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试卷答题卡 第二单元
小学科学大象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人体司令部》测试卷(附参考答案)(2022秋)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我会选(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括号中,20分)1.脊髓在我们的背部中央,藏在()里,与脑相连。
A.神经B.脊柱C.血管2.()能使人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A.大脑B.小脑C.脑干3.()是人体司令部,协调指挥人体各系统分工配合。
A.脑B.神经C.脊髓4.人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是从()开始的。
A.刺激B.感觉C.物体5.声波传到大脑的路径是()。
A.声波→外耳道→耳蜗鼓膜→听神经→大脑B.声波→外耳道→耳蜗→听神经→鼓膜→大脑C.声波→外耳道→鼓膜→耳蜗→听神经→大脑6.关于“晶状体与成像”实验,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实验中纸屏模拟视网膜,放大镜模拟晶状体B.实验中要保持纸屏、放大镜、蜡烛高度相同,且在一条直线上C.将3倍放大镜换成5倍放大镜后,为使蜡烛的像清晰地呈现在纸屏上,需要将蜡烛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调大7.下列行为中,主要由大脑支配完成的是()A.奇奇和爸爸一起过独木桥B.妙妙通过思考,做出了一道很难的数学题C.妈妈做瑜伽前,都要进行深呼吸8.人体内缺乏哪种物质,可能会引起近视()A.脂肪B.维生素AC.蛋白质9.下列行为中,属于缺乏意志的表现的一项是( )。
A.小明每天早晨起床到公园里跑步B.妙妙喜欢书法,每天放学都要练习写字C.究究喜欢看电视,每天一回到家就打开电视机1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偏食、挑食会导致体内维生素及铬、钙、锌等元素缺乏,容易患近视B.避免用力擤鼻子,不用硬物挖鼻孔可以保护我们的鼻腔C.在乘坐长途列车时看书会伤眼睛,因此我们可以戴上耳机长时间听音乐二、我会填。
(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每空2分,共30分)1.人体内有担负指挥和协调工作的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
2.脑在我们的头部,藏在_________里。
脑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部分构成。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在我国,人们很早就知道用凹面的铜镜取火。
现在,我国仍然大力提倡使用以()原理做成的太阳灶,以充分利用能源。
2、奥运会圣火火种就是用()取得的。
3、18世纪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列曾用()会聚光线获得高温去加热一种化学物质,从而发现了氧气。
21A、凹面镜B、凸透镜C、近视镜D、远视镜4、太阳是一个在熊熊燃烧的巨大火球,外部温度()多度,内部温度高达()多度,日夜不停地把光和热散发到宇宙空间,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地球得到的太阳能量,仅仅占太阳放射能量的(),却使我们的地球充满了生机。
A、二十亿分之一B、十二亿分之一C、6千D、两万5、雨过天晴,空气中漂浮着很多微小的水滴。
这些小水滴起到了()的作用,把太阳光分解为不同色光,形成了彩虹。
A、凹面镜B、凸透镜C、棱镜D、三棱镜二、多项选择题。
1、( )是影子产生的条件。
A、光源B、遮挡物C、屏D、电源2、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和()有关。
A、所采用的材料B、结构C、运用的原理D、所选用的品牌3、太阳能是一种()的能源,人们正在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
A、危险B、清洁C、节能D、安全三、填空题。
1、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
2、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的改变而改变。
3、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有关。
4、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的形状有关。
5、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
216、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
7、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
218、光是()传播的。
反射光也是()传播的。
9、()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10、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系,()物体比()物体吸热快。
11、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有关系,物体与阳光()比()吸热快。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第一部分知识检测站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10分)1.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地势。
2.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叫。
3.长白山天池是由形成的,唐家山堰塞湖形成的原因是。
4.河流会改变地形地貌:作用会带走河流两岸的泥土,作用会填平低要生出变文图洼的地形。
5.做实验研究植物对雨水侵蚀的影响时,我们改变的条件是,不变的条件是、、。
二、判断题。
(每题1分,共10分)1.在地形图上,绿色表示草原。
()2.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沙、土壤运到远方,只留下砾石,就形成了戈壁。
()3.岩石在高温和高压下发生变化形成的岩石叫变质岩。
()4.水的作用常常会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
林整黑博养突()5.在地球的内部,越往下去,压力越大,温度越低。
()6.地震对地表的改变是剧烈的。
()7.黄河第一湾乾坤湾是由地震形成的。
()8.我们一般使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来研究地震和火山的成因。
()9.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不会带来任何好处。
()10.一般大江大河的下游和人海口往往是丘陵。
()三、选择题。
(每题2分,共30分)1.内蒙古大草原很宽广,一望无际,它所处的地形属于()。
A.平原B.盆地C.高原2.中国的地形特点决定了我国河流流向大多是()。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3.如果把地球比作鸡蛋,鸡蛋的蛋壳相当于地球的()。
A、地壳 B.地幔 C.地核4.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不断发生变化,下列现象中()不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A、地震 B.岩石的风化 C.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5.下列岩石中属于岩浆岩的是()。
A.浮石B.页岩C.大理岩6.地震带来的灾害不包括()。
A.地面出现裂缝、塌陷B.山体滑坡C.烧毁森林7.(以使地球表面的局部地表在瞬间发生较大变化的是()。
A.风力侵蚀B.河流的沉积C.火山和地震8.雅丹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火山喷发B.风的侵蚀作用C.风的沉积作用9.我们研究风卷起的沙子对岩石的影响时,使用的实验方法是()A.对比实验B.模拟实验C.理想实验10.(黄河因泥沙沉积问题,目前变成了一条“地上河”(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河)。
苏教版五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2份(含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过关测试卷A(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1.热水瓶用木塞,保温瓶用的是塑料塞,它们都是热的_________ 导体。
2.像太阳、篝火这样直接向周围发射热的方式叫作______。
3.热辐射不需要依靠______、______等任何物质,即使在真空中也能进行。
4.热传导时,热总是从温度______处传到温度______处。
5.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式是__________,在液体和气体中的传递方式是__________,不依靠任何物体直接传递的方式是__________。
6.蓬松的棉被盖起来很暖和,说明( )是热的不良导体。
7.坐在炉子旁取暖,利用的热传递方式是( )。
8.加热容器底部时,底部的水受热后温度会升高,热水( ),周围及上方温度较低的水会流过来补充,然后被加热再上升,冷水和热水相对流动,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做( )。
二、选择题9.下面哪种做法能使杯子保温效果最好()。
A.杯子加盖,杯外包一层纱布B.杯子加盖,嵌入塑料泡沫里C.把塑料杯换成不锈钢杯10.当我们冰凉的小手抱着热水袋后,手慢慢变热的热传递方式是()。
A.热对流B.热传导C.热辐射11.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间发生热传导现象的条件是()。
A.不能接触B.必须接触C.接不接触都行12.电暖器是利用()的方式来工作的。
A.热传导B.热对流C.热辐射13.我们在室外安装太阳灶时,太阳灶的朝向一般会选择()。
A.东方B.南方C.北方14.用手拿一个勺子,将勺子的一部分放入热水中,热水中的热主要是通过()的方式传递到勺底,然后传递到勺柄的。
A.热传导B.热对流C.热辐射15.热在()中以对流的方式传递。
A.玻璃B.酒精C.金属16.热传导的条件不包括()。
A.物体间接触B.要有温度差C.必须在物体中心处加热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一、填空。
(每空2分,共34分)1.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把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会看到(),这是因为音叉在()。
2.根据声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声音一般可以分为()和()两类。
3.在宇宙飞船中,宇航员之间交谈要靠无线电。
这说明声音不能在()中传播。
4.声音能在()、()和()中传播,以()方式向着()传播的。
5.耳朵分为()、中耳和()三部分。
6.听到巨大声响时要张口,以免震破();鼻.咽发生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
7.()与污水、()、垃圾被称为污染环境的四大公害。
二、判断。
(每题2分,共20分)1.要使物体的发生立刻停下来,最好的方法是让物体立刻停止振动。
()2.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如电视机播放的声音。
()3..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所以在月球上听不到人们的对话声。
()4.次声波因为有它独特的优点,所以已经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
()5.次声波振动频率高于20赫兹。
()6.植树造林是城市降低噪音的有效方法之一。
()7.把闹钟放到真空玻璃罩里,我们也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8.噪声污染会影响人们的心情。
()9.自然界的风声是由空气振动而产生的。
()10.只有固体振动才能发出声音,而气体、液体振动都不能发出声音。
()三、选择。
(每题2分,共20分)1.潜入水中仍能听到声音,声音是通过()传到耳朵里的。
①水②空气③游泳池2.声音是以()方式传播的?①水波②声波3.蝙蝠能利用()探测障碍物。
①超声波②次声波③声呐4.停止敲鼓后还能听到鼓声,这是因为()。
①人的错觉②鼓面仍然在震动③震动虽然停止了,但声音要持续一段时间5.用手拨动两把疏密不同的梳子,()发出的声音高,()发出的声音低。
①梳齿密的梳子②梳齿疏的梳子6.用嘴向玻璃瓶内吹气,玻璃瓶会发出声音,这主要是()原因。
①空气震动②瓶子振动7.把耳朵贴在桌上,用手轻轻挠桌腿,听到的声音主要是由()传播的。
①空气②桌子8.在月球上不借助其他东西,()听到声音。
五年级上册科学试题 - 第二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 (含答案)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科学小实验1、辨一辨(1)彩虹的制造方法不同,其形成的原理也是不同的。
(×)(2)铅笔在水中弯折和照镜子,光的传播方向都没有改变。
(×)(3)在圆盘上涂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快速旋转圆盘,我们看到圆盘依然是七种颜色。
(×)(4)要想照亮放在房屋角落里的小球,我们可以利用凸透镜将窗外的太阳光反射到小球上。
(×)(5)漓江的青山在平静的水面上清晰地映出“倒影”,这个倒影就是青山的影子。
(×)(6)光在空气或水中是沿直线行进的。
(√)(7)潜望镜是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
(×)(8)在观察太阳时,我们可以用放大镜对着太阳仔细研究。
(×)(9)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10)阳光下我们不仅能看到自己的影子,而且还可以看到自己在湖边水中的倒影,这些现象的产生都是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11)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如果想得到红光,我们可以用红色玻璃纸把其他颜色的光过滤掉。
(√)(12)像太阳、点燃的蜡烛、萤火虫、黄金等都是可以发光的。
(×)2、选一选(1)如右图中的人手持的是一枚(B)。
A、凹透镜,用它可做老花镜。
B、凸透镜,用它可做老花镜。
C、凸透镜,用它可做近视镜。
(2)下列选项中,属于自然光源的是( c )。
A、皎洁的月亮B、点燃的蜡烛C、空中的闪电(3)家里用的台灯一般都装有灯罩,这样做主要是为了(B)。
A、美观B、增强反光C、保护灯泡(4)借助下列材料,在阳光下不能制造彩虹的是(c)。
A、三棱镜、白纸B、装水的喷雾器C、平面镜、白纸(5)要想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我们可以借助( A )。
A、一滴水B、穿衣服C、近视眼镜(6)阳光通过凸透镜后,在地面上形成了一个光斑,光斑处的纸屑能被点燃,这是因为凸透镜有(A)。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

五年级科学(上)第二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
(每空0.5分,共22分)1、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________行进的.2、小孔成像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越________的表面,反光效果就越好。
4、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做________;中间薄、边缘厚的透明镜片叫做________。
5、凸透镜能使光线________,凹透镜能使光线______。
6、阳光可以被分解为 ___、 ___、 ___、 ___、 ___、___、 ___。
7、凸透镜具有______作用、______作用、______作用。
8、透过红色滤光片,看到的白衣服是_________的。
9、_________模拟实验证明了光在_________中是沿直线行进的。
10、第一次提出阳光能分解出七种色光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_。
11、光是以_________形式传播的。
它碰到物体后会发生_________。
光传播的速度很快,每秒约30万千米。
太阳离地球大约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______分钟。
12、像电灯这样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______。
13、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______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14、利用凸透镜_______________的特性,可以得到强光和高温;利用凹透镜_________的特性,人们制成了近视眼镜。
15、汉太阳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光会被_______和________。
16、太阳在没有碰到物体之前是沿着 _________ 传播的。
17、镜面能够反光,的这一性质叫做_________。
18、我们看到的物体的颜色就是被______的光,而其它颜色的光被物体_________了。
19、太阳是一种自然光源,它在发出光的同时也产生______。
20、镜子可以______光,从镜子里看到的物体和实际物体左右___________。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卷面分:3分。
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
一、填空题。
(每个词只能用一次,选错或者使用别的词不能得分,每空2分,共20分)火山喷发地幔侵蚀水的作用地壳沙漠盆地风的作用高原变质岩1.地球表面有_____________平原、山地、_____________和丘陵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
2.长白山天池的形成是由于_____________,敦煌的雅丹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黄河第一湾——乾坤湾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地壳、_____________、地核三个圈层。
而组成_____________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_____________三大类。
4.流水对土地的_____________作用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发生了改变。
5.被带走的沙子在风或流水速度减小时沉积下来,日积月累,就形成了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
(每题2分,共20分)1.地形图上不同颜色表示不同海拔高度。
( ) 2.我国地势西低东高,西部多山地、高原,东部多平原。
( ) 3.地球表面海陆分布不均匀,陆地少、海洋多。
( ) 4.火山喷发只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
( ) 5.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雨水越大,对土地的侵蚀就越严重。
( ) 6.地壳的运动常常会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但不会断裂或错动。
( ) 7.地震发生时,应尽可能迅速地撤离到空旷地带。
( ) 8.地面的岩石、沙土在水、风、重力等作用下,被破坏和搬走的现象叫作侵蚀。
( ) 9.地表不是一成不变的,陆地面积因河流不断把泥沙冲向海洋,所以正在迅速变大。
( ) 10.在做“风卷起的沙子对岩石的影响”模拟实验时,砂纸打磨岩石的方向是垂直方向。
( )三、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1.( )属于平原的特点。
A.四周高中间低 B.低又宽广 C.高又宽广2.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三大类,其中大理岩属于( )。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及答案

第二单元一、填空题1、学习用品是我们的(亲密伙伴)2、(纤维)是构成纸的主要成分3、我们在拉弹簧等物体时,感觉到它们对手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就是(弹力)4、像橡皮筋等物体这样受到力的作用时形状发生变化,取消受力后又恢复原状,这种特性叫(弹性)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在这两个物体的表面会产生一种阻碍滑动的力,这是一种(摩擦力)6、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用到各种各样的纸7、写毛笔字最好用(宣纸)8、(木材和芦苇)等植物是主要的造纸原料9、为了减少对森林资源的消耗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人们(利用废纸)作为原料生产再生纸10、目前,全球每年纸张总需求量为(3.25亿吨),人均用纸量为(52千克)11、森林在(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12、本单元学习同学给我评了()颗星,老师给我我评了()颗星,家长给我我评了()二、判断题(在你认为对的提后画√,错的画×)1、笔、橡皮擦是学习用品,小剪刀不是学习用品(×)2、圆珠笔芯能伸缩的原因是圆珠笔内有根小弹簧(√)3、笔杆上的橡皮套的作用是为了增大摩擦力(√)4、橡皮套很光滑,所以它的摩擦力才较大(×5、52克的纸表示一张完整的纸有52克左右的重量(√)6、根据不同的需要,人们会选用不同的纸(√)7、造纸的原料只能用木材,不能用其他原料(×)8、节约1吨纸,就相当于少砍了17棵大树(√)三、问答题1、弹簧为什么能使笔芯很方便地伸缩呢?(因为弹簧具有弹性,可以伸缩)2、生产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物体的弹性?(汽车钢板、气枪、篮球等)3、笔杆上的橡皮套有什么作用?(增大摩擦,防止笔从手中滑落)4、不同物体摩擦力大小不同的原因是什么?(物体表面越粗糙,摩擦力力就越大,反之越小)5、如果我们需要做装东西的纸袋子,用哪一种纸结实一些?(用牛皮纸或硬板纸6、各种各样的纸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各种各样的纸内都有大量的粗细不等的植物纤维,都有一定的抗拉力和吸水性)7、为了保护环境,减少资源的浪费,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纸?(见课本P36上图内容)8、说一说圆珠笔芯内还有许多墨汁却写不出字来的原因。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保密★启用前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小明用了两把喷水量不一样的水壶做“影响土壤侵蚀因素”的实验,他研究的是()。
A.土地坡度大小与侵蚀的关系B.降雨量与侵蚀的关系C.有无植被与侵蚀的关系2.关于地形地貌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敦煌的雅丹地貌的形成与水的作用有关B.黄河第一湾——乾坤湾的形成与风的作用有关C.长白山天池的形成与火山的作用有关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大多是南北走向B.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C.观察世界地形图后我们知道,地球上海洋多、陆地少4.2022年1月3日,17时46分,我国台湾省的花莲县发生6.4级地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是岩浆活动引起的B.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C.发生地震时应迅速到房屋内躲避5.关于火山喷发认识正确的是()。
A.火山喷发是火山长时间受太阳照射而喷出岩浆的现象B.火山喷发是地壳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向上隆起的现象C.火山喷发是由于岩浆在高温高压作用下从地壳薄弱地带喷涌出来的现象6.科科终于到达雁荡山,雁荡山怪石林立,因为()。
A.没有植被侵蚀严重B.有植被侵蚀严重C.跟植被没有关系7.黄河第一湾—乾坤湾是由于()的作用形成的。
A.流水B.沉积C.风吹8.地形地貌的形成不止受内力的影响,也受外力的影响,雁荡山受的外力是()。
A.水力B.风力C.海浪9.雁荡山形成于白垩纪,由于地球的内力形成的,主要是因为()。
A.太平洋板块和亚洲板块张裂B.太平洋板块向美洲板块俯冲C.太平洋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10.我国黄土高原上的沟壑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风力侵蚀B.地震的作用C.流水侵蚀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1.地壳运动除了会引起火山还会引起,都是比较重大的地质灾害。
12.科科和爸爸妈妈商量来年暑假想去新疆罗布泊游玩,据说这里是典型的雅丹地貌,是受形成的。
教科版(新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新)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1.地球的表面被坚硬的包裹着,不仅包括我们看到的陆地,还包括海洋的底部。
2.地球内部结构模型的三个圈层,从外到内依次是、、。
3.雨水降落时的力量会打散并带起土壤的微粒,一部分土壤被带走,这就是。
4.地球表面的主要陆地地形有、、、高原、丘陵等。
5.地震给地表带来的改变是的。
(填“缓慢"或“剧烈")二、判断题6.地壳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厚度从5千米到70千米不等,海洋部分厚,陆地部分薄。
()7.火山喷发对人类有坏处也有益处。
()8.我们在做模拟风沙对岩石的影响时,打磨岩石的方向是竖直的。
()9.发生地震时,应尽可能撤离到空旷的地带。
()10.远望归航船队时,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是因为桅杆高。
()11.我国是世界上缺水比较严重的国家,目前农业灌溉中常用的滴灌技术是最为节水的灌溉技术之一。
()12.火山喷发是一种壮观的自然现象,它是地球内力作用的产物。
()13.敦煌的雅丹地貌是由流水的作用形成的。
14.携带沙尘颗粒的风能磨圆岩石,形成戈壁滩、沙漠。
15.从地壳到地核,压力越来越大,温度越来越低。
()三、单选题16.小明生活的地方地势低,起伏较小,地面平坦,具有这种特点的地形是()。
A.山地B.平原C.盆地17.模拟火山喷发实验时,预示着火山将要喷发的现象是()A.土豆泥纹丝不动B.土豆泥出现裂缝、冒气C.番茄酱涌出土豆泥18.凡尔纳的小说《地心游记》,激起了人们去地心旅游的想象。
假如有一天你真的能在地面乘坐某一工具通向地心,你将依次穿过的是()。
A.地核-地幔-地壳B.地幔-地核-地壳C.地壳-地幔-地核D.地壳-地核-地幔19.关于地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的地震是人为造成的B.绝大多数地震发生在地核圈层C.目前人们已可精确预测地震的发生D.地球内部运动都有可能导致地震20.地形图上的不同颜色主要表示()。
A.地势的高低B.气温的高低C.植被的多少D.雨水的多少21.小明在西藏旅游时,导游告诉他们:当地山体中有很多不同种类的贝壳化石,这说明()。
冀人版五年级科学上第二单元质量测试题(2套)(含答案)

冀人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质量测试题健康与生活(一)(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指挥着人体的器官有条不紊地运转和工作,被称为人体的司令部。
A.脑B.心脏C.口2.下列测量心跳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借助听诊器B.摸脉搏C.看胸部的起伏3.人脑的颜色是()的。
A.黄色B.红色C.淡粉色4.我们的大脑包括(),有很多的突起回凹陷的沟,像个包开的核桃仁。
A.左右半脑B.东西半球C.南北半球5.关于大脑的轻重与模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成人脑的重量约为1400克B.大脑表面与核桃仁表面相似C.大脑整体为白色,硬度与豆腐差不多6.“预防针”是指注射用于预防各种疾病的______。
A.疫苗B.营养C.药物D.酒精7.大脑接受了来自()的刺激以后,产生了冷热疼痛和压力等感觉。
A.皮肤B.眼睛C.耳朵D.鼻子8.当我们过马路时,必须走人行横道,并且等到交通灯变为绿灯时才能通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马路”是-种刺激,“走人行横道”是种反应B.“交通灯变为绿灯”是一种刺激,“通行”是一种反应C.做出“走人行横道”通行的反应是无需训练就具有的反应9.人体的神经中枢不包括()。
A.大脑B.脊髓C.神经10.下列行为中会损害鼻子健康的是()。
A.用手指压住鼻子的一侧轻轻擤出并擦干净B.经常抠鼻子C.擦完鼻子把纸巾丢到垃圾桶11.骑电动自行车必须要戴()。
A.头盔B.护目镜C.隔音耳塞12.人脑可以分为______两个半球。
A.前后B.左右C.上下D.南北二、填空题13.当我们听到汽车鸣笛时,会马上避让……人体感官时刻接收着来自外界环境的( ),并做出( )。
14.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还要有良好的_________和_________能力。
15.人体的器官复杂而( ),在( )的指挥下,人体器官地运转和工作着。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卷新版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卷新版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一.填空。
(16分,2'×8)1.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在同一时刻,将长度不同的物体放置在同一地方,其影子的(长度)不同,(方向)相同。
3.太阳的光线以每秒约(30万千米)的速度传播,并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4.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的主要原因是(有利于光反射)。
5.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把(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的装置。
二.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
)(26分,2'×13)1.在灯光下,同一物体在不同侧面的影子是相同的。
( × )2.影子的产生必须有光源.遮挡物两个条件。
( × )3.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 √ )4.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长;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短。
( √ )5.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
( √ )6.汽车的反光镜是凸面镜,这样比较美观。
( × )7.科学家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计算出了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 √ )8.用一面镜子将阳光投射到一张纸上形成的光斑,比用两面镜子将阳光投射到同一张纸上形成的光斑更亮。
( × )9.有时为了需要,我们可以用放大镜和望远镜直接去看太阳。
( × )10.人们发现了凹面镜和凸透镜能将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 √ )11.奥运会圣火火种是用凹面镜取得的。
( √ )12.在阳光下,黑色蜡光纸比黑色无光纸升温快。
( × )13.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
( √ )三.选择题:(36分,3'×12)1.下列物体中不是光源的是( A )A.月亮B.萤火虫C.荧光棒D.星星2.在灯光下靠近墙的地方,用手做出各种姿态,在墙上形成手影,当电灯保持静止,手向墙靠拢时,在墙上的手影将会( A )A.变小B.变大C.不变3.用手电筒从上面和侧面照射一个杯子,所产生的影子( B )A.形状相同B.形状不同C.方位相同4.阳光下,某一物体的影子由长到短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应该发生在(B)A.早晨B.上午C.下午5.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的规律是(A)A.西—东;长—短—长B.西—东;短—长—短C.东—西;长—短—长D.东—西;短—长—短6.排纵队时,如果后一位同学看到前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就表示队伍排整齐了,这主要是因为(B)A.光速极大B.光沿直线传播C.光的反射7.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C)A.立竿见“影”B.毕业合“影”C.湖光倒“影”D.形“影”不离8.下图中哪个是凸透镜会聚太阳光,产生高温的示意图(B)A. B. C.以上均可以9.强光和弱光携带的热量相比较(B)A.两者一样多B.强光携带的热量多C.弱光携带的热量多10.在阳光下,同一种黑色纸袋按哪种方式摆放,升温比较快(C)A.和地面垂直B.和地面水平C.和太阳光垂直11.太阳能集热管多采用颜色较深的材料做成的,而太阳灶多采用颜色较浅的材料做成的,这样做的理论根据是(B)A.吸收更多的热量B.太阳能的集热管用颜色较深的材料做成为了更好地吸收热量C.太阳灶用颜色较浅的材料做成为了更好地吸收热量12.为了避免光线刺伤我们的眼睛,在光线太强时,眼睛会(B)A.放大B.缩小C.不变四.作图题:(12分,2'×6)1.不改变手电筒的位置,用什么方法可以照亮书后面的小球?请画出光的传播路线。
2020年秋改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 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姓名:班级:座号: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土壤颗粒中肉眼看不清的是()。
A. 沙B. 黏土C. 粉沙2.土壤中的盐分其实是被水溶解的 ( )。
A. 腐殖质B. 矿物质C. 沙子3.岩石受到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最终会变成( )。
A. 土壤B. 腐殖质C. 空气4.如果我们看到堆满了卵石的河床,则可以判断这是河的()。
A. 上游B. 中游C. 下游5.绝大多数地震发生在()内。
A. 地核B. 地幔C. 地壳6.粉沙的大小是()。
A. 直径小于1256毫米 B. 直径小于2毫米 C. 直径小于116毫米7.水的流速快,携带泥沙的能力就()。
A. 强B. 弱C. 无法判断8.如下图,地震经常发生在( )处。
A. 甲B. 乙C. 丙9.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关系是()。
A. 没有关系B. 黄河携带的黄土沉积到华北平原C. 长江携带的黄土沉积形成华北平原10.小明在西藏旅游时,导游告诉他们:当地山体中有很多不同种类的贝壳类化石,这说明()。
A. 这里曾经是海洋地形,后来变迁为陆地B. 远古人类曾把贝壳带上高原C. 贝壳这样的生物原来是生活在高原上的,后来才到水中二、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地震会产生湖泊。
()2.冰川的移动非常快。
()3.土壤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需保护。
()4.从地形图上看,地球表面是极为平坦的。
()5.在多暴雨的山区,山脚下是不适合修建房屋的。
()6.把土块放入水中,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会看到有分层的现象产生。
()7.地球表面的形态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全都表现得很猛烈。
()8.养护植被、改造河道、水库蓄洪等措施,能有效预防我们的家园遭暴雨袭击受到的灾害。
()三、填空题(共8题;共20分)1.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有________和________的现象发生。
2.在河流的下游以________作用为主,在河流入海口形成________。
3.土壤中的颗粒从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它们统称为岩石的微粒。
五年科学上册二单元试卷

五年科学上册二单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A. 24小时B. 48小时C. 12小时D. 36小时2. 下列哪个选项是光的折射现象?A. 镜子反射B. 影子C. 彩虹D. 透镜成像3. 植物通过什么方式进行光合作用?A. 呼吸作用B. 光合作用C. 蒸腾作用D. 吸收作用4.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A. 铁B. 锌C. 钠D. 钾5. 以下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乌龟B. 青蛙C. 麻雀D. 鲸鱼6.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 声音需要介质传播C. 声音传播速度比光快D. 声音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7. 下列哪个选项是水的三态变化?A. 冰、水、水蒸气B. 冰、水、空气C. 冰、水、石头D. 水、空气、石头8.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B. 所有的金属都能导电C. 所有的金属都是液体D. 所有的金属都是绝缘体9.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植物的根吸收氧气B. 植物的根吸收水分C. 植物的叶吸收氧气D. 植物的叶吸收水分10.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地球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B. 地球是太阳系中最小的行星C. 地球是太阳系中最大的恒星D. 地球是太阳系中最小的恒星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周期是______。
2. 光的传播不需要______。
3. 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______。
4. 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包括______。
5. 哺乳动物的特征包括______。
6. 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
7. 水的三态变化包括______。
8. 金属的共同特性包括______。
9. 植物的根主要吸收______。
10.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
2. 描述一下声音的传播条件。
3. 解释一下水的三态变化是如何发生的。
最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在我国,人们很早就知道用凹面的铜镜取火。
现在,我国仍然大力提倡使用以()原理做成的太阳灶,以充分利用能源。
2、奥运会圣火火种就是用()取得的。
3、18世纪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列曾用()会聚光线获得高温去加热一种化学物质,从而发现了氧气。
A、凹面镜B、凸透镜C、近视镜D、远视镜4、太阳是一个在熊熊燃烧的巨大火球,外部温度()多度,内部温度高达()多度,日夜不停地把光和热散发到宇宙空间,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地球得到的太阳能量,仅仅占太阳放射能量的(),却使我们的地球充满了生机。
A、二十亿分之一B、十二亿分之一C、6千D、两万5、雨过天晴,空气中漂浮着很多微小的水滴。
这些小水滴起到了()的作用,把太阳光分解为不同色光,形成了彩虹。
A、凹面镜B、凸透镜C、棱镜D、三棱镜二、多项选择题。
1、( )是影子产生的条件。
A、光源B、遮挡物C、屏D、电源2、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和()有关。
A、所采用的材料B、结构C、运用的原理D、所选用的品牌3、太阳能是一种()的能源,人们正在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
A、危险B、清洁C、节能D、安全三、填空题。
1、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
2、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的改变而改变。
3、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有关。
4、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的形状有关。
5、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
6、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
7、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
8、光是()传播的。
反射光也是()传播的。
9、()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10、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系,()物体比()物体吸热快。
11、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有关系,物体与阳光()比()吸热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安区 2017-2018 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科学质量检测
科学卷
考生严禁填涂,监考教师填涂 缺考标志
六、实验题: (16 分)
答题卡
四、操作题。
1、设计实验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 实验名称: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
1、这是小明在学习《照镜子》一课时,在镜子里观察到的像,你能帮他画出
准考证号:
[ ]
实验准备:
物体来吗?
学校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______
注 意 事 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笔填写准考证号、学 校、班级、姓名和座号。
2.选择题要用 2B 铅笔将正确答案对应的字母涂黑, 其它 题请用黑色字迹笔填写。
3.保持卡面清洁,不得折叠,不得破损。
4.缺考标记只能由监考教师填涂,考生不得填涂。
贴条形码区域
试验过程:
2、画出潜望镜工作的原理。
试验结论:
一、卷面分(2 分) 二、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
1. [A] [B] [C] 2. [A] [B] [C] 3.[A] [B] [C]
2、设计实验证明光的行进方向。
实验准备:
4. [A] [B] [C]
5. [A] [B] [C]
6.
[A] [B] [C]
7. [A] [B] [C]
8. [A] [B] [C]
9. [A] [B] [C]
五、简答题。
(12 分)
10. [A] [B] [C] 11. [A] [B] [C] 12.[A] [B] [C]
1、小孔所成的像左右颠倒吗?为什么?
13. [A] [B] [C] 14. [A] [B] [C] 15.[A] [B] [C]
试验过程:
16. [A] [B] [C]
17. [A] [B] [C]
18.[A] [B] [C]
19. [A] [B] [C]
20. [A] [B] [C]
三、选择题(20 分)
1.( 6.( 11.( ) 2.( ) 7.( ) 12.( ) 3.( ) 8.( ) 13.( ) 4.( ) 9.( ) 5.( ) 10.( ) 15.( ) ) )
2、彩虹是怎样形成的?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制造彩虹?
试验结论:
) 14.(
3、为什么水滴是天然的放大镜?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