不公的表现。“党员致富链” 可以发挥先富带后富的作用,实现共同富裕,这是提高效率、促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复习用的知识体系填空)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知识点汇总)复习策略1、第7课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有:分配制度,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关系,特别是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高考命题由客观性题型为主转向主观性题型为主,将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和当前的时政热点相结合,在多角度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试题立意看,知识立意较少,能力立意逐渐增多。
本课考查的热点话题是缩小收入差距与社会公平、社会和谐的关系。
为此,高考复习中要关注与此有关的重大政策、重要会议精神,以及与如何实现社会公平有关的一系列热点问题:如中央实行的财政、货币政策;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国富民强的理论等。
2、第8课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有:财政收入、支出的构成,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的作用,依法纳税等。
特别是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财政与宏观调控在历年高考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主观题目主要是体现类与措施类。
体现类主要集中在对财政作用的考查。
措施类主要集中在财政政策上。
选择题相对集中在对财政收支和税收特征及其作用的考查。
本部分考查的热点话题是国家利用财政、税收等经济杠杆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及利用财政和税收等手段调节个人收入,实现社会公平。
2012年高考复习过程中,要多关注我国财政、税收政策的调整与变化;年度财政收支的计划;与财政和税收有关的重大时政热点和社会热点等。
如家电下乡、农村社会保障、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等。
考点一、个人收入的分配一、我国的分配制度(一)是什么: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按劳分配为主体:★是什么:(1)基本内容和要求: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经济中分配的原则。
其基本内容和要求(略)。
注意:按劳分配不等于按劳动要素分配。
(2)表现:①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公有制企业中职工的工资奖金和津贴等;②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职工的工资、奖金和津贴等;③农村集体经济中农民家庭承包经营所得;为什么:(1)原因: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_____;②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_________;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_________ 。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主要知识点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主要知识点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1.按劳分配为主体①.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及其决定因素A.我国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B.决定因素: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③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A.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B.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C.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④按劳分配的作用和意义(1).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B.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
⑤按劳分配在分配方式中的地位由于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因此在我国的分配方式中,按劳分配占据主体地位。
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2. 按生产要素分配①含义: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②具体形式:按劳动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按土地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按技术、信息要素分配等③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这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3.收入分配的公平①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的生活需要。
新2024秋季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财政与税收学案指导》
教学设计:新2024秋季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财政与税收学案指导》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通过本学案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财政与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认同国家通过财政政策和税收制度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的努力。
2.3.科学精神:培养学生运用财政与税收的基本原理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形成科学的经济思维,能够理性看待财政收支、税收调节等经济问题。
4.5.法治意识: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理解税收的法定性,树立依法纳税的意识,认识到逃税、偷税等违法行为的严重性。
6.7.公共参与:鼓励学生关注国家财政政策和税收制度的变化,积极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讨论,为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财政税收体系贡献自己的力量。
8.二、教学重点•财政的作用及其实现方式。
•税收的性质、种类及税收制度的基本原则。
•财政与税收在国民经济中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如何将抽象的财政与税收概念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其更易于理解。
•引导学生理解税收在调节经济、收入分配中的复杂作用机制。
四、教学资源•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教材《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财政与税收》部分。
•多媒体教学课件,包含财政收支图表、税收案例、税收政策解读等。
•相关新闻报道、政策文件、统计数据等辅助材料。
•学案指导材料,包括预习任务、课堂讨论问题、课后思考题等。
五、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法: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自主预习、思考和讨论,激发学习兴趣。
•案例教学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财政与税收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促进思维碰撞和团队协作。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教师系统讲授财政与税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同时留出时间供学生提问和讨论。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展示一段关于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视频或图片,如高速公路、高铁、公立医院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项目的资金来源,引出财政的概念。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1课时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解析】D。本题考查按劳分配的原因、形式的相关知识。 我国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人们劳动的性质 和特点决定了要实行按劳分配。故 D 项正确。A 项说法错误,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 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B、C 两项说 法也错误。只有在公有制经济内部的工资收 入才是按劳分配,
知识点 1 按劳分配为主体
1.我国的分配制度 (1)是什么: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原因: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
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
2.按劳分配 (1)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按 劳分配。
[答案]A
4.老马一家三口 2012 年 3 月份的收入共 12 758 元。老马
在国有企业工作,工资收入 3500 元;妻子在集体企业工作,工
资收入 1400 元;儿子在外资企业工作,工资收入 5800 元,股
租收入 528 元。老马一家 3 月份的非劳动收入有( )
票收入A1.20012元0,0 为元企业提供商品B信.息收10入730300元元。另外还有房
按管理要素分配 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方式
2.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1)原因: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还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 (2)意义: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
分配的制度。 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
思想政治人教版高中必修1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知识点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个人收入的分配、财政与税收)什么是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指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分配方式: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的原因: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2)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要求。
3)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按劳分配的作用:1)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2)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级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发展,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因: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制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作用: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效率、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含义分别是什么?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公平是指收入分配的公平,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效率优先,实质是发展生产力优先,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要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首要目标;兼顾公平,是指社会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知识梳理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一)按劳分配为主体★1、我国个人收入的分配制度及其原因(1)我国个人收入的分配制度我国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我国个人收入的分配制度的必然性(原因)①生产决定分配。
这种分配制度是与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我国水平生产力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呈现多层次性,决定了分配方式的多样性。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特点是决定我国现阶段分配格局的最终原因。
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我国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③这种分配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④这种分配制度直接影响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对加快经济发展和共同富裕起到了促进作用。
★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作用(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按劳分配不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其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特别提示:按劳分配不等于按劳动力要素分配。
前者适用于公有制经济,后者适用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2)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原因)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②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坚持按劳分配的作用(意义)①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的创造性,激发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②是对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高中政治必修1第三单元知识点
⾼中政治必修1第三单元知识点要学好⾼中政治,学完每⼀个单元的时候最好简单做⼀下总结,这样能及时发现⾃⼰不懂的地⽅。
今天⼩编在这给⼤家整理了⾼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必修1第三单元,接下来随着⼩编⼀起来看看吧!⾼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必修1第三单元第三单元收⼊与分配1.收⼊分配的公平问题是什么——收⼊分配公平的含义收⼊分配相对平等。
为什么——收⼊公平的意义对社会: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共同富裕);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经济全⾯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克服市场经济的局限性,防⽌两极分化;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对个⼈:有利于居民⽣活消费⽔平提⾼,扩⼤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提⾼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怎么办——如何解决根本途径:发展经济,提⾼效率,增加收⼊;制度保证:坚持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重要举措:保证居民收⼊在国民收⼊分配中合理⽐重,保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合理⽐重,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政府加强对收⼊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调节过⾼收⼊,取缔⾮法收⼊,最低收⼊,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缩⼩收⼊差距;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提⾼效率的同时更加注重公平;促进就业,完善社会制度,缩⼩收⼊差距,实现公平。
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什么——效率与公平的含义效率:资源节约,社会财富的增加,经济发展;公平:收⼊分配相对平等。
为什么——两者关系效率与公平具有⼀致性。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产⼒、提⾼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
公平是提⾼效率的保证。
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产、提⾼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怎么办——如何处理既要反对平均主义,⼜要防⽌收⼊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要提倡奉献精神;在⿎励⼈们创业致富的同时,提倡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收入与分配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与分配1、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必要性: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其他分配方式包括(个体劳动者按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有哪些?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
分配方式与所有制相适应:公有制(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一定有按劳分配;个体经济一定是按个体劳动者按劳动成果分配;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以按生产要素分配为主;现代公有制经济中往往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4、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什么?P66效率与公平既有一致性又有矛盾性。
一致性表现为:(1)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只有提高经济效率,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才能实现社会公平,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
(2)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只有给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5、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P66 效率优先: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兼顾公平: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1、取得财政收入的渠道有哪些?税(最主要部分)、利、债、费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是什么?P69 经济发展水平(最根本)和分配政策3、财政支出按用途分为哪些内容?经济建设支出(占首位)科教文卫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社会保障支出指国家财政为公民提供的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各种费用4、财政的作用是什么?P74-75(1)集中力量办大事:A促进资源合理配置;B调控经济平稳运行;C促进经济社会发展(2)人民生活有保障:A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障;B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C 实现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第九课征税与纳税1、税收的特征是什么?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个人收入的分配PPT教学课件
按劳分配 公有制
按个体劳动者劳 动成果分配
个体经济
主体
客体 收入形
式
公有制范围内 的职工
个人消费品
个体劳动者
不仅是个人消费 品
工资、奖金 个人的劳动成果
2、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因、意义、具体形式)
①原因: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求健全生产要
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②意义:
(生产要素)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要素所有 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个人)体 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 人才、创造的尊重。(社会)有利于让一切劳 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 于人民。
激发劳动者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 推动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
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体现了劳动者 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有力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历 史:是对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和
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 4、按劳分配的地位:
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 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据主体地位。
③具体形式:按劳动要素分配 按资本要素分配
按土地要素分配 按管理要素分配
按技术、信息要素分配
【知识链接】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表现形式
类别
对应形式
性质
储蓄存款利息、股息、股票转让
按资本要素分配 所得、债券利息、私营企业主的 非劳动收入 税后利润
按土地要素分配 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
企业管理人才凭借管理才能和在 按管理要素分配 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
的 税收: 税收的种类
分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配
7.个人收入的分配 (1)分配制度 生产决定分配 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1、什么是按劳分配?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和意义?按劳分配是指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它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居主体地位。
原因: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②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按劳分配——公有制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等。
意义:①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是分配制度上的伟大变革。
2、在我国主要有哪几种分配方式?①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这种分配方式只存在个体经济中。
如城乡个体工商户的收入;农村承包养殖户的收入等。
②按生产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储蓄所得利息、股票所得股息和分红、债券所得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等);按土地要素分配(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按劳动要素分配(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按技术要素分配(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按管理要素分配(管理者通过股权激励方式获得的股份分红)。
3、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分配方式对效率的影响:如果分配方式合理,则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就会提高效率,促进生产的发展。
反之,则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的发展。
收入分配公平,才能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劳动者的积极性,为生产力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实现共同富裕。
( 必修1)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4.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关于公平与效率的问题 如果说把社会财富比 作一块蛋糕,怎样使我 们把蛋糕做大的问题, 是效率问题,而怎样把 蛋糕分得合理,则是公 平的问题。
做蛋糕与分蛋糕: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效率与公平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 ,公平是提 高效率的 。效率与公平有不一致性。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财富的分配) 一、知识结构
3
4
5
二、知识填空
(一)要求综合运用部分
• 1、财政对国家经济发展有哪些作用?
• 财政就是国家的 和 ,它通过国家 来 实现。 ①国家财政是促进 、改善 的物 质保障;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 的作 用;③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 的作 用。
(二)要求简单运用部分 • 1、我国的多种分配方式有哪些?我国的分配方式 是 。 参与分配的生产要素有 、 、 、 、 。 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重要意义是 。 • 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怎样? 效率与公平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 ,公平是提高效 率的 。效率与公平又具有不一致性。 • 3、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既要提高 又要促进 ;既要反对 ,又要反对收 入 ;既要落实 ,又要提倡 ;在鼓励 人们 的同时,提倡 和 。
2、我国的分配方式
(1)按劳分配分配方式(存在于公有制经济范围内) (2)其它分配方式: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等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容: ①按劳动要素分配,一般是指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
所获得的工资收入。
②按资本要素分配包括:私营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
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红,债券、股票交易收入等
2020年高考政治精选考点专项突破:第03单元 收入与分配(必修一)(含答案解析)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一、单项选择题1.据北京市人社局消息,经市委、市政府批准,从2019年7月1日起,北京市调整月最低工资标准和非全日制职工小时工资标准。
其中,月最低工资标准从2 120元调整到2 200元,增加80元;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确定为24元/小时,非全日制从业人员法定节假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确定为56元/小时。
上调最低工资标准()①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②属于初次分配,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③旨在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的比重④有利于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公平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答案】C【解析】鼓励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①排除;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初次分配,而不是再分配,③排除;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②④符合题意。
2.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未来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预调微调,稳定总需求,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所基于的传导预期是()①加大农业补贴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企业融资规模扩大→社会总供给增加③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增加财政支出→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④降低部分日用品消费税率→社会总需求增加→拉动经济增长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首先可以根据“积极的财政政策”把②(积极的货币政策)排除掉,再把推理不正确的①(不能从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得出农业生产效率高的结论)排除掉。
③是从财政支出的角度分析积极财政政策的影响,④是从财政收入(税收是财政的基本形式)的角度分析积极财政政策的影响,符合题意。
3.某村老李2019年以前在自己承包的10亩土地上经营,年纯收入15 000元;2019年以后,以每亩800元的价格进行土地流转,之后在一家私营企业工作,每月拿到3 000元工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课前预习案[展示考点](1)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用;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效率与公平: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提高效率促进公平一.填空:(一)我国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是什么:。
(2)为什么:①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必然实行的分配制度。
②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就必须坚持;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承认。
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3)按劳分配为主体:①是什么(内容和基本要求):按劳分配是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做了各种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
(如公有制企业中的工资、奖金、津贴等)注意:按劳分配不等于按劳动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适用范围: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存在为前提。
而按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要素)分配,在资本主义社会就普遍实行,它存在于我国的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中,意味着劳动者只是受雇于企业主,他们只能作为劳动要素的提供者参与生产要素分配。
两种收入所体现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不同。
②现阶段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A: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B:意义:①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②激励劳动者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③按劳分配是对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的社会地位。
C: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3、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按生产要素分配①含义: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分配。
②内容: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按劳动要素分配:私营、外资企业中工人的工资等。
按资本要素:私营外资企业中投资者获得的税后利润债权人取得的利息、股息、债券收入等③意义: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对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的尊重。
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但如果调控不当则会导致收入差距拉大)注意区分: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合法的劳动收入包括:,,。
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包括:。
(二)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1、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
①是什么: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的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收入分配公平与有着本质的区别。
★②为什么:第一、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第二、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第三、注重公平,有利于缩小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更好的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③怎么做:(蛋糕做大,蛋糕分好)第一、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是解决社会公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第二、坚持和完善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保证。
第三、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这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第四、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举措。
要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差距较大的问题。
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注意理解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第五、扩大就业,进一步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第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和城市弱势群体的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第七: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特别要发挥财政、税收在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方面的作用。
2、兼顾效率与公平:(1)效率:是指经济生活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表示的程度。
效率的提高意味着。
(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即存在一致性又存在矛盾。
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一方面,。
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可能。
另一方面,。
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②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着矛盾。
(3)怎样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发展经济必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二、自主构建本部分知识体系:三.困惑(把预习中不明白的问题写下来):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课堂学习案课标考纲规定:(1)消费及其类型: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消费结构(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心理;消费行为(3)生产与消费: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2009-2013年全国、山东、江苏试题分布考点2009 2011 2012 201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江苏· 12 2013海南卷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全国新课标·38(1)2013江苏卷提高效率促进公平江苏· 102013天津卷学习过程【旧知复习巩固】【师生共建知识网络】【辨析易混易错】1、按劳分配就是劳动收入,劳动收入就是按劳分配收入。
2、工资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
凡是在公有制基础上进行的分配就是按劳分配。
4、凡是工资收入都是初次分配。
凡税收都是再分配。
5、在我国兼顾公平就要消除收入差距。
6、按劳分配所得、个体劳动者劳动所得、按劳动要素分配所得都属于劳动收入。
7、劳动收入都是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是非合法的。
8、初次分配重效率,再分配重公平。
9、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意味着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提高。
10、按劳分配体现了公平原则,其他分配方式体现了效率原则。
11、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
【重点问题探究】根据下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某村有30亩河滩地,因常发洪水被各承包农户摞荒。
村委会协调将其转包给一养蟹人,农户获得每亩100元补偿款。
养蟹人每年净收益8万元。
合同到期后,农户见有利可图要求收回土地,单农户无养蟹技术,好处无从实现。
经村委会协调,养蟹人每年每亩再补偿100元。
养蟹人之所以让步续约,是因为若不承包,收益为零,现每年只是减少收益3000元。
一年后,农户获得更多的土地补偿并参与蟹场生产,收入增加。
养蟹人与农户关系改善,经营成本下降,且蟹的消费量上升,养蟹人净收益反而增加了1000元。
指标2003年2007年年均增长速度GDP 13.58万亿元25.73万亿元10.8%财政收入 2.17万亿元 5.13万亿元22.6%城镇居民人均8472元13786元9.8% 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2622元4140元 6.8% 人均纯收入材料3:我国政府2008年采取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民生的分量越来越重。
例如,在4万亿元政府投资计划中,2800亿元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400亿元用于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3700亿元用于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等。
(1)结合材料1说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7分)(2)材料2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4分)(3)根据以上材料,从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角度为扩大内需提出你的建议。
(7分)课后巩固案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0·山东·17·中档·4分)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社会更加公正和谐。
”对人民生活的“更有尊严”的理解,正确的是①公民权益的保障更加完善②社会利益的分配更加公平③公民义务的履行更加全面④政府权力的行使更加规范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2.(2010·山东·18·中档·4分)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为了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我们应A 初次分配中解决好效率问题,再分配中解决好公平问题B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格局C 统筹城乡发展,将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农村工作上来D 发挥市场在收入分配中的基础作用,合理拉开收人差距3.(2011·山东·17·中档·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争取农民收入实现更高增幅”是山东省“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
为实现这一目标,要求①提高经济效率,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②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③实行农产品政府定价政策,提高农民收入④增加货币发行量,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4.(2011·高考江苏卷·10·中档·4)图2表示效率与收入差距的关系,横轴x代表收入差距,纵轴y代表效率,原点O表示绝对的平均主义和绝对的低效率。
曲线表示效率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变化的情况。
该图表明①在x1之前,效率与收入差距成反方向变化②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效率会降低③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激励作用,效率将会提高④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有助于保持较高的效率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②④5.有人用拆字法解读“幸福”二字:“幸”字是由土和¥(钱)构成,“福”字包含了农、口、田。
这样看来,“幸福”是指一个温馨和睦的家,有房住、有田耕、有钱花。
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看,要提升人民的幸福程度,应该()①大力增加财政收入②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③满足居民合理住房要求④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6.下列一组图片(图10)表达的共同主题是()图10A 兼顾效率与公平B 统筹区域发展C 统筹城乡发展D 坚持共同富裕7.某科技企业出对科技人员支付工资外,还采取科技成果入股的激励方式,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企业效益不断提高,这说明()①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 ②分配关系的调整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③科技人员的脑力劳动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④科技人员的收入取决于科技成果的实用价值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③④8.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