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法学》练习题
《教育法学》

教育法学综合练习作业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世界各国发展教育的一条共同成功经验就是高度重视运用(B )A.道德手段B.法律手段C.经济手段D.行政手段2.近代中国第一个教育法规是( A )A.钦定学堂章程B.奏定学堂章程C.强迫教育章程D.学制系统改革令3.在《大教学论》一书中,提出教育立法主张的是(C )A.马丁.路德B.蔡元培C.夸美纽斯D.张百熙4.在蔡元培的主持下制定的我国近代学制是( D )A.1902年学制B.1904年学制C.1922年学制D.壬子葵丑学制5.我国现行宪法制定的时间是( D )A.1954年B.1975年C.1978年D.1982年6.下面几种关系中不是法律关系的是( B )A.婚姻关系B.朋友关系C.买卖关系D.监护关系7.构成我国教育法体系纵向结构第二个层次的是(B )A.教育基本法律B.部门教育法C.教育行政法规D.地方性法规8.我国行政法规的制定机关是( C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地方政府9.以我国社会力量办学中所出现的各种关系和问题为调整对象的教育法律是( C )A.义务教育法B.高等教育法C.民办教育促进法D.职业教育法10.属于狭义教育法律的是( C )A.教师资格条例B.学校卫生工作条例C.教师法D.中外合作办学条例11.法律文件的实质性部分是(B )A.总则B.分则C.罚则D.附则12.我国普通法律的通过必须达到全国人大代表的法定人数是(A )A.超过1/2B.超过2/3C.超过3/4D.超过4/513.不是法律适用主体的是( A )A.公民个人B.权力机关C.行政机关D.司法机关14.狭义的法律适用主体是指( D )A.军事机关B.权力机关C.行政机关D.司法机关15.学校属于( D )A.机关法人B.企业法人C.团体法人D.公益事业法人16.不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学校的机构是( B )A.幼儿园B.职业介绍所C.大学D.中学17.学校的公益性是指( A )A.公共利益B.世俗性C.普及性D.强制性18.就办学宗旨、管理体制及各项重大原则作出规定的学校管理文件是(C )A.学校作息制度B.学校考场规则C.学校办学章程D.教学管理制度19.我国公办中小学目前实行的内部领导体制是(B )A.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B. 校长负责制C.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D.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20.下列权利中不属于学校的权利是( C )A.招生权B.学籍管理权C.罚款权D.聘任权21.教师资格被依法撤销后不得重新认定的法定年限为( D )A.2年B.3年C.4年D.5年22..将公立学校教师身份定为公务员的国家是( B )A.美国B.法国C.英国D.加拿大23.对教师一视同仁,不偏不倚,体现了教师考核应遵循的( B )A.客观性原则B.公正性原则C.准确性原则D.合理性原则24.高中教师资格的认定权在(B )A.县(区)级教育行政部门B.市级教育行政部门C.省级教育行政部门D.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25.明确规定学校应当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度的法律是( C )A.义务教育法B.高等教育法C.教师法D.学位条例26.履行教育教学职责是指教师的( A )A.职业特征B.身份特征C.工作目的D.工作方式27.依法执教主体的是( A )A.教师B.家长C.学校D.学生28.根据《教师法》的规定,我国教师的身份定位是( D )A.公务员B.雇员C.公务员兼雇员D.专业人员29.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 A )A.权利和义务B.责任和义务C.权力和义务D.权利和责任30.国家设立有关奖项,给予学生以物质的帮助,其中适用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有:(C )A.奖学金B.贷学金C.助学金D.救济金31.学生完成某一阶段学业并达到规定的标准,可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如果没有达到该阶段学业水平的要求,可以获得的证书是(B)A.毕业证书B.结业证书C.肄业证书D.学历证书32.小学阶段的学生不适用的处分是(A)A.勒令退学B.留校察看C.记过D.严重警告33.国务院颁布的我国第一部有关残疾人教育的专项法规是( B )A.残疾人保障法B.残疾人教育条例C.儿童权利宣言D.残疾者权利宣言34. 抚养和监护未成年人的义务主体主要是( B )A.学校B.家庭C.国家D.社会35.我国法律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成年人的法定年龄是( B )A.已满14周岁B.未满16周岁C.未满18周岁D.已满18周岁36.英国的学制是典型的(B )A.单轨制B.双轨制C.分支型D.综合型37.义务教育的最本质特征是( C )A.免费性B.公共性C.强制性D.普及性38.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是(A )A.国家财政拨款B.城乡教育费附加C.社会集资、捐资D.教育专项资金39.《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 D )A.1986年4月12日B.1993年10月31日C.1995年3月18日D.1996年5月15日40.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 C )A.社会性B.实践性C.职业性D.终身性41.国务院颁布的《扫除文盲工作条例》属于( B )A.法律B.行政法规C.部门规章D.单行条列42.下列国家教育考试中属于水平性考试的是( A )A.普通高中毕业会考B.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考试C.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D.研究生入学考试43.学位制度是一种( B )A.行政管理制度B.学术管理制度C.行政兼学术管理制度D.学术评价制度44.根据我国学位条例的规定,我国学位等级共有(A )A.三级B.四级C.五级D.六级45.我国教育督导条例规定的教育督导重点是( A )A. 义务教育和扫盲教育B.职业教育C.高等教育D.师范教育46.下列学生属于限制行为能力的是(C)A.幼儿园的幼儿B.不满10周岁的小学生C.已满10周岁不满18周岁的学生D.已满18周岁的学生47.受教育者的专门权利救济制度是( D )A.教师申诉制度B.教育行政复议制度C.教育行政赔偿制度D.学生申诉制度48.学校事故主要侵犯了学生的( B )A.财产权B.人身权C.受教育权D. 知识产权49.我国中小学生绝大部分属于( D )A.无民事行为能力人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C.成年人D.未成年人50.教育法律责任作为一种社会责任,其区别于其他社会责任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的( C )A.导向性B.对等性C.强制性D.有序性51.近代史上的教育国家化趋势的重要特征就是高度重视运用(B )A.道德手段B.立法手段C.经济手段D.行政手段52.我国从1982年开始建立( A )A.行政诉讼制度B.民事诉讼制度C.刑事诉讼制度D.法律救济制度53.提出广设学校、普及教育、经费应有政府负担主张的是( A )A.马丁.路德B.蔡元培C.夸美纽斯D.张之洞54.清末最重要的法规是( B )A.1902年学制B.1904年学制C.1922年学制D.壬子葵丑学制55.我国现行教育基本法制定的时间是( D )A.1954年B.1975年C.1978年D.1995年56.下面几种关系中不属于法律关系的是( B )A.婚姻关系B.友谊关系C.雇佣关系D.合同关系57.国务院制定的有关教育的规范性文件属于( C )A.教育基本法律B.部门教育法C.教育行政法规D.地方性法规58.我国地方性法规的制定机关是( D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地方权力机关59.以高等教育部门内外部关系为调整范围的教育法律是( B )A.义务教育法B.高等教育法C.民办教育促进法D.职业教育法60.属于狭义教育法律的是( C )A.教师资格条例B.学校卫生工作条例C.学位条例D.中外合作办学条例61.法律规范的核心要素是(B )A.假定B.处理C.奖惩D.附则62.我国宪法的通过必须达到全国人大代表的法定人数是( B )A.超过1/2B.超过2/3C.超过3/4D.超过4/563.不是法律适用主体的是( D )A. 法官B.检察官C.政府部门D. 公民个人64.狭义的法律适用主体是指( A )A. 司法部门B.地方人大C.行政部门D. 军队65.中小学属于( D )A.机关法人B.企业法人C.团体法人D.公益事业法人66.不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学校的机构是( B )A.职业高中B.职业介绍所C.民办高校D.中小学67.不属于公益性是指( A )A.个人利益B.国家利益C.公共利益D.全体国民利益68.学校制定的地位和效力最高的内部管理文件是(D )A.学校作息制度B.学校考场规则C. 教学管理制度D. 学校办学章程69.我国民办中小学目前实行的内部领导体制是( D )A.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B. 校长负责制C.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D.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70.下列权利中不属于学校的权利是( C )A.招生权B.收费权C.拘留权D.奖惩权71.教师被依法撤销教师资格后不得重新认定的法定年限为( D )A.2年B.3年C.4年D.5年72.下列国家将公立学校教师身份定为公务员的国家是( D )A.美国B.加拿大C.英国D. 日本73.作出与教师实际表现相符的评价体现了教师考核的( C )A.客观性原则B.公正性原则C.准确性原则D.激励性原则74.初中教师资格的认定权在( A )A.县(区)级教育行政部门B.市级教育行政部门C.省级教育行政部门D.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75.按照目前我国有关法律规定,男教师的退休年龄一般为( C )A.50岁B.55岁C.60岁D.65岁76.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是指教师的(C )A.职业特征B.身份特征C.工作目的D.工作方式77.依法受教主体的是( D )A.教师B.家长C.学校D.学生78.就身份特征而言我国教师属于( D )A.公务员B.雇员C.公务员兼雇员D.专业人员79.我国公民依法有受教育的( A )A.权利和义务B.责任和义务C.权力和义务D.权利和责任80.国家设立的适用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奖项有(C )A.奖学金B.贷学金C.助学金D.救济金81.学生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德智体全面发展,学校准许其结束学业,可获得的证书是(A)A.毕业证书B.结业证书C.肄业证书D.学历证书82.下列处分形式中可适用小学生的是(D)A.勒令退学B.留校察看C.开除学籍D.警告83.1994年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颁布的第一部有关残疾人教育的专项法规是( B )A.残疾人保障法B.残疾人教育条例C.智力落后者权利宣言D.残疾者权利宣言84.未成年人的抚养和监护主体主要是( B )A.学校B.家庭C.国家D.社会85.我国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段是( B )A.不满14周岁B.已满14岁未满16周岁C.未满18周岁D.已满18周岁86.美国的学制是典型的( A )A.单轨制B.双轨制C.分支型D.综合型87.属于义务教育的最本质特征是( C )A.免费性B.公共性C.强制性D.基础性88.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是(A )A.国家财政拨款B.城乡教育费附加C.社会捐资D.教育专项资金89.我国《职业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 D )A.1986年B.1993年C.1995 D.199690.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 C )A.社会性B.实践性C.职业性D.终身性91.《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属于( B )A.法律B.行政法规C.部门规章D.单行条列92.属于水平性考试的是( A )A.普通高中毕业会考B. 中招C.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D.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93.作为高等教育阶段通行的一种教育制度,学位制度也属于国家的一种( B )A.行政管理制度B.学术管理制度C.行政兼学术管理制度D.学术评价制度94.位列我国学位第三等级的学位是(C )A.学士B.硕士C.博士D.博士后95.属于我国教育督导条例规定的教育督导的重点是( A )A. 义务教育和扫盲教育B.民办教育C.学前教育D.教师教育96.从年龄上看,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的是(A)A.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B.已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C.未成年人D.成年人97.我国专门为受教育者设立的权利救济制度是( D )A.教师申诉制度B.教育行政复议制度C.教育行政赔偿制度D.学生申诉制度98.从侵害对象看,学校事故主要侵犯了学生的( B )A.财产权B.人身权C.劳动权D. 知识产权99.不属于学校事故免责条件的是( D )A.不可抗力B.意外事件C.第三人过错D.教师体罚100.教育法规定的法律责任主要属于( C )A.民事法律责任B.刑事法律责任C.行政法律责任D.混合法律责任101.吊销办学许可证属于( C )A.民事法律制裁B.行政处分C.行政处罚D.刑事法律制裁二、多项选择(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一

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一教育法学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 )A.教育法律B.教育行政法规C.教育政府规章D.教育单行条例2.清末最重要的、一直沿用到1911年清政权灭亡为止的教育法规是( )A.《钦定学堂章程》B.《奏定学堂章程》C.《京师大学堂章程》D.《蒙学堂章程》3.近代资产阶级国家的政治制度赖以建立和存在的理论基础是“三权分立”说。
“三权分立”是指( )A.决策权、立法权、行政权的分立B.司法权、决策权、立法权的分立C.行政权、司法权、决策权的分立D.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的分立4.教育督导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工作的监督制度,这种制度属于( )A.权力机关的工作监督B.司法机关的司法监督C.行政机关的行政监督D.执政党的党务监督5.教育法律责任作为一种社会责任,其区别于其他社会责任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的( )A.导向性B.对等性C.强制性D.有序性6.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属于( )A.企业法人B.机关法人C.社会团体法人D.事业单位法人7.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实行的是( )A.校长负责制B.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C.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D.校务委员会制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的时间是( )A. 1986年4月12日B. 1993年10月31日C. 1995年3月18日D. 1996年5月15日9.根据《教师法》第14条的规定,下面哪种情况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 )A.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B.故意犯罪受到刑事处罚的C.过失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D.过失犯罪受到刑事处罚的10.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 )A. 14周岁以下B. 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C. 16周岁以上不满17周岁D. 18周岁以下11.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是( )A.国家财政拨款B.城乡教育费附加C.社会集资、捐资D.教育专项资金12.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主要由( )A.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高中实施B.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实施C.技工学校和职业高中实施D.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职业高中实施13.根据《扫除文盲工作条例》的规定,农民个人脱盲要识( )A. 1000个汉字B. 1500个汉字个汉字D. 2500 个汉字C. 20001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的规定,学士学位由( )A.国务院学位办授予B.教育部授予C.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授予D.高等学校自行授予15.我国教育督导机构分为( )A.两个等级B.三个等级C.四个等级D.五个等级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6.为什么说教育法的规定具有公定力?17.学生提起申诉需要符合哪些条件?18.教师聘任制有哪些特征?19.学生的基本权利有哪些?20.社会在实施义务教育中有哪些职责?21.请解释“3+X”高考科目设置方案的基本涵义。
教育法学考试和答案

教育法学考试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法学的研究对象是()。
A. 教育法律规范B. 教育法律关系C. 教育法律制度D. 教育法律现象2. 教育法的调整对象是()。
A. 教育关系B. 社会关系C. 经济关系D. 政治关系3.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 教育平等原则B. 教育优先发展原则C. 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D. 教育自由原则4. 教育法的渊源不包括()。
A. 宪法B. 教育法律C. 教育行政法规D. 教育政策5. 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不包括()。
A. 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B. 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C. 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D. 教育法律关系的形式6. 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不包括()。
A. 国家B. 学校C. 教师D. 学生家长7. 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是()。
A. 权利和义务B. 权力和责任C. 权利和权力D. 义务和责任8. 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不包括()。
A. 物B. 行为C. 智力成果D. 教育政策9. 教育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是()。
A. 教育法律事实B. 教育法律规范C. 教育法律关系主体D. 教育法律关系客体10. 教育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不包括()。
A. 违法行为B. 损害事实C. 因果关系D. 教育政策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1. 教育法的调整对象包括()。
A. 教育管理关系B. 学校内部关系C. 学校与学生的关系D. 学校与社会的关系12.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A. 教育平等原则B. 教育优先发展原则C. 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D. 教育自由原则13. 教育法的渊源包括()。
A. 宪法B. 教育法律C. 教育行政法规D. 教育政策14. 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
A. 国家B. 学校C. 教师D. 学生家长15. 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
A. 物B. 行为C. 智力成果D. 教育政策16. 教育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包括()。
教育法学练习题

《教育法学》练习题第一章1 教育法学的含义。
2 如何理解教育法与教育法学的关系?3 教育法学的产生和发展特点。
4 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教育法学的意义。
5 怎样学习教育法学?6 案例分析:某县一重点中学,在1997年公布的初中升高中录取分数线时,对男女生分别划定不同的分数线,男生640分,女生660分。
并规定,女生的分数线上了640分,未达660分的,如若要进该校学习,属自费生,要交1万元的费用。
学校的这个规定合法吗?第二章1 如何理解教育法的含义?2 如何理解教育法的渊源?3 教育法的特性如何?4 教育的公共性原则在我国教育法中是如何体现的?5 我国教育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6 什么是教育法律规范?有哪些类型?7 简述教育法律规范的结构。
8 案例分析:国家奖学金是否应该被二次分配“为了倡导一种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精神”,湖北省荆州师范学院日前“建议”对该校35名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的奖学金进行“二次分配”,以资助更多的未获奖的贫困生。
为达目的,该院院、系领导亲自出马,拿着已经填好的“建议捐款数额”的“自愿捐款协议书”对获奖学生进行“动员”,终于使除家庭特别困难、所得奖学金不够交清所欠学费的3名学生之外的其他32名学生捐出10.4万元奖金。
你认为湖北省荆州师范学院的这一做法是否妥当,对此我们应有哪些思考?第三章1 学校教育权的含义及内容是什么?2 简述受教育权的内容。
3 我国主要对哪些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作出了法律保障?4 怎样理解教育权与受教育权是相互依托的?5 学习权的意义何在?6 案例分析题1994年,张广荣参加高考,虽自我感觉不错,但结果是名落孙山。
没能升学的张广荣回到了家乡干农活。
可是四年后,她听一个朋友说起来一所中学里有个与她同姓名的女老师,那个“张广荣”大学读的学校恰好是张广荣当时所报考的。
张广荣没费太大的劲就查清楚那位“张广荣”的真名叫任敏,为任敏一手操办冒名入学的人是任敏的公公——他是张广荣当年的数学老师,正是他对张说,“你没有考上。
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平等原则B. 公正原则C. 效率原则D. 法治原则答案:C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哪项不是受教育者的权利?A. 接受教育的权利B. 选择学校的权利C. 获得奖学金的权利D. 强制教育的权利答案:D3. 教育法律关系中,哪一方是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A. 学生B. 教师C. 学校D. 教育行政部门答案:C4. 教育法律责任的种类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民事责任B. 行政责任C. 刑事责任D. 经济责任答案:D5. 以下哪项不是教育法律的实施方式?A. 教育行政B. 教育监督C. 教育评价D. 教育惩罚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教育法的功能。
答案:教育法的功能主要包括规范功能、保障功能、指导功能和促进功能。
规范功能是指教育法通过设定规范,明确教育活动中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保障功能是指教育法保障受教育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指导功能是指教育法为教育活动提供方向和原则。
促进功能是指教育法通过规定和激励措施,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2. 阐述教育法律关系的特点。
答案:教育法律关系的特点包括主体的多样性、内容的复杂性、形式的规范性和关系的稳定性。
主体的多样性是指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不仅包括个人,还包括组织和机构。
内容的复杂性是指教育法律关系涉及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教育管理、教学、科研等。
形式的规范性是指教育法律关系必须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和形式。
关系的稳定性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一旦建立,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易随意变更。
3. 描述教育法律监督的主要内容。
答案:教育法律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教育法规的执行情况的监督、对教育活动的合法性的监督、对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行为的监督以及对受教育者权益的保护。
教育法律监督的目的是确保教育法规得到正确实施,维护教育秩序,保护教育参与者的合法权益。
教育法学考试题

填空:
1教育法学定义
2教育行政执法三个形式。
3,我国的教育法学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时候。
4.新《义务教育法》颁布的哪一年。
5.美国第一部成体系的教育法学著作是?
6.由(兼子仁)所著的…
7.实施教育法的两个形式有哪两个。
8.《教师法》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应(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
9.高等学校所享有的三个权利有哪三个。
多选:
1学校设立的条件
2.教育行政措施的具体形式
3.申诉主体包括a教师b学生c学校d教育行政部门
4. 国家财政拨款,国家用于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
判断:
1权利与法律的关系
2.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学生(错)
名词解释:
教育行政措施,
教育法律救济,
教育法律规范,
义务教育
办学自主权
简答题:
教育法的特征,
教育法的作用,
我国教育法体系的纵向结构,
学生的基本权利,
教育行政监督的途径。
论述题:
教师的基本权利及法律保护?
案例分析:
13岁的学生与同学发生纠纷,教务处批评不服,下午在学校教导处服毒自杀,问,家长的做法是否合理,学校是否应该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并说明理由。
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法学是一门研究教育领域中法律问题的学科,其主要研究对象是()。
A. 教育政策B. 教育法规C. 教育制度D. 教育实践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实行()年义务教育制度。
A. 六B. 九C. 十二D. 十五3. 教育法学中的“教育权”主要指的是()。
A. 受教育的权利B. 教育他人的权利C. 管理教育的权利D. 监督教育的权利4.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 平等原则B. 尊重原则C. 效率原则D. 公正原则5. 教育法的适用范围是()。
A. 全社会B. 所有教育机构C. 所有受教育者D.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此处省略其他题目,以保证试题的完整性)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教育法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
A. 教育法律关系的确定B. 教育法律规范的制定C. 教育法律行为的实施D. 教育法律后果的处理2. 教育法律关系的特点包括()。
A. 法律关系的主体具有平等性B. 法律关系的客体具有多样性C. 法律关系的内容具有强制性D. 法律关系的形成具有自愿性3. 教育法律规范的特点包括()。
A. 规范性B. 强制性C. 普遍性D. 稳定性...(此处省略其他题目)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教育法的基本原则及其意义。
2. 阐述教育法律关系与一般法律关系的区别。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1. 某校学生因违反校规被学校给予警告处分,该学生不服,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
请分析该案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及可能的法律后果。
2. 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体罚手段,导致学生身心受到伤害。
请分析该教师的行为是否合法,并提出相应的法律依据。
五、论述题(15分)请结合实际,论述教育法在促进教育公平中的作用及其实施中可能遇到的挑战。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B2. B3. A4. C5. B二、多项选择题1. ABCD2. ABC3. ABC三、简答题1.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原则、尊重原则、公正原则等。
(完整版)教育法学题库及参考答案.

(完整版)教育法学题库及参考答案.《教育法学》复习题本科一、单选( A ) 1.我国的教育基本法是_____。
A.《教育法》 B.《教师法》 C.《宪法》 D.《义务教育法》( C ) 2.教育法律规范由三个要素构成,即_____。
A.条件、内容和处理 B.假定、责任和制裁C.假定、处理和制裁 D.处理、责任和制裁( C ) 3.根据宪法和法律(包括教育法律)授权,由国家行政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是_____。
A.教育基本法 B.单行教育法 C.教育行政法规 D.教育行政规章( A )4.根据我国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学校事故一般适用_____。
A.过错责任原则 B.过错推定原则 C.无过错责任原则 D.公平原则( B )5.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_____。
A.教育法律 B.教育行政法 C.教育政府规章 D.教育单行条例(B )6.一般说来,教育法规的解释可以分为_____和_____两种。
A..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 B.法定解释和学理解释C..行政解释和地方解释D..学理解释和司法解释( C )7.最早提出义务教育概念的是著名的宗教改革运动领袖是_____。
A.加尔文 B.胡格诺 C.马丁·路德 D.林肯( D )8.在现代社会中,教育权的结构一般由_____组成。
A.家庭教育权、学校教育权、教师教育权组成的B.学校教育权、社会教育权、学生教育权组成的C.国家教育权、社会教育权、教师教育权组成的D.国家教育权、家庭教育权、社会教育权组成的( A ) 9.教育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是_____。
A.教育法律规范的存在 B.教育法律现象的存在C.教育法律制度的存在 D.教育法律意识的存在( D ) 10.《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规定了未成年人系指______到______岁的中国公民。
A.0——16 B.0——.14 C.0——15 D.0——18( D )11. 1995年,_____的颁行,标志着我国教育法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教育法学练习题

学校应建立学生健康检查和特殊体质登 记等制度,掌握学生是否有某些不适宜剧 烈运动的疾病,以便在开展有关活动时有 针对性地安排。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学生 的特殊疾病,教师应注意为其保密,避免 造成对其隐私权的侵犯。
3. 建立巡视照看制度
第 5/17 页
答案:正确
35.
第 3/17 页
简述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 (3 分) 答案: 1、责任主体。
2、违法行为。
3、损害结果。
4、主观过错。
36. 简述教育法规定的学校法律责任。 (3 分) 答案: 1、违法招生的法律责任。
(3 分) 答案:
1、学校管教权行使的动因应符合教育目的。
2、学校管教权行使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
教育法学A
一、判断题
1. 教师有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义务。 (1 分) 答案:正确
2. 当学校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依法行使民事 权利和履行民事义务时,它就是民事法律 关系的主体。 (1 分) 答案:正确
3.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具备法人条件的,自批准设立 或者登记注册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
(1 分) 答案:正确
(1 分) 案:正确
9.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 校均衡发展。
(1 分) 答案:正确
第 6/17 页
10.
社会规范是指人与人相处的准则。
(1 分) 答案:正确
规定学校的义务是为保证学校实现育人宗旨、实施
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
(1 分) 答案:正确
11.
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使得法具有“国家领导人的 意志”的形式,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 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 素质的使命。
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三

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三《教育法学》综合练习题(一)(总论部分)一、名词解释题(每题2分,共10分) 1( 教育法2(教育法的规范3(社会教育权4(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5(教育法的遵守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教育法的渊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12(教育法的效力包括教育法的三个方面。
3(《教育法》中“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的规定,确立了我国教育的 __ ___ 原则。
4(教育权是法律赋予一定主体的 ;受教育权是法律赋予一定主体。
5(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的立法程序包括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三、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每题1分,共5分)1(( )年,德国学者黑格尔撰写的《学校法学》一书,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教育法学著作。
A. 1932B. 1947C.1957D.19682(《职业教育法》属于( )。
A. 法律B.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D.规章3(( )性规范是指人们在法定条件下,必须作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
A. 义务B.禁止C.授权D.惩罚4.( )中规定:“人人有资格享有本宣言所在的一切权利和自由,不分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见解、国籍或社会出身、财产、出生或其他身分等任何区别。
”A. 《宪法》B.《儿童权利公约》C.《儿童权利宣言》D.《世界人权宣言》5(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具有制定( )的权限。
A. 教育法律B.教育行政法规C. 教育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D.教育规章四、多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每题1分,共5分)1(教育法律规范的结构包括( )三部分。
A. 假定B. 处理C.奖惩D. 授权2(国家教育权的分配在横向上一般分为( )。
A.教育立法权B.教育行政权C.教育司法权 B.教育监督权3(下列各项中( )属于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
A. 学校B. 教师C.学生的隐私权D.学校的仪器设备(教育法的非正式解释是指( )对有关法律所作的法理性或学术性解释。
教育法学练习题

[练习思考]一、选择题1.教育法律规范的结构通常包括假定(法定条件)、()和奖惩。
A处理 B.适应范围C.效力等级 D.名称2.《教育法》第8条关于“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规定,确立了我国教育的()A.公平性原则B.公共性原则C.方向性原则D.终身性原则3.在我国的教育法律体系中,作为“母法”的是()。
A.《教师法》 B.《教育法》C.《义务教育法》 D.《宪法》4.我国有权制定教育法律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 B.国务院C.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 D.教育部5.()性规范是指人们在法定条件下,必须作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
A.义务B.禁止C.授权D.惩罚6.()是指以一国现有的教育法律法规形成的门类齐全、协调一致的统一体。
A.教育法的渊源B.教育法律关系C.教育法律规范的结构D.教育法的体系7.我国()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A.教师法B.宪法C.义务教育法D.未成年人保护法8.国家教育权的分配,从横向上一般分为三种,下列哪一个不是其中之一?()A.教育立法权B.教育行政权C.教育司法权D.教育执法权9.教育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是_____。
( )A.教育法律规范的存在B.教育法律现象的存在C.教育法律制度的存在D.教育法律意识的存在10.《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属于()。
A.法律B.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D.规章11. 教育法的效力是指教育法的适用范围,它不包括()。
A.时间效力B.空间效力C.终止效力D.对人或组织的效力12.《教育法》第42条中规定:受教育者享有“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的权利,这体现了()。
A.受教育起点上的机会平等B.受教育实质上的平等C.受教育过程上的机会平等D.受教育结果上的机会平等13.()是国家根据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的关于教育方面的规范性文件。
教育法学练习题

教育法学练习题(一)一、选择题1.《教育法》规定的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原则为()A.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B.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C.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D.教育基本建设费逐年增长2.教育事业经费按用途主要有()A.人员经费 B.公用经费 C.学校校舍建设费 D.大型实验仪器购置费3.法律责任的特性有()A.是由法律规范所规定的,具有法定性B.是与违法行为和法律规定的事实相联系的,具有条件性C.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国家强制性D.是由社会舆论为基础的,具有道义性4.根据各国立法现实状况,一般采取的归责原则有()A.过错责任原则 B.严格责任原则C.公平责任原则 D.道义推定原则5.行政申诉救济方式属于()A.司法救济方式B.行政救济方式C.民间救济方式D.诉讼救济方式6 “儿童有受教育的权利,至少在初等教育阶段应该是免费的、义务的。
提供儿童接受教育应该是基于其教养与教育机会均等为原则,使儿童的能力、判断力以及道德的与社会的责任感获得发展,成为社会有用的一员。
”这段话来自下述文献()A.《儿童权利公约》B.《儿童权利宣言》C.《世界人权宣言》D.《宪法》7.教育法律关系客体主要包括()A.物B.行为C.智力成果D.人身利益8.按照法律事实是否与当事人的意志有关,可以把法律事实分为()A.事件和行为B.确认式法律事实和排除式法律事实C.单一的法律事实和事实构成D.对己的事实和对彼的事实9.教育法的正式解释主要有:()A .学理解释 B. 立法解释 C. 司法解释 D. 行政解释10.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主要包括:()A.审计机关的监督B. 行政机关的监督C.审判机关的监督D. 检察机关的监督11.《教师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教师考核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思想考核、工作成绩考核和( )A.业务水平、工作态度考核 B.业务水平、职业道德考核C.职业道德、工作态度考核 D.学历水平、工作态度考核12.学生应该履行的义务有()A.遵守法律法规B.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C.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D.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13.未成年学生犯罪的特点()A.犯罪团伙化 B.成员低龄化 C.方式智能化 D.流失生犯罪率上升二、判断题1.1947年,德国学者黑格尔撰写的《学校法学》一书,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教育法学著作。
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法的调整对象是()。
A. 教育关系B. 经济关系C. 政治关系D. 社会关系2.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 教育平等原则B. 教育优先发展原则C. 教育的强制性原则D. 教育的自主性原则3. 根据教育法规定,学校应当履行的义务不包括()。
A. 保证教育质量B. 保护学生权益C. 收取高额学费D.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 教育法规定,教师应当具备的条件不包括()。
A. 良好的职业道德B. 相应的学历C. 丰富的社会经验D. 教师资格证书5. 教育法规定,学生享有的权利不包括()。
A. 受教育的权利C. 选择课程的权利D. 无故缺课的权利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教育法的调整范围包括()。
A. 教育行政管理B. 教育活动C. 教育服务D. 教育研究2.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A. 教育平等原则B. 教育优先发展原则C. 教育的强制性原则D. 教育的自主性原则3. 根据教育法规定,学校应当履行的义务包括()。
A. 保证教育质量B. 保护学生权益C. 收取高额学费D.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 教育法规定,教师应当具备的条件包括()。
A. 良好的职业道德B. 相应的学历C. 丰富的社会经验D. 教师资格证书5. 教育法规定,学生享有的权利包括()。
A. 受教育的权利C. 选择课程的权利D. 无故缺课的权利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教育法的立法目的。
2. 阐述教育法对教育活动的规定。
3. 描述教育法对教师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4. 说明教育法对学生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结合实际,论述教育法对促进教育公平的作用。
2. 分析教育法对保障教师权益的意义。
五、案例分析题(15分)某市一所中学,因学校资金紧张,决定向学生收取额外的“教育发展费”。
请分析该行为是否符合教育法的规定,并给出理由。
《教育法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法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判断题(对者在括号中划“?”,错者划“X”。
每题2分,共10分)1(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情况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 )2(无论是广义的解释还是狭义的解释,教育法的适用都是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以国家的名义实施教育法律规范的活动。
( )3(学生的法律地位是指学生以其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在具体法律关系中取得的一种主体资格。
( )4(在公立学校中,国家是学校财产的唯一的和统一的所有人。
( )5(公平责任原则,是指一方在对另一方造成损害有过错的情况下,由法院(法官)根据公平概念,结合当事人财产状况及其他条件,确定一方对另一方的损失给予适当的补偿的法律责任。
( )二、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题2分,共10分)1(《民办教育促进法》属于( )。
A(行政法规 B(规章C(单行条例 D(法律2,《教育法》第八条中规定:“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此项规定属于 ( )规范。
A(义务性 B(禁止性C. 授权性 D(强制性3(学生的隐私属于教育法律关系的( )。
A(主体 B(客体C(内容 D(结构4(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 )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A(行政处罚行为B(行政强制措施C. 不服行政处分及其他人事处理决定的D(不发放有关费用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 )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A(财产关系和物权关系 B(经济关系与人身关系C(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D(物权关系与人身关系三、多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可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正确答案。
每题2分,共10分)1 我国教育法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 )。
A(法律责任与救济 B(教育事实规律C. 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与义务 D(教育法的基本理论2(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共同特点是( )。
《教育法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教育法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法律条文含义所做的界定及所做的补充说明称为()。
A 、法理解释B 、立法解释C 、司法解释D 、权力解释答案:B2. 英国初等国民教育制度建立的法律依据是()。
A 、《巴尔福法案》B 、《巴特勒法案》C 、《福斯特法案》D 、《布莱斯法案》答案:C3. 法律关系的主体依法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能力称为()。
A 、权力B 、权益C 、权力能力D 、义务能力答案:C4. 强迫教育的首倡者是()。
A 、马丁路德B 、夸美纽斯C 、卢梭D 、狄德罗答案:A5. 关于学校内部管理体制问题,《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类学校实行()。
A 、教师聘任制B 、结构工资制C 、全员聘任制D 、校长负责制答案:D6. 在农村开办幼儿园的登记注册机关是()A 、县(区)人民政府B 、县(区)教育局C 、乡、镇人民政府D 、乡、镇教育委员会答案:C7. 我国幼儿园的内部管理体制是()。
A 、分工负责制B 、教师负责制C 、保育员负责制D 、园长负责制答案:D8. 法律对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必须做出或者不做出一定行为的约束称为()。
A 、规则B 、法则C 、义务D 、制裁答案:C9. 西方教育史上出现最早的较完善的教育法是古希腊城邦奴隶制国家斯巴达的()。
A 、“军事教育法”B 、“儿童教育法”C 、“教育制度法”D 、“学校教育法”答案:A10. 我国义务教育的基本入学年龄是()。
A 、6周岁B 、6.5周岁C 、7周岁D 、7.5周岁答案:A11. 为了加强幼儿教育管理,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教委于1989年9月发布()。
A 、《幼儿园教育纲要》B 、《幼儿教育发展纲要》C 、《幼儿教育督导条例》D 、《幼儿园管理条例》答案:D12. 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加速科技人才的培养,美国于1958年颁布了()。
A 、《生计教育法》B 、《国防教育法》C 、《合作教育法》D 、《教育质量法》答案:B13. 义务教育阶段,我国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
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公平性原则B. 教育优先发展原则C. 教育与宗教分离原则D. 教育自主权原则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哪项不是受教育者的权利?A. 接受教育的权利B. 选择教育内容的权利C. 参加教育教学活动的权利D. 获得学业证书的权利3. 教育行政诉讼的主体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教育行政机关B. 学校C. 教师D. 学生家长4. 以下哪项不属于教育法律责任?A. 民事责任B. 行政责任C. 刑事责任D. 道德责任5. 教育法的调整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哪几项?A. 教育活动B. 教育关系C. 教育设施D. 所有以上选项6. 教育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A. 保障公民受教育的权利B. 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C. 提高民族素质D. 所有以上选项7. 教育法的适用范围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国家举办的各级各类学校B. 社会力量举办的教育机构C. 个人举办的教育活动D. 所有以上选项8. 教育法规定的教育活动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 教育与宗教相分离C. 教育与科学相分离D. 教育与政治相分离9. 教育法规定,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原则是什么?A. 逐年增加B.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适当调整C. 保持不变D. 减少10. 教育法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遵守职业道德B. 具备相应的专业水平C. 可以从事商业活动D. 尊重学生人格答案1. D2. B3. D4. D5. D6. D7. C8. C9. A10. C结束语以上试题及答案仅供学习和参考之用,实际考试内容和形式可能会有所不同。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学习教育法学,更好地理解教育法律的基本原则和应用,为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教育法学试题

教育法学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教育法律法规?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义务教育法》C.《高等教育法》D.《中小学教师法》2. 以下哪个法规对学校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责进行了具体规定?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行政法》3. 儿童权益保护的国际法律法规基础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C.《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4. 以下哪个法规对教育行政机关的监督职责进行了规定?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发展纲要》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行政法》5. 高等教育机构的颁发的学位证书的法律地位是:A.国家承认的学位证书B.行政机构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C.合同约定的证明文件D.无任何法律地位二、填空题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___条明确规定,国家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工作技能。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家长把___的子女送学上学。
3. 教育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应当依法收集、整理和公布___。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师的___应当由学校依法依规确定。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学校应当制订并实施___,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简答题1. 简述教育行政机关的职责和作用。
教育行政机关是指国家教育行政管理的组织机构,其职责和作用主要包括:- 制定和实施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 组织实施国家的教育规划和教育改革;- 负责学校的监督和管理;- 协调各级教育行政机关之间的工作;- 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教育发展的均衡。
2. 论述未成年人教育权益的保护措施。
未成年人教育权益的保护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国家法律法规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为未成年人教育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
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四

《教育法学》试卷一、名词解释题(每题2分,共10分)1. 教育法2. 家庭教育权3. 教育法的渊源4. 教育法律关系5. 相邻关系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教育法学是以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分支学科。
2.从狭义上讲,教育法的适用是专指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运用教育法处理各种案件的专门活动。
3.教师是指国家对教师岗位的设置及各级岗位的任职条件和取得该岗位职务的程序等方面的有关规定的总称。
4.根据法律责任的类型划分,法律制裁可相应地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5.民事诉讼起诉的要件可分为两种。
三、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每题1分,共5分)1. 1995年,()的颁行,标志着我国教育法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A. 教师法B.高等教育法C.义务教育法D.教育法2.《教师法》属于()。
A. 法律B.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D.规章3.在《扫除文盲工作条例》中,规定了个人脱盲标准。
其中,规定农民识()个汉字。
A.500B. 1000C. 1500D. 20004. 《教育法》中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等组织形式,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
”A. 教师代表大会B. 学生会C. 教职工代表大会D. 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5.《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对未成年人的信件,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毁弃;??”。
A. 隐匿B.开拆C.窥看D.传阅四、多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每题1分,共5分)1.下列各项中,()是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
A. 学校B. 教师的教学行为C.学生D.教学设施2. 下列各种教育法制监督的类型中,属于国家监督的有()。
A. 各级政府监督B.教育行政部门监督C.行政监察D.人民政协监督3.与社会保险不同,商业保险的基本特点为()。
A. 自愿性B.福利性C.互济性D.契约性4. 法律责任与其他责任(如道德责任、纪律责任)等不同,其具有()特点。
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公平性原则B. 教育优先原则C. 教育与宗教分离原则D. 教育产业化原则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的目的是:A.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B.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C. 培养专业技能人才D.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3. 以下哪项不是教育法规定的教育内容?A. 思想品德教育B. 科学文化教育C. 体育卫生教育D. 宗教信仰教育4. 教育法规定,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主要用于:A. 学校基础设施建设B. 教师工资发放C. 学生奖学金发放D. 教育科研活动5. 根据教育法,以下哪项不属于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A. 制定教育政策B. 监督教育法规的实施C. 直接管理学校的日常事务D. 组织教育评估...20. 教育法规定,学校应当保障学生的以下哪项权利?A. 受教育权B. 选举权C. 被选举权D. 财产权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教育法规定,以下哪些人员可以担任学校的校长?A. 具有相应学历的人员B. 具有相应教育管理经验的人员C. 经教育行政部门认定的有特殊贡献的人员D. 所有上述人员2. 根据教育法,以下哪些行为是被禁止的?A. 歧视学生B. 体罚学生C. 擅自增加学生负担D. 所有上述行为3. 教育法规定,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以下哪些方面的教育?A. 爱国主义教育B. 集体主义教育C. 社会主义教育D. 所有上述教育...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教育法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
()2. 教育法规定,学校可以自行决定招生标准。
()3. 教育法规定,教师享有批评和建议权。
()4. 教育法规定,学生有权拒绝参加学校组织的非教育性活动。
()5. 教育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学校的财产。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教育法对学校管理的基本要求。
教育法学练习题

《教育法学》单选题:第一章:绪论1.在我国,对教育管理具有最高和最终决定权的是(国家权利机关)。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颁布,扩大了我国(司法机关)对教育的管理职能。
3.世界上最早的现代教育立法体现在(早期的工厂法)之中。
4.我国近代的第一个教育法规是(《钦定学堂章程》)5.中国的义务教育立法最早开始于(《钦定学堂章程》)6.中国政府关于义务教育的第一道正式法令是(《强迫教育章程》)7.标志着中国现代学制及其立法基本定型的是(《学制系统改革令》)8.标志我国教育法制建设步入正轨、依法治教局面逐步形成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9.现代法制的三要素的核心因素是(现行法体系)10.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教育法律是(学位条例)第二章:教育法原理1、并非描述教育民事法律关系必备特征的是(需要具有双方的主体或当事人)2、教育行政机关有产生、变更、废止某种法律关系的权利,这是教育活动中国家权利的(形成权)3、在我国,教育法最基本的法源是(宪法)4、以下的教育法中(《教育法》)是基本法5、在教育法律法规的体系之中(政府教育规章)处在法律等级的最低位阶6、在构成法律文本结构的各个要件中,(法律文本)是法律文件的主体内容7、在我国教育法律体系的纵向五层次中,由国务院制定和发布、为我国教育法主休的是(教育行政法规)8、教育行政机关的基本特征是(隶属性)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1995年)10、教育法是(行政法)的一个分支11、在国家举办的学校中,学校对其财产有(管理、使用权)12、下列关于校办产业的描述中,正确的选项是(校办产业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第三章:教育法的制定、实施和监督1、在立法体制中,最主要的是(立法权限的划分)。
2、我国宪法规定,制定法律的权力即立法权属于(人民)。
3、教育法所规定的法律责任主要是(行政法律责任)。
4、教育法规定的制裁主要是(行政处罚)。
5、我国行使制定教育行政法规职权的机关(国家最高行政机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法学》练习题第一章教育法学导论一、练习题:1.()年,德国学者黑格尔撰写的《学校法学》一书,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教育法学著作。
A.1932B.1947C.1957D.19682.清末最重要的、一直沿用到1911年清政权灭亡为止的教育法规是( )A.《钦定学堂章程》B.《奏定学堂章程》C.《京师大学堂章程》D.《蒙学堂章程》3.近代资产阶级国家的政治制度赖以建立和存在的理论基础是“三权分立”说。
“三权分立”是指( )A.决策权、立法权、行政权的分立B.司法权、决策权、立法权的分立C.行政权、司法权、决策权的分立D.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的分立二、练习题答案:1.C2.B3.D第二章教育法的基本原理一、练习题:1.《职业教育法》属于()。
A. 法律B.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D.规章2.()性规范是指人们在法定条件下,必须作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
A. 义务B.禁止C.授权D.惩罚3.教育法律规范的结构包括()三部分。
A.假定B.处理C.奖惩D.授权4.下列各项中()属于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
A. 学校B. 教师C.学生的隐私权D.学校的仪器设备5.教育法的非正式解释是指()对有关法律所作的法理性或学术性解释。
A.国家机关 B.学术界 C.社会团体 D.公民个人6.在下列各项教育法制监督中,()属于社会监督。
A.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监督B.教育行政部门监督C.民主党派监督D.人民政协监督7.简述教育法学与教育学的联系与区别。
8.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教育法律关系的理解和认识。
二、练习题答案:1.A 2.A 3.ABC 4.AB 5.BCD 6.CD7.答:教育法学又称教育法律科学,是以教育法、教育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分支学科。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与教育法学都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但侧重点却有所不同。
教育法学是为保证教育活动的正常进行,而在教育法律关系、教育机构的管理、教师与学生的权利义务等方面对教育活动进行的研究。
教育学是对各种形式、各种类型、各种模式的教育事实、教育活动、教育问题、教育理论等方面进行的研究。
教育法学与教育学从不同的角度对相同客体的不同方面进行研究,两者有着必然的联系。
教育学为教育法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教育法学在对教育法律现象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又必须遵循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教育规律等,比如教育法学在研究教育法的制定过程中,必须遵循符合教育规律的基本原则,才能制定出适应教育发展需要的、真正发挥作用的教育法。
8.答:(1)教育法律关系是指教育法律规范在调整教育社会关系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在教育活动中,教育主体之间也可以结成各种关系。
而要使一定的教育社会关系成为一定的教育法律关系,就必须经过一定的教育法律规范的调整,使其在主体之间形成一定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而在此之前,它仅仅是“一种(个)普通的社会关系”。
(2)教育法律关系的特征主要表现于它所具有的综合性特点,这一特点是由教育的特点决定的,它要求教育法律关系的设定必须遵循教育规律,遵循教育发展的需要。
教育法律关系的设定要体现教育的特点,在教育活动中主要表现于管理与被管理、教育与被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设定之中。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与学校的关系。
其主要指政府与学校之间存在着垂直的行政法律关系。
2)学校与教师的关系。
其主要指学校与教师之间存在着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这种关系也能直接或间接地对受教育主体产生影响。
3)学校与学生的关系。
其主要是指在教育法学范畴内,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
它是以法律赋予二者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为前提的。
4)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其主要是指两者之间在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5)学校与家庭的关系。
其主要是指两者之间在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6)学校与社会的关系。
其主要指作为一个开放系统的学校,与社会之间依法存在着权利和义务关系。
(3)结合实际,说明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第三章教育行政机关一、练习题:1.教育督导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工作的监督制度,这种制度属于( )A.权力机关的工作监督B.司法机关的司法监督C.行政机关的行政监督D.执政党的党务监督2.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具有制定()的权限。
A.教育法律B.教育行政法规C.教育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D.教育规章3.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 )A.教育法律B.教育行政法规C.教育政府规章D.教育单行条例4.国家教育权的分配在横向上一般分为()。
A.教育立法权B.教育行政权C.教育司法权D.教育监督权5.简述教育法制监督的作用。
二、练习题答案:1.C2.B3.B4.ABC5.答:教育法制监督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教育法制监督是保证教育法正确运行的有效手段;(2)教育法制监督是保证各种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得以实现的必要途径;(3)教育法制监督可以推进我国依法治教的进程。
第四章学校一、练习题:1.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实行的是( )A.校长负责制B.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C.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D.校务委员会制二、练习题答案:1.B第五章教师一、练习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的时间是( )A. 1986年4月12日B. 1993年10月31日C. 1995年3月18日D. 1996年5月15日2.根据《教师法》第14条的规定,下面哪种情况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 )A.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B.故意犯罪受到刑事处罚的C.过失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D.过失犯罪受到刑事处罚的3.教师聘任制有哪些特征?二、练习题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的时间是( B)A. 1986年4月12日B. 1993年10月31日C. 1995年3月18日D. 1996年5月15日2.根据《教师法》第14条的规定,下面哪种情况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 A)A.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B.故意犯罪受到刑事处罚的C.过失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D.过失犯罪受到刑事处罚的3.教师聘任制有哪些特征?答:(1)教师聘任是教师与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法律行为,通过聘任确定双方的法律关系。
(2)以平等自愿、“双向选择”为依据。
(3)聘任双方依法签订的聘任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第六章学生一、练习题:1.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 )A. 14周岁以下B. 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C. 16周岁以上不满17周岁D. 18周岁以下2.学生提起申诉需要符合哪些条件?3.简述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相互关系。
二、练习题答案:1.B2.答:首先,提起申诉的人必须是不服学校处分或认为学校或教师侵犯了其合法权益的学生本人,如果学生年龄小,可由监护人代为提出。
其次,必须针对特定的被申诉人,包括作出不利处分的学校或侵犯了其合法权益的学校或教师。
再次,提出申诉的事项必须在教育法律、法规等规定的受理范围内。
最后,提出申诉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
3.答: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教育权与受教育权具有以下基本特点:(1)两者的共同特点为:第一,两者都是教育法所确认和保障的一定主体所享有的利益。
第二,二者都是教育法所赋予一定主体的一种资格。
第三,二者都是教育法所保障或允许的,一定主体能够做出或不做出一定行为,以及要求他人做出或不做出一定行为的许可与保障。
(2)两者的不同特点为:第一,二者的主体不同。
第二,二者的来源不同。
其次,教育权与受教育权之间是相互依托的,其主要表现在:(1)受教育者的存在是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相互依托的基础。
(2)教育权主体与受教育权主体通过一定的权利与义务使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相互依托。
(3)教育权的滥用或不合理设定会导致侵害、限制或剥夺一定主体的受教育权。
第七章监护人一、练习题:1.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送适龄儿童、少年就学接受义务教育的法律责任二、练习题答案:1.答:《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第一款和《实施细则》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送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这是家庭所承担的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我国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其他监护人主要是指未成年人父母以外的其他近亲属,如祖父母、外祖父母、成年的兄姐等。
不履行这项义务的,依据《实施细则》第四十条的规定,城市由市、市辖区人民政府或者其指定机构,农村由乡级人民政府,进行批评教育;经教育仍拒不送其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就学的,可视具体情况处以罚款,并采取其他措施使其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就学。
”第八章教育基本制度一、练习题:1.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是( )A.国家财政拨款B.城乡教育费附加C.社会集资、捐资D.教育专项资金2.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属于( )A.企业法人B.机关法人C.社会团体法人D.事业单位法人3.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教育的平等性原则的理解和认识。
二、练习题答案:1.A2.D3.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教育的平等性原则的理解和认识。
答:(1)教育的平等性原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理解:第一,受教育机会平等原则。
《教育法》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这一规定确定了公民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基本原则。
受教育机会平等原则一般包括受教育起点上的机会平等、受教育过程上的机会平等和受教育结果上的机会平等三个层面:首先,受教育起点上的机会平等是指每个公民在入学机会上享有平等的权利。
《宪法》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这一规定,以国家大法的形式明确了公民受教育起点上的机会平等性。
其次,受教育过程上的机会平等是指公民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有获得教育条件、教育待遇等方面的平等权利。
对此,《〈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和《教育法》都作了相应的规定。
《〈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规定了实施义务教育,应当为适龄儿童和少年提供的受教育的基本条件为:“(一)与适龄儿童、少年数量相适应的校舍及其他基本教学设施;(二)具有按编制标准配备的教师和符合义务教育法规定要求的师资来源;(三)具有一定的经济能力,能够按照规定标准逐步配置教学仪器、图书资料和文娱、体育、卫生器材。
”同时,还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其他办学单位应当积极采取措施,不断改善实施义务教育的条件。
”《教育法》中规定:受教育者享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