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创新杯大赛---基础会计说课课件一等奖作品41页PPT
全国说课比赛一等奖ppt课件

最新版整理ppt
36
“不是锤的 打击,是水 的载歌载舞, 使鹅卵石臻 于完美”。
——泰戈尔
最新版整理ppt
37
感谢各位的聆听,谢谢!
A组01号
最新版整理ppt
38
最新版整理ppt
教学活动
学生体验尝试收付款凭证的填制,探究填制方法
最新版整理ppt
25
4 教学过程
——体验探究
设计意图
1、学生在实际操作时,遇到困难,查找资料,相互探讨,合作探究,实现“做中学”。 2、在探究遇到阻碍时,老师有针对性的点拨,实现“做中教”。 3、使稍弱的同学得到了及时的指导,较强的学生也强化了知识,增添了成就感。 4、通过实践成果,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存在的问题,为下一环节做准备。 5、通过分岗实训将理论知识与会计岗位技能对接,体现我校专业课教学改革课程对接
细致,严守岗位职责的工作作风。
——展示点评
最新版整理ppt
31
4 教学过程
——知识总结
教学活动
•知识回顾和总结 •强调重点和难点
设计意图
•梳理本堂课知识,强调重点和难点。
最新版整理ppt
32
4 教学过程
课后巩固过关
批阅
针对性
辅导
最新版整理ppt
33
4 教学过程
作业布置
•完成下一节课《福斯特公司采
长和提升。
知识基础:已经学习了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
学习了会计凭证的填制和会计账簿的
登记及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但
缺乏连贯性的操作实践。 最新版整理ppt
全国“创新杯”财经类说课大赛课件特等奖作品:会计电算化说课课件

1、账簿查询微视频 2、自主学习任务卡 3、准备五个不同的账 套及一份任务卡
学生课前准备
1、学习微视频 2、填写自主学习任务卡 3、复习有关城建税和教育 费附加的计算。
教材分析 教法分析
课前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学法指导 教学过程
3
协作探究解惑
业务能力大比拼
15
20
总结评价
7
教材分析 教法分析 学法指导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教法分析 学法指导 教学过程
1、任务驱动、直观演 示教学方法,降低了 学生学习的难度 2.利用自主探究法,增 强了学生自我学习的 1、受会计岗位的特殊 性和教学资源的限制, 真实企业的实际案例比 较少。 亮点 不足
技能
3.翻转课堂新式教学方 法的运用让提高了大 家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学生展示 回答
教材分析 教法分析 学法指导 教学过程
课前自主学习疑问探讨
各小组成员上台展示难题如何解决。 教师总结该难题的关键点
困惑二:为什么查询现金日记账时,显示请 到日记账中查询?
教师总结: 关键二:查询 日记账必须到 “现金”子系 统中查询,总 账系统无法查 询。
学生展示 回答
教材分析 教法分析 学法指导 教学过程
业务能力大比拼
任务二 深化学习
教材分析 教法分析 学法指导 教学过程
任务二 速度竞技
基础会计说课精品PPT课件

疑为主轴
改变教师“满堂灌”的做法。既 要善于向学生提出问题,又要善 于启发学生提问题。培养学生的 “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大胆质 疑。多问,是创新教学的关键。 通过解答一个个问题,让学生理 解并掌握一个个知识点。
13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 作舟 专业分享,敬请收藏
练为主线
通过“问题”教学,创造生动活泼的 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但作 为教学活动组织者的教师,还应组织 学生多练习,学会运用知识、巩固消 化所学,并在练习中进一步检验教学 效果,这是创新的必要途径。 ←
教材版本
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研究室 主编《基础会计》
2008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4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 作舟 专业分享,敬请收藏
选材章节
第三章
第二节
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法
5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 作舟 专业分享,敬请收藏
地位与作用
1、是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 方法
2、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 等”。(呼应:“有来有往,一个不少”)
3、账户不要求固定分类 4、以“借方金额等于贷方金额”为试算平
衡公式
29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 作舟 专业分享,敬请收藏
(三)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1、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 划分为“借方”、“贷方”及“余额”
的结构和格式 2、专业名词和术
语的理解
←
8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 作舟 专业分享,敬请收藏
第二部分:说教法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突破
9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 作舟 专业分享,敬请收藏
教学方法——“问题式”教学 法
全国“创新杯”财经类说课大赛课件一等奖作品:原始凭证的填制说课课件

第二板块 引入新课 环节二
❖ 环节二:初填练习及小组讨论填写要点
通过三道经济业务题,初填三张原始凭证。 分小组进行讨论:原始凭证是用来干什么的?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有 哪些?怎么填?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想到的说出来。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 学习习惯。通过讨论熟悉原始凭证的内容,了解其填制要求。
第二板块 引入新课 环节三
环节三:点评并总结出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和填写 要求。
通过点评,肯定学生的探究成果。通过简单总结,学生 熟悉填制原始凭证的填制过程,明晰应遵循的填制 要求。
四、过程实施 第三板块
第三板块 实训
继续亲自动手 填写其他原始 凭证(30分钟)
对给定填好 的原始凭证 进行纠错 (10分钟)
➢ 情感目理标解、培养分严析谨能、力细有心的限学习习惯
可增塑强性团强队协,好作奇能心力 重,喜欢动手练习
1 课题内容选择
目标
2 课题意义
设定
3 学情分析
4 教学目标
5 教学重、难点
二、教法选用
教法选用
实物 展示法
视频 演示法
启发 探究法
三、学法探究
1
合作讨论法
2
模拟角色法
四、过程实施
第一板块
目标 设定
教法 选用
板书 设计
过程 实施
说课
Text
学法 探究
Text
敬请各位专家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感谢您提出的宝贵意见!
实物展示
启发探究
合作讨论
四、过程实施 第二板块
第二板块:传授新课(43分钟)
环节一
实物展示 及视频演示 (8分钟)
环节二
会计基础说课稿PPT演示课件

(2)本课程是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考证 课程,可按照考证要求对相关知识点加 以讲解。为学生后续学习取得职业资格 证书打下基础,提高就业能力。
•5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根据专科教学的要求和特点,讲授基本理论以“够用”为 度,突出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主要构建 三大教学模块:
•11
六、教学设计
• 以讲授会计要素—资产为例:
首先抛出问题,一个企业,他有多大规模,他 的经济实力如何,他的家底如何,表现在哪一 方面,资产占用分布在哪些地方?经常看到报 纸网络上登某某富豪旗下拥有多少多少资产? 再比如说一个家庭,拥有居住的房屋,有家具、 家用电器、可能持有股票,国库券,手头有现 金,银行里面有存款,还可能被亲戚朋友借走 了一笔钱,这都是一个家庭的资产。
积极的一面:
主动性强、思维活跃、有主见、喜欢动手操 作
•10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模式:
本课程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为指导原则,采用“理实一体、教、学、做、 评结合”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 教学方法:
讲授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模拟演练法等多种教 学方法
•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实训教学
•14
接下来讲资产的来源,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 投资者投入的,二是向银行等债权人借入的。 引出另外两个会计要素,即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15
在讲资产要素时,以情境导入---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总结为主线,配合采用“启发式”、 “案例教学法”、“图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以启发式为主,引入案例教学,将熟悉的经济 现象带入课堂,将抽象的内容变成生动、具体 的生活实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复杂 的内容清晰化,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中发现、 探究新知,开发学习潜能、提高分析解决问题 的能力。
基础会计说课稿一等奖

基础会计说课稿一等奖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基础会计》。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七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
本次选用的教材是由_____主编、_____出版社出版的《基础会计》。
该教材内容系统全面,结构清晰,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教育的特点。
本教材共分为九个项目,涵盖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通过对本教材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为后续学习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本次授课的对象是_____专业的_____年级学生。
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知识,但对于会计专业知识的了解还比较有限。
学生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还有待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认知水平,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目标。
(2)掌握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和会计科目。
(3)熟练掌握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4)熟悉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的基本内容和编制方法。
2、能力目标(1)能够正确运用借贷记账法进行会计核算。
(2)能够熟练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
(3)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3、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会计专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
(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诚实守信的工作作风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应用。
(2)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的编制和审核。
2、教学难点(1)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
全国“创新杯”财经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借贷记账法下的试算平衡说课课件

陈晓燕
框架结构
8/12/2018
教材
教法
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本课的地位
试算平衡是借贷记账法的原理之一,它讲述 了试算平衡公式和如何运用会计平衡方法检查和 验证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本课为今后学习会计账簿对账和科目汇总表 账务处理程序做铺垫;同时也将为学生的会计实 践工作奠定基础。
借方 本期发生额:
短期借款
贷方
本期发生额: 2500
期初余额:1000 本期发生额: 2500
教材
教法
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编制试算平衡表的步骤
将各账户的期初余额和发生额过 入“T”型账户
8/12/2018
教材
借方 期初余额:3500
教法
银行存款
学法
贷方
教学过程
借方
教学反思
贷方 实收资本 期初余额:3000
8/12/2018
教材
教法
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试算平衡表
本期发生额 期末余额 本期发生额 期末余额 资产 期初余额 权益 期初余额 类 类 账户 借方 贷方 借方 贷方 借方 贷方 账户 借方 贷方 借方 贷方 借方 贷方
银行 3500 存款
) 5000)2000(6500 ( 1000) ( 5000
本期发生额: 5000
本期发生额: 1000 1000
本期发生额:
本期发生额: 5000
期末余额:8000
期末余额:6500
借方 贷方 应交税费 期初余额:1000 借方 期初余额:4000
原材料
贷方
本期发生额: 1000
本期发生额: 期末余额:0
基础会计说课课件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件
5
学情分析
我们职业学校07秋会计班的学生正处于形 象思维向抽象思维方向发展阶段,智力发展 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但他们的学习习惯、 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却没有得
说 到很好发展。而我所任教的学生入校时基础
较差,自主学习能力一般,学习兴趣和积极
课 性不够高、学习自觉性也较差,课前不愿预 课 习新课、课后也不愿复习巩固。 件
学生活动
观看课件 讨论归纳记账凭证的 内容 (学生抢答1)
甲乙两组分别派代 表汇报预习成果,互 议,互评根据预习的 知识判断,同时说明 该张凭证不符合那些 填制要求。
(学生抢答2) 观看演示,对预习 笔记给予补充
观看演示 从A、B、C、D四个小 组中派一名代表上台 讲解另两种凭证的填 制 思考、回顾
《基础会计》
1
第四章 会计凭证
记账凭证的填制
说 课 课 件
2
教案设计说明
教学理念
教材分析
学法指导
教学准备 教学方法
学情分析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组织
3
教学理念
传统的会计课堂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
考,学生背"的比较呆板的公式化的教学模式,是典型的以教师为中
说
第三环节 目标强化 质疑反馈
课
课 第四环节 变式练习 学习升华
件
第五环节 归纳小结 延伸问题
14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教学 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 1、播放动画
播放课件
观看
情境 《小张应聘记》 设疑引导学生。
全国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2019年“创新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比赛

4 教学过程
——体验探究
教学活动
展示点评,攻克教学重点: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收付款凭证。
设计 展示区
陈述展 示内容
师生 点评
10分钟
16分钟
14分钟
4 教学过程
——展示点评
教学活动
➢ 设计展示区:要求体现记账凭证核算程序的步骤及岗位分工,体现各组的创意和特色。
4 教学过程
——体验探究
教学活动
学生体验尝试收付款凭证的填制,探究填制方法
4 教学过程
——体验探究
设计意图
1、学生在实际操作时,遇到困难,查找资料,相互探讨,合作探究,实现“做中学”。 2、在探究遇到阻碍时,老师有针对性的点拨,实现“做中教”。 3、使稍弱的同学得到了及时的指导,较强的学生也强化了知识,增添了成就感。 4、通过实践成果,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存在的问题,为下一环节做准备。 5、通过分岗实训将理论知识与会计岗位技能对接,体现我校专业课教学改革课程对接
讨论
总结
抢答
学生讲述
教师点拨
4 教学过程
——小组讨论
“师友”讨论 解答问题
全组讨论 总结方法
讨论题(记账凭证核算程序下):
记账凭证根据什么登记? 总分类账根据什么登记? 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根据什么登
记? 明细分类账根据什么填制? 财务会计报表根据什么编制?
4 教学过程
——小组讨论(抢答赛)
A组01号
——展示点评
4 教学过程
——知识总结
教学活动
•知识回顾和总结 •强调重点和难点
设计意图 •梳理本堂课知识,强调重点和难点。
4 教学过程
作业布置
会计说课获奖课件

会计说课获奖课件会计说课获奖课件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会计科目与账户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一、教材分析(说教材):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中的作用是:《会计科目与账户》是中职会计教材《初级会计学》第二章第三节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会计要素基础,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本节内容是在基础内容的学习中,占据主要的地位。
以及为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 教育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初步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含义、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以及会计科目与账户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熟练掌握“T”型账户的用法,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3)情感目标: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会计工作严谨、负责的态度。
3. 重点与难点:重点:(1)企业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2)企业常用的会计科目难点:熟练掌握“T”型账户的运用下面,为了讲清重难上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二、教学策略(说教法)1. 教学手段: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拟计划进行如下操作:教学方法。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基础知识点与识记知识点较多,应着重采用演示法、讲授法和练习法的教学方法。
2.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
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
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
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