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教育学各章节要点【三、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8、教育目的的层次: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
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教育目的 与培养目标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教育目的与教 学目标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补充知识:
教育目的的基本类型:(一)根据教育目的自身实践的 特点看,分为价值性教育目的和操作性教育目的。(二) 从教育目的要求的特点看,分为终级性教育目的和发展 性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的导向功能:对教育社会性质的导 向作用;对人培养的导向作用;对课程选择及其建设的 导向作用;对教师教学方向的导向作用。 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通过确定价值的方式、 标准的方式、目标的方式
第三部分 教育目的与 教育制度
本部分知识体系:
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的有关基础知识 概念、特点、功能、意义、层次 2、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3、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历史上的对立观点、我国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
根据 4、教育目的的演变 5、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实质 6、当前教育目的的实践 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教育
(二)文化本位论:代表人物狄尔泰、斯普郎格
(三)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斯宾塞 (四)教育无目的论:代表人物杜威 (五)全面发展论;这是教育目的的最基本的理论,亚 里士多德是这一理论的先驱 (六)辩证统一论: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目的论。 15、我国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 的全面发展学说(1)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 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 人的道德的发展。2)分工和私有制是造成人的片面发 展的根源,人的片面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脑力劳动和体力 劳动的分离和对立,(3)社会化大生产为人的全面发 展提供了可能和基础,(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 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根本途径、唯一途径)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教育理论基础教育学(所占比重较大,应重点复习)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第三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第四章教师与学生第五章课程第六章教学第七章德育第八章班主任与班级管理第九章课外、校外教育第十章教育研究及其方法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概念、属性与基本要素(一)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地培养人(严格说,动物界没有教育)的一种社会活动(相对于先天而言,必须是后天获得的),是传承文化、传承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例如:小孩生下来就会吸奶——不属于教育(先天的);小孩无意识间学会了用火——不属于教育。
基本属性:目的性、育人性、社会性“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
尽心上》——易出单选题。
从两种角度对教育的定义(社会角度和个体角度)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名词解释)更狭义的教育:德育(思想品德课)个体角度:教育等同于个体学习与发展的过程综上,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个体社会化的对立面是个体自由化(学习很多的社会规范)社会个体化——共同的社会规范在个体身上的个体化表现(二)教育的属性本质属性——育人性(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单选教育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体现在:(多选题)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目的性)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社会性)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育人)教育的社会属性:(1)永恒性: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着教育。
(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记住:此处不能换成“学校教育”。
(2)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纵向的不同,即不同的历史时期)。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教育是人类社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人民的素质和社会的进步。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公民,提供他们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以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并为其作出贡献。
而教育制度则是为了实现这一教育目的而建立的一套规则、政策和机制。
本文将就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展开讨论,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深入分析教育制度的重要性。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教育工作的定位和导向。
它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公民,即培养具备道德、智力、体质、美育和劳动教育素养的人。
在充分理解教育目的的基础上,教育制度作为达成这一目的的手段和方式,必须明确其核心价值和功能。
首先,教育制度应确保教育目的的实现。
它要为学生提供各种需求适宜的教育资源,为他们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并鼓励学生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其次,教育制度应确保教育的公平性。
教育制度应建立公正的选拔机制,以确保每个人都有机会接受教育,并避免社会经济条件对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分配。
此外,教育制度还应关注教育的包容性,让不同背景、能力和特长的学生都能在教育体系中得到平等的待遇。
第三,教育制度应确保教师的专业性和素质。
教育目的的实现离不开教师的辛勤付出和专业知识。
教育制度应当提供良好的培训机会和发展空间,激励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水平。
此外,教育制度也需关注与社会需求的对接。
当今社会不断变革,在全球化和科技发展的背景下,教育制度应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人才。
这包括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沟通和合作的能力。
综上所述,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是密不可分的。
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制度的基础,也是其指导方针;而教育制度则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具体手段和途径。
教育制度应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资源,保障教育的公平性,并注重教师的专业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对接。
教育目的和学校教育制度
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总结词
教育质量参差不齐是当前学校教育制度面临的另一个挑战,表现为不同学校、不同地区 的教育质量差异较大。
详细描述
由于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以及一些学校办学理念、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差距,导致不 同学校的教育质量存在很大差异。一些优质学校的教育质量较高,而一些普通学校或薄 弱学校的教育质量则相对较低。这种状况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都产生了不良
教育应鼓励文化创新和发 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新的文化表达方式和价值 观念。
02
学校教育制度
学制体系
幼儿园阶段
为3-6岁儿童提供保育和学前教 育,培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
社交技能。
小学阶段
为6-12岁儿童提供基础知识和基 本技能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
惯和道德品质。
初中阶段
为12-15岁学生提供更为深入的 学科知识和技能训练,为高中阶
05
未来教育目的和学校教育制 度的展望
个性化教育的发展
01
个性化教育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兴 趣、特长和需求,尊重学生的个 性差异,提供定制化的教育服务 ,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02
个性化教育将更加注重学生的自 主学习和自我发展,培养学生的 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以适应 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育科技的应用
影响。
教育改革与创新
要点一
总结词
面对教育资源不均衡和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教育改 革和创新是必经之路。
要点二
详细描述
为了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和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我 国正在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和创新。通过加大投入、优化资 源配置、提高教师素质、改善办学条件等方式,努力缩小 城乡、地区和学校之间的差距,提高整体教育质量。同时 ,还需要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创 新,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点整理(完整版)教育理论基础教育学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学科,包括教育的基本规律、目的、制度、师生关系、课程、教学、德育、班级管理、课外校外教育、教育研究及其方法等内容。
以下是教育学的主要章节。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教育是一种目的性、育人性、社会性的有意识的社会活动,其目的是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
教育的属性是育人性,即教育的本质是育人。
教育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体现在目的性、社会性和育人三个方面。
教育的定义可以从社会角度和个体角度两种角度来看。
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
更狭义的教育是德育,即思想品德课。
个体角度上,教育等同于个体研究与发展的过程。
教育的社会属性是永恒性、历史性、继承性、长期性、相对独立性和生产性。
教育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必然现象,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都前后相继,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特定的教育形态不一定跟其当时的社会形态保持一致。
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教育的基本规律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包括教育的普及规律、发展规律、差异规律和相互作用规律。
教育的普及规律是指教育的普及程度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教育的发展规律是指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教育的差异规律是指教育的发展不同于地区、不同于个体;教育的相互作用规律是指教育与社会、教育与教育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三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公民和有用的人才。
教育制度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实现方式,包括教育的类型、层次、阶段和课程设置等。
第四章教师与学生教师是教育实践的主体,学生是教育实践的客体。
教师应当具备专业知识、教育素养和创新能力,学生应当具备自主研究、批判思维和创造能力。
第五章课程课程是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有机结合。
课程的设计应当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和实际需求。
第六章教学教学是教育实践的核心环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
职业教育法 第三章
与任务是以理论与实际相一致的教育方法,培养具有必要的文化、
50年代 科学的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现代技术,身体健康,全心全意为人民
新
服务的初级和中级技术人才。”
中
国
1965年刘少奇主席指出:“半工半读要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
职 业
60年代
有文化科学知识、有技术、实际操作能力的新型劳动者。 我们的目标应该培养到能当干部、当技术员、当工程师的水平, 但是也要当工人、农民。”
指导 思想
“以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为根本 “以人民生计为普通教育之中坚”
时
政
府
初
期
教育
方针
“注重道德教育, 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
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第一节 职业教育的目的
2.资产阶级职业教育目的提出与曲折发展
袁
世
凯
复 辟 时
“爱国、尚武、崇实、 法孔孟、重自治、戒贪争、戒躁进”
期
• 职业教育目的决定着职业教育的性质、办学方向
第一节 职业教育的目的
3.职业教育目的的属性与特点
• 社会的制约性是职业教育目的一个重要的属性。
• 职业教育目的要集中反映一定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 领域的主导需求。
• 职业教育目的具有明显的时代性、适应性,又具有相对稳定 性、连续性和适度的前瞻性。
•职业教育目的是职业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努力方向。
•职业教育目的是制定其教育规划、编制课程、开展教育活动、 评价教育效果的价值尺度。
•职业教育目的是教育教学改革,确定未来发展方向的基本指南。
第一节 职业教育的目的
2.职业教育目的的作用
• 有了明确的职业教育目的,职业教育事业才能减少震荡和摆动, 不断朝着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互协调的境界发展。
教育学提纲
行 动 研 究 法
质 的 研 究 法
叙 事 研 究
观 察 法
调 查 法
实 验 法
课外、 校外教 育的 意义
课外、 校外教 育的主 要内容
课外、 校外教 育的组 织形式
课外、 校外教 育的主 要特点
课外、 校外教 育的主 要要求
家 庭 教 育
社 会 教 育
学校、 家庭、 社会形 成教育 合力
第 十 章 教育 研究 及其 方法
教育 研究 概述
教育 研究 的 基本 过程
常用 的 教育 研究 方法
德 人道 科学 民主 德育 育 主义 世界 德育 自觉 与法 过程 过 和社 观和 过程 纪律 制观 的 程 会公 人生 的 教育 念教 基本 的 德教 观教 概念 育 矛盾 基本 育 育 规律
德 育 原 则 的 概 念
我国 中小 学主 要的 德育 原则
认 知 模 式
体 谅 模 式
社 会 模 仿 模 式
良好 师生 关系 的建 立与 发展
我国 新型 师生 关系 的 特点
学生是 发展中 的人, 用发展 的观点 认识学 生
学生 是独 特的 人
学生 是具 有独 立意 义的 人
教育 内容 上的 授受 关系
人格 上的 平等 关系
社会 道德 上的 相互 促进 关系
影响 师生 关系 的 因素
良好 师生 关系 建立 的途 径与 方法
尊师 民主 教学 心理 爱生 平等 相长 相容
第 五 章 课程
课 程 内 涵
课 程 目 标
课 程 内 容
课 程 结 构
课 课程 程 设计 管 与 理 实施
课 程 评 价
课 程 资 源
制约 课程 课程 课程 的内 的 的 涵及 类型 主要 意义 因素
教育目的和教育制度
教育目的的功能(意义)
教育目的的功能是指教育目的对实际教育活动所具有的 作用。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 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 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导向作用 调控作用 激励作用 评价作用
教育目的的导向功能具体体现为: 第一、对教育的社会性质有定向作用,对教育“为谁培养 人”作了明确的规定。 第二,对人的培养有定向作用。使教育遵循这样的规定, 不仅能改变人的自然的盲目的发展,而且还能对人不符合教 育目的要求的发展给予正确的引导,伎其发展与预定的方向 相一致,符合教育目的的规定,产生社会所需要新的品质。 第三,对课程的选择及其建设有定向作用。它对选择什么 样的内容、选择何种水平的教育内容,对内容进行如何取舍 等具有决定性作用。 第四,对教师的教学方向有定向作用。除了要培养学生能 力和技能方面的教学定向外。还有对培养思想品德方面的价 值定向作用。使教师知道自己所要教的最重要的是什么。
二、教育目的的结构 教育目的的结构是指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及 其相互关系。 横向结构:一是就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身心 素质作出规定;二是就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 社会价值作出规定,使教育目的横向结构的 核心部分。 纵向结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 →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教育目的各层次之间的关系
“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主要观点是: (1)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及其需要,把人的个 性发展及需要的满足视为教育的价值所在; (2)认为教育目的的根本在于使人的本性、本能得 到自然发展、使其需要得到满足; (3)主张根据人的本性发展和白身完善这种“天然 的需要”来选择确立教育目的,按照人的本性和发 展的需要来规定教育目的。 “个人本位”教育目的主要反映在自然主义和人 文主义的教育思想之中。
第三章教育目的
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激发 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层 级 陈述名称
制定者
一级 (教育目的)
教育方针或 培养目标
二级
(课程目标)
九年义务教 育的课程目 标
九年义务教 育语文课程 目标
三级 (教学目标)
1985年,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 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所 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 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 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 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 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四有、两精神 (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
社会本位 的价值取向
是与人本位价值取向相对应的一个概念, 它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
特点
主要 观点
主张,教育目的不应从人的本位出发,而应 从社会需要出发,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
社会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教育是培 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培养的效果,只能以 其社会功能的好坏来加以衡量,离开社会需 要,教育就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人本位的价值取向的评价:
合理 之处
把促进人的发展作为根本的教育
目的 。在人的自由和个性解放,提 升人的价值和地位等方面具有深远 的历史意义。直到今天,也不失一 定的合理之处。
缺 陷:
把教育的个人目的和社会目的看成是不可 调和的,这种倾向极易在现实中导致个性、 自由和个人主义的绝对化。
(二)社会本位论 (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二、制定教育目的的主观依据
(一)个人本位论(人本论的价值取向) (二)社会本位论 (社会本位的价值取
教师招聘考试基础知识整理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与开展教育概念:人类有目的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最早教育一词:【孟子。
尽心上】广义的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教育的本质属性:育人,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根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介〔教育影响〕〔桥梁〕教育的功能按作用的对象:个体开展功能与社会开展功能按作用的方向: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按呈现的方式:显性功能与隐形功能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说代表人物:朱熹2.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法国的利托尔诺和英国的沛西能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的学说3.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美国的孟禄无意识模仿4.劳动起源说马克思主义古代东西方教育的共同特征:阶级性,道统性,等级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古代社会教育的开展古中国:夏代有了学校的设置商代:瞽宗西周:学在官府,学术官守,国学,乡学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心:礼乐教育春秋战国:稷下学宫。
特点:学术自由两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设太学隋唐时期:六学〔国子学,太学,书学,四门学,书学,律学,算学〕二馆〔崇文馆,弘文馆〕宋元明清: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古印度婆罗门教育和佛教教育【吠陀】,僧侣是唯一的教师古埃及文士学校特征:以僧为师,以吏为师德国:最早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第二节教育学概述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根本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动力:教育问题教育学开展概况孔子:【论语】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学思行相结合温故知新孟子:性善论明人伦荀子:性恶伦化性起伪墨家:兼爱。
非攻人性素丝说【学记】: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的第一部教育专著成书于战国末期观点: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
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启发诱导,长善救失,学不邋等。
《教育学》第三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知识点梳理(后附真题演练及答案解析)
《教育学》第三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知识点梳理(后附真题演练及答案解析)第一节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概述(一)概念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对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
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教育目的的实现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教育目的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规定人的身心素质的培养规格和质量,二是规定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即教育要为社会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在国家对受教育者培养的总的要求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上的具体要求。
(二)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教育目的的层次性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与教师的教学目标。
1.国家的教育目的国家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要求。
3.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对特定教育阶段的课程进行的价值和任务界定,是特定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4.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预期变化。
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他们彼此相关,但相互不能取代。
目的与目标根本不同,目标能测量,但目的不能测量。
(三)教育目的的作用1.导向作用教育目的一经确立,就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
2.激励作用教育活动因为有可以达成的最终目标,最终目标就可反过来成为一种激励的力量。
第三章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66道题)
第三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66道题)1单选: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而确定的培养人才的特殊要求被称为()。
A.教育目的B.教育方针C.培养目标D.教学目标2单选: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是()。
A.教育方针B.教育政策C.培养目标D.教学目标3单选:学校是社会为实现教育目的而设立的专门教育机构,所以教育首先是为了达到()的目的。
A.全民教育B.社区教育C.学校教育D.家庭教育4单选: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反映了()。
A.教育性质B.教育任务C.教育规律D.教育内容5单选:教育目的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
A.教育是为谁服务B.谁掌握教育的领导权C.什么人应接受教青D.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6单选:()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又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A.教育目的B.教育任务C.教育内容D.教育规律7单选:()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B.教育政策C.教育目的D.教育目标8单选: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的是()。
A.教育规律B.教育任务C.教育性质D.教育目的9单选:衡量和评价小学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A.培养目标B.考试C.小学教育目的D.教学内容10单选:教育目的指明了受教育者的()。
A.发展方向B.发展阶段C.发展结果D.发展进程11单选: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它也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及出发点、归宿。
A.教育方针B.教育目的C.教育法规D.教育政策12单选: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是()。
A.教育目的B.课程C.教育评价D.教学13单选: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
A.评价作用B.选拔作用C.决定作用D.主导作用14单选:教育目的规定了教育活动所应培养的人才质量和规格,实际上就是规定了教育活动的最大方向,这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A.调控功能B.导向功能C.评价功能D.激励功能15单选: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
教育学知识点-3
教育学知识点-3第三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第一节教育目的★一、概念: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
二、意义与作用(一)教育目的的意义a.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b.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活动都有指导意义,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
c.教育的最高理想是通过教育目的体现的。
(二)作用1.导向作用;2.激励;3.评价;4调控总之,教育目的是衡量、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三、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教育目的包括三个层次: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
(一)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
(二)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三)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变化的结果★关系: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区别在于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教育的总要求,而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具体要求;联系在于,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教学目标是更为具体的概念,微观到每堂课、每个知识内容。
Ps:教育目的VS教育方针:a.方针包含的内容比目的更多些;b.“目的概念”,方针则在“办什么样的教育”&“怎么办教育方面“更突出。
四、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一)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教育目的的本质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他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
(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是确定教育目的的前提。
(三)人们的教育理想;(四)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1.人的全面发展: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
2.旧式分共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3.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内涵: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根据一定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自身发展需要及规律,对受教育者提出的总的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同时也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方面的要求。
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PS: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2010在《中长期规划》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意义和作用: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
也是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活动都有指导意义,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教育方法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
目的作用:对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对贯彻教育方针具有激励作用、是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准。
三、层次结构: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习的培养目标(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师的教学目标。
国家的教育目的居于第一个层次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四、确立3、人民的教育理想教育目的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依据●人的全面发展●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也是唯一途径。
五、理论:个人本位论:孟子、卢梭、裴斯泰洛奇、福禄贝尔社会本位论:荀子、柏拉图、赫尔巴特内在目的论、外在目的论:杜威“教育无目的论”“教育适应生活说”教育准备生活说:斯宾塞六、我国的教育目的:1957年,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个教育方针“应该使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一、内涵: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各项规定的总称。
教育学 第三章 教育目的
教育学第三章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的(总要求),它规定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
2、(教育方针)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方向。
内容包括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及实现的基本途径等。
3、教育目的的作用:一、教育目的的向导作用,二、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三、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
4、教育目的依据的两种对立观点:一是个体本位论,二是社会本位论。
5、(个体本位论)认为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目的应当根据人的本性之需要来确定,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人的本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
代表人物有中国的(孟子),西方有(卢梭)和(裴斯泰洛齐)等。
6、(社会本位论)认为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主张教育目的应当根据社会的要求来确定,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掌握社会的知识和规范,实现个体社会化,并为社会服务。
其代表人物有中国的(荀子),在西方有(柏拉图),(康德)和现代许多社会学家。
7、确定教育目的的科学依据应是社会发展要求和个体发展需求的辨证统一(J)一、教育目的的确立要依据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二、教育目的的确立要依据个体的身心发展需求。
8、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9、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哪些内容?(J)1、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2、人的发展与社会生产的发展是一致的;3、分工和私有制是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源;4、社会化大生产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并提供了物质基础;5、共产主义社会使人的全面发展得以实现;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10、1958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1978年,人大会议通过《宪法》。
特岗招教复习笔记(第三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第三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本章是关于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的理论探讨,对正确理解教育目的和我国当前学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主要以选择题、判断题形式进行考查。
侧重考查以下重点内容:1、教育目的的概念、意义与作用;2、教育目的层次结构(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3、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4、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5、全面发展教育与素质教育;6、教育制度的概念;7、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专题一:教育目的的内涵客观题考点一:教育目的教育目的即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根据一定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自身发展需要及规律,对受教育者提出的总的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同时也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标准和要求的是(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要回答的问题是(培养怎样的人)。
客观题考点二: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国家最高权利机关根据政治、经济要求,明令颁布实行的一定历史阶段教育工作的总的指导方针或总方向。
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是:2010年7月29日,党中央、国务院正式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的要求,规定的教育工作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是(教育方针)。
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专题二:教育目的的意义与作用客观题考点一:教育目的的意义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
同时它也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的作用有导向功能、强制功能、调控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
教育目的包括三个层次: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和基础。
马克思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的代表人物是孟子、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马利坦、赫钦斯、奈勒、马斯洛、萨特等。
的代表人物是荀子、赫尔巴特、涂尔干、纳托普、凯兴斯泰纳、孔德、巴格莱等。
杜威主张教育无目的论。
1902
和贯彻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的必要性。
我国古代孟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
关于教育目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简称学制,它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与主
体。
我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定制的系统学校制度,是
以日本学制为蓝本,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虽然正式公布,但,并未实行。
1903年,清政府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1904
它是我国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
该学制明文规定教育的目的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明显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现代思想。
1912年,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对旧学制进行修订,颁布了
改为学校。
它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1922年,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下,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
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因此,又称“六三三”学制。
“壬戌学制”明确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划分学校教育阶段的依据,这在我国现代学制史上是第一次。
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1993提出了“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
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两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两重”(要建设好一批重点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
1999
我国学校教育结构,从层次结构上来看,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四个层次;从类别上来看,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和划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特殊教育五个大类。
2010年6月21 日
这一规划,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中长期规划》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现代学制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双轨学制,二是单轨学制,三是分支型学制。
原来的西欧属双轨学制,美国属单轨学制,苏联属分支型学制。
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
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
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改变的不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
库姆斯等人的“非正规教育”概念、伊里奇的“非学校化”主张都是非制度化教育的核心思想。
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普及性、基础性和强制性。
自从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的《终身教育引论》(1970年)问世以来,终身教育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面向21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和学会共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