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认识经济学中的“外部性”概念
外部性名词解释
![外部性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37de551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14.png)
外部性名词解释外部性是指经济活动带来的效益或成本,这些效益或成本不仅仅影响到从事这些活动的个人或团体,还会间接地影响到其他个人或团体,并且这些效益或成本无法通过市场机制充分内部化。
外部性可以分为正面外部性和负面外部性两种。
正面外部性是指经济活动给非直接参与活动的个体带来的好处。
例如,一个人在公共场所播放音乐,虽然他自己享受到了音乐带来的愉悦,但其他人也可以免费听到这些音乐,这样就产生了正面外部性。
正面外部性可以促进社会的福利增加,例如技术创新带来的技术溢出,能够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力。
负面外部性是指经济活动给非直接参与活动的个体带来的成本。
例如,工厂排放废气污染空气,虽然工厂本身在生产过程中获得了经济利益,但周围居民的健康受到了危害,这样就产生了负面外部性。
负面外部性会给社会带来各种问题,例如环境污染、健康问题等,需要通过政府或其他机构进行干预和管理。
外部性的存在常常导致市场的失效,因为市场机制无法充分反映外部性产生的效益或成本。
如果外部性是正面的,市场价格往往低于社会的边际效益,从而导致资源配置不足;如果外部性是负面的,市场价格往往低于社会的边际成本,从而导致资源过度使用。
为了解决外部性问题,政府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
一种常见的措施是通过征税或者补贴来内部化外部性。
比如对于排放污染的工厂征收污染税,或者对于使用清洁能源的企业给予补贴,这样可以使企业的成本或收益与外部性相匹配。
另一种措施是通过法律法规来限制或者规范外部性的产生和影响,例如制定环境保护法律、城市规划政策等。
总之,外部性是指经济活动带来的不直接影响个体或团体的效益或成本,这些效益或成本无法通过市场机制内部化。
外部性的存在常常导致市场失效,需要通过政府干预或其他措施来解决。
解决外部性问题有助于提高社会的效益和福利。
外部性理论及其在治理中的应用
![外部性理论及其在治理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073dd3e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cf.png)
外部性理论及其在治理中的应用外部性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市场交易对不参与交易的第三方产生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中,外部性可能导致资源配置的失真和效益的损失。
理解外部性理论以及在治理中的应用,对于改善资源配置、提高社会福利具有重要意义。
一、外部性的概念和分类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活动对于不直接参与交易的个体或团体所产生的影响。
外部性分为正面外部性和负面外部性两种。
正面外部性意味着交易活动给不参与交易的个体带来积极影响,比如环保技术的发展降低了环境污染,为整个社会带来了益处。
负面外部性则意味着交易活动对不参与交易的个体产生了负面影响,比如工厂排放的废气污染了周边居民的空气质量。
二、外部性的影响和治理需求外部性对市场的资源配置和社会福利产生了影响,从而需要针对外部性进行治理。
以下是外部性的主要影响和治理需求:1. 资源配置失灵:因为市场无法充分考虑外部性的影响,市场交易往往不能实现社会最优资源配置。
比如,企业在决策时往往只会考虑自身成本和利润,而忽视了其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2. 社会福利损失:外部性可能导致社会福利的损失。
负面外部性会使非参与者承担不必要的成本,而正面外部性的利益则无法得到合理补偿。
例如,某个地区的环境污染可能影响到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增加了医疗支出。
3. 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某些情况下,负面外部性可能导致一些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
例如,个人或企业缺乏动力投入环境保护工作,导致环境质量下降,进而对所有人的健康和生活造成威胁。
治理外部性的需求在于最大化社会福利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三、外部性治理的方法为了有效治理外部性,并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财政政策干预: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来纠正外部性产生的扭曲。
例如,对于排放污染物的企业征收环境税,以此来内部化企业的负面外部成本。
通过调整税收和补贴政策,鼓励企业采取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
2. 立法和法规:政府可以通过立法和法规来规范市场行为,以减少负面外部性的产生。
经济学-外部性
![经济学-外部性](https://img.taocdn.com/s3/m/66cff69fc77da26925c5b02c.png)
三.外部性1.外部性的概念•外部性:没有在正常的价格中反映的一个经济活动者对其他活动者的影响。
(一方对另一方的非市场影响)◆正外部性(外部经济):环境保护◆负外部性(外部不经济):污染、寝室中的臭袜子•消费中的外部性与生产中的外部性2.外部性导致市场失灵•市场配置资源有效性的一个假定是经济主体承担自身行为带来的所有成本并享有其创造的所有收益,当这一条件不能满足即存在外部性时,市场失灵(1)负外部性与过量供给QP MRMC p 私人边际成本MC s 社会边际成本Q sQ p实际产量社会最优产量(2)正外部性与供给不足Q P MR s (社会边际收益)MCQ sQ p实际产量社会最优产量MR p (私人边际收益)3.外部性与政府干预以污染为例,有四种办法•征税•最优排放与排污权交易•产权界定•规制(强制手段)(1)征税•称为“庇古税”•原理:征税的实质是加大企业的边际成本,使它等于社会的边际成本,从而降低产量•政府的作用:确定税率,严格征税(2)最优排放与排污权交易•含义:政府确定一个社会最优的排污水平(这个水平是环境自净能力可以承受的),将允许排放的污染量(排污权)分配给每个企业;污染少的企业可以将这个权利转卖出去,污染多的企业可从其他企业手中购买排污权,形成排污权交易市场•原理: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企业都有减少污染的激励,因为可以通过转卖排污权获取收益或者节省购买排污权的资金•政府的作用:确定最优排放量,分配排污权(可以拍卖),严格执行最优排污量(3)产权界定与科斯定理•科斯定理:一旦产权得以配置,市场可以在没有政府直接干预的情况下解决外部性问题(潜在使用者之间的讨价还价将确保有效率的结果)•科斯定理的条件:没有交易成本•举例:房间里吸烟者和不吸烟者的人数相同,为了获得吸烟权,每位吸烟者愿意支付1元;为了使房间空气清新,每位不吸烟者愿意支付2元。
问:◆如果政府规定可以吸烟(将空气的产权赋予吸烟者),结果会怎样?◆如果政府禁止吸烟(将空气的产权赋予不吸烟者),结果又会怎样?科斯定理•产权明确界定能保证有效率的结果出现:◆对整个社会来说,不吸烟获得福利2n,损失福利n,净福利n,反之吸烟的净福利为-n,因此不吸烟为有效率的结果◆如果权利赋予吸烟者,他们有两种选择:(1)利用该权利吸烟,每人的福利1元;(2)放弃吸烟,把权利卖给不吸烟者,最多可获得2元——他们作出第一种选择,放弃吸烟科斯定理◆如果权利赋予不吸烟者,他们有两种选择:(1)不吸烟,每人的福利2元;(2)把吸烟的权利卖给吸烟者,最多可获1元——他们作出第一种选择,保留清新空气的权利,不吸烟◆因此无论将产权给谁,吸烟者和不吸烟者之间的讨价还价都可以得出对全社会来说最有效率的结果——不吸烟科斯定理•科斯定理:没有交易成本时,只要产权界定清晰,就能解决外部性问题•隐含的意思1:产权分配给谁对效率没有影响,但对财富分配有影响科斯定理•隐含的意思2:当交易成本不为零时,最初产权给谁很重要:如果将产权给吸烟者,其中某个人又是个十足的“刁民”——隐藏自己的偏好,非得收很多钱才愿意将放弃吸烟的权利卖给不吸烟者,则不吸烟者不愿购买该权利,放任他吸烟——社会得出没有效率的结果•因此,在实际情形中,交易成本总是存在的,政府应该将产权给予合适的人,才能实现有效率的结果通过产权界定解决外部性问题•解决外部性问题时政府的作用:◆清晰界定产权◆将产权分配给合适的人◆通过公正、透明的司法维护产权神圣不可侵犯通过产权界定解决外部性问题•举例:如果将凌水河的产权赋予大连理工大学,则上游企业排污时我们可以(1)起诉它,要求终止排放(2)允许其污染,但每年要收取一笔费用作为赔偿(3)将凌水河转卖给他们这样可以得出对全社会有效率的结果。
经济学对于市场外部性的解读
![经济学对于市场外部性的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9e8fed9c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65.png)
经济学对于市场外部性的解读市场外部性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市场交易中的一个行为对除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方造成的影响,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这种影响可以是经济的、环境的、社会的等等。
市场外部性的存在会导致市场无法实现完全有效的资源配置,因此需要通过政府干预来解决。
一、市场外部性的分类市场外部性可以分为正面外部性和负面外部性。
正面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活动对第三方产生的积极影响,例如教育的正面外部性表现在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知识水平和劳动力素质,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负面外部性则是指市场交易活动对第三方产生的消极影响,例如工厂污染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健康问题,对整个社会造成了不利影响。
二、市场外部性的成因市场外部性的产生往往是因为市场交易活动无法完全充分考虑到除交易双方之外的其他人的利益。
这可能是因为交易双方无法获得相关信息,或者交易成本过高等原因。
例如,当一个工厂决定进行污染排放时,他们考虑的往往是自身的成本和利益,而不太会考虑到环境和健康问题对其他人的影响。
三、市场外部性的影响市场外部性对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
正面外部性的存在会导致市场无法充分发挥积极影响,因为市场无法将积极的外部性作为交易的一部分来考虑。
负面外部性则会导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环境的破坏,因为市场无法充分考虑到消极的外部性。
四、政府的干预措施为了解决市场外部性带来的问题,政府需要采取干预措施。
其中一个常见的干预手段是征税,通过对负面外部性实施税收,可以使市场交易的成本增加,从而减少负面外部性的产生。
另一个常见的干预手段是补贴,通过对正面外部性提供补贴,可以促进相关活动的发展。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规范市场行为,从而减少外部性的产生。
五、市场外部性的评估与修正为了对市场外部性进行评估和修正,经济学家提出了一种叫做“社会成本—边际效益分析”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市场活动的社会成本和边际效益纳入考虑,来评估市场交易活动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微观经济学视角下的外部性及其应用
![微观经济学视角下的外部性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d1c88ed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87.png)
微观经济学视角下的外部性及其应用外部性,又称外溢效应或外部效应,是指市场交易中经济主体活动所产生的效应不仅对交易双方产生影响,而且对第三方人或非市场参与者也产生影响。
这种影响既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
外部性是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使用微观经济学的视角探讨外部性的概念、特点、分类以及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
一、概念和特点外部性是指市场行为对第三方产生的非直接价格变动,其主要表现为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负面或正面影响。
例如,工厂排放废气污染环境,人们在吸烟时对他人的健康造成威胁等。
此外,外部性通常分为正向外部性和负向外部性。
正向外部性是指市场经济活动对第三方产生的积极影响,例如,教育、研究等;而负向外部性则是指市场经济活动对第三方产生的消极影响,例如大气污染、噪音污染等。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任何市场经济主体(包括个人、家庭、企业、政府)的行为都会以某种方式影响第三方。
如果这种影响可以通过市场机制互相弥补,即交易双方之间的不利影响能被价值体系内部逐渐消除,那么这种影响就是“内部性”。
反之,如果这种影响不互相弥补,那么就是“外部性”。
外部性是指市场机制无法准确反映市场经济主体的价值决策,因为交易双方之间存在其他个人或群体的间接影响。
因此,市场机制无法达成理论最优状态。
这是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外部性的分类在经济学中,外部性可分为三种类型:生产性外部性、消费性外部性、网络外部性。
1. 生产性外部性生产性外部性是指生产者生产商品或服务时,会对第三方产生影响的情况。
例如,某企业污染周围环境,污染会对周围居民的生活产生影响。
2. 消费性外部性消费性外部性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服务时,对第三方产生影响的情况。
例如,人们去迪士尼乐园游玩,他们的欢声笑语会影响到周围居民的休息。
3. 网络外部性网络外部性是指不同市场参与者间构成的网络所产生的外部性。
例如,如果所有人都使用微信,那就会形成一个网络,标准的短信可能会因此失去价值。
2020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经济常识:何为经济学中的外部性
![2020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经济常识:何为经济学中的外部性](https://img.taocdn.com/s3/m/eac0487f4431b90d6d85c74c.png)
公共基础知识经济常识:何为经济学中的外部性外部性又称为外部影响,指某个人或某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对其他人或其他企业造成了受损或受益的情况。
根据定义我们可知,外部性有两个方向,一是受益,另一个是受损,由此我们也将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正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负外部性就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负外部性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
那么外部性这个概念的意义在哪里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外部性的存在造成社会脱离最有效的生产状态,使市场经济体制不能很好的实现其优化资源配置的基本功能。
具体来说:正外部性影响对外带来的好处无法得到回报,社会的边际成本低于私人的边际成本,从而私人厂商的最优产量小于社会的最优产量,具有正外部性的物品供给不足,此时私人收益<社会收益,相反私人成本>社会成本。
举例说明:某人去注射了传染病疫苗,这场消费不仅对于他自己有好处,对他周围的人也有一定的好处,即接触到病毒的传染源减少。
这就是一种正外部性。
再或者建筑精美的写字楼也是一种正外部性,除了能够日常办公使用之外,这座造型美观的建筑,让这个地区的所有人都可以欣赏到这一道风景线,这也是一种正外部性。
与正外部性相反,负外部性对外带来的危害无法进行补偿,在存在负外部性经济的情况下,私人厂商的最优产量大于社会的最优数量,具有负外部性经济的物品供应过多,此时私人收益>社会收益,私人成本<社会成本。
举例说明:某人喜欢晚上搞聚会,每天晚上弄出很大的声响,这个人由于习惯了夜生活,所以并不会对此感到困扰。
可是他的邻居习每天就会被聚会的声响所干扰无法入睡。
在这里搞聚会对于这个邻居就是一种负外部性。
再或者工厂在生产中所排放的污染物,加重了社会治理成本,损害人民的身体健康,那么这里的污染物也是一种负外部性。
通常情况下对外部性的考查题目都比较简单,我们在实际做题过程中只需要分清楚带来好处是正外部性,带来坏处是负外部性就基本足够。
经济学外部性名词解释
![经济学外部性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ef9cecc1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be.png)
经济学外部性名词解释外部性是指一种市场行为所产生的效应,对除主体和主体外其他市场参与者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无法通过市场交易机制来内部化。
外部性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正面外部性和负面外部性。
正面外部性是指市场行为对其他市场参与者产生积极的影响,如教育的正面外部性包括增加社会技能和文化素质,提高整体劳动力素质等。
负面外部性则是指市场行为对其他市场参与者产生负面的影响,如工业污染对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外部性的存在会导致市场失灵,使经济资源无法有效配置。
市场上的供给者或需求者通常没有充分考虑到外部性带来的影响,导致市场价格低于或高于社会最优价格。
在正面外部性中,市场上的供给量低于社会最优水平;而在负面外部性中,市场上的供给量高于社会最优水平。
这种失灵现象被称为外部性问题。
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方式包括内部化和政府干预。
内部化是指通过改变市场机制,使外部性的影响反映在市场价格中。
例如,通过课税来征收污染排放费用,以内部化工业污染的负面影响。
另一种方式是通过产权定义和交易,使外部性成为可以协商和弥补的经济资源。
政府干预是指政府通过法律、法规和政策来调整市场行为,以解决外部性问题。
例如,政府可以设立环境标准和监管机构,限制污染排放和制定安全标准,以减少负面外部性的损害。
外部性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
例如,城市交通拥堵是一种负面外部性,它会导致时间浪费、油耗增加等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政府可以实施拥堵费或者提供公共交通等措施,以内部化这种负面外部性。
外部性问题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是深远的。
解决外部性问题有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社会福利水平,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研究和解决外部性问题对经济学理论和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学原则知识:外部性原则——外部性和市场失灵的影响
![经济学原则知识:外部性原则——外部性和市场失灵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e0615c0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47.png)
经济学原则知识:外部性原则——外部性和市场失灵的影响外部性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某些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影响,未反映在交易双方的成本或收益中。
这些影响可能是正面的,比如某个人的健康和幸福,也可能是负面的,比如污染和噪音。
外部性的存在使得市场的运作出现问题,可能导致市场失灵。
比如,在没有管制的情况下,企业可能会忽略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污染物排放过多,从而使空气、水、土壤等环境受到影响。
这种情况下,市场价格并没有反映出环境污染的成本,这就是负面外部性的存在。
与此类似的还有噪音、交通拥堵等问题。
正面的外部性也存在,例如艺术品的欣赏、教育、医疗服务等。
这些活动对于个人和社会的生产力和福利都有积极的影响,但由于市场机制并不能直接转化为货币或者商品的形式,所以需要政府干预。
市场失灵是外部性存在的一个结果。
在没有管制的情况下,市场竞争会导致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来满足消费者需求,但这种方式并没有充分考虑到企业活动可能造成的外部公共危害。
政府介入,往往会采取税收和市场管制等手段,通过使企业对外部性负责,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
税收是政府调节外部性的重要方式之一。
税收可以通过在生产或者消费过程中征收税收,来使企业和个人承担外部性成本。
以污染为例,政府通过征收排放税、污染费用等方式,增加企业排放成本,从而促使企业在生产决策中充分地考虑到环境成本。
市场管制也是调节市场失灵的一种方式。
政府可以制定标准和规定,来确保市场不会失去对外部性的控制。
比如,环保法规中规定商家必须处理好垃圾和废物,以防止污染。
另外,政府也可以通过政府补贴,对具有正面外部性的企业进行奖励。
外部性的存在导致了市场失灵,政府的干预有助于协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税收、市场管制和政府补贴等方式可以帮助企业和个人对外部性负责,促进市场的正常运行。
而对于引发负面外部性的企业,政府应该加强监管和执法,并引导企业从技术上找到减少污染的方法,同时,也应该鼓励公众积极监督环境污染问题,提高政府和社会的相关维权能力。
经济学外部性名词解释
![经济学外部性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70fed2e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da.png)
经济学外部性名词解释外部性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一个影响经济行为的经济因素并不在行为本身的决策计算中发挥作用,而是在行为的外部给出的。
它指的是当一个个体或一个组织做出一个决定时,不受它自身的控制,但受其他经济要素的影响,这种经济要素就是外部性的概念。
通常,一个人的决策会产生影响其他人,外部性表示的就是这种影响,在机构经济中,外部性的影响会更加明显,比如一个公司过度投资某个产品,而它投资的资金可能是银行拨款,这样就产生了外部性,即对银行而言,它不会主动参与公司的投资决策,但是由于拨款而造成了影响,银行就不得不受到这种影响。
外部性通常分为三种:经济外部性,政治外部性和行为外部性。
经济外部性是指个人或组织的行为会影响经济利益的累积,其中包括开始成本、供求差价和经济外溢效应。
政治外部性是指由政府行政决策或法律政策所带来的影响,它可以通过改变市场环境、定价机制或经济活动的范围来促进经济活动和发展。
行为外部性是指行为者和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的结果,行为者自身的行为可能会影响到其他成员,也可能会因为其他成员的行为而受到影响。
经济外部性又可以进一步分为三类:产出外部性、消费外部性和支付外部性。
产出外部性是指企业在生产环节中发出的污染物和其它副产品可能会引起周围环境的危害,这就是产出外部性。
消费外部性是指一个人消费某种商品会影响其他人的利益,这种影响主要来自于消费者不考虑它对他人的影响,从而使某种商品的最终价格受到了影响。
支付外部性是指一个人支付费用可能会影响其他人的利益,这种影响主要是由于支付者不考虑其他人的利益,从而使某种商品的就价格受到了影响。
外部性在当今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实现经济正常运转,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政府和市场机构在外部性管理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外部性管理具体体现在出台政策、实施行政决策,在促进经济效率的同时,弥补外部性的不足;市场机构的外部性管理则体现在建立奖励机制,引导各个参与者正确对待外部性,即当无法更正外部性时,尽量减少外部性的不良影响。
外部性的含义名词解释
![外部性的含义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884c9941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64.png)
外部性的含义名词解释外部性是一种经济学概念,指的是某个经济决策对除决策者之外的其他人或组织产生的效应。
这些效应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
外部性的存在意味着市场经济中的资源配置不能完全依靠个体间的私人交易来实现效益最大化。
因此,外部性是经济学研究和干预的重要领域之一。
1. 外部性的定义及类型外部性可分为正面外部性和负面外部性。
正面外部性指的是经济决策的正面效应对非决策者产生的积极影响。
比如,一个人在自家前种植美丽的花朵,使得整个社区的环境更美好,增加了其他居民的生活质量。
负面外部性则是指经济决策的负面效应对非决策者产生的不利影响。
例如,一个工厂的废气排放导致附近居民患上呼吸道疾病,增加了他们的医疗费用。
2. 外部性的原因外部性通常是因为经济活动所涉及的效应不易通过市场交易来捕捉和体现。
这可能是因为某些效应的成本或收益无法明确量化,或者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进行交易。
例如,公共卫生措施对整个社会的健康状况产生积极影响,但个人很难准确衡量和转化为经济交易。
此外,外部性还可能是因为市场参与者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决策者无法充分考虑他人的利益。
3. 外部性的影响外部性可对经济体系产生重要的影响。
如果外部性不被纳入决策者的考虑中,资源配置可能无法达到社会效益最大化。
正面外部性可能被低估,导致社会投资不足;负面外部性则可能被高估,导致资源浪费。
外部性还可能导致市场无法自行实现社会公平和效率。
因此,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政府干预是必要的,以修正外部性带来的扭曲。
4. 管理外部性的方法管理外部性可以依靠市场机制或政府行动。
市场机制可通过产权的明确定义和权益的交易来解决外部性问题。
比如,给予花园主人合适的经济奖励,以促使他们继续维护花园,从而创造更多的正面外部效应。
对于无法市场化的外部性,政府可以采取监管措施来约束经济行为。
例如,制定环保法规来限制工厂废气排放,以减少负面外部性对社会造成的危害。
5. 市场失灵与公共产品外部性与另一个重要的经济概念——公共产品有密切关联。
公共经济学6 外部性
![公共经济学6 外部性](https://img.taocdn.com/s3/m/647e2e694a7302768e9939e8.png)
1、关于科斯定理
第
六
章
科斯定理是关于产权安排、交易费用、资源
外 配置效率之间内在联系的定理。定理的基本内涵
部 效
包含在科斯于1960你那发表的《社会成本问题》
应 一文中。 “科斯定理”这一术语是乔治.斯蒂格勒
理 论
在其《价格理论》一书中首先使用的。
对科斯定理不同的经济学家由于理解上的差 异而在表述上并不完全一致,科斯本人又不愿意 对此作出解释,因此该定理一直没有规范的、权 威的表述。
应 正外部性的产品发放相当于外部边际收益数
理
论 量的补贴,使私人边际收益提高到与社会边
际收益相一致的水平。
另一种是对私人边际成本的调整,即针对企 业排污量的减少程度直接给予货币补贴。
第 六
章 (1)概念
政府规制
外
部 效
政府规制(Government Regulation)
应 理
是指政府部门依据有关的法律,通过许
应 并是大企业全面控制原料、生产、销售的各个环
理 论
节,建立垂直结合控制体系的基本手段。
3.混合合并:同时发生水平合并和垂直合并,或
者合并双方或多方是属于没有关联关系产业的企
业。后一种合并,常常发生在某个行业的企业试
图进入利润率较高的另一个行业时,常与企业的
多角化战略相联系。
(2)利益各方协商、谈判
理 。假定5户居民户之间,以及居民户与工厂之间达到某
论 种约定的成本为零,即交易成本为零,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法律规定工厂享有排污权(这就是一种产权规
定),那么,居民户会选择每户出资30美元去共同购
买一个防尘罩安装在工厂的烟囱上,因为相对于每户
拿出50元钱买除尘机,或者自认了75美元的损失来说
外部性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对未参与交易的第三方造成的影响可能是正面的(正外部性)或负面的(负外部性)
![外部性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对未参与交易的第三方造成的影响可能是正面的(正外部性)或负面的(负外部性)](https://img.taocdn.com/s3/m/ace91088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9f.png)
外部性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对未参与交易的第三方造成的影响可能是正面的(正外部性)或负面的(负外部性)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对未参与交易的第三方造成的影响可能是正面的(正外部性)或负面的(负外部性)。
外部性的存在对于经济体系具有重要影响,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和研究。
本文将探讨外部性的概念、分类、对经济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一、外部性的概念和分类外部性指的是市场交易的行为对于未参与交易的第三方所产生的影响。
这种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
正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对第三方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例如教育的正外部性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本;负外部性则是指市场交易对第三方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例如环境污染会影响到附近居民的健康。
二、外部性对经济的影响外部性的存在对经济体系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外部性扩大了经济活动的社会成本或社会收益的范围,使得市场无法准确反映交易的全面影响。
其次,外部性存在时,市场达不到资源的最优配置状态,这也就意味着可能会出现资源过度或不足的问题。
此外,外部性还会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需要政府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三、应对措施:内部化外部性为了应对外部性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内部化外部性,使市场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交易全面影响。
首先,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税收政策来约束污染源,减少负面外部性的产生。
其次,建立合理的产权制度可以为正外部性的创造者提供合理的回报,激励其进一步创造外部性。
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补贴和奖励等手段来鼓励创造正外部性的经济活动。
四、外部性研究的进展对于外部性的研究在经济学领域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经济学家通过案例分析、统计分析、模型构建等方法,深入研究了不同领域中的外部性问题。
例如,教育的正外部性、科技创新的正外部性等都是经济学家们关注的热点。
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对于外部性的理解和应对措施也在不断完善。
总结起来,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对未参与交易的第三方所造成的影响,可以是正面的或负面的。
经济学中的市场失灵和外部性的概念
![经济学中的市场失灵和外部性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31e45baf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68.png)
经济学中的市场失灵和外部性的概念市场失灵和外部性是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揭示了市场经济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本文将对市场失灵和外部性的概念进行深入探讨,并分析其对经济体系的影响。
一、市场失灵的概念及原因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出现偏差或无法有效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状况。
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不完全竞争:当市场中存在垄断或寡头垄断等形式时,市场上的价格和产量无法达到理想的均衡状态,资源无法得到最有效的配置。
2.信息不对称:市场上存在买方和卖方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信息不充分或者失真。
这将导致市场无法实现有效配置资源,使得社会福利无法最大化。
3.外部性:外部性是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将在下面的内容中详细阐述。
二、外部性的概念和分类外部性是指个体的经济行为对于其他个体或社会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正面的(正外部性)或负面的(负外部性)。
外部性的存在使得市场价格无法反映社会成本或效益,从而破坏了市场的有效性。
1.正外部性:当个体的经济活动为其他个体或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时,称之为正外部性。
例如,教育投资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本,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
2.负外部性:当个体的经济活动对其他个体或社会产生负面的影响时,称之为负外部性。
例如,工厂的生产过程可能会排放废气和废水,对环境造成污染,这种污染对社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三、外部性的影响和解决办法外部性的存在对市场经济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包括资源配置的不足、社会福利的减少等。
为了解决外部性带来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政府干预:政府可以通过立法、税收、补贴等手段来解决外部性问题。
例如,对于环境污染,政府可以实施排污许可制度或者对污染企业征收环境税,以内部化环境成本。
2.协商和契约:个体之间可以通过协商和契约来解决外部性问题。
例如,邻居之间可以通过协商达成一致,限制噪音或者解决其他影响。
3.内部化外部性:个体在经济决策中可以主动考虑外部性,并将其纳入计算。
如何理解经济外部性的概念
![如何理解经济外部性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803a540a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62.png)
如何理解经济外部性的概念经济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行为对于与其无直接关系的第三方个体或团体产生的非市场性影响。
这些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
在市场经济中,外部性是一种经济失灵的情况,因为市场无法完全反映非直接参与者的利益和成本。
了解和理解经济外部性的概念对我们理解和分析经济现象以及制定适当的政策至关重要。
一、经济外部性的定义和分类经济外部性即为经济行为所产生的非市场性效应。
它包括正面外部性和负面外部性两种形式。
正面外部性指的是经济行为对第三方产生的积极影响,如教育对社会的知识水平提升的积极效应。
负面外部性则是指经济行为对第三方产生的消极影响,比如工业污染对人们健康和环境的损害。
二、经济外部性的原因和机制经济外部性的产生源于经济行为的相互关联和联动效应。
当个体或企业在进行经济活动时,他们的行为可能对其他个体或企业产生影响,这些影响会在市场交换中无法体现出来。
例如,当一个企业通过增加产出来获得利润时,它所导致的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等负面影响并不会在市场价格中反映出来。
三、经济外部性的影响和后果经济外部性的存在对经济和社会福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后果。
正面外部性的存在可能导致资源的低效配置和市场失灵。
例如,个体或企业可能不会考虑到他们的教育或研发活动所带来的正面效益,从而导致教育和科技创新水平的低下。
负面外部性则会产生社会成本。
例如,环境污染和交通堵塞不仅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还会增加社会的成本,例如治理污染和修缮道路等费用。
四、经济外部性的解决途径和政策为了解决经济外部性所带来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政策和行动。
其中,市场中的潜在外部性可以通过内部化或外部干预来解决。
内部化是指在市场机制中考虑外部性的成本和效益,让个体或企业在其经济行为中充分内化外部性的影响。
外部干预则是指通过政府干预来解决外部性问题,如设立环境税收和产业监管等。
五、经济外部性的应用和案例分析经济外部性的概念和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简述外部性的含义
![简述外部性的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e23c6705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0a.png)
简述外部性的含义外部性概念源于经济学,是社会经济学术语,指的是某人的行为会影响其他人而不受其他人影响的能力。
它也可以被用来形容某物或某种行为对其他人、社会和经济系统影响的程度。
外部性可以有正面的和负面的影响,外部性的存在可以导致市场的不平衡,从而影响到经济的进步。
外部性的基本定义是一个人的行为或活动会对其他人造成潜在的好处或损失,即“行为的影响力不仅受到自身影响,还受到其他人影响”。
外部性可以有正面和负面两种影响,其中,正面效应指某人的行为可以带来有利于其他人的影响作用,而负面效应则表明行为可能会给其他人带来不利影响。
外部性是影响市场经济健康运作的重要因素。
外部性的存在可以让一些具有较大优势的市场参与者获得超额的收益,而对于一些具有劣势的市场参与者,则可能受到恶劣的收益影响。
例如,在一个环境污染的市场中,有一些参与者投入了大量的资源来改善环境的状况,而这些努力并没有得到同等的回报,因为其他参与者也受益于这些努力而不必付出所有的成本。
这就是外部性带来的不平等和不公正。
正面外部性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有助于创造公平、公正和有效的市场经济体系。
比如,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可以带来正面的外部性,因为他们可以提高产品质量,改善资源分配,提升效率等等,从而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
但外部性也面临着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果忽视外部性并不加以管理,就会导致社会和经济市场上的不平衡,从而影响到经济的进步和社会伦理的维护。
例如,某些公司可能会因为投入巨大的资源来提高产品质量得到超额利润,而其他参与者只能获得极少的收益,也可能会导致社会的不公正和不均衡,对经济发展也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外部性的管理非常重要。
应尽可能减少外部性的负面影响,从而实现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秩序。
各种政府政策、法规和监管机构的建立和完善,都是需要用来管控外部性的有效举措。
此外,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和参与到公益活动等,也可以有助于减少和控制外部性的负面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带你认识经济学中的“外部性”概念
经济学讲外部性有两种:一是负外部性。
如某人行为对他人产生了损害而却不予补偿,结果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另一是正外部性。
即某人从事经济活动对他人带来了收益而却不参与分享,于是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
出现这两种情况,经济学家大多认为市场会失灵。
庇古是较早关注外部性的学者之一。
他在1920年出版的《福利经济学》中举过一个例子。
从甲地到乙地,A、B两条公路皆可抵达。
其中A路窄而平坦,行驶快;B路宽而崎岖,行驶慢。
司机为节省时间都愿走A路。
可如此一来,A路经常拥堵。
庇古说,由于每个司机只考虑节约自己的时间而不考虑堵车增加别人的时间,导致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分离,于是市场失灵。
见到A路越堵越严重,有的司机迫不得已改走B路,这样最终会形成一个均衡点:即走A路与走B路耗费的时间相同。
庇古说,既然A、B两路最后耗费的时间相同,政府若一开始就对走A路的司机抽税,让部分司机主动走B路,这样走B路的司机没有损失,而走A路的司机则会受益,但由于走A路需要缴税,总体看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相等。
“公路”的例子今天尽人皆知。
而庇古用这个例子要表达的观点是:但凡存在外部性的地方,市场会失灵,而要弥补市场失灵,就要有政府干预。
可到1924年奈特写文章质疑庇古。
他问:假若政府不收税而让企业对A路拥有特许经营权,企业不也会收费么?奈特这里其实是说:公路不收费并非市场失灵,而是政府缺位所致。
奈特不愧是经济学大师。
如此一问,不仅推翻了庇古“外部性导致市场失灵”的观点,同时也引出了鼎鼎大名的“科斯定理”。
1960年,科斯发表《论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专门研究了怎样将社会成本内化问题。
科斯说:“若交易成本为零,无论产权怎样界定皆不影响经济效率。
”反过来理解:“若交易成本大于零,政府则应根据交易成本高低界定产权,不然就会影响经济效率。
”
科斯用下面的例子作了分析:假定某工厂向外排放废气,如果企业不承担污染环境的社会成本,企业就会肆无忌惮,长此周边居民必与工厂发生冲突,而要协调冲突就会产生交易费用。
对此,之前庇古的办法是对工厂收税,而科斯则主张界定产权。
比如,政府不给企业排污权,而同时将“社会成本”量化为排放指标让企业去市场购买,这样社会成本则可内化为企业成本。
科斯的观点很清楚,当某经济行为存在负外部性时,政府要做的并不是收税,而是要给行为人界定权利。
建学校虽有负外部性,但同时也会拉动周边房产升值,形成正外部性。
综合权衡,只要正外部性足可弥补负外部性,居民就不会反对。
居民不反对,也就不会产生交易费用。
科斯定理说,若交易费用为零,产权界定给谁不重要。
既如此,现在居民与投资商意愿一致,没有交易费用,当然用不着政府界定权利了。
迄今学界为何较少关注或研究正外部性?时下有一种说法,是因为正外部性不会引发社会冲突,所以学界未将此作为研究重点。
不错,具有正外部性的行为能给他人带来收益,的确不会有人反对,但没人反对并不代表这个问题不重要。
正外部性的重要要从另一个角度看。
投资基础设施有正外部性,而投资者不能分享外部收益所以才不投资。
另一可佐证的事实是“PPP”。
所谓PPP,是政府用特许经营授权引导民企投资基础设施的一种模式。
此模式所以成功,就在它能解决社会收益的内化问题。
由此见,当某经济行为存在正外部性时,即便不发生交易成本政府也应发挥作用。
不过政府的作用不是替代市场,而是界定权利,让投资者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相等。
因此,出现负外部性并不是市场失灵,而是由于政府缺位;当存在负外部性且产生较高交易费用时,政府应出面界定产权;若某投资存在正外部性,即便不产生交易费用政府也需为投资者界定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