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疾病辨证培训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外科疾病辨证
第一节 辨病
先辨病以明确诊断,后辨证以明确治疗 详询病史 全面体检 注重局部 选用新技术和必要的辅助检查 综合分析
中医外科疾病辨证
2
四诊的运用
一、望诊 1、局部:红(阳热)、白(阴寒)、
紫(瘀血)、黑(死肌) 2、精神:患者的精神状态与疾病状况
成正比或反比 3、形态:观察患者的外形、体态
热、寒、风、气、湿、痰、化脓、瘀血
(二)疼痛发作情况(规范的医学术语)
卒痛、阵发痛、持续痛
中医外科疾病辨证
18
(三)疼痛性质
刺痛、灼痛、裂痛、钝痛、酸痛、胀 痛、绞痛、啄痛、抽掣痛
(四)痛肿结合辨
先肿后痛、先痛后肿、肿痛并起、肿 蔓痛定、肿痛皆蔓
中医外科疾病辨证
19
四、辨痒
西医认为痒的机理不清,但与痛有密切 关系
4
三、问诊
1、发病时间(关系到疾病所处阶段、 治疗原则)
2、治疗经过(以资借鉴) 3、目前主症(主诉)
中医外科疾病辨证
5
四、切诊
1、脉诊:浮数滑大为阳脉,多属阳、 实、热;沉迟涩小为阴脉,多属阴、虚、 寒
有余之脉 肿疡正盛邪实 正常,顺
溃疡 正已伤,邪未去 反常,逆
不足之脉 肿疡正虚邪盛 反常,逆
常见疾病:上部疮疡性疾病;皮肤病之 粉刺、油风、酒渣鼻等
中医外科疾病辨证
9
二、中部辨证 发病部位:胸、腹、胁、肋、腰、背 病因特点:气郁、火郁 发病特点:常与情志有关 常见症状:常伴消化系统病变表现 常见疾病:中部疮疡性疾病;乳房疾病;
中部之皮肤病等
中医外科疾病辨证
10
三、下部辨证
发病部位:臀、前后阴、腿、胫、足
中医外科疾病辨证
12
手阳明大肠经
二、多十气二多经血脉气足血阳之明胃多经少 注重行气活血
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胆经
多气少血 手少阴心经
足少阴肾经 手太阴肺经 足太阴脾经
注重行气、滋养
多血少气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手厥阴心包经 足厥阴肝经
注重破血、补托
中医外科疾病辨证
பைடு நூலகம்
13
多血多气唯阳明,少气太阳厥阴经, 二少太阴常少血,血亏行气补其营, 少阳厥阴多相火,若发痈疽最难平。 三、引经药 结合经络部位选择引经药,使药力直达
病所,增强疗效
中医外科疾病辨证
14
(二)以肿的病位和形色来辨
1、发病部位的局部组织有疏松和致密 的不同,肿的情况有差异
肿势明显,大多在体表,多为阳、实
肿势不明显,大多位置深,多为阴、虚
2、一般浅表的疮肿以赤色为多,而患 在深部的则以皮色不变者居多,及至脓 熟仅透红一点
颜面部、皮毛肌肉之间、手指部、手 掌足底、筋骨关节、皮肉深部、大腿部肿的 不同表现
意义:1、病理产物 2、正气载毒外出 3、脓之稀稠、多少、气味、色泽从
一个侧面反映出邪正盛衰和预后的好坏
中医外科疾病辨证
23
(一)辨成脓的特点(主要是浅部疮疡明显)
1 、疼痛 鸡啄样,持续 2 、肿胀 皮薄光亮 3 、温度 局部温度增高 4 、硬度 肿块已软,按之应指 5、脉象 数脉(也可能不变,仅供参考) 6、穿刺 有脓
病因特点:湿热、寒湿
发病特点:起病多缓,病情缠绵,易反 复
常见症状:常伴湿邪侵袭表现
常见疾病:下部疮疡性疾病;泌尿男性 疾病;下部之皮肤病等
中医外科疾病辨证
11
第四节 经络辨证
一、人体各部所属经络 头顶 面部、乳部 耳部前后 手、足心部 腹、背 臀、腿 其他:耳、目、鼻、舌、口唇
9.脓液稀稠 溃后脓液稠厚
稀薄或纯血水
10.病程长短 短

11.全身症状 初起……溃后…… 初起一般无明显症状,逐渐加重
12.预后顺逆 多顺,良好
多逆,不良
中医外科疾病辨证
8
第三节 部位辨证
一、上部辨证
发病部位:头面、颈项、上肢
病因特点:风温、风热
发病特点:起病急
常见症状:全身-风邪犯表
局部-宣浮,速变,多属阳
病变部位反映疾病主要特征(乳痈、麻风) 4、舌苔:舌苔的进退反映疾病转机
中医外科疾病辨证
3
二、闻诊
1、听声音
(1)语言:可反映病情轻重,但也可不 一致
(2)呼吸
(3)呕吐、呃逆 2、嗅气味:主要是嗅辨脓液
若溃疡脓无特殊气味者,易痊愈;若腥 臭难闻,则病在深里,较难愈(脱疽、黄 癣)
中医外科疾病辨证
中医外科疾病辨证
16
二、辨肿块、结节
(一)肿块
(二)结节
大小、形态、质地、活动度、位 置、界限、疼痛及生长速度等
中医外科疾病辨证
17
三、辨痛
很多外科疾病都会出现,是一种自觉症 状
病因:气血凝滞,阻塞不通 “不通则痛,通则不痛”
意义:疾病的信号;病势进展和消退的 标志
(一)疼痛原因(共性加个性)
麻木是由于气血失调或毒邪炽盛,
以致经脉阻塞,气血不达而成。
致病原因不同

临床表现差
疔疮、有头疽-常是毒邪炽盛(类 似于肿疡作痒,注意前后联系)
麻风、脱疽等-多为气血不足
中医外科疾病辨证
22
六、辨脓
回顾 《内经》正气载毒外出
《诸病源候论》“风多则痒,热多则痛, 血气乘之,则多脓血”
《医学入门》“盖热,非湿不能腐化肌 肉为脓”
实:风、湿、热、虫-客于皮肤肌表- 皮肉间气血不和,郁而生微热 “热微则痒”
虚:血虚风燥-内生虚热-肌肤失养
中医外科疾病辨证
20
(一)以原因来辨(单纯的少,临床上常风、 湿、热合并致病) 风胜、湿胜、热胜、虫淫、血虚
(二)以病变过程来辨 1、肿疡作痒 2、溃疡作痒
中医外科疾病辨证
21
五、辨麻木
中医外科疾病辨证
24
(二)确认成脓的方法(掌握适应证)
1、按触法
2、透光法 3、点压法 4、穿刺法 5、B超
2.病位深浅 发于皮肉
发于筋骨
3.皮肤颜色 红活焮赤
苍白、紫暗或皮色不变
4.皮肤温度 灼热
不热或微热,甚至发凉
5.肿形高度 高肿突起
平塌下陷
6.肿胀范围 肿胀局限,根盘收束 肿胀范围不局限,根盘散漫
7.肿块硬度 肿块软硬适度,溃后渐消 坚硬如石,或柔软如棉
8.疼痛性质 比较剧烈,拒按 不痛、隐痛、痠痛或抽痛
溃疡正虚邪去 正常,顺
2、触诊:利用手的感觉触摸病变局部 进行诊断
中医外科疾病辨证
6
第二节 阴阳辨证
欲使外科疾病的辨证正确,首先必须辨 清其阴阳属性
阴阳是外科疾病辨证的总纲 辨证注意:(1)局部和全身相结合
(2)辨别真假 (3)消长与转化
中医外科疾病辨证
7


1.发病缓急 急性发作
慢性发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