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四第4课 柳永词两首课件

合集下载

语文(人教版必修4)课件:第4课柳永词两首

语文(人教版必修4)课件:第4课柳永词两首
第二单元
宋词
第 4课
柳永词两首
主题1:离别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4.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5.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少年游 柳 悴楚宫腰 。 永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
夕阳闲淡秋光老 , 离思满蘅皋 。一曲 《阳 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上片作者想象年去岁来, 多少离人在此 折柳赠别,杨柳屡经攀折,纤细轻柔的柳条 竟至“憔悴”!以哀景衬哀情,借伤柳以伤 别, 加倍突出人间别离之频繁, 别恨之深重。 下片词境更加凄清。面对灞桥,已令人顿生离思,偏又时 当秋日黄昏,夕阳残照,给本已萧瑟的秋色又抹上一层惨淡的 色彩,也给作者本已凄楚的心灵再笼罩一层黯淡的阴影。想到 光阴易逝,游子飘零,离思愁绪绵延不尽,溢满“蘅皋”。
2 .生命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没有生命,世界上的万事 万物都无从说起。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从零开始的,有的人热爱 生命、珍惜生命,人生旅途丰富多彩;有的人不珍惜生命,人 生也因此而枯燥无趣。珍惜生命,我们的人生就会因为生命的 存在而变得有价值。 珍惜生命,为自己喝彩;珍惜生命,为自己加油。我们的
人生会因为我们的珍惜而更有价值。
盛名。
二、背景回放 感染力极强的《望海潮》 据罗大经《鹤林玉露》记载,《望海潮》一词是柳永赠给 旧友孙何的作品。孙何当时任两浙转运使,驻节杭州。词中 “千骑拥高牙”之句即指孙何。由于是呈献杭州长官之作,词 中不免对当时的杭州作夸张描写,也免不了要用恭维应酬的话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4课柳永词两首雨霖铃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4课柳永词两首雨霖铃课件
•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
——(元)卢挚《沉醉东风》
•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孟浩然《秦中寄远上人》
寒蝉——悲苦忧愁
意象拓展
长亭 谢亭 劳劳亭 西楼
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古代驿站路上约隔十里 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和送别。李白 《菩萨蛮》:“长亭更短亭,何处是归程?”
南浦 灞桥/南桥
今宵酒醒后的凄凉
离别之后
日后“良辰好景”
不再的孤独
虚写
PS:问“突出表达特征/主要艺术手法/主要艺术特色”, 须先从全词整体来考虑,然后分析细小字句手法。
诗词中的“虚实相生” 虚:
• 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域来反衬现实。
• 已逝之景之境
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产生过的景象, 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析:该句在诗中为“过片”,承上启下,并表明诗歌 主旨情感,为全词“诗眼”。而且本句由伤离别—— 自古伤——多情更伤——秋更伤——清秋更伤——冷 落更伤来层层突出“那堪”“伤离别”的情感,表达 细腻,情感凄苦,感人至深!
自古:离别在古代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所谓“生离死别”主 要原因是交通的不发达,远行多半走水路,行程往往成年累月,以及诸 多难以预见的阻隔因素,从而让分别之人产生前路迢迢、山重水复、归 期难料的纷纭情绪。加上离人多半因为被贬、流放,或为生活所迫,或 因战争离乱或男女情缘,这就特别惹起人的万端感慨。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史记·刺客列传》
柳—离愁 风—悲凉 月—思念 酒—愁绪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四第二单元4柳永词两首课件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四第二单元4柳永词两首课件

原文赏析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处歇”这句词描画了怎样的画面?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点拨:这一句作者交代了送别时的时间、地点、天气情况,用“寒蝉”“长亭”“骤雨”
三个独立的画面构成一副秋雨黄昏送别图。一阵皱雨过后,风景特别鲜明刺眼,周围都是 凄切的蝉声,又正是暮色苍茫时分,对着这送别的长亭,这是多么动人愁思的境域啊。这 句词表面上写景,实际上是在写情,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给人一种无可 奈何的感受,打下全词情感的基础,一增强下面抒写酒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秋天桂花飘香, 夏季十里荷花。晴天欢快地吹奏羌笛,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 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
千骑拥高牙④。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⑤夸。
千名骑兵簇拥着巡察归来的长官。在微醺中听着箫鼓管弦,吟 诗作词,称赞着美丽的水色山光。他日把这美好的景致描画出 来,回京升官时向朝中的人们夸耀。
●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 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 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 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特殊的艺术个性,对宋词 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轶 闻 典 故
奉旨填词
史载,柳永作新乐府,为时人传诵,但好作艳词,仁宗留意儒雅,对此颇为不满。及进士放榜 时,仁宗就引用柳永词“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鹤冲天·黄金榜上》)说:“既然想要 ‘浅斟低唱’,何必在意虚名”,遂刻意划去柳永之名。后有人向仁宗推举柳永,仁宗回复“且去 填词”,自此后柳永不得志,遂出入娼馆酒楼,自号“奉圣旨填词柳三变”。
望海潮
宋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人教版必修四第四课柳永词两首课件

人教版必修四第四课柳永词两首课件


探究与点拨
1.精读探究
(1)《望海潮》一词描画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景象?
答: 《__望__海__潮_》__描__画__了_一__派__太__平__、_富__庶__、__安_定__、__祥__和_的__都__市__生_活__景__象__。__________
(2)《望海潮》中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抒发了他 怎样的感情?
答: ______写_杭__州__突__出__了_以__下__几__个_方__面__:__从_地__理__位__置__上_说__,__它__是_东__南__的__重_镇__,__作__者_ _在__词__中__全_面__、__细__致__地_描__画__了__古_都__杭__州__的_繁__华__与__美__丽_,__充__分__表_达__了__作__者_对__杭__州__ _风__物__的__惊_叹__、__赞__美__与_艳__羡__之__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作品背景

望海潮
这首词是写来送给当时钱塘的长官孙何的。何门槛很高,一般人不易谒 见。柳永想见,而无从入手,于是作了此词,让歌伎唱给孙何听,因打 动了孙何,终于得以谒见。

雨霖铃
作者当时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 想到从此将不能跟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爱的安慰,更觉得痛苦万 状。这首词就集中地反应了他这种复杂的心情。

预习检测
1.注音
天堑.( qiàn)
珠玑.( jī ) 豪奢.(shē )
羌.管( qiāng)
叠巘( yǎn ) 骤.雨(zhòu)
凝噎.( yē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柳永词两首》课件4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柳永词两首》课件4

诵读词篇,感知课文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 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 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 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品读上阕,讨论探究
望 柳海 永潮
杭州西湖传统景观
平湖秋月
苏堤春晓
断桥残雪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 繁华。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
形胜
地理形势优越
统摄全篇
三吴都会 江浙最大的城市
钱塘自古繁华 历史悠久
揭示主题
烟柳画桥, 风帘翠幕, 参差十万人家。
城市风光宁静美丽 家家户户安居乐业 楼阁错落人烟稠密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 无涯。
•钱塘江水 •汹涌壮观
市列珠玑, 户盈罗绮,竞豪奢。
商品丰富商业繁荣 家家披罗着锦 市民生活殷富
重湖叠巘清嘉
重湖叠巘清嘉
水碧山青 秀美异常
十里荷花
逢双吴 游枕山 南江日
——
白 居 易 《 忆 江 南 》

舞 醉 芙 蓉 。 早 晚 复 相
酒 一 杯 春 竹 叶 , 吴 娃
江 南 忆 , 其 次 是 吴 宫 。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如何理解这句词?这句词中的“念”字 有何作用?
一个“念”字,既说明了下面的景物是作者想象的、虚 构的,实际上也是作者内心深处“剪不断,理还乱”的离 别愁绪的形象化显现。主人公想到此次一去,前途渺茫, 不知何时才能与爱人相聚,因此,作者将心中那股惆怅、 凄苦的情绪与周围虚构的景象结合,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 境界。

【语文】第4课《柳永词两首》课件(人教版必修4)

【语文】第4课《柳永词两首》课件(人教版必修4)

市井面貌
百姓生活
柳 浪 闻 莺
南 屏 晚 钟
双峰插云
花 港 观 鱼
三 潭 印 月
宝 石 流 霞
阮墩环碧
云 栖 竹 径
“点染”是诗词的一种艺术手法。
“点”:抽象的评点(总写) “染”:具体的描述(分述)
点——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染—— 具体对西湖的描写。居民区繁华,钱塘壮 丽,国富民安,西湖繁华,长官威仪。
名句赏析
离别后: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把杨柳、风、月这三件最能触 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 明的画面。
—温庭筠
“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苏轼
—曹植
“原为西南风,长逝人君怀”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画面出现在特定的时刻 ——“酒醒”之后 醉不成欢惨将别 —— 白居易
柳永(约987——约1053), 北宋婉约派代表。第一个专 业写词的人。原名三变,字 耆卿,福建崇安人。为人放 荡不羁,终身潦倒。官屯田 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 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 役之情。在当时流传很广,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唱 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一 定的影响。有《乐章集》。
雨 霖 柳 永铃
写作背景
• 作者才情卓著,早年屡试不第,一生仕 途很不得意,生活穷困潦倒,处世抱着一 种玩世不恭的态度。当时由于仕途失意, 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 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跟心爱的人生活在一 起,失去爱的慰藉,便觉得痛苦万状。这 首词就集中反映了他这种复杂的心情。
点明时间地点气候
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 杭州的繁华与美丽 与艳羡之情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ppt课件4柳永词两首(定稿)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ppt课件4柳永词两首(定稿)
柳永词两首
词的有关知识:
1、词的起源: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 发展到高峰。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 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 余”“曲子词”“歌词”等。
2、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词 的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
3、词的分类: 按字数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
古代描写离别的诗词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酒别)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壮别)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梦别)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泪别)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情别)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慰别)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惨别)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景别)
—— 染
江南水乡 人间天堂
杭州
三吴都会,东南形胜,
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烟柳画桥
风帘翠幕
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
天 堑 无 涯
市列珠玑
市列珠玑
户盈罗绮
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
重湖叠巘清嘉
重湖叠巘清嘉
三 秋 桂 子
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 菱歌泛夜

6、《望海潮》描绘了一种怎样
的都市生活景象?试诚信说说作者是
———
思 从哪些方面描诚实,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何

丽的,《抒发了守他怎样的情感? 为
现信
代 汉 语
用 。
诚 信
词 典


1、从地理位置上看
【东南重镇】
太平、富 2、从历史传统上看 庶、安定、 【自古繁华】 祥和的都 3、从自然景观上看

人教版必修四第四课柳永词二首ppt(92张)

人教版必修四第四课柳永词二首ppt(92张)


反映市民(主要是富室)穷奢极侈的生活。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起笔便开阔, 直起直落。两个四字对句,气势博大。 交代地理位置空间浩瀚、面积广大, 给人以开阔之感,引起人的阅读期待: 是何处如此占尽天时地利?下句紧接 着作了回答:“钱塘自古繁 华。”“自古”突出了杭州历史悠久, 繁华富庶。接下来,词人如数家珍般 细数杭州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以 下三句分别就首句中的“都会”、 “形胜”、“繁华”,作出形象的说 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 万人家。”远望去,垂柳含烟,薄雾 如纱,虹桥似画,真是画中才有的好 景致啊。这一处人烟阜盛,各式建筑, 各抱地势,鳞次栉比,檐牙错落;走 近了看,微风过处,千门万户帘幕轻 摆,显得怡然安详,真是一派“都会” 景象。“参差”形容楼阁高下不齐。
把“卷”改为“推”好不好,为什么?
提示:“霜雪”比喻浪花,“怒涛卷霜雪”表现了钱
塘江潮来时波滚浪翻,排山倒海的气势,“卷”字状狂 涛汹涌,波浪滔滔之势,写出浪涛力度与气势,对浪花 飞溅的情态写的更形象逼真 。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 竞豪奢。

市场上的店铺里陈列着珍贵的珠宝玉器,家家
户户摆满了绫罗绸缎,一家比一家富贵豪华。
之后柳永流落于汴京、苏州、 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 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曲。 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 “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 改名柳永,至景佑元年(1034 年)54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官 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 郎中。 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 群伎合金葬之南门外。
关于柳永词
体现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描写爱情生活的 甜蜜,抒发离怀别感的痛苦,表现不幸妇女的遭 遇和失意文人的感受,是他的作品的主要内容。 其中爱恋歌伎和悲叹羁旅的思想情感交织在一起 的作品,如《雨霖铃》《八声甘州》《夜半乐》 《临江仙引》等,是他作品中最突出的、最具有 强烈的感染力的部分。其次写都市生活、锦绣山 河的作品,如《望海潮》《抛球乐》《内家娇》 《早梅芳》《木兰花慢》等,也给人较深刻的印 象。而个别的蔑视统治阶级或触犯统治阶级的忌 讳的作品,如《鹤冲天》《醉蓬莱》,则和他的 出处进退有关,也可以看出他在一定时期内的人 生态度。

高中语文《柳永词两首》课件4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柳永词两首》课件4 新人教版必修4

4.名句默写 (1) 烟柳画桥 , 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2)重湖叠 清嘉, 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 (3)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 吟赏烟霞 。 (4) 寒蝉凄切 ,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千里烟波 , 暮霭 (5)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 , 沉沉楚天阔 。
(6)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 ,冷落清秋节 ! (7)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 晓风残月 。
具体,逐次展开,步步深化。如,开篇三句点出了“形胜”
“都会”与“繁华”,但终究是概括性的直陈,很难给人 留下深刻的印象。继之而来的下面九句,便紧紧围绕这六 个字,做形象的铺写,境界立即展开:“烟柳画桥”三句 写的是“都会”,“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等则侧重
于刻画“形胜”,而“市列珠玑,户盈罗绮”则突出了杭
(3)词类活用 ①嬉嬉钓叟莲娃 名词作动词,采莲 . ②异日图将好景 名词作动词,画图 . ③都门帐饮无绪 名词作动词,设帐 . 2.句式 (1)参差十万人家 正常语序:十万人家参差 (2)多情自古伤离别 正常语序:自古多情伤离别 (3)重湖叠 清嘉 省略主语,钱塘重湖叠
清嘉
(4)归去凤池夸 词,战胜 .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动词,超过 . ③胜臣不胜 受恩感激 动词,受得住 .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形容词,美好 .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 形容词,优越 .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 动词,离开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 . ④去 有一月耳 动词,距离 去死肌,杀三虫 动词,除掉 .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动词,前往 .
不凄凉。“千里”以下,声调和谐,景色如绘。在如此广阔辽远 的空间里,充满了如此浓密深沉的烟霭,其离愁之深,令人可 以想像。“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极言当时冷落凄凉的秋 季,离情更甚于常时。“今宵”几句是指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 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风景之清幽, 离愁之绵邈, 完全凝聚在这个画面中, 这正是融情入景的写法。 (2)虚实相济的写法。 词的上片除“念去去”二句,写的都是眼前的实景实事实 情, 并淋漓尽致地写出了词人和他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却又不得 不别的心情;下片对别后生活的设想,则是虚写了。虚写中所 着意描绘的是词人孤单寂寞的心情, 连“良辰好景”也不能为他 排遣痛苦。读完下片,再回过头来看上片,便会懂得“都门帐 饮无绪”“无语凝噎”这些话的内涵了——原来词人和他心爱的 人之间的感情竟如此深厚,的确是难舍难分啊!

第4课柳永词两首全面版课件

第4课柳永词两首全面版课件

基础导学篇
文学常识
浪漫词人柳三变 柳永(约 984 年~约 1053 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 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 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 年(1002 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 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 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 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 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 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 仕,故世称柳屯田。
惜别之作——《雨霖铃》 《雨霖铃》写于 1024 年,41 岁的柳永第四次参加进士考试, 本已考中,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且去浅斟低唱, 何要浮名?”又把他给勾掉了。屡试不第,柳永愤而离开汴京,到 江南漫游,临行前,与恋人在都门外的长亭依依惜别。一想到从此 不能跟心爱的人在一起,失去爱的慰藉,失意孤独之感一起涌上心 头。这首词就集中表达了这种复杂的心情。
(4) 多 情 自 古 伤 离 别 , 更__那__堪___冷__落__清__秋__节_ ! _____今__宵__酒__醒__何__处_____ ? 杨 柳 岸 , 晓 风 残 月 。 此 去 经 年 , __应__是__良__辰__好__景__虚__设____。___便__纵__有__千__种__风__情_____,更与何人说?
2.最后两句是写给谁的? 从哪里看出来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词中“图将”是指把杭州美景画出来,“凤池”指 朝廷。这样一来,此句的意思就十分明显了。是说:希望长官把杭 州美好的景色画出来,等日后升迁,去朝廷做官时,可以把它拿出 来,献给朝廷,并夸示于同僚。这里其实暗含对长官日后飞黄腾达、 不断高升的美好祝愿。它是作者纯粹的奉承之辞。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4课《柳永词两首》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4课《柳永词两首》ppt课件


_噎__。__”__“__便__纵__有__千__种__风__情__,__更__与__何__人__说__!__”_____________
链 接
______间__接__抒__情__:__写__“__寒__蝉__”__“___长__亭__”__“__骤__雨__”__烘__托__环___
_境__悲__凉__;__“__千__里__烟__波__”__“__楚__天__阔__”__渲__染__惆__怅__伤__感__。_______



______秀__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习 检测
高牙:
__原__指__军__前___大__旗__,__因__旗__杆__以__象__牙__为__饰__而__得__名___。___
__词__中__代__指__高__官__孙__何__。________
_祥__和__的__都__市__生__活__景__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 与
点拨
(2)《望海潮》中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繁 华与美丽的,抒发了他怎样的感情?


栏 目

______写__杭___州__突__出__了__以__下__几__个__方__面__:__从___地__理__位__置__上____ 接
辨析:凄然:①寒凉;②凄凉悲伤。凄婉:形容声音

凄切婉转。



①这个萧瑟__凄__然__的晚秋勾起了我绵绵的思绪。
②远处高楼上传来__凄__婉__的笛声。
(2)风致·风姿
预习 检测
辨析:风致:美好的容貌和举止;风味,风趣。风姿: 风度姿态。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4课《柳永 词两首》课件(共69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4课《柳永 词两首》课件(共69张)

惊叹 赞美 艳羡
目的:歌颂此地的地方长 官治郡有方,政绩卓著。
(1).若把“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 无涯”句中的“卷”改为“推”好不好,为 什么?

“霜雪”比喻浪花,“怒涛卷霜雪”表现了钱 塘江潮来时波滚浪翻,排山倒海的气势,用 “推”则显得比较平板,力度与气势均没有 “卷”强,对浪花飞溅的情态描写也不如 “卷”形象逼真。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 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 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 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1)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
更便应此杨今更多暮念竟执兰留都骤对寒 与纵是去柳宵那情霭去无手舟恋门雨长蝉 何有良经岸酒堪自沉去语相催处帐初亭凄 人千辰年晓醒冷古沉千凝看发 饮歇晚切 说种好 风何落伤楚里噎泪 无 风景 残处清离天烟 眼 绪 情虚 月 秋别阔波 设 节



















上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时值深秋,暮色苍茫,你送我到长亭,骤雨刚刚停歇,寒蝉发出凄凄悲 鸣。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在都城门外设宴饯别,却因将要分别没有了情绪;多想再留恋一会,船 夫却催着出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握着手泪眼相互凝视,心中有千言万语却一句也说不出。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刻画心理
名句赏析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A、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一句作者交代了送别时的时 间、地点、天气情况,用“寒 蝉”“长亭”“骤雨”三个独立的 画面构成一幅秋雨黄昏送别图。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4课柳永词两首:《望海潮》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4课柳永词两首:《望海潮》课件
婉约派:题材狭窄,多抒情,婉约缠绵细当两腻年情,、若金是语戈久言铁长含马时,又蓄气岂,吞在万朝多里朝写如暮个虎暮。人凭
遭遇或者男女恋情。主要作家有谁—柳问—永、秦、廉观颇《秦老鹊观矣桥、,仙尚》李能清饭照否?、—周—
邦彦等。
辛问弃君疾能《有永几多遇愁乐,》恰是一江春水向东 流。——李煜《虞美人》
北宋有“豪苏腻柳”之称,柳词如江南二八少女,清新婉约,细腻独到。
对“东南形胜”的铺展 钱塘潮雄伟壮丽
市列珠玑, 户盈罗绮, 竞豪奢。
商业贸易情况 衣着情况 总括繁华景象
珠玉宝石遍陈于市,家家户户绫罗盈 柜,人们的衣饰更是鲜丽豪华,竞相斗艳。
“列”“盈”“竞”把经济繁华、生 活富庶奢华落到了实处。
杭州繁华富庶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里湖外湖,山峰重叠 时间 空间
文学知识

1.词兴于隋唐,成熟于五代,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 2.词是诗的一种,是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所以也叫“歌词”,又 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 3.词牌:是与韵律相配合的乐调情势。是填词用的曲调名,曲调即 称为词牌,其通常根据词的内容而定。宋后,词经过不断的发展产生变 化,主要是根据曲调来填词,词牌与词的内容并不相关。当词完全脱离 曲之后,词牌便仅作为文字、 音韵结构的一种定式。
理解大意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 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钱塘地处东南,地理形势优越,是三吴地区的都市,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 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帷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 万人家。茂盛如云的林木环绕着沙堤,波涛汹涌像卷起的霜雪,广阔无边的钱 塘江是天然的壕沟。市场上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家庭里到处都是绫罗绸缎, 争比奢华富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作者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将凄凉哀婉的感情 表现出来的?
(3)虚实结合。 上片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是写 实景,为实写;“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 天阔”是虚写。 下片重点写了想象中的别后情景,最后作者把杨 柳、晓风、残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 为一幅鲜明的画面,烘托出那种说不完诉不尽的离 愁别绪。
更 与 何 人 说 ?
便 纵 有 千 种 风 情 ,
应 是 良 辰 好 景 虚 设 。
此 去 经 年 ,
艺术特色:
柳词之美,美在有景,有物,有人,有情, 惟有情,才使万物富有神韵。
写作特点一: 情景交融 写作特点二: 虚实相生 婉约词派的特点: 哀怨缠绵
词中描写的景物
意象 意境
凄切悲 凉 苍茫落寞 凄清孤寂
工于铺叙,一句一景,写景富有层次感
东南形胜 三吴都会 钱塘自古繁华
自然风光之美 都市繁华之美 民生安乐之美
重湖叠巘清嘉
三 秋 桂 子
十里荷花
白 居 易 《 忆 江 南 》
舞 醉 芙 蓉 。 早 晚 复 相 逢 !
吴 酒 一 杯 春 竹 叶 , 吴 娃 双
江 南 忆 , 其 次 是 吴 宫 。
上 看 潮 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何 日 更 重 游 !
山 寺 月 中 寻 桂 子 , 郡 亭 枕
江 南 忆 , 最 忆 是 杭 州 。
水 绿 如 蓝 , 能 不 忆 江 南 ?
日 出 江 花 红 胜 火 , 春 来 江
——
江 南 好 , 风 景 旧 曾 谙 。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1. 词的上片和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
上片写杭州美丽的环境和繁荣的经济, 下片写杭州人民和平安定的生活景象。
2. 作者笔下的杭州有什么特点呢?作者是从哪些角度 来展现它的美丽和繁华的?这包含了诗人怎样的思 想感情? • • 太平、富庶而又美丽的繁华大都市。人们生活安定 和美,一切显得极为和谐。 从地理位置上看,它是东南的重镇;从历史传统上 说,它自古以来便是繁华都市;从自然景观看,这 里有著名的钱塘江,有秀丽的西湖;从市井面貌看, 其建筑、设施美观,人口密集;从百姓生活上看, 人们安居乐业,笙歌处处,男女老少心情愉快。 表现了作者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


名句赏析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把杨柳、晓风、残月这三 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 为一幅鲜明的画面。
柳——留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去矣,雨雪霏霏。
——《诗经》
上 片
实 写 虚 写
寒蝉、长亭、骤雨 烟波、暮霭、楚天 杨柳、晓风、残月
下 片
感情基调:凄凉哀婉
诵读提示:
①感情饱满,适度夸张,铿锵有力。
②上阕写形胜之地和钱塘江潮的壮观,词句 短小。“怒涛”、“霜雪”、“天堑”这类 色彩浓烈的而有气势的词语,音调急促,仿 佛大潮劈面奔涌而来,有雷霆万钧、不可阻 挡之势。
• • • • • • • • • • • • • • • • • • 更便应此杨今更多暮念竟执兰留都骤对寒 与纵是去柳宵那情霭去无手舟恋门雨长蝉 何有良经岸酒堪自沉去语相催处帐初亭凄 人千辰年晓醒冷古沉千凝看发 饮歇晚切 说种好 风何落伤楚里噎泪 无 风景 残处清离天烟 眼 绪 情虚 月 秋别阔波 设 节
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被称 为是“千古俊句”,那么这句俊在哪里呢?作 者看到了哪些景象?是什么时候看到的景象?
• (1) “杨柳岸”、“晓风”、“残月”三个典型意 象组合在一起,寓情于景,融情入景,意在言外。 作者深感眼前的孤寂、落寞,渴望再次团聚。 (2) 这幅画面又是出现在一个特定时刻里——“酒 醒”之后。离人饮酒,为的是消愁,然而“举杯消 愁愁更愁”,更何况是在“酒醒”之后!

4. 作者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将凄凉哀婉的感情 表现出来的?
(1)直接抒情, 上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 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下片: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此去 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 何人说!
(2)间接抒情(写景) 上阙作者通过寒蝉、长亭、骤雨等景象营造了一种 悲凉的环境,抒发了离别时悲伤的心情,这种手法 叫做情景交融。
背景(投赠之作)
宋真宗咸丰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 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柳永与孙何是 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 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 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 使其在歌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 就亲自前往见面。 北宋初期,历经五代战乱,城市人口都不多,而杭 州能有十万人家,堪与北宋都城汴京媲美,所以柳永 能铺陈其繁华。《望海潮》是柳永创制的新词牌,钱 塘江潮是天下奇观,调名当取其意。
③写西湖清幽的美景,文字优美,词曲变长, 节奏平和舒缓,读出心旷神怡之感。
4.《望海潮》全诗采用层层铺叙的手法,描写了杭州 的繁华和西湖的秀色。试着结合具体的词句,分析 这一写作手法。 • 上片侧重写杭州的社会风貌。先点明杭州位置的重 要和历史的悠久,接着就对“形胜”、“都会”和 “繁华”三个方面进行铺叙:从市内的“烟柳画桥” 写到郊外的钱塘怒涛,又从江上写到市内的繁华富 庶。 下片写西湖的秀丽风光时,先用“清嘉”二字总括 湖山之美,再从四时风物、昼夜笙歌、湖中人物等 方面对西湖进行细致描画。 所谓铺叙就是铺陈,是对事物展开充分的叙述和描 写,使所描写事物穷形尽相使人获得具体深刻印象 的一种表现手法。
影片
基础知识积累
骤(zhòu)雨 兰舟(cuī)催发 凄切(qiè) 切(qiē )除
暮霭 良辰美景
和蔼
通宵 寥若晨星
云霄
疏通文意,整体感知
• 上阕主要是写临别时难分难舍的情景。 (离别难) • 下阕主要是写别后的孤寂凄清的情景。 (思念苦)
影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A、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用“寒蝉”“长亭”“骤雨” 三个独立的画面构成一幅秋雨黄昏 送别图。 B、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伤感、无奈。
《望海潮》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 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 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湖叠 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 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 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解释词语
词的有关知识:
词的起源: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 在宋代发展到高峰。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 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 “长短句”、“曲子词”、“歌词”等。
词的分类: 词 的 分 类
按长短
小令:58字以内 中调:59-90字 长调:90字以上
按段落 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豪放派 按风格 婉约派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雨 霖 铃
解 题
《雨霖铃》词牌名。相传,唐玄宗 入蜀时因在雨中闻铃声而思念杨贵妃, 故作此曲。
本词的感情基调是:
哀婉,悲伤。
写作背景
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 仕途坎坷,更多的时日跟歌 伎们一起,过着浅斟低唱的 生活。他深深了解歌伎们的 生活,深切同情她们的不幸 遭遇。在他的作品中,很多 是反映同她们在一起的悲欢 离合。 《雨霖铃》便是其中 的一首,这首词写的是他离 开都城汴京时与一位红颜知 已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 离情景。
(1)东南形胜: 地理形势优越 (2)参差十万人家:形容楼阁、房屋高低不齐 (3)天堑无涯: 天然的壕沟 (4)有三秋桂子: 指秋季 (5)异日图将好景:把杭州的美景画出 (6)归去凤池夸:对中书省的美称,代指朝廷
《望海潮》译文
东南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三吴的都会, 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 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 人家。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卷起霜雪一 样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绵延无边。市场上陈列着珠 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好像在比赛着豪华。 •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有 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晴天欢快地奏乐,夜晚划 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 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观赏、吟唱 烟霞风光。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 耀。
风格比较
豪放派 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气象宏大,意
境雄浑,抒发豪情壮志。
婉约派 题材狭窄,多抒情,婉约缠绵细腻,
语言含蓄, 多写个人遭遇或者男女 恋情。
柳永词两首
柳永(约987—1053),北宋
仕途不顺 飘零沦落 自由张狂
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 安人。 54岁时才考取进士,官屯 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为 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其词多描 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 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铺 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 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 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 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有《乐章 集》。
1.开头三句交代了哪些内容?作者选取了哪些 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这三个句子交代了时间、地点以及词人 所处的特定环境。 渲染了一种凄楚悲凉的气氛,从而为全 词奠定了低沉伤感情调,烘托出浓浓的离愁 别绪。
“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2.“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 三句景物描写与开头三句有什么不同?表现了 他怎样的心情? 开头三句写的是眼前的景物,而这三句写 的是想象中的景物。这里的一个“念”字,表 明了下面的景物是想象的、虚构的,它实际上 是词人内心深处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离 愁别绪的形象化显现。词人此时的心情是惆怅、 凄苦、悲凉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