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地下水资源评价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计算全区可布井数n和允许开采量Q允 n F f Q允 n Qp
说明:上述方法一般是选择在枯季进行抽水试验。 因此,单井允许开采量可能偏小。如有必要,可用 此方法再求出雨季的单井允许开采量,然后二者取 平均值(时间加权)。
2.开采系数法
在研究程度和开发程度较高的地区,可用开采系数法确定 允许开采量。计算公式为:
虽然其原理都是以均衡开采为依据,但每一种方法都有一定 的适用条件,必须因地制宜的灵活运用。
由于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在任何地区都不宜采用单一方 法,应当使用综合方法,以便比较验证。 允许开采量计算中常用的解析法包括:单井抽水试验法(平均 布井法)、开采系数法、水均衡法、开采试验法、相关分析 法等。
1.单井抽水试验法
典型年一般分为枯水年、中等枯水年、平水年和丰水年等, 分别相当于保证率为95%、75%、50%、20%的年份。为了 供证供水安全,常取保证率为75%的中等枯水年和平水年做 为典型年。通常按河流流量或降雨量确定。
计算步骤:
a.计算各均衡要素(补给量、排泄量或叫消耗量 和储存量的变化量) b.开采条件分析及预测,找出补给量、消耗量 中可能会发生变化的量和变化规律,确定允许 的水位降深。 c.计算允许开采量。
4.不同目的和不同水文地质条件区别对待的原则
不同供水目的对水量、水质和水温的要求各异,评价时应按 不同标准区别对待。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其评价的方法与 要求也不尽相同。
例如:
补给充足、水交替积极的开放系统,可用稳定流方法评价; 而水交替滞缓的封闭系统,适宜非稳定流方法。
地下水盆地,可利用储存量的调节作用以丰补欠评价开采资 源。而山区,则可利用夺取地表水的转化量评价开采资源。 地质环境稳定的基岩地区,可根据水均衡条件,评价最大允 许开采量;而地质环境脆弱的第四系平原地区,必须考虑“ 环境容量”,限制水位降深与开采量。
在满足允许水位降深的前提下,采用枯水期“借”丰 水期“补”,以丰补欠多年调节平衡的方法,可扩大 地下水的允许开采量。
3.考虑人类括动,化害为利的原则
在地下水资源评价中,或多或少会遇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水 库、运河、灌渠等地表水利工程,它既可对地下水起人工补 给作用,也可起截流阻渗的作用。 矿山等疏干工程,则与地下水水源地“争水”,其中矿井的 疏干水位远低于可供水的允许水位降深值,影响极大。化害 为利的宗旨:一方面通过优化地下水开采的布局及其允许水 位降深,更多地截取流向矿井的地下水,另一方面重视矿井 水回收与利用。
一、补给量
包括天然补给量和开采条件下补给增量。
1.天然补给量
降水入渗量:Q降水=αPF 河流补给量:W河=(Q下-Q上)( 1-λ)L/L‘ 侧向径流补给:Q侧入=KIF 灌溉回渗量:Q渠=β渠Q渠灌
Q井=β井Q井灌 β=μΔH/h灌
2.开采条件下补给增量
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①侧向径流补给量增量,由于开采时分水岭外移引起。 ②河流入渗补给增量,由于开采时地下水位下降,水位差增 大引起。 ③越流补给增量,由于开采层水位下降,与相邻含水层水位 差加大引起。 各项补给增量的计算,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好的解决办法。解 析法多用粗略估算的方法,数值解更合理一些。计算的关健 是正确地分析开采时的条件。
例如:
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一些第四系沉积盆地,作为大、中型 地下水水源地,其地质环境较脆弱,长期集中开采地下水,难 免会出现地面沉降等负面影响。而地表水径流量又极不稳定, 在一年中有一定时期的断流,如能通过统一评价实施联台开 发,即在分质供水的前提下,雨季尽可能的使用地表水,旱季 集中开采地下水,过渡期实行地下水与地表水的联合调度,既 可避免环境地质问题,又可确保稳定供水,取得地下水与地 表水的优势互补的效果。
(2)非稳定动态
按等于或大于需水量抽水时,动水位降到设计降深仍不停止, 持续下降。如果减少抽水量,也有水位回升,但停抽后的动水 位迟迟不能恢复到原始水位。这说明抽水量已经超过开采条
件下的可能补给量,按需水量开采没有保证。
出现这种动态时,可按时段均衡法分离补给量做为开采量。
f R2 或 f 4R2
b.抽水未达到稳定状态
如果经过长时间抽水后,水位仍不能达到稳定,说 明抽水量无保证。在这种情况下,可计算抽水时的 补给量做为允许开采量。计算方法如下: 进行两次不同流量降深的抽水试验,联立其均衡方
程式求出补给量Qc和f。以Qc代替Qp。
Q1 Qc fs1
Q2
Qc
fs2
计算均衡要素
评价区各项补给量和消耗量,习惯上称均衡要素。 这些均衡要素计算的是否符合实际,直接影响调节分析的精 度。可采用前边介绍的方法进行计算。
来自百度文库
均衡调节分析
均衡分析常用典型年法和多年调节法。前者是利用典型年的 补给量计算评价允许开采量;后者利用多年平均补给量计算 评价允许开采量。
鉴于各年的补给量相差较大,要使开采量有补给保证就不能 单纯以勘察年为依据。必须选择有一定保证率的典型的进行 均衡分析,所以称典型年法。
一般用于区域性地下水资源计算,尤其是在研究程度较差的 地区。
(1)适用条件
含水层分布较为均匀的地区,如松散含水层分布区,较为均匀 的裂隙水分布区。岩溶水分布区一般不适用。
(2)计算步骤
抽水试验;确定单井涌水量(Qp)和影响范围(f);计算 全区允许开采量。
①抽水试验
可在有代表性的地点施工或选择一眼完整井,并在与 地下水流向成45º的方向上布置3眼观测孔。观测孔 距主孔的距离为:第一个可取2~20m,一般多为10 ~15m;第三个观测孔可结合影响半径的经验值来 确定。
3.可恢复性
这是同其它资源最大的区别,开发利用后可得到恢复,但是有 限度。 由此可见地下水资源评价要以补给量为核心。
三、地下水资源分类
一般是单指水量,直接用地下水的各种量来表示。目前,我国 采用的分类标准(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 50027-2001)中将 地下水划分为补给量、储存量和允许开采量。
二、排泄量
1.天然排泄量
潜水蒸发量:E=CE0F
侧向径流流出量:同流入量计算 河流排泄量、泉水流出量:采用实际观测资料 人工开采量:实际调查结果
2.开采条件下排泄减少量
①侧向径流流出减少量,由于开采时上游水位下降引起。 ②潜水蒸发减少量,由开采时地下水位下降引起。 ③地表水流出减少量,由于地下水位下降,河流和泉水流出 量减少。
4.开采试验法
适用于含水层分布面积不大但补给条件复杂,一时很难查清 的区域。
在这类地区拟建中小型水源地时,如按一般方法进行复杂而 精度不高的勘察和计算,还不如打勘探开采井或利用已有的 生产井进行开采试验,直接评价开采量更可靠些。
开采试验的时间和方法主要取决于含水层的可能补给源:在 常年补给为主地区,可做旱季变流量开采试验,利用时段均衡 关系解出补给量做为评价依据;在季节补给为主地区,宜做 跨季节定流量抽水试验,利用补偿疏干原理求出补给量评价 开采量。
第四章 地下水资源评价
§4-1 概述 §4-2 地下水水量计算 §4-3 地下水质量评价
§4-1 概述
一、地下水资源的概念
地下水资源是指有使用价值的各种地下水的总称,其内涵包 括质量和数量两方面。
二、地下水资源的特点
具有三个显著特点。
1.系统性
补给、径流和排泄组成一个完整的地下水系统。
2.复杂性
地下水的影响因素很多,有气候、水文、地质、地形地貌、 构造和人为因素等。
三、储存量
1.潜水 计算容积储存量,公式为:
Q容 F H
计算内容包括全厚度容积储存量、可动用储存量和调节储存 量。 2.承压水 计算弹性储存量,公式为:
Q弹 S F H
四、允许开采量
目前,评价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方法很多,一般可分为解析 法、数值法、模拟法三类。
三种方法各有优点,也均有其局限性。
5.技术、经济、环境综合考虑的原则
地下水资源评价必须综合考虑技术、经济、环境三个方面的 利弊,要求确定的开采量和开采方案,既有良好的技术经济 效益,又使开采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具有合理的 环境效益。
§4-2 地下水水量计算
主要内容:
➢补给量计算 ➢排泄量计算 ➢储存量计算 ➢允许(可)开采量计算
四、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内容
分为水量评价、水质评价和开采后对环境的影响三个方面。 具体内容如下:
1.水量评价
计算地下水的补给量、排泄量、允许开采量、水位降深等。
2.水质评价
按不同用户对水质的要求,对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化学成分与卫生条件进行综台评价。一般分为饮用 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和建筑业用水等。
开采条件下,地下水将获得更多的地表水和降水的补给,并减少 向地表水和大气的排泄和蒸发,甚至出现地表水的反补给。 “三水”统一考虑的宗旨是:充分利用含水层中的水量,合 理夺取外部水的转化。后者是指不干扰国家的水资源规划, 不使地表水的用户受到经济损失。
对地下水与地表水的统一评价,既可避免长期存在的水资源重 复计算问题,也有利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
2.利用储存量“以丰补欠”的调节平衡原则
在补给量极不稳定的地区,维持地下水的持续稳定开 采,储存量调节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差异极大,造成地下水的补给量 有季节和多年气象周期变化,不同季节和水文年的补 给量相差悬殊,尤其那些以降水补给为主,或有季节 性地表水补给的地区更是如此。这时,充分发掘储存 量的调节作用。
Q开=ρQ补 (ρ为开采系数,取0.6~0.95) ρ的取值可根据当地不同区域实际开采量与补给量的关系来 确定。
3.水均衡法
水均衡法是把赋存地下水的均衡区看做地下水库,利用库 容的调节作用进行均衡分析(也称调节分析)以便确定可以取 出又有补给保证的开采量。
原则上水均衡法可适用于任何水文地质条件和开采条件。可 做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也可用于局部资源评价;既适用于山 区基岩裂隙水,也适合于平原区的孔隙水;可用于潜水区,也 可用于承压水区等。但因均衡要素不易测准,所以目前主要 用于平原潜水区。
1.补给量
天然或开采条件下,单位时间内以各种形式进入含水层的量。
2.储存量
赋存于含水层中的重力水体积。分弹性储存量和容积储存量。
3.允许开采量
也叫可开采量,是指通过技术经济合理的取水构筑物,在整个 开采期内出水量不会减少、动水位不超过设计要求,水质和水 温变化在允许范围内、不影响已建水源地正常开采、不发生 危害性环境地质现象等前提下,单位时间内从该水文地质单 元或取水地段开采含水层中可以取得的数量。
3.环境影响评价
评价地下水开采对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是 否会引发地面沉降、地裂、塌陷等环境地质问题, 以及海水或污水入侵,泉水干枯,水源地相互影响 等不良后果,提出并论证相应的技术措施。
五、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原则 1.“三水”转化,统一考虑与评价的原则
在天然水循环中,地下水与地表水、降水(简称“三水”)是互 相转化的。
具体方法是:根据实际需水量,施工相应数量的水 井进行抽水试验,实际验证保证程度。一般是在枯 季进行抽水试验。
抽水结果可能会有两种:稳定或不稳定。
(1)达到稳定动态
按等于或大于需水量进行抽水期间,动水位降到设 计降深以前便相对稳定下来。停抽后的动水位又能 恢复到原始水位。这说明,在一定开采水平上可以 形成均衡开采。按需水量开采显然是有补给保证的, 这时的实际抽水量就等于允许开采量。
抽水季节可选在枯水期,抽水时间可灵活掌握,以 达到目的为原则。可能的话时间要尽量长一些。
②确定单井涌水量(Qp)和影响范围(f)
经常遇到的情况有两种:
a.抽水达到稳定状态
当主孔和观测孔的水位达到稳定状态时,表明抽 水流量等于抽水时的补给量。此时的实际抽水量 就是Qp,影响范围可根据观测孔的观测数据用图 解法或外推法求出R后,由下式算出。
在均衡区内,任一时间段内的补给量和消耗之差,恒等于储 存量的变化量。如把设计的开采量也纳入消耗量中,则得开 采条件下的均衡方程为:
μF dh dt
(Q补
Q补 )-(Q消
Q消 )
Q开
在天然条件下,可近似认为 Q补 Q消
则均衡方程式可简化为:
Q开=ΔQ补+ΔQ排+μFΔH/Δt
可用于计算允许开采量。 上述公式看似很简单,但补、排增量很难准确地计算。因此 一般是近似计算,多做为其它计算方法的验证。 具体评价过程可分两步:计算均衡要素;均衡调节分析, 确定允许开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