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监控系统技术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2024年变电站环境监测系统施工方案

2024年变电站环境监测系统施工方案

《变电站环境监测系统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化程度的提高,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越来越受到重视。

变电站环境监测系统作为保障变电站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实时监测变电站内的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烟雾等环境参数,以及设备的运行状态,为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本施工方案旨在为变电站环境监测系统的安装施工提供详细的指导,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保障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二、施工目标1. 按照设计要求,高质量地完成变电站环境监测系统的安装施工。

2. 确保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准确监测变电站内的环境参数和设备状态。

3.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施工任务,不影响变电站的正常运行。

三、施工步骤(一)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1)熟悉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了解变电站环境监测系统的组成、功能和安装要求。

(2)编制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

(3)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掌握施工方法和操作技能。

2. 材料准备(1)根据施工图纸和材料清单,采购所需的设备、材料和构配件。

(2)对采购的设备、材料进行检验和验收,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3)将检验合格的设备、材料分类存放,做好标识和防护措施。

3. 现场准备(1)清理施工现场,拆除影响施工的障碍物。

(2)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进行现场测量和放线,确定设备的安装位置。

(3)搭建临时施工设施,如临时配电箱、脚手架等。

(二)设备安装1. 传感器安装(1)根据设计要求,在变电站内的不同位置安装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等。

(2)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应准确,固定牢固,不得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3)传感器的接线应正确,连接牢固,不得有松动和短路现象。

2. 数据采集器安装(1)数据采集器应安装在便于操作和维护的位置,如控制室、开关柜等。

(2)数据采集器的安装应牢固,不得有松动和晃动现象。

(3)数据采集器的接线应正确,连接牢固,不得有松动和短路现象。

变电站监控室布线施工方案两篇

变电站监控室布线施工方案两篇

《变电站监控室布线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变电站监控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监控室作为变电站的核心控制区域,其布线系统的合理性、可靠性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和高效管理。

本次施工旨在对变电站监控室进行全面的布线改造,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监控和数据传输需求,提高变电站的整体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二、施工目标1. 构建一个高效、稳定、可靠的监控室布线系统,满足变电站对电力监控、数据传输和通信的需求。

2. 确保布线系统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合理规划布线布局,提高空间利用率,便于设备的安装、维护和管理。

4.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施工任务,确保变电站的正常运行不受影响。

三、施工步骤1. 施工准备(1)熟悉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了解监控室的布局和设备安装要求。

(2)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明确施工任务和质量要求。

(3)准备施工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包括电缆、线槽、线管、接线盒、插头插座等。

(4)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整理,确保施工环境整洁、安全。

2. 线槽安装(1)根据施工图纸确定线槽的安装位置和走向,使用水平仪和墨线进行标记。

(2)使用电钻在墙壁和天花板上打孔,安装线槽支架。

(3)将线槽安装在支架上,调整线槽的水平度和垂直度,确保线槽安装牢固、平整。

(4)在线槽的连接处和转角处使用连接件进行连接,确保线槽的密封性和完整性。

3. 线管敷设(1)根据设备的安装位置和电缆的走向,确定线管的敷设路径。

(2)使用电钻在墙壁和地面上打孔,安装线管固定卡。

(3)将线管敷设在固定卡上,调整线管的水平度和垂直度,确保线管敷设牢固、整齐。

(4)在线管的连接处和转角处使用连接件进行连接,确保线管的密封性和完整性。

4. 电缆敷设(1)根据施工图纸确定电缆的型号、规格和长度,进行电缆的采购和检验。

(2)将电缆盘放在放线架上,使用人力或机械牵引的方式将电缆敷设在线槽和线管内。

变电站图像监控系统施工方案

变电站图像监控系统施工方案

变电站图像监控系统施工方案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XXXXXX有限公司2012年9月13日repercussions in the province. (C) persistent catch system system.Is a specification "uses". Full implementation of the battalion officers "double selection exam", technology leaders, "fair up" requirements for cadres sought before any discipline, ensure choice and employment fair, to ensure that no sick promotions, personnel selection is realized "zero" Corps evaluation team party group, detachment personnel selection public confidence and satisfaction ranked first in the province. Second, specification of "money". Revision of the financial regulation and many other provisions, fully implement the "three requirements" ... Building better adapted to the demand. 1.2 audit supervision and inevitable result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function of the Audit Commission's "Twelve-Five" audit development plan emphasizes: "exploring innovation audit methods and techniques, in-depth summary of audit experience, continue to explore our audit of the development of ways and means." Auditor-General of the National Audit Office Liu Jiayi in the 2013 national audit institutions honest meeting, pointed out that: "the audit to reveal and reflect the imperfections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to promote regulations; to reveal and reflect issues of ignoring the law, lax law enforcement, promoting strict law enforcement to reveal and reflect omissions, as questions,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ment functions and work style." Strengthening audit development of exploration, is to change the auditing function, innovation way, improve the content and other aspects目录1、工程概况2、组织措施3、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4、安全技术措施5、文明施工6、施工安排repercussions in the province. (C) persistent catch system system. Is a specification "uses". Full implementation of the battalion officers "double selection exam", technology leaders, "fair up" requirements for cadres sought before any discipline, ensure choice and employment fair, to ensure that no sick promotions, personnel selection is realized "zero" Corps evaluation team party group, detachment personnel selection public confidence and satisfaction ranked first in the province. Second, specification of "money". Revision of the financial regulation and many other provisions, fully implement the "three requirements" ... Building better adapted to the demand. 1.2 audit supervision and inevitable result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function of the Audit Commission's "Twelve-Five" audit development plan emphasizes: "exploring innovation audit methods and techniques, in-depth summary of audit experience,continue to explore our audit of the development of ways and means."Auditor-General of the National Audit Office Liu Jiayi in the 2013 national audit institutions honest meeting, pointed out that: "the audit to reveal and reflect the imperfections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to promote regulations; to reveal and reflect issues of ignoring the law, lax law enforcement, promoting strict law enforcement to reveal and reflect omissions, as questions,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mentfunctions and work style." Strengthening audit development of exploration, is tochange the auditing function, innovation way, improve the content and other aspects一、工程概况本次工程是变电站田新装图像监控工程。

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施工方案

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施工方案

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施工方案1. 项目概述本文旨在阐述一个合理的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施工方案,确保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和监控效率。

视频监控系统在现代化电力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监测变电站内外环境,提早发现异常情况,确保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2. 施工准备在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规划和准备工作,包括:•方案设计:根据变电站实际情况绘制详细设计图纸,确定监控点位和摄像头数量等。

•材料采购:采购合适的监控设备和相关材料,确保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人员组织:组织施工人员,并进行相关培训,确保施工人员熟悉操作流程和安全规范。

3. 施工步骤3.1 现场勘察在开始施工前,需要对变电站进行详细勘察,确定监控点位和布线方案,确保监控系统覆盖面广,监控效果良好。

3.2 设备安装根据设计图纸,安装监控摄像头和相关设备,确保设备位置合理,安装牢固,能够有效监控目标区域。

3.3 网络连接连接监控设备到网络,确保监控行为正常,能够远程实时监控变电站的运行情况。

3.4 调试和测试完成设备安装后,对监控系统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各设备正常运行,监控画面清晰稳定,报警功能正常。

4. 施工注意事项•安全第一: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规范,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质量保证:施工过程中要保证质量,操作规范,确保监控系统稳定可靠。

•合理布线:布线要合理,避免电磁干扰和设备损坏。

5. 施工验收施工完成后,进行系统验收,测试各监控点位和设备是否运行正常,确认系统运行稳定。

6. 结束语通过合理的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施工方案,能够提高变电站的安全性和监控效率,确保变电站设备的稳定运行,对于现代化电力系统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请随时联系我们。

变电站运行监控施工方案两篇

变电站运行监控施工方案两篇

《变电站运行监控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水平,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实时监控,确保电力系统的可靠供电,特制定本变电站运行监控施工方案。

本项目旨在对[具体变电站名称]进行运行监控系统的安装与调试,以提高变电站的自动化水平和运行可靠性。

该变电站承担着[变电站供电区域描述]的供电任务,对区域内的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施工步骤1. 施工准备- 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熟悉施工图纸和相关规范。

- 准备施工所需的设备、材料和工具,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 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查,确定设备安装位置和布线方案。

2. 设备安装- 安装监控主机:将监控主机安装在变电站控制室的合适位置,确保其通风良好、便于操作和维护。

- 安装传感器:根据设计要求,在变电站设备上安装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等,确保传感器安装牢固、准确可靠。

- 安装摄像头:在变电站内关键位置安装摄像头,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

摄像头应安装牢固、角度合适,确保图像清晰。

- 布线:按照施工图纸进行布线,确保线路整齐、规范,避免交叉和干扰。

布线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线路,防止损坏。

3. 系统调试- 硬件调试:对安装的监控设备进行逐一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检查传感器的测量精度、摄像头的图像质量等,如有问题及时调整。

- 软件调试:安装监控系统软件,进行系统参数设置和功能测试。

测试系统的实时监控、数据存储、报警功能等,确保系统软件运行稳定、功能齐全。

- 系统联调:将监控系统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进行联调,实现数据共享和远程控制。

联调过程中应注意系统的兼容性和稳定性,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4. 验收交付- 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对施工质量和系统功能进行全面检查。

验收合格后,交付使用单位,并提供相关技术资料和培训服务。

三、材料清单1. 监控主机:[品牌及型号],数量[X]台。

精选变电站监控室布线施工方案

精选变电站监控室布线施工方案

《变电站监控室布线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变电站监控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监控室作为变电站的核心控制区域,其布线系统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次施工旨在对变电站监控室进行全面的布线改造,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监控和数据传输需求。

目前,变电站监控室的布线存在一些问题,如线路混乱、老化、传输速度慢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本次施工将对监控室的布线进行重新规划和设计,采用先进的布线技术和材料,提高布线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传输速度。

二、施工步骤1. 施工准备(1)熟悉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了解监控室的布局和设备安装位置。

(2)准备施工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如电缆、线槽、线管、接头、工具等。

(3)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交底,确保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工艺和安全操作规程。

2. 现场勘查(1)对监控室进行现场勘查,确定布线的路径和方式。

(2)检查现有设备的安装位置和接线情况,为新的布线系统提供参考。

(3)测量监控室的尺寸和高度,确定线槽和线管的安装位置和长度。

3. 线槽和线管安装(1)根据现场勘查的结果,在监控室的墙壁和天花板上安装线槽和线管。

(2)线槽和线管的安装应牢固、整齐,间距应符合规范要求。

(3)在线槽和线管的转弯处和分支处应设置弯头和三通等连接件,确保线路的顺畅。

4. 电缆敷设(1)根据施工图纸和设备清单,确定电缆的型号、规格和长度。

(2)将电缆从电缆桥架或线槽中引出,沿预定的路径敷设到设备安装位置。

(3)电缆敷设应整齐、美观,不得有交叉和缠绕现象。

(4)在电缆的两端应预留一定的长度,以便后续的接线和调试。

5. 设备接线(1)根据设备的接线图,将电缆连接到设备的接线端子上。

(2)接线应牢固、可靠,不得有松动和接触不良现象。

(3)在接线完成后,应进行绝缘测试和导通测试,确保线路的正常。

6. 系统调试(1)在设备接线完成后,对监控系统进行调试。

变电站安全监控系统施工方案两篇

变电站安全监控系统施工方案两篇

《变电站安全监控系统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变得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运行管理效率,需要建设一套先进的安全监控系统。

本施工方案旨在为变电站安全监控系统的安装和调试提供详细的指导,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高效、质量可靠。

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电能变换和分配的重要任务。

传统的变电站监控主要依靠人工巡检和简单的监测设备,存在监测不全面、响应不及时等问题。

而安全监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变电站内的各种设备运行状态、环境参数和安全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并报警,为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二、施工步骤1. 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 熟悉施工图纸和相关技术规范,了解安全监控系统的组成、功能和安装要求。

- 编制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流程、质量标准和安全注意事项。

-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施工人员掌握安全监控系统的安装和调试技术。

(2)材料准备- 根据施工图纸和材料清单,采购安全监控系统所需的设备、材料和构配件。

- 对采购的设备、材料进行检验和验收,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 准备施工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如电焊机、切割机、电钻等。

(3)现场准备- 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施工场地平整、干净、无障碍物。

- 搭建临时设施,如仓库、休息室等。

- 接通施工电源和水源,确保施工用电和用水安全。

2. 设备安装(1)摄像头安装- 根据施工图纸确定摄像头的安装位置,确保摄像头能够覆盖变电站内的关键区域。

- 安装摄像头支架,将摄像头固定在支架上。

- 连接摄像头电源线和信号线,将摄像头接入安全监控系统。

(2)传感器安装- 根据施工图纸确定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等。

- 安装传感器支架,将传感器固定在支架上。

- 连接传感器电源线和信号线,将传感器接入安全监控系统。

(3)控制设备安装- 根据施工图纸确定控制设备的安装位置,如监控主机、硬盘录像机、交换机等。

监控电力工程施工方案

监控电力工程施工方案

本工程为电力监控系统施工,主要内容包括电力系统设备、线缆敷设、前端设备安装、系统集成、调试及验收等。

施工地点位于某电力变电站,施工期限为60天。

二、施工准备1. 施工组织成立施工项目部,负责施工组织、协调、监督和验收工作。

项目部成员包括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负责人、安全员、质量员等。

2. 材料设备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提前采购所需材料设备,如电缆、线缆、前端设备、接插件、工具等。

3. 施工人员组织具有丰富经验的施工队伍,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三、施工工艺1. 线缆敷设(1)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确定线缆敷设路径,确保线路安全、可靠。

(2)电缆敷设前,检查电缆规格、型号是否符合要求,确保电缆质量。

(3)电缆敷设过程中,注意电缆弯曲半径,避免损坏电缆。

(4)电源电缆与信号电缆应分开敷设,避免相互干扰。

(5)电缆穿管前,清除管内积水、杂物,涂抹黄油或滑石粉,确保电缆平直、无接头、无扭结。

2. 前端设备安装(1)根据施工图纸要求,确定设备安装位置,做好预埋和预留工作。

(2)设备安装过程中,确保设备固定牢固,连接可靠。

(3)摄像机安装高度:室内2.5米,室外3.5米;镜头应从光源方向对准监视目标,避免强光直射。

(4)摄像机与云台控制箱、视频矩阵主机之间连线采用同轴视频电缆和通讯线缆。

3. 系统集成(1)将前端设备、传输设备、控制设备等进行连接,确保信号传输畅通。

(2)进行系统调试,确保各设备运行正常。

4. 调试及验收(1)系统调试过程中,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确保系统稳定、可靠。

(2)施工完毕后,进行系统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四、施工进度计划1. 第1-10天:施工准备、材料设备采购。

2. 第11-20天:线缆敷设、前端设备安装。

3. 第21-40天:系统集成、调试。

4. 第41-50天:系统验收、交付使用。

5. 第51-60天:施工总结、资料归档。

五、质量保证措施1. 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施工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變電站監控系統





1概述
近年來,隨著電力系統管理體制的深化改革,變電所的自動化技術在不斷進步。

目前很多變電站已逐步實現無人值班或值守。

另一方面供電系統各部門、各單位也都有了相應的專用網路,隨著供電系統的全面改革,對於變電所,除了常規的自動化系統之外,遠程視頻/環境監控系統已逐步成為無人值班變電所新增的而且是一個十分必要的自動化專案,是其他自動化手段所不可替代的。

通過遠程視頻/環境監控系統,安全值班人員、企業領導可以隨時對電站的重點部位進行監控和監視,以便能夠即時、直接地瞭解和掌握各電站的安全情況,並及時對發生的情況做出反應。

根據XXXXXX電力局監控要求,本公司特設計以下技術方案,對XX電業局下屬的13個變電站的室外變電區、門禁、火警、控制室、開關室、電容器室,進行圖像監視、控制和管理。

系統以XX電業局電力通信系統的光傳輸系統(SDH)為基礎,建立視頻圖像監控專用的TCP/IP傳輸網絡,實現將監控前端的即時圖像傳送到遠程電業局大樓控制中心(監控中心),使監控中心及電業局MI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網用戶終端的人員能夠及時準確地瞭解和掌握變電所現場的情況,並及時採取相應的措施對各種情況進行操作控制,以確保變電所的安全。

2設計依據和設計原則
2.1 指導思想
根據《圖像監控系統技術規格書》的要求,結合現場實際情況,綜合運用電子資訊技術、電腦網絡技術、安全防範技術等,並遵照國家相關安全防範技術規範的要求,以技術和系統的先進、可靠、合理、適用的原則,來設計構成該圖像監控系統技術方案。

本技術方案將結合XX電業局管理運行機制,建設一個基於網路環境的、遠程的、即時的、可視化的、資訊共用的變電所視頻監控平臺。

本著“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充分利用資源,結合XX電業局的具體情況和XX電業局監控系統的發展框架進行設計,在將來長時間內保持系統的
先進性和可靠性,保護用戶投資。

在技術上充分發揮變電所監控系統的功能,實現電力安全生產管理的科學化,保障系統建設的整體性、實用性、先進性、安全性、開放性、可擴展性和連續性,使系統具有長久的生命力。

充分兼顧相容其他應用系統,給將來其他系統的建設留有標準的介面和容量。

追求最優的系統性能價格比。

2.2 設計原則
根據國內外變電所電視監控技術的發展趨勢,結合本公司豐富的實踐經驗,在對整個系統進行方案設計時遵循:“技術先進,實用可靠,擴展性好,有利管理,投資合理”的原則。

先進性
系統的規劃一定要兼顧眼前和未來的應用需求,要用長遠的眼光,以保證規劃的科學性、先進性,保證所選用的硬體設備和軟體系統的實用性和先進性,並具有較長的生命週期和先進水準。

充分發揮我公司的技術優勢,通過系統的二次開發和整體集成,使建成後的系統在國內居於領先水準,並在系統實際運行過程中,建立緊密結合XX電業局管理實際的科學化、現代化管理運行機制。

穩定性和可靠性
無論從系統從結構上、產品性能上、設備的選型上還是到具體的實施方案,都要考慮到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並且在系統集成過程中對硬體設備安裝、操作系統應用、網路連接、資料庫設計將盡可能完善的做出故障檢測、診斷及處理策略,以保證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確保系統正常、穩定、可靠、連續地運行。

開放性
系統設計應充分系統的開放性,除了保證系統內部之間的有機協調和開放性之外,應留有面向外部系統的標準介面,以實現與其它子系統之間的數據交換,保證系統的不斷擴展。

系統設備選型遵循有關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使系統具有高度的
開放性和技術上的相容性,系統間應具有良好的互聯、互操作能力。

可操作性
介面友好,充分考慮操作人員的特點,使數據處理工作簡單、方便、快捷,業務流程清晰,符合常規業務處理習慣。

系統數據維護方便,備份及數據恢復快速簡單。

可擴展性
系統設計不但要保證目前系統容量的要求,也要考慮今後系統的發展,便於向更新技術的升級與銜接。

要留有足夠的擴充餘量,考慮到今後業務的發展,系統在設計時必須考慮擴展性需求。

本方案設計的系統可擴展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數據的可擴展性:隨著系統功能的增加,原有數據和新增數據可以無縫融合,無需對原有數據結構作重大修改。

功能的可擴展性:未來系統增加的功能可以和原有功能緊密結合,無需對現有系統結構重新設計。

性能的可擴展性:當系統負載增加時,可通過對系統現有設備增加硬體數量或升級系統以提高系統的性能,無需更換現有設備。

系統結構易於擴充,以適應今後可能出現的較大任務負載。

系統設備及軟體向下相容,以保護系統的原始投資。

易維護性
具有強有力的系統管理手段,可方便地對系統資源進行集中配置與調整。

系統應支持集中、統一的管理視圖和圖形化管理介面,能夠即時監視設備的工作狀況。

系統各部分均採用模組化結構,各自具有相應的軟硬體自檢、故障診斷和安全保護措施,並有利於用戶從事簡單的現場維護。

安全性和規範性
系統設計應充分考慮資訊資源的共用,考慮資訊的保護和隔離,對不同的應用和不同的環境,採取相應的措施對系統和數據進行保護。

系統建成後,除提供詳盡的用戶手冊和操作手冊外,在技術上提供先進的、可靠的、全面的安全保密方案和應急措施,從人機介面設計、應用軟體參數變更、系統設備自動檢測、拒絕非授權訪問、系統恢復能力等方面,確保系統萬無一失。

設計的規範性主要體現在系統的介面規範、數據規範、服務規範和操作的規範性,這些規範可對前期建設系統的數據結構、發佈方式提供一個統一的規範,為未來的業務模組留有轉換介面和軟體。

良好的性能價格比
整個系統應能夠在先進性、高效性、可靠性和穩定性方面進行考慮,在滿足用戶總體需求的前提下,充分體現設備資源的共用性,最大程度地降低系統造價和安裝成本。

2.3 設計依據
本設計方案除了有關用戶需求及規範外,還遵循或參考以下規範和標準:IEEE—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
IEC—國際電工委員會
ISO—國家標準化組織
ANSI—美國國家標準委員會
ITU—國際電信聯盟電報電話諮詢委員會
EIA—電氣工業協會標準
UL—美國保險商試驗標準
NFPA—美國國家防火協會標準
ASCII—美國資訊交換標準碼
OSI—開放系統互聯
《火力發電廠與變電所設計防火規範》(GB50229-96)
《電力設備典型消防規程》(DL5027-93)
《安全防範工程程式與要求》(GA/T75-94)
《工業企業通信設計規範》(GBJ42-81)
《工業電視系統工程設計規範》(GBJ115-87)
《民用閉路電氣設計規範》(GB50198)
《電業安全工作規程》(GA/T75-94)
《工業企業調度電話和會議電話工程設計規範》(CECS36:91)
《電腦軟體開發規範》(GB8566 88)
《電業安全工作規程》(DL408-91)
《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DL5009-1997)
3設計方案
3.1 系統建設內容
XX電業局變電所圖像監控系統建設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變電所攝像機、視頻編碼伺服器的安裝設計。

2、變電所攝像機、視頻編碼伺服器的佈線、供電、防雷、防干擾設計。

3、傳輸系統與監控系統介面、帶寬分配設計。

4、監控管理中心的設計。

5、監控管理軟體的開發設計。

3.2 系統構成
整個變電所監控系統由變電所前端系統設備,網路傳輸及監控中心系統設備三個部分組成。

前端系統主要指變電所的圖像採集與處理,設備主要包括攝像機系統(攝像頭及其輔助設備如護罩、雲臺、解碼器等)、紅外/煙霧報警器、視頻編碼伺服器等。

前端從攝像機到視頻編碼伺服器間採用的是傳統的模擬信號處理方式,即根據監控場所環境和安裝位置要求,有室內安裝和室外安裝兩種形式,以及攝像頭的控制類型包括固定(不可控)式和雲臺/鏡頭可控式兩種形式。

前端攝像頭的視頻(音頻)信號通過模擬音視頻線纜接入視頻編碼伺服器(XX),由視頻編碼伺服器對模擬信號進行編碼壓縮(採用MPEG 4)後編碼為數字方式的IP信號,並通過TCP/IP網路向遠端的監控中心傳輸。

對可控的雲臺/鏡頭的控制,通過從視頻編碼伺服器接出的RS485的控制線來實現,發出控制信號命令的可以是由遠端的分控或主控中心通過TCP/IP網路發出的控制命令。

如果需要,可以在視頻編碼伺服器上接入拾音器(駐極體話筒)和喇叭(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