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环网设计实施方案

工业环网设计实施方案
工业环网设计实施方案

工业环网设计方案

————————————————————————————————作者:————————————————————————————————日期:

工业环网设计方案

一.需求分析及组网原则:

1.煤矿井下生产过程复杂环境恶劣,为了适应业务的发展和国际化的需求,积极参与国家信息化进程,提高管理水平,发展全新的形象,通过组建工业环网组网方式,可靠传输数据、语音、图像等信息以满足日益复杂的安全生产管理需要,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2.设计原则为:“先进性、成熟性、实用性、安全性、实时性、易操作性、完整性、可查询性、互联性和可扩展性、经济性”。

二.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1.网络设备:1.信息中心机房核心交换机华为S9300一台。

2.调度机房三层交换机华为S5720S-52P-SI-AC一台。

3.调度机房工业环网交换机三旺ICS5028G-4GS一台。

4.井下隔爆交换机内装三旺IEM7010两台。

2.网络拓扑图:

1.环网拓扑图:

2.整体网络结构图:

三.设备配置详解:

1.华为核心交换机9300配置: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1/0/20

port link-type trunk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2 111 to 112 1000

2.s5720s配置: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7

port link-type trunk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11 to 113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49

port link-type trunk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11 to 112 127 1000

3.5028配置:

(1)划分vlan

(2).指定vlan端口:

(3).trunk配置:

(4).三层接口配置:

(5).配置静态路由:

(6).组环网:

7010配置完后5028组环网,先全局配置再节点配置:

4.7010配置:

(1).配置设备地址。

(2).VLAN设置:(1).VLAN类型:IEEE802.1Q VLAN。

(2).端口类型及PVID设置。

(3).成员列表设置。

(3).链路备份快速环网配置:(1).-160 7010母版配置:

(2).-300 7010母版配置:

工业以太环网系统备课讲稿

工业以太环网系统

工业以太环网系统 建设方案 建设单位: 供货单位:####################### 日期:2019年1月

目录

1) 本技术方案广泛适用于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 2) 我方保证提供设备符合国家标准、规范和本规格书的优质产品及其相应的优质服务。 3) 本技术方案为综合自动化系统初步设计方案,井下子系统接入综合自动化系统时需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子系统接入实施方案。 系统实施原则及建设内容规划 1) 系统设计、实施始终遵循煤矿安全综合自动化系统等相关标准。 2) 系统建设采用“统筹规划,统一组织,分步实施,急用先建,突出重点,慎重投入”的指导思想。 3) 结合煤矿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设计。 4) 为建设一个稳定、高效的1000M环网平台,能可靠传输数据、语音、图像等信息以满足日益复杂的安全生产管理需要,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5) 提供多种子系统接入方式以满足现场各种异构设备接入,保护已有投资。 系统设计原则 考虑到综合自动化系统工程的实际需要和将来的发展趋势,各系统的实际需求及具体的使用特性,同时兼顾技术新旧更替不断加快的特点,项目的设计原则为:“先进性、成熟性、实用性、安全性、实时性、易操作性、完整性、可查询性、互联性和可扩展性、经济性”。为了使所设计的方案尽可能满足矿方实际的需求,使系统正常、高效地运转,整体方案设计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 先进性、成熟性 使用先进、成熟、实用和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技术,使得各个子系统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不盲目追求高档次,既能满足当前的需求,又能适应未来的发展。 ? 实用性 由于现代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监控及调度任务、各职能部门之间业务的联系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网络为基础,而安全、生产监控则对数据的实时性要求很高。因此,在设计上应保证网络的处理能力和带宽。 ? 可靠性 高效稳定的系统,能提供全年365 天,一天24 小时的不停顿运作。对于安装的服务器、终端设备、网络设备、控制设备与布线系统,必须能适应严格的工作环境,特别考虑要适应煤矿井下高温、高湿、高瓦斯的客观环境,以确保系统稳定。实时监控的不可间断性决定了在网络设计中(尤其是网络主干)必须考虑提高网络运行的可靠性,保证系统在一个节点出现意外时整个系统仍能运行。因此,在硬件选型、线路、支撑环境及结构上都必须高质量,并保证核心网络设备具备冗余。同时,采用先进的防火墙+网闸技术保证系统的安全。 ? 安全性 网络的各个环节要尽可能多的提供安全保密措施,来保证网络的性能。安全措施应包括:防病毒、防黑客、防止非法或越权访问、传输加密、安全策略控制等。 ? 易操作性 先进且易于使用的图形人机界面功能,提供信息共享与交流、信息资源查询与检索等有效工具。

工业互联网新基建解决方案案例:面向服务可保证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切片

面向服务可保证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切片 1 概述 1.1 背景 工业互联网浪潮下,IT、CT 和OT 技术已经出现深度融合的趋势。IT 需向OT 注入敏捷灵活的业务应用,例如工厂网络如今普遍引入 MES、SCADA 等工业软件系统;工业生产流程正在向数字化与信息化发展;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以及预测性分析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CT 向O T 注入可靠可管的网络服务,例如 CT 需满足工业网络有线或无线等接入方式的多元化需求;需要 SDN 技术实现网络灵活调度集中优化;需要 NFV 技术实现网络设备资源共享和多生态应用等,以保障低时延、高可靠、确定性的工业内外网络承载。 在垂直行业的多样化需求的促使下,运营商需要提供端到端的全方位服务。一方面,不同垂直行业存在多样化的网络接入方式以及协议标准。另一方面,不同的业务也对组网有着差异化的需求,例如VxLAN、L2TP 等的各类隧需求、苛刻的端到端网络时延需求、极高的安全性及数据隐私保护需求和端到端的贷款保障与定制化QoS 需求。在新型的网络需求背景下,运营商需化“管”为“保”,提供服务质量可保障的能力,张弛有度地经营共赢生态,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1.2 实施目标 网络切片是从运营商网络中划分出的一部分基础设施资源以及网络/业务功能实体形成的虚拟网络及资源池。面向服务可保证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切片解决方案可以为垂直行业用户提供连接、带宽、时延、安全、管理、可靠性等多样化的网络定制服务。 1.3 适用范围 本方案利用网络各层的物理和逻辑隔离技术来划分网络资源,为垂直行业提供质量可保障的基础网络服务,适用于各个垂直行业以及对网络质量有特殊需求的场景,例如低时延以及确定性时延的工业运动控制场景、企业各分部之间高安全需求的专线场景以及组网方式灵活可变的柔性制造场景等。 1.4 在工业互联网网络体系架构中的位置 图1 工业互联网互联示意图 本解决方案主要涉及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中的工厂外部网络(互联网/移动网/专用网络),并涉及多方面的业务流程,例如,工厂云平台与协作平台、智能产品与工厂之间数据的安

工业环网设计方案

工业环网设计方案

工业环网设计方案 一.需求分析及组网原则: 1.煤矿井下生产过程复杂环境恶劣,为了适应业务的发展和国际化的需求,积极参与国家信息化进程,提高管理水平,发展全新的形象,经过组建工业环网组网方式,可靠传输数据、语音、图像等信息以满足日益复杂的安全生产管理需要,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2.设计原则为:“先进性、成熟性、实用性、安全性、实时性、易操作性、完整性、可查询性、互联性和可扩展性、经济性”。 二.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1.网络设备:1.信息中心机房核心交换机华为S9300一台。 2.调度机房三层交换机华为S5720S-52P-SI-AC一台。 3.调度机房工业环网交换机三旺ICS5028G-4GS一台。 4.井下隔爆交换机内装三旺IEM7010两台。 2.网络拓扑图: 1.环网拓扑图:

2.整体网络结构图:

三.设备配置详解: 1.华为核心交换机9300配置: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1/0/20 port link-type trunk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2 111 to 112 1000 2.s5720s配置: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7 port link-type trunk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11 to 113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49 port link-type trunk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11 to 112 127 1000 3.5028配置: (1)划分vlan

以太环网解决方案

以太环网解决方案 1、介绍 在数据通信的二层网络中,一般采用生成树(STP) 协议来对网络的拓扑进行保护。STP协议族是由IEEE实现了标准化,主要包括STR RSTF和MSTP等几种协议。STP最初发明的是目的是为了避免网络中形成环路, 出现广播风暴而导致网络不可用,并没有对网络出现拓扑变化时候的业务收敛时间做出很高的要求。实践经验表明,采用STP 协议作为拓扑保护的网络,业务收敛时间在几十秒的数量级;后来的RSTP对STP机制进行了改进,业务收敛时间在理想情况下可以控制在秒级左右;MSTPfc要是RSTP 的多实例化,网络收敛时间与RSTP 基本相同。 近几年,随着以太网技术在企业LAN网络里面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以太网技术开始在运营商城域网络发展;特别是在数据,语音,视频等业务向IP 融合的趋势下,增强以太网本身的可靠性,缩短网络的故障收敛时间,对语音业务,视频等业务提供满意的用户体验,无论对运营商客户,还是对于广大的企业用户,都是一个根本的需求。 为了缩短网络故障收敛时间,H3C推出了革新性的以太环网技术 RRP(P Rapid Ring Protection Protocol ,快速环网保护协议)。RRPF技术是一种专门应用于以太网环的链路层协议,它在以太网环中能够

防止数据环路引起的广播风暴,当以太网环上链路或设备故障时,能迅速切换到备份链路,保证业务快速恢复。与STP协议相比,RRPP协议具有算法简单、拓扑收敛速度快和收敛时间与环网上节点数无关等显著优势。 H3C基于RRPP勺以太环网解决方案可对数据,语音,视频等业务做出快速的保护倒换,协同高中低端交换机推出整体的环网解决方案,为不同的应用场景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 2、技术应用背景 当前多数现有网络中采用星形或双归属组网模型,多会存在缺乏有效保护和浪费网络资源等诸多问题,如下图所示: 图1 城域网现网存在的问题 环网优化后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2 环网应用到城域网中的优势 环网拓扑下的网络由于节点间的光纤分别走不同的管道,不会存 在SRG的问题,同时提供快速的保护倒换。H3C以太环网解决方案, 成功地解决现网存在的问题,既节省用户建网成本,又提高网络的可靠

工业以太环网设计方案

工业以太环网设计方案 1.1概述 掌石沟煤业是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具有复杂生产系统的矿井,为提高矿井的生产效率,对矿井综采工作面、顺槽胶带、主运输系统、通风机房、井下变电所等环节实施统一操作、集中监控、统一调度。各矿综合自动化系统,根据管控一体化思想,以三层网络为基础,结合自动化、信息、计算机、网络、通讯的新理论和技术,采用世界先进的自动化产品、网络产品和工业控制软件、数据库软件,将煤矿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统一在一个网络平台上,形成一个统一、完整的有机整体,使其在系统结构、网络通讯、自动化覆盖范围方面处于同类矿井的领先水平。 1.1.1设计综述 掌石沟煤业综合自动化控制网络系统的建设应遵循数字化、高速化、智能化、标准化、安全可靠、易扩充升级的原则进行设计,同时充分考虑公司综合自动化系统总体规划和综合自动化系统网络建设的现状。 对于掌石沟煤业工业综合自动化平台网络系统,在井上和井下设置的高速以太环网,主链路采用千兆光纤。在核心层采用千兆工业以太网技术,通过千兆链路将各环网的交换设备连接到网络系统的核心层次,同时具备高冗余性能。 各环网结点主要是连接结点交换机附近的工业设备,以达到控制和信息采集的目的信息层:建设信息管理网,采用标准TCP/IP协议和以太网技术。实现矿区各个管理部门的网络连接,实现人、财、物以及工程项目管理的综合自动化,能对煤炭的生产状况进行实时监视,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控制层:建设综合自动化控制网,采用工业以太环网+现场工业总线来实现,实现 将井上和井下区域控制器和设备监控站所采集的信息和控制信号传送给有关系统。 设备层:在设备控制层主要是煤矿各专业控制子系统。 1.2控制层网络设备的技术与产品选型 本方案将采用基于以太网TCP/IP的工业以太网技术,传输介质采用层绞式矿用阻燃型光缆,网络结构采用基于光纤工业以太网的环形架构。 1.2.1技术选择 现代煤矿的生产监控管理系统中往往使用到多家厂商提供的多种不同类型的设备,为 了达到方便管理,保证系统运行稳定的目的,必须选择一个开放的通信平台,并将各种不同类型设备的通信统一到这一标准通信平台之上。为保证良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充性,建议使用以太网TCP/IP技术作为整个系统的通信标准。如有其他类型的通信格式,如RS232 RS485或其他专用通信接口等等,均可通过协议网关转换为以太网信息包,在IP网络上进行传送。以太网TCP/IP技术具有以下的优势: 随着企业的发展、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可以预见,对网络的带宽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比如基于网络的视频监控传输应用和井下设备信息数据采集等都需要进行大量数据的传输。 以太网技术具有相当高的数据传输速率(目前已有成功案例应用于井下工业环境下的以太 网交换机),能提供足够的带宽; 能在同一总线上运行不同的传输协议,从而能建立企业的公共网络平台或基础构架; 支持交互式和开放的数据存取技术;沿用多年,已为众多的技术人员所熟悉,市场上能提供广泛的设置、维护和诊断工具,成为事实上的统一标准;

环网施工方案

现场临时用电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

1.工程概况及工程量 1. 1 工程(系统和设备)概况 工用电甲方从老厂引接3KV厂用电,老厂有3台3KV/380V变压器(2台1000VA,1台750VA)有偿提供施工单位使用。目前A标段拟使用两台;一台750VA布置在A标段施工临时生产用地上,电源使用见下图1#临边负荷分配图;一台1000VA布置在化学水车间附近,电源使用见下图3#临边负荷分配图.B标段使用一台1000VA,布置在B标段施工临时生产用地上。 现场用二级电源箱(内部有8个开关):3个 现场用二级电源箱(内部有三个开关):钢筋场一个,木工厂和仓储一个,组合场合项目部一;化学水区域一个,锅炉区域两个,燃机房一个,汽机房一个。共计8个。 现场用三级箱:钢筋场二个,木工厂三个,组合场三个,项目部一个;化学水区域三个,燃机房六个,汽机房六个,锅炉十个(0米5个、炉顶5个)。共计34个。 380V和220V移动式电源箱:10个. 1.2工程量和工期 1.2.1 主要工程量 #1、#2、#3变压器低压侧电缆敷设至一级箱,电缆头制作及接线。一级箱至现场二级电缆敷设及接线。 1.2.2变压器布置图

2. 施工工期 3.编制依据 1 1 备

4.作业前的条件和准备 4.1.1施工平面图纸齐全,由供电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员进行与10KV环网路径相关的图纸审核,会同相关专业人员确定线路路径以及路径下有无管道等隐蔽设施,施工场地上方有无交叉施工设施。 4.1.2施工方案已确定,并经专业公司技术负责人、项目部专业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 4.1.3开挖电缆沟道及变压器基础用施工工机具等施工措施、方案审核完毕。 4.1.4施工措施编制完毕。 4.1.5技术人员按照施工作业措施,已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并进行交底双签字。 5.作业程序和方法 5.1施工方案 5.1.1电缆沟开挖前会同各专业确定缆沟走向,开挖深度为0.4米,清除电缆敷设路径的建筑物,人工开挖电缆沟道。 5.1.2确定变压器位置,根据变压器及配电箱基础图,砌筑变压器基础。 5.1.3具备条件后敷设电缆,采用人工敷设方式。电缆敷设符合电力建设规程中关于直埋电缆敷设的相关要求,敷设完毕地面做好走向标志。 6.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和质量通病预防

煤矿工业环网系统

煤矿工业环网系统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煤矿工业环网系统一、系统简述: 考虑到某某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工程的实际需要和将来的发展趋势,各系统的实际需求及具体的使用特性,同时兼顾技术新旧更替不断加快的特点,项目的设计原则为:“先进性、成熟性、实用性、安全性、实时性、易操作性、完整性、可查询性、互联性和可扩展性、经济性”。 二、总体结构设计: 系统分为管理层、控制层和设备层三层结构。其中管理层为矿地面局域网,控制层采用高速工业以太环网,设备层采用现场总线,保证了现场子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在管理层,管理网服务器系统负责收集全矿的生产、管理、经营等方面的信息,并为管理网与国际互联网的连接提供服务;在管理网的各PC终端,可以在统一的界面下根据权限和等级查看全矿的所有信息。控制层分为过程控制和集中监控层,在过程控制层,PLC分站、电机智能控制器、其它智能监控分站等对现场设备实现运行参数的采集,并负责传达集中控制信号至现场设备;各子系统通过其现场总线采集各自所控制设备的运行参数,并实现对整个子系统设备的集中控制。设备层主要包括:传感器、执行器、开关柜等现场设备。 三、网络结构设计: 平台主要由核心交换机、地面光纤环网交换机、井下环网交换机、防火墙、UPS电源、打印机等组成。全网建成后的性能可以保证达到以下水平:全网交换机连接均可基于单、多模光纤或铜介质,可按需要任意选择;光纤网络中的任何位置发生一个断点事故均可在瞬间内完成链路通信的恢复;全网基于统一、简洁的网络管理。

四、其他技术要求: 1) 整个自动化综合控制网采用赫斯曼工业级的设备,实现井下高温、高湿等恶劣环境的稳定运行; 2) 系统支持光纤冗余环网工作模式,接节故障不影响整个系统性能,故障自恢复时间短(),通信更加可靠;所有交换机采用高性能的赫思曼模块化千兆交换机,避免网络中部分节点故障,同时满足以后的扩容和升级; 3) 矿井工业以太环网光纤冗余环网传输平台运行稳定、可靠性好、线路机械强度高矿井工业以太环网光纤冗余环网传输平台通讯协议采用标准的TCP/IP网络协议; 4) 平台传输速率高、带宽容量大、传输距离远、抗干扰和雷击能力加强。为数据、视频、语音三网合一提供了足够的带宽; 5) 整个网管系统可对所有的综合自动化网的网络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出现故障实时报警。 6) 在矿信息网与监控网中采用天融信防火墙连接,实现监控网的安全隔离。 7) 采用先进的多主并发通讯模式,系统检测速度快,实时性强。核心交换机提供OPC协议,支持监控软件的集成; 8) 整个宽带传输网彻底突破了低速总线下的技术瓶颈,系统节点容量大大增加,稳定性提高; 9) 由于以Internet/Intranet/Infranet为整体构架,具有开放的传输接入平台,系统集成能力显着提高,今后矿井各种自动化监测监控系统均可方便就近接入,易于扩展,无须重复布线,节约投资;

环网柜施工方案模板

西安绿德置业有限公司 10KV电缆专线及电气工程 施 工 组 织 方 案 陕西秦港电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工程质量及工期 三、工程成本控制措施 四、施工现场组织机构 五、设备安装 六、电缆敷设及电缆头制作安装 七、施工进度计划 八、质量保证措施 九、安全目标、安全保证体系技术组织措施 十、环境保护及 十一、文明施工 十二、协调配合及其他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1.1.1 工程名称和地址 工程名称:西安绿德置业有限公司10KV电缆专线及电气工程 工程地址:黄渠头南路 1.1.2 职能单位 建设单位:西安绿德置业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陕西超越电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单位:陕西秦港电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1.1.3 工程规模 1.1.3.1 新设立10KV环网单元; 1.1.3.2 系统试验; 1.1.3.3 围挡8m*6m,开挖5m*2m,均位于人行道。 1.2 工程范围 1.2.1工程施工范围 1.2.1.1.完成施工图纸及全部施工内容; 1.3 工程特点 1.3.1工程特点 a、为确保工程进度,要求施工人员与建设单位代表以及其他施工单位密切配合,共同搞好工程建设。 b、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施工进度,分批合理地安排材料,设备的进场。 二、工程质量及工期 2.1工程质量 按照国家、省有关部门颁发的施工质量与验收规范和金地公司统一安排的专业管

线位置图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电力相关标准,最终通过供电部门验收并送电。 2.2工程工期 本公司对工程工期作出以下承诺:20天。 三、工程成本控制措施 3.1、及时做好各项工作,减少因电气安装要求的返工。 3.2、施工准备要充分,保证施工材料、设备、机具、劳动力、图纸能及时进场,保证施工能有序开展。 3.3、通过调研,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计划,尽可能缓解施工高峰率,充分发挥机械化装备施工的能力。 3.4、及时解决工程对人员、设备、材料、资金等方面的需求,及时安排好采购、检验、运输、仓储,保障供应,避免窝工,做好合同管理工作,努力降低工程造价。 四、施工现场组织机构

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方案

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方案

一、项目概况
1. 项目背景
传化深耕制造业 32 年,深知中国制造转型之痛,除了缺乏智能化、数字化的基础 设施与生产装备外,本质是缺乏服务中国制造的一揽子供应链系统解决方案, 物 流、信息技术、金融服务、业务协同无法有效连接,供应链缺乏组织化管理, 带 来运行效率低、综合成本高。为此,传化智联聚焦工业制造供应链服务体系的 痛 点,开展了基于智能供应链服务打造“互联网+先进制造”服务体系的实践探索, 服务工 业生产及上下游资料高效流转,支撑实体经济发展。
2. 项目目的
围绕生产制造的供应链服务,聚焦于生产企业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等资 料的流通服务,通过平台化资源集聚、智能调度、智能监控,为生产制造企业打 造协同、高效、低成本的供应链服务体系。
3. 项目目标
依托于传化遍布全国的城市物流中心网络及业务能力,构建面向生产制造企 业提供一体化供应链协同服务的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实现:

平台应用云服务:实现企业物流供应链仓储、配送、运输、园区数字化、智 能化;
平台云服务:实现业务及技术 PaaS 服务,提供智能分拨、配载、路由等 服务;
平台基础设施服务:计算、存储、网络基础设施服务;物联网络、设备 数据采集终端等。
二、项目实施概况
1. 传化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总体架构
(1) 平台功能构架 传化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构建起了面向生产制造企业端到端的智能供应 链服务体系,初步已形成由“工业制造智能供应链服务”、“工业数字化服务”、“城市 物流中心服务”、“供应链金融服务”、“生态创新服务”五大服务生态体系。
图 1:平台功能架构 工业制造智能供应链服务: 为跨行业生产制造企业、原材料供应商、运
输服务企业、政府、配套企业提供灵活组合、一体化的工业制造供应链 服务,实现与智能工厂、智能化生产线的充分融合,对原材料、成品的 全过程实现智能化、精细化管控,支撑柔性生产、大规模定制、高端生 产制造。 工业数字化服务:为生产制造企业、行业及政府提供数字化服务。基于 平台沉淀的原材料供应、仓储、干线运输、配送、业务交易等海量的生

工业以太环网设计方案

工业以太环网设计 方案

工业以太环网设计方案 1.1 概述 掌石沟煤业是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具有复杂生产系统的矿井,为提高矿井的生产效率,对矿井综采工作面、顺槽胶带、主运输系统、通风机房、井下变电所等环节实施统一操作、集中监控、统一调度。各矿综合自动化系统,根据管控一体化思想,以三层网络为基础,结合自动化、信息、计算机、网络、通讯的新理论和技术,采用世界先进的自动化产品、网络产品和工业控制软件、数据库软件,将煤矿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统一在一个网络平台上,形成一个统一、完整的有机整体,使其在系统结构、网络通讯、自动化覆盖范围方面处于同类矿井的领先水平。 1.1.1 设计综述 掌石沟煤业综合自动化控制网络系统的建设应遵循数字化、高速化、智能化、标准化、安全可靠、易扩充升级的原则进行设计,同时充分考虑公司综合自动化系统总体规划和综合自动化系统网络建设的现状。 对于掌石沟煤业工业综合自动化平台网络系统,在井上和井下设置的高速以太环网,主链路采用千兆光纤。在核心层采用千兆工业以太网技术,经过千兆链路将各环网的交换设备连接到网络系统的核心层次,同时具备高冗余性能。

?各环网结点主要是连接结点交换机附近的工业设备,以达到控制和信息采集的目的信息层:建设信息管理网,采用标准TCP/IP协议和以太网技术。实现矿区各个管理部门的网络连接,实现人、财、物以及工程项目管理的综合自动化,能对煤炭的生产状况进行实时监视,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控制层:建设综合自动化控制网,采用工业以太环网+现场工业总线来实现,实现将井上和井下区域控制器和设备监控站所采集的信息和控制信号传送给有关系统。 ?设备层:在设备控制层主要是煤矿各专业控制子系统。 1.2 控制层网络设备的技术与产品选型 本方案将采用基于以太网TCP/IP的工业以太网技术,传输介质采用层绞式矿用阻燃型光缆,网络结构采用基于光纤工业以太网的环形架构。 1.2.1 技术选择 现代煤矿的生产监控管理系统中往往使用到多家厂商提供的多种不同类型的设备,为了达到方便管理,保证系统运行稳定的目的,必须选择一个开放的通信平台,并将各种不同类型设备的通信统一到这一标准通信平台之上。为保证良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充性,建议使用以太网TCP/IP技术作为整个系统的通信标准。如有其它类型的通信格式,如RS232,RS485或其它专用通信接口等

工业互联网设备项目实施方案

第一章概况 一、建设单位基本信息 (一)公司名称 xxx实业发展公司 (二)公司简介 公司将“以运营服务业带动制造业,以制造业支持运营服务业”经营 模式,树立起双向融合的新格局,全面系统化扩展经营领域。公司为以适 应本土化需求为导向,高度整合全球供应链。在本着“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经营宗旨,高瞻远瞩的经营方针,不断创新,全面提升产品品牌特 色及服务内涵,强化公司形象,立志成为全国知名的产品供应商。本公司 奉行“客户至上,质量保障”的服务宗旨,树立“一切为客户着想” 的经 营理念,以高效、优质、优惠的专业精神服务于新老客户。 公司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产品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完整的产品系列和精益求精的品质使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除国内 市场外,公司还具有强大稳固的国外市场网络;项目承办单位一贯遵循 “以质量求生存,以科技求发展,以管理求效率,以服务求信誉”的质量 方针,努力生产高质量的产品,以优质的服务奉献社会。

上一年度,xxx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078.72万元,同比增长33.16%(6245.13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工业互联网设备生产及销售收入为20612.09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2.19%。 上年度营收情况一览表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5067.38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182.88万元,增长率30.45%;实现净利润3800.53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92.34万元,增长率14.88%。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二、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1、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党中央对当前经济发展大势的科学判断,也是直面新时代主要矛盾,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须选择和紧迫任务。进入新常态,我市面临着发展速度下降、供需矛盾突出、增长动力不足等问题。从表面看是受金融危机影响导致内外整体需求不足,但从更深层次原因考

工业环网设计方案

工业环网设计方案 一.需求分析及组网原则: 1.煤矿井下生产过程复杂环境恶劣,为了适应业务的发展和国际化的需求,积极参与国家信息化进程,提高管理水平,发展全新的形象,通过组建工业环网组网方式,可靠传输数据、语音、图像等信息以满足日益复杂的安全生产管理需要,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2.设计原则为:“先进性、成熟性、实用性、安全性、实时性、易操作性、完整性、可查询性、互联性和可扩展性、经济性”。 二.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1.网络设备:1.信息中心机房核心交换机华为S9300一台。 2.调度机房三层交换机华为S5720S-52P-SI-AC一台。 3.调度机房工业环网交换机三旺ICS5028G-4GS一台。 4.井下隔爆交换机内装三旺IEM7010两台。 2.网络拓扑图: 1.环网拓扑图: 2.整体网络结构图: 三.设备配置详解: 1.华为核心交换机9300配置: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1/0/20

port link-type trunk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2 111 to 112 1000配置: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7 port link-type trunk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11 to 113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49 port link-type trunk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11 to 112 127 1000配置: (1)划分vlan (2).指定vlan端口: (3).trunk配置: (4).三层接口配置: (5).配置静态路由: (6).组环网:

工业以太环网设计方案

工业以太环网设计方案 1.1 概述 掌石沟煤业是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具有复杂生产系统的矿井,为提高矿井的生产效率,对矿井综采工作面、顺槽胶带、主运输系统、通风机房、井下变电所等环节实施统一操作、集中监控、统一调度。各矿综合自动化系统,根据管控一体化思想,以三层网络为基础,结合自动化、信息、计算机、网络、通讯的新理论和技术,采用世界先进的自动化产品、网络产品和工业控制软件、数据库软件,将煤矿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统一在一个网络平台上,形成一个统一、完整的有机整体,使其在系统结构、网络通讯、自动化覆盖范围方面处于同类矿井的领先水平。 1.1.1 设计综述 掌石沟煤业综合自动化控制网络系统的建设应遵循数字化、高速化、智能化、标准化、安全可靠、易扩充升级的原则进行设计,同时充分考虑公司综合自动化系统总体规划和综合自动化系统网络建设的现状。 对于掌石沟煤业工业综合自动化平台网络系统,在井上和井下设置的高速以太环网,主链路采用千兆光纤。在核心层采用千兆工业以太网技术,通过千兆链路将各环网的交换设备连接到网络系统的核心层次,同时具备高冗余性能。 各环网结点主要是连接结点交换机附近的工业设备,以达到控制和信息采集的目的信息层:建设信息管理网,采用标准TCP/IP协议和以太网技术。实现矿区各个管理部门的网络连接,实现人、财、物以及工程项目管理的综合自动

化,能对煤炭的生产状况进行实时监视,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控制层:建设综合自动化控制网,采用工业以太环网+现场工业总线来实现,实现将井上和井下区域控制器和设备监控站所采集的信息和控制信号传送给有关系统。 设备层:在设备控制层主要是煤矿各专业控制子系统。 1.2 控制层网络设备的技术与产品选型 本方案将采用基于以太网TCP/IP的工业以太网技术,传输介质采用层绞式矿用阻燃型光缆,网络结构采用基于光纤工业以太网的环形架构。 1.2.1 技术选择 现代煤矿的生产监控管理系统中往往使用到多家厂商提供的多种不同类型的设备,为了达到方便管理,保证系统运行稳定的目的,必须选择一个开放的通信平台,并将各种不同类型设备的通信统一到这一标准通信平台之上。为保证良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充性,建议使用以太网TCP/IP技术作为整个系统的通信标准。如有其他类型的通信格式,如RS232,RS485或其他专用通信接口等等,均可通过协议网关转换为以太网信息包,在IP网络上进行传送。以太网TCP/IP技术具有以下的优势: 随着企业的发展、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可以预见,对网络的带宽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比如基于网络的视频监控传输应用和井下设备信息数据采集等都需要进行大量数据的传输。以太网技术具有相当高的数据传输速率(目前已有成功案例应用于井下工业环境下的以太网交换机),能提供足够的带宽;

环网柜施工方案

西安绿德置业有限公司 10KV电缆专线及电气工程 施 工 组 织 方 案 陕西秦港电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工程质量及工期 三、工程成本控制措施 四、施工现场组织机构 五、设备安装 六、电缆敷设及电缆头制作安装 七、施工进度计划 八、质量保证措施 九、安全目标、安全保证体系技术组织措施 十、环境保护及 十一、文明施工 十二、协调配合及其他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1.1.1 工程名称和地址 工程名称:西安绿德置业有限公司10KV电缆专线及电气工程 工程地址:黄渠头南路 1.1.2 职能单位 建设单位:西安绿德置业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陕西超越电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单位:陕西秦港电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1.1.3 工程规模 1.1.3.1 新设立10KV环网单元; 1.1.3.2 系统试验;

1.1.3.3 围挡8m*6m,开挖5m*2m,均位于人行道。 1.2 工程范围 1.2.1工程施工范围 1.2.1.1.完成施工图纸及全部施工内容; 1.3 工程特点 1.3.1工程特点 a、为确保工程进度,要求施工人员与建设单位代表以及其他施工单位密切配合,共同搞好工程建设。 b、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施工进度,分批合理地安排材料,设备的进场。 二、工程质量及工期 2.1工程质量 按照国家、省有关部门颁发的施工质量与验收规范和金地公司统一安排的专业管线位置图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电力相关标准,最终通过供电部门验收并送电。 2.2工程工期 本公司对工程工期作出以下承诺: 20天。 三、工程成本控制措施 3.1、及时做好各项工作,减少因电气安装要求的返工。 3.2、施工准备要充分,保证施工材料、设备、机具、劳动力、图纸能及时进场,保证施工能有序开展。 3.3、通过调研,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计划,尽可能缓解施工高峰率,充分发挥机械化装备施工的能力。 3.4、及时解决工程对人员、设备、材料、资金等方面的需求,及时安排好采购、检验、运输、仓储,保障供应,避免窝工,做好合同管理工作,努力降低工程造价。 四、施工现场组织机构 4.1 施工现场组织机构 4.1.1 组织机构关系图:

井下工业以太环网管理规定

井下工业以太环网管理规定 井下工业以太环网是我矿全面实现井下工业自动化和信息化整合的基础,是井下各类设备工况信息采集、传输的基础和平台。我矿将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井下电网、皮带运输、轨道运输、采掘设备、煤仓仓位、供排水、供液等系统信息的采集、传输、集成。为保证井下工业以太环网、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和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安全、可靠、稳定、高效运行,特制定 本管理规定。 一、井下工业以太环网管理规定 第一条信息中心负责井下工业以太环网的整体规划、设计、延伸、改造、运行维护和管理。 第二条信息中心负责井下工业以太环网相关线路和设备的巡检、保养、维护和管理,发现问题及时组织处理。井下无法处理时,应在8小时内换上备用零件(更换期间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第三条未经信息中心允许,不得私自改变井下工业以太环网及其上运行的其他系统相关线路、设备、 附属设施及其接连关系。 第四条机电工区负责井下工业以太环网及运行系统相关设备电源防爆管理。

第五条井下工业以太环网交换机主要安装在各个采区配电室,设备安全及用电保障由责任单位负责。 布设地点如下表: 第六条井下工业以太环网光缆铺设在大巷和轨道巷中,运输工区负责大巷中光缆线路安全,通风工区负责轨道巷中光缆线路安全。

第七条因生产实际需要井下工业以太环网线路改路、延长或出现其它情况的,由当事单位和信息中心协调,信息中心负责方案的提供及施工组织,相关 单位积极配合。 第八条由于生产施工造成工业以太环网相关线路、设备及附属设施故障影响井下工业以太环网通讯时,由事故单位及时向矿总调和信息中心汇报,由信息中心组织相关人员抢修。 第九条信息中心对工业以太环网线路、设备及附属设施进行巡检或维修时,运输工区和通风工区安 排专人配合。 第十条在井下工业以太环网上运行的相关系统 另行制定管理制度。 二、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管理规定 第一条信息中心负责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整体规划、设计、延伸、改造、运行维护和管理。 第二条在井下工业以太环网上运行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相关线路设备由信息中心负责维护和管理。未经信息中心许可,不得私自改变井下人员定位管理系统相关线路、设备、附属设施及其接连关系。

网络平台方案(煤矿环网)

第一章综合自动化监控网络平台 1.1概述 随着工业以太网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工业以太网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认可。许多控制器、PLC、智能仪表、DCS系统已经带有以太网接口,这些都标志着工业以太网已经成为真正开放互连的工业网络的发展方向。采用基于工业以太网的集成式全分布控制系统,具有高度的分散性、实时性、可靠性、开放性和互操作性的特点。综合自动化监控网络平台把各个自动化子系统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所有的监测监控管理操作都在一个平台中运行,提高了矿井综合自动化水平,实现了减员增效和矿井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提高了煤矿的生产效率。 根据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的需求,矿井综合自动化平台的主干网络结构采用1000M环形工业以太网,传输介质为单模光纤,采用工业以太网交换机进行数据交换。通过工业以太网连接井上、井下各个子系统,把所有系统设备控制和监控信息传输到集中控制室,通过服务器的数据采集,使工程师完成各个子系统的组态,达到监测和控制的目的。 矿井综合自动化监控网络系统的建设内容包括: (1)工业以太环网建设,连接各个子系统的PLC或上位机; (2)调度控制指挥中心的网络建设,部署工业以太网的核心交换机并连接设备控制层的工业以太环网和数据采集服务器,部署操作员站和工程师站; (3)网络安全建设,划分VLAN,使矿井的综合自动化控制网络系统稳定、可靠、安全运行; (4)网络管理建设,建设综合自动化控制网络系统的网络管理平台,对所有工控网络设备、进行集中管理,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

1.2设计原则 自动化监控网络平台是煤矿现代化生产控制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设施,其可靠性和可扩展性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必须遵循以下设计原则:?可靠性 煤矿行业的特点决定了整个系统必须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保障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和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在选型时必须考虑所选技术在冗余、出错处理和容错方面的能力,所选产品能够适应井下恶劣的工作环境和防爆要求。 ?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既要保证系统设计的先进性,又要保证系统设计的实用性。所选设备必须是成熟可靠、性价比高的产品,同时使用符合发展趋势的、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提高系统的实用性。 ?可扩展性 随着新技术的出现以及企业的不断发展,会对现有的系统提出更高的通信带宽需求。网络通信系统作为整个生产管理系统的基础,应在系统容量、处理能力等方面具有可扩充性,可以方便地进行产品的升级换代。 ?开放性 网络通信系统应具有开放性,符合相应的国际标准和协议。同时提供开放的互连接口,保证现有的系统和新系统能够协同运行,方便数据交换、信息共享。 ?可维护性 井下环境恶劣,为设备的维护保养带来较大困难,本系统将提供有效的网络管理和系统监控、调试、诊断技术,保证系统维护管理简明、方便、有效。在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够方便及时的发现故障、排除故障。 ?安全性 系统的安全性包含了煤矿设备、网络及软件等多方面的内容。井下设备必须经过相关部门检测,取得合格证、防爆证、安标证;网络和软件必须配备完善的安全保密措施,以保证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必要时可以牺牲一定的带宽或速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体系架构与管理平台参考文本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体系架构与管理平台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体系架构与管理平台 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分析 工业控制系统(IndustrialControlSystems,ICS),是由 各种自动化控制组件和实时数据采集、监测的过程控制组 件共同构成。其组件包括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CADA)、 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远程终 端(RTU)、智能电子设备(IED),以及确保各组件通信的接口 技术。 典型的ICS控制过程通常由控制回路、HMI、远程诊 断与维护工具三部分组件共同完成,控制回路用以控制逻

辑运算,HMI执行信息交互,远程诊断与维护工具确保ICS能够稳定持续运行。 1.1工业控制系统潜在的风险 1.操作系统的安全漏洞问题 由于考虑到工控软件与操作系统补丁兼容性的问题,系统开车后一般不会对Windows平台打补丁,导致系统带着风险运行。 2.杀毒软件安装及升级更新问题 用于生产控制系统的Windows操作系统基于工控软件与杀毒软件的兼容性的考虑,通常不安装杀毒软件,给病

工业以太环网技术方案

碾沟煤矿工业以太环网技术方案

工业以太网系统技术方案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世界科技的发展与全球化,我国提出了两花融合的战略目标,两华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的深度结合,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一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两化融合的核心就是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两化融合在煤炭产业就是煤矿生产过程监控,全矿井安全生产安全环境监测,生产过程信息综合利用等方面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通过建立以工业以太网维基础平台,实现各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集中监控,形成完整的管制一体化综合应用系统。 以太网视一种计算机局域网组网技术。IEEE制定的IEEE802.3标准给出了以太网的技术标准。它规定了包括物理层的连线、电信号和介质访问协议的内容。以太网视当前应用最普遍的局域网技术。它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其他局域网标准,如令牌环网、FDDI和ARCNET. 以太网的标准拓扑结构为总线型拓扑,但目前的快速以太网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少冲突,最大程度的提高网络速度和使用效率,使用交换机来进行网络连接和组织,这样,一台瓦那个的拓扑结构就成了星型,但在逻辑上,以太网仍然使用总线型拓扑和CSMA/CD(即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的总线争用技术。 二、系统实施细则 作为减少数字化矿井,必须站在煤矿企业的高度去整体规划和设计,其最终的效益要体现在煤矿企业整体效益上,而非在某个生产局部环节,因此作为数字化矿井构架必须充分考虑影响企业最终效益的方方面面,必须涵盖煤矿企业经营管理、安全监控、生产控制、设备监控等各个层面。 2.1系统设计原则 考虑到阳泉煤业集团和顺新大地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工程的实际需要和将来的发展趋势,各系统的实际需求及具体的使用特性,同时兼顾技术新旧更替不断加快的特点,项目是设计原则为:“先进性、成熟性、使用性、安全性、实时性、易操作性、完整性、可查性、互联性和可扩展性、经济性”。为了使所设计的方案尽可能满足矿方实际的需求,使系统正常、高效地运转,整体方案设计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先进性、成熟性 使用先进、成熟、实用和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技术,使得各个子系统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不盲目追求高档次,既满足当前的需求,又适应未来的发展。 实用性 由于现代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监控及调度任务、各职能部门之间业务的联系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网络为基础,而安全、生产监控则对数据的实时性要求很高。因此,在设计上应保证网络的处理能力和宽带。 可靠性 高效稳定的系统,能提供全年365天,一天24小时的不停顿运作,对于安装的服务器、终端设备、网络设备、控制设备与布线系统,必须能适应严格的工作环境,特别考虑要适应煤矿井下高温、高湿、高瓦斯的客观环境,以确保系统稳定,实时监控的不可间断性决定了在网络设计中(尤其是网络主干)必须考虑提高网络运行的可靠性,保证系统在一个节点出现意外时,整个系统仍能运行。因此,在硬件选型、线路、支撑环境及结构上都必须高质量,并保证核心网络设备具备冗余。同时,采用先进的防火墙+网闸技术保证系统的安全。 安全性 网络的各个环节要尽可能多的提供安全保密措施,来保证网络的性能。安全措施应包括:防病毒,防黑客、防止非法或越权访问、传输加密、安全策略控制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