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附图)
陈式太极式动作名称及分解动作讲解
![陈式太极式动作名称及分解动作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99c6832a767f5acfa0c7cd30.png)
陈式太极式动作名称及分解动作讲解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陈式太极十八式分解动作讲解动作名称:一、太极起势二、金刚捣碓三、懒扎衣四、六封四闭五、单鞭六、白鹅亮翅七、斜形八、搂膝九、拗步十、掩手肱拳十一、高探马十二、左蹬一跟十三、玉女穿梭十四、云手十五、转身摆莲十六、当头炮十七、金刚捣碓十八、收势动作歌诀:起势捣锥懒扎衣封闭单鞭鹅亮翅斜行搂膝拗步连肱拳探马蹬跟一穿梭云手摆莲脚头炮捣锥收势了教学口令:第一式起势1.并脚站立2.开步(提-开-落)3.两臂前掤4.屈膝按掌第二式金刚捣碓1.右转松沉2.左转前掤3.右转平捋4.提膝出步推掌5.马步下捋6.弓步分手7.虚步前合-起-落8.提膝举拳9震脚砸拳;第三式懒扎衣1.旋腰十字2.提膝按掌3.出步切掌4.右转茶壶第四式六封四闭1.缠腰搭腕2.下捋左转上棚3.右转按掌收脚第五式单鞭1.缠手抽丝2.提膝出步3.转体击肘4.回转搭腕5,弓步分手第六式白鹅亮翅1.左转交掌2.上步插掌3.跟步分掌第七式斜形1.左转砍掌2.右转提膝3.出步推掌4、马步合掌5.弓步搂推6.右转开掌7.松合转正第八式搂膝1.松沉前合2.收脚提掌第九式拗步1.推掌下捋提膝2.上一步3.上二步上三步交掌第十式掩手肱拳1.左移开掌2.右移蓄拳3.蹬腿转腰顶肘发拳第十一式高探马1.旋腰下合分掌2.旋腰撤步上合分掌第十二式左蹬一跟1.收脚交掌2.开脚开掌3.提收脚交拳4.蹬脚开崩拳第十三式玉女穿梭1.合分掌右转虚步2.手脚提震3.收脚交掌4.蹬脚开崩掌5.跳步穿掌-架掌插脚-转体捋掌第十四式云手1.掤掌出脚2.叉步左云-出步右云3.叉步左云-出步右云4.叉步左云第十五式转身摆莲脚1.转体提膝2.出步推掌3.弓步下捋4.旋腰摆莲第十六式当头炮1.撤步前棚2.右转后捋蓄拳3.左转发拳第十七式金刚捣锥1.右转后捋2.左转马步下捋3.弓步分手4.虚步前合-起-落5.提膝举拳6震脚砸拳;第十八式收势1.开掌捧气2.按掌沉气3.直立收脚陈氏太极拳其主要特点有:1.缠丝劲明显,要求处处留心源动腰脊,用意贯劲于四梢(即两手和两足尖),动作呈弧形螺旋,缠绕圆转并要做到“一动内外俱动”;2.刚柔相济,柔中寓刚,亦即能打出一种似刚非刚,似柔非柔、沉重而又灵活的内劲3.动作要和呼吸运气相结合,不仅做到“气沉丹田”,而且在练动作的同时进行“丹田内转”,有时也可在呼气时发声(如呵、哂、嘘、吹),以加大劲力;4.快慢相间,亦即在动作转换处要快,一般行拳时要慢;5.拳路架子可分高中低3种,体弱有病者可以练高架子,青壮年体健者则可练低陈式精要十八式讲解:第一式:太极起势动作一:两脚并立,成立正姿势。
陈式太极18式动作名称及分解动作讲解
![陈式太极18式动作名称及分解动作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374606356c85ec3a87c2c5b5.png)
陈式太极十八式分解动作讲解动作名称:一、太极起势二、金刚捣碓三、懒扎衣四、六封四闭五、单鞭六、白鹅亮翅七、斜形八、搂膝九、拗步十、掩手肱拳十一、高探马十二、左蹬一跟十三、玉女穿梭十四、云手十五、转身摆莲十六、当头炮十七、金刚捣碓十八、收势动作歌诀:起势捣锥懒扎衣封闭单鞭鹅亮翅斜行搂膝拗步连肱拳探马蹬跟一穿梭云手摆莲脚头炮捣锥收势了教学口令:第一式起势1.并脚站立2.开步(提-开-落)3.两臂前掤4.屈膝按掌第二式金刚捣碓1.右转松沉2.左转前掤3.右转平捋4.提膝出步推掌5.马步下捋6.弓步分手7.虚步前合-起-落 8.提膝举拳 9震脚砸拳;第三式懒扎衣 1.旋腰十字 2.提膝按掌 3.出步切掌 4.右转茶壶第四式六封四闭 1.缠腰搭腕 2.下捋左转上棚 3.右转按掌收脚第五式单鞭 1.缠手抽丝 2.提膝出步 3.转体击肘 4.回转搭腕5,弓步分手第六式白鹅亮翅 1.左转交掌 2.上步插掌 3.跟步分掌第七式斜形 1.左转砍掌 2.右转提膝3.出步推掌4、马步合掌5.弓步搂推6.右转开掌7.松合转正第八式搂膝 1.松沉前合2.收脚提掌第九式拗步 1.推掌下捋提膝 2.上一步 3.上二步上三步交掌第十式掩手肱拳 1.左移开掌 2.右移蓄拳 3.蹬腿转腰顶肘发拳第十一式高探马 1.旋腰下合分掌 2.旋腰撤步上合分掌第十二式左蹬一跟 1.收脚交掌 2.开脚开掌 3.提收脚交拳 4.蹬脚开崩拳第十三式玉女穿梭1.合分掌右转虚步2.手脚提震3.收脚交掌4.蹬脚开崩掌5.跳步穿掌-架掌插脚-转体捋掌第十四式云手 1.掤掌出脚 2.叉步左云-出步右云 3.叉步左云-出步右云 4.叉步左云第十五式转身摆莲脚 1.转体提膝 2.出步推掌 3.弓步下捋 4.旋腰摆莲第十六式当头炮 1.撤步前棚 2.右转后捋蓄拳 3.左转发拳第十七式金刚捣锥1.右转后捋2.左转马步下捋3.弓步分手4.虚步前合-起-落5.提膝举拳 6震脚砸拳;第十八式收势 1.开掌捧气 2.按掌沉气 3.直立收脚陈氏太极拳其主要特点有:1.缠丝劲明显,要求处处留心源动腰脊,用意贯劲于四梢(即两手和两足尖),动作呈弧形螺旋,缠绕圆转并要做到“一动内外俱动”;2.刚柔相济,柔中寓刚,亦即能打出一种似刚非刚,似柔非柔、沉重而又灵活的内劲3.动作要和呼吸运气相结合,不仅做到“气沉丹田”,而且在练动作的同时进行“丹田内转”,有时也可在呼气时发声(如呵、哂、嘘、吹),以加大劲力;4.快慢相间,亦即在动作转换处要快,一般行拳时要慢;5.拳路架子可分高中低 3种,体弱有病者可以练高架子,青壮年体健者则可练低架子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讲解:第一式:太极起势动作一:两脚并立,成立正姿势。
(完整版)陈式太极精要十八式
![(完整版)陈式太极精要十八式](https://img.taocdn.com/s3/m/8e1544a9227916888586d778.png)
陈式太极十八式分解动作讲解陈氏太极拳其主要特点有:1.缠丝劲明显,要求处处留心源动腰脊,用意贯劲于四梢(即两手和两足尖),动作呈弧形螺旋,缠绕圆转并要做到“一动内外俱动”;2.刚柔相济,柔中寓刚,亦即能打出一种似刚非刚,似柔非柔、沉重而又灵活的内劲3.动作要和呼吸运气相结合,不仅做到“气沉丹田”,而且在练动作的同时进行“丹田内转”,有时也可在呼气时发声(如呵、哂、嘘、吹),以加大劲力;4.快慢相间,亦即在动作转换处要快,一般行拳时要慢;5.拳路架子可分高中低 3种,体弱有病者可以练高架子,青壮年体健者则可练低架子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讲解:第一式:太极起势动作一:两脚并立,成立正姿势。
两臂下垂于身体两侧,手心向内,头自然正,唇齿微合,舌间轻抵上颚,二目平视。
动作二:接上势,屈膝松胯,放松下沉,提左脚向左横开一步,比两肩略宽,脚尖微外摆,脚趾、脚掌外缘、脚后跟皆要抓地,涌泉穴要虚,含胸塌腰,松肩沉肘,立身中正,头自然正直,虚领顶劲,二目平视。
要求:横开步时,重心先移到右腿,提左脚开步,脚尖先着地,慢慢踏平。
周身放松,气沉丹田,降于涌泉,屈膝松胯,下沉时呼气。
此时脑空心静,思想高度集中,心中无一所念,浑然如一片无极景象。
动作三:接上势,两手缓缓上升与肩平,手心向下,松肩沉肘:随两手上升,身体慢慢下降,屈膝松胯,两脚踏实,二目平视。
要求:当两手上升、身体下降时,胸、背、肋、腹各部肌肉均要松弛下降,促使心气下降,切忌肩上耸,横气填胸。
此动吸气。
动作四,接上势,身体继续下沉,屈膝松胯,两手随身体下按至腹前,手心向下,左脚内侧向前上步,脚尖点地,重心在左腿,目视前方。
动作四:接上势,左手顺缠外翻下沉于腹前,手心朝上;右手握拳下沉落于左掌心内,拳心朝上。
目视前方动作五:接上势,右拳逆缠向上提起与肩平,右腿屈膝松胯提起,右脚悬于裆内,脚尖自然下垂,目视前方。
动作六:接上势,右脚震脚落地,脚掌踏平,两脚间距同肩宽;右拳顺缠下落于左掌心内,两臂撑圆,目视前方第十八式:收势动作一:接上势,右拳变掌,两手向左右下分,身微下沉,屈膝松胯,目视前方要求:两手分,身下沉,切勿弯腰。
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附图)
![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附图)](https://img.taocdn.com/s3/m/f85238e831b765ce050814d0.png)
第一式:太极起势动作一:两脚并立,成立正姿势。
两臂下垂于身体两侧,手心向,头自然正,唇齿微合,舌间轻抵上颚,二目平视。
动作二:接上势,屈膝松胯,放松下沉,提左脚向左横开一步,比两肩略宽,脚尖微外摆,脚趾、脚掌外缘、脚后跟皆要抓地,涌泉穴要虚,含胸塌腰,松肩沉肘,立身中正,头自然正直,虚领顶劲,二目平视。
要求:横开步时,重心先移到右腿,提左脚开步,脚尖先着地,慢慢踏平。
周身放松,气沉丹田,降于涌泉,屈膝松胯,下沉时呼气。
此时脑空心静,思想高度集中,心中无一所念,浑然如一片无极景象。
动作三:接上势,两手缓缓上升与肩平,手心向下,松肩沉肘:随两手上升,身体慢慢下降,屈膝松胯,两脚踏实,二目平视。
动作四,接上势,身体继续下沉,屈膝松胯,两手随身体下按至腹前,手心向下,二目平视。
要求:当两手上升、身体下降时,胸、背、肋、腹各部肌肉均要松弛下降,促使心气下降,切忌肩上耸,横气填胸。
此动吸气。
要求:两手下按时,要立身中正,切忌弯腰突臀,裆部要松、虚、活。
下蹲时,如坐凳子一样。
此动呼气。
第二式:金刚捣碓动作一接上势,身体微向左转,重心右移,两手左逆缠右顺缠,走弧线向左前方掤出,左手掤至左膝上方与眼平,手心朝外,右手掤至胸前中线,手心朝上,目视左前方动作二:接上势,身体右转90度,重心由右移到左腿,右脚尖外摆,两手左顺右逆缠向右后,目视左前方。
此动呼气。
动作三:接上势,重心移至右腿,左腿提起,里合扣裆,屈膝松胯,身体下沉且微向右转,两手掤,目视左前方。
要求:上掤转体时,要结合裆腰劲,松胯塌腰,劲贯手掌。
此动吸气。
要求:左腿上提,身体下沉,上下相合。
切忌弯腰突臀。
此动吸气。
动作四:接上势,左脚跟侧着地,向左前方铲地滑出,脚尖上翘里合,重心在右腿;两手继续向右后上方加掤劲,目视左前方。
动作五:接上势,重心由右腿移到左腿,左脚尖外摆踏平。
身体随重心移动,向左转45度,两手左逆右顺缠,走下弧向前掤,左手掤至胸前,手心朝下;右手下沉至右膝上方,手心朝外,指尖朝后,目视前方。
陈式太极18式动作名称及分解动作讲解
![陈式太极18式动作名称及分解动作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01f5af37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37.png)
陈式太极十八式分解动作讲解【1】动作名称:一、太极起势二、金刚捣碓三、懒扎衣四、六封四闭五、单鞭六、白鹅亮翅七、斜形八、搂膝九、拗步十、掩手肱拳十一、高探马十二、左蹬一跟十三、玉女穿梭十四、云手十五、转身摆莲十六、当头炮十七、金刚捣碓十八、收势动作歌诀:起势捣锥懒扎衣封闭单鞭鹅亮翅斜行搂膝拗步连肱拳探马蹬跟一穿梭云手摆莲脚头炮捣锥收势了教学口令:第一式起势1.并脚站立2.开步(提-开-落)3.两臂前掤4.屈膝按掌第二式金刚捣碓1.右转松沉2.左转前掤3.右转平捋4.提膝出步推掌5.马步下捋6.弓步分手7.虚步前合-起-落8.提膝举拳 9震脚砸拳;第三式懒扎衣 1.旋腰十字2.提膝按掌3.出步切掌4.右转茶壶第四式六封四闭 1.缠腰搭腕2.下捋左转上棚3.右转按掌收脚第五式单鞭 1.缠手抽丝2.提膝出步3.转体击肘4.回转搭腕5,弓步分手第六式白鹅亮翅 1.左转交掌2.上步插掌3.跟步分掌第七式斜形 1.左转砍掌2.右转提膝3.出步推掌4、马步合掌5.弓步搂推6.右转开掌7.松合转正第八式搂膝 1.松沉前合2.收脚提掌第九式拗步 1.推掌下捋提膝 2.上一步 3.上二步上三步交掌第十式掩手肱拳 1.左移开掌 2.右移蓄拳 3.蹬腿转腰顶肘发拳第十一式高探马 1.旋腰下合分掌 2.旋腰撤步上合分掌第十二式左蹬一跟 1.收脚交掌 2.开脚开掌 3.提收脚交拳 4.蹬脚开崩拳第十三式玉女穿梭1.合分掌右转虚步2.手脚提震3.收脚交掌4.蹬脚开崩掌5.跳步穿掌-架掌插脚-转体捋掌第十四式云手 1.掤掌出脚 2.叉步左云-出步右云3.叉步左云-出步右云 4.叉步左云第十五式转身摆莲脚 1.转体提膝 2.出步推掌 3.弓步下捋 4.旋腰摆莲第十六式当头炮 1.撤步前棚 2.右转后捋蓄拳 3.左转发拳第十七式金刚捣锥1.右转后捋2.左转马步下捋3.弓步分手4.虚步前合-起-落5.提膝举拳 6震脚砸拳;第十八式收势 1.开掌捧气 2.按掌沉气 3.直立收脚陈氏太极拳其主要特点有:1.缠丝劲明显,要求处处留心源动腰脊,用意贯劲于四梢(即两手和两足尖),动作呈弧形螺旋,缠绕圆转并要做到“一动内外俱动”;2.刚柔相济,柔中寓刚,亦即能打出一种似刚非刚,似柔非柔、沉重而又灵活的内劲3.动作要和呼吸运气相结合,不仅做到“气沉丹田”,而且在练动作的同时进行“丹田内转”,有时也可在呼气时发声(如呵、哂、嘘、吹),以加大劲力;4.快慢相间,亦即在动作转换处要快,一般行拳时要慢;5.拳路架子可分高中低 3种,体弱有病者可以练高架子,青壮年体健者则可练低架子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讲解:第一式:太极起势动作一:两脚并立,成立正姿势。
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图解
![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图解](https://img.taocdn.com/s3/m/d4871e13227916888486d76c.png)
第一式起式第二式金刚捣碓
第三式懒扎衣第四式六封四闭第五式单鞭第六式白鹤亮翅
第七式斜形第八式搂膝第九式拗步第十式掩手肱拳第十一式高探马第十二式左蹬一跟
第十三式玉女穿梭第十四式云手第十五式转身双摆莲第十六式当头炮第十七式金刚捣捶第十八式收势
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一种,归类为内家拳。
1949年后,被国家体委统一改编作为强身健体之体操运动、表演、体育比赛用途。
中国改革开放后,部分还原本来面貌;从而再分为比武用的太极拳、体操运动用的太极操和太极推手。
传统太极拳门派众多,常见的太极拳流派有陈、杨、吴、武、孙、赵堡、武当等派别,各派既有传承关系,相互借鉴,也各有自己的特点,呈百花齐放之态。
由于太极拳是近代形成的拳种,流派众多,群众基础广泛,因此是中国武术拳种中非常具有生命力的一支。
陈氏太极拳,起源于河南。
自明末清初创立以来,仅在陈家沟一隅之地一姓之众的范围内传播。
直至陈氏十七世陈发科(1887-1957)带到京城,开枝散叶。
陈正雷,男,1949年5月出生,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陈家沟人,他是陈家沟陈氏十九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
太极功夫深厚纯正,理论研究颇具造诣,人称“太极金刚”。
任河南省武术协会副主席,省武术管理中心副主任,河南太极健身培训中心总教练,国家武术高级教练,中国武术协会委员,中国“十大武术名师”
之一,为推广普及陈氏太极拳做出了不朽贡献。
陈式太极18式动作名称及其分解动作讲解
![陈式太极18式动作名称及其分解动作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b1d6e478f111f18583d05aba.png)
陈式太极十八式分解动作讲解动作名称:一、太极起势二、金刚捣碓三、懒扎衣四、六封四闭五、单鞭六、白鹅亮翅七、斜形八、搂膝九、拗步十、掩手肱拳十一、高探马十二、左蹬一跟十三、玉女穿梭十四、云手十五、转身摆莲十六、当头炮十七、金刚捣碓十八、收势动作歌诀:起势捣锥懒扎衣封闭单鞭鹅亮翅斜行搂膝拗步连肱拳探马蹬跟一穿梭云手摆莲脚头炮捣锥收势了教学口令:第一式起势1.并脚站立2.开步(提-开-落)3.两臂前掤4.屈膝按掌第二式金刚捣碓1.右转松沉2.左转前掤3.右转平捋4.提膝出步推掌5.马步下捋6.弓步分手7.虚步前合-起-落8.提膝举拳9震脚砸拳;第三式懒扎衣 1.旋腰十字 2.提膝按掌 3.出步切掌 4.右转茶壶第四式六封四闭 1.缠腰搭腕 2.下捋左转上棚 3.右转按掌收脚第五式单鞭 1.缠手抽丝 2.提膝出步 3.转体击肘 4.回转搭腕5,弓步分手第六式白鹅亮翅 1.左转交掌 2.上步插掌 3.跟步分掌第七式斜形 1.左转砍掌 2.右转提膝3.出步推掌4、马步合掌5.弓步搂推6.右转开掌7.松合转正第八式搂膝 1.松沉前合2.收脚提掌第九式拗步 1.推掌下捋提膝 2.上一步 3.上二步上三步交掌第十式掩手肱拳 1.左移开掌 2.右移蓄拳 3.蹬腿转腰顶肘发拳第十一式高探马 1.旋腰下合分掌 2.旋腰撤步上合分掌第十二式左蹬一跟 1.收脚交掌 2.开脚开掌 3.提收脚交拳 4.蹬脚开崩拳第十三式玉女穿梭1.合分掌右转虚步2.手脚提震3.收脚交掌4.蹬脚开崩掌5.跳步穿掌-架掌插脚-转体捋掌第十四式云手 1.掤掌出脚 2.叉步左云-出步右云 3.叉步左云-出步右云 4.叉步左云第十五式转身摆莲脚 1.转体提膝 2.出步推掌 3.弓步下捋 4.旋腰摆莲第十六式当头炮 1.撤步前棚 2.右转后捋蓄拳 3.左转发拳第十七式金刚捣锥1.右转后捋2.左转马步下捋3.弓步分手4.虚步前合-起-落5.提膝举拳6震脚砸拳;第十八式收势 1.开掌捧气 2.按掌沉气 3.直立收脚陈氏太极拳其主要特点有:1.缠丝劲明显,要求处处留心源动腰脊,用意贯劲于四梢(即两手和两足尖),动作呈弧形螺旋,缠绕圆转并要做到“一动内外俱动”;2.刚柔相济,柔中寓刚,亦即能打出一种似刚非刚,似柔非柔、沉重而又灵活的内劲3.动作要和呼吸运气相结合,不仅做到“气沉丹田”,而且在练动作的同时进行“丹田内转”,有时也可在呼气时发声(如呵、哂、嘘、吹),以加大劲力;4.快慢相间,亦即在动作转换处要快,一般行拳时要慢;5.拳路架子可分高中低 3种,体弱有病者可以练高架子,青壮年体健者则可练低架子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讲解:第一式:太极起势动作一:两脚并立,成立正姿势。
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教学动作分解口令
![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教学动作分解口令](https://img.taocdn.com/s3/m/99930d17c850ad02de80418a.png)
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教学动作分解口令动作名称:一、太极起势二、金刚捣碓三、懒扎衣四、六封四闭五、单鞭六、白鹅亮翅七、斜形八、搂膝九、拗步十、掩手肱拳十一、高探马十二、左蹬一跟十三、玉女穿梭十四、云手十五、转身摆莲脚十六、当头炮十七、金刚捣碓十八、收势教学口令:第一式起势 1.并脚站立 2.开步(提-开-落) 3.两臂前掤 4.屈膝按掌第二式金刚捣碓 1.右转松沉 2.左转前掤 3.右转平捋 4.提膝出步推掌5.马步下捋6.弓步分手7.虚步前合-起-落8.提膝举拳 9震脚砸拳;第三式懒扎衣 1.旋腰十字 2.提膝按掌 3.出步切掌 4.右转茶壶第四式六封四闭 1.缠腰搭腕 2.下捋左转上棚 3.右转按掌收脚第五式单鞭 1.缠手抽丝 2.提膝出步 3.转体击肘 4.回转搭腕 5,弓步分手第六式白鹅亮翅 1.左转交掌 2.上步插掌 3.跟步分掌第七式斜形 1.左转砍掌 2.右转提膝 3.出步推掌 4、马步合掌 5.弓步搂推6.右转开掌7.松合转正第八式搂膝 1.松沉前合 2.收脚提掌第九式拗步 1.推掌下捋提膝 2.上一步 3.上二步上三步交掌第十式掩手肱拳 1.左移开掌 2.右移蓄拳 3.蹬腿转腰顶肘发拳第十一式高探马 1.旋腰下合分掌 2.旋腰撤步上合分掌第十二式左蹬一跟 1.收脚交掌 2.开脚开掌 3.提收脚交拳 4.蹬脚开崩拳第十三式玉女穿梭 1.合分掌右转虚步 2.手脚提震 3.收脚交掌 4.蹬脚开崩掌5.跳步穿掌--架掌插脚--转体捋掌第十四式云手 1.掤掌出脚 2.叉步左云-出步右云 3.重复动作2 4.叉步左云第十五式转身摆莲脚 1.转体提膝 2.出步推掌 3.弓步下捋 4.旋腰摆莲第十六式当头炮 1.撤步前棚 2.右转后捋蓄拳 3.左转发拳第十七式金刚捣锥 1.右转后捋 2.左转马步下捋3.弓步分手 4.虚步前合5.提膝举拳 6震脚砸拳;第十八式收势 1.开掌捧气 2.按掌沉气 3.直立收脚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分解动作讲解第一式:太极起势两脚立正站立,两臂自然下坠,头要自然正,二目平视,牙齿嘴唇微合,舌尖抵住上颚,呼吸要自然,首先要做到意念集中,思想清静,抛弃一切杂念,然后,屈膝松胯,提左腿向左开半步,然后移重心,放松下沉,然后两手徐徐上升与肩平。
陈氏精要十八式分解讲解
![陈氏精要十八式分解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cf68da4d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4c.png)
陈氏精要十八式是陈氏太极拳的精简版1.起势:身体自然直立,两手下垂,调匀呼吸。
2.金刚捣碓:身体微向右转,重心移至右腿;左掌由下向上、向右划弧;右拳变掌向下、向左划弧;两掌在胸前交叉,同时提左膝,脚尖自然下垂;左腿向前迈出,脚尖内扣;两掌同时向前推出,掌心向外。
3.懒扎衣:身体微向左转,重心仍在右腿;左掌向左、向上、向右划弧,掌心向上;右掌向下、向左、向上划弧,掌心向上;左掌从右胸前向左推出,左臂伸直;右掌收至左肘内侧,指尖向前。
4.六封四闭:身体微向右转,重心移至右腿;右掌由下向上、向左划弧;左掌由上向下、向右划弧;右手继续向右上方刁手;左手向左下方展臂,两手上下交叉时即开始吸气。
5.单鞭:身体微向左转,重心仍在右腿;右手向右下方伸展,刁手变勾手向右下方斜伸至极尽处;左手向左上方展臂。
6.白鹅亮翅:身体向右转,面向正前方;左脚向前迈出一步,成弓步;左掌向前推出,与肩同高;右勾手变掌向右下方反勾至与腰同高。
7.斜形:身体向左转,重心移至左腿;右掌由下向上、向左划弧;左掌由上向下、向右划弧。
8.搂膝:身体微向右转,重心仍在左腿;右手向下、向左划弧至左肘内侧;左手由下向上、向右划弧至与肩同高处。
9.拗步:身体微向左转,重心仍在左腿;右手向下、向左划弧至与腰同高处;左手向上、向右划弧至与肩同高处。
10.掩手肱拳:身体微向右转,重心移至右腿;右拳向前上方伸出,拳心向左;左手收至腰间。
11.高探马:身体微向右转,重心仍在右腿;左掌变勾手向右下方伸展;右拳变掌收至腰间。
12.左蹬一跟:身体微向左转,重心移至左腿;右掌由下向上、向左划弧至与肩同高处;左手向下、向右划弧至与腰同高处。
13.玉女穿梭:身体微向右转,重心移至右腿;左掌向上、向右划弧至与肩同高处;右掌向下、向左划弧至与腰同高处。
14.云手:身体微向左转,重心仍在右腿;右手向上、向左划弧至与肩同高处;左手向下、向右划弧至与腰同高处。
15.转身双摆莲:身体微向右转,重心移至右腿;两手同时向右上方摆动。
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陈正雷)[1]
![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陈正雷)[1]](https://img.taocdn.com/s3/m/696c4a4769eae009581bec64.png)
动作三: 接上势,屈膝松胯,身体下沉,两手双逆缠下合,目视前方
动作四: 接上势,两手顺缠迅速向上领起,双脚随之上纵离地,目视前方
要求:转身时,身法下沉,两手掤劲不丢。此动吸气。 右后撤一步,两手逆缠 向左上掤,重心在左腿,目视前方
动作二: 接上势,身体微右转,重心移至右腿;同时,两 手左顺右逆缠随重心后移下扌履再变拳合于右胸 侧,目视左前方
动作四:
动作五:
动作六:
接上势,右腿支撑重心,左脚跟内侧着地,向左 接上势,身体微右转,重心左移,成左弓步,左 接上势,身体微左转,左手逆缠外开至左膝上变
铲地滑出,脚尖上翘里合,右手腕领劲,左手下 手穿掌上掤逆缠外翻至右胸前,目视前方,瞟视 顺缠放松下沉,目随左手送至体侧后,再转视正
沉合劲,目视左前方
动作二: 接上势,身体右转,右脚尖右摆,左脚跟着地,左膝里合,左手随转身由 左后向右上划弧,合于鼻前中线,立掌,掌心朝右;右手逆缠划弧下按于 右腿外侧,手心朝下,目视左前方
要求:以身带手,催动两臂转动,如风摆杨柳一样。此动吸气。
要求:两手转动时,以腰为轴,顶劲领起。此动呼气。
动作三:
动作四:
接上势,重心移至右腿,左腿屈膝提起,两手向右上掤,目视身体左前方 接上势,身体下沉,左脚跟内侧着地向左前方开步,脚尖上翘,两手继续
要求:在由扌履变按时,两手下扌履上合,均由裆腰左移右旋,松肩沉 肘,旋腕转膀,使劲不丢不顶,圆转自如,转折顺遂。此动继续吸气。
动作五:接上势,重心不变,身体微右转下沉,两手合力走弧线向右前下 方按,左脚收于右脚内侧 20 厘米处,脚尖点地,目视右前下方
要求:双手下按时,要松胯塌腰,松肩沉肘,两手合力随身体下沉要协调 一致。此动呼气。
要求:推右掌要随转体,周身一致。此动呼气。
陈式太极十八式分解动作讲解
![陈式太极十八式分解动作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b86918952af90242a995e525.png)
陈式太极十八式分解动作讲解陈氏太极拳及其主要特点:1.缠丝劲明显,要求处处留心源动腰脊,用意贯劲于四梢(即两手和两足尖),动作呈弧形螺旋,缠绕圆转并要做到“一动内外俱动”;2.刚柔相济,柔中寓刚,亦即能打出一种似刚非刚,似柔非柔、沉重而又灵活的内劲3.动作要和呼吸运气相结合,不仅做到“气沉丹田”,而且在练动作的同时进行“丹田内转”,有时也可在呼气时发声(如呵、哂、嘘、吹),以加大劲力;4.快慢相间,亦即在动作转换处要快,一般行拳时要慢;5.拳路架子可分高中低3种,体弱有病者可以练高架子,青壮年体健者则可练低架子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讲解:第一式:太极起势动作一:两脚并立,成立正姿势。
两臂下垂于身体两侧,手心向内,头自然正,唇齿微合,舌间轻抵上颚,二目平视。
动作二:接上势,屈膝松胯,放松下沉,提左脚向左横开一步,比两肩略宽,脚尖微外摆,脚趾、脚掌外缘、脚后跟皆要抓地,涌泉穴要虚,含胸塌腰,松肩沉肘,立身中正,头自然正直,虚领顶劲, 二目平视。
要求:横开步时,重心先移到右腿,提左脚开步,脚尖先着地,慢慢踏平。
周身放松,气沉丹田,降于涌泉,屈膝松胯,下沉时呼气。
此时脑空心静,思想高度集中,心中无一所念,浑然如一片无极景象。
动作三:接上势,两手缓缓上升与肩平,手心向下,松肩沉肘:随两手上升,身体慢慢下降,屈膝松胯,两脚踏实,二目平视。
要求:当两手上升、身体下降时,胸、背、肋、腹各部肌肉均要松弛下降,促使心气下降,切忌肩上耸,横气填胸。
此动吸气。
动作四,接上势,身体继续下沉,屈膝松胯,两手随身体下按至腹前,手心向下,二目平视。
要求:两手下按时,要立身中正,切忌弯腰突臀,裆部要松、虚、活。
下蹲时,如坐凳子一样。
此动呼气。
第二式:金刚捣碓动作一:接上势,身体微向左转,重心右移,两手左逆缠右顺缠,走弧线向左前方掤出,左手掤至左膝上方与眼平,手心朝外,右手掤至胸前中线,手心朝上,目视左前方要求:上掤转体时,要结合裆腰劲,松胯塌腰,劲贯手掌。
陈式太极十八式分解动作讲解
![陈式太极十八式分解动作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b70b3e97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53.png)
陈式太极十八式分解动作讲解陈氏太极拳及其主要特点:1.缠丝劲明显,要求处处留心源动腰脊,用意贯劲于四梢〔即两手和两足尖〕,动作呈弧形螺旋,缠绕圆转并要做到“一动内外俱动〞;2.刚柔相济,柔中寓刚,亦即能打出一种似刚非刚,似柔非柔、沉重而又灵活的内劲3.动作要和呼吸运气相结合,不仅做到“气沉丹田〞,而且在练动作的同时进行“丹田内转〞,有时也可在呼气时发声〔如呵、哂、嘘、吹〕,以加大劲力;4.快慢相间,亦即在动作转换处要快,一般行拳时要慢;5.拳路架子可分高中低3种,体弱有病者可以练高架子,青壮年体健者那么可练低架子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讲解:第一式:太极起势动作一:两脚并立,成立正姿势。
两臂下垂于身体两侧,手心向内,头自然正,唇齿微合,舌间轻抵上颚,二目平视。
动作二:接上势,屈膝松胯,放松下沉,提左脚向左横开一步,比两肩略宽,脚尖微外摆,脚趾、脚掌外缘、脚后跟皆要抓地,涌泉穴要虚,含胸塌腰,松肩沉肘,立身中正,头自然正直,虚领顶劲,二目平视。
要求:横开步时,重心先移到右腿,提左脚开步,脚尖先着地,慢慢踏平。
周身放松,气沉丹田,降于涌泉,屈膝松胯,下沉时呼气。
此时脑空心静,思想高度集中,心中无一所念,浑然如一片无极景象。
动作三:接上势,两手缓缓上升与肩平,手心向下,松肩沉肘:随两手上升,身体慢慢下降,屈膝松胯,两脚踏实,二目平视。
要求:当两手上升、身体下降时,胸、背、肋、腹各部肌肉均要松弛下降,促使心气下降,切忌肩上耸,横气填胸。
此动吸气。
动作四,接上势,身体继续下沉,屈膝松胯,两手随身体下按至腹前,手心向下,二目平视。
要求:两手下按时,要立身中正,切忌弯腰突臀,裆部要松、虚、活。
下蹲时,如坐凳子一样。
此动呼气。
第二式:金刚捣碓动作一:接上势,身体微向左转,重心右移,两手左逆缠右顺缠,走弧线向左前方掤出,左手掤至左膝上方与眼平,手心朝外,右手掤至胸前中线,手心朝上,目视左前方要求:上掤转体时,要结合裆腰劲,松胯塌腰,劲贯手掌。
陈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拳谱
![陈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拳谱](https://img.taocdn.com/s3/m/12e7be831ed9ad51f11df2b2.png)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陈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拳谱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一、太极起势:1、两脚立正站立,两臂自然下坠,头要自然正,二目平视,牙齿嘴唇微合,舌尖抵住上颚,自然呼吸几遍;2、屈膝松胯,提左腿向左开半步,重心平移,放松下沉,两手徐徐上升与肩平;3、随着身体下降,两手下按于小腹前。
二、金刚捣捶:1、身体向左转重心向右移,两手左逆右顺缠向左上方掤,(重心偏于右腿);.2、身体向右转重心向左移,同时两手掌左手变顺缠右手变逆缠向外掤,右脚尖外摆;3、右脚踏实,重心移到右腿,两手向前按;4、左脚提到右脚旁,两手继续前按;5、提左腿向左前方开步,脚尖上翘,脚跟铲地滑出,两手向右后上方掤;6、身体下沉,向前移重心,同时两手向前掤划弧,左手掤于胸前,右手掤在右膝上方,两手心相互照应;7、左手向前划弧,,右手上撩领着右腿上步,左右手相合,右脚虚脚点地;8、右手变拳,折臂下沉,左手反掌,右手落于左掌心;9、提右腿,抬右手,右脚尖由竖着变成平勾,砸拳震脚。
三、懒扎衣:1、右手由拳变掌,向上穿掌外翻,左手逆缠下按,身向左转;2、左手逆缠向左上方划弧后变顺缠于身体左上前方,右手逆缠向右上方后逆缠划弧至右跨旁,两手手心遥遥相应;3、提右腿向右开一大步,两手合于胸前,身体向右转,重心由左腿移向右腿,两手分开,左手叉腰,右手逆缠向右掤。
四、六封四闭:1、右手向左下方捋,捋至左手旁,身体稍微左转,重心左移;2、两手左顺右逆向右上方掤,重心右移;3、身体左转,两手向下捋,然后左手合于左耳下右手在左锁骨上;4、重心右移,收左腿,虚脚点地,双手下按于右腿两旁。
五、单鞭1、两手左逆右顺后变左顺右逆翻转,如翻转一个球一样;2、左手向前,右手向后收,两手相合,右手由掌变钩,用手腕领劲向上掤,左手向外拉;3、提左腿向左开步,重心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左手向右手手弯穿掌,向左前划弧拉开,坐腕。
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名称之欧阳光明创编
![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名称之欧阳光明创编](https://img.taocdn.com/s3/m/9c47cb86ad02de80d4d840e6.png)
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名称欧阳光明(2021.03.07)1、太极起势2、金刚捣碓3、懒扎衣4、六封四闭5、单鞭6、白鹤亮翅7、斜行8、搂膝9、拗步10、掩手肱拳 11、高探马 12、左蹬一跟13、玉女穿梭 14、云手15、转身双摆莲16、当头炮 17、金刚捣碓 18、收式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名称1 太极起势2 金刚捣碓3 懒扎衣 4六封四闭 5 单鞭 6金刚捣碓 7白鹅亮翅 8 斜行 9 搂膝10拗步 11斜形 12 搂膝 13 拗步14掩手肱拳 15 金刚捣碓 16 撇身捶 17 青龙出水 18 双推手 19肘底看拳 20 倒卷肱 21白鹅亮翅 22 斜形 23 闪通背 24 掩手肱拳 25 六封四闭 26 单鞭 27 云手 28高探马29 右擦脚 30 左擦脚 31 左蹬一跟32 前趟拗步33击地捶34 踢二起35 护心拳36旋风脚 37 右蹬一跟 38 掩手肱拳 39 小擒打40 抱头推山 41 六封四闭 42 单鞭 43 前招 44后招 45 野马分鬃 46 六封四闭47 单鞭48玉女穿梭49 懒扎衣50六封四闭51 单鞭 52 云手 53 摆脚跌岔 54 金鸡独立 55 倒卷肱 56 白鹅亮翅 57 斜形 58 闪通 59 掩手肱拳 60 六封四闭 61 单鞭 62 云手 63 高探马 64十字摆脚 65 指裆捶 66 猿猴献果 67 单鞭 68 雀地龙 69 上步七星 70 转身双摆莲71 下步跨肱 72 当头炮 73 金刚捣碓 74 收势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的特点是:架式舒展大方,步法轻灵稳健,身法中正自然,内劲统领全身,以缠丝劲为核心,动作以腰为轴,节节贯串;动则周身无有不动,一静百核皆静;运动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发劲时松活弹抖,完整一气。
练习时要求:虚领顶劲,立身中正,松肩沉肘,含胸蹋腰,心气下降,呼吸自然,松胯屈膝,裆劲开圆,虚实分明,上下相随,刚柔相济,快慢相间,外形走弧线,内劲走螺旋;以身领手,以腰为轴,缠绕圆转,逐渐产生一种似柔非柔,似刚非刚,极为沉重而又极为灵活善变的内劲,如棉花裹铁,外柔内刚。
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附图)
![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附图)](https://img.taocdn.com/s3/m/a880b16b0912a2161579293c.png)
第一式:太极起势动作一:两脚并立,成立正姿势。
两臂下垂于身体两侧,手心向内,头自然正,唇齿微合,舌间轻抵上颚,二目平视。
动作二:接上势,屈膝松胯,放松下沉,提左脚向左横开一步,比两肩略宽,脚尖微外摆,脚趾、脚掌外缘、脚后跟皆要抓地,涌泉穴要虚,含胸塌腰,松肩沉肘,立身中正,头自然正直,虚领顶劲,二目平视。
要求:横开步时,重心先移到右腿,提左脚开步,脚尖先着地,慢慢踏平。
周身放松,气沉丹田,降于涌泉,屈膝松胯,下沉时呼气。
此时脑空心静,思想高度集中,心中无一所念,浑然如一片无极景象。
动作三:接上势,两手缓缓上升与肩平,手心向下,松肩沉肘:随两手上升,身体慢慢下降,屈膝松胯,两脚踏实,二目平视。
动作四,接上势,身体继续下沉,屈膝松胯,两手随身体下按至腹前,手心向下,二目平视。
要求:当两手上升、身体下降时,胸、背、肋、腹各部肌肉均要松弛下降,促使心气下降,切忌肩上耸,横气填胸。
此动吸气。
要求:两手下按时,要立身中正,切忌弯腰突臀,裆部要松、虚、活。
下蹲时,如坐凳子一样。
此动呼气。
第二式:金刚捣碓动作一接上势,身体微向左转,重心右移,两手左逆缠右顺缠,走弧线向左前方掤出,左手掤至左膝上方与眼平,手心朝外,右手掤至胸前中线,手心朝上,目视左前方动作二:接上势,身体右转90度,重心由右移到左腿,右脚尖外摆,两手左顺右逆缠向右后,目视左前方。
此动呼气。
动作三:接上势,重心移至右腿,左腿提起,里合扣裆,屈膝松胯,身体下沉且微向右转,两手掤,目视左前方。
要求:上掤转体时,要结合裆腰劲,松胯塌腰,劲贯手掌。
此动吸气。
要求:左腿上提,身体下沉,上下相合。
切忌弯腰突臀。
此动吸气。
动作四:接上势,左脚跟内侧着地,向左前方铲地滑出,脚尖上翘里合,重心在右腿;两手继续向右后上方加掤劲,目视左前方。
动作五:接上势,重心由右腿移到左腿,左脚尖外摆踏平。
身体随重心移动,向左转45度,两手左逆右顺缠,走下弧向前掤,左手掤至胸前,手心朝下;右手下沉至右膝内上动作六:接上势,左手向前撩掌,向上再向内环绕合于胸前右小臂内侧;右手领右脚弧线向前上托掌于右胸前与左手相合,左手心朝下。
18陈氏太极拳有哪些动作分解教学
![18陈氏太极拳有哪些动作分解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6e20c8b86bd97f192279e9c8.png)
18陈氏太极拳有哪些动作分解教学第一式太极起势第二式金刚捣碓第三式懒扎衣第四式六封四闭第五式单鞭第六式白鹤亮翅第七式斜形第八式搂膝第九式拗步第十式掩手肱拳第十一式高探马第十二式左蹬一跟第十三式玉女穿梭第十四式云手第十五式转身双摆莲第十六式当头炮第十七式金刚捣捶第十八式收势1.缠丝劲明显,要求处处留心源动腰脊,用意贯劲于四梢(即两手和两足尖),动作呈弧形螺旋,缠绕圆转并要做到“一动内外俱动”;2.刚柔相济,柔中寓刚,亦即能打出一种似刚非刚,似柔非柔、沉重而又灵活的内劲4.快慢相间,亦即在动作转换处要快,一般行拳时要慢;5.拳路架子可分高中低3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讲解:第一式:太极起势动作二:接上势,屈膝松胯,放松下沉,提左脚向左横开一步,比两肩略宽,脚尖微外摆,脚趾、脚掌外缘、脚后跟皆要抓地,涌泉穴要虚,含胸塌腰,松肩沉肘,立身中正,头自然正直,虚领顶劲,二目平视。
要求:横开步时,重心先移到右腿,提左脚开步,脚尖先着地,慢慢踏平。
周身放松,气沉丹田,降于涌泉,屈膝松胯,下沉时呼气。
此时脑空心静,思想高度集中,心中无一所念,浑然如一片无极景象。
动作三:接上势,两手缓缓上升与肩平,手心向下,松肩沉肘:随两手上升,身体慢慢下降,屈膝松胯,两脚踏实,二目平视。
要求:当两手上升、身体下降时,胸、背、肋、腹各部肌肉均要松弛下降,促使心气下降,切忌肩上耸,横气填胸。
此动吸气。
动作四,接上势,身体继续下沉,屈膝松胯,两手随身体下按至腹前,手心向下,二目平视。
要求:两手下按时,要立身中正,切忌弯腰突臀,裆部要松、虚、活。
下蹲时,如坐凳子一样。
此动呼气。
第二式:金刚捣碓动作一:接上势,身体微向左转,重心右移,两手左逆缠右顺缠,走弧线向左前方掤出,左手掤至左膝上方与眼平,手心朝外,右手掤至胸前中线,手心朝上,目视左前方。
要求:上掤转体时,要结合裆腰劲,松胯塌腰,劲贯手掌。
此动吸气。
动作二:接上势,身体右转90度,重心由右移到左腿,右脚尖外摆,两手左顺右逆缠向右后,目视左前方。
陈式太极拳(养生功)精要十八式及拳理_动作讲解
![陈式太极拳(养生功)精要十八式及拳理_动作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064c631ff18583d04964598c.png)
陈式太极拳(养生功)精要十八式分解动作讲解第一式:太极起势两脚立正站立,两臂自然下坠,头要自然正,二目平视,牙齿嘴唇微合,舌尖抵住上颚,呼吸要自然,首先要做到意念集中,思想清静,抛弃一切杂念,然后,屈膝松胯,提左腿向左开半步,然后移重心,放松下沉,然后两手徐徐上升与肩平。
在上升的同时,注意不要挑肩架肘,然后,再随着身体下降两手下按于小腹前,这叫太极起势。
要求:横开步时,重心先移到右腿,提左脚开步,脚尖先着地,慢慢踏平。
周身放松,气沉丹田,降于涌泉,屈膝松胯,下沉时呼气。
此时脑空心静,思想高度集中,心中无一所念,浑然如一片无极景象。
当两手上升、身体下降时,胸、背、肋、腹各部肌肉均要松弛下降,促使心气下降,切忌肩上耸,横气填胸。
第二式:金刚捣碓身体向左转重心向右移,两手左逆右顺缠向左上方掤,现在重心偏于右腿.动作二,两手坐腕翻掌向外加掤劲,左手变顺缠右手变逆缠,然后身体向右转重心向左移,右脚尖外摆两手变捋劲,向右后上方捋.动作三,重心移到右腿,提左腿向左前方开步,脚尖上翘,脚跟铲地滑出. 左腿铲出时,双手有后撑之意,无后撑之形。
动作四,身体下沉,走下弧线,向前移重心,两手向前掤划弧,左手掤于胸前,右手掤在右膝上方,然后左手向前带,然后再与右手相合,右手领着右腿上步,右脚虚脚点地,然后右手变拳,下沉,落于左掌心,再提右腿,震脚落地,用右腿的弹力来震脚。
金刚捣碓在震脚的时候,重心在左脚,右脚是技击用脚,捣碓后要能抬得起,不可将重心完全右移。
捣碓时不要长身,重心在同一水平面上。
第三式:懒扎衣身向左转,右手由拳变掌,向上穿掌外翻,左手逆缠下按至左胯侧,目视左前方动作二,两手在胸前划弧转圆两手交叉于胸前,然后提右腿向右开一大步,脚跟内侧着地,脚尖上翘里合,目视身体右方然后重心由左腿移向右腿,然后身体向右转,把右手拉开,左手叉腰,屈膝松胯周身放松,这个步叫右弓步要松肩沉肘,立身中正,开裆要圆,虚腿脚尖要内扣,膝盖要微屈成弧形。
陈氏太极18式-黄菊芬
![陈氏太极18式-黄菊芬](https://img.taocdn.com/s3/m/a44a0a9aa0116c175f0e48a2.png)
陈式太极拳养生十八式黄菊芬太极起势1懒扎衣2六封四闭3单鞭4金刚捣锥5白鹤亮翅6斜行拗步7掩手肱捶8反云手9高探马黄菊芬:陈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国家级体育指导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武术裁判、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武术段位制“七段”;曾多次受邀参加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其弟子遍及海内外,是我国建国五十年来首批由北京市体育局批准命名的“体育健身明星”。
先后多次被CCTV-5、CCTV-7等权威媒体报道。
10连珠炮 11倒骑驴 12白蛇吐信 3海底翻花 14掩手肱捶 15中盘 16双摆莲 17金刚捣锥 18收势预备式歌诀:顶天立地人中央,浑然一片无极象。
灵机一动太极意,气运四正四隅方。
一、金刚捣碓歌诀:1、金刚捣碓敛精神,太极浑然聚我身,变化无方丹田气,四面八方寓屈伸;浑身合下千斤力,练就金刚备吾身;左实右虚下合劲,一脚惊雷掉真魂。
2、金刚立正备吾身,四面八方何惧畏,若由前来左右捋,回折肘靠奇更奇;后面左右背折靠,上拳下膝要真魂。
二、揽插衣歌诀:世人不识揽插衣,左屈右伸藏玄机;伸中寓屈何人晓,屈中有伸识者稀。
中气上升于百会,四肢合扣气归心(指丹田);裆开贵圆如剑阁,下体两足定根基。
三、六封四闭歌诀:封与闭,一个意,左四右六全封闭;肘沉腰蹋合一体,四面八方何所惧。
四、单鞭歌诀:单鞭一势最为雄,一字长蛇画西东,击首尾动精神贯,击尾首动脉络通;中间一击首尾动,上下四旁扣如弓,若问此势妙何处,去寻脊背骨节中。
五、金刚捣碓歌诀:前已立过金刚势,今复重行得毋同,彼则脸面端向北,此则后背转向东;上接单鞭非无敌,下开白鹅格外雄,能会此身转移法,神机变化在其中。
六、白鹅亮翅歌诀:元气何从识太和,两手犹如弄丝罗;左右缧旋神机足,亮翅由来见白鹅。
七、斜行歌诀:斜行又叫中单鞭,支撑四方于八面。
前后左右无缝锁,搂膝拗步又规圆。
八、搂膝歌诀:双手合膝向上朋,岂知机关在腰中,腰劲运于两肘肋,谁敢双手插肋中。
九、拗步歌诀:1、手如车轮向前尚,步如猫行去插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作五:
接上势,身体左转,重心左移,左手逆缠,随身体左转走下弧至左膝下;右手顺缠向后环绕变逆缠合于右耳下,目视左前方
动作六:
接上势,身体继续左转,重心在左,左手五指合拢变勾手,弧线上提至肩平,右手立掌合于胸前,目视前方
要求:转体与移重心要协调一致。
要求:横开步时,重心先移到右腿,提左脚开步,脚尖先着地,慢慢踏平。周身放松,气沉丹田,降于涌泉,屈膝松胯,下沉时呼气。此时脑空心静,思想高度集中,心中无一所念,浑然如一片无极景象。
动作三:接上势,两手缓缓上升与肩平,手心向下,松肩沉肘:随两手上升,身体慢慢下降,屈膝松胯,两脚踏实,二目平视。
动作四,接上势,身体继续下沉,屈膝松胯,两手随身体下按至腹前,手心向下,二目平视。
要求:左手上提,手腕放松领劲。
动作七:
接上势,身体右转,右手逆缠划弧向右拉开,松肩沉肘,含胸塌腰,松胯屈膝,目视前方
要求:此势两手两足位四隅角,要立身中正,舒展大方,开裆贵圆,虚领顶劲,上下四旁,八面支撑,谓之“中定身法”。此动呼气。
第八式:搂膝
动作一:
接上势,身体下沉,松胯屈膝下蹲;两手先逆后顺略上领,再变顺缠下合于左膝上方,重心在左腿,目视前下方
动作二:接上势,两手由双逆缠变双顺缠划弧交叉于胸前,左手合于右臂内,手心朝外,右手心朝上;重心移至左腿,提右腿向横开一大步,脚跟内侧着地,脚尖上翘里合,目视身体右方
要求:右拳变掌上掤时,先塌腰旋转,以身催手,弧线上掤,与左手下按配合,形成开劲。此动吸气。
要求:手合脚开同时进行并协同一致,手到脚到,开步要轻灵自然。此动呼气。
动作五:
接上势,身体微右转,重心左移,成左弓步,左手穿掌上掤逆缠外翻至右胸前,目视前方,瞟视左手
动作六:
接上势,身体微左转,左手逆缠外开至左膝上变顺缠放松下沉,目随左手送至体侧后,再转视正前方
要求:立身中正,掤劲不丢。此动为开,呼气。
要求:移重心时,裆走外下弧线,旋转移动,左膝不能超出左脚尖;左手外翻时,不能挑肩架肘。此动吸气。
动作三:接上势,身体左转,重心右移,右手顺缠上掤,目视右前方
动作四:接上势,身体向右转,右手逆缠外开至右膝上方,松肩沉肘,略变顺缠,指尖高与眼平;左手顺缠经腹前至身体左侧,变逆缠叉腰,四指在前,拇指在后。重心在右腿,眼随右手转视前方
要求:移重心时,裆走后圆弧,左肘掤劲不丢,右腋不能夹死,有圆虚之感。此动吸气。
第五式:单鞭
动作一:
接上势,身体微右转,两手双顺缠,左前右后旋转,手心朝上。重心在右,左腿以脚尖为轴,膝随身转里合,目视两手
动作二:
接上势,身体左转,重心在右,左腿以前脚掌着地,膝随身转外摆;右手逆缠,五指合拢,走弧线,腕向上提与肩平,左手心朝上,随身转下沉于腹前,左肘掤劲不丢,目视右手
动作三:
接上势,身体右转,重心全移于右腿,左腿屈膝提起,左膝内扣;右手腕领劲,左手不动,松肩沉肘,上下相合,目视左前方
动作三:
接上势,右腿蹬地里合,身体迅速左转,松左胯,右拳逆缠螺旋前冲,左肘向后发劲,目视右拳前方
要求:两手分时,以身带手,沉稳圆活,此动接上势,继续吸气。
要求:握拳合劲时身体中正下沉,松垮屈膝,劲合于右腿,蓄劲待发。此动吸气。
要求:发劲时,拧腰转裆,将右拳突然冲出,前拳后肘,对称发力,完整一气。
第十一式:高探马
要求:上步如猫行,轻灵自然。
要求:移重心上步时,身体不能上提,两手交叉,掤劲撑圆,立身中正。此动接上势,先吸气后呼气。
第十式:掩手肱拳
动作一:
接上势,身体略右转,重心左移,两手逆缠自下向左右分开,目视前方
动作二:
接上势,重心右移,身体略右转,右手顺缠上翻变拳合于右腰间,拳心向上;左手由逆缠变顺缠,立掌合于胸前正中线,目视前方
动作三:
接上势,身体右转,重心右移,两手同时逆缠外开,左手下按至左膝上方与胯平,手心朝下;右手上掤,手心朝外,两臂成半圆弧形。左脚上步收至右脚左前方,脚尖点地,目视前方
第七式:斜形
动作一:
接上势,脚步不动,身体左转,左手逆缠后摆;右手顺缠,松肩沉肘,向左前划弧摆动,目视左前方
动作二:
接上势,身体右转,右脚尖右摆,左脚跟着地,左膝里合,左手随转身由左后向右上划弧,合于鼻前中线,立掌,掌心朝右;右手逆缠划弧下按于右腿外侧,手心朝下,目视左前方
要求:步法稳重,上步轻灵自然。此动先呼气后吸气。
动作四:
接上势,右脚向前上步,脚跟着地,脚尖上翘,重心在左腿,身体微左转,左手下沉,右手前推,目视前方
动作五:
接上势,右脚尖外摆,重心移至右腿,提左脚向左前方上一步;身体随上步自左向右转体90度;右手逆缠下沉,左手顺缠上翻划弧经左耳变逆缠,与右手交叉合于胸前,重心偏右腿,目视前方。
要求:两手与身体间距8-10厘米,有圆掤之感;随落拳腰劲下沉。此动呼气。
要求:提腿时,身体下沉,有上下相合之意;提拳时要松肩沉肘,促使内气下降,支撑要稳。此动吸气。
要求:右拳、右脚同时下沉,震脚发劲,屈膝松胯,气沉丹田。此动呼气。
第三式:懒扎衣
动作一:身体微左转,重心右移。右拳变掌,逆缠上掤于头右侧,左手逆缠下按至左胯侧,目视左前方
要求:两手旋转时要圆活,不能有抽扯之形。此动吸气。
要求:右手变勾手上提时,随身体旋转,塌腰、松肩、沉肘,以腰为轴,节节贯穿。此动为开,呼气。
要求;右腿支撑重心,上下相合,切忌弯腰突臀。此动为合,吸气。
动作四:
接上势,右腿支撑重心,左脚跟内侧着地,向左铲地滑出,脚尖上翘里合,右手腕领劲,左手下沉合劲,目视左前方
要求:上步时,要屈膝松胯,轻灵自然,稳重,两手与身体有上下相合之意。此动吸气。
动作七:接上势,左手顺缠外翻下沉于腹前,手心朝上,右手握拳下沉落于左掌心内,拳心朝上,目视前方。
动作八:接上势,右拳逆缠向上提起,与右肩平,左腿屈膝松胯,提起右腿旋于裆内,脚尖自然下垂,目视前方。(图12)
动作九:接上势,右脚震脚落地,脚掌踏平,两脚间距约与肩同宽;右拳顺缠下落于左掌心,两臂撑圆,目视前方。
动作一:接上势,重心不变,身体右转,两拳变掌,左手逆缠前掤,右手逆缠下分,目视前方
动作二:接上势,身体左转,重心右移,右脚尖内扣;右手顺缠外翻至身体右侧与肩平,再变逆缠合于右肩前,左手顺缠里合。目随右手旋转,再视左前方
动作三:
接上势,身体左转,重心在右腿,左脚向左后划弧,收于右脚内侧,脚尖点地;同时右臂松肩沉肘,顺缠向右侧推出;左手顺缠收至腹前与脐平,手心向上,目视右前方
第一式:太极起势
动作一:两脚并立,成立正姿势。两臂下垂于身体两侧,手心向内,头自然正,唇齿微合,舌间轻抵上颚,二目平视。
动作二:接上势,屈膝松胯,放松下沉,提左脚向左横开一步,比两肩略宽,脚尖微外摆,脚趾、脚
掌外缘、脚后跟皆要抓地,涌泉穴要虚,含胸塌腰,松肩沉肘,立身中正,头自然正直,虚领顶劲,二目平视。
动作六:接上势,左手向前撩掌,向上再向内环绕合于胸前右小臂内侧;右手领右脚弧线向前上托掌于右胸前与左手相合,左手心朝下。右脚经左脚内侧向前上步,脚尖点地,重心在左腿,目视前方。
要求:向前开步时,身法要端正,左脚向左前开步,两手向右上掤,形成对称。此动吸气。
要求:转身,移重心,手前掤要协调一致。塌腰旋裆,裆走下弧向前。左臂保持半圆,掤劲不丢;右臂切勿夹肘,与身体要有一定距离。左膝与左脚跟上下对照,右腿屈膝松胯,保持裆劲圆活。次动先吸气后呼气。
要求:当两手上升、身体下降时,胸、背、肋、腹各部肌肉均要松弛下降,促使心气下降,切忌肩上耸,横气填胸。此动吸气。
要求:两手下按时,要立身中正,切忌弯腰突臀,裆部要松、虚、活。下蹲时,如坐凳子一样。此动呼气。
第二式:金刚捣碓
动作一接上势,身体微向左转,重心右移,两手左逆缠右顺缠,走弧线向左前方掤出,左手掤至左膝上方与眼平,手心朝外,右手掤至胸前中线,手心朝上,目视左前方
动作二:
接上势,两手握拳,顺缠里合于腹前,拳心向里;同时,左腿屈膝提起,脚尖放松,悬于裆内,目视左前方
动作三:
接上势,右腿支撑重心,身体略右倾,左脚用腰裆弹力向左侧平蹬与腰平。两拳分别向左右冲击,力贯拳面
要求:身体下沉,提腿,屈膝松胯,上下相合,两肘外掤,蓄而待发。此动吸气。
要求:开右手时,以腰催肩,劲到松肩,以肩催肘,劲到沉肘,略坐腕,劲贯于指尖。松胯塌腰,开裆贵圆,右实左虚,右膝与脚跟上下对照,不能前倾、后倒、外撇;左腿挺而不直,膝微屈,脚尖内扣。立身中正,舒展大方。此势继续吸
第四式:六封四闭
动作一:接上势,身体右转,重心略右移,左手从腰间走上弧与右手相合;右手略前引下沉,目视右手中指端
动作二:
接上势,身体微左转,右腿向前上步,脚跟着地,脚尖上翘,重心在右腿;同时两手左逆右顺缠,向上向前掤,目视前方
动作三:
接上势,身体左转,重心移至左腿,左手逆缠下按,右手逆缠向前推出;右腿屈膝提起,目视前方
要求:下扌履时掤劲不丢,提腿上下相合,右腿要稳。此动呼气。
要求:向前迈步要自然,两手划弧上掤下扌履,要与身法自然结合。两手上翻时吸气,下沉时呼气。
要求:扌履时,两手不能偏后,右臂掤劲不能丢,此动吸气。
要求:在由扌履变按时,两手下扌履上合,均由裆腰左移右旋,松肩沉肘,旋腕转膀,使劲不丢不顶,圆转自如,转折顺遂。此动继续吸气。
动作五:接上势,重心不变,身体微右转下沉,两手合力走弧线向右前下方按,左脚收于右脚内侧20厘米处,脚尖点地,目视右前下方
要求:双手下按时,要松胯塌腰,松肩沉肘,两手合力随身体下沉要协调一致。此动呼气。
动作四:接上势,左脚跟内侧着地,向左前方铲地滑出,脚尖上翘里合,重心在右腿;两手继续向右后上方加掤劲,目视左前方。
动作五:接上势,重心由右腿移到左腿,左脚尖外摆踏平。身体随重心移动,向左转45度,两手左逆右顺缠,走下弧向前掤,左手掤至胸前,手心朝下;右手下沉至右膝内上方,手心朝外,指尖朝后,目右手在后,立掌于胸前中线,随手上领,重心移至右腿;左脚收回至右脚左前方,脚尖点地,屈膝松胯,目视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