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考试测题编制的策略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考试测题编制的策略研究
目前高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业、课业负担过重和学校考试信度、效度不高,以赛代练、题海战术等是这一问题的具体体现。本研究参阅了大量文献,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理论对高中地理测量与评价进行深入和富有创见性的探讨。可对高中地理考试的技术层面──测题编制的科学化处理、信度和效度控制、测题编制技术等做了很多论据充分、案例结合紧密的创造性论述。同时在为素质教育指导下的校内考试改革,弱化考试的划分等第和筛选功能,强化考试的及时分析判断和及时反馈的功能,使考试成为因材施教的调节手段等理论和实践方面做了一些探讨。为高中地理教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提供有力的理论和实践支持,对高中地理教师如何克服地理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有较大的帮助和指导作用。
一、测题的项目分析
项目分析是鉴定测题质量的数量指标。它指在测验编制过程中,将拟组成的项目,在欲使用的总体中抽取一个有代表性的样组进行试测,然后根据试测统计分析的结果筛选项目,因此由这些项目集合成的测验可以增进测验的信度和效度(测验优劣的两个重要指标)。
实例分析:
步骤:①选取有代表性的样组370人,按规定的程序进行预试工作。
②把370份试卷按测验总分高低次序排列,然后从最高分数的人开始向下取足27%(100人)为高分组,再从最低分数的人开始向上取27%(100人)为低分组。
③计算高分组与低分组通过每测题的比例,分别以Ph和P1表示。
④按照P=1/2(Ph+Pl)与D=Ph-Pl,分别求出每一测题的难度和鉴别力指数(区分度)。鉴别力指数越大,表明某个测题(项目)反应与测验总分一致性愈高。
⑤比较高分组、低分组在测题不同答案上的反应。
⑥根据测题统计分析的结果,修改测题或选择适当的测题。例如:计划编制一套某中学高一地理学科测验,可按预定题数加倍制定测题,再以测题分析的方法,从中选出最适当的测题,集合成测验。
操作如下:首先从高一学生总体中抽取有代表性的样组370人,作为预试的对象,接受初编的测验,继而根据每一学生所得的总分,按高低次序排列,然后取总分最高和最低的试卷各27%为高分组和低分组,两组试卷恰为100份,在统计上比较方便。
下表是测题中选择题经过项目分析所得的结果。
题号
组别
选答人数正确
答案
难度P
鉴别力
指数D
A
B
C
D
未做
1
高分组
5
92
1
2
B
0.71 0.42
低分组22
50
12
16
2
高分组58
10
15
16
1
A 0.42 0.32 低分组26
21
15
36
2
高分组17
15
28
28
12
D 0.31 -0.06 低分组25
11
19
34
11
4
高分组1
44
14
36
C
0.12
0.04
低分组
1
56
10
28
5
分析:
①鉴别力:第一、二两题的鉴别力符合要求,具备良好测题的首要要求;第三题的鉴别力是负向的,因为答对的学生中高分组多于低分组,无鉴别力;第四题的鉴别力太小,因而这两题都不是良好的测题。
②难度:第一题的难度较小,第二题的难度适中,第三、第四两题难度较大。就整个测验来看,我们需要难度分布在0.5左右的测题居多,也需要一些难度较大或较小的测题。因此,仅就难度而言,这些测题是可以选用的。
③各题的答案:第一题的正误答案排列较好;第二题除C答案缺乏鉴别力外,其余都较好,需研究为何高分组和低分组在C答案选答人数上相等,如能找出原因应加以修改;第三
题未答者占的比例不小,且答案B、C、D均属于负向的,需研究修改;第四题,A答案选答的人甚少,缺乏似真性,D答案也有负向性现象,必须找出原因加以适当修改。
综上,第一题无须修改就可选用了。
尽管平时无法做到这么细的分析,但长期积累就能形成质量很高的测题。
二、编制命题知能设计目标双向细目表
命题知能设计目标双向细目表,可以有效地安排、设计、指导命题、组卷。
命题知能设计目标双向细目表
题型
题
量
分数
分布
技能
层次
难易度
覆盖面一本节(单元)内容分数分布
? A识记B理解C简单应用D综合应用E创见
? 小题分
大
题
分
A
B
C
D
A
B
C
D
1
2
3
4
5
6
7
? 客观题主观题
? 填空题? 单选题双选题
? 多选题
? 名词
解释
? 读填绘图(表)
? 判断题
? 配对题
? 简答题
1
? 论述题
1
分析
1
计算
1
综合
1
总计
说明:1.题型可根据各科需要和实际自行设计,但一套题的题型应不少于四种。
2.难易度:A—较易B—中等难度C—较难D—难度较大。大致比例:A:B:C:D=20:30:30:20,可根据需要加以调整(因测验类型不同)。