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练习题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 同步练习(附答案)
第一单元卷3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以下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 B.纸张燃烧 C.酒精挥发 D.玻璃破碎【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难度】易【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石蜡熔化的过程中只是石蜡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纸张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酒精挥发的过程中只是酒精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玻璃破碎的过程中只是玻璃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应选B.【点评】此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假设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假设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化学课上,老师为了使大家对“化学变化〞的定义有更深的理解,又给大家补充了“镁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大家发现在实验过程中:“银白色的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同时产生了白色粉末.〞其中能够判断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的依据的是〔〕A.发出耀眼的白光B.放出大量的热C.镁带不断减少 D.生成白色粉末【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难度】中【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根据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它的本质特征是有其他〔新的〕物质生成,分析过程要注意不要被变化过程中的现象所迷惑,要找到本质.【解答】解: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关键是看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选项A、B、C 均是描述了镁条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而选项D有白色粉末生成说明有新物质生成,是判断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应选:D.【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化学变化特征的理解,对于新物质的生成的判断是建立在颜色等现象变化根底上的,要通过现象的变化分析物质发生的变化的实质.3.以下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A.烧杯 B.试管 C.量筒 D.锥形瓶【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难度】易【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首先知道能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可垫石棉网加热的是烧杯、烧瓶.然后根据题目要求选出正确答案即可.【解答】解:A、烧杯可垫石棉网加热,不可直接加热,故A错误;B、试管能直接加热,故B正确.C、量筒不能用于加热反响,否那么会因热胀冷缩使读数不准确,故C错误;D、锥形瓶底面积比拟大,加热需要垫石棉网;故D错误;应选B【点评】此题考查能用于加热的仪器,是根底知识,也是常考题型,希望同学们一定掌握好.4.有关蜡烛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在蜡烛火焰上方所罩的干而冷的烧杯内壁有白烟B.蜡烛燃烧放出热量、产生黄色火焰C.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D.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考点】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难度】中【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蜡烛的火焰可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局部,外焰温度最高,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在蜡烛火焰上方所罩的干而冷的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在蜡烛火焰上方所罩的干而冷的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而不是白烟,应选项说法错误.B、蜡烛燃烧放出热量、产生黄色火焰,应选项说法正确.C、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应选项说法错误.D、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而不是实验现象,应选项说法错误.应选:B.【点评】此题难度不大,掌握蜡烛燃烧的现象并能灵活运用即可正确解答此题;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5.用托盘天平称量5.2g药品时,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移,这时那么应〔〕A.增加砝码 B.添加药品 C.调节平衡螺母 D.减少药品【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难度】易【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称量指定质量的药品,此时先调好砝码和游码,再向左盘增减药品至天平平衡;指针偏左,说明药品体质量大于砝码质量,应减少药品.【解答】解:用托盘天平称量5.2g药品,步骤应该是:调节天平平衡,先向右边托盘添加5g砝码,再将游码移至0.2g刻度处,然后向左边托盘添加药品;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偏左,说明药品的质量大于砝码的质量,故应减少药品,直至天平平衡.应选D.【点评】托盘天平的使用是中考热点之一,明确使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定量的药品质量药品时考前须知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6.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以下操作中正确的选项是〔〕A.为了防止管内液体外流,加热时试管不得倾斜B.所盛液体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C.加热过程中,不停移动试管使液体中下部均匀受热D.加热时,试管口可以对着自己,但不能对着别人【考点】物质的加热.【难度】易【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根据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的考前须知考虑此题.【解答】解: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考前须知是: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地方,夹试管时从底部往上套,套到距试管口三分之一处.给试管加热要注意预热,否那么会因受热不均而炸裂试管.应选C.【点评】要熟记常见仪器的名称、性质和用途,不要在做实验时进行错误操作.否那么会带来一些不平安因素.7.将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可用〔〕A.镊子 B.药匙或纸槽C.胶头滴管 D.坩埚钳【考点】化学药品的取用.【难度】易【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固体药品的取用:块状或颗粒状药品,试管横放,用镊子夹取放在管口,试管慢慢竖起使药品滑至底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入底部.【解答】解:碳酸钠为白色粉末状药品,取用时可使用药匙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部.应选B.【点评】此题很简单,考查常见仪器的使用,了解常见仪器的名称、性质、用途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8.正确量取17mL水,应选用的仪器是〔〕①5mL量筒②20mL量筒③50mL量筒④胶头滴管.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④【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难度】易【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量取液体时要用到量筒和胶头滴管,关键是如何选用量筒.选取量筒时,量筒的最大量程应大于或等于所量取液体的体积.【解答】解:由题意可知,量取17mL水,应该选用的仪器是量筒、胶头滴管.选取量筒时,选取一次量取全部液体的最小规格的量筒,所以要选20mL量筒.应选:B.【点评】了解具备根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根底和保证.只有掌握化学实验的根本技能,才能平安、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9.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以下成语所描述的变化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 B.木已成舟 C.聚沙成塔 D.百炼成钢【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难度】易【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正确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关键是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方法是比拟变化前后物质的差异:是只限于物质的状态变化,还是物质发生了根本变化.【解答】解:A、滴水成冰的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 错;B、木已成舟只是形状的变化,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聚沙成塔只是将沙子聚集起来,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百炼成钢的过程中,铁中的碳不断和氧气反响生成二氧化碳,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应选:D.【点评】解答此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10.以下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A.灯泡通电发光、汽油燃烧B.铁锅生锈、湿衣服晾干C.铁制成铁钉、水结冰D.牛奶变酸、煤燃烧【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难度】中【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确实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灯泡通电发光属于物理变化、汽油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B、铁锅生锈属于化学变化、湿衣服晾干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铁制成铁钉属于物理变化、水结冰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牛奶变酸属于化学变化、煤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应选A.【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如果从分子的角度看〔针对由分子构成物质而言〕,在物理变化中原物质分子没有变,改变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在化学变化中,原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他分子或微粒.11.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他首先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9mL,倾出一局部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10mL,那么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A.等于9mL B.大于9mL C.小于9mL D.无法确定【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难度】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小,假设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根据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小.【解答】解: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假设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高.该学生倾倒液体前俯视液面,其读数会比实际偏高,那么实际体积应小于19毫升;他倾倒液体后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小,实际体积应大于10毫升,那么该学生实际倾倒的液体体积小于9毫升.所以:A、等于9mL错误;B、大于9mL错误;C、小于9mL正确.D、无法确定错误.应选C.【点评】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度数大,实值那么偏小,仰视度数小,实值已超出.12.某人用托盘天平称量5.4g食盐时〔1g以下用游码〕,称后发现砝码放在了左盘,食盐放在了右盘.所称食盐的实际质量为〔〕A.5.5 g B.5.4 g C.5.0 g D.4.6 g【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难度】中【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是左物右码,可知左盘的质量等于右盘的质量加游码的质量,即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如果放错了,还要根据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只不过砝码与物体位置交换了,列等式进行计算.【解答】解:由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砝码质量=物体质量+游码的质量,所以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即:物体质量=5 g﹣0.4 g=4.6 g.应选D.【点评】在计算有关天平的题目时,要谨记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由此列等式计算,不管是左物右码还是左码右物,都可以算.13.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观察到火柴梗〔〕A.放置在外焰局部被烧黑最重 B.均匀地被烧黑C.放置在内馅局部被烧黑最重 D.放置在焰心局部被烧黑最重【考点】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难度】易【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蜡烛燃烧的火焰中,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解答】解:因为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因此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观察到火柴梗放置在外焰局部被烧黑最重.应选:A.【点评】因为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因此放在蜡烛火焰中的火柴梗,在外焰的局部碳化的最明显,即放置在外焰局部被烧黑最重.14.某同学为了研究化学实验室中某块白色固体的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其中你认为不正确的实验方案是〔〕A.观察固体的颜色和外观 B.放入水中试其溶解性C.用嘴尝其味道 D.加热观察是否有变化【考点】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难度】易【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研究化学实验室中某块白色固体的性质:可以设计实验方案,如:观察固体的颜色和外观;放入水中试其溶解性;加热观察是否有变化.【解答】解:A、观察固体的颜色和外观,说法正确,故A正确;B、放入水中试其溶解性,说法正确,故B正确;C、用嘴尝其味道,说法错误,因为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防止中毒或受腐蚀,故C错误;D、加热观察是否有变化,说法正确,故D正确.应选C.【点评】了解具备根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根底和保证.只有掌握化学实验的根本技能,才能平安、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15.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实验室里进行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选项是〔〕A.甲做完实验后,将剩余的试剂倒回原试剂瓶B.乙在点燃酒精灯时,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C.丙在取稀盐酸时,在无用量说明的情况下,量取了1﹣2mLD.丁直接用手将粉末状药品参加试管中【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化学药品的取用.【难度】易【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A、从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会污染瓶中药品去分析;B、根据点燃酒精灯的方法分析;C、根据药品的取用考前须知考虑;D、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解答】解:A、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会污染瓶中药品,故错误;B、点燃酒精灯时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这样有着火的危险,故错误;C、取稀盐酸时,在没有说明用量的情况下,只取1~2mL,是正确的,故正确;D、直接用手将粉末状药品参加试管中会腐蚀手,还会对药品造成污染,故错误;应选:C.【点评】此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考前须知、掌握常见化学实验根本操作的考前须知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此题包括4小题,共55分〕16.〔15分〕将以下各仪器下的字母序号与其用途相对应的选项填在相应的位置上.〔1〕写出仪器的名称:a c d e f g .〔2〕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3〕用于较大量液体的反响容器是;〔4〕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的是;〔5〕用于搅拌的玻璃仪器是;〔6〕需要垫加石棉网才能加热的仪器是;〔7〕用于过滤液体的仪器是;〔8〕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9〕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一般常用于过滤、加热等实验操作的仪器是.〔10〕量取一定量液体除了图中某仪器,还需要.〔填仪器名称〕【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难度】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结合初中化学所掌握的仪器的各种性能,对照此题的仪器图示和要求标准解答.【解答】解:〔1〕标号仪器分别是玻璃棒、试管、集气瓶、铁架台、胶头滴管、漏斗;〔2〕用于滴加和吸取少量液体的,应用挤压排气装置和储液装置的胶头滴管;〔3〕较大量的反响容器应具有较大的体积,应该是广口装的,是烧杯;〔4〕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的,应是便于拿取、便于封闭的瓶状装置,是集气瓶;〔5〕用于搅拌的玻璃仪器,应是较长的棒形装置,是玻璃棒;〔6〕烧杯需要垫石棉网才能在火焰上加热的,底面积较大,防止受热不均炸裂;〔7〕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用漏斗;〔8〕试管是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加热的玻璃仪器;〔9〕铁架台是用于固定和支持仪器,有夹持装置和稳定装置,底座较大;〔10〕量取一定量液体用量筒和胶头滴管,所以还需要的仪器是量筒;故答案为:〔1〕玻璃棒、试管、集气瓶、铁架台、胶头滴管、漏斗;〔2〕f;〔3〕b;〔4〕d;〔5〕a;〔6〕b;〔7〕g;〔8〕c;〔9〕e;〔10〕量筒.【点评】此题对一些常见的化学仪器的各种性能进行了综合考查,难度系数小.17.〔14分〕将相应序号填在以下横线上.A.物理性质 B.化学性质 C.物理变化 D.化学变化碳酸氢铵是一种固体,加热碳酸氢铵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成水珠.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可燃烧,但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难度】难【专题】化学反响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化学性质主要有:可燃性、毒性、氧化性、复原性、稳定性等.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碳酸氢铵〔NH4HCO3〕是一种白色固体,颜色属于物理性质.故填:A;加热碳酸氢铵生成氨气〔NH3〕、二氧化碳〔CO2〕和水〔H2O〕属于化学变化.故填:D;氨气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属于物理性质.故填:A;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成水珠,属于物理变化.故填:C;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属于物理性质.故填:A;不可燃属于化学性质.故填:B;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属于化学变化.故填:D.【点评】判断一种性质是否属于化学性质的方法是要分析这种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判断一种变化是否属于物理变化的方法是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18.〔12分〕液体药品通常存放在里.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先拿下瓶塞,放在桌上,对准手心,瓶口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倒入试管.倒完液体后,应立即,把试剂瓶放回.【考点】化学药品的取用.【难度】中【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根据液体药品的存放与取用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液体药品通常存放在细口瓶里.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标签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倒入试管.倒完液体后,应立即盖紧瓶塞,把试剂瓶放回原处;故答案为:细口瓶;倒;标签;紧挨;盖紧瓶塞;原处.【点评】此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考前须知、掌握常见化学实验根本操作的考前须知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9.〔14分〕写出以下操作可能引起的后果:〔1〕把大块固体垂直投入试管中:〔2〕把烧杯放在铁圈上直接加热:〔3〕用同一支滴管取不同中药液:〔4〕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称量物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5〕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6〕把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仪器的连接与洗涤.【难度】中【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1〕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2〕烧杯需要垫石棉网加热,否那么容易使烧杯破裂.〔3〕根据滴管取用试剂后需要清洗进行分析解答.〔4〕根据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时,是“左物右码〞分析解答.〔5〕根据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的考前须知进行分析解答.〔6〕根据实验室剩余药品的处理原那么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把大块固体垂直投入试管中,会打破试管底部.〔2〕烧杯需要垫石棉网加热,把烧杯放在铁圈上直接加热,容易使烧杯受热不均匀而造成破裂.〔3〕滴管取用试剂后需要清洗,再吸取其他试剂,用同一支滴管取不同种药液,会污染试剂.〔4〕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如果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称量物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那么被称量的物体是质量偏小.〔5〕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应轻轻上下移动试管刷不能用力过猛,用力过猛会造成试管破损.〔6〕实验室里用剩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可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入的指定的容器内;把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会污染试剂.故答案为:〔1〕打破试管底部;〔2〕烧杯破裂;〔3〕污染试剂;〔4〕被测物体的质量比该物体的实际质量偏小;〔5〕试管破损;〔6〕污染试剂.【点评】此题难度不大,考查化学实验根本操作中出现的错误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熟知化学实验根本操作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课题3 制取氧气5分钟训练1.氧气制备方法:最早:英人卜利士力加热红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仙丹〕制得。
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同步练习-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制取氧气一、单选题:(共15题)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一定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酒精灯B.水槽C.集气瓶D.分液漏斗2.氧气是人类活动的必需的物质之一,下列与氧气有关的实验装置图错误的是()A.制取B.干燥C.收集D.验满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必不可少的最简单的一组仪器是()A.试管、酒精灯、带导管的橡皮塞、集气瓶、铁架台B.试管、酒精灯、水槽、集气瓶C.集气瓶、铁架台、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D.铁架台、烧瓶、集气瓶、玻璃片4.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②装药品③加热④把集气瓶灌满水倒置在水槽中⑤将盛有药品的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⑥熄灭酒精灯⑦收集气体⑧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⑤④⑥⑦③⑧B.②①⑤④③⑦⑧⑥C.①②⑤④③⑦⑧⑥D.②①⑤③④⑦⑥⑧5.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先装入药品,然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就立即收集C.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倒放在桌面上D .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6.对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后的集气瓶,以下处理正确的是( )。
A .将集气瓶从水中提起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瓶口向上正放在桌上B .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一起拿出水面,然后正放在桌上C .将集气瓶子从水中提取,倒立在桌上D .将集气瓶仍然留在水槽中,用时再取出来7.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应具有的性质是( )。
A .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B .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C .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D .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8.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催化剂都加快反应速率B .反应前后的性质和质量不变C .使用催化剂能增加生成物的量D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9.下列收集装置,可以用来收集氧气的是( )A .①③B .①②③⑥C .①⑤⑥D .①②③④ 10.某气体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据此推断出该气体的两项物理性质均正确的是( ) A .不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B .不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C .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D .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11.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 )A .镁 + 氧气−−−−→点燃氧化镁B .氢气 + 氯气−−−→光照氯化氢C .碳酸氢铵−−−→加热氨气 + 二氧化碳 + 水D .锌 + 硫酸−−→硫酸锌 + 氢气 12.如图所示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O 2(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根据绿色化学理念,甲途径是实验室制O 2的最佳方案B .为了使甲、乙两种途径更快地得到O 2,还需要加入催化剂C .甲、乙和丙途径中发生化学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都是分解反应D .工业上采用途径丁制取大量O 2,主要是利用了N 2和O 2的密度不同13.氧气是生命活动的必需气体。
初中化学上册《制取氧气》初三练习题 含答案
第二单元课题3 制取氧气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1.关于催化剂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减少B.化学反应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增加C.催化剂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D.化学反应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2.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A.用排水法收集时氧气,集气瓶装满水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C.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3.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案是()A.氯酸钾受热分解B.过氧化氢溶液分解C.分离液态空气法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4.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铁+氧气四氧化三铁B.水氢气+氧气C.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D.二氧化碳+水碳酸5.小华采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错把高锰酸钾当做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内,其结果与只加氯酸钾相比,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不变B.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C.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D.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6.某无毒气体的密度约是空气的5/9,且极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所有的方法是①向上排空气法;②向下排空气法;③排水法。
A. ①或②B. ①或③C. ②或③D. ①②③均可7.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主要操作:a.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b.熄灭酒精灯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连接仪器e.装药f.用排水法收集气体g.撤出导气管。
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cdaebfg B.dceafgb C.adcefgb D.dceafbg8.某同学制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潮湿;③试管口没有略微向下倾斜;④忘了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⑥收集完氧气,先撤酒精灯;⑦高锰酸钾中混有可燃物A.全部B.除④外C.除⑥⑦外D.①②③⑤9.已知氨气是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制取氧气 巩固练习(带答案)
制取氧气巩固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产生氧气,但不能作为实验室制氧气的是()A. 氯酸钾B. 高锰酸钾C. 过氧化氢D. 氧化汞2.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 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氮气和氧气B. 加热氧化汞得到金属汞和氧气C. 加热过氧化氢得到水和氧气D. 电解水得到氧气和氢气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A. 作为反应物B. 使生成物质量增加C. 改变化学反应速率D. 减慢化学反应速率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B. 二氧化锰是催化剂C. 凡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D. 凡是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5.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忘记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1.不放出氧气2.放出氧气速率慢3.放出氧气总量会减少4.放出氧气总量不变A. 2和3B. 1和3C. 2和4D. 1和46.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 CO2+H2O=H2CO3B. 2KClO3−MnO2△2KCl+3O2↑C. 2NaOH+CO2=Na2CO3+H2OD. Na2SO4+BaCl2=BaSO4↓+2NaCl7.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1/ 8A.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B. 没有催化剂化学反应不能发生C. 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D.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8.催化剂在化工生产工艺中起着重要作用。
关于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说法正确的是()A. 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B.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都不变C. 氯酸钾中必须加入二氧化锰才能分解出氧气D. 在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能生成更多的氧气9.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实验中,应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有二氧化锰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B. 二氧化锰只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C. 加入二氧化锰可以增加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质量D.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二、填空题10.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如图是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3制取氧气》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3制取氧气》练习(含答案)1 / 5《2.3 制取氧气》练习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分)1. NO 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而生成红棕色的NO 2气体.在实验室中,收集NO 时可选用的集气方法是( )A. 排水集气法或向上排空气法B. 向上排空气法C. 排水集气法D. 向下排空气法2. 短时间内储存一瓶氧气,正确的方法是A. 瓶口朝下,不盖玻璃片B. 瓶口朝上,盖玻璃片C. 瓶口朝上,不盖玻璃片D. 瓶口朝下,盖玻璃片3. 将过氧化氢溶液平均分成两等份a 和b ,只向b 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另一份微微加热。
则放出氧气的质量(m )与反应时间(t )的关系的图象正确的是( )A.B.C.D.4. 某同学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过程中,发生了试管破裂现象,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可能下列各项中的( )①没有给试管均匀受热②试管外壁潮湿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④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⑤收集完氧气,先撤酒精灯⑥二氧化锰中混有可燃物.A. ①②③④⑤⑥B. ①②③⑤⑥C. ①②③④⑤D. ①②③⑤5. 对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 )A. 石蜡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B.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无气味的气体C.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呈黄色,放出大量的热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6. 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氧气能支持燃烧B.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C. 在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D.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反应7.现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
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A. 木炭B. 硫磺C. 铁丝D. 红磷8.利用如图所示装置,不能用来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的是()A. 用①⑤制取并收集氧气B. 用②⑤制取并收集氧气C. 用②④制取并收集氧气D. 用①③制取并收集氧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9.某同学设计了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的装置如图.(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⑥______(2)指出该制取装置(左边)中的两处明显错误:①______,②______;从酒精灯尚未点燃角度看,该收集装置中还隐藏着两处错误:①______,②______.(3)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有:A.向试管内装入高锰酸钾 B.加热试管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将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固定在铁架台上 E.将导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中 F.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4)反应文字表达式是______.(5)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______.(6)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是为了______.(7)实验完毕后,应先______,再______;以防止______.(8)如图不宜用于收集氧气的装置有______.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3制取氧气》练习(含答案)10.化学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B的名称:______.(2)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必需要增加的一种仪器是______;若用装置H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_(填“a”或“b”)端通入.(3)若要组装一套用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并收集氧气的装置,可选择的装置组合为______(填字母,写一种组合即可).(4)某同学用上述(2)中的方法制取氧气,实验过程中试管发生了炸裂,请你帮他分析试管炸裂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写一条即可)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1.通过化学学习,应该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练习题
h i e第二章 我们周围的空气第3节 制取氧气预习新知1.证明一种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盛满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2.氧气在标准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不易 溶于水,氧气密度比空气 大 。
3.化合反应是 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 的反应,其特征是 多变一 。
课程导学【例1】实验室欲制取氧气,分析如下实验装置图请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①,②的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__(2)在加入药品之前应对实验装置进行_____________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写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表达式: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4)实验室收集氧气的方法有两种: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可以选择收集装置___________(填序号),检验氧气是否已经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选择的收集装置____________(填序号)。
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确的放置如图______________(填序号)。
解析:(1)用于加热的仪器是酒精灯;固定试管的仪器是铁架台。
(2)制取气体前需要检查装置气密性,否则会由于漏气收集不到气体;放棉花团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管。
(3)反应物是高锰酸钾,生成物是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用观察法配平即可,氧气后需要写气体上升符号,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文字表达式是: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三种,属于分解反应。
(4)实验室收集氧气的方法有两种:由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以选择向上排空气法。
氧气是否已经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
氧气不溶于水,可以选择排水法收集,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正放在桌面上。
答案:(1)酒精灯、铁架台(2)气密性检查;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3)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分解(4)E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复燃 A总结: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简记为:查、装、定、点、收、离、熄。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练习:制取氧气【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练习制取氧气1.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的方法制取氧气,下列仪器中不需要的是()A. B. C. D.【答案】C【解析】长颈漏斗一般是添加液体的,而高锰酸钾制氧气反应物是固体,不需要长颈漏斗。
故选C。
2.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加快反应速率 B.二氧化锰在任何反应中都可以作催化剂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D.使用催化剂能增加生成的氧气的质量【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催化剂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A、为改变反应速率,不只是加快,说法错误;B、在过氧化氢分解和氯酸钾分解中二氧化锰符合催化剂的定义,但其它反应不一定,说法错误;C、符合催化剂定义,说法正确;D、只是改变反应速率,不能增加生成物的量,说法错误。
3.证明集气瓶里盛的是氧气,最简便的方法是()A.能使蜡烛燃烧的是氧气B.放入发红的木炭,过一会加入澄清石灰水,可使石灰水变浑浊的一瓶是氧气C.测定密度,若密度大于1 的是氧气D.放入带火星的木条,可使木条复燃的是氧气【答案】D【解析】A、空气也能使蜡烛燃烧,所以能使蜡烛燃烧的不一定是氧气,故A错;B、木炭在空气中也可以燃烧放出二氧化碳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B错;C、密度大于1的气体不一定是氧气,例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密度都大于1,故C错;D、由于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放入带火星的木条,可使木条复燃的是氧气,故D 正确。
故选D。
4.有关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实验中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A.没有二氧化锰,过氧化氢不能分解产生氧气B.二氧化锰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C.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反应物D.二氧化锰能增加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量【答案】B【解析】A、没有二氧化锰,过氧化氢也能分解产生氧气,只是产生氧气的速率较慢,错误;B、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正确;C、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错误;D、二氧化锰只改变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速率,不影响生成氧气的质量,错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二单元 课题3 制取氧气 同步练习 有答案
课题3 制取氧气一选择题1.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必要条件是()A.加入少量二氧化锰B.隔绝空气C.加入少量高锰酸钾D.加热到较高温度2.下列气体中,既能用排水取气法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是()(在标准状况下,空气的密度是1.293克/升)3.常温下,某气体无色、无味、无毒、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如果在实验室里采用固体和液体接触反应且不需要加热制备该气体,则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A.②和③B.①和③C.②和④D.②和⑤4.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Ca(HCO3)2→CaCO3↓+ CO2↑+ H2O B.2Na + Cl2→2NaClC.2Mg + CO2→2MgO + C D.AgNO3 + NaCl→AgCl↓+NaNO3 5.实验室可用于氯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组合是()A.①④B.②③C.①⑤D.①③6.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如图1所示,其中正确的是()7.在的各步转化中,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不包括()A.化合反应B.复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分解反应8.将18g高锰酸钾加热,当产生1.6g氧气时,固体剩余物是()A.KMnO4MnO2B.K2MnO4MnO2C.KMnO4 MnO2K2MnO4D.KMnO4 K2MnO49.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B.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C.收集O2后,将集气瓶移出水槽,然后盖上玻璃片D.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气管10.归纳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列有关事实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合理的是()二非选择题1.下图是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图。
(1)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试管口处放一小团棉花,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热反应物,开始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_______________。
初三化学上册制取氧气练习题
初三化学上册制取氧气练习题氧气(O2)是一种非常常见且重要的气体,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理解氧气的制取方法和原理,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练习题来检验我们对于制取氧气的知识掌握程度。
练习题一:填空题1. 制取氧气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______装置进行。
2. 制取氧气时,通常使用______作为原料。
3. 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 制取氧气的装置中,氧气在______中收集。
练习题二:选择题1. 下列哪种方法可以制取氧气?a. 酸碱中和法b. 分解法c. 过滤法d. 电解法2. 制取氧气的装置中,常用的试剂是:a. 硫酸铜溶液b. 纯净水c. 碳酸钠溶液d. 水银3. 制取氧气时,通常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是:a. 空气中的氧气浓度过高b. 氧气的易燃性c. 高温d. 冷凝练习题三:应用题某实验室在实验中制取氧气,已知需要制取的氧气体积为400 mL,实验条件下氧气的压强为0.8 atm。
试问,制取氧气所需的氧气化学计量用量约为多少?解答提示:化学方程式为2H2O2 → 2H2O + O2,根据化学方程的配比关系可以得到氧气的化学计量用量。
练习题四:分析题简述电解法制取氧气的原理及实验步骤。
解答提示:电解法制取氧气是利用电解水的过程中产生氧气和氢气的现象。
在电解实验中,通过适当的装置和电源,引导电流通过水溶液,产生氧气和氢气,最终收集氧气。
练习题五:研究题请总结并比较不同制取氧气的方法,如电解法、分解法、酸碱中和法等。
分析其原理、优缺点,并给出适用场景。
解答提示:电解法制取氧气原理是利用电流通过水溶液,分解水分子产生氧气和氢气;分解法是通过高温加热含有氧的化合物,使其分解产生氧气;酸碱中和法是利用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同时释放出氧气。
优点:电解法制取氧气效率高、纯度高;分解法制取氧气简单易行;酸碱中和法较为经济。
缺点:电解法使用电能消耗较多;分解法需要高温条件和特殊设备;酸碱中和法会产生大量废液。
制取氧气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人教版制取氧气根底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与二氧化锰颜色一样的物质是A. 氧化镁B. 四氧化三铁C. 高锰酸钾D. 红磷2、以下物质里含有氧气的是A. 二氧化锰B. 氯酸钾C. 空气D. 氧化镁3、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假设忘记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A. 不放出氧气B. 放出氧气速率慢C. 放出氧气总量会减少D. 放出的氧气不纯4、工业制氧气,利用别离液态空气的方法,此方法利用了A. 分解反响B. 化合反响C. 氧化反响D. 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不同5、以下变化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响,也不属于分解反响的是〔〕A. 硫在空气中燃烧B. 石蜡在空气中燃烧C. 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D.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6、在化学反响中,催化剂A. 质量减小B. 在反响后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C. 质量增加D. 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响速率7、检验集气瓶里的氧气是否收集满,应将带火星的木条〔〕A. 插入集气瓶中B. 插入集气瓶底C. 放在集气瓶口D. 都可以8、以下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B. 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可以制取氧气C. 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D. 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9、将混有少量高锰酸钾的氯酸钾晶体,放入试管中加热,完全反响后,试管中剩余物共有A. 2种B. 3种C. 4种D. 5种10、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③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试管口塞入一团棉花,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②①③④⑤⑥B、③②①④⑥⑤C、②③①④⑤⑥D、②③①④⑥⑤11、用如下列图的装置制取气体,需满足的条件是①反响物是固体②反响需要加热③制取的气体不易溶于水④制取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⑤制取的气体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响。
九年级化学上册 制取氧气练习 试题
乏公仓州月氏勿市运河学校制取氧气1.试管中放入少量的碘和铝粉,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滴入几滴水后,观察到放出的热量使碘升华成紫色蒸气,反响后生成物质是碘化铝,那么水的作用是〔〕A.氧化作用B.提供热量C.催化作用D.吸收热量2.只发生物理变化,就能制取氧气的物质是〔〕A.过氧化氢B.高锰酸钾C.氯酸钾D.液态空气3. 氯酸钾制取氧气时误把高锰酸钾参加,其结果是〔〕A.速率不变,氧气量变多B.速率加快,氧气量不变C.速率加快,氧气量变多D.速率不变,氧气量不变4. 以下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催化剂在化学反响里,一定能加快反响速度,而本身的性质不变。
B.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参加二氧化锰可使生成的氧气的质量增加。
C.二氧化锰只是催化剂。
D.参加催化剂,氯酸钾分解所需的温度降低,放出氧气的速率加快5. 以下变化属于分解反响的是〔〕A.从空气中别离出氧气和氮气B.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6.将混有少量高锰酸钾的氯酸钾晶体,放入试管中加热完全反响后,试管中的剩余物共有〔〕A. 2种B. 3种C. 4种D. 5种7.如下列图,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二氧化锰作用下,迅速分解产生大量氧气,以下现象正确的选项是〔〕A.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C.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D.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8..研究说明,许多金属氧化物对氯酸钾的分解有催化作用。
右表是不同金属氧化物作催化剂,氯酸钾剧烈反响时的温度: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如果不用二氧化锰最好选用 〔 〕 A. Fe 2O 3 B. Al 2O 3 C. CuO D. MgO9.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转化为液态空气。
由于液态氮气与液态氧气的 不同,因此 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是 ,剩余物是〔填“纯洁物〞或“混合物〞〕。
10.有一瓶用排水法收集好的无色气体,瓶口朝下进行暂时存放。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 制取氧气综合练习(含答案)
《制取氧气》综合练习1.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等质量的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分别制取氧气,前者生成氧气多是因为加入了二氧化锰B.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没有改变C.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D.二氧化锰是所有化学反应的催化剂2.为减轻污染,北京为汽车加装了“三效催化净化器”,可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一氧化氮转化为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混合气体,该气体是()A.二氧化碳和氮气B.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C.二氧化碳和氧气D.二氧化碳和氧气3.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应具备的性质是()A.没有颜色B.密度比空气小C.难溶于水D.易溶于水4.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反应。
下列物质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中,错误的是()5.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下图的装置。
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导管b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导管b连接病人吸入氧气的输气管C.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D.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氧气输出的速度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带火星的木条插入到集气瓶中检验瓶内氧气是否已满B.食盐水蒸发得到固体食盐和水蒸气是分解反应C.将氯酸钾和高锰酸钾混合加热,比单独加热氯酸钾制出氧气的速率快D.因为氧气比水轻,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收集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B.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合反应C.凡是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纯氧中也不能燃烧D.蜡烛的燃烧过程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8.下列现象可用氧气的物理性质解释的是()A.白磷在40 ℃时即可燃烧,烈日下白磷不经点燃就可燃烧B.红色的铜经加热表面生成黑色的氧化铜C.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最好用排水法而不用排空气法收集D.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燃烧9.某无毒气体密度约是空气的9/5,且极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所有的方法是()①向上排空气法;②向下排空气法;③排水法A.①或②B.①或③C.②或③D.①②③均可10.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硫在氧气中燃烧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11.收集氧气时,检验集气瓶已收集满氧气的方法是()A.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B.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C.向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D.在集气瓶口闻气味12.北京农科院的科研人员已开发出一种高效的水果长期保鲜技术。
九年级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专题
九年级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专题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九年级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专题一、选择题1.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①锥形瓶中装二氧化锰②旋紧胶塞③分液漏斗中加双氧水④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用排水法收集⑥打开活塞。
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⑥⑤B.②③①④⑥⑤C.④①②③⑥⑤D.④①②⑥⑤③2.加热氯酸钾和高锰酸钾混合物片刻,试管里最多可能含有几种固体物质()A.五种B.四种C.三种D.二种3.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A.必须使用催化剂B.用氯酸钾制取时必须加热C.必须用排水法收集D.必须用燃着的火柴检验是否收集满4.实验室用氯酸钾和少量高锰酸钾混合加热能迅速制得氧气其主要原因是()A.高锰酸钾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B.氯酸钾加速了高锰酸钾的分解C.高锰酸钾分解产生的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D.高锰酸钾比氯酸钾易分解5.如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高锰酸钾B.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D.反应时间较长的是氯酸钾6.已知实验室可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其中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加快双氧水分解的作用,某同学在用加热双氧水制氧气的实验中忘加了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A.反应较慢,但产生氧气总量不变B.反应较慢,且产生氧气总量减少C.反应正常,产生氧气总量不变D.反应正常,产生氧气总量减少7.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气体,需满足的条件是()①反应物是固体②反应需要加热③制取的气体不易溶于水④制取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⑤制取的气体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A.①②③④⑤B.②④⑤C.①②D.①②③8.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下图所示的装置。
化学人教版(2024)版九年级上册2.3 制取氧气 课时练 含答案01
2.3 制取氧气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
每小组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经过液化、蒸发从空气中得到氧气的过程是化学变化B.破坏臭氧层会引起酸雨C.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D.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有关操作如下,其中正确的是A.试管口应该向上倾斜B.试管口应该放一团棉花C.有气泡冒出时开始收集D.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气密性3.小明在实验课上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忘记加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A.反应不能发生B.产生氧气的速率慢C.放出氧气的总量少D.收集的氧气纯度低4.下列关于催化剂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催化剂是改变反应速率的B.催化剂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C.催化剂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D.一种催化剂可以应用所有反应5.工业制氧气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先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关于这个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有新物质氧气生成B.利用了物质的沸点不同C.先收集到的氮气沸点较低D.得到的氮气或氧气中可能混有稀有气体6.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烧杯B.集气瓶C.导管D.酒精灯7.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有关操作如下,正确的一项是A.用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中验满B.该装置的优点是可控制反应速率C.将集满气体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D.先向锥形瓶内倒入过氧化氢溶液,再放二氧化锰8.下列关于实验室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A.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再装入药品B.先向锥形瓶中加入二氧化锰粉末后,再倒入过氧化氢溶液C.导管口气泡均匀连续冒出后,再将导管放在集气瓶口收集气体D.先把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中取出,再盖好毛玻璃片9.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要用到催化剂B.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装药品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组装发生装置时一定用到酒精灯10.如图,将过氧化氢滴入集气瓶中,利用你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分析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集气瓶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B.集气瓶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C.集气瓶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D.集气瓶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11.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纯净物:氮气、氧化镁、碳酸钙B.混合物:澄清石灰水、冰水混合物、清新空气C.化合反应:水+泥沙→黄泥水D.分解反应:氢气+氧化铜¾¾¾®加热铜+水12.工业制取氧气主要有以下步骤,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液态空气是混合物B.氮气先被蒸发出来,说明氮气沸点比氧气低C.步骤②属于化学变化D.得到的剩余液体大部分为液氧,颜色为淡蓝色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13.分解反应是指由种物质生成其它物质的反应。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习题及答案初三化学制取氧气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时,先放在酒精灯上B. 收集氧气时,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C. 反应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D. 制取氧气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正确答案是:D。
2、下列是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进行的操作,正确的是() A. 先加固体,再加液体B. 先放酒精灯,后固定仪器 C. 先加热,后检查气密性D. 先收集氧气,后移出导管正确答案是:A. 先加固体,再加液体。
3、下列是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进行的操作,不正确的() A. 先放固体药品,后放液体药品B. 先固定仪器,后放置药品 C. 先加热到冒出气泡,后收集氧气D. 先取下导管,后熄灭酒精灯正确答案是:C。
二、填空题1、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时,常用_______法收集。
2、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加入催化剂的作用是_______。
3、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时,加入催化剂的作用是_______。
4、下列是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进行的操作,请将正确操作的步骤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固定试管;(2)向试管中装药品;(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4)点燃酒精灯;(5)收集气体;(6)撤离酒精灯;(7)实验完毕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
正确操作的顺序是_______。
5、下列是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进行的操作,请将正确操作的步骤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将药品加入试管中;(2)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3)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5)点燃酒精灯;(6)收集气体;(7)实验完毕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8)熄灭酒精灯。
正确操作的顺序是_______。
正确答案是:1. 排水法;2. 加快化学反应速率;3. 催化作用;4. (3)(2)(1)(5)(6)(7);5. (4)(2)(3)(5)(6)(7)(8)。
三、解答题1、下列是某同学在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进行的操作,请简要的说明操作的错误或不得当的地方,并说明如何改正。
九年级化学气体制备练习题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气体制备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装药品的大试管口应()A 朝下B 朝上C 略向下倾斜D 略向上倾斜答案:C解析:实验室用固体药品加热制取气体时,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2、下列各组气体中,可用同一种方法收集的一组是()A 氢气、氧气、二氧化碳B 氢气、氧气C 二氧化碳、氧气D 氢气、二氧化碳答案:B解析:氢气和氧气都不易溶于水,都可用排水法收集。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不需要的仪器是()A 锥形瓶B 长颈漏斗C 酒精灯D 集气瓶答案:C解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不需要加热,所以不需要酒精灯。
4、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A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B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C 向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D 向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水答案:A解析: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已满;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用于检验瓶内是否是二氧化碳。
5、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选择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时,主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B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就立即收集C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验满D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集气瓶内装满水,倒立在水槽中,导管口一有气泡就立即收集答案:A解析:选择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时,主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A 正确;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要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不纯,B 错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验满,不能伸入瓶内,C 错误;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集气瓶内装满水,倒立在水槽中,导管口出现连续均匀的气泡时再收集,D 错误。
课题3 制取氧气-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同步学习中考真题练(解析版)
课题3 制取氧气一、单选题1.(2023·山西·统考中考真题)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有关操作如下,正确的一项是()A.试管口应该倾斜B.用酒精灯火焰加热C.气泡连续放出时开始收集D.收集前集气瓶应装满水【答案】D【解析】A.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该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引起试管炸裂,此选项错误;B. 因为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所以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此选项错误;C. 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此时是纯净的氧气,开始收集,此选项错误;D. 收集前集气瓶应装满水,否则收集到的氧气中会混有空气,此选项正确。
故选D。
2.(2023·天津·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图示中,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读取液体体积B.检查装置气密性C.液体的倾倒D.氧气的验满【答案】B【解析】A、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A错误;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故B正确;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故C错误;D、氧气的验满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满,故D错误。
故选B。
3.(2023·福建·统考中考真题)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中,下列装置或操作不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B.制备氧气C.收集氧气D.蜡烛燃烧【答案】C【解析】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导管放入水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外壁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操作正确;B、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操作正确;C、氧气密度大于空气,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应插入到集气瓶底,操作错误;D、蜡烛能够在氧气中燃烧,操作正确。
故选C。
4.(2022·四川甘孜·统考中考真题)实验室用KMnO4固体制取O2并验证其性质,下列有关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KMnO4制O2B.排水法收集O2C.O2与铁丝反应D.O2与硫反应【答案】B【解析】A、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导管前端要放一团棉花,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错误;B、氧气不易溶于水,能用排水法收集,集气瓶装满水,导管升入瓶口少许,正确;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要放少量的水或细沙,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错误;D 、硫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口要用毛玻片盖住,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或在瓶中装水吸收二氧化硫,减少空气污染,错误;故选:B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3制取氧气
达标自查
1.实验室制取氧气:
(1)药品:或。
(2)反应原理:①。
②。
(3)操作步骤:
下面是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主要操作步骤:
①点燃酒精灯,先使试管受热均匀,然后对准试管中的药品部位加热;
②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
③收集完毕,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⑥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⑦熄灭酒精灯。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4)收集方法:
①由于氧气,可以用收集;
②由于氧气,可以用收集。
(5)检验方法:。
(6)验满方法:。
2.下列变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铁在氧气中燃烧
B.加热过氧化氢
C.蜡烛燃烧
D.加热高锰酸钾
3.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用液态空气制氧气
B.加热氧化汞制氧气
C.加热氯酸钾制氧气
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4.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①质量变少;②质量不变;③化学性质改变;④化学性质不变;
⑤二氧化锰可以作为各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在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和③
B.②和④
C.②④和⑤
D.②和③
5.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A.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B.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小
C.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D.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小
能力提高
6.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碳酸钙加热氧化钙+ 二氧化碳
B.木炭+ 氧气点燃二氧化碳
C.甲烷+ 氧气点燃二氧化碳+ 水
D.氯酸钾加热氯化钾+ 氧气
7.)。
A.看集气瓶周围是否有气泡冒出
B.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看是否复燃
C.用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看燃烧是否更旺
D.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看是否复燃
8.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空气略大;它能跟空气里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现要收集一氧化氮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A.向上排空气法
B.排水法
C.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D.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拓展探究
9.工业上用液化空气法制氧气与实验室常用的制氧气的方法在原理上有什么本质区别?
10.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普做过如图的实验:在甲、乙两个密闭的玻璃容器内,甲中放一
只小白鼠,乙内放了一盆绿色植物和一只小白鼠。
分别给予足够的光照,发现在乙容器中的存活时间长许多。
此实验说明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1)实验中甲是乙的对照,为使实验更为可靠,这两容器内的小白鼠应该;
(2)如果用黑布将乙容器完全罩住,那么这只小白鼠存活的时间比没罩时短,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