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5藤野先生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5-课件
的 列论文。
经 ❖1908年从章太炎学《说文解字》,加入光复
历
会。 ❖1909年8月,从日本回国。
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分钟)
1、掌握文中生字词。 2、理清文章的思路。
(6分钟)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划出不懂 的生字词,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 号。
自学检测一(6分钟)
根据拼音写汉字。
(仿写方法指导:“三仿” 修辞手法,句 式,内容)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1分钟)
1、理解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学以致用 体会伟人选择人生道路对我们的启示。 2、体会本文语言富有感情色彩的特点, 理解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 3、学以致用探究交流:从本文看中日关 系。
8分钟
P12课后习题三:作者为什么要离开 东京到仙台学医,后来又告别藤野离 开仙台弃医从文?作者选择人生道路 的原则是什么?对你有怎样的启示?
选用下列的三个词语造句,至少用 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有关人物描 写的语段。
• 绯红 标致 落第 不逊 油光可鉴 抑扬顿挫 深恶痛疾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分钟) 1、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学习选择典型
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体会本文语言富有感情色彩的特点。
自学指导一:分析人物形象(8分钟)
思考:本文写了我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哪几 件事? 然后,以“藤野先生是一个______的人” 的形式组织语句,结合文中所说的典型事例, 说说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人。
答:以极其厌恶的情绪和辛辣讽刺的笔触, 描写了清国留学生污浊庸俗的生活。流露 出作者矛盾、失望、痛苦、厌恶的复杂情 绪,反衬出一个爱国志士忧国忧民的悲愤。
练(1)“实在标致极了”改为 “实在丑极了”可以吗?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5 藤野先生课件 新人教版
②作者是抱着什么目的去日本的?为什么又要离 开东京去了仙台?哪些地方表现了作者的爱国主 义思想感情? 1902年3月,22岁的鲁迅为救国救民的真理, 到日本留学。他想用医学“救活像我父亲似的被 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医”。 东京所见所闻:厌恶清国留学生的丑态,他 们不学无术、思想腐朽,作者不屑于之为伍,所 以离开了东京。 去仙台的途中:在日暮里触发忧国之情,水 户是反清志士客死之地。 因为“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而弃 医从文。离开仙台后,继续怀念先生并写文章。
语言品析
①“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与后文哪几句话相呼 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与“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 呢?”“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相呼应。作者以极其厌恶的情绪和辛辣 讽刺的笔触,描写了东京清国留学生恶浊 庸俗的生活。远大的抱负和灰色的环境形 成了尖锐的矛盾,失望、痛苦、厌恶的
复杂心绪包容在此句话中,反衬出一 个爱国志士忧国忧民的悲愤。
闻及感受。
第二部分(4~35):“我”在仙台与 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和离别,赞扬 了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 第三部分(36~38):“我”离开仙 台后怀念藤野先生的感情,以及先 生的崇高精神对“我”的激励。
合作探究
分析藤野先生形象
①作者初到仙台时,目睹耳闻的藤野先生是 一个怎样的人? 目睹印象
治学严谨 生活简朴的学者形象
②“实在标致极了”改为“实在丑极了”可以吗? “标致”是反语,用 来表示讽刺。“实在”表 示“的确”的意思,用
“实在”加强“标 致”,增强了这一反 语的讽刺力量,更强 烈地表达了作者对清 国留学生的鄙夷和反 感。而改动后则语意直
露,缺乏讽刺意味。
②初到仙台的“我”受到优待。究其缘由是“物 以希为贵”,那么句中的“大概”可以用“因为” 替代吗? “大概”表示有此事,但不完全肯定,与句末 语气词“罢”合用,加强了不肯定的语气。作者 用诙谐的口气猜测他在仙台受“优待”的原因, 包含了自谦、自喜、感激之情。“物以希为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第5课《藤野先生》教学课件 (共33张PPT)
鲁迅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年)是我国伟大的
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 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作品有小说 集《彷徨》《呐喊》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
写作 背景
写作背景
《藤野先生》是继《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风筝》《社戏》之后的 又一篇鲁迅先生的经典著作,是《朝花夕拾》里颇受鲁迅先生本人青睐的一篇散文。该文回忆 了鲁迅先生早年留学日本期间,藤野先生不受狭隘民族主义的影响,真诚而严谨地教育和指导 鲁迅先生学医的几件事。怀着感激的心情,鲁迅先生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 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同时也如实记录了自己从“学医救国”到“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表 达了自己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两个伟大的人和一篇深沉而不乏人情味的文字,是本文的魅力 所在。本文承记叙文之形式又兼具鲁迅先生的沉郁隽永的文字风格,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融入 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还要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注意品味含义 丰富的语句。希望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走近鲁迅,了解藤野先生,感受两个来自不同 国籍,有着不同身份与别样追求却同样让人仰视和崇敬的伟大人物。
⑤那是三年前的事。当他把头条鱼扔进身侧土筐里,转瞬,鱼就被一只老狼叼走了。那老狼一瘸一瘸的, 跑起路来歪歪扭扭,海子爷很快就追上了。他惊诧了:这老雪狼竟是他多年前的“冤家对头”——当年被人们 围剿后逃脱的那只母狼。海子爷还清晰地记得,它和一只公狼被大伙围剿到天海子边,公狼为保护它而掉进天 海子的那一刹那,它惨烈的嚎叫。想到这,海子爷盯视片刻,挥挥手说,你走吧!老雪狼低垂的雪色长尾冲海 子爷摇了摇,咬着鱼蹒跚而去。海子爷一直目送着它回到天海子边沙崖下的那个洞穴,他终于相信了母狼一直 守着天海子的传说。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课文及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课文及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致辞讲话、条据书信、合同范本、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peeches, policy letters, contract templat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课文及知识点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课文及知识点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在厦门大学时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第5课《藤野先生》课件(共25张PPT)
Just for today I will tryto live through this day only and not tackle my whole life problem at once. Just for today I
添改讲义
→工作认真负责、 一丝不苟
关心解剖实习
→正直无私、 热情诚恳
【爱国主义感情】
日暮里、水户
受到仙台医专的职员的优 待; →到仙台后“我”受到了 怎样的优待?
不但学校不收费 ,几个职员还为“我”的 食宿操心。说明 日本人民的善良心地和友 好情谊。也有自嘲,饱含 了弱国国民的辛酸和隐痛 ,也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民 族自尊心。
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 →为藤野先生作反面 衬托。
第1—3段:在东京所见所感, 交代去仙台的原因。
第4-35段:在仙台 与藤野先生相识、
相处和离别。
第36-38段:离开仙台后 怀念藤野先生的感情和 行动。
鲁迅在仙台学 医时的学校
鲁迅上过课的 阶梯教室
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描写方法
示例: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
外貌描写 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
纠正解剖图
→严格要求、循循 善诱、尊重科学
了解裹脚
→认真求实
藤野先生修改过的 讲义
藤野先生修改过的 讲义
你从作者对藤野先生的刻画中,学到了哪些好的写作方法?
学会选择 典型事例 突出人物 品质的写 法;
叙事应 该有详 略;
叙事时要 可以运用正面
注意刻画 描写与侧面烘 人物的神 态、语言;托相结合的写
看电影事件。
→作者与藤野先生告别的直 接原因。
主题思想
课文以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以爱国主义思想为 暗线,赞扬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抒发了对他的真 挚怀念,同时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
八年级语文上册5藤野先生习题课件
语言建构·能力练
11.校长怎样惩罚犯错的男生?为什么要这样惩罚? 他用长满硬扎扎胡茬儿的下巴蹭男生的手背。这
样做既有所惩罚又不太重。
语言建构·能力练
12.文章用了多种描写方法写校长的“老”,试举两例简 要说明。 肖像(外貌)描写。“他的脸上有许多褶皱,一说话 就满脸开花”,用满脸皱纹直接描画校长的老态。 语言描写。“老了,老了,我背你们爹妈时,可不 是这副模样”,用他自己大不如前的感叹突出他的年老 力衰。 动作描写。“趔趄”“瘫坐”“爬”,背学生过河 的动作十分吃力、委曲,突出了校长的年老力衰。
综合实践·素养练
15.合肥市五十中学天鹅湖教育集团天鹅湖校区八年级举行“体 育分数我关注”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活动。
(1)分析下面表格数据,写出你的结论。
总分 30分 35分 40分 45分
年份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总分 50分 55分 60分
—
年份 202X年 202X年 202X年 —
新知积累·基础练
【点拨】A项“大约”和“左右”重复,应去掉其中一 个;B项否定不当,可删去“不要”;C项“估计”和 “一定”矛盾,应去掉其中一个。 【答案】D
新知积累·基础练
5.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之情,赞扬了他正直 热忱、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B.藤野先生向“我”询问、了解中国女人的裹脚的情况,说明 藤野先生对中国女人裹脚这件事非常感兴趣,称赞这种行 为。 C.本文以“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以“我”的爱国主 义思想感情为暗线,串起全篇。 D.看“电影”事件使作者深刻认识到国人的麻痹,促使作者放
• 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 为“君子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八年级语文上册 5 藤野先生课件 新人教版
学 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目 标
掌握文章中的生字词
学习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 的爱国情怀以及文章的双线结构
体会鲁迅语言的风格特点以及感 情色彩 学习选取典型事件,抓住主要特 征,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鲁迅(1881—1936) 生于浙江绍兴,原 名周树人,字豫才, 自第一篇小说《狂 人日记》开始用鲁 迅作笔名。 著名作品集有《野 草》、《朝花夕拾》 《呐喊》、《彷徨》 《华盖集》、《坟》 等。本文选自散文 集《朝花夕拾》。
对工作认真负责、对我无私关怀 治学严谨、尊重科学、要求严格 待人热情诚恳 对骨学的兴趣和求实精神
4.作者写自己在仙台受到的优待,是否偏离主 题?为什么?而后来又为什么离开仙台,弃医从 文?
这部分未偏离主题。作者在仙台受到优待,看似 是“物以稀为贵”,其实表现了日本呢普通民众的友 好和热情,衬托了藤野先生的品质,为下文热心的藤 野先生出场作铺垫。 匿名信事件——个人与祖国尊严受到侮辱! 看电影事件——思想受到极大震动,民族自尊心受到 严重挫伤!
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围着
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
“偏”字一方面写出作为弱国的 “中国人”特殊的悲惨境地,另一方 面则流露出作者对中国国民的的愚昧 的批评态度。“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 国人”,说明不觉醒的不单单是被杀 者,而是具有普遍性的,这是作者所 深为忧虑的。
课后复习
掌握本文中的生字词和成语的含义
“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
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不但 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 ,也都一一订正。”
“不安”的是“讲义”中有那么 多的脱漏和错误,让先生费神改正; “感激”的是先生对我如此热情关心, 符合人物内心的活动过程。“不 但……连……也都……”构成递进, 从程度和范围上做了强调,更充分的 表达了对先生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藤野先生》课件(共36张PPT)
字音词意
挟(xié) 顿挫(cuò) 匿名(nì) 教诲(huì) 杳无消息(yǎo)
绯红(fēi) 宛如(wǎn) 畸形(jī) 不逊(xùn) 诘责(jié) 凄然(qī) 油光可鉴(jiàn) 深恶痛疾 (wù)
字音词意
匿名:不具名或隐藏真名。
诘责:责问。
不逊:不客气,无礼貌;骄傲、蛮横。
问题探究
(2)“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 “何尝”与“不”连用,以反诘的语气来加强肯定,说
明“他们”无一例外地是这样的幸灾乐祸、麻木不仁,强烈 地表达了作者对反动派长期统治下的人们精神麻木的痛恨。
问题探究
(3)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虽然他的 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为中国与为学术,既是藤野爱护鲁迅的出发点,也是他 们师生之间产生友谊的基础。一位善良正直的日本学者能如 此同情和尊重一个“弱国”学生的抱负,并且持着同情的态 度,这就是非常值得敬仰的跨越国界的没有民族偏见的崇高 品质。
说思想腐朽的清国留学生“的确漂亮”。 这是反语,强有力地讽刺了这些顽固维护清王朝统治 的“遗少”,强烈表达了作者对他们极端憎恶的感情。
问题探究
2.请同学们再从文章的其它地方找出饱含作者强烈思想感情 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作者当时的感情。 (1)“中国是弱国……也无怪他们疑惑。”
用这样的反语来表达作者的自尊心所受到的挫伤,思 想上所受到的极大的震动,以及改变的志向,弃医学文的 决心。鲁迅的这种将个人的志愿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地 结合在一起的精神,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充分体现。
问题探究
(4)最后一句话中的“良心发现”“正人君子”分别是什么 意思?结合积累拓展比较修改稿与原文的区别,体会这句话 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 课件 5《藤野先生》课件(53张PPT)
2、作者对在仙台所受到的优待用来解释呢?你怎样 理解? 作者用“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来解释。 作者受到的优待,反映出日本人民善良友好。 而作者感到的不是真正的尊重和友好,而是“物以 希为贵”,作者以诙谐的口气猜测在仙台受“优待” 的原因,这里包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同时也 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鲁迅(1881—1936)生于浙江 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 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自第 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 作笔名。 著名作品集有《野草》《朝花夕 拾》《呐喊》《彷徨》《华盖集》 《坟》等。 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我们先前学过鲁迅先生的作品《从 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写作背景
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4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 本留学的生活片断。写作时间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 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鲁迅到日本求学,本想 以学医来救国救民,可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时,有一 次观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片中中国人看日本枪毙给俄 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的麻木神情给鲁迅以很大的刺激。从 此,他弃医学文,决心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从而唤 起国民的觉醒。鲁迅写此文时,正当“三•一八”惨案发 生之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 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来抨击“正人 君子”的迫害,抒发自己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歌颂没 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 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结构、 线索。 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特征和典型事例来表现 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3、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理解作者的民族自尊 心和爱国热情。 4、分析部分含义深刻的语句。
检查预习 绯红
yù gěng
语文八年级藤野先生原文
语文八年级藤野先生原文人教社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课文原文:6 藤野先生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
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
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
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
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
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
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
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一个客店里的,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多,后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
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
饭食也不坏。
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
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
于是搬到别一家,离监狱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
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
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
最初是骨学。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后面有几个人笑起来了。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第5课《藤野先生》课件(共27张PPT)
1902年,鲁迅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离别祖国, 到日本留学。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 鲁迅在 仙台学医期间,结识了藤野先生,并建立了深挚的情谊。
鲁迅与藤野先生分别20年后的1926年,正值中国第 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进入高潮时期,也是鲁迅世界观发生 伟大飞跃的时期。这年秋天,由于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 迫害,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藤野先生》 就是这时在厦门大学图书馆楼上写成的。
1. 认真负责 2. 严格要求 3. 热情诚恳 4. 求实问理
合作探究与思考
第二部分思考题:
问题五:之后发生的两件事情(匿名信事 件、看电影)给作者怎样的刺激?
深切体会到弱国子民的屈辱遭遇,使他深刻认识到国人 的麻木,进而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事愚弱 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 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呐喊》)
将个人的志向与祖国命运紧密结合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
合作探究与思考
思考题:
关于课文主旨的理解,争论颇为热烈,对于下面 的说法,你更倾向于哪一种? ①“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 ②主要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③课文写作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因此既写 了藤野先生,又写了自己的思想历程。 写藤野先生与写爱国是否冲突?二者有无交点?
本文是一篇写人记事的回忆性散文,生动形象记 叙了一位正直热诚、没有狭隘民族偏见的日本学者如 何对待自己的教学工作以及耐心、平等地对待一个异 国学生。并深刻写出了作者自己思想历程上的重要选 择,表达了作者对先生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学习目标回顾
1. 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回忆性散文的 基本特点。
形(结构)散而神(主题中心)不散
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的几件事情
1.“清国留学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藤野先生 》课件(53张ppt)
鲁迅对此深表痛恨,民族自尊心也受到严重挫 伤。
【杂谈】看客心态--中国人的劣根性
提到看客,我们必然会想到鲁迅先生笔下 众看客们。阿Q是我们最熟悉的鲁迅先生笔下的 人物,当阿Q被送到断头台时,断头旁边站着一 群跟蚂蚁似的张着嘴的看客。鲁迅先生笔下的另 一个人物单四嫂同样也遭到看客们的冷遇。当单 四嫂的儿子宝儿死的时候,巡警绑了白背心,来 到街上示众,围观之人围的是里三层外三层,几 堵人墙,密不透风。鲁迅先生在《药》里曾经这 样形容看客--“领颈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 被无形的手捏住了似的,向上提着”。
藤野教授的课程: 解剖学
藤野的外貌等显著特征:
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外貌) 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举止) 声调抑扬顿挫
穿衣服太模糊,有时忘 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 旧外套,寒颤颤的
学识渊博、生活简朴
2、记叙了与藤野先相处的哪几件事?表 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事情
思想品质
添改讲义—— 工作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 对学生严格要求
烂 熳:通常写作烂漫。绚丽多彩。
记 宛 如:好像。 一 流 言:流传的毫无根据的坏话。 记 驿 站:古代供传递政府文书途中换马,
休息,住宿的地方。 畸 形:不正常的形状。
瞥 见 :很快地看一下。
美其名曰: (把不美的事物)美化他 的名字叫。
杳: 远的不见踪影;无影无声。
根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将全文分成三 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
鲁迅
鲁迅(1881—1936)浙江 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 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 为豫才。
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无
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 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藤野先生》教学课件 (最新教育部编人教版)
“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这句 话的内涵。
⑴这句话:“优待”含有不但学校不收学费, 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的含义。
⑵优待肯定是作者戏谑的说其真实原因是一 般日本人民对中国留学生的友好情谊。
⑶写自己受优待的目的是表现日本人民对中 国人民的友好,为藤野先生的形象作陪衬。
⑷“优待”美中不足是“蚊子叮咬”和“芋 梗汤”难吃。可是因为优待是实在的就不能去否 定。可生活的缺憾是难免的,即使是受到优待的 时候。
大儒诚信教育资源
“油光可鉴”一词中“鉴”的本 义是什么?词性发生了什么变化?在 这里是什么意思?
鉴,本义是镜子,词性由名词转 化为动词在这里是光照或反射出去光 亮的意思。
大儒诚信教育资源
作者用怎样的笔法写在东京见到什 么?听到什么?流露了怎样的感情?
作者抓特征运用比喻、反语等修辞 写在东京看到了中国留学生“成群结队” 地赏樱花,听到了中国留学生吵闹“响 得震天”,“污浊”,“油光可鉴”, 表露了作者对东京的失望之情,为下文 离开东京“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埋下伏 笔。
藤野 先 鲁生
迅
大儒诚信教育资源
散文是同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 裁,通过对现实社会中某些片断的生活事件描述, 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并揭示社会意义。它要求 写真人真事,并在此基础上作适当的艺术加工。
形散:是指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神不散:是指中心必须明确,无论散文内容多么广
大儒诚信教育资源
三、
刻画藤野先生,突出他的品质。
课文如何描写藤野先生的形象?
目睹印象—— 治学严谨 耳闻亲见—— 生活俭朴
学者形象
藤野严九郎
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哪几 件事?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第5课《藤野先生》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藤野先生》这篇文章的基本内容。这是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的回忆,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藤野先生的师德和人格魅力。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文章中具体的描述。这个案例展示了鲁迅如何通过描写手法表达对藤野先生的敬意,以及藤野先生如何影响了鲁迅的一生。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藤野先生》这篇文章的基本内容、描写手法和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深厚情感。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老师这一角色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尊重和感激每一位老师。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其次,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不够感兴趣或者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计划在下次课堂上尝试引入更多与学生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仿写练习,学生们普遍觉得有些难度。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从简单句式入手,逐步提高要求,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感受到进步。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第5课《藤野先生》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第5课《藤野先生》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课文精读,了解鲁迅先生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过程及其对鲁迅的影响;学习并掌握生字词,如“跋涉”、“教诲”等;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如对比、衬托等;体会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敬意和怀念之情;理解文章主题,探讨藤野先生的人格魅力及其对我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影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对优秀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增强对教育事业的尊重和热爱。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5 藤野先生 (共23张PPT)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我国伟 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本名 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1918年5月开始用“鲁迅” 笔名创作,发表了中国现代文 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 日记》。
1936年病逝于上海。
著名作品集有《野草》、《朝花夕拾》《呐喊》、 《彷徨》《华盖集》、《坟》等。
横。
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思考完成。 1.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主要回
顾一段什么样的人生经历? 2.按时间和地点转移,本文可以分成
哪几部分?
• 1、所有高尚教育的课程表里都不能没有各种形式的跳舞:用脚跳舞,用思想跳舞,用言语跳舞,不用说,还需用笔跳舞。
•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新课·讲解
5.作者写老师为什么要写弃医从文这些内容? ①从侧面表现先生没有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 ②表现了鲁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 ③为下文的惜别埋下伏笔。
新课·讲解
6.作者写老师为什么要写弃医从文这些内容?
藤野先生听说“我”不学医,并要离开仙台, 甚感“悲哀”“凄然”,他“叹息”,并赠照题辞 “惜别”,还希望“我”回赠照片,并常来信告诉 他状况。这些记叙和描写将“我”与藤野先生依依 惜别的深情生动具体地反映出来。先生对鲁迅这种 毫无民族偏见的深情,鲁迅是终生难忘的。
“无非”是“只不过”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东京 “清国留学生”的恶浊生活的憎恶、失望和不满。
语言·赏析
2.从东京到仙台途中,要写的内容是很多的,作者为什么 只写“日暮里”和“水户”两个地方?用意何在?
“日暮”有“日暮途穷”之意,触发鲁迅对社会 黑暗的忧愤之情,所以记得;“水户”则是反抗清朝 至死不渝的朱舜水客死的地方,作者这时也正身居异 国他乡,对这样一位具有民族气节的学者自然会产生 仰慕之情,因而也记得。这样写是为了表达作者爱国 主义的思想感情。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藤野先生》ppt教学课件
•2.课文大半内容写作者的经历和思想,主要表现作者 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第一,全文按作者行踪的变化分 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用讽刺的笔调,刻画了在日本东京 的清国留学生浑浑噩噩的生活丑态,表现了青年鲁迅的 爱国主义思想。第二部分,作者回忆了自己在仙台医专 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着重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原因, 充分展示了青年鲁迅热爱祖国、积极探求救国救民真理 的心路历程。第三部分,写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主 要写藤野先生给鲁迅影响,使他“良心发现”,“增加 勇气”,继续战斗。第二,《藤野先生》写于1926年10 月12日,地点在厦门大学。鲁迅原来准备在厦门工作两 年,结果只住了半年。他一方面坚持斗争,一方面写了 《藤野先生》这样的回忆散文,清理自己从1904年到 1926年二十多年来思想感情变化的轨迹,回顾了自己爱 国思想的发展,以此来激励自己,增强同反动 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所以,在文章的结尾处写了作者 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后,又写道:“于是点上一枝烟, 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这最后一句所表达的仍是一种爱国主义语文的课件感情。
藤
野
鲁 迅
先
生
语文课件
鲁迅(1881—1936) 生于浙江绍兴,原 名周树人,字豫才, 第一篇白话 小说《狂 人日记》。
著名作品集有 《野草》、《呐喊》、 《彷徨》、《华盖集》 《坟》、《朝花夕拾》 《奔流》等。本文选自 散文集《朝花夕拾》。
语文课件
阅读课文提示及注释, 观看录像,了解文章写作 年代及时代背景 。藤野先生
语文课件
刺激,于是促使鲁迅萌发“弃医从文”的思想。
他“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 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 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 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 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提倡文艺 运动了。”由此可以看出,鲁迅从东京到仙台学医, 又从仙台弃医从文,这一过程无不深深浸透着鲁迅强 烈的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实践着他“我以 我血荐轩辕”的誓言。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5 藤野先生 第一课时-课件
___jī形 ____yǎo无消息
《藤野先生》选自《_____》,体裁___。
本文“在仙台”一段写了藤野_____,_____, ____,____四个事例,表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或说话)练习 选一位任课老师,抓住他 的特点写(说)一段话,不说 他是谁,让大家猜,以猜出 者为成功。
匿 名: 不署名或不写真实姓名。匿,隐藏。 诘 责: 质问并责备。 深恶痛疾: 最厌恶最痛恨。恶,厌恶。疾,痛恨。
课件PPT
速读课文,思考: 1.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写早年在日本 留学时期的生活。在这段经历中,作者所 写的事情都发生在哪里?请找出文中表明 地点转换的语句。重点写了发生在哪里的 事情? 2.你认为课文是以什么为中心记叙的,叙述 线索又是什么?课文是围绕什么来选材的? 3.课文除直接写藤野先生外,还写了哪些内 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5课藤野先生
-例如:学生能正确使用“俯瞰”、“楷模”等词汇,并在写作中恰当运用。
(3)课文结构分析:学生应掌握课文的结构特点,理解作者的创作手法。
-例如:分析课文的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理解鲁迅先生如何通过故事叙述展现主题。
2.教学难点
具体内容包括:
1.阅读课文,掌握生字词,如“俯瞰”、“楷模”等;
2.分析课文结构,理解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的敬仰之情;
3.探讨藤野先生的教育方式,如严谨治学、关爱学生等;
4.讨论藤野先生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影响,激发学生对教育的热爱;
5.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尊重教师,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核心素养目标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藤野先生教育方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课文的背景和基本概念。《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时期遇到的一位良师益友。这篇文章展现了藤野先生严谨治学、关爱学生的教育方式,以及他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影响。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的一些具体事例。这些事例展示了藤野先生在实际教学中的表现,以及他如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中积极参与,各抒己见。这让我觉得,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来说更具吸引力。但同时,我也注意到,在讨论过程中,部分学生仍较依赖我给出的引导,独立思考能力有待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藤野先生知识与能力学会按要求筛选文本信息,并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过程与方法1.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归纳其性格特征。
2.明确文章双线索写法的作用,学习融情于叙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老师的崇敬之情以及表现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与民族自尊心。
重点1.明确文章的双线索,对文章的主题进行多元化探究。
2.归纳文章的语言风格,从语言中揣摩作者对人物的感情。
难点1.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归纳其性格特征。
2.联系教材,领会作者弃医从文的情感因素,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心。
快速阅读法、质疑探究法、归纳法。
藤野先生的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
2课时恩师是让人永远怀念的。
特别是当你独处异国他乡,在失望中苦苦追求,在追求中常遭侮辱的时候,却有一位老师给你无私的关爱和真诚的鼓励。
那是永不坠落的寒夜星辰,永远在人生的征途中温暖地闪亮。
这篇课文向我们讲述了发生在20世纪初那个特殊年代里感人至深又发人深省的往事。
鲁迅(1881年—1936年),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封建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华盖集》等。
《藤野先生》这篇散文,1926年10月12日写于厦门大学。
它主要记叙了1904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学习与思想经历,重点回忆了与这段经历有关的藤野先生。
1902年3月,22岁的鲁迅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离别祖国,到日本留学。
1904年8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
他想用医学“救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为反压迫、反侵略的斗争出力;还想以医学作为宣传新思想的工具,启发人们对社会改革的信仰,达到改造国家的目的。
但是现实的教育,使他终于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重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于是1906年秋便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去东京,决定用文艺唤醒人民,使祖国富强起来。
鲁迅在仙台医专学习期间,结识了藤野先生,并建立了深厚真挚的情谊。
1.学生默读课文,疏通有关阅读障碍。
2.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记叙的线索是什么?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
(2)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变换了几个地点?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组织典型材料的。
变换了三个地点:①“我”在东京;②“我”在仙台;③“我”离开仙台后。
1.文章开头描写的对象是什么?“清国留学生”速成班的其他成员。
2.对于这些清国留学生,“我”持什么态度?哪些词语表明了“我”的态度?鄙视而又怒其不争。
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中,作者着重描写了清国留学生的不男不女、不伦不类的丑恶形象:“形成一座富士山”和“宛如小姑娘的发髻”,加上“油光可鉴”,生动形象地描绘与讽刺了清国留学生的奇特打扮。
3.写清国留学生的外貌,作者抓住了什么特点?抓住了“盘着大辫子”的特点。
4.为什么抓住这个特点?因为在当时,有无辫子,可以反映出对清王朝的态度。
5.教师介绍当时关于辫子的知识:在清朝以前,我国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所以,头发终身不剪(和尚、尼姑除外)。
20岁举行冠礼之后,把头发束在头顶,上面加“冠”。
清人入主中原之后,强制推行清朝法式:将前额头发剃掉,后面留起辫子,当时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之说。
6.“清国留学生”辫子盘在头顶,说明什么?留着辫子,不肯剪掉,说明他们效忠清王朝,是思想腐朽的保皇党;而辫子盘在头顶,又说明他们追求时髦,显示自己赞成“维新”。
一旦维新失败,还可以把辫子放下来,表示自己是保皇派。
总之,不伦不类、不土不洋,是首鼠两端的两面派表现。
7.鲁迅为什么厌恶和嘲讽“清国留学生”?鲁迅是抱着“科学救国”的目的去日本留学的,但是,这些“清国留学生”置国破家亡于不顾,白天逛公园,晚上学跳舞,打着“维新”的旗号,却又忠君保皇,不学无术,所以鲁迅厌恶他们。
8.这些段落在语言上有何特点?比喻、反语的巧妙使用。
9.比喻和反语修辞手法的作用是什么?“无非”“实在”对表达句子意思有什么作用?比喻、反语的巧妙使用,使文章语言幽默、风趣而又不失力度。
文章中这样描写“清国留学生”:“但花下……实在标致极了。
”“实在”是“的确”的意思,“标致”是“漂亮”的意思,用“实在”修饰“标致”,说思想腐朽的清国留学生“的确漂亮”,这是反语,同时,还以“上野烂熳的樱花”之美来反衬这群清国留学生之丑。
而“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无非”是“只不过”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东京“清国留学生”的污浊生活的憎恶、失望和不满,强有力地讽刺了这些顽固维护清王朝统治的“遗少”,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极端憎恶的感情。
这一部分内容,从侧面反映了鲁迅不愿与清国留学生同流合污的爱国主义思想,也为下文与藤野先生相识埋下伏笔。
10.这一部分并没有写藤野先生,是否离题?不离题。
这一部分交代离开东京的原因,引出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作者抱着求学的目的来到了日本东京,看到的却是清国留学生污浊的生活。
带着这种失望,作者离开了东京,来到了仙台。
在仙台学医期间,作者又有哪些遭遇呢?作者的老师藤野先生又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一起继续走进课文,随着作者一起赶往仙台。
1.在去仙台的途中,作者对“日暮里”和“水户”这两个地点记得很清楚,这是为什么?“日暮里”,触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印象深刻;“水户”则是反清志士客死的地方。
作者牢记不忘这两处,表现了爱国的思想感情。
2.作者到仙台后,受到了哪些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
3.那么作者对这一优待有什么感受呢?请细心体会以下几个句子:(1)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
“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
”“大概”有猜测、估计之意,表示似有此事,又不能完全肯定,它与句末的“罢”合用,更加强了不敢肯定的语气。
“物以希为贵”从字面上看是仙台“还没有中国学生”,鲁迅当算第一个,但这不是受优待的根本原因。
作者用“大概”一词诙谐而含蓄地猜测其根本原因大概是出于日本人民的善良心地和对中国留学生的友好之情。
(2)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
受到的优待是“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
这段生活情况的描写反映了中日人民的友好情谊,又隐约让人感受到弱国国民的辛酸,这是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的反映。
这段生活情况的描写为下文写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埋下了伏笔。
这段生活情况的描写将作者在生活上的艰辛与东京“清国留学生”的醉生梦死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
“居然睡安稳了”,“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没有想到的意思。
该词前面写的内容是说明这个客店的居住条件差,蚊虫多,晚上难以安睡,而作者采用了防护措施,竟出乎意料地睡得安稳,表达了作者对不好的生活环境并不在意,这种态度说明作者在生活上的乐观精神,用“居然”一词,还加强了整个句子的幽默感。
4.作者对这种优待有什么感受?作者感受到的不是尊重。
包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表现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5.见到藤野先生后,作者抓住了哪些特征来描写藤野先生?这些描写揭示了藤野先生的什么品质?写藤野先生,作者抓住了他的外貌特征(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举止(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声调(缓慢而很有顿挫)等方面的主要特征,将一个正直的学者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
然后作者又从先生大大小小的书和耳闻他的衣着方面来写,表现了先生的严于治学和生活俭朴的崇高品德。
6.作者着重写了藤野先生的哪几件事?这些事表现了藤野先生有着怎样的品质?作者在跟藤野先生的交往中,着重选写了他的四个典型事例。
通过它们来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
(1)藤野先生检查并从头到末地修改“我”抄的讲义。
表现了先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2)藤野先生指出“我”绘的解剖图中的错误。
表现了先生热情关心学生、严格要求的工作作风。
(3)藤野先生为“我”不信鬼神、敢于解剖尸体感到高兴和放心。
表现了先生的正直无私、真挚诚恳的工作精神。
(4)先生向“我”询问、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形。
表现了先生的探索研究、实事求是的精神。
通过这四个典型事例的记叙,赞颂了藤野先生认真负责、从严治学、热情关怀、正直诚恳、毫无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这些也就是藤野先生满腔热情地教育鲁迅的原因。
7.作者还写了在仙台学医期间的哪些事情?写了“匿名信”和“看电影”这两件事。
8.这两件事情给作者怎样的刺激?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1)这两件事对志在探索救国救民之道的鲁迅刺激很大。
“匿名信事件”既用写匿名信者的卑劣行为来反衬藤野先生的高尚品格,又使作者深感弱国弱民倍受歧视的悲哀,激发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为拯救民族、富国强民的斗争精神。
“看电影事件”更深深地刺激了鲁迅。
他极为沉痛而愤慨地写道:“中国是弱国……也无怪他们疑惑。
”用这样的反语来表达作者的自尊心所受到的挫伤,思想上所受到的极大的震动,以及改变志向、弃医学文的决心。
(2)“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何尝”与“不”连用,以反诘的语气来加强肯定,说明“他们”无一例外地是这样的幸灾乐祸、麻木不仁,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反动派长期统治下的人们精神麻木的痛恨。
9.作者为什么要弃医从文?作者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深感医学只能解救病人肉体的苦痛,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首先要救治人的精神,唤醒民众的觉悟。
鲁迅的这种将个人的志愿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精神,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
10.作者是怎样描写“我”与藤野先生依依惜别的深厚情谊?藤野先生听说“我”不打算继续学医,并要离开仙台,甚感“悲哀”“凄然”,他“叹息”,并赠照题词“惜别”,还希望“我”回赠照片,并常来信告诉他状况。
这些记叙和描写将“我”与藤野先生依依惜别的深情生动具体地反映出来。
先生对鲁迅这种毫无民族偏见的深情,鲁迅是终生难忘的。
11.到第35自然段,已经完成了对藤野先生的回忆,为什么作者还要说自己回国以后的一些感想呢?此部分一方面表现了藤野先生对我的影响之大,另一方面表现我在实践自己弃医从文的誓言。
12.与藤野先生分别后,作者说:“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
”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作者对中国在辛亥革命后依然是黑暗混乱的局面感到失望和不满,而又不愿意将这种情绪带给他敬爱的老师,使良师的期望无以告慰,用一个“怕”字将自己的这种无限遗憾和内疚之情表达出来。
13.作者为什么说藤野先生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教师之一?因为藤野先生品格高尚,尤其是他毫无民族偏见——他对“我”的热心期望,“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大而言之,是为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