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考试测题编制的策略研究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试题编制策略

高中地理试题编制策略

ZHONGXUE JIAOXUE CANKAOE 鄄mail:zxjxckwz@建立规范准确的地理知识体系。

比如锋的两侧为冷气团和暖气团,而部分学生总是把冷锋与冷气团、冷气流、冷空气等同,把暖锋与暖气团、暖气流、暖空气等同,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为了纠正学生的错误,教师必须在首轮复习时花大力气重点讲清有关的原理、规律和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使学生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并用正确的知识取代原有错误的结论。

类似问题在首轮复习中经常遇到,必须采取坚决措施先“破”后“立”,逐个破解,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规范的知识体系。

六、关注热点问题,与时俱进,突出时代特点高考历来与现实紧密联系,因此高中地理复习要关注热点,与时俱进。

教师在首轮复习中要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关注“人口问题”、“节能环保”、“循环经济”、“防灾减灾”、“工业化与城市化”、“环境问题”、“生态破坏”、“全球变暖”、“气候峰会”等热点问题。

学生是明天的主人,未来的希望,增强学生的时代意识和忧患意识,以及主人翁责任感,激励他们努力学习,为将来勇挑重担打下基础。

如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

复习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全球变暖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大量森林被人类破坏;二是人类活动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其次要指导学生分析全球变暖所产生的后果,比如沿海低地被淹,一些岛国可能遭遇灭顶之灾;低纬度地区的大部分国家的农作物将减产,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位于低纬度地区,因此全球变暖将使发展中国家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温带地区由于温度升高,水分蒸发量增大,农作物减产,还可能引发土地荒漠化;而高纬度地区则因为气温上升更适合一些作物的栽培。

但从全球来看,全球变暖是弊大于利,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消费活动所产生的后果。

要帮助学生寻找解决全球变暖问题的途径:减排温室气体;大力植树造林,恢复植被;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采用新能源;全人类通力合作,共同为解决全球变暖问题作出贡献。

高中地理测试命题的理论与技术

高中地理测试命题的理论与技术

高中地理测试命题的理论与技术学习心得体会弋阳一中徐定国详细学习了本节后,才知道以前的自己的命题有许多不足,需要大量改进。

通过系统地学习,我了解了在地理测试命题要注意的事项、命题应该达到的目的。

该讲座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部分八个方面的内容:一、高中地理测试命题的理论(一)高中地理测试的功能(二)高中地理测试的基本分类(三)高中地理测试命题的依据(四)高中地理测试命题基本原则二、高中地理测试命题的技术(一)高中地理测试命题的基本程序――阶段性、选拔性测试(二)试题构成的基本要素――立意、情境和设问(三)题型的分类及其设计(四)组卷的原则和方法其中测试命题的技术对今后的命题工作指导意义最小,在今后的命题中我将遵从有关理论,把命题搞得更好。

现将有关重要内容复述如下,与大家共享。

一.试题形成的基本要素――立意、情境和复述1.立意:立意充分反映考查目的,就是试题的主题。

注重能力考查,特别强调基础与能力相结合,科学知识和能力并举。

(1)必须恰当同时实现考试目的,彰显能力考查的主旨。

(2)必须精确,每题的考查目标应当单一制、完备。

(3)必须重点注重,考查目标存有层次性和相关性能力主要包括: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

1.情境情境是实现立意的材料和介质,关系着立意表达的程度。

情境应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热点,彰显地理价值理念。

(1)顺从立意,根据立意的建议剪裁、挑选有关科学知识内容,尽量避免无用信息。

(2)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程度设计情境。

(3)要科学、可信(4)必须多样,存有相当的信息量和一定深度。

1.复述设问是试题的呈现形式,关系着立意实现程度。

(1)围绕立意,根据情境选编设问。

(2)针对重点内容并涵盖其他内容。

(3)设问方式新颖、巧妙、灵活(4)语言准确、简明、通俗二.题型的分类及其设计1.主要题型地理试题的题型比较丰富多彩,例如挑选、填空题、相匹配、汪传浦、苏蒂县、推论、简答、阐释、填绘地图等。

地理试题编制常见问题探析

地理试题编制常见问题探析

地理试题编制常见问题探析地理试题编制是评估学生地理知识和能力的重要工具,而试题编制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地理试题编制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一、试题编制中的常见问题1. 难度不合适在编制地理试题时,有时会出现试题难度不合适的情况。

有些试题可能过于简单,而有些试题可能过于难题,导致无法有效地评估学生的地理能力。

2. 范围不够全面地理知识涉及面广,包括地球的形状、地球自然现象、地球环境与资源、地球上的人类活动等多个方面。

试题编制时,可能会忽略某些方面,导致试题范围不够全面。

3. 语言表述不清晰地理试题中的语言表述不清晰可能会导致学生理解困难,进而影响他们答题的准确性。

语言表述不清晰的试题还可能引起不必要的争议,影响试题的公正性。

4. 缺乏灵活性地理试题编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试题应该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考查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些试题可能过于刻板,缺乏灵活性,难以评估学生的真实地理能力。

1. 设定试题难度分级为了解决试题难度不合适的问题,可以在试题编制时设定试题的难度分级。

通过设定不同难度的试题,可以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地理水平,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

2. 多方面思考,全面覆盖地理知识为了解决试题范围不够全面的问题,试题编制者需要对地理知识进行全面的思考,确保试题能够覆盖地理知识的各个方面。

也可以借助专业教材和资料,进行多方面的参考和查阅,确保试题范围的全面性。

4. 培养灵活思维,设计多种形式的试题为了解决缺乏灵活性的问题,试题编制者需要培养自己的灵活思维,设计多种形式的试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试题编制是一项严肃的工作,试题编制者需要全面思考,多角度考虑,确保试题的质量和公正性。

通过采取上述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地理试题编制中常见的问题,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评估和学习体验。

提高学生地理综合题答题能力的策略研究

提高学生地理综合题答题能力的策略研究

【能力培养研究】成才之路地理综合题是江苏省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重要题型之一。

地理综合题主要考查学生地理问题分析、阐述、表达的相关能力。

本文结合学生在地理综合题答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提高学生地理综合题答题能力的主要策略,为高中地理教学提供一定的思考和思路。

一、学生答题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学生平时练习和学业水平测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可以发现学生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即提取题干信息方面、联系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精确撰写答案方面。

这三方面问题的存在,都会直接影响到综合题答题的准确性和得分率。

(1)准确提取题干信息的能力缺乏。

综合题题干信息量大,有的关键信息需要对题干内容进行仔细分析后才能获取。

题干信息的获取又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正确理解题意,明确答题的思路和方向。

由于学生在读图和材料分析方面平时训练不够,导致在考试过程中无法准确提取出题干信息,甚至错误理解题干信息,进而无法结合题干信息进行答题。

如在地理综合题答题中,学生不能完整地写出相应答案,一直是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

这一问题的出现和学生准确提取题干信息能力的缺乏存在密切的联系。

(2)联系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缺乏。

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地理综合题答题的根本保证,如果学生地理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那么即使学生能够提取出题干信息,也不能联系相应的地理基础知识来进行答题。

例如,有的学生对季风产生的机制没有准确理解,导致在遇到相关问题的时候,不能联系季风成因进行答题,导致学生答题时会出现乱答、串答的问题。

有的学生会利用海陆风成因来进行分析季风成因,有的学生则压根不知道该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还是从气压带风带移动的规律来进行分析。

还有的学生平时没有掌握正确判断风向的基本技能,无法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和风向的关系,不能在较复杂的等压线图中进行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标识和风向的判断。

(3)精确撰写地理答案的能力缺乏。

精确撰写地理专业答案是学生地理综合题答题的关键保证。

地理试题编制常见问题探析

地理试题编制常见问题探析

地理试题编制常见问题探析地理试题是对学生地理知识水平和能力的考查工具,编制地理试题涉及到多个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探析地理试题编制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期提高地理试题的质量和准确性。

一、地理试题编制的常见问题1. 知识点过于片面在地理试题中,有些编制者可能只注重某一地理知识点,而忽视了其他地理知识点的考察。

这样就导致了试题的片面性和不全面性,不能全面考察学生地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2. 考察内容重复有些地理试题中可能会出现相同或近似的考察内容,这样就会降低试题的考查效果,使学生对该知识点的认知不够全面,也会降低试题的难度和灵活性。

3. 试题难度不均衡在地理试题中,有些题目可能难度过大或过小,这样就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学习积极性,造成不公平的现象。

5. 考查方法单一有些地理试题可能只注重死记硬背,而忽视了地理知识的运用和综合能力的考查,使得学生只是简单地做题而忽视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解决方案1. 做到知识点全面覆盖在地理试题编制中应该做到知识点的全面性和广度,覆盖地理学科的各个方面,不仅包括地理知识的基础知识,还要考察地理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2. 避免试题内容重复在试题编制中需要注重试题内容的独特性和新颖性,避免出现相同或近似的考察内容,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试题的考查效果,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3. 试题难度均衡试题的难度应该是适当的,既不应该过于简单,也不应该过于困难,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来设置试题的难度,确保试题的公平性和灵活性。

4. 增加试题涉及面试题内容应该尽量广泛地覆盖地理知识,不仅包括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还要考察地理知识的多样性和综合性,使试题内容更加全面和多样化。

三、结语地理试题编制虽然涉及到多个方面的问题,但只要能够做到上述的解决方案,就能够提高地理试题的质量和准确性,使得地理试题能够更好地考查学生地理知识水平和能力,促进学生地理知识的全面发展。

希望地理试题编制者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加关注试题的质量和准确性,不断提高地理试题的水平和质量。

高中地理试题设计与编制-最新教育文档

高中地理试题设计与编制-最新教育文档

高中地理试题设计与编制一、高中地理试题的设计与编制具体要求(一)试卷编制的具体步骤1.进行总体构思,确定试卷的目标要求明确考试的目的(为什么考)和性质:是期前预备性(摸底、预测、分组)的,或者是期中形成性(诊断、激励)的,还是期末总结性(评定)的;根据考试目的确定考试的内容、范围和要求(合格标准)。

2.拟订命题计划,设计多项细目表命题计划包括两项内容:一是编制试题的原则和要求,说明试题类型、编制试题和组配试卷的要求;二是规定试卷中试题的分布,即具体考试内容中各部分试题的数量分布和所占比例。

根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教材、考试目的、性质与要求,设计好试卷多项细目表,这是试卷编制的依据。

3.选择题型,实施编制4.编选和审查试题,组编试卷5.检查、修改、试做、复核、调整、编制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二)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1.什么是双向细目表双向细目表是在命题中根据考试的目的和要求制定的测试内容和目标的具体计划,并以图表形式详细、明确地列出各项内容的量化指标,用以规范、指导编题和制卷。

编制考点知识双向细目表。

表格样式可设置成章节知识点、考试名称与考点、题型、分值、难易度及答题情况反馈等栏目。

历经数次考试下来,就能实现对所有要考查知识的全覆盖,对重点知识、主干知识则能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全方位考查。

从而有效避免一些知识点的不必要的重复考查,而有一些知识点则被遗漏,成为学生的知识盲点。

可以有效增强考试的信度与效度。

(三)试题的命制试题的编制手段有选、改、编、创。

下面谈谈编制试题的具体方法与案例:1.选题:选题来源于各地形成性测试题、终结性测试题、模拟题、高考题,所选题要符合考查内容、难度要求,尽量避免熟题和艰涩问题;有的题目虽然是高考题,但缺乏生命力,没有训练价值。

2.改编:改编题同样来源于各地阶段性考试、终考、模拟、高考试题,也可选自课本的例题或习题;改编的方式可以是对条件的添、减、变,也可对背景进行更换,还可对设问方式以及思路进行转换.3.创编:创编题可借鉴已有题型采用类比的方法创作;也可直接构造新情景,构思新立意;更多的是从日常探究过程中发现编拟问题.二、发挥集体智慧,做好高中地理试题设计与编制工作1.要有深厚的专业功底,要能熟练地驾驭教材。

地理高考综合题备考策略研究

地理高考综合题备考策略研究

地理高考综合题备考策略研究在平时模拟考试中,学生在答综合题的时候,往往是答非所问,很难举一反三,得分率普遍很低。

很多学生的信息提取、阐明观点、探讨论证地理问题能力,相对比较欠缺,所以高三教师要及时想出解决的办法,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

1 教学策略1.1 培养高三学生综合分析的思维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当中,应该培养学生形成综合思维分析方法,帮助学生逐渐的去构建一个完整的地理事物的分析体系,让学生知道怎么全面综合的,去讨论分析不同的地理事物特点。

例如:在学习地理区域的时候,要让学生知道在分析区域地理的特征时,要从位置、气候、植被、自然资源等方面着手。

分析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可以从区域社会的构成特点、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区域在世界和国家的地位、区域的竞争力、区域的发展方向和重点等方面着手。

认识和明白地表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是相互联系、制约的,不是独立存在的,自然地理的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制约影响,和人文地理之间也有联系。

1.2 综合题进行分类突破首先把历年的高考试题、各地经典的模拟试题进行归类,然后把其中与图像相关的问题全部整理出来。

把综合题分为四个种类:自然地理、人文地理、自然人文综合、区域地理四个板块,把这些类型经典的试题进行分析,形成不同类型的不同解决方法。

例如:关于自然地理综合题的分析,解题关键就在于对自然要素的了解,是否准确的知道其中分布规律和内在联系。

解题思维:提取试题中的图文信息、清楚试题涉及的知识范围、回顾相关的原理知识、运用知识开展分析、按要求作答试题。

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考察的内容不同,注重区位的考察,分析这类问题的时候,重点注意设问,如评价区位选择的合理性、判断主导区位布局的影响因素、分析区位的发展。

区域是考察地理规律和原因的载体,近些年的高考综合题都是以区域作为基础,去系统地考察地理知识,关注区域地理的可持续性的发展,有助于考察学生是否达到了学以致用,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的特点。

1.3 地理图表专题的突破高考命题的重要素材之一就是地理图像,所谓的无图不成题就是此意。

地理试题编制常见问题探析

地理试题编制常见问题探析

地理试题编制常见问题探析【摘要】地理试题编制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但在实际操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本文就地理试题编制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探析,主要包括试题内容设计、难度设置、题型选择、答案准确性和命题原则等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文章分析了地理试题编制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如何提高试题质量的建议,包括加强师资培训、注重跨学科综合能力的考查等。

通过对地理试题编制常见问题的讨论,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制定高质量的地理试题,提高教学效果,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关键词】地理试题编制、常见问题、探析、试题内容设计、难度设置、题型选择、答案准确性、命题原则、地理试题编制的重要性、提高试题质量、总结、展望1. 引言1.1 地理试题编制常见问题探析地理试题编制是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试题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在地理试题编制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试题的质量和准确性。

本文将针对地理试题编制中常见的问题展开探讨,以帮助试题编制者更好地制作高质量的地理试题。

试题内容设计是地理试题编制中的关键环节。

试题内容应当贴近教材内容,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习惯,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试题内容设计也需要避免模糊不清或歧义的问题,以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回答。

难度设置是地理试题编制中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试题的难度要适中,既不能过于简单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动力,也不能过于困难使学生望而却步。

合理设置试题难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题型选择也是地理试题编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不同的题型可以考察学生不同的能力和技能,因此在设计试题时应根据试题的内容和目的选择合适的题型,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答案准确性和命题原则也是地理试题编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答案应该清晰明了,并且与教材内容相符合。

在编制试题时需要遵守命题原则,确保试题的公平性和准确性。

地理试题编制是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需要编制者认真对待。

新高考 地理命题 策略

新高考 地理命题 策略

新高考地理命题策略
新高考地理命题策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地理高考命题会突出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强调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践能力。

这要求考生对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强调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高考地理命题会注重对地理学科素养的考查,包括地理基础知识、地理技能、地理思维等方面的能力。

同时,也强调考生的综合能力,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

3. 突出时代性和应用性:高考地理命题会结合时代背景,突出地理知识的时代性和应用性。

这要求考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了解地理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4. 强调探究性和开放性:新高考地理命题会更加注重探究性和开放性,给考生提供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

探究性试题要求考生通过分析、推理、归纳等方式探究问题,开放性试题则要求考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答案不唯一。

5. 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地理学科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密切相关,高考地理命题会关注这些方面,突出对考生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考查。

总之,新高考地理命题策略旨在全面考查考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强调知识的运用和实践能力,突出时代性和应用性,注重探究性和开放性,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考生需要全面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以应对新高考的挑战。

地理试题命制策略

地理试题命制策略

地理试题命制策略
评估
地理试题命制策略评估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从实施评估,二是
从题目结构评估。

针对实施评估:
1. 制定特定的准备和细节的步骤:设计一个可行的试题编写步骤框架,让专家从准备到执行实际操作时全面掌握试题的编写步骤。

每种步骤
合理安排,试题制定内容准确,专家感受良好。

2. 时间控制:专家完成试题编写,要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

能及时编
写出真实、有价值的试题,给出有效的印刷答案。

3. 知识点控制:将培训知识点,联系到试题编写,把答案中的难点,
错误点把握的有力,参考的系统化,达到充分的功能。

针对题目结构评估:
1. 思路准确:确定试题的思路是否准确,检验试题的内容是否完整。

2. 涵盖程度:检验题目涵盖的知识点程度,大考可以把不同角度的知
识结合起来考核,考查学生在某一学科领域里是否有较扎实的知识储
备。

3. 错误率:试卷错误率越低、内容准确现实,越能让参考者受益。

4. 知识点审查:检验题目涵盖的知识点的深度和准确性,对每个知识点进行审查,有充分的熟悉度,并做出有质量的准确答案,避免出现任何偏差。

高考试卷中地理信息获取和解读策略研究

高考试卷中地理信息获取和解读策略研究

摘要当前新课程的改革已经引起了各个领域的关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地创新,因而引起了教学领域的改革,尤其高考试题内容的改革,新课程改革后的地理学科命题相比以前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

目前,对于高考地理试题部分的研究主要在试题命题特点及趋势分析、知识内容的分析、试卷的整体结构分析和考题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科素养的分析研究等。

本文以2010年至2015年九套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新课标卷中地理试题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文献法,查阅本文要研究的相关自资料,并认真分析近六年的高考新课标地理试题,了解了新课标卷在这几年新课改实施之后的变化。

其次运用文本研究法,对2010年—2015年高考新课标卷地理试题部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总结高考新课标地理试题的六大特点,并对其试题所考查的内容进行了统计分析汇总。

再次,着重分析了2015年高考新课标Ⅱ卷地理试题部分学生的答题情况,了解到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原因。

最后,采用实验研究法和归纳法总结了以下内容:关于提高学生地理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的策略,以及对其进行实际的实验研究,以探究这些方法策略是否真实有效。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提高学习能力,获得学科素养,顺利通过高考。

关键词:高考新课标,地理试卷,地理信息,获取和解读AbstractNow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various fields, educational philosophy of the new curriculum is constantly innovating which caused the field of education reform, particularly in the content of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 and propositional geography pays more attention to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and academic literacy when after reformed. Currently, the study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of geography mainly in the proposition`s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s, intellectual content,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papers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and literacy on other subjects.This article was written from 2010 to 2015,which makes geography test in nine of the matriculation comprehensive ability papers as the research object.First , author read numerous literatures and relevant informations for this article to study and carefully analyze the new standard of geography i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nd learn the changes of the new standard of geography i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in the past few year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Second,using the text study method,do lots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geography test of New Curriculum entrance volume deeply from 2010 to 2015 to Summarize six characteristics of geography i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nd analyze the content of test st,using the experimental method and the inductive method to summarize below:the aim which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to interpret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and strategy as well as its practical experimental study is to test whether these methods and strategies are real and effective or not.We hope this study can help students to learn more geographical knowledge, improve learning ability, access to disciplinary literacy and pass the entrance examination.Key words: New Curriculum entrance, Geographic paper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ccess and interpretation 第一章前言1.1研究背景(1)新课程改革理念下高考考察目标与要求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的地理大纲的考察目标与要求,给出了四项高考考生必须具备和掌握的技能,即“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地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各类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和“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而且把“获取和解读各种地理信息”放在四项基本能力的首位,说明这项能力对学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1]。

高中生地理综合题答题策略研究——以武胜中学高二学生为例

高中生地理综合题答题策略研究——以武胜中学高二学生为例

高中生地理综合题答题策略研究——以武胜中学高二学生为例摘要:在教育实习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综合题得分率较低且个人差异较大。

地理综合题对学生的知识量、地理思维等多方面进行考察并在高考中占重要分值。

提高地理解题能力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

通过分析武胜中学高二学生试题,发现学生在答题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地理知识性错误;答题不规范,语言表达不清晰。

分析得出学生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策略。

综合题的总体特点是从某一具体小角度切入,采用递进式设问和并列式设问,然后深入推进通过逻辑演绎来解决问题。

关键词:高中生;地理综合题;答题现状;培养策略自2016年四川开始采用新课标卷III至今,我们不难发现地理综合题在高考中所占比例较大,占有56分的分值。

但是我在武胜中学实习过程中通过批改以及讲解试卷时发现,学生对于这部分的得分情况不太好。

因此想要提高学生地理成绩就要提高学生的综合题解题水平,这是教学重难点。

在知网通过搜索“高中地理综合题”词条可以找到共201条结果,搜索“地理综合题”词条可以搜到512条,说明国内对此研究比较多。

国外没有多少针对学生在地理综合题方面答题情况的研究。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国外的升学考试制度不同,包括考试形式以及考试科目等都有很多大的不同,地理在考试中并不是作为单科进行测试而是与其他科目融合在一起进行考核。

比如日本的“高考”把地理分为A和B两部分,融合在地理历史科目中对学生进行考查[1]。

国内相比国外来说研究得较多,专家对综合题有深入的分析,比如在高考中地理试题被分为选择题和综合题,想要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以致用的能力以及是否具备地理核心素养,专家们必然要对试题进行仔细的研究,以符合时代要求能突出学生的能力[2]。

1高中生地理综合题答题中出现的错误1.1地理知识性错误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比如对于特征描述类以及原因分析类的题,我们都要分析区域位置从而分析导致某些事物或现象形成的原因,这非常考验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

高中地理原创试题的研发

高中地理原创试题的研发

高中地理原创试题的研发新高考改革对地理学科而言,重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加强对基于现实情境的地理考查,对地理实践力和地理综合思维考查的要求提高,深化立德树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落实。

本文主要研究将新高考的要求融合到原创试题研发中,提高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基于已有试题的研发1.研发策略(1)基于已有试题的图像图表进行研发一些已有试题的图像图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依托已有试题的图像图表,附以全新素材形成背景材料,形成原创试题的材料。

试题设问的设置与原有试题的设问要进行区分,实现试题设问有梯度,有区分度。

(2)依托已有试题题干研发在研发地理试题时,可依托已有试题材料中某些地理原理的文字,重新搜索该地理原理在其他地理章节和思维领域的应用,最好与已有的地理原理在应用上有所差异,通过搜索材料形成原创试题。

2.研发案例(1)已有试题呈现蛇曲景观大都是在草原或湿地上,但在青海省称多县称文镇的热喔拉山上,能看到通天河的多个连续拐弯。

河流穿行在山脉之间,仿佛嵌入岩石深处,如游龙一般蜿蜒曲折,通天河的这种连续拐弯、特殊的蛇曲景观,被称为“嵌入式蛇曲”。

据科学考察表明,青藏高原在抬升到现在高度之前,曾经是低海拔、起伏和缓的夷平面。

图1为通天河嵌入式蛇曲地貌景观。

(2)依托已有试题的图像研发在“蛇曲”瓶颈处,河流会自然截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牛轭湖又称河迹湖。

图2为牛轭湖形成的过程示意图。

结合材料分析大多数牛轭湖面积将逐渐缩小直至消亡的原因。

【参考答案】无河流水注入,注入的水量减少;长期的湖水蒸发;长期的湖水下渗;植被发育好导致植物蒸腾作用加剧;围湖造田,存在大量抽取灌溉用水等人类活动。

(3)依托已有试题题干中的文字研发河流像蛇一样弯弯曲曲地流淌,是一种河流造就的地貌景观,地理学者有一个专门名词称呼它——曲流地貌或蛇曲地貌。

环流是造成蛇曲的主要力量。

高中地理试题编制策略

高中地理试题编制策略




…………… Nhomakorabea…















学科 视点
ZH0NGXUE J I AOX UE C ANKAO
高 中地理试题编 制策略
安徽 枞 阳 中学 ( 2 4 6 7 0 2 ) 殷鹏 飞
近年来 , 随着我 国新一 轮 中小学课程改 革和扩 大分 省组 织命题 范 围 , 对 中学 地理教 师而 言 , 这既是 机遇 也 是挑 战。从 各省市 的高考 自主命题专家构 成来看 , 不 仅 包括 高等教 育专 家 、 基础 教育专 家 , 也包 括各地 教研 员 和 中学地理教 师。 新课程 改革对 高考 文科综 合地理 考试 的新要求
建立规 范准确的地理知识体系 。比如锋 的两侧 为冷气 团 和暖气 团, 而部分学生 总是把冷锋与冷气 团 、 冷气流 、 冷 空气等 同 , 把 暖锋与 暖气 团、 暖气流 、 暖空 气等 同 , 从 而 ‘ 得 出错 误 的结论 。为 了纠正学生 的错误 , 教 师必须在 首 轮复习时花大力气重 点讲清有关 的原理 、 规 律和各概 念 之 间 的区别与联 系 , 使学 生知道 自己错在 哪里 , 并 用 正 确 的知识取代原有错误 的结论 。 类似 问题在首 轮复习中 经 常遇到 , 必须采取坚决措施 先“ 破” 后“ 立” , 逐个破解 , 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规 范的知识体 系。 六、 关注热点问题 , 与时俱进。 突出时代特点 高考历来 与现实紧密联 系 , 因此高 中地 理复习要关 注热点 , 与时俱进 。教师在首 轮复习 中要根 据地理学科 的特 点 , 引导学生关 注 “ 人 口问题 ” 、 “ 节能 环保 ” 、 “ 循环 经济 ” 、 “ 防灾减 灾 ” 、 “ 工业 化 与城 市化 ” 、 “ 环境 问题 ” 、 “ 生态破坏 ” 、 “ 全球变暖” 、 “ 气候峰会 ” 等热点 问题 。 学生 是 明天 的主人 , 未来 的希望 , 增强 学生 的时代 意识 和忧 患意识 , 以及 主人 翁责任感 , 激励他 们努力学 习 , 为将来 勇挑重担打下基础 。 如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正在深刻地影 响着人类 的生存 和发展 , 是世界各 国共 同面 临的重大挑 战 。复 习时 , 教师首 先要让学生 明 白全球变 暖的原 因有 两个 : 一是大量 森林被 人类破 坏 ; 二是人 类 活动排 放 出 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 其次要指导学生分析全球 变暖所 产生 的后果 , 比如沿海 低地 被淹 , 一些 岛 国可能

地理试题编制常见问题探析

地理试题编制常见问题探析

地理试题编制常见问题探析地理试题编制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试题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考试的公平性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试题编制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本文将对地理试题编制中常见的问题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试题难易度不均衡地理试题难易度不均衡是常见的问题之一。

有些试题过于简单,不足以考查学生的基本功,有些试题则过于复杂,容易使学生失去信心。

针对这一问题,试题编制者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考试要求,合理设置试题难度。

可以采用分层次、分类型的试题设计,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

二、试题内容与教学大纲不符地理教学大纲是教学的依据,试题的内容应该与教学大纲相一致。

有些试题编制者在设计试题时,未能准确把握教学大纲的要求,导致试题内容与教学大纲不符。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试题编制者应该认真研究教学大纲,确保试题内容与教学大纲相一致。

试题的设计应该贴近教材,符合教学实际,避免脱离教材内容,使试题失去指导性。

三、试题题干不清晰试题题干不清晰是地理试题编制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有些试题题干描述不清楚,导致学生无法准确理解试题的要求,影响了他们的答题效果。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试题编制者应该特别注意试题的描述,确保题干清晰、明确,不给学生造成困扰。

可以借鉴一些常见的试题模板,以及相关的语言表述技巧,提高试题题干的表达水平。

四、试题选项设置不合理试题选项设置不合理是地理试题编制中的又一常见问题。

有些试题的选项设置过于单一,容易让学生“猜对”答案;有些试题的选项设置过于复杂,给学生造成了不必要的困扰。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试题编制者应该合理设置试题的选项,确保选项之间的差异性和区分度。

可以利用一些量表分析等方法,对试题的选项进行科学评价,为试题编制提供科学依据。

五、试题评分标准不明确试题评分标准不明确是地理试题编制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有些试题的评分标准不清晰,给教师的评分工作带来了困难;有些试题的评分标准过于宽泛,导致评分不公平。

高中地理创新试题的命制方法文档

高中地理创新试题的命制方法文档

高中地理创新试题的命制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注重情境创设:创新试题通常会创设一个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分析和解决问题。

情境创设要真实、新颖、有趣,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 突出能力考查:创新试题要突出对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考查,如空间认知、地理计算、读图分析、综合思维等。

在考查学生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考查。

3. 强化思维过程:创新试题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考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演绎等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在设问方式上可以采用开放式、探究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4. 联系实际生活:创新试题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素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应用能力。

5. 强调实践应用:创新试题要强调地理知识的实践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命制试题时可以选取一些具有实践意义的素材,如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等,让学生提出解决方案。

6. 多元化的答案评价:对于创新试题的答案评价要多元化,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鼓励创新思维。

可以采用开放式、探究式等方式设问,并制定详细的评分标准,以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7. 科学合理的难度控制:创新试题的难度要科学合理,既要考虑全体学生的整体水平,又要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在命制试题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难度控制,以保证试题的信度和效度。

总之,高中地理创新试题的命制方法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

通过创新试题的命制,可以推动地理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和创新能力。

高中地理单元试题命制及其教学的研究

高中地理单元试题命制及其教学的研究

高中地理单元试题命制及其教学的研

本文旨在探讨高中地理单元试题命制及其教学的研究。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考试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单元试题的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在时间、准确性和可读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经过研究,发现不论是基础题还是拓展题,都不够能够有效反映学生的水平,学生研究能力不足,学习奖励率也不够高。

针对这一现状,采取如下教学改革措施:提高单元试题命题能力,在单元试题命制中添加多元化题型,利用不同形式的试题考查学生的技能训练和非技能思考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通过个性化学习等手段提高学习效果。

建议学校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有组织地推行改进后的单元试题命制,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地理学科的学习成绩。

高中二年级地理考试应对策略研究

高中二年级地理考试应对策略研究

高中二年级地理考试应对策略研究高中二年级的地理考试对于学生来说,常常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刻。

面对地理学科的考试,就像面对一场精心设计的迷宫:每一道题目都是一个又一个的路口,每一个概念都是一座座需要攀登的山峰。

那么,如何有效地应对这场考试呢?首先,要像准备迎接一场冒险一样准备地理考试。

不要急于寻找捷径,而是要深入理解每一个地理概念,就像是探索一个未知地域的地图。

从地球的构造到自然灾害的成因,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一块块拼图,只有把它们完整地掌握才能在考试中游刃有余。

其次,建立起与地理知识的深刻连接,就像与一位老朋友的对话。

地理不仅仅是冰冷的数据和概念,它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人类活动的痕迹。

把地理概念融入到生活中去理解,比如通过实地考察或者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可以让抽象的地理理论更加生动和真实。

第三,培养出色的思维导图能力,就像绘制一幅精美的艺术作品。

地理考试往往需要综合性思维,从整体上把握地理系统的各个方面。

因此,使用思维导图来整理和归纳知识点,可以帮助建立起清晰的学习结构,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复杂的地理关系。

最后,要像策划一场盛大舞台表演一样准备考试策略。

在考试前,制定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重点攻克自己薄弱的地理领域。

在考场上,要冷静应对每一道题目,不要被复杂的问题迷惑,而是要依靠扎实的基础和清晰的思维迅速作答。

综上所述,高中二年级的地理考试是一场挑战,但也是一次成长的机会。

通过深入理解、与知识建立深刻连接、培养综合性思维和制定有效的策略,可以更好地应对考试,展现自己在地理学科中的能力和潜力。

这不仅是一次知识的考验,更是对自己学习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全面锻炼和展示。

高中地理考试测题编制的策略研究

高中地理考试测题编制的策略研究

高中地理考试测题编制的策略研究高中地理考试测题编制的策略研究目前高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业、课业负担过重和学校考试信度、效度不高,以赛代练、题海战术等是这一问题的具体体现。

本研究参阅了大量文献,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理论对高中地理测量与评价进行深入和富有创见性的探讨。

可对高中地理考试的技术层面──测题编制的科学化处理、信度和效度控制、测题编制技术等做了很多论据充分、案例结合紧密的创造性论述。

同时在为素质教育指导下的校内考试改革,弱化考试的划分等第和筛选功能,强化考试的及时分析判断和及时反馈的功能,使考试成为因材施教的调节手段等理论和实践方面做了一些探讨。

为高中地理教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提供有力的理论和实践支持,对高中地理教师如何克服地理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有较大的帮助和指导作用。

一、测题的项目分析项目分析是鉴定测题质量的数量指标。

它指在测验编制过程中,将拟组成的项目,在欲使用的总体中抽取一个有代表性的样组进行试测,然后根据试测统计分析的结果筛选项目,因此由这些项目集合成的测验可以增进测验的信度和效度(测验优劣的两个重要指标)。

实例分析:组别选答人数正确答案难度P鉴别力指数DABCD未做1高分组59212B0.710.42低分组 225012162高分组 581015161A0.42 0.32低分组 262115362高分组 1715282812D0.31 -0.06低分组 25111934114高分组 1441436C0.120.04低分组15610285分析:①鉴别力:第一、二两题的鉴别力符合要求,具备良好测题的首要要求;第三题的鉴别力是负向的,因为答对的学生中高分组多于低分组,无鉴别力;第四题的鉴别力太小,因而这两题都不是良好的测题。

②难度:第一题的难度较小,第二题的难度适中,第三、第四两题难度较大。

就整个测验来看,我们需要难度分布在0.5左右的测题居多,也需要一些难度较大或较小的测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考试测题编制的策略研究目前高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业、课业负担过重和学校考试信度、效度不高,以赛代练、题海战术等是这一问题的具体体现。

本研究参阅了大量文献,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理论对高中地理测量与评价进行深入和富有创见性的探讨。

可对高中地理考试的技术层面──测题编制的科学化处理、信度和效度控制、测题编制技术等做了很多论据充分、案例结合紧密的创造性论述。

同时在为素质教育指导下的校内考试改革,弱化考试的划分等第和筛选功能,强化考试的及时分析判断和及时反馈的功能,使考试成为因材施教的调节手段等理论和实践方面做了一些探讨。

为高中地理教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提供有力的理论和实践支持,对高中地理教师如何克服地理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有较大的帮助和指导作用。

一、测题的项目分析项目分析是鉴定测题质量的数量指标。

它指在测验编制过程中,将拟组成的项目,在欲使用的总体中抽取一个有代表性的样组进行试测,然后根据试测统计分析的结果筛选项目,因此由这些项目集合成的测验可以增进测验的信度和效度(测验优劣的两个重要指标)。

实例分析:步骤:①选取有代表性的样组370人,按规定的程序进行预试工作。

②把370份试卷按测验总分高低次序排列,然后从最高分数的人开始向下取足27%(100人)为高分组,再从最低分数的人开始向上取27%(100人)为低分组。

③计算高分组与低分组通过每测题的比例,分别以Ph和P1表示。

④按照P=1/2(Ph+Pl)与D=Ph-Pl,分别求出每一测题的难度和鉴别力指数(区分度)。

鉴别力指数越大,表明某个测题(项目)反应与测验总分一致性愈高。

⑤比较高分组、低分组在测题不同答案上的反应。

⑥根据测题统计分析的结果,修改测题或选择适当的测题。

例如:计划编制一套某中学高一地理学科测验,可按预定题数加倍制定测题,再以测题分析的方法,从中选出最适当的测题,集合成测验。

操作如下:首先从高一学生总体中抽取有代表性的样组370人,作为预试的对象,接受初编的测验,继而根据每一学生所得的总分,按高低次序排列,然后取总分最高和最低的试卷各27%为高分组和低分组,两组试卷恰为100份,在统计上比较方便。

下表是测题中选择题经过项目分析所得的结果。

题号组别选答人数正确答案难度P鉴别力指数DABCD未做1高分组59212B0.71 0.42低分组225012162高分组581015161A 0.42 0.32 低分组262115362高分组1715282812D 0.31 -0.06 低分组25111934114高分组1441436C0.120.04低分组15610285分析:①鉴别力:第一、二两题的鉴别力符合要求,具备良好测题的首要要求;第三题的鉴别力是负向的,因为答对的学生中高分组多于低分组,无鉴别力;第四题的鉴别力太小,因而这两题都不是良好的测题。

②难度:第一题的难度较小,第二题的难度适中,第三、第四两题难度较大。

就整个测验来看,我们需要难度分布在0.5左右的测题居多,也需要一些难度较大或较小的测题。

因此,仅就难度而言,这些测题是可以选用的。

③各题的答案:第一题的正误答案排列较好;第二题除C答案缺乏鉴别力外,其余都较好,需研究为何高分组和低分组在C答案选答人数上相等,如能找出原因应加以修改;第三题未答者占的比例不小,且答案B、C、D均属于负向的,需研究修改;第四题,A答案选答的人甚少,缺乏似真性,D答案也有负向性现象,必须找出原因加以适当修改。

综上,第一题无须修改就可选用了。

尽管平时无法做到这么细的分析,但长期积累就能形成质量很高的测题。

二、编制命题知能设计目标双向细目表命题知能设计目标双向细目表,可以有效地安排、设计、指导命题、组卷。

命题知能设计目标双向细目表题型题量分数分布技能层次难易度覆盖面一本节(单元)内容分数分布? A识记B理解C简单应用D综合应用E创见? 小题分大题分ABCDABCD1234567? 客观题主观题? 填空题? 单选题双选题? 多选题? 名词解释? 读填绘图(表)? 判断题? 配对题? 简答题1? 论述题1分析1计算1综合1总计说明:1.题型可根据各科需要和实际自行设计,但一套题的题型应不少于四种。

2.难易度:A—较易B—中等难度C—较难D—难度较大。

大致比例:A:B:C:D=20:30:30:20,可根据需要加以调整(因测验类型不同)。

3.覆盖面也叫认知度,具体设计可在每种题型框架内用“3A”、“4D”等标明。

“3A”即指该题型3分识记要求,“4D”指该题型4分综合运用要求,一份试卷一般应包括三至五个层次水平。

各单元、各章、各节均可按知识点(内容点)1、2、3……设计,还可根据需要将1再分为①②③……4.试题赋分要采用难度和时间赋分法,二者兼顾。

5.拼卷一般以题型为序,由易到难,由客观题到主观题。

三、信度、效度控制1.信度控制(1)测评信度,反映的是考试结果的准确程度。

影响信度的因素:主要来源于试卷内部、考试过程、学生本人具体。

①试题难度。

过难或过易,都会使分数分布范围缩小,从而降低考试的信度。

②题目数量。

试卷题目数量越多,信度越高,因为题目数量增多,尤其是同质题目增多。

在每道题目上的随机误差将会互相抵消。

虽然测评受到内容和时间的限制,题数不能太多,但可尽量把大题化小,增加题数,以提高信度。

③干扰因素。

题目用语不标准,考场纪律松弛,“大队人马”巡视,考生过分紧张,疲劳、答错题等。

应设法排除这些因素的干扰。

(2)测评信度的计算公式r:信度值n:试卷题数p:各题正答率q:误答率(q=1-p)S是考试分数的标准差,它表示的是测验分数的离散程度。

S的求法如下:其中,S代表标准差,n表示待处理分数的个数,Xi是第i个分数,X表示待处理分数的算术平均数。

如假定参加测评者为100人,题量为20题,标准差为4分,求此次测评的信度。

n=20,S=4,∑pq=3.5在学校阶段性测评中,一般认为信度值不低于0.6。

2.效度控制测评效度,对既定目标实现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的质量指标。

它反映测评结果与预定要达到的目标相符合的程度。

如果测评的效度高,则说明测评所要考查的内容恰恰是需要考查的内容;如果测评的效度低,则说明测评所要考查的内容没有完全考查到。

高中地理学业成就测评中主要关注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内容效度反映的是试卷是否按教学大纲的目标要求,使各部分内容特别是教学重点内容有合理的分配,如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高中地理和初中地理各部分内容的比例是否恰当。

内容效度是评价学业成就测验最适合的方法,适用于学校中的各种学科测验。

结构效度反映的是试卷中的图文结构、题型结构是否合理。

我国学者认为,测评的效度值大于0.40为质量高,0.20—0.40尚可,0.20以下质量低劣。

要提高效度可以从这些方面来定性分析:试题要求与教学大纲要求一致;测评内容要涉及课程教科书中的重点部分,排除了与测评无关的内容;测评内容要兼顾知识与能力两个方面。

“百分一致法”分析效度①把考生按全部题目所得总分多少分成高分组、中分组、低分组。

每组人数各占1/3。

②分别计算高分组和低分组在每道题上的平均值。

③按各题顺次求出高分组和低分组平均得分的差值。

④用各题的差值分别除以相应题目的满分,所得的结果即为该题的效度值。

例如,一次参加地理测评的人数为63人,高分组21人、中分组21人、低分组21人。

假定第一题高分组得分平均值是46.7分,低分组得分平均值是35.7分,两组平均得分差值则是46.7-35.7=11。

该题满分为50分,其效度值是11÷50=0.22。

说明第一题质量一般。

四、编制技术的运用1.命题的一般原则:①测题的取样应有代表性。

②测题的难度要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③测题的文字要浅显简短,不可遗漏必要的条件。

④各测题应彼此独立,不可含有暗示本题或他题的正确答案的线索。

⑤测题的正确答案应是没有争论的。

⑥测题宜注重原理的应用,而不是知识的记忆,即使是考查知识方面的东西,也不要直抄课文,而应把文句重新组织。

⑦测题的格式应根据测验的用途,材料的性质以及被试年龄或年级而决定,可以采用一种或数种测题的格式。

⑧测题的数目至少要比最后所需要的数目多一倍,以备日后删除淘汰。

2.编制试卷:①确定测试目标。

它可根据教学目标结合不同的测试目的要求,内容范围,时间限制加以确定。

②制定知能目标双向细目表。

把测试目标通过知能目标双向细目表的形式反映出来,根据测验的要求和欲达到的目的,对不同知识点所考查的学习水平以及所占的比例确定下来,并在知能目标双向细目表中做好记录。

③草拟试题。

依据知能目标双向细目表提供的测验蓝图,按照命题的一般原则,认真编选试题。

④筛选修订。

试题初步拟订后,应做进一步的修订,首先对照知能目标双向细目表,审查所编试题是否与各知识点及其学习水平的设计相符,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增补或删减;其次,依据测验的时间要求,确定题量,并对试题做进一步的调整,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对已确定下来的题目,从科学性、逻辑性、独立性以及词语表达等方面做最后的审定和修改。

⑤组卷。

把修订好的题目,按先易后难的顺序编排,并编拟好指导语。

⑥制定标准答案和评分细则。

标准答案应具体明确,正确无误,答案各层次的分值要标明。

试题赋分通常采用难度赋分法和时间赋分法,即试题难度较大,须花较长时间回答,分值应大些。

3.试题的采取试题的采取是一项艰苦而长期的工作。

为了编制出合乎需要的题目,教师在命题前,应根据教学大纲列出知能目标双向细目表,并要根据每次测评的性质目的,确定题目取材范围、题目形式与数量。

教师在平时教学时,要随时把教材中重要的地方作上记号,在批阅作业或日常测验的试卷时,记下学生常见的错误;要经常搜集书刊上或其他教师编拟的现成试题;随时把搜集到的或自编的试题记在卡片上或录入微机,并进行必要的分类。

命题时,只须从卡片或微机中调出,按照内容和试题难易程度加以排列增减即成一套测验。

每次测评后,要根据评卷中发现的问题以及题目分析的结果,将题目的特性(难度、区分度、备选答案的合适度等)注在题目前,如此积累,不但可使所拟题目更趋完善,而且可以节省以后命题的时间。

五、高中地理学业成就测评常用两种题型的编制原则1.选择题(1)题干要求:①题干本身有意义,且只涉及一个明确的地理问题。

如果题干包括一个以上的问题,当学生出错时则无法判定是何问题所致,从而降低测量的精确性和诊断作用。

反而使该选择题成为四个互相独立的正误判断题。

②题干要尽量精练、准确、清楚,包括解答试题所需要的全部要素,但不能有过多的叙述或不必要的修辞语。

题干应尽量避免使用否定的陈述,否则,最好在否定词加点或划线标出。

即要使考生比较容易地了解题目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