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节拍与节奏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 精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节拍与节奏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
周逸彬
中西乐理-李金叶老师班节拍和节奏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中有着重大意义。节拍和节
奏在音乐中是不可分割的,他们的存在和特点决定了音乐的风格和灵魂。
音的不同长短形成了节奏,节奏是音乐的动力,它推动了音乐的前进,给音乐以律动,这种律动体现着音乐的性格(摘自《乐理基础及其应用》)。
诚然,音乐如同千军万马,是节奏把它们有序的结合在一起,如果没有节奏,音乐就会杂乱无章。节奏的存在让音乐拥有生命,拥有自己的“特性”,比如现代摇滚乐,R&B,以及各种传统音乐,都是以它们独特的节奏特性而成为音乐海洋中独特的那一部分。节奏可以说是音乐的灵魂,没有节奏的音乐只是一堆音符的集合,只有通过节奏的“统领”,音符才真正组成了音乐。
节拍是通过有重音及无重音的相同时间片段,按一定的次序循环重复,用强弱关系来组织音乐的。有了节拍,音乐更加的有序而稳健,拥有了所谓的“节奏感”。并且节拍能通过强弱的变化,与听者产生共鸣,从而形成音乐的不同风格,令人铭记。不同的节拍会对音乐产生不同的作用,赋予音乐不同的特殊活力。轻快的节拍和舒缓的节拍营造出的音乐是完全不同的,从某方面来说,节拍定下了音乐的基调。
节奏和节拍是音乐中相辅相成的两部分。想来十分奇妙,节奏的变幻无穷象征了音乐的自由不羁,但其实音乐又被“约束”在节拍中,看似矛盾的二者却和谐地共存于音乐之中,看来,这正是音乐的奇妙魅力所在了。
中国乐理与西洋乐理的比较
黄国俊
中西乐理-李金叶老师班
人们自古就用音乐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中国和西方欧洲的国家历史都相当悠久,文化也随着一代一代的流传下来,经过了许多改进的过程。不过两者分离于东西两地,自然各不相同。从最明显的区别开始,我们可以看见或听见两者用的乐器截然不同,中国乐理中常常使用的乐器有:琵琶,古筝,二胡等等;而西方常用的乐器有钢琴,小提琴等等。虽然乐器发出声音的原理类似,但是音色和使用方法截然不同。
乐器上的区别十分容易指出。但我们还可以在谱上面看出许多相同之处,如西欧谱上的“do, re, mi, fa, sol, la, si”在中国公尺谱上有类似的“上、尺、工、凡、六、五、乙”;西欧乐理中有4/4、2/4拍,中国音乐有一板三眼、一板一眼;后来中国乐理采用了西方引进的简谱,用的是阿拉伯数字“1,2,3,4,5,6,7”来代表“do, re, mi, fa, sol, la, si”。简谱的好处是写起来很方便,只需写数字,比公尺谱上的字笔画少很多;读起来也是很方便的,不需要数音符在第几线或第几间。
虽然中国乐理和西方乐理的发展史不相同,每个都经过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但如今很多音乐都采用了两种的特色,结合了两者的优势,这样一来就可以写出更好的音乐。所以只要我们也能够掌握这些的话,一样也能够写出很好的歌的。
对中国乐理的认识
张茜(安泰)
中西乐理-李金叶老师班
中国乐理是指我国传统音乐的基本理论。众所周知,乐音有四种基本的物理性质:音高、时值、强弱和音色,而前两种又是其中较为重要的。
有关音高的概念有三:“声”“音”“律”。“律”是衡量乐音的绝对音高标准。关于“声”和“音”,郑玄在《史记·乐书·集解》中说:“宫商角徵羽,杂比曰音,单出曰声”。“声”在中国传统的工尺谱中是用工尺字来代表的。“音”是集体概念,声是个体概念,即单个的音级。“五声音阶”“七声音阶”,就是这种遗制。
再说说时值吧,中国乐理中衡量节奏的时值单位是“拍”。“拍节”就是“板眼”。板眼在中国传统音乐中作为衡量乐音长度的量器而存在。在有板有眼的各种板式中,板、眼所代表的“拍”“节”基本上是等值的、相对不变的一种尺度,而由长短不同的乐音、噪音及休止结合形成的节奏作为“被量之物”是非等值的、极为活跃和多变的。
均、宫、调是中国乐理中有关宫调理论的三个概念。选定一个律高,以它为始发律位,按五度链关系连续派生7律,再将此7律按音级由低到高排列起来,便可成为一均。根据三种七声音阶的不同音程构成关系,把每一个由“宫”所率的音阶放入相应的律位上,正好构成一套完整的系统。由一个固定音列所率三种七声音阶的系统,称作“同均三宫”。每一均的始发律,称为“均主”。三种七声音阶的三个宫声代表了一均中的三个不同音高的“宫”的位置。其中每个七声音阶就叫一“宫”,而音阶中的宫声则称为“音主”。在每一个音阶中的宫商角徵羽五声上都可以构成一个“调”,每调为主的声称为“调头”。“音主”作为一宫之首统领着许多不同的“调头”及由它们为核心组织起来的五个调。因此,同宫各调就属于一个“宫调”,“宫”指示各调所在的音高,“宫”位既定,所有调中的各声也都随之而定。“宫调”即是以宫为首领的许多调的统称。“调头”作为一调之首,是该调的核心,常起“起调毕曲”之作用。
中国乐理中有许多概括宫调转换的术语,最早见于典籍的是“旋宫”和“转调”。“旋宫”就是音主的改变,“转调”系指“调头”的改变。有人以为“旋宫”必和“转调”联系。其实,“旋宫”和“转调”在中国乐理中是两个概念。如果在“旋宫”的同时“调头”也改变了,是“旋宫”又“转调”。如果只是“旋宫”而作为“调头”的那一声并没有改变,是只“旋宫”而不“转调”。
由于中国乐理充满了辩证精神,“声可无定高”“拍可无定值”,不定中有定,定中又有不定;强弱拍可以易位,强中有弱,弱中有强;曲调可自由地“旋宫”“转调”,“正声”变“偏音”,“偏音”变“正声”,中国传统音乐就形成了一个活的、开放性的表叙系统。就连中国音乐的乐谱也只是一个“框格”,必须“死谱活奏”“死音活唱”才行。虽然定谱不定音,定板不定“腔”,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中国传统音乐是“无处不活”的。
浅谈节拍与节奏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
张靖
中西乐理-李金叶老师班
节奏包括节拍和速度两个概念,前者是指音乐规律性的强弱交替的运动,即拍点的组合,后者是指这种律动的速率。
节拍是按拍号要求相隔一定时间反复出现重音的模式,或者说,它是固定的强弱音循环重复的序列。每一种节拍都由时值固定的单位构成,这种节拍单位叫做拍子。拍子的时值可以是四分音符、二分音符,也可以是八分音符。节拍通常用分数来标记,分子表示每小节中单位拍的数目,分母表示单位拍的音符时值,例如2/4,它的含义是"每小节有两拍,每拍是四分音符",或简单地说"每小节有两个四分音符"。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拍子:偶数类,有2/2(每小节有两个二分音符)、2/4、4/4、4/8(每小节有四个八分音符)等,这些偶数节拍是对称的,带有行进的特点;奇数类,有3/2(每小节有三个二分音符)、3/4、3/8、6/4、6/8、9/8等;它们听上去带有旋转性,因此常常和舞曲有关。在乐谱上标记节拍的方法,除了上面这些2/4、3/4以外,还有小节线,这短短的垂直线,将音符隔成一个个有规律的强弱交替的单位,看起来很直观。通常小节线后面的第一拍是强拍,如2/4,这是进行曲常见的节奏,它是一强一弱的交替,而3/4,如圆舞曲,则是一强两弱的交替。假如拍数超过三个,则会出现两个不一样的强拍,如4/4,是强-弱,次强-弱;6/8,是强-弱-弱;次强-弱-弱。实际上这只是一种节奏概念,音乐还可以不是这样的,除去民间音乐中自由的形态不算,许多作曲家为了给人以新鲜感,偏偏要打破节奏中的规律性,在该出强拍的地方闪过去不出现,而在弱拍位置却重重地来一下子,让听者出乎意料。
速度是指节拍的速率。它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慢、快和适中。速度是音乐节奏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样是三拍子,用快速,会给人以活泼明快的感觉,而用慢速,就会获得优雅、闲适的效果。通常快的节奏是比较令人兴奋的,它和我们激烈运动时的心跳、呼吸相对应,而慢的节奏则使人心态平和,情绪稳定。一股地说,表现激动、兴奋、欢乐、活泼的情绪,是与快速度相配合的;表现阳光明媚、春色满园的大自然风光时则往往和适中的速度相配合,而宏大的颂歌、沉痛的挽歌、深深的回忆等则多与慢速度相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