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行的历法有阳历和农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行的历法有阳历和农历。阳历大家应该都很熟悉,我就在这儿讲讲农历。

一个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2天,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6天。12个朔望月构成一年,就是354.3672天,与一个回归年差了10.875天。若13个朔望月构成一年,又多了18.6556天。因此,农历就采用了加闰月的办法。农历是“十九年置七闰”,19个回归年的长度是6939.6018天,235个朔望月的长度是6939.6910天,只差一点点,很精确了。

农历的置闰办法是:若两个冬至之间有11个月(刨去两个冬至所在的月),那就什么事也没有。如果是12个月,那就把那个无中气的月作为闰月。(二十四节气里,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小寒为中气,其余的为节令)例如,2006年是闰年,闰七月。闰七月只有立秋这一个节气,闰七月十四。由于之前那个月是七月,所以它就是闰七月。

农历规定:由于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6天,所以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天。农历的大小月安排特别没有规律,因为要保证每一个月的初一月相是新月,即“朔”。到了十五日(大月为十六日)是满月,即“望”。不过,仍然可以根据公历日期推算出农历日期。将公历年份数减去1901,得到4Q+R(Q、R为整数,R<4。)那么农历日期即14Q+10.6(R+1)+年内累计日数-29.5N(N为整数)。

举例说明:今天是2011年3月23日,农历日期计算过程如下:

2011-1901=110,得到Q=27,R=2.

再用公式:14*27+10.6*3+82=491.8。将491.8除以29.5,商为16,余数为19.8。(把这个小数除法当做整数有余数除法来算,最后的余数除以10)。则整数部分19就是农历日期。再查查日历,今天是农历辛卯年二月十九日。

一、口诀:

乘五除四九加日,

双月间隔三十天。

一二自加整少一,

三五七八十尾前。

二、举例说明:

例一:1996年1月16日

(96×5+96÷4+9+16)÷60=8余49,49即为六十甲子序数。9对应天干壬,49除12余1对应地支子,对应干支为“壬子”。

例二:1997年2月16日

(97×5+97÷4+9+16+30+2)÷60=9余26,26即为六十甲子序数。6对应天干己,26除12余2对应地支丑,对应干支为“己丑”。

例三:1998年3月16日

(98×5+98÷4+9+16)÷60=8余59,对应干支为“壬戌”。

例四:1999年4月16日

(99×5+99÷4+9+16+30+1)÷60=9余35,对应干支为“戊戌”。

例五:2000年7月16日

(100×5+100÷4+9+16+2)÷60=9余12,对应干支为“乙亥”。

例六:20001年10月16日

(101×5+101÷4+9+16+4+30)÷60=9余49,对应干支为“壬子”。

三、注解:

第三句中的“整少一”,为能被4整除之年一二月份比其他三年都要少加一;第四句反映的是大月规律,即8月加3、11月加5,依此类推)。

在介绍求年干支和日干支的公式前,先把干支的特点介绍一下。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组合。天干有十个,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和地支从“甲子”开始,按顺序逐一相

配,各用到最后一个时,再从第一个开始继续相配,就形成了六十个干支,也称“六十花甲子”。为什么是六十个干支呢?这个从数学上很容易回答。根据干支的构成条件,其循环周期必然是天干数和地干数的最小公倍数。而60正是10和12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我们把“甲子”编为1号,“乙丑”编为2号,这样编下去,就可以得到一个干支

和序号的对照表,如下:

1.甲子

2.乙丑

3.丙寅

4.丁卯

5.戊辰

6.己巳

7.庚午

8.辛未

9.壬申10.癸酉11.甲戌12.乙亥13.丙子14.丁丑15.戊寅16.己卯

17.庚辰18.辛巳19.壬午20.癸未21.甲申22.乙酉23.丙戌24.丁亥

25.戊子26.己丑27.庚寅28.辛卯29.壬辰30.癸巳31.甲午32.乙未

33.丙申34.丁酉35.戊戌36.己亥37.庚子38.辛丑39.壬寅40.癸卯

41.甲辰42.乙巳43.丙午44.丁未45.戊申46.己酉47.庚戌48.辛亥

49.壬子50.癸丑51.甲寅52.乙卯53.丙辰54.丁巳55.戊午56.己未

57.庚申58.辛酉59.壬戌60.癸亥

细心观察这张表,不难发现,由序号得到对应干支是很容易的,序号除以10的余数就是天干的序数(如果余数是0,则为最后一个天干癸),序号除以12的余数就是地支的序数(如果余数是0,则为最后一个地支亥)。比如37号干支,因为37 mod 10=7(mod表示取余数),对应的天干是庚,37 mod 12=1,对应的地支是子,所以37号干支就是庚子。显然,一个整数除以10的余数就是它的个位数,这就使求天干更方便了。

而由干支推它的序号,也不困难。这其实就是一个同余方程组的求解问题,我们用初等数论中的中国剩余定理就可以解决。比如要算戊午的序号是多少,根据上面由序号得到对应干支的原理,很容易得到如下方程组:

{ x mod 10 = 5

{ x mod 12 = 7.

其中x是待求的干支序号。根据中国剩余定理,有:

x ≡ 6 * 5 - 5 * 7 (mod 60) = 55,

即戊午的序号是55.这和上面的对照表的是一致的。一般地,若天干的序号为m,地支的序号为n,则干支的序号为:

x ≡ 6m - 5n (mod 60) (1)

简单点说,如果6m-5n的结果是正数,这个数就是干支的序号;如果是负数,把它加上60就是干支的序号。

了解了干支及其序号的相互推算,下面我们先来介绍年干支的求算。需要说明的是,干支纪年纪的是农历年,而不是公历年。但因为农历年的岁首和公历年的岁首相隔较近,使农历年总是和某一公历年的大部分重合,因此,通常也用公历年的年份表示和它大部分重合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