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素的运输特性及在植物生长中的调节作用辨析

合集下载

生长素的作用及特性

生长素的作用及特性

生长素的作用及特性生长素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促进植物的细胞分裂和伸长,调控植物的生长过程,影响植物的形态和功能。

本文将介绍生长素的作用及特性。

生长素的作用促进细胞分裂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细胞的分裂,使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增加细胞数量。

这种现象使植物的组织不断扩大,并且在受伤或受到外界刺激时能够更快地修复和再生组织。

促进细胞伸长除了促进细胞分裂外,生长素还能促进细胞的伸长。

通过调节细胞间的水分和气固相位等因素,生长素使植物细胞产生向外伸长的力量,从而使植物在生长时能够更高更壮。

调控植物的生长过程生长素还可以调控植物的整体生长过程。

它对根、茎、叶等各个部位都有不同的影响,可以使植物在适应环境和应对外界刺激时更加灵活和有效地进行生长调整。

生长素的特性反应剂量敏感性生长素是一种激素类化合物,其作用与浓度息息相关。

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而高浓度的生长素则可能对植物造成有害影响。

因此,生长素的作用是剂量敏感的。

生长方向导向性生长素不仅能促进植物细胞的分裂和伸长,还能调控植物的生长方向。

生长素的运输和分布会影响植物不同部位的生长速度,从而影响整体形态的发育方向。

促进生长和开花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在适当时机生长和开花。

它可以调节植物的生长周期和生殖生长发育过程,使植物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生长环境和生长季节。

总结生长素是植物生长中的重要调节物质,具有促进细胞分裂和伸长、调控生长过程、影响生长方向和促进生长开花等作用。

其作用与浓度息息相关,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了解生长素的作用及特性,可以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长机制和调控过程。

生长素的运输和作用怎么考

生长素的运输和作用怎么考

生长素的运输和作用怎么考生长素的运输和作用。

生长素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激素,它在植物体内起着调节生长和发育的重要作用。

生长素的运输和作用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生长素的运输和作用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作用机制。

一、生长素的运输。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通过不同的途径进行运输,主要包括细胞间运输和细胞内运输两种方式。

1. 细胞间运输。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主要通过细胞间运输的方式进行传递。

在细胞间运输中,生长素通过植物体内的维管束进行传输。

维管束是植物体内的一种重要组织,它主要由导管组织和木质部组织组成。

生长素在维管束内通过导管组织进行传输,从而实现在植物体内的远距离传递。

维管束的存在为生长素的长距离运输提供了重要的通道,保证了生长素能够在植物体内快速而有效地传递。

2. 细胞内运输。

除了细胞间运输外,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还通过细胞内运输的方式进行传递。

在细胞内运输中,生长素主要通过细胞间隙和细胞膜进行传递。

细胞间隙是细胞内的一种重要通道,生长素可以通过细胞间隙快速传递到达目标细胞。

同时,细胞膜也是生长素传递的重要通道,生长素可以通过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进行传递,从而实现在细胞内的定位和作用。

二、生长素的作用。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具有多种作用,主要包括促进细胞分裂、促进细胞伸长、调节植物生长和发育等方面。

1. 促进细胞分裂。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能够促进细胞分裂,从而增加细胞数量,促进植物的生长。

生长素通过调节细胞分裂素的合成和分泌,促进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从而实现细胞数量的增加和组织的生长。

2. 促进细胞伸长。

除了促进细胞分裂外,生长素还能够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增加植物体的体积和大小。

生长素通过调节细胞壁的松弛和伸长,促进细胞的伸长和延伸,从而实现植物体的生长和发育。

3. 调节植物生长和发育。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还能够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生长素通过调节植物体内的代谢和物质转运,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生长素的合成运输分布及生理作用PPT课件

生长素的合成运输分布及生理作用PPT课件
1培育无子果实如何培育无子番茄生长素及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花蕾期去雄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授粉的雌蕊并套袋23防止落花落果农业生产上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喷洒棉株可以效果24除草剂高浓度的高浓度的24dd能杀死麦田中的双能杀死麦田中的双子叶杂草而丌伤害单子叶农作物
三、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分布
源生长的是( C )
A.甲、乙 B.丙、丁 C.乙、丙 D.甲、丁
6
4、下图是用燕麦胚芽鞘做的六个实验,用单侧光由右 向左照射。
说明:(A)移去胚芽鞘尖端;(B)尖端用锡箔纸盖住;(C)完整 的胚芽鞘;(D)把一片云母插入胚芽鞘照光的一边;(E)把云母 片插入背光的一边;(F)用一薄层琼脂,把尖端和下部分隔开
23
2、 防止落花落果
农业生产上常
用一定浓度的生 长素类似物溶液 喷洒棉株,可以 达到保蕾保铃的 效果
24
3、除草剂
高浓度的2,4-D能杀死麦田中的双 子叶杂草而不伤害单子叶农作物。
敏感性: 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
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
25
1961年至1971年的越南战争期间,越共游击队出没在茂密的丛林中,利用长山地区密 林的掩护,开辟了沟通南北的“胡志明小道”,保证了物资运输的畅通。 美军为了改
主要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1、产生
化学成分: 吲哚乙酸,由色氨酸转变形成
2、分布:植物体内分布广泛,但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
位,如胚芽鞘、分生组织、种子、果实等。
3、运输
极性 方向:形态学上端
形态学下端
运输 方式: 主动运输
非极性运输(横向运输)
(如单侧光刺激下由向光侧运往背光侧;在成 熟的组织中,通过韧皮部进行运输。)

植物生长素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植物生长素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植物生长素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植物生长素是一种重要的植物内源性激素,它能够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代谢过程。

自从生长素被发现以来,人们对它的研究从未停止过。

今天我们将会探索一下植物生长素的作用机制以及它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一、植物生长素的作用机制植物生长素是一种类激素分子,它与人和动物内分泌物质一样,能够转运到植物体内,发挥调节生长发育的作用。

植物生长素的作用机制非常复杂,一般被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细胞伸展植物生长素最基本的作用之一就是调控细胞的伸展。

植物细胞伸展的过程中,生长素通过囊泡运输到细胞壁区域,刺激细胞壁的松弛和解离,供给了膨压物质和细胞质流向伸展的区域。

2. 分化植物生长素也能够参与植物组织的分化。

植物生长素作为细胞分化的一个强助剂,促使植物体内的细胞分化成某一类型细胞,成为叶片、茎、根等组织。

3. 延迟落叶在秋季,植物生长素会促进树叶颜色转变,在分子层面上,生长素可以抑制多巴酸和脱氧葡萄糖的转化,从而延迟落叶。

二、植物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植物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有很多积极的应用,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植物生长植物生长素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促进农作物的根、茎、叶等各个部位生长,从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2. 控制农作物生长植物生长素还能够用于控制农作物生长,通过控制植物生长来适应不同的环境,比如温度、光照、水分等条件。

3. 促进苗期成活率在农业生产中,苗期死亡率比较高,植物生长素的使用可以促进苗期成活率的提高。

4. 制作繁殖材料植物生长素也可以用于制作繁殖材料,促进繁殖时的根生、芽生等。

总之,植物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有多种应用,可以帮助农民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但是,农民在使用植物生长素时也必须注意用量的控制,避免过量使用。

只有正确使用,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三、结尾植物生长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激素,它能够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为农业生产带来了广阔的前景。

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植物生长素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植物生长素的作用及其在种植中的应用

植物生长素的作用及其在种植中的应用

植物生长素的作用及其在种植中的应用植物生长素是一类植物内源性激素,它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在种植中,通过合理利用植物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增加产量、改善品质以及增强植物的抗逆能力。

下面将分别从生长素的作用和其在种植中的应用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是植物生长素的作用。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起着调控细胞分裂、伸展和分化的作用。

首先,它可以促进植物的细胞分裂。

生长素会刺激细胞的分裂,从而增加细胞数量,促进植物体积的增大。

其次,生长素能够调节细胞的伸展。

生长素可以促进细胞壁的松弛,从而使细胞能够扩张和伸长,实现植物的生长。

此外,生长素还能够促进细胞分化。

生长素的存在可以使幼嫩细胞分化为成熟细胞,完成各个组织和器官的形成。

其次是植物生长素在种植中的应用。

首先,植物生长素可以促进种子的发芽。

在种子的休眠期或低温下,施用生长素可以破除种子的休眠状态,促使种子发芽。

其次,生长素可以提高植物的成活率。

在嫁接、移植等操作中,施用生长素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和新种植物的立即生根,提高成活率。

再次,生长素可以增加植物的产量。

通过适量施用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的分蘖和分枝,增加叶片和花序的数量,从而增加产量。

此外,生长素还可以改善果实的品质。

例如,施用生长素可以提高水果的糖分含量、色泽鲜艳和口感细腻,增强其食用价值。

最后,生长素还可以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

适量施用生长素可以增强植物的抗病虫害和逆境胁迫的能力,提高植物的生长适应性。

综上所述,植物生长素在种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合理利用植物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增加产量,改善品质以及增强植物的抗逆能力。

因此,在实际种植中,充分了解和应用植物生长素,可以帮助种植者更有效地管理和调控植物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实现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植物生长素是一类植物内源性激素,它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在种植中,通过合理利用植物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增加产量、改善品质以及增强植物的抗逆能力。

生长素的作用及特性

生长素的作用及特性

生长素的作用及特性生长素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植物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通过调节植物细胞分裂和伸长,影响植物的生理功能和形态结构,从而在植物生长的各个阶段发挥作用。

下面将介绍生长素的作用及特性。

作用1. 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细胞体积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可以促进细胞的分裂,从而增加细胞的数量,促进植物各部分的生长。

此外,生长素还能促进细胞的伸长,增加细胞的体积,使植物在高度和长度上有更好的发展。

2. 促进根系生长生长素对根系生长也有重要的影响。

它可以促进根系的形成和伸长,增加根系的发达和分枝,有利于植物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

3. 控制植物向光和重力的生长植物的生长方向受光线和重力的影响,生长素可以调节植物对光线和重力的感知和响应,使植物能够在不同环境中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

4. 促进果实发育和成熟生长素在果实的发育和成熟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

它能够促进果实的膨大和色泽的变化,帮助果实顺利成熟。

5. 抵抗逆境胁迫生长素还能增强植物对逆境胁迫的抵抗能力,如干旱、病虫害等,使植物在恶劣环境下生长发育更为健壮。

特性1. 低浓度促生,高浓度抑制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密切相关,低浓度时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时则有抑制作用。

因此,生长素的浓度在植物生长中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

2. 具有极强的活性生长素是一种非常活跃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少量的生长素就能对植物产生显著的影响。

这也是它在植物生长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原因之一。

3. 通过携带生长素可以通过携带等方式在植物体内传递,从而实现植物各部位之间的协调发育,保持植物整体的生长平衡。

4. 多种类型生长素有多种类型,如IAA(吲哚乙酸)、GA(赤霉酸)等,它们在植物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起着不同的调节作用,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植物生长调节网络。

总的来说,生长素的作用及特性丰富多样,深刻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了解生长素的作用及特性对于植物生长的管理和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生长素的调节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

植物生长素的调节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

植物生长素的调节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植物生长素是一类植物内源性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它们通过促进或抑制细胞分裂和生长来调节植物的各种生长结果。

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植物生长素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因此,在农业中,正确地应用植物生长素调节植物生长是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一、植物生长素的种类及作用植物生长素是植物体内最重要的激素之一,它主要分为5种:赤霉素、生长素、乙烯、脱落酸和柿酸。

每种植物生长素的作用都是不同的。

1.赤霉素是促进植物细胞分裂和伸长的主要激素,使植物的茎、叶、芽等得以迅速生长。

应用赤霉素可以促进产量,提高作物品质。

2.生长素是根系发育、分化和植物组织的休眠破裂的主要激素。

它可以促进植物的切花、果实和种子的生长发育,例如在番茄等果实的贮藏和运输过程中,添加适量的生长素,可以减少果实的脱落,提高果实的储存期和品质。

3.乙烯是一种强大的植物激素,在果实的发育、成熟和脱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在果实的储存和运输中,适量的乙烯可以延缓果实的成熟和腐烂,从而提高果实的品质、减少浪费。

4.柿酸则是一种溶解木质物的植物生长素,常应用于树木修剪和林业中,以促进和控制树木的生长。

二、植物生长素在农业中的应用在现代农业中,应用植物生长素已经成为节约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有效措施。

应用植物生长素可以促进茎、叶、花和果实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同时可以减少无效作物资源浪费,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作物的经济效益。

1.促进作物生长发育。

应用植物生长素可以提高农作物根系发育、叶面积、光合作用效率和产量。

例如,在冬小麦管理中添加适量的赤霉素可以改善植株生长势,增加小麦穗数量和粒数。

2.控制作物生长。

应用植物生长素可以控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调整植株的形态和结构,从而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生长环境和生产要求。

例如,适当地使用生长素可以控制果实发育,调整果树花穗的数量和大小。

3.防治作物病虫害。

应用植物生长素可以提高农作物抗病、抗虫和抗逆性,特别是在抑制作物早衰、提高耐旱、耐寒、耐盐碱和逆境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生长素的运输方式解读

生长素的运输方式解读

生长素的运输方式解读1、极性运输:生长素是唯一具有极性运输性质的植物激素。

在胚芽鞘或植物茎节中,生长素主要是向基性运输。

不同植物或组织中参与生长素运输的细胞可能不同,例如在燕麦胚芽鞘中主要是在非维管束组织的细胞,而在双子叶植物茎中,主要是维管束薄壁细胞。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采取“细胞—细胞壁空间—细胞”的形式,即一个细胞中的生长素透过质膜流出到细胞壁,然后再通过质膜流入下一个细胞内。

这个过程是一个需能的过程。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对分子结构具有选择性,即只有活性内源或合成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性质,而一些无活性的生长素类似物或生长素的代谢物不表现极性运输性质,这表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可能有存在于质膜上的一些载体蛋白参与,它们可以特异地识别活性和非活性的生长素及其类似物。

植物根中的生长素也表现极性运输性质,不过是由根基部向根尖方向的运输,即向顶性运输。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模型:生长素极性运输的化学渗透模型有两个重要的步骤:首先,生长素在质子势和化学势的推动下从细胞壁通过质膜流入细胞;其次,细胞内生长素在化学势的推动下借助于细胞基端的载体蛋白流出细胞。

2、生长素在韧皮部的非极性运输:在成熟叶片中合成的生长素大部分是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的,和其他韧皮部运输的物质一样,可以沿着植物茎干向上或向下运输,大部分生长素结合物的运输也是通过韧皮部进行的,例如萌发的玉米种子中生长素结合物就是通过韧皮部从胚乳运输到胚芽鞘顶端的,生长素的沿韧皮部的长距离运输可能对形成层活动以及侧根发生具有调控意义。

3、横向运输:向光性产生的原因:推测向光性反应是一种蓝光反应,其光受体应是蓝光受体。

目前认为黄素蛋白更可能是向光性反应中接受蓝关的受体,接受蓝光受体的色素也被称为隐花色素。

目前对蓝光引起向光性反应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近年来发现,在依赖蓝光的向光性反应中,可能有蛋白质磷酸化作用介入。

向重力性产生的原因分析:根直立生长时,茎尖运向根尖的IAA在根中均匀分布;当根从垂直方向转到水平方向时,根冠柱细胞中淀粉体向重力方向沉降,对细胞两侧内质网产生不同的压力,刺激Ca2+从内质网释放到细胞质中,和CaM结合,激活质膜ATPase,使Ca2+和生长素分布不均匀,下侧积累超最适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根下侧的生长,引起根的向下弯曲。

植物的生长调节与生长素的作用

植物的生长调节与生长素的作用

植物的生长调节与生长素的作用植物是生命的一部分,它们通过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和内部调节来完成自身的生长发育过程。

而生长素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在植物的生长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植物的生长调节机制以及生长素的作用机理两个方面来讨论植物的生长调节与生长素的作用。

一、植物的生长调节机制1. 外界环境的感知植物对外界环境变化的感知主要通过根系和叶片来完成。

根系通过感知土壤中的水分、养分和重力等信号来判断植物的水分和养分供应情况,从而调节植物的生长方向。

叶片通过接收阳光的强弱和方向来判断植物的光照条件,从而调节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

2. 内部调节机制植物内部调节主要通过植物激素和信号传导网络来完成。

植物激素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它们通过分泌和传导来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植物激素通过与植物细胞的受体结合,从而启动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最终影响植物生长的过程。

二、生长素的作用机理生长素是一种合成和分泌于植物细胞的植物激素,它在植物的生长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

它的作用机理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 促进细胞伸长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细胞的伸长,使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更高更粗。

这是因为生长素可以促进细胞壁的松弛和可塑性的提高,从而使细胞可以更快地进行伸长。

2. 促进根系生长生长素对于植物的根系生长也起着重要作用。

生长素可以促进根系的伸长和侧根的生长,增加植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

同时,生长素还可以帮助根系实现与土壤的适应,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3. 调控光合作用生长素在植物的光合作用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生长素可以调节叶片的光合速率和气孔的开闭,从而实现光合产物的合成和输送。

此外,生长素还可以通过调节维管束的发育,改变植物的水分和养分运输方式。

4. 参与生殖发育生长素不仅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还在植物的生殖发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长素可以影响花芽分化、开花和果实发育等过程。

通过调节生长素的合成和运输,可以控制植物的花期和果实产量。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成熟版)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成熟版)
生长素还能够影响植物器官的生长和形态建成。它可以促 进或抑制不同器官的生长,从而改变植物的整体形态和结 构。
例如,生长素可以促进茎的生长,而抑制根的生长,从而 使得植物呈现出根冠比适宜的生长状态。此外,生长素还 可以促进叶子的生长和扩展,改变叶子的形状和大小。这 些效应都是生长素对植物形态建成的重要贡献。
和养分的吸收能力。
侧根发生
生长素在侧根发生过程中具有浓度 梯度效应,低浓度促进侧根形成, 高浓度则抑制侧根发生。
根的生长方向
生长素通过调控细胞内外的离子浓 度,影响细胞的膨压,从而控制根 的生长方向。
叶的生长与衰老调控
叶片扩展
生长素能促进叶片细胞的伸长和 扩展,使叶片面积增大,提高光
合作用的效率。
协同作用
在某些植物组织中,赤霉素和生长素 具有协同作用,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 和发育。
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平衡
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
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的分裂,而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的伸长。它们之间的平衡决定了植物的生长模式。
根与芽的平衡
生长素主要在芽中起作用,促进细胞的伸长,而细胞分裂素在根中起作用,促进细胞的分裂。这种平衡有助于维 持植物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协调生长。
这些交互作用展示了植物激素之间的复杂网络,它们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 响应。
05
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 用
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
生长促进作用
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细胞的伸长和分裂,进而增加植物的生长速度。通过合理应用生长素,可以加速作 物的生长进程,缩短生长周期,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产量提升
03
生长素对植物发育的影响
胚胎发育中的生长素作用
胚胎形态建成
生长素在植物胚胎发育过程中起 到关键作用,通过调控细胞分裂 和细胞伸长,促进胚胎的正常形 态建成。

植物生长素的运输特性及在植物生长中的调节作用辨析

植物生长素的运输特性及在植物生长中的调节作用辨析

两者 的浓度差 。但胚芽鞘切 口处 的生长 素浓度却是极
性运输 的结果 。因此 , 的来看 , 总 在胚芽鞘 中生长素通 过极性运输 积累在下 端 , 下端 的切 I处 通过 化学扩 在 : 1 散进入琼脂块 中。
值得一提 的是 , 人工合成 的生长素类似物 , 也存在
极性 运输 的特性 。活性越 强 , 极性运输越强 J 。 植 物体 内的 IA除 了 自由的活性 状态外 , A 还存在
素增加 , 促进果实快速生长 。
3 生长素与向地性
虽然 有数据证 明顶芽抑制侧芽生长 与生长素积 累 有关 , 但还 与其他 因素有关 , .G ee 10" K obl 90年提 出 的 营养理论认 为 , 通往顶芽 的维管束发 达 , 顶端 的高 IA A 使 营养流入顶芽 , 使侧芽没有足够的营养生长 … 。

般情况下 , 低浓度 的生 长素(<1 - 促 进根 0 8M)
伸长 , 高浓度 ( O ~l M) 著抑制根伸 长( 因 1~ O 显 原 之一可能是诱导 了乙烯 的产生 ) 。需要注意 的是 : 高浓 度的生长素却可显 著地刺激次 生根的形成 lj 4 。因此 ,
不 同的生 长素类物质对不 同植物根的生 长有不 同的促
而根对生长素非常敏感 , 近地一侧生长被 抑制 , 产生根 向地生长 。躺倒 的植株如果 以长轴方 向为轴心 进行旋 转将会使植物失去向地 生长特性 J 。 ( 文资 助 项 目: 家基 础 科 学人 才 培 养基 金 : 本 国
N .10 57 通讯作者 ) oJ13 0 ;
主要参 考文献
植物的向地性 生长是 在重力 作用 下 , 生长 素在植
物体的横 向上生长素不均匀分布 , 从而产生异 的结果。 同时 , 由于芽 、 茎和根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性不 同导致 了茎 的负 向地生 长和根 向地生 长。在 这一 现象 中, 生

植物生长素的功能与应用

植物生长素的功能与应用

植物生长素的功能与应用一、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1、产生:主要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

2、分布:在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3、运输(1)运输方式:主动运输(2)运输方向: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促进生长的机理 :促进细胞纵向伸长2、作用特点 :两重性问题:①若植物幼苗出现向光性且测得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 m,则背光侧的浓度范围为大于 m 小于 2m 。

②若植物水平放置,表现出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且测得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 2m ,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为大于 0 小于 m。

3、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还与器官、细胞、植物种类不同而有差异。

曲线图一:含义:( 1)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上,引起的生理功效不同。

( 2)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引起的生理功效也不同,(3)“高浓度”生长素是指分别大于 A′、B′、C′点对应的浓度,“低浓度”生长素是指分别小于 A′、 B′、C′点对应的浓度。

曲线图二:应用:可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来杀死单子叶庄稼地里的双子叶杂草,同时促进单子叶植物的生长。

三、分析植物的向性运动的原因1、植物向光性:2、分析植物茎的背地性和根的向地性A、 B 为极性运输, C、 D 为重力作用下的横向运输。

地心引力→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近地侧浓度高四、与生长素有关实验的设计与分析1、验证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 1)实验操作( 2)实验现象:装置 a 中胚芽鞘直立生长;装置 b 和 c 中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2、验证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 1)实验操作(2)实验现象: A 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B 组中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不弯曲。

3、探究重力和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程度( 1)实验操作:如图所示(注: A 盒下侧有开口,可以进光)。

( 2)结果预测及结论①若 A、B 中幼苗都向上弯曲生长,只是 B 向上弯曲程度大,说明重力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大于单侧光。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1册 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必背知识】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1册 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必背知识】

新人教版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知识梳理第五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 植物生长素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达尔文的实验①发现问题:植物具有向光性,即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

②实验设计(材料:金丝雀虉草的胚芽鞘)第一组 第二组图示条件 相同的单侧光照射处理a 组:不作处理,保留胚芽鞘尖端 c 组:用锡箔帽子把尖端罩上b 组:去掉胚芽鞘尖端 d 组:用锡箔罩住尖端下面一段自变量 0尖端的有无00尖端是否接受光照0 现象a 组:向光弯曲生长c 组:直立生长b 组:不生长、不弯曲d 组:向光弯曲生长结论向光性产生的有关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的尖端胚芽鞘生长与否取决于尖端的有无;胚芽鞘弯曲生长部位在尖端以下部分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就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一组 第二组图示图示条件相同的单侧光照射条件0黑暗中0处理切去胚芽鞘尖端在胚芽鞘尖端和伸长区之间插入琼脂片处理切取胚芽鞘尖端移至左侧切取胚芽鞘尖端移至右侧现象不生长、不弯曲向光弯曲生长现象向右弯曲生长向左弯曲生长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的伸长区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4)温特的实验实验组对照组图示处理把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切成小块,放于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把未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切成小块,放于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现象胚芽鞘会朝琼脂块对侧弯曲生长0胚芽鞘不生长、不弯曲0结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温特把这种物种命名为论生长素注:琼脂块的作用是收集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对照组的目的是排除琼脂块自身成分对实验的干。

(5)其他科学家的研究:确认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IAA)。

注: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除了IAA外,还有苯乙酸(PAA)、吲哚丁酸(IBA)等。

【免费下载】植物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作用

【免费下载】植物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作用

植物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作用生长素(auxin)是一类含有一个不饱和芳香族环和一个乙酸侧链的内源激素,英文简称IAA,国际通用,是吲哚乙酸(IAA)。

4-氯-IAA、5-羟-IAA、萘乙酸(NAA)、吲哚丁酸等为类生长素。

1872年波兰园艺学家谢连斯基对根尖控制根伸长区生长作了研究;后来达尔文父子对?草胚芽鞘向光性进行了研究。

1928年温特首次分离出这种引起胚芽鞘弯曲的化学信使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1934年,凯格等确定它为吲哚乙酸,因而习惯上常把吲哚乙酸作为生长素的同义词。

生长素在扩展的幼嫩叶片和顶端分生组织中合成,通过韧皮部的长距离运输,自上而下地向基部积累。

根部也能生产生长素,自下而上运输。

植物体内的生长素是由色氨酸通过一系列中间产物而形成的。

其主要途径是通过吲哚乙醛。

吲哚乙醛可以由色氨酸先氧化脱氨成为吲哚丙酮酸后脱羧而成,也可以由色氨酸先脱羧成为色胺后氧化脱氨而形成。

然后吲哚乙醛再氧化成吲哚乙酸。

另一条可能的合成途径是色氨酸通过吲哚乙腈转变为吲哚乙酸。

在植物体内吲哚乙酸可与其它物质结合而失去活性,如与天冬氨酸结合为吲哚乙酰天冬氨酸,与肌醇结合成吲哚乙酸肌醇,与葡萄糖结合成葡萄糖苷,与蛋白质结合成吲哚乙酸-蛋白质络合物等。

结合态吲哚乙酸常可占植物体内吲哚乙酸的50~90%,可能是生长素在植物组织中的一种储藏形式,它们经水解可以产生游离吲哚乙酸。

植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吲哚乙酸氧化酶可将吲哚乙酸氧化分解。

生长素有多方面的生理效应,这与其浓度有关。

低浓度时可以促进生长,高浓度时则会抑制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这种抑制作用与其能否诱导乙烯的形成有关。

生长素的生理效应表现在两个层次上。

在细胞水平上,生长素可刺激形成层细胞分裂;刺激枝的细胞伸长、抑制根细胞生长;促进木质部、韧皮部细胞分化,促进插条发根、调节愈伤组织的形态建成。

在器官和整株水平上,生长素从幼苗到果实成熟都起作用。

生长素控制幼苗中胚轴伸长的可逆性红光抑制;当吲哚乙酸转移至枝条下侧即产生枝条的向地性;当吲哚乙酸转移至枝条的背光侧即产生枝条的向光性;吲哚乙酸造成顶端优势;延缓叶片衰老;施于叶片的生长素抑制脱落,而施于离层近轴端的生长素促进脱落;生长素促进开花,诱导单性果实的发育,延迟果实成熟。

植物生长素在生长发育中的调节作用

植物生长素在生长发育中的调节作用

植物生长素在生长发育中的调节作用植物生长素是一种由植物合成的激素,它在植物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生长素可以调节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各个方面。

它能够促进细胞分裂、调节植物形态和生长方向、影响芽、叶、根等组织的发育和成熟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一下植物生长素的作用以及其在生长发育中的调节作用。

植物生长素的作用生长素是一种激素,可以被广泛地应用于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

生长素分为自生生长素和外源性生长素两种。

自生生长素是由植物自身产生的,而外源性生长素则是通过植物体外界的介质进入植物体内的。

植物生长素在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促进细胞分裂:生长素可以促进细胞分裂,能够使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快速增加细胞数量。

同时,生长素具有对DNA的复制和细胞分裂过程的控制能力。

影响植物形态和生长方向:生长素在植物中的另一项重要作用是调节植物的形态和生长方向。

生长素能够控制植物的嫁接、行走、爬行、卷曲和弯曲,调整植物形态和方向。

通过这种方式,植物可以更好地适应环境,并实现生态平衡。

影响芽、叶、根等组织的发育和成熟:生长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还能够影响组织的发育和成熟。

例如在芽的伸长过程中,生长素可以通过调节细胞的膨胀和分裂来影响其发育。

另外,生长素还能够促进根系的发育,增加对水分和营养的吸收能力。

生长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但同时也需要被调节和控制。

因为如果使用得过多,会对植物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导致植物死亡。

因此,生长素的调节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下植物生长素在生长发育中的调节作用。

内源性调节:生长素是由植物本身合成的,因此植物内部自行调节自身的生长素的含量。

例如在植物生长过程中,随着植物的不断生长和发育,生长素的含量也会随之变化。

外源性调节:植物生长素不仅来自于自身,还可以通过外部介质进入植物体内。

对于植物生长素含量来说,可以通过外部给予生长素,来提高植物内部的生长素含量。

离体培养方式和植物的施肥方式都是促进生长素含量的有效方法。

生长素的特性

生长素的特性

2.两重性的实例分析:
(2)根的向地性:
A
B
C
D
练一练
1.如图是燕麦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下列 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长素由④向③移动 B、生长素由②向①移动 C、生长素由①向③移动 D、③处生长比④处快
2.对胚芽鞘进行如下图的①~④实验,其 中旋转均为匀速 旋转,一段时间后停止旋转时,实验 ①、 ②装置仍停止 在如图位置,则四个胚芽鞘的生长方 向依次是( )
尽管放置的方向 不同,但为何萌 发时根表现为向 地生长,芽表现 为背地生长?
一、生长素的运输方向 1.横向运输:
(1)发生部位:尖端
(2)类型: Ⅰ.受光照影响:
1 2
Ⅱ.受力影响:
胚芽鞘尖端处生长素由1运输到2,胚 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图①离心力使胚芽鞘尖端生长素由3运输到4,因此胚芽鞘 向中央弯曲生长;图二中重力使生长素由远地端向近地端 运输
10-8 10-6 10-4 10-2 c/mol· L-1
2.两重性的实例分析:
(1)顶端优势:
生长素生理作用的特点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农业生产上,常用消除或维持顶端优势的方 法控制作物、果树和花木的生长,以达到增产和 控制花木株型的目的。 常用打顶的办法去除顶端优势,以促使侧芽 萌发、增加侧枝数目,或促进侧枝生长。例如对果 树可使树形开展,多生果枝;对茶树和桑树,多生 低部位侧枝便于采摘;对行道树,可扩大遮荫面 积。
A.←↑→↑
B.←↑↑→
C.→↑→↑
D.→↑←↑
3.根据下图所示实验 回答:
(1)图甲中,供应块是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接受块 是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实验结果:胚芽鞘C发生 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胚芽鞘D不能发生C现象,这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说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向 是

高中生物常考知识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八)

高中生物常考知识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八)

专题八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3.植物激素的调节
(1)植物向光性的原因: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导致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不均匀,使背光侧生长比向光侧长得快从而引起向光弯曲生长。

(2)生长素的合成: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运输:极性运输(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分布:分布在各器官中,但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3)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促进细胞伸长生长。

促进植物生长,促果实发育、促扦插枝条生根。

特点:具有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例子: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单子叶作物中除去双子叶
杂草。

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根 > 芽 > 茎;双子叶植物 >
单子叶植物。

(5)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横向运输:向光侧→背光侧
极性运输: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运输方式为主
动运输)
(6)生长素类似物:人工合成的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
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促进扦插枝条生根;防止落花落果;促进果实发育
(7)其他植物激素
名称合成部位主要作用
促进细胞伸长、植株增高,促进果实发育赤霉素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幼

细胞分裂素主要是根尖促进细胞分裂
脱落酸根冠、萎焉的叶片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各个部位促进果实成熟
植物细胞的分化、器官的发生、发育、成熟和衰老,整个植株的生长等,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结果。

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优点:原料广泛、效。

植物的生长素与生长调控

植物的生长素与生长调控

植物的生长素与生长调控植物的生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内外多种因素的调控。

其中,植物生长素在植物生长调控中起到关键作用。

本文将从生长素的定义及功能、生长素的生物合成和运输、生长素的作用机制以及生长素在植物生长调控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生长素的定义及功能生长素是植物内源激素的一种,以生物活性物质茎尖(即顶端)分泌植物新细胞时形成。

它主要通过细胞分裂和伸长调控植物生长发育、萼片及雌雄生殖器官的发育等。

其中,最常见的生长素是生长素A (IAA),它在植物中的浓度和分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生长素的生物合成和运输生长素的合成主要发生在植物的茎尖、根尖和新叶等部位。

具体来说,生长素是通过色氨酸来进行生物合成的。

色氨酸经过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最终转化为生长素。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主要以可溶性形式存在,可以通过韧皮部和木质部向上和向下运输,以满足植物各个部分的需求。

三、生长素的作用机制生长素的作用机制主要与其在细胞内的信号传导有关。

生长素通过与细胞膜上的生长素受体结合,触发一系列细胞内的生化反应。

这些反应包括钙离子的释放、蛋白质激酶的激活以及激素响应基因的表达调控等。

通过这些过程,生长素能够调控细胞分裂、细胞伸长和不同化过程,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四、生长素在植物生长调控中的应用生长素在植物生长调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一方面,通过增加外源生长素的施用,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尤其在农业中,合理的使用外源生长素能够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作物的抗逆能力,从而增加农民的经济收益。

另一方面,生长素也可以作为一种除草剂使用,用于控制杂草的生长。

这在园艺、林业等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起来,生长素在植物的生长调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生长素的生物合成和运输,以及生长素的作用机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能够得到精细调控。

同时,生长素的应用也为农业生产和园艺管理等领域提供了有力支持。

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生长素的生物学特性和调控机制,对于推动植物科学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生长素分子信号途径及其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植物生长素分子信号途径及其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植物生长素分子信号途径及其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植物生长素是一种在植物中广泛存在的植物激素,它起着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作用。

植物生长素通过细胞内的分子信号途径传递其信号,进而影响植物的形态和功能。

本文将深入探讨植物生长素的分子信号途径和其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一、植物生长素的分子信号途径1. 植物生长素的合成与传输植物生长素的合成主要发生在茎、根、叶片等组织中。

生长素由色氨酸合成,然后通过花粉、乳液、根毛等途径进行传输。

传输方式包括离子扩散和细胞内转运,从而影响植物不同部位的生长和发育。

2. 植物生长素的受体植物生长素在进入细胞后,会通过生长素受体结合细胞内蛋白质,然后与其他基因调控蛋白质相互配合,从而启动细胞内阶段的信号分子。

3. 植物生长素的信号途径植物生长素的信号途径主要通过TIR1/AFB(TRANSPORT INHIBITOR RESPONSE1/AUXIN SIGNALING F-BOX)蛋白和ARFs(AUXIN RESPONSE FACTOR)蛋白相互作用而实现。

其中,TIR1/AFB蛋白是生长素信号的感受器,ARFs蛋白则是具有基因转录调控功能的转录因子。

通过TIR1/AFB蛋白家族的介导作用,生长素会附着于生长素受体,并进入细胞核。

这时,ARFs蛋白就会与生长素结合,从而影响基因的转cription。

二、植物生长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1. 促进植物的细胞分裂和伸展生长素在植物中的最主要作用之一,就是促进细胞分裂和伸展。

生长素信号途径会促进原生质体的形成,从而增加细胞壁的可塑性和水分吸收能力。

这一过程可以改善植物的发育质量,增加植株生长速度。

2. 影响植物的托叶、花期和变色生长素还可以影响植物的托叶和花期。

当植物接收到光的刺激时,生长素受体的数量会增加,从而促进植物的开始刺激,从而影响植物生长的方向和速度。

在这一过程中,托叶和花期的发育可以被间接影响,进而影响植物生长的形态和功能。

生长素运输特点

生长素运输特点

生长素运输特点
生长素运输具有如下特点:
一、生长素运输是有极性的,在茎中总是从形态学上端向基部运输,而不能倒转,在根中主要是向顶运输。

二、生长素的移动速度慢,大约是1cm/h,但比扩散速度快10倍。

三、生长素运输需要代谢能量,在缺氧或呼吸抑制剂存在的条件下,极性运输受到抑制。

四、生长素可以逆浓度梯度运输。

因此,生长素的运输是一种主动的运输过程。

三、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和传导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很广,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和胚芽鞘中都有,但主要集中于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尖端的分生组织,幼嫩叶片以及正在发育的果实和种子,其中胚芽鞘和根尖含量最多(图7-2),成熟的或衰老器官含生长素很少。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与糖、无机离子和某些溶质的不同,通常不是通过韧皮部筛管或木质部,而是通过与维管束联系的薄壁组织细胞,如在胚芽鞘内的运输就是这样。

如果将生长素施到成熟叶面上,它将通过筛管移动,但在茎和叶柄的正常运输是从幼叶沿维管束向下进行的。

生长素运输具有如下特点:第一,生长素运输是有极性的,在茎中总是从形态学上端向基部运输,而不能倒转(图7-3);在根中主要是向顶运输。

第二,生长素的移动速度慢,大约是1cm/h,但比扩散速度快10倍。

第三,生长素运输需要代谢能量,在缺氧或呼吸抑制剂存在的条件下,极性运输受到抑制。

第四,生长素可以逆浓度梯度运输。

因此,生长素的运输是一种主动的运输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生长素的运输特性及在植物生长中的调节作用辨析
李珊珊李建宏*(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10046)李其柱(江苏省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222006)
摘要本文对植物生长素的运输、生长素生物效应的两重性以及生长素对植物向地性的影响等相关问题进行简要介绍和辨析。

关键词生长素极性运输两重性向地性
1植物生长素的运输问题
在植物体中,游离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和其他同化产物一样,通过韧皮部运输,其运输方向由两端有机物浓度差等多种因素决定,如成熟叶片中合成的吲哚乙酸在韧皮部的运输;另一种是仅局限于胚芽鞘、幼茎、幼根的薄壁细胞之间短距离单方向的极性运输[1]。

植物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其合成运输的一个重要特性。

“从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的下端”这一过程的成立是建立在“形态已形成”的基础上的。

即必须是先确立了形态的极性,才明确运输的方向。

形态学的上端即“远基端”(远离基部),下端为“近基端”(靠近基部)。

极性运输过程是逆浓度的主动运输过程。

产生极性运输的机理是细胞的下端有更多的离子态的吲哚乙酸(IAA)载体,而运出细胞膜外的IAA在处于低pH环境下变为分子状态,可进入下一个细胞,产生从上往下的运输链[2]。

对于“愈伤组织中生长素的运输是不是极性运输”的问题,一方面,这一问题已超出极性运输这一自然生物学现象的讨论范畴;另一方面,在一般的组织培养研究中,培养基中的生长素(或生长素类生长调节剂)浓度远高于植物体中的一般浓度,扩散进组织块的生长素的作用占绝对优势,讨论植物细胞间生长素的运输没有意义。

从推断意义上看,由于愈伤组织尚未进行分化,没形成形态学的上端和下端,其生长素的运输不是极性运输。

燕麦胚芽鞘(注意:不是幼叶)的向光弯曲实验,揭示了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合成,并且导致弯曲向光生长。

虽然早期的实验认为,光照影响了生长素在胚芽鞘两侧的分布,导致背光面浓度增加,生长加快,但后来更精细的测定结果并不支持这一结论,在其他植物中也未发现这样的现象。

因此,向光弯曲生长是否与光诱导生长素分布不均有关尚无更多的实验证实[2]。

这一未定论的知识点在中学教学中不宜作为定论来强调。

关于“生长素从切割下来的胚芽鞘向琼脂块当中的运输是何种运输方式”也是一个容易混淆的问题。

实际上生长素从切割下来的胚芽鞘界面向琼脂块中的运动(不是运输)是化学扩散作用,与胚芽鞘的生理活动无关。

生长素向琼脂块中扩散的速度,主要取决于两者的浓度差。

但胚芽鞘切口处的生长素浓度却是极性运输的结果。

因此,总的来看,在胚芽鞘中生长素通过极性运输积累在下端,在下端的切口处通过化学扩散进入琼脂块中。

值得一提的是,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也存在极性运输的特性。

活性越强,极性运输越强[3]。

植物体内的IAA除了自由的活性状态外,还存在与糖、氨基酸结合的束缚状态(又称之为钝化)。

如吲哚乙酸与葡萄糖结合为吲哚乙酸葡萄糖甙(葡萄糖甙),与蛋白质结合为吲哚乙酸-蛋白质复合物等,这类生长素常可占植物体中吲哚乙酸总量的50% 90%,
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
它们可能是植物解除过量吲哚乙酸毒性或避免
沿用至今。

4显微镜制造的发展
1725年,柯贝别尔氏所制造的显微镜才把灯光换成了反光镜,凿洞的桌子改成了带洞的载物台。

从此显微镜不论在外形上还是在性能上都提高了一大步。

1744年,卡尔佩珀设计了第一台三只脚的台座式显微镜,它可以看作是现代显微镜的先驱。

1926年,布施设想出电子显微镜。

1932年德国人鲁斯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显微镜,并因此获得了1953诺贝尔物理学奖。

1943年,德国人科诺尔和鲁斯卡首次对电子显微镜做出了重大的改革。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一直没有增加,尽管如此,当时的电子显微镜已可观测到1/1000000mm的物体。

我国1965年试制成功第一台电子显微镜,放大倍数为20万倍,后来又制造出了80万倍的电子显微镜。

1982年,世界上第一台扫描隧道显微镜问世了。

这是国际商业机器公司苏黎世实验室的宾尼格和罗尔及其同事们共同研制成功的世界上第一台新型表面分析仪器,使人类第一次能够观察到原子物质表面的排列状态,被国际公认为20世纪80年代世界十大科技之一。

为此,宾尼格和罗尔共同获得了1986年诺尔贝物理学奖。

?
吲哚乙酸(IAA)氧化酶破坏的一种运输及贮藏形式。

结合态生长素在种子等贮藏器官中较多,在适当的条件下,它们又能被分解,转化为具有活性的游离生长素而调节生长[2]。

束缚状态的生长素存在着不同的运输形式。

2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生长素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双重生物学效应。

通常在讨论生长素作用两重性时所用的两个例子为:一是顶芽抑制侧芽发育是由于极性运输导致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过高所引起;二是在农业生产中,运用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和高浓度2,4-D作为除草剂。

虽然有数据证明顶芽抑制侧芽生长与生长素积累有关,但还与其他因素有关,K.Goebel1900年提出的营养理论认为,通往顶芽的维管束发达,顶端的高IAA 使营养流入顶芽,使侧芽没有足够的营养生长[1]。

一般情况下,低浓度的生长素(<10-8M)促进根伸长,高浓度(10-5 10-6M)显著抑制根伸长(原因之一可能是诱导了乙烯的产生)。

需要注意的是:高浓度的生长素却可显著地刺激次生根的形成[4]。

因此,不同的生长素类物质对不同植物根的生长有不同的促进效应,包括不定根数量的多少和不定根质量的大小。

通常评价生根效果的指标有生根率、生根数、平均根长、平均根粗等。

一个较常见的错误认识是:使用生长素类似物2,4-D作为双子叶植物除草剂是利用“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性。

但事实上,2,4-D除杂草的机理至今不很清楚,可能包含多方面的作用。

一般双子叶植物以及单子叶植物的幼苗对2,4-D有较高的敏感性,因此选择适当的生长时期(对2,4-D有较高耐受性的时期),对水稻、玉米等农作物喷洒一定浓度的2,4-D可杀灭大多数双子叶杂草和单子叶杂草幼苗。

其主要机理是:双子叶植物叶面积较大,比表面蜡质丰富的禾本科植物容易截留、吸收喷施的2,4-D。

双子叶植物维管束发达,有较强的运输2,4-D的能力。

吸收进入植物体内的2,4-D能刺激形成层和薄壁细胞分裂,形成瘤状突起,堵塞韧皮部,导致植物畸形生长和死亡。

禾本科植物的维管束没有明显的形成层,因而对2,4-D等除草剂不敏感。

双子叶植物受害的症状通常是叶片卷曲、变厚、叶色变深、新叶鸡爪状[5]。

从根本上说,除草的机理主要还是通过促进“异常生长”以及打破正常代谢平衡来实现的[6]。

另一方面,由于2,4-D是人工合成的化学药剂,虽然它在促进生长方面,与吲哚乙酸有类似的生理作用,但与IAA不同的是,植物可通过光氧化和IAA氧化酶来控制体内天然生长素的水平,而2,4-D却难以被代谢降解。

过高浓度的2,4-D可诱导乙烯以及脱落酸的形成,从而影响叶片的代谢。

因此,简单地把2,4-D的除草作用解释为“高浓度的抑制作用”是不正确的。

有人问:高浓度生长素抑制生长时,植物到底长还是不长?其实,生长素“促进生长”和“抑制生长”往往是相对而言的,也就是说首先要确定比较的对象。

对于外施药物而言,比较的对象是未加处理的对照。

对生长抑制程度的不同,可由生长减慢到停止生长。

长期的生长停止也可能会导致死亡。

还需要说明的是,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并非只是单一的影响“伸长”生长,过多的生长素可干扰正常的蛋白质和核酸代谢过程,还可诱导合成乙烯、促进呼吸作用等。

除了最容易观察的使茎伸长外,生长素的促生长作用还十分显著地体现在雌蕊受精后,子房中的生长素增加,促进果实快速生长。

3生长素与向地性
植物的向地性生长是在重力作用下,生长素在植物体的横向上生长素不均匀分布,从而产生异的结果。

同时,由于芽、茎和根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性不同导致了茎的负向地生长和根向地生长。

在这一现象中,生长素的两重性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其基本理论是:地球引力作用下,细胞中的淀粉体沉向细胞近地的侧面,刺激内质网释放Ca2+信号,促进细胞向近地侧面释放生长素,导致向地面生长素浓度升高。

由于茎对生长素敏感性很低,因此,近地一侧生长快,形成背地生长;而根对生长素非常敏感,近地一侧生长被抑制,产生根向地生长。

躺倒的植株如果以长轴方向为轴心进行旋转将会使植物失去向地生长特性[2]。

(本文资助项目: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No.J1103507;*通讯作者)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合生主编.2006.现代植物生理学(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63
[2]潘瑞炽主编.2004.植物生理学(第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69 178
[3]蔡永萍主编.2008.植物生理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47 248
[4]Hopkins WG,Huner NPA.2004.Introduction to Plant Physiology(3th edition).USA:John Wiley&Sons Inc,359 360
[5]曹宗巽,吴相钰编.1979.植物生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306 307
[6]刘浩章编.1989.常用化学除草剂及其应用技术.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4 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