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古汉语单音词的语素之间的汉语意义
古汉语单音词的语素之间的汉语意义
古汉语单音词的语素之间的汉语意义语素化是指语言系统中非语素成分转变爲语素的过程。
语素化可作两种理解:一种是广义的语素化,指各种非语素成分向语素的转化,所形成的语素既包括成词语素,也包括不成词语素;一种就是狭义的语素化,指从独立的成词语素变成了不成词语素。
本文所説的语素化属后种情况,主要关注古代汉语单音词演变爲现代汉语中黏著性构词语素的发展过程。
我们的研究受到了苏新春(2003)的启发。
苏文曾就共时变异中的语素提出了两条主要的判断标準,一条是句法标準,即“独立使用”;另一条是词法标準,即“重复构词”。
我们结合语素化历时研究的特点,归?{出历时视角下判定语素化是否实现的句法一词法标準:1)句法层面,不能自由出现在同类词可自由出现的句法位置(郭鋭,2002),也不具备同类词的典型句法功能;2)词法层面,能以同一音义结合体的身份反復参与构成不同的复音词,且构词数?量较大。
单音词句法独立性的丧失或弱化不是语素化的充要条件,因爲有些虚词在由实词虚化爲一个形态标记之后(如“著、了、过”等),同样不能独立运用,但仍然不是构词语素,这种情况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
同样,既具备构词力,又同时具备句法独立性的单音词也没有实现语素化。
所以説,只有在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时,我们才可以认爲该单音词实现了语素化,即具备了句法上的黏附性和词法上的复现性。
本文的研究是在对8个个案(壁、衣、志、示、侵、至、丰和贫)研究的基础上(陈练军,2009a),通过古今汉语的对比,进而总结出古汉语单音词语素化的倾向性特徵。
1.单音词语素化的特徵1.1 句法特徵单音词语素化最显著的句法特徵是:句法自由度降低,逐渐丧失独立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
在语素化进程中,句法自由度的降低是一个连续统,最先弱化的通常是典型的独立性强的句法功能,最后消失的是黏附性强的句法功能。
由此我们认爲,单音词的语素化程度和它的句法自由度成反相关关系:句法自由度越低,语素化程度越高;反之,语素化程度越低。
汉语专题(2)词汇部分问题解答
汉语专题(2)词汇部分问题解答第六章对古汉语词汇的基本认识1.认识古代汉语单音词占优势地位的特点对学习古代汉语有什么意义?答:古代汉语(主要指上古汉语,下同)的单音词占优势地位,而在现代汉语中,复音词特别是双音词占优势地位,我们所以感到古代汉语的词汇面貌与现代汉语有明显的不同,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阅读古书的时候,首先应当注意的是不要把两个单音词的组合误认为是一个双音词。
其次应该知道,汉语词汇的复音化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
在一个长期的过渡时期中,有一部分双音结构,两个语素的组合呈现出一种不大稳定的状态。
这种不稳定的状态主要表第一,从意义方面看,可以拆解开来分别训释。
第二,从结构方面看,前两个语素有时可以倒置。
2.汉语词汇的复音化发展过程中一部分双音结构,两个语素的组合呈现出一种不大稳定的状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汉语词汇的复音化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
在一个长期的过渡时期中,有一部分双音结构,两个语素的组合呈现出一种不大稳定的状态。
这种不稳定的状第一,从意义方面看,可以拆解开来分别训释。
如:《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郑玄注:“同门曰朋,同志曰友。
第二,从结构方面看,前两个语素有时可以倒置。
如:《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
”又《八奸》:“为人臣者散公财以说(yuè)民人。
”3.分析联绵词需要注意什么问题?答第一,联绵词的性质。
从构成词的意义看,可以分为合成词和单纯词两类。
合成词是由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
单纯词可以是一个音节,也可以是几个音节。
如果不是一个音节,就可能引起误解。
一般地说,构成联绵词的两个音节(书面上看到的是两个字)只是表示读音,分开来没有什么意思,合起来才有意义。
这就是说,联绵词是一种单纯词,遇到这类词,我们不能死抠字面意思强作解释。
所以如果过分注重字形,就会把一个联绵词看作两个词。
第二,联绵词在语音上(指古代的读音)往往有一定的联系。
古代汉语讲义第五章单音词和复音词
古代汉语讲义第五章单音词和复音词第五章单音词和复音词一、古代汉语词的构成1.从语音的角度分:单音词、复音词2.从语素的角度分:单纯词——联绵词、叠音词、音译词;合成词——复合词、加缀复词3.从词义的角度分:单义词、多义词4.从语法功能角度分: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代词;虚词——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二、上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据统计,《庄子·逍遥游》全文用单字1465个,复音词只占80多个;《离骚》用字2470个,复音词只有140多个。
《诗经》中单音词占总量的90.8%,《左传》中占89%,《史记》、《尔雅》中占80%。
三、古汉语的复音词古代汉语的复音词根据词的组合方式分为单纯词与复合词。
1.单纯词(1)叠音词(重言、叠字、重言形况字)概念:重叠两个相同音节,只有一个语素的词。
如:翩翩渺渺漠漠纷纷类型:拟声叠音词、仿物叠音词特点:音节重叠,意义灵活(2)连绵词(联绵词、联绵字、连语、链语)概念:由两个音节连缀表达一个整体意义,只含一个语素的词。
类型:双声:仿佛参差伶俐玲珑踊跃叠韵:彷徨徘徊逍遥窈窕婵娟混沌双声兼叠韵:缤纷优游辗转非双声叠韵:扶摇芙蓉铿锵淡泊翡翠特点:义不分训;字无定写。
2.合成词(复合词)(1)偏义复词概念:由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语素构成,其中只有一个语素有意义,而另一个语素只起充当一个音节的陪衬作用的词。
原因:音节;修辞(2)同义复词(3)其它复合词①联合式A.名词+名词B.动词+动词C.形容词+形容词②偏正式:A.名词+名词B.形容词+名词C.动词+名词D.形容词+动词E.数词+名词③动宾式④重迭式第六章古今词义的异同一、古今词义的异同1.古今词义基本未变——基本词汇2.古今词义迥然不同抢:古是“碰”、“撞”之义,如《庄子·逍遥游》“我决起而飞,抢榆枋。
”《战国策·魏策》“以头抢地耳”。
今是“抢劫”之义。
绸,古是“缠绕”之义,如《尔雅·释天》“素锦绸杠”,郭璞注“以白地锦韬旗之杆。
单音外来词素及其构词意义
单音外来词素及其构词意义单音外来词素及其构词意义陈婷敏摘要:外来词素是汉语词素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简缩是单音外来词素形成的关键环节,在音节提取中体现首字提取原则。
汉字型单音外来词素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能产性较强,在构词中其语义发生类化或泛化。
字母型单音外来词素是新兴词素,具有一定的生命力。
关键词:简缩;单音外来词素;构词“词是由它的组成成分组成的,词的组成成分就是词素。
词素是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词的结构单位。
”(1)现代汉语中占据绝对优势的双音节词大多是由单音词素组合而成的,可见单音词素的构词能力是很强的。
外来词素,即来自外族语言,并经过汉语加工而成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最小的有音有义的词的结构单位。
而本文将要探讨的是单音节外来词素,如“啤酒”中的“啤”,“蹦迪”中的“迪”等等。
“外来词素的单音节化符合汉语词素的典型形式,更贴近汉语的实际。
”(2)由此可见,单音外来词素是汉语词素系统中的重要成员,并且在构词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单音外来词素的产生(一)简缩是单音外来词素产生的关键一步外来词素是汉化后的产物。
陈海洋指出,漢语中的语素(3)很大一部分是单音节形式的,而吸收外来语言成分,并将其汉化后形成的一般是双音节或多音节语素。
(4)大部分外来词素是通过对外来词进一步加工而成,而在这一“汉化”过程中,简缩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实,在大部分字母词的形成过程中就有简缩这一过程。
如“CPU”由“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缩而成。
字母汉字合成词中的字母部分也是通过简缩而成为字母词素,与汉语词素组合成词,如“IP卡”中的“IP”是由“internet protocol”简缩而成。
苏新春认为,外来词先通过简缩变为单音节形式,之后这些单音节能够以独立的身份参与构词,并且具备重复构词的能力,这样,单音节的语素化才算最终完成。
(5)可见,要想把多音节的外来词单音化,首先要将其变为单音节形式,而简缩正是单音外来词素形成的首要一步。
单音词名词解释古代汉语
单音词名词解释古代汉语
单音词是指由一个音节构成的词语,它在古代汉语中占有重要地位。
这些单音词具有简洁明了的特点,常用于表示实物、抽象概念、动作、状态等。
下面将对几个古代汉语中常见的单音词进行解释。
首先是“人”。
人是古代汉语中最基本的单音词之一,表示人类。
它的意义广泛,可以指代任何具有人的特征和行为的存在。
在古代汉语中,人除了表示人类本身,还可以用来表示亲属关系、身份、职业等。
其次是“心”。
心是指人的思维和感情的内在器官,也是古代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词之一。
心在古代汉语中不仅表示人的心理活动,还常用于表示意愿、态度、情感等方面。
例如,“心甘情愿”表示心甘情愿地接受或做某事,“心疼”表示对某人或某事感到痛心。
再次是“手”。
手是古代汉语中表示人的上肢末端器官的单音词,也是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词语。
手在古代汉语中常用于表示人的用
力、劳动、技能等方面。
例如,“动手”表示开始做某事,“手艺”表示某人的技能或手工制作的作品。
最后是“口”。
口是古代汉语中表示人的口腔器官的单音词,也是用于表示语言、咀嚼食物等方面的常见词语。
口在古代汉语中常用于表示说话、表达意思、交流等方面。
例如,“开口”表示开始说话,“一口咬定”表示坚决认定某事。
总结来说,单音词是古代汉语中非常常见的词语形式,它们简洁明了,表达力强,常用于表示实物、抽象概念、动作、状态等方面。
在古代汉语中,人、心、手、口等单音词具有重要的地位,常用于表达人类的特征、思想、情感和行为等。
古汉语词汇概说古汉语单音词与复音词古今
能会发生变化或扩大。
形态变化
03
一些单音词在演变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形态上的变化,如添加或
删除某些部分。
02
古汉语复音词概说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古汉语复音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组成的 词。
特点
与单音词相比,复音词具有更丰富的表意功能, 可以表达更为复杂的概念和事物。
例子
如“天地”、“江湖”、“风雨”等。
古汉语词汇概说
• 古汉语单音词概说 • 古汉语复音词概说 • 古今汉语词汇对比 • 古汉语词汇的特殊现象 • 古汉语词汇的学习与运用
01
古汉语单音词概说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古汉语单音词是指一个音节表示一个 词,与现代汉语的双音词和多音词相 对。
特点
古汉语单音词通常比较简单,意义明 确,易于记忆和使用。
同义词选择
在写作和表达时,需要根据语境 和表达需要选择合适的同义词, 以增强表达效果。
反义词的运用
反义词丰富
古汉语中存在大量的反义词,这些词意义相反,形成鲜明的对比, 使语言更加鲜明生动。
反义关系辨析
反义词之间存在明显的对立关系,需要通过语境和上下文进行辨析, 以准确表达意思。
反义词选择
在写作和表达时,需要根据语境和表达需要选择合适的反义词,以增 强表达效果。
复音词的分类
并列式
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成,如“天地”、“山水 ”、“动静”等。
偏正式
由一个修饰词和一个中心词组成,如“江山”、“风雨”、“人烟” 等。
支配式
由一个动词和一个名词组成,如“饮酒”、“写字”、“唱歌”等。
附加式
由一个表示抽象概念的词根和一个表示具体概念的词缀组成,如“子 丑”、“阿爷”、“老虎”等。
古代汉语第六讲(一)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划分古汉语词的结构的标准
两个角度、两个标准:音节数和语素数。 1、音节数标准: 单音词 双音词 多音词 (天、地: 单纯词 合成词 (只含一个语素) (包含两个语素的) (刀、口、参差) (天下、寡人、爪牙)
划分古汉语词的结构的标准
将以上两种标准结合起来,我们发现: ① 单音词只能由一个语素构成,必定是 单纯词; ② 双音词可以由一个语素构成,也可以 由两个语素构成;前者叫“单纯双音 词”,后者叫“合成双音词”。
故事——是时,宣帝循武帝故事,招名儒俊材置 左右。 放心——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放 纵恣肆之心) 睡觉——云髻半偏新睡觉。 后悔——秦王以为然,下吏治(韩)非。李斯使人 遣非药,使自杀。韩非欲自陈,不得见。秦王 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
三、复音词
复音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构成的 词。
多人不能无生得失。《史记·刺客列传》 先帝尝与太后不快,几至成败。(被废后)
《后汉书·何进传》
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孟·梁下》
(主虹为虹,副红为霓)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也。
《论积贮疏》 (穰ráng,丰收) ng,丰收 r ng,丰收)
偏义复词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显 示出它的偏义特点,如果把它单独提出 来,很难确认它是偏义的。
2 合成双音词
合成双音词是由两个语素构成的双 音词。从其结构角度,主要可以分为偏 正式、联合式和附加式三类。
古代单音词和现代复音词对比
1、换了完全不同的词。 与→参加; 师→军队 2、加上词尾词头。 虎→老虎;杯→杯子;石→石头 3、利用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构成一个 复音词。 儿、子→儿子
双音合成词的形成过程
三、复音词
古代汉语中,单音词占主要优势,但单 音词增长到一定数量就会造成过多的同 音词和多义词,影响交际。因此单音词 必须向复音词发展。同时,单音词构成 能力强,演变为复音词也就有了可能。
文言文中的单音词和双音词
文言文中的单音词和双音词文言文中有单音词和双音词,但是单音词居多。
而现代汉语双音词居多,这是古今汉语的一个显著不同。
文言文中的单音词单音词指的是只有一个音节的词,单音词的一个字就相当于一个词。
有时文言文中的两个单音词连用和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双音词相同,往往容易被误认为一个双音词而用现代词义去解释,结果就歪曲了愿意。
例如:《桃花源记》:“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妻子,男子配偶。
子:子女。
《邹忌讽齐王纳谏》:“今齐地方千里”地:土地。
方:方圆。
《曹刿论战》:“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可:可以。
以:凭借。
《赤壁之战》:“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形:形势、局势。
成:形成。
《赤壁之战》:“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其:他,代词。
实:实质,实际上。
《五人墓碑记》:“吾社之行为士先者”行:品行。
为:做为,成为。
文言文中的双音词双音词指的是有二个音节的词,文言文中的双音词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单纯的双音词,这类词两个音节组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不能拆开来解释。
单纯的双音词包括:1、联绵词,双声或者叠韵。
例如:踌躇、萧瑟、玲珑,辗转、彷徨、须臾、窈窕、披靡等。
2、译音词。
例如:单于、可汉、葡萄等。
3、叠音词。
例如:奄奄、翩翩、霏霏、区区等。
二、合成的双音词,从结构上区分有以下几种。
1、联合式。
例如:社稷、旌旗、首领、干戈、倾覆等。
2、偏正式。
例如:天子、布衣、足下、横行等。
3、附加式。
例如:阿母、森然、率尔等。
4、偏义复词。
这类词是指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组合成一个词,在特定语境中,实际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另一个语素只起作陪衬音节的作用。
例如:《桃花源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远近”只取“远”的意思。
《石钟山记》:“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浅深”只取“深”的意思。
《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公姥”只取“姥”的意思。
双音词的古今异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语言环境的变迁,古今的双音词意义和用法发生了较大差异,这种古今异义的现象还是比较常见的。
古汉语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 我们常常犯的错误:由于习惯于现代汉 语的双音节词,往往也把古代汉语的两 个单音节词当成一个双音节词去理解。 • 《周易· 革卦》:“汤武革命,顺乎天而 应乎人。” • 《晏子春秋· 内篇杂下》:“橘生淮南则 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 实味不同。”
• 《韩非子· 五蠹》:“古者文王处丰、镐 之间,地方百里,行仁义而怀西戎,遂 王天下。” • 《汉书· 霍光传》:“党亲连体,根据于 朝廷。” • 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 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苏新春《汉语双音词化的根据和动因》 (1991年2期《人大复印资料》) • 皮鸿鸣《汉语词汇双音化演变的性质和 意义》(1992年1期《古汉语研究》) • 赵克勤《古代汉语词汇学》、杨琳《汉 语词汇与华夏文化》等都谈到词汇双音 化的原因。
同义词 一、同义词的类别
1 什么是同义词 • 同义词是指语言中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 两个以上的词。同义词的本质特性,就是“有 同有异”,即在其指称意义(概念意义、理性意 义)或附加意义(语意轻重、感情色彩、语体风 格等)上,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 • 学习同义词,我们既要明其“同”,更要求其 “异”。
• 同义词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分类。 从词的本义和引申义角度来分类:1、本 义相同的同义词 • 徒:步: 本义皆为“步行”。 • 舍车而徒。 《周易· 贲卦》 • 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 《庄 子· 田子方》
• “徒”引申为“步兵、门徒”等, “步” 引申为“脚步”。成语“亦步亦趋”。 • 顶:颠: 《说文· 页部》:“顶,颠 也。”“颠,顶也。”本义都指“头 顶”。如: • 过涉灭顶,凶,无咎。 《周易· 太过》 •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 《诗· 秦风· 车 邻》
• 转义复词:古代汉语中有一部分复合词, 是由两个意义相对或相反的单音节词素 合成的,其复合词的意义既不同于两个 词素中的任何一个,也不是两个词素义 的简单相加,出现词义转化的现象,这 种复合词叫做转义复词。
古汉语词汇的特点
古汉语词汇的特点古代汉语词汇的特点是:单音词占优势,向双音词发展,一词多义的现象极为普遍。
第一、古汉语词汇中单音词占优势。
古汉语词汇特别是先秦到魏晋南北朝的书面语言词汇,单音词占大多数。
例如: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左传·庄公十年》前一段有三十个字,二十九个词,其中单音词占二十八个,双音词只有一个。
后一段全部由单音词组成,二十二个字就是二十二个词。
这足以说明古代汉语词汇中单音词占优势的情况。
古代汉语的词往往就是一个个的字,所以前人研究古代汉语常以字为单位。
“字”与“词”也不严格区分,“虚词”也被称为“虚字”,“名词”、“动词”也被称为“名字”、“动字”。
有人作过大致统计,古代汉语词汇中单音词占80-90%,而现代汉语词汇中双音词占80-90%。
第二、单音词向双音词发展。
汉语词汇的发展趋势,主要是从单音节词向双音节词发展。
秦汉时期,单音词占绝对优势。
秦汉以后,复音词尤其是双音词逐渐发展。
从唐宋以后直到现在,双音词占绝对优势,而单音词则退居于次要地位。
由单音词发展为双音词,大致有三种方式:(1)换一双音词。
即改换一个说法,用另外的字构成双音词。
(日——太阳,目——眼睛)(2)加一实词素。
即加上一个实词素(等义或近义的词素),与原来的单音词构成双音词。
(月——月亮)(3)加一虚词素。
即加上一个虚词素,作为前缀或后缀构成双音词。
如:阿——阿母、阿爷、阿姊、阿谁老——老杜、老刘、老虎、老鼠尔——率尔如——宴如“阿”作为附加词(即虚词素)出现于汉代,南北朝最为盛行,唐代以后就不通行了。
“老”作为附加词,大约兴起于唐代,如“老杜(谓杜甫)、老刘(刘梦得)、老元(元微之)之类。
尔、如、若、然作为附加词,唐宋以后仿古作品里还出现,口语里几乎失去构词能力,唯独“然”字频率很高,现在仍然使用,如果然、居然、当然、必然、依然等等。
古代汉语词汇学学习内容词与词之间...
古代汉语词汇学学习内容:1.文字与词汇的关系2.古汉语词汇的构词法及其发展3.古汉语的词义系统4.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同义关系——意义相同或相近;反义关系——意义相对或相反;同音词——意义无关而读音相同;同形词——意义无关,读音不同,字形相同;5.词汇与文化一、字与词1.字与词,古人用到“词”或“辞”的时候,指的是虚词如:采采芣苢(fu yi 三声)薄言采之。
(《诗经·国风·周而》)毛传:“薄,辞也。
”2.字与词的关系两者之间不能划等号,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是书写符号。
(1)在古汉语中,有些字本身记录的就是词。
如:上、下、忧、乐、天、地(2)有些字本身不能成为词,必须与别的字结合在一起才能构成词。
如:葡萄、蟋蟀、苜蓿(xu)(3)有些字在有的情况下记录的是词,在有的情况下又不是词,仅仅是字。
·犹:如同,好像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豫:事先有准备,预先豫则祸不生。
(《荀子·大略》)·犹豫:不是词(4)有些合成词里的字,虽然其本身有意义但是只能看成这个复音词的一个语素而不是词。
如:寡人,先生(5)有些词义复词虽由两个同义单音词组成但这些单音词仍然具有独立性。
例如:封疆:指边疆;师旅:指军队“封”“疆”“师”“旅”既是语素又是词,作为单音词时都是有一个词记录的。
3.同字异词:有的字可用来记录几个不同的词,这就是同字异词,也就是一字多词形成原因有三种。
(1)字的本身和字的借用:为甲词造的字又被借用来记录与甲词音义不同的词·甲、字的本用和本无其字的借用。
例如:叔1——拾、捡九月叔苴(ju 麻子)(《诗经·豳风·七月》)叔2——伯、仲、叔、季的“叔”,表示排行,记录叔2的“叔”是借用夫1——成年男子一夫不耕,或受其饥。
贾谊《论积贮疏》夫2——指示代词,等于说“这”“那”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国策·》齐策四》夫3——语气词,用于句末表感叹逝者如斯夫《论语·子罕》夫4——句首语气词,表示要发议论夫战,勇气也《左传·庄公十年》·乙、字的本用和本有其字的借用。
古汉单音词的名词解释
古汉单音词的名词解释古汉单音词是指古代汉语中只有一个音节的词语,这些词在古汉语中具有独特的语言特点和文化内涵。
这些单音词多数是古代人民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的词汇,它们简短、精练,既反映了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又揭示了古代社会的历史、文化、民俗等方面的信息。
下面对几个代表性的古汉单音词进行名词解释。
1. 月 (yuè)“月”字指代着月亮,同时也是古代时间计算单位的名称。
在农历中,“月”用来表示一个月份。
古人以月亮的自然变化来计算时间,从而形成了中国农历的体系。
古代人们会观察月亮的圆缺变化,来确定季节的开始和结束,以及耕作、种植、收获的时机。
因此,“月”不仅仅是一个单音词,还代表着古代人们对时间、气候和物候变化的观察和认知。
2. 鸟(niǎo)“鸟”字指代着鸟类动物,是古代人们对鸟儿的普遍称呼。
在古代,鸟类在农田中扮演着重要的生态角色,它们通过觅食、迁徙等行为与农业紧密关联。
古代人们通过对鸟类的观察,可以预测天气变化、掌握灾害的信息,还可以通过鸟类的飞行路径确定安全和祥瑞的征兆。
因此,“鸟”不仅仅指代鸟类动物,还在古代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宗教信仰、神话传说等紧密相连。
3. 山(shān)“山”字指代着大地上的山脉。
在中国,山脉众多,自古以来就具有重要的地理和文化意义。
在古代,山被视为神圣的存在,人们崇拜山神,认为山脉中有灵气、有神灵驻留。
古代文人墨客常以山为题材作诗、写书,山与诗歌、文学创作有着紧密的联系。
此外,山脉对于农业、水源的调节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因此,“山”不仅仅是地理概念,还具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生态功能。
4. 天(tiān)“天”字指代天空,是古代人们对宇宙间的广袤空间的称呼。
在古代汉语中,“天”既有对自然天空的描述,也是古代宗教、哲学和思想体系中的重要概念。
古代人们相信天象的变化能够预示人间的吉凶祸福,因此对天空的观察极为重要。
另外,“天”还代表了古代人们对宇宙奥秘和宇宙秩序的探索与思考。
分析古汉语单音词的语素之间的汉语意义
分析古汉语单音词的语素之间的汉语意义古汉语单音词是指由一个字形成,具有单一意义的汉语词语。
分析古汉语单音词的语素之间的汉语意义是了解古汉语词汇构成和变化的关键。
古汉语的语素是指构成古汉语的最基础的、不可分割的语音和语义单位,通过分析古汉语单音词的语素之间的汉语意义可以深入了解古汉语的语言生成机制和语言发展变化的历史趋势。
古汉语单音词的语素之间的汉语意义涉及到音韵、形音、声旁、义旁等方面。
音韵是古汉语单音词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汉语中有很多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单音词,这些单音词之间的区别往往在于它们的语素不同。
例如,“一”、“衣”、“夷”、“医”、“依”等单音词的读音相似,但它们的字义却完全不同,分别由不同的语素组成。
这就是因为它们的语素不同,它们的汉语意义不同。
古汉语单音词的形音是指它们的字形和发音之间的关系。
古汉语单音词的字形通常由左右、上下两个部首和一个主体构成。
左右部首往往表示词义的基本概念,主体则表示词义的具体涵义。
例如,“人”、“口”等部首可以代表“人”、“口”等实物。
而左右部首与主体的组合则决定了单音词的字义。
例如,“人”加上“口”就可以构成“说”的字,反之,“口”加上“人”就变成了“吴”的字。
古汉语单音词的声旁和义旁是指它们的声音和义义义的组合。
声旁是指一个字的左边或右边的字形,而义旁是指一个字中包含的具有独立意义的字形。
例如,“红”字中的“纟”即为声旁,“工”字中的“丨”即为义旁。
在古汉语中,很多汉字就是由声旁和义旁组合而成的,例如“阿谀”中的“谀”是由“口”和“兪”组合而成的,表示讨好或谄媚的意思。
通过分析古汉语单音词的语素之间的汉语意义,可以窥探到古汉语在语言生成和发展中蕴含的深刻规律。
古汉语中很多单音词都有多重字义,这种多义性往往是由因语素之间的组合关系而产生的。
同时,古汉语中也有很多的形音、声旁、义旁之类的间接意义,其源头是汉语表达思想和概念的能力。
综上所述,分析古汉语单音词的语素之间的汉语意义是十分重要的,它可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古汉语的基本构成和变化,深入了解古汉语的语言规律和语言历史,同时也对于汉语语言学的研究和探讨有着重要而深刻的作用。
古代汉语——古代汉语词的构成
古代汉语——古代汉语词的构成第四课古代汉语词的构成词的构成可以从词的形式和内容两个角度来认识。
词的形式是语音,内容是语义。
从音节的角度分为: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从语义角度分为:单纯词和复合词。
单纯词主要是单音节的,也有少数双音节的(联绵词)。
复合词主要是双音节的。
一、单音词(一)单音词与汉语的字、词关系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
在古代汉语书面语中,一个字基本上记录一个单音词。
实际上字和词并不是等同的。
在古汉语中,字与词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
第一,在一般情况下,一个汉字记录一个词。
第二,字和词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尽管在造字之初是一词一字,后来由于词的分化派生,字的孳乳借用,异词同字和异字同词现象渐渐多起来。
异词同字:一个字记录意义完全不同的两个词。
例如:①A.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B.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③A.形貌昳丽。
B.丽土之毛③A.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B.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以上三例,①A的“观”指的是宗庙或宫廷大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
而①B的“观”则当“观看”“观赏”讲。
两义同写“观”字,显然并非一词。
②A的“丽”义为“华美”,②B的“丽”为“附着”,也是两个词。
至于③A的“女”其实是第二人称代词“汝”,与③B的“女”更是没有什么关系了。
产生原因有二:1.词义的引申:观:本义是观看(动词),引申出“用来进行观看活动的建筑物”之义,名词,读去声。
2.假借:如:女:名词,借用作代词。
异字同词:即一个词有不祗一个记录符号。
①A.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B.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②A.将军身被坚执锐。
B.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
C.遂开门纳众。
③A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B.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
以上三例,①A的“暮”与①B的“莫”是同一个词。
“莫”的字形是日在草中之状,《说文》:“莫,日且冥也。
”就是“日暮”的“暮”的本字,后来“莫”字用作了否定词,而标志时间的字都加“日”字,就把这个本来已有“日”的字重加了一个“日”变成“暮”,所以“莫”与“暮”虽写两形,却记录同词,是分化字关系。
古汉语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 寻常 原来是两个表示长度单位的意义相 对的单音节词,“寻”是八尺,“常” 是十六尺。 • 后来“寻常”由短语变成复合词,同时 意义也发生了转化,被用来表示“平常、 普通”的意思。
• 消息 原来是两个意义相反的单音节词, “消”指消亡,“息”指生长。如《周 易· 彖辞》:“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丰· • 后来“消息”由短语变成为复合词,表 示“音讯”。蔡琰《悲愤诗》:“有客 从外来,闻之常欢喜。迎问其消息,辄 复非乡里。”
• 荀子:“单足以喻则单,单不足以喻则 兼。” • 汉代以后的训诂家不再象《尔雅》那样 主要以单音词训释单音词,而是经常采 用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训释单音词, 也是一个极好的证明。
• 其次,词汇系统本身的急剧发展还表现 在词义的发展上。词义的发展变化主要 体现在多义词的产生。过多的单音多义 词的存在势必影响交际。汉语双音词比 单音词表义精确、明晰。一个单音词有 多个词义,一旦进入复音词中其意义也 就单一了。因此为了明确表义,也促使 汉语词汇的双音化。
• 转义复词:古代汉语中有一部分复合词, 是由两个意义相对或相反的单音节词素 合成的,其复合词的意义既不同于两个 词素中的任何一个,也不是两个词素义 的简单相加,出现词义转化的现象,这 种复合词叫做转义复词。
• 春秋 原来是两个意义相对的单音节词, 分别指“春季”和“秋季”。如《礼 记· 王制》:“春秋教以《礼》《乐》, 冬夏教以《诗》《书》。” • “春秋”由短语变成为复合词,同时意义 发生了变化,被用来表示“光阴、岁月” 的意思。
• • •
•
2、本义和引申义相同的同义词 这类同义词原本不同义,后来一方经过 引申便变得与另一方同义了。 官:吏: “官”本义指“官署”,即 政府办公和收藏文书的地方。后来引申 指“官员”才与“吏”同义。“吏”本 义“官员” 明主之国,官不敢枉法,吏不敢为私。 《韩非子· 八说》
古代汉语讲义 第五章单音词和复音词
第五章单音词和复音词一、古代汉语词的构成1.从语音的角度分:单音词、复音词2.从语素的角度分:单纯词——联绵词、叠音词、音译词;合成词——复合词、加缀复词3.从词义的角度分:单义词、多义词4.从语法功能角度分: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代词;虚词——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二、上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据统计,《庄子·逍遥游》全文用单字1465个,复音词只占80多个;《离骚》用字2470个,复音词只有140多个。
《诗经》中单音词占总量的90.8%,《左传》中占89%,《史记》、《尔雅》中占80%。
三、古汉语的复音词古代汉语的复音词根据词的组合方式分为单纯词与复合词。
1.单纯词(1)叠音词(重言、叠字、重言形况字)概念:重叠两个相同音节,只有一个语素的词。
如:翩翩渺渺漠漠纷纷类型:拟声叠音词、仿物叠音词特点:音节重叠,意义灵活(2)连绵词(联绵词、联绵字、连语、链语)概念:由两个音节连缀表达一个整体意义,只含一个语素的词。
类型:双声:仿佛参差伶俐玲珑踊跃叠韵:彷徨徘徊逍遥窈窕婵娟混沌双声兼叠韵:缤纷优游辗转非双声叠韵:扶摇芙蓉铿锵淡泊翡翠特点:义不分训;字无定写。
2.合成词(复合词)(1)偏义复词概念:由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语素构成,其中只有一个语素有意义,而另一个语素只起充当一个音节的陪衬作用的词。
原因:音节;修辞(2)同义复词(3)其它复合词①联合式A.名词+名词B.动词+动词C.形容词+形容词②偏正式:A.名词+名词B.形容词+名词C.动词+名词D.形容词+动词E.数词+名词③动宾式④重迭式第六章古今词义的异同一、古今词义的异同1.古今词义基本未变——基本词汇2.古今词义迥然不同抢:古是“碰”、“撞”之义,如《庄子·逍遥游》“我决起而飞,抢榆枋。
”《战国策·魏策》“以头抢地耳”。
今是“抢劫”之义。
绸,古是“缠绕”之义,如《尔雅·释天》“素锦绸杠”,郭璞注“以白地锦韬旗之杆。
古代汉语单音词的特点
古代汉语单音词的特点
古代汉语单音词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多义性: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词往往具有多个意义,一个词可能兼有多个功能或表示多个概念。
例如,“辞”这个字就有好几个义项。
2. 灵活性:单音词的含义虽然多种多样,但其具体所指却有时并不明确,特别是在表示抽象概念时。
例如,“严”这个字可以表示“认真”、“一丝不苟”等多种意思,是一个形容词。
3. 能产性:在古代汉语中,大多数单音词具有构成复合词的能力。
例如,“兵”字可以组成“兵法”、“兵役”、“兵部”等复合词。
4. 占优势:古代汉语中,单音词占优势,特别是在先秦的文献中,单纯复音词较少。
这与现代汉语中双音节词占优势的情况有所不同。
以上就是古代汉语单音词的特点,与现代汉语相比,其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都有所不同,需要细心体会和理解。
古汉语通论(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古汉语通论(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古汉语通论(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我们研究古代汉语的时候,需要了解单音词和复音词的关系,复音词和同义词的关系,因为这有助於我们更彻底地了解古代汉语。
我们随便把一篇古文翻译成为现代汉语,就会发现译文比原文长了许多。
这主要是因为古代汉语的词汇以单音词为主,而现代汉语的词汇以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为主。
例如“蹇叔之子与师”(《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这一个句子中,“子”字在现代一般总说成“儿子”,“与师”更非译成两个复音词“参加军队”不可。
古代单音词和现代复音词的对比,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换了完全不同的词,例如“与”变成“参加”,“师”变成“军队”;第二种情况是加上词尾词头,如“虎”变成“老虎”,“杯”变成“杯子”,“石”变成“石头”;第三种情况是利用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构成一个复音词,例如“儿”和“子”是同义词,合起来成为复音词“儿子”。
最值得注意的是第三种情况。
有许多古代的单音词,作为词来看,可以认为已经死去了;但是作为词素来看,它们还留存在现代汉语里。
举例来说,古代汉语有单音词“虑”字。
《论语·卫灵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诗经·小雅·无雨》:“弗虑弗图”。
但是,在现代汉语里,“虑”字只作为词素留存在“顾虑”、“考虑”等双音词里,或者只出现在“深谋远虑”,“深思熟虑”等成语里,而不能作为单词自由运用了。
汉语大部分的双音词都是经过同义词临时组合的阶段的。
这就是说,在最初的时候,只是两个同义词的并列,还没有凝结成为一个整体,一个单词。
这可以从两方面证明:第一,最初某些同义词的组合没有固定的形式,几个同义词可以自由组合,甚至可以颠倒。
例如“险”“阻”“隘”(注:“隘”单用时,是狭的意思,同“险”“阻”的区别较大。
)是同义词,在上古常常单用,又可以互相组合。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既有“隘而不列”,“阻而鼓之”,又有“不以阻隘也”,“阻隘可也”。
古代汉语词汇学概论
“第” 始见于汉代,用在数次之前,表次序:
第一、第二、第三……
於是孝文帝乃以绛侯勃为右丞相,位次第一;
平徙为左丞相,位次第二。 《史记·陈丞相世家》
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史记》
17.01.2020
——古代汉语词汇学概论——
37
上古语言于动词前加“爰、曰、言、薄、于、 聿 。”等,尤以《诗经》最为多用。如:
冉冉(柔弱)孤竹生。 《古诗十九首》
仓庚喈喈。
《诗·小雅·出车》
鸡鸣喈喈。
《诗·郑风·风雨》
鼓钟喈喈。
《诗·小雅·鼓钟》
17.01.2020
——古代汉语词汇学概论——
31
雍雍在宫,肃肃在庙. 《诗·大雅·思齐》
(毛传:"肃肃,敬也")
肃肃宵征,夙夜在公. 《诗·召南·小星》
(毛传:"肃肃,疾貌.")
例如: 双声复合词:亲戚 将军 股肱 叠韵复合词:刚强 人伦 中庸
上面的词都可以拆分为两个语素,是合成词。
17.01.2020
——古代汉语词汇学概论——
22
学习联绵词应注意的问题
2、判断联绵词的声、韵必须以上古音为 准。例如:
蟋蟀, 古音同为“心”母字,现在已经变 得
不是双声了。
芣苢, 上古音同为“之”部字,现在也已 经
平之世而刀剑不离于身。”
②小船。《诗·卫风·河广》:“谁谓河广,曾不容
刀。”后造“舠”字表小船。吴均《赠王桂 阳》:
“行衣侵晓露,征舠犯夜湍。”
夫①成年男子。贾谊《论积贮疏》: “一夫不耕,
或受之饥。”
②指示代词“那”。《战国策·齐策四》:“乃歌 夫
长铗归来者也。” 17.01.20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1 --
--
本站首页
免费课件
免费试题
整册教案
教育资讯
计划总结
英语角
幼儿教育
文书写作
海量教案
免费论文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语文科
数学科
英语科
政治科
物理科
化学科
地理科
历史科
生物科
中考备战
高考备战
高考试题
中考试题
教学论文
作文园地
教学论文
经济论文
理工论文
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农科论文
英语论文
课程改革
教育法规
教育管理
家长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3edu教育网免费论文教学论文语文论文正文3edu教育网,百万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
分析古汉语单音词的语素之间的汉语意义
被其他因素所带动,从而走向语素化。被语素化了的单音词还应当具备泛义性语义特徵。我们注意到,单音词在语素化过程中,语义通常是由具体变抽象,语义逐步概括化,有提升爲更抽象的上位义的倾向。如名词语素化过程中,语义泛化有两种路径:一种是原本是语义场中心词的,发展爲类名,构词中多做中心语素,如在现代汉语中以“衣”爲中心语素构成的双音词有大衣、单衣、便衣、布衣、法衣、风衣、睡衣等;另一种原本不是语义场中心词的,演变爲较抽象的性质义,有向形容词游移的倾向,常作爲修饰性语素参与构词,如在现代汉语中由“壁”构成的双音词有壁挂、壁柜、壁纸、壁炉、壁虎、壁画等。动词在语素化时,也有两种基本的演化方式:一种是抽取动作的外部行爲特徵作爲核心义素融入到语素中参与构词。如“示”原本是一个复杂的动作,语素化中,将这一行爲义剥离出来,将之注入新构成的双音词语义结构中,在词与构词语素两种不同层级的语言范畴发生嬗变的同时,语义要素的蜕变与传承也宣告完成。“示”在现代汉语中构成的双音词有:示范、示威、示衆、告示、宣示、演示、展示、出示、提示、请示、暗示等,都包含有这一义素。旧单音词与新双音词除了词形上的部分相似外,核心义素的保留,昭示了新旧成分之间的历史联系。另一种方式是将动词的情状、方式等特徵保留在语素中,作爲修饰、限制中心语素的成分参与构词。如“侵”最初表示入侵,是一种进攻的方式,但在“侵”所构复合词的词义结构中,只隐含了“侵”泛化了的抽象意义。具体説来,“侵”在“侵+X”式双音词中,常常并不表示具体的“进犯”义,而是表示“隐蔽(缓慢、不自主)地”这种情状义,双音词的语义核心通常落在“X”上,构词方式有由并列式向偏正式转变的倾向,如侵入、侵占、侵害、侵袭等(陈练军,2010e)。通常情况下,具有泛义性特徵的语素构词能量大,所以在单音词语素化过程中,词义发生泛化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构词语素的一个显着特性是复现性,即能以同样的音义形式与多个语素组合成词。具有泛义性特徵的语素构词时所受的语义限制会比较少,所以由之构成的双音词也会比较多。由此可以看出,语素泛义性特徵的强弱和该语素复现率的高低以及构词力的大小成正相关关系。从历时角度看,由单音词转变爲构词语素,语义的泛化是一种强烈的演变倾向。2.单音词语素化的阶段语素化与词汇化,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杨晓黎认爲,汉语词汇双音化大量出现的时期也就是语素化普遍发生的时期,这一阶段应该在汉语发展史上的中古时期(杨晓黎,2008)。我们基本赞同这一观点,但语素化的发生并不等於语素化过程的完结,每个词语素化所经历的时间跨度存在个体差异。总体而言,双音化模式的普遍形成是在唐代(朱庆之,1992),但语素化的基本形成通常要晚於双音化形成的阶段,因爲语素化一般来説都是在双音化定型之後才完成的。从时段上讲,大多数单音词语素化完成的阶段是在元明清时期,中间的时间跨度很长。着眼於语素化的进程,我们又可以分爲三个阶段:④语素化早期(自由):自由度黏着度,这一时期大约从战国末期至东汉时期。语素化中期(半自由):自由度≈黏着度,这一时期大约从三国至唐宋时期。语素化晚期(黏着):自由度黏着度,这一时期大约从元代至民国时期。2.1语素化早期⑤双音化在先秦已经启动,战国末期发展速度加快,语素化也是在战国末期开始萌动的。战国至东汉时期,汉语的双音化总体上呈蓄势待发之态,双音组合的凝固度不高,语义的分析性强,词义透明度高,所以大量的双音组合并没有词汇化,而单音词在句法层面也比较自由,句法自由度高。这一时期,单音词还是个自由语素,既可独立成词,偶尔也加入双音组合,是语素化演变的早期阶段。如“侵”,先秦时既可单独入句,又可以双音组合入句。2.2语素化中期从魏晋南北朝起,汉语双音化已经蔚然成风,很多双音组合已经凝固成词,原先独立的单音词已经嵌入双音结构中,降格爲词内成分(构词语素)了。这一时期的单音词既可独立成词,又可参与构词。演变进程不一的单音词,这时都是在自由与黏着的杠杆上摇摆:有的双音化程度已经很高,语素化程度也相应较高,单独成词时要受较多的条件限制,黏着度高於自由度;有的双音化程度还不高,单用时还比较自由,自由度高於黏着度,如“侵”的不同义位语素化程度不一(参附表五)。不管属於哪种情况,它们都只能算是半自由语素了。之所以将这一时期的单音词称之爲半自由语素,是因爲它们单用时已经不是絶对自由了,往往要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有的是出现在特定语境中,如诗歌、韵文、四字格等,如“衣”(见前例4—10)。又如“志”,在南北朝至宋期间,形成了“志+V在/存+NP/VP”的句法框架,用法已经习语化,後代这类结构多见。这种四字格或类四字格的使用,显然是受汉语韵律制约的,构成了两个天然的音步(冯胜利,1997)。半黏着的单音词有时与某些特定成分组合也能单用。如通常不能单用的名词,在前面加上代词“其”、“之”等,构成—个双音的韵律词後又可以单用了,如“志”。而半黏着的单音动词往往选择与副词组合构成双音的韵律词,从而取得在特定语境中独用的资格,如“侵”从西汉起,单用的情况在减少,而多以双音组合的形式出现。“侵”与前面的单音副词(不、未、相、交、方、稍、敢)、方位名词(外、内、东、南、北)等组合入句。董秀芳(2004)揭示的现代汉语半自由语素所能出现的多种特定句法格式,实际上在本文所説的语素化中期就已经形成了。2.3语素化晚期在唐代以後,汉语双音化已成定势,单音词的使用已经滑向了黏着状态的一端,黏着度大大高於自由度,所以视之爲“黏着语素阶段”(参附表四)。这一时期,单音词独用所受到的限制比较严格,限制条件的类型舆语素化中期是基本类似的,只不过有两种现象在这一时期比较突出:一是动宾分用现象比较多见,单音名词可以单用做分用结构的宾语,如“志”;单音动词也可以单用做分用结构的宾语,如“示”。这类现象在宋代语录和元明时期口语性强的语料(如元杂剧、民歌、白话小説等)中,非常多见,但在现代汉语中,这些用法明显减少了,大多已被双音词所取代。这两种用法应当是语用因素造成的,它们起到了突出、强?{的作用。这类现象的存在,一方面是阻碍了单音词语素化的进程,另一方面看,却又是延长了单音词的使用寿命。其他四字格、熟语、惯用语等格式对单音词语素化的影响,也当作如是观。从理论上説,语素化中期的半自由语素,进一步发展之後就会变成完全的不自由语素,而不会变成自由语素。也就是説其语音的依附性会进一步增强而句法的独立性则会减弱。这种预测
行政论文
艺术论文
医学论文
文史论文
农科论文
英语论文
课程改革
教育法规
教育管理
家长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3edu教育网免费论文教学论文语文论文正文3edu教育网,百万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
分析古汉语单音词的语素之间的汉语意义
引言语素化是指语言系统中非语素成分转变爲语素的过程。语素化可作两种理解:一种是广义的语素化,指各种非语素成分向语素的转化,所形成的语素既包括成词语素,也包括不成词语素;一种就是狭义的语素化,指从独立的成词语素变成了不成词语素。本文所説的语素化属後种情况,主要关注古代汉语单音词演变爲现代汉语中黏着性构词语素的发展过程。我们的研究受到了苏新春(2003)的启发。苏文曾就共时变异中的语素提出了两条主要的判断标准,一条是句法标准,即“独立使用”;另一条是词法标准,即“重复构词”。我们结合语素化历时研究的特点,归?{出历时视角下判定语素化是否实现的句法一词法标准:1)句法层面,不能自由出现在同类词可自由出现的句法位置(郭鋭,2002),也不具备同类词的典型句法功能;2)词法层面,能以同一音义结合体的身份反复参与构成不同的复音词,且构词数?量较大。单音词句法独立性的丧失或弱化不是语素化的充要条件,因爲有些虚词在由实词虚化爲一个形态标记之後(如“着、了、过”等),同样不能独立运用,但仍然不是构词语素,这种情况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同样,既具备构词力,又同时具备句法独立性的单音词也没有实现语素化。所以説,只有在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时,我们才可以认爲该单音词实现了语素化,即具备了句法上的黏附性和词法上的复现性。本文的研究是在对8个个案(壁、衣、志、示、侵、至、丰和贫)研究的基础上(陈练军,2009a),通过古今汉语的对比,进而总结出古汉语单音词语素化的倾向性特徵。1.单音词语素化的特徵1.1句法特徵单音词语素化最显着的句法特徵是:句法自由度降低,逐渐丧失独立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在语素化进程中,句法自由度的降低是一个连续统,最先弱化的通常是典型的独立性强的句法功能,最後消失的是黏附性强的句法功能。由此我们认爲,单音词的语素化程度和它的句法自由度成反相关关系:句法自由度越低,语素化程度越高;反之,语素化程度越低。现以单音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语素化爲例对此加以説明。1.1.1单音名词语素化中的句法特徵名词可充当的句法功能主要有主语、宾语、定语和中心语,句法独立性强弱依次爲:主语宾语定语、中心语。所以在语素化中,最先弱化的句法功能就是主语,再就是宾语。如果一个单音名词不能独立充当主语和宾语,只能做定语和中心语,我们就认爲这个单音词在句法上已经开始黏着化了,只不过演变得还不彻底。还有一种情况是,单音词在特定语境或格式(如对举、四字格、熟语等)中可以充当主语和宾语,我们认爲这样的单音词也已经黏着化了。以“衣”爲例(陈练军,2009b),先秦时期单音词“衣”的句法自由度很高,可自由入句充当主语、宾语和中心语。两汉时期,由於“衣”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